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天下书楼 > 本草征要

第二卷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形体用药及专科用药

\头面七窍

(一)巅顶、头面用药

味辛,性平,无毒。入肝经。酒浸,煨熟,焙干。

风虚眩晕,麻痹不仁。语言蹇謇涩,腰膝软疼。理风痫惊气。治恍惚失神。

肝为风木之脏,藏血主筋,独入肝经,故主治如上。

天麻,虽不甚燥,毕竟是风剂助火,若血虚无风者,不可妄投。

\头面七窍

(一)巅顶、头面用药

又名刺蒺藜。味苦、辛,性平,无毒。入肺、肝二经。

去刺用。孕妇不宜服。

祛风而皮肤搔痒可止,平肝而眼目翳膜能除。头疼眩晕堪定、鼻鼽,喷嚏无虞。

刺蒺藜主治肝肺、沙苑蒺藜主治在肾。刺者多治上部外部;沙苑者多治下部内部,是其区别。

\头面七窍

(一)巅顶、头面用药

味辛,性温,无毒。入肝经。白芷为使。畏黄连。

主头痛面风,泪出多涕。寒痹筋挛,去瘀生新。调经种子,长肉排脓。小者名抚芎,止利且开郁。

辛甘发散为阳,故多功于头面,血和则去旧生新,经调而挛痹自解,长肉排脓者,以其为血中气药也。抚芎之止利开郁,亦上升辛散之力。

芎 性阳味辛,凡虚火上炎,呕吐咳逆者,忌之。衍义云:“久服令人暴亡,为其辛喜归肺,肺气偏胜,金来贼木,肝必受侮,久则偏绝耳。”

\头面七窍

(一)巅顶、头面用药

味辛,性微寒,无毒。入心胞、肝二经。忌铁。

活血养肝,益精调经,头痛眩晕,目赤欠明。

此子宜于血滞之目病。如瞳子散大者,忌用。头痛眩晕而兼血滞之象者,用之更宜。又能除水气,益心气。

\头面七窍

(一)巅顶、头面用药

味辛,性温,无毒。入膀胱经。恶 茹。

风家巅顶作痛,女人阴肿疝疼。

辛温纯阳,独入太阳理风寒,疝瘕阴痛,皆太阳经寒湿为邪也。

头痛挟内热者,及伤寒发于春夏,阳证头痛,不宜进也。

\头面七窍

(一)巅顶、头面用药

味苦辛,性平,无毒。入肝、膀胱二经。恶乌头、石膏。

头风连于眼目、搜散无余,湿痹甚而拘挛,展舒有效。

气清味辛,体轻而浮,上行而散,故所主者,皆在风木之脏,目之与筋,皆肝所主也。

头痛目痛,不因风邪,而因于血虚有火者,忌之。元素云:“胃虚人不可服,恐生痰疾。”

\头面七窍

(一)巅顶、头面用药

味苦、辛、性寒,无毒。入肝经。土瓜为使。

辛能散结,苦能泄热。清肝火,防薄厥。阳浮于上,眩晕欲跌。目痛羞明,鼠 瘰疠。

夏枯草,久用亦伤胃家。

\头面七窍

(一)巅顶、头面用药

味微苦,性平,无毒。入肝、脾、胃三经。

清热解暑,升发清阳。助胃消食、盖粥芳香。治头晕与头胀,发痘疮以成浆。散宿血而止吐衄、止泻痢而涩滑肠。巅顶昏蒙,如堕云雾,与茶同用,开畅清凉。

荷蒂:可治雷头风。

荷梗:去刺用,能通气宽胸。夏受暑湿,胸闷不畅,用为药引。

荷之全部,均能治病。今将藕、藕节、藕皮、莲子、莲心、莲花瓣、莲花须、莲房等分立专条,供互相参考。

\头面七窍

(一)巅顶、头面用药

味甘、酸。性偏温。入肝、肾二经。

补肝益肾,养血生津。头旋心悸,目眩耳鸣。须发早白,便秘难行。

此子能润滑大肠,故大便稀者勿用。

\头面七窍

(一)巅顶、头面用药

原名枸骨。味苦,性凉。入肝、肾二经。

腰脚痿弱令健,阳浮于上使平。额沉头晕,目眩耳鸣。

此物益肾平肝,用于调理上盛下虚之症有益。

\头面七窍

(二)鼻科用药

味辛,性温,无毒。入肝、胃二经。芎 为使。恶五石脂。畏菖蒲、蒲黄、黄连、石膏。

去心及毛。毛射肺中,令人发咳。

辛温开窍,鼻塞与昏冒咸宜。清阳解肌,壮热与憎寒并选。

肺开窍于鼻,而胃脉环鼻上行,凡中气不足,清阳不升,则头痛而九窍不利。辛夷禀阳春之气,味薄而散,能助胃中清气,上达高巅。故头面诸窍,皆归于治平也。

辛香走窜,虚人禁之,虽偶感风寒而鼻塞者,亦禁之。头痛属血虚火炽者,服之转甚。

\头面七窍

(二)鼻科用药

味辛,性温,无毒。入脾、胃、大肠三经。当归为使。

恶旋复花。微焙。

通鼻塞,祛浊涕。头风目泪,齿痛眉疼,肌肤搔痒,呕吐不宁,女人赤白带下,疮家止痛排脓。

色白味辛,行手阳明庚金;性温气浓,行足阳明戊土;芳香上达,人手太阴辛金。肺者,庚之弟,戊之子也,故主治不离三经。

白芷,燥能耗血,散能损气,有虚火者,勿用。痈疽已溃,宜渐减去。

\头面七窍

(二)鼻科用药

味甘、苦,性温,无毒。入肝经。忌猪肉、米泔。去刺,酒拌蒸。

通鼻塞,去肤痒。能发汗,散风湿。主肢挛目暗,疗眩晕头疼。

其性上通脑顶,下行足膝,外达皮肤,乃走散之品也。虚人岂可久服多服。

(作浴汤,治遍身瘙痒。疮疥采根叶熬服,名万应膏。)

\头面七窍

(二)鼻科用药

味甘,气芳,性平,无毒。入肺经。

专治鼻渊、通气断涕、研末炒服、常用有利。

此物可用至地上五尺之处。晒干、研末,入锅炒,待散发香气取起,每用一钱至二钱,红糖水调服。亦能治老年之咳嗽多痰者。

\头面七窍

(二)鼻科用药

一名鱼腥草,以其味如鱼气也。味辛,气腥,性微温。

有小毒。入肺、大肠二经。

鼻中发腥臭,肺痈唾脓血。涂痔疮,熏肛脱。宽胸膺,除湿热。

此物可作菜食,炒熟则无腥气矣。老人胸痛,嚼食可止。

\头面七窍

(二)鼻科用药

味微辛,性平,无毒。入肺经。

清肺凉血,散热解毒。消肿止痛,排脓除浊。鼻 难通,以之内服,咳唾臭痰,仗其清肃。

痈疖疔疮, 腮时毒,用作外敷,能于平复。

此花又名拒霜花,性滑涎粘。内服多花叶并用,外涂则单用其叶,伍以菊花叶、红豆粉尤妙,名清凉散。

\头面七窍

(二)鼻科用药

(见外治)

\头面七窍

(三)眼科用药

味甘,性温,无毒。入肝、胃二经。

头风翳膜遮睛,眉痛牙疼疥痒。

田中收谷后多有之,田低而谷为水腐,得谷之余气结成,此草其亦得天地之和气者欤?兔粪名望月沙,兔喜食此草,故目疾家收之。如未出草时,兔粪不可用也。

\头面七窍

(三)眼科用药

味咸,性平,无毒。入肝经。

青盲内障、翳膜遮睛。赤肿眶烂,泪出羞明。

此马蹄决明也,以决能明目,故得此名。另有草决明、石决明与之同功,而各为一种。

石决明独与云母石相反。

\头面七窍

(三)眼科用药

味甘、性平,无毒。入肝经。酒润,焙。

养营和血,退翳开光。大人 泪羞明,小儿痘疳攻眼。

独入东方,为涤热和营之用,故治目之外,无他长也。

\头面七窍

(三)眼科用药

味甘,性温,无毒。入肝经。汤浸,去皮、尖,水煮过,研膏。

退翳膜赤筋,理 伤泪出。破心下结痰,除腹中痞气。

外能散风,内能清热,肝气和则目疾愈。痰痞皆热邪为祟,故宜并主。

目疾不缘风热,而因于虚者勿用。

\头面七窍

(三)眼科用药

味甘、苦,性平,无毒。入肝经。

迎风流泪,翳膜遮睛。

木贼为磋擦之需,故入肝而伐木。去节者善发汗,中空而轻,有升散之力也。

木贼,多服损肝,不宜久用。

\头面七窍

(三)眼科用药

味辛,性寒。入肝经。恶白薇、白蔹,淘净,焙用。

明目活血、行瘀清积。

即蝙蝠矢也,因食蚊,砂皆蚊眼,故治目疾。本草称其下死胎,则其攻血积也,何疑。

\头面七窍

(三)眼科用药

味咸,性平,无毒。入脾、肝二经。

除热平肝,安神明目。治惊 而不眠,退遮睛之翳膜。

此物煎汤须打碎或研末。外用点眼须水飞。

\头面七窍

(三)眼科用药

(见食疗)

\头面七窍

(三)眼科用药

(见外治)

\头面七窍

(三)眼科用药

(见外治)

\头面七窍

(四)耳科用药

味苦、涩,性大寒,无毒。入肝、胆二经。恶地黄。酒浸炒。

大苦大寒,性沉而降,主肝胆热邪,耳鸣头胀。清下焦湿火,阴痒生疮。火炎上而咽痛,湿蕴中以目黄。小儿高热惊痫,成人伤寒发狂。

禀纯阴之气,但以荡涤肝胆之热为职。

龙胆大苦大寒,苟非气壮实热之证,不能率尔轻投。

\头面七窍

(四)耳科用药

味苦,性平,无毒。入肝、肾二经。

滋肝阴以明目,益肾阴以聪耳。黑须发,养精神。膂力加倍,腰膝健壮。合鳢肠成二至之丸,为益阴妙品,龈衄头昏均可治。伍荷叶为二至之茶,乃清上佳饮,额疼眩晕,阳浮巅顶总堪尝。

禀天地至阴之气,故凌冬不凋,气薄味浓,阴中之阴,降也。虽曰补益,偏于阴寒者也。

脾胃虚家,久服之往往腹痛作泻。又尚有女贞子、桑椹子、蔓荆子合用之验方,名三子煎,治头风及因虚风动,有抽筋之感觉者。

女贞叶:味微苦,性平,无毒。

除风散血,消肿定痛。治头目昏疼,祛血凝热肿。口舌生疮,捣汁含用。

\头面七窍

(四)耳科用药

(见食疗)

\头面七窍

(四)耳科用药

味苦,性温,无毒。入肾经。去毛,蜜蒸。

主骨碎折伤,去瘀生新。耳响不聪、牙疼发落。上热下冷、肾虚泄泻。

所治诸症,皆是足少阴肾经。观其命名,想见功力。戴元礼用以治骨痿有效。

经疏云:“勿与风燥药同用。”

\头面七窍

(四)耳科用药

味辛,性温,无毒。入心、脾二经。秦艽为使。恶麻黄。忌饴糖、羊肉。勿犯铁器,令人吐逆。石生,细而节密者佳。去毛,微炒。

宣五脏,耳聪目明,通九窍,心开智长。和中辟浊,能出音声。风寒湿痹宜求,咳逆上气莫缺。止小便利,理脓 疮。

菖蒲,禀孟夏之气,合从革之辛,芳香利窍,辛温达气,心脾之良药也;故善宣通,能除湿痹。

菖蒲香燥,阴血不足者,禁之。惟佐地黄、门冬之属,资其宣导,臻于太和。与远志伍,入凉膈散,名转舌膏,可清心宁神,转舌活命。

\头面七窍

(四)耳科用药

味苦、涩,性平,无毒。入脾经,兼能通十二经。

能通十二经穴、祛邪辟瘴却瘟。除筋络拘挛,治周身痹疼。通窍活血,通乳行经。利水除湿,肿消全身、熏衣除蚤、辟秽须焚。

此药鼻科、耳科常用之,盖取其通窍活血也。

\头面七窍

(四)耳科用药

味辛、性温,无毒。入肾经。恶牡丹皮、莽草。畏石脂。火 ,醋淬,水飞。

治肾虚之恐怯,镇心脏之怔忡。能消目障、可治耳聋。

镇心益肾,故磁朱丸用之,可暂用,不可久也。咽痛久久不愈,查无所见者,用之能引热下行。

\头面七窍

(四)耳科用药

味甘,性苦,气香,无毒。入肝、肾二经。乃取歙县之茶叶以苦丁叶(即枸骨,俗名老鼠刺)

同焙制成,故又称角刺茶。

清头目,散肝风。泻肾火,凉胞宫。活血脉,断斯螽。 耳流脓,耳鸣或聋。阴浮于上,眩晕 。

孕妇忌用。

\头面七窍

(四)耳科用药

(见外治)

\头面七窍

(五)咽喉科用药

味辛、苦,性平。入肺、脾、胃、肠、三焦等经。

清咽消痰,下气和中。喉痛失音、胸闷腹膨。化积滞,利关节,散瘀血治痢疾。

立冬时,拔取扁白小萝卜、连叶卧于地、数日之后、叶即翘起、而根心已空、乃根汁已入叶中矣,故能具如上之效,切下风干备用。乃咽喉病不可或缺之药也。

\头面七窍

(五)咽喉科用药

味微苦,质滑,性寒,无毒。入肺及心、肝、脾、肾诸经。

治口疮喉肿,消浮热牙宣。耳疼目痛均治、疔疮大毒能痊。

此药既可仗其寒凉败毒,治急热之症。又可用以泡茶,清上清火,治诸种慢症。其气芳香,沏之药色与茶色相兼,颇为悦目。

\头面七窍

(五)咽喉科用药

详见补气药,兹将有关咽喉部分补述于此。

治咽喉症,多仗此品:红肿者用之,取其清咽也。多伍桔梗、陈萝卜英、金莲花等用。

破溃、生疮、起泡者用之,取其清火也。多伍元参、升麻或黄连用。腐烂者用之,取其解毒也。

多伍七叶一枝花或金果榄用。 久而虚弱咽喉痛者用之,取其补益也。多伍玉竹、北沙参用。入吹喉药中,又有止痛、消肿、缓急,利于吞咽及改善药味诸作用。疗治咽喉疾患,除兼有呕吐者外,(必要时,亦可用甘草露以代之)往往以之与诸药配合而行,可作主药,又可作辅药及佐使药。喉痈、喉疖、喉疔则改用甘草节,以其专治肿毒诸疮也。

\头面七窍

(五)咽喉科用药

味苦、辛,性平,无毒。入肺经。畏白芨、龙胆草。泔浸,去芦,微焙。

清肺热以除痈痿,通鼻塞而理咽喉。排脓行血,下气消痰。定痢疾腹痛,止胸胁烦疼。

桔梗为舟楫之剂,引诸药上至高之分以成功,肺经要药也。风症、郁症、肺证皆不可缺。

桔梗、功着于华盖之脏,攻补下焦药中,不可入也。

\头面七窍

(五)咽喉科用药

味咸、辛,性温,无毒。入肺、脾二经。恶桑螵蛸、桔梗、茯苓、萆 。米泔浸一日,待涎浮水上,微火焙干、去丝及黑口甲。

祛风解痉,清咽消肿。治中风失音,去皮肤风痒。化风痰,消瘰 ,拔疔毒,灭瘢痕,男子阴痒,女人崩淋。

即蚕之病风者,用以治风,殆取其气相感欤。

蚕蜕与蚕连纸,治牙龈、咽喉、声音诸病。

\头面七窍

(五)咽喉科用药

味咸,性寒,无毒。入肺、肝、脾三经。沸汤洗净,去足翅,晒干。

清咽喉、疗喑哑。快痘疹之毒。宣皮肤之风,小儿惊痫夜啼、目疾昏花障翳。

感木土之气,吸风饮露,其气清虚,故主疗皆风热之恙,又治音声不响及婴儿夜啼,取其昼鸣夜息之义也。

痘疹虚寒证,忌服。

\头面七窍

(五)咽喉科用药

味辛,性平,无毒。入肺经。

清肺而喘嗽失音可治,解热而喉疼鼻衄堪瘳。外敷诸疮,兼能散血。

生湿地朽木上,状如肺肝,紫色虚软,弹之粉出,取粉用。

\头面七窍

(五)咽喉科用药

一名鼠粘子,一名恶实。味辛,性平,无毒。入肺经。

酒炒,研。

滑能泻热,辛可散结。宣肺气,理痘疹,清咽喉,消肿毒。

开毛窍,除热毒,为痘疹要药。

牛蒡子,性冷而滑,惟血热便闭者宜之,否则忌用。

\头面七窍

(五)咽喉科用药

又称大贝母。味苦,性微寒,无毒。入肺、肝二经。

清肺平肝,止咳化痰。消肿散结,喉蛾时毒。配合栝蒌,可以润肠。玄参牡蛎,同治瘰。

浙贝消肿,尤其上部之肿,其效甚捷,如咽喉、口舌、牙龈、唇颊、颈项、鼻腔等之结块与肿浓者,均可以消散。又:川贝用于内伤,浙贝用于外感,宜加区别。

\头面七窍

(五)咽喉科用药

味苦,性平,有毒。入肺经。泔浸煮之。

清咳逆热气,捐喉痹咽疼。治弄舌与摇头,除虫蛇之毒螫。

泄热散结,多功于上焦。一阴一阳结之急症关下喉痹,妨于吞咽。与郁金等为伍,以入心包之牡丹花,走三焦之栀子花为引经,其效甚捷。

射干虽能泄热,不能益阴,故别录云:“久服令人虚,虚者大戒。”

\头面七窍

(五)咽喉科用药

味辛、苦,性平。入心胞经。

急症喉痹,与栀花为伍,可解手厥阴,手少阳之结。吞咽有碍,与射干共用,能除咽堵塞、食难下之危。

此花泻伏火而散结,又能凉血活血。故急症关下喉痹用之,有奇功。

\头面七窍

(五)咽喉科用药

味微苦、性平、无毒。入肺、三焦二经。

泻火消痰,清热除烦。急症关下喉痹,配伍牡丹射干。

朱丹溪谓栀子泻三焦火,解热郁,行结气。《滇南本草》谓栀子花泻肺家实痰实火。与牡丹花瓣同行,解急症关下喉痹之危,有显效。

\头面七窍

(五)咽喉科用药

味苦,性寒,无毒。入心、肺二经。

含之咽其汁,解咽喉肿毒。切片夹患处,治牙龈肿痛。消热结疮疡,下寸白诸虫。

其味大苦大寒,脾胃所苦。食少而泻者,切勿沾唇。

\头面七窍

(五)咽喉科用药

味酸、苦,性偏寒,无毒。入肺,小肠二经。

肺热咳嗽,咽痛生疮,能利小便,亦治目黄。

此药清肺火,能消痰,故治小儿风温及咽中生疮甚效。然其味恶,须与甘草同行,方易下咽。孕妇忌用。

\头面七窍

(五)咽喉科用药

味苦,性寒,无毒。入心、肝、脾、肺、肾、大小肠、膀胱诸经。

退热去火、消肿利尿。咽喉红肿疼痛,高烧难咽,垂危,鲜者煎水,热退春回。若兼浮肿,或历节痹、小溲短少,口渴无苔,赤豆同煮,切勿徘徊,疔疮丹毒,亦可消灾。

此草苦寒泻火,引热下行,但须火热内蕴之症,方可投之。

\头面七窍

(五)咽喉科用药

味极苦,性凉,无毒。入肺、胃二经。

寒凉败毒,靖咽清上。咽喉红肿腐破,口烂目痛耳胀。磨汁内服,生效极良。亦可外用、吹嗓治疡。

此药味大苦,若与甘草同行,既可矫味,又能增加疗效。但须磨汁兑服。其效更显。又可磨敷肿毒,冷涂,能止其急痛。研末加冰片,作吹药亦佳。

\头面七窍

(五)咽喉科用药

又名野荞麦。味辛,性偏凉。入肺、肝二经。

解毒消肿,通塞去痰。喉闭用之,可使开关。

咽喉闭塞不通,用其根醋磨含漱,去痰涎而闭者可开,其茎叶亦可煎汤内服,清痰消肿。

项部兼有肿块者,外治内服均可。

\头面七窍

(五)咽喉科用药

即白毛夏枯草,一名筋骨草。味苦,性寒,无毒。入肺经。

喉蛾红肿,火旺口干。清咽解毒,止咳去痰。养筋和血,痹痛能安。

咽喉病火热象重者,用之尤宜。

\头面七窍

(五)咽喉科用药

味苦辛,性凉。

清解热毒,咽喉肿痛能消。凉血利尿,浮肿溲浑可治。外用止血,研末涂痔。

咽喉肿甚难咽者,亦可用其汁探吐。

\头面七窍

(五)咽喉科用药

味苦,咸,性微寒,无毒。入肾经。恶黄 、干姜、大枣、山茱萸。反藜芦。忌铜器。

蒸过晒干,黑润者佳。

滋阴降火,益肾生津。解烦渴,利咽喉。明眼目,清蒸热。痨证骨蒸,伤寒斑毒。外科瘰痈疽,女科产乳余疾。

色黑味咸,肾家要药、明目除蒸,皆壮水之效也。至如咽痛烦渴, 毒 疮,皆肺病也。

正为水虚火亢,金受贼邪,但与壮水镇其阳光,产乳余疾,亦属阴伤,故应并主。《石室秘录》云:“玄参去浮游之火。”又云:“亦能平胃火之浮游。”

玄参寒滑、脾虚泄泻者禁之。

\头面七窍

(五)咽喉科用药

味甘,微寒,无毒。入心、肺二经。地黄、车前为使。

恶款冬花。忌鲫鱼。肥白者佳,去心用。

退肺中伏火,止渴益精,清心气惊烦,定血疗咳。燥咳痰稠宜用,咽干津少频尝。

麦门冬,禀秋金之微寒,得西方之正色,故清肺多功。心火焦烦,正如盛暑,秋气一至,炎蒸若失矣。心主血,心既清宁,妄行者息。脾受湿热、则肌肉肿而肠胃满,热去即湿除,肿满者自愈。金不燥,则不渴。金水生,则益精。

麦门冬与天门冬,功用相当,寒性稍减,虚寒泄泻,仍宜忌之。

\头面七窍

(五)咽喉科用药

一名臭橘、臭枳,味辛、苦,性温。

其臭导毒,其宣解郁。疗咽喉怪症生 ,治后重下痢脓血。

夏子益奇病方云:“咽喉生疮,层层如叠。不痛,日久出臭气,废饮食,用臭橘叶煎汤,连服必愈。”李时珍谓此叶“治喉 消肿导毒”。其果实亦能治喉蛾。

\头面七窍

(五)咽喉科用药

味甘、微酸,性平,无毒。入心、脾、胃、肾四经。

消咽肿,利关节,喉舌肿闭,水浆不入,可消流注,能坚筋骨。

此药以开芳香小白花者为良,喉蛾与关节肿痛并发者宜用。

\头面七窍

(五)咽喉科用药

味苦,性平,无毒。入心包、肝二经。

活血行气止痛,消肿散结解毒。痈疽未成,酿脓未熟、速破宿血、未固先逐。喉痈初起、用之煎服。往往能消、免生危笃。外敷疡肿,其势可束。

此药用之宜早、能消痈肿于血气刚凝之际。外消之力亦大。如意金黄散中即用之。

\头面七窍

(五)咽喉科用药

味苦,性温,无毒。入肺、大肠二经。蒸,去核,焙。

固肠而泄痢咸安,敛肺而喘嗽俱止,利咽喉而通津液,可以清音。下食积而除胀满,能驱冷气。

按其主用,皆温涩收敛之功,若肺有实热,泻痢因湿热,气喘因火冲,法咸忌之。

\头面七窍

(五)咽喉科用药

味苦,辛、性寒,无毒。入肺经。

治咽喉痛,最为切要。润嗓开音,生津止燥。积聚堪尝,咳嗽有效。华盖失其清肃,痰热壅于上焦。虽作内服,用量宜少。外治多端,主在七窍,目翳耳脓可点,鼻 木舌能消。谷贼与骨哽噙除,龈肿与口气含妙。用洗溃疡,净而脓少。

性能柔五金,则消克可知,但疗有余,难医不足。虚劳证内服非所宜也。

\头面七窍

(五)咽喉科用药

味辛,性温,无毒。

清咽治痢,解热定血。疗阳毒发狂,医疮生口舌。

黑奴丸。用以疗阳毒发狂,亦从治之义也。

\头面七窍

(五)咽喉科用药

味甘、咸,性寒,无毒。入肺、心、胃、肾四经。

咽喉肿痛,不利似噎。重舌肿胀,涎出不绝。目生赤脉,头痛如裂。成人伤寒,小儿风热。

面色青黑,心下满结。热深传里,危在旦夕。甘寒沉降,扶危拯逆。

此药之功,主要在于“降”字,故治热盛于上之疾多功。此李时珍之卓见。张氏又增“沉”字,更为中肯。《方氏脉症正宗》谓“肺胃蕴热生痰,玄精石研极细,每服三分,炼蜜一匙和白汤调服。”用之颇有良效。

\头面七窍

(五)咽喉科用药

味咸、性寒,无毒。入肺、心、胃、肝四经。

喉痹剧痛,磨其汁,内服外敷均效。青盲目翳,入汤液,拨云开雾有灵。救漆疮中蛊,治热疾天行。既可催生,又疗血运。

马志谓此物须“细研水飞,入诸药相助用之”。《玉揪药解》谓其“清心泻热”。孕妇忌服。

\头面七窍

(五)咽喉科用药

味苦、酸,性平。生用入肺、胃二经。

捣汁生吞,治喉风、涌吐痰涎,能于救急。用之煎服,消咽肿,清火降浊,引热下行。

此即野生牛膝,俗称方梗对叶草。生用之以涌吐救急,往往转危为安。晒干研末,又可伍薄荷、硼砂、冰片等,作吹喉药用。另有一种杜牛膝,也混称土牛膝,亦具良效,别详下条。

\头面七窍

(五)咽喉科用药

味甘辛,性平。入肺经。

咽喉肿痛,捣汁鹅翎探扫。汤水不下,用之可以开关。

杜有假借之意。引伸之,又有代替之意。即功效与苋科植物土牛膝相仿,可用之代替治咽喉者。一名天名精,亦即李时珍所谓开小黄花如小野菊花者,乃菊科植物,近世华南用以治白喉者即此种。过去土牛膝与杜牛膝两种每每混称。当依本草纲目,专称天名精之根为杜牛膝,以示区别。

\头面七窍

(五)咽喉科用药

(见外治)

\头面七窍

(五)咽喉科用药

(见外治)

\头面七窍

(五)咽喉科用药

味微酸、涩,性平,无毒。入肝、肺二经。

开郁和中、生津除渴。止口燥饮而不解、治咽干如有异物。躁烦易怒多疑,酸以柔之可择。

此花同诸药制为丸,远行含之,可以不渴。

\头面七窍

(五)咽喉科用药

味甘、微苦,气香、性温。入脾、肝二经。

理气散气,和血行血,止痛宽胸,开郁解结。咽喉阻窒,如有叶贴。酒煎内服,乳肿可灭。

伤仆跌。

此花亦可与香橼花同作茶剂,饮之能消胸中郁悒之气。

\头面七窍

(五)咽喉科用药

味苦,性偏寒,无毒。入肺、肝二经。

平肝润肺,止痛和中。脘胁时疼,音哑不洪。溃疡日久,贴之能封。

音嗄,由于肝肺不舒者,用之尤宜。

\头面七窍

(五)咽喉科用药

即芝麻叶。味甘,性微寒,无毒。能入肺、心、脾、肝、肾、大肠诸经。

安五脏,健头面。益气脑髓补,祛风筋骨坚。风寒湿痹可去,伤于暑热能蠲。皮肤泽滑,血色和妍。聪耳明目,返老寿延。咽喉欠爽,嚼之可痊。汤沐祛风发润矣,作蔬毒解肠润焉。

此为平和无害之良药,不能以其易得而忽之。唯药肆不备,须预蓄焉。

\头面七窍

(五)咽喉科用药

俗称芝麻铃。性味同青 。

酒水煎治半身不遂,得汗生效。烧存性治汤火外伤,麻油调涂。咽喉不利觉堵,煎之常服能除。

此物于收成后,趁壳青时,阴干收藏备用。

\头面七窍

(五)咽喉科用药

味甘,性温。入胃经。

爽利咽关、通畅食嗓。降气平逆、吞咽无妨。

此即棉桃之果皮,收花后趁青阴干、收贮备用。本草纲目拾遗谓“用此忌食鹅。”棉根:能强壮体力、可代黄 。

\头面七窍

(六)口齿科用药

即蔷薇。味酸、涩,性微寒,无毒。入胃经。

治上焦有热,咽喉痛痒,以及口疮糜烂。利关节筋骨,历节风疼,又主遗尿好暝。

冬用根皮,夏用枝叶,秋用子。专达阳明解热,为口疮之圣药,内服外用皆宜。以其性涩,故兼有遗尿之疗也。

\头面七窍

(六)口齿科用药

味甘,性寒,无毒。入肺、胃二经。

清肺胃火,生津止渴。治肺痈,除呕哕。胸中烦热,鲜者煎尝。牙疳腐烂,生饮其汁。

入太阳、阳明,清热下降,故主治如上。

芦芽,能解河 毒。按霍乱呕吐,由于寒者勿服。

\头面七窍

(六)口齿科用药

味甘,性平,无毒。入肺、胃、肝三经。

通经络,行血脉。去风化痰、凉血解毒。风热袭络,项僵头木。喉闭龈肿, 腮时毒。

肠风痔漏,下血危笃。乳汁不通,烧研酒服。

鲜丝瓜叶,可捣敷天泡疮。若和入碧玉散(即六一散加青黛)更妙。

丝瓜藤治鼻病,丝瓜作食疗、另列专条。

\头面七窍

(六)口齿科用药

味甘,苦,性平,无毒。入肺、胃、脾、大肠四经。青色者佳,忌火。

解百毒,宣肌腠。辟疫瘴,止喉疼。头痛齿痛,口疮斑疹。散阳明风邪,升胃中清气。

禀极清之气而升,得阳气之全者也。故宣腠辟邪。头、喉、口齿皆在高巅之上,风邪、斑疹皆在清阳之分,总获其升清之益。凡气虚下陷,如泻痢崩淋,脱肛遗浊,须其升提,虚人之气,升少降多。内经曰:“yin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天”。东垣取入补中汤,独窥其微矣。

升麻属阳性升,凡吐血、鼻衄、咳嗽多痰、阴虚火动,气逆呕吐、怔忡癫狂,切勿误投。

\头面七窍

(六)口齿科用药

味甘,性平,无毒。入心包、肝二经。

生用破瘀消肿,炒用补血止血,医血气心腹痛,外治涂耳与舌。舌胀满口,重舌生疮。

以此频掺,平复如常。

此与五灵脂同行,名失笑散。乃应急之名方。

\头面七窍

(六)口齿科用药

味甘、淡,性凉。质滑无毒。

清湿热,凉血热。久痢带下,痔疮出血。口内之疮频发,常用颇有效益。

此花质滑,可打卤拌入面条,以作食疗。口疮屡屡发作,用之有良效。

\头面七窍

(六)口齿科用药

味辛、性温,无毒。

解暑生津,点茶频饮。口干舌燥、用之多灵。

此花温而不燥,乃温润之剂也。

\头面七窍

(六)口齿科用药

味甘,性温,有毒。恶干姜、丹参、黄芩、芍药、牡蛎。炙。

止风虫牙齿之痛,拔疔疮附骨之根。起阴痿而止遗尿,洗乳痈而涂瘰 。

蜂房乃黄蜂之巢,蜂大房大,且露天树上者为胜。

其用,以毒攻毒,若痈疽溃后,禁之。

\四肢百骸

(一)养筋骨利关节

味苦、辛,性平,无毒。入肝、胆、胃三经。菖蒲为使。

畏牛乳。左纹者良。

祛风活络,养血舒筋。能利湿养胎,治黄胆骨蒸。

秦艽长于养血,故能退热舒筋。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故疗风无间久新。入胃祛湿热,

下部虚寒、小便不禁及大便滑者忌用。

\四肢百骸

(一)养筋骨利关节

味苦、辛,性微温,无毒。入肝经。地黄为使。恶雷丸,酒浸,焙。

补肝肾,治劳伤。通经络,续筋骨。破阏结,利关节。缩小便,止遗泄。痈毒宜收,胎产莫缺。

补而不滞,行而不泄,故外科女科,取用宏多也。

雷公云:“草茆根,似续断,误服令人筋软。”

\四肢百骸

(一)养筋骨利关节

味辛,甘,性温,无毒。入肝、肾二经。恶玄参、蛇蜕。去浮皮,酥炙。

强筋壮骨,益肾添精,腰膝之疼痛皆痊。遍体之机关总利。

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杜仲辛甘,故主用如上。亦治阴下湿痒、小便余沥。

肾虚火炽者勿用。

\四肢百骸

(一)养筋骨利关节

味苦,性平,无毒。入肝、肾二经,萆 为使。锉,焙。

强筋最奇,壮骨独异,男子腰脚软疼,女人关节不利。

状如狗之脊,故名狗脊,以形得名也。别名扶筋,以功得名也。

\四肢百骸

(一)养筋骨利关节

味辛,性温,无毒。入肾、肝二经。远志为使。恶玄参。

明目舒筋,归功于藏血之海。益精缩便,得力于闭蛰之官。风湿宜求,疝家必选。

五加皮,服食家夸之不已,尝曰:宁得一把五加,不用金玉满车。虽词多溢美,必非无因,而获此誉也。

下部无风寒湿邪而有火,及肝肾虚而有火者,皆忌之。

\四肢百骸

(一)养筋骨利关节

味辛、苦,性温,无毒。入肝、肾二经。关中者佳。

利皮毛筋骨,治风痹内伤。男子阳衰堪酌服,妇人阴冷可频尝。

今人不用,以药性论有阴痿之说耳。不知能令肾强。人或借此纵欲,以致痿弱,岂其咎哉。

\四肢百骸

(一)养筋骨利关节

味微苦,性平,无毒。入肝、脾二经。

祛风湿,利关节。肩臂酸疼,肌肤麻木。

此物性极平和,可久服,亦可泡酒频饮。

\四肢百骸

(一)养筋骨利关节

味苦,性平,无毒。入肝经。忌火。

和血脉,充肌肤,而齿发坚长。舒筋络,利关节,而痹痛捐除。安胎简用,崩漏征医。

能益血,兼能去湿,故功效如上。海外深山、地暖不蚕、桑无采捋之苦,气化浓密,自然生出。有言鸟衔他子,遗树而生者,非也。

\四肢百骸

(一)养筋骨利关节

味苦,性温,无毒。入肝、肾二经。

舒筋止肢节之痛,去湿搜骨肉之风。

苦燥温通、能燥血中之湿,故阴亏血虚者不宜多用。

\四肢百骸

(一)养筋骨利关节

味苦,性寒,有小毒。入肝、肾二经。

肢节不利,肌体麻痹,脚膝软疼,缠绵风气。

能宣能补,故风家珍之。本草相传,功用甚奇。然近世服之,经年罕效。意者,制法未尽善欤?风气有分别欤?药产非道地欤?亦以见执方者之失也。

,长于理风湿,毕竟是祛邪之品,恃之为补,未敢信也。

\四肢百骸

(一)养筋骨利关节

味酸,性温,无毒。入肝经。陈者良。忌铁,去穣。

筋急者,得之即舒;筋缓者,遇之即利。湿痹可以兼攻,脚气惟兹最要。

得东方之酸,故入厥阴治筋,非他药所能俦匹。东垣云:“气脱能收,气滞能和,故于筋急、筋缓,两相宜耳。”

孟洗云:“多食损齿及骨。”素问所谓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所营,伤在五味,五味太过,则有增胜之忧也。

\四肢百骸

(一)养筋骨利关节

味苦、酸,性平,无毒。入肝、肾二经。恶龟甲,忌牛肉,酒蒸。

壮筋骨,利腰膝,除寒湿,解拘挛。益精强阴,通经堕胎。理膀胱气化迟难,引诸药下行甚捷。

肝为血海而主筋,血海得补则经通,而挛急者解矣。骨者,肾所司也;腰者,肾之府也;精者,肾所藏也;小便者,肾所主也。补肾则众疾咸安。寇宗 云:“牛膝同苁蓉浸酒饮,益肾。”堕胎者,以其破血下行耳。《石室秘录》云:“牛膝乃引下之绝品”。

牛膝主用,多在肾肝下部,上焦药中勿入,气虚下陷,血崩不止者戒用。

\四肢百骸

(一)养筋骨利关节

即马兜铃之藤叶也。味苦,性偏温。入脾、肝二经。

流气活血,利水除风。化湿止痛,郁滞宣通。经遂畅达、络道和融。腿膝酸疼,妊娠水肿。

此药功用虽多、不出宣通气血四字。《成方切用》谓其“能解血中之风气”。对奇经八脉之阳维、阴维、阳跷、阴跷有强健及疗治之功。

\四肢百骸

(二)搜逐风寒湿

味苦、甘,性平,无毒。入小肠、膀胱、肝、肾四经。

风寒湿痹,筋骨挛疼。头旋掉眩、颈项难伸。

本入手足太阳表里引经,又入足少阴、厥阴。小无不入,大无不通。故既散八风之邪,兼利百节之痛。时珍曰:“独活、羌活乃一类二种。中土产者为独活,色黄气细,可理伏风。西羌出者为羌活,色紫气雄,可理游风。”

独活、羌活,皆主风疾,若血虚之头痛及遍身肢节痛,误用风药,反致增剧。

\四肢百骸

(二)搜逐风寒湿

味苦,性温,无毒。入膀胱经。忌茶茗、面。

宣五脏而疗痛风,去冷滞而行痰水。

此风药之善走者也。威者,言其猛烈,灵者,言其效验。

威灵仙,大走真气,兼耗人血,不得已而后用之,可也。

\四肢百骸

(二)搜逐风寒湿

味苦、辛,性寒,无毒。入膀胱经。恶细辛。畏萆 、女菀、卤碱。

止痹痛,利关节。祛下焦之湿,泻血分之热。理水肿脚气,通二便闭结。

防己分木汉二种。木者专风,汉者专水。

东垣云,防己大苦大寒,泻血中湿热,亦瞑眩之药也。服之使人身心烦乱,饮食减少,惟湿热壅遏,及脚气病,非此不效。若虚人用防己,其害有三:谷食已亏,复泄大便,重亡其血,一也;渴在上焦气分,而防己乃下焦血分,二也;伤寒邪传肺经气分,湿热而小便黄赤,禁用血药,三也。

\四肢百骸

(二)搜逐风寒湿

味苦,微辛,性平。

祛风湿,活络脉。关节疼痛,肢体麻木。

此草治风寒湿痹,平稳可取。

\四肢百骸

(二)搜逐风寒湿

味苦,性平,无毒。入脾、胃二经。

除风湿之害,理腰膝之疼。可涂疥癣,亦治牙虫。

腰膝痛非风湿者,不宜用。治癣治牙,须与他药同行。

\四肢百骸

(二)搜逐风寒湿

俗名斑根。味苦,性平,无毒。

活血定痛,清利湿热。久患痹症,更番历节。变形僵硬,可使灵活。用以泡酒,内饮外擦。

手足漫肿,熬汤浸渍。

孕妇忌用。

\四肢百骸

(二)搜逐风寒湿

味辛、苦,性微温。入心,肾二经。

祛风湿,通络道。可舒筋,能理气。关节疼痛频作,腰膝屈伸欠利。

此藤亦能治跌仆损伤。

\四肢百骸

(二)搜逐风寒湿

味辛,性温,无毒。胫骨最良。酥炙。

壮筋骨,而痿软可起,搜毒风,而挛痛堪除。

风从虎,虎啸而风生。故骨可以入骨而搜风也。

\四肢百骸

(二)搜逐风寒湿

古名鲮鲤甲。味咸,性寒,有毒。炙黄。

搜风逐痰,破血开气。疗蚁 绝灵,截疟疾至妙。治肿毒,未成即消,已成即溃。理痛痹,在上则升,在下则降。

穴山而居,寓水而食,能走窜经络,无处不到,直达病所成功,患病在某处,即用某处之甲,此要诀也。性猛,不可过服。

\四肢百骸

(二)搜逐风寒湿

味咸,性温,有毒。去头尾,酒浸三宿。皮骨俱有大毒,应去尽。

主手足瘫痪,及肢节软疼,疗口眼歪斜,及筋脉挛急。厉风与破伤同宝,急惊与慢惊共珍。

透骨搜风,截惊定搐,为风家要药,内达脏腑,外彻皮肤,无处不到,服者大忌见风。

产蕲州者,最佳,然不可多得。龙头虎口,黑质白花,胁下有二十四方胜纹,腹有念珠斑,口有四长牙,尾有爪甲,长一二分,肠如连珠,眼光如生。产它处者,或两目俱闭,或一开一闭也。

白花蛇,性走窜有毒,惟真有风者宜之。若类中风属虚者大忌。乌稍蛇,大略相同。但无毒而力浅,色黑如漆,尾细有脊者良。

\四肢百骸

(二)搜逐风寒湿

(见外治)

\外科皮科骨伤科

蚤休

专理痈毒,兼疗惊痫。唇疔咽烂,蛇咬火丹。

一名重楼金线。歌云:七叶一枝花,深山是我家。痈疽如遇此,一似手拈拿。

此药是百合科植物,市售品种混乱。北方多以拳参充代,万不可混用。

蚤休,中病即止,不宜多服。

\外科皮科骨伤科

紫花地丁

味苦、辛,性寒。入心,肺、肝三经。

疔疮痈疖,无名肿毒。咽喉谷贼,嚼咽清肃。

此药清解热毒,内服多效,亦可捣烂外敷。

\外科皮科骨伤科

半枝莲

味微苦,性凉。

清解热毒,活血去瘀。治疔毒散黄,涂跌仆蛇伤。

此草亦治咽喉肿痛,兼溃烂者宜用之。

\外科皮科骨伤科

忍冬藤

味辛、甘、苦,性微寒,无毒。入心、肺二经。

散热解毒,除湿医疡。身肿发无定处,流火流注堪尝。风湿热痹,疔疮散黄。伍甘草与好酒,对口发背均治。上方制以为丸,消渴成痈可防。喉蛾 腮,口舌生疮。

此藤与花相同,亦能除胀治痢。

\外科皮科骨伤科

蒲公英

一名黄花地丁。味甘,性平,无毒。入脾、胃二经。

化热毒,解食毒,治 腮疔疮,消乳痈瘰 。

乳痈同银花煎,入酒服。茎中白汁,涂恶刺。

东垣曰:“苦寒入肾,肾经必用之药”。故本草载其有乌须发之功,何以世人罕用也。

\外科皮科骨伤科

山慈菇

味甘、辛,性平,有小毒。入胃经。

痈疽疔毒酒煎服。瘰 疮痍醋拌涂。治毒蛇狂犬之伤,傅粉滓斑点之面。

寒凉之品,不得过服。

\外科皮科骨伤科

土贝母

味苦,性微寒。

散结消肿,软坚解毒。ru房生块,颈部瘰 。鼻 难通少通多塞,苍耳芙蓉,同施有益。

土贝母与川贝之润肺,浙贝之止咳不同,旨在消肿,兼能解毒。鼻内肿窄,而气难通。并非息肉者,与芙蓉叶、苍耳子、白芷、菖蒲、路路通等同行有益。同时,可用冰片、白芷二药,共研吸之。

\外科皮科骨伤科

海藻

味苦、咸,性寒,无毒。入肾经。反甘草。

消瘰 瘿瘤,散症瘕痈肿。

苦能泄结,寒能涤热,咸能软坚,故主疗如上。

脾家有湿者勿服。

\外科皮科骨伤科

昆布

味咸,性寒,无毒。入肾经。洗净。

顽痰结气,积聚瘿瘤。

咸能软坚,噎证恒用之,取其祛老痰也。

昆布之性,雄于海藻,不可多服,令人瘦削。

\外科皮科骨伤科

马鞭草

味苦,性寒,无毒。入肝、肾二经。

清解热毒,治面颊肿。败杨梅恶气、理发背疮痈。血闭宜求、症瘕须用。

此草专以驱逐为长,疮症久而虚者,斟酌用之。咽肿连颊,饮汁甚效,盖其行血活血,消肿解毒之功也。

\外科皮科骨伤科

皂荚刺

性、味、归经、畏、恶详见治痰药皂荚条。

其性锐利,直达疮区。山甲相伍,穿透痈疽。

为痈疽、妒乳、丁肿未溃之神药。醋熬嫩刺,涂癣有效。痈疽已溃者勿服。孕妇忌用。

\外科皮科骨伤科

白胶香

味辛、苦,性平,无毒。入脾、肝二经。

活血凉血,解毒止痛,内可消疽,金疮痈肿。瘰 隐疹,吐衄皆用。外治牙疼、骨哽能通。

此香性粘腻,能去风燥。对外症内服外用均宜,故小金丹中用之。又藏书家除夕每用以熏书,谓可辟 鱼。

\外科皮科骨伤科

乳香

味辛,性温,无毒。入心经。若土烘去油,同灯心研之,则细。

定诸经之痛,解诸疮之毒。活血舒筋,和中治痢。香口辟臭,频用噙之。风虫牙痛,含而嚼之。

诸疮痛痒,皆属心火,乳香入心,内托护心,外宣毒瓦斯,有奇功也。但疽已溃勿服,脓多者勿敷。凡筋不伸者,加入熏洗药中有效。咽喉骨哽,水研下咽,往往滑利而下。

\外科皮科骨伤科

没药

味苦,性平,无毒。入肝经。制法同乳香。

宣血气之滞,医疮腐之疼。可攻目翳,堪堕胎儿。

血滞则气壅,故经络满急,发肿作痛。没药善通壅滞,和血去瘀,则血行而气畅痛止也。

骨节痛与胸腹筋痛,不由血瘀,而因于血虚;产后恶露去多,腹中虚痛;痈疽已溃,法咸禁之。

乳香偏于调气,没药偏于散血,二者每相兼而用。

\外科皮科骨伤科

松脂

味苦、甘,性温,无毒。入肺、胃二经。水煮百沸,白滑方可用。

祛肺金之风,清胃土之热,除邪下气,壮骨强筋。排脓止痛生肌,煎膏而用。牙疼恶痹崩中,研末而尝。咽干含化,耳聋丸吞。

松脂感太阳之气而生,燥可去湿,甘能除热,故外科取用极多也。

松脂性燥而温,血虚者勿服。

\外科皮科骨伤科

白藓皮

味苦,性寒,无毒。入脾经。恶桔梗、茯苓、萆 。

主筋挛死肌,化湿热毒疮。风痹要药,利窍称良。治黄胆咳逆淋沥、愈女子阴肿生疡。

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肉筋脉,白藓皮善除湿热,故疗肌死筋挛疮毒。

下部虚寒之人,虽有湿证,弗敢饵也。

\外科皮科骨伤科

地肤子

味苦,性寒,无毒。入脾、膀胱二经。

利膀胱,散恶疮。皮肤风热,可作浴汤。

其主用多在皮肤。其入亦在土脏,盖脾主肌肤也。即其利水兼能祛湿者欤。

\外科皮科骨伤科

土名掳萝藤。味甘苦,性寒,无毒。入肺、脾、大小肠四经。

润三焦,益五脏,主瘀血,清两肠,退恙后虚热,洗遍体疥疮。

根能治瘰 ,花;治虚劳盗汗。

此草随处有之,惜药肆不备,医家亦少知利用,乃农村易得之良药也。

\外科皮科骨伤科

槐枝

(见外治)

\外科皮科骨伤科

刘寄奴

味苦、性温。入心、脾二经。

破血去瘀,通经止痛。跌仆损伤,症结亦用。

此药为破血之品,多服令人吐利。故血气虚弱、无瘀滞者忌用。

\外科皮科骨伤科

自然铜

味辛、性平,无毒。

续筋接骨,折伤者依然复旧。消瘀破滞,疼痛者倏尔消除。

自然铜,虽有接骨之功、颇多燥烈之性,宜慎用。

\女科

当归

味甘、辛,性温,无毒。入心、肝、脾三经。畏菖蒲、海藻、生姜。酒洗,去芦。

去瘀生新,舒筋润肠。温中止心腹之痛,养营疗肢节之疼。外科排脓止痛,女科沥血崩中。

心主血;脾统血;肝藏血,归为血药,故入三经,而主治如上。本经首言主咳逆上气,辛散之勋也。头止血;尾破血;身补血;全和血;能引诸血各归其所当归之经,故名当归。气血昏乱,服之即定。

当归,善滑肠,泄泻者禁用。入吐血剂中,须醋炒之。

\女科

白芍药

味苦、酸,性微寒,无毒。入肺、脾、肝三经。恶石斛、芒硝。畏鳖甲、小蓟,反藜芦。

煨熟,酒焙。

养血敛阴,柔肝定痛。通补奇经,女科必用。

敛肺而主胀逆喘咳,腠理不固;安脾而主中满腹痛、泻痢不和;制肝而主血热目疾,肋下作疼。

收敛下降,适合秋金,故气宁而汗止,专入脾经血分,能泻肝家火邪,故功能颇多,一言以蔽之,敛气凉血而已矣。

李时珍曰:“芍药,同白术补脾,同芎 泻肝,同人参补气,同当归补血。以酒炒补阴,同甘草止腹痛及腿酸拘挛,同黄连止泻痢,同防风发痘疹,同姜枣温经散湿。”张元素曰:“其用凡六:安脾经,一也;治腹痛,二也;收胃气,三也;止泻痢,四也;和血脉,五也;固腠理,六也。”《本草求真》曰:“血盛于气,则血凝而不行;气盛于血,则血燥而益枯。血之盛者,必赖辛为之散,故川芎号为补肝之气;气之盛者,必赖酸为之收,故白芍号为敛肝之液。收肝之气,而令气不妄行也。”

芍药之性,未若芩连之苦寒,而寇氏云:“减芍药以避中寒”。丹溪云:“产后勿用芍药,恐酸寒伐生生之气。”嗟乎,药之寒者,行杀伐之气,违生长之机,虽微寒如芍药,古人犹谆谆告戒,况大苦大寒之药,其可肆用而莫之忌耶。

\女科

丹参

味苦,性微寒,无毒。入心经。畏咸水,反藜芦。

安神散结,益气养阴。去瘀血,生新血;安生胎,落死胎。胎前产后,带下崩中。

色合丙丁,独入心家,专主血证。古称丹参一味,与四物同功,嘉其补阴之 也。

丹参,虽能补血,长于行血、妊娠,无故勿服。

\女科

益母草

味辛,性微寒,无毒。入心胞、肝二经。忌铁。

活血行瘀,利水消肿。经闭不通,经来腹痛。临盆难产,子死腹中。

补而能行,辛而能润,为胎产要药。

此草善行走,凡崩漏者慎用。

\女科

红花

味辛,性温,无毒。入心肝二经。酒喷,微焙。

通调血脉,去瘀生新。产后血晕急需,胎死腹中必用。

时珍曰:“活血润燥,行血之要药也。”

红花过用,使人血行不止,人所未知。

\女科

月季花

味甘,性温。

活血调经,消肿止痛。

此花品种甚多,以每月开小红花,俗称月月红者,入药为佳。

\女科

泽兰

味苦、甘,性微温,无毒。入肝、脾二经。

通达九窍,用于女科。和血有消瘀之能,利水有消蛊之效。

甘能和血,独入血海,攻击稽留。其主水肿者,乃血化为水之水,非脾虚停湿之水也。

又荀子云:“泽芷以养鼻”。盖谓泽兰白芷之气,芳香通乎肺也。

泽兰,行而带补,气味和平无偏胜之忧。

\女科

艾叶

味苦,性微温,无毒。入肺、脾、肝、肾四经。苦酒、香附为使。陈久者良。

安胎气,暖子宫。止血痢,理肠风。灸除百病,吐衄崩中。

幸可利窍,苦可疏通,故气血交

艾性纯阳香燥,凡血燥生热者禁与。

\女科

王不留行

味苦,性平,无毒。入大肠经。水浸、焙。

行血通乳,止衄消疔。

王不留行,喻其走而不守,虽有王命,不能留其行也。古云:穿山甲、王不留、妇人服了乳常流,乃滑利及行血之力耳。

失血后,崩漏者,孕妇并忌之。

\女科

棕榈皮

味苦、涩,性平,无毒。

吐血鼻红肠毒病。十全奇效。崩中带下赤白痢,一切神功。

性涩,故止血有功,然惟血去己多,滑而不止者,宜之。若早服,恐停瘀为害。火炒烟尽,存性,窨地上,出火毒。

\女科

藕节

味甘、涩,性平。入肺、胃、肝三经。

止血消瘀、吐衄崩中均可止。芎 同用,鼻渊脑泻缓能除。

《日华诸家本草》云:“产后血闷,用藕节和地黄研汁,入热酒小便饮”。可以拯危。又可开胃,解蟹毒。

藕皮:能散血。

\女科

莲房

味苦、涩,性温,无毒。

入厥阴血分,能消瘀散血。经事频行不断,胎漏难于固摄。煮服解野菌毒,外治天泡湿热。

此物不宜久服。

\女科

阿胶

味咸,性平,无毒。入肺、肝二经。山药为使。畏大黄,蛤粉拌炒。

止血兮,兼能去瘀。疏风也,又且补虚。西归金脏、化痰止咳除痈痿。东走肝垣,强筋养血理风氵㸒。安胎始终并用,治痢新久皆宜。

阿井乃济水之眼,故入肝治血证、风证如神。乌骡皮合北方水色,以制热生风也,真者,光明脆彻、历夏不柔。伪者,反能滞痰,不可不辨。

胃弱作呕吐,脾虚食不消者,均忌。

\女科

苎麻根

味甘,性寒,无毒。

安胎,止血。提气,固摄。胎动不安,肛门下脱。痰哮时作,小便带血。

苎麻根安胎,须与银器同煎。

\女科

蛇床子

味苦、辛,性温,无毒。入脾、肾二经。

男子强阳事,妇人暖子宫。除风湿痹痒,擦疮癣多功。烧烟而吸入,救咽窒难通。

去足太阴之湿,补足少阴之虚,强阳颇着奇功,人多忽之,宁知至贱之中,乃伏殊常之品耶。得地黄汁拌蒸三遍后,色黑乃佳。

肾火易动者勿食。

\儿科、附驱虫药

勾藤

味甘,性微寒,无毒。入肝及心胞经。

平肝经风,祛心胞火。舒筋除眩,解痉息风。小儿惊痫,热壅螈 。

祛肝风而不燥,庶几中和,但久煎便无力,俟它药煎就,一二沸即起,颇得力也。去梗纯用嫩勾,其功十倍。本草纲目云:钩藤手足厥阴药也,足厥阴主风,手厥阴主火,惊痫眩晕,皆肝风相火之病,钩藤通心包,平肝木,风静火息,则诸证自除。

\儿科、附驱虫药

胡荽

(见食疗)

\儿科、附驱虫药

荠菜花

味甘,性温,无毒,入肝、脾、肾三经。

利肝益胃,和中消胀。五脏得调,情志开畅。小儿痰滞能消,目患服之重光。久痢赤白,炭与尝。春初采菜佐餐,老幼受惠无量。

三月初三日,趁花期采其全草,晒干备用。无毒而效宏,为婴幼儿病、七窍病不可缺之良药。

\儿科、附驱虫药

天竺黄

味甘,性寒,无毒。入心经。

祛痰解风热,镇心安五脏。大人中风不语,小儿天吊惊痫。

竹之津气结成,与竹沥功用相仿,故清热养心、豁痰利窍,久用亦能寒中。

\儿科、附驱虫药

胡黄连

味苦,性寒,无毒。入肝、胆二经。恶菊花、玄参。忌猪肉。折之尘出如烟者真。

医小儿疳积惊痫,主虚家骨蒸久痢。

清肝胆之热,与黄连略似,但产于胡地者也。

胡黄连大苦大寒,脾虚血弱之人,虽见如上诸证,亦勿轻投,必不得已,须与补剂同施。

\儿科、附驱虫药

鹤虱

味苦、辛,性平,有小毒。入肝经。

虫积腹痛,入丸散用。

目前市售商品中有两种。药典中以菊科天名精之果实为正品。

\儿科、附驱虫药

使君子

味甘,性温,无毒。入脾、胃二经。

杀诸虫,治疳积。

杀虫药皆苦,使君子独甘,空服食数枚,次日虫皆死而出矣。忌饮热茶,犯之即泻。

使君子,为杀虫而设,苟无虫积,服之必致损人。

\儿科、附驱虫药

雷丸

味苦,性寒,有小毒。入胃经。荔实,浓朴,蓄根,芫花,为使。恶葛根。酒蒸。

杀脏腑诸虫,除婴儿百病。

雷丸乃竹之余气,得霹雳而生,故名雷丸。杀虫之外无他长,久服令人阳痿。

第二卷 形体用药及专科用药\儿科、附驱虫药

枣树皮

(见外治)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