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天下书楼 > 国学常识

五一 经之传授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秦始皇并吞六国以后,设博士官(和今日的参议相似)保存并传习诗书,禁止民间私自讲学,后来因博士淳于越议论不合时宜,丞相李斯主张烧百家书,始皇采用他的提议,次年又坑儒生四百六十余人。因此陈涉起义时,鲁诸儒生带着孔氏的礼器,前往参加。汉高祖初起兵,还看不起儒生,取儒冠以盛便溺,后来天下平定,方才领悟思想问题的重要性,于是以太牢祀孔,用秦博士叔孙通、张苍厘定法制。惠帝继承他,废除民间挟书的禁令。文景二帝,又仿秦制设博士,但人数不多。到武帝罢黜百家,表章六经,学术乃定于一尊,设置完备的五经博士,以通经为登进人材的标准,于是经之官学,成为富贵荣显的捷径。

汉因秦以纯法治主义而失败,所以一反秦的所为,而崇尚儒家的德治主义来拉拢人心,这就是以利禄提倡经学的由来。所谓经学,和战国时代的儒学不同,经生不自创学说,而只是从事经书的传习与注解。所以经学的发展,便是学术思想停滞不进的征象。

在西汉官学中取得支配地位的是今文学派,即所谓十四博士(宣帝元帝时)的经学,十四博士是:《易经》有施、孟、梁丘、京;《尚书》有欧阳、大小夏侯;《诗经》有齐、鲁、韩;《礼》有大小戴;《春秋公羊传》有颜、严,共十四家。他们的师承,列简表如下,其中不著名的人名略去:

69abb208a59c09ebb89f7f64e348cb35.jpg

上表中穀梁未立学官,又,何休不属于西汉。但现在流传的今文学派书籍,何休《公羊传注》很重要。此外伏生的《尚书大传》,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两种书虽还存在,但还是后人辑本。

西汉末年,古文经传陆续出现,古文学派因而产生。刘歆继承父业,校秘府藏书,将费氏(直)《易》、孔氏(安国)《尚书》、《毛诗》、《春秋左传》、《周礼》等古文经传,一一加以研究整理,古文学于是获得发展的基础。

近人康有为氏指斥刘歆伪造古经,帮助王莽。当时王莽以复古名义行新政,刘歆在学术上赞助他,大概是事实,但他不可能一手伪造那许多古经。不过古文派传授不大可考,我们不得不把刘歆当开派大师看。

古文经学虽未能成为官学,仅流传民间,但因有服虔、马融、许慎、郑玄等大师的努力,势力渐盛。他们与今文经师不同,都能兼通群经,把训诂工作做得切实。郑玄作《毛诗笺》,注《周礼》、《仪礼》、《礼记》,兼采今古文经说,虽被认为混淆家法,但因此却集了经学的大成,而使今文派消沉下去,并且他注重名物训诂,开了考证学的先路。古文派现存的书,除上述郑氏数种外,还有许慎的《说文解字》及《五经异义》(后人辑本)。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