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涅槃疏记卷第八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师子吼品四

经云若有父母者。外人意云。由汝无父母。却他父母。为己眷属。文中二释。初即却他父母儿。二正却他父母。

经云敢者。果也。谓果已许之。

如贤愚经者。彼经第二降六师。一时佛在王舍城竹园之中。时洴沙王已得初果。信敬之心倍复隆厚。常设上妙四事。供养佛及比丘僧。乐人同善。有六师。富兰那等。先素出世。邪见倒说。诳惑民庶。迷冥之徒信服耶教。王即严贺往至佛所。以事白佛。六师纷纭。欲得讲术。以理奇语。其意不息。唯愿世尊现其神力。化他耶恶。尔乃从善因使我曹得睹其变。佛告瓶沙。我自知时。于时如来及与众僧。从王舍城往毗舍离。六师之徒。觉张唱言。久知瞿昙智术单浅。诸人犹豫不信我言。克期桷术。自省不如嘿然逃去至毗舍。离诸六师辈。贡高转盛。各共相率。当必追穷求捔神力。佛与众僧至𤘽[尒*目]王名优填将诸群臣亦来奉迎等。佛复与诸比丘至越祇国。王名纯真陀罗。亦如前迎等。佛复与众僧。即向特叉尸利国。王名因陀婆弥等。佛复舍去往波罗捺。王名梵摩达等。佛复舍去往迦毗罗卫国。瓶沙王等。诸国人民亘川满野。逐趣舍卫。六师等到见。彼斯匿具自陈。说本末情事欲与瞿昙决捔神力。临期逃避不可要勒。今与天众逐至王国。大臣当使与我等。决于腊月。一日佛在试场波斯匿王。是日设食。清晨躬手授佛杨枝。佛受嚼竟掷残着地堕地。便正蓊郁而起根茎勇出高五百由旬。枝叶云布周匝亦尔。渐复生华大如车轮。遂复有果大五升瓶根茎枝叶纯。是七宝食。其果者美逾甘露。香气四塞。闻者情悦。香风来吹更相棠触枝叶皆出和雅之音。一切人民睹兹树变仰敬之心。住益纯厚。佛乃说法应适其意。心皆开解。志求佛者。得果生天。致甚众多。二日优填王请佛于时。如来化其两边。成两宝山。严显可睹。众宝杂合。五色晖耀。若于种树行列山上。华果茂盛。出微妙香。山顶又有成熟粳米。滑美百味甘之附口人民之类。自恣而食。食已怀悦仰慕逐深。佛便称适为说妙法。各得领解。三日纯真陀罗请佛供养。奉佛净水。俟以泺漱。佛吐其水化成宝池。周匝四边。各二百里。纯以七宝共相间杂其池中水八德具足。水底遍满七宝之沙。八种莲华大如车轮。青黄赤白红绿紫杂香气纷馥。大会睹此。皆称叹佛无量功德。随众心方便说法。各得开解。四日因陀婆弥王请佛。佛于是日令其宝池四面自然有八渠流。还相灌注。自然回转。水流有声。其声清妙。皆说诸法。五根五力七觉八道三明六通六度四等。一切闻睹。心皆开解。五日梵摩达王请佛供养。佛于日口中放光金色。赫弈遍大千土。光明所触一切众生。三毒五阴皆自然息。身心快乐。便为说法。各得开解。六日诸律昌辈请佛。佛于是日普令大会一切众生心心相知。各各一人知一切心所念善恶。佛便为说。若于妙法皆得开解。七日释众请佛。佛于是日化诸会者。悉令自观为转轮王七宝千子诸王臣民喜度无量。佛为说法。适悦其意。八日受帝释请为佛作师子座。如来升座。帝释侍左。梵王侍右。众会切静然坐定。佛徐伸辟以手按坐。欻然有大声。如象鸣。吼应时即有五大神鬼。权灭𣏞枻。六师惊怖奔突而走惭。此重辱投河而死。四分律云。斯尼外道波梨子等。自系而死。六师徒类九亿人众。皆来归佛求为弟子。佛言善来比丘须发自落。法衣在身。皆成沙门。佛为说法示其法要。漏尽结消得罗汉。九日梵王请佛。佛自化身高至梵天成严高显。十日四天王请佛。尔时世尊普令大众见佛色身遍诸天中。一日须达请佛。佛于是日于高座上。自隐其身。寂灭不见。但放光明。出柔濡音。分别演畅诸法之要。在会之人闻法解悟。十二日。质多居士请佛供养。佛于此日入慈三昧。出金色光。遍照大千光。触众生。三毒心息。十三日纯真陀罗王请佛供养。佛于是日身升高座。放于齐光。分作雨奇离身七刃头。各有华。上有化佛如佛不异。十四日优填王请佛华散佛上。变其华作。千二百五十七宝高车。高至梵天。诸高车中皆有佛身。放大光明。遍三千土。众会睹率喜敬交怀。佛为说法。皆发大心。十五日萍沙王请佛。佛预敕王。唯须食具。王但严辨器物。极令饶多食时已到。诸器悉满甘膳。百味普令众会饱足。有余食已身心自然安乐。其外道至未信伏者。此是大权所为。为婆枳城。机缘欲熟。故未受化。遂至于彼枳佛。而来以共熟之。

经云得须陀洹(至)罗汉果者。为破邪外。先得小果。

经云庵罗女者。是女妹丽端正恐诸比丘见已生念。故教比丘观于念处。以破贪欲等。

十六智知见中一者。是彼十六中第九我见谓横计。五阴。名之为我。

人在向中者。谓扄也。百论亦称为向。即是牖孔中见外此是一识外道所计。彼作二种破。一作不遍破。二作但见外物。不见自内根以破。

藉诸因缘者。经中眼见𨷂一空缘。俱有四缘。余五根俱用四缘。

经云所见真实者。凡所见色了从缘生实无有我。方名真实。

或云别部者。他人云外道中别部所计也。

善恶自在者。应善恶自然而有。

经云则非空也者。佛所说空不同于我所计空也。

趣取一事者。他意云。趣尔举一事为首。表四方皆足表应化身灭者。本从法身起应今化缘毕。摄迹归本。故以枯干表之。

应有所以者。为众生缘宜不同。而以双树表于枯荣。令达非枯非荣。即其所以。

大自在天者。以外人计邪常乐我净。佛以四双。而表破之。

西方行佛教者。西天竺也。

此中众生者。在双树会机熟众生也。

其棠树者。甘棠谓秋小梨树也。昔周武王弟邵公。名奭。匡辅王政。恐孤寡单弱之人。不能仁官府。申公诉邵公。恒出郊外。止此树下。听断人讼。以理清平。上下无怨。风化大行。其后邵公虽亡。民敬其树。不敢犯之。歌咏之声。千载不绝。故云在以甘棠去而益咏。不云。得佛未见所出。

法身亦尔者。未得度者作得度因缘。

众生悦时等者。四悉意也。

各有前后者。一时有四月。二为前。二为后也。

二法身者。真法身即平等等法身。应法身即五分法身。

俱为照世者。俱为破除世间众生闇冥也。

四德者。此释为正。

如来身密自在者。非生现生。非灭现灭。随感而现。故云自在。

初本等者。不云真应。立本迹名者。真应则迹中具有。若云本迹其义则遍。何者非生现生。从本垂迹。非灭现灭摄迹归本。故立此名。

经云无亏盈者。众生机未息。而唱灭者名亏。众生机息不唱灭者名盈。又为未得度者。作得度因缘。又远被未来当当之益。今此唱灭称适机宜。故以满月无亏无盈。而以表之。

言庄严者。非但以法严树由人得法。故以人严。若无人严。树不端美。

具德者。具四德也。

具行者。自行满也。

多知者。知十二部经也。

多见者。皆见佛性也。

巧示者。正其文句等。

巧说者。为人解脱等。皆于己身具上。诸法方堪庄严双树。

经云从佛所闻者。六人皆须约双非二边。以释。所谓非二边天眼。非二边少欲。非二边圣行空等。

经云大智者。照穷横竖也。

利智者。照事速也。

疾智知境速也。解脱智者。离诸障也。

深智者。照穷于理也。

横智者。于义博通也。

无边智者。穷佛教海也。

无胜智者。高出余人也。

实智者。无颠倒也。

或是略说等者。四悉所宜也。

对上六师者。六师计邪常等四。以六正破其六邪。令归正辙入大涅槃。

又六人庄严双树者。经历五时在枯在荣。来至今经。方能究竟庄严。非枯非荣。所以同于如来能严。

身子至不忧者。以得非枯非荣。故不可作小乘解释。

初虽非正难者。然经文意。但是请常住。此庄严双树利益众生。若入涅槃众生无益为此义故复当于问。

经云性无住住者。只此身本性无住。今亦无住。故云无住住。

经云如来已断一切色缚者。色如幻。住如幻。去如幻。众生机缘如幻。云何请。

经云住名憍慢者。汝今请住则同二乘凡夫是憍慢人。

妙体非有者。从诸圣至楞严定专约法体。

从又无住者。名处非处下约用。众生有机则住。名为是处。无机若住。名为非处。

从又无住者。名修四念处下约因。明无住。对前即是因果俱无住也。

从又无住者。名无边下重约法体。明无住。

十地穷学者。此释无意。故今不用。

相续道中者。从十地去念念相续也。

经云譬如虚空者。前法文中因果及用。皆如虚空。故以虚空为喻。

反以着别简空者。经中明若有恶得善报善得恶报等。容可请住世无此理。云何请住。

恐是六地者。通教六地也。

经云以真女身者。此简现在不舍女身得菩提。若有此事。可言请住。

经云为欲度脱下明四悉益物。初云未种善根令得种故有世界意。已种下为人意。已熟下第一义意。轻贱善法下对治意。为与文殊下复是世界。以文殊纯陀迦叶并是发起之众。共熟未熟为欲教化下复是生善。为观不共下复是第一义。为欲呵责下复是对治。为令众生尊重下复是生善。

时时调均者。如是时中宜修即照而寂。如是时中宜修即寂而照。如是时中宜修寂照。均调即是舍相。

如是修者。方名调均。初本中者。一切众生有根本禅等。定本自有之非始今有。故云初据本有。

取造事心专者。河西意。取专心在一境。名为三昧。如修初禅心专缘初禅。名为造事。此约初禅等释。

非谓犹是问境之一者。简今定体非前间家。唯缘一境之定。今明员定。乃是即寂而照。即照而寂。故得名一切智。

以定一于一切者。此是同体即寂而照。故名一切等。

乃取善修者。今是中道同体定慧修得员极之善。乃名善修之定。

先答其慧相者。此是即寂而照。故云以住如是等。

答其舍相者。定慧均调。即是舍相。舍相即中道体也。

门户入住出相者。若小乘根本四禅等。但是世间九定。调心入禅。住禅出定。门户次第不能即寂而照。故云正作。乃至不作照知。

舍体二事者。即照而寂名三昧。即寂而照名智慧。方名平等。

即空即假即中者。即照而寂名空。即寂而照名假。寂照不二。即中道舍相。

经云奢摩他下。有五释。初能灭昏烦。二能调不调。三能灭喧。四能离五欲。五能灭浊。

经云退者。谓下品净定喜为下地。烦恼所败名退分。非是已退又为自地。烦恼所杂亦名退分。中品净定坚守自地不为下地烦恼所败。又不为自地。烦恼所陵杂。名为住分。上品净定能厌自地。欣求上静。名为胜分。能作大益是决定分。有漏心中学观谛理趣向圣道。名作决定分。能生圣道。名大益。

百论云达分三昧者。文误此达分三昧。在成论。彼论第一贤圣品云。阿罗汉者九种。退相。守相。死相。住相可进相。不坏相。慧解脱相。俱解脱相。不退相。最钝根者。名退相。退失三昧无漏智慧不能现前。守相者根小胜故。若护三昧则不退失。死相者根又小胜深厌诸有是人不能得三昧。故无漏智慧难得现前设得喜失。故求死也。住相者若得三昧不进不退。进相者若得三昧转深增益。不坏相者得三昧已种种因缘不能败坏。是人住存达分三昧慧最利。故善取三昧入住起相。故不可坏因灭尽定。故有二人。先由慧力解脱惑障。又得灭定解脱定障。名俱解脱。唯唯由慧力于烦恼障得解脱。未离定障。名慧解脱。不退相者所有功德尽无退失。如是九种名无学人。此达分三昧。正当第六明矣。

经云一无食三昧者。是初禅离揣食。宝法师云。是未至定厌段食。名无食三昧。

无过三昧者。亦是初禅离欲界恶身。

意清净者。是二禅离六识中觉观粗动。名身清净内净一处。名为一心。

因果俱乐者。是三禅修因招果。唯乐受相应。名为俱乐。

常念三昧者。是四禅已上唯一舍受相。应无喜乐受。故名常念。

经云观骨三昧者。即不净观治。

贪慈三昧者。慈悲观。治嗔也。

十二因缘者。即缘生观。治痴也。

阿那波那者。即数息观。治散乱也。

念觉者。即是记时寻伺十八界性。差别求我颇得。即无我观已上是五停心观。即菩提方便观也。

观生灭者。即无常观也。然今疏中依河西所释。则深诸三昧既通凡夫二乘。菩萨所得深浅皆通。

异体非者。定慧均等体非异故。即名为舍。但略不论。

师子吼品五

定慧相资者。此即合行相资。通于观行等位。故置相资之名。何者以法互资。名为相资。法体无二。名为相即。文意正在相即。

经云若毗婆舍等者。然师子吼约法二法体异为问。何者定伏慧断。如佛上说。何故而言定慧无二。佛答但云毗婆舍那。不云奢摩他者。意云。慧尚不可得何况有定故不说之。

亦非破问者。此问当理。故不非人。但非佛昔日权教不融之说。

余例可知者。谓藏通也。

非破外之闲邪者。闲阑也。故肇中论序云。百论治外以闲邪。斯文袪内以流滞外无所用。故名为闲。亦是佛法外闲法也。

经云有智慧时则无烦恼者。全惑是智故无所破。全智是惑复无能破。此专约观行已上照惑体同以释。故云一论体同。

其犹水火者。水火性异。怨贼性异。

祈于异处者。祈求也。渠希反。异处即圆融相即法也。

[(虎-儿+巾)*ㄆ]者𧆞文也。谓文彩分明。炳亦明也。

经云谁有智慧者。谁谓宰主也。

虚己忌物者。唯有圆人忘泯能所也。

经云凡夫众生则应能破者。凡夫无智故也。

经云物念应破者。初修观观烦恼。即是究竟破。初既不破。后亦不破。

经云若初到便破者。意云。若初到即破者。此不名破。何以故初心但名为伏。验知初到不名为破。

若初念不能者。只缘念体。是一初既不能。后念焉胜。故皆无破。以别人于法界外立其能所。故须非之。今明圆融。无破而破。破而无破。惑智相即体本无二。六即甄之。以论破耳。

是缺减义者。虽有众盲。与一盲无别。若一智不能。多智亦尔。所以一多俱名缺减。此属前三教。有能所故也。

智性自断者。智性本自是能断。烦恼亦本自是所断。

经云毗婆舍那决定者。此夺别人智慧。决不能被法界烦恼性故下疏云。此夺智慧无断惑之功。即其证也。

智是性灭者。慧性自念念灭也。

经云一性灭者。体性自是寂灭。

二毕竟灭者。断惑得灭。名毕竟灭。

方所者。方由法也。

妙能断惑者。即惑是智如全冰是水。方名妙破。

在危而安者。体生死即涅槃故。

处损能益者。达烦恼即菩提也。

经云执急即断者。都管反。釜为钖者。以甘土为锅。炼金银用之非釜锅也。

无名而名者。三三昧名同小乘。故用无名而名。以简异也。

定即有门者。体散即寂。故属有门。

慧空门者。慧能荡相。故属空门。

两亦门者。十二部经双诠空有。又除惑故名亦有。证实故名亦无。

化他四悉者。宜修定者功用有门。宜修慧者。巧用空门等。即是化他之相。

十二法为问者。问此十二法为是涅槃为非涅槃。

若其是者。为何同异。故更问起。

经云无因缘故名无生者。涅槃不属因缘。下诸法例尔。

经云一信心具足下具明亲近善友等四法。此文稍广。第一二三并是近善友。心须有信戒品清净。七八属听开正法。五者精进属如说修行。四六九十属思惟其义。

经云实语者。不妄语也。妙语者不恶口也。时语者合时。善言不两舌也。真语者不绮语也。语端者托佛告纯陀之言。以为问端。

经云如法句偈者。十诵律说。有一金锵。从地而出。欲锵佛足。佛作神通。上升虚空。至色究竟。锵亦不舍。佛便入海。锵亦随。遂潜入须弥。锵还遂入周遍十方。处处逃避。恒不舍。还复本生。锵乃伤足。因说此偈。

开权者。作决定说。且顺权机此。是施开之开也。

恶业不定者。恶因故为善。何用修于梵行求涅槃耶。

人定之过者。以业在人。定则有过。

恐物情疑者。如诸小乘经中见如来金锵马麦等报。犹谓佛实有报。所以今经释疑。但为众生而非实也。

经云现世报者。是过去世现在报也。

不能具说者。如首楞严经云。佛告坚意。云何于一念中行于六度。答曰。是菩萨一切悉舍心无贪着。名檀心。善寂灭毕竟无恶。名尸知法。尽相于诸尘中而无所伤。名羼提。勤观释心能知离相。名毗梨耶。毕竟善寂调伏其心。名禅那。知心无心通达心相。名般若。此即圆教菩萨六度也。然事六度。若无牙严尚不名密。况复理耶。何者如檀无戒不生善道。无忍感报卑陋无进。形质尪微。无禅便成散善。无智不了无常。犹如富人。余事并𨷂。余五无五。唯说可知。一度须五庄严。各各助行有力故也。如止观第二。广明牙劓严之相。故云不能具劓(鱼器反截也)刖(五割反绝也)。

菩萨断一切惑无生后报者。若据初得无生忍。望于妙觉由有生后。今且约得无生忍。边名为现报。

即指应身者。此解不及约法身以释。

此业难成者。为修一相。非一生即得。故无现报。

结不定为得者。谓得涅槃也。

经云眷属多者。六度道品多虽有小恶业。不能遮障。下诸譬例如此释。

经云一则有目者。行解具足方得入清净池。

经云一则多食说。过去善厚。今虽少恶。无如之何。

应是辐轴者。若据经云。则不移处。此第二解。

当戒慧二事者。慧摄于定由慧破惑其心则静。但合为二。

入住出三相者。谓修善入出住百千三昧也。

无生住等者。三相是因缘生法虚假不实。犹照达即无生等。

梵行中具三法者。梵行虽以慈悲为本。若无戒防三障。慧荡三惑。定安其心。不名净行。

经云作十恶等者。十善翻十恶。十善通深浅。为诸教本故。

经云不修身我(至)见等者。约见修二道。以论三学。

天口者。以火供养天。愿天细受。故名天口。

经云衣食之恩者。故大论云。是身难御。无返复背。恩如小儿。故云都不忆念。

经云则能怀身者。若造重业。则怀常身法身。

经云不耐饥渴者。若不修三学。不能耐此。

经云菩萨(至)身寂者。菩萨专以身戒心慧等。而为安乐。不乐生死身寂。

经云驰食蜜(至)草者。涉公云。外国有草。状如苟𣏌。其刺蜜犹如甘露。驰贪蜜味而受刺。刺乃至于死不顾刺也。

纴(音任)。

四大和合者。犹四大成六根致有假名实法之异。故名二身。

经云若见戒者。见有戒体。防止戒相。修时名因。成时名果。圣上凡下多戒名聚。总一别二。自此他彼息过多灭戒等。准前可知。

经云若见慧者。见慧体体谓慧安觉知慧相余准前数。

师子吼品六

那有六道差别者。若有六道差别。应有六道佛性。

不能吸得菩提者。既有佛性。任运自得。菩提用修道。

先领旨者。如佛所说业若不定得。

亦不定者。我今已领又一切众生悉有佛性。

要当修习八圣道者。方得见性。我今领此。

经云何因缘故者。问意者一切众生既有佛性因圣道缘。何故不尽得是涅槃邪。

世尊若一切下重难一牒经者。牒现病品经正取。若不遇不闻为难盛。

备手足者。备缘了也。

凡说六河者。虽六不同唯是一河。若不修道品。则是生死河。若修道品。即是涅槃河。故知只是一河。佛性亦尔。修者得见即是涅槃。不修不见即是生死。故云生死。论得下五例然。

七净华者。准净名疏云。戒净者正语业命。心净者正精进念定。见净者正思惟。断疑净者是见道知道。非道净者亦名分别净。道迹知见净者亦名行净。此二是修道道迹智断净。名涅槃净。即无学道。

若约教者。别圆须用同体见思以释。

今言求因者。约华以表修因也。

游诸觉华者。游于果地七觉华也。

非[卄/迨]然别者。达生死即涅槃非[卄/迨]然。

现在无信者。不信出世因果也。

将五而退者。若入𤏙位则得不退名为将立。所以念处名为而退。

今生不修者。由过去善深。今生暂发菩提心。观于念处遇缘而退。名不习浮。

昔日经没者。今入内凡。方得不没。

四方者。须陀洹对东方。余三果次第配三方。

不知大乘出处者。不见佛性。名不知出处。正当今文。

经云即去者。度河而去也。

从其心边者。从其度众生心边。故云心安生死。

经云即名五大者。外人计四大及虚空大。此五和合共成一身故云五阴。即五大。

经云一阐提(至)六因缘者。正断一体三宝。及断世出世二种因果。名一阐提。

上座他鞞者。谓贤圣众中耆年虽多。而僧数少名上座。摩诃僧祇此云大众。以因贼住比丘名为大天。未出家前。犯三逆罪。谓煞父。煞母。煞阿罗汉。造三罪。已深生忧悔。欲求灭罪。因即家便能读诵三藏。然其众内耆年虽少而众数多。名大众部。

大集经亦预指五部者。大集第二十七云。我涅槃后。我诸弟子受持如来十二部经。书写读诵。颠倒解义。颠倒宣说。所以说故。覆隐法藏。名昙摩鞠多。此云法蜜部。经云覆即是密义。或云法藏。藏即密义。法名四分缠言。而复读诵书写。外典受有三世。及以内外破怀外道。善能论义。说一切性。悉得受戒。凡所问难。悉能答对。是故名为萨婆帝婆。此部三世有实三性。悉得受戒法名十诵。经言说无有我及以受者。转诸烦恼犹如死尸。数论外道执有实受用尘境名为受者。转犹舍也。喻死尸。此名迦叶。毗名重空观法名解脱。此有戒本相同五分缠言。不作地相水火风相虚空识相。名弥沙塞。此言著有无观法。名五分。经言皆说有我。不说空相。犹如小儿。名为婆蹉富罗婆蹉。此番为犊富罗。此翻为子。正是犊子部。此部计我非是即蕴。亦不离蕴。而有实我。律本不来。经言广博遍揽五部经书。是故名为摩诃僧祇。此云大众。此有其律。首疏云。总别有其六部僧祇是总。前五别此僧祇部众僧行解虚通不生偏执遍顺五见以通行故。故知是总。钞文云。僧祇是根本部。余是五部明知有六也。宗轮云。至第二百年流出三部。一假说部。二说出世部。三鸡胤部。言一说者。真谛云。此部执世出世法无有实体但一假名。名一说部。二说出世者。此部明世间法。从颠倒生皆是虚妄。故非实有。悉是假名。出世之法不从到起。有道果二空。二空智亦真实。实境能生真境智。智能通真实境。故是实有也。三鸡胤者。上古有仙染鸡生子。是此之族。文殊问经云。是律主姓次第二百年大众部中复出一部。名多闻部。真谛云。具足诵出浅义深义。深义者即大乘义名多闻部。次第二百年大众部中复出一部。名说假部。大乘基云。此部所说世法有假有实。次第二百年满有一出家外道。舍邪归正。亦名大天。非造逆大天他。于大众部出家受戒。多闻精进。居制多山。与彼部僧。重详五事。因兹率诤分为三部。一制多山者。此云灵庙。谓初生成道转法涅槃。四处皆有灵庙供养故也。二西山住部制多山。西名西山住。三北山住部制多山。北名北山住。本来别说合成九部。二上座部至三百年。初迦多衍尼子于上座出家。盛弘一味法。少弘经律。既卒部旨。遂分为两部。一说一切有部者有二。一有为三世。二无为离世。即虚空择灭非择灭。其体皆有名一切有。亦名说因部。谓此部立义广出所因也。二上座部转名雪山部。上座弟子本弘经教说因部。起多弘对法既闲义理。能伏上座。上座部弱遂移入雪山避之。从所住处为名也。次第三百年从说一切有部流出一部。名犊子部。上古有仙染犊生子。自后仙种皆云犊子。即婆罗门姓。次第三百年从犊子部流出四部。一法上部有法可上。故名法上。二贤胄部。贤者主之名。胄者苗裔之义。是阿罗汉之苗裔。故言贤胄。三正量部。谓权[狂-王+(魚*予)]刊定。名之为量。量无耶谬。故言正也。四蜜林山部。即近林翁郁繁蜜部主君此从所居为名也。次第三百年从说一切有部。复出一部。名化地部。部主昔作国王。化沾地上人鹿。后舍国出家。从本为名。名化他部。次第三百年从化地部流出一部。名法藏部。或名法蜜经。及真谛。名法护部。此罗汉。是目连弟子目连灭从法护习师所说。以为五藏。一经藏。二律藏。三论。四咒藏。五菩萨藏。化他部中有同其所立五藏者。别为一部。名法护部。次至三百年未从说一切有部。流出一部名饮光部。梵云迦叶波。此云饮光。迦叶是性上。古有仙人身光极盛饮弊余光令不现故。此部主是彼苗裔也。至四百年初从说一切有部复出一部。名经量部。此师唯依经为正量。不依律乃及对法凡所解义以经为证。此从部主为名也。本末别成十一部。辨前大众九部。合二十部也。

经云信施等者。亦信一体三宝及善恶因果等。

若作别义者。别教在昔十行方。能为他广宣流布。回向后心。方见佛性。

常恒无变者。即被接人未至。今经皆知当住。即今经中通教三乘共恒之人。此位与四教内凡共。故云小大。两位俱在其中。故须达退二释。

三乘初业者。彼属方等部。叙昔退大之后。及以中间不愚于小。今经显露闻常权取小果为苏息。故与今经三乘非例。多有所关于小大及五时八教。来至今经。并知常住权取四位之果。以为苏息。不可克定判之。又此合文从第二人去。先牒初人行法。次出第二人行相。第三人则先牒初二人。次修习智慧下出第三人行相。第四人先牒前三人。次修习智慧下示第四人行相。第五人先牒前四人。次修习智慧下示第五人行相。第六人先牒前五人行相。次习下示第六人行相。第七人先牒前六人。次修下示第七人行相。

经云住大高山者。前菩萨但至因行浅处。今住极位高大之山。验此而论。是佛位也。

故分四人者。圣位分四四果为一。支佛菩萨佛为四也。

既具两文者。通别二文也。

欲令吸取者。石不动而䥫自来。名之为吸。众生亦尔。既具佛性不修无作道品。而菩提自证。义当吸取。

经云虽是有法者。自然报法也。

经云不修道者。不修无作道品。焉能见性。

此地般若现前者。古人将十波罗蜜。竖对十地。所以般若对第六现前。

地即是当者。谓常计也。

彼作彼受者。应云非彼作彼受也。

吸芥者。吸草芥也异法出生者。由无作道品因缘。生常乐我净。由恶业因缘。生二十五有。因果正言一因一缘所生无非异法。又由道品因缘三惑灭佛性生。又只是常无常等因缘各异。名为果法。

藿(呼郭反广雅云豆角谓之荚其叶谓之藿)。

经云有佛者。十二因缘本性自有不由佛出。方乃有之。

经云十二因缘无定住处者。三道即三德佛性。故无定处。

经云法界法入答者。十八界十二入五阴之法。皆是因证所得无非法性。所以皆云法也。

无的一业者。无的别修一业为地大。作因火大等亦尔。虽无别因。而复四大力用𡋕等。而复各不相似。

佛性亦尔者。修无作道品。因缘成熟。佛性即显。故云时至即现。

即离两句者。即故存。离故亡。

若取六法等者。单若计六法各是佛性。即同众盲也。

取不即不离者。不即故俱理而已。不离故修道品必得如王大臣有智慧也。

广历诸法者。何但十二因缘即是佛性。四谛道品等法悉然。

或言常遍者。计我大色小色在我中。

或言芥子者。此计色大我小也。

亦破即离者。无我破即无。无我破离。

皆是假名者。我与无我。皆因缘所成。虚假不实。但有假名。不同开善所立无体有用等。

众生亦应得者。当名得也。

经云一子地者。佛是究竟一子地也。

知物根缘者。知病识药应病授药等。

别有名教者。诸经中有此名数也。

十二因缘是观智者。但是因因性也。

别有所出者。如今经观十二因缘智四教不同。谓下中上上上智。及四教大本中。净名疏中广释。故注云云。

经云顶三昧者。极位菩萨所得。故受顶名。

经云一切众生(至)而不能知者。未来当得菩提。即是不可思议。

经云大涅槃(至)不思议者。此经能说佛性。名不可思议。

𢇲(美皮涉公云和[打-丁+崇]类又述音𢇲粟也)黎(洛嵇反)。

经云顺风而行者。波涛鼓激令大海渐深也。

那作单解者。但作横竖不二。三谛相即亡双照。皆不可思议。方称经旨。那只作竖深之解。

第十三卷 迦叶品初

释疏为二。先释题。次就文下解释。初又三。先略明立名之由。次开善下述古释。三今明下示章意。初云善始等者。前发三十四问其义谈广。名为善始。今更重问显其用义。即是其修。

前随义题品者。前虽是迦叶发问其义包广。但随义类以立品目。不云。迦叶良由此也。

述古中慈光善巧住持者。此下明佛性胜用能摄善星。及极恶阐提偏邪外道。皆是如来无缘慈光。普示佛性。令法久住。故云住持。

三章意中二。先正示章意。次此经下辨异以显立名所从。初如文。初文又二。先标意以徴起。次一义下别释。释中云佛性义(至)种子者。正以佛性为菩提种子。

佛性胜用者。佛性是胜法。若非胜法。焉有胜用。

从恶五阴等者。从善阴生无漏五阴从无漏五阴生涅槃阴始自阐提恶阴。乃至等觉无非果性。

由来解者。古来皆作此解也。

果果性至应身者。三世示现三世也。

因中佛性(至)世摄者。正因佛性全在生死。故属世摄。

合三乘者。同到彼岸。

故六道皆有佛性者。一一皆具五种佛性也。

前品别据万善了因者。前品广破定业示不定。令修道品使见佛性。即约行明修。故属了因。今品约遍摄。故属缘因。

从初意者。从此五章初意。则与初列大章立名同也。

次释文为三。先标列章门。次旧解下述古。三断善下正释。初又二。先列章。次以虚妄下释。章意言以虚妄力者。无别虚妄只佛性全为虚妄。对断善边立名为便。

次述古中又四。先述。次今明下略非以示正义。三旧云下重述古释。四义下广破。初云两人更递者。一人作善即一人作恶。一人作恶即一人作善。次示正义中云。如河中七种者。此七经历度河。或超或次见于佛性三重。述中云。接识义者。起信记引且此公立义未起四住者。起信疏记中古人有此义。若起四住亦有佛接去成佛何但未起者。

四广破中云与八万劫者。与外人计如缕丸。尽自然得道同也。

应在别处者。应在无烦恼处也。

上数破此义者。如师子吼中最多。此计以佛性力故。如石自吸等。

包括始终者。六譬皆先菩萨。次二乘。后阐提菩提义当华严。所以始终对于五时。

文鳞中者。但且一往随文对之。

经云世间之义者。含阐提言世间因果。出世果因。

家业者。诸佛以化人为事。所以最后不弃阐提。

义兼无差者。若非平等。焉能等教。故云无差。

象不足者。若差别约事而论。象力火尽。力犹恐不足。此但消譬。合法不齐。

经云何故罗汉于阿罗汉者。善星意云。罗汉是小。阿罗汉是大。何故世尊小人于大人所生妒嫉心耶。

而宛然相见者。夫人鬼不合相见。

今得相见者。验是大权示现。

不见后接者。不见修罗后手接入海。

无碍者。遍断世出世善。故名无碍。

如无漏无碍者。此是分例无漏一发。永无失没。阐提遇缘即发善心。故非全例。

向时作恶者。但有正因善。未有修得善也。

理外者。未顺佛教修行众生也。

不能救之者。了种微弱。故云不能。

又佛性是常者。正因佛性也。

语势牵劳令者。经云众生我性佛性是常。谓以真我显于佛性相从俱常也。

经云具足庄严者。谓修得缘了也。

即是有善者。若是有善。何故名一阐提。

经云快发斯问者。能多利益。令后世众生而得正解。

因中说果者。现在因中有未来果性也。

经云说果为因者。如云佛三十二相等。在众生身。名说果为因。

经云说命为食者。如因食得命食是因命即是果。今云说命为食者。正是果中说因也。

故论云触不定者。成论第三云。问曰今地等火皆是色香味触众无差别耶。答曰不定如石土中有色香味触。或但有色触。如金银等。或水有色香味触。或有三色香触。或风中有触无香。或有香触。是故不定。

皆是无记者。以善根昧劣故。属无记。

求业对善思者。夫身口作善皆由意。故以求业对善也。

经云身业口业意业者。业所依也。取业求业者业相应也。施业解业者业自性也。给养亲友自相染爱奉事师长。但为人情设施外人。唯祈恩田。由斯施等。皆邪业也。

经云不求因果者。不求佛性因及菩提。

色香非苦者。阐提但有怜爱之善。喻如色香非苦。

并无记性者。无记有四。一异熟。二威仪路。三功巧处。四通果。异熟者谓三界五道果报五阴。即异特熟故。变异熟故。异类熟故。具上三义。故名异熟。二威仪有二。一威仪事谓行住坐卧四尘为性。二威仪心即意识势力强盛能引发威仪。眼等五识自性羸劣虽缘威仪不能引起威仪。第七末那唯执赖邪为内我。既不缘色等四尘。所以不发威仪。第八赖邪虽缘色等诸尘。亦性是羸劣不能引发威仪。言路者谓威仪行路也。三功巧者一切巧事。谓彩𦘕雕镂。五尘为体。二功巧心即是意识眼等非威仪准前。四通果者谓证果有于通用亦名变化无记。六一变化事。谓改易形质无而歘有。小乘以五尘为性。大乘以五阴为性。二变化心。即是意识。

为中下云云者。谓更有转中为上下也。

不定断善者。若能改恶发心则不断。若不发心则断。故名不定。

若定则不尔者。若是定者。应永住地狱。既无是理。则知不定。

问可见者。若听出家。是不知根。云何而言具足根力。

经云具足十力者。即是十力中第四知根力也。

约余人为答者。显如来具足根力。非但知善星。一切众生上下根悉能知也。

经云无异路者。造恶造善皆无异路。何以故。若发菩提心必至佛性泉。若起阐提心。必至三恶泉。

举事问者。既举事为问。还依事奉答。

就果合者。就现果身合也。

就因者。由因致果故。次就因合。

说教不定者。由机不定致令如来说教不定。佛如明镜普现众像。故云照根不同。

众生不达者。未得教法深益之人致有斯诤。

特是略耳者。过去谢是故不说。又由过去善根令生善根。说现知性。是故略之。

初智人闻有等者。此约二谛相即而知。

闻有无者。约双照时即达双亡。若说双亡时即知双照等。

又闻有者。小乘教也。谓闻小乘即知弹指合掌无非佛因。何况小乘而不皆入一乘宝渚。故云闻有知无等。

一二等者。只是有无以法。何者以被机故。若说于有即无而有。若说于无即有而无。故云不作二说。亦是闻于有闻。即具余三门。

不解对治者。说有说无治其著有着无也。

封疆不同者。谓土境不同。人风各异。人风既异则根性不同。如来随根说教不定。良由此也。

唯得肉食者。说令无肉味。方得食之。

九住言不见者。说九住不见十住。

所证佛性者。且顺机缘宜作此说。

涅槃八味者。如前名字功德品中说。

次释一义者。帝释是善义内以善法调意。故名一义。

经云帝释者。此云能作天主。

憍尸迦者。过去世时波罗奈国有婆罗门。姓憍尸迦。此云本时性也。

宝顶者。从髻中明珠。

为名宝幢者。与修罗战胜遂立胜幢。名为宝幢。

无过者。若去声呼为佛。檀越无诸过恶也。复云超诸天表则平声呼。

论家(至)为此者。只是过未四谛智。比于现在故得比名。今意在大。不须依论以释。泽州亦云。佛知生死无常。若无我不净知涅槃法。常乐我净为八。

七如梵行者。此释可依。

经云四食者。色阴中有段食。识阴中有识食。行阴中有思触二食。受想不论。

言色阴有段食者。香味触是段食。性色阴所摄。余三可知。

四识住处者。有漏阴中除识一种。自余四阴为识所依。谓识住色中。识住受中。识住想中。识住行中。以无二识故。不云识住识中。今文中云但除色者。意取四阴即四识住也。

阴通内外者。段食在外。思触识三食在内。

烦恼者正在行阴者。行阴彰显最与烦恼应相。又善恶阴俱属烦恼。若法相师闻说烦恼。是五阴应大惊怪引此文示之。

亦名三修者。更进一释明三乘皆观五阴。修身戒心得成三乘也。

经云所谓因果者。三世十二因缘不出因果也。

只教悭人等者。此即转势说法。只令悭人但行余五度。若行余五住任运。自能行施。余五互为首亦尔。

经云舍利弗(至)怜愍者。举资显师独具根力。

萨婆多据事者。此是有部宗多据现事也。

有一工巧者。将此文证前纯陀品。则知纯陀身是工巧之子。子者男子之通称。故古人作大匠子释。

因成是体等者。相续但是因成。经时前后得相续名。相待但是因成。横待竖待得相待名。故此二待并名为用。

色心之总者。支支皆具色心也。

若为其佛性义者。亦且顺前一师所立佛性之义。今亦同彼立以显正义故也。

经云功德者。谓有巧即德功因德果。对下因果也。

合义者。合会义也。

于草木计者。既云。离阴有我。故于草木而计为我。

即有六者。以中有足五道为六。此计无中阴家。及遮计有中阴家义。若计有中阴应有六道。既无六道。但有五道。验知无中阴明矣。

若言有者。但佛为缘别开耳。

经云无色众生无有中阴者。毗昙法中说除四空。余一切处定有中阴。以无色界无处所故。

用等智者。佛弟子外人等用有漏。忻厌智断惑。名为等智。

但禅定退者。以忻厌心修纵。得上界禅亦有退。

此定难捉者。此定睒烁疾利不得久停。难可捉持。但以忻厌心修得二三果则有退。若据次第修人得电光定。从欲界入初禅。不云有退。

经云乐多游行者。身无趣游行口无趣谈话。即其相也。

经云一内外二因缘者。一受生烦恼于生时起贪等结。二鄣道烦恼现起染污妨碍圣道。彼罗汉受生。烦恼一向不起。名为不退鄣道。烦恼得有起义。名为有退。又约烦恼因缘分别。一性使不断为因故起。二以不正思惟故起。三缘力故起。阿罗汉人无前二因。而起烦恼。名为不退。缘力生结。名为有退。谓见增上可贪境界暂尔。生贪是即摄心断之令灭。又有漏等智断结则有退。无漏智断结则无有退。又钝根有退。利根无退。

经云有时解脱者。以要待时方得解脱。时有六种。一得好衣。二得好食。三得好卧具。四得好处。五得好说法人。六得同学。待此六时。名为钝根。不假此六得解脱者。为利根。

寄言故有为者。依教说是有为。又依俗谛是有为。

已坏三因者。爱取有三因也。

经云心即上行者。生天也。下行者。三途也。

经云心定常者。谓定有也。

经云获得正道从须陀洹去皆名正道。成论有鄣不障者。五欲兼重业即障道。若单五欲则不障。

经云定遮正道者。若在家人遮于初果。以为正道。

五方便者。念处及𤏙等四。

经云远离烦恼者。但是伏烦恼名远离也。

经云诸外道(至)断四禅烦恼者。用忻厌心断四禅修惑即修习𤏙等观发世一法。并是顺宜并在得入圣果。

相应思为正体者。夫施者。皆以意思深信。方能有施。故以意思为体。由意思故即以身口助之。令所作成就畅其意。

地施定无三者。只是随宜乐欲不同而有此说计。

有三无为者。一虚空无为。颂云。此中空无碍明虚空无为。以无碍为性。由无障故色于中行。名为虚空。二择灭无为。颂云。择灭谓离系。择者慧也。由慧简择四圣谛故。灭者。涅槃不生名灭。择内所得灭。名为择灭。三非释灭无为。颂云。毕竟碍当生别得非择灭。言当生者当来生法此当生法。缘会则生。缘阙不生。于不生时。得非择灭。此非择灭碍当生法。令永不起。名毕竟碍。言别得者。谓非择灭有实体性缘阙位中起别得。得故非择灭。得不因择但由𨷂缘名非择灭。论云。如眼与意专一色时余不见闻等。色声香味触落谢过去。毕竟不起。得非择灭名云云。

经云不从智缘者。谓不从择灭得灭。但是从于𨷂缘而灭。即是计有非择灭无为。

经云若近若远者。过去为远。现在为近。

若细者。细谓邻虚尘。

以就事为言者夫云色者。约事有于能造所造皆如前文今但别为一机宜作此说。唯有能造。不云所造。昙无德定云无作非色者。亦应云非心彼部明无作戒非色非心为体。僧祇破前雨师立。应云。以心为体。前念戒中已释。

不作心果者。明无表色不为心果。何者以无表自以身口作色为因发于无表色为果。但是以色因。发色果。故非心因果也。

经云其心虽在恶者。此明无作色不属于心。何者以心在善恶无记中既不失戒。验知不属于心。

河西云不生余色者。同于不作异色因果也。

先举圣人者。圣人观破凡阴即是圣阴。故云皆无明所出。又凡夫迷圣阴即成凡夫。又若作阴盖。义人天阴盖。三趣二乘阴盖。三界有漏菩萨阴盖。无漏佛阴盖。覆一切众生令得大涅槃。

经云从受因缘者。应从爱因缘未敢改。

一云天摄者。谓是天种。

二云鬼神者。是鬼神种也。

下三趣(至)为一有者。明下三趣。若更开者。地狱亦有轻重不同。饿鬼亦有上中下品。畜生复有水陆空行不同。亦应分为多有。今但一趣自为一有。人有四州不同。不云修罗者。且消经三字也。

因果者。二十五有不出因果也。

善恶者。三善为善。三恶为恶。

七识处者。三空为三。初二三禅为三。欲界人天为一。故合为七。论云。不乐住三途。及无想非非想处。三恶有苦煎逼识不乐安。第四禅处有无想定残害识。识不乐居。非想一地非想灭定。亦残害心识识不乐居。故非识住。

八福者。泽州云。人中富贵为一。六欲天为六。初禅已上合为一。是为八。此释可依。

经云及受一戒者。受三归已但标心持一戒。即得说相时。但标心持一戒。名受一戒。亦不须云并受五但持一。

经云或一念者。只是时外一念。非谓一刹那为一念。

经云不名得齐者。一日一夜是齐分故。所以减此。但名得戒善。不名得齐。

有犯重舍。即失者。犯重已即失戒也。

二法灭尽者。正像末法灭尽即失戒也。

二根生时者。若二根互转则不失。谓僧为尼。尼戒具足为僧亦尔。轮中具明。然今文中正明二形生舍。

经云如多罗树头者。此是抑挫之言亦不一向失戒示为者。𤏙等四善根位为入无漏因也。

受道者。最初受得戒为示道等基止也。

一三皆是大乘者。此皆在法华前及涅槃后闻三乘归一乘。悉是大乘初心之人有此执诤。又若闻法华开权显实。已必无此诤。若法华经前显露教无有彰灼。说三乘归一乘之义。故知必是尔。前密闻而生执诤。又大论中问何名诤法。答三藏是诤法衍门少有此事。今言诤者。多在三藏。三乘若大乘有诤。悉在初心。

经云须陀洹(至)不得佛道者。余国所得此文非例。

近代者。于涅槃经起诤。名为近代。又梁代已来亦有此计亦名近代。

当果与真神者。以计当得名。

离众生有心及众生者。谓众生及心即得菩提。名为即众生。

有多世界则有者。若萨婆多十方亦无。

迦叶品二

若十使下辨异也。

经云是名执著者。内心执着也。

经云若从他闻者。从佛闻也。

若自寻经者。佛灭后自寻经也。

若他故教者。四依边闻也。

经云先见牛者。黑特牛也。

有三譬者。举三以责问者。若先曾见。后容有疑。佛实不示曾说。须陀洹人必无有退。汝又不见何得。于须陀洹人而有疑耶。

先问涅槃者。涅槃为定有。为定无。为何相貌。

如此事理者。涅槃理也。浊水事也。

经云遇浊水者。此譬无理。何者若先曾见。后于余处。更见浊水。方可有疑。既未曾见。何得有疑。

经云苦非苦者。谓于寒热等苦见非苦涅槃。故云于涅槃中而生疑也。

自能生福者。任运而能生福。不同外计自然。

冬收水土者。对前牧少也。

三州柔弱者。三洲之人富乐执见心劣无于刚决。

经云有五事者。谓施人色力寿命安乐辨才。

经云如盖是一者。脑盖也。

昔有智慧等者。此约隔世明习因习果也。

清升善根者。人天善根也。

徐仆射理人者。善能决断他人是非。己身有犯。而不闲答问。

天柱瑜者。天柱山亦名望秦山瑜即顿悟禅师配天柱寺。后武婆时改为道树寺(云云)。

经云非是下劣者。利根之人方能断善。

利人初入等者。谓初人狱怖畏时生以有三念。故已如上说。

先领旨者。如佛上说。三世因善可断。果善不可断。断善之人复有佛性。今领此旨。

通别三世者。为过去下是别为遍。三世是通也。

即有两难者。初若未来下难令非未来。次从何故下难令在未来。若在未来三世所摄。云何言常难现在亦尔。

令非现在者。若是现在何以不见。既不可见。云何言当。

一云是了因者。见有可见之言。即判属了因。亦有此义。

二谓正因者。见有如来亦说佛性之言。谓是众生有。即名正因。今意与九地佛性相当。

若谓往时者。未来断善前。名为往时。

经(云云)何道谛三十七品者。只一道谛。分别。则有三十七品不同。名分别。答苦集灭亦然。

答之缘由者。皆是分别之因由耳。

经云七事者。常乐等四。唯在于果。真实善三。则是通因。因则属于三世。果则一向非世所摄。

初明虽有而无者。虽有佛及等觉之性。由烦恼故。常果未显。属于三世。故云而无。

虽无而有者。必定当得常果。故云而有。

故不得言非三世法者。修因所证。故属三世。

当相者。佛性当体非三世摄。若果地佛性一向非三世摄。具此三义。其理究尽。

未来全见者。全见之时不属三世。

若善五阴者。由初证得常乐习果之阴。以在因故犹属三世。

重明后身者。因与分果皆属三世。约修证说。若言当体皆非世摄。

失念者。破因既云。现前如何失念。若言失念不应现前与凡何别(云云)。

有无常一事者。此约相夺以说。既无于常。义当无常。

经云定有佛性等者。若言定有现在未见。若言定无未来必得。故以遮止令勿定说。即名置答。

反质答之者只反质答。不答所问。义当置答。

经云遮止者。谓遮其命莫定执。

二莫著者。前迦叶我闻不答下是其著相。故佛非之。令其莫着。

因中因果者。习因习果也。

经云非是过去等者。如来果性也。

恶法五阴一向因性者。非但凡夫一向名恶一分烦恼结业未尽。亦名恶法。一向因性。

应身果性者。吾今此身即是法身常身得。专属三世。

经云杂血乳者。佛性与无明烦恼业杂。由未清净。名为杂血。

果中备有等者。须陀洹等是因中习果醍醐即菩提果也。

既在未来者。众生若现在三十二相等。何云未来能生善根现在既无。云何而言未来能生。现受乐报者。善恶二报也。

终不生果者。未来业若生方得于果。若无于业终不生果。

佛答意者。众生虽有佛性。要修缘了。方乃得之。以由烦恼未有二因。今未得果。合第一譬至。

不生果者。未来若修缘了。方能得果。故云佛性因缘能生也。

若铿然固执者。若定执正因佛性者。如执灯明未出不能破闇。

若因缘假名者。若晓未来因缘会得。则能得见。如了灯日虽复未至。未出不可定执。不能破闇。

经云能生众生佛性者。能生初住及后身等佛性。

经云若言五阴是佛性者。若云众生有佛性应在阴心之内。云何说言非内非邪。

经云或时有时解脱解脱者。现在得入。

岂有无真俗之中者。业道即俗。烦恼道即真。苦道即中。三道即三谛。所以中道非真俗外。

复应双是者。谓双是者。谓双照也。

及如虚空者。计外也。

根尘合者。生即法界。全根是根。即法界全生是根坐无二。方名为合即体一。

又佛性如虚空者。明众生依正。未造之时本如虚空造已亦如虚空遍一切处又佛性如世间道。有未行者。有欲行者。有正行者。有已行者。虽有未行等不同不可突道有二。佛性亦尔。悉皆无二。

理无二是者。十方三世诸佛同一法界。而无二理。

事毫差者。一生无非法界故也。

先出二执者。而众生不知故执。菩萨为自行化他生二边执。故遮之。

经云佛性非内非外者。约遮权以说亦内亦外。

约开权显中道以说下去例尔。

经云金刚之身等外也。十力等内也。

若定执者。即堕边。是故如来皆先遮此二边。一一悉以法界释之。

经云内善思惟下。约修行起计以说。

经云檀波罗蜜下。亦是约修行定执堕边以说。

经云不断者。现在不能断也。

不灭者。未来必得。故灭犹如灯。

炎者。此取炎炎相续不断为譬。

经云时节异者。水土时异。

经云有净不净者。若发心断烦恼即净。现虽未净。未来必净。

经云亦生不生者。修习缘会。即反此不生。

经云是名执著者。若云乳中已有于酪。不假酵𤏙即名执着。

经云离是二事者。离执着虚妄。已修习必得。

谁作次第者。次第者。皆由因缘和合。方有酪等。若无方便。谁作次第。

经云不等者。只是由心不遍。而起偏执。

经云智者。闻涅槃经人。即是智者。

经云明欲者。欲为发识之缘故云欲也。

经云异果者。草为乳因。乳为草果。求酪于乳草中定无。

无章门者。非一因生一切即是无章门也。

经云以余缘故者。盐是淡物之余缘也。

经云譬如种子者。类于盐执其相则同。

先责难者。责即难也。

经云盐亦应有微不咸性者。难意者不咸之总。既有咸性。盐咸应有不咸性耶。此即互难难有今无。难无今有也。

经云盐一切者。只是一切法。如盐譬也。

经云次第说故者。内四大种子本从因缘而有。名为次第。

不从方便者。不从外四大。而增长内也。

依理起教者。由佛性理起教。方有能诠之用。依教以立行故。次明修因等用。

别明自意语者。自意是今经正意故。更别释。

经云知幻者。知幻方法因也。

知幻人者。能为幻人也。

知幻果报者。知由因致果也。

知幻伎术者。知幻功能也。

知故煞者。煞业也。

知煞人者。能煞人也。

知煞果报者。知因煞生死堕地狱有异就果。来生人中寿命短促有等流果。所感依报乏少光鲜有增上果。

知煞解脱者。知煞贪爱母无明父等得解脱也。

又是知因煞得解脱也。

煞五婆罗门等乃至知耶见者。略余业道。故云乃至知耶见者。知不信因果也。

知邪见人者。知一阐提也。

知邪见果报者。知邪见人死堕阿鼻。是异熟果。来生人中邪见转增。是等流果。依报眷属悉皆𨷂乏。是增上果。

知邪见解脱者。知因耶见识达正道。名为解脱。

得无量罪者。波斯匿王先有诚教。

有犯佛者。罚财入官。彼闻得罪。谓招此罪。故求与财(云云)。

随自他意可知者。说有是随他。说无是随自。说俗是随他。说真是随自。说常乐等是随自。说无常等是随他。

经云十住菩萨少见佛性者。初住菩萨尚具见佛性。

今言十住少见者。但赴他冥乐耳。

就一法即略者。一行一解一一皆有略广相对。

经云不应语者。不与世法出世法相应。故不应说。

经云鹿子母者。是毗舍佉夫人有子名鹿。

无有而有者。十力等本来体如虚空。名之为无。犹修即断而智所成有十力等。故曰无有而有。

有所无者。有谓烦恼等。今由即知而断。断烦恼之有而今无。

不善无记者。略不牒于善聚又善堪助菩提。故略不说。又善恶成无记报阴也。

经云圣非圣等者。圣无为实寂静。非净非界烦恼。非取受记非有。非三世非时。常乐我净非色等。非内入。非外入。非十二因缘。并类无所有。而有余句。并类有所无。

经云后身菩萨(至)余菩萨者。此文须存二释。若言后身不解佛性。即前二教补处。其余菩萨即补处已下。若作与夺释者。圆位等觉尚未穷妙觉极地佛性。况等觉已下菩萨。然疏中正作此释。故云尚自不了。又别教向中菩萨亦未能解。何况行住已下名余菩萨事开业行因果。别教俗谛十法界业行因果。药病等不同。及世界俗谛世味熟德等。二乘皆不识。

应身为世谛者。化叵难量不可思议。故非二乘能了上文云。现病是佛境界非二乘所智。即其例也。

何处说世谛者。意云。何处经中说世谛。此亦自是一解。今经自云。耆山说也。

别有所关者。五时八教七重二缔等。遍于一代。或盈或缩。相入相即。及开显等。皆非二乘所知。

境界性者。恶耶堪为佛所观境未有一毫之智。名境界性。

万善了因者。了因了于万善。名了因性。

亦名缘因者。指上万善也。

众生性者。众生名通。通于深浅。既云俱有通名众生佛性。

一句至七句者。此通就今中通大章共释。故云一句至于七句。

自他语两亦者。抑挫阐提。现在未有佛性。名亦无。当来必得名亦有。又昔未发心名亦无。今方发心名亦有。

俱无者。善人无恶边。恶人无善边。故云名各无一边。

善根人有无得之性者。有于无所有有所无句也。

次单约理内者。此约法法内眷属以释也。

谓此为能解者。他自谓此释为得意也。

又约三谛者。三缔摄法尽。由未得三谛。不至彼岸。

俱无中道因果者。未有缘了真因分果也。错鱼(七略反)。

但求实利者。谓顺涅槃以求解脱。名从戒。戒经云不具随道者。不具定道无作也。

余六深阴者。伽陀此云重颂。尼陀那此云因缘。阿波陀那此云譬喻。阇陀伽此云本生。毗佛略此云方广。阿浮陀达摩此云未曾有。此六深阴难解故不信。今意应如法华玄文第八。引达磨郁多罗云。不信六部互不相通。谓小无广问记大无缘喻义。但信六部其互相通。谓修多罗。只夜。伽陀。伊帝曰多伽。阇陀。阿浮达磨。以文消今其理雅合。

经云智不具足者。从初发心唯求佛智。名此具足。降此之外皆不具足(鸟唤反惊叹也)。

前四方便者。五停一。别念二。总念三。𤏙法四。若准下三十三经。初一不净。二念处。三因缘。四𤏙法。与此少异。

大乘则通三十心者。此依别教大乘以释。则住行对余四方便十回向对也。

第一属到彼岸者。分到彼岸因。

前第二者。用前第二人为缘也。

仍本似位者。此释为胜。

刀长者(音雕)。

此殊不见理者。不见通别二教。彼岸所至。

故知涅槃有异者。大小二涅槃不同。小涅槃不见性分段变易二死异。

通别互举者。生死河别。唯佛能度涅槃河通。通于四人。

涅槃疏私记卷第八

承保四年五月书写之了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