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第八章 只随我心,越是痛苦越要绽放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没有了](快捷键→)

1.整理内心秩序,做好接纳不幸的准备

为了获得幸福,我们必须先做好接纳不幸的准备;为了过得自由,我们必须先考虑身心被束缚时的滋味。只有对烦恼有所承担,心才能够安静下来。当我们不去和自己对抗,心灵就会轻松鲜活、强大无比。

一般来说,人们认为生活是一种挣扎,而挣扎的结果要么是“一切都完蛋了”,要么就是“这样不错”。全盘的否定、完全的肯定,都不是契合禅意的生活方式。禅的生活方式,是肯定之中有否定的。比如,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有其独特的价值,但并不是说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的生活方式里,从而忽略了外面的世界。

同样是奋斗和挣扎,有人从中感受到的是生命的力量以及创造生活的快乐,有人感受到的却只有痛苦、失败、挫折等灰色经验。那些感受到生命力量和创造性快乐的人,就一定没有受挫的时候吗?当然不可能!只是他们选择把目光放在肯定、积极、正向的事物上,选择让自己的心情保持在从容、喜悦上。

如果你自己选择郁闷、惆怅、痛苦,那么谁也无法拯救你,即便你锦衣玉食,生活美满,也依然觉得人生无聊。所以,人生真的不是生来就无聊,而是被无聊的人过成了一副半死不活的样子。他们把生活视作痛苦的根源,其实是他们自已心内的毒草尚未拔去而已。

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体验到“突破性”的生命感受。举一个最常见的事例:当你带着感情地完成了一天的工作,终于看到了自己期望中的成果,那时候你身心上再多的疲累也会瞬间消失。这就是一种突破性的感受,平常到我们几乎可以忽略掉了。虽然这并不是最强烈的突破性感受,但它依然让我们感觉活得有价值、有意义。所以说,为何那些带着情感去生活、工作的人,更容易发现人生中的喜悦。

人的身心柔软之后,那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你可以这样想:当你见到了自己钟爱的人,你的心都被温柔笼罩着;当你得到了自己中意许久的某件艺术品,你把它捧在手里都特别轻柔。对待生活,就应该用这样的心。虽然生活把我们摔摔打打,直到鼻青脸肿,但这并不是生活的本意。生活需要我们用柔软的心来对待,同时,我们也要用柔软的心来对待自己。

我们碰到生命本身的问题,不能只是被动地接受。当问题出现时,任何遮遮掩掩的念头和行为都将导致问题重复出现。这就好比身体的某处出现肿瘤,如果只是服用药物止痛,那么一旦停止服用,病痛就又出现了。最干脆的方法就是切除掉它。我们生命本身存在的问题,也应如此对待。

当我们遭受挫折、打击时,首先要做的倒不是如何建立起乐观精神,而是不去指责他人、指责自己。受挫时,人们最先做的就是混乱指责,在指责中发泄自己的不满。但当他冷静下来之后就会发现,这种无端指责除了给他人带来心灵伤害、给自己增添心理压力之外,什么作用都起不到。所以你看,做一个心境从容、柔软的人,是多么重要。

我们总是在心底信誓旦旦地说要清除生活里的障碍,要排除万难迈向目标。可是,当真的面对问题时,我们要么是绕道而行,要么是以压抑、忽略的方式去看待。这两种心态都很容易把我们带到更为可怕的境地:身处险境而不自知。我们就好比温水中的青蛙,身在险境却被久已养成的无视险境的心态给毁了生活。

通常来说,我们在享受安逸生活时很少想到如何保持柔性的身心。只有当我们遇到了重大的失败、经济上的问题、某种很痛苦的疾病、亲人的突然离世等问题时,我们才想起要如何与这些痛苦和平相处,如何保持内心的柔软。其实这是因为我们不得不面对这些痛苦和问题,如果没有过这种经历,我们依然还是沉溺在享乐之中而空虚度日。适当地经历痛苦,这对身心的磨炼是有益处的。

内心的秩序比外界的秩序更难以维持。毕竟内心的秩序无人可以看到,也就无人能够监管。唯有内心世界有了秩序,外部世界才能秩序井然。一个内心杂乱、整日昏昏沉沉的人,他的生活不可能清楚明白。他没有目的性地生活着,稍一遇到风浪就畏缩不前,如果有人告诉他,要用清楚明白的心来过生活,恐怕他还不以为然呢。

有些人对他人的帮助、关怀,并不是出于真正的慈悲或者善意,而是从对他人的关怀中找到自我存在的安全感。虽然这种人也在行善,也在做好事,但他们的内心是缺少力量的,他们依然很难从善意中体会到快乐。内心的快乐感受,必然是一个心灵充满力量的人才能感受得到的。这种快乐,不具有依赖性,但却具有传染性。

根植于我们内心的局限性东西,比如恐惧、焦虑、愤怒、困惑等,这些都不是不可清除掉的。要清除掉它们,不是说要强行忘记,或者压抑着它们,不使它们产生,而是应该多多地感受生命,不论是悲、是喜我们都要去感受。通过这种感受,我们会明白,再不幸的人生也会有甜蜜的片刻,再光明的生活中也能看到阴影。但如果因此就全盘否定生命,那真是太愚痴了。

元琏禅师早年追随首山禅师修学时曾说:“我从此再也不会怀疑禅师您说的道理了,但是,我也有自己的舌头,我愿讲出自己的体悟来。”首山禅师很高兴:“好啊,这说明你再也不会被他人的言行影响了。”一句“我也有舌头”,就表明他已经认识了自己。只有认识到自己,才能真正地坚持自己。

——摘选自铃木大拙《铃木大拙禅论集:历史发展》

2.别信赖别人,即便是你的影子,也会在黑暗中离开你

日常生活里,我们经常以好坏、对错等观念来评价事物,但它们不过是一种惯常的观念,而人生具有无限多种可能,我们不应该用这些惯常的观念让自己的人生变得紧绷。尽量地放下它们,我们会体验出一种生命的开阔感。

我们平时所说的认同感其实很狭窄,因为我们只是认同与自己观点相近的说法。禅认为,只有打开心,让各种不同的思想涌进来,我们才会有更全面地了解这个世界的可能。因此,对于那些思想、意见与我们不一样的人,我们应该说声“谢谢”,但是,也不要轻易地就被他人左右了自己的想法。可以多听听别人的见解,也应当包容别人的思想,但生活是自己的,应当自己决定的事情,还是应该遵从自己的心。

有个人穿了一双破旧的鞋子走远路,一路上非常辛苦,他就说:“应当把全世界的砂石都给清扫干净,这样走路就不辛苦了!”一个禅者听后笑了,“你又如何能把全世界的道理都清扫赶紧呢?倒不如换一双合脚又舒适的鞋子更实际些。”我们每天都几乎是宣誓一般地说,要帮助别人过上更幸福的生活,但我们自己的生活却过得一塌糊涂。谁都没有能力把全世界的道理清理干净,但他如果能够把自己眼前的路走好,便是成功的了。

要使内心生起和平安宁,就要先控制自己的情绪,而不是要全世界都闭上嘴巴;要过上不紧绷的人生,就要学会放下对万事、万物的控制欲望。人生应该是一股清流,从容而自在,如果有谁想违背自然规律,强行改变河道,那么他不过是白费心力罢了。

人千万不能有依赖的心理,当依赖成为了习惯,进而演变成惰性,那么你的人生就完全被外界操控了。面对困难时,你依赖别人的帮助;日常生活里,你依赖他人的赞美。禅宗说过,每个人都是他自己命运的主人。但是禅宗也说过,如果不能意识到自我的独立性,人就会沦为命运的奴仆。

千万不要想着我们能够彻底地、永远地消除烦恼。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在烦恼产生的时候,找到行之有效的对治方法。根本不想有烦恼,就是最大的烦恼。

当稻穗成熟时,头自然就会低下。当我们的内心悠闲安然时,生活自然不会过得紧绷。

不要总是把“热爱生活”当成一句口号来喊,我们要先搞清楚,我们热爱的是眼前真实的生活,还是自己臆想出来的“生活”。

不勉强自己去做不喜欢的事情,也不勉强别人去做不喜欢的事情,这是一个有智慧的人最起码的操守。我们也不必告诉别人,什么是善的,什么是恶的,因为每个人对同样的事物自有不同的评断。我们只要做好自己生活的主人就可以了,又何必对着别人的生活指指点点呢?

在这个以工作价值为导向的社会里,人们最关注的往往是某工作薪水高、某公司发展前景远大、某个职位最是热门抢手。但工作的主体难道不应该是你自己吗?那么,你在工作中的感觉是怎样的呢?只留意工作,却不关注自己的感受,你觉得这样去工作,你会有成就感吗?

如果某一天,你愿意将自己遇到的每一种事物都无条件地包容下来,将自己曾经无法接受的事情接受下来,遇到不喜欢的人和事也并不是特别抗拒了,那么你会发现,现在的这种生命状态才是最没有压力的。但是,在这之前你要放下很多,比如自己的成见,自己的偏执,甚至是曾有过的生命经验。这个过程,就是把生命“空”出来,倒掉多余的,才能盛放进来新鲜的。

要医治负面情绪,有一个方法非常奏效,那就是不要经常性地谈论自己的负面情绪。比如你今天被某人的言行伤害到了,可千万不要逢人就倾吐你的情绪,这样只能助长负面情绪,甚至会让它成为你生命里无法切除的“毒瘤”。正确的方法应该是说:“啊,真得谢谢那个人啊,是他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这并非是自欺欺人,而是通过自己的言行来暗示自己:确实应该谢谢他,是他让我看到,原来自己是如此脆弱,被人说了几句就会难过生气。

当人们大谈特谈自由时,往往是自己最不自由的时候。你们有谁见过真正实践自己理想的人向别人喋喋不休地谈论自己的理想呢?人们越是渴求什么、缺少什么,就越是会谈论什么。但最后的结果是,人们依然还是处在“缺少什么”的状态中,因为他如果能实现的话,就不会只是耍耍嘴皮子了。

有个人对禅师说:“我很痛苦,我该如何从无休止的厮杀中解脱出来?”禅师说:“那就停止厮杀。”我觉得,这个禅理同样也适合于那些想从紧绷的生活中走出来的人:没人能捆绑你的生活,而你,只需要从紧绷的心理状态中走出来,这就可以了。

在禅宗故事里,经常以“摩尼宝珠”来比喻人们的清净心性。但是,我们总是盲目地追求外在的物质,所以,当我们不清楚自己的生活状态时,只需瞧瞧自己的内心世界是不是真正的平和、安宁,你就会知道自己是贫穷还是富有。

——摘选自铃木大拙《铃木大拙禅论集:历史发展》

3.面对痛苦,最明智的不是忘记,而是当它们袭来时,能够安抚好它们

一天,禅院里的弟子刚刚将地上的落叶打扫干净,他问师父,自己的劳动成果如何。禅师看了看,使劲地摇晃那棵树,于是枯叶再次落了下来。在禅师看来,太完美的都不够真实。我们的生活需要的是真实,而不是完美。

我们往往对生活有个误解:在命运面前,我们是无能为力的,我们只能被动地接受生命里发生的一切。其实我们必须先接纳了生命里的一切,然后才能谈得上进行创造。想想看,如果生命里的所有经验都是完美无缺的,那我们还要创造什么呢?只是尽管享受就好了。但生命的意义不就是在创造之中吗?

在现代社会,一般人的心态是尽量地享受人生,尽量地忘记人生中的烦恼痛苦。但是,烦恼痛苦是忘不了的,就好比我们的影子,随时都会出现在我们身边。所以,最明智的做法不是忘记烦恼痛苦,而是当它们袭来时,能够安抚好它们。

我们在生活里总是喜欢给自己设限:只要怎样,就一定会如何。只要得到了爱情,人生就一定幸福;只要有了财富,生活就必然有趣味。如果我们不做这种限定的话,我们的人生说不定还会活出其他的可能性。对人生的一切限定都是我们自己套上去的,要解开这个绳索,那自然也只能靠我们自己了。

在等待未来的过程中,我们的内心总是躁动不安的,这种等待的滋味不好受。禅教给我们,为什么要等呢?在未来还没有到来的时间里,我们还可以享受生活中的其他乐趣,或者从容安排自己的事情。为什么在等待的时间里会焦灼、会躁动?那是因为我们只是在等,而没有在生活。

人们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喜欢预知明天的烦恼、明天的痛苦和纠葛。但是,明天会有什么样的烦恼,你能预料吗?既然不能,那就老老实实地活好今天就可以了。这就好比一则禅宗公案里的一个禅门弟子,他每天都在思考如何应对明天的烦恼,终于有一天,他的师父呵斥他:“你总是想着明天的事,今天又用来做什么呢?”

由于缺少人生经验,我们总是想着及早地摆脱烦恼。可人生里的很多事情,并不是努力了就可以摆脱的,比如时刻都会出现的烦恼。但是,如果不努力,就肯定会被烦恼吞噬掉。禅门说的努力,就是要时刻地留意情绪波动,注意到每一个心念的生灭、起伏。这也是调控情绪的能力,这种能力人人经过后天训练都可以拥有,而且它理应成为一种人生技术。

“自我是从内在认知自己,而不是外在。”如果我们对现实人生有一个清晰的观察,那么就会发现,事实确实如此!如果凭借外在的身份、地位等等来更深刻地认识一个人,那基本是不可能的。人与人的区分还是内在的,那种心怀善意、对生活有着独特感悟的人,往往是比除了追求金钱和享乐便一无是处的人更易受到尊敬。而我们最容易犯的错误便在于,不论对自己还是对他人,都忽略掉了内在,而关注极易变化的外在。

“孤独感”,从另一个角度讲也是“适合自我成长的独处时光”;你整日烦恼的人际关系,对禅者来说却是“找到自身毛病的镜子”;你认为毫无乐趣可言的生活,从禅者的角度来看却是“每一天都是新鲜活泼的”。所以,当你抱怨人生时,为什么不想想,到底是人生出了差错,还是自己的心念出了差错。

因为我们不能把调控情绪、改变生活这些愿望让别人来代替我们去实现,因此,我们“要以自己为明灯”;因为生活里不仅有阳光花香,也有风霜雷电,它不仅让我们有欢笑,同时也让我们得到磨砺,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活确实是位慈爱又严厉的导师。你看,人生的明灯和导师,都不是别人呢,一个是我们自己,一个是我们自己的生活。

有一位手艺精湛的木匠,他奉主人之命建造一座房屋,但因为还乡心切,所以这座房子他并没有用心。但没想到的是,主人把这座房屋送给了他,说他是自己见过的技术最好的木匠,所以这座房屋要送给他。这下,木匠可傻眼了。如果他知道这将成为自己的住处,他一定会加倍用心来建造的。有时候,我们以为自己草草应对的是别人,其实到了最后会发现,我们欺骗的是自己。有位禅者说:“喝完了茶,放下了茶杯,就要有与爱人分别的心情。”实际上,这是一种隐喻的说法:当我们完成了某件事,就不要再为此而纠缠了,事情完成的那刻,就要意识到我们与它已经分开了,就不要再让已经过去的事物再去扰乱以后的心情了。

有人问:“做事之后如何才能不后悔?”我觉得,这要看你是否真的用心去做这件事了。只要自己用心地做了分内的事情,那就带着欢喜心面对即将发生的一切吧。不论结果如何,至少你没有愧对自己;没有愧对自己,便自然不会后悔!

松云禅师一生都精进修行,但仍会被人诋毁,在这个世间,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对错的评断,但真正有智慧的人,却不会因为别人的流言蜚语而满心怨恨,反而把这些视作对自己的考验。

唐代有个年轻的翰林叫裴文德,他曾到寺院来苦行,以此磨炼心志,但苦行没几日,便不耐烦了。最后偶然听到无德禅师吟诵的诗句而放下了娇气与骄气,可知,人外有人这句话并非虚言,而裴文德正是有了与无德禅师的奇遇,才转变了心态,最终有了一个比较完满的人生。

——摘选自铃木大拙《禅与心理分析》

4.只随我心,切实感受自己活着的价值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舒适的人生”比“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更具有吸引力。因为“舒适”意味着不必付出太多,同时这也是一种对挫折的恐惧、对失败的逃避。而“有价值、有意义”就要付出相当多的代价,这可不是任何人都能承担的。于是,我们便不难理解,为何有些人年纪轻轻就已经失去了生命的活力,又为何有些人即便曾经双手空空,到最后却能站在事业的巅峰。

我很奇怪的是,在日常生活里遇到烦恼的人总是想着去一个别的什么地方去寻找净土、天堂,却从不曾想过把眼下的生活变得令人舒心。你们看那真正的禅者,不论是在沉闷的职场工作中,还是在辛苦的家务劳动里,他们都觉得是身处净土之中。因为他们的内心清明自在、充满欢喜,因此也就无所谓外部环境如何了。

本来,人无论在什么地方都是一样的,都可以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但人们头脑里的地域差别观念却起了坏作用。为了发展,人们都蜂拥一般地去了大城市发展,其结果很可能就是因为自己无法适应快节奏的生活而懊恼不已。所以,人要选择的不是“看起来有发展前景的地方”或者“别人都说不错的地方”,而应该选择自己真正适合生活的地方。你的心灵美好充实了,即便在很一般的地方居住生活,也必然能活出自己的价值。

鼎州禅师与弟子在寺院里走路,一阵风过,树叶纷纷落下。鼎州禅师就弯腰去捡落叶,他说,落叶就好比我们的烦恼,只有时刻都留意到,才能及时清理;只有清理得及时,身心才能保持清净平和。生活是如此琐碎,一不留神,我们就会被烦恼缠住。与其等到烦恼越积越多,还是每时每刻就扫清烦恼来得更好!

人应当从自己的世界里走出来,站在自己的世界之外来观察、审视自己的生活和心念,才能发现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但问题就是,很多人不愿从自己的世界里走出来,他们被自己的观念、习气、烦恼、言行束缚着,这些绳索让我们根本无法诚实地面对自己,所以也就谈不上让自己有更多的成长。想要从自己的世界里跳出来,就学着把自己当成别人,把自己放在旁人的位置来观察自己生活里的问题。视角转变后,你看到的自己的问题就清晰多了。

在禅宗公案中经常能看到一个关于“如何是自己”的问题。这个问题的答案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但不论如何回答,最终的落脚点都不外乎是对自己的本质有所洞见。你的本质是什么?就是你有别于他人的独特之处。这个独特之处,需要我们自己来思考、体验,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切实地感受到自己活在世间的价值。

昙照禅师在开示别人时经常说:“人生要快乐些啊!”但在生病时他却说:“人生,真是痛苦啊!”旁人问他其中的因由。昙照禅师说,人生总会有苦有乐,在生活最苦时,别忘记快乐的那面;在人生快乐时也不要忘记,还有苦的日子随时等着自己呢。如果一直沉浸在快乐中,就难免乐极生悲;但如果一味地说人生是苦,就难免让人失去生活下去的勇气。所以,我们应该在苦乐参半中来体验生活。

某个原本事业有成的人突然就要舍弃自己的财富和事业,说是追求简单的生活,实际上,是否真的“简单”乃是在心灵,而不是外在的生活方式。心若简单明净,不论是身处高位,还是承担着重要工作,都能从容生活。像那种抛弃现实生活,要去寻求简单的人生,其实正说明他内心浮躁,即便他真的是在山林里居住,也一样会疲累不堪。

日本的亲鸾上人年仅九岁时就剃度出家,他说,自己年幼无知,不知能否坚持求道的决心,而且剃度的师父年事已高,也不知能否继续活下去,所以,还是珍惜现在吧。人若是决定了自己要做的事情,无论如何都会坚持下去的,更不要说惜时如金了。而人若是不想做事,那必然会找出各种理由来搪塞的。可只有那些真正遵从自己想法,又珍惜当下的人,他们成了他们自己,活出了自己的价值。

有个盲人从朋友那里赶路回家时已经天黑了,他就请朋友给他一个灯笼,说是这样的话其他路人就不会撞到他了。但不幸的是,这个盲人还是被人撞了个跟头。撞人者说:“灯笼的光太微弱了,实在看不清啊。”但禅宗却认为,是撞人者自己心灯灭了,所以眼睛才看不清道路。比如在现代社会里,人们满脑子胡思乱想,根本看不清自己的人生方向,盲目地四处乱撞。

在禅门诸位大师中,赵州是一位非常风趣的人物,他敢说自己是天下人的老师;有人请他说法,他偏要念经;有人请他诵经,他却又沉默冥想。他并不是故意与人爱唱反调,而是要用实际行为告诉大家,真正的禅者,就要做到跟随本心行事。

——摘选自铃木大拙《禅学随笔》

5.对自己没好处的往往更是一种成长

对于生活,我们总该保持着一颗天真的心。不妨想象一下,即便是面对着特别疼爱你的那个人,你无休无止地发脾气、乱要东西却从不知道感恩,那么他最终也会离开你。但如果我们很容易知足,不论得到什么都将其视为生活的馈赠,记得经常对生活说声“感谢”,那么你会发现,你的生活比之前好了很多。

有人问:“禅门中有人为了求学而自断一条胳膊,但也有禅师劝人放下,这不是很矛盾的吗?”这有什么矛盾的呢?面对自己的理想,要有坚韧不拔的恒心和毅力;面对生活中的烦恼,就应该看破放下。虽然是截然相反的两种态度,却都是对我们现实人生的有益启发。

被问到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逃离生活给自己的束缚。”那么我很想反问一句:“是什么东西在阻碍你?是什么东西在束缚你?你逃脱的枷锁又在哪里?”你看,你自己都不知道如何回答,那么,你再想想,生活里的束缚难道真的是别人带给你的吗?一旦这个问题解决了,那么生活也就变得轻松了,你不再去抱怨谁束缚了你,而是想着如何自己解开心中的烦恼结,这便意味着你的身心真正成长起来了。

保持着天真的心,就是该做什么事情时,全神贯注地去完成、一心一意地体会这个过程就好,不会再生出与当下无关的念头。如果你观察够仔细那么你会发现,凡是这样的人,他们做事情都特别顺利,也更容易生出快乐的感受。其实,并非是他们突然就撞上了好运,而是他们没有被乱糟糟的念头牵扯了心力,自然就更容易把事情做好。

平息事情的最好办法是什么?就是让事情自然地生灭。当然,这并不是说在必要时也不能进行人为干预,而是不论是否进行干预,都不在内心生起波澜。心如果不乱,事情自然就能解决妥当。最怕的就是,一些人遇到芝麻大小的事情也要惶惶不安。如果你想明白了就能同意我,在事情面前,任何情绪、任何抱怨、任何幻想都是多余的,只有解决事情才是最契合实际的。

保持天真的心,是要我们活得单纯些、纯粹些,而不是像个孩子一般遇到事情就四处求人帮忙。即便是年龄再小的孩子,他也总会有长大成熟起来的那天。但如果一个成年人,还像个孩子似的不肯自我承担,那么这就真是太可笑了。但现今社会里,缺乏自我承担勇气的人又何其之多,想想以往那些禅者对自己生命、对他人生命的承担精神,真是汗颜啊。

但有一分天真,就能有一分幽默,在命运的低谷里就不至于太过痛苦。身边最好的事例就是一个自己创业的年轻人,由于缺少经验而吃了大亏。别人都以为他必定一蹶不振,还对他投来同情的目光。但这个年轻人反而在被人问起失败的遭遇时,他都能以乐观幽默的态度自嘲一番。后来,他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事情,而聘用他的那个老板认为,心性幽默豁达的人,对待工作都不会太松懈散漫,同时也比较有生命的朝气。

人在做事时的最佳状态就是“心物合一”。也就是说,越是抱以单纯的目的来做事,越是做自己喜欢的、有兴趣的事,就容易集中所有的心力。但为了生存,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把兴趣作为职业,一旦所选职业不是自己感兴趣的,那就尝试着从中发现它的美。兴趣是可以培养的,与其抱怨工作不满意,要么就换个职业,要么就从工作里发现意义。除此之外,再没有第三个办法了。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只能去经验、去体会,而不能解释,因为一旦解释,就可能偏离了生活的真实面貌。但我们的心却总是要得到解释,比如有人赞叹清晨的牵牛花清新美丽,你应该做的是去感受牵牛花的清新美丽之处,而不是追问别人为何会有这种想法。你在追问解释时,就错过了欣赏生活、体验生命乐趣的机会,真是得不偿失啊!

对于某件工作,有人说很难以完成,有人却觉得进行起来很轻松。如果你也想了解一下这份工作,可以尝试着去做一下,而不是四处问人“某个工作,到底难不难办啊”。同样的,你决定选择某种生活方式,那就去选择吧,如果已经下了决心却迟迟没有行动,反而到处征求别人的意见,这就与“直观生活”相距太远了。

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基本上是“只有对自己好的人,自己才亲近”,于是一些外表上看起来比较严肃冷漠的人,就被我们排除在亲近的名单之外了。这就是典型的“只看表相而不辨内里”。人生中许多的良师益友就是这样被我们自己给排除掉了。其实人们的愚钝又岂止是表现在人际关系上呢,有时面对看似“没有好处”的事,我们也是这个态度:对自己没好处的,不干!结果却错失掉了一个个自我成长、自我发展的机会。

有人请无德禅师写一个字,禅师便写了一个“忘”字。忘掉是非,便不再有恩怨;忘掉毁誉,就不再有负担。学不会忘记的人生非常沉重而且可怕,所以说,这一个字的禅法,实在是非常高妙。

——摘选自铃木大拙《禅学随笔》

6.保持耐性,所有事情在变得容易之前都是困难的

外面的贼好捉,心中的贼难防。因为我们的目光总是放在外部世界的时候多,但对于自心上的问题却极少关注。所谓“心贼难防”,我们把钞票、珠宝、古玩锁在保险箱里,以此来防盗防贼。我们对外来之贼如此防范,但为何却对内心的烦恼贼一再宽纵?到底还是因为我们更看重财物,而不是看重心灵,这真是悲哀。

古时候有师兄弟两人四处参访,但师弟因不堪路途艰险而几次三番想要放弃,师兄却说:“路上能代劳的事,我必然代劳,但走路参访这件事,却只能靠着你自己。”人们总想着有不劳而获的成就,可是如果一个人,不论大事小情都需要别人替他做,那么他的存在又有何意义呢?

当我们意识到光焰时,就会被它灼伤;当我们意识到自己做了某件好事时,就会因此背上心理的重负;当我们意识到占有财富、拥有名利是一件多么值得兴奋的事,我们就会被财富名利拖累。其实,有错的并不是这些事物,而是我们那僵硬而执着的心。是执着和自我意识给我们带来了诸多困扰和不停息的伤害。

古时候有个参禅的人,他经常东奔西跑地参访,“什么是心?什么是我?什么是悟性?”诸如此类问题长期困扰着他。一个禅师满怀慈悲地说:“好可惜啊!当他到处问这些问题时,他已经距离自己很远了。”这就彷如我们身边的一些人,他们到处在问:“如何事业有所成就?如何经营好生活?如何能活得更幸福?”他们总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解答却从不肯自己动脑去思考,这和故事里那个整日参访却不肯自己领悟生命真谛的人一样,太浪费生命了!

洞山禅师四处参访时遇到一个所谓的参禅者,他对着围观人群口若悬河地讲自己的参禅体验,引得旁人交口称赞,而禅师却一声叹气就走开了。其实在现代社会里也不乏这种人,他们往往是空谈主义者,他们不觉得在空谈中浪费生命是件可惜的事,只怕没有听众为他们鼓掌喝彩。

我们要做的就是专心地去生活,把心放在现实人生的每一个瞬间,而不要把精力用在高谈阔论上,用在琐碎事物的纠葛上。生活不在别的什么地方,它就在我们办公的时候、整理家务的时候和进行户外劳动的时候。这些真切而实在的生活我们尚且没有很好地去体验,又为何要浪费口舌去谈论自己根本不曾有过的体验呢?

如果一个人只知道强调自尊,那么就会渐渐变得目中无人;但如果一个人只是一味地居于人后,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人格中的进与退并不矛盾,这要看在生活中遇到的具体情况。

在现代社会里,人们愈发地活得如梦境中一般颠倒了。我们追求最高速的效率,却忘记了生命中很多事情急不得;我们往往强调自己的需求,却从不曾考虑过别人的感受;我们每个人都说爱惜生命,但真正对生命潜能有所提升的事情,我们又不肯花时间去做;我们追求事业上的成就,渴望幸福的家庭生活,但又不愿为这一切而付出努力。想的多,做的少,这种颠倒梦幻的生活才最磨人。

一个人最好是既能承担自己的事,也能在适当的时候去请教别人,不要错过时机。应当自己做的,就不要麻烦别人,应当请教别人时,就不要畏畏缩缩的不好意思。

挫折和困难并不是我们人生的障碍,相反,它们还是从受限的人生中走出来的助动力之一。所以,在被挫折、困难找上门的时候,倒不必焦急、恐惧、慌乱,不如对它们说声“好久不见”,然后再去做自己分内的事,你可以自己看看,到底会出现怎样的转机。这个过程很神奇。

如果我们在整理报告,那就专心地去整理;如果在修理家用电器,那就全神贯注地修理;如果是在和朋友谈心,那就面带微笑,仔细地倾听。但如果我们在做着某件事,同时又在想“怎么就应该我去整理这些数据呢”“为什么不是其他人修理这个电器呢”“我和这么蠢的人聊天,真是没意思”,这些乱纷纷的念头会让我们与当下的生活隔离开来。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明明一整天都在做事,却觉得自己这一天都过得没意义。

他人要我欢喜,说几句好话,我就心花怒放;他人要我烦恼,讲几句坏话,我便暴跳如雷。别人完全掌握了我,我连自身的情绪都无法自主,这全是因为自己的内心不够安定啊。

法远禅师年轻时受过许多苦,曾在大雪天被冻僵在野外,也曾顶着烈日四处奔走,但他后来在禅学上非常有成就,可见,人这一生的得力之处,就在善于忍耐,尤其是在人生的低落处,安知不会迎来更好的明天?

——摘取自铃木大拙《禅学随笔》

7.接纳一切感受,它们的存在都不是无缘无故的

在现代社会里,人们普遍感觉内心空虚,总有一种孤独感。为了赶走这种感受,人们一头扎进了物质享乐之中。但如果他们肯把玩乐的时间用在平复情绪、安放自心上,他们一定会活得更幸福。心安定在哪儿,哪里就是我们的故乡。所以,在平时就要对自己的感受多些关注,观察每一种情绪和心念为何生起,又该如何让它们平息。

从人的角度来看,自然是需要征服的,因为在自然中有人们为了满足自己而存在的种种条件。但从禅的角度来看,人一再地剥削自然,是放纵私欲的表现。人需要做的不是征服自然,也不是征服别人,而是征服自己的私欲,然后与一切和谐地共处。

人类社会里的一切斗争都是因为人们过于地以自我为中心,生活中的人际摩擦也是因为如此。人们总是想着要控制其他人,而不是想着如何帮助其他人,这就是缺乏慈悲心的一种表现。

人们依赖着自然,也依赖着其他人,在这种关系中虽然有制约、有影响,但这种影响也是互相的。当我们心念清净端正时,我们对他人和自然的影响就处于良性状态中。这就是为什么怀着自私自利想法的人,他们的人际关系和生活环境长期处于恶性状态。

对于日常生活里我们生起的情绪、心念和感受,我们不应该试图躲避它们,或者尽力把它们赶走。任何一种情绪、心念和感受的发生都不是无缘无故的,只有接纳了它们,才能看到我们内在心灵的真实需要。

现代人承受着恐惧、焦虑的袭击,这是因为人们对生活给予了太多的企图,却极少对生活付出爱与感恩。所以,不论人们企图在生活之中建造什么,最后都可能是一场空。如果你对某个人无限度地索取却从不感恩、从没有真正地喜欢过他,那么你觉得这种关系会长久吗?生活与人们的关系也是如此。

人们总是想要的很多,却什么都不愿付出。在面对自然时,人的自私心理体现得尤其明显!人们只是想着如何掠夺更多的资源,如何从自然那里得到真正对自己有益的东西。而人们却忘记了,我们原本就来自自然本身。我们像个不懂事的孩子一样,向母亲百般索取,直到她再也不能给予我们什么,我们便失去了对自然的耐性。如果不是因为自然灾难提醒着人类,那么人类的贪欲还不知要到何时才能反省。

人们生命的根,就扎在自然之中。假如我们一再对那些看似会带来危险、痛苦的事物抱以躲避的态度,那么我们的生命便会被局限在一个所谓的“安全区域”而无法继续伸展。就好比一个极度渴望被人爱,却又不肯付出爱的人一样,到头来只是深陷在苦恼之中。我们应该做的只是敞开心怀去接纳,至于所谓的危险、痛苦的感受,那都是未来的了,难道人们要因为未来尚不确定的感受,就放弃当下真实的生活吗?

人们总是认为,如果自己有了某物,如果自己换个工作、换个住处,甚至是换个伴侣,自己的生活就必然完美了。但是这除了反映出人的贪婪无度之外,便是愚痴昏昧了。其实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完美无缺的,因为人人皆有实现自我价值的可能性,由此来看,我们确实不应当把自己的人生局限在某几个人、事、物上。

当我们真正地安静下来时,就能发现内心涌起的大多数念头是毫无真实性可言的,不论是恐惧、焦灼,还是对某事的批判,对未来的怀疑,它们只不过是如同浪花一样,在脑海里涌起后又落下。但我们的愚痴之处就在于,紧紧地抓着这些念头不放,而且还因此给自己找了一堆烦恼。我们被自己的虚假思想折磨得气喘吁吁,更可悲的是,不明白这个道理的人还要把痛苦的责任推给别人。

每个人都有他的“自家宝藏”,而这宝藏就是慈悲、善良,以及对生活的洞察力。只是,我们长期被自己那些自私又狭隘的想法给束缚住了。我们要在现实人生里不断地发掘,才能使心灵之光再度亮起来。我们要明白生活里的每一件事,都可以成为擦拭心灵的契机。所以,不要小看每一个瞬间,它们的出现就是为了使我们能早日发掘出自心的宝藏。

不被自己的情绪支配,不被形形色色的外境支配,这样才是自由的人生。真正的自由不是说我们完全顺从自己的心意,什么事情都可以做,而是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保持着身心的平静、喜乐状态,而不会轻易地被搅扰。

——摘取自铃木大拙《禅学随笔》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