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黄庭坚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没有了](快捷键→)

黄庭坚,字鲁直,分宁人。游灊皖山谷寺石牛洞,乐其胜,自号山谷老人。天下因称山谷,以配东坡。过涪,又号涪翁。第进士,历知太和。哲宗召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起居舍人。除秘书丞,国史编修官。绍圣间出知宣、鄂。章、蔡论《实录》多诬,责问。条对不屈,贬涪州别驾,安置黔州。即日上道,投床大鼾,人以是贤之。徽宗起监鄂州税。历知舒州。丐郡得太平州,旋罢。尝忤赵挺之;及相,嗾除名编管宜州。卒年六十一。以上本传宋初诗承唐余。至苏、梅、欧阳变以大雅。然各极其天才笔力,非必锻炼勤苦而成也。庭坚出而会萃百家句律之长,究极历代体制之变,自成一家,虽只字半句不轻出,为宋诗家宗祖。江西诗派皆师承之。以上刘克庄《江西诗派》小序史称自黔州以后句法尤高,实天下之奇作;自宋兴以来,一人而已。非规模唐调者所能梦见也。惟本领为禅学,不免苏门习气,是用为病耳。

《山谷全书》:删补《黄文节公年谱》:仁宗庆历五年乙酉(1045)公生。是岁癸未月丙寅日壬辰时公生于分宁县修水故居,盖六月十二日也。皇祐三年辛卯(1051)公年七岁,已能作诗。《桐江诗话》载公七岁作牧童诗云:“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岸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皇祐西年壬辰,公年八岁。《西清诗话》载公作诗《送人赴举》有云:“送君归去玉帝(《别集》作“明主”)前,若问旧时黄庭坚,谪在人间今八年。”嘉祐四年己亥(1059),公年十五岁,游学淮南。是时公母舅李公择在淮南。公择名常。

《本传》:既孤,从舅尚书李公公择学。公择尝过家塾,见其书帙纷错,因乱抽架上书问之,无不通。大惊,以为一日千里也。

《宋稗类钞》:黄鲁直年十七八时自称清风客。俞清老见而目之曰:“奇逸通脱,真骥子堕地也。”

《年谱》:嘉祐八年癸卯(1063),公年十九岁。以乡贡进士入京师。英宗治平元年甲辰(1064),公年二十岁。春以赴礼部试尝留京师。

《孙公谈圃》:黄鲁直得洪州解头,赴省试。公(指孙升)与乔希圣数人待榜。相传鲁直为省元,同舍置酒。有仆自门被发大呼而入,举三指。问之,乃公与同舍三人,鲁直不与。坐上数人皆散去,至有流涕者。鲁直饮酒自若。饮酒罢,与公同看榜,不少见于颜色。公尝为其(指山谷)妇翁孙莘老言,甚重之。后妻死,作发愿文,绝嗜欲,不御酒肉。至黔州命下,亦不少动。公在归州日,见其容貌愈光泽。留贬所累年,有见者无异仕宦时。

《年谱》:治平三年丙午(1066),公年二十二岁。是秋再赴乡举,诗以“野无遗贤”命题。主文衡者庐陵李询,读先生诗中两句云:“渭水空藏月,傅岩深锁烟。”击节称赏,以谓此人不惟文理冠场,异日当以诗名擅四海。见周益公(必大)跋山谷先生与李彦诚帖。彦诚名忱,盖仲同之孙。治平四年丁未,公年二十三岁。春以赴礼部试留京师,登张唐卿榜第三甲进士第,除汝州叶县尉。

《曲洧旧闻》:黄鲁直于相国寺得宋子京《唐史藁》一册,归而熟观之。自是文章日进。此无他,见其窜易句字,与初造意不同,而识其用意所起故也。

《年谱》:熙宁五年壬子(1072),公年二十八岁。试中学官,除北京国子监教授。

《本传》:熙宁中诏举四京学官。有司考其文章优等,遂除大名府国子监教授。留守太师文潞公才之,留再任。用荐者改著作佐郎。

《宋史》:山谷在大名,司马温公见之,称曰:“庭坚好学有文。”即荐引与范祖禹等同校定《资治通鉴》。

《年谱》:元丰三年庚申(1080),公年三十六岁,入京。改官,授知吉州太和县。秋自汴京归江南,十月游山谷寺。哲宗元祐元年(1086),公年四十二岁。

《宋史》:是年三月司马光荐之。元祐二年,除著作佐郎。

《垂虹诗话》:王荆公见山谷《新寨诗》:“俗学近知回首晚,病躯方觉折腰难”之句,击节称叹,谓黄某清才,非奔走吏。除北京教授,即为文潞公所知。(冲雪宿新寨忽忽不乐,《垂虹诗话》。山谷尉叶县作。《外集》二载此作,无此二语。)

《眉山集》:东坡见鲁直诗文于孙莘老座上,耸然异之,以为非今世之人也。孙莘老言“此人人知之者少,子可为称扬之。”东坡笑曰:“此人如精金美玉,不即人而人即之,将逃名而不可得,何以我称扬为。”又云:“超轶绝尘,独立万物之表;驭风骑气,以与造物者游。”其举自代疏云:“瑰玮之词,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

《本传》:(庭坚)事母孝,有曾闵之行。安康(郡太君)卧疾弥年,公昼夜视颜色,手汤剂,衣不解带,时其疾痛痾痒而敬抑搔之;至亲滌厕牏,浣中裙云。遭母丧,哀毁过人,得疾几殆。既还葬,因庐墓侧终丧。先是苏公尝荐公自代,其略曰:“瑰玮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世以为《实录》云。

《宋稗类钞》:富郑公初甚欲见黄山谷。及一见,便不喜。语人曰:“将谓黄某如何,原来只是分宁一茶客!”

《挥麈后录》:明清兄弟儿时,先妣制道服,先人云:“须异于俗人者乃佳。旧见黄太史鲁直所服绝胜。”时在临安,呼匠者教令染之,久之始就,名之曰“山谷褐”。数十年来,则人人斅之,几遍国中矣。

《本传》:元祐中眉山苏公(轼)号文章伯。当是时,公(坚)与高邮秦少游、宛丘张文潜、济源晁无咎皆游其门,以文相高,号四学士。一文一诗出,人争传诵之,纸价为高。而公(坚)之文尤绝出高妙,追古冠今,烛后辉前。晚节位益显,名益高,世以配眉山苏公,谓之苏、黄。

又:先是眉山苏公子瞻见公(坚)诗于孙公莘老家,绝叹,以为世久无此作矣。因以诗往来。会苏公以诗抵罪,公(坚)亦罚金。

文乃翁《马洲山谷祠记》:其定交苏文忠公也,先之以《江梅》、《青松》二诗以寄意。至谓“但使本根在,弃捐果何伤!”师友之所相规儆者,非植党也。任注目录首列古风二首,云:东坡守徐州,山谷教授北京,初通书,并以此二诗寄意。东坡亦有报书及和章。以东坡集考之,盖元丰元年(1078)。洪炎编集,取此二篇冠诗之首。

《年谱》:元祐三年戊辰(1088),公年四十四岁。正月东坡知贡举,先生为参详。五月诏新除著作郎。黄庭坚依旧著作佐郎,以御史赵挺之论,故有是命。

《本传》:朝廷数议除美官,为言事者所梗,不果。

周必大《分宁县学山谷祠堂记》:中间翱翔馆殿才六年耳。右史之拜,复为韩川沮止。

范公偁《过庭录》:黄鲁直少轻物,与赵挺之同校举子一文卷,使“蟒蛇”。挺之欲黜之,诸公尽然,鲁直独相持。挺之诚其言,问曰:“公主此文,不识二字出何家。”鲁直良久曰:“出《梁武忏》。”赵以其侮己,大衔之。

《挥麈后录》:赵正夫丞相元祐中与黄太史鲁直俱在馆阁,鲁直以其鲁人,意常轻之。每庖吏来问食次,正夫必曰:“来日吃蒸饼。”一日聚饭行令,鲁直云:“欲五字从首至尾各一字,后合成一字。”正夫沈吟久之,曰:“禾女委鬼魏。”鲁直应声曰:“来力勑正整”,叶正夫之音。阖坐大笑。正夫又尝曰:“乡中最重润笔,每一志文成,则太平车中载以赠之。”鲁直曰:“想俱是萝卜与瓜虀尔。”正失衔之切骨。其后排挤不遗余力,卒致宜州之贬。

《本传》:公(坚)风韵洒落,胸中恢疏,初无怨恩,谈笑谐谑,或以忤物。盖尝忤赵丞相正夫,而公(坚)不屑也。

周季凤《山谷黄先生别传》:移监德州德平镇。赵挺之倅德州。挺之希合提举官(黄《谱》十八:按《国史》,元祐三年十月苏轼言云云。提举官名杨景棻。)意,欲行市易法。先生以镇小民穷,不堪诛求,若行市易,必致星散。迁奉议郎。(《年谱》:元祐三年,挺之有憾于公,以德平镇日不肯奉承行市易事。)哲宗立,召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礼部侍郎陆佃预修《实录》。(另《谱》,限一年成书。)先生欲书安石“勿令上知”之帖,佃力沮止之,而以为谤也。先生争辩甚苦。至曰:“审如公言,得非佞史乎?”(见陈纬《议谥》,与吕惠卿帖。)佃盖安石门人,且为官长;以是竟不得书,先生以此肇祸。然赖其言,事之本末因以尽传于世,朱子以为有天意者邪?

《别传》:说经虽尊荆公而遗程子。苏、程学术不同,其徒互相攻诋。先生独超然其间,无一语党同。

《渔隐丛话》:山谷在馆时,自号所居曰退听堂。(诗《内集》目录:堂在汴京酺池寺南。然此堂名,此后随所在揭之。)

《元祐党人传》卷四,《过庭录》等载:章惇、蔡卞与群奸论《实录》诋诬,俾前史官分居畿邑以待。摘千余条示之,谓为无验证。继而院吏考阅,悉有据依。所余才三十二事,殊细琐。庭坚书铁爪治河有同儿戏。至是首问焉。对曰:“庭坚时官北都,亲见之,真儿戏耳。”凡有问皆直辞以对。闻者壮之。(陈澧《辨疑》称为濬川耙,荆公所作。《外集·大同尧民游灵源庙》之一注,初选人李公义请为铁龙瓜,内侍黄怀信以为未尽,更为濬川耙,谓禹所用濬川者也,时王安石为相,信其说,乃置濬川司。本《名臣言行录》。又事具仲贲跋《承天塔记》。)

黄《谱》二十七:元符元年戊寅(1098),春初山谷在黔南以避外兄张向之嫌,迁戎州。按《实录》:绍圣四年(1097)三月,知宗正丞张向提举夔州路常平。十二月壬寅,诏庭坚移戎州安置。

《别传》:自涪归,道出江陵。作《承天院塔记》。其略云:“儒者尝论一佛寺之费盖中民万家之产,实生民谷帛之蠹。虽余亦谓之然。然自省事以来,观天下财力屈竭之端。国家无大军旅,勤民丁赋之政,则蝗旱水溢或疾疫连数十州。此盖生人之共业,盈虚有数,非人力所能胜者。”(下云:然天下之善人少,不善人常多,王者之刑赏以治其外,佛者之祸福以治其内,则于世教岂小补哉?苟儒者尝欲合而轧之,是真何理哉?《全书》别集二)文成,府帅马瑊饭诸部使者于塔下。环观先生书碑。尾但书作记者黄某,立石者马某而已。时闽人陈举,自台出漕,先生未尝与交也。举与李植、林虞相顾前请曰,某等愿托名不朽。先生不答。举由此憾之。(举自台察出为转运判官,坚朝奉郎新知舒州事,茌平马瑊承议郎知府事,李植转运判官,林虞提举常平。)知先生与挺之有怨,挺之执政,遂以墨本上之,诬以幸灾谤国。其文初无幸谤之意。遂除名羁管宜州。

《桯史》:党祸既起,山谷居黔,有人以屏图遗之者,绘双蝶翾舞,罥以珠丝,而队蚁憧憧其间。题六言于上曰:“胡蝶双飞得意,偶然毕命网罗。群蚁争收堕翼,策勋归去南柯。”崇宁间,又迁于宜。图偶为人携入京,鬻于相国寺肆,蔡(元长)客得之,以示元长。元长大怒,将指为怨望,重其贬。会以讣奏,仅免。

《冷斋夜话》:鲁直南迁,年已六十。亲故忧其祸大,又南方瘴雾,非菜肚老人所宜。鲁直笑曰:“宜州者,所以宜人也。”

洪炎《序》:谪黔戎时,或曰涪皤。在黔中又号黔安居士。至宜州又号八桂老人。

杨万里《宜州新豫章先生祠堂记》:山谷之贬宜州,崇宁甲申(1104)也,馆于城之戍楼曰小南门者。明年卒焉。予闻山谷之始至宜州也,有甿某氏馆之,太守抵之罪。有浮图某氏馆之,又抵之罪。有逆旅某氏馆之,又抵之罪。馆于戍楼,盖圄之也。卒于所馆,盖饥寒之也。

山谷《跋李资深书卷》:余谪宜州半载,官司谓不当居关城内。乃抱被入宿子城南予所僦舍喧寂斋。虽上雨旁风,市声喧聒,人不堪其忧;余以为家本农桑,使不从进士,则田间庐舍如是。既设卧榻,焚香而坐,与西邻屠牛之机相直。用三文买鸡毛笔书此。

《道山清话》:山谷在宜州,服紫霞丹,自云得力。

《韵语阳秋》十七:山谷平生为目所苦。故知东坡诗有“请天还我读书眼,欲载轩辕乞鼎湖”之句。其摄养禁忌之法,论之详矣。故《次韵元实病目诗》云:“道人常恨未灰心,儒士苦爱读书眼。要须玄览照镜空,莫作白鱼钻蠹简。”

山谷诗见《内集》云:题为《子瞻以子夏、丘明见戏,聊复戏答》。子瞻诗云:“诵诗得非子夏学,紬史正作丘明书。天公戏人亦薄相,故令幻翳生明珠。”

《桯史》:太府丞余伯山(禹绩)之六世祖若著倅宜州日。固山谷谪居是邦,慨然为之经理舍馆,遂遣二子滋、浒从之游。一日,携纸求书。山谷问以所欲。拱而对曰:“先生今日举动,无愧东都党锢诸贤,愿写范孟博一传,许之。”遂默诵大书,尽卷仅有二三疑误。二子相顾愕服。山谷顾曰:“《汉书》固非能书记也,如此等传,岂可不熟?”

《老学庵笔记》:范寥言:鲁直至宜州,州无亭骚,又无民居可僦,止一僧舍可寓,而适为崇宁万寿寺,法所不许。乃居一城楼上,亦极湫隘。秋暑方炽,几不可过。一日,忽小雨。鲁直饮薄醉,坐胡床,自栏楯间伸足出外以受雨,顾谓寥曰:“信中,吾平生无此快也。”未几而卒。

《别集》:《濂溪诗序》云:“舂陵周茂叔人品甚高,胸中酒落,如光风霁月。”(史容注谓诗为太和所作)

清宋调元《黄文节公犀津专祠记》:昔濂溪以主簿来宁,先生日就讲学,尊且信,曰:“光风霁月。”

太常寺(陈纬)议谥(恭帝德祐元年(1275):濂溪周夫子阐明道学,上接孔、孟不传之秘。世固鲜有知者。虽以清献赵公(抃),亦几失之眉睫之间。(本《濂溪诗序》)而潘公兴嗣铭其墓,又止以善谈明理称之。惟公知其“人品甚高”,“光风霁月”(本朱子),用一语独能形容有道者气象。

《晁氏客语》:申公薨,范纯夫托山谷草遗表。表成不用。又尝托山谷草司马公休谢起碑楼表,窜改止余数字,以示山谷。略无忤色,但逊谢而已。

洪炎《豫章黄先生退听堂录序》:大抵鲁直于文章天成性得,落笔巧妙,他士莫逮。而尤长于诗。其发源以治心修性为宗本,放而至于远声利,薄轩冕;极其致,忧国爱民,忠义之气,蔼然见于笔墨之外。

考功郎(赵景伟)复议:抑常遡先生心事而得其所以本然者。炉香隐儿,万虑俱消;(《内集》五;贾天锡惠宝薰,乞诗,予以“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十字作诗报之,其一云:“险心游万仞,躁欲生五兵。隐几香一炷,灵台湛空明。”)木落江澄,本根独在。(《外集》十一:登快阁有云:“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其遗物自得,虽“复却万方陈乎前不足入其室”。(《庄子》语)

宋文乃翁《马洲山谷祠记》:“炉香隐几,灵台空明”,养心莫善于寡欲之意也。“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克己复礼归仁之学也。

《别传》:“炉香隐几,万虑俱消。”有孟氏养心之学。“木落江澄,本根独在。”有颜子克复之功。

周季凤《黄先生全书序》:王直方谓其文邈然有二汉之风。陈无己谓其诗学杜甫而不为者。苏子瞻谓其行追配古人。余禹绩诸人谓其饥寒穷死,无愧东都党锢。是诚宋人也哉?又宋儒黄伯起称其著作合周、孔者居多,而流于庄周者无几,其语人曰:“读其书而不于其本心之正大不可泯者求之,岂惟不足以知之,恐亦自误。”予故还之以告人。人不知以为何如?

清陈澧《辨疑》:世谓山谷著述先《庄子》而后《论》、《孟》。其说盖本公集中《庄子内篇论》在前,《论孟断篇》居后。以文章之次第议学问之醇疵,何其谬乎?公之尊崇孔孟,全集具在。而所称庄子,仅见于黄几复诗并墓志两篇。

《山谷外集诗注目录》:山谷自言欲仿庄周分其诗文为内外篇,意因有在,非去此取彼。

黄子耕曰:紫阳朱子云:“鲁直学以粗为向上,其诣力多得之释氏。”又云:“吾道千载不传之秘,至周子而后传。当时知其人品者惟山谷焉。谓山谷为不知道不可也。”又尝谓《东都事略》,叹曰:“黄氏在史馆时事,惜好处不尽著于世。”

明张元桢叙《山谷老人刀笔》云:此老教人动以制行、动以穷经为本,而又知著向上向里工夫。虽落于空寂,然亦高出乎骛于字词绮语者。

明徐岱《黄先生全书序》:或云文伤元气,而直取其诗。或云诗及婢妮而性类于禅。禅学之尚,或有所托耳。

《辨疑》:世或以山谷通内典、交缁衣为嫌者,亦学究之迂谈也。二教溯其源总不外于一诚。说玄说空,无非不睹不闻时心境。道者曰耳目盗心,佛者曰六根六贼,与孔子克己之训互相发明。公事内典,实以其辅掖圣教,明心见性,通儒之学也。至于结纳僧禅,尤其取益之地。公昔不解“吾无隐乎尔”之义,问晦堂。时岩桂正放,堂曰:“闻木犀香否?”公曰:“闻。”堂曰:“吾无隐乎尔。”(《罗湖野录》:晦堂请山谷诠释而不然其说。)公少作诗多艳语(《扪虱新语》作“艳歌小词”),秀禅(法秀)戒之曰:“子以艳语动人淫心不止,士大夫笔墨之妙,甘施于此乎?”公于是痛戒绮语。故夫人之学业,务探其本源;于交游则期于节取。

《陵阳先生室中语》:古人作诗多用方言,今人作诗复用禅语,盖是厌恶尘旧而欲新好也。

《瀛奎律髓》:(山谷一生),流离跋涉八年矣,未尝有一诗及于迁谪。真天人也。

《韵语阳秋》十二:柳展如,东坡甥也。山谷作八诗赠之。其间有“寝兴与时俱,由我屈伸肘,饭羹自知味,如此是道否?”之句,是告之以佛理也。其曰:“咸池浴日月,深宅养灵根;胸中浩然气,一家同化元。”是告之以道教也。“圣学鲁东家,恭惟同出自;乘流去本远,遂有作书肆。”是告之以儒道也。

又二:鲁直谓东坡作诗未知句法。而东坡题鲁直诗(《全集》六十八)云:“每见鲁直诗,未尝不绝倒。然此卷甚妙,而殆非悠悠者所识,能绝倒者已是可人。”又云:“读鲁直诗如见鲁仲连、李太白,不敢复论鄙事。虽若不适用,然不为无补。”如此题识,其许之乎?其讥之也!鲁直酷爱陈无己诗,而东坡亦不深许。鲁直为无己扬誉,无所不至。而无己乃谓人言我语胜黄语,何邪?

《藏海诗话》:东坡豪,山谷奇,二者有余,而于渊明则为不足,所以皆慕之。

《邵氏闻见后录》:赵肯堂亲见鲁直晚年悬东坡像于室中,每蚤衣冠荐香,肃揖甚敬。或以同时声名相上下为问,则离席惊避曰:“庭坚望东坡,门弟子耳,安敢失其序哉!”今江西君子曰苏、黄者,非鲁直本意。

《拊掌录》:黄鲁直在荆州闻东坡下世。士人往吊之。鲁直两手抱一膝,起行独步。

《渔隐丛话》:元祐文章,世称苏、黄。然二公当时争名,互相讥诮。东坡尝云:“黄鲁直诗文,如蝤蛑江珧柱,格韵高绝,盘餐尽废;然不可多食,多食则发风动气。”山谷亦云:“盖有文章妙一世,而诗句不逮古人者。”此指东坡而言也。

《清波杂志》:山谷在南康落星寺,一日凭栏,忽传坡亡,痛惜久之。已而顾寺僧拈几上香合在手,曰:“此香匾子自此却属老夫矣。”岂名素相轧而然?或传之过?(按坡逝世日山谷不能至南康)

《普闻诗论》:老杜之诗备于众体。近世所论,东坡长于古韵,豪迈大度。鲁直长于律诗,老健超迈。荆公长于绝句,闲暇清癯。其各一家也。

《藏海诗话》:七言律诗极难做,盖易得俗。是以山谷别为一体。

清盛炳纬《山谷全书序》:文以载道,诗以言志,其源实一。陈后山谓其学老杜而不为,犹知之未尽。其诗孕育于彭泽,追轹乎昌黎,而忠爱之忱则于老杜为近。同时惟子瞻为旗鼓相当。子瞻笔力奔放胜于黄,才似太白。黄诗气味渊厚胜于苏,学似老杜。故宋之苏、黄,犹唐之李、杜。

方虚谷曰:后山精于律,而山谷尤宏大;古诗尤高。

《艇斋诗话》:山谷诗妙天下。然自谓得句法于谢师厚,得用事于韩持国(维)。此取诸人以为善也。

山谷作《黄氏二室墓志》云:庭坚之诗,从谢公得句法。

周季凤《黄先生全书序》:其父亚夫《伐檀集》二卷,句甚奇崛,世所谓山魈水怪著薜荔之体,真黄氏审言。

《娱书堂诗话》:黄亚夫庶《怪石》绝句云:“山鬼水怪著薜荔,天禄辟邪眠莓苔。钩帘坐对心语口,曾见汉唐池馆来。”

《韵语阳秋》三:谓此诗“人士脍炙,以为奇作。”

《艇斋诗话》:山谷论诗多取《楚辞》,东湖论诗多取《选》诗。

《朱少章诗话》:黄鲁直独用“昆体”,工夫而造老杜浑成之地,禅家所谓更高一著也。

山谷与方蒙书:近世少年多不肯治经术及精读史,乃纵以助诗,故致远则泥。(《后山诗话》)

《临汉隐居诗话》:黄庭坚喜作诗得名。好用南朝人语,专求古人未使之事,又一二奇字缀葺而成诗,自以为工。其实所见之僻也。故句虽新奇,而气乏浑厚。吾尝作诗题其编后,略云:“端求古人遗,琢抉手不停。方其拾玑羽,往往失鹏鲸。”盖谓是也。

洪《序》:鲁直昔尝作《退听序》云:诗非苦思不可为。余得第后始知此。今世所传录他诗,乃未第时为之者。

《全书》评黄:山谷尝谓诗不可强作,必待境而生。又谓须比律吕,列干羽,可歌可舞。

《冷斋夜话》:山谷云:诗意无穷,而人才有限。以有限之才,追无穷之意,虽渊明、少陵不得工也。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窥入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郑谷诗:自缘今日人心别,未必秋香一夜衰。荆公菊诗:千花百卉凋零后,始见闲人把一枝。此换骨法。)

《诗人玉屑》八:乐天诗:“醉貌如霜叶,虽红不是春。”东坡诗:“儿童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凡此之类,皆夺胎法也。李白云:“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山谷簟诗云:“落日映江波,依稀比颜色。”此皆以故为新,夺胎换骨。卢仝诗云:“草石是亲情。”山谷点化之云:“小山作友朋,香草当姬妾。”

《野客丛书》:《禁脔》云:“鲁直有换字对句法,如曰:‘只今满坐且尊酒,后夜此堂空月明。’曰:‘田中虽问不纳履,坐下适来何处蝇?’前此未有人作此体,自鲁直变之。”若溪渔隐曰:“此体出老杜,如‘宠光蕙叶与多碧,点缀桃花舒小红’,今俗语谓之拗句格。”仆谓此体非出于老杜,与杜同时如王摩诘,亦多是句。如云:“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此亦拗句格也。

《内集》十二《再次韵(杨明叔)引》云:因明叔有意于斯文,试举一网而张万目。盖以俗为雅,以故为新,百战百胜,如孙吴之兵。棘端可以破镞,如甘蝇飞卫之射,此诗人之奇也。明叔当自得之。

洪炎《序》:凡句法置字律令新新不穷,增出增奇。所谓包曹、刘之波澜,兼陶、谢之宇量,可使子美分座,太白却行者耶?苏公尝评鲁直曰:“读鲁直诗……于世。”(《东坡全集》六十七:诗须要有为而作,用事当以故为新,以俗为雅,好奇务新乃诗之病。)苏公知鲁直者,然此评则未尽。夫诗人赋咏于彼,兴托在此,阐绎优游而不迫切。其所感寓,常微见其端,使人三复玩味之,久而不厌;言不足而思有余,故可贵尚也。若察察言如老杜《新安》、《石壕》、《潼关》、《花门之什》,白公《秦中吟》、《乐游园》、《紫阁村诗》,则几于骂矣,失诗之本质矣。

《䂬溪诗话》:山谷云:诗者,人之性情也;非强谏争于庭,怨詈于道,怒邻骂座之所为也。

《诚斋诗话》;初学诗者须学古人好语,或两字,或三字。入口便成诗句,不至生硬。要诵诗之多,择字之精;始乎摘用,久而自出肺腑,纵横出没,用亦可,不用亦可。(如山谷《猩猩毛笔》:“平生几两屐,身后五车书。”“平生”出《论语》,“身后”出张翰“使我有身后名”;“几两屐”,阮孚语;“五车书”,庄子言惠施。此两句乃四处合来。)

《诗话总龟》(卷九):山谷谓龟父云:“甥最爱老舅诗中何等篇?”龟父举“蚁穴或梦封侯王,蜂房各自开户牖。”(《题落星寺》三首之一)及“黄尘不解涴明月,碧树为我生凉秋。”以为绝类工部。山谷云:“得之。”(《王直方诗话》)

《艇斋诗话》:山谷诗云:“十度欲言九度休,万人丛中一人晓。”(《赠陈师道》)曾吉父云:“此正山谷诗法也。”其说尽之。

《庚溪诗话》:山谷之诗,清新奇峭,颇造前人未尝到处,自为一家。此其妙也。至古体诗,不拘声律,间有歇后语,亦清新奇峭之极也。然近时学其诗者,或未得其妙处。每有所作,必使声韵拗戾,词语艰涩,曰,江西格也。此何为哉?吕居仁作《江西诗社宗派图》,以山谷为祖,宜其规行矩步,必踵其迹;今观东莱诗,多浑厚平夷,时出雄伟,不见斧凿痕。社中如谢无逸之徒亦然。正如鲁国男子善学柳下惠者也。

《玉屑》十二:晦庵云:苏、黄只是今人诗,苏才豪,黄费安排。

又:陈无己云:荆公晚年诗伤工,鲁直晚年诗伤奇。(《王直方诗话》)

《辨疑》:或谓山谷诗一以生硬为主。何所见之褊也!公诗祖陶宗杜,体无不备;而早年亦从事于玉溪生。故集中所登,慷慨沉雄者固多,而流丽芊绵者亦复不少。公有云:“宁律不谐而不使句弱,用字不工而不使语俗。”此则公之力追老杜者也。至晚年则又洗尽铅华,独标隽旨。凡风云月露与夫体近香奁者,洗剥殆尽。观其“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之句,文潜力称奇特。而公以为此犹砌合,不如“石吾甚爱之,勿使牛砺角。牛砺角尚可,牛斗残我竹”数语乃可云至。是其境诣实有快阁“江澄木落”之妙,而其襟怀殆与渊明同其夷犹冲淡。夫岂牛鬼蛇神如李贺辈之佶倔聱牙也邪?公诗虽时作硬语,而老朴中自饶丰致。

《昭昧詹言》十:山谷之不如韩、杜者,无巨刃摩天,乾坤摆荡,雄直挥斥,浑茫飞动,沛然浩然之气。而沉顿郁勃,深曲奇兀之致,亦所独得,非意浅笔懦调弱者所可到也。

又:诗文句意忌巧。东坡时失之此,遂开俗人。故作者宁朴无巧。至于凡近、习俗、庸熟,不足议矣。要之,惟学山谷,能已诸病。

又十二:山谷之妙,起无端,接无端,大笔如椽,转折如龙虎,扫弃一切,独提精要之语。每每承接处,中亘万里,不相联属,非寻常意计所及。长吉亦如是,但嫌节促,无舒博气,政与《公羊》、《穀梁》同病。

又:大抵山谷所能,在句法上远。凡起一句,不知其所从何来。

《臞翁诗评》:山谷如陶弘景祗诏入宫,析理谈玄,而松风之梦故在。

《江西诗派小序》:国初诗人,如潘阆、魏野,规规晚唐格调,寸步不敢走作。杨、刘则又专为“昆体”,故优人有“寻扯义山”之诮。苏、梅二子,稍变以平淡豪俊,而和之者尚寡。至六一、坡公,巍然为大家数,学者宗焉。然二公亦各极其天才笔力之所至而已,非必锻炼勤苦而成也。豫章稍后出,会粹百家句律之长,究极历代体制之变,蒐猎奇书,穿穴异闻,作为古律,自成一家,虽只字半句不轻出。遂为本朝诗家宗祖。在禅学中比得达摩,不易之论也。其《内集》诗尤善,信乎其自编者。

宋调元《重刻黄文节公全书序》:尝读《大雅堂记》而知先生所得力已。其言曰:“妙处乃在无意于文”,又曰:“广之以《国风》、《雅》、《颂》,深之以《离骚》、《九歌》。”紫阳谓其“并不蹈古人町畦”。东坡以为“如见……鄙事”。陆鹅湖比之优钵昙花。罗鹤林以“不向如来行处行”称之。“学老杜而不为”,后山之瓣香也。“争精微于一字”,虚谷之法眼也。在宋诸贤论之审矣。西江作《宗派图》,配飨杜陵,转非先生意也。

清冯咏《江西诗派论》:西江诗闢自渊明。今人不宗渊明而宗山谷者,山谷可派而渊明不可派也。且夫水之势盛则众流并纳,诗之派盛则百家同归。图中所载人不产于江西而以江西派之,学不出于山谷而以山谷派之。故曰出异归同。然则诗固莫盛于江西乎?非也。诗三百篇,海也,所谓测之莫量其深,望之不见其广,无远不集,靡幽不通者也。其他汉、魏、六朝、唐、宋之诗,万壑争流,而不以派名。非发源者不弘,以杨波者不众也。

每篇之中,每句逆接,句句远来。山谷于变化中甚少讲究,由未尝知古文也。

又:山谷死力造句,专在句上弄远。成篇之后,意境皆不甚远。

元好问《论诗》绝句:古雅难将子美亲,精纯全失义山真。论诗宁下涪翁拜,未作江西社里人。

张之洞《摩围阁诗》:黄诗多槎牙,吐语无平直。三反信难晓,读之鲠胸臆。如佩玉琼琚,舍车行荆棘。又如佳茶荈,可啜不可食。子瞻与齐名,坦荡殊雕饰。(《石遗室诗话》十一)

《全书》评黄:东坡跋山谷小书云:鲁直以平等观作欹侧字,以真实相出游戏法,以磊落人书细碎事,可谓三反。

《诚斋诗话》:高崇初作黄字,天下翕然学黄字。

《本传》:东坡云:“坚楷法研媚,自成一家。”游荆州,得石本兰亭,爱玩之不去手。因悟古人用笔意,作小楷日进,曰:“他日当有知我者。”草书尤奇伟。坚没后人争购其字,一纸千金云。

《独醒杂志》:东坡尝与山谷论书。东坡曰:“鲁直近字虽清劲,而笔势有时太瘦,几如树梢挂蛇。”山谷曰:“公之字固不敢轻议,然间觉褊浅,亦甚似石压虾蟆。”二公大笑。

《避暑录话》:鲁直诗中岁焚去三之二,自名《帚尾集》。其后稍自喜,以为可传,故复名《敝帚集》。

《王直方诗话》:山谷旧所作诗文,名以《焦尾》、《弊帚》。少游云:每览此编,辄怅然终日,殆忘食事,邈然有二汉之风。今交游中以文墨称者,未见其比。所谓珠玉在傍,觉我形秽也。(《玉屑》十八)

许尹《黄陈诗集注序》:二公之诗其用事深密,杂以儒佛、虞初稗官之说,《隽永》、《鸿宝》之书,牢笼渔猎,取诸左右。

钱文子《芗室史氏注山谷外集诗序》:山谷之诗与苏同律,而语尤雅健,所援引者乃多于苏。

《詹言》十:(姚姜坞先生)又曰:“《宋史·艺文志》有陈逢寅注二十卷,而不及任渊、史容。”树按,任注甚疏漏,史更劣。

建炎本洪炎承洪师胡直儒(少汲)命编《豫章集》,三十卷,佚。(《全书》有与胡少汲书)

《外集》:山房李彤编(《目录》:彤盖山谷伯舅之子。)三十六卷。

《别集》:公诸孙黄辑。紫阳弟子。《宋史》四二三有传。

嘉靖本 宁州周季麟于邱琼山得所藏之三十六卷,周季凤又得友人潘南屏于内阁中抄宋蜀人所献正、外、别三集,外加以简尺年谱诸集,凡九十七卷。内有简尺二卷,年谱三十卷。名《山谷全书》,刻于宁州。

万历本 重刻三集于宁州。以简尺即书札类,不宜另立卷帙。于是择其文之有关系者编入书中;并采公向有《刀笔集》行世,其书札内之有遗者,悉为补入。

缉香堂本 清乾隆元和宋调元刻于宁州。(光绪本陈右铭序,谓嘉庆锓版。)除简尺、年谱、校勘外,总计正集三十二卷,外集二十四卷,别集十九卷,公父所著《伐檀集》二卷,序传目次等四卷,凡八十一卷。题《黄文节公全集》。(删节年谱附注诗篇)

以上据光绪黄菊秋(寿英)刻《山谷全书》所载缉香堂凡例。黄,善化人,刺宁州。光绪本有《刀笔》十卷。

翁刻本 清翁方纲校上内府本。

山谷内集诗,任渊注。外集诗,史容注。别集诗,史温注。陈三立刻本。

内集诗二十卷,任渊注,日本古时翻雕宋本。

外集诗十七卷,史容注;别集诗二卷,史温注。朝鲜活字本,遇宋帝皆空格,亦原于宋本。杨守敬跋云:“通校三集,注中翁本误字不可胜举。良由覃溪所得是传钞本,虽较胜明刊,而与宋本固不可同日语也。”此本有世界书局影印本。

《年谱》,黄追作,三十卷。诗注本(附目录)全书本(删补)《适园丛书》本(度宗咸淳进士。年谱自序作于宁宗庆元五年(1199)。《适园丛书》本张钧衡跋,谓万历甲寅(1614),陈以志改并为十四卷,以庆元己未为咸淳己未。翁覃溪刻于南昌,止为辨咸淳己未为庆元己未,余一仍周谱之旧。)杨希闵《豫章十二家年谱》。

《纪河间诗话》一:涪翁五言古体大抵有四病,曰腐,曰率,曰杂,曰涩;求其完篇,十不得一。要之,力开窔奥,亦实有洞心而駴目者;别择观之,未尝无益也。涪翁七言古诗大抵离奇孤矫,骨瘦而韵逸,格高而力壮。印以少陵家法,所谓具体而微者。至于苦涩卤莽,则涪翁处处有此病,在善抉择耳。涪翁七言绝佳者往往断绝孤迥,骨韵天拔,如侧径峭崖,风泉泠泠。然粗莽支离,十居七八;又作平调率无味。人固有能有不能耳。涪翁五言古诗皆多不成语,殆长吉所谓“强回笔端作短调”耶?五六言绝大抵皆粗莽不成诗。

《昭昧詹言》十一:诗道性情,只贵说本分语。如右丞、东川、嘉州、常侍,何必深于义理,动关忠孝?然其言自足有味,说自家话也。不似放翁、山谷,矜持虚骄也。四大家绝无此病。

又:学诗从山谷入,则造句深而不袭。从欧、王入,则用意深而不袭,章法明辨。

张戒《岁寒堂诗话》上:王介甫只知巧语之为诗,而不知拙语亦诗也。山谷只知奇语之为诗,而不知常语亦诗也。(欧阳公诗专以快意为主,苏端明诗专以刻意为工。)

奉和文潜赠无咎

篇末多见及,以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为韵1

龟以灵故焦,雉以文故翳2。本心如日月,利欲食之既3。后生玩华藻,照影终没世4。安得八紘罝,以道猎众智5。

谈经用燕说,束弃诸儒传6。滥觞虽有罪,末派弥九县7。张侯真理窟,坚壁勿与战8。难以口舌争,水清石自见9。

野性友麋鹿,君非我同群10。文明近日月11,我亦不如君。十载长相望,逝川水沄沄12。何言谈绝倒,茗碗对炉薰13。

北寺锁斋房,尘钥时一启14。晁张跫然来,连璧照书几15。庭柏郁葱葱,红榴罅多子16。时蒙吐佳句,幽处万籁起17。

先皇元丰末,极厌士浅闻18。只今举秀孝,天未丧斯文19。晁张班马手,崔蔡不足云20。当今横笔阵,一战静楚氛1;。

张侯窘炊玉,僦屋得空垆2;。但见索酒郎,不见酒家胡3;。虽肥如瓠壶,胸中殊不粗4;。何用知如此,文采似於菟5;。

荆公六艺学,妙处端不朽6;。诸生用其短,颇复凿户牖7;。譬如学捧心,初不悟己丑8;。玉石恐俱焚,公为区别不9;。

吾友陈师道,抱独门扫轨0;。晁张作荐书,射雉用一矢11;。吾闻举逸民,故得天下喜12;。两公阵堂堂,此士可摩垒13;。

1 《目录》第二卷:元丰八年乙丑(1085),山谷四十一岁。按《实录》:是岁三月哲庙即位。四月丁丑(十六)以秘书省校书郎召到京师。时当在六七月。元祐元年丙寅(1086),是岁山谷在馆中。(按《实录》:十月丙戌除《神宗实录》检讨官,集贤校理。)

《目录》第三卷:《次韵答张文潜惠寄》:文潜名耒。按《实录》:是岁十二月试太学,录张耒为秘书省正字。此诗盖夏初方到太学供职所作。(《内集》六:《以团茶洮州绿石砚赠无咎文潜》云:晁子志囊可以括四海,张子笔端可以回万牛自我得二士,意气倾九州。)

《目录》第四卷:本诗,按《实录》:元祐二年四月乙巳(1087,四十三岁),徐州布衣陈师道充徐州州学教授。观此诗陈师道之篇,以为逸民,盖犹未得官也。而诗又有“红榴罅多子”之句。宜以为元年秋所作。

2 老杜诗:“漆有用而割,膏以明自煎。”此用其意。(《庄子》:“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咏怀诗》:“膏火自煎熬,多财为患害。”)《周礼》:“天龟曰灵属。”《左传》曰:卫侯将如五氏,卜“过之?”龟焦。《尔雅》:“素质五采皆皆备成章曰翬。”注云:“翬亦雉属。”潘安仁《射雉赋序》曰:“习媒翳之事。”李善注曰:“翳者,所隐以射者也。”

3 《孟子》曰:“此之谓失其本心。”退之《送高闲序》曰:“利欲斗进,有得有丧。”《春秋》桓公四年、襄公二十四年皆书:“日有食之,既。”杜预注云:“既,尽也。”刘原父《请观欧阳永叔五代史诗》曰:“仲尼日月也,薄食为之既。”《论语》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蚀焉。”东坡谓本心者,道心也。

4 《鲁论》曰:“后生可畏。”《扬子》曰:“今之学者非独为之华藻也,又从而绣其鞶帨。”《文选·潘正叔诗》云:“玩尔清藻,味尔芳风。”《博物志》曰:“山鸡有美毛,自爱其色,终日映水,目眩则溺死。”《汉书·司马迁传》曰:“鄙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没世”字本出《鲁论》。

5 《文选》张平子《思玄赋》曰:“结典籍而为罟兮,欧儒墨以为禽。”此用其意。曹子建《与杨德祖书》曰:“吾王设天网以该之,顿八絃以掩之。”《扬子》曰:“猎德而得德。”盖学道者恶众智之为害,故欲猎而去之。

6 此句指熙宁经学穿凿之弊。《韩非子》曰:“先王有郢书而后世多燕说。”又曰:“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当是时,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者,举贤而用之。’燕相白王,大说。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学者多此类。”退之诗:“《春秋》《五传》束高阁。”

7 言非荆公之罪,诸儒穿凿,遂至失其本源。《家语》曰:“夫江始出于岷山,其源可以滥觞。及其至江津,不舫舟,不避风,不可以涉,非惟下流多故耶?”退之诗:“东都渐弥漫,派别百川导。”《后汉书·光武赞》曰:“九县飙回,三精雾塞。”

8 《晋书·刘惔传》:“简文帝曰:‘张凭勃宰为理窟。’”《汉书·项羽传》:“汉王坚壁不与战。”

9 《汉书·张良传》曰:“此难以口舌争也。”《古乐府·艳歌行》曰:“夫婿从门来,斜倚西北眄。语卿‘且勿眄,水清石自见’。”

10 潘岳《关中记》曰:“辛孟年七十,与麋鹿同群游,世谓之鹿仙。”刘孝标《绝交论》:“欢与麋鹿同群。”《论语》:“鸟兽不可与同群。”

11 言张侯文采可以入侍。《易》曰:“文明以止,人文也。”《汉书·萧曹赞》曰:“依日月之末光。”

12 逝川见《鲁论》。沄沄,沸流貌。《楚辞·九思·哀岁》:“流水兮沄沄。”退之诗:“浪波沄沄去,松柏在高岗。”

13 《选》诗:“何言相遇易?此欢信可珍。”《晋书·卫玠传》:“王澄每闻玠言,辄叹息绝倒。语曰:‘卫玠谈道,平子绝倒。’”韩、孟联句曰:“茗碗纤纤捧。”

14 北寺谓汴京酺池寺(酺池,梁孝王作。)山谷寓几研于此。《金縢》曰:“启钥见书。”

15 《庄子·徐无鬼》曰:“夫逃虚空者藜藋柱于鼪鼬之径,跟位其空,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又况乎昆弟亲戚之謦欬其侧者者乎?”《晋书·夏侯湛传》:湛与潘岳同舆接茵,时谓连璧。

16 《后汉书·光武帝纪》曰:“气佳哉!郁郁葱葱。”《蜀都赋》曰:“榛栗罅发。”(《文选》作樼栗罅发)此借用其字。

17 《晋书·胡毋辅之传》:“王澄曰:‘彦国吐佳言如锯木屑。’”又《孙绰传》:“作《天台山赋》,示范荣期。每至佳句,辄云:‘应是我辈语。’”唐人常建诗:“曲径通幽处。”《庄子·齐物论》:“子游曰:‘敢问天簌?’子綦曰:‘夫吹,万不同。’”老杜诗:“万簌真笙竽。”

18 《实录》:《吕公著传》曰:“时科举专用王安石经义,士无自得学。而朝庭文词之官渐艰其选。神宗以答高丽书不称旨,盖尝以为言。”又东坡答张文潜书亦曰:“近见张子厚,言先帝晚年甚患文字之陋,欲稍变取士法,特未暇尔。”《汉书·儒林传序》曰:“小史浅闻,莫能究宣。”

19 元祐元年四月诏执政大臣各举文学,政事,行谊之臣可充馆阁之选者三人。于是毕仲游及晁补之、张耒等皆召试学士院。《晋书·孔坦传》曰:“秀孝到,不策试,普加除署。”秀孝谓秀才、孝廉也。此借用。《鲁论》曰:“无之未丧斯文也。”

20 崔、蔡谓瑗、邕。刘禹锡作《柳子厚集序》云:“韩退之曰:‘雄深雅健,似司马子长,崔、蔡不足多也。’”《文选》沈休文《恩幸传论》曰:“西京许、史盖不足云。”

1; 《法书》:卫夫人有《笔阵图》。老杜诗:“笔阵独扫千人军。”

2; 《左传》曰:“一战而霸。”又曰:“楚氛甚恶。”

《战国策》曰:“苏秦之楚,三日乃得见王。曰:‘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今使臣食玉炊桂。’”《汉书·司马相如传注》曰:“卖酒之处,累土为垆以居酒气,形如锻垆。”据张文潜集,有《初到都下供职寄黄九》诗曰:“僦舍酒家楼,推垆卷其旗,鼠壤败晨炊,守翁噪群儿。”

3; 此句以戏文潜。老杜诗:“马上谁家白面郎?临阶下马坐人床。不通姓字粗豪甚,指点银瓶索酒尝。”《玉台新咏》载辛延年《羽林诗》曰:“昔有霍家姝,姓冯名子都。依倚将军势,调笑酒家胡。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

4; 《汉书·张苍传》曰:“身长大肥白如瓠。”《蜀志·张裔传》:“雍闿假鬼教曰:‘张府君如瓠壶,外虽泽而内实粗,不足杀,令缚与吴。’”

5; 《谷梁》曰:“何用见其是齐侯也?”又《后汉书·邓晨传》:“光武曰:‘何用知非仆耶?’”《左传》曰:“楚人谓虎于菟。”

6; 王安石,元丰三年(1080)封荆国公。初熙宁六年(1073)三月命知制诰吕惠卿修撰经义,以安石提举。子雱同修撰。八年所撰《诗》、《书》、《周礼》义成,送国子监镂板颁行之。元丰三年八月,安石又上改定误字焉。《左传》:“叔孙豹曰:‘其次立言,虽久而不废,此之谓不朽。’”

7; 《世说》曰:“周弘叔巧于用短,杜方叔拙于用长。”此借用其字。孔安国注《鲁论》曰:“吾党之小子,于大道妄作穿凿,以成文章。”唐玄宗《孝经序》曰:“希升堂者必自开户牖。”注云:“言穿凿也。”

8; 《庄子》:“师金曰:‘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

9; 《书》曰:“火炎昆岗,玉石俱焚。”《鲁论》曰:“譬诸草木,区以别矣。”

10; 陈师道,字履常,一字无己,徐州人,文行甚高。来京师,枢密章惇欲一见之而不可。退之诗曰:“吾友柳子原,其人艺且贤。”渊明诗曰:“顾我抱兹独,僶俛四十年。”《后汉书·杜密传》曰:“刘胜闭门扫轨,无所于及。”

11; 《易》旅之六五曰:“射雉一矢亡,终以誉命。”象曰:“终以誉命,上逮也。”王弼注云:“射雉以一矢而复亡之,明虽有雉终不可得矣。”此云“用一矢”,言为国之有人材,犹射雉之有矢也。《世说》注引虞预《晋书》:“陆机荐戴渊于赵王伦曰:‘盖闻繁弱登御,然后高墉之功显。’”按《易》:“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繁弱,弓名也。山谷盖用此意,但改“射隼”为“射雉”,“繁弱”为“一矢”耳。

12; 《鲁论》曰:“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云汉》诗:“天下喜于王化复行。”

13; 两公谓晁、张。孙子曰:“勿击堂堂之阵。”《左传》曰:“致师者御靡旌,摩垒而还。”注云:“摩,近也。”老杜诗:“气摩屈、贾垒,目短曹、刘墙。”

《宋诗钞》:张耒,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楚州淮阴人。少善属文,游学于苏辙,辙爱之。因得从轼游,称其汪洋冲澹,有一唱三叹之声。第进士。属陈时,二苏及黄、晁诸人相继殄殃,惟耒尚存,士人就学者众,分日载酒肴事之,其名益甚。子瞻谓“秦得吾工,张得吾易。”谩相压也、要在秦、晁以上。

又:晁补之,字无咎,济州巨野人。年十七,从父官杭州,著《七述》,言钱塘山川风物之丽。时东坡为通判,正欲作赋,见之,称叹曰:“吾可阁笔矣。”由是知名。举进士。(见张耒作晁墓志)

又:陈师道,初学于曾(南丰),后见黄鲁直诗,格律一变。鲁直谓其读书如禹之治水,知天下之脉络有开有塞,至于九川涤源,四海会同者。作文知古人关键,其诗深得老杜之法,今之诗人不能当也。(略见答王子飞书,全书正集十八。)

张耒赠无咎以“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为韵八首,其五:诗坛李杜后,黄子擅奇勋。平生执羁靮(靮,马缰也。),开府与参军。举世秉笔徒,吟哦谩云云。安知《握奇》(《握奇(机)经》,谈兵者所祖。)律,一字有风云?其七:黄子少年时,风流胜春柳。中年一钵饭,万事寒木朽。室有僧对谈,房无妾侍帚。此道人人事,谁令余独不?

山谷尝写答邢居实诗及此诗与徐师川曰:“后八诗颇得意者,故谩录往。或与潘、洪诸友读之。”

《渔隐丛话后集》三十二:后山谓鲁直作诗过于出奇,诚哉是言也。如“本心如日月,利欲食之既。”出奇之过也。

《和邢惇夫秋怀十首》之九:吾友陈师道,抱瑟不吹竽。文章似杨、马,欬唾落明珠。因穷有胆气,风壑啸于菟。秋来入诗律,陶谢不枝梧。(《内集四》)

我诗如曹郐

子瞻诗句妙一世,乃云效庭坚体,盖退之戏效孟郊、樊宗师之比,以文滑稽耳,恐后生不解,故次韵道之,子瞻《送杨孟容》诗云,我家峨眉阴,与子同一邦,即此韵1

【王注苏诗引次公曰:鲁直云:子瞻诗句妙一世,乃收敛光芒入此窘步以见效云云。】

我诗如曹郐,浅陋不成邦2。

公如大国楚,吞五湖三江3。

赤壁风月笛,玉堂云雾窗4。

句法提一律,坚城受我降5。

枯松倒涧壑,波涛所舂撞6。

万牛挽不前,公乃独力扛7。

诸人方嗤点,渠非晁张双8。

袒怀相识察,床下拜老庞9。

小儿未可知,客或许敦庞10。

诚堪婿阿巽,买红缠酒缸11。

1 《目录》列本诗于元祐元年下(山谷四十二岁)。

2 《左传》:“季子观乐,自郐以下无讥焉。”注曰:“季子闻郐、曹二国歌,不复讥之,以其微也。”《周礼·大宗伯注》云:“子男不执圭者,未成国。”《诗·衡门》注曰:“言浅陋也。”

3 《周礼·职方氏》:扬州,其川三江,其浸五湖。左太冲《吴都赋》曰:“或吞江而纳汉。”

4 谓东坡无穷达之异也。东坡谪黄州凡五年,尝游赤壁,有前后赋。按鄂州蒲圻县有赤壁山,黄州亦有之。杜牧之诗:“何人教我吹长笛,与倚春风弄月明。”元祐元年东坡自中书舍人迁翰林学士。东坡集《武昌西山》诗序云:“元祐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与翰林承旨邓圣求会宿玉堂,偶话旧事,因为此诗。”太白诗:“归来桃花岩,得憩云窗眠。”退之诗(《华山女》):云窗雾阁事恍惚。”山谷题东坡贊曰:“东坡之酒,赤壁之笛。”又东坡《赤壁赋》曰:“客有吹洞箫者。”赤壁之笛,意取此乎?

5 老杜诗:“觅句新知律。”退之《樊宗师铭》曰:“由汉迄今用一律。此借用其字,言自提一家之军律也。”《汉书》曰:“武帝遣公孙敖筑塞外受降城。”

6 枯松以自况。太白《蜀道难》曰:“枯松倒挂倚绝壁。”退之诗:“洪涛舂撞禹穴幽。”按《礼论·学记注》曰:“舂容,谓重撞击也。”

7 老杜《古柏行》曰:“大厦如倾要梁栋,万牛回首丘山重。”退之诗(《病中赠张十八》):龙文百斛鼎,笔力可独扛。”

8 老杜戏为绝句曰:“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按干宝《晋纪总论》曰:“盖共嗤点以为灰尘。”晁无咎、张文潜皆苏公门下士。

9 《选》诗:“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蜀志·庞统传注》引《襄阳记》曰:“诸葛孔明为卧龙,庞士元为凤雏,司马德操为水镜,盖皆庞德公题品之语也。德公,襄阳人,孔明每至其家,独拜于床下。”

10 终上句相知之意,且欲为其子求婚于苏氏,抑东坡或尝以此许之也。山谷在黔中与王泸州帖云:“小子相今年十四,骨气差庞厚。以此帖观之,在京师时三四岁矣。”(黄《谱》二十六:相小名小德,小字四十。《内集》十有《嘲小德》诗,末云:“解著《潜夫论》,不妨无外家。”《左氏》成十六年传曰:“民生敦庞。”

11 阿巽盖苏迈伯达之女,东坡之孙。山谷虽有此言,其后契阔,竟不成婚,嫁范子功之孙潩。潩字箕叟,敷文学士。苏符仲虎,伯达之子也,其言云尔。《说文》曰:“缸,瓶也。”今人定婚者多以红彩缠酒壶云。

《宋诗菁华录》:起四句论者谓有微词,理或然也。诸人四句言本不足附苏门,而苏乃降格纳交。

苏轼《送杨孟容》:我家峨眉阴,与子同一邦。相望六十里,共饮玻璃江。江山不违人,遍满千家窗。但苦窗中人,寸心不自降。子归治小国,洪钟噎微撞。我留侍玉座,弱步欹丰扛。后生多高才,名与黄童双。不肯入州府,故人余老庞;殷勤与问讯,爱惜双眉庞。何以待我归?寒醅发春缸。(纪昀曰:以窄韵见长。)

《举要》一:韩退之有答孟郊诗,洪善庆曰:“规模背时利,文字觑天巧,此效东野。酬樊宗师云:梁惟西南屏,山厉水刻屈,此效宗师。”查注谓《送杨孟容诗》在元祐元二年(1087,四十三岁),冯星实、王见大皆从之。鲁直此诗亦当在二年。子瞻《李委吹笛诗序》曰:“东坡生日(1080,元丰五年),置酒赤壁矶下”云云,赤壁笛当指此。扬子云《解嘲》曰:“历金门上玉堂有日矣。”

赣上食莲有感

莲食大如指,分甘念母慈2。

共房头(左角右咠)(左角右咠)3,更深兄弟思。

实中有幺荷,拳如小儿手4。

令我念众雏,迎门索梨枣5。

莲心政自苦6,食苦何能甘。

甘餐恐腊毒,素食则怀惭7。

莲生于【一作“淤”】泥中,不与泥同调8。

食莲谁不甘,知味良独少9。

吾家双井塘10,十里秋风香。

安得同袍子,归制芙蓉裳11。

1 《目录》第一卷:元丰四年辛酉(1081,山谷三十七岁。)至六年癸亥(1083)山谷在太和凡三年。至元丰癸亥移监德州德平镇。赣上即虔州,与吉邻郡,江西外台所在。山谷或以白事至此。

2 《尔雅》:“荷,芙蕖,其华菡萏,其实莲,其根藕;其中的,的中薏。”注曰:“莲谓房也,的,莲中实也。”《南山有台诗疏》引陆玑《草木疏》云:“枸树似白杨,有子著树端大如指。”此借用其字。诗意谓拇指也。《晋书·王羲之传》曰:“率诸子,抱弱孙,有一味之甘,割而分之,以娱目前。”“念母”字见《诗·渭阳》序。

3 《王子年拾遗记》曰:“西王母见穆天子,进素莲,一房百子。”《诗》曰:“其角𧥄𧥄。”此借用。𧥄𧥄,角多貌。通作濈。《诗·小雅》:“尔羊来思,其角濈濈。”《传》:“濈濈,和也。羊以善触为患,故言其和,谓聚而不相触也。”《笺》:“又作𧥄,亦作戢。”

4 幺荷谓小叶。太白诗曰:“初拳几枝蕨。”《图经本草》曰:“菰根岁久者中心生白台如小儿臂,谓之菰手。”此句颇采其意。

5 祢正平《鹦鹉赋》曰:“悯众雏之无知。”渊明《归去来》曰:“稚子候门。”又《责子诗》曰:“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公诗有“蕨芽已作小儿拳”之句,张阁见之云:“此忍人也。”时阁蔬食诵经,故有此语。王直方云:“今此亦云幺荷拳如小儿手,两用皆有妙处。

6 《尔雅》:“的中薏”注曰:“中心苦。”《晋书·谢安传》曰:“正自不能不尔耳。”

7 《国语·周语》下曰:“厚味实腊毒。”韦注:“厚味,喻重禄也。腊,亟也。厚味者,其毒亟也。”《诗·伐檐》曰:“不素餐兮。”

8 《维摩经》曰:“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华;卑湿淤泥,乃生此花。”《选》诗曰:“异伐可同调。”

9 《中庸》曰:“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晋书》桓伊歌曰:“为臣良独难。”

10 双井在洪州分宁县。

11 《诗》曰:“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此借用。王介甫《次俞秀老韵》亦曰:“解我葱珩脱‘孟劳’(刀名),暮年甘与子同袍。”《离骚》曰:“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

《全书》正集一据黄《谱》十二。赣上即今赣州。元丰四年公自吉安往南安试举人,过此而作。其孝友慈爱之意,蔼然可思。篇中“甘餐恐腊毒,素食则怀惭”二句,作“投劾去未能,窃禄以怀惭”,又“安得同袍子”句,作“安得免簪袚”,见公真迹,与集中十数字不同。黄《谱》作“冠绂”。“谁不甘”作“谁云多”。

《艇斋诗话》:山谷《赣上食莲诗》,读之知其孝弟人也。东湖每喜诵此诗。

以小团龙及半挺赠无咎,并诗,用前韵为戏

我持玄圭与苍璧,以暗投人渠不识2。

城南穷巷有佳人,不索宾郎常晏食3。

赤铜茗碗雨斑斑,银粟翻光解破颜4。

上有龙文下棋局,探囊赠君诺已宿5。

此物已是元丰春,先皇圣功调玉烛6。

晁子胸中开典礼,平生自期莘与渭7。

故用浇君磊隗胸,莫令鬓毛雪相似8。

曲几团蒲听煮汤,煎成车声绕羊肠9。

鸡苏胡麻留渴羌,不应乱我官焙香10。

肥如匏壶鼻雷吼11,幸君饮此勿饮酒!

1 《目录》第二卷:元丰八年乙丑(1085,山谷四十一岁),春夏山谷在德平。按《实录》:是岁三月哲宗即位。四月丁丑(十六日)以秘书省校书郎召到京师,时当在六七月。

本诗前有《谢(李清臣)送碾壑源拣牙》诗,即此韵。

《谈苑》曰:“建州茶李氏别令取其乳作片,或号曰金挺。”

2 《书》曰:“禹锡玄圭。”《周礼》曰:“以苍璧礼天。”柳子厚《新茶诗》:“圆方丽奇色,圭璧无纤瑕。”《汉书·邹阳传》曰:“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暗投人于道,众莫不按剑相盼者,何则?无因而至前也。”“渠”,犹晋人言伊,盖梁、陈以来语。

3 “佳人”,谓无咎,山谷后诗(卧陶轩)有云:“城南晁正字。”《南史》:“刘穆之少贫,好往妻兄江氏家乞食,食毕,求槟榔。江氏戏之曰:“槟榔消食,君乃常饥,何忽须此?”《战国策》颜斶曰:“晚食以当肉。”《新序·刺奢篇》曰:“晏进粝粢之食,瓜瓠之羹。”

4 韩、孟联句曰:“茗碗纤纤捧。”欧公诗:“小雨斑斑作燕泥。”“银粟”,谓茗花。老杜诗:“将军且莫破愁颜。”乐天诗:“一放狂歌一破颜。”

5 “棋局”,谓团茶下隐隐有此文,盖蔑痕。《庄子》曰:“胠箧探囊。”《鲁论》曰:“子路无宿诺。”

6 《易·蒙卦》曰:“蒙以养正,圣功也。”《尔雅》曰:“四气和谓之玉烛。”注云:“道光照。”

7 《易·系辞》曰:“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此借用。言典章文物开陈于胸次也。《孟子》曰:“伊尹耕于有莘之野。”《史记·齐世家》:“西伯遇太公于渭之阳。”老杜诗:“自比稷与契。”

8 《世说》卷一:“王逊问王忱:‘阮籍何如司马相如?’忱曰:‘阮籍胸中磊隗,故须浇之;言同相如,惟有酒异。’”退之诗:“两鬓雪白趋埃尘。”刘禹锡诗:“今宵帝城月,一望雪相似。”

9 柳子厚有《斩曲几》文。王介甫诗:“独坐隐团蒲。”魏武《苦寒行》曰:“羊肠阪诘曲,车轮为之摧。”注引《吕氏春秋》:“九山曰太行羊肠,其山盘纡如羊肠,在太原晋阳北。”乐天诗:“梦寻来路绕羊肠。”

10 俗人煮茶,多以此二物杂之。《拾遗记》曰:“晋有羌人姚馥,但言渴于酒,群辈呼为渴羌。”“官焙”即建溪北焙。

11 退之《石鼎联句序》曰:“道士倚墙,鼻息如雷鸣。”元稹诗:“鼻息吼春雷。”

《王立之诗话》:东坡见山谷此句云:“黄九恁地,怎得不穷!”故晁无咎复和云:“车声出鼎绕九盘,如此佳句谁能识?”

《詹言》十二:先皇句不归,掷。开典礼三字掷。

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二十五:水苏即鸡苏,泽地多有之。昔人煎鸡苏为饮,今则紫苏盛行,而菜与饮皆不复用鸡苏矣。《雩娄农》曰:“东坡诗:‘道人解作鸡苏水,稚子能煎莺粟汤。’”

又《长编》十二:《草木经》:“水苏味辛微温,主下气,辟口臭,去毒,辟恶气。久服通神明,轻身耐老。”

《广雅疏证·释草》:匏,瓠也。今按瓠自有甘苦二种。瓠通作壶。匏之转声为瓢。瓠之叠韵为瓠芦。匏也,瓢也,瓠也,瓠芦也,实一物也。瓠芦或作壶卢,或作瓠蒌。至陆佃则直以《诗传》匏谓之瓠为误,而云“长而瘦上曰瓠,短颈大腹为匏”,真不通之论矣。

鲍照《梅花落》:中庭杂树多,偏为梅咨嗟。何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

《古诗笺》:《画慢录》:“丁晋公始制为凤团。后为龙团,天圣中又为小团,其品迥嘉于大团。”

叶廷勋曰:《东溪试茶录》:“茶受水则光泽,其面涣散如粟,谓之冷粥面。”

《韵语阳秋》五:世言团茶始于丁晋公,前此未有也。庆历中蔡君谟为福建漕,更制小团以充岁贡;元丰初下建州,又制密云龙以献,其品高于小团,而其制益精矣。

戏答赵伯充劝莫学书及为席子泽解嘲

叔盎延赏

平生饮酒不尽味,五鼎馈肉如嚼蜡2。

我醉欲眠便遣客,三年窥墙亦面壁3。

空余小来翰墨场,松烟免颖傍门窗4。

偶随儿戏洒墨汁,众人许在崔杜行5。

晚学长沙小三昧,幻出万物真成狂6。

龙蛇起陆雷破柱,自喜奇观绕绳床7。

家人骂笑宁有道,污染黄素败粉墙8。

诚不如南邻席明府,珠网锁砚蜗书梁9。

怀中探丸起九死,才术颇似汉太仓10。

感君诗句唤梦觉,邯郸初未熟黄粱11。

身如朝露无牢强,玩此白驹过隙光12。

从此永明书百卷,自公退食一炉香13。

1 《目录》第六卷:元祐二年丁卯(1087,山谷四十三岁),是岁山谷在史局。按《实录》:正月辛未,山谷为著作佐郎。

2 《孟子》曰:“缪公之于子思也,亟问,亟馈鼎肉。”《楞严》曰:“当横陈时,味如嚼蜡。”《汉书·主父偃传》曰:“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则五鼎烹耳。”注谓牛羊豕鱼麋。

3 《南史·陶潜传》曰:“潜若先醉,便语客云:‘我醉欲眠卿可去。’”宋玉《登徒子好色赋》:“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传灯录》:“达摩寓止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终日默然。”

4 《选》诗:“粲粲翰墨场。”鲍照《飞白书铭》曰:“沾此瑶液,染彼松烟。”“免颖”,见退之《毛颖传》。

5 《汉书·周亚夫传》:“文帝曰:‘向者霸上、棘门如儿戏耳。’”卢仝《示添丁》云:“忽来案上翻汁,涂抹诗书如老鸦。”按《王子年拾遗记》云:“浮提国献神通善书二人,出肘间金壶,壶中有墨汁如淳漆。酒地及石,皆成篆隶科斗之字。罗叔景、赵元嗣者,与伯英并时见称于西州,而矜巧自与,众颇惑之。故伯英自称上比崔、杜不足,下方罗、赵有余。”崔谓崔瑗,杜谓杜度。

6 《国史补》曰:“长沙僧怀素自言得草圣三昧。”《传灯录》:“毗婆尸佛偈曰:‘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象。’”

7 《阴符经》曰:“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世说》曰:“夏侯玄常倚柱读书,时暴雨霹雳破所倚柱,衣服焦然。玄色不变,读书如故。”此并借用,以言草书之变态。《墨薮》云:“蔡邕得用笔法,大叫欢喜。”《晋书·刘毅传》:“尝聚樗蒲,掷雉,大喜,褰衣绕床叫。”太白作《怀索草书歌》曰:“吾师醉后倚绳床,须叟扫尽数千行。”

8 《书断》曰:“张芝字伯英,性好书。凡家之衣帛,皆书而后练。”《北史》:“卢询祖于黄素楷书勋簿。”东坡诗:“书窗涴壁常遭骂。”任华《怀素草书歌》曰:“粉壁摇晴光,素屏凝晓霜,待师挥洒兮不可忘。”

9 席君盖京师医者,与山谷寓舍相邻。山谷书帖中所谓席三,即其人也《文选》左太冲诗:“南邻击钟磬。”《汉书·龚遂传》曰:“明府且止。”杜牧之诗:“蜗涎蠹画梁。”老杜诗云:“虫书玉佩藓。”

10 《汉书·尹赏传》曰:“相与探丸为弹。”《史记·扁鹊传》曰:“臣非能生人也;此当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楚辞》曰:“虽九死其犹未悔。”《史记》:“太仓公淳于意受公乘阳庆禁方,为人治病决死生,多验。”

11 《异闻集》卷一:道者吕翁经邯郸道上。邸舍中有少年卢生自叹其贫困,言讫思寐。时主人方炊黄粱为馔。翁乃探怀中枕以授生。枕两端有窍。生梦中自窍入其家,见其身富贵五十年老病而卒。欠伸而悟,顾吕翁在傍,主人炊黄粱尚未熟。

12 《汉书·苏武传》曰:“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维摩经》曰:“是身如芭蕉,中无有坚。”《遗教经》曰:“世实危脆,无牢强者。”《庄子》曰:“人生天地之间,如白驹之过郤,忽然而已。”

13 《传灯录》:“杭州永明寺智觉禅师延寿著《宗镜录》一百卷。”其《序》曰,“举一心为宗,照万法如镜。编联古制之深义,撮略宝藏之圆诠。”云云。《羔羊诗》曰:“自公退食。”《传灯录》:“守安禅师颂曰:‘南台静坐一炉香,互日凝然万虑忘。’”

《同子赡韵和赵伯充团练》注:伯充宗室子。武卫大将军康州团练使,善画马。

《戏答陈元舆(轩)》:官饔同盘厌腥腻,茶瓯破睡秋堂空。自言不复蛾眉梦,枯淡颇与小人同。

《发愿文》:我从昔来,因痴有爱。饮酒食肉,增长爱渴。入邪见林,不得解脱。今者对佛发大誓愿,愿从今日尽未来世不复淫欲,愿从今日尽未来世不复饮酒,愿从今日尽未来世不复食肉。(《全书·内集》二十九)

观伯时画马礼部试院作

仪鸾供帐饕虱行,翰林湿薪爆竹声,风帘官烛泪纵模2。

木穿石槃未渠透,坐窗不遨令人瘦,贫马百藖逢一豆3。

眼明见此玉花驄,径思着鞭随诗翁,城西野桃寻小红4。

1 《目录》第九卷:元祐三年戊辰(1088,山谷四十四岁),是岁山谷在史局。其春东坡知贡举,山谷与李公麟等皆为其属。

黄《谱》二十三 元祐三年戊辰 正月东坡知贡举,先生为参详。

按题大学试院云:元祐二(?)年正月乙丑(十七日)锁太学,试礼部进士四千七百三十二人。三月戊申(初一日)奏号进士五百人,宗室二人。子瞻、莘老知贡举,熙叔、鲁直(五人)参详,君贶、无咎(十四人)点检试卷。是日侍御吏日晏不来,为子发书。

2 上三句言供拟之寒陋也。供张弊坏,卒徒以为卧具,故有贪饕之虱行于其间。《国朝会要》曰:“仪鸾司在拱宸门外嘉平坊,掌奉供帐之事。翰林司在大宁门内,掌供御酒茗汤果,及游幸宴会,内外延设。”《神异经》曰:“山臊畏爆竹声。后汉巴祗与客暗坐,不燃官烛。”李商隐诗曰:“风帘残烛隔霜清。”老杜诗曰:“四座泪纵横。”

3 言锁宿甚久,出院未有期,郁郁自苦,如贫马之得瘦。《真诰》曰:“太极老君与傅先生木钻,使穿一石槃,厚五尺许。积四十七年而石穿,遂得神丹。”《庭燎诗》注曰:“夜未央,犹言夜未渠央也。”《音义》曰:“渠,音其遽反。”元次山诗曰:“岂欲皂枥中,争食籺与藖?”自注云:“藖,糠中可食者,下没反。牛马食余草节曰藖,下谏反。”按《集韵》:“藖音何间反,莝余草也,又侯裥反。”

4 老杜诗:“吾与汝曹俱眼明。”又《丹青引》曰:“先帝天马玉花驄。”(一本作“五花驄”)《晋书·刘琨传》曰:“常恐祖生先吾着鞭。”诗翁谓东坡。老杜诗:“点注桃花舒小红。”

《目录》第七卷:伯时名公麟。

《咏李伯时摹韩幹三马次苏子由韵简伯时兼寄李德素》(《内集》七):李侯画隐百僚底,初不自期人误知。戏弄丹青聊卒岁,亦如阅世老禅诗。

《次韵子瞻和子由观韩幹马因论伯时画天马》(《内集》七):曹霸弟子沙苑丞,喜作肥马人笑之。李侯论幹独不尔,妙画骨相遗毛皮。况我平生赏神骏,僧中云是道林诗。

《丛话》前集四十八:《禁脔》谓之促句换韵。其法三句一换韵,三叠而止。此格甚新,人少用之。

纪呁曰:此法本之嘉州《走马川》诗。嘉州又本之《峄山碑》,但碑是四言耳。(《苏诗编注集成》卷三十五按)

《詹言》十二:起三句极言供奉之陋,当一传。收入题,神化,极言贫困。此是在试院作。坡和尤妙。

苏轼《次韵黄鲁直画马试院中作》:“少年鞍马勤远行,卧闻齕草风雨声,见此忽思短策横。十年髀肉磨欲透,那更陪君作诗瘦!不如芋魁归饭豆。门前欲嘶御史驄,诏恩三日休老翁;羡君怀中双桔红。”查注:“本集书试院诗后云:‘元祐三年正月二十一日领贡举事。辟李伯时为考校官。三月初,考校既毕,待诸厅参会。伯时苦水悸,欲作𩨍马以排闷。鲁直诗先成,余次韵;蔡天启、晁无咎、舒尧文、廖明略皆继。’”

翁方纲曰:“贫马”句比兴,夹写7入题无迹。

送王郎

酌君以蒲城桑落之酒,泛君以湘累秋菊之英2。

赠君以黟川点漆之墨,送君以阳关堕泪之声3。

酒浇胸次之磊隗,菊制短世之颓龄4。

墨以传万古文章之印,歌以写一家兄弟之情5。

江山万里俱头白,骨肉十年终眼青。

连床夜语鸡戒晓,书囊无底谈未了6。

有功翰墨乃如此,何恨远别音书少。

炒沙作糜终不饱,镂冰文章费工巧7。

要须心地收汗马,孔孟行世日杲杲8。

有弟有弟力持家,妇能养姑供珍鲑9。

儿大诗书女丝麻10,公但读书煮春茶。

1 《目录》第一卷:元丰七年甲子(1084,山谷四十岁),是岁山谷监德州德平镇。有《发愿文》,盖七年三月过泗州僧伽塔所作。到官当在夏秋也。

王纯亮字世弼,山谷之妹婿,见于黄民世谱。

2 庾信诗:“蒲城桑落酒。”按《续古今注》云:“索郎酒桑落时美,故因以为名。”《齐民要术》载酿桑落酒法,亦以九月。或云:“桑落,河名,非也。”杜诗:“坐开桑落酒。”《汉书》扬雄作《反骚》曰:“钦吊楚之湘累。”注谓屈原赴湘死,故曰湘累。《楚辞》曰:“夕飡秋菊之落英。”

3 黟音伊,汉旧县,今属歙州。《墨谱》云:“江南黟、歙之地有李廷珪墨尤佳。廷珪本易水人,唐末渡江居歙,造墨有名。”萧子良《答王僧虔书》云:“仲将之墨一点如漆。”王维诗:“劝君更尽一怀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李商隐诗:“断肠声里唱阳关。”堕泪碑,见《晋书·羊祜传》。

4 《庄子》曰:“喜怒哀乐不入于胸次。”渊明诗:“菊为制颓龄。”班固《幽通赋》:“道修长而世短。”

5 印,如释氏所谓传佛心印。《诗》曰:“以写我忧。”

6 《文选·赵景真答嵇茂齐书》曰:“鸣鸡戒旦。”颜师古注《急就章》曰:“有底曰囊,无底曰橐。”

7 《楞严经》曰:“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砂石欲成其饭,经百千劫,只名热沙。何以故?此非饭,本砂石成故。”佛书又云:“譬如说食,终不能饱。”《盐铁论》曰:“内无其质而外学其文,若画脂镂冰,费日损功。”《考工记》曰:“工有巧。”

8 谓道义战胜,胸中开明,乃晓然见圣贤用心处。《史记·晋世家》:“文公曰:‘矢石之难,汗马之劳,此复受次赏。’”孟子曰:“子夏、子张、子游以有若似圣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曾子曰:“不可。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矣。”注曰:“秋阳,周之秋,夏之五月六月,盛阳也。皜皜,甚白也,皜音杲。”《诗》曰:“其雨!其雨!杲杲出日。”山谷《答王雩书》(《正集》十八《与王子予书》)曰:“想以道义敌纷华之兵战胜久矣。古人云:‘并敌一向,千里杀将。要须心地收汗马之功,读书乃有味。’”

9 老杜《同谷歌》云:“有弟有弟在远方。”《南史·庾杲之传》:“谁谓庾郎贫?食鲑常有二十七种。”鲑,户佳反,《切韵》:“鱼名,出《吴志》。”

10 《礼记》曰:“治其丝麻。”

《王直方诗话》:“读书头欲白,相对眼终青。”“身更万事已头白,相对百年终眼青。”“看镜白头知我老,平生青眼为君明。”“故人相见尚青眼,新贵如今多白头。”“江山万里将头白,骨肉十年终眼青。”“白头逢国士,青眼酒尊开。”此坡、谷所作也。其用“青眼”对“白头”者非一,而工拙亦各有差。老杜亦云:“别来头并白,相见眼终青。”

欧阳修《奉送原甫侍读出守永兴》:酌君以荆州鱼枕之蕉,赠君以宣城鼠须之管。酒如长虹饮沧海,笔若骏马驰平坂;爱君尚少力方豪,嗟我久衰欢渐鲜。文章惊世知名早,意气论交相得晚。鱼枕蕉,一举十分当复盏。鼠须管,为物虽微情不浅。新诗醉墨时一挥,别后寄我无辞远。(集八)

《丛话》:永叔送原甫出守永兴诗云:“酌君……平坂。”黄鲁直送王郎诗云:“酌君……之情。”近时学者以谓此格独鲁直为之,殊不知永叔已先有也。(《玉屑》八)

《留王郎》:生涯得如此,旧学更光新。郢人怀妙质,聊欲运吾斤。(《内集》一)

寄黄几复

【原注云:乙丑年德平县作。】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2。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3。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4。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1 山谷尝有跋云:(黄《谱》十八,按成都续帖,先生草书此诗跋云云。)几复在广州四会,予在德州德平镇,皆海滨也。山谷古诗《谢公定和二范秋怀五首邀予同作》(《内集》四)亦云:“四会有黄令。”

2 《左传·僖公四年》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惟是风马牛不相及也。”刘禹锡诗:“谪在三湘最远州,边鸿不到水南流。”按《楚辞·招魂》:巫阳曰:“谢不能”,王逸注颇失其义。若《汉书·项籍传》,陈婴谢不能,则此诗所用之意。

3 两句皆记忆往时游居之乐,今既十年矣。《晋书·张翰传》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

4 《汉书·司马相如传》曰:“家徒四壁立。”《左传·定公十三年》:“齐高强曰:‘三折肱知为良医。’”此借用,言其谙练世故,不待困而知也。

东坡诗:“读书头欲白,相对眼终青。”老杜诗《九日》:“殊方日落玄猿哭,故国霜前白雁来。”四会在广东,故云瘴溪。

《王直方诗话》:张文潜尝谓余曰:黄九似“桃李春风一怀酒,江湖夜雨十年灯。”真是奇语。若溪渔隐曰:汪彦章有“千里江山渔笛晚,十年灯火客毡寒”之句,效山谷体也。余亦尝效此体,作一联云:“钓艇江湖千里梦,客毡风雪十年寒。”(《玉屑》十八)

《普闻诗论补》:初二句为破题,第三第四句为颔联。大凡颔联皆宜意对。春风桃李但一杯,而想象无聊,屡空为甚;飘蓬寒雨十年灯之下,未见青云得路之便,其羁孤未遇之叹具见矣。其意句亦就境中宣出。桃李春风,江湖夜雨,皆境也。昧者不知,直谓境句,谬矣。(《说郛》六十七)

《次韵几复和答所寄》,山谷旧跋此诗云:丁卯岁几复至吏部改官,追和予乙丑在德平所寄诗也。(目录)海南海北梦不到,会合乃非人力能。地褊未堪长袖舞,夜寒空对短檠灯。相看鬓发时窥镜,曾共诗书更曲肱。作个生涯终未是,故山松长到天藤。(《内集》八)

黄《谱》一:几复名介,豫章西山人。先生作几复墓志,(集三十一)载几复年甚少则有意于六经。方士大夫未知读《庄》《老》时,几复为余言云云。则是几复与先生少年交游。盖几复自熙宁九年(1076)同学究出身,为长乐尉,广州教授,楚州推官,知四会县。仕于岭南者十年。元祐三年(1088)没于京师。

《环溪诗话》:山谷桃李云云言四件事。(《今体诗钞》注略)

《詹言》二十:一起浩然,一气涌出,五六一顿。结构与前一样笔法。

《举要》:吴(闿生)曰:“黄诗起处每飘然而来,亦奇气也。”

《宋诗菁华录》:次句语妙,化臭腐为神奇也。三四为此老最合时宜语;五六则狂奴故态矣。

《赠送张叔和》:我提养生之四印,君家所有更赠君:百战百胜,不如一忍,万言万当,不如一默;无可简择眼界平,不藏秋毫心地直。我肱三折得此医,自觉两踵生光辉。(内集四)

《普闻诗论补》:论曰:“诗家云:炼字莫如炼句,炼句莫若得格,格高本乎琢句,句高则胜矣。天下之诗莫出于二句:一曰意句,二曰境句。境句则易琢,意句难制。境句人皆得之,独意不得其妙者,盖不知其旨也。所以鲁直、荆公之诗出于流辈者,以其得意句之妙也,何则?盖意从境中宣出。鲁直寄黄诗云云。”

次韵杨君全送酒

扶衰却老世无方,唯有君家酒未尝2。

秋入园林花老眼,茗搜文字响枯肠3。

醡头夜雨排檐滴4。杯面春风绕鼻香5。

不待澄清遣分送,定知佳客对空觞。

1 《目录》第十三卷:元符三年庚辰(1100,山谷五十六岁),是岁山谷在戎州。五月,徽宗即位。五月复宣德郎(黄《谱》二十七:据山谷公道微使君手书真迹作宣义郎)。监鄂州在城盐税。山谷既得放还,以江涨未能下峡。七月自戎舟行,省其姑于青神。十月改奉议郎,签书宁国军节度判官。十一月自青神复还戎。十二月发戎州,过江安,为石信道挽留,遂作岁于此。

又:君全名琳,青神人。山谷有中岩题字云:元符三年九月己巳,王元直携酒,帅杨君全景山酌张子谦介卿、黄鲁直于慈姥之东堂。此诗盖是时所作,故有“秋入园林花老眼”之句。(介卿名祉,父誾,娶山谷之姑。)

2 《汉书·食货志》曰:“酒所以扶衰养疾。”《史记·汉武帝纪》:“李少君以却老方见上。”退之诗:“断送一生唯有酒。”《左传》:“颖谷封人曰:‘未尝君之羹。’”

3 卢仝《茶歌》云:“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4 《玉篇》:“醡与酢同,侧射反。”《切韵》云:“压酒具也。”欧公诗:“寒醅美新醡。”

5 卢仝诗:“一片新茶破鼻香。”乐天诗:“独有病眼花,春风吹不落。”

赠李辅圣

交盖相逢水急流2,八年今复会荆州。已回青眼追鸿翼,肯使黄尘没马头3。旧管新收几妆镜,流行坎止一虚舟4。相看绝叹女博士,笔研管弦成古丘5。原注云:“女博士谓辅圣后房孔君也,于文艺无所不能,皆妙绝。”

1 《目录》第十四卷:建中靖国元年辛巳(1101,山谷年五十七岁),是岁正月解舟江安。三月至峡州。改知舒州。四月至荆南,泊家沙市。又召以为吏部员外郎。时病痈初愈,辞免恩命,乞知太平州。留荆南待命,遂逾冬焉。

2 言卒然相遇,不容少停,如流波之急也。《文选·乐府诗》:“车马若川流。”

3 上句用嵇康诗“目送归鸿”之意。《文选》陆士衡诗:“愿假归鸿翼,翻飞曲江汜。”下句谓不复浮沉京洛风尘间也。

4 旧管,新收,本吏文书中语,山谷取用,所谓以俗为雅也。贾谊《鵩赋》曰:“乘流则逝,得坎则止。”《庄子》曰:“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易》曰:“乘木舟虚。”《刘子》:“虚舟触人,人不知怨。”

5 《世说》:“殷中军问刘尹云云,一时绝叹以为名通。”又云:“袁虎作露布,手不辍笔。王东亭绝叹其才。”

《甄后传》曰:“后年九岁,喜书,辄用诸兄笔砚。兄言:‘当作女博士耶?’”太白诗:“晋代衣冠成古丘。”

《全书》别集十五《与辅圣书》:想能夙夜文章,以销往日好武之心。授官既无吏责,颇得一意于文字。

题伯时(画)顿尘马

竹头枪地风不举,文书堆案睡自语2。

忽看高马顿风尘,亦思归家洗袍袴3。

1 元祐三年春礼部试院作。

2 《战国策》:“秦王谓唐且曰:‘布衣之怒,免冠徒跣,以头枪地尔。’”司马迁书亦曰:“见狱吏则头枪地。”元稹诗:“满眼文书堆案边,眼昏偷得暂时眠。”

3 老杜诗:“高马勿捶面。”韦应物诗:“乱发思一栉,垢衣思一换。”时山谷在试卷中,故有思归之语。

黄《谱》二十三:先生有此诗真迹,题作辗马。今观诗句乃云:“忽思马欲顿风尘,则是辗马无疑。”

竹枝词二首并跋

撑崖挂谷蝮蛇愁,入箐攀天猿掉头2。鬼门关外莫言远,五十三驿是皇州3。

浮云一百八盘萦,落日四十八渡明4。鬼门关外莫言远,四海一家皆弟兄5。

《古乐府》有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但以抑怨之音和为数叠。惜其声今不传。余自荆州上峡入黔中,备尝山川险阻,因作二叠与巴娘,令以《竹枝》歌之。前一叠可和云:“鬼门关外莫言远,五十三驿是皇州。”后一叠可和云:“鬼门关外莫言远,四海一家皆弟兄。”或各用四句入《阳关》、《小秦王》,亦可歌也。(绍圣二年四月〔十九〕甲申)

1 《目录》第十二卷:绍圣二年乙亥(1095,山谷年五十一岁)。是岁山谷谪黔州。正月受命,与其兄元明出尉氏,许昌,由汉沔趋江陵,上夔峡。三月辛亥至下牢关。四月二十三日到黔州,寓开元寺。

刘禹锡《竹枝词引》曰:“余来建平,里中儿联歌《竹枝》,吹笛击鼓以赴节,含思宛转,有淇、濮之艳。昔屈原居沅、湘,其民迎神,辞多鄙陋,乃为作《九歌》。故余亦作《竹枝词》九篇。(内集九)

2 言山路险绝如此,即诗所谓“蛇倒退”、“胡孙愁”也。郭璞注《尔雅》云:“蝮蛇细颈大头焦尾,一名反鼻。”《楚辞》曰:“攀天阶而下视。”元稹《乐府》有梦上天诗曰:“攀天上天攀未得。”太白《蜀道难》曰:“猿猱欲度愁攀缘。”

3 鬼门关在峡州路。《寰宇记》云:“黔州东北至东京三千八百六十五里。”谢玄晖诗:“春色满皇州。”

4 一百八盘及四十八渡皆自峡州往黔中路名。山谷书萍乡县厅亦曰:“略江陵,上夔峡,过一百八盘,涉四十八渡。”

5 子夏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荀子》:“四海之内若一家。”

元明《题歌罗驿竹枝词》:尺五攀天天惨颜,盐烟溪瘴锁诸蛮。平生梦亦未尝处,闻有鸦飞不到山。风黑马跪(跑)驴瘦岭,日黄人度鬼门关。黔南去此无多远,想在夕阳猿啸间。(《全书》外集十)

翁刻别集补有《竹枝》二首咏夔州事,亦作于是年。

六月十七日昼寝

红尘席帽乌靴里,想见沧州白鸟双2。

马齕枯萁喧午枕,梦成风雨浪翻江3。

1 《目录》第十一卷:元祐四年己巳(1089,山谷年四十五岁)至八年癸酉(1093,山谷年四十九岁)夏,四年至六年皆在史局。六年六月特封母寿康县太君为安康郡太君,乞以转官恩回授也。山谷在京师,多与东坡唱和。四年夏东坡出知杭州,遂无诗伴。而山谷常苦眩冒,多在史局,又多侍母夫人医药。至六年六月,遂丁家艰。故此数年之间作诗绝少。诸诗多不可考,姑寄寓于此。

2 《选》诗曰:“复协沧州趣。”又老杜诗:“河间双白鸥。”马缟《中华古今注》中:“席帽本古之围帽也,男女通服之。以韦为之,四周垂丝网之,施以珠翠。丈夫去饰。”吴处厚《青箱杂记》二:“国初犹袭唐风,士子皆曳袍重戴,出则以席帽自随。”

3 闻马齕草声遂成此梦也。《楞严经》曰:“如重睡人眠熟床枕,其家有人于彼睡时捣练舂米。其人梦中闻舂捣声,别作他物,或为击鼓,或为撞钟。”此诗略采其意,以言江湖之念深;兼想与因,遂成此梦。

《石林诗话》:外祖晁君诚善诗,苏子瞻所谓“温厚静深如其为人”者也。黄鲁直尝诵其“小雨愔愔人不寐,卧听羸马齕残蒭。”爱赏不已。他日得句云:“马齕枯萁喧午枕,梦惊风雨浪翻江。”自以为工,以语舅氏无咎曰:“吾诗实发于乃翁前联,余始闻舅氏言,不解风雨翻江之意。一日,憩于逆旅,闻旁舍有澎湃鞺鞳之声,如风浪之历船者,起视之,乃马食于槽,水与草龃龉于槽间而为此声,方悟鲁直之好奇。然此亦非可以意索,殆适相遇而得之也。”(《丛话》前集四十九引)

《白头吟》:𪗰(或云“”字之讹;音宜,露齿貌)如马噉萁,川上高士嬉。

临河道中

村南村北禾黍黄2,穿林入坞歧路长3。据鞍梦归在亲侧,弟妹妇女笑两厢4。甥侄跳梁暮堂下,惟我小女始扶床5。屋头扑枣烂盈㪷,嬉戏欢争挽衣裳6。觉来去家三百里,一园兔丝花气香。可怜此物无根本,依草着木浪自芳7。风烟雨露非无力8,年年结子飘路傍。不如归种秋柏实,他日随我到冰霜9。

1 黄《谱》八:元丰二年己未(1079,山谷年三十五岁),先生是岁在北京已六年。《谱》十列此诗。

临河属开德,路由河堤。《外集》中有《曹村道中》诗云:“瓜田余蔓有荒垄,梨子压枝铺短墙。明月风烟如梦寐。平生亲旧隔湖湘。”是也。盖经行先曹村,后临河,故此诗有觉来去家三百里之句,指大名也。

2 苏词:“蔌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繰车。”白乐天《折臂翁诗》:“村南村北哭声哀。”

3 《列子》:杨子之邻人亡羊。杨子曰:“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谢元晖诗:“歧路多徘徊。”

4 老杜诗:“苏侯据鞍喜。”《乐府·饮马长城窟行》:“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两厢”字见《毛诗》;两厢,庑也。韩诗:“两厢辅氍毹。”

5 白乐天诗:“惟弄扶床女,时时强展眉。”杜牧之诗:“扶床乳女午啼饥。”贺方回诗:“何物系人心?三岁扶床女。”韩退之《卢君夫人墓铭》:“扶床坐膝,嬉戏欢争。”

6 《诗·豳风》:“八月剥枣。”河东人以杖击枣谓之扑。太白诗:“儿女歌笑牵人衣。”杜少陵诗:“短衣数挽不掩胫。”

7 《淮南子·说山训》曰:“千年之松下有茯苓,上有兔丝。”注云:“茯苓,千岁松脂也。兔丝生其上而无根,一名女萝。”《毛诗·鳷弁》:“茑与女萝,施于松柏。”注云:“女萝,兔丝松萝也。”韩昌黎诗:“浮云柳絮无根本。”

8 白乐天诗云:“等闲裁树木,随兮占风烟。”

9 《庄子》:“阖胡尝视其良,既为秋柏之实矣。”东坡《岁寒知松柏》诗:“永无秋实悲。”王介甫诗:“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山谷意谓如草木之依附,随即飘零,不若慕秋柏之梗介以阅冰霜也。

对酒歌答谢公静

我为北海饮,君作东武吟2。看君平生用意处,萧洒定自知人心3。南阳城边雪三日,愁阴不能分皂白4。摧轮涴蹄泥数尺5,城门昼闭眠贾客。移人僵尸在旦夕,谁能忍饥待食麦6。身忧天下自有人7,寒士何者愁填臆。民生正自不愿材,可乘以车可鞭策8。君不见海南水沉紫旃檀,碎身百炼金博山9。岂如不蓬斧斤赏,老大绝崖霜雪间。投身有用祸所集,何况四达之衢井先汲10。昨日青童天上回,手捧玉帝除书来11。一番通籍清都阙,百身书名赤城台12。飞升度世无虚日,怪我短褐趋尘埃。顾谓彼童子,此何预人事13;但对清樽即眼开,一杯引人着胜地14。传闻官酒亦自清,径须沽酒续吾瓶。南山朝来似有意15,今夜傥放春月明。

1 黄《谱》七:元丰元年戊午(1078,山谷年三十四岁),先生是岁在北京。谢师厚居南阳。先生告假或因他故至南阳,在冬春间。公静名愔,师厚之子。

2 《后汉书》:“孔北海云:‘坐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鲍明远《乐府》有《东武吟》。

3 定自,晋人语也。《世说》:“谢太傅曰:‘定自佳,定自佳。’”

4 《晋·天文志》:“庾翼书云:‘此天公愦愦无皂白之征也。’”

5 魏武《苦寒行》曰:“车轮为之摧。”

6 《左传·成公十年》:“晋侯梦大厉。觉,召桑田巫,巫言如梦。公曰:‘何如?’曰:‘不食新矣。’又曰:‘晋侯欲麦,使甸人献麦。将食,张;如厕,陷而卒。’”此借使。

7 白乐天诗:“退身江海应无用,忧国朝廷自有贤。”

8 《晋书·谢安传》:“正自不能不尔。”退之《祭子厚文》:“凡木之生,不愿为材。”《列女传》:“老莱子妻云:‘可食以酒肉者,可随以鞭捶。可授以官禄者,可随以斧钺。’”

9 《本草》:“沈香门,白檀树出海南。”又云:“真紫檀旧在下品。”又云:“扶南国人言,众香共是一本,根是旃檀,节是沈水,叶是藿香,胶是薰陆。”《选》诗:“昔为百炼刚。”李白诗:“博山炉中沈香火。”

10 《庄子》:“匠石归,栎社见梦曰:……。且子求无所可用久矣,几死乃今得之,为予大用。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大也邪。”《尔雅》:“四达谓之衢。”《庄子》:“直木先伐,甘井先竭。”

11 《列仙传》有青童君。《王莽传》:“是时争为符命封侯,其不为者相戏曰:‘独无天帝除书乎?’”此借用。

12 《列子》:“穆王以为清都紫微,帝王之居。”刘禹锡诗:“金门通籍真多士,黄纸除书每日开。”《毛诗》:“人百其身。”《续仙传》:“司马承祯身居赤城,名在丹台。”《茆君传》云:“治赤城山。”

13 退之《秋怀诗》:“顾谓汝童子,置书且安眠。”《晋书·谢玄传》:“子弟亦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

14 《世说新语》曰:“王卫军云:酒正自引人着胜地。”

15 王徽之云:“朝来西山有爽气。”

戏赠彦深

【原注云:李源字彦深,厚之弟,居南阳。】

李髯家徒壁立四,未尝一饭能留客2。

春寒茅屋交相风,【相风鸟以木或铜为之】

倚墙扪虱读书策3。

老妻甘贫能养姑,宁剪髻鬟不典书4。

大儿得飡不索鱼,小儿得褌不索襦5。

庾郎鲑菜二十七,太常斋日三百余6。

上丁分膰一饱饭,藏神梦诉羊蹴蔬7。

世传寒士有食籍,一生当饭百瓮菹8。

冥冥主张审如此,附郭小圃宜勤鉏9。

葱秧青青葵甲绿,早韭晚菘羹糁熟10。

充虚解战赖汤饼,芼以蓱齑与甘菊11。【《外集》十有《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

几日怜槐已着花,一心咒笋莫成竹12。【杜有《槐叶冷淘诗》,《唐书·食货志》:“贫者以蓬子为面,槐叶为齑。”】

群儿笑髯穷百巧,我谓胜人饭重肉13。

群儿笑髯不若人,我独爱髯无事贫。

君不见——

猛虎即人厌麋鹿,人还寝皮食其肉14。

濡需终与豕俱焦15,饫肥择甘果非福。

虫蚁无知不足惊,横目之民万物灵16。

请食熊蹯楚千乘,立死山壁汉公卿17。

李髯作人有佳处,李髯作诗有佳句。

虽无厚禄故人书,门外犹多长者车18。

我读扬雄逐贫赋19,斯人用意未全疏。

1 《外集·目录》卷三:元丰元年戊午(1078,山谷三十四岁),是岁在北京。

2 《蜀志·关羽传》:“马超来降,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亮答之曰:“孟起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羽美须髯,故亮谓之髯。”(卷三)老杜云:“一饭未曾留俗客。”

3 渊明《饮酒诗》:“弊庐交悲风。”《晋书·王猛传》:“桓温入关,猛被竭诣之,扪虱而言,旁若无人。”《曲礼》曰:“先生书策琴瑟在前。”

4 《晋书·陶侃传》:“侃早孤,贫,为县吏鄱阳。孝廉范逵尝过侃。时仓卒无以待宾,其母乃截发得双髲,以易酒肴,乐饮极欢。”杜诗:“长者来在门,荒年自糊口。家贫无供给,客位但箕帚。俄顷羞颇珍,寂寥人散后,入怪鬓发空,吁嗟为之久。自陈翦髻鬟,鬻市充杯酒。”

5 《晋书·韩康伯传》:“伯数岁,母为作襦。令捉熨斗而谓之曰:‘且着襦,寻当作复禈。’伯曰:‘不复须。火在斗中而柄尚热,今既着襦,下亦当暧。’”

6 《后汉书·周泽传》:“为太常,尝卧疾斋宫。其妻哀泽老病,窥问所苦。泽大怒。以妻干犯斋禁,遂收送诏狱谢罪。时人为之语曰:‘生世不谐,作太常妻。一岁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斋,一日不斋醉如泥。’”

7 《周礼·大宗伯》:以脤膰之礼,亲兄弟之国。此言释奠分胙也。《启颜录》云:“有人常食蔬,忽食羊肉。梦五藏神曰:‘羊踏破莱园。’”

8 《诗》:“疆埸有瓜,是剥是菹。”菹,若今齑瓮也。(盐菜细切曰齑,全物曰菹)又摘《礼记》“醯醢百瓮”字,以相谑也。又,《南史·庾杲之传》:“清贫自业,食唯有韭菹、□韭、生韭杂菜。任昉尝戏之曰:‘谁谓庾郎贫?食鲑尝有二十七种。’”《侯鲭录》:东坡曰:世传王状元未第时,醉坠汴河。河神扶出曰:“公有三百千料钱,若死,何处消散?”士有效之,佯醉落水,神亦扶出。士喜曰:“我料钱几何?”神曰:“有三瓮翁黄齑无处消散耳。”

9 《庄子》:“孰主张是。”摘《苏秦传》:“附郭田二顷”字。

10 《南史》:“齐周顒隐钟山。文思太子问菜食何味最胜?曰:‘春初早韭,秋末晚菘。’”《庄子》:“藜羹不糁。”(以米合羹曰糁)

11 晋束晰《饼赋》曰:“玄冬猛寒,清晨之会,涕冻鼻中,霜凝口外,充虚解战,汤饼为最。”《内则》云:“雉兔皆有芼。”注云:“菜酿也。”《晋书·石崇传》云:“韭蓱齑,是捣韭根杂以麦苗耳。”

12 自乐天《食笋诗》:“且食勿踟蹰,南风吹作竹。”

《从斌老乞苦笋》:“烦君便致苍玉束,明日风雨皆成竹。”(《内集》十二)

13 《汉书·朱家传》:“食不重味。”《公孙弘传》:“弘曰:晏婴相景公,食不重肉。弘身食一肉脱粟饭。”

14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州绰曰:‘二子者譬于禽兽,臣食其肉而寝处其皮矣。’”

15 《庄子·徐无鬼篇》:“濡需者,豕虱是也。择疏鬣自以为广宫大囿,奎蹄曲隈,乳间股脚,自以为安室利处。不知屠者之一旦鼓臂布草操烟火,而己与豕俱焦也。”

16 《庄子·天地篇》:“夫子无意于横目之民乎?”《书》:“惟人万物之灵。”

17 《左传·文公元年》:“楚太子商臣以宫甲围成王。王请食熊蹯而死,弗听。”《后汉书·献帝纪》:“建安元年,车驾至洛阳。是时宫室烧尽,百官披荆棘,依墙壁间。州郡各拥强兵,而委输不至。郡僚饥乏,尚书郎以下自出采稆,或饥死墙壁间。”

18 杜诗:“厚禄故人书断绝,长饥稚子色凄凉。”《汉书·陈平传》曰:“门多长者车辙。”

19 《逐贫赋》见(《扬雄传》。

过家

络纬声转急2,田车寒不运。

儿时手种柳,上与云雨近。

舍旁旧佣保3,少换老欲尽。

宰木郁苍苍,田园变畦畛4。

招延屈父党,劳问走婚亲5。

归来翻作客6,顾影良自哂。

一生萍托水7,万事雪侵鬓。

夜阑风陨霜8,干叶落成阵。

灯花何故喜9,大是报书信。

亲年当喜惧,儿齿欲毁龀10。

系船三百里,去梦无一寸。

1 《外集·目录》卷十二:元丰六年癸亥(1083,山谷三十九岁),是岁在太和,十二月移监德平镇。

2 《炙毂子杂录》云:“莎鸡。”《古今注》:“一名促织,一名络纬,一名蟋蟀。络纬谓其鸣如纺绩织纬也。”

3 《司马相如传》:“与庸保杂作。”(颜注:“庸即谓赁作者,保谓庸之可信任者也。”)

4 宰木,谓墓木也。《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宰上之木拱矣。”注:“宰,冢也。”《举要》一:曹子建《赠白马王彪诗》曰:“山树郁苍苍。”《周礼·遂人》:“沟上有畛。”又《说文》曰:“畛,井田间陌也。”

5 《举要》一:《广韵》二十一震曰:“亲,亲家,七遴切。”

6 唐刘长卿诗:“旧业今已无,还乡反为客。”

7 刘伶《酒德颂》:“俯观万物,扰扰焉如江海之载浮萍。”

《举要》:《楚辞·九怀·尊嘉》曰:“窃哀兮浮萍,泛淫兮无根。”王逸注曰:“自比如萍生水濒,随水浮游,乍东西也。”

8 《春秋》:定公元年冬十月:“陨霜杀菽。”《国语》:“驷见而陨霜,陨霜而冬裘具。”

9 杜诗:“灯花何太喜,酒醁正相亲。”

10 《论语·里仁》:“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周礼·秋官·司厉》:“未龀者不为奴。”注:“毁齿也,男八岁,女七岁。”

《举要》:字字矜炼,佳处如食甘榄,味美于回。

赠别李端叔

我观江南山,如目不受垢。

忆食江南薇,子独于我厚。

在北思江山,如怀冰雪颜2。

千峰上云雨3,岑绝何由攀。

当时喜文章,各有儿子气4。

尔来颔须白,有儿能拜起5。

读书浩湖海,解意开春冰6。

成山更崇崛,顾我丑丘陵7。

白玉著石中,与物太落落8。

泾渭相将流,世不名清浊9。

乞言既不易,赠言良独难10。

古来得道人,挂舌屋壁間。

牧羊金华道,载酒太玄宅11。

支颐听晤语,愿君喙三尺12。

我行风雨夜,船窗闻远鸡。

故人不可见,故人心可知13。

1 《外集·目录》卷七:元丰三年庚申(1080,山谷三十六岁),是岁山谷入京,改官,授吉州太和县。

黄《谱》十一:是秋自汴京归江南。

李之仪字端叔,姑孰人,举进士。元祐中为枢密院编修官。东坡帅定武,辟置幕下。之仪时寓居芜湖。

2 杜诗:“试看他时冰雪容。”

3 《列子·周穆王篇》:“化人之宫出云雨之上。”

4 《汉书·高帝五王传》:“朱虚侯章尝入侍燕饮,高后儿子畜之。”

5 《史记·三王世家》:“皇子赖天能胜衣趋拜。”

6 《老子》云:“涣若冰将释。”《春秋序》:“若江河之浸,膏泽之润,涣然冰释,怡然理顺。”

7 《论语》:“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丑,类也。

8 《老子》:“不欲琭琭如玉,落落如石。”

9 《文选》:“曹子建诗:‘山峰高无极,泾渭扬浊清。’”注引毛萇诗云:“泾渭相入而清浊异。”

10 《晋书·桓伊传》: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

11 《列仙传》:“黄初平牧羊,遇道士引至金华山石室中。其兄初起寻见,问‘羊安在?’曰:‘在山东。’往视之,但见白石磊磊。初平叱之,石皆成羊。”扬雄,字子云,其赞云:“雄三世不徙官。及王莽篡位,雄复不侯。人希至其门。时有好事者载酒肴从游,学四科。”。

12 《诗·陈风》云:“可与晤语。”《传灯录》:“《天台丰干禅师传》:‘居国清寺,厨中有二苦行寒山、拾得。二人执爨,终日晤语,潜听者都不解,独与师相亲。’”《庄子·徐无鬼》:“丘愿有喙三尺。”

13 李陵《与苏武书》:“人之相知,贵知心。”

和张沙河招饮

张侯耕稼不逢年,过午未炊儿女煎2。

腹里难盈五车读,囊中能有几钱穿3。

况闻緼素尚黄葛,可怕雪花铺白毡4。

谁料丹徒布衣得,今朝忽有酒如川5。

1 《外集·目录》卷五:元丰二年己未(1079,山谷三十五岁),是岁在北京。

黄《谱》九:沙河县属刑州,乃河北西路,去北京为不远。

2 《史记·佞幸传》:“谚曰:‘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退之诗:“有时未朝飧,得米日已晏。隔墙闻欢呼,众口极鹅雁。”

3 杜诗:“男儿须读五车书。”《后汉书·赵壹传》:“为诗曰:‘文籍虽满腹,不如一囊钱。’”杜诗:“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

4 太白《北风行》:“燕山雪花大如席。”老杜诗:“糁径杨花铺白毡。”

5 《晋书·诸葛长民传》:“贫贱常思富贵,富贵必履危机。今日欲为丹徒布衣,岂可得耶?”《左传·昭公十二年》:“穆子曰:‘有酒如淮。’齐侯曰:‘有酒如渑’。”杜诗:“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得酒如川。(一作泉)”

《送张沙河游齐鲁诸邦》:张侯去沙河,三食邺下麦。布衣未可量,苍髯身八尺。

次韵外舅三首

次韵外舅(谢师厚)《喜王正仲三丈奉诏相南兵,回至襄阳,舍驿马就舟见过》三首1

汉上思见庞德公,别来悲叹事无穷2。

声名籍甚漫前日,须鬓索然成老翁3。

家酿已随刻漏下4,园花更开三四红。

相逢不饮未为得5,听取百鸟啼匆匆。

能来问疾好音传6,蹇步昏花当日痊7。

烹鲤得书增目力8,呼儿扶立候门前9。

游谈取重惭犀首10,居物多赢昧计然11。

惟有交亲等金石,白头忘义复忘年12。

语言少味无阿堵13,冰雪相看有此君。

灯火诗书如梦寐,麒麟图画属浮云14。

平章息女能为妇,欢喜儿曹解缀文15。

忧乐同科唯石友,别离空复数朝曛16。

1 《外集·目录》卷二:熙宁十年丁巳(1077,山谷三十三岁),是岁在北京。《外集》三:《次韵谢外舅病不能拜复官夏雨眠起之什》,又《次韵师厚病间十首》,皆元丰元年作。元丰二年山谷继室谢氏殁于官所。

正仲三丈谓王存,字正仲。元丰间修起居注。元祐初自右丞迁左丞。按《实录》:熙宁九年十一月诏,安南行营将士病疾者众,遣同知太常礼院王存祷南岳。自京师十一月被命,至衡山,回程必在次年。按陈无己《诗话》云:谢师厚废居于邓。王右丞存其妹婿也,奉使荆湖,枉道过之,夜至其家。师厚有诗云:“倒着衣裳迎户外,尽呼儿女拜灯前。”黄《谱》七:相南兵恐是祷南岳。

2 庞德公,襄阳人。以况师厚。《垂虹诗话》云:“别来悲叹事无穷,张孝先光祖云:‘曾见亲札作“欢”字。’政如山谷改杜诗‘少年合开万卷余’,不可拘平侧也。”

3 《汉书·陆贾传》:“贾游汉庭公卿问,声名籍甚。”《文选》:“文帝书:‘已成成翁,但未白头耳。’”

4 晋何充字次道。刘惔云:见次道饮,令人欲倾家酿。

5 唐李敬方诗:“相逢不饮空归去,洞口桃花也笑人。”(《复斋谩录》引)

6 《维摩经》曰:“佛告文殊师利,汝行诣维摩问疾。”

7 《圆觉经》:“譬彼病眼见空中花。”

8 《孟子》:“既竭目力焉。”

9 《归去来兮》云:“稚子候门。”

10 犀首,公孙衍也,《史记》有传。

11 《史记·货殖传》:“越王勾践困于会稽,乃用范蠡、计然。”注:“计然,范蠡师也。”《汉书·张汤传》:“居物致富,与汤分之。”

12 金石交见《韩信传》。阮籍诗:“如何金石交。”“忘年”、“忘义”见《庄子·齐物篇》。

13 韩愈《送穷文》:“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皆子之志也。”晋王衍妻郭氏贪鄙。衍嫉之,口未尝言钱。见钱称阿堵物。

14 《汉书》:“单于入朝,上思股肱之美,图画其人于麒麟阁。”

15 息女见《汉书·高帝纪》。老杜送封主簿诗序:“余与主簿平章郑氏女子,垂欲纳采。书至,女子已许他族。”《汉书·刘韵传赞》:“缀文之士。”杜诗:“汝更小年能缀文。”

16 潘安仁诗:“投分寄石友。”韩诗:“吾徒幸无事,庶以穷朝曛。”李白诗:“举迹倚松石,谈笑迷朝曛。”

登快阁

痴儿了却公家事2,快阁东西倚晚晴3。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4。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5。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6。

1 《外集·目录》卷十:元丰五年壬戌(1082,山谷三十八岁),是岁山谷在太和。

快阁在太和。山谷《送吕知常赴太和丞》云:我去太和欲期矣。《吕君初得太和官》又云:快阁六月江风寒。《今体诗钞注略》二:程实之纪,阁最一郡之胜,在太和东南城上。邑令沈遵名曰快阁。《豫章诗话》:快阁在太和县治东澄江上。

2 《晋书·傅咸传》:“夏侯骏弟济素与咸喜,与咸书曰:‘江海之流混混,故能成其深广也。天下大器非可稍了,而相观每事欲了。生子痴,了官事,官事未易了也。了事正作痴,复为快耳。’”

3 唐李涉《感兴》:随氏造宫阙,峨峨倚云烟。

4 老杜《天河诗》:“常时任显晦,秋至辄分明。”李白诗:“水寒夕波急,木落秋山空。”柳子厚诗:“木落寒山静,江空秋月明。”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月下沈吟久不归,古今相接眼中稀。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5 《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一唱而三叹,有遗音农矣。”《吕氏春秋·本味篇》:“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用子期伯牙事,不知谓谁。汉武帝《秋风辞》:“怀佳人兮不能忘。”《文选》六臣注:“佳人,谓群臣也。”《今体诗钞注略》:“按公怀李德素诗:‘古来绝朱弦,盖为知音者。’”《晋·阮籍传》:“籍又能为青白眼。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

6 马融《长笛赋》:“可以写神喻意,溉盥污秽,澡雪垢滓矣。”伏滔《长笛赋》:“近可以写情畅神,穷足以怡志保身。”《列子·黄帝篇》:“海上之人有好鸥鸟者,每旦之海上,从鸥鸟游。鸥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闻鸥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鸥鸟舞而不下也。”夏文庄(竦)诗:“忘机不管人知否,自有沙鸥信此心。”

《吕氏童蒙训》:或称鲁直“桃李”云云为极至,鲁直以犹砌合。如《快阁》诗已见成就。

吴曾《能改斋漫录》:吕居仁爱豫章少年时作太和县楼诗“落木”云云。

《岁寒堂诗话》:杜子美登慈恩寺塔云:“回首叫虞舜,苍梧云正愁。惜哉瑶池饮,日晏昆仑丘。”此但言其穷高极远之趣尔。南及苍梧,西及昆仑。然而叫虞舜,惜瑶池,不为无意也。《白帝城最高楼》云:“扶桑西枝对断石,弱水东影随长流。”使后来作者如何措手!山谷《登快阁》诗云:“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此但以远大、分明之语为新奇,而究其实,乃小儿语也。

《养一斋诗话》:“落木”二句奇语。姚鼐云:“豪而有韵。此能移太白歌行于七律内者。”方东树曰:“起四句且叙且写,一往浩然。五六对意流行,收尤豪放。此所谓寓单行之气于排律之中者。”吴闿生曰:“意态兀傲。”

奕棋二首呈任公渐

【选其二】

偶无公事客休时,席上谈兵校【一作“角”】两棋。

心似蛛丝游碧落,身如蜩甲化枯枝2。

湘东一目诚甘死,天下中分尚可持3。

谁谓吾徒犹爱日,参横月落不曾知4。

1 《外集·目录》卷一:熙宁四年辛亥(1071,山谷二十七岁),是岁在叶县。

2 乐天《长恨歌》:“上穷碧落下黄泉。”退之联句:“化盅枯梮枝。”言蝉也。蝉亦曰蜩,《诗》:“五月鸣蜩”也。

3 《南史》:“王伟为侯景谋生。伟作檄云:项羽重瞳,尚有乌江之败;湘东一目,宁为赤县所归?”

《史记·高祖本纪》:“项羽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谓持棋白黑皆不可动也。”

4 《后汉书·王符传》:“圣人深知力者民之本,国之基也,故务省徭役,使之爱日。”“月落参横”,见柳子厚《龙城录》。

翁刻《外集补》四有《行役县西喜雨寄任公渐大夫》一首,末云:“令尹眉头想豁开。”山谷时为县尉,疑任为令。

其一:偶无公事负朝喧,三百枯棋共一樽。坐隐不知岩穴乐,手谈胜与俗人言。簿书堆积尘生案,车马淹留客在门。战胜将骄疑必败,果然终取敌兵翻。

〔注〕:评诗者谓山谷此二句则苦思忘形,较胜负于一着,与王荆公措意异矣。荆公诗云:“莫将戏事扰真情,且可随缘道我赢。战罢两奁收黑白,一枰何处有亏成?”(《和叶致远直讲》)

戏赠陈季张

气清语不凡,郭与陈季优。

季子有美质,明月悬高秋。

词谈贯百家,炙毂出膏油2。

放声寄大块,肆情无去留。

方圆付自尔,规矩为疮疣。

当其说荒唐,众口莫能咻3。

书案鼠篆尘,衔蔬满床头。

居不省家舍,那问犬马牛4。

吾尝观圣人,与世为献酬。

道通众人行,智欲万物周。

微言观季子,颇亦有意不。

季子捧腹笑,吾岂搢绅囚5。

吾将乘扶摇,南与大鹏游。

相羊九万里,厌则下沧洲6。

黄子失所答,如耕不能耰7。

井蛙延海鳖,乐事擅一丘8。

束牲盟伯夷,固自取揶揄9。

无心以触物,爱子如虚舟。

维楫苟不存,倾覆当谁尤。

尚思济来者,非但自为谋。

1 黄《谱》三:熙宁四年辛亥(1071,山谷二十七岁),先生是岁在叶县。有《寄季张》、《赋陈季张北轩杏花》、《从陈季张求竹竿引水入厨》、《题季张竹林村》、《陈氏园咏竹》及《呈王明复陈季张》诸诗,云:“并原载《外集》”。

天朗气清,见《兰亭集叙》。《外集》二有《郭明甫作西斋于颍尾请予赋诗二首》,《目录》及黄《谱》五均列于熙宁四年。第二首云:东京望重两并州,遂有汾阳整缀旒。翁伯入关倾意气,林宗异世想风流。君家旧事皆青史,今日高材未白头;莫倚西斋好风月,长随三径古人游。(《宋诗钞》八)

2 《史记·荀卿传》:“齐人颂曰:‘炙毂过髡。’”《集解》:《别录》曰:“过字作‘輠’,輠者,车之盛膏器也。炙之虽尽,犹有余流者。言淳于髡智不尽,如炙輠也。”《索隐》:“过是器名,音如字,谓盛脂之器名。‘过’与‘锅’字相近,盖即指器也。”

3 《孟子·滕文公》:“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赵注:“咻之者,讙也。”

4 《左传》:“风马牛不相及也。”

5 《庄子·天下篇》:“其在于《诗》、《书》、《礼》、《乐》者,邹、鲁之士,搢绅先生,多能明之。”

6 《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徙于南冥也,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7 耰,覆种也。

8 《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又:“坎井之蛙谓东海之鳖曰: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峙坎井之乐,此亦至矣。夫子奚不时来入观乎?东海之鳖左足未入而右膝已絷矣。”《汉书·叙传》:“渔钓于一壑,则万物不奸其志;栖迟于一丘,则天下不易其乐。”《晋书·谢安传赞》:“太保沈浮,旷若虚舟;任高百辟,惟情一丘。”

9 《吕氏春秋·介立篇》:“武王使叔旦就胶鬲于次四内,而与之盟曰:加富三等,就官一列。又使保召公就微子开于共头之下,而与之盟曰:世为长侯,守殷常祀;相奉桑林,宜私孟诸。伯夷、叔齐闻之,相视而笑曰:嘻!异乎哉!此非吾所谓道也。今周割牲而盟以为信,杀伐以要利。以此绍殷,是以乱易暴也。不若避之以洁吾行。二子北行,至首阳之下而饿焉。”

秋怀二首

秋阴细细压茅堂,吟虫啾啾昨夜凉。

雨开芭蕉新间旧,风撼篔筜宫应商2。

砧声已急不可缓,檐影既短难为长。

狐裘断缝弃墙角,岂念晏岁多繁霜。

茅堂索索秋风发,行绕空庭紫苔滑。

蛙号池上晚来雨,鹊转南枝夜深月3。

翻手覆手不可期,一死一生交道绝4。

湖水无端浸白云,故人书断孤鸿没5。

1 黄《谱》六:熙宁八年乙卯(1075,山谷三十一岁),先生是岁在北京。

2 《文选·吴都赋》:“其竹则篔筜。”注引《异物志》曰:“篔筜生水边,长数丈,围一尺五六寸,一节相去六七尺或一丈。”

3 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4 杜诗:“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汉书》:“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5 杜诗:“江东日暮云。”又:“厚禄故人书断绝。”

以右军书数种赠丘十四

丘朗气如春景晴,风暄百果草木生。

眼如霜鹘齿玉冰,拥书环坐爱窗明。

松花泛砚摹真行,字身藏颖秀劲清,

问谁学之果兰亭。我昔颇复戏墨卿2,

银钩虿尾烂箱籯3,赠君铺案粘曲屏。

小字莫作痴冻蝇,乐毅论胜遗教经4。

大字无过瘗鹤铭,官奴作草欺伯英5。

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

卿家小女名阿潜,眉目似翁有精神。

试留比书他日学,往往不减卫夫人6。

1 黄《谱》十一:元丰三年庚申(1080,山谷年三十六岁),是岁入京改官,授知吉州太和县。

《外集》八有《从丘十四借韩文二首》。其一云:“同安得见丘迟”,同安,舒州也。其二云:“中有先君手泽,丹铅点勘书诗。莫惜借行千里,他日还君一鸱。”

2 《长杨赋序》:“聊因笔墨之成文章,故藉翰林以为主人,子墨为客卿以讽。”孟浩然诗:“离群会墨卿。”

3 《书苑》:“晋索靖草书绝代,名银钩虿尾。”籯,竹器,箱属。

4 《韵语阳秋》十四:“鲁直云:‘小字莫作痴冻蝇,《乐毅论》胜《遗教经》。’”又尝云:“《遗教经》或云羲之书,在楷法中小不及《乐毅论》;然清新方重,度越萧子云数等。则是小字中《乐毅论》为冠绝也。”米氏《书画史》云:“(夏侯玄)《乐毅论》(陈)智永跋云:‘梁世摹出,天下珍之。’”苏轼题跋:“尝见欧阳文忠公云:‘《遗教经》非逸少笔。’以其言观之,信若不妄。”

5 《广川书跋》:“《瘗鹤铭》(梁天监十三年),华旧真逸撰,上皇山樵书,在润州焦山下。世谓王逸少书。欧阳公疑华阳居士唐顾况道号。然逸少,逋翁书皆不与此类。陶弘景尝居华阳观,自号华阳隐君。”《集古录》:“《润州图经》以为王羲之书,然类颜鲁公。右军有《官奴帖》。后汉张芝字伯英,善草书。”

6 卫夫人名铄,晋卫恒从妹,李矩妻,王右军尝师之。

春近四绝句

闰后阳和腊里回,濛濛小雨暗楼台。

柳条榆荚弄颜色,便恐入帘双燕来。

亭台经雨压尘沙,春近登临意气佳。

更喜轻寒勒成雪,未春先放一城花。

小雪晴沙不作泥,疏帘红日弄朝晖。

年华已伴梅梢晚,春色先从草际归。

梅英欲尽香无赖,草色才苏绿未匀。

苦竹空将岁寒节2,又随官柳到青春。

1 黄《谱》二:熙宁二年己酉(1069,山谷二十五岁),是岁在叶县。是岁闰十一月,故附此。原载《外集》。

2 苦竹,地下有粗根茎,横卧蔓延,干高五六丈,各节有二个平行之环状隆起,笋初夏始生。

迎醇甫夫妇

陈甥归约柳青初,【一作“饮屠酥”】

麦陇纤纤忽可锄。

望子从来非一日,

因人略不寄双鱼。

园中鸟语劝沽酒2,

窗下日长宜读书。

策马得行休更秣,【一作“远嫁萧郎亲发白”】

已令童稚割生刍3。【一作“平安行李莫徐徐”。】

1 黄《谱》三:熙宁三年庚戌(1070,山谷二十六岁),是岁在叶县。按别本题云:“遣人迎陈六夫妇。”而后篇又有《送醇甫归蔡》,及《送陈氏女弟寄别陈氏妹》诸诗,必醇甫夫妇无疑,但先后归耳。盖先生之妹适陈塑,尝寓于蔡,醇甫当是其字。

2 鸟语谓提葫芦。

3 《诗·白驹》:“生刍一束,其人如玉。”

雪中连日行役戏书简同僚

简书催出似驱鸡2,闻道饥寒满屋啼。

炙背宵眠榾柮火3,嚼冰晨饭萨波齑。

风如利剑穿狐腋,雪似流沙饮马蹄。

官小责轻聊自慰,犹胜擐甲去征西。

1 黄《谱》五:熙宁四年辛亥作。

2 《诗·小雅》:“岂不怀归?畏此简书。”

3 韦庄诗:“榾柮炉前拥布裘。”

客自潭府来称明因寺僧作静照堂求予作

客从潭府渡河梁,藉甚传夸静照堂2。

正苦穷年对尘土,坐令合眼梦湖湘。

市门晓日鱼虾白,邻舍秋风桔柚黄。

去马来舟争岁月,老僧原不下胡床。

1 黄《谱》四:熙宁四年作。

2 名声藉甚,见《史记·陆贾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