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悬谈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夫台教释经。演五重玄义。谓因名显体。由体明宗。依宗辨用。后乃发明教相。贤首疏华严。则首启十门分别。此二家立教之旨也。今金刚三昧经。具摄华严中。后五地奥义。当从十门。略为分演。初教起因缘。二藏教分摄。三义理幽深。四法被机宜。五宗分体用。六教迹前后。七翻译时代。八疏注感通。九解释经题。十疏义通宗。

初教起因缘者。我佛出世。说经三百余会。祇为一大事因缘。开发一切众生。入佛智地故。正如东土圣人。垂六经以示后世之意。同也。六经者。易。极深研几。着天地阴阳四时五行之理。书。纪圣王治天下之事。诗。敦人伦。美教化。移风易俗。礼。以经纪伦序。乐。以发天地之至和。春秋。惩恶劝善。推三代之德。而为天下仪表。此治世之事也。今如来为出世大事。观机逗教。自浅至深。于四十九年。说一代时教。皆有缘起。如始初成道。在寂灭道场中。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及宿世根熟。天龙八部。一时围绕。世尊现千丈卢舍那身。为说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及等妙二觉法。名曰华严。是为大化之始。贤首判为一乘圆教。台教判为顿教。又谓兼别说圆。如经中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为圆机而说圆教。又处处说行布次第。为权机而说别教也。当时二乘声闻。犹如聋聩。不闻不见。所以法华经云。我始坐道场。观树经行。思惟三七。寻念过去诸佛。皆以方便。说三乘法。由是为诸众生。脱珍着弊。说四阿含(此云无比)法。初增一阿含。明人天因果。二中阿含。明真寂深义。三杂阿含。明诸禅定。四长阿含。明四谛法。贤首判为小教。台教判为藏教。为第二鹿苑时。其次弹偏斥小。叹大褒圆。故说维摩。思益。楞伽。解深密。金光明。胜鬘等经。四十余部。台教谓之第三方等时。于中广谈四教(即藏通别圆)曰方。均被众机曰等。贤首判为顿教。再次说般若等经。贤首判为大乘始教。台教判为第四时。法华合涅槃。为第五时。贤首判为大乘终教。然法华。授记声闻作佛。涅槃明佛性常住义。以终大乘之始也。今此经。实乃和会一大藏教。五时五味之法。亦可解分八(台教分顿渐秘密不定藏通别圆也)分五(贤首分小始终顿圆也)之诤。所以非藏。非通。非别。于中即渐而顿。即顿而圆。即始而终。即权而实。俾利钝咸得。小大共证者也。又此经缘起之义有五。一为现在地位菩萨。深入一乘。知佛法纲领故。二为将来学般若菩萨。顿超后五地。得等妙二觉法故。三为令末世众生。得修行径捷法程。位位圆摄故。四为欲显示一味真实无上醍醐。真菩萨乘故。五为欲断除文句言说。会教通宗。得一念相应妙慧。悟实义故。如华严合论云。一念相应。一念成佛。一日相应。一日成佛。不须劫数渐次而修。有此五义。乃说是经。

二藏教分摄者。既明缘起。须知如来所说教义。总摄三藏十二分教中(旧称十二部经)。今此金刚三昧。本是修多罗藏(即经藏)。然经中言三聚戒。则摄律藏。其始末酬问。皆辨核深理。则又兼摄论藏。故三藏俱摄也。十二分教中。此经兼摄九分。如直示一乘实相。是契经法本。偈语问答。义不重复。是孤起颂。如来出定宣示。是自说。菩萨发问。是因缘为末世众生。广说一味之法。得广大利乐。是方广。授舍利弗成菩提记。是授记。向所未说今乃说。是未曾有。以喻合法。以法合喻。是譬喻。以真理甚深。研核辨诘。是论议。唯不摄本事(说往事)本生(说昔受生)及重颂(重宣其义)等三也。又谓家所立教相。各各不同。而此经融会贯通。祇显圆实。如贤首大师。立小乘教者。依六识三毒。少分为说我空法空。而不明显。大乘始教。但说诸法相空。未尽大乘法性义。大乘终教。亦名实教。少说法相。多说法性。纵说法相。亦会归法性。始尽大乘至极之说。然此始终二教。依位进修。是渐非顿。第五为一乘圆教。谓法界性海。圆融互摄。如十信满心。即摄住行向地。及等觉五位。而成正觉也。又智者大师化法四教。谓如来为决定声闻。说三藏教。为退大声闻。说通教。为渐教菩萨。说别教。为顿悟菩萨。说圆教。又四教仪云。凡诸大乘经论不共三乘位次。总属圆教。又引华严经。初发心时。便成正觉。维摩入不二法门。般若明最上乘。至于涅槃经。有人入大海中浴。已用一切诸河之水。又娑伽罗龙。澍车轴雨。唯大海能受。余地不堪。又捣万种香为丸。烧一丸则众香咸具。如是等类。并属圆教。今金刚三昧经义。正合四教仪所说。又正合为顿教菩萨说圆教。况经中屡说一乘一味。更不用开三显一。又法华玄义云。自鹿苑开权。历诸经教。至于法华。始得合实。今观金刚三昧经义。而法华一实之理。至此乃始得圆。况又能总括大乘诸经之义。如经中具修六度。则本乎般若。发明五法。则通乎楞伽。证法忍。则摄乎维摩。明地位。则同于华严。说九识。则类于解深密。举一乘。则合于法华。扶律谈常。则表大涅槃。又论相。实该唯识。论性。兼于起信。故凡大乘诸法。靡不摄入。宜乎称为摄大乘无量义宗也。

三义理幽深者。既知藏教所摄。又应知如来说法。其意云何。盖始教。废实开权。分三乘渐次终教。废权立实。会三乘而示一乘。所谓前前浅。后后深也。然台教以法华为后教后味。又云。法华为声闻根熟者说。其余钝根未熟者。则又以涅槃为后教后味。今此经为法华涅槃二经。后教后味之枢钮。其意渊深。难以意解。又据台教称法华为一乘。开前顿渐。会入非顿非渐。正显圆教。约味称醍醐。故说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授记声闻作佛。大畅如来之本怀。然设三车以示权。授声闻远劫成佛之记。正欲诱进行菩萨行。䇿令入佛无余涅槃故。今此经。正阐法华一乘一味一实之圆理。明地位中菩萨所行之行。证等妙二觉之法。舍此无以加焉。至若贤首以华严为一乘圆顿。犹大海之摄百川。举一法而法法具备。然则文丰义广。学者未免茫如望洋。今此经。即是华严十地中。后五地及等妙二觉法。然文略义周。句语古简。非他经可比。盖经中言无相法。即真如自心之法。又明六波罗蜜皆无相无为。解脱之法。无生行。即无生法忍。得忍之义。即宗门所谓向第八识。下一刀截断。本觉利。即转第八本觉识。入唵摩罗(第九白净识)。乃是得本觉中。所出之利。入实际。修四无碍辨之智以利生。真性空。直下显示五位进修。俾后世众生。各得一生成满智地。如来藏。契证如来自性清净之藏。以尽识藏中微细之相与毗卢遮那同体。总持品。总持前六品之法。妙契佛心。以明生佛共有根本智体。即是妙觉果满也。

四法被机宜者。此经幽玄之理既明。且被于何等机器。然约法有二种。一被当机大乘菩萨化度众生。二被后末世众生。修出世因。得出世果。因者。即序品。发众生正信。示一乘法故。果者。即后七品经文。初示第六地中。般若法故。二示七地中。证无生法忍故。三示八地中。转诸识入唵摩罗法故。四示九地中。入实际法故。五示真性空体。成满十地法故。六示入如来藏。证等觉法位故。七示妙觉法。圆满佛果故。又华严会上。善财初见文殊。悟得涅槃妙心。而文殊复令南询。参五十余员知识。善财白云。我已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但未知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于时知识。各各示诲自证自悟之法已。复云。我唯得此解脱法门。若诸菩萨摩诃萨之所修习。而我云何能知能识彼功德行。此入法界品之语也。今此如来亲口所说六地至十地。及等妙觉法。真是末世学菩萨行。修菩萨道之法程。而菩萨大功德行。舍是而终不可得也。

五宗分体用者。既知所被之机。应知法之所宗。有体有用。夫台教先举名体宗用。后示教相。此则不然。盖昔世尊初睹明星而成正觉。叹曰。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证得。此明佛之始觉。与众生本觉。一体不二。然诸佛证此。而后乃有藏教之名。又实从睹星证其体。观树得其用。又如来入定放光。是宗通。以言说发明入定放光之义。即属说通。又宗通。即拈华示众。说通。即世尊道。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是也。故此经以本始二觉为宗。实相无相为体。宗通说通为用。体用互陈。宗说兼畅。是一大藏教中。极顶之妙法也。

六教迹前后者。既立宗以分体用。又应定此经时分。据台教分五时。初华严时。二鹿苑时。三方等时。四般若时。五涅槃时。又立八教。以顿渐秘密不定四教为化仪。藏通别圆四教为化法。又顿分二种。一称华严为顿。兼别说圆。二以方等大乘部。不定先后时分。为随机显体之顿。属不定教。又以鹿苑(说四阿含)方等般若三时为渐教。又合前四时中。或说顿。或说渐。彼此互不相知。能令得益。是秘密教。又以前四时中。佛以一音说法。众生随类得解。或说渐得顿。或说顿得渐。互相得益不同。亦名不定教。此为化仪四教也。又以鹿苑说阿含。为小乘三藏教。又以方等般若部为通教。谓通前藏教。通后别圆。又以华严及璎珞。金光明等经中。住行向地等菩萨。行位次第。并属权乘。为别教。谓别前藏通。别后圆教也。最后以法华为一乘实相。开佛知见。授记作佛。是顿是圆。此以如来说一代时教。至法华会上。始得圆满。故为圆教。此为化法四教也。法华合涅槃为第五时。约味称醍醐。以明见佛性为义。又教中言五时。多据阿含十二。方等八年。般若二十二。法华七年。涅槃一日半夜。若考诸经中。如佛所说。释种被流离王杀害因缘。乃在说法华经之第五年间。却载入长阿含经。又优填王造像。在涅槃前三月内。却载入增一阿含经。若谓收阿含部中。可也。不可必指阿含会上。止于十二年也。余四时。亦不必泥其说。至若谓最后七年。止说法华一经者。如净饭王泥洹经。亦在说法华之第四年。流离王杀释种。亦在净饭王既殁之后。此法句喻经所说。又涅槃之前。佛在毗舍离国。大林精舍。告诸比丘。却后三月。我当般涅槃。即为说普贤菩萨行法经(即普贤观经)。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此并戴佛祖统记)。又藏中有大悲经。四童子三昧经。亦收涅槃部内。盖判教者。略而不言。止说法华涅槃。为第五时耳。再详涅槃。不应言一日半夜。当以三月为卒。至若法华涅槃之前。随机即说。理所必然。今详阅金刚三昧。于中究尽一乘实相。而开寄灭谈常之旨。是必在法华后。涅槃前者矣。昔长水法师。判首楞严。为法华后。涅槃前。后代诸师。多辟其谬。谓是般若后。法华前也。显圣澄师。判此金刚三昧。亦谓般若后法华前。二时不定为教相。今据此经。虽与华严同一奥义。且与法华。同在耆阇崛山所说。况舍利弗初在法华会上。自亦未了。闻佛说法。始断疑悔。今此会中。竟以满地自任。则此经应在法华后矣。又解脱菩萨。有若佛灭后之问。如来藏品中。复有涅槃寄灭谈常之说。此必应在世尊唱灭时矣。且法华既合涅槃。为第五时。今金刚三昧。亦可与法华同例。而合于涅槃也。夫此经最简最要。盖世尊实因四十九年。言说已多。兹欲以略该广。特于涅槃前。总括三百余会精义。顿超四十一位圆机。故一时与实教中大菩萨等。说此金刚三昧。直与华严法华。始终同一圆顿(统摄诸法曰圆。直入佛地曰顿)。广而推之。顿见。顿悟。顿超。顿入。至于理圆。行圆。智圆。位圆。因圆。果圆。事事法法皆圆。所谓圆圆矣。若依此修行。真是圆教中菩萨。大藏圣教法宝标目云。金刚三昧经。乃诸菩萨。问佛无生实际。一味真实法。佛说此经后。付嘱云。是经能入如来智海。持是经者。则于一切经中。无所希求。摄诸经要。无量义宗。种种心地法门云云。我辈今幸得遇。正宜自庆。潜心研究。必期顿超直入。请勿以前后时分为疑。可也。

七翻译时代者。既明说法时分。须详何代所译。夫译有交易之义。谓翻梵天之语。转成汉地之言也。初佛经从天竺五印度而来。印度。正居南洲之中。劫初光音天人降于此。故语言文字。皆同梵天。既传流此土。必翻译始明。按礼记中。王制。通四方之语。各有其官。东曰寄。南曰象。西曰狄鞮。北曰译。注者云。寄者。谓寄托其意于事物以通之。象者。以意仿像其形似而通之。狄与逖同。远之也。鞮即履也。言远履其事。而知其言意之所在以通之。译者。以彼此两土之语。相腾释而通之。周。总谓之象胥。胥者佐也。今俗称通事。当时像法。初至汉国。值北译之官。兼善西语。即称为译(六朝翻译诸师。皆非浅识之士。翻译场中。有译语者。有译义者。有润文者。有证梵语者。有证义者。有唐梵相校者)。此经。书失译师名。附北凉录。按梁慧皎。撰道安传。有云。自汉魏迄晋。经来实多。而传译之师。不言其名。后学追究。莫知年代。安乃总集名目。表其时人。诠品新旧。撰为经录。众经有据。实由其功。又隋朝费长房(昔汉亦有费长房。乃地仙也)。先为沙门。周武沙汰反俗。隋兴。文帝诏为翻经学士。开皇十七年。进历代三宝录十五卷。于中载金刚三昧经。是梁僧祐。新集道安凉土异经。而目录中。为失译源。今还附入凉世。又如三慧经等。皆标僧祐录安公凉土异经。今附北凉录云。考安师入灭于晋孝武帝太元十年乙酉。明年丙戌。吕光称后凉。又越十五年辛丑。沮渠蒙逊。始称北凉。今据附入凉世。应作凉州张氏称国时。必非北凉也。又三宝记。载苻秦道安。亦尝译经二十四部。况称僧祐新集道安凉土异经。必为道安法师之所译矣。

八疏注感通者。此经传译既明。复显感通之迹。考宋赞宁高僧传。载元晓法师。新罗国人。初与义湘法师。发志航海求法。至唐州。抵暮遭雨。宿于土龛间。达旦视之。乃古塳骸骨旁也。已而致疑。恍然悟三界惟心之旨。即还国中。着华严疏。大弘圆顿教义。一日新罗国王。因夫人脑婴痈肿。医者莫瘳。祷之灵祠。觋者曰。应往大国求药。王即遣使渡海。舟行将半。倏见一人。从巨浪中出。邀入龙宫。须臾。见龙王语之曰。汝国夫人。是青帝第三女。我宫中。先有金刚三昧经。乃二觉圆通示菩萨行也。今托夫人之病。为增上缘。可持此经。至彼国流布。即出经以授使者。复云。此经出海。恐有魔事。用蜡纸缠束。割裂腨肠以纳其中。仍取药傅之如故。龙王又言。汝去上白国王。当请元晓法师。造疏讲演。夫人之疾自愈。使还。具陈其事。王大喜。即供奉法师造疏。晓乃悟是经。以本始二觉为宗。白王。具角乘。将几案在两角间。置其笔砚。始终于牛车造疏。成五卷。夫人之疾果愈。王克日。请晓于黄龙寺演义。又因簿徒。盗其疏去。复重录成三卷。名为略疏。后广略二本。俱行本土。略本传入国中。后有翻经三藏。改为论云。宋觉范禅师林间录中。亦载前事。明万历末。显圣澄禅师有注。迨后又得慧开朗法师。因注讲演。余尝阅华严悬谈。宗镜录。智证传等。皆引用金刚三昧经语。圆觉略疏。又引海东疏释。略见一斑。第不获全书为憾。又翻译名义集中。载僧遁(法眼嗣)有注。亦未获见。

九解释经题者。前八门。明一经大旨。后二门。初解经题。后疏正文。圭峰圆觉疏中。合为一门。此从华严悬谈。仍分为二。金刚喻也。取坚利之义。坚是体。利是用。又坚则无物能坏。利则能坏一切。此法亦然。其坚。能破诸障。其利。能断疑悔。又云。金刚宝。乃帝释之杵。与阿修罗战。则执之。三昧。法也。此云正见正定。无见之见为正见。无定之定为正定。或作正受。于三昧中。不受诸受。是为正受。圆觉略疏。引东海论释云。三昧。此云正思。审正思察。故名正思。又云。无正不正。忘思非思。但为别于分别邪念。又不同于虚空无思。所以强号为正思耳。余意不然。夫金刚三昧。是诸佛心体。如首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言。我昔供养观音如来。彼佛授我如幻金刚三昧。得悟耳根圆通。又云。是诸大众。一切普获金刚三昧。又涅槃经云。金刚三昧。即佛性正因。即般若波罗蜜。首楞严三昧。师子吼三昧。名异体同。随所作而得名也。又大般若经云。如金刚宝置之日中。色则不定。金刚三昧。亦复如是。若在大众。色亦不定。诸经皆言之。涅槃引说特广。又是经有三名。一日摄大乘。一日金刚三昧。一曰无量义宗。今此称金刚三昧者。取法喻并彰之义。然此三昧。非权教中住行向地菩萨所知。唯实教中一乘菩萨。登后五地及等妙二觉。乃能证入。故佛言惟佛菩萨。乃能知之。经中。唱明后五地。及等妙二觉法。又无相法品中。具摄后六品法。而最后总持品。即融会前六品法。以成妙觉果满。然总不出此金刚三昧之全体大用。故称为诸佛智地也。经者。众生修证之径路。又训典法于常。无有变易。如织之有经纬。纬变而经常。今佛示真常之法。垂教后世。故曰经。又称契经者。谓契理合机之经也。又经首<<pic>x35p0259_01.gif</pic>相。教中云。此陀罗二字。右为执持义。左为流布义。或又作[((嘹-口)-(日/小))-大+八]相。昔人曾以沤和二字释之。或问披云寂禅师(云门嗣)。寂示以颂云。以字不是八不成。森罗万象此中明。直饶巧说千般妙。不是沤和不是经。又有问地藏琛禅师云。以字不成。八字不是。未审是甚么字。琛云。看取下注脚。后来诸师。每每以宗乘中意颂之。如罗汉南(云居祐嗣)颂云。以字不是八字非。满琅函载绝毫厘。看经到此须开眼。玉轴分明两畔题。余今亦有一颂。以八俱非。沤和罔测。梵语乖真。唐言失实。若云字义炳然。眼里早生荆棘。饶他信受奉行。也是循行数墨。左看却成魔。右看翻成贼。明暗双双知不知。好向当来问弥勒。

十疏义通宗者。夫教为义学。宗为玄学。教乃言说可通。宗非文字所及。此经正显教义。兼明玄学。如达磨初祖。辨大乘四行。理入行入之法。曹溪六祖。禅性无生。离生禅想(经作相字)。禅性无住。离住禅寂(经作动字)。百丈祖师。回神住空窟。解脱魔所缚。皆经中之语。然其法义。实乃可通于宗者。余故作是记。经文上下两卷。凡八品。而品品圆融互摄。依法修行。虽有八位。皆于无渐次中作渐次耳。今释此经。厘为九分。初序品。为生信分。发起一乘妙法。乃佛果始因位。二无相法品。为般若分。说现前地法。证般若现前位。三无生行品。为法忍分。说远行地法。证无生法忍位。四本觉利品。为转识分。说不动地法。证转识成智位。五入实际品。为辨才分。说善慧地法。证智辨无碍位。六真性空品。为满地分。说法云地法。证受佛智职位。七如来藏品。为实智分。说等觉法。证具足实智位。八总持品。为满觉分。说妙觉法。证佛果究竟位。品末流通。是为弘化分。兹将略述管见。故先列科分。后明正文。虽然。幸毋以教义责之。盖此经。诚为末世修行之要诀。入佛智地之规度。凡在宗门悟心之士。尤宜体究焉。仁山𧧌震述。

音释

𧧌

(同寂)。

殿

(去声。军后曰殿)。

(音药锁钥)。

(音樗。户枢又枢机也)。

(音初。苾刍西域香草。以僧况之。遂为名。今称比丘义同)。

(音秋。水鸟似鹤)。

(音昔。分也。如斤破木之义)。

(音蛮以华作冠曰华鬘。今音瞒)。

(音祝。视也)。

(涓荧切。回平声。秘藏也)。

(申上声。况也)。

(音觐才也。祇有也)。

(音延。研磨也)。

(音乞。问也)。

(音福。重也)。

(音核。考之使实也)。

(音皮)。

(音腾。移书传钞也)。

(音疽。沮渠氏。复姓)。

(音扶。草名。晋蒲洪之孙名坚。背有草付字。遂改姓。苻建国号秦。故称苻秦)。

(音杭。渡也)。

(音雍)。

(音冢)。

(音抽。病愈也)。

(音檄。能斋肃以事神者。在男曰觋。在女曰巫)。

(音叔。倏忽俗作倏)。

(音善腨肠即足肚)。

(与敷同)。

(音客。约定日期也)。

簿

(蒲上声。以简策记。言曰簿徒)。

(但也)。

(含去声。恨也)。

(释义曰训)。

(音位。纵曰经。横曰纬。又定者为经。动者为纬)。

悬谈(终)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