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华严还源观疏钞补解(并序)

(快捷键←)[没有了]  [回目录]  [没有了](快捷键→)

晋水沙门 净源 述

夫宗经为观传诸后嗣以教类之略有三焉昔帝心尊者集法界观门则宗乎化教矣澄照律师述净心戒观则宗乎制教矣若乃化制并宗性相互陈唯贤首国师妄尽还源兼而有之故其圆顿之机权小之流悉皆普被耳源景佑中禀兹观门於昆山慧聚法师之门(名讳清本)并疏两轴科文一册皆法灯大师之所撰也然其间所释序文及诸观义虽尽乎善而未尽乎美於是举要治繁选言发行探清凉之疏旨索演义之钞辞补其偏善之功成其具美之绩故命题曰疏钞补解焉古人有言不截盘根无以验其利器不剖文奥无以辨其通才后之孙谋通吾祖观心昭昭然若杲日之丽天且不为昏情所翳者其在兹乎时元丰二年岁次己未夏安居后三日於云间善住宝阁序。

题中修之一字总贯名题谓本文别举六门通为一观以前之三门(一体二用三徧)通拣情显解谓一尘含容空有徧中以真空幻色双拣断空实色第四门修四种行德为熏习止观方便其第五门入五止第六门起六观方为造诣正修由是随入一门即全收法界矣。

(上释修字)下之九字别申纲要华严奥旨即所依经也。

华喻万行之因严饰十身之果。

奥谓竖深与众典为洪源也旨乃横广摄群经为眷属也。

妄尽还源即能依观也妄法无体义说为尽会归一心喻派还源故正彪之水赋云万派虽别同出於源众流虽殊同归于海若合心源如清凉谓随客尘则去而莫归见本性则还源反本。

观者妄尽智泯本觉真性与万法融通之称也然真本不可以功成要亡功而本就深源不可以智得必智尽而源成故曰。

观者妄尽智泯也下文亦云识尽见除清凉谓情尽理现诸见自亡文虽广略有异义乃顿证全同若准终南观题为例应云略有异义乃顿证六重今此不标者以下文统收中谓此上所述六重观门举一为主余五为伴具在末章耳并序者并兼也序叙也叙述法义之要旨及集观之利物也或曰大方广所证法也佛华严能证人也。

今题中何以但标能证二字答夫观者开发后学之慧门冥通诸佛之果海慧门既开自见依正重重无尽此其大用也若乃明其一经三大皆大方广五周因果并佛华严人法双标法喻齐举有体有用兼因兼果理尽义圆备如疏文解释经题七字今此立名尚简唯取华严二字为所依经也。

若然则法界观题何以具尽六字耶夫广略分途述作异辙体势万端不可一准若责贤首立题阙大方广佛四字不责帝心题下阙并序二字耶前修谓直默异难微贬穿凿斯亦吾志。

京即长安张晏注汉书云地绝高曰京左氏传曰莫之与京京大也唐虞已前帝王之居多云都某处世纪云伏羲神农都陈是也。

大荐福者唐之精舍颇众亦有小荐福故以大字拣之荐追也言为考妣追福也此寺即唐中宗皇帝所造按大宋高僧传曰中宗有怀罔极追福因心先於长安造荐福寺事不时就作者烦劳乃勑工部尚书张锡与律师释道岸同典其任广开方便博施慈悲人或子来役无留务费约功陪帝甚嘉之。

寺者梵言毗诃罗此云游止即出家者游履之处也广雅云寺治也释名曰治事者嗣续於其内也。

沙门此云息恶无恶不息即释子之通称也。

次二字名讳也按秘书少监[泳-永+阎]朝隐述碑铭云国师姓康氏讳法藏累代相承为康居国相祖自康居来朝父谥皇朝赠左侍中国师年甫十六炼一指於阿育王舍利以申供养此后便游大白雅挹重玄闻云华寺俨法师讲华严经投为上足以为水置瓶之受纳以芥投针之因缘名播招提誉流宸极属荣国夫人奄捐馆舍未易齐缞(上资音下催音)则天圣后广树佛乘大开法宝国师策名宫禁落发道场住太原寺证圣年中奉勑与于阗三藏实叉难陀译华严经至神龙中又同译大宝积经唯圣之所归依唯皇之所回向爰降纶旨为菩萨戒师太上皇脱履万机褰衣四海亦受戒法讲华严经三十余徧梵网楞伽密严起信皆有义疏传于四方先天元年壬子十一月十四日终身西京大荐福寺春秋七十其年十一月二十四日葬於神禾原华严寺南帝念若惊圣情如失诰曰国师德业天资虚明契理辨才韬识了觉融心广开喻筏之门备阐传灯之教随缘示应垂化斯尽比真师寂虽证无生之空朝序饰终宜有褒贤之命可赠鸿胪卿赠绢一千二百疋葬事准僧例余皆官供若夫集观判教独得其奥制疏通经名耀古今具如圣宋僧传并七祖传文。

述者明也乐记云作者曰圣述者曰明然帝心名讳之下称集今言述者何耶谓序文之未具彰创集无疑先规有据故此不云集耳满教即华严也文出北本涅盘经彼经明半字即小乘满字即大乘故清凉云半满是喻大小是法。

而言难思者此教非法相所宗故不可以心思也。

窥者左传曰举足而视也。

一尘顿现如行愿品云於一尘中尘教佛各处菩萨众会中此文亦徧大部下文国师引剎现佛身经云花藏世界所有尘一一尘中佛皆入普为众生起神变毗卢遮那法如是。

圆宗者起信疏明大小乘宗途有五一随相法执宗二真空无相宗三唯识法相宗四如来藏缘起宗五圆融具德宗故贤首云圆宗主伴具足重重无尽即大经也。

而言叵测者此宗非名句所及故不可以言测也。

观者看也。

纤毫齐彰谓纤小一毛也现相品云如来於一毛孔中一切剎尘诸佛坐下文引身现剎土经云一毛孔内无量剎各有四洲四大海须弥铁围亦复然悉现其中无迫溢上句示一尘约外依报也下句显纤毫约内正报也。

齐彰即顿现文体小变耳故义海云一多全摄窥一尘所以顿彰彼此相收瞻纤毫以之齐现或问满教与圆宗其旨何异答大疏曰夫立教必须断证阶位等殊立宗但明所宗差别故有不同耳。

然者不定之辞用就体分即止之观也非无差别之势谓观照性相也故义海云标体开用助道之品盖多就性明缘差别之势不一事依理显即观之止也。

自有一际之形谓止息万缘也义海又谓法无分齐现必同时理不碍差隐显一际或谓用就体分即下文一体二用者既序体用何不述三徧四德耶此诚曲配故不取之。

其犹下文有六句初二句法喻双标次二句释喻后二句释法。

初病起药兴妄生智立者谓病发者必用药以治之妄生者必立智以祛之按无相集云病有二种一缘虑二无记缘虑者善恶二念也虽复差殊俱非解脱是故总束名为缘虑无记者虽不缘善恶等事然非真心俱是昏住(他宗执无记为真心何异认瓦砾为真金乎)药亦有二种一寂寂二惺惺寂寂谓不念外境善恶等事惺惺谓不生昏住无记等相是故以寂寂治缘虑以惺惺治昏住亦止观二行治之即前妄生智立也然妄生则烦恼所知二障智立则如理如量二智如理智破烦恼即无缘虑也如量智破所知即无昏住也所以引无相二病二药消文者盖与诸家二智二障义同耳。

病忘药忘下二句释喻也谓昏散两病既忘则止观二药亦忘故以空拳喻药忘也。

止啼喻病忘也。

潜夫曰譬若握空拳以诳诱於孺子也厥或呱呱之泣既止则开拳舒手岂有物耶孺谓孩孺呱音孤泣声也。

心通法通下二句释法也谓心通则二智俱泯法通则二障双亡智障寂然物我冥一故引虚空以喻性徧也大经云譬如虚空普徧一切又曰法性徧在一切处。

既觉既悟下既已也谓昏散之妄已觉顿除则现量之智亦悟齐泯故云何滞何通也。

百非者肇法师谓但有一法则名为非法不止一故云百非。

攀缘者以妄相微动攀缘诸法也笔削记又谓百非者此於有无一异四句上明之谓有非有亦有亦非有非有非非有为一四句无等例此共成十六又过现未来各有十六成四十八已起未起各四十八并根本四都成百非也若据序文绝其增减则约四谤以明四句一执有增益谤二执无损减谤三执亦有亦无相违谤四执非有非无戏论谤此云增减即四谤之二也今由心通法通绝虑忘言枝叶百非皆泯由根本四句顿亡。

故得下故者所以之称得者获之在己也由前己性心通法通既觉既悟所以获得药病泯而静乱融也此文以静定喻药以动乱喻病斯则隔句会别归总谓能药所病双泯则证入玄宗静性乱相俱融则复归法界。

窃见者谓私窃见大经教义也。

玄纲浩澣见能诠教也浩澣水之汪洋貌故大疏云教海之波澜浩澣妙旨希微见所诠义也希微即希夷也故般若论云契希夷之境讵究其源释上能诠讵岂也水之初出曰源罕穷其际释上所诠罕少也至极曰际。

真空即能观之智故滞於心首。

实际即所观之境故居於目前且真空无念念起恒为缘虑实际无形形生翻作名相故宝藏论云真智隐於缘虑之内法身隐於形[谷-禾+卵]之中法身即实际之异名。

统收谓总摄也。

玄奥即前玄纲浩澣矣。

囊括犹包结也。

大宗即前妙旨希微矣。

出经卷於尘中即大经卷尘含经卷喻(文有二段初法)经云佛子如来智慧无所不至何以故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疏云喻於佛性通平等智所以得知佛智徧者无一众生不有本觉与一切佛体无殊故)但以妄想颠倒执着而不证得(谓倒故不澄岂得言无如壮士迷故额珠岂是肤中无宝)若离妄想一切智自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谓若先无离倒宁有既离倒现明本不无如贫得珠非今授与自然智者自觉圣智也无碍智者始本无二绝二碍也二喻)佛子譬如有大经卷(喻佛智无渥性德圆满)量等三千大千世界书写大千界事一切皆尽乃至书写其量悉等(书写一一各称境者智如理故)此大经卷虽复量等大千世界而全住在一微尘中(潜一尘者略有三义一妄覆真故二小含大故三一具多故)如一微尘一切微尘皆亦如是(一切尘者无一众生不具佛智故)时有一人智慧明达具足成就清净天眼见此经卷在微尘内以精进力破彼微尘出此经卷令得饶益(三合)如来智慧亦复如是无量无碍普能利益一切众生(合上书写多事)具足在於众生身中但诸凡愚妄想执着不知不觉(众生身及妄想俱合上尘)尔时如来以无障碍清净智眼普观法界一切众生而作是言奇哉奇哉此诸众生具有如来智慧愚痴迷惑不知不见我当教以圣道等(如来合上一人智眼合上天眼是皆於经益物也)上来具引经疏一一注释者盖圆觉广略二疏禅诠观门两序并撮略引经而圭峰释之与清凉本疏或异下文贤首再引偈文而释义亦略故今经疏具书所冀后昆详而览焉。

转法轮於毛处者大经偈云一毛孔内难思剎等微尘数种种住一一皆有徧照尊在众会中演妙法又如善财求友最后至普贤菩萨微细观察普贤之身见一毛孔中有不可说不可说诸佛剎海乃至善财所见佛剎微尘数诸善友往诣亲近积集智慧比此暂见普贤所得百分不及一乃至尼沙陀分亦不及一善财从初发心乃至普贤於其中间所入剎海相续不断今於普贤一毛孔中一念所入过前不可说不可说倍如是尽未来际犹不能知一毛孔中种种剎海佛海菩萨众会海既云佛海众会海岂非转法轮於毛处耶。

明者德隆於即日示其顿机也行愿疏云得其门则等诸佛於一朝梵行品云若诸菩萨能与如是观门相应於诸法中不生一解一切佛法疾得现前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成就慧身不由他悟此亦无心体极一念便契佛家。

昧者望绝於多生示其渐根行愿疏又曰失其旨则徒修因於旷劫出现品云设有菩萨百千亿劫具行六波罗蜜若不闻此如来不可思议大威德法门或时闻已不信不解不顺不入不得名为真实菩萨此亦有作之修多劫终成败坏也。

会旨山岳易移喻前顿机无相云妙悟通衢则山河匪壅山即岳如泰山为东岳。

乖宗锱铢难入喻前渐根无相又云迷名滞相则丝毫成隔八铢为锱二十四铢为两。

輙者专也。

旋披谓徧寻也。

往诰即晋译之经诰者告也告示令晓也。

[纟*丐]觌谓远观也。

旧章即古之章疏章者明也各明其义也。

备三藏之玄文者夫经律论之三藏即戒定慧之三学下之第四门明四种行德即戒学也第五门入五止即定学也第六门起六观即慧学也然此观门正摄慧学兼收戒定正摄慧学者此有二说一约本文别举六门通为一观二依别录谓发心修时曰观任运成行曰慧故以慧学为正也。

兼收戒定者谓先以四种行德为方便次以五止为造修故戒定为兼也。

又若本文多翻问答数引起信为证则正属论藏若晓兼正则经律二藏从而可知矣又复应知三藏约法二藏约人今兹观文约人则正属菩萨藏兼摄声闻藏以下文明化教普代众生受苦等即菩萨藏五蕴无主明人空等即声闻藏制教中引梵网经四分律皆菩萨藏为正声闻藏为兼若例终南观文与此大异彼观约人正为菩萨则无声闻藏约法则有经论二藏无其律藏何者彼明三重观门则慧学为正定学为兼而不说四种行德故无戒学也。

凭五乘之妙旨者乘以运载为义此五力有大小载有远近一人乘谓三归五戒运载众生越於三涂生於人道二天乘谓上品十善及四禅八定运载众生越於四洲达於上界三声闻乘谓四谛法门四缘觉乘谓十二因缘法门皆运载众生越於三界到有余无余涅盘成阿罗汉及辟支佛五菩萨乘谓悲智六度法门运载众生总超三界三乘境至无上菩提大般涅之彼岸若推观中五乘之义甚隐今以二义通之一据现文互摄二依大疏寄乘然观中现文唯明三归五戒是出苦海之津梁趣涅盘之根本出苦海即摄前二谓人乘天乘也趣涅盘即摄后三谓声闻缘觉菩萨也故先据现文互摄以通之若依清凉十地疏文初欢喜地二离垢地三发光地此三寄世间人天乘四焰慧地五难胜地六现前地七远行地此四寄出世间三乘故后依大疏寄乘以摄之繁辞必削下如汉书卫青传削则削笔则笔削谓删去笔谓增益今云繁辞必削所谓删去也。

缺义复全所谓增益也。

虽则创集无疑纵也。

况乃先规有据夺也。

创集者创初集会也如帝心为观集义不集文也。

无疑者文中子曰穷理尽性吾何疑今集先圣规准之言而为据依故绝枝辞周易云中心疑者其辞枝穷。

兹性海下谓觉性如海语其深广也。

妙行如林言其高耸也。

参而不杂释上别举六门。

一际皎然释上通为一观谓一真实际皎然明白有谓通为一观总号还源斯亦有理。

冀返迷方者如人迷东往西冀望返归也。

情同晓日者情法也日喻也夫观心发明则情计尽遣其犹晓日腾辉则瞑雾顿祛。

佩道犹负道也佩者玉之带礼曰凡带必有佩道者性德之本斯须不可离之非佩而何君子者仲尼谓鲁哀公曰言必忠信而心不妄仁义在身而色不伐思虑通明而辞不专笃行信道而自强不息此君子儒也今亦尔所谓名必副实而心不妄戒法在身而色不伐(矜伐)定慧更资而辞不专力传遗训而自强不息此君子僧也。

俯而详焉者惟义学君子僧俯心从道广而行之详者广也焉者语绝之辞。

初列名然此六门生起有绪生佛迷悟莫先本体故初授之以显体也体性开发存乎妙用故第二授之以起用也依於妙用尘尘普周故第三授之以示徧也依能徧境而修行业故第四授之以行德也行德在躬以止调心故第五授之以大止也止门虽寂观心常照故第六授之以妙观也。

一显一体要其大旨即华严一真法界也。

二起二用初海印常住用明自性深广二圆明自在用辨随缘成德三示三徧一普周法界徧明尘性依真二出生无尽徧明依真起用三含容空有徧明体用交参四行四德一妙用无方德多示悲心利他二住持有则德多诫智体自利三柔和质直德悲智双流自他俱济四代生受苦德唯大悲利他普救群品五入五止一照法离缘止正显法空二观人寂怕止兼明人空三性起繁兴止会缘归寂四光定显现止寄功忘照五理事玄通止寂照融泯六起六观一摄境归心观显出法身二从心现境观修成报身三心境圆融观法报无碍四智身影现观一智现多五身入镜像观多身入一六主伴帝网观一多同时身智无尽然此六重观即贤首品中明普贤德徧一切时处无方大用十三昧门一圆明海印三昧门二华严妙行三昧门三因陀罗网三昧门四手出广供三昧门五现诸法门三昧门六四摄生三昧门七俯同世间三昧门八毛光照益三昧门九主伴严丽三昧门十寂用无碍三昧门若以六重观门摄此十门三昧者一显一体即摄第一圆明海印三昧门以下文依名别示中谓若据一体为名即是海印炳现三昧门又二起二用初海印森罗常住用引经二偈亦摄第一圆明海印三昧门二法界圆明自在用引经二偈即摄第二华严妙行三昧门此依清凉科经摄之又上四偈中复摄三门一摄第四手出广供三昧门以正引偈云严净不可思议剎供养一切诸如来今第四门偈谓能以一手徧三千普供一切诸如来二摄第七俯同世间三昧门以正引偈云或现童男童女形随其所乐悉令见今第七门偈谓或现梵志或国王人天等类同信仰三摄第八毛光照益三昧门以正引偈云放大光明无有边度脱众生亦无量今第八门偈谓放大光明不思议令其见者悉调伏三示徧即摄第三因陀罗网三昧门以文中谓一尘既具当知一一尘亦尔今第三门偈云如一尘中所示现一切微尘悉亦然。

四行四德摄其二门一摄第五现诸法门三昧门以四德中具明四摄也今第五门偈谓菩萨住在三昧中或以四摄利益门二摄第六四摄摄生三昧门以下文依名别示中谓若准四德为名即名四摄摄生三昧门五入五止即摄第十寂用无碍三昧门依名别示中谓若约五止而言即为寂用无碍三昧门六起六观中主伴互现帝网观即摄第九主伴严三昧门谓文中以自为主望他为伴如善财合掌在弥勒前今第九门偈云譬如明月在星中菩萨处众亦复然此中引经或取文义相类故其句偈有前后不若观旧疏但将二起二用对初之二门下之八门皆无摄属是知华严奥旨将兴贤首不得不作贤首遗风将绝清凉不得不生庶习兹观者推经考疏则合十门之三昧为六重之观法无以尚於此矣。

初通显自性文有四节初牒然此下释体字从本下释自性清净性体下释圆明。

言如来藏中法性体者法性即止自性清凉大疏谓起信明一心即如来藏含於二义一约体绝相即真如门二随缘起灭即生灭门今文虽显一心法界而引论文皆约体绝相也又圭峰禅诠序谓况此真性是众生迷悟之源故名如来藏亦是万法之源故名法性此则法性与如来藏体同名异也。

随流加染者谓迷之则生死无穷返流除染者谓解之则廓尔大悟真性离此故云不垢不净也。

在圣体即踞涅盘岸处凡身即居生死流真性绝流故云不增不减何者欲言其增同如绝相欲言其减幽灵不竭欲言其垢万累斯亡欲言其净不断性恶口欲谈而辞丧心将缘而虑亡亦通果分不可说也。

虽有隐显下蹑前起后也隐即蹑前凡身起后烦恼也显即蹑前圣体起后智慧也。

非生因之所生者大疏云生因所生为缘如种生芽也。

唯了因之所了者了因所了为因如灯照物也是知生因即缘因同前五度了因即智慧也演义文云其严身华亦喻了因其引果花亦喻生因严身唯约圆融引果兼於行布若了斯旨生了弥显。

起信下诸句皆引彼疏注之真如自体(上体下用)有大智慧光明义(本觉智明)徧照法界义(本觉显照诸法)真实识知义(显照之时无倒)自性清净心义(性离惑染)此下引经论多从义势注之欲其文旨明白灼然。

依体起二用者以前文显一体即果海不可说今起二用即因门可说也。

一海印森罗下谓海印现象森然罗列也。

常住用者起信云得见心性心即常住后疏释云无明风止性海浪息湛然常住也。

真如者体非伪妄曰真性无改易曰如。

本觉即法身真觉理非新成故云本也论云依此法身说名本觉妄尽心澄万象齐现者前文谓观者妄尽智泯本觉真性与万法融通者亦取此也。

犹如大海因风起浪即起信真随妄转喻也。

若风止息海水澄清即起信息妄显真喻也。

无象不现合法中末句。

无量功德藏者彼疏释云谓此法身如来藏中含摄蕰积无边恒沙性功德故法性二字前文已释。

言一下亦起信文也彼云所言法者谓众生心疏释曰出其法体也是心即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疏谓辨法功能以其随染成於不觉则摄世间法也不变之本觉及反流之始觉则摄出世间法矣即是一法界者谓无二真心为一法界而此非算数之一谓如理虚融平等不二故称为一依生圣法故云法界。

大总相法门体者二门之中不取别相门於中但取总相然亦该收别尽故云大也此一法界举体全作二门为显此义故云体也轨生物解曰法圣智通游曰门唯依下论云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此云若离妄念唯一真如者有其二意一符上文一法所印二连下句海印三昧大疏引经谓海印三昧如净水中四兵像(象马车步)乃至莫不皆於水中现又云海有希奇殊特法能为一切平等印众生宝物及川流普悉包容无所拒大集经谓如阎浮提一切众生身及余外色如是海中皆有印像以是故詺大海为印菩萨亦尔得大海印三昧已能分别见一切众生心行於一切法门皆得慧明是为菩萨得海印三昧见一切众生心行所趣然此经文多同出现品但出现品现於四天下像大集唯一阎浮以此为异考兹一唱观文唯海印三昧出华严次经云下出法句经余皆起信况前明一体彼示三徧四德五止六观一一引论为衡鉴斯盖帝心冥挟起信集三重法界於前贤首显用论文述六门还源於后推是言之以马鸣大士为吾宗初祖其谁谓之不然。

华严下此之二偈正引第一圆明海印三昧门前之一偈明其业用周徧即类於余众后之一偈总结大用所依即海印三昧摩睺罗伽此云腹行即蟒蛇之属文有等字以偈中但标六类等取余六一夜叉二乾闼婆三迦楼罗四紧那罗五人六非人。

二法界圆明自在用是华严三昧者即贤首品第二华严妙行三昧门晋经云一切自在难思议华严三昧势力故此即据行为言名华严三昧然妙行有五次文释之离世间品云入广大三昧名佛华严大疏云万行披敷严法身故三昧此云等持谓远离沉掉平等治心趣一境故晓法师曰三昧此翻正思正谓正审拣於邪慧也思谓思察拣於昏沉也。

广修万行称理成德释自在用也普周法界而证菩提释法界圆明后释华严二字华有结实之用者行愿疏云表於法界含性德故行有感果之能者疏又云行为生因起正觉故托事释有结实也。

表彰释行有感果也。

行成果满契理称真者此展经题以释严字谓行成果满即佛华严能证人也契理称真即大方广所证法也。

性相两亡唯一真界故前序云泯性相而归法界能所俱绝造极大宗序又云消能所以入玄宗显焕炳着皆光明貌。

良以下反释前文曲为三释初真性所流行释二引摄轮文同释三约承上起下释非真流之行无以契真者谓真外有行理不徧故何有饰真之行不从真起者谓行外有真事无依故此约真性所流行释又此二句全同摄论所谓无不从此法界流即何有饰真之行不从真起论又云无不还归此法界即非真流之行无契真此约摄论文同释也。

此则下则者承上之辞则重释前二句也。

谓真该妄末行无不修释前何有饰真之行不从真起妄彻真源相无不寂释前非真流之行无以契真此约承上起下释也。

又后之二句略申二解一类义海二引本文类义海者谓真该妄末行无不修即观空万行沸腾也妄彻真源相无不寂即涉有一道清净也依本文谓真该妄末行无不修即行从理起理彻於事也妄彻真源相无不寂即理由修显事彻於理也(〔出下文玄通上〕)然而行法幽微直释难晓故引教义为据勿谓繁而寡要。

华严下此之二句正引第二华严妙行三昧先明五种行后结上所依严净不可思议剎(一净土行)供养一切诸如来(二供佛行)放大光明无有边(三敬众行)度脱众生亦无量(四悲济行)施戒忍进及禅定智慧方便神通等(五十度行兼明神通行等之一字等取十度后三谓愿力智也)如是一切皆自在(结上自在)以佛华严三昧力(总结所依)。

一尘普周法界徧演义钞谓即大经偈云充满法界无穷尽也文中先释一尘后释普徧揽真谓依真界也。

经云下华藏品剎自在文也华严世界所有尘(总中有别)一一尘中见法界(小能容大)宝光现佛如云集(依正互融)此是如来剎自在(结归果德)圭峰释第二句则云见四法界此文虽引一偈意取上半以证前文下半因便来耳。

二者一尘出生无尽徧演义云出现无尽若高山之出云。

自体有常乐我净义(性德圆徧)清凉不变自在义(性德无迁)具足如是过恒沙功德(性德恒沙不离真体)乃至无有所少义(圣证性已性德本有)经云下即义引晋经自大起小明其依正二皆具性德谓山河最大树林渐小尘毛极小当知一尘下文有十一对一尘普周法界即理也一尘出生无尽即事也(上一对为总谓合前二徧下十对为别)即人能证也即法所证也即彼涅盘也即此生死也即依净秽土也即正凡圣身也即染烦恼也即净菩提也即因有学也即果无学也即同同类众也即异异类众也即一不变也即多随缘也即广容十方剎也即狭不坏一尘也即情有知也即非情无知也即三身同教一乘也即十身别教一乘也三身谓法报化十身谓一众生身二国土身三业报四声闻五缘觉六菩萨七如来八智九法十虚空此则融三种世间为十身七八九即智正觉世间第二第十即器世间余五有情世间。

理事无碍者谓理事镕融存亡逆顺通有十门事事无碍者谓徧摄无碍交参自在亦辨十门义或谓吾祖造此观门宗贤首一品则局十门三昧也帝心集法界观宗华严一经则通七处九会也若观此文辨理事无碍周徧含容岂局贤首一品哉所谓终日载天不知天之高长年履地不知地之厚者也。

法如是者法尔而然也。

十身互作下文具释唯普眼之境界者华严策林曰(亦贤首造)全色为眼恒见色而无缘全眼为色恒称见而非我非我离於情想无缘绝於贪求收万象於目前全十方於眼际是以缘义无尽随见见而不穷物性叵思应法法而难准法普则眼普义通则见通体之自隐隐照之遂重重其唯普眼之境界乎。

如上事相下指上一尘即一切法也。

相容谓一望多即一容一切如东镜容九镜也。

相摄谓多望一即一切摄一如九镜摄东镜也。

重重无尽者大疏云一入一切如性之徧一切入一如性之包若秦镜之[牙-(必-心)+?]照犹帝网之交光故云重重无尽经云下引此一偈证其二义一证前唯普眼之境界以偈文末句是普智眼天王所得解脱门故二证后重重无尽境界以偈文初句有无尽海之言耳。

问中蹑前即理即事一对之总也故先述意谓理与事而融即文随义而[牙-(必-心)+?]通今时下为众叙疑。

且於一尘之上列其十疑束为五对初染净对二真俗对三生死涅盘四烦恼菩提五小乘大乘答中大智圆明而为能证睹纤毫而周性海谓正中见依也真源朗现而为所证处一尘而耀全身谓依中现正也。

万法起必同时即寂寥於万化之域一际理无前后即动用於一尘之中。

体无徧计者谓所计有法一切皆亡即悟我空小乘法也。

无生无灭者谓性无生灭依他似有有同幻化即悟法空大乘法也。

唯以一尘字解释者如吾祖述华严义海唯以一尘剖为百门古人谓圆机睹一乘法界知春秋亦可高例宜深思之者终南观谓深思令观明现是皆祖祖同辨劝修成行耳。

经云下引偈二句意取后句结例立名。

一尘含容空有徧者演义云非灭尽法犹虚空之常住此则合前二徧成此第三谓此文尘无自性即前普周徧中尘无自性揽真成立故云即空也此文幻相宛然即前无尽徧中依真起用亦复万差故云即有也。

良由下显色空交彻观色下示无住行谓不住生死异凡夫不住涅盘异小乘由了色空之境不二所以悲智之念不殊言真实观者以缘起悲智跨末章悲智无尽以结观名也乍观斯文似当中道第一义观细详前有出生无尽后有释义结名皆示周徧含容若以真实即是中道何以次文辨尘含十方为大不思议念包九世为十玄门故知不然。

宝性论即坚慧菩萨所造道前菩萨者玄镜谓地前菩萨有三种空乱意以不了知真如来藏生死涅盘二际平等执三种空一疑空灭色取断灭空此如穿井除土出空取其顽空也二疑空异色取色外空此如墙处不空墙外是空亦取断空也(上二依圭峰释)三疑空是物取空为有彼谓别有一物是於空体故取为有也(依清凉解)。

今此下推此一科义涉二途一释前三疑二双示拣显释前疑者即是拣空乱意菩萨计三种空也谓色是幻色必不碍空释前一者疑空灭色取断灭空空是真空必不碍色释前二者疑空异色取色外空若碍於色即是断空若碍於空即是实色释前三者疑空是物取空为有三疑既遣则一尘包徧义见次文。

二双示拣显者终南观中以会色归空明空即色皆拣情显解故圭峰注云若色是实色即碍於空空是断空即碍於色今既色是幻色故不碍空空是真空故不碍色但此文约次第释前三疑故先明空幻后彰断实彼观约次第成其第三空色无碍观故先遣断实后显真幻文虽前后义乃同时一家拣显殊涂同归然会色归空观拣外道小乘皆有断灭明空即色观拣凡夫及初心菩萨皆执实色此文何故唯拣空乱意菩萨耶今但约所计断空实色是同不以能计之人有异于何不可或谓彼观唯以真幻拣於断实此文何以举一尘含容空有耶答曰夫迷名执相则终归边见了事即理而中道可期且幻色岂非一尘乎真空岂非法界乎如下文谓无生既显幻有非云摄法界而一尘收举一身而十身现亦以幻色即一尘无生即法界岂以名殊而异於物哉。

尘含十方即大不思议也龙树谓尘含法界量等虚空即指华严为大不思议毛吞巨海芥纳须弥即指净名为小不思议念包九世即十玄门之一也金师子章云剎那之间分为三际谓过去未来现在总有三三之位以立九世促即一念也延即九世也正当十玄门中十世隔法异成门也。

殊胜微言纤毫彰於圆教者即经云无量无边法门海一言演说尽无余。

奇特圣众轻埃现於全躯者即经云於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此义徧於大经避繁不引。

逈超言虑之端者圭峰云法无名相非心思口议释上纤毫彰於圆教也。

透出筌罤之表者周易云得鱼亡筌得[少/兔]亡罤释上轻埃现於全躯也。

经云下即出现品尘含经卷喻此并次科但申其大意具释如前序中引长行及清凉大疏今此八句即重颂也。

随缘妙用德中群生即众生变其文耳。

众者不一之称汉书中去呼今释教相承平呼。

根器不等受解万差者以根有大小之殊解有明昧之异乐欲不同应机授法者上机授之以六度中根授之以十二因缘下根授之以四谛。

(次下二句即维摩经)应病与药谓用诸观智之药治诸不善之病令得服行谓断二障之惑证三乘之果。

维摩具云维摩罗诘秦言净名垂裕记云净即真身名即应身真即所证之理应即所现之身生公疏云秦言无垢称其晦迹五欲超然无染清名避布故致斯号此则疏记翻名不同。

所以释义有异具明斯义者彼经又云而生五道以现其身为大医王善疗众病。

又以下文有五对一悲智对二空假对二理事对四真俗对五本末对初对有悲故不为无边所寂名曰随缘有智故不为有边所动名为妙用此中妙用之言皆是即体之用荷泽云即用而体自知即知而体自寂名说虽是体用一致。

良以下初四句约法示体用次四句约法喻双释初法无分齐语其体也起必同时辨其用也真理不碍万差体即用也显应无非一际用即体也次云用则波腾鼎沸释前起必同时全真体以运行释前真理不碍万差体则镜净水澄释前法无分齐举随缘而会寂释前显应无非一际又总上八句约法喻隔句双释体用谓法无分齐体则镜净水澄起必同时用则波腾鼎沸真理不碍万差全真体以运行显应无非一际举随缘而会寂。

若曦光之流彩妙用也无心而朗十方随缘也华严经云赫日扬光辉十方靡不照如明镜之端形妙用也不动而呈万像随缘也但涅盘论云明镜之像对之不知其所以来皆约结名以释。

二威仪住持下左传曰有威而可畏有仪而可象故谓威仪夫戒者威仪也威仪者德之表也故曰住持有则德然大乘八万小乘三千诸教亦[牙-(必-心)+?]通如楞严优波离云三千威仪八万微细长水义疏谓二百五十各有四仪复对三聚故成三千复以三千配身口七支四分烦恼转成八万四千今举大数耳此大乘通小教也又三千威仪经云其中出家者次应舍执作缘务具受八万四千向道因缘此小乘通大教也。

为住持之楷模者高僧传十科(一译经二义解三习禅四明律五护法六感通七遗身八读诵九兴福十杂科)以住持为兴福故北山住持行编云夫经律论为住持之教本僧财食为住持之功烈务教而法众盛矣宣功而金界治矣故使至道淳懿灵神降趾此住持之法度也。

楷模二字皆训法广雅云楷模品式法也。

整六和之紊绪者梵语僧伽此翻众和合有六种一身和同事二语和同默三意和同忍四戒和同修五见和同解六利和同均紊运切乱也。

绪谓丝绪出三界之梯橙者纂要以戒定慧能出欲界色界无色界疏云戒出三涂定出六欲慧出三界梯喻橙自下升高也。

越苦海之迅航者分改变易二种生死深广如海迅疾也航亦舟也字统云单船曰舟并船曰航即两舡并载者此之一句并次二句与心经疏序大同。

拯物导迷莫斯为最者结叹上文谓拯救导引物机迷惑莫若威仪有则为其最要然领徒之士泛受则人喜陵犯严毅则物自肃然末代住持宜其严而少受斯又为最矣。

但语辞以由也。

金容匿彩下通叙去圣逾远法道不行匿汝力切隐也彩即毫光故魏刺史云玉毫收彩正圣也木受绳则正后从谏则圣教者效也施而教之便物自效也然有化制二焉经诠理智化教也律诠德行制教也今文多明德行制教欤陵夷亦云陵迟即不进貌发正云以下望高欲上成难云凌迟远法师云佛法陵迟秽杂日久每一寻至慨愤盈怀(文出答桓玄书)通惠传中作夷字与今文同彼云马令脱辔象阙施钩不习律难调象马令教法日见陵夷。

(文出宋高僧传)传授浇讹者如神清法师引经云若人生百岁不解生灭法不如生一日而得解了之时有比丘承师误训诵云若人生百岁不识水老鹤不如生一日而得睹见阿难闻而歔欷(上虚音下希音悲叹也)往正彼师竟不令改且阿难圣力党之尚然矧今之世传授浇讹余柰之何师於己见者禅诠序云今时弟子彼此迷源修心者以经论为别宗。

讲说者以禅门为别法是皆解背真诠师於己见也别录云如洪州禅师云贪瞋慈善皆是佛性有何别者如人但观涅性始终无异不知济舟覆舟功过悬殊夫慈善如济舟之功也贪瞋如覆舟之过也。

彼谓皆是佛性无别者岂非师於己见乎致使者因他而得故名为致由前传授浇讹师於己见致使教无纲纪滥挹淳流网之大绳曰纲小绳曰纪滥谬也挹酌也应作淳漓即浓薄之貌谓酌漓为淳以薄为浓大义於是乖矣。

得失齐举妄参真净者迷妄谓之失悟真谓之得今既齐同举物其犹妄秽杂於真净矣尝试论曰且夫人思善道洁已依师近期於立身扬名远冀於革凡成圣发挥像教垂於无穷又奚有妄秽能参真净哉。

故令初学触事成非者由其得失齐举所以令其初心学者日乖法则逢事成非向闻有西江商客赛愿营斋先示文疏僧无能读者被商驱之一何可笑后生闻此当寅夜攻学一则不虚受施一则覆庇群僧一则扬名於四方(出僧史略)南山亦云屡有初心在道触事未谙曾不寻其教章於法每缠疑网不依经论混杂凡流者起信疏云大乘深旨沉贝叶而不穷群有盲徒驰异路而莫反无相亦谓圣教之所不依明师未曾承受所以混杂汩乱凡夫之情耳。

自陷陷他者如宋法丰死为不食之鬼巡寺作饿驼声以专寺任刻薄故也临邛僧孙民见身如厕持钵食秽以俭岁刻[木*夕]减粥故也。

智坏死作众奴以寺布借人故也圣寿寺僧清训念法华经每在送终处於行食者求酒食及饱之以归一日骤无声经年不通食渐不通水自去生入饿鬼也(上三缘出北山录皆自滔下一缘出宝公注兼滔他)有谓道安之门人法遇领徒四百时有一僧饮酒废夕烧香遇罚而不遣安闻之以筒缄杖寄遇曰此由饮酒者也我训不勤远贻忧赐乃集众命维那行杖至三因立下自咎此亦自陷陷他也人安有言曰汝曹若能修身践言慎终如始勤尔学问慎尔行藏避恶支如避虎狼事良朋如事父母顾言行而礭乎不拔处贫病而乐以忘忧自然与祸斯违於福斯会慕雪山之求法学善财之寻师智足以照惑慈足以摄人此又自利利他也。

瑜伽此翻相应大沈谓昏沉也小浮谓掉举也宝藏论云夫入道之遥内虚外净其意不沈其心不浮不出不入湛寂自如常住正念一句文连上下谓以观破昏沉以止破掉举止观双运永离二过即常住正念此文连上也又常住正念根本眷属即文连下也小乘四重为根本余篇皆眷属大乘根本眷属次文示之或可定共是戒眷属定共戒者依定心发不复起恶助於律仪道共戒者道即慧也依分别发拣择善恶防发功强正资摄善兼助律仪由是定道俱名戒也。

净修梵行通结上文华严经即晋经贤首品梵网者即大乘菩萨戒吾祖贤首有疏具明十重四十八轻此以十重为根本四十八轻为眷属余昔领众青憞梵剎每於半月差僧诵十重戒盖遵佛祖之遗范也尝观灵庾集引掉群南有灵鹫山大长老律师胡民领徒而夏安居说戒夜人数则定筹数每过众莫识其然夏既末二三胡沙门出山至路[泳-永+炳]与穑人挥手根别律师闻而奔走其徒四驰其去则不远然而莫得见之矣入大乘论云宾头卢罗睺罗等一十六大阿罗汉恭承遗顾游行人里是以僧居每於说戒解夏日不得不清严法字整众翼翼俨若在乎圣人之前也。

体无毁禁者彼论云以知法唯无染离五欲过故即此文体无毁禁。

所谓下具足应云不杀不盗不淫不两舌不恶口不妄言不绮语远离贪嫉欺诈謟曲瞋恚邪见彼疏释云即摄律仪戒也。

亦应下至所制禁戒即摄善法戒。

愦闹上告内切下女教切。

常护下至妄起罪过即摄众生戒也准上论文等虽通摄前出生无尽徧等文此乃起信发心之相问答除疑之辞乃至次文喻合二科皆彼论势但彼广此略。

摩尼此翻离垢言此宝光净不为垢秽所染又翻增长谓有此宝必增长威德也应法师云末尼谓之总名有云或山或海之珠圭峰谓摩尼珠中必无黑等色是也。

五众者一比丘众二比丘尼众三式叉摩那众(此云学法先学本法后受尼戒)四沙弥众(此云息慈息灭染情慈爱众生)五沙弥尼众。

在家身缠俗网者涅盘经云在家迫逼犹如牢狱出家虚旷犹如虚空。

自有严科者即篇聚也篇谓五篇初波罗夷二僧伽婆尸娑三波逸提四波罗提提舍尼五突吉罗聚谓六七於五篇中加偷兰遮名为六聚开突吉罗为二谓之七聚若翻梵从华广在律宗略如令摸钞然则受三归持五戒而出苦海趣涅盘者约始修终证之言故古诗云方知万里水初发滥觞源此言虽近可以例远。

毗尼亦云毗奈耶正翻调伏调谓调练三业伏谓制伏过非。

(身三等)七众於前五众加优婆塞优婆夷二众耳。

万善藉此而生者万善即万行此之一字指三归五戒言万行藉三归五戒而生也。

寔佛法之平地者经云戒如平地众善由生又地有生成荷载之义谓十地圣人修生万德厚载恒然故云平地。

尸罗此云净戒标次文戒为定体也。

三昧此云正思起下句慧为定用也故其三学皆一乘别教此文四种行德即戒学次入五止即定学后起六观即慧学故大疏序云寻斯玄旨却览余经其犹杲日丽天夺众景之耀良在此矣。

若夫一乘同教三学者戒学有三一摄律仪戒二摄善法戒三摄众生戒定学有三一安住定二引起定三办事定慧学有三一人空慧二法空慧三俱空慧广辨三九如永嘉奢摩他篇然始教三学与其同教但即不即为异小乘三学即持五篇净戒修九次第定发人空浅慧三学圆备即证菩提与大宋僧传引论证三菩提其文稍同彼云戒如捉贼善擒制也定如缚贼用机械也慧如杀贼清道路也以此成功立效克取空尽三菩提者决达清静之域也。

四分者业疏序云据说之章段也若约六十卷收之即大僧戒本二十卷为初分。

尼律下十五卷为第二分安居法下十四卷为第三分房舍法下十一卷为第四分怨家有二(怨与冤音义同)一欠命负财二天魔外道以戒净故彼无所为故云不能近也。

被诃者如六群比丘屡有所犯多被居士举过讥诃遂往白佛佛乃集众种种诃责。

三柔和质直德中文有三对初悲智真俗对约无住行二不变随缘对约净缘起三去惑就理对唯辨柔和二字柔则伏灭烦恼者此有二位制伏烦恼位处三贤断灭烦恼位居十圣。

和则顺理修行亦有二义一事和见斗诤人谏劝令舍不自称誉卑逊敬物二理和见退菩提心人殷勤劝进善能分别菩提烦恼平等一相。

言行相符者言以顾乎行行以顾乎言即如说而行也儒典等云先行其言而从之又曰言笃信行笃敬言行君子之枢机也寄语来者愿以言行拳拳介怀。

但为正业调生者但独正圣也言独为圣教事业调伏众生也又正业自行也调生利他也谓质直者但有所为或语默或出处皆不失正行业用然后可以调伏群生也为字通去平二声初解去呼次解平呼又前文一对唯辨柔和此文唯明质直故曰下总前结名。

四普代众生受苦德文有三聚净戒广利群生即摄有情戒普令断恶即摄律仪戒备修万行即摄善法戒速证菩提即三聚果其中冤亲平等即不生憎爱也。

救赎一切受苦众生者大经云菩萨见有狱囚五处被缚受诸苦毒或以刀屠割或以火焚烧菩萨见已语主者言如是等苦可以与我设过彼苦阿僧祇倍我亦当受令彼解脱故上句云以身为质。

(质犹当也如燕太子丹质於秦)不希望毛发报恩之心者经次文云我为救护一切众生发一切智菩提心故若望报恩则同佣作。

华严下即华藏世界品普贤菩萨重颂因相疏释云辨因招果也。

念念迁流名之为苦者即三苦中行苦也。

了蕴空寂下谓了悟五蕴犹如聚沫浮泡阳焰芭蕉幻化故经云一切诸法性本自空故云自性本无也。

问意谓众生数量无边何以菩萨一人而能普代耶。

答中大悲方便力出代苦之由也。

不了业体从妄而生者行愿经云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故云从妄而生也教令修止观即起下文五止六观之张本也。

因果丧亡等谓因亡即无业果丧即无苦。

於不坚坚觉者不坚即五蕴觉犹执也即前云妄执迁流也谓五蕴不坚实众生执坚实故次句云深住於颠倒也。

离烦恼者烦恼即根本烦恼所恼即随烦恼根随皆离即得最上菩提故圆觉云离幻即觉以菩提翻觉耳。

五止中性相俱泯者相泯释当相即空性泯释相尽心澄体周法界谓绝诸对待也。

入无入相下谓无能入所入之相名为真入即同清凉云冥於心体曰入华严下晋经宝王性起品文如来深境界其量等虚空谓寂寥虚旷冲深包博也。

一切众生入而实无所入谓总该万有即是一心也。

入诸无相定即观之止也。

见诸法寂静即止之观。

常入平等故谓不取真不叶假也。

敬礼无所观谓灵明性体一相无相也又尚无能礼之凡岂存所礼之圣故圆觉疏第七实相礼云若内若外若凡若佛同一实相以文殊云不生不灭故敬礼无所观钞释云入佛境界经中文也上之三句亦取圆觉疏意以一心三观释之一切众生无不在如来境界中者大疏云凡厥生灵皆含佛智更无可入者净名谓众生即寂灭相不复更灭此同清凉云入者了悟解达之名也。

如人迷下举喻合法二科皆用起信会相入实依觉成迷二段论意今亦依彼释之论曰如人迷故谓东为西方实不转即会相入实也西即是东更无别东论云若离於方则无有迷即依觉成迷也。

众生迷故下论云众生亦尔无明迷故谓之动念心实不动即会相入实也。

妄即是真更无别真论云若离觉性则无有迷即依觉成迷也。

入与不入者言入约迷不入约悟一心法界无众生迷无诸佛悟故云本来平等经云平等真法界佛不度众生良有由矣。

起信下义涉两处论文一心源无念二方便正观论云若有众生能观无念者则为向佛智即心源无念也论又谓若能观察知心无念即得随顺入真如门即方便正观矣然观中前后引论义涉两处文势皆然。

一照法清虚离缘止中谓真谛下释照法真俗下释清虚能缘下释离缘心境不拘体融虚廓正示止门若发文驾义讲者委陈下文多尔寻之自晓。

维摩下即净名居士斥目连章彼云夫说法者当如法说法无众生离众生垢故乃至法不属因不在缘故然则推析因缘盖就观门辨之今造诣止门故因缘双不也。

二观人寂怕绝欲止中谓五蕴和合名之为人蕴无主宰谓之寂怕绝欲者不执五蕴法也前文谓初止照法正显法空此文观人兼明人空盖谓此也。

三性起繁兴止中真如之法法尔随缘通释性起繁兴。

万法俱兴法尔归性别释止义。

从无住本立一切法者文含二意一证依体起用名为性起二证真如之法法尔随缘天台释云即是世间出世间有为无为一切诸法皆从无住本立广释如彼要其所归不出性起。

四定光显现止中有本作锭锭即灯也今云定光法喻齐举谓定能发慧犹灯现光。

白净宝网下晋经云白净宝网转轮王新经随好光明功德品云金网转轮王疏释云彼白净宝但是所等则金网无失若取十地为清净金网正同璎珞经中以无畏珠宝而为轮相新旧二经并无万字谓佛胸前作此字卍音万以表因人位极智周具万德耳。

体性明彻释定光十方齐照释显现。

无思成事释无念也。

虽现奇功心无念虑克示正义然以十地菩萨示初心修止者举果该因也次文以众生入此大止妙观即举因摄果也下文谓初心正觉摄多生於剎那十信道圆一念该於佛地皆明因果交彻。

七宝者一女宝二轮宝三珠宝四兵宝五藏宝六象宝七马宝业性亦如是者随好品中观诸业性非十方来止住於心从颠倒生亦来处不可得也此文业性通诸善业。

不为二乘下大经云譬如日天子出现世间不以阎浮提树崇岩邃谷尘雾烟云之所覆故隐而不现即喻此修止菩萨不为二乘偏真外道邪见尘雾烟云之所障蔽也。

五理事玄通止中[牙-(必-心)+?]隐[牙-(必-心)+?]显者由幻相之事显则理隐也无性之理显则事隐也无性谓无质碍之性也。

[牙-(必-心)+?]存[牙-(必-心)+?]夺者由理存故夺事则理彻於事也事存故夺理即事彻於理也。

体周法界理玄也万行纷然事玄也。

悲智双融明其通义性相俱泯克示止门。

六观中问准上义理即一体二用三徧四德然此叙义双问不於入五止前发问者谓前文通叙入义已引起信为标准今就起六观前为问盖引教双答并通后学妨亦导起信之文意明始自一体终乎六观皆凭马鸣奥旨欲使学者推论明观虚己求宗无取未习答中即起信对障明俱之文今依彼疏正兼二过释之对治凡夫住着世间(即正治凡夫人法二执贪乐世间也)能舍二乘怯弱之见(即兼治二乘执五蕰法见苦生怖也)对治二乘不起大悲狭劣之过(即正治二乘狭劣之心令观众生起於大悲也)远离凡夫不修善根。

(即兼治凡夫懈怠之心令观无常策修善行)华严下即出现品释悲智无碍行金翅辟海喻也善见云迦留罗者能啄破三千寻围即金翅鸟也如经说化生金翅鸟能食四生龙大止妙观者大经云禅定持心常一缘(止即妙观)智慧了境常三昧(观即大止)远公禅经序云禅非智无以穷其寂(观即大止)智非禅无以深其照(止即妙观)而搏取之喻即智之悲也而为两翅翅即翼也止观相须如鸟两翼车之二轮二轮不具则无运载之功一翼若阙则无凌虚之势。

若修下明修止方便略引疏注之。

住於静处(具有五缘一闲居静处二持戒清净三衣食具足四得善知识五息诸缘务今但举初故云静处)端坐(调身也正身端直不低不昂不偏不邪正面而住)正意(调心也意欲令其观心与理相应自度度他至无上道)不依气息(数息观境)不依形(骨璅等)色(青黄赤白四相)不依於空不依地水火风(空等五相皆是事定所缘之境)乃至不依见闻觉知(见闻等是散心时所取六尘不复托缘故言不依)一切诸想随念皆除(除前诸境更有余心皆亦遣之)亦遣除想(所遣既亡能遣不立)以一切法本来无想(欲顺於法性故能所皆不存)念念不生念念不灭(释成无想所以此乃即生无生即灭无灭)亦不随心外念境界(若心外有实境心缘此境时抑令不缘不可得故)然后以心除心(论中无然字今既心外无尘即所取无相其能取自然不生何劳后心方更除耶)心若驰散即当摄束令归正念(论中即云住於正念初习驰散故摄令住正)常勤正念唯心识观(论中即云是正念者当知唯心无外境界文虽有异厥旨大同)一切魔境自然远离。

(以此唯心非彼所知故此是通遣之法故云远离)邪正未分者起信疏依古德略以三法验之一以定研磨二依本修治三智慧观察如经言欲知真金三法试之谓烧打磨行人亦尔若欲别之亦须三试一则常与共事共事不知当与久处久处不知智慧观察今借此意以验邪正谓定中境相发时邪正难知者当深入定心於彼境中不取不舍但平等定住若是善根之所发定力逾深善根弥显若是魔所为者不久自坏二依本修治者且如本修不净观禅今则依本修不净观若如是修境界增明者则非伪也若以本修治渐渐灭者当知是邪也三智慧观察者观所发相推验根源不生见处深知空寂心不住着邪当自灭五当自现故论云以是义故行者常应智慧观察耳。

魔网入心即论云勿令此心堕於邪网。

又无师匠下即五缘中无善知识也。

四魔一天魔二烦恼魔三阴魔四死魔如起信说者论云或有众生无善根力则为诸魔外道鬼神之所惑乱若於坐中现形恐怖或现男女端正等相论文甚广须者自检。

即观之止即止之观者或问天台以三止对三观(体真止空观随缘方便止假观息二边分别止中观)今文何以五止即六观耶答此是观门大节略以教义通之他宗约一乘同教以三止对三观本宗约一乘别教如下会名六重三昧六重观门具六止六观也或谓下文明示第五多身入一镜像观是事事无碍法界第六主伴[牙-(必-心)+?]现帝网观亦是事事无碍观若以第五为所证第六为能证则境智冥一亦是五观对前五止云云者此诚配对能所之学甚昧吾祖观心之缊末章云此上所述六重观门(始一体终六观为六重门)举一为主余五为伴随入一门即全收法界若合后二境智冥一对前五止应合后之四德对前三徧故知委配昔人谓昧观心如去烛纵昏情如夜游岂虚言哉。

何以故下四句悬示六重观法单合互摄谓初句理事无碍法如是故此之一句合辨第一摄境归心观第二从心现境观何则由事不碍理则摄境归心也理不碍事即从心现境也法尔而然故云法如是也。

第二句定慧双融离分齐故此之一句单明第三心境圆融观谓以慧融定则心无碍也以定融慧则境无碍也心境廓尔故云离分齐也。

第三一句一多相即绝前后故此之一句亦合辨第四智身影现观第五身入镜像观谓第四一智现多第五多身入一义乃同时故绝前后也。

第四句大用自在无障碍故此之一句亦单明第六主伴帝网观谓以自为主望他为伴是知主者大用自在为义也随举一法主伴齐收故云无障碍也噫折四句之道文总六重之妙旨单合亦明傥无义证则何以取信於后裔哉。

言六观下然此六门具明法喻谓前三约法以辨心境后三约喻以明性德后学至此弥须留意一家宗极玄妙在兹。

一摄境归心观中三界所有法唯是一心造者造作也即论云三界虚伪唯一心作十地经中亦与论同。

心外更无一法可得者论云以如来藏无前际故若说三界外更有众生始起者即是外道经说耳。

一切分别但由自心者论云一切境界唯心妄起故有。

由心不起外境本空即论云心灭即种种法灭然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性相两宗权实逈异备如华严圆觉二大疏此文辨性宗故同起信实教焉。

论云即唯识中文文有五句前之四句出其四因成唯识心义后之一句正显识体无生。

又经即法句文也有法喻合初八句法说未达境唯心起种种分别(迷境妄生)达境唯心已分别即不生(悟境妄灭)知诸法唯心便舍外尘相(合觉背尘)由此息分别悟平等真空(正证唯心)次二句喻后二句合文并可知。

由心现境即境不自生由心故现也由境现心即心不孤起托境方生也心不至境谓心如即境谢境不入心谓境灭即心空。

二从心现境观中次科云庄严报土即依报也对下修成报身即正报也显出法身亦正报也若对法性真土亦依报今此无文影在次科以成净土即法性真土也。

三心境秘密观中言诸佛证之以成法身次文又谓如来报身其故何耶言以成法身举所证理如珠之体次云如来报身举能证智如珠之光然圆宗理智[牙-(必-心)+?]举无在勿纵常情强分诸异。

四洲谓东胜身南瞻部西牛货北俱卢也。

须弥此云妙高道场仪颂曰妙高四宝为山体阎浮南面吠瑠璃北边黄金东银体西边之宝号颇胝。

铁围即咸海外轮围山也颂云海外轮山是铁围东西南北四洲渚。

毗卢遮那此云光明徧照谓身智二光内外俱照故卢舍那此云满净一切障染若粗若细无不尽故前约德显此约离障义虽两途理归一致。

就此门中分为四句者依正无碍门也若据诸疏通有六句谓中间二句观文已引二偈故此但明四句言六句者一依内现依谓尘含世界(第六经云如是诸剎土一一尘中现)二正内现正谓毛孔中现佛(现相品云如来於一毛孔中一切剎尘诸佛坐)三正内现依谓毛孔中现剎(即观文引偈身现剎土也)四依内现正谓尘中现佛(即观中引偈剎现佛身也)五依内现正依谓尘中现佛身及剎(如经云一一尘中无量身复现种种庄严剎)六正内现依正谓毛孔中现剎及佛身(如经云一毛孔内难思剎一一皆有徧照尊)但以中间第三第四两句对前文二偈如指诸掌玄谈即晋经旧疏。

四智身影现众缘观标名言影现释义言能鉴皆指喻而能鉴所现皆明一智现多也。

诸缘相尽如如之境也如如独存如如之智也有为之法为能含真性为所含真性为能现之一有为之法为所现之多。

犹如日轮下能照唯一所照益多束为三类一有目二生盲三无情观文引晋经今会唐经以示益相经云无量众生皆蒙获益行者见道居者办业即此文有目之流无不亲见也经云虽未曾见亦得饶益受用种种衣服饮食即此文生盲之辈亦蒙润益令知时节寒热之期也经云廓彻虚空生长草木成熟谷稼开敷莲华即此文草木无清悉皆滋长。

五多身入一镜像观约喻则万像为能入一镜为所入约法则多身为能入一身为所入义见次文即事事无碍法界与下文事事无碍观皆是周徧含容徧摄无碍一义耳或以法界为所证境观字为能证智恐失交参玄旨矣。

经云下即第八不动地也具云此菩萨知诸众生心之所乐能以自身作众生身国土身业报身乃至虚空身(彼经在第四类今顺观文引之)又知众生心之所乐能以众生身作自身亦作国土身业报身乃至虚空身又知众生心之所乐能以国土身作自身亦作众生身业报身乃至虚空身又知众生心之所乐能以业报身作自身亦作众生身国土身乃至虚空身释曰上之四类别显乃至超过辞疏序云十身历然而相作亦示此也。

如是下结成百身以至无尽故大经玄谈云即是法界无尽身云真应相融一多无碍。

随举一身摄余九身者谓一身为能摄九身为所摄如举东镜为能摄九镜为所摄即交涉无碍门一摄一切也又九身为能入一身为所入如举九镜为能入东镜为所入即交涉无碍门一切入一也余尝究交涉无碍门第二句以谓圭峰注以文势反上义旨简略因推微兹文多身入一镜像观则知先祖辞简义备而廓尽余惑矣冀诸后昆希心玄趣。

身分即四支并头支节即三百六十骨节。

眼处作耳处佛事即眼能闻声也举要言之谓眼能齅香了味觉触知法余五例然法力加持即自力故次文云皆由深定力故得有如是。

经云下文有四节或以多身作一身或以一身作多身(一多相作)或以一身入多身或以多身入一身(一多相入)非一身没多身生非多身没一身生(离出入相)皆由深定力故得有如是(出其本因)异境入定同境起(如於前五境入正定於法尘中定得起)同境入定异境起(於法尘中入正定於前五境从定起)一身入定多身起(如比丘身中入正定学无学身中从定出)多身入定一身起(诸天身中入正定大龙身中从定出)。

六主伴[牙-(必-心)+?]现帝网观梵语因陀罗此云主谓此天主有妙胜殿殿上有网周徧围绕护净庄严以摩尼宝珠为之珠光交彻喻此观境重重无尽以自为主(弥勒)望他为伴(善财)一法为主(一楼阁)一切法为伴(百千楼)一身为主(善财一身)一切身为伴(弥勒百千)。

随举一法如举一身一智也。

言主伴齐收即收多身众缘也。

亦是悲智重重无尽者此收第四智身影现众缘观也。

前文谓一身为主一切身为伴即收第五多身入一镜像观向所谓第四一智望现多第五多身入二第六一多同时身智无尽不其然乎。

善财童子从祇桓林中(初见文殊在沙罗林中今通指本会也祗桓玄应法师翻云胜林新云逝多)渐次南行(克定见五十四人善知识)大楼阁前(即德生童子有德童女指示弥勒住处)暂时敛念(标定也)开楼阁门令我得入(初见弥勒从别处来向楼阁所故令我得入)弥勒弹指其门即开(令其诸法亡言会旨则佛法门开)善财入已还闭如故(即妄而真更无入处故云还闭)各现百千楼阁(经云或见其中有无量百千诸妙楼阁)各有善财童子(经云自见其身徧一切楼阁中)在弥勒前(经云或见弥勒初发菩提心时或见最初证得慈心三昧)。

六重若准圭峰释之此六但是一道竖穷展转玄妙非一体外别有余五既不傍横故云六重不云六段。

善财一生皆全证者即大疏序云解行在躬一生圆旷劫之果也。

一际绝其始终释上句始舒终卷皆归一心也出入亡其表里释次句出显入隐岂存内外乎初心正觉即梵行品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具如前释摄多生於剎那即前文念包九世延促同时亦是念劫圆融也。

十信道圆者谓於信位证道圆极也贤首品偈云信能增益最胜智信能示现一切佛。

一念该於佛地者一念即信心也经云一切诸佛从信心起大疏释此品宗趣云於信门中成普贤德而自在庄严无方大用建立众生通括始终该摄诸位以为其宗令起圆融信行成位德用而为意趣然十信道圆一念该於佛地是观门还源之要故引宗趣以示之。

地前菩萨触事生疑者即宝性论空乱意菩萨疑三种空已如前辨。

五百声闻玄鉴绝分者绝见闻之分也此反用肇公般若论意彼云虚心玄鉴闭智塞听闭智眼不见也塞听耳不闻也即本会舍利弗目犍连等在逝多林不见不闻如来神力如来净剎(云云)故大疏序云上德声闻杜视听於嘉会通玄论云目连鹙子隔视听於对颜且疏与论皆以杜隔视听释经眼不见耳不闻(鹙子皆影响众权示聋盲)他宗谓小乘在座如聋若哑甚背杂华莲经格训矣夫聋哑即耳不闻口无说也至如华严末会鹙子赞文殊胜德令海觉诸比丘承事之岂是声闻无说耶又如法华经中叙其穷子称慈大叫岂是小乘若哑耶嗟乎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前车既翻后宜改辙。

融通下示圆证当机。

若据一体谓自性清净体。

即是海印炳现三昧者亦是自性用也正同第一海卯森罗常住用矣。

二约二用即名华严妙行三昧正同第二法界圆明自在用矣。

若据三徧即是尘含十方三昧者十方谓真空妙有正同一尘含容空有徧(以第三徧合於前二)若准四德即名四摄摄生三昧者释此有三先标四德明摄次以观文为据后引贤首品偈证之一随缘妙用无方德即同事摄以观文有应病与药令得服行故偈云一切世间众生苦患深广无涯如大海与波同事悉同忍令其利益得安乐二威仪住持有则德即爱语摄以观文有大乘八万小乘三千故偈云八万四千诸法门诸佛以此度众生种种梵音皆具足随其心乐为说法三柔和质直摄生德即利行摄以观文有柔则伏灭烦恼和则顺理修行故偈云若有众生寿无量烦恼微细乐具足菩萨於中得自在示受者老病死众患四普代众生受苦德即布施摄以观文有普令断恶备修万行故偈云萨其所欲皆令满普为众生作饶益随应普现惬其心俾乐色者皆从道。

若约五止即为寂用无碍三昧者以贤首品中有三十四偈半明寂用无涯三昧门彼有一偈标名总辨所谓有胜三昧名方网菩萨住此广开示一切方中普现身或现入定或从出疏释云约处名为方网约相是谓寂用亦总显动寂无二也。

若取六观即是佛果无碍三昧者此有二释一依经文二约观义依经者因陀罗网三昧中有半偈谓此大名称诸圣人三昧解脱神通力即佛果无碍也约观者上文谓融通无碍一多交参圆证相应名为佛地。

如是下二句谓此六三昧随德立名六止前六重门。

据教说为六观向明六止对六观谓此也。

无生下二句理事无碍次二句事事无碍。

图度也。

识尽见除者情识尽而妄见除则反本还源亦同圭峰云情尽见除冥於法界矣。

余我敏达素本玩习也。

偶木之文弥天之义者偶遇也圆觉钞以海中浮木孔喻佛难处众生喻盲龟盲龟遇木漂至海岸如众生遇佛得出苦海今以偶木之文即华严经弥天之义即还源观亦犹盲龟遇木孔盖谦辞耳法华涅盘皆有此喻。

三偈辨勉学。

备寻诸教本者前序亦谓备三藏之玄文凭五乘之妙旨。

集兹华严观者序文云穷兹性海会彼行林别举六门通为一观文约义无缺序谓繁辞必削缺义复全智者当勤学即序末云佩道君子俯而详焉引前序文释后偈辞原始要终义归一揆是知吾祖笔削之功起尽之势增益详明蕰乎其中矣。

华严还源观疏钞补解一卷

於时元德三年六月二十三日於东大寺东室书写了 华严末资大法师宽杲生年四十一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