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圆觉经析义疏卷第一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贤宗后学 通理 述

嗣法门人 心兴 较订

△第九总释名题者。谓名者实之宾。题者经之纲。一经大义。摄在名题。故云总释。谓总释一经大义。于名题中也。于中分四。一略释五名。二详释现题。三附辩古法。四后释卷次。初。

按经中佛自所说。有五种题名。一曰大方广圆觉陀罗尼。(此以法义为名。谓圆觉是法。大方广是义。陀罗尼是梵语。此云总持。谓圆觉一法。能总一切。大方广三义。能持无量义。故总以陀罗尼名之)二曰修多罗了义。(此以胜慧为名。修多罗乃诸经通名。权渐之经。名不了义圆顿之经。名为了义。依之修习。能成广大甚深智慧。故是以胜慧为名也)三曰秘密王三昧。(此以胜定为名。三昧乃诸定总名。权小所修不称秘密。以可测故。亦不称王。不自在故。诸佛菩萨所住。乃称秘密与王。依之修习。乃得自在神用。权教小乘。所不能测。故是以胜定为名也)四曰如来决定境界。(此以圆果为名。谓如来是已成之佛果。凡是有心。决定当得。所谓果彻因源是也)五曰如来藏自性差别。(此以圆因为名。如来藏自性。是未成之佛因。贤圣等妙。皆自性之差别。所谓因该果海是也)大疏云。事周理尽。须建五名。(为令行人。依真法义。成胜定慧。修证圆因果也)取要标题。且存两号。(讲演时名繁难称。故标题。唯取要者。且存而号者。一名大方广圆觉。二名修多罗了义。合此二名。共为一题。略去陀罗尼三字。后三名亦皆不取。以三昧因果。皆以法义胜慧百得建立。故惟以二名为要也)略释五名竟。

△二详释现题二。一释所诠法义。二释能诠名目。初。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卷上

大疏云。凡欲解了义经论。先须明释法义。依法解义。义即分明。以义照法。法即显著。故论中。(起信论中)欲显大乘深隐性相道理。先开此二。如论云。摩诃衍者。略有二种。一者法。二者义。法指一心。义开三大。今此中五字。圆觉二字。正是其法。以圆觉在缠。即是如来藏性故。论云。所言法者。即众生心。为欲众生。发其大乘信根。故目此圆觉在缠。为众生心也。大方广三字。即名为义。以如次即是体相用三大义故。大疏云。大者当体得名。常遍为义。当体者。当圆觉之全体。无边涯。绝分量。强名为大。拣非法相宗中。对小言大之大。以对小言大。则大有分限。非真大故。常遍为义者。常则竖通三世。遍则横该。十方。竖通三世者。过去无始。未来无终。无有一法能先后之。唯此能先后于诸法。故名为大。如涅槃云。所言大者。名之为常。横该十方者。外则能包。内则能遍。无有一法能包遍之。唯此能包遍于诸法。故名为大。如涅槃云。所言大者。其性广博。犹如虚空。方者就法得名。(以方者法也)轨持为义。轨则轨生物解。持则任持自性。轨生物解者。如众生悟入圆觉。虽因善友开示。然其智解。从觉性生。如水土之润。生谷芽等。芽从种生。不从水土。故知悟入圆觉。还依圆觉为方以轨之。任持自性者。以一切众生。皆具本觉。虽流浪六道。而此觉性不曾失灭。设能依此修证。则一切胜因妙果。皆从此出。如文殊章。世尊答文殊云。有大陀罗尼。名为圆觉。清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密。教授菩萨。是知修证圆觉。还依圆觉为方以持之。广者从用得名。(大用繁兴。即是广也)多博为义。多则此圆觉性。本有过尘沙之妙用。潜兴密应。无有休息。无有穷尽。此则以多名广。如世间凡数之多者。即名为广。博则此无尽用。一一同于觉性。无有边际。无有分限。如普眼章。世尊答普眼云。觉性遍满。圆无际故。当知六根遍满法界。根遍满故。当知六尘遍满法界。尘遍满故。当知四大遍满法界。如是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遍满法界。此则以博名广。如世间凡量之博者。亦名为广。圆觉二字。直指其法。言上来所称大方广者。毕竟是甚么法耶。故直指圆觉示之。意显即是圆觉性故。若释其义者。满足周备曰圆。显此外更无一法故。虚明灵照曰觉。显此中不存一念故。又具足大方广义。该尽世出世法。故名为圆。备历本如究竟。照彻凡非凡位。故名为觉。裴相国序云。统众德而大备。烁群昏而独照。故曰圆觉。此之谓也。

△次释能诠名目。修多罗三字。是诸经通名。了义经三字。是当经别目。总别合称。意显此经。乃诸经中了义经也。修多罗华梵名义。已于藏乘分摄中释。了义者。决择究竟显了之说。非覆相密意含隐之谈。顺宗皇帝问。诸经中何者了义。何者不了义。清凉答云。佛一代教。若约本为一事。八万度门。莫非了义。若圆器受法。无法不圆。得之由人。亦皆了义。此二不足拣别。今约开方便门。示真实相。有了不了。故净名涅槃宝积等经。皆云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言不了义者。谓小乘教。了义经者。谓大乘教。又大乘教。复有了不了。谓有大乘。虽六度悲智兼修。而定说三乘不一。亦非了义。若有会归一极。以玄炉陶于群像。智海总乎万流。无二无三。无不成佛。中道理观。不共二乘。方为了义。又大宝积经。佛告舍利弗。若诸经中。宣说世俗。名不了义。宣说胜义。名为了义。若诸经中。宣说作业烦恼。名不了义。宣说烦恼业尽。名为了义。若诸经中。宣说厌离生死。趣求涅槃。名不了义。宣说生死涅槃。无二无别。名为了义。若诸经中。宣说种种文句差别。名不了义。宣说甚深难见难觉。名为了义。此等乃祖佛料拣。固应无惑。细研本经语意。知非不了义教。故题中特标为了义经也。(问。修多罗与经字。但华梵文异。今双置题目。岂非繁重。答。梵文总指诸部。华文别目当经。封总彰别。不唯非是繁重。且显当经了义。独胜于诸修多罗耳)详释现题竟。

△三附辩古法二。一立题法。谓诸经题目。或佛说时。便自立名。如妙法莲华经等。或佛灭后。结集者立。如佛说阿弥陀经等。今经是佛自立。结集裁成。如前略释五名中说。又人法喻三。单复具足。例有七种。一单人。如净名。二单法。如涅槃。三单喻。如宝积。四法喻复。如妙法莲华。五人法复。如胜天王般若。六人喻复。如佛说梵网。七具足三。如大方广佛华严。今经若通论五题。则例同华严。若唯就现题。则立准涅槃。

△二释题法。谓古释有二。一作对释。二离合释。今作对有三。一圆觉是法。大方广是义。为法义对。二经字是能诠教。属事。大方广等是所诠法。属理。为理事对。亦教理对。三修多罗。乃诸经通名。了义经。为当经别目。为通别对。离合亦三。一大字是体。能具相用。得胜之义。方字是相。广字是用。为体所具。得劣之义。方广上加之字。依主释也。二了义是用。经字是体。经上加即字。体持业用。持业释也。三大方广圆觉。是修多罗藏中之了义说。故称为经。居近邻强。邻近释也。此与上科盖为不废古式。略备参考。余或可通。避繁不悉。附辩古法竟。

△四后释卷次。卷者。对舒而言。谓舒之以便诵持。卷之以便供奉也。又古经书多以轴为卷。今易制未译其名耳。上者下之对也。此经文有两卷。数配两仪。故以上下分之。此卷居上也。(按诸经。此下多出译人。注疏家皆详细释之。今此经译人。事籍无可考稽。已略见于第七门中)总释名题竟。

△十别解文义分三。一叙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此三分者。始于道安。证于亲光。盖以经无丰约。皆具乎此。依此科经。如首身足。各有分齐。不相紊乱。故称弥天高判。今古通遵。乃诸经科判之所由始也)此且通标三分。下乃别依分释。

初叙分(叙一经之来源。述说法之由致)二。一结集证信叙。二问答发起叙。初。

(具六。谓信闻时主处众也。关一则大教不兴。故古德判为六种成就。云证信者。以主伴依正。能所分明。证是佛说。令人生信故。亦名通叙。六种成就。诸经通有故。亦名经后叙。以是说经之后。结集建立故。结集建立。有意有因。建立之因者。按龙胜论云。佛将入灭时。阿难悲哀。阿尼楼豆谓言。汝是持佛法人。当咨问后事。难[巳]云何后事。豆言。汝问佛灭度后。我等以谁为师。依何而住。恶性比丘。云何调伏。结集法藏。经初当置何语。阿难承教。一一咨问。佛依问而答。我灭度后。汝等以戒为师。依四念处住。恶性比丘默而摈之。一切经初。当置如是我闻等语。由是凡属佛经。皆置此语。无此语者悉属伪造。建立之意有三。一断疑。准智度论。佛灭度后。众请阿难登座。结集法藏。感身相好同佛。众起三疑。一疑世尊重起。二疑他方佛来。三疑阿难成佛。一唱此语。知是结集法藏。三疑顿断。二息诤。以阿难与众。德业颇齐。若不推尊从佛。恐与诤论。一唱此语。显是授受有源。群诤自息。三异邪。以西域外道经初。置阿忧二字。阿翻为无。忧翻为有。意显诸法虽多。不出有无。断常之见。大抵如是。今置此语。明是出世正法。拣异邪经)分三。一标信与闻。二时主及处。三法众同会。初。

如是我闻。

如是者。信成就也。为顺此意。解作信顺之词。以信则言如是。不信则言不如是故。华严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故首标之。又如是者。许可之词。佛地论云。结集时。诸菩萨咸共请言。如汝所闻。当如是说。传法菩萨。便许可言。如是当说。如我所闻。(云云)又如是者。指法之词。有能指所指之别。能指即结集之人。所指即结集之法。结集之人有二。如纂灵记云。摩诃衍藏。是文殊师利与阿难海。在铁围山间结集。所指之法。有事有理。事则能诠虚文。从此以后。直至欢喜奉行。皆如是之事。理则所诠实义。经云。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又云。依愿修行。渐断诸障。障尽愿满。便登解脱。清净法殿等。皆如是之理。若事若理。总属此法。故不别指。直言如是。若连下释之。是结集者。对众标唱之语。盖谓如是之法。我从佛闻也。我闻者。闻成就。谓成就虽在信顺。临期实赖音闻。不有音闻。教体何立。故楞严云。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释义则拣别宾主曰我。声来达耳曰闻。合论则是结集者。自谓耳提面命。亲从佛闻。拣非私淑读古者比也。又从凡至圣。说有四我。一凡夫遍计我。二外道宗计我。三诸圣假立我。四法身真实我。今就文殊与阿难海。应属后二。以无遍计及邪计故。闻谓耳根发识。声在可闻处。作心欲闻。即便得闻。今不云耳闻。及识闻等。但云我闻者。废别从总。易明了故。若按空生晏坐。帝释散花。则闻既无闻。我何有我。无我无闻。乃一乘顿教之真我真闻也。标信与闻竟。

△二时主及处。

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至)于不二境现诸净土。

一时者。时成就也。谓临期虽在音闻。说听全凭佳会。不有佳会。大法难弘。故古德云。世事合会。尚待昌期。大法弘宣。岂违佳运。释义则一者。始终究竟之谓。时者迁流转变之义。合论则说无异座。听无异席。说听事毕。一期究竟。名为一时。又时乃不相应法。或否或泰。俱以时称。今云一者。拣非否也。以否则不能究竟。不得称一故。不云年月日者。以如来说法。通乎上下。(谓天上人间也)灭后结集。达于遐迩。年月日纪。难以对同。故总以一时该之。若依当经所宗。则是心境泯。理智融。凡圣如。本始会。此诸二法皆一之时也。婆伽婆者。主成就。谓说听虽期良时。御众必推教主。不有教主。群机何归。然诸经教主。多用佛字。乃梵语之略。具云佛陀耶。此翻觉者。谓自觉觉他。觉圆满故。是十种通号之一。今云婆伽婆者。名具六德。义该十号。显最胜也。名具六德者。一自在德。谓五住不能染。二死不能系故。二炽盛德。谓身光与智光。降魔制外故。三端严德。谓具相及妙好。端正严丽故。四名闻德。谓名闻遍十方。称扬无尽故。五吉祥德。谓灭罪销灾障。赐福延寿龄故。六尊贵德。谓世间出世间。尊重珍贵故。为具六德。故经存梵语。五不翻中。含多义不翻也。义该十号者。自在摄二。谓证理自在。则摄如来。化他自在。则摄应供。炽盛摄一。谓降魔炽盛。则摄正知。制外炽盛。则摄遍知。端严摄一。谓相好端正。则摄行足。相好严丽。则摄明足。名闻摄二。谓名闻周遍。则摄妙往菩提。称扬无尽。则摄达伪通真。吉祥摄一。谓到处皆吉。摄无上士。转难成祥。摄调御丈夫。尊贵摄三。谓世间尊贵。摄天人师。出世尊贵。则摄于佛。据此则三世间主。共相尊贵。则摄世尊。良以根钝众生。乐减厌繁。若但言佛。则太减。遗九德故。若通言十。则太繁。难忆持故。今言婆伽婆者。均于繁减。亦不遗彼繁减。是不唯显其最胜。且忆持亦易耳。入于神通等。处成就也。谓御众虽推教主。际会必依宏方。为说一乘顿教。故现法界玄境。大光明藏。即一真法界智也。具一切智。遇缘则兴。故名为藏。称法界起。还照法界。故以大光明称之。益以神通者。不可思议曰神。无能障碍曰通。意显此智。唯证乃知。难可思议。有缘则应。无能障碍故。入之一字。对下三昧而言。谓智契法界。则是入此三昧。入此三昧。法界之理现前。唯受此理。不受余受。故益以正受。若以三身言之。智契法界。则是现法性身。依法性土。身土同为一法界故。一切如来。已成佛果人也。已成佛果。现自受用身土。故曰光严。以自受用身土。皆有光明。及庄严故。住持者。依法界住。为法界持。意显一切如来。所有自受用身土。皆依法界性为缘起也。众生者。众处受生。以有无明昏浊。烦恼杂染。不清净故。当其无明未起。烦恼未生。原本自有清净觉地。即法界是。意显凡诸所有众生身土。亦依法界性为缘起也。缘起无性。故曰身心寂灭。谓生佛身心。皆归寂灭。寂无形。灭不生。故然身心为能依。既已寂灭。所依胜劣二土。岂有形生。是唯有法界平等。即是本性实际。包罗万有。弥纶太虚。故云圆满十方。唯是一法界性。本无二体。逢缘变现诸法。故能随顺。今当为诸菩萨。演斯顿教。故且于不二竟。现诸净土。据此则他受用身土。仍依一真法界性为缘起耳。时主及处竟。

△三法众同会三。一举类标数。二列上首名。三与伴同会。初。

与大菩萨摩诃萨十万人俱。

初举类。与者相与。意有所为。为演一乘顿教之法。故尔相与大菩萨类。为是一乘顿教机故。菩萨者。略梵语。具云菩提萨埵。此翻觉有情。有三义。一约自利。谓菩萨是能觉悟之有情。拣凡夫不自觉故。二约利他。谓菩萨能觉悟一切有情。拣二乘不觉他故。三约两利。谓菩萨上求佛觉。下化有情。显行愿兼资。悲智双运故。首言大者。拣权渐教故。大疏云。信大法。解大义。发大心。证大道。行大行。趣大果。六事俱大。显是实教及顿教故。摩诃萨。具足应云。摩诃菩提萨埵。摩诃亦翻为大。(问与上大字何别。答。上是拣权渐。此复拣地前)谓此菩萨。又是实教顿教中之大菩萨。拣非地前诸位可比。末四字标数。谓一类相从者。大数约有十万。同德同心。和合集聚。故云俱也。举类标数竟。

△二列上首名。

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至)贤善首菩萨等而为上首。

首句总指其名。文殊下依次别列。文殊师利者。梵音之讹。正云曼殊室利。此翻妙吉祥。以初生时。有祥光满室之兆故。亦翻妙德。谓智德深妙。华严云。了了见佛性。犹如妙德等。道成先劫号龙种尊王。现证北方。为摩尼宝积。当来成佛。名曰普现。影向大化。示同菩萨。华严表根本智。今经为发起师。一乘顿教。非智莫解。故首标之。梵语邲轮䟦陀。此云普贤。悲华经云。我誓于秽恶世界。行菩萨道。使得严净。我行要当胜诸菩萨。宝藏佛言。以是因缘。今改汝字。名为普贤。据此则普贤之名。应具二义。一者秽恶世界。使得严净。是普化众生。皆令成贤。二者我行要当胜诸菩萨。是普超同伦。独让我贤。古德云。行弥法界。德无不遍曰普。随心益物。乘时设化曰贤。与悲华亦不相违。常见塑画圣像。多以文殊普贤为对。盖以文殊表智。普贤表行。智行相成。如目足更资。今经亦尔。故次列之。普眼者。依本经佛答其问。略具二义。一者普见诸法清净。是大智普眼。二者普见众生同佛。是大悲普眼。金刚者。最坚最利。一切无能坏。能坏于一切。菩萨之智慧亦尔。烦恼不能侵。魔外不能动。能断一切障。能除一切碍故。观经中备起三难。乞世尊销末世之疑。其义可见。智既如此。能含能生无尽功德。故名为藏。弥勒此云慈氏。由过去遇大慈如来。得慈心三昧。又由在母胎时。其母使有慈心。故以慈氏为姓。名阿逸多。此云无能胜。谓位居补处。除佛无能胜故。若依本经。则菩萨深究爱根。荡除细惑。人所不及。况复能胜哉。清净慧者。慧用了然。无住无著。一切幻化所不能染故。大疏云。若慧不清净。即落地位。滞因果。乖觉性。菩萨不尔。故以清净慧为名。威德自在者。有威可畏。有德可仰。魔外不能娆。妄惑不能侵。依本经则三观成就。功用猛利。故能尔也。辩音者。具无碍辩。能辩一切差别言音。如本经佛说二十五种轮观。单复圆修。唯菩萨能辩识。亦唯菩萨能宣传故。净诸业障者。断惑证真。身三口四。永不生故。依本经则一切业障。尽依四相而生。菩萨致问。如来为说。能令一切众生。净诸业障。故仍依之名也。普觉者。生死涅槃。犹如昨梦。菩萨能觉。其觉可谓普矣。依本经则我人生寿。能生业障。因枝寻本。易得觉了。至于作止任灭。但障禅那。任运而兴。觉了成难。菩萨因问而觉。觉斯周普。圆觉者。妄尽真极。如望夜月故。依本经则克期修证。心不放舍。诸障销灭。佛境现前。菩萨乃过来人也。贤善首者。以善为贤。无过弘法。菩萨能之。故为首也。依本经则流通圣教。端赖此人。故为至贤至善之首。等字非等下。乃等上十一位。合十二位。为十万人之上首也。列上首名竟。

△三与众同会。

与诸眷属皆入三昧同住如来平等法会。

诸眷属者。除上首外。余诸所有人也。然上首既有十二。若人各一万眷属。合有十二万人。或亦多少不定。则上云十万者。亦唯约大数言之。上首护念曰眷。摄令从道曰属。是则此之众人。时时为上首护念。摄令从道。当此圆觉妙场。故相与而来也。皆入三昧者。有二义。一者佛力所加。二者智同于师。佛力所加者。如来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则是以法界智。契法界性。而此之众人。皆在法界性中。顿觉身心轻安。智契法界。故云皆入三昧。智同于师者。十二上首。皆法身大士。与如来同一法身。佛既入三昧。大士亦入三昧。而此之众人。向为大士护念。摄令从道。已得智同于师。因见师入。自亦从入。故云皆入三昧。然既皆入三昧。自然身心寂灭。平等本际。故云同住如来平等法会。同住者。智契法界故。所称平等法会者。如前所云。圆满十方。(即是平等。以十方同依故)不二随顺。(即是法会。以诸法同出故)是也。又如来既于不二境中。现诸净土。而诸菩萨等。亦应于彼不二境中。现诸净身。(分证受用身)此正所谓机感盈前。不得不说。所谓大众成就者以此。结集证信序竟。

△二问答发起序(文殊问。世尊答。发起一经之端序)三。一文殊代问。二师资缘合。三酬请开示。初三。一众中具仪。二备陈问词。三至三显殷。初。

于是文殊师利菩萨(至)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据上所释。如来既于不二境中。现诸净土。而诸菩萨等。亦应于不二境中。现诸净身。虽曰净身。亦自有清净色相。可别主伴。约此章文殊为主。(非大智不能发起)余众皆伴。故云在大众中。从座而起者。将有所问故。将有所问。三业维诚。故云顶礼佛足。谓文殊以自己最尊之顶。礼如来最卑之足。此显身业诚也。右绕者。意表随顺于佛。必至三匝者。意表初中后际。无间断故。此显意业诚也。长跪者。安危不易。虽时长不以为苦。叉手者。指掌相抵。俨然是端秉一心。如此而白。表所问非常。此显口业诚也。众中具仪竟。

△二备陈问词。

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至)求大乘者不堕邪见。

大疏云。咨来法要。本为众生。故偏称大悲世尊。又悲而云大者。不唯令现前得益。且利及将来也。此中问词有二。愿为此会等。是初约如来问本起法行。此会即平等法会。诸来法众者。通指十二上首。及所统眷属。约上首则与佛同来。约眷属则随上首来。统称法众者。上云皆入三昧。同住平等法会故。说者。谓文殊为众请佛说。如来者。是已成佛果之人。已成佛果。根本起于清净因地。说来乃可凭信。故文殊特为致请。清净因地。即自性清净。为因地心。下文所谓清净觉相是也。法行者。即因地所修无漏妙行。拣非有漏可比。纵有所修。皆非法行。此乃出世轨则。如法如律之行。此且浑言。向下答处。佛自分明显示。及说菩萨等。是次约菩萨。问发心正修。菩萨者。乃未成佛果之人。虽未成佛。誓期必成故。以根器元大。不复乐着小乘等法。信大教。解大理。故能于大乘中发清净心。即菩提心也。不云菩提。而云清净者。以既发此心。修大行。证大果。直取无上菩提。不为一切声闻缘觉等法之所混扰。故云清净。又菩提心有三种。一者直心。谓直心正念真如法故。二者深心。乐集一切诸善法故。三者大悲心。普度一切诸众生故。三心皆名清净者。以正念真如。不念余法。故能清净。乐集善法。对治不善。故能清净。普度众生。不住度相。故能清净。如是则但言清净。而三心具矣。三心既具。诸病无所由生。故能远离。细阅下之十章。章章有病。能障正修。既能远离。则十章之正修成矣。所以本疏判此章为发起序也。能使下。是后约未来。显利益深远。未来者。统言佛灭度后。末世者。远指末法之世。谓正法像法已过时也。去圣时遥。背教日远。不知求大乘者。无庸论矣。纵有发心求大。不知如来因地法行。不学菩萨发清净心。其不至于错乱修习。堕落邪见者。无有是处。文殊悬念及此。致斯二问。求佛开示。令末世求大乘者。知此学此。自能不堕邪见。楞严云。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诸天外道魔王。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今不知不觉。此二亦然。故云尔也。备陈问词竟。

△三至三显殷。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作是语已。谓陈问已竟也。五体者。四肢及头。投地者。问毕结拜。此一请也。大疏云。若唯一二。未展䖍诚。若过于三。礼烦则乱。故唯三请。终而复始者。一请终。从头又请曰复始。是为二请。二请终。复始亦然。是为三请。其殷勤恳切之意。已自可见。文殊代问竟。

△二师资缘合二。一师与资合。二资与师合。初。

尔时世尊告文殊师利(至)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初赞其所问。尔时者。文殊代问已竟时也。告文殊者。以其殷勤三请。要赞许以安其心故。善哉者。赞美词。双言者。赞其二问俱善。不唯有益现在。且兼利末世也。称文殊为善男子者。以其智慧胜妙。遇理能顺。遇事能断故。汝字仍指文殊等。乃兼于余众。以十万合集。文殊问。即余众问故。乃能为诸等。是牒其所问。二事。以显赞善之不虚故。咨询者。咨扣询问。因地法行。如上所释。然问处虽约如来。而令知意在菩萨。故云为诸菩萨等。乃约义牒也。准前文殊第二问。求说菩萨。于大乘中。发清净心。远离诸病。虽为现在。而意在令末世求大乘者。学此不堕邪见。今亦唯是约意而牒。故但云及为末世等。末世众生。去圣遥远。不知求大者。无庸问矣。设有求大乘者。要必得正住持。即是发菩提心也。菩提心有三种。一者直心。正念真如。不念余法。故名为正。二者深心。乐集善法。安住修习。故名为住。三者大悲心。普度众生。摄持自己。故名为持。三心既得。邪见无所从生。故云不堕。如华严云。忘失菩提心。而修诸善根。魔所摄持。今得则不忘。其不堕邪见也必矣。

○汝今下。诫听许说。汝今者。面命文殊。谛听者。诫以谛审而听。勿得以生灭心而听实相法故。当为汝说者。不失人亦不失言也。智论偈云听者端视如渴饮。一心入于语义中。(可当诫听之句)踊跃闻法之悲喜。如是之人可为说。(可当许说之句)然世尊既已赞其所问。仍复诫听许说。是师缘与资合矣。师与资合竟。

△二资与师合。

时文殊师利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奉教者。奉闻诫听许说之教。欢喜者。喜其现未俱利。不空问也。及诸大众者。兼十万人。默然而听者。不涉余缘。澄心谛听。如十地经云。如渴思冷水。如饥思美食。如病思良药。如众蜂依密。我等亦如是。愿闻甘露法。即奉教喜听之义也。然文殊既已奉教欢喜。仍复同众默听。又资缘与师合耳。师资缘合竟。

△三酬请开示二。一总以略示。二别以详示。初。

善男子无上法王(至)及波罗密教授菩萨。

重呼善男子者。显答问有所属。使文殊着耳故。无上法王者。出能证人。即是如来。以如来证无上法。于诸法中得自在故。有大等者。出所证法。陀罗尼翻为总持。谓总一切法。持无量义故。有多字少字。一字无字。多字如楞严等咒。少字如唵齿临等。一字如吽字等。无字即是一心。今取无字。谓一真法界心也。一真法界。总一切法。持无量义。故名为大。既能总能持。即能出能生。故名为门。名为圆觉者。照无所遗曰圆。迷不能侵曰觉。此即因地法也。一切者。总该之词。谓总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等。为一切故。流出者。如来依此对机演教。众生依此证果修因。所谓无不从此法界流故。真如者。顿教所诠。即是心真如门。然顿教不立文字。真如亦是强名。故以清净二字拣之。以其离言说相。离心缘相故。菩提涅槃。终教所诠。即是智断二德。以终教有。真可证。证极则成智德。名曰菩提。又终教有惑可断。断尽则成断德。名曰涅槃。此上皆属果德。及波句。乃属因行。波罗密。或云波罗密多。若克对西音。翻为彼岸到。依此方顺义回文。当云到彼岸。谓修此者。能离生死此岸。渡烦恼中流。到涅槃彼岸故寻常经中。多说六种。亦有说十者。大疏云。辍己惠人名施。防非止恶为戒。堪受诸法。未能忘怀为忍。炼心于法为精。精心务达为进。心虑寂静为禅。推求拣择为慧。方法便宜为方便。希求乐欲为愿。不可屈伏名力。如实决断为智。今且后六。以十中后四。皆从慧度开出。如方便者慧之运用。愿者慧之期望。力者慧之坚强。智者慧之果决。如是则六可摄十。故释且从六。谓施戒忍进禅慧也。若依顿教而修。则但观法性。观法性无悭贪。则是布施。因知一切布施。皆法性也。观法性无染污。则是持戒。因知一切持戒。皆法性也。观法性无瞋恚。则是忍辱因知一切忍辱。皆法性也。观法性无懈怠。则是精进。因知一切精进。皆法性也。观法性无散乱。则是禅定。因知一切禅定。皆法性也。观法性无愚痴。则是智慧。因知一切智慧。皆法性也。如是则观法性。常行六度。修六度常见法性。清净真如。不期得而自得。虽得亦无能得所得。设有能所。则清净坏。真如背矣。若以终教而修。则为治悭贪。随缘修行施波罗密。为治破戒。随缘修行戒波罗密。为治瞋恚。随缘修行忍波罗密。为治懈怠。随缘修行进波罗密。为治散乱。随缘修行禅波罗密。为治愚痴。随缘修行慧波罗密。如是则为治六蔽。修行六度。不堕于空。随缘而修。修即无修。不堕于有。不堕于有。以是即空而有。不堕于空。以是即有而空。即有而空为真空。即空而有为妙有。真空妙有。体合中道。菩提涅槃。(皆依中道建立)不期证而自证。虽证亦不滞有滞空。设有滞执。则菩提迷。而涅槃违矣。教授菩萨者。以此顿终二教。授诸菩萨。(以此正属顿教。亦略兼于终。直通于圆。至下自见)令依因而趣果。此圆觉法之行相也。总以略示竟。

△二别以详示二。二长行。二偈颂。初二。一为酬初请。二为酬次请。初三。一明真因有力。二明执妄成轮。三明妄尽还觉。初。

一切如来本起因地(至)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一切如来。成佛根本。起于因地。因地所依。当先明之。故云皆依等。言皆依者。非是一佛二佛。乃一切如来。皆以此为因地心也。圆照即是圆觉。谓一真法界全体。以此照法。法无所遗。故以圆照明之。清净觉相。别指心真如门。言因心虽依圆觉。而研真断惑。得力凭真如门故。不言真如而言觉相者。以真如清净。即是圆觉相故。从本以来。离言说相。离心缘相。故言清净。又清净约真如理言。觉相约真如智言。以有此智。乃能永断无明。以达妄本空故。无明者。即生灭门。以生灭门中。业转现识等。皆依无明而变现故。若非达妄本空。何能永断。永断者。不复再生。不复再生。自能转识成智。故云方成佛道。言方成者。显成之不易。所谓转生灭心。而成不生灭性也。明真因有力竟。

△二明执妄成轮二。一执所变成轮。二执能变成轮。初。

云何无明善男子(至)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

初徴由妄执云何句。承前徴起。上云永断无明。方成佛道。但不知无明何似。故承前而徴起之。善男子者。呼而告之也。一切众生者。九界之中。唯除菩萨。以下云修圆觉者。乃指菩萨故。从无始来者。遥指晦昧真心以来。晦昧真心。即是根本无明。依于根本重起枝末。如无我中计我。无法中计法。故云种种颠倒。颠倒之言。其义难明。若以喻言之。则犹如迷人。四方易处。迷人者。迷正之人。喻晦昧真心者。晦昧真心。于无我中计我。无法中计法。计我即我执。计法即法执。俱生分别。共有四种。皆是于无中计有。故以四方易处喻之。四方者。指正方。谓东西南北。喻俱生我。分别我。俱生法。分别法。皆本无也。易处者。谓东作西。西作东。南作北。北作南。喻所计二我二法。皆为颠倒也。虽知颠倒。未明因何法起。故以妄认等释之。妄认者。非是而认。四大者。地水火风。四大假合。本无实体。认为自身。即是执我。认四大为实有。即是执法。六尘缘影者。谓于色声香味等。六尘境上。现起能缘影事。即六识也。托尘似有。离尘实无。故以影事称之。然既称影事。本无实体。认为自心。即是执我。认六识为实有。即是执法。不当认而认。故名妄认。下以喻言。当自见矣。

○譬彼下。喻明妄执。病目者。有病之目。(如白翳赤眚等)目既有病。则见亦非真。不过似见。空谓晴空。华及二月。皆属似境。是盖以病目。喻根本无明。似见。喻枝末无明。(谓二种我执。及二种法执)晴空喻真如理性。华喻四大为身。似色可见故。二月喻六识为心。似心能照故。如是则华及二月。本属乌有。皆由病目重起似见。于晴明空中。妄有所见。以此为喻。因之四大之身。六识之心。亦本属乌有。皆由根本无明。重起枝末无明。于真如理性中妄有所执。所以释妄认。为不当认而认也。

○善男下。结示应徴。空实无华。文稍不足。若据上喻明。应补云。及第二月。喻中可知。法中言真如理性中。本无地水火风身相。亦无六尘缘影心相。所以似有者。喻中言病者妄执。法中即是依根本无明。重起枝末无明。虚妄执有身心。计我计法。皆依此耳。由妄执故句。是重牒上文。由病目起似见。妄执华及二月。是空中实有。则是人已惑虚空之性。以虚空之性。无法可当情故。非唯者。不但也。言是人不但惑虚空之性。且更有甚焉者。故云亦复迷彼实华生处。据上文。华下必带二月。喻身相。及心相。文中空实无华。实华生处。俱不带者。以前喻明中既有。可例知故。法中即是由根本无明。重起枝末无明。妄执四大之身。六识之心。是真如性中实有。则是人已惑真如之性。以真如性中。无法可当情故。非惟者。言是人不但惑于真性。亦复迷于妄元。喻中言实华生处。即喻诸妄根元。谓本末无明。以是身心之生处。故由此者。承上而言。言上来惑虚空性。是喻迷真体。迷华生处。是惑妄元。迷真体则不能修真。惑妄元则不能断妄。生唯馍糊而生。死亦馍糊而死。一念善天上人间。一念恶地狱三途。故云妄有轮转生死。结上故名无明。执所变成轮竟。

△二执能变成轮。

善男子此无明者非实有体(至)是故说名轮转生死。

初明无明无体。以上云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病目喻根本无明。似见喻枝末无明。空华二月。喻身心二相。无明为能变。身心为所变。所变虚妄。上已俱明。能变虚妄。恐犹未了。今且先明无体。此无明。即指本末二种。非实有体者。迷时似有。觉则元空故。喻中言梦中人。非指作梦之人。乃梦中所现人也。梦时等。喻非实有体。其义易明。

○如众下。明无明无因。无因之义难明。重设喻以显。故云如也。如者。设若义。众空华。病目观之似有。喻二种无明。亦迷时似有也。灭于虚空者。目若净时。不见空华。义似灭于虚空。喻迷若觉时。本无无明。义似灭于真如。然空华虽似灭于虚空。不可说言虚空中定有灭处。喻无明虽似灭于真如。不可说言真如中定有灭处。何以二句。乃徴释不可说义。言既有灭处。必原有生处。今谛观虚空。原无生处。又岂有灭处哉。真如亦然。则无明无因明矣。

○一切下。结妄见成轮。一切众生者。迷位中人也。言如上所喻。真如无生处。则无明非所生。而一切迷位中人。所以执无明有生灭者。盖是于无生真如中。虚妄见也。本属妄见。误为真实。三细六粗。缘兹而兴。故曰是故说名轮转生死明执妄成轮竟。

△三明妄尽还觉。

善男子如来因地修圆觉者(至)究竟圆满遍十方故。

初以智除妄。如来因地。即佛为菩萨时也。为菩萨时。发心修于圆觉。即知其为圆顿大根。非劣器耳。知即真如智。谓修圆觉者。从真如门离念顿入也。据上所说身心无明。皆如空华。但以众生不知。妄受轮转。然众生所以不知者。以有念故。今云知是空华。则是从本圆觉心。发起离念真智。顿悟无明。同于空华。焉有轮转。故即无也。根本既断。枝末自然不生。故云亦无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无。本性无故者。非同渐教。研真断惑。作之使无。乃悟妄即真。本性无故。

○彼知下。泯智合觉。彼知觉者。谓彼知是空华之觉者。仍指真如智言。此智本来离念。当体即是真如。故云犹如虚空。然既体是真如。犹如虚空。则不可以智知。若更起念。欲知同虚空之真如者。则是于虚空中。更生华相。故云即空华相。则了无实也。虽尔无实。但不可说。说无即成断灭。故云亦不可说无知觉性。意显说有说无。二俱成过。故须有无俱遣。一念不生。即是真如。当知真如为圆觉之门。直通于圆。故曰是则名为净觉随顺。净即真如。觉即圆觉也。随顺者。即不违义。言如来因地。修圆觉至此。则能随顺清净觉性。而不违也。亦同颜子不违之义。

○何以下。徴释还圆。何以句徴起。徴上有无俱遣。名为净觉随顺者。何以故尔。虚空性故等释成。先释净字。即清净真如。圆觉入门。虚空性故句。指起信论。心真如门中。所言空义。非有无一异等相。以无虚妄心念故。常不动故。即顿教所诠真如。一切法无能动转。此常时孤标也如来藏无起灭。翻终教所诠藏性随缘。随缘有二。一随染缘。从真起妄。现起世间六凡等法。二随净缘。返妄归真。现起出世间四圣等法。虽随缘起灭。而本体凝然。故无起灭。无知见故。既无起灭。惟一真体。则是根尘迥脱。知见依何而立。故云无也。据此则妄念不能侵。诸法不能转。起灭无所从。知见莫能立。故称为净。无可疑矣。如法等文。次释觉字。即圆觉妙心。法界全体。法界者。且指事法界。谓一一事法。各有界分。不相紊乱故。言如法界性者。谓知净觉已。仍复谛观此理。称法界而为其性。所谓理随事遍是也。究竟圆满者。谓既已理随事遍。仍用审谛。究竟进观。久之不见有事。全事全理。故云圆满。所谓事得理融是也。既已事得理融。自能千刹涉入。故云遍十方界。以上云。净觉随顺者。于此可见。为酬初请竟。

△二为酬次请。

是则名为因地法行(至)依此修行不堕邪见。

首句结前。谓结上因地法行。菩萨下正示。谓如来既依之成佛。菩萨即应因之发心。发心求成佛果。自应不慕小道。故云于大乘中。所发之心。即菩提心。而云清净者。谓直心正念真如法故。末世依修得正住持。故云不堕邪见。长行竟。

△二偈颂二。一标颂。二正颂。初。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大疏云。泛论偈颂。总有四种一名阿耨窣睹婆。此不论长行与偈。但数满三十二字。即为一颂。二名伽陀。此云讽诵。戒名直颂。谓以偈说法。非颂长行。(注疏家多称孤起颂也)三名祇夜。此云应颂。(应上长行故)四名蕴陀南。此云集施。谓以少言集摄多义。施他诵持故。今于四中。属祇夜颂。以标云。重宣此义故。又天台注法华。于祇夜颂中。复开为二。一超颂。谓长行在后。偈颂在前。超过余文而颂故。二追颂。谓长行在前。偈颂在后。追其已失而颂。故私注法华指掌。复开为四。一广颂。谓长行中略。偈颂中广。二略颂。谓长行中广。偈颂中略。三补颂。谓义顺长行。而长行却无文相。盖是长行未周。偈颂补出。四义颂。谓义似长行。而文却不类。今此经章章有偈。故备录之。以备遇便指授。世尊欲重宣者。有二义。一慈诲谆切故。二众集先后故(先集者。已闻长行。后集者。犹闻偈颂)。

△正颂分二。一颂酬初请。二颂酬次请。初三。一颂真因有力。二颂执妄成轮。三颂妄尽还觉。初(略颂)。

文殊汝当知一切诸如来从于本因地皆以智慧觉。

长行恐其未详。复欲说偈。故教以当知。谓少言而摄多义。不可忽也。一切二句。全同长行。皆以句。义摄长行。三句。智慧二字。即圆照清净觉相。觉之一字。即永断无明成佛。

△二颂执妄成轮。(略颂)二。一颂执所变成轮。二颂执变成轮。初。

了达于无明知彼如空华即能免流转。

了达于无明者。了根本无明。能生枝末无明。达枝末无明。于现前身心。执我执法。妄有轮转。空华下。准长行仍带二月。彼字指现前身心言。设能知彼四大假合之身。六尘缘影之心。如空中华。及第二月。自不于中执我执法。造业受报。故能免于流转。是反显此上。应有因执成轮之语。第以偈略难周。故私于了达无明。约长行之义补释。智者详之。颂执所变成轮竟。

△二颂执能变成轮。

又如梦中人醒时不可得。

长行云。如梦中人。梦时非无。及至于醒。了无所得。其意以起念成迷。似有无明。如梦中人。梦时非无。若离念即觉。觅无明了不可得。如梦若醒时。梦中人当下寂灭。以是而观。则灭本无灭。生亦无生。故长行云。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轮转生死。此亦因偈文从略。约长行之义补释。显无异也。颂执妄成轮竟。

△三颂妄尽还觉。(前长文不分。今依疏义分)二。一颂诸妄尽极。二颂不真何待。初。

觉者如虚空平等不动转。

长行云。彼知觉者。今但言觉者。即指真如智言。以彼即是知空华之觉者。彼既悟妄。当体即泯合真如。故如虚空。长行云犹如。偈唯存如。从略也。平等者。言既泯合真如。犹如虚空。则有不能有。无不能无。生不能生。灭不能灭。有无生灭等。皆平等故。不动转者。真真如性。三际莫能迁。诸法无能变。长行所称净觉是也。颂诸妄尽极竟。

△二颂不真何待。

觉遍十方界即得成佛道(至)本性圆满故。

初二句。略颂长行。长行云。如法界性。究竟圆满。遍十方界。如法界性。偈略不具。其意盖是进观净觉。理随事遍。故曰觉遍。觉既遍已。仍复审谛。究竟进观。久之事得理融。千刹摄入。故得至十方界也。今但云觉遍十方界。以一句摄长行两句义也。即得成佛道者。觉圆满故。

○后三句补颂防难。(恐有难云。灭妄成真。理有固然。今上云。又如梦中人。醒时不可得。似乎无妄可灭。此又云。即得成佛道。莫是有道可成耶。故以此后三句防之)其意以众幻元无。并非灭于真如。佛道本成。亦无得于真如。良以本性圆满。因执妄而成亏。妄灭仍圆。义言成佛。何得以有成为难。颂酬初请答竟。

△二颂酬次请答。

菩萨于此中能发菩提心末世诸众生修此免邪见。

此科之初。长行有结前成因一句。偈略之也。菩萨于此中长行云。于大乘中。菩提心。长行云清净心。心既清净。诸病皆离。末世依修。自能免于邪见。此是问答发起序。合前结集证信序。总结序分已竟。

圆觉经析义疏卷第一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