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卷十五·厥阴经症 厥阴经脉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纲】仲景曰。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也。白虎汤主之。

【目】喻昌曰。滑为阳脉。其里热炽盛可知。故宜行白虎汤以解其热。与三阳之治不殊也。

魏荔彤曰。此言厥阴传经热邪盛于里。勿误认为寒邪也。伤寒厥阴病。必有厥。厥之为寒为热迥别。如厥阴病而症俱厥。似寒邪矣。然脉见滑。滑者。大而数也。与沉细迟微相反矣。是热邪在里也。此内为真热。外厥以现假寒乎。非也。其厥者。即他条所云。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之凡厥也。乃阴阳气不顺接所致也。不必阴盛阳衰。气不顺接。可以成厥。即阳盛阴衰。气不顺接。亦可成厥也。故必诊脉之滑而知热在里。当急救其绝阴以制亢阳。不当目为孤阳上浮之假热。明矣。主以白虎汤。寒凉以治热。兼辛散以发升。俾热随肝木发达于表。亦出邪之道路。乘势宜然也。

【纲】仲景曰。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刺期门。

【目】朱肱曰。足厥阴。肝之经。厥者。尽也。灵枢曰。亥为左足之厥阴。戊为右足之厥阴。

两阴俱虚。故曰厥阴。夫阴尽为晦。阴出为朔。厥阴者。以阴尽为义也。其脉循阴器而络于舌本也。

脉弗营。则筋急。筋急则引舌与卵。故唇青舌卷而卵缩。其尺寸俱微缓者。知厥阴经受病也。大抵伤寒病。脏腑传变。阳经先受病。故次第传入阴经。以阳主生。故太阳水传阳明土。土传少阳木。

为微邪。阴主杀。故木传太阴土。土传少阴水。水传厥阴木。至六七日。当传厥阴肝木。必移气克脾土。脾再受邪。则五脏六腑皆困而危殆。荣卫不通。耳聋囊缩。不知人而死矣。速用承气下之。

可保五死一生。古人云。脾热病。则五脏危。又云。土败木贼。则死。若第六七日传厥阴。脉得微缓微浮。为脾胃脉也。故知脾气全。不再受克。邪无所容。荣卫将复。水升火降。则寒热作而大汗解矣。

厥阴肝之经。主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也。若阴气独盛。阳气暴绝。则为阴毒。其症四肢逆冷。脐腹筑痛。身如被杖。脉沉疾。或吐或利。当急灸之。服以辛热之药。令阳复而大汗解。古云。

辛甘发散为阳。谓桂枝、甘草、干姜、附子之类。能复其阳气也。微用辛甘。甚则用辛苦。阴极发躁。阴盛似阳。以脉别之。

杨士瀛曰。脉法曰。脉浮而紧者。名曰弦也。弦为肝脉。

【纲】仲景曰。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

【目】朱肱曰。伤寒六七日。烦满囊缩。其脉尺寸俱微缓。此足厥阴经受病也。厥阴病。其脉微浮而欲愈。不浮为未愈。宜小建中汤。脉微缓者。必囊不缩。外症必发热恶寒似疟。为欲愈。宜桂枝麻黄合半汤。若尺寸脉俱沉短者。必是囊缩。毒气入脏。宜承气汤下之。

苏颂曰。厥阴之脉。微缓不浮。中风病传厥阴。脉转微浮。则邪还于表。而为欲愈。

魏荔彤曰。此言厥阴病得愈之脉。以明厥阴病邪之去路。标六经尽处以立治。即伤寒六经之大法也。凡以邪之盛者久必衰。邪之入者久必出。亦由其人阳气原旺。病邪不能久处于中。则必行其经尽而自愈。但厥阴为三阴之尽。其邪行经尽而欲出。舍少阳无路也。又舍太阳无门也。故厥阴一经。为寒邪得自直中者。由少阴而起。温之散之。亦由少阳之半表而透太阳之表。为热邪得自传经者。亦由少阳而传。升之举之。亦必由少阳之半表而透太阳之表。故在厥阴。言邪之去路。则不论为寒为热。举由此也。试验于脉。本厥阴病。脉应沉中或见紧。或见数。俱非微脉也。亦有阳脉而脉微者。则浮沉取之俱微也。今沉取不紧不数如平人。知阴分之邪已离矣。浮取见微。知阳分之邪欲透矣。此微即太阳中风之阳浮而阴弱也。夫厥阴病。何以言中风。以脉见微而于浮取得之。既非无根之阳外脱。亦非厥阴之阳内陷。是厥阴之邪随阳气。由少阳达太阳。欲愈之机也。故可以厥阴中风名其病。见厥阴而病具太阳中风之脉。则阳升邪脱。可识经尽得解之候也。是全于浮之一诊决之。浮则愈。不浮则未愈。可知邪透表。则病已。未全透表。则病未已。主治者。桂枝汤。升阳驱邪之用。仲师他条所言攻表宜桂枝汤者。正此处吃紧也。盖邪已由阳有达太阳透表之势。故不用复从少阳为治而用柴胡。

但治太阳。即以治少阳。且正所以治厥阴也。

【纲】仲景曰。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

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此非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

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故吐蛔。吐蛔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目】喻昌曰。此条微旨。千百年来无识之者。昌于篇首总括大意。挈出肾阳胃阳。窃原有所自。脏厥者。正指肾而言之。蛔厥者。正指胃而言之。曰脉微而厥。则阳气衰微可知。然未定其为脏厥蛔厥也。惟肤冷而躁无暂安。乃为脏厥。宜用四逆及灸法。其厥不回者主死。蛔厥则时烦时止。

未为死候。但因此而驯至胃中无阳。则死也。乌梅丸中酸苦辛温互用。以安蛔温胃益虚。久利而便脓血。亦主此者。能解阴阳错杂之邪故也。

【纲】仲景曰。下利。脉沉弦者。下重也。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

不死。

【目】寇宗曰。下利而下重。即痢症也。无论病在伤寒中不在伤寒中。其症皆为厥阴肝经所主。若惟用寒凉。有伤肝木畅达之性。将日益陷下。便难救疗。惟辨阳气之升降。使阳升则愈。阳陷则危也。

喻昌曰。下利而脉沉弦。主里急后重。成滞下之症。大者即沉弦中之大。微弱数者。即沉弦中之微弱数也。脉微弱数。虽发热不死。则脉大身热者。其死可知矣。

【纲】仲景曰。下利。有微热。而阳脉弱者。令自愈。下利。脉数而渴者。令自愈。设不瘥。

必圊脓血。以有热故也。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令自愈。设复紧。为未解。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圊脓血。

【目】魏荔彤曰。此二条申解厥阴下利。诊脉以为审辨。定邪之升降为愈否也。厥阴病。阳升为吉。阳降为凶。要在下利一症。固已。然下利中亦有正阳升降之机。不可不详辨之。以定其愈不愈。

未可因一下利。而即谓厥阴病中之不可救药者也。如下利微热而渴为阳症。而利为因热也。诊之脉弱。阳气上升。脉必浮。自无沉紧。是阳升本脉。非阳虚病脉也。且渴亦阳盛热越上焦之理。合观脉症。可勿治而令自愈。盖下利脉应沉紧。阴盛则脉必沉迟。今虽厥阴下利。脉自弱中带数。是阳原易升。表原易透。病原欲罢。故令自愈。而勿妄治也。设不愈。其人必圊脓血。岂脉不应症乎。

非也。热邪入阴分已深。因阴分有热。遽不能已。故不愈。倘下利脉数热微。则阳必上升透表。

邪随汗出。由厥阴竟达少阳。而邪出矣。又入阴分深。留滞于中。不能得脱。则热久内蓄。必致便脓血。亦犹少阴之便血。为熏灼肠胃。污秽随下。均一义也。设不弱而紧。非寒邪复中表里。则为阳已深陷。岂能遽解。此诊脉必审阳气升降之故。以明厥阴病之愈否。此要诀也。再就脓血症言之。亦于诊脉识之。寸反浮数。阳升汗出。病愈无疑。而尺中自涩。则阳虽上浮。而阴中有热以溷之。是热入之深。壅闭阴分。故必圊脓血。将阳随利下陷。失其浮而复为紧。致不可解也。此二条。皆就热邪传入厥阴。致成下利。而辨其正阳之升降。以定病机进退也。学人勿混正阳为热邪。又不可谓正阳升外。别有热邪应除。斯可与言治厥阴热邪矣。又二条。正是首条中段不愈之注。示人诊得寸脉浮数应愈。因尺涩故便脓血不愈也。原文不出方。知急辨症也。症明而用方。在乎其人矣。

【纲】仲景曰。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食以索饼。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恐暴热来出而复去也。后三日脉之。其热续在者。

期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发热六日。厥反九日。复发热三日。并前六日。亦为九日。与厥相应。

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后三日。脉之。而脉数。其热不罢者。此为热气有余。必发痈脓也。

【目】喻昌曰。少阴经中。内藏真阳。最患四逆。故云。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厥。厥阴经中。内无真阳。不患其厥。但患不能发热。与夫热少厥多耳。论中恐暴热来出而不去。后三日脉之。

其热尚在。形容厥症重热之意。读者不可草草。然得热与厥相应。尤无后患。若热气有余。病势虽退。必发痈脓。以厥阴主血。热与血久持不散。必致壅败也。

魏荔彤曰。厥阴病。以厥为重。而厥与发热二者。又必详辨其时之久暂。与气之盈绌。此乃病之进退大关。不容不明者。

发热六日。反厥九日。再热三日。阴阳之数各均矣。夫阳入阴九日。阳出阴又九日。一出一入。

即一屈一伸。一屈一伸。即一曲一直。木之本性也。在三阳之少阳。为往来寒热。属腑。故阳陷者浅。而往来之时暂。在三阴之厥阴。为出入厥热。属脏。故阳陷者深。而出入之时久。旦日夜半愈者。阴阳数九极。数极必变。夜半阳生。故愈也。

肝为血脏。热溷其中。而发痈脓。此见厥阴以阳陷为病。以阳升为愈。而阳升必透表而散。方为全愈。若仍在厥阴。灼炙为患也。是升犹之乎未升也。凡仲景言日。皆约略之词。如此九日。亦未可拘总以热与厥较其均平耳。如热七八日。厥七八日亦可。即热五六日。厥五六日亦可。不过较量其阴阳盛衰。非定谓必热九日。厥九日。方可验准也。

原文言厥阴病。始发热六日。即知其邪自少阴传来。为热邪也。何也。少阴病无发热。发热即为愈机。至传厥阴。必反发热。以少阴在三阴为阴经之里。故热不能发。厥阴在三阴虽为阴尽处。而与少阳相连表里。故热可得发也。

【纲】仲景曰。伤寒脉结代。心动悸者。炙甘草汤主之。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

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阳盛则促。阴盛则结。此皆病脉。

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脉来动而中止。因而复动者。

名曰代。阴也。得此脉者。难治。

脉瞥瞥如羹上肥者。阳气衰也。脉萦萦如蛛丝者。阴气衰也。浮而虚大者。阳已无根。沉而虚细者。阴已无根。

其脉浮。而汗出如流珠者。卫气衰也。脉绵绵如泻漆之绝者。亡其血也。伤寒咳逆。上气。其脉散者。死。谓其形损故也。脉浮而洪。身汗如油。喘而不休。水浆不下。形体不仁。乍静乍乱。

此为命绝也。

【目】柯琴曰。首条。寒伤心主。心不主脉。失其常度。故结代也。结代皆阴脉。伤寒有此。

所谓阳症见阴脉者死矣。二条。脉以五至为平。太过不及。是阴阳偏胜。失其常度也。偏胜之脉。

更为邪阻。阳邪盛而数中见止。名曰促。有急趋急蹶之象。阴邪盛而缓中见止。名曰结。有绵绵泻漆之状。阳盛。可知为阴虚之病脉。阴盛。可知为阳虚之病状矣。三条。阴阳相搏而脉动。伤寒见此。

是形冷恶寒。三焦皆伤矣。况有动中见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宛如雀啄之状。不以名促反从结名者。以其为心家真脏之阴脉也。更有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宛如虾游之状。

不可名结。因得代名者。以乍疏乍数。为脾家将绝之阴脉也。

五条。脉浮为阳盛。法当无汗。而反汗出如流珠。是阳虚不能卫外而为固。绝汗出矣。阴虚不能藏精而主血。绵绵其去如漆矣。

六条。外寒伤形。内寒伤气。咳不止。气上升。脉散而不朝。心肺之气已绝矣。

七条。脉浮而洪。不是死脉。而汗出如油。是心液尽脱。阳反独留之脉也。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