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第一章 三国演义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第一节 章回小说的产生

元末明初,在过去话本的基础上,产生了一些长篇章回小说,其中《三国演义》、《水浒传》这两部作品,在思想、艺术上都有很高的成就。中国小说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第一节 章回小说的产生

章回小说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唯一形式,它是由宋元讲史话本发展起来的。这种形式由萌芽到成熟经历了较长的发展过程。讲史说的是历代兴亡和战争的故事,如前面已经谈到的《全相平话五种》、《五代史平话》、《宣和遗事》等。讲史不能把一段历史有头有尾地在一两次说完,必须连续讲若干次,每讲一次,就等于后来的一回。在每次讲说以前,要用题目向听众揭示主要内容,这就是章回小说回目的起源。从章回小说中经常出现的"话说"和"看官"等字样,也可以看出它和话本之间的继承关系。

经过宋元两代长期的孕育,元末明初出现了一批章回小说,如《三国志通俗演义》、《残唐五代史演义》、《平妖传》、《水浒传》等。这些小说都是在民间长期流传,经说话和戏曲艺人补充内容,逐渐丰富,最后由作家加工改写而成的。它们比起讲史有很大的发展,其中人物和故事的核心虽是历史的,但更多内容是后人(包括作家)所创造的。它们的篇幅比讲史更长,主要是供读者阅览的,而且明确分为若干卷,每卷又分若干节,在每节前面有一个单句的目录,如"刘玄德斩寇立功"。

到了明中叶后,章回小说的发展更加成熟,出现了《西游记》、《金瓶梅》等作品。由于社会生活日益丰富,这些章回小说的故事情节更趋复杂,描写也更为细腻,它们在内容上和"讲史"已没有一定联系,只是在体裁上保持着"讲史"的痕迹。这时章回小说已不分节了,而明确地分成多少回,回目也由单句发展成为参差不齐的双句,最后成为工整的对句。如明嘉靖后出现的各种版本的《三国演义》,它们把嘉靖本《三国演义》的两节合并成一回,两节的节目即作为回目的两句,起初两句是不对偶的,到了毛宗岗修改《三国志演义》的时候,为了"务取精工,以快阅者之目",就把"参差不对,错乱无章"的回目改为对偶整齐的二句。

第二节 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和作者

《三国演义》不仅是我国章回小说中的开山作品,也是我国最有成就的长篇历史小说。

小说的产生,有它自己的历史过程。从李商隐的《骄儿诗》"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来看,至迟在晚唐时三国故事已在民间流传。宋代通过艺人的表演说唱,三国故事更为流行。根据《东京梦华录》载,北宋时已出现了"说三分"的专家霍四究。又据《东坡志林》载,王彭尝云:"徐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故事,闻刘玄德败,频蹙眉,有出涕者。"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宋代民间说三国故事已经表现出"尊刘贬曹"的鲜明倾向。宋元时代三国故事更被大量地搬上舞台。《宋史·范纯礼传》及南宋姜白石《观灯口号》等诗歌中都有演出三国戏的记载。金元演出的三国剧目至少有《三战吕布》、《赤壁鏖兵》、《隔江斗智》等三十多种,在这些剧本中,继续表现了"尊刘贬曹"的倾向。三国故事流传既有那么长的历史,以三国故事为题材的平话小说,可能很早就产生了,但今存最早的也是唯一的一部《三国志平话》是元代至治年间新安虞氏所刊的《全相三国志平话》。这书是民间传说中三国故事的写定本。它分上中下三卷,每卷都分上下两栏,上栏图相,下栏正文。从评话的内容和结构看,已粗具《三国演义》的规模。不仅拥刘反曹的倾向极为鲜明,而且刘、关、张等人都富有草莽英雄气息,张飞的形象最活跃、最有生气,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也写得很突出。全书内容大半是不同于正史的附会和传说,像司马仲相断狱的因果报应故事,张飞殴打常侍段珪、杀定州太守,以及刘、关、张太行山落草等,情节都很离奇。而且描写粗枝大叶,文词鄙陋不通,人名地名也多谬误,似乎还是未经文人润色的民间艺人作品。从上述的记载和残留的作品看,可知从晚唐到元末,在民间流行的三国故事,愈来愈丰富。为《三国演义》的创作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罗贯中在民间传说及民间艺人创作的话本、戏曲的基础上,又运用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材料,结合他丰富的生活经验,写成了这部影响深远的《三国志通俗演义》。

关于罗贯中的生平材料现存的很少。贾仲名《录鬼簿续编》说:"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与人寡合,乐府隐语,极为清新。与余为忘年交,遭时多故,天各一方,至正甲辰复会。别来又六十馀年,竟不知其所终。"根据贾仲名记载的推测,罗贯中的生卒年大约在1310至1385之间(注:贾仲名《书录鬼簿后》写于明成祖永乐二十年(1422),时八十岁。所以知道元至正甲辰(1364)时,贾应为二十二岁,由此可推测与贾为"忘年交"的罗贯中的生年。)。明王圻《稗史汇编》说罗贯中是"有志图王者"。清徐渭仁、徐钠所绘《水浒一百单八将图题跋》说他曾与元末农民起义的领袖之一张士诚有关系。根据这些片段材料和他作品中对圣君贤相的推崇和所反映出来的丰富的斗争经验,可以推想罗贯中是封建社会里一个有抱负、有理想并有一定的军事、政治斗争经验的人物。罗氏的创作才能也是多方面的,他写过戏曲和乐府陷语,现存的戏曲作品有《赵太祖龙虎风云会》,但主要成就还是在小说方面。相传他写过十七史演义,今存署名罗贯中的小说,除《三国志通俗演义》外,还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传》和《三遂平妖传》。而且他还是《水浒传》的编写者之一。

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现存的最早刊本是嘉靖本,全书二十四卷,二百四十则,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它集中并充实了宋元时期讲史话本和戏曲中的精彩部分,把《三国志平话》的故事作了全部改写,删去了像司马仲相断狱、孙秀才发现天书和刘、关、张太行山落草等荒诞的故事,增加了许多史实,扩充了篇幅,从而成为一部"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长篇巨著。

继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之后,新刊本大量出现,它们都以嘉靖本为主,只做了些插图、考证、评点和文字的增删,卷数和回目的整理等工作。清康熙年间,毛宗岗对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作了一些修改,主要是辨正史事,增删文字,更换论赞,改回目为对偶,至于内容无甚改动。经过毛宗岗一番加工之后,全书又有所提高,但同时封建思想也有所增加。从此他的修改本也就成为后来最流行的本子。

第三节 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

《三国演义》描写了公元184年到280年间的历史故事,起自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它集中地描绘了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军事的、政治的、外交的种种斗争,斗争的方式有公开的,有隐蔽的。通过这些斗争,作者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朽;谴责了统治者的残暴和丑恶;反映了人民在动乱时代的灾难和痛苦,也表现了他们对统治集团的爱憎和向背,以及他们反对战争分袭,要求和平统一的愿望。

全书的内容倾向,有几点值得我们注意:

《三国演义》继承了《平话》"拥刘反曹"的传统,把蜀汉当作全书矛盾的主导方面,把刘、关、张、诸葛亮当作小说的中心人物。全书共一百二十回,其中自桃园结义至诸葛亮死五丈原这五十一年间的事就占了一百零四回,以后四十六年的事只用十六回就草草收束。"拥刘反曹"倾向的形成,有比较长远、复杂的历史和思想的背景。从史学传统来看,西晋陈寿的《三国志》尊魏为正统,到东晋偏安江左以后,习凿齿作《汉晋春秋》就改蜀汉为正统。北宋司马光作《资治通鉴》沿陈寿先例,尊魏为正统,到南宋偏宋以后,朱熹作《通鉴纲目》,又一反司马光的看法,仍尊蜀汉为正统。清史学家章学诚说:"陈氏生于西晋,司马氏生于北宋,苟黜曹魏之禅让,将置君父于何地?而习与朱子,则固南渡之人也,惟恐中原之争正统也。诸贤易地而皆然。"(《文史通义·文德》)由此看来,历代史家拥曹拥刘之争,不过是封建正统观念在不同条件下的不同表现。拥刘反曹思想之流行,确有为偏安的汉族王朝争统地位的历史思想背景。民间流传的三国故事中的"拥刘反曹"倾向和上述的习凿齿、朱熹的罗汉正统观念是有一定关系的。但从《平话》和《演义》的内容倾向来看,决不能把它们"拥刘反曹"的内容简单地归纳为封建正统观念的表现。书中曹、刘对比的描写,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主要是刘备以宽仁待民,曹操以残暴害民;刘备待士以诚心和义气,曹操则全用权术和机诈。刘备从桃园结义时就抱着"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理想,并深知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所以"远得人心,近得居望"。他的言行和曹操恰恰是鲜明的对比。他说:"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若以小利而失信于天下,吾不为也。"他初作安喜县尉,就"与民秋毫无犯,民皆感化"。在新野时,老百姓又歌颂他:"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当阳撤退时,十几万百姓跟随他渡江,虽然情势万分紧急,他决不弃民先行。到了西川,他的军队"秋毫无犯,受到焚香礼拜"的欢迎。他的善于知人,对士能推心置腹,始终信任,给人印象也很深,他一见赵云,就"甚相敬爱,便有不舍之心"。在长坂坡,糜芳、张飞都以为赵云去投奔曹操,刘备却毫不怀疑地说:"子龙从我于患难,心如铁石,非富贵所能动摇也。"至于他对待诸葛亮,从三顾茅户到白帝托孤,始终敬爱信任,则更为人所共知。和刘备相对立的奸雄曹操,其残酷、欺诈的性格和刘备也正是鲜明的对照。他杀吕伯奢全家时说的"宁教我负天下,休教天下人负我"是他一生行动的哲学。他为报父仇,进攻徐州,"所到之处,杀戮人民,发掘坟墓"。对待部下的奸诈、残酷更是无所不至。他军中缺粮,先命令粮官王垕用小斛发军粮,然后又借王垕的"头"来平息众怒。他为了追查在许都纵火的耿纪的馀党,竟用讹诈手段把站在红旗下面的三百多人全部斩杀。其他如痛恨祢衡而假手黄祖杀之;忌恨杨脩而加以扰乱军心的死罪;为防范行刺而"梦中杀人",都给读者极为深刻的恶劣印象。从这些对比描写中,可以看出《演义》中"拥刘反曹"的观念,也是表现封建时代人民拥护"明君",憎恶"暴君"的愿望。书中许田射猎、董承奉诏、曹丕废帝、刘备正位等章节中流露了相当浓厚的封建正统观念,但我们也可以看到,作者强调正统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支持深得人心的刘备,而不是支持行将溃灭的汉献帝、刘表、刘璋等人物,这些人物在作者笔下只是可怜,并不可爱。

《演义》中极力宣扬了刘、关、张的义气。小说第一回桃园三结义就写这三个异姓兄弟发誓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背义忘恩,天人共戮。这人盟誓就决定了三人名为君臣、情同骨肉的关系。从历史传统来看,义气并不是新的东西。它是封建时代小私有者道德观念的反映。它一方面表现了小私有者在受剥削压迫下救困扶危、互相支援、见义勇为、自发反抗的积极品德。历代游侠之士那种讲义气、重然诺、感恩遇、报知己的壮烈行动,都是义气的表现。历代农民起义,也往往以义气为号召。《言和遗事》写宋江起事,前后经过三度"结义",并非毫无现实根据的虚构。《续通鉴》记元至正十一年刘福通、韩山童等领导红巾起义,也"宰白马黑牛,誓告天地"。《平话》到《演义》中所极力渲染的"桃园结义"的传说,显然和这个历史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但是,由于"义气"不是从阶级观点出发,往往以个人恩怨行为行动的根据,所以这种道德观念常常被封建统治阶级所利用。在《演义》里,关羽正是被作者当作义气的化身的英雄人物。许田射猎时,他拍马提刀而出,"要斩曹操",是激于忠义之气。从"屯土山关公约三事"到"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以及斩蔡阳、古城会等一系列行动中,更突出他忠于桃园盟誓、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义气。华容道释曹操,在作者看来也是"拚将一死酬知己,致令千秋仰义名"的"壮举"。在关羽的行动中,我们一方面看到"义气"的团结鼓舞的力量,另一方面也明显地看到"义气"的局限。他"约三事"时虽然自称"降汉不降曹",结果还是替曹操斩了颜良、文丑,而华容道释曹操,更是认敌为友,把个人恩怨放在整体利益之上。关羽被害后,刘备、张飞旦夕号泣,誓死复仇的行动,也表现出他们重义气、轻富贵的态度。所以伐吴之役,连诸葛亮、赵云等心腹之臣也无力劝阻。实际上,这也是把个人情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也正是由于这种义气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所以义气化身的关羽,后来就为清代统治者所利用,并附会种种迷信色彩,称为"伏魔大帝","关圣帝君"。而"桃园结义"的形式,也往往被各种封建的江湖帮会用作欺骗的手段。

在《演义》里,作者还善于通过三国之间政治、军事、外交的种种事件,把历史上各种斗争的经验和智慧,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而诸葛亮这个光照全书的人物,正集中地表现这种惊人的智慧,绝世的才能。《演义》的作者一反正史所谓"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三国志·诸葛亮传》)的看法,把他描写成为政治、军事、外交无所不能、无所不精的人物。他隐居隆中时,对天下大势已了如指掌,初见刘备就提出了据蜀、联吴、抗魏的长远战略思想,博望坡出奇制胜就奠定了他在刘备集团内部的威信。赤壁之战,他孤身到吴国,不仅在身临危境中舌战群儒,和东吴上下各方进行了复杂曲折的斗争,争取了强有力的同盟,贯彻了联吴抗曹的战略,而且在战役部署的各个关键环节上表现了超过曹操和周瑜的见识和才能。在三气周瑜、夺取荆州过程中,更逼得周瑜咬牙切齿地说:"既生瑜,何生亮!"后来庞统死于落凤坡,关羽失荆州,身死麦城,刘备征吴失败,病死白帝城,都是由于不听他的劝告。刘备死后,蜀中元气大伤,他却独力支持了这个困难的局面。安居平五路,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稳定局势,平定后方,打击敌人。那种排除万难的才能、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诚结合在一起,就成为封建时代人民所幻想的"贤相"的典型,他和那些"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的书生是完全不同的。除诸葛亮外,周瑜和曹操两人也是富有斗争经验、善于应付各种事变的人物。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分析曹军的虚实,谈笑自若地部署这场大战,两度愚弄蒋干,并通过蒋干以愚弄曹操,都表现了出色的战略才能。曹操虽然被作者写成反面人物,但作者并没有把他简单化,因此在写他奸诈时,也表现了他"豪爽而多智"的一面。例如在青梅煮酒的谈话中他笑袁术是"塚中枯骨",袁绍是"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刘表是"虚名无实",刘璋是"守户之犬",对当代人物分析得很精辟。官渡之战,他在和袁绍军力相悬十倍的条件下,善于听取许攸的建议,劫烧乌巢军粮,终于取得胜利,打垮了他在中原的劲敌。其他和蜀国的庞统、姜维,吴国的吕蒙、陆逊,魏国的司马懿等,也是长于谋略的人物。以上这些人物层出不穷的奇谋胜算,不仅使这部书吸引人心,而且教育人民认识封建社会政治斗争的复杂的尖锐,获得阶级斗争的经验和才能,突破统治阶级的愚民政策,积极掌握自己的命运,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但是《演义》的思想内容也存在一些明显的缺点。作者从封建立场出发,诬蔑黄巾起义军是"劫惊良民"的"盗贼",尽管这只是全书的引子,而且在具体描写中,作者也指出朝政种种黑暗腐败是起义的原因,写出"青、幽、徐、冀、荆、扬、兖、豫八州之人,家家侍奉大贤良师张角名字",客观上反映了起义领袖在人民中的威望,但这并不能掩盖作者对农民起义的阶级偏见。书中一开头就是"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认为三国鼎立、西晋统一是先天命定,完全是一种传统的"一治一乱"的历史循环论。庞统死前有童谣预言,上方谷司马懿父子不死,是出于天意,也充满宿命论色彩。孔明火烧藤甲要"损寿",是因果报应观点。至于孔明借东风,摆八阵图,五丈原禳星,关羽玉泉山显圣,以及于吉、左慈兴妖作法等故事,更充满了神怪迷信色彩。

第四节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它在中国文学史、特别是小说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小说,它既以民间传说为基础,又尽量以《三国志》及裴松之注为依据。章学诚说它是"七分实事,三分虚构"(《丙辰札记》),民间也是"真三国,假封神"的说法。从全书史事纲目、人物事迹轮廓来看,这些评论大体是合乎实际的。但是,我们如果把《三国志》及裴注和《演义》再作一些具体的对比,就可以看出两者之间不仅在思想倾向上有尊曹尊刘之分,而且在内容比重上也各有轻重。《三国志》中,魏志三十卷,蜀志十五卷,吴志二十卷,而《演义》里则有将近五分之三的回目是有关蜀国及其人物的故事的。在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上,也有很大的出入。凡是《演义》中精彩丰富的故事,生龙活虎的人物,往往是虚多于实的。因此,我们必须把这部历史小说看成艺术作品,即使它客观上起着传播历史知识的作用,我们也必须把它和历史书区别开来。章学诚因为它"七实三虚"而批评它"以致观者往往为所淆乱",就是因为把它当成历史书的缘故。谢肇淛从文学的角度批评它"太实则近腐",又是因为没有充分估计那些虚多于实的情节和人物创造的成就。几百年来,曹操、诸葛亮等人物成为奸诈和智慧的代名词,是和《演义》的深入人心分不开的。

一般历史演义往往是在排比正史材料之外,穿插铺叙一些野史逸闻,在故事情节上可能收到一些曲折离奇的效果,但人物的精神性格却很空洞平板。《三国演义》的作者显然是选择了另一条艰苦的创作道路。作者的创作方法基本是现实主义的,他根据正史记载和民间传说加以扩展,估计人物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可能有的言语行动,作了生动具体的描绘。并剔除了传说中一些过于离奇的成分。但是由于许多人物的故事千百年来在群众中流传,经过不断的加工创造,因此,这些人物的性格、品德和才能已经不同程度地超越了特定历史人物。作者又在这些传说上加以想象发挥,他们在性格也就更完整、更充实、更鲜明了。像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三气周瑜、七擒孟获等事件中料事如神的智慧,关羽在温酒斩华雄、单刀赴会中威风凛凛的英雄气概,以及张飞喝退百万曹兵,赵云单骑救主等情节,都充满了浪漫主义的传奇色彩。尽管有些事迹或多或少有历史根据,但把它生发开来,使之丰富、鲜明、扩大,仍然是人民和作家的功绩。这许多地方往往体现着现实和理想的结合,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结合。

《演义》的艺术结构,既宏伟壮阔,又不失严密的精巧。全书时间漫长,人物众多,事件复杂,头绪纷繁。既要照顾历史事实的基础,又要适应艺术情节的连贯,这在客观上增加了不少困难。但作者却能以蜀汉为中心,抓住三国矛盾斗争的主线,井然有序地展开故事情节。既曲折变化,又前后贯串,宾主照应,脉络分明,构成了一个基本完美的艺术整体,较少琐碎支离的情况。这在古典小说中是少有的。

《演义》善于通过错综复杂的故事情节,巧妙地表现封建统治集团之间以及各统治集团内部的种种复杂、尖锐的矛盾和斗争,尤其善于描写各种战争。作者总是以人物为中心,写出战争的各个方面,双方的战略、战术、力量的对比,地位的转化,使大小战役各具特色,千变万化,并善于揭示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不同,七擒孟获和六出祁山不同。赤壁之战表现尤为精彩。《三国志》记载赤壁之战非常简略,《演义》却以长达八回的篇幅,把故事渲染得波澜壮阔,淋漓尽致。在决策阶段写孙、刘联盟的形成以及孙吴内部和战之争,处处强调了孔明的作用。在双方备战阶段中,作者紧紧抓住曹军不习水战的问题,写周瑜和曹操之间来回隔江斗智,曹操两次派蒋干过江以及遣蔡中、蔡和诈降,都被周瑜识破并巧妙地加以利用。但是周瑜这些妙计每次都不出孔明的意料。周瑜忌妒孔明,想用断粮道、造箭杀孔明,计谋也被孔明识破。这样作者便很自然地写出孔明的才能、气度处处高过周瑜。在写交战双方敌我矛盾上,作者较多地是依据史实加以铺张,在写周瑜、孔明的内部矛盾上,作者几乎是全凭虚构。作者不仅善于错综交织地表现敌我矛盾和内部矛盾,而且善于在紧张斗争中,用抒情的笔调点染孔明饮酒借箭,庞统挑灯夜读,曹操横槊赋诗的悠闲插曲。这样山里套山,戏中有戏,推波助澜,逐渐把故事引向高潮。处处都表现出作者杰出的艺术匠心。官渡之战,作者虽然占明了袁曹兵力相差十倍的客观情况,但在描写上却抓住军粮问题,大作文章。曹操和许攸的对话,是决定战略的关键,渲染得尤其有声有色,人物的性格也非常鲜明突出。七擒孟获,作者又突出孔明七纵七擒,恩威并用的政策观众,同时也就突出了这次战争的新特点。作者叙述战争还善于运用实写和虚写结合的手法,对战争的胜利者,往往不惜详尽描写,另一方只作简要叙述。赤壁之战中详尽描写的是孙刘一方。"安居平五路",只有一路是实写。这样既重点突出,又省去许多笔墨。

《演义》通过惊心动魄的政治、军事斗争,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构成了一幅绚烂多彩的图卷,丰富了我国艺术的宝库。在赤壁之战的尖锐矛盾冲突中,作者不仅写出周瑜、孔明的英雄才略,而且写出鲁肃的诚恳忠厚,黄盖的赤胆忠心,阚泽的机智大胆,蒋干的愚而自用。作者刻划人物,往往是通过不同的故事情节,反复渲染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例如张飞嫉恶如仇、粗豪爽直的性格,就是通过怒鞭督邮、古城会拒关羽以及责问刘备迟不发兵为关羽复仇等等情节突出表现的。但是,这并不使人物性格简单化,张飞虽然粗豪,却有从善如流的一面,他初见孔明作军师不服气,等到旗开得胜就立刻下马拜伏。初到丰阳县见庞统怠职,他勃然大怒,等看了庞统判案,立刻就称赞他的"天才"。作者把这两方面密切结合起来,就使张飞那"快人"的性格写得分外令人可爱。又如写关羽义勇的性格,并不忽视他刚愎自用的缺点,"量大失荆州"的错误。作者还善于运用夸张、对比、烘托的手法描绘人物,如关羽斩华雄,作者只是预先极力描写华雄的猛勇,一出场就连斩了四员大将,关羽出战后,也不具体描写其交战经过,只写关外鼓声喊声如地塌山崩,正当人们为关羽耽心的时候,他已提华雄的头掷于地上,出战前酾下的那杯热酒尚有馀温。又如写孔明的出场,也是先写司马徽、徐庶的谈论和推荐;写三顾茅庐,也是着重写前两次的不遇,借崔州平等人的言论风采,借卧龙岗的山林景色重重烘托;又以张飞的粗暴和急躁来衬托刘备求贤的真诚和谦恭。这样就使孔明的高洁品格和绝世才能在读者眼中无比地鲜明突出。《演义》这些成就,标志着我国古典小说在人物塑造上的新发展。

《演义》吸收了传记文学的语言成就,并加以适当的通俗化,"文不甚深,言不甚俗",雅俗共赏,具有简洁、明快而又生动的特色。叙述描写,不以细腻见长,而以粗笔勾勒见工,但许多生动片段,也写得粗中有细,例如:

孔明强支病体,令左右扶上小车,出寨遍观各营,自觉秋风吹面,彻骨生寒,乃长叹曰:"再不能临阵讨贼矣!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这里写孔明死前最后一次巡视军营,着黑虽不多,却把他"鞠躬尽瘁"的耿耿忠心刻画出来了。至于写人物对话,更往往是个性鲜明,有声有色。张飞的话,多半快人快语,一针见血;曹操的话,多半豪爽机诈,变化莫测;关羽的话,往往心高气盛,目中无人。张松见曹操,数曹操的败绩,痛快淋漓,嘲讽尽致。而孔明的对话,则往往从容不迫,应对自如。例如"舌战群儒"中的两段:

座上又一人问曰:"孔明欲效仪、秦之舌,游说东吴耶?"孔明视之,乃步骘也。孔明曰:"步子山以苏秦、张仪为辩士,不知苏秦、张仪亦豪杰也:苏秦佩六国相印,张仪两次相秦,皆有匡扶人国之谋,非比畏强凌弱,惧刀避剑之人也。君等闻曹操虚发诈伪之词,便畏惧请降,敢笑苏秦、张仪乎?"步骘默然无语。......

座上又一人应声问曰:"曹操虽挟天子以令诸侯,犹是相国曹参之后。刘豫州虽云中山靖王苗裔,却无可稽考,眼见只是织席贩屦之夫耳,何足与曹操抗衡哉!"孔明视之,乃陆绩也。孔明笑曰:"公非袁术座间怀橘之陆郎乎?请安坐,听吾一言:曹操既为曹相国之后,则世为汉臣矣;今乃专权肆横,欺凌君父,是不惟无君,亦且蔑祖;不惟汉室之乱臣,亦曹氏之贼子也。刘豫州堂堂帝胄,当今皇帝按谱赐爵,何云无可稽考?且高祖起身亭长,而终有天下;织席贩屦,又何足为辱乎?公小儿之见,不足与高士共语!"

这些对答,处处针锋相对,寸步不让。语气口吻,充满轻蔑的讥刺。比之后来的一些小说,虽然不够口语化,但用来表达三国的历史人物,仍然是适宜的。

但是,《演义》在艺术上也有比较明显的缺点,这就是人物性格缺少发展,好像曹操生来就奸诈,孔明生来就聪明。这种缺点的产生,可能是受中传材料的局限,同时也受某些民间传说人物定型化的特点的影响。同时在运用想象夸张手法上,有时不免过分,所谓"夸过其理,则名实两乖",鲁迅说的"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正是最明显的例子。民间谚语说:"刘备摔阿斗,刁买人心",也正和鲁迅的批评相似。也说明作品的客观效果和作者本来的主观愿望还颇有不一致的地方。

第五节 三国演义的影响

《三国演义》的社会影响是巨大的,它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统治者的罪恶和他们的阴险本质。通过三国纷争的生动描写,把封建社会的政治斗争、军事斗争和历史演变的状况介绍给广大的人民。但由于《三国演义》中封建思想和现实主义的描写交织在一起,所以它起的作用也是复杂的。黄人《小说小话》里曾有这样一段记载:"张献忠、李自成及近世张格尔、洪秀全等初起,众皆乌合,羌无纪律,其后攻城略地,伏险设防,渐有机智。......闻其皆以《三国演义》中战案为玉帐唯一之秘本。"这些传说虽未必完全可靠,但《演义》在民间广泛流传,对农民革命的战略战术起过一定作用,则是可以断言的。《三国演义》中桃园结义所反映出来的刘、关、张之间同生共死和相互信赖的关系在群众中也有很大影响。因此人民往往仿效小说中的"结义"方式组成各种秘密组织进行反抗斗争,他们是从自己的阶级利益和斗争需要去理解它和利用它的。但"忠义"思想本身包含着君臣之间片面的道德关系即主仆关系和封建报恩思想,这就正好为封建统治者所利用,宣传忠君报国,士为知己者死,以模糊人民的阶级意识,削弱他们的斗志。例如清代统治者就抓住关羽身上的"忠义"所表现的落后、消极的一面,大加利用,屡次给关羽褒封,到处为他建立庙宇,以达到巩固其封建统治的目的。

《三国演义》在宋元讲史的基础上,大大迈开一步,它标志着历史小说的辉煌成就。从此以后,历史小说开始大量兴起,从《开辟演义》一直到《清宫演义》,中国各个历史时代在小说中都有反映。不过这些小说,无论就思想性和艺术性来说,都远不能与《三国演义》相比。在戏曲中也出现了大批三国剧目,这些剧目至今大都还活在舞台上,并深受群众的喜爱。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