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封的《人类史》对于人类何时在自然界中出现、最初的生活状态以及有着怎样的本性、又是由哪些物质构成等问题做了讲述,探究了人类的演变原因。布封认为,人类的诞生来源于自然斗争。他在书中指出,人类是地球上有史以来最具智慧的生物,不仅可以改造自然,其本身也在被生命的内部活力所改变。此外,布封还提出,生命存在且只能存在于物质之中,人类属于动物的一种,相比其他动物,人类的高级之处在于具有了灵魂。
布封对人类的歌颂,体现了其深受启蒙思想运动影响的资产阶级的积极思想。
时间的推移令一切事物都处于演化过程中,如宇宙、地球、动物、植物等。相同的道理,人类也有自己的演化过程。因此,只有在经历了漫长的演化之后,我们才会逐渐体悟到生命的全部:从新生的婴儿到童年、成年、老年,最后是死亡。所以,我们对自身的认知,首先应该建立在对自己一生的发展变化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否则,我们无法认识到人类的本质。
第一节 童年
相关研究表明,人类一生中最虚弱的时期是刚出生的时候,因为刚来到世界的新生儿是没有办法运用自己感官的,他们只能依靠来自外在的精心照顾。说起来,这个时期的人,其生活的场景确实是一副可怜而痛苦的样子,刚来到这个世界时的人类新生儿,比其他任何动物更为脆弱,娇弱的生命似乎随时都会结束。他无法动弹,更不能站立起来,拥有的仅仅只是存在的事实,只能通过呻吟来表达自己的痛苦。
这似乎也在告诉人类,来到这个世界的意义就是为了承受痛苦,就是为了面对成人所意识不到的虚弱和痛苦——这是我们不能忽视的事,因为这个阶段我们每个人都曾经历过。所以,就请跟随笔者的叙述,去再次感受一下我们身处摇篮的情形吧。
当新生儿从一个环境进入另一个环境时,比如从母体的羊水中进入流动的空气中,这时,尽管新生儿没有成年人所具备的各种能力,但他依然能够感觉到空气的流动,流动的空气会对他的嗅觉神经和呼吸系统产生刺激。空气的流动类似人打喷嚏,能促使新生儿的胸部扩张,空气会在这时自由进入他的肺部,使肺泡扩张膨胀,进而提高肺部空气的温度,然后又下降到某一程度,接着,气流受到膨胀的肺纤维的弹力作用,将空气排出肺部。这就是生命体的呼吸过程。
笔者在这里并不想对呼吸运动持续不断的原因进行解释说明,而只是讲述呼吸现象。无法否认,对于人类和一些动物来说,呼吸运动是非常重要而且不可缺少的。因为生命有赖于呼吸的维持,如果呼吸停止了,人类和动物的生命都会面临终结。因此,胎儿在学会呼吸之后,就会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
然而,有大量的研究数据表明,婴儿的蝶骨卵圆孔在刚刚出生时并不会完全关闭,因此有一部分血液还是会从这里流出,而且并不是所有血液都会进入肺部,所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新生儿呼吸不到空气也不会立即死亡。
关于上面的这个结论,十年前笔者曾经利用小狗做过一些实验,实验的结果对上述结论进行了充分的证明。实验过程简述如下:首先,将一只即将临产的母狗放进装满水的木桶中,然后将母狗用绳子捆好,再把它的后半部分身体浸于水中。不久,母狗生下三只小狗,当小狗们离开母体后,马上把它们放入温度和母狗腹部温度相同的液体中,其间没有给小狗呼吸的时间。之后,将小狗放入装满热牛奶的木桶中——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它们在有需要时,可以获得充足的食物。小狗在牛奶中浸泡半个小时后,逐一把它们拎出来。结果令人惊奇,三只小狗都活着!它们这个时候开始呼吸,脸上也有了表情。在它们经过半个小时的呼吸后,再次把它们泡入热牛奶中;半个小时后,又将它们重新拎出来,有两只小狗的精力仍然充沛,并有表现出缺少空气的痛苦,但另外一只则显得比较疲惫,它应该是承受不了再次的浸泡了,于是将它放回到母狗身边。
这只母狗在水中先产下三只小狗,从水中离开后又产下了六只小狗。在水中出生的小狗尚未有呼吸的时间,就被放入牛奶中待了半个小时,然后被拎出来呼吸了半个小时,接着再次被放入牛奶中待了半个小时,但它们没有表现出不健康症状。虽然笔者没有对这个实验继续下一步的研究,但结果已经足以表明,对于新生命来说,呼吸并非如成年人那样必不可少。如果能细心保证新生儿的蝶骨卵圆孔不闭合,他就能在没有空气的环境中存活。我们或者还可以借助这种方法,培养出色的潜水员,以及培育既可以在陆地生存,又能在水中生存的两栖动物。
以上的讲述都是笔者对于新生儿呼吸状况的见解,接下来我们将对新生儿的感官系统进行讨论。感官,是新生儿需要学习才会使用的器官,其中最重要、最奇妙的是视觉,同时,这也是最容易引起错觉的器官。如果眼睛的判断没有得到触觉的立刻验证,那么这就是错误的判断。相反,触觉可以说是最可靠的器官,在对其他器官进行验证时,它无疑充当了试金石的效用。此外,触觉是多数动物唯一的基本感官,但新生儿还不具备完全掌握这种感官的能力。新生儿通过哭泣或者呻吟表达痛苦,但却无法用表情来表示快乐,通常在出生40多天后,新生儿才会笑、会流泪,在此之前的那些呻吟和喊叫并没有眼泪相伴。因此,新生儿落地之初,脸上毫无表情,也没有任何情感的表示,而且其身体的各个部位都很脆弱而娇嫩,只是会一些没有规律的下意识动作。当然,这一时期他们无法站立,仍然如同在母体子宫内那样习惯性地蜷缩着屁股。他们没力气主动伸出手臂,或是用手抓拿东西,只能面朝上躺着,若是无人照顾,身也不会翻。
从上面讲述的现象中,我们可以了解,新生儿最初表达痛苦是通过哭泣或者呻吟。但这只是发自他躯体的一种感觉,这和动物刚出生时以呻吟表达痛苦极为相似。新生儿在出生40多天之后,精神上的感觉才会逐渐表现出来,因为无论是眼泪,还是笑容都是内心情感的表现,是他滋生的精神行为所决定的。笑是通过视觉,或者是对所见物品的喜欢以及想要物品的记忆所表现出来的愉悦;而泪水则是不愉快时的情感表现,并且混合着怜悯或者对自身的反省。这两种情感,都是以知识、比较和思考为前提条件的。总的说来,泪水和笑容是人类特有的,是表现痛苦和快乐的精神体现,但叫喊以及其他表示痛苦或快乐的身体姿势,是人类和动物共有的。
我们不会在新生儿刚出生时就马上给他喂奶,而是先帮助他把胃里的黏液、流质,以及肠道中的胎粪吐出来,因为这些东西会让奶变酸,从而对新生儿的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新生儿出生之后,人们会先给他喂一些甜酒,使他的胃强壮起来,以便更好地适应食物并促进消化和排泄。在新生儿出生10个小时或者12个小时之后,才开始给他第一次喂奶。
胎儿离开母体之后,四肢刚刚感受到伸展和运动的自由,却马上被束缚住——脑袋被固定,两腿被拉直,手臂也被放在身体两侧。他的周围都是衣服和绷带,躺着时便被裹得严严实实的,令他无法改变姿势。不过,假如没有这些束缚或者让他任意侧卧,他的唾液就会流出来,影响发育。有一些习惯把孩子盖起来或是为他们穿上衣服,而不是将小孩裹在襁褓中的民族,在这方面有自己的做法。比如俄罗斯人、日本人、印度人、黑人、加拿大人、美国弗吉尼亚和巴西的土著人以及南美洲的许多民族,会把孩子就那样赤裸着放在吊床上,或者放在摇篮中,仅用毛皮盖住。笔者认为,这种方法要比我们普遍使用的方法好很多。孩子被包裹所束缚,会觉得不舒服,甚至感觉到痛苦,而他们为了摆脱束缚所做的使劲挣扎,仅仅只能将捆裹他们的衣物弄乱,却对受束缚的状况无法改变。这种具有束缚性的绷带,与女孩子青春期所戴的文胸有相同的性质,这类人们用以支撑身体、防止变形,但确实让人感觉不舒服的东西,带来的只是更多的不便和畸形。
婴儿在襁褓中乱动虽然可能会对他们的身体不利,但将他们束缚在不能动弹的状态中也同样有害,因为婴儿要是缺少锻炼,就会阻碍四肢的发育,身体的力量也得不到发展。因此,相比包裹在襁褓中的婴儿,四肢能够自由活动的婴儿明显长得更强壮。或许古代的秘鲁人正因为了解了这一点,才将婴儿放在宽松的襁褓中,让他们能够自由活动四肢,在婴儿稍长大一些之后,又将他们放到一个高度仅到婴儿腰部位置的土炕上。这样,婴儿不仅四肢自由,还能转动脑袋,弯曲身体,不会摔下来,也不会让自己受伤。当婴儿开始尝试挪动时,母亲会将乳房移得离他稍远一些,诱使他自己多运动。小孩吃奶的姿势有时候很累人,他们会用腿紧紧地夹住母亲的胯部,以支撑住自己的身体而不需要借助母亲手臂的帮忙,因为他们会用手抓住母亲的乳房,不断地吮吸,只要嘴不离开就不会掉下来。有些婴儿两个月时就开始行走,更准确地说,他们是用膝盖和手爬行。这样的练习在经过一段时间后,会令他们迅速移动,就像用脚走路一样。
当然,只有母亲才能在照料婴儿时持续地表现出温柔的耐心和细微的警觉,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这是受雇用的奶妈不可能做到的。有些奶妈会把孩子放在一边,长达几个小时不加理睬,更甚者对于孩子的哭泣也不闻不问。因此,这些孩子经常会竭尽全力地大声哭叫,最后即便没有生病,身体也会变得非常虚弱,这样不仅对正常生长有损害,还会影响他们将来的性格。还有一些不负责又懒散的奶妈常常失职,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当孩子哭闹时她们只随随便便地摇晃摇篮,而不是采取更好的措施。摇晃摇篮尽管可以让孩子分心,甚至是平息哭闹,但这种运动持续进行,时间一长就会让孩子因头昏而入睡,造成隐患。而且,长时间的摇晃还可能导致孩子呕吐,甚至会因脑袋受到震荡引起腹泻。
在对孩子进行抚慰时,如果已经确定他们不缺什么,就不要一直摇晃他们,以免将孩子摇至头昏脑涨。如果觉得孩子睡眠不足,只需要用轻微而舒缓的动作慢慢促使他们入睡就好,尽量不要摇晃。为了孩子的身体健康,应该让孩子自然入睡,但也不能让他们睡得太长,否则可能会令孩子的体质变差。如果孩子比较嗜睡,那么应该将他们从摇篮里抱出来,轻缓地唤醒他们,然后让他们听听温和的声音,看看发光的物体。
孩子的眼睛总会被光亮吸引,但如果只用一只眼睛捕捉亮光,那么另一只眼睛的视力会受到不良影响,发育不好。为了避免这种状况出现,需要选对摇篮的放置方位,最好是放在光线可以从脚照过来的方向,或者放在窗户旁边。这样孩子的一双眼睛就能够同时接收到光线,如果一只眼睛接收光线比另一只多,可能会在未来影响孩子视力,演变成斜视。科学已经证明,用眼不均衡是导致斜视的主要原因。
新生儿出生后的两个月内,最好是用母乳喂养,尤其是体质比较弱或者消化不良的婴儿,更需要喂养母乳;就算是接下来的两个月,最好也让孩子只吃母乳。如果在孩子出生的第一个月就让他吃母乳之外的食物,那么无论这个婴儿看起来多么强壮,他的身体都会存在很大的问题。在荷兰、意大利、土耳其和地中海东岸的大部分地区,婴儿在一岁之前都是吃人奶。而加拿大的某些土著会让孩子吃奶到四五岁,甚至是六七岁。不过,在这些国家中,也有哺乳者因自己奶水不足,所以一直会用一种面粉和奶的混合物喂给孩子吃。这种食物虽然能够减轻孩子的饥饿感,但因为婴儿的肠胃极为娇嫩而脆弱,难以消化这类粗糙、黏稠的食物,所以,这些婴儿常常感到不舒服,很容易生病,甚至会因为消化不良而夭折。
不过,动物的乳汁有时候可以替代母乳,比如有的母亲因为缺乏奶水,又或者担心自身病菌传染给婴儿,但又希望婴儿可以得到营养充足的奶水,就会以动物的乳汁喂食婴儿。笔者曾经认识几个没有奶妈、只靠吮吸羊奶长成的农民,他们的身体跟其他人一样强壮。
当然,如果母亲能亲自喂养孩子,在很大程度上会令婴儿的身体更加强壮,更加有力。因为母亲的乳汁肯定比其他任何食物更适合孩子。这是因为,胎儿在母亲的子宫时,所吸收的就是与母亲乳房中的乳汁非常相似的奶状液体,所以婴儿已经习惯了母亲的乳汁。而奶妈或是其他的奶对他而言,都是新的、需要适应的食物。有时,这些乳汁甚至与母亲的乳汁完全不同,让婴儿难以适应。一些婴儿如果不能适应这些外来的乳品,身体很快就会消瘦,变得没有精神,甚至生病。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一定要及时为孩子更换,因为稍不注意,就可能危及孩子的生命。
笔者发现,人们在喂养孩子时有一种较为普遍的做法,即,将许多孩子集中在同一个地方,比如一些大城市的医院里。这种做法与笔者提倡的分别喂养法相违,而且这些孩子中的大部分很容易患上败血症或者其他相同的疾病。但如果将他们分开喂养,或者是分组分散到城市的不同地点(最好是农村),那么,他们同时患病的概率就会降低很多。而且,如果一个婴儿生病了,其治疗费用就足够抚养其他的孩子。所以,分开抚养法是科学的,也对人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人,才是最难得的财富。
有些孩子两岁时就能清晰地发音,甚至能重复大人教他的话,但大多数孩子是两岁半之后才开始说话,有些孩子甚至还要晚一些。笔者发现,说话早的孩子往往比说话晚的孩子说话流利,而且说话早的孩子在三岁之前就能学习识字了。在笔者认识的孩子中,有几个孩子从两岁就开始识字,四岁时已经可以独自阅读。但笔者无法确定对儿童进行早期的启蒙教育是否真的有益,毕竟有很多早期启蒙教育失败的案例,许多小神童到了二三十岁就变成了平常人,甚至是智力低下者。因此,笔者认为最好的教育方法应该是最普通的、顺应自然天性的教育方法,也是最相称的教育方法。当然,这里讲的“相称”指的是针对儿童自身的弱点来讲,而不是针对他们的优点。
第二节 成年
人类从童年过渡到成年要经历较为漫长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开始适应这个世界的一切规律,并对这个世界做仔细观察。他们的身体开始发生变化,骨骼渐渐成熟,行为变得敏捷,慢慢有了自己的思想。与此同时,男女之间的生理差别也开始突显出来:男性主要体现在长出胡须、喉结,肌肉量增大;女性则主要体现为乳房变得丰满,月经来潮等。成年期的个体从青年末期脱离出来,进入另一个人生阶段,新的生理和行为特质也随之产生。个体在面对这些新的改变时,必须学习新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他们必须要有区别于之前的想法和做法,同时也会牵涉相对应的许多情绪问题。
处于这一阶段的人需要学习成人的法则,让自己成长为一个成人。同时,大部分国家都在这个阶段赋予年轻人各种活动的权利,比如在法律中订立18岁为成年标准。一旦年满18岁,就享有公民权,拥有各种相应的权利,如参政权、结婚等,但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如法律责任等。
人类优于其他生物这个事实是毋庸置疑的,无论外表还是行为。人的身材挺拔,直立的姿态显出高贵。当人仰面望向天空时,脸上是庄严的表情,而且,人的抽象灵魂可以体现在具体的表情上,卓越的天性使人的面部表情变得更加生动;人挺立的身姿和坚毅的举止,都彰显出他的高贵地位;人类以足直立于地面,从高处俯视大地,表现着对土地的征服;人的双臂并非为支撑身体而生,而是有着更为高级的用途——与其他感官系统相互协调,共同完成思维下达的命令,抓握事物或是拥抱别人等。
当人的心灵平静时,其面部肌肉处于一种静止状态。这些肌肉相互配合并统一,共同清晰地将思维活动和内心世界表现出来。不过,当人的灵魂激荡时,脸上就会出现生动的表情,人的思维活动和各种情感都通过细微的肌肉变化表现出来。肢体语言也能够将人的性格特征表现出来,他的感受在这种时候往往会先于意愿表现出来,并且以丰富而生动的面部表情呈现出神秘的内心世界。
人的眼睛能够透露出人的内心变化,因此,相比其他器官,眼睛与心灵的联系更为紧密,它仿佛接触并参与了心灵的一切活动。眼睛可以表露出心灵的变化情况和各种感觉,还会表现出心灵的各种最细腻的情感。眼睛能够同时吸收和反射思想的光辉和情感的光芒,因此也能反映思想的感觉和智慧的语言。
我们曾经执着于仅从外部看事物,却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些外部事物会对我们的判断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虽然根据事物的外部特征所做出的判断是有力的,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这却造成我们在观察一个人的时候,往往根据他的面部表情来断定他的观点,而往往忽略了他的衣着打扮。事实上,一个敏感的人应该把服饰视为自身的一部分,因为在观察者看来,服饰就是穿戴者的一部分,它们带给我们对于穿戴者的完整印象。
第三节 老年和死亡
自然界中存在的所有事物,都要经历变化、变质、消亡,人类亦如此。人的身体一旦达到完美程度,便会逐渐衰退,这种衰退最初是难以察觉的,需要累积到一定的时间之后才会发现较大的变化。不过,我们一定比那些只会估算年轮的人更懂得年龄的价值,因为既然别人根据我们的外部变化所做的推断都能大致讲出我们的年龄,那么,如果我们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评价,真正地了解产生外部变化的原因,就更清楚自己的实际年龄。因此,别人对我们年龄的判断,都不如我们自己的判断。
人体在各个方面都发育完成之后,皮下脂肪的厚度就会逐渐增加。脂肪厚度的增加表明身体开始进入衰退,因为这种增加不会让身体更加活跃,也不是身体各个部分的继续发育,而是身体过剩物质的简单积累。皮下脂肪的厚度增加通常是人处于30岁到40岁之间时,导致人的身体在活动中不再自如轻盈,生殖能力也会接着衰退,四肢变得笨拙并逐渐失去力量,敏捷度也大大降低。
此外,人的身高和体重在发育完全之后,骨骼和身体的其他部分会变得更加坚实。身体内部之前用来提供器官生长的营养物质,现在只是用来增加脂肪的厚度,并逐渐沉淀在器官内部。于是薄膜转变成软骨,软骨转变成骨质,骨质变得更加坚硬。人体的纤维也都变得坚硬,皮肤变干糙,皱纹开始出现,头发逐渐变白,牙齿开始松动脱落,身躯不再挺直。这些身体上的变化在40岁前就逐渐出现,但要在60岁到70岁时才明显。70岁之后,人体各个器官的功能衰退得越来越快,随着衰竭的继续,多数人的生命会在90岁到100岁之间终结。
如果人的一生都过得很幸福,对于身后之事丝毫不畏惧,那么死亡就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既然人类已经在其他阶段为衰老做了充足准备,既然死亡和生命一样是人生中的一个阶段,两者以同样的方式发生在我们身上,都是如此难以预料且无法避免,那么人类为什么要对这一刻的到来这样恐惧呢?那些常与弥留或濒死之人打交道的神父和医生都承认,除了很少部分人是因为急症引起的痉挛而死于痛苦的折磨之外,多数人都会安宁而平静地死去。因此,我们可以肯定,比折磨人的病痛更让人们害怕的,是对死亡的恐惧。许多人在目睹了病人垂危或弥留之际的情景后,几乎都会记住,特别是死者的家属。
大部分人在将要死亡时是没有知觉的,只有极少数人会把知觉保留到最后一刻。一个不知道自己是否患上不治之症的病人,会根据家人的不安、友人的伤心,还有医生的神态等情况来判断出自己的病况。尽管这些细节会令他有所察觉,但他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已走到尽头。病人只关心自己,不轻易相信别人的判断。他认为不必惊慌,只要还有知觉和思维,病人就只会从自己的角度思考。虽然一切都会消失,但希望依然存在。
例如一个病人,虽然他不断地说自己感觉到了死亡的威胁,也清楚知道自己无法继续生存下去了,可能马上就要离开人世。不过,当有人出于好心或是不慎告诉了他,他的生命即将终结时,他的反应会异常激烈,似乎这是一个完全出乎意料的消息。他并不相信别人说的话,是因为他从来没有真正承认自己会死亡,他只是对自己的情况感到不安和怀疑,但从没有认为事情会真的变得那么糟糕。
死亡并非人们想象中那样可怕,只是因为我们内心对它的印象太糟糕,所以它好似一种难以摆脱的恐惧,离得越远就越让人心惊;一旦走近就消失不见。正是如此,人们对死亡的认知只是一种虚假的概念——不仅把死亡看作是最大的不幸,还认为它是伴随着痛苦和煎熬的一种恐惧。有时候,人们甚至试图在想象放大这些恐怖的形象,在对痛苦进行思考的同时掺杂和进一步增加了恐惧的成分。有人说,当灵魂从肉体脱离时,或许就是生命走到了尽头。衡量时间的另一种方法是思维的延续过程。当这些想法随着强烈的痛苦在脑海中闪过时,痛苦只是一瞬间;而如果这些想法在我们心平气和时出现,那么它持续的时间就会很长,甚至会超过一个世纪。这样的哲理在哲学中很常见,它对人类在死亡的看法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导致想象中的死亡比实际中的死亡更为可怕,只有极少数人不会受到这种观点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揭开这些虚假观点的真面目。
笔者对于这个题目的论述,只是希望驳斥一种与人的幸福观截然不同的偏见,因为笔者曾经遇到过受这种偏见影响的人。这种偏见似乎只会让那些受过教育而变得非常敏感的人受到影响,而淳朴憨厚的乡下人却总能勇敢而毫无畏惧地面对死亡。
真正的哲学就是正确地看待所有的事物,人类的内心情感始终与这种哲学联系在一起,但人类的想象力总是会被侵蚀。事实上,生命的彼岸既没有什么可怕的,也没有什么可爱的,我们要理智、勇敢地从近处看待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