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风湿相搏,一身尽痛,加以堕水,外寒里热,痛极发厥,此属周痹。(周痹)
桂枝木 片姜黄 羚羊角 海桐皮 花粉 白蒺藜
又 照前方去姜黄白蒺加大豆、黄卷、木防己。
鲍(四四) 风湿客邪,留于经络,上下四肢流走而痛,邪行触犯,不拘一处,古称周痹,且数十年之久,岂区区汤散可效,凡新邪宜急散,宿邪宜缓攻。
蜣螂虫 全蝎 地龙 穿山甲 蜂房 川乌 麝香 乳香
上药制末,以无灰酒煮黑大豆汁泛丸。
杜(三三) 温暖开泄,骤冷外加,风寒湿三气交伤为痹,游走上下为楚,邪入经隧,虽汗不解,贵乎宣通。
桂枝 杏仁 滑石 石膏 川萆薢 汉防己 苡仁 通草
又 经脉通而痛痹减,络中虚则痿弱无力,周身汗出,阳泄已多,岂可再用苦辛以伤阳泄气乎,内经以筋缓为阳明脉虚,当宗此旨。
黄芪 防风 白术 茯苓 炙草 桂枝 当归 白芍 苡仁
又 大凡邪中于经为痹,邪中于络为痿,今痹痛全止,行走痿弱无力,经脉受伤,阳气不为护持,法当温养通补,经旨春夏养阳,重在扶培生气耳。
黄芪(四两) 茯苓(三两) 生白术(三两) 炙草 淡苁蓉(二两) 当归(三两) 牛膝(二两) 仙灵脾(二两) 虎骨胶 金毛狗脊(十二两无灰酒浸半日蒸熬膏)
胶膏为丸。
刘(三一) 濒海飓风潮湿,着于经脉之中,此为周痹,痹则气血不通,阳明之阳不主司事,食腥腻遂不化为溏泻,病有六七年,正虚邪实,不可急攻,宜缓。
生白术 生黄芪 海桐皮 川桂枝木 羌活 防风
周 痛势流走而肿,后感外邪,参药不可与也,从行痹治。(行痹)
羌活 木防己 石膏 生甘草 海桐皮 杏仁
吴 寒入阴分,筋骨痛软,此为痹症,遗泄内虚,忌用表散劫真。
当归 沙苑 北细辛 桂枝木 生白术 茯苓
又 虎骨 当归 北细辛 生白术 茯苓
又 行痹入左足。
生虎骨 防己 萆薢 苡仁 半夏 茯苓
某(氏) 风湿发热,萃于经脉,肿痛游走,病名行痹,世俗呼为历节风是也。
桂枝 羌活 石膏 甘草 杏仁 防风
又 行痹,腹中痛便难,不知饥。
瓜蒌皮 紫菀 杏仁 郁金 半夏 山栀 桑枝
俞 肩胛连及臂指,走痛而肿,一年,乃肢痹也,络虚留邪,和正祛邪。(肢痹)
黄芪 防风 海桐皮 生白术 归身 川羌活 片姜黄 白蒺藜
李(三四) 脉小弱,当长夏四肢痹痛,一止之后筋骨不甚舒展,此卫阳单薄,三气易袭,先用阳明流畅气血方。
黄芪 生白术 汉防己 川独活 苡仁 茯苓
朱(三二) 肢痹痛频发。
羚羊角 木防己 川桂枝尖 晚蚕砂 川萆薢 白通草 生苡仁 茯苓
汪 冬月温暖,真气未得潜藏,邪乘内虚而伏,因惊蛰节,春阳内动,伏气乃发,初受风寒,已从热化,兼以夜坐不眠,身中阳气,亦为泄越,医者但执风寒湿三邪合成为痹,不晓病随时变之理,羌防葛根,再泄其阳,必致增剧矣,焉望痛缓,议用仲景木防己汤法。
木防己 石膏 桂枝 片姜黄 杏仁 桑枝
又 气中伏邪得宣,右肢痹痛已缓,血分留热壅着,左肢痛势未衰,足微肿,体质阴虚,仍以宣通轻剂。
羚羊角 桂枝木 片姜黄 花粉 木防己 杏仁 桑皮
顾 湿热流着,四肢痹痛。
川桂枝 木防己 蚕砂 石膏 杏仁 威灵仙
某 左脉如刃,右脉缓涩,阴亏本质,暑热为疟,水谷湿气下坠,肢末遂成挛痹,今已便泻减食畏冷,阳明气衰极矣,当缓调,勿使成疾。(寒湿)
生白术 狗脊 独活 茯苓 木防己 仙灵脾 防风 威灵仙
又 湿痹,脉络不通,用苦温渗湿小效,但汗出形寒泄泻,阳气大伤,难以湿甚生热例治,通阳宣行以通脉络,生气周流,亦却病之义也。
生于术 附子 狗脊 苡仁 茯苓 萆薢
徐(十九) 长夏湿胜气阻,不饥不食,四肢痹痛,痛甚于午后子前,乃阳气被阴湿之遏,色痿黄,脉小涩,以微通其阳,忌投劫汗。
茯苓 萆薢 木防己 晚蚕砂 泽泻 金毛狗脊
黎 肢腠麻痹,足膝为甚。
当归 杞子 生虎骨 油松节(各二两) 川芎 狗脊 萆薢 怀牛膝 仙灵脾 檀香泥 白茄根 沙苑(各一两)
火酒醇酒各半,浸七日。
某(三七) 寒湿滞于经络,身半以下筋骨不舒,二便不爽,若非迅疾飞走,不能效。蠲痛丹。
某 劳力感湿,腰痹酸痛,四肢乏力。
生杜仲 生苡仁 沙苑子 茯苓 粗桂枝木 金毛狗脊 晚蚕砂 木防己
某 十五年中,痹痛三发,述痛久流及肢节骨骱,屈曲之所皆肿赤,此寒湿变热为欲解,病在躯壳筋骨,无害命之理,但病深沉下甚,已属阴邪,小腹胀,小溲全无。
川独活(八分) 汉防己(八分) 川熟附(八分) 粗桂枝木(一钱) 茯苓(五钱) 川萆薢(一钱) 木猪苓(一钱)
又 生白术(三钱) 茯苓(三钱) 川熟附(一钱) 川独活(五分) 北细辛(一分) 汉防己(五分) 猪苓(一钱半) 泽泻(一钱)
又 阳虚湿痹,痹愈,下焦无力,用斡旋其阳。
茯苓(四两) 生白术(二两) 泡淡生干姜(一两) 肉桂(五钱)
以上四味,生研末,滚水泛丸,每早服三钱,开水下。
何(三六) 脉沉,目黄舌肿,周身四肢疹发,胃痛,肢末皆肿强,遇冷冻饮料凉即病,此久伏湿邪,阳气伤损,议温气分以通周行之脉。
川乌头 生白术 桂枝木 茯苓 半夏 姜汁
唐(妪) 右后胁痛连腰胯,发必恶寒逆冷,暖护良久乃温,此脉络中气血不行,遂至凝塞为痛,乃脉络之痹症,从阳维阴维论病。
鹿角霜 小茴香 当归 川桂枝 沙苑 茯苓
王 努力,经气受伤,客邪乘卫阳之疏而入,风湿阻遏经隧,为肿为痛,大汗连出,痛仍不止,而大便反滑,其湿邪无有不伤阳气者,固卫阳以却邪,古人正治,以湿家忌汗耳。(风湿)
生于术(三钱) 防风根(五分) 生黄芪(三钱) 片姜黄(一钱) 桂枝木(五分) 海桐皮(一钱) 羌活(五分) 独活(五分)
又 人参(一钱) 生于术(二钱) 黄芪(三钱) 炒当归(一钱半) 川桂枝(一钱) 炙甘草(五分) 煨姜(七分) 南枣(二枚)
又 风湿肿痹,举世皆以客邪宜散,愈治愈剧,不明先因劳倦内伤也,盖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参术益气,佐以风药,气壮托出其邪,痛斯止矣,病患自云,手足如堕如无,讵非阳微不及行乎四末乎,此皆误治,致参药过费耳。
人参(一钱) 生于术(二钱) 黄芪(二钱) 归身(一钱半) 肉桂(三分) 炙甘草(三分) 煨姜(一钱) 南枣(一枚)
又 遗泄阴伤,兼以敛摄。
人参(一钱) 生于术(二钱) 黄芪(三钱) 归身(一钱) 炙草(五分) 熟地(三钱) 茯神(三钱) 五味(五分) 白芍(一钱)
(丸方) 人参(二两) 黄芪(四两) 茯神(二两) 杞子(二两) 鹿角霜(二两) 鹿茸(二两) 归身(三两) 炙草(一两) 菊花炭(二两)
炼蜜丸。
王 风湿痹痛。
防己 生于术 川独活 茯苓 炒黄柏 生苡仁
又 痹在四肢。
羚羊角 白蒺藜 海桐皮 滑石 大豆黄卷 苡仁
又 照前方去蒺藜、苡仁,加连翘、青菊叶、花粉。
又 羚羊角 犀角 连翘 海桐皮 大豆黄卷 花粉 姜黄 金银花
金 风湿热走痛,二便不通,此痹症也。
杏仁 木防己 寒水石 郁金 生石膏 木通
李 风湿肌肿而痛,畏热。
炒黄柏 茅术 制蒺藜 木防己 秦艽 钩藤
又 黄柏 防己 茯苓 苡仁 萆薢 虎骨
杨 四肢流走痹痛,风胜移走,湿凝为肿,下焦为甚,邪入阴分。
蠲痛丹。
蒋(氏) 便溏食少,腰腹以下骨骱肢节沉痛。
人参 生于术 制白松香 茯苓 汉防己 北细辛 川独活 苡仁
王 身半以上属阳,风湿雨露从上而受,流入经络,与气血交混,遂为痹痛,经月来,外邪已变火化,攻散诸法,不能取效,急宜宣通清解,毋使布及流注。
防己 姜黄 蚕砂 杏仁 石膏 滑石
毛(氏) 风湿相搏,一身肿痛,周行之气血为邪阻蔽,仿仲景木防己汤法。
木防己 石膏 杏仁 川桂枝 威灵仙 羌活
洪(四三) 湿盛生热生痰,渐有痿痹之状,乃阳明经隧为壅,不可拘执左属血右属气也,金匮云,经热则痹,络热则痿,今有痛处,治在气分。(湿热)
生于术(三钱) 生黄芪(三钱) 片姜黄(一钱) 川羌活(一钱) 半夏(一钱) 防风(五分) 加桑枝(五钱)
又 术固卫升阳,左肩胛痛未已,当治营中,以辛甘化风法。
黄芪 当归 炙草 防风 桂枝 肉桂
张 骨骱走注行痛,身体重着,不能转舒,此为湿痹,但阳虚之质,忌辛散苦寒药。
桂枝木 木防己 苡仁 羚羊角 大豆黄卷 杏仁 橘红
方 左脉弦大,面赤痰多,大便不爽,此劳怒动肝,令阳气不交于阴,阳维阳跷二脉无血营养,内风烁筋,跗a2k2痹痛,暮夜为甚者,厥阴旺时也,病在脉络。
金斛 晚蚕砂 汉防己 黄柏 半夏 萆薢 大槟榔汁
又 痛右缓,左痛,湿热未尽,液虚风动也。
生地 阿胶 龟版 豆皮 茯苓 通草
某(十九) 舌白目彩油光,腰痹痛,湿邪内蕴,尚未外达,必分利湿邪为主。
杏仁 苏梗 木防己 厚朴 茯苓皮 花粉 晚蚕砂 茵陈
吴(氏) 风湿化热,蒸于经络,周身痹痛,舌干咽燥,津液不得升降,营卫不肯宣通,怕延中痿。
生石膏 杏仁 川桂枝 苡仁 木防己
又 石膏 杏仁 木防己 炒半夏 橘红 黑山栀 姜汁 竹沥
石 脉数右大,温渐化热,灼及经络,气血交阻,而为痹痛,阳邪主动,自为游走,阳动化风,肉腠浮肿,俗谚称为白虎历节之谓。
川桂枝 木防己 杏仁 生石膏 花粉 郁金
又 照前方去郁金加寒水石晚蚕砂通草。
又 脉大已减,右数象未平,痛缓什七,肌肤甲错,发痒,腹微满,大便不通,阳明之气未化,热未尽去,阴已先虚,不可过剂。
麻仁 鲜生地 川斛 丹皮 寒水石 钩藤
某 久痹酿成历节,舌黄痰多,由湿邪阻着经脉。
汉防己 嫩滑石 晚蚕砂 寒水石 杏仁 苡仁 茯苓
宋 病者长夏霉天奔走,内踝重坠发斑,下焦痛起,继而筋掣,及于腰窝左臂,经云,伤于湿者,下先受之,夫下焦奇脉不流行,内踝重着,阴维受邪,久必化热烁血,风动内舍乎肝胆,所谓少阳行身之侧也,诊得右脉缓,左脉实,湿热混处血络之中,搜逐甚难,此由湿痹之症失治,延为痿废沉疴矣,三年病根,非仓猝迅攻,姑进先通营络,参之奇经为治,考古圣治痿痹,独取阳明,惟通则留邪可拔耳。(湿热入血络)
鹿角霜 生白术 桂枝 茯苓 抚芎 归须 白蒺藜 黄菊花
某 初病湿热在经,久则瘀热入络,脓疡日多未已,渐而筋骨疼痛,金匮云,经热则痹,络热则痿,数年宿病,勿事速攻,夜服蒺藜丸。
(午服)犀角 玄参 连翘心 野赤豆皮 细生地 丹参 姜黄 桑枝
张(二九) 四肢经隧之中,遇天令阴晦,疼痛拘挛,痈疽疡溃脓,其病不发,疡愈病复至,抑且时常衄鼽,经以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然经年累月,外邪留着,气血皆伤,其化为败瘀凝痰,混处经络,盖有诸矣,倘失其治,年多气衰,延至废弃沉疴。(痰血壅塞经络)
当归须(四两) 干地龙(二两) 穿山甲(二两) 白芥子(一两) 小抚芎(一两) 生白蒺(二两)
酒水各半法丸。
沈 从来痹症,每以风寒湿三气杂感主治,召恙之不同,由乎暑暍外加之湿热,水谷内蕴之湿热,外来之邪,着于经络,内受之邪,着于腑络,故辛解汗出,热痛不减,余以急清阳明而致小愈,病中复反者,口鼻复吸暑热也,是病后宜薄味,使阳明气爽,斯清阳流行不息,肢节脉络舒通,而痹痿之根尽拔,至若温补而图速效,又非壮盛所宜。(暑伤气湿热入络)
人参 茯苓 半夏 广皮 生于术 枳实 川连 泽泻
竹沥姜汁法丸。
暮服白蒺藜丸。
某 冬月温舒,阳气疏豁,风邪由风池风府,流及四末,古为痹症,忽上忽下,以风为阳,阳主动也,诊视鼻明,阳明中虚可见,却邪之剂,在乎宣通经脉。(卫阳疏风邪入络)
桂枝 羚羊角 杏仁 花粉 防己 桑枝 海桐皮 片姜黄
又 症已渐安,脉络有流通意,仲景云,经热则痹,络热则痿,知风淫于内,治以甘寒,寒可去热,甘味不伤胃也。
甜杏仁 连翘 玄参 花粉 绿豆皮 梨汁
又 余热尚留,下午足寒,晨餐颈汗,胃未调和,食不甘美,因大便微溏,不必过润。
北沙参 麦冬 川贝 川斛 陈皮 谷芽
沈(三七) 用养肝血熄风方,右指仍麻,行走则屈伸不舒,戌亥必心热烦蒸,想前法不效,杞归辛温,阳动风亦动矣,议去辛用咸,若疑虑途次疟邪未尽,致脉络留滞,兼以通逐缓攻亦妙。(肝阴虚疟邪入血络)
熟地 龟胶 阿胶 秋石 天冬 麦冬 五味 茯神
蜜丸晨服。
桃仁 穿山甲 干地龙 抚芎 归须 丹皮 红花 沙苑
香附汁丸,夜服。
某 仲景以经热则痹,络热则痿,今痹痛多日,脉中筋急,热入阴分血中,致下焦为甚,所谓上焦属气,下焦属血耳。(热入下焦血分)
柏子仁 当归 丹皮 钩藤 川斛 沙苑
又 痹痛,右膝甚。
生虎骨 柏子仁 牛膝 萆薢 苡仁 茯苓
某(四八) 脉弦劲,右足踝臁肿痛,得暖得摩稍适,此风寒湿三气,混入经隧而为痹也,当用辛温,宣通经气为要。(风寒湿入下焦经隧)
活络丹一丸,陈酒下。
某 痹痛在外踝筋骨,妨于行走,邪留经络,须以搜剔动药。
川乌 全蝎 地龙 山甲 大黑豆皮
某 病后过食肥腻,气滞热郁,口腻粘涎,指节常有痹痛,当从气分宣通方法。(气滞热郁)
苏梗 杏仁 蒌皮 郁金 半夏曲 橘红
陈(五四) 劳动太过,阳气烦蒸,中年液衰风旋,周身痹痛,此非客邪,法宜两调阳明厥阴。(肝胃虚滞)
黄芪 生白术 制首乌 当归 白蒺藜 黑稆豆皮
张(五三) 烦劳郁勃之阳,变现热气内风,内经以热淫风消,必用甘寒,前议谓酒客不喜甘味,且痰多食少,亦忌甘腻滋滞,用清少阳胆热者,酒气先入肝胆也,酒汁湿着,肠胃受之,理明以通胃,胃肠气机流行,食加,滑泄颇减,今者气热,当午上冒,经络痹痛亦减于平日,主以和阳甘寒,宣通经脉佐之。(肝胆风热)
童桑 羚羊角 天门冬 枸杞子 白蒺藜 丹皮 茯苓 霍山石斛
共熬膏。
某(氏) 血虚风痹,骨骱肿痛。
羚羊角 细生地 玄参 当归 桂枝 桑枝 白蒺藜
金(三二) 痹痛在下,重着不移,论理必系寒湿,但左脉搏数,经月遗泄三四,痛处无形,岂是六淫邪聚,然隧道深远,药饵未易奏功,佐以艾灸,冀得效灵。(精血虚)
枸杞子 肉苁蓉 虎骨胶 麋角胶 杜仲 桑椹子 天冬 沙苑 茯苓
溶胶丸。
孙 脉右大,阳明空,气短闪烁欲痛。(气虚)
人参 生黄芪 熟白术 炙草 广皮 当归 白芍 半夏 防风根 羌活
又 益气颇安,知身半以上痹痛,乃阳不足也。
人参 黄芪 熟于术 炙草 桂枝 归身 白芍 川羌
沈 痹痛在右,气弱有痰。
生于术 川桂枝 川独活 片姜黄 白茯苓 陈防己
王 辛香走窜,宣通经隧壅结气分之湿,有却病之能,无补虚之益,大凡药饵,先由中宫以布诸经,中焦为营气之本,营气失养,转旋目钝,然攻病必藉药气之偏,朝夕更改,岂是去疾务尽之道,另于暮夜进养营一贴。(营虚)
人参 茯苓 桂枝木 炙草 当归 炒白芍 南枣
吴(三六) 筋纵痛甚,邪留正痹,当此天暖,间用针刺以宣脉络,初补气血之中,必佐宣行通络之治。(筋痹)
生黄芪 防风 桂枝 炒黑常山 归身 青菊叶汁
某 痹痛偏左,入夜尤甚,血中之气不行。(血中气滞)
归须 桑枝 苡仁 白疾黎 姜黄 木防己
刘(三八) 周礼采毒药以供医事,盖因顽钝沉痼,着于躯壳,非脏腑虚损,故必以有毒攻拔,使邪不留存,凝着气血,乃效,既效矣,经云,大毒治病,十去其五,当此只宜爱护身体,勿劳情志,便是全功道理,愚人必曰以药除根,不知天地之气,有胜有复,人身亦然,谷食养生,可御一生,药饵偏胜岂可久服,不观方士炼服金石丹药,疽发而死者比比。(血虚络涩)
何首乌 黑芝麻
桑枝桂枝汤泛丸。
某 脉沉小数,营中留热,骱骨尚有微疼,宜通经络,佐清营热。(营中热)
钩藤 细生地 当归须 白蒺藜 丹皮 片姜黄
徐评 案多重复,可删,既知风寒湿为痹,则尽属外邪可知,而用人参及温补之药者,十居二三,恐有留邪之患,凡属形体之疾,当外治,不明外治之法,服药虽中病,仅得医术之半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