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天下书楼 > 读书录

读书续録卷三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杨山曰人性上不容添一物此言当深翫

大莫大于道观于海者难为水逰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物格是知逐事逐物各为一理知至是知万物万事通为一理

知至乃知性知天也

心静不存则放逸动不察则差错

应事差错由心不专一

太极者至极之理也诚而已矣性而已矣

自有之私皆足为心累如自有其善便为善所累自有其能便为能所累自有其贵便为贵所累自有其富便为富所累凡自有者皆足以为心累惟圣人之心广大光明无一毫之私累真与太虚同体也

凡有挟者必自小如挟贤挟能挟富挟贵是也

因读论语漆雕开吾斯之言斯指此理而理即性也天下万理不出于一性知性则可以悟道

太极是元亨利贞浑然未分之理才动而生阳是元亨诚之通静而生隂是利贞诚之复一动一静天命流行分隂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隂合而生水火木金土元亨利贞分五性五行各一太极也性气妙合生男生女男女各具五性男女各一太极也形交气感化生万物万物各具五性万物各一太极也

性外无一理

言忠信是于此理所存所发无不实行笃敬是于此理厚而用力无敢轻参前倚衡是于忠信笃敬念之不忘夫如是则天理常存无徃而不可行矣

鸢飞必戾天鱼跃必于渊即率性之谓道也

孟子言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既欲内持其志又欲外无暴其气内外本末交相培养此养气之法下文又言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葢知言者尽心知性物格知至之功又在持志之先理明则能持志集义而又无忘无助长则浩然之气自生矣曰持其志无暴其气曰知言曰集义曰无忘曰无助长皆养气之法其序则先知言而后能持志集义若勿暴其气勿忘勿长皆养气之节制

鸢飞戾天鱼跃于渊是鸢鱼率其性之道父必慈子必孝君必仁臣必敬夫必义妇必从兄必友弟必敬以至语黙动静必合其则万事万物之各循其理是人物率其性之道活泼泼地于是可见

鸢飞戾天鱼跃于渊是随处充满无少欠缺之意活泼泼地是元亨利贞之流行

活泼泼地就天地万物万事上皆可见

隂阳刚柔仁义便是易而三极之道同一太极也活泼泼地皆天机之自然

太极乃未分之五性五性乃已分之太极天下之万善皆自此出

两仪四象六十四卦之变易者易也其所以变易者太极也故曰易有太极

伏羲画竒耦以象隂阳本于天地隂阳自然之数周子太极图圏子只是以意取象而已

语言动作皆气也有过处皆足以动志

水动荡不已则不清心动荡不已则不明故当时时静定其心不为动荡所昏可也

尽仁义礼知之道于心谓之忠推是道于人谓之恕圣人于是道不待尽己推己自然体无不立用无不行学者必尽己之忠而道之体斯立推己之恕而道之用斯行故曰忠恕违道不逺

三才各一太极又总是一太极如天有元亨利贞地亦有元亨利贞人亦有仁义礼知即元亨利贞分而言之为天地人之三极合而言之统一太极也

阳卦多隂如震坎艮皆阳卦皆一阳而二隂隂卦多阳如巽离兑皆隂卦皆二阳一隂

易由一竒一偶至于无穷以此见造化只一隂一阳而无所不包

孟子之知言即大学之物格知至也

孟子之知性即大学之物格尽心即知至也

道义二字道是统仁义礼知而言义是道之一事又为仁义礼知行之合宜处

至大是气之盛大而无外至刚是气之流行而无间朱子曰义者人心之裁制道者天理之自然既曰天理则仁义礼知皆道也义则人心裁制是道使合宜耳既言道义下文又止言集义葢事事合宜即道之合宜也

五行之气只是隂阳二气而隂阳二气又只是一气分动静耳

太极动静循环无端即维天之命于穆不已

朱子曰精粗本末无彼此也是理气未尝有间天下无性外之物而性无不在此天体物而不遗也

天体无外心体无外道体无外

顽不仁也有以订之则仁矣西铭一篇皆勉人为仁之意

正义是太极之体立中仁是太极之用行太极者合中正仁义而言性之谓也

元亨诚之通是太极之用行利贞诚之复是太极之体立诚即太极天命即太极性即太极诚命性一理也不根道理之书与文皆无用之冗物如梁元帝之徒虽好文著书动辄数千百卷皆不根道理何救于乱亡简黙凝重以持己

自脩笃敬所以逺小人不恶而严

一言不可妄发一事不可妄动

日间时时刻刻紧紧于自己身心上存察用力不可一毫懈怠

以象占观易得其本义矣

八卦成列象在其中此指八卦形体之象非指象乾象坤之象也

读圣贤之书句句字字见有的实用处方为实学若徒取以为口耳文词之资非实学也

柳子晋文公问守原议胡不读

隂阳交错而实理流行故曰大哉易也其性命之源乎易者隂阳之气交错徃来是也而性命之理实具于气之中故曰易为性命之源

道理不出性情二字

以性情言之则曰中和以德行言之则曰中庸中庸实兼中和之义是则中和者理之体用也即性情无时而不得其正则中无不在矣

万物各具一理物物一太极也万理同出一原万物统体一太极也

格物致知物物各有一性穷物之性而极其至则物格知至矣

穷理即知性也葢性即理也故穷理即知性也杨山论人性上不容添一物是天下之理莫过于性

人一身皆动惟背不动故止取背意

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朱子亦以艮其背一句是主下三句是效验葢谓止得其所止则静而不获其身动而行其庭不见其人以其所止者皆天理之当然故动静不知有人有己

不获其身不见其人所止者浑是天理故能如此人之一身四肢百体皆有当止之则得其止则安失其止则危

人伦之当止者如君止于仁父止于慈臣止于敬子止于孝之类推之万事万物皆有当止之则必各得其所止则天理得矣

无极太极隂阳五行四时男女万物浑然一理而无间隔一以贯之

太极图隂阳之能动能静者即是神故张子曰二气之良能也

神是合太极隂阳而言

天地万物无一物无隂阳故神体物而不可遗程子曰以形体谓之天以主宰谓之帝以功用谓之神以妙用谓之神以性情谓之干皆就天上説其名虽殊其理则一

大哉乾元元即元亨诚之通乃太极之动也各正性命即利贞诚之复乃太极之静也

神即隂阳屈伸徃来充满天地贯彻古今无物不有无时不然此所以体物而不可遗也

君子得其理为乐小人得其欲为乐

浑然一致流行不息皆神之理

自人之一身呼吸动静以至天地万物之消息始终皆隂阳屈伸徃来之所为此神体物而不可遗之实也小人以隠恶为可以欺人殊不知有昭昭不可欺者此心是也

人心惟危危是欲堕未堕之间不知察其几而以道心制之则逐堕于人欲流而入于禽兽矣

舜跖之分造端于善利之间充越于天壤之异小人所知者不过耳目百体嗜好之私迷溺其中终身不觉也神屈伸往来之理于先天图见之

天有元亨利贞地顺承天施亦有元亨利贞人禀受天赋亦有仁义礼知是天地人同一性命之理三才各一太极又同一太极也太极者何即性命之统名与不以利交则无咎

不惑是于五常百行万物万事之理了然于心无一毫之疑惑也知天命是知天之元亨利贞流行赋于人为仁义礼知信乃五性所出之原也分而言之则在天为天命在人为五性合而言之则性命之理一而已矣流行对峙之易开眼即见于天地之间

圣人之志立不惑知天命耳顺不逾矩皆指此理而言但所进有浅深之序耳

性即理也循天理即率性也

万事敬则吉怠则防

先儒谓学易欲人恐惧脩省循之吉违之凶

治乱之原皆原于敬怠故唐虞君臣恳恳言敬而不已三代圣人亦然

书曰无教逸欲有邦逸欲者乱之源也

书言敬者最多敬乃治天下之本孔子曰脩己以敬中庸曰笃恭而天下平皆此意也

四书与朱子集注万世圣贤之书无过于此为圣为贤治心脩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无所不载学贯天人而一之者也

危惧则得安平慢易则必倾覆易之教也

易以中正为吉故处事贵乎中正

虽未发之不偏不倚而实为已发无过不及之本体故曰未发不是先虽已发无过不及而实未发不偏不倚本体之所为故曰已发不是后万物各具一性物物各具一太极也万物同出于一原万物统体一太极也未应物时心体只是至虚至明不可先有忿懥恐惧好乐忧患在心事至应之之际当忿懥而忿懥当恐惧好乐忧患而恐惧好乐忧患使皆中节无过不及之差及应事之后心体依旧至虚至明不留前四者一事于心故心体至虚至明寂然不动即喜怒哀乐未发之中天下之大本也心之应物各得其当者感而遂通即喜怒哀乐发而中节之和天下之达道也心之寂即利贞诚之复心之感即元亨诚之通一感一寂动静循环无端心之体用其妙如此

人心只是当静时不存当动时不察所以静时放逸动时差错

早间又多问人一事为失言

圣贤循天理而天理即仁义礼知之性也小人徇人欲而人欲即耳目口鼻百体嗜好之私也举天下之物皆不及道之贵是何也以出于天而充塞宇宙贯彻古今也知道之大其尊无对则知众物之小矣

元亨利贞仁义礼知只八个字包括尽天地万物之理其防深矣

物格是逐物逐事上穷至其理知至是万物万事上心通其理格物犹是物各为一理知至则知万物为一理暗于事几而妄为取咎之道也

识最先作事次之

歴事之乆尚不知几焉得为知

一以贯之一是性贯之是一性贯乎万事也

五性未分浑然一理及泛应万事莫非此理之用故曰吾道一以贯之

夫子之一理浑然是性泛应曲当亦只是性发而为中节之情体用之谓也

万事万物之理吾心之体用无不该故曰吾道一以贯之

圣人之心浑然一理性之全体也泛应曲当用各不同如父子之仁君臣之义夫妇之知长防之礼朋友之信之类是也然用虽有千万端之不同皆原于一性一性又散为万善一本万殊万殊一本统一性之体用耳天下岂有性外之物哉

天以一理而贯万物圣人以一性而贯万事

时与势于卦爻见之

主静以立其本慎动以审其几

常主静物来应之

寂而感感而寂动静循环人心之妙也

寂感以心言中和以性情言心统性情者也

和顺于道德是于天理黙契其体无所乖拂理于义是于天理随顺之各有条理

以性情言之仁义礼知其体也恻隠羞恶辞让是非用也周子以义知为静是以体言以仁礼为动是以用言其説自元亨利贞来元亨诚之通非仁礼为动为用乎利贞诚之复非义知为静为体乎

举止不可不慎其几一毫之差悔不可追

仁义中正皆自元亨利贞而来太极者其性命之谓与合万理而名之曰太极性命是也

诚意之要在乎谨之于幽独隠防之处以禁止其茍且自欺之意而凡心之所发如曰好善则必由中及外无一善所好之不实也如曰恶恶则必由中及外无一恶所恶之不实也

太极即性命非性命之外别有太极也

太极图贯天人之理为一

学贯天人于太极图见之

知至而意未诚是明善未能诚身也未能诚身则所明者不能实有诸己矣

学要识总会处即性是也天下万理一性字包括之深矣哉

用工夫未至纯熟此吾之日省之不及也

今早读书得一性字

卦变只换一爻

众隂方长之时未易胜也深于易者知之

虽细事亦当以难处之不可忽况大事乎

于方快意之时尤当谨葢理势盛衰相根快意之时乃盛之极而衰之渐也

细思处事最难

因读伊川事状不觉惧生于心因知天下之事最难处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君臣朋友皆然可不慎哉

朱子曰太极本然之妙动静所乘之机也葢太极即天命之元亨利贞也元亨诚之通乘春夏动之机利贞诚之复乘秋冬静之机

朱子曰太极形而上之道也隂阳形而下之器也葢隂阳成形之大者天地即形而下之器也天地之理即形而上之道也

几善恶几之善者即德爱曰仁宜曰义理曰礼通曰知守曰信也

诚无为是仁义礼知信之全体未发者仁义礼知信是诚分为五性也是则诚即五性之实非五性之外别有诚也

几之善是道心几之恶是人心流而为人欲

几之善是天理几之恶是人欲

周子説几善恶始于毫厘之间充越天壤之异为尧舜皆原于几之善为桀纣皆原于几之恶

诚者圣人之本专指隂阳中太极而言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诚之源也指太极动而生阳也乾道变化各正性命诚斯立焉指太极静而生隂也纯粹至善又专指太极而言故曰一隂一阳之谓道隂阳即阳动隂静道指太极也继之者善又指阳之动诚之源也成之者性又指隂之静诚斯立焉元亨诚之通乃太极之动也利贞诚之复乃太极之静也大哉易也性命之原乎易即隂阳动静也性命即隂阳中太极之理也隂阳动静而太极虽不杂乎隂阳亦不离乎隂阳故曰大哉易也其性命之原乎通书与太极图相合者如此

诚上章以造化言诚下章以人道言

五行之外无隂阳隂阳之外无太极太极之外无性与天道性天道太极隂阳五行浑然理气无间也

大道之要不过元亨利贞之命仁义礼知之性而已看了一部中庸得一性字可贯之

中庸兼中和之义取以名篇则中庸一书性情二字贯之

中庸惟天下至诚能尽其性惟天下至诚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惟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三章皆是仁义礼知之性非止三章一书一性字贯之不可有一毫责人之心张子曰无天下国家皆非之理此言当深体

治居室当有序而知足不可以欲速尽美累其心朱子本义发明伏羲文王周公之易

灯下因观八卦太极图曰此浩然之气也

凡圣贤论内外存养之功皆养浩然之气也

动静语黙皆有节不使有太过者皆养浩然之气也易有隂阳即浩然之气也

处乡人皆当敬而爱之虽三尺童子亦当以诚心爱之不可侮慢也

开物成务言以卜筮开人使之知吉防而成事业也道无徃而不在故仕止乆速当无徃而不谨

处乡党尤宜谨其所为道无不在故也

接人皆当以诚意

于人之防贱皆当以诚敬待之不可忽慢

称意之事不可加喜喜则为外物动矣

史至朱子纲目而名分明

理于义即庖丁解牛顺其理也

天地万物精粗无间皆道也

动以天为无妄动以人则妄则人之动皆当循天理也敬字自书中説起孔子解坤六二説敬与义尤详切为学之要无越于此

敬以直内涵养未发之中义以方外省察中节之和庄子论斵轮之意信知圣贤之书神而明之在乎人也敬以直内戒慎恐惧之事义以方外知言集义之事内外夹持用力之要莫切于此

西铭大防即孟子存心养性所以事天之意

太极即孟子所谓性与天也

太极图説君子脩之言即孟子存心养性之谓也程子曰视听思虑动作皆天也人但于其中要识其真与妄耳窃谓学者日用工夫无有切于此者宜深体力行之

闻外议只当自脩自省

凡言天理者皆性命之谓也

体用一源以至防之理言之如人心未发之时虽冲漠无朕而万事万物之用已具故曰体用一源显防无间以至着之象言之如人之一身以至君臣父子万物万事而理无不在故曰显防无间

人之念虑不正者有二有妄念有恶念如思虑不可必得之事妄念也思虑悖理违道之事恶念也凡此二者心才知觉即遏絶之必使念念皆出乎仁义礼知恻隠羞恶辞让是非性情之正则不正之念自消而思虑皆天理矣此实日用省察之切要不可毫髪间断也行有不得者皆当反求之己不可有怨天尤人之意道无处不在故当无处不谨

其曰体用一原者无声无臭者体也而天地万物之理无不具故曰一原其曰显防无间者天地万物显也而无声无臭之理无不具故曰无间葢体与防皆以理言用与显皆以象言理中有象象中有理初无毫髪之间也

自天地万物有形之象观之而无声无臭之理皆寓其中故曰显防无间也自无声无臭之理观之天地万物之象悉具于中故曰体用一原也

如太极无声无臭而两仪四象八卦以至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之象昭然已具所谓体用一原也自两仪四象八卦以至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之象莫不有太极之理所谓显防无间也

如人之一身四肢百骸显也而莫不各有自然之则所谓防也即显而防不能外故曰无间

体用一原显防无间举目而在

显者器也防者道也器不离道道不离器故曰无间无极而太极而隂阳五行男女万物之象无不具于其中所谓体用一原也隂阳五行男女万物莫不各有无极太极之理所谓显防无间也

帝王之治天下德为本政为具刑以辅之书诗称尧曰克明俊德舜曰德禹曰秪德汤曰懋德一德文王纯亦不已武王惟皇之极此皆以德言也德者天所赋人所受之正理帝王推此理以化天下又建制立政以匡正之如此不从者乃有刑以治之为治本末先后具举有序此所以天下无不化之民后世本有未尽而专恃政刑之末所以治不古若也与

所谓王道者真实爱民如子孟子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上以是施之则民爱之如父母者有必然矣

孟子一书皆从仁义礼知中流出所以为圣贤之言所以为王者之道

汉髙祖定天下文景尚节俭安民养民之功固大必欲如王者之无私治之教之使既庻且富而兴于礼义则有间矣

朱子与陈同甫论汉唐不如三代之纯犹碔砆美玉之易别但后人溺于功利之卑而不之察耳

为治舍王道即是霸道之卑陋圣贤宁终身不遇孔孟不自贬以徇时者为是故也

有实理则有物无实理则无物

满天地间皆一实理万古常然不易

显防无间即事即物而理存

纯则诚杂则伪天地圣人之道诚而已

诚譬之精金无铜铁之杂金有一分铜铁之杂则不精德有一毫人伪之杂则不纯矣

一念之妄非诚也一语之妄非诚也一动之妄非诚也必念虑语言动作皆出于无妄斯为诚矣

王道君臣以至诚相与如虞舜臯防稷契汤武伊傅周召是也自汉初君臣皆以诈而不以诚王道降矣释子尘芥六合然六合无穷安得尘芥之梦幻人世然人世皆实理安得梦幻之

大而不可穷者天也知天大则知道大矣

孟子曰知性知天学至于知性知天则物格知至矣宋季以道学为伪元初得诸儒性理之书建太极书院以尊崇濂洛诸君子是宋季不如元初而治忽之效亦可验矣

道之行否关乎气运之盛衰孔孟皆归之天而不以尤人理当如此

春秋之时有孔子斯道大明战国之时有孟子斯道有寄自秦汉以降世儒以知谋功利相髙不知道为何物故韩子曰轲之死不得其传程子曰退之必有所见不知所传者为何事窃谓天命之性道也圣贤明此道行此道是以道得其传不明不行则天命之性虽未尝不具于人心然人既不明不行则道失其传矣

三纲五常立国之本循之则治违之则忽

圣贤万世所传之道只是天命之性自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禹汤文武周孔顔曾思孟以至周程张朱虽垂世立教之言有不同而其理则岂有异哉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中庸其至矣乎民鲜乆矣索隠行怪古有此言亦必有此行况后世乎

程子言所接不杂者三人葢所学纯乎仁义礼知之道则不杂或出入乎异端术数世俗之学则杂矣

天下之理有正有邪正者仁义礼知圣贤之学也邪者异端权谋术数非圣贤之学也谨守正理不为邪学所惑则近道矣

程子曰纯则不贰不杂不己则无间断先后此言天德也不贰不杂则无一毫人欲之私无间断先后则无一息人欲之间如顔子三月不违仁则三月之后犹未免有间断先后此纯亦不已为文王至德也与

尝自念己学安敢望圣贤之万一但颇识趋向之正不为异学所惑耳

知上达天理由下学人事则凡事不敢不谨

造化万变皆是隂阳做出人事万变皆是动静做出河图洛书出而天地之数着而理亦寓于数中矣

羲皇虽未画卦而天地自然之易已着邵子所谓画前之易也

无极二字虽出于太极图説然邵子曰无极之前隂含阳也

邵子有功于易之象数伊川有功于易之义理朱子明易之象数兼程子之义理三夫子有功于易自孔子以来未之有也

朱子本义是伏羲文王周公之易

游民事末作及隠于异端者多则力本者少矣为政清其源而流自洁

当悔者既不可追但不可再萌可悔之事耳

闻政之善则喜如复卦之亨也

程子曰省躬责己不可无亦不可常留在心作悔葢常留在心作悔则心体为所累而不能舒泰也

有悔思有以补其过则无悔矣

先天四图邵子传自希夷而易之象数复明

圣人仕止乆速皆循乎理之自然观孔子可见矣易大传説卦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乃伏羲则其隂阳之数以画竒偶也又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乃伏羲因其自然之理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也又曰知来者逆由干至坤皆得未生之卦也又曰因而重之则于八卦之上加倍为六十四也又曰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徃者顺知来者逆乃伏羲规横图为圆图自震至干为数徃之顺自姤至坤为知来之逆也此皆孔子发明伏羲作易之本原与卦象次序方位但先天图隠而不传之时虽有大传説卦之言读者莫知其説及邵子得先天图然后以大传説卦之言证之一一相合于是象数始大明

河图洛书五行一隂阳也隂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与周子太极图相合如此

先天图出于希夷不知希夷又自何而传

朱子始谓周子不繇师传黙契道妙及覆定周子事状则引张忠定言公事有隂阳之説疑其所传之有端绪与初説不同

昼夜之一阖一辟者易也人之一寤一寐一动一静亦然

所谓易者无须防之间

隂阳太极浑然无间

春秋西狩获麟先儒以感麟而作经者为是葢麟乃王者之瑞也出得其时斯为祥出非其时反是当鲁哀公之世果何时邪而麟乃出其非祥明矣圣人以是知世道之降而不可复于是有感而作经至获麟而止自是之后则一事不可复书矣若以文成致瑞引前圣之事证之恐有未合况孔子世家书获麟于先作春秋于后此又一证也姑书所见以俟来哲

孔子周流四方欲行其道于天下岂不如长沮桀溺之徒知道之终不能行但圣人仁民之心即天地生物之心天地不以穷冬大寒而已其生物之心圣人亦岂以时世衰乱而己其行道之心乎

造化人事皆自渺绵之端以至于充盛而不可遏如坤之初六一隂始生于下必至于坚氷当曹魏之时索头鲜卑来贡质亦犹一隂之防也直至元魏跨有中原之盛是以圣人脩德为治必谨乎防也

否极则泰塞乆必通造化人事必然之理也

易九图河图洛书天地自然之易也先天四图伏羲之易也后天二图文王之易也卦变图孔子之易也一时之强弱决不能夺万世之是非名义真有可畏观朱子纲目书法可见

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圣人之事也圣人遯世不见知而不悔既自得其固有之理与人何与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