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卷一 书(嘉靖已丑至甲午 内集一)

(快捷键←)[没有了]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欧阳南野先生文集

卷一 书(嘉靖已丑至甲午 内集一)

答章介庵

人之心,各有所明,各有所弊。古之圣贤亦必亲师取友,好问好察,然后能去其所弊,以适于道。助我之憾、启予之喜,孔子犹有望于其徒,而离索之久,子夏不自知其过,况吾辈乎。仆自问学以来,诚赖朋友讲习切磋,而后此心之是非、义利、公私、邪正取舍渐明,而克治渐密。故尝自念,人不可一日而不求友。

答陈盘溪

后世之学,正坐信此不及,乃自生枝节,自作艰难,以成其意见,不思吾身动静语默、行止久速、视听食息、知识思虑,莫非良知之所为,而一毫之人力无所与焉。......人惟不能循其良知而作好作恶,用智自私,是以动静语默之间,皆失其则。......故君子之学,循其良知而不自私用智以凿其天命耳矣。静而循其良知也,谓之致中,中非静也;动而循其良知也,谓之致和,和非动也。盖良知妙用有常,而本体不息。不息故常动,有常故常静。常静常动,故动而无动,静而无静。故凡动而无静、静而无动者,物也。良知,心之神明,妙万物者也,体用一原、动静无端者也。知此则知致知之功矣。......循良知而无所亏欠之谓致,致非有所推广增益也。循良知而无所损害之谓养,养非无所充满流动也。......动而不动于欲,则得其本体之静,非外动而别有静也。

古人之学,只在善利之间。后来学者,不知分善利于其心,而计较揣量于形迹文为之粗,纷纷扰扰,泛而无归。故宋儒主静之论,使人反求而得其本心。今既知得良知,更不须论动静矣。夫知者,心之神明、知是知非而不可欺者也。......致知也,故无感自虑,有感自直,所谓有为为应迹、明觉为自然也。是之谓静。若有意于静,其流将有是内非外、喜静厌扰、如横渠所谓累于外物者矣。

夫人者,天地之心。故万物皆我。天地一身,故格物所以致我之知,亲民所以明我之德,合内外动静之道也。

道之不明,正惟学不知心之良知,而伥伥然求之于外;既闻良知之说矣,又或混于见闻知识之真妄错杂者,误认以为良知,而疑其有所未尽。不知吾心不学而能、不虑而知之本体,非见闻知识之可混,而见闻知识莫非妙用,非有真妄之可言,而真妄是非轻重厚薄莫不有自然之知也。故近世学者闻而不信、信而不尽,其蔽盖在于此。

答刘道夫

所以为圣者,在乎良知之能致,而不系乎气质之所重。故学者之希圣,亦惟在乎不欺吾之良知,而不必希高慕远,谓必如何而后为良知也。

答傅石山

心之良知之谓道心,杂以私意之谓人心。知也者,致其良知于人心道心之间而不欺也;行也者,致知之功真实恳到,恒久而不已也。......苟不实致其知,则亦不足谓之知。此圣人致知之学最为紧切、所以异于后儒者也。......并进交修......犹有二也,二则不能无先后也。若无物不实致其知,无时不实致其知,则一而已矣。孰为知焉?孰为行焉?而何先后之可言哉?......君子无时无物不致其知,语默如是,动静如是,学问思辨无不如是,故无时非行,无物非行,而无时无物非知矣。......若谓既无私意、既无客气,而犹未能中道,窃以为 无是理也。

答周陆田

君子之学,循其良知。故虽疲形饿体而非劳也,精思熟虑而非烦也,问察辨说而非聒也,清净虑澹而非寂也,何往而不心逸?何往而不日休?故学贵循其良知而动静两忘,然后为得。......于动中求静,而未能动静两忘;求良知于动静之间,而未能循良知之动静也。夫功夫本体非有二也。......良知常动常静,必何动中求静;良知常思常逸,何必别求心逸?故循其良知,之谓大公顺应,之谓居敬行简,聪明睿智,皆由此出。殊途百虑,莫非一致,尝何疏漏隳窳之足患哉!

答罗整庵先生寄困知记

......知觉与良知名同而实异。凡知视知听知言知动,皆知觉也,而未必其皆善。良知者,知恻隐,知羞恶,知恭敬,知是非,所谓本然之善也。本然之善,以知为体,不能离知而别有体。盖天性之真,明觉自然,随感而通,自有条理者也,是以谓之良知,亦谓之天理。天理者,良知之条理,良知者,天理之灵明,知觉不足以言之也。致知云者,非增广其见闻觉识之谓也,循其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知而扩充之,以极其至,不使其蔽昧亏欠、有一念之不实者。......物无方体,知无方体,格致之功亦无方体。物无穷尽,知无穷尽,格致之功亦无穷尽。日积月累,日就月将,而自有弗能已者。、故格物者,圣门笃实真切用力之地,没身而已者也。彼佛氏以事为障,以理为障,既不知所谓格物,而其径超顿悟,又焉有积累就将之实哉?......良知至易至简,而其用至博。若孝亲敬长、仁民爱物之类,千变万化,不可胜穷,而其实,一良知而已。故简易者未尝不繁,而繁即所以为简,非有二也。......离本然之善,则别无可学可问之事;舍学问之繁,则别无至易至简之功也。读书亦问辨之一端。书也者,纪人心善恶是非之迹者也。古人善恶是非之迹,亦吾心善恶是非之迹也。......故古训非外,身心非内也;读书非先,修身非后也。

......教剳谓,人之知识,不容有二。孟子但以不虑而知者名之曰良,非谓别有一知也。今以知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为良知,知视听言动为知觉,殆如椤伽所谓真识及分别事识者。某之所闻,非谓知识有二也。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知,不离乎视听言动,而视听言动未必皆得其恻隐羞恶之本然者。故就视听言动而言,统谓之知觉,就其恻隐羞恶而言,乃见其所谓良者。知觉未可谓之性,未可谓之理。知之良者盖天性之真,明觉自然,随感而通,自有条理,乃所谓天之理也。犹之道心人心非有二心,天命气质非有二性,源头支流,非有二水。......性非知,则无以为体;知非良,则无以见性。性本善,非由外烁,故知本良,不待安排。

......教剳谓,某前书随其位分,修其日履,虽云与佛氏异,然于天地万物之理,一切置之度外,更不复讲,则无以达乎一贯之妙,只缘误良知为天理,于天地万物上良知二字安着不得,不容不置之度外耳。以某所闻,实异乎是。凡所谓日履者,吾心良知之发于视听思虑,与天地人物相感应酬酢者也。夫人所以为天地之心、万物之灵者,以其良知也。故随其位分日履,大之而观天察地,通神明,育万物,小之而用天因地,制节谨度以养父母,莫非良知之用。离却天地人物,则无所谓视听思虑感应酬酢之日履,亦无所谓良知者矣。若于天地万物之理一切不讲,岂所谓随其位分修其日履以致其良知者哉?惟是讲天地万物之理,本皆良知之用,然人或动于私而良知有蔽昧焉。权度既差,轻重长短皆失其理矣。必也一切致其良知而不蔽以私,然后为穷理尽性、一以贯之之学。良知必发于视听思虑,视听思虑必交于天地人物。天地人物无穷,视听思虑亦无穷,故良知亦无穷。其所以用力者,惟在其有私无私、良与不良、致与不致之间,而实周乎天地人物,无有一处安着不得而置之度外者也。

......某非以学问思辨为后而可缓。但谓学问思辨者,学问思辨其良知耳。善读书者,开发良知之聪明而磨砻之,日精日密,不以一毫私意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则大训古典,莫非切己;博识泛观,莫非易简。非外读书而别有尊奉其良知以从事于易简之道。然必真能于读书之际,念念无自欺而求自慊,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乃可谓之开发磨砻、不远人以为道者,而无先后缓急之可言也。

教剳谓,有物必有则,故学必先于格。今以良知为天理,乃欲致吾心之良知于事物,则道理全是人安排出,事物无复有本然之则矣。某窃意,有耳目则有聪明之德,有父子则有慈孝之心。聪明之德、慈孝之心,所谓良知也,天然自有之则也。视听而不以私意蔽其聪明,是谓致良知于耳目之间;父子而不以私意夺其慈孝,是谓致良知于父子之间。是乃循其天然之则,所谓格物致知也。天理之则,民之秉彝,故不待安排而锱铢不爽。即凡多闻多见、其阙疑阙殆、择善而从者,秉彝之知,其则不远。犹轻重长短之于尺度权衡,舍此则无所据,而不免于安排布置,非所谓不远人以为道者矣。

答陶镜峰

尊意似未免疑良知过于简易,致知涉于笼统,须有所裨补增益,然后足以尽其全。此则殆非所以论良知也。良知者,性之昭明灵觉者也。天下无性外之事,无性外之学,凡百虑殊途,无有出于良知之外者。......夫念念循其良知则无忘,念念循其良知而无毫末之加焉则无助。勿忘勿助云者,欲学者惟良知之循,必有事焉而不堕于忘助之病耳,非致知之外,犹有待于勿忘勿助以裨补增益之也。

答徐少湖 二

今之志于学者,往往多谈繁说,而于真心实地上未能着实磨砻锻炼,去偏祛蔽,故施为往往乖戾。

答周良卿

是非之心自一念之是非以至于庶务之是非、古今万变之是非,无不能知。然非必周知庶务、通达万变而后谓之良知。若通达万变而后谓之良知,则赤子安得而有之?犹之明能察色,非必尽察天下之色而后谓之明,聪能听声,非必尽听天下之声而后谓之聪。

答问五条

私意一齐放下,则良心流行不息矣。学与思,即是一齐放下的功夫。......良知是心之神明,贯乎动静者也。良知上用功,则动静自一。若动静上用功,则见良知为二,不能合一矣。

答胡仰斋

夫知良知,而后知所以致良知。良知与知识有辨。知识是良知之用,而不可以知识为良知。......夫知识必待学而能,必待虑而知。良知乃本心之真诚恻怛,不学而能、不虑而知者。而人为私意所杂,不能念念皆此良知之真诚恻怛,故须用致知之功。致知云者,去其私意之杂,使念念皆真诚恻怛而无亏欠云耳。

答柯双峰

心之本体,犹之太虚。太虚之中,无物不有,而无一物能为太虚之染污。苟太虚染污一物,则非复太虚之本体,而不能为无物不有者矣。故凡富贵利达、文章事业、忻戚苦乐、一切爱憎取舍,皆足以为心体之累。

答聂双江

良知二字,就人命根上指出本体功夫,直是真切着明,谓之不学而能,不虑而知,则本体自然一毫人力不与焉。学者循其自然之本体而无所加损,然后为能致其良知。大学言,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自慊而已,曷尝致纤毫之力!故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赤子之心,原无艰难溪径,此诚意之旨也。 二 ......青原之会甚善,......但须常常提掇良知头脑,使诸友日就平易简实,无浮泛论议、曲折溪径,乃为有益。

答欧梦举

皆水也,其源一,而其流清浊异。清者不失其本源,浊者失其本源。虽失其本源,然不可以浊者为别一源,虽则清浊未始异源,然不可不知其源之本清也。是故不可混也,亦不可二也。良知与知识,何以异于是?良知至善者也。知识则有善有恶。不知所辨,则认知识为良知,而善恶混矣。歧而二之,则外知识以求良知,良知何从而见哉?......独知也者良知也,慎之者致知也。凡人意念之善恶,无有不自知者。善则慊,不善则不慊。虽小人之为不善无所不至,而其消沮愧悔,自有不能慊于心者。此良知之不容自欺,所谓诚为可掩者也。......程子云,天德王道,其要只在慎独。此尧舜之所以精一于人心道心之间者也。......来书云,考圣贤之经传,参事物之散殊,不过以资吾心之知识,岂藉此以收致知之全功哉?夫君子多学前言往行以畜其德,非以资知识而已也。学者诚能于事事物物之间念念毋自欺而求自慊,则凡考经传、参事物,莫非畜德之学、致知之全功。苟以资吾心之知识,则亦不得谓之致知矣。

夫致知格物之学,先须体认良知明白,而后有所用其力。......知良知之所以为良,则知所以致知;知所以致知则知所以格物;知所以格物则致知之功切近精实,知行合一,非若后世之广其知识见闻,使初学之士泛滥而无所归者比也。

寄何益之

意之善恶,虽小人无有不自知者。慎其独知,毋自欺而求自慊,则知至而意诚矣。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