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天下书楼 > 宋元学案

第031卷 卷三十一 呂范諸儒學案(黃氏原本、全氏補定)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呂范諸儒學案 黃宗羲原本 黃百家纂輯 全祖望補定

呂范諸儒學案表

呂大忠      馬涓

(汲公兄。)   張瞻

呂大鈞      (子)義山

呂大臨      周行己

(並汲公弟。)  許景衡(並為《周許諸儒學案》。)

沈躬行

謝天申(並見《周許諸儒學案》。)

蘇■

(並橫渠、明道、伊川門人。)

(安定、高平、濂溪再傳。)

范育

游師雄     (子)儀

种師道

潘拯

李復

田腴       呂好問

呂切問(並見《滎陽學案》。)

邵清      (子)整       蘇大璋

(從子)景之(別見《劉胡諸儒學案》。)

張舜民

薛昌朝

(並橫渠門人。)

(高平再傳。)

呂范諸儒學案序錄

祖望謹案:關學之盛,不下洛學,而再傳何其寥寥也﹖亦由完顏之亂,儒術并為之中絕乎﹖《伊洛淵源錄》略于關學,三呂之與蘇氏,以其曾及程門而進之,餘皆亡矣。予自范侍郎育而外,于《宋史》得游師雄、种師道,于《胡文定公語錄》得潘拯,于《樓宣獻公集》得李復,于《童蒙訓》得田腴,于《閩書》得邵清,及讀《晁景迂集》,又得張舜民,又于《伊洛淵源錄註》中得薛昌朝,稍為關學補亡。述《呂范諸儒學案》。(梓材案:黃氏本以三呂及其門人別為《藍田學案》,今從《序錄》列《呂范諸儒學案》之首。)

◆張程門人(范、周再傳。)

龍學呂晉伯先生大忠

呂大忠,字晉伯。其先汲郡人,祖太常博士通葬藍田,遂家焉。父比部郎中蕡,六子五登科,先生其長也。皇祐中第進士,歷知代州。遼使至代,設次,據主席,先生與之爭,遼使屈,乃移次于長城城北。已而復使,求代北地,神宗將從之。時先生晉祕書丞,丁艱,議奪情副常卿劉忱報使,先生辭未行。忱已使回,遼使又至,召同忱入對。先生曰:「彼遺一使來,即與地五百里。若使魏王英弼來求關南,則如何﹖」神宗曰:「是何言也!」先生曰:「然則安可以代北啟其侈心!」忱曰:「大忠之言,社稷至計,願陛下熟思之。」執政知先生之不可奪也,先罷忱,先生遂乞終喪制。紹聖二年,加寶文閣直學士、知渭州,付以秦、渭之事。先生奏對,欲以計徐取橫山,不求近功。既而鍾傳城安西,王文郁用事,章惇、曾布主之,先生議不合。紹述黨禍起,降待制。弟汲公大防連遭貶謫,先生乞以所進官為量移,徙知同州。致仕。卒,復龍圖直學。先生性剛毅質直,勇于有為。與其弟和叔大鈞、與叔大臨俱遊于張、程之門伊川曰:「晉伯老而好學,理會直是到底。」橫渠亦稱先生「篤實而有光輝」。上蔡曰:「晉伯弟兄皆有見處。蓋兄弟之既多且貴而皆賢者,呂氏也。」先生為從官,歸見縣令,必致桑梓之恭;待部吏如子弟;于學者多面折其短而樂于成人,雖汲公,未嘗少假顏色也。嘗坐堂上,汲公夫人拜庭下,二婢掖之,先生慍曰:「丞相夫人邪﹖吾但知二郎新婦耳。不病,何用人扶!」汲公為之媿謝。每勸汲公辭位以避滿盈之禍云﹖

附錄

《上蔡語錄》曰:晉伯甚好學,初理會箇仁字不透,吾因曰:「世人說仁,只管著愛上,怎生見得仁。只如『力行近乎仁』,力行關甚愛事,何故卻近乎仁﹖」推此類具言之,晉伯因悟,曰:「公說仁字,正與尊宿門說禪一般。」

祖望謹案:慈溪黃氏曰:「上蔡儒其衣冠,而講說如此!」

教授呂和叔先生大鈞

呂大鈞,字和叔,晉伯之弟。嘉祐二年進士,授秦州司理,監延州折博務,改知三原縣。移巴西、侯官、涇陽,以父老,皆不赴。丁艱服除,以道未明,學未優,不復有仕進意。久之,大臣薦為王宮教授,尋監鳳翔船務。元豐五年,卒。疾革,內外灑掃,冥然若思。久之,客至問安,交語未終而歿。先生為人剛質,常言:「始學,行其所知而已。道德性命之際,躬行久則自至焉。」橫渠倡道于關中,寂寥無有和者。先生于橫渠為同年友,心悅而好之,遂執弟子禮,于是學者靡然知所趨向。橫渠之教,以禮為先,先生條為《鄉約》,關中風俗為之一變。范侍郎育表其墓曰:「唯君明善志學,性之所得者盡之心,心之所知者踐之身,可謂至誠敏德者矣!」子義山。

呂氏鄉約

德業相勵

德謂見善必行,聞過必改,能治其身,能治其家,能事父兄,能教子弟,能御僮僕,能肅政教,能事長上,能睦親故,能擇交遊,能守廉介,能廣施惠,能受寄託,能救患難,能導人為善,能規人過失,能為人謀事,能為眾集事,能解■爭,能決是非,能興利除害,能居官舉職。

業謂居家則事父兄,教子弟,待妻妾,在外則事長上,接明友,教後生,御僮僕。至于讀書治田,營家濟物,畏法令,謹租賦,如禮樂射御書數之類,皆可為之。非此之類,皆為無益。

右件德業,同約之人各自進修,互相勸勉。會集之日,相與推舉其能者,書于籍,以警勵其不能者。

過失相規

過失,謂犯義之過六,犯約之過四,不修之過五。

犯義之過,一曰酗博■訟,(訟謂告人罪惡,意在害人,誣賴爭訴,得已不已者。若事干負累,及為人侵損而訴之者,非。)二曰行止踰違,(踰禮、違法眾惡皆是。)三曰行不恭遜,(悔慢齒德者,持人短長者,恃強陵人者,知過不改、聞諫愈甚者。)四曰言不忠信,(或為人謀事,陷人于惡;或與人要約,退即背之;或妄說事端,熒或眾聽者。)五曰造言誣毀,(誣人過惡,以無為有,以小為大,或作嘲詠匿名文書,及發揚人之私隱,及喜談人之舊過者。)六曰營私太甚。(與人交易,傷于掊克者;專務進取,不恤餘事者;無故而好干求假貸者;受人寄託而有所欺者。)

犯約之過,一曰德業不相勵,二曰過失不相規,三曰禮俗不相成,四曰患難不相恤。

不修之過,一曰交非其人,(所交不限士庶,但凶惡及遊惰無行,眾所不齒者。不得已而暫往還者,非。二曰遊戲怠惰,三曰動作無儀,(謂進退太疏野及不恭者,不當言而進言及當言而不言者,衣冠太華飾及全不完整者,不衣冠而入街市者。)四曰臨事不恪,(正事廢忘,期會後時,臨事怠惰者。)五曰用度不節。

右件過失,同約之人各自省察,互相規戒,小則密規之,大則眾戒之。不聽,則會集之日,值月以告于約正,約正以義理誨諭之。謝過請改,則書于籍以俟。其爭辯不服與終不能改者,皆聽其出約。

禮俗相交

禮俗之交,一曰尊幼輩行,二曰造請拜揖 ,三曰請召送迎,四曰慶弔贈遺。

尊幼輩行,凡五等,曰尊者,(謂長于己二十歲以上,在父行者。)曰長者,(謂長于己十歲以上,在兄行者。)曰敵者,(謂年上下不滿十歲者,長者為稍長,少者為稍少。)曰少者,(謂少于己十歲以下者。)曰幼者。謂少于己二十歲以下者。)

造請拜揖,凡三條,曰:凡少者幼者于尊者長者,歲首、冬至、四孟月朔辭見賀謝,皆為禮見。(皆具門狀,用頭、公服、腰帶、笏。無官具名紙,用頭、襴衫、腰帶、繫鞋。唯四孟通用帽子、皂衫、腰帶,凡當行禮而有恙故,皆先使人白之。或遇雨雪,則尊長先使人諭止來者。)此外侯問起居,質疑白事,及赴 請召,皆為燕見。(深衣、涼衫皆可,尊長令免即去之。)尊者受謁不報。(歲首、冬至,具己名牓子,令子弟報之,如其服。)長者歲首、冬至具牓子報之,如其服,餘令子弟以己名牓子代行。凡敵者,歲首、冬至辭見賀謝,相往還。(門狀、名紙 同上,唯止服帽子。)凡尊者長者無事而至少者幼者之家,唯所服。(深衣、涼衫、道服、背子可也。敵者燕見亦然。)曰:凡見尊者長者,門外下馬,俟于外次,乃通名。(凡往見人,入門必問主人食否,有他客否,有他幹否。度無所妨,乃命展刺。有妨,則少侯,或且退。後皆放此。)主人使將命者先出迎客,客趨入,至廡間。主人出降階,客趨進,主人揖之升堂,禮見四拜而後坐,燕見不拜。(旅見則旅拜,少者,幼者自為一列。幼者拜則跪而扶之,少者拜則跪扶而答半。若尊者長者齒德殊絕,則少者幼者堅請納拜。尊者許則立而受之,長者許則跪而扶之。拜訖,則揖而退。主人命之坐,則致謝訖,揖而坐。)退,(凡相見,主人語終不更端,則告退。或主人有倦色,或方幹事而有所俟者,皆告告退可也。)則主人送于廡下。若命之上馬,則三辭。許則揖而退,出大門乃上馬;不許,則從其命。凡見敵者,門外下馬,使人通名,俟于廡下或廳側。禮見則再拜。(稍少者先拜,旅見則特拜。)退,則主人請就階上馬。(徒行則主人送于門外。)凡少者以下,則先遣人通名。主人具衣冠以俟,客入門下馬,則趨出,迎揖升堂。來報禮,則再拜謝。(客止之則止。)退,則就階上馬。(客徒行,則迎于大門之外。送亦如之,仍隨其行數步,揖之則止,望其行遠乃入。)曰:凡遇尊長于道,皆徒行,則趨進揖。尊長與之言則對,否則立于道側以俟。尊長已過,乃揖而行。或皆乘馬,于尊者則避之;于長者則立馬道側揖之,俟過,乃揖而行。若己徒行而尊長乘馬,則避之。(凡徒行遇所識乘馬者,皆放此。)若己乘馬而尊長徒行,望見則下馬前揖,已避亦然。過既遠,乃上馬。若尊長令上馬,則固辭。遇敵者,皆乘馬,則分道相揖而過。彼徒行而不及避,則下馬揖之,過則上馬。遇少者以下,皆乘馬,彼不及避,則揖之而過。彼徒行不及避,則下馬揖之。(于幼者則不必下可也。)

請召送迎,凡四條,曰:凡請尊長飲食,親往投書。(禮薄則不必書。專召他客則不可兼召尊長。)既來赴,明日親往謝之。召敵者以書柬,明日交使相謝。召少者用客目,明日客親往謝。曰:凡聚會皆鄉人,皆坐以齒。(非士類則不然。)若有親,則必序。若有他客,有爵者則坐以爵。(不相妨者坐以齒。)若有異爵者,雖鄉人亦不以齒。(異爵謂命士、大夫以上,今陞朝官是。)若特請召,或迎勞出餞,皆以專召者為上客。如婚禮,則姻家為上客,皆不以齒爵為序。曰:凡燕集初坐,別設卓子于兩楹間,置大杯于其上。主人降席立于卓東,西向;上客亦降席立于卓西,東向。主人取杯親洗,上客辭。主人置杯卓子上。親執酒甚斟之,以器授執事者,遂執杯以獻上客。上客受之,復置卓子上。主人西向再拜,上客東向再拜,興,取酒東向跪祭,遂飲,以杯授贊者,遂拜,主人答拜。(若少者以下為客,飲畢而拜,則主人跪受如常。)上客酢主人如前儀,主人乃獻眾賓如前儀,唯獻酒不拜。(若眾賓中有齒爵者,則特獻如上客之儀,不酢。)若昏會,姻家為上客,則雖少亦答其拜。曰:凡有遠出遠歸者,則迎送之。少者幼者不過五里,敵者不過三里,各期會于一處,拜揖如禮,有飲食則就飲食之。少者以下俟其既歸,又至其家省之。

慶弔贈遺,凡四條,曰:凡同約有吉事則慶之,(冠子、生子、預薦、登科、進官之屬,皆可賀,婚禮雖曰不賀,然《禮》亦曰「賀娶妻」者,蓋但以物助其賓客之費而已。)有凶事則弔之。(喪葬、水火之類。)每家只家長一人,與同約者俱往,其書問亦如之。若家長有故,或與所慶弔者不相接,則其次者當之。曰:凡慶禮如常儀,有贈物。(用幣帛、酒食、果實之屬,眾議量力定數,多不過三五千,少至一二百。如情分厚薄不同,則從其厚薄。)或其家力有不足,則同約為之借助器用,及為營幹。凡弔禮,聞其初喪,(聞葬同。)未易服,則率同約者深衣而往哭弔之,凡弔尊者,則為首者致辭而旅拜。敵以下則不拜。主人拜則答之,少者以下則扶之。不識生者則不弔,不識死者則不哭。)且助其凡百經營之事。主人既成服,則相率素頭。素襴衫、素帶,(皆用白生紗絹為之。)具酒果食物而往奠之。(死者是敵以上則拜而奠,以下則奠而不拜。主人不易服,則亦不易服。主人不哭,則亦不哭。情重則雖主人不變不哭,亦變而哭之。賻禮用錢帛,眾議其數,如慶禮。及葬,又相率致賵。俟發引,則素服而送之。(賵如賻禮,或以酒食犒其役夫,及為之幹事。)及卒哭及小祥及大祥,皆常服弔之。曰:凡喪家不可具酒食衣服以待弔客,弔客亦不可受。曰:凡聞所知之喪,或遠不能往,則遣使致奠,就外次,衣弔服,再拜,哭而送之。(惟至親篤友為然。)過期年,則不可。情重,則哭其墓。

右禮俗相交之事,值月主之,有期日者為之期日,當糾集者督其違慢。凡不如約者,以告于約正而詰之,且書于籍。

患難相恤

患難之事七,一曰水火,(小則遣人救之,甚則親往,多率人救,且弔之。)二曰盜賊,(近者同力追捕,有力者為告之官司。其家貧,則為之助出募賞。三曰疾病,(小則遣人問之,甚則為訪醫藥。貧則助其養疾之資。)四曰死喪,關人則助其幹辨,乏財則贈賻借貸。)五曰孤弱,(孤遺無依者,若能自贍,則為之區處,稽其出內,或聞于官司,或擇人教之,及為求婚姻。貧者,協力濟之,無令失所。若有侵欺之者,眾人力為之辦理。若稍長而放逸不檢,亦防察約束之,無令陷于不義。)六曰誣枉,(有為人誣枉過惡,不能自伸者,勢可以聞于官府則為言之,有方略可以救解則為解之。或其家因而失所者,眾共以財濟之。七曰貧乏。有安貧守分而生計大不足者,眾以財濟之,或為之假貸置產,以歲月償之。

右患難相恤之事。凡有當救恤者,其家告于約正,急則同約之近者為之告,約正命值月告之,且為之糾集而繩督之。凡同約者,財物,器用、車馬、人僕皆有無相假。若不急之用,及有所妨者,則不必借。可借而不借,及踰期不還,及損壞借物者,論如犯約之過,書于籍。鄰里或有緩急,雖非同約而先聞知者,亦當救助。或不能救助,則為之告于同約而謀之。有能如此,則亦書其善于籍,以告鄉人。

百家謹案:朱子有《增損呂氏鄉約》,改「德業相勵」為「德業相勸」。

弔說

《詩》曰:「凡民有喪,匍匐救之。」非謂死者可救而復生,謂生者或不救而死也。夫孝子之喪親,不能食者三日,其哭不絕聲。既疾矣,杖而後起,問而後言,其惻怛之心,痛疾之意,至不欲生,則思慮所及,雖其大事,有不能周之者,而況于他哉﹖故親戚、僚友、鄉黨聞之而往者,不徒弔哭而已,莫不為之致力焉。始則致含襚 以周其急,(朋友,襚「親以進,見《士喪禮》。族人相為又有含,見《文王世子》。三日則共糜粥以扶其羸。(親始死,三日不舉火,鄰里為之糜粥以飲食之,見《問喪》。)每奠則執其禮,(士之喪,朋友奠,見《曾子問》。)將葬則助其事。(孔子之喪,公西赤為志,子張之喪,公明儀為志;原壤母死,孔子助之沐;見《檀弓》。)見從柩也,少者執紼,長者專進止。(弔非從主人也,四十者執紼,見《雜記》。孔子從老聃助葬于巷黨,及堩日食,老聃曰「丘,止柩就道右,止哭以聽變」,(此則專進止者也,見《曾子問》。)其掩壙也,壯者待盈坎,老者從反哭。(鄉人五十者從反哭,四十者待盈坎,見《雜記》。)袒而賵焉,賵用車馬,所知則賵而不奠,兄弟乃奠,奠止用羊,並見《士喪禮》。)不足則賻焉,(知生者賻,賻用布幣以助其費,故曰:「不足則賻」,見《士喪禮》。)凡有事則相焉。(司徒敬子喪,孔子相;有若之喪,子游擯;國昭子之母死,問位于子張,並見《檀弓》。)斯可謂能救之矣。故適有喪者之辭,不曰「願見」而曰「比」雖國君之臨,亦曰「寡君承事」;他國之使者,曰:「寡君使某,毋敢視賓客」。(見《少儀》、《檀弓》、《雜記》。)主人見賓,不以尊卑貴賤,莫不拜之,明所以謝之,且自別于常主也。(平日見客,或主人先拜客,或客先拜主人。)賓見主人,無有答其拜者,明所以助之,且自別于常賓也。(見《曲禮》。)自先王之禮壞,後世雖傳其名數,而行之者多失其義。喪主之待賓也如常主,喪賓之見主人也如常賓。如常賓,故止于弔哭,而莫敢與其事。如常主,故舍其哀而為衣服飲食以奉之。其甚者,至于損奉終之禮以謝賓之勤,廢弔哀之儀以寬主之費。由是則先王之禮意,其可以下而已乎!今欲引之者,雖未能盡得如禮,至于始喪則哭之,有事則奠之,(奠不必更自致禮,惟代主人之獻爵是也。)又能以力之所及為營喪具之未具者以應其求,輟子弟僕隸之能幹者以助其役,易紙幣壺酒之奠以為襚,除供帳饋食之祭以為賵與賻,凡喪家之待己者悉以他辭無受焉,(必以他辭者,免異眾嫌。)庶幾其可也。

附錄

先生少時贍學洽聞,無所不該。一日聞其師說,遂遷素志,而前日之學,博而反約,渙然冰釋矣,故比他人功敏而得之尤多。愛講明井田、兵制,以為治道必由是,悉撰成圖籍,皆可推行。

丁比部憂,自始喪至葬祭,一放古儀所得為者。而居喪一節,鉅細規矩于《禮》。又推之祭祀、冠昏、飲酒、相見、慶弔之事,皆不混習俗,粲然有文。以相接人,咸安而愛之。

百家謹案:先生,比部蕡之第三子也。既事橫渠,卒業于二程。務為實踐之學,取古禮繹其義,陳其數,而力行之。橫渠嘆以為秦俗之化,和叔與有力焉,又嘆其勇為不可及也。為宣義郎,會伐西夏,鄜延轉運使李稷檄為從事。既出塞,稷餽餉不繼,欲還安定取糧,使先生請于經略安撫使种諤。諤素殘忍,左右有犯立斬,或先刳肺肝,坐者掩面,諤飲食自若。先生告以稷言,諤曰:「吾將命,安知糧道!萬一不繼,召稷來,與一■耳!」先生正色曰:「朝廷出師,去塞未遠,遂斬轉運使,無君父乎!」諤曰:「君欲以此報稷,先稷受禍矣!」先生怒曰:「吾委身事主,死無所辭。正恐公過耳!」諤意折,乃竟許稷還。是非先生之剛折不撓,正氣屈諤,稷難免矣。彼平居高談性命,臨事蓄縮失措,視先生直如豕耳!橫渠之嘆為勇不可及,信域!

真西山曰:和叔為人質厚剛正,以聖門事業為己任。所知信而力可及,則身遂行之,不復疑畏,故識者方之季路。

正字呂藍田先生大臨

呂大臨,字與叔,和叔之弟。兄弟俱登科,惟先生不應舉,以門蔭入官,曰:「不敢掩祖宗之德也。」元祐中,為太學博士、祕書省正字,范學士祖禹薦其修身好學,行如古人,可充講官,未及用而卒,年四十七。初學于橫渠,橫渠卒,乃東見二程先生,故深淳近道,而以防檢窮索為學。明道語之以識仁,且以「不須防檢,不須窮索」開之,先生默識心契,豁如也,作《克己銘》以見意。始,先生于群書博極,能文章,至是涵養益粹,言如不出口,粥粥若無能者。賦詩曰:「學如元凱方成癖,文到相如始類俳。獨立孔門無一事,只輸顏子得心齋。」伊川贊之曰:「古之學者,唯務養性情,其他則不學。今為文者,專務章句,悅人耳目,非俳優而何!此詩可謂得本矣。」又曰:「和叔任道擔當,其風力甚勁。然深潛縝密有所不逮與叔。」又曰:「與叔六月中自緱氏來,燕居中必見其儼然危坐,可謂敦篤矣。」

克己銘

凡厥有生,均氣同體;胡為不仁﹖我則有己。立己與物,私為町畦;勝心橫生。擾擾不齊。大人存誠,心見帝則;初無驕吝,作我蟊賊。志以為帥,氣為卒徒;奉辭于天,孰敢侮予!且戰且徠,勝私窒慾;昔焉寇讎,今則臣僕。方其未克,窘我室廬;婦姑勃谿,安取厥餘。亦既克之,皇皇四達;洞然八荒,皆在我闥。孰曰天下,不歸吾仁;癢疾痛,舉切吾身。一日至之,莫非吾事;顏何人哉,睎之則是。

姜定庵曰:朱子評此銘,謂不合以己與物對說,不曾說著本意。今細玩之,「立己與物,私為町畦」,此言未克以前事,似亦無傷。

未發問答

與叔曰:「中者道之所由出。」程子曰:「此語有病。」與叔曰:「論其所同,不容更有二名;別而言之,亦不可混為一事。如所謂『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又曰『中者天下之大本,和者天下之達道』,則性與道,大本與達道,豈有二乎﹖」程子曰:「中即道也。若謂道出于中,則道在中內,別為一物矣。所謂『論其所同,不容更有二名;別而言之,亦不可混為一事』,此語固無病。若謂性與道,大本與達道,可混而為一,即未安。在天曰命,在人曰性,循性曰道。性也,命也,道也,各有所當。大本言其體,達道言其用,體用自殊,安得不為二乎﹖」與叔曰:「既云『率性之謂道』,則循性而行莫非道。此非性中別有道也,中即性也。在天為命,在人為性,由中而出者莫非道,所以言道之所由出也。」程子曰:「『中即性也』,此語極未安。中也者,所以狀性之體段。如稱天圓地方,遂謂方圓為天地,可乎﹖方圓既不可謂之天地,則萬物決非方圓之所出。如中既不可謂之性,則道何從稱出于中﹖蓋中之為義,自過不及而立名。若只以中為性,則中與性不合。子居對以『中者性之德』,卻為近之。」(梓材案:子居,和叔子,傳見後。)與叔曰:「不倚之謂中,不雜之謂和。」程子曰:「不倚之謂中,甚善,語猶未瑩。不雜之和,未當。」與叔曰:「喜怒哀樂之未發,則赤子之心。當其未發,此心至虛,無所偏倚,故謂之中。以此心應萬物之變,無往而非中矣。孟子曰:『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物皆然,心為甚。』此心度物,所以甚于權度之審者,正以至虛無所偏倚故也。有一物存乎其間,則輕重長短皆失其中矣,又安得如權度乎﹖大所由出』也。今細思之,乃命名未當爾。此心之狀,可以言中,未可便指此心名之曰中。」程子曰:「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赤子之心,發而未遠于中,若便謂之中,是不識大本也。」與叔曰:「聖人智周萬物,赤子全未有知,其心固有不同矣。然推孟子所云,豈非止取純一無偽,可與聖人同乎﹖非謂無毫髮之異也。大臨前日所云,亦取諸此而已。今承教,乃云已失大本,茫然不知所向。聖人之學,以中為大本,雖堯、舜相授以天下,亦云『允執厥中』。何所準則而知過不及乎﹖求之此心而已。此心之動,出入無時,何從而守之乎﹖求之于喜怒哀樂未發之際而已。當是時也,此心即赤子之心,此心所發純是義理,安得不和﹖前日敢指赤子之心為中者,其說如此。來教云:『赤子之心可謂之和,不可謂之中。』大臨思之,所謂和者,指已發而言之。今言赤子之心,乃論其未發之際,純一無偽,無所偏倚,可以言中。若謂已發,恐不可言心。」程子曰:「所云『非謂無毫髮之異,』是有異也。有異者,得為大本乎﹖推此一言,餘皆可見。」與叔曰:「大臨以赤子之心為未發,先生以赤子之心為已發。所謂大本之實,則先生與大臨之言未有異也,但解赤子之心一句不同爾。大臨初謂赤子之心,止取純一無偽與聖人同,孟子之義亦然,更不曲折一一較其同異,故指以為言,未嘗以已發不同處為大本也。先生謂凡言心者皆指已發為言,然則未發之前謂之無心可乎﹖竊謂未發之前,心體昭昭具在,已發乃心之用也。」程子曰:「所論意雖以已發者為未發,及求諸言,卻是認已發者為說。辭之未瑩,乃是擇之未精。『凡言心者,指已發而言』,此固未當。心一也,有指體而言者,『寂然不動』是也;有指用而言者,『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是也。惟觀其所見何如爾!大抵論愈精微,言愈易差也。」

百家謹案:此條即起豫章、延平「看未發以前氣象」宗旨。子劉子曰:「夫所謂未發以前氣象,即是獨中真消息也。」又曰:「一喜怒哀樂耳,自其蘊諸中言,則曰未發;自其見諸外言,則曰已發。蓋以表裏對待言,不以前後際言也。」又曰:「自喜怒哀樂之存諸中者言,謂之中,不必其未發之前別有氣象也,即天道之元享利貞運于於穆者是也。自喜怒哀樂之發于外者言,謂之和,不必其已發之時又有氣象也,即天道之元亨利貞呈于化育者是也。惟存發總是一機,故中和渾是一性。推之一動一靜,一語一默,莫不皆然。此獨體之妙所以即微即顯,即隱即見,而慎獨之學即中和,即位育。此千聖學脈也。自喜怒哀樂之說不明于後世,而聖學晦矣!」

語錄

赤子之心,良心也,天之所以降衷,人之所以受天地之中也。寂然不動,虛明純一,與天地相似,與神明為一。《傳》曰『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其謂此與!此心自正,不待人而後正,而賢者能勿喪,不為物欲之所遷動。如衡之平,不加以物,如鑑之明,不蔽以垢,乃所謂正也。惟先立乎其大者,則小者不能奪。如使忿懥、恐懼、好樂、憂患一奪其良心,則視聽食息從而失守,欲區區修身以正其外,難矣。

百家謹案:先遺獻《孟子師說》云:「赤子之心,視聽言動與心為一,無有外來攙和,雖一無所知,一無所能,卻是知能本然之體。逮其後」世故日深,將習俗之知能換了本然之知能,便失赤子之心。大人無所不知,無所不能,不過將本然之知能擴充至乎 其極,其體仍然不動,故為不失。獨夫子云:『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有知之,有不知,知之量也。以為知之,以為不知,知之體也。人以為事事物物皆須講求,豈赤子之心所能包括。不知赤子之心是箇源頭,從源頭上講求事物,則千紅萬紫總不離根。若失卻源頭,只在事物講求,則翦綵作花,終無生意。」此說可謂盡赤子之心矣!百家因思前未發問答中伊川云』赤子之心不可謂中『一語,反不如先生之語無病。蓋赤子之心如穀種,滿腔生意盡在其中,何嘗虧欠。極大人之能事,豈能于此穀種之外添得一物﹖

我心所同然,即天理天德。孟子言『同然』者,恐人有私意蔽之。苟無私意,我心即天心。

萬物之生,莫不有氣,氣也者,神之盛也;莫不有魄,魄也者,鬼之盛也。故人亦鬼神之會爾!鬼神者,周流天地之間,無所不在,雖寂然不動而有感必通,雖無形聲而有所謂昭昭不可欺者。人受天地之中以生,良心所發,莫非道也。在我者,惻隱、羞惡、辭讓、是非皆道也;在彼者,君臣、父子、夫婦、昆弟、朋友之交亦道也。在物之分,則有彼我之殊;在性之分,則合乎內外,一體而已。是皆人心所同然,乃吾性之所固有也。

誠者,理之實然,一而不可易者也。

實理不二,則其體無雜;其體不雜,則其行無間;故至誠無息。

自灑掃應對,上達乎天道性命,聖人未嘗不竭以教人,但人所造自有淺深,所得亦有大小也。仲尼曰:「吾無隱乎爾!」又曰:『有鄙夫問于我,我叩其兩端而竭焉。』然子貢高弟,猶未聞乎性與天道。非聖人之有隱,而人自不能盡爾。如天降時雨,百果草木皆甲坼,其盛衰大小之不齊,膏澤豈私于物哉!

呂博士說(補)

必有事焉而勿正,浩然之氣充塞天地,雖難得,而言非虛無也。必有事焉,但正其名而取之,則失之矣。

附錄

小程子曰:與叔守橫渠說甚固。每橫渠無說處皆相從,纔有說了,更不肯回。

田誠伯曰:讀呂與叔《中庸解》,想見其人。(補。)

朱子曰:與叔惜乎壽不永。如天假之年,必所見又別。程子稱其深潛縝密,資質好,又能涵養。某若只如呂年,亦不見得到此田地了。

宗羲案:朱子于程門中最取先生,以為「高于諸公,大段有筋骨,天假之年,必理會得到」。至其求中之說,『則深非之。及為延平行狀,謂其「危坐終日,驗未發時氣象,而求其所謂中。」蔡淵亦云,朱子教人「于靜中體認大本未發時氣象分明,即處事應物自然中節」又即先生之說也。故學者但當于本原上理會,不必言語自生枝節也。

又曰:與叔之文,如千兵萬馬,飽滿伉壯。

百家謹案:先生論選舉,欲立士規以養德勵行,更學制以量材進藝,定貢法以取賢歛才,立試法以區別能否,修辟法以興能備用,嚴舉法以覈實得人,制考法以責任考功。其論甚悉,實可施行也。呂氏六昆,汲公既為名臣,更難先生與晉伯、和叔三人同德一心,勉勉以進修成德為事,而又共講經世實濟之學,嚴異端之教。富鄭公致政于家,為佛氏之說,先生與書曰:『古者三公內則論道于朝,外則主教于鄉,此豈世之所望于公者哉﹖』鄭公謝之。其嚴正如此!

問:「呂與叔云:『性一也,流行之方有剛柔昏明者,非性也。有三人焉,皆一目而別乎色,一居乎密室,一居乎帷箔之下,一居乎廣都之中,三人所見昏明各異,豈目不同乎﹖隨其所居,蔽有淺深爾!』竊謂此言分別得性氣甚明,若移此語以喻人物之性亦好。頃嘗以日為喻,以為大明當天,萬物咸觀,亦此日爾;茅屋之下,容光必照,亦此日爾。日之全體未嘗有小大,只為隨其所居而大小不同爾。不知亦可如此喻人物之性否﹖」朱子曰:「亦善。」

葉水心《習學記言》曰:程氏《四箴》,但緩散耳,固講學中事也。曾子「仁以為己任」,不如是,何以進道。而呂大臨《克己銘》方以不仁為有己所致,其意鄙淺,乃釋、老之下者。(補)。

博士蘇先生■

蘇■,字季明,武功人。學于橫渠最久,後師二程。和靖初為科舉之學,先生謂之曰:「子以狀元及第即學乎﹖抑科舉之外更有所謂學乎﹖」和靖未達。他日會茶,先生舉盞以示曰:「此豈不是學﹖」和靖有省,先生令詣二程受學。(梓材案:和靖 未從明道,此二程當作小程。)元祐末,呂晉伯薦,自布衣召為太常博士。坐元符上書入黨籍,編管饒州,卒。

百家謹案:先生得罪遭貶,行過洛,館和靖所,頗以遷謫為意。和靖曰:「當季明上書時,為國家計邪﹖為身計邪﹖若為國家計,當欣然赴饒。若為進取計,則饒州之貶,猶為輕典。」先生渙然冰釋。孫鍾元先生曰:「季明能成彥明于始,彥明能成季明于終。朋友之益大矣哉!」

附錄

季明嘗以「治經為付道居業之實,居常講習只是空言無益」,質之兩先生。伯淳先生曰:「『修辭立其誠』,不可不子細理會。能修省言辭,便自要立誠。若是修省言辭為心,只是為偽也。若修其言辭正為立己之誠意,乃是體當自家『敬以直內,義以方外』之實事。道之浩然,何處下手﹖惟立誠纔有可居之處,則可以修業也。終日乾乾,大小大事,卻只是『忠信所以進德』為實下手處,『修辭立其誠』為實修業處。」正叔先生曰:「治經,實學也。『譬諸草木,區以別矣。』道之在經,大小遠近,精粗高下,森列于其中。譬如中月在上,無不見者,一人指之,不若眾人指之自見也。如《中庸》一卷書,自至理便推之于事,如國家有九經及歷代聖人之,莫非實學也。如登九層之臺,自下而上者為是。人患居常講習空言無實者,蓋不自得也。為學,治經最好。苟不自得,則盡治《五經》,亦是空言。今有人心得識達,所得多矣。有雖讀書,卻患在空虛者,未免此弊。」

◆橫渠門人(高平再傳。)

學士范巽之先生育

范育,字巽之,邠州三水人。舉進士,為涇陽令。以養親謁歸,從張橫渠學。以薦授崇文校書、監察御史裏行。神宗諭之曰:「《書》稱『堲讒說殄行』,此朕任御史意也。」先生請 用《大學》誠意正心以治天下國家,因薦橫渠等數人。西夏入環慶,詔先生行邊,還言:「寶元、康定間,王師與夏人三戰三北,今再與亦然。。豈中國之大,不足支數郡乎﹖由不察彼己,妄舉而驟用之爾!」坐劾李定親喪匿服,罷御史,知韓城縣。久之,知河中府,加直集賢院,從鳳翔,以直龍圖閣鎮秦州。元祐初,召為太常少卿,改光祿卿、樞密都承旨,出知熙州。時又議棄質孤、勝如兩堡,先生爭之曰:「熙河以蘭州為要塞。此兩堡者,蘭州之敝也,棄之則蘭州危。蘭州危,則熙河有腰膂之憂矣!」又請城李諾平、汝遮川,曰:「此趙充國屯田古榆塞之地也。」不報。入為給事中、戶部侍郎,卒。高宗紹興中,採其抗論棄地及進築之策,贈寶文閣學士。

龍圖游景叔先生師雄

游師雄,字景叔,武功人。受學橫渠。第進士,為儀州司戶參軍,遷德順軍判官。元祐初,為宗正寺主簿。執政將棄四寨,訪于先生,對曰:「此先帝所立以控制夏人者也,若何棄之﹖」不聽。因蓍《分疆錄》。遷軍器監丞。吐蕃寇邊,其酋鬼章青宜結乘間脅屬羌搆夏人為亂,謀分據熙河,乃擇先生與邊臣措置,聽便宜從事。既至,諜知夏人聚兵天都山,前鋒屯通遠境,吐蕃將攻河州。先生欲先發以制之,請于帥劉舜卿。舜卿曰:「彼眾我寡,柰何﹖」先生曰:「在謀不在眾。」遂分兵為二,姚兕將而左,种誼將而右,卒破洮州,擒鬼章。捷聞,百寮表賀,遣使告永裕陵。言者以為邀功生事,止遷一官,歷集賢校理,權副陜西轉連。召詣闕,哲宗勞之曰:「洮河之役,可謂高功,但恨賞太簿耳。」對曰:「皆上稟廟算,臣何力之有。惟將士勳勞未錄,此為歉也。」因陳其本末。拜衛尉少卿。帝數訪邊防利病,先生具慶歷以來邊臣施置藏否,朝廷謀議得失,及方今御敵之要,凡十六事,名曰《紹聖安邊策》,上之。歷知邠州、河中腐、秦州、陜州,進直龍圖閣。自復洮之後,諸國悉入貢。卒,年六十。先生之學,以經世安攘為主,非瑣瑣章句,矇瞳其精神,以自列于儒者之比也。故其志氣豪邁,于事功多所建立。議者以用不盡其材為恨。(修)。

謝山《游景叔墓誌跋》曰:游先生墓誌雖言與橫渠游,而不言受業,疑非弟子。然其文則張公舜民,其書則邵公,其篆則章公楶,皆元祐黨人之同岑。而所鐫工人為安民,尤可珍。予方修《宋儒學案》,得此,為之喜而加餐。(梓材案:《宋史》支學于橫渠)。

忠憲种先生師道

种師道,字彝叔,洛陽人。少從橫渠學。以祖世衡蔭,補三班奉職,試法易文階,為熙州推官,權同谷縣。又通判原州,提舉秦鳳常平。議役法忤蔡京旨,換莊宅使、知德順軍。又謂其詆毀先烈,罷入黨籍,屏廢十年。後擢知懷德軍,累遷洺州防禦使、知渭州。詔帥七路兵征藏底城,八日克之,徽宗得捷書,喜進秩。從童貫為都統制,拜保靜軍節度使。貫謀伐燕,使之盡護諸將,諫曰:「鄰有盜不能救,又乘之而分其室,無乃不可乎﹖」貫不聽。遼使來請曰:「女真之叛本朝,亦南朝所惡也。今射一時之利,棄百年之好,結豺狼之鄰,基他日之禍,謂為得計乎﹖」貫不能對。先生諫宜許之,又不聽,密劾其助賊,王黻怒,責致仕,而用劉延慶代之。延慶敗績盧溝,帝思其言,,召用之。已復致仕。金人南下,趣召之,加檢校少保、靜難軍節度使、京畿河北制置使。時先生方居南山豹林谷,聞命,即至洛陽。以其春秋高,天下稱為老种。卒,贈開府儀同三司。後加贈少保,諡忠憲。(修)。

祖望謹案:橫渠弟子埒于洛中,而自呂、蘇、范以外寥寥者,呂、蘇、范皆以程氏而傳,而南渡後少宗關學者,故洛中弟子雖下中之才皆得見于著錄,而張氏諸公泯然,可為三歎!予于《宋史》得游、种二公,于《晁景迂集》得張舜民,于《童蒙訓》得田腴,于《程子語錄》得薛昌朝,于《閩志》得邵清。。而潘拯乃關中一大弟子,竟莫得其詳。

潘康仲先生拯

潘拯,字康仲,關中人。。嘗問:「人之學,非願有差,只為不知之故,遂流于不同。不知如何持守:」程子言:「且未說到持守。持守甚事﹖須先在致知。致知,盡知也,窮理格物便是致知。」(參《程氏遺書》。)

(梓材謹案:此條見《遺書》卷十五《入關語錄》,關中學者所記伊川先生語,或云明道先生語。又案《伊洛淵源錄》《龜山誌辯》云:「凡公卿大夫之賢者,于當世有道之士,莫不師尊之,其稱先生有二義:一則如後進之于先進,或年齒居長,或聲望早著,心高仰之,故稱先生;若韓子之于盧仝,歐陽永叔之于孫明復是也。其一,如子弟之于父兄,居則侍立,出則杖屨,服勤至死,心喪三年,若子貢、曾子之于仲尼,近世呂與叔、潘康仲之于張橫渠是也。」據此,則先生之事橫渠可知矣。)

修撰李潏水先生復

李復,字履中,長安人也。(雲濠案:先生世居開對祥符,以父官關右,遂為長安人。《朱子語錄》稱為閩人,蓋傳寫之誤。)學者稱為潏水先生。以進士累官中大夫、集英殿修撰。先生于呂、范諸子為後輩,然猶及橫渠之門。紫髯修目,負奇氣,喜言兵事。于書無所不讀,亦工詩。崇寧中,邢恕為涇原經略使,謀立邊功以洗誣謗宗廟之罪,因納許彥圭之說,請用車戰法及造舟五百艘,將直抵興、靈,以控夏國。時先生方為熙河漕使,詔下委之,先生奏云:「奉聖旨,令本司製造戰車三百兩。臣嘗覽載籍,古者師行固嘗用車,蓋兵不妄動,征戰有禮,不為詭遇,多在平原廣野,以車可行。今盡在極邊,戎狄乘勢而來,雖鷙鳥飛翥,不如是之迅。下寨駐軍,各以保險為利。其往也,車不及期;居而保險,車不能登;歸則敵多襲逐,爭先奔趨,不暇回顧,安能收功﹖非若古時之可用也。臣聞此議出于許彥圭,彥圭因姚麟而獻說,朝廷遂然之,不知彥圭劇為輕妄。唐之房琯嘗用車戰,大敗于陳濤斜,十萬義軍無有脫者。畿邑平地且如此,況今欲用于峻阪溝谷之間乎﹖又戰車比常車闊六七寸,運不合轍,牽拽不行。昨來兵夫典賣衣物,自賃牛具,終日方進五七里,遂致兵夫逃亡,棄車于道,大為諸路之患。今乞便行罷造。如別路已有造者,乞更不牽拽前來。」又乞罷造船,奏云:「經略使乞打船五百隻,于黃河順流放下,至會州西小河內藏放。有旨專委臣監督,一年了當。契勘本路只有船匠一人,須乞于荊、江、淮、浙和雇,又釘線物料亦非本路所出。觀恕奏請,實是兒戲!且造船五百隻,若自今工料并備,亦須數年。自藺州駕放至會州,約三百里,北岸是敵境 ,豈可容易!會州之西小河鹹水,闊不及一丈,深止一二尺,豈能藏船﹖黃河過會州入韋精山,石峽險窄,自上垂流直下,高數十尺,船豈可過﹖至西安州之東,大河分為六七道,水淺灘磧,不勝舟載,一船所載,不過五馬二十人,雖到興州,又何能為﹖又不知幾月得至。此聲若出,必為夏國侮笑。臣未敢便依指揮擘畫,恐虛費錢物,終誤大事。」疏上,徽宗感悟,罷之。已而卒以議邊事不合罷官。久之,金人犯關中,先生已老且病,高宗以舊德強起之,知秦州,空城無兵,卒死于賊。(修)。

祖望謹案:《宋史》不為先生立傳。洪文敏公特載二疏于《隨筆》中,稱其忠鯁,然似未知先生之死事者。若知之,則《宋史》曾經文敏之手,不應但附見之《邢恕傳》中也。予讀《樓宣獻公集》,始得之。先生論孟子集義養氣之旨,謂:「動必由理,故仰不愧,俯不怍,無憂無懼而氣自充。舍是,則明有人非,幽有鬼責,自歉于中,氣為喪矣,故曰『無是餒也』。」朱子稱其能得大旨。所著有《潏水集》,今無傳。予從三館中得見《永樂大典》,則先生之集在焉,(雲濠案:《潏水集》四十卷,乾道間刻于饒郡,即朱子所謂信州本。後多散佚,今存十六卷,其間有經解,《易》象、算術、五行、律呂及所上奏議、詩則失傳久矣。)大喜,欲鈔之,而予罷官,遂不果。

(梓材謹案:宋有兩李復,一即先生,一字信仲,見《水心集》。謝山《答臨川親問》云:「潏水是關中之李復,在元祐、紹聖時極稱博學,關中之有文名者也。。信仲與之同名,時之相去則甚遠。」)

太學田誠伯先生腴

田腴,字誠伯,安丘人也,後從河南。從橫渠學,而與虔州宿儒李潛善。每三年治一經,學問通貫,當時無及之者。尤不喜佛學,力詆輪迴之說,曰:「君子職當為善。」建中靖國間,以曾子開薦,除太學正。崇寧初罷去。先生之叔明之,安定先生高弟也,其學專讀經書,不治子史,以為非聖人之言皆不足治。而先生不以為然曰:「博學詳說,然後反約。如不覽,非博學詳說之謂也。」先生嘗言:「近世學者無如橫渠先生,正叔其次也。」蓋其守關學之專如此。右丞呂好問兄弟嚴事之。(補)。

田先生說(呂紫微居仁記)。

予用心多使氣勝心,每心有所不善者,常使氣勝之。自知如未得為善。

祖望謹案:此不免把捉,故未善。

「居敬行簡」之言,仲弓未以聖人之言為然而問之,而聖人以仲弓之言為然也。學聖人者,如仲弓可也。

祖望謹案:李君行亦然。

《公羊》不知聖人之意,立言多害。如母以子貴及人臣無將,至令兩漢時尊丁、傅及誅大臣,蓋用《公羊》之說。

讀經自當先看解說,但不當有所執,擇其善者從之。若都不看,不知用多少工夫,方可到先儒見處。

讀書須是盡去某人說某人說之心,然後經可窮。

祖望謹案:先生叔明之謂讀經不必看諸家,故先生有前一條之說,而又以此一條防其弊。

(梓材謹案:謝山所錄田先生說凡六條,其一條移為藍田《附錄》。)

太學邵彥明先生清

邵清,字彥明,古田人。元祐間太學諸生有「十奇士」號,先生與焉。嘗從張橫渠學《易》,遂不復出。有故人任河南尹,召之,先生曰:「子以富貴驕我邪﹖」卒不往。(參《姓譜》。)

待制張浮休先生舜民

張舜民,字芸叟,邠州人也。慶歷中,范文正公見其所作,異之。舉進士,為襄樂令。新法行,先生上書謂:「裕民所以窮民,強內所以弱內,辟國所以蹙國。以堂堂之天下,不當與小民爭利。」時皆壯之。已而環慶帥高遵裕辟掌機宜文字。坐軍中作詩訕謗,謫監郴州酒稅,以赦得原。元祐初,司馬溫公舉先生才氣秀異,剛直敢言,召試,得秘閣校理。除監察御史,疏論:「西夏強臣爭權,戎心桀驁,豈宜加以爵命,當興師問罪。」因及太師文彥博,左遷判登聞鼓院,臺諫交章爭之,請遠先生職名,不報。逾年,通判虢州,提舉秦鳳路刑獄。入為金部員外郎、秘書少監。使遼還,除直秘閣、陜西路運使,俄知陜州。徽宗即位,韓儀公忠彥為左相,除諫議大夫。居職七日,所上事六十章,極陳陜西之弊,河北之困。尋為吏部侍郎兼侍講。時儀公引范恭獻公純禮為右丞,而召劉公安世、呂公希純還禁從,以先生列九卿,朝班有起色。門下侍郎李清臣恨之,首罷右丞,外除安世帥定武,希純帥高陽,使不得入朝,又出先生以龍圖閣待制知真定,儀公不能遏也。曾布為右相,亦惡諸君子,范致虛乃奏曰:「河北三帥連橫,恐非社稷之福。」于是安世、希純同日報罷,而先生亦以改同州謝表言紹聖逐臣云「脫禁錮者何止一千人,計水陸者不啻一萬里」,又曰「古先未之或聞,華竟不知其罪」,坐訕謗落職知鄂州。然清臣亦為布陷,出守北京。先生遂坐元祐黨籍,謫楚州團練副使,商州安置。凡五年,許自便。尋復集賢殿修撰,致仕。其歸也,杜門自守,不見賓客。時為山游,跨一羸馬,葛巾道服,飢則啖一甌,人皆服其清德。紹興中,贈寶文閣直學士。先生少慷慨論事。其使遼也,見耶律延禧為皇太孫,所喜者名茶古畫,音樂姬侍,因著論,以為他日必有張義潮挈十三州以歸朝者,當不四十年見之,其文豪邁有理致,而尤長于詩。自稱年踰耳順,方敢言詩,百世之後,必有知音者。自號浮休居士,有《畫墁集》一百卷。(雲濠案:《畫墁集》今存八卷。)先生之從橫渠學,見于《晁景迂集》中,他書無所攷也。攷橫渠之卒,先生為之乞贈于朝,以為孟軻、楊雄之流。且景迂及與先壬游者,必不妄。惜乎《畫墁集》今世無是本。予雖曾從《永樂大典》中見之,而未得鈔其論學之緒言耳。(補)。

(梓材謹案:謝山所節呂紫微《童蒙訓》,有一條云:「崇寧間,張公芸叟既貶復歸,閉門自守,不交人物。時時獨游山寺,芒鞋道服,跨一羸馬,所至從容,飲食一甌澹,更無他物,人皆服其清德。」今檢謝山補撰張先生傳已入其中,則此乃釆入諸《學案》而未刪去者也,故于《紫微學案》節之。)

殿丞薛先生昌朝

薛昌朝,字景庸,橫渠門人。嘗為御史,論新法。程子嘗曰:「天祺有自然德器,似箇貴人氣象,只是卻有氣短處,規規太以事為重,傷于周至,卻是氣局小。景庸只是才敏。須是天祺與景庸相濟,乃為得中也。」陳古靈嘗薦先生于朝曰「才質俱美,持法端直,可置臺閣。」時先生為殿中丞,充秦鳳、熙河路句當。(補)。

◆晉伯門人(范、周三傳。)

臺諫馬先生涓

馬涓,字口口,南部人。其父從政,初未有子,買一妾,詢知其父母死不克葬,故自鬻,遂歸妾,不責所負。後夢一翁謝曰:「我,妾父也,聞之上蒼矣。願君家富貴,涓涓不絕。」及生先生,因以夢中語為名。元祐中,登進士第一。晉伯帥秦州,先生入判幕府,自稱狀元,晉伯謂曰:「狀元云者,及第未除官之稱也。既為判官,則不可。今科舉之習既無用,修身為己之學不可勉。」又教以臨政治民之要,先生自以為得師焉。後立朝為臺官,有聲。崇寧二年,陷黨事,安置吉州。(參《姓譜》)。

附錄

口口口曰:馬涓官南京,元城在焉。馬涓廷試日,元城作詳定官所取也,而涓不修門生禮,元城微不喜。客以告涓,曰:「不然。省闈專設主文,是以有門生之稱。殿試蓋天子自為座主,豈可稱門生于他人。幸以此謝劉公也。」元城聞而是之,自是甚懽。(補)。

太學張先生瞻

張瞻,字景前,口口人。晉伯為秦帥,先生之父為倅,遣之聽講。及入太學,晉伯曰:「微仲弟不必見,不如見與叔弟。」其時汲公為宰相,而晉伯以為不必見,則知先生蓋亦有志于實學者也。

◆和叔家學

呂先生義山

呂義山,字子居,和叔先生之子也。范侍郎育稱其能紹家學。亦嘗請業于程門。與叔嘗致書伊川先生,書曰「大臨更不敢拜書先生左右,恐煩枉答,只令義山持此請教。蒙塞未達,不免再三浼瀆,唯望乘間口諭義山,傳誨一二,幸甚!」是先生能傳程門講席往復之語,其有得于學可知矣。伊川與與叔先生解「中」字不可即謂之性,先生對以「中者性之德」,伊川以為近之。(補。)

祖望謹案:和叔止一子,見《行狀》,則義山之即為子居無疑。程子《集》中注云:「子居,和叔之子。一云義山之字。」夫和叔之子即義山也,「一云」二字蓋門人不知而誤增之。胡文定公又疑其為邢子居,則尤無稽之言。關中自南渡後,道梗不通接,藍田學派遂至無徵,今僅得列名學案,而其生平之詳不可得而攷矣。

◆藍田門人

正字周浮沚先生行己

忠簡許橫塘先生景衡(并為《周許諸儒學案》。)

太學沈石經先生躬行

閤門謝先生天申(并見《周許諸儒學案》。)

◆景叔家學(高平三傳。)

運使游先生

游,殿院師雄子也。知真定縣。時朝廷新得燕山,其倉廩虜人皆席卷去,燕山大饑。朝廷命府州縣輸糧,調牛車,所在鼎沸,惟先生寂然無所為。吏人懼,更進言之。曰「姑去,訴縣糧已集,將行矣。」吏人皆叩頭言:「罪不細!且此事非倉卒可辦,今尚未蒙處分,柰何﹖諸縣且行矣!」先生曰:「使諸縣行,乃白。」已而諸縣皆行,先生乃召其民曰:「輸粟事如何﹖」民皆曰:「晚矣!」先生曰:「不然。吾所以不徵汝糧,調汝牛車者,正以吾自有糧在燕山故也。」民驚曰:「如何﹖」先生曰:「汝第往!燕山固自有糧也。汝每鄉止擇能辦事者數人,齎輕貲往糴之。」民皆惘然,遂敷出金銀,一一為區處畢,臨行,又謂其人曰:「有餘金,當盛買牛車以歸。」民至燕山,所在糧運坌集,米賈頓落,河北等路米有餘,遂糴納之。先至者以量兌久不得納,皆賣牛車以自給,其遣人遂以餘金買之,皆乘而歸。後其事達朝廷,遂擢先生為河北運使。(參《北窗灸輠》。)

(梓材謹案:謝山《學案》標目有先生之名,而未為傳,其名作議,蓋本施氏《北窗炙輠》也。近得《游景叔墓誌》石刻于諸味青學博星杓,蓋景叔諸子名皆從立。先生為景叔第三子,舉進士,則作為是云。)

◆誠伯門人

右丞呂先生好問

縣令呂先生切問(并見《滎陽學案》。)

◆彥明家學

邵蒙谷先生整

邵整,字宋舉,彥明子,自號蒙谷遺老。與從口景之以家學自相師友,教授生徒,常百餘人。邑人蘇在璋從之遊,終其身。先生少嘗從合沙鄭少學《易》,傳《六十四卦圖說》。(參《姓譜》。)

教授邵先生景之(別見《劉胡諸儒學案》。)

◆蒙谷門人(高平四傳。)

知州蘇雙溪先生大璋

蘇大璋,字顒之,古田人也。學于蒙谷先生。少潁悟,年十三通《周易》。成慶元進士,為道州教官,以闡揚正學為己任。召試館職,除正字,遷著作郎。力言禁錮道學之非,忤大臣意,遂累章丐外,知吉州。歸,自號雙溪。(補。)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