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伤寒热病两感证候
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
虽甚口俱腑。
是
辩伤寒热病不可治形候
伤寒三部脉。阴阳脉俱盛。大汗出。不解者。不可治。
伤寒阴阳俱热。虚不止者。不可治。
伤寒脉至。乍数乍疏者。不可治。
伤寒谵言妄语妄诞身热。脉浮大。手足温者。生。脉沉细。手足遂冷者。不可治。
伤寒咳而上气。其脉散者。不可治。
伤寒热盛。脉浮大者。生。沉小者。不可治。
伤寒已得汗。脉沉小者。生。浮大者。不可治。
伤寒谵语。直视而喘者。不可治。
伤寒下利厥逆。躁不能卧者。不可治。
伤寒发热下利。至厥不反者。不可治。
伤寒病。恶寒。蜷而利。手足逆者。不可治。
伤寒五六日。脉微细沉。但欲卧。汗出不烦。时自吐利。复烦躁。
不得卧寐者。不可治。
伤寒六七日。喘息高者。不可治。
伤寒发汗不出。若大灌发者。不可治。
伤寒泄而腹满甚者。不可治。
伤寒目不明。热不已者。不可治。
伤寒老人婴儿。热而腹满者。不可治。
伤寒汗不出。呕血者。不可治。
伤寒舌本烂。热不已者。不可治。
伤寒咳血而衄。汗不出。出不至足者。不可治。
伤寒髓热者。不可治。
伤寒热而痉者。不可治。
伤寒热病。腰折螈。齿噤者。不可治。
伤寒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脉不还。不可治。
伤寒四逆。恶寒。脉不至。其人不热而躁者。不可治。
热病脉代者。一日死。
热病二三日。身体热。腹痛。头痛。食饮如故。脉直而疾者。至八日。不可治。
热病三四日。腰以下不得汗。脉大疾者。生。脉细小难得者。不可治。
热病四五日。头不热。腹不痛而吐。脉来微细。至十二日。不可治。
热病七八日。其脉微。小便如墨。口干。脉代。舌焦干黑者。不可治。
热病七八日。脉微小。病患便血。口中干。一日半而死。
热病七八日。脉不躁不数。后三日中有汗。三日不汗者。死。
热病八九日。头不疼。身不痛。目不赤。色不变而反利。脉来累累。按不弹手。时大。
心下热病已得汗。而脉尚躁盛。此阴脉之极也。死。
热病脉常盛躁。而不得汗者。此阳脉之极也。死。脉盛躁。得汗者。生也。
热病已得汗。体热不去者。不可治。
热病。其人滚滚大热。脉细小者。不可治。
热病下利不止。腹中痛甚者。不可治。
辨可灸形证
夫少阴病。其人虽里和。其病恶寒者。宜灸之。
少阴病。吐利。手足逆而发热。脉不足者。灸其少阴。
夫吐下。手足厥。无脉者。当其厥阴灸之。不温。反微喘者。死。
伤寒六七日。脉数。手足厥。躁烦不已。灸厥阴。不顺者。死。
辨不可灸形证
凡微数之脉。不可灸。因热为邪。必致烦逆。内有损骨伤筋。血枯之患。
脉当以汗解。反以灸之。邪无所去。因火而盛。病当必重。此为逆之治。欲解者。当发其汗
辨可火形证
夫凡下利后。下部中痛。当温之。宜炒枳实。若熬盐等熨之。
辨病不可火形证
夫伤寒。寸口脉浮而弱。即血气虚。胃气微。其脉浮。则汗出如流珠。卫气微。营气虚。
故阳盛即衄。阴虚即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枯燥。但头汗出。至颈而还。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其甚者哕。手足躁扰。循衣摸床。若心下满。小便利者。其人可治。小便不利者。不可治。
夫伤寒脉浮。而以火逼劫汗。即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
太阳病。以火蒸之。不得汗者。其人必燥结。若不结。必下清血。其脉躁者。必发黄也。
夫太阳病。而熨其背。大汗必出。火气入胃。胃中干竭。必发荒语。
辨可水形证
夫太阳病。瘥后。胃中干燥。不得眠睡。渴欲饮水。当稍稍饮之。即愈。
若呕吐。热在膈上。思水者。与五苓散。即可饮水也。
夫伤寒七八日。大渴欲饮水。然当与之。常令不足。勿极意也。
夫凡伤寒病。能饮水者。为欲愈也。若不渴而强与之。因此成祸者。其数多矣。
夫可水。除烦。使胃和。常须少与。勿令多。若还不与。无由作汗。强与。还因水致病。
非与曰病饮水为为皮肤。则为肿重。饮水过多者。五苓散主之。
辨不可水形证
夫凡发汗后。饮水。水灌之。其人必喘。水药不得入口。则为逆。
伤寒结胸。为无热证者。宜与平和之药。若以水灌之。益令热不得出。当汗而不汗。即烦。
夫寸口脉浮大。医反下之。此为大逆。浮则无血。大则为寒。寒气相搏。即为腹鸣。医不知夫伤寒五六日。而渴欲饮。未宜与也。为腹中热气尚少。不能消之。便更作病深矣。若大渴
辨可温形证
大法。冬宜热药。
夫凡病发热头痛。脉浮数。身有疼痛。宜温其表。
夫病腹满。下利。呕吐。身体疼痛者。宜温其里。
夫太阳病。下利不渴。其脏有寒。当宜温之。其人饮食入。则吐。手足寒。脉弦迟。此为中夫少阴病。其脉沉者。急当温之。下利不欲食者。当宜温之。下利脉迟紧。为痛未止。
下利夫凡脉浮革者。自腹鸣。若渴之与水者。必哕。宜温之。
夫病下之后。续得下利。水谷不止。身体疼痛。急当救里。宜温之。与治中四逆附子汤。
诸
辨霍乱病证并治
问曰。病有霍乱者何。答曰。呕吐而利。名霍乱。
(三焦者。水谷之道路。邪在上焦。则吐而不利。邪在下焦。则利而不吐。邪在中焦。
则既者挥问曰。病发热。头痛。身疼。恶寒吐利者。此属何病。答曰。此名霍乱。自吐下。又利止。
(发热头痛。身疼恶寒者。本是伤寒。因邪入里。伤于脾胃。上吐下利。令为霍乱。利止里伤寒其脉微涩者。本是霍乱。今是伤寒。却四五日。至阴经上转入阴。必利。本呕。下利者者。
(微为亡阳。涩为亡血。伤寒脉微涩。则本是霍乱。吐利亡阳亡血。吐利止。伤寒之邪未利若欲似大便。而反失气。仍不利者。利为虚。不利为实。欲大便而反失气。里气热也。此属阳明。便必硬也。十三日愈者。伤寒六日传过三阴三阳。后六日。再传经尽。则阴阳之气和。大邪之气去而愈也。)下利后。当便硬。硬则能食者愈。今反不能食。到后经中颇能食。复过一经能食。过之一日(下利后。亡津液。当便硬能食。为胃和。必自愈。不能食者。为未和。到后经中。为复过一经。言七日后再经也。颇能食者。胃气方和。过一日当愈。不愈者。暴热使之能食。
非阳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而亡血也。四逆加人参汤主之。
(恶寒脉微而利者。阳虚阴胜也。利止则津液内竭。故云亡血。金匮玉函曰。水竭则无血。
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头痛发热。则邪自风寒而来。中焦为寒热相半之分。邪稍高者。居阳分。则为热。热多欲
理中丸方
人参(甘温)甘草(甘平炙)白术(甘温)干姜(辛热以上各三两)(内经曰。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甘补之。人参、白术、甘草之甘。以缓脾气调中。
寒沸法
加减法
若脐上筑者。肾气动也。去术。加桂四两。
(脾虚。肾气动者。脐上筑动。内经曰。甘者令人中满。术甘壅补。桂泄奔豚。是相易也。)吐多者。去术。加生姜三两。
(呕家不喜甘。故去术。呕家多服生姜。以辛散之。)下多者。还用术。悸者。加茯苓二两。
(下多者。用术以去湿。悸加茯苓。以导气。)渴欲得水者。加术足前成四两半。
(津液不足。则渴。术甘以缓之。)腹中痛者。加人参。足前成四两半。
(里虚则痛。加人参以补之。)寒者加干姜。足前成四两半。
(寒氵㸒所胜。平以辛热。)腹满者。去术。加附子一枚。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一升许。微自温。勿发揭衣被。
(胃虚。则气壅腹满。甘令人中满。是去术也。附子之辛。以补阳散壅。)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
(吐利止。里和也。身痛不休。表未解也。与桂枝汤小和之。外台云。里和表病。汗之则愈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上吐下利。里虚。汗出。发热恶寒。表未解也。四肢拘急。手足厥冷。阳虚阴胜也。
与四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四逆汤主之。
(吐利亡津液。则小盒饭少。小便复利。而大汗出。津液不禁。阳气大虚也。脉微为亡阳。
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主之。
(吐已下断。津液内竭。则不当汗出。汗出者。不当厥。今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
脉微与曰吐利发汗。脉平小烦者。以新虚不胜谷气故也。
(内经曰。食入于阴。长气于阳。新虚不胜谷气。是生小烦。)
辨阴阳易瘥后劳复病证并治
伤寒阴阳易之为病。其人身体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大病新瘥。血气未复。余热未尽。强合阴阳得病者。名曰易。男子病新瘥未平复。而妇人相感中拘熏
烧散方
上取妇人中。近隐处。剪烧灰。以水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即利。阴头微肿。则愈。
大病瘥后。劳复者。枳实栀子汤主之。若有宿食者。加大黄。如博棋子大五六枚。
(病有劳复。有食复。伤寒新瘥。血气未平。余热未尽。早作劳动病者。名曰劳复。病热少浮越
枳实栀子豉汤方
枳实(三枚炙苦寒)栀子(十四枚擘苦寒)豉(一升绵裹苦寒)(枳实栀子豉汤。则应吐剂。此云覆令微似汗出者。以其热聚于上。苦则吐之。热聚于表者空煮伤寒瘥以后。更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脉浮者。以汗解之。脉沉实者。以下解之。
(瘥后。余热未尽。更发热者。与小柴胡汤以和解之。脉浮者。热在表也。故以汗解。
脉沉大病瘥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牡蛎泽泻散主之。
(大病瘥后。脾胃气虚。不能制约肾水。水溢下焦。腰以下为肿也。金匮要略曰。腰以下肿
牡蛎泽泻散方
牡蛎(咸平熬)泽泻(咸寒)栝蒌根(苦寒)蜀漆(辛平洗去腥)葶苈(苦寒熬)商陆根((咸味涌泄。牡蛎、泽泻、海藻之咸。以泄水气。内经曰。湿氵㸒于内。平以苦。佐以酸辛散大病瘥后。喜唾。久不了了者。胃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
(汗后阳气不足。胃中虚寒。不纳津液。故喜唾不了了。与理中丸。以温其胃。)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者。竹叶石膏汤主之。
(伤寒解后。津液不足而虚羸。余热未尽。热则伤气。故少气。气逆欲吐。与竹叶石膏汤。
竹叶石膏汤
竹叶(二把辛平)石膏(一斤甘寒)半夏(半升洗辛温)麦门冬(一升甘平去心)人参(三(辛甘发散而除热。竹叶、石膏、甘草之甘辛。以发散余热。甘缓脾而益气。麦门冬人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纳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一升。日三服。
病患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瘥。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
(阳明旺于申酉戌。宿食在胃。故日暮微烦。当下之。以损宿谷。)
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
夫以为疾病至急。仓猝寻按。要者难得。故重集诸可与不可方治。比之三阴三阳篇中。
此易(诸不可汗不可下病证药方。前三阴三阳篇中。经注已具者。更不复出。其余无者。于此以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微反在上。涩反在下。微则阳气不足。涩则无血。阳气反(寸关为阳。脉当浮盛。弱反在关。则里气不及。濡反在巅。则表气不逮。卫行脉外。
浮为无血接。
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动气在右。不可发汗。发汗则衄。而渴。心苦烦。饮即吐水。
(动气者。筑筑然气动也。在右者。在脐之右也。难经曰。肺内证。脐右有动气。按之牢若则不伤肺动气在左。不可发汗。发汗则头眩。汗不止。筋伤肉。
(难经曰。肝内证。脐之左有动气。按之牢若痛。肝气不治。正气内虚。气动于脐之左也。
动气在上。不可发汗。发汗则气上冲。正在心端。
(难经曰。心内证。脐上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心气不治。正气内虚。气动于脐之上也。
心动气在下。不可发汗。发汗则无汗。心中大烦。骨节苦疼。目运恶寒。食则反吐。谷不得前(难经曰。肾内证。脐下有动气。按之牢若痛。肾气不治。正气内虚。动气发于脐之下也。
肾前者。肾水咽中闭塞。不可发汗。发汗则吐血。气欲绝。手足厥冷。欲得蜷卧。不能自温。
(咽门者。胃之系。胃经不和。则咽内不利。发汗攻阳。血随发散而上。必吐血也。胃经不诸脉得数动微弱者。不可发汗。发汗则大便难。腹中干。胃燥而烦。其形相象。根本异源。
(动数之脉。为热在表。微弱之脉。为热在里。发汗亡津液。则热气愈甚。胃中干燥。
则大也。
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弦反在上。微反在下。弦为阳运。微为阴寒。上实下虚。意欲得温。微弦为虚。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不能自还。
(弦在上。则风伤气。风胜者。阳为之运动。微在下。则寒伤血。血伤者。里为之阴寒。
外栗咳者则剧。数吐涎沫。咽中必干。小便不利。心中饥烦。时而发。其形似疟。有寒无热。
(肺寒气逆。咳者则剧。吐涎沫。亡津液。咽中必干。小便不利。膈中阳气虚。心中饥而烦汗攻厥脉紧。不可发汗。发汗。则声乱咽嘶。舌萎声不得前。
(厥而脉紧。则少阴伤寒也。法当温里。而反发汗。则损少阴之气。少阴之脉。入肺中。
循诸逆发汗。病微者难瘥。剧者言乱。目眩者死。命将难全。
(不可发汗而强发之。轻者因发而重而难瘥。重者脱其阴阳之气。言乱目眩而死。难经曰。
咳而小便利。若失小便者。不可发汗。汗出。则四肢厥逆冷。
(肺经虚冷。上虚不能治下者。咳而小便利。或失小便。上虚发汗。则阳气外亡。四肢者。
伤寒头痛。翕翕发热。形象中风。常微汗出。自呕者。下之益烦。心中懊如饥。发汗则致(伤寒当无汗。恶寒。今头痛。发热。微汗出。自呕。则伤寒之邪传而为热。欲行于里。
若风火热伤肺。必发咳而唾脓。)夫脉沉数。病在里。不可发汗。无阳故也。
凡脉尺中迟。不可发汗。营气不足。血少故也。
凡脉微软弱者。不可发汗。
凡腹中有动气在左右。不可发汗。
凡诸动脉微弱者。不可发汗。汗则小便难。腹中干。烦躁也。
凡失血者。不可发汗。发汗。必恍惚心乱。
凡咽燥者。不可发汗。
凡积热在脏。不宜发汗。汗则必吐。口中烂生疮。
凡下利水谷。忌攻其表。汗出必胀满。咳嗽。小便利者。不可攻其表。汗出即逆不堪者。
脉表全可此救兵也。谨之谨之。
(表中风寒。里则不消。里病表热者。虽无阳证。可以小辛之剂。微汗而温散之。)微脉弱。为亡阳。不可汗。桂枝二越婢一汤。尺脉迟。为血少。营气不足。不可发汗。
先以本条。
坏病者。吐汗下温不解。知犯何逆。以法治之。并不可汗。小柴胡汤。
衄血下血。虽脉浮紧。无汗。然衄欲愈。下者亦欲愈。不愈。用桂枝汤。不可发汗。腹中左筋惕烦。
大烦下利清谷。用理中汤。或大便不通者。皆不可汗。
恶寒脉浮。此为表证。若渴则邪欲入里。不可汗。
夫咽干喉塞。亡血。淋家。衄家。疮家。动气。并不可汗。证治论。皆用小柴胡汤。厥逆不
辨可发汗脉证并治
大法。春夏宜发汗。
(春夏阳气在外。邪气亦在外。故可发汗。)凡发汗。欲令手足俱周。时出以然一时间许。亦佳。不可令如水流漓。若病不解。
当重(汗缓缓出。则表里之邪悉去。汗大出。则邪气不除。但亡阳也。阳虚为无津液。故不可重凡服汤发汗。中病便止。不必尽剂。凡云可发汗。无汤者。丸散亦可用。要以汗出为解。
然(圣济经曰。汤液主治。本乎腠理。壅郁除邪气者。于汤为宜。金匮玉函曰。水能净万物。
夫病脉浮大。问病者言。但便硬尔。设利者。为大逆。硬为实。汗出而解。何以故。脉浮当(经曰。脉浮大。应发汗。医反下之。为大逆。便硬难。虽为里实。亦当先解其外。若行利而复下利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宜桂枝汤发汗。
(外台云。里和表病。汗之则愈。)太阳病。脉浮数者。宜发汗也。
太阳病。脉浮大数者。宜发汗也。
阳明病。脉迟。汗多而微恶寒者。外未解。宜发汗。
阳明病。脉浮数者。宜发汗。
太阳病。常汗微微自出。更宜发汗。
凡脉浮而紧者。浮则为风。紧则为寒。宜发汗。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外未解也。宜发汗。
太阳病。发热汗出而恶寒。宜发汗。
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
发汗多亡阳。谵语者。不可下。与柴胡桂枝汤。和其营卫。以通津液。后自愈。
(胃为水谷之海。津液之主。发汗多亡津液。胃中燥。必发谵语。此非实热。则不可下。
与
辨不可吐
夫太阳病。恶寒而发热。自汗出。而反不恶寒热。关上脉细数者。不可吐之。
夫少阴病。其人欲食。入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手足寒。脉弦迟。干呕。此膈上有诸四逆者。不可吐之。
诸虚羸。不可吐之。
新产者。不可吐之。
病者。恶寒而不欲近衣。不可吐之。
辨可吐
大法。春宜吐。
(春时阳气在上。邪气亦在上。故宜吐。)凡用吐汤。中病即止。不必尽剂也。
(要在适当不欲过也。)病胸上诸实。胸中郁郁而痛。不能食。欲使人按之。而反有涎唾。下利日十余行。其脉反迟(胸上诸实。或痰实。或热郁。或寒结胸中。郁而痛。不能食。欲使人按之。反有涎唾者。
滑者上盛不宿食在上脘者。当吐之。
(宿食在中下脘者。则宜下。宿食在上脘。则当吐。内经曰。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
病患手足厥冷。脉乍结。以客气在胸中。心下满而烦。欲食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吐之。
大法。春夏宜吐。凡病头不强痛。寸口脉浮。胸中痞满。上冲喉咽。不得息。此为有痰。
当伤寒胸满痰逆。干呕。热嗽及肺壅唾脓等。宜吐之。
夫宿食在胃脘。宜吐之。
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
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微反在上。涩反在下。微则阳气不足。涩则无血。阳气反(阳微下之。阳气已虚。阴气内甚。故心下痞硬。)动气在右。不可下。下之则津液内竭。咽燥鼻干。头眩心悸也。
(动气在右。肺之动也。下之伤胃。动肺。津液内竭。咽燥鼻干者。肺属金。主燥也。
头眩动气在左。不可下。下之则腹内拘急。食不下。动气更剧。虽有身热。卧则欲蜷。
(动气在左。肝之动也。下之损脾。而肝气益胜。复行于脾。故腹内拘急。食不下。动气更动气在上。不可下。下之则掌握热烦。身上浮冷。热汗自泄。欲得水自灌。
(动气在上。心之动也。下之则伤胃。内动心气。心为火。主热。针经曰。心所生病者。
掌上动气在下。不可下。下之则腹胀满。猝起头眩。食则下清谷。心下痞也。
(动气在下。肾之动也。下之则伤脾。肾气则动。寒乘脾。故有腹满头眩。下利。则心下痞咽中闭塞。不可下。下之则上轻下重。水浆不下。卧则欲蜷。身急痛。下利日数十行。
(咽中闭塞。胃已不和也。下之。则闭塞之邪。为上轻。复伤胃气。为下重。至水浆不下。
诸外实者。不可下。下之则发微热。亡脉厥者。当脐握热。
(外实者。表热也。汗之则愈。下之为逆。下后里虚。表热内陷。故发微热。厥深者。
热亦诸虚者。不可下。下之。则大渴求水者。易愈。恶水者剧。
(金匮玉函曰。虚者十补。勿一泻之。虚家下之为重虚。内竭津液。故令大渴求水者。
阳气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弦反在上。微反在下。弦为阳运。微为阴寒。上实下虚。
(虚家下之。是为重虚。难经曰。实实虚虚。损不足。益有余。此者。是中工所害也。)微则为咳。咳则吐涎。下之则咳止。而利因不休。利不休。则胸中如虫啮。粥入则出。
小便语言(内经曰。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为咳。甚则为泄为痛。肺感微寒为咳。则脉亦微也。
下之便不者。
者目盲前。气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浮反在上。数反在下。浮为阳虚。数为亡血。浮为虚。
数吸下(弱在关。则阴气内弱。濡在巅。则阳气外弱。浮为虚。浮在上。则卫不足也。故云阳虚。
润脏胁下热。
腹甚脉濡而紧。濡则卫气微。紧则营中寒。阳微卫中风。发热而恶寒。营紧胃气冷。微呕心内烦热在栗栗而振寒。重被而覆之。汗出而冒巅。体惕而又振。小便为微难。寒气因水发。清谷不容间。呕变反肠出。颠倒不得安。手足为微逆。身冷而内烦。迟欲从后救。安可复追还。
(卫冷营寒。阳微中风。发热恶寒。微呕心烦。医不温胃。反为有热。解肌发汗。则表虚亡怅怏以重寒因本草曰脉浮而大。浮为气实。大为血虚。血虚为无阴。孤阳独下阴部者。小盒饭赤而难。胞中当虚得眠(卫为阳。营为阴。卫气强实。阴血虚弱。阳乘阴虚。下至阴部。阴部。下焦也。阳为热。
出。
射也污泥脉数者。久数不止。止则邪结。正气不能复。正气却结于脏。故邪气浮之。与皮毛相得。
脉(数为热。止则邪气结于经络之间。正气不得复行于表。则却结于脏。邪气独浮于皮毛。
下脉浮大。应发汗。医反下之。此为大逆。
(浮大属表。故不可下。病欲吐者。不可下。)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
(为邪犹在胸中也。)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下之为逆。
(表未解者。虽有里证。亦不可下。当先解外。为顺。若反下之。则为逆也。经曰。本发汗夫病阳多者热。下之则硬。
(阳。热证多。则津液少。下之。虽除热。复损津液。必便难也。或谓阳多者。表热也。
下无阳阴强。大便硬者。下之。则必清谷腹满。
(无阳者。亡津液也。阴强者。寒多也。大便硬。则为阴结。下之虚胃。阴寒内甚。必清谷伤寒发热。头痛。微汗出。发汗则不识人。熏之则喘。不得小便。心腹满。下之则短气。
小(伤寒则无汗。发热头痛。微汗出者。寒邪变热。欲传于里也。发汗则亡阳。增热。故不识下之热伤寒脉阴阳俱紧。恶寒发热。则脉欲厥。厥者。脉初来大。渐渐小。更来渐渐大。是其候也中则熨之(脉阴阳俱紧。则清邪中上。浊邪中下。太阳、少阴俱感邪也。恶寒者少阴。发热者太阳。
咙则少邪下火而危伤寒发热。口中勃勃气出。头痛目黄。衄不可制。贪水者必呕。恶水者厥。若下之。咽中生疮。假令手足温者。必下重便脓血。头痛目黄者。若下之。则两目闭。贪水者脉必厥。
其声谷出则小(伤寒发热。寒变热也。口中勃勃气出。热客上膈也。头痛目黄。血不可制者。热蒸于上也口中则热气内伏。则目闭也。贪水为阴虚。下之。又虚其里。阳气内陷。故脉厥。声嘤。咽喉闭塞。阴虚发汗。又虚其阳。使阴阳俱虚。而战栗也。恶水为阳虚。下之又虚胃气。虚寒内甚。
故里冷。不嗜食。阳虚发汗。则上焦虚燥。故口中伤烂。舌上白苔而烦躁也。经曰。脉数不解。合热则消谷喜饥。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此有瘀血。此脉数实。不大便六七日。热蓄血于内也。七日之后。邪热渐解。迫血下行。必便血也。便血发汗。阴阳俱虚。故小便利。)下利脉大者。虚也。以其强下之故也。设脉浮革。因尔肠鸣者。属当归四逆汤主之。
(脉大为虚。以未应下而下之。利因不休也。浮者。按之不足也。革者。实大而长。微弦也夫伤寒脉濡而弱。阳气不足。不可下之。下之。则心下痞。津液内竭。咽燥鼻干也。
夫伤寒脉浮而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营。寒则伤卫。营卫俱病。骨节烦疼。
当发夫伤寒脉浮濡弱。不得发汗。无阳故也。阳亡虚。尺中弱涩者。不可下。
夫伤寒结胸证。其脉浮大。不可下。下之即死矣。
夫太阳与阳明合病。喘促胸满。不可下。
夫太阳与少阳合病。心下坚。颈项强而眩。不可下也。
夫四逆病厥者。不可下也。
夫病欲吐者。不可下也。
夫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咽作结胸也。
夫太阴病。其人腹满吐食。不可下。下之益甚。
夫少阴病。当心下坚满。不可下之。后利不止者死。
夫病在里而脉实者。可下。里证悉具。若恶寒。若脉不实。是里犹带表也。未可下之。
伤寒者水设或此救脉来细小。固不可下。若细小而牢紧。又可下也。脉浮。病在表。不可下。结胸。脉浮大。
证。
有阳明但用蜜脾约证。大便坚。小便清者。热不在里。虽不大便。不可下。桂枝汤汗之。少阴证。小便白惟水便如常。乃可下之。
有表证。脉带浮。或恶寒。或犹生寒热。并不可下。不转失气。谓不下泄也。不下泄。
则先更进胡汤头汗喉乌动气下汤
辨可下病脉证并治
大法。秋宜下。
(秋时阳气下行。则邪亦在下。故宜下。)凡服下药。用汤胜丸。中病即止。不必尽剂也。
(汤之为言荡也。涤荡肠胃。溉灌脏腑。推陈燥结。却热下寒。破散邪疫。理导。润泽枯槁利。
下利。三部脉皆平。按之心下硬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下利三部脉平者。已为实。而久按之。
心下下利。脉迟而滑者。内实也。利未欲止。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金匮要略曰。滑则谷气实。下利脉迟而滑者。胃有宿食也。脾胃伤食。不消水谷。是致下问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别之。师曰。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故知有宿(寸以候外。尺以候内。浮以候表。沉以候里。寸口脉浮大者。气实血虚也。按之反涩。
尺下利不欲食者。以有宿食故也。当下之。与大承气汤。
(伤食则恶食。故不欲食。如伤风恶风。伤寒恶寒之数也。)下利瘥后。至其年月日复发者。以病不尽故也。当复下之。宜大承气汤。
(乘春。则肝先受之。乘夏。则心先受之。乘至阴。则心先受之。乘秋。则肺先受之。
假令而痛也。
下利脉反滑。当有所去。下之乃愈。宜大承气汤。
(脉经曰。脉滑者。为病食也。下利脉滑。则内有宿食。故云当有所去。与大承气汤。
以下病腹中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金匮要略曰。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为实。可下之。腹中满痛者。里气壅实也。
故伤寒后。脉沉。沉者。内实也。下解之。宜大柴胡汤。
(伤寒后。为表已解。脉沉为里未和。与大柴胡汤。以下内实。经曰。伤寒瘥以后。更发热脉双弦而迟者。必心下硬。脉大而紧者。阳中有阴也。可以下之。宜大承气汤。
(金匮要略曰。脉双弦者。寒也。经曰。运为在脏。脉双弦而迟者。阴中伏阳也。必心下硬夫少阴病。得之口燥咽干。宜急下之。
夫伤寒病患。腹满不大便者。亦然。
夫伤寒病。腹中满痛者。为寒。当宜下之。
夫伤寒脉数而滑者。有宿食。当下之。则愈。
夫伤寒六七日。目中瞳子不明。无外证。大便难。微热者。此为实。宜急下之。
夫太阳病。七八日。脉微浮者。其人发狂。此下焦有热。小腹当坚而满。小便自利。下血乃夫阳明病。但头汗出。其身无汗。小便不利。渴引水浆。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宜急下夫伤寒有热。而小腹满者。小便反利。此为有蓄血。当宜下之。
夫伤寒病。五六日不大便。绕脐痛。烦躁汗出者。此为有结。汗出后。则暂解。日晡则复发夫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小便不利。其腹微满者。宜下之。
夫阳明病。其人多汗。津液越出。胃中有热。大便必坚。宜下之。
夫伤寒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热不解。腹满如痛者。此有宿食。宜下之。
夫伤寒病。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不能卧。此胃中内有结燥故也。宜下之
备列加减方
此以下诸方。于随卷本证下虽已有。缘止以加减言之。未甚明白。似于览者检阅未便。
今复
桂枝加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桂枝(三两去皮)一升。
桂枝加浓朴杏子汤方
(于桂枝汤方内加浓朴二两杏仁五十个去皮尖余根据前法)
桂枝加附子汤方
(于桂枝汤内加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余根据前法术柏汤方附于此方内去桂枝
桂枝去芍药汤方
(于桂枝汤方内去芍药余根据前法)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
(于桂枝汤方内去芍药加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余根据前法)
桂枝麻黄各半汤方
桂枝(一两十六铢去皮)芍药生姜(切)甘草(炙)麻黄(各一两去节)大枣(四枚擘)沫。
纳诸
桂枝二麻黄一汤方
桂枝(一两十七铢去皮)芍药(一两六铢)麻黄(十六铢去节)生姜(一两六铢切)杏仁(黄一二沸
白虎加人参汤方
(于白虎汤方内加人参三两余根据白虎汤法)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
(于桂枝汤方内去桂枝加茯苓白术各三两余根据前法煎服小便利
葛根加半夏汤方
(于葛根汤方内加入半夏半升余根据葛根汤法)
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方
(于桂枝汤方内更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余根据桂枝汤法服)
栀子甘草豉汤方
(栀子豉汤方内加入甘草二两余根据前法得吐止后服)
栀子生姜豉汤方
(栀子豉汤方内加生姜五两余根据前法得吐止后服)
柴胡加芒硝汤方
(小柴胡汤内加芒硝六两余根据前法服不解更服)
桂枝加桂汤方
(桂枝汤方内更加桂二两共五两余根据前法)
柴胡桂枝汤方
桂枝(去皮)黄芩人参(各一两半)甘草(一两炙)半夏(二合半)芍药(一两半)大枣温服。
附子泻心汤方
大黄(二两)黄连黄芩(各一两)附子(一枚炮去皮脐破别煮取汁)上四味切。
三味以
生姜泻心汤方
生姜(四两切)甘草(三两炙)人参(三两)干姜(一两)黄芩(三两)半夏(半升洗)黄温服一
甘草泻心汤方
甘草(四两)黄芩(三两)干姜(三两)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擘)黄连(一两)上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
(于黄芩汤方内加半夏半升生姜一两半余根据黄芩汤法服)
桂枝加大黄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大黄(一两)芍药(六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
桂枝加芍药汤方
(于第二卷桂枝汤方内更加芍药三两通前共六两余根据桂枝汤法服)
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方
当归(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通草(二两)桂枝(三两去皮)细辛(三两)生和煮。
取
四逆加人参汤方
(于四逆汤方内加人参一两余根据四逆汤法服)
四逆加猪胆汁汤方
(于四逆汤方内加入猪胆汁半合余根据前法服如无猪胆以羊胆代之)
释音
辨阳明证并治。
厕(初吏切圊溷也。)瘕(音假腹中久病。)疸(音旦黄病。)愦(古对切心乱也。)怵(
辨太阴脉证并治。
拒(音巨。抑也。)函(音含。又音咸。书函。)kt(音荒。目不明也。)脘(音管。胃腑
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
啮(鱼结切。噬也。)盥(音贯。澡手也。)怅怏(上丑亮切。望恨也。下于亮切。
不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