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天下书楼 > 成方切用

卷八上 润燥门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内经病机一十九条独遗燥气,他凡秋伤于燥,皆谓秋伤于湿。历代诸贤,随文作解,弗察于寒肝木纪可试观草木菁英可掬,一乘金气,勿焉改容,焦其上首,而燥气先伤上焦华盖,岂不明耶。详此则病机之诸气 郁,皆属于肺,诸痿喘呕,皆属于上,二条明指燥病言矣。生气通天论,秋伤于燥,上逆而咳,发为痿厥。燥病之要,一言而终。与病机二条,适相吻合矣。要知肺气不燥,则诸气禀清肃之令,而周身四达,亦何致恚郁耶。诸痿喘呕之属于上者,上亦指肺,不指心也。若统上焦心肺并言,则心病不主痿喘及呕也。惟肺燥甚,则肺叶痿而不用,肺气逆而喘鸣,食难膈而呕出。三者皆燥证之极者也。经文原有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之文,其可称为湿病乎?其左 胁痛,不能转侧,嗌干面尘,身无膏泽。足外反热,腰痛惊骇筋挛。丈夫 疝,妇人少腹痛,目昧 疮,则燥病之本于肝,而散见不一者也。肝脏见燥证,固当急救肝叶,勿令焦损。然清其肺金,除其燥本,尤为先务。若肺金自病,不及于肝,即专力救肺,焦枯且恐立至,尚可分功缓图乎。)

麦门冬汤

(金匮) 治火气上逆,咽喉不利。

麦门冬(七升) 半夏(一升) 人参(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粳米(三合) 水一喻嘉言曰:此胃中津液干枯,虚火上炎之证。用寒凉药而火反升,徒知与火相争,知母贝母队中之奇

炙甘草汤

(仲景) 治伤寒脉结代,心动悸。及肺痿,咳唾多,心中温温液液者。(脉动而中能自还者曰结,不能自还曰代。气血虚衰,不能相续也。心中动悸,真气内虚也。肺痿多者,以胃中之津液上供,悉从燥热化为涎沫也。)宝鉴用治呃逆。

甘草(炙四两) 生姜 桂枝 人参 阿胶(蛤粉炒二两) 生地黄(一斤) 麦冬(去心) 麻仁人参麦冬甘草大枣,益中气而复脉。生地阿胶,助营血而宁心。麻仁润滑,以缓脾胃。

姜桂湿剂门中在肺咳制用炙甘草汤,此补虚劳也。与补阴虚火热不同,故肺痿有寒热之异。)

清燥救肺汤

治诸气 郁,诸痿喘呕。

二桑叶(经霜者。得金气而柔顺不凋,取之为君,去枝梗。三钱。) 石膏(禀清肃之气,极胡麻仁(枇杷叶(一生地黄,热喻嘉言曰:诸气 郁之属于肺者,属于肺之燥也。而古今治气郁之方,用辛香行气,绝无一以喘也。

内经即约不肺仿

通幽汤

(东垣) 治幽门不通,上冲吸门,噎塞不开,气不得下,大便艰难,名曰下脘不通,治在幽门。(下脘即幽门,胃之下口也。人身上下有七门,皆下冲上也。幽门上冲吸门,吸门即会厌,气喉上掩饮食者也。冲其吸入之气,不得下归肝肾,为阴火所拒,故膈噎不通。

浊阴不得下降,而大便干燥不行。胃之湿与阴火,俱在其中,则腹胀作矣。治在幽门,使幽门通利,泄其阴火,润其燥血,生其新血,则幽门通,吸门亦不受邪,膈噎得开,胀满俱去矣。是浊阴得下归地也。)当归身 升麻 桃仁(研) 红花 甘草(炙) 原生地 原熟地 或加槟榔当归二地,滋阴以养血,桃仁红花,润燥而行血,槟榔下坠而破气滞。加升麻者,天地之道垣曰饱劳便以桃仁酒制大黄通之。风燥者,以麻仁加大黄利之。气塞者,郁李仁杏仁皂角仁润之。不可概用牵牛巴豆之类下之,损其津液。暂得通快,燥结愈甚,遂成不救。)加大黄麻仁,名当归润肠汤,治同。

济川煎

凡病涉虚损,而大便闭结不通,则硝黄攻击等剂,必不可用。若势有不得不通者,主之,此用通于补之剂也。

当归(三五钱) 牛膝(二钱) 肉苁蓉(酒洗去咸。二三钱。) 泽泻(一钱五分) 升麻(五七加黄芩,

润肠丸

(东垣) 治肠胃有伏火,大便秘涩。全不思食,风结血结。(风结即风秘,由风搏脏,传于大肠。或素有风病者,亦多秘。气秘,由气不升降。血秘,由亡血血虚,津液不热秘,由大肠热结。冷秘,由冷气横于肠胃,凝阴固结,津液不通,非燥粪也。仲景曰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曰阴结。李东垣曰:实秘热秘,即阳结也,宜散之。虚秘冷秘,即阴结也,宜温之。)大黄 归尾 羌活(五钱) 桃仁(研) 大麻仁(去壳一两)蜜丸。一方有防风。风湿加秦艽皂归尾桃仁,润燥活血,羌活搜风散邪,大黄破结通幽,麻仁滑肠利窍。血和风疏,肠胃得润用枳是也加防风皂角仁,蜜丸,名活血润燥丸,治同。(皂角得湿则滑,湿滑则燥结自除)去羌活,加等分蜜丸

决津煎

治妇人血虚经滞,不能流畅而痛极者,当以水济水。若江河一决,而积垢皆去,宜汤,随证加减主之。此用补为泻之神剂也。

当归(三五钱或一两) 泽泻(一钱五分) 肉桂(一二三钱) 熟地(二三钱或五七钱。或不用可。如气滞而如小腹不暖而弥佳。如气虚

韭汁牛乳饮

(丹溪) 治胃脘有死血,干燥枯槁,食下作痛,翻胃便秘。(胃脘有死血者,嗜辛,躁暴多怒,积久而成瘀热也。枯槁者,血聚则肝气燥,燥热故槁也。瘀血阻碍,故作痛,翻胃而吐出也。瘀血不去,则新血不生,故肠枯而便秘。膈噎翻胃,多因气血两胃槁胃冷而成。饮可下而食不下,槁在吸门,即喉间之会厌也。食下胃脘痛,须臾吐出在贲门,胃之上口也,此上焦名噎。食下良久吐出,槁在幽门,胃之下口也,此中焦名朝食暮吐,槁在阑门,小肠下口也,此下焦名翻胃。又有寒痰,瘀血,食积,壅塞胃口或补,或消,或润,宜随病施治。)韭菜汁 牛乳 等分。时时呷之。有痰阻者,加姜汁。一方去牛乳,加陈酒,治血膈尤捷。

矣。

呕,朱乳不如少服药,饮牛乳,加韭汁,或姜汁,或陈酒为佳。)

活血润燥生津汤

(丹溪) 治内燥,津液枯少。

当归 白芍 熟地黄(一钱) 天冬 麦冬 栝蒌(八分) 桃仁(研) 红花(五分)归芍地黄滋阴养血,栝蒌二冬,润燥生津,桃仁红花,活血去瘀。凡阴虚血燥而兼瘀滞者,

甘露饮

治胸中客热,牙宣口气,齿龈肿烂,时出脓血,吐血衄血。目睑垂重,常欲合闭。或即饥烦治脾短,生地 熟地 天冬 麦冬 石斛 茵陈 黄芩 枳壳 枇杷叶 甘草 一方加桂苓,名桂苓此方创自洁古老人,朱丹溪以为此心肺胃三经药也。主治胸中客热,口臭齿烂,心烦咽痛等可治则以(按此方以固本丸为主,而加入他药。原因胃中湿热下流归坎,则水源浊泛,故见证如此。

犹未水木丹溪去枇加知附小甘露饮,山栀黄芩生地升麻桔梗茵陈石斛甘草,治脾劳实热,身体面目悉黄,舌干,咽

消渴方

(丹溪) 治渴证胃热,善消水谷。

(渴而多饮为上消,肺热也。多食善饥为中消,胃热也。渴而小便数有膏为下消,肾热也。

黄口必以清其热。血分渴者,喜饮热水,宜甘温酸剂,以滋其阴。上轻,中重,下危。如上中平,则不传下。肾消,小便甜者为重。水生于甘,而死于咸。小便本咸而反甘,是生气泄,脾气下陷入肾中。为土克水也,多死。)黄连 天花粉 生地汁 藕汁 牛乳 将黄连花粉为末。调服,或加姜汁蜂蜜为膏,噙化。

地黄引子

(易简) 治消渴烦躁,咽干面赤,肾火上炎。

人参 黄 (蜜炙) 甘草(炙) 生地黄 熟地黄 天冬 麦冬 枇杷叶(蜜炙) 石斛泽泻此方生津补血,润燥止渴,佐以泽泻枳壳,疏导二腑。

(泽泻泻膀胱之火,枳壳宽大肠之气。)使小腑清利,则心火下降。(心与小肠相为表里。

经其渴自止矣。(喻嘉言曰:人参白虎汤,专治气分燥热,此汤专治血分燥热。竹叶黄 汤,兼治气血燥热,宜辨证而择用之。附竹叶黄 汤,淡竹叶生地黄各二钱。当归川芎芍药麦冬炒黄芩人参黄 甘草半夏 石膏各一钱。治消渴气血两虚,兼有胃火者。)

治久嗽方

(千金) 润肺散寒。(白蜜滑能润肺,生姜辛能散寒。)白蜜(一斤) 生姜(二斤取汁) 先秤铜铫知斤两讫,纳蜜姜汁,微火熬令姜汁尽,唯有蜜斤知母止嗽时嚼服,

琼玉膏

(申先生) 治干咳嗽。(有声无痰,谓之干咳,缘肺肾津枯所致。若火郁其痰而干咳者,当用升发之药,如逍遥散之类,随用滋阴之剂收功。)地黄(四斤) 茯苓(十二两) 人参(六两) 白蜜(二斤) 先将地黄熬汁去渣,入蜜炼稠,再地黄滋阴生水。水能制火。白蜜甘凉性润。润能去燥。气为水母。土为金母。故用参苓补土

麻仁苏子粥

(本事方) 治老人风秘。(许叔微曰:一妇年八十四,忽腹痛头痛,恶心不食。

议补脾治风,清利头目。服药难愈,全不进食,其家忧惶。予辨前药皆误,此是老人风脏腑壅滞,聚于胸中,则腹胀恶心,不思饮食,上至于巅,则头痛不青也。令作此粥,而气泄,不结烘如椒者十余枚,渐得通利,不药而愈矣。)及产后大便不通。(妇人产后种疾,郁冒则多汗,多汗则大便不通,故难于用药。)大麻仁 紫苏子 等分。洗净合研,再用水研,取汁煮粥。

麻仁阳明正药,滑阳润燥,利便除风。苏子兼走太阴,润肺通肠,和血下气。行而不峻,缓

桑白皮等汁十味煎

(许仁则) 治气嗽经久,将成肺痿。乍寒乍热,唾涕稠粘。喘息气上,唇有唾血者。渐觉瘦悴,小便赤少,色败毛耸。此亦成蒸。及久嗽成肺痈,唾悉成少。

桑白皮(一升) 地骨皮(三升。二味合煎。取汁三升。) 生地汁(五升) 生麦冬汁(二升)麦冬生地葛根竹涩姜手,煎如饴糖。夜卧冬补肺生津,地骨退膏补土以生金,地汁

滋燥养营汤

治炎烁肺金,血虚外燥,皮肤皴揭,筋急爪枯,或大便风秘。(肺主皮毛,肝肝血不足,风热胜而筋燥,故外见皮毛枯槁,肌肤燥痒,内有筋急便秘之证。)当归(酒洗二钱) 生地黄 熟地黄 芍药(炒) 黄芩(酒炒) 秦艽(一钱) 防风甘草(五火而益血为臣润。)又秦艽能剂则补阴血为佐

白茯苓丸

治肾消,因中消之后,胃热入肾,消烁肾脂。令肾枯燥,遂致此疾。两腿渐细,力。(肾消即下消,乃上消中消之传变,饮一溲二,溲如膏油。王注曰:肺主气,气则气能管束津液,其精微者,荣养筋骨血脉,余者为溲。肺病则津液无气管摄,而精随溲下如膏油也。)茯苓 黄连 花粉 萆 熟地黄 覆盆子 人参 元参(一两) 蛇床子(七钱五分)鸡茯苓降心火而交肺肾,连清脾火而泻心。石斛平胃热而涩肾,熟地元参生肾水,覆盆蛇床固而止渴,毋乃心地

文蛤散

本文云,渴欲饮水不止者,文蛤散主之。

文蛤一味杵为散。以沸汤五合,和服方寸匙。

金匮于小溲微觉不利,蚤用文蛤一味治之。方书从不录用,讵知软坚之品,非劫阴即伤阴。

之表

黄汤

(本事方) 治心中烦躁,不生津液,不思饮食。

黄 熟地黄 芍药 五味子 麦冬 天冬 人参 甘草 茯苓 加姜枣乌梅煎。

黄 人参补气,熟地芍药补血。乌梅五味,敛耗生津。天冬麦冬,泻火补水。茯苓淡以利湿

宣明黄汤

治心移寒于肺,为肺消,饮少溲多,当补肺平心。

黄 (三两) 五味子 人参 麦门冬 桑白皮(二两) 枸杞子 熟地黄(两半) 为末。每服

宣明麦门冬饮子

治心移热于肺,传为膈消,胸满心烦,精神短少。

人参 茯神 麦门冬 五味子 生地黄甘草(炙) 知母 葛根 栝蒌根(等分) 咀。

每服五喻嘉言曰:宣明二方,为内经心移寒移热两证,各出其治。一种苦心,非不可嘉。然移寒移必泻正

易老门冬饮子

治老弱虚人大渴。

人参 枸杞子 白茯苓 甘草 五味子 麦门冬 加姜煎。

喻嘉言曰:按易老方,即变宣明麦冬饮子,去生地知母葛根,加枸杞也。方下不言心移热于无过

猪膏汤

治过劳四肢,筋液耗竭,数数转筋,爪甲皆痛,不能久立,名曰筋极。(肝主筋,六极之一也。经曰: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筋骨过劳,耗其津液,不能荣养急而筋数转也。爪甲者,筋之余,筋属木,犹木枯则枝叶皆萎也。不能久立,筋衰不也。)猪脂 姜汁(二升) 酒(五合) 先将猪脂姜汁,熬取三升,再入酒,分三服。

津竭筋枯,非草木之药卒能责效。猪脂润能养筋,姜汁辛能润燥,酒和血而性善行,取易达除姜汁,加金银花,煮酒饮,治疮疥,最良。

猪膏发煎

(金匮) 治诸黄,令病从小便出。

猪膏(半斤) 乱发(如鸡子大三枚) 二味和煎,发消药成,分再服。

徐忠可曰:此为黄胆之谷气实者设也。肾为胃关,胃家谷气实,则气闭而肾燥。故以猪膏润注又腹大如鼓,百药不效。用猪膏四两,发灰四两,一剂而愈。仲景岂欺我哉。

人参白虎汤

原治太阳中喝,汗出恶寒,身热而渴。

竹叶石膏汤

治虚烦燥渴。

以上二方俱见卷八下泻火门喻嘉言曰:按此二方,治火热伤其肺胃,清热救渴之良剂也。故消渴病之在上焦者,必取用而饮津门亦不传下消矣。三消皆可用,予实不敢信其然也。乃至三因之石子荠 汤,洁古之清凉饮子。

俱从此方增入他药,引入他脏。全失急救肺胃之意,此后贤之所以为后贤耶。

甘麦大枣汤

(金匮) 治妇人脏燥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亦补脾气。(妇人血室受积而郁久为热,则脏为之燥。灵枢曰:一阴主关,关至阖折,则肝气绝而喜悲,则知乘肝,为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病从血来,故见阴象也。灵枢曰:胃病善伸数欠颜则知燥气侵胃,为欠伸。但使肝气津润,君火不亢,则脏阴不燥,何致乘肝侵胃。今令悲伤欠伸,其肝阴之热可知,心肺之热亦可知,故以甘麦大枣汤主之。)甘草(三钱) 小麦(一升) 大枣(十枚) 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小麦能和肝阴之客热,而养心液,且有消烦利溲止汗之功,故以之为君。甘草泻心火而和胃主,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