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卷五 痉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纲】仲景曰。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脉沉而细。身热足寒。头项强急。恶寒。时头热。

面赤。目脉赤。独头面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

【目】徐彬曰。痉病。概为风寒湿所中。然原其因。多由亡血。筋无所荣。邪得以袭之。故仲景原痉病之由。而曰太阳病果寒多。本宜发汗。太多则血伤。不能荣筋而成痉也。古人以强直为痉。外症与伤寒相类。

但其脉沉迟弦细。而项背反张。强硬如发痫为异耳。仲景既以无汗有汗。分辨刚柔。此则以脉沉细为辨。谓太阳病发热。是表中风矣。复加以湿。缠绵经中。

内挟寒气。今筋脉抽急而项背强直。脉反沉细。沉细者寒湿用事。邪欲侵阴之象也。于是项背强直。故名痉。痉脉本伏。弦细则元气惫。即难治。中风症。多角弓反张类痉者。但中风强直。其先必无太阳形症。脉亦必浮大而非沉细弦迟。故内经曰。诸暴强直。皆属于风。但阳主动。阴主静。是当以强直而安静主湿。强直而搐搦主风。此治中风辨法也。千金谓湿病热入肾中亦为痉。小儿痫症热盛亦为痉。亦中风类也。前人云。伤寒痉症有五。皆属太阳。若头低视下。手足牵引。肘膝相搐。阳明痉也。若一目或左或右。并一手一足搐搦者。少阳痉也。太阳固属风寒。阳明少阳亦风火热之内作。中风类也。皆当兼养阴清热为治。

若此所论痉。虽外感风寒湿不同。然由亡阳筋燥则一矣。如无汗反恶寒为刚痉。有汗不恶寒为柔痉。此辨症之法。非痉家本症也。此乃举痉症之最备者。

以详病时之形状。且言治之不得过汗。而脉有常体也。身热。太阳表邪本盛。乃因血液衰少。寒邪复挟湿抟结。卫中阳气不下。而寒湿随太阳经下项。稍侵阳明而颈项强急。真阳不达于表而恶寒。于是太阳经无非寒热。而格热于上。为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太阳主开。寒湿抟之。开阖不利。不能发声。而卒口噤。液衰邪盛。筋失所养。

失养而背反张。此痉病本然之形症也。

【纲】仲景曰。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太阳病。汗出不恶寒者。名曰柔痉。

【目】李曰。太阳病。纯伤风。纯伤寒。则不发痉。惟先伤风而又感寒。先伤风而又感湿。

过汗俱能发痉。重发太阳汗。大发湿家汗。皆能发痉。外症寒热类伤寒。但脉沉迟弦细。摇头露眼口噤。手足搐搦。项强背反张。如发痫。终日不醒为异。风性劲为刚痉。因重感寒或冷。故无汗。

宜葛根汤加羌独活、防风。湿性缓为柔痉。因先伤风。故有汗。宜桂枝汤加花粉、葛根。其或痰塞气盛。则茯苓、星、夏以消痰。枳实、陈皮、紫苏以顺气。痰消气盛。然后分刚柔治之。通用小续命汤。有热去附子。自汗去麻黄。刚痉二三日。仰面壮热。胸满如结胸状。便闭。脚蜷。卧不着席者。大承气汤下之。轻者败毒散、小柴胡汤。柔痉二三日不瘥。汗多厥冷。筋脉拘急者。附子防风汤。时发时止。危者附术散。又有刚柔不分之痉。身热谵语似刚。微厥便滑似柔。宜小续命汤加生附子。有汗下后。乍静乍躁。偏左眼左手足牵搦者。少阳痉也。小柴胡加防风。又虚血之人。及产后伤风过汗。破伤风症发痉。俱不可纯作风治。四物汤加防风。或八物汤去茯苓。加羌、防、黄救之。凡痉脉如雨溅出指外者。立死。又戴眼反折。螈。汗出如珠。或反张离席一掌许。小儿离席二指许者。无不死。

徐彬曰。此二条即辨寒伤营风伤卫法也。取以为痉病刚柔之别。盖痉即。强直之谓也。痉病必有背项强直等的症。但治痉病。刚柔之辨。最为吃紧。故特首拈无汗反恶寒为刚。有汗不恶寒为柔。以示辨症之要领。谓发热无汗恶寒。本伤寒家症。若痉而项强背直者见之。乃卫阳与肾中真阳。

气本相通。今太阳经寒湿相抟。而气侵少阴。真阳不达。故反恶寒也。寒性劲切。故曰刚。有汗不恶寒。本伤风而并阳明症。若痉而项强背直者见之。是太阳阳明伤湿而兼风。非寒邪内侵之比也。风性温和。故曰柔。非止项强。而身体则软。为柔痉也。栝蒌桂枝汤。

乃治柔痉主方也。

李中梓曰。此太阳中风。重感寒湿而致也。仰面开目为阳。合面闭目为阴。燥渴为阳。口中和为阴。脉浮紧数为阳。沉细涩为阴。阳痉易治。阴痉难治。通用小续命汤。阳痉去附子。阴痉去麻黄。

柯琴曰。此以表气虚实分刚柔。原其本而名之也。亦可以知其人初病之轻重。禀气之强弱而施治矣。金匮用葛根汤。则谬。

【纲】仲景曰。疮家身虽疼。不可发汗。汗出则痉。

【目】徐彬曰。疮家血本虚燥。以疼痛为风而发其汗。则液亡筋燥而不能和调。乃亦为痉。虽汗下后。或有邪乘。然总以阴虚液脱为主。故特详其致痉之因如此。

鳌按。疮家病。与风寒不同。风寒外症。必头项痛。身腰痛。骨节痛。非痛偏一处。风寒内症。

必呕逆。或干呕。不得饮食。故发热恶寒。虽亦相同。而辨其内外症。则可知彼此之异。不得误认痈脓为风寒而错治矣。

此仲景借疮家以明治伤寒之法当发汗。非论伤寒而杂及疮家也。其旨当明。

【纲】仲景曰。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

【目】徐彬曰。刚痉之背项强直。而无汗发热。又反恶寒。原属寒湿居中。阴阳两伤之象。有如发热而太阳病矣。无汗乃寒伤营本症也。此时邪尚在表。不在里。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明是太阳随经之邪。自腑侵脏。动其冲气。且口噤不语。是太阳主开而反阖。声不得发。则阴阳两伤。

势必强直恶寒。所不待言。故曰欲作。药用桂枝全方加葛根、麻黄。风寒兼治也。然足阳明脉起于鼻交中。旁纳太阳之脉。故自太阳而侵及阳明。势将头项强不已。而渐胸满。特以葛根主之。以杜兼并之势。为无汗刚痉主方。且桂枝原能治冲气也。

李中梓曰。阴痉厥逆筋脉拘急汗多。宜桂心白术散。闭目合眼。附子防风散。胸满口噤。卧不着席。切牙挛急。大承气汤。头项强。小腹满。小便不利。五苓散。风盛血燥。防风当归汤。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