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卷十三上 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夫以为疾病至急,仓卒寻按,要者难得,故重集诸可与不可方治,比之三阴三阳篇中,此易见也。又时有不止是三阴三阳,出在诸可与不可中也。

自此以下,可与不可诸篇,汇病由体变之例,示汗下妄施之戒,教后贤以通贯活法,随证消息。所谓疾病至急,仓卒寻按,其要难得者,明检方不足以应病变,学者当于读论之时,每一病必综合各证(如各经皆有头痛,各经皆有发热之类。病者总名,证者分候),析其异同;每一法必参稽诸变(如同一误汗,而汗后之病变不同),揣其源本(《脉法》曰:本之不齐,在人体躬,必揣本乃得知源),有同名而异病,有同经而异脉,其形相象,根本异源,源之不知,触途成误。此师所以重集可与不可方治,乘示医律,比之分系于三阴三阳篇中者,此易见也。又时有病象繁杂,不可归经,今亦出于可与不可中,又不止是三阴三阳之正病也。读论之法,必当以脉变证变,参伍错综,臂之头痛项强,皆罗列于目前,举一脉浮,而各种之脉浮,皆仿佛于指下,因熟得精,因精见巧,则料度府藏之明,独见若神之妙,庶可循规矩以求之矣。

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

此寒热内陷少阴之证。少阴为精气性命之源,误汗则下厥上竭,故禁汗以少阴为首。

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浮紧为表实当汗之脉,兼尺迟则里虚血少,肾气内微。故凡当汗之证,必先审尺中应指有力,乃为脉气内充,根蒂牢固,发汗始无亡阳之虑。若尺迟则下焦虚,不可汗也。

《内经》举疝脉大急沉,尺涩而不应者,便当温里,知相对斯须,按寸不及尺者,凶凶嘻嘻之祸,有不胜言者矣,假令尺迟而表证又急,不可汗又不可不汗,则当权衡于标本轻重之间,相体消息,以求实里达表之法,俾阴阳和而濈然汗解,是在制方之化裁云尔。

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

脉微则气血上下俱虚,不可发汗,较为易见,故系之前例之末,但世有舍脉从证之论,则脉微发汗亡阳之变,当亦不胜指数,此医律之所以宜申戒于谆谆也。

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微反在上,涩反在下,微则阳气不足,涩则无血,阳气反微,中风汗出,而反躁烦;涩则无血,厥而且寒,阳厥发汗,躁不得眠。

此示宗气外泄,不可发汗之例。巅之部在寸口之上,脉气泄于鱼际者是也。凡[juzhuo校注:原作凡凡]脉势之升坠,曰升[juzhuo校注:据后文补升字]坠;脉象之上下曰覆溢。

气有余则脉溢而升,气不足则脉覆而坠。今脉举濡而按弱,濡为气衰,弱为血少,气衰血弱,不当升溢,故曰濡反在巅。关为升降之枢,濡在巅则关部应强,气乃上举,今关上更弱,故曰弱反在关。气血虚而脉气反升,故知为宗气泄也。微反在上者,上指寸口;涩反在下者,下指尺部。合审诸部,其人当寸微、关弱、尺涩,而濡象上巅,此素秉血虚中风之证。以寸微知阳气不足于上,以尺涩知阴血虚弱于下(尺脉弱涩者,不可汗,亦不可下,见《少阴篇》)。尺为根而寸为叶,血虚不能涵气,故阳气反微而上泄,所以谓之反微者,以血虚化热者为常,无血阳微者为变,故曰反。脉濡在巅,阳微气泄,皮毛不固,易感外风,风邪中肤,腠开自汗,外证见阳虚气弱之象。阳衰者当从寒化,今其人反见躁烦,故亦曰反。所以反躁烦者,因尺涩无血故也。阳气上泄于表,阴亡化热于里(此属虚热),故外虽自汗,复厥冷而恶寒,以外厥内烦,故当属之阳厥。阳厥发汗者,指自汗而言,非医发其汗之谓。发汗因令躁不得眠者,以阳厥汗出必亡阴故也。综合脉证,以寸微、关弱、尺涩之脉,辨身热,恶风,自汗(既曰中风汗出,自当见身热恶风之证),手足厥冷,时且恶寒,躁烦不得眠之证,见濡反在巅,决其为血虚中风,宗气外泄。既不可汗发其阳,复不可凉陷其表,此必由中风迁延,为治不早,汗多亡阳,阴血素弱,初病宜桂枝汤加人参、当归主之,久则宜加黄芪五味,躁甚宜[juzhuo校注:原作至]加枣仁、阿胶、龙骨、牡蛎之属。服汤汗止仍厥者,宜四逆汤加当归救之(汗不已止而厥亦可用)。

若庸工不辨在巅之诊,复不明揣本之治,斯发汗清热,两无措手足矣(此非阳厥之正病也)。

动气在右,不可发汗,发汗则衄而渴,心苦烦,饮即吐水。

动气者,血痹于外(此以血统诸液),气动于中,上下左右,病有分部,气立无形,血流有质。假令外无血阻,气行本自周流,虽奔驰亦无气动之象,故知血凝而气力未负,则为动气;血阻而气行已惫,遂成藏结,进而为瘕为聚,莫不由是生。但气之动也,其主在冲;血之结也,其司在任。故论动气之因,宜求冲任之治,乃上下左右之分部,则仍不外肝心肺肾之主气也,所以列举四方而独遗中央者,以中央属于脾土,凡内见血气之阻,悉关运化之失,故四方见证,无不与脾藏有关,且中府结则大气不运,气亦无由动矣。今曰动气在右者,乃肺气之内动也。动气之证,多见于腹部脐之四旁,有气筑筑然冲动而痛,各有畔界,各有形状,或大如覆杯,或小如李实(亦有不甚痛者),时聚时散,乍缓乍剧,聚则有形,散则无迹。盖由津液汁沫,乍而结聚,气涩不行,迫欲强通,冲激于聚沫之界,因见气动奔驰之象。其动皆在藏府之外,胸腹之郭,荣为乍留,卫乃标疾,亦真邪相攻,两气相搏之所为也。发汗则动经,经动则脉动,脉动则血动,其变证无穷,各随藏气所主之畔界而异。故发动气在右之汗,必引肺气上冲,气动迫血,出鼻为衄。鼻者肺之窍也。肺津以发汗而伤,故上见口渴,心液以津亡而燥,故内为苦烦。

虚热在上而不在中(中,指胃府),化燥在血而不在气,病责心肺而胃家本寒,故渴欲引水,复饮即吐水。饮水即吐者,胃逆而脾寒也。动气之脉,当应指数动微弱。气动则脉动,各见于上下左右。治动气宜敛纳气冲,调达荣郁,而佐以本藏报使之剂,相体定治,随证消息,盖无方可执也(动气在右,宜仿肺藏结之治,加沉香、当归、牡蛎之属。误汗后,宜百合、阿胶、丹皮、茯苓、半夏、白芍、五味之属进退)。

动气在左,不可发汗,发汗则头眩,汗不止,筋惕肉瞤。

动气在左,肝之部也。误汗必引肝气上逆而外越。肝气上逆,则内风干脑,故为头眩。肝气外越,则肾阳随动,卫气外泄,故汗出不止。汗漏不止者,肾气之失纳也。汗发其阳,津亡气泄,筋惕肉瞤者,阳不养筋,血不维气,真气不能外温分肉,致内风浮动于肤表之间,故筋脉掣惕而肌肉瞤动。未发汗,当脉象沉弦,时一动数,位见于左;汗后,必虚弦大散,去来不匀。宜以养荣纳肾和肝之剂,进退消息(大抵用桂枝法加附子、当归、龙牡之属。阳偏衰者佐以干姜,阴偏衰者佐以阿胶之类)。发厥阴之汗而不至动血者,以经为阴尽,血动无由外溢,非气动而血独安也。

动气在上,不可发汗,发汗则气上冲,正在心端。

动气正在脐上,心之部也。误汗必引心气上逆,合冲阳而内动,则气上冲而正在心端。盖冲脉之浮而外者,下主腹气之街,上合呼吸之府,故冲动于外,必逆气烦冤。冲动于里,则心气跳动。气冲正在心端者,今所谓怔忡之候。未发汗,脉当来微去大,头大本小,寸口时动,汗后,必数动微弱,去来微见参舂之象。治当寻心阳下交,相体消息,其寒热阴阳之偏,病随体异,所谓交通心肾者,盖责效仍在于知源也(如心气浮热,则当清而敛之;心血虚动,则当润而补之。有补脾而心气自敛者,有温肾而心火下交者。大抵交通心肾,所重在脾,故道家有黄婆之喻,亦转中府则上下交之意也)。

动气在下,不可发汗,发汗则无汗,心中大烦,骨节苦疼,目运恶寒,食则反吐,谷不得前。

动气在下者,位在脐下,少腹之中,肾所治也。血痹而肾气下结,冲动于少腹之间,病属少阴,法当禁汗。若强发之,虽无下厥上竭之变,而动气在下,气为血阻,不能外合太阳(卫气起于下焦),故虽发汗,亦必无汗,以肾气沉则卫阳亦陷,不能外布合精皮毛故也。但发汗则动经,经动则脉动,脉动则血动。发汗虽不得汗,必令肾气上逆,心中大烦(凡肾气上逆,必见烦冤之象),血痹气冲,故骨节苦疼,疼者掣痛之谓。骨节者,神气之所游行,而肾之外合也(此即今所谓神经性之疼)。肾气以发汗而虚浮,故上为目运,运者目系自转,更甚于眩(头稍动则感天地翻覆),加恶寒则卫阳外惵,此阴不能维阳,真气浮越,上下俱虚之候(上盛下虚,但为眩晕,不至目运之甚。眩晕有风火之证,目运则悉属虚)。

肾寒而胃气上逆,故令食则反吐。谷不得前者,食入不能纳之谓也。脉象未汗时当沉结(结即结滞,非一止之结)而弦,时一搏动。误汗不得汗,必转浮涩而微,头大本小。治宜先复胃阳,使能纳谷(如甘草干姜汤及理中汤之类),续以四逆法加枣仁、龙骨、牡蛎之属救之。必阳复而后养阴,恐滋补转伤中府之化(若先用养阴,必食入即吐,阴未复而胃阳先告匮矣)。后先法度之用,又学者所当辨也。

咽中闭塞,不可发汗,发汗则吐血,气微绝,手足厥冷,欲得踡卧,不能自温。

此示肺津枯,法当禁汗之例。盖气以津行,津为气运。肺中津枯,则气出阻塞,故令咽中闭塞(咽中闭塞者,出息纳唾皆阻,而实无所窒,自觉咽喉内缩小者是也)。发汗则肺津愈竭,真气自微,浊气上逆,迫血妄行,故令吐血,甚或声嘶咳血,其证益剧。以本为津枯而非阳盛,故误汗津竭,亦令阳亡。气微绝者,言汗后气息暴微,且似欲绝。所以骤至气绝者,因咽中本苦闭塞,更加发汗,则气逆浊升,痰凝息短,喘呼之力既微,咽路之间又窒,故见气微欲绝之象,暴脱血令气不周于四末,因见手足厥冷,欲得踡卧。不能自温者,形容病者怯寒欲近衣被之象,本证咽中闭塞时,宜用麦门冬汤法治之。不急治,便因气微而令手足厥冷,发汗后便成危证,宜附子、人参、杏仁、石膏之属,作汤救之。未发汗前,脉当浮短而涩;发汗后,手足厥冷,脉必沉涩而迟,加细数则阴枯,证为难治。一汗之误而夺人长命,学者可不慎乎。

诸脉得数动微弱者,不可发汗,发汗则大便难,腹中干(一云小便难,胞中干),胃燥而烦,其形相象,根本异源。

此示脾阴竭,法当禁汗之例。诸脉数动微弱者,谓应指时而数动,时而微弱,一时之间,变无常经,此间至异相法也(此数动与微弱四象,交互而见)。数动微弱,则象势时变,诊得此脉,知为胃中津枯,脾中液竭,以脾液竭则脾阴虚而阳动,脾阳动故时而数动,胃津枯则胃阳衰而气馁,胃气弱故时而微弱。四象间至,一时并见,即证具化热之象。亦当以养脾阴滋胃燥之法为主(人参、白术、阿胶、地黄、白芍、麻仁之属是也)。参本病引经之剂,不可误其汗,发汗则脾胃津液,益致内竭,阴竭于里,阳越于表,大便则肠枯而转难,腹中则津干而化燥,自感腹中发热(此腹虚发热之证,腹内热而实不甚热也),甚则胃燥而烦,躁扰呓语,其病形大似阳明胃实之象,而病因实由脾阴之竭,与胃实根本异源者也(本证误汗之后,再误下则必死矣)。庸工不解间至异象之法,及象势迭变之理(象势迭变,皆为中气之衰),则阴阳不辨,误施汗下以死者,何可胜数。举脉而不备证象者,示平脉为辨证之本云尔。

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弦反在上,微反在下。弦为阳运,微为阴寒,上实下虚,意欲得温。微弦为虚,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不能自还。

此亦示宗气外泄之证。脉濡而弱,乃举按之总象。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弦反在上,微反在下,合释之,即寸弦、关弱、尺微,而濡上鱼际之义。脉濡而弱,乃阴阳俱虚之候,弱在关而濡在巅者,胃阳虚而宗气上溢也。弦在寸而微在尺者,血凝气而上实下虚也。关既弱矣,不当气溢于巅。尺既微矣,不当血实于上,故统谓之反。以寸弦知肝阳之上越,以尺微知肾气之下寒。肝邪乘心,上干于脑,必为目运,故曰:弦为阳运(即肝阳上越而目运之义)。肾气下寒,阴邪自盛,故曰:微为阴寒。肝阳上实,肾气下虚(此言成上实下虚之因),即外见身热虚烦,必病人意欲得温,喜近衣被,此虽名上实下虚,究竟一弦一微,均为虚象,皆在禁汗之例。故曰微弦为虚,不可发汗。尺微即为寸弦之因,下虚乃成上实之变,发汗则阴阳两伤,气随液散,故令身为寒栗,不能自还。自还者,即自温之谓也,下条复承此推演病变,学者当参合而论辨之。

咳者则剧,数吐涎沫,咽中必干,小便不利,心中饥烦,晬时而发,其形似疟,有寒无热,虚而寒栗,咳而发汗,踡而苦满,腹中坚,命将难痊(通行本此句误在下条目眩者死下)。

此承上推演同一脉变,而证象不同,则同一治逆,亦病变各异。假令得巅濡,寸弦、关弱、尺微之脉,加以宿有咳嗽之证,则误汗之后,必致肝邪乘肺,咳嗽益甚,故曰:

咳者则剧。肝郁则络不渗水(此指脾络),故数吐涎沫。涎凝则津不化气,故咽路上干,此寸弦之所致也。肾气不化,则小便不利;心气不降,则心中饥烦,此尺微之所致也。

饥而虚烦,复不能食,乃厥阴为病之象。血痹气涩,荣卫争胜,晬时而发(晬时而发,亦可释作骤然发作,又晬时即俗称对时,如今日发于日早,则明日亦日早而发是也。以一日分为四时,虽藏气各有应时之义。但气有衰亡,邪有干移,则时亦无定,故但曰晬时,而不别曰早晏也),其形似疟,凡内伤杂病之发寒热,莫不悉同此理。本证所以有寒无热者,以阳气衰微,荣弱卫陷,气迸于里之时,而心中饥烦,及咳甚动气,郁而外发,因咳发汗(此言自汗),寒栗渐退,汗出津越,阳气又微,汗泄腠疏,不复更见发热之象,故其候但寒而无热。踡而苦满者,形容咳甚之际,病人气引腹中,身体乍为踡曲,心下复苦胀满。腹中复坚者,指腹部亦外形坚硬,病由肠胃内伤,藏气外结,胃不消食,脾不纳精,为聚为瘕,或蛊或胀,气夺形损,攻补难施,故曰命将难全者矣。推源证变之初,总由发汗之误,一逆再逆,而病变遂不可为,临病之当戒慎有如此者。若权救逆之治,未发汗前,宜人参、白术、附子、当归、半夏为剂,治阳运阴寒之证;已发汗,咳吐涎沫,心中饥烦,宜人参、白术、附子、干姜、五味、牡蛎之属,消息制方。若腹中坚硬而阴精未枯者,犹可冀其温化,待阴阳两竭,则药力无所施矣。

厥,脉紧,不可发汗,发汗则声乱,咽嘶舌萎,声不得前。诸逆发汗,病微者难差,剧者言乱,目眩者死(一云谵语目眩乱者死)。

此示厥而脉紧,不可发汗之例。盖厥为阴阳气不相顺接。病系少阴,则心火伏抑而脉微。病系厥阴,则相火内郁而脉紧(邪传厥阴,脉当沉弦而紧),论厥无脉浮在表之诊,此则又阴厥之治例也。若误发其汗,必动筋膜之气,筋动则血亦动,血动则气乱,气乱则发声必乱,声乱者不能成语,清浊高下疾徐,失其常度之谓也。汗伤肺津,则咽为之嘶;汗竭脾液(脾之脉络舌本),则舌为之萎。舌萎者,舌坠于内,筋萎不举之象。舌动而后成声,今欲语而舌不能前,故曰声不得前也(舌萎非舌焦之谓,但萎缩不能举耳)。诸逆,指诸厥逆四逆等证,发汗亦指自汗。病至诸逆,必精气两微,阴阳俱弱,加腠理不固,忽然自发其汗,汗出则液脱而表气益虚。厥本在里,更虚其表,虽病机之变化无定,其因于误汗而转坏则同,故下总论之曰:诸逆发汗,微者难差,剧者言乱,目眩者死。微言逆之轻者,亦必缠绵难差。剧则发汗亡阳,气随液脱,语言必乱。再甚则真气上浮于脑,髓海空而目系自转,目眩运则志先死,而病不可为矣。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续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也。

此示太阳似疟之证,本为当汗,宜用桂麻各半之法,若脉微恶寒,寒多热少者,则又当禁汗,宜附子、当归、桂枝、人参、干姜之属治之,此补气养荣,温中和外法也。

发汗必阳亡液脱,以阴阳俱虚故也。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无阳也,不可发汗。

此亦示脉弱禁汗之例。太阳病发热多而寒少,脉反微弱,此血虚无阳化汗之候,宜用当归四逆法进退。不可发汗,发汗必阳动苦烦,终不得汗也。

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

咽喉干燥者,肺津枯也,不可汗发其阳,较咽中闭塞。误汗之逆稍轻。

亡血,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而振。

亡血误汗,素秉阳虚者,则变寒栗而振。素秉阴虚者,则变发热躁扰。病由体变,亡阴之逆,犹甚于亡阳也。

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眴,不得眠(音见上)。

衄家,血本上溢,更汗发其阳,则亡在上之阴精,故变见诸证。若衄而脉浮滑者,气迸血而上溢,已为难治,误汗必狂躁而死,即温燥之剂,亦当禁也。

汗家,不可发汗,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宜禹余粮丸。

汗家,阴液本充,气弱不敛,故误汗则心阳浮越,肾气不得下交,小便已而阴内掣疼者为虚,正溲时而尿道刺痛者多实。禹余粮丸乃温敛而兼镇纳之法。

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则便血。

淋家,湿热注下焦血分,发汗则阳动,气迫血而下行,故令小便溲血。

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

疮家荣气腐败,发汗则血枯风动,令筋脉强急变痉,亦奇经之宿有病因也。疮家身疼痛,多血痹气涩,假令真有外邪,仍当汗解,佐以养荣之品,自能汗不伤血,全视制方化裁之巧,医律惟举其常,语上斯变化无定例矣:

下利,不可发汗,汗出必胀满。

下利,为气液下陷,即兼表证,亦当温中和外,先救其里。若但发其表,必引下焦之浊气上逆,使胃不下降,脾不上输,邪阻中焦而为胀满。但太阳阳明合病之利,病由外邪内入,而肠胃本不病者,不在此例。凡病变皆由体异,虚人误汗,且有吐下不止之戒,则藏寒自利,误汗转坏之机,当亦不止胀满一例。他若热利下重,寒实内结,误汗之变,更无定程。大抵下利禁汗,误汗而胀满者有之,非下利发汗之必为胀满,执一则触途成滞,不特发汗之一端也。

咳而小便利,若失小便者,不可发汗,汗出则四肢厥,逆冷。

咳为气上逆之变,气上而小便复利,知下焦之气不摄。凡外感咳嗽,必小便微变者,由肺气上逆,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故也。若咳而小便自失,此为肺肾两虚,再发其汗,必气随液脱,阳微不周四末而手足厥冷。咳而失小便者,肾藏久咳移于膀胱及高年肾气不纳,多见此证,亦问法之所当详也。

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发热,前厥者后必热,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应下之,而反发汗者,必口伤烂赤。

热厥发汗,则口伤烂赤;寒厥发汗,则筋惕振寒,皆病由体变故也。

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

脉弦细则荣气枯缩,虽外见发热头痛,亦属少阳不属太阳,宜养荣和外,不可正发其汗。发汗则阴亡而谵语,实则转属阳明,虚则转属少阴。一逆必证象缠绵,为难愈矣。

伤寒,头痛,翕翕发热,形象中风,常微汗出,自呕者,下之益烦,心懊憹如饥,发汗则致痉,身强难以屈伸,熏之则发黄,不得小便,久则发咳唾。

此伤寒血虚,形象中风,法当禁汗之例。盖卫主疏泄,营主固秘,若其人素秉血虚,营气不固,则虽伤寒,腠亦不密,故头痛翕翕发热,形象中风,常微汗出,脉象当浮而濡紧,外证恶风(血虚中风,则形作伤寒;血虚伤寒,则形作中风)。不可发汗,发汗则血亡风动,常致变痉,身强难屈伸。若自呕者,则胃气虚逆。设加误下,则外邪内陷,胃气外拒,使邪留于包络膈膜之间,心烦懊憹如饥。曰下之益烦者,知未下前,其人本烦也。

熏之则火邪迫劫营分,郁而发黄,湿热相搏(外湿内热),气上不下,故不得小便。久则发咳唾者,肝邪上移于肺故也。本证为邪入血分,故火迫则邪移肝络。未经误治,宜桂枝、人参、白术、甘草之属治之。不呕者,佐当归以养荣;呕者,加半夏以降胃。汗下火熏,皆为禁例。此庸工易误之治,故于六经之末,特条辨之。

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者,不可发汗。

六经邪连少阳,皆当禁汗,今见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诸证,邪上结而气复虚浮,不可发汗明矣。

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通行本缺太多二字)。

太阳病,本当发汗,汁太多则液亡血燥,筋脉失养,因拘强而成痉象。所以然者,由其人奇经宿损,遇缘触发。盖太阳过汗,为成痉之因,非太阳汗多,必变痉证,病由体异故也。

少阴病,咳而下利,谵语者,此被火气劫故也,小便必难,以强责少阴汗也。

此少阴病误汗,因致阴亡阳动之变。庸工易认化热之诊,故反复详之。

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未知从何道出,或从口鼻,或从目出者,是名下厥上竭,为难治。

此亦示少阴误汗之变,厥而无汗,阳微且内陷也。强发其阳,必致气动迫血,阳自下厥而外亡,阴由内溢而上竭(阳即气,阴即血)。少阴为主蛰封藏之本,在阴不得有汗,故禁汗以少阴为首。

本篇始以少阴,终以少阴,叮咛反复之意,可深思矣。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