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续纂淮关统志 卷五关口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淮关统志卷之五关口商税附

设关稽税,必分立各口以辅之。诚以水陆纷岐,舟车杂沓,商贾贸迁,其途百出,不得不多方堵御,以杜绕越之弊。且令得就近输纳,亦属便民之道。惟此中或有今昔异宜之处,则又在司榷者随地随时善为规画也。志《关口》。

淮安钞关

坐落淮城西北十五里板闸镇运河北岸。实为南北要津,与关署相距咫尺。临河设有关楼三间,后厢楼左右四间,官厅三间,厨房三间,关楼东首方亭一座,水印房二间,对岸关房三间。关楼之前设有桥船五只,联以篾缆,横截河身。每日放关,暂撤南岸,过后仍即封闭。而民间小船时刻往来不绝,未便禁阻,因于关前傍岸开一小口,名曰“小关”,以利舟行,仍严稽察,毋许夹带。至南北抵关船只货物应征钞税,历有成规,备载《则例》,兹不重赘。

天妃口

原设清河县天妃闸东界,在黄、运两河堤岸之上。只因闸旁另开越河,以致税房与运河相隔数里,碍难稽查,乃移于迤下之二井茶庵地方,距大关三十五里,住民房九间。凡北来进口货船至此查验有无北钞,并点明包捆件数、舱口浅满,令客贩自投石数,填注号帖,给发客贩赴关投钞。仍逐日将进口船货开报二纸,一送署内,一交大楼查核。其在清江下卸货物,亦由该口查明,填给印帖,执赴清江口,丁役扦查见数,投署报纳。至进口零星货物,历来俱系该口按则收纳钱粮,登填印簿,给票放行,按日具报。外有分口一处,在清河县马头镇草坝地方,离本口三里,即由本口分役稽查,租住民房七间。凡南河来安东北去,与清河、桃源等处货船往南河去者,俱在该分口扦量见数,按则报纳,发单仍交本口,换给印票,登簿放行。所收钱粮,汇入本口报解。如有南河来固始米船在清河卸者,该分口即取具牙行保结,押赴仲庄分口交明守取,回报存查。并于二坝口拨役巡查,以防走漏,并不收税。其大关各口货船报往南河武家墩去者,应在该分口验缴印票。

外河口

坐落山阳县老坝口地方。在大关之北,今隶清河县属,距大关十五里,住官房三间、民房六间。耑查北来旱驼货物过黄河南去,以及自安东来席摺端芦在本地卸卖者;又自王营一带贩买豆、麦、油、酒、活猪等物南去或本地卸卖者;再,清江一带贩买杂货、占米、饭米等物往王营去者。俱在该口计石输纳钱粮,给票验放。又,该口设立黄河堤岸,淤滩过远,船只不能抵泊,向于东、西两头设有二小口,一名水沟口,一名西滩。又于中渡设一小口。俱分役巡查,并不收税。其大关各口货船报往王营去者,并在该口验缴印票。

草湾口

坐落山阳县地方。在大关北十里黄河堤上,住官房十间。旧例专司稽查货物盘坝。于康熙四十九年起始行给发印票,稽征钱粮。凡自安东来货船在本地上店,与自淮城贩买货物往安东去,以及席摺端芦往北去或南河去者,俱在该口照则征收。又,自北来活猪浮水过渡,由草湾至乌沙河上船南去者,亦在该口报纳钱粮。又,二坝地方相离里许,该口分役巡查,以防偷越。其从北来、南河来货物已在各口报过钱粮,由黄河往安东去者,到该口验明,收缴印票放行;再,自安东黄河来豆饼货船席摺端芦进口过大关南去者,先到该口挂号,赴大关呈明保结,仍赴该口验放进口。

仲庄口

坐落清河县杨家庄地方。住官房五间,距大关四十里。凡运河北来货物船只往王营、安东、桃源等处去者,以及三义庙、三岔、豆瓣集、双闸等处本装豆饼北去者,俱在该口扦查,报纳银粮,填给印票放行。其由永丰来出盐河口之货,到口执票验放。外有分口一处,坐落旧清河县治之西,离本口十里,向系分役稽征,租住民房五间。凡由黄河北来货物往安东去,与仲庄装往他处及固始米船,俱在该分口扦量,收兑钱粮,仍赴本口填票登簿具报。所收钱粮,汇入本口报解。其有驴驮庄收与渡船来往零星食用米粮,概不征税。再,草坝口押交米船,亦系该分口丁役查验回报。其大关各口货船报往清河众兴等处去印票,以及长山口钞票并宿关印票报往安东、王营去者,俱在该口验缴。

永丰口

原属山阳,今隶清河县之黄河北岸草湾口对河周家庄地方。住官房四间,距大关十五里。该处原系草湾分口,于康熙五十八年起另行设役稽征,下通安东、沭阳滨海之区,上达永丰庄、颜家河、新工、韩家庄等处。凡过大关货船,到口挂号,先赴大关呈明保结,仍至该口验放,到关扦查输税南下。其零星货物,即在该口扦量,照例报纳,填给印票,以防奸犯越漏。但该口于五六月间黄河水大,开坝畅流,各处货船往来络绎。至霜降后,黄河水落,则闭坝断流,并无船只往来。间有潮河来盐、鱼车载陆运,并零星起旱货物,仍在该口按数称查,收兑钱粮,给票放行。其大关各口货船报由中河往安东、永丰去者,例在该口验缴印票。

下一铺口

坐落淮城南角楼地方。距大关十五里,住民房七间。向系稽查口岸,凡有应征货税,俱押赴大关报纳。后因零星小贩,货物无多,概令赴关投税,往返需时,不无羁累,若竟宽免,又恐奸贩乘机分运,是以雍正年间即经酌量便商,就近在该口收纳。嗣于乾隆十五年一体请发商填印簿,给票稽征。凡南来货物,有不过军饷,即在范陈码头下卸,并已过军饷在淮城西门下卸者,俱责成该口逐一扦量,称查见数,押令该客赴署投纳钱粮,验票放行;有应完落地税者,另行钤盖棕印。而该口止于零星货物就近收纳钱粮,登簿填票,具报汇解。再,离口三里杨家庙南有护城河一道,下通高、宝,上至武家墩,一堤之隔,即系洪泽湖,又有汊河,名为文华寺,可通清江,每有奸贩偷运木植、货物,漏税甚多;并平河桥、塔儿头、曹甸等处亦有木植下卸。俱令该口丁役不时巡查,以杜偷漏。其大关各口货物由陆路报往南去以及淮城下卸者,应在该口验缴印票。

周闸口

坐落山阳县高家堰地方。距大关西南一百二十里,即洪泽湖南岸,住民房六间。凡南来经过蒋坝旱驮一切货物,按则输纳,给发印票放行。又,龙王庙、高良涧二处出产豆货,该口巡役不时巡查,以防奸商猾贩盘坝越漏。其大关各口货物,报由陆路往高良涧、盱邑翟、蒋二坝等处去者,应在该口验缴印票。倘遇洪湖水大,开放天然等坝,则湖水畅流,南河豆载货船,每借水势乘机南下,经前监督差派淮税大使协同人役前往,按照大关一例扦查办理。

庙湾口

坐落阜宁县城外。名为“工部厅”,住官房七间,距大关一百六十里。该口止按梁头征收船料,给发船单、桅封各一纸。桅封实贴舱内,印烙火印;船单交给船户,以凭往来照验。统以一年为满,另行更换。外有分口一处,坐落串场河地方,亦名新河,离本口三里。又于乾隆二十八年,因开挑海河深通,船只每多绕越,有亏税课,当经奏明,在于海河小关子地方设立分口,离本口六十里。两处俱由本口分役稽查,以杜偷漏,各租民房居住。其大关各口货物报往阜宁、庙湾去者,应在该口验缴印票。

长山口

原设徐州长山地方。系清江厂工部分司稽征。归并淮关,不知何年;移驻宿迁县之皂河集,无可考据。计距大关二百八十里,里、外河关房二处,共民房十六间,征收北钞。凡西河来舟瓜船有莲花站者浅而宽,例系按梁七折;其徐、邳、蔡家楼等处船只则较西河船深而窄,例系按梁八折,俱折尺不折寸。每梁头一尺纳银二钱五分,填给印票,该船户执赴大关验缴南下。再,外河来货物过坝由里河北上者,亦在该口按照梁头一例输纳北钞钱粮。如本口境内装运米粮、秫秫、饼货、木植等物北去者,例在该口扦量,按则报纳钱粮,给票放行。其大关各口货船报往北去者,应在该口验缴印票。

白洋口

坐落桃源县洋河镇。距大关二百里,住民房九间。凡邳州、睢宁等处出产豆、麦等物装运南去者,在该口输纳北钞钱粮。按照梁头尺寸,每尺纳银二钱五分,填给印票,执赴大关验缴。其梁头在六尺以外者,每尺八折输钞,折尺不折寸,如在本地卸者不折。倘遇黄河水急,商船停泊维艰,在上游毛家宅地方停泊,离该口三里,该处原系装载卸货码头,钱粮仍到本口报纳。再,本口境内装运米粮、秫秫、饼货、木植等物北去者,例在该口扦量,照则报纳钱粮,给票放行。其大关各口货船报往白洋河去,以及长山口钞票并宿关印票报往众兴、桃源去者,俱在该口验缴印票。

新河口

坐落桃源县地方。距大关二百里,住民房六间。旧系洋河分口,于康熙五十九年起另发印簿印票,差役住宿稽征。凡自济宁、南阳、夏镇一带装载货船往南去者,在该口按照梁头尺寸输纳北钞,每尺纳银二钱五分,填给印票,执赴大关验缴。其梁头至六尺以外者,每尺八折输纳,折尺不折寸,如在众兴就近等处下卸者不折。再,众兴集在新河下游,离本口四十里,如装运货载船只亦在该口按照梁头输纳北钞钱粮。又,孙家塘在新河上游,离本口二十里,系该口巡查之处,如本口境内装运米粮、秫秫、饼货、木植等物北去者,例在该口扦量,照则报纳钱粮,给票放行。其大关各口货船报往新河、众兴去者,应在该口验缴印票。

后湖口

坐落桃源县地方。距大关二百二十里,住民房五间。从前亦系白洋分口,并于康熙五十九年起另发印簿印票,差役住宿稽征。凡自亳州、徐溪口、虹县一带装运货船往南去者,在该口按照梁头尺寸输纳北钞,每尺纳银二钱五分,填给印票,执赴大关验缴,向无折报之例。如由盱眙载货南去北去者,亦俱在该口一例输纳北钞。其大关各口货船报往后湖、归仁集去者,应在该口验缴印票。

以上十二口所收钱粮随正加一火耗,每半月一次解赴关库。

轧东口

坐落阜宁县东沟地方。距大关一百二十里,住民房九间。凡安东、海州出产豆、麦由马家荡南去以及南来杂货、木植,于康熙二十八年题准在该口收税。豆、谷每石正银二分,以六二五折算报纳。至雍正七年,复经题准,改照扦量见数计石,按则征收,豆、谷每石五分,七折扦算,八折报纳,现在遵行。其农家籽粒、庄收稻谷柴草,例不征税。向有巡查分口二处,一名魏家滩,在本口之东,其处水深,每多货船停泊,应查明令赴本口挂号扦量纳税;一名益林,在本口之南,相去七里,凡豆杂货物自陆路来者,俱至此下船,亦应令赴本口报税。又,清沟分口一处,距本口三十里,向于该处分役巡查,嗣因北来豆麦粮食有从此雇船出荡者、南来杂货木牌有至此卸卖者,肆行无忌,实为轧东口漏卮,当于河心钉桩木二排,以绝走漏。至乾隆五年,复经酌定,撤去桩木,设立税房,分役巡查,现住民房三间,所收钱粮汇入本口报解。其各口报往轧东、益林等处去,以及由陆路往下河去者,俱在该口验缴印票。

流均口

原设盐城县属之流均沟地方。乾隆二十年因该处地势卑洼,屡被水患,题准移驻于山阳之泾口,住民房六间,距大关八十里,实去流均不远,故其名不易。凡自淮城东门外涧河至马家荡往来货船,向系轧东口分役稽征,所收钱粮附入轧东汇解。嗣于乾隆十五年一体另请商填印簿,给发印票,设役征收。至农家籽种、庄收稻谷、日用柴米以及淮城东门、车桥等处不过流均口远去出境者,听其往来装运,例不征税。其大关各口货船报往下河、车桥等处去,应在该口验缴印票。

以上二口所收钱粮止纳正项,例无火耗,每半月一次解赴关库。

统计淮关征收钱粮口岸十四处,均请有部颁商人亲填循环各簿及户科季簿,按照登填,年满汇解考核。

军饷口

坐落山阳县南湖所地方。在南角楼对河,距大关二十里,住民房八间。凡南来北去一切货船,俱在该口查明包捆件数、舱口浅满、分别花色,概令客贩自呈石数斤重,注明下卸处所,登填号簿,给发印帖,执赴大关投税。仍逐日将过口船货开报二纸,一送署内,一交大楼查核。如系往来空船以及淮城、湖嘴下卸米谷例不征税,该口查无夹带货物立即放行。至在大关并各口纳过钱粮南下货船,该口逐一验收印票放行。其每年重运粮船盛行之际,设遇河道拥挤,碍难稽查,则暂行分役对河两岸查办。

上一铺口

坐落山阳县西湖嘴地方。距大关七里,住民房七间。凡南来货物在湖嘴下卸或往安东去者、□□装豆麦及在湖嘴贩货南去者,均在该口扦量[称]查见数,登填号簿,给发印帖,执赴大关完纳钱粮,验票放行,仍逐日具报送署核查。如有落地商税者,随盖棕印以便发卖,如无棕印即系漏税。至北来货物在该口下卸已经报过钱粮者、并下河来货船在湖嘴上一铺卸者,俱在该口收票验卸。

乌沙河口

坐落山阳县乌沙河地方。距大关三里,住民房九间。凡自淮北等处装运土产货物及醃萝蔔、莴苣、盐包、灰等项往南河去或南去者,与南来木植在乌沙河卸者,俱在该口称量斤重石数,点明包篓件数,给发印帖,执赴大关报纳钱粮,仍逐日报署查核。其各口货船报往淮北以及本[口]卸者,俱在该口验缴印票。

清江口

坐落清江闸口地方。原属山阳,今隶清河,距大关十五里。先于康熙二十四年以该处去外河口甚近,酌行裁汰,嗣又复设,现住民房八间。凡南、北、西河进口货船在清江下卸或回空粮船下卸货物,以及清江贩买货物他去,俱在该口称量见数,登填号簿,给发印帖,令赴大关完纳钱粮,执票分别验卸放行,仍即报署查核。至零星一二石货物,概行押赴外河口,就近输税领票开行,以省小贩往返之劳。其南来过大关以及安东、周闸等处过天妃外河纳过钱粮零星货物在清江下卸者,该口对票验卸。如有落地商税,钤盖棕印。

以上四口系稽查走漏之处,并不征收钱粮。

抽分附

上一铺众兴集军饷仲庄清江长山窑湾天妃

以上七处,自康熙三十年起,题定每年重运粮船过淮时,分差丁役在于各该处稽查。遇有粮船下卸货物,按则稽征,登填印簿,给发印票执验。所收钱粮并随正加一火耗每半月一次解赴关库汇报。粮船过竣,概行撤回。

宿迁上关

坐落宿迁县南门外,居东、西两关之中。距淮安大关二百四十里,住瓦房十八间。凡黄、运两河货船过宿经东、西关,丁役扦查见数,核明应纳钞税钱粮,给发印签,持赴本关照数交纳,亲填号簿,换给印票,仍赴东、西关验明放行。所收钱粮,除招徕绸布不征火耗外,余俱随正加一火耗,并经委员逐日弹兑,封固贮柜。每半月一次解交淮安关库存贮汇解。至重运粮船盛行之日,每有上水北去货物于过淮后潜上粮船,带过该关,偷漏宿税,是以向例耑差该关书役在淮就近并征该关应纳钱粮,给票赴宿验放,以杜透漏之弊。俟粮艘过竣,仍赴该关报纳。

东关

坐落宿迁县东运河堤岸之上。距上关二里,住官房二十三间。该口河身宽阔,向未设有浮桥。乾隆九年始,经奏明设立牵缆,上系巡船,挨次稽查,以杜偷漏。凡系运河经过货船,该关丁役扦量见数,核明应征船钞契税钱粮,填给印签,执赴上关交纳,登簿给票,仍赴该关验放。其税银不足一两者,即在该关征收,每日汇缴上关,填入商填尾后,以免零星小贩往来之烦。(至)[自]该关迤上二十里有六塘河一处,上通骆马湖,下达海口,每遇夏秋水涨之时,与黄、运两河相通,有运河北来杂粮、煤炭等船从此转出黄河者,亦有自黄河装运货物转入运河北去者。此等船只皆不过东关,是以向例届期出示晓谕,分差书役前往驻口巡查,凡有货船经过,即就近扦查,填发印签,持赴上关投纳钱粮,凭票至口验放。如应征货税按则科算,正银不足五分者概免征收。又,该关迤下二十里有孙家塘一处,每逢秋成,例派巡役分往稽查,凡有本处所产杂粮、豆麦装往南下货卖者,即在该处扦量,给发印签,执赴上关交纳,登簿给票,仍至该关验放。

西关

坐落宿迁县西黄河堤岸之上。距上关二里,住民房二十五间。凡系黄河经过货船,俱在该关扦量见数,报纳船钞契税,并与东关同例。(至)[自]该关迤下二十里有陈家道口一处,每逢秋熟,分差巡役稽查,凡本地所产麦豆、杂粮等货,在该处装运南下者,即在该处扦量,给发印签,执赴上关交纳,登簿给票,仍至该关验放。

徐关

坐落铜山县东门外。距淮安大关四百八十里,离宿关二百四十里,住官房八间。按照向例征收陆税钱粮,凡系车驮零星货物例无火耗,其科算不足正银二分者并免征税,所收钱粮,按月解交淮安关库存贮,俟季满统入宿关商填尾后报部汇解。

以上俱请有部颁商填循环簿及工科季簿,按照登填。年满,附搭淮关税课,解部考核。

按:该关例征钞、税、石、契四项钱粮。内石价一项,于乾隆元年经前监督唐英题请豁免在案。其丰、沛、萧、砀四县陆税一款,亦于乾隆元年归并地方官征收,解交藩库。乾隆五年经前监督伊拉齐奏明在关额内扣除,现在实存正额银两,定例按二、四两季起解。再,该关向例除商贩成包成捆货物应用扦称外,所有散装货物,俱系通船一载核算。自乾隆九年五月,前监督倭赫奏明,不拘头梢舱舿,一例扦查见数,成包成捆仍行秤称,通船一载之例,永行禁革。其契、钞二项,照旧征收。

海关

坐落阜宁县城外。地名“工部厅”,住官瓦房十间、民瓦房三间。设有驾缆巡船七只,早启夜闭,以防偷越,离淮安大关陆路一百六十里、水程二百四十里。原隶江海关属之庙湾口,即在淮关庙湾口关房之前,每年正额银三千八百四十两,自雍正七年户部奏准就近归并淮关兼收,故改名“海关”以别之。凡经过该关一应货船,俱按江海关定则征税,照货起钞。至一切航海货载经由该关,并照例扦量见数,七折报纳,亦依货起钞。如系车载驴驮肩担背负零星货物,税银不及三分者概免输纳。其本地所卸米稻并本城内外所买豆麦、杂粮亦不征税。再,离该关三里有串场河一道,亦名“新河”,通潮通荡,直达高、宝、苏、杭,货船每多绕越。向系该关并淮关庙湾口二处分役稽查,住民草房十二间,如有往来货载,查明押赴海关报纳税钞钱粮,给发印票,淮关庙湾口征收梁头钱粮,实贴桅封印单放行。又,乾隆二十七年,新开海河分口一处,地名“小关子”,亦坐落阜宁县属之东南,离该关正口六十里,住官草房十二间,系于二十八年奏准在该处设口,分拨海关正口书役前往,同淮关庙湾口书役驻宿一处稽查,海关征收钞税,淮关征收梁头,各有专司。所收钱粮,各归正口循环簿内,报解淮关,兑收贮库。

朦胧口

坐落阜宁县地方。在射阳湖南岸,距淮关陆路一百三十里、水路一百八十里,离海关正口六十里,住瓦民房八间。征收本地出入货税,不收船钞。所收钱粮除豆税无耗外,余皆随正加一火耗,按半月一次解赴海关正口汇解。

新沟口

坐落阜宁县地方。在大沙河之内河边,距淮关陆路一百五十里、水路二百一十里,离海关正口十五里,住官草房六间,征收本地豆麦等项货税,例无火耗,亦不征纳船钞。外有板沟分口一处,系康熙三十七年分设,去新沟本口三十里,分派人役前往稽征,所收货税亦无火耗,按半月一次归入本口,一并解赴海关正口汇解。

佃湖口

坐落安东县佃湖地方。距淮关陆路一百九十里、水路二百六十里,离海关正口四十五里,住民草房八间,征收本地卸卖及南去货税,不征船钞,所收钱粮亦无火耗,每半月一次解赴海关正口汇解。

石口

坐落盐城县东门外。设有东、北二闸口,离淮关陆路二百八十里、水路二百四十里,离海关正口水陆并一百二十里,东闸住官瓦房十二间,北闸住官草房六间。先因东省油、豆等船远从盐城之新洋港出入,偷漏海关税课,当于乾隆二十六年奏准设立,拨役住宿稽查。凡航海油、豆、鱼、蟹等物以及出闸零星杂货,并照海关之例按则征税,船只照税纳钞,所收钱粮俱随正加一火耗,按半月一次解赴海关正口汇解。

以上各口均有部颁商填循环[簿]及户科季簿,按照登填,年满附搭淮关税课,解部考核。

按:旧志纂于康熙二十五年。大关之外仅载军饷、上、下一铺、草湾、外河、清江、北头、天妃、周闸、长山、白洋、庙湾十二口。而清江一口,当时已经裁去,嗣又复设。其北头一关,亦称海禁既驰,货船已多越漏,当必旋废,随时兴革,原无一定。而且宿关、海关归并之后,今昔迥殊,不无添设。业于乾隆元年遵奉部札查定应存应革各口章程,并于乾隆六年、十七年叠次清查,题定淮、宿、海三关设立各口处所、名目有案,具载《令甲》。

商税附

一、淮城上、下一铺,清江、板闸,本卸货物,例有落地商税钱粮。该客赴关完纳钞税后,并投候本衙门将该客所报货数核明应纳商税,填给商单,饬发税司征收。该客即赴司完纳,领单执照。如有本店货物转发他处去者,经过关口,即以商单按照定限呈验,以凭放行。

一、淮城上、下一铺,清江、板闸,本卸零星货物,核算商税钱粮,其数不足二分者概免输税。

一、酒曲、机粉、牙胶等税,自乾隆九年复征。饬委税司专役前往乡村镇集,按例征收汇解。

一、绒线季税,系淮城上、下一铺,清江本处铺户,自行赴署,照例按季完纳钱粮。

以上商税各款,原属淮仓正项钱粮,自前监督倭赫移咨各院,责成淮安府税课大使稽征,按期报解,年满汇奏题销。其经征地方、里程,载在《乡镇》之后。

续纂关口

东关

按:原《志》“应纳钞税”,条载分明。四十四年,因隶宿迁之众兴、长山抽分,界址不清,详为勘定,以宿迁东关为界,关北归长山,关南归众兴。

二山子岔河

查二山子官房三间,建于嘉庆十七年,四月二十七日告成,在盱眙县境二山子山,系山主陈永泰愿捐田亩,有据存案。于五月初九日升旗,上写“奉旨淮安关稽巡口”字样。奉掣该口稽巡丁役关房窄狭,住歇附近文昌阁内,火食厨灶一切在庙。于是年五月十二日为始,前往该处驻巡,经费饮食,按班给发。差派家人一名,每日经费饭银六分四厘,又找补八折纹银一分五厘四丝,每班共纹银一两一钱八分六厘;巡役二名,每名每日经费饭银三分二厘,又找补八折纹银七厘五毫二丝,每班共纹银一两一钱八分六厘。此项用银,系大关丁役派出稽查,例应在于大关经费内酌拨,毋庸另行开支。外有找补二山子饭食并文昌阁香火、升旗、水火夫、路费、油灯等项,每班仍发色银七两九钱。不入经费,在于饭食项下支销。

又,岔河官房三间,亦建于嘉庆十七年,五月初九日告成。是日升旗,上写“奉旨淮安关稽巡口”字样,在山阳县境岔河镇三元宫庙傍,地系该庙僧人出具租批。奉掣该口稽巡丁役住歇、火食仍在庙内。亦于是年五月十二日为始,差派家人一名,每日经费饭食银六分四厘,又找补八折纹银一分五厘四丝,每班共纹银一两一钱八分六厘;巡役二名,每名每日经费饭银三分二厘,又找补八折纹银七厘五毫二丝,每班共纹银一两一钱八分六厘。此项用银,系大关丁役人内拨出,例应在于大关经费酌拨,毋庸另行开支。外有找补岔河饭食、三元宫香火、升旗、人夫、船费等项,每班仍发色银八两八钱。不入经费,在于饭食项下支销。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