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天下书楼 > 卫生宝鉴

卷十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眼目诸病并方

上命周都运德甫。诸路求医治眼名方。得金露膏于济南刘太医。用之多效。此药除昏退翳。截赤定痛。

【金露膏】治一切眼。神效。

淄州黄丹蕤仁(捶碎。各一两)黄连(半两)蜜(六两)

上先将黄丹铁锅内炒紫色。入蜜搅匀。下长流水四升。以嫩柳枝五七条。把定搅之。次下蕤仁。滚十数沸。又下黄连。以柳枝不住手搅。熬至二升。笊篱内倾药在纸上。慢慢滴之。无令尘污。

如有瘀肉。加砂末一钱。上火煨开。入前膏子内。用此药多效。故录于此。

【加味春雪膏】治风热上攻眼目。昏暗痒痛。瘾涩难开。多泪疼痛。或生翳膜。

黄连(四两洗净。用童便二升。浸一宿。去渣用汁。淬炉甘石汁尽。留石为用)

方炉甘石(十二两)好黄丹(六两。水飞)乌鱼骨(烧存性)乳香当归(各三钱)白丁香(半钱)麝香轻粉(各少许)

砂(一钱。研细。水调盏内。放汤瓶中。候干为度)

上十味。各为末。另裹起。用白砂蜜二十两。炼去蜡。下炉甘石末不住手搅。次下黄丹及诸药末。不住手搅。至紫色不粘手为度。搓作铤子。每用一粒。新汲水少许化开。时时点之。忌酒、湿面、猪肉、荞麦。

【上清散】治上热鼻壅塞。头目不得清和。此二方予从军征南数年。有病眼者。用之多效。

川芎薄荷荆芥穗(各半两)盆硝石膏桔梗(各一两)

上为末。每服一字。口噙水。鼻内搐之神效。加龙脑三分尤妙。

【重明散】治一切风热之毒。上冲眼目。暴发赤肿疼痛。或生翳膜瘀肉。瘾涩羞明。两睑赤烂。炉甘石(一斤。火烧。用黄连水淬为末)川椒(二钱。熬膏子。入炉甘石末。以火焙干为度)

黄连铜绿(各半两)砂(三钱)蒲黄(半两)雄黄(二钱)绿豆粉(四两)

上上六味。同炉甘石末。密罗罗过乳细。齿上嚼不糁为度。后用脑子一钱。南硼砂一钱。研细。用大豆养之。每用少许。以骨箸干点。卧少时。忌酒湿面诸杂鱼肉辛热等物。此方得之路大夫家。

数口为生。

【夜光散】治赤眼翳膜昏花。

宣黄连诃子(各二两)当归(一两)铜绿(一钱)

上咀。以河水三升。同浸两昼夜。于银石器熬取汁。约一大盏。内八分来得所。看渣黑色为度。生绢纽取汁。再上文武火熬。槐柳条搅。滴水成珠为度。入后膏和剂猪胰子(二个。先去脂。以禾秆叶梢裹搅水内。搓洗令脂尽切。入黄连膏内。煮黑色。取出用之)

炉甘石(一两。童便一大碗。炭火烧红淬之。令小便尽。炉甘石粉白为度。研细末)

黄丹(四两。新汲水。淘净。飞细。焙干)鹅梨(十个。竹刀切去皮心。生布。取汁用)

青盐(六钱。研细)蜜(一斤。炼去蜡渣。一沸止)

上将梨汁。甘石膏子内熬五七沸。入青盐。以杨柳枝搅至褐色。倾入瓷瓮。冷冰水浸。拔去火毒。腊月合为妙。正月十一月次之。余月各不可合。每用铜箸醮药。点入眼大内。

【碧霞丹】治目赤肿。瘾涩难开。

铜绿(三钱)枯白矾(三钱)乳香(一钱)

上为末。将黄连熬成膏子。入药。丸如鸡头大。水浸开洗之。

【鱼胆丸】太医太史齐正臣传。大效。

黄连秦皮当归(等分)

上以三味。净水洗去泥土。锉碎。用温水二升。瓷盆浸药一宿。于净室中。用铁锅内熬到一少半。药力尽在水中。新绵滤去渣。换绵滤两遍。再熬至盏平。如稀糊状。取出银器中。炭火上熬成膏子。入脑子药、绿豆粉。和成剂。用盏盖之。旋丸豆大。用净几上搓成细条子。竹刀切如米大。

点之。

【拨云散】治眼因发湿热不退。而作翳膜。遮睛。昏暗。羞明。瘾涩难开。

川芎楮实龙胆草羌活薄荷石决明苍术大黄荆芥穗甘草木贼密蒙花连翘川椒草决明桔梗石膏甘菊花白芷地骨皮白蒺藜槟榔(各半两)石燕(一对。重半两)

上净为末。每服三钱。茶清调下。食后。日三服。忌杂鱼、猪、马、荞面、辛热之物。

【还睛散】治眼翳膜。昏涩泪出。瘀肉攀睛。

龙胆草川芎草决明石决明楮实荆芥穗野菊花甘草(炙)

野麻子白茯苓川椒(炒。去目)仙灵脾白蒺藜木贼茵陈蒿(各半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食后茶清调下。日三服。忌杂鱼肉、及荞面热物。

【甘菊花丸】治男子肾脏虚弱。眼目昏暗。或见黑花。常服明目活血。驻颜。暖水脏。

甘菊花(二两)枸杞子(四两)熟地黄(三两)干山药(半两)

上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至五十丸。空心食后各一服。温水送下。

【五秀重明丸】治翳膜遮睛。瘾涩昏花。常服清利头目。

甘菊(开头者五百朵)荆芥穗(五百穗)本贼(五百根)楮实(五百个)

川椒(五百粒。炒。去目)

上为末。炼蜜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细嚼。时时咽下。噙化亦得。食后。忌酒、肉、热物。

【煮肝散】治小儿。疳眼。翳膜羞明不见物。服十日必退下。大人雀目。一服取效。

夜明砂青蛤粉谷精草(各一两)

上为末。每服一钱。五七岁以上二钱。猪肝一匙大一片。批开。糁药在内摊匀。麻扎定。米泔水半碗。煮肝熟。取出肝。倾汤碗内。熏眼。分肝作三次嚼吃。却用肝汤下。一日三服。不拘时候。大人雀目。空心服。至夜便见物。如患多时不效。日二服。

【龙脑饮子】治疳眼流脓生疳翳。湿热为病。神效。不治寒湿为病者。

青蛤粉谷精草(冬半两)龙胆草羌活(各三钱)

麻黄(二钱半)黄芩(炒)升麻(各二钱)蛇蜕皮川郁金甘草(炙。各半钱)

上为末。每服二钱。食后茶清调下。忌辛热物。

【助阳活血汤】治眼发之后。上热壅甚。白睛红多眵泪。无疼痛而瘾涩难开。因服苦寒药过多。真气不能通九窍也。故眼昏花而不明。宜助阳和血补气。

黄(二钱)甘草(炙)蔓荆子(各半钱)防风(七分)

白芷升麻当归柴胡(各五分)

上咀。作一服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渣。热服。临卧。忌风寒。食冷物。避风处睡。

卷十眼目诸病并方

灸雀目疳眼法

小儿雀目。夜不见物。灸手大拇指甲后一寸内横纹头白肉际。灸一壮。炷如小麦大。

小儿疳眼。灸合谷二穴各一壮。炷如小麦大。在手大指次指两骨间陷中者是。

卷十

鼻中诸病并方

论曰。胆遗热于脑。则嚏频而鼻渊脑热。浊涕不止。如涌泉不常。久而不已。必成衄血之疾。

宜以防风汤主之。

【防风汤】防风(去芦。一钱半)人参黄芩麦门冬(去心)

甘草(炙)川芎(各一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沸汤点服。食后。日三服。

【犀角地黄汤】治伤寒及温病。应发汗而不发汗。内有瘀血。鼻衄吐血。面黄。大便黑。

此方主消化瘀血。兼治疮疹出得太盛。以此解之。

犀角(一两。如无。以升麻代之)生地黄(半斤)牡丹皮(去心。一两)

芍药(七钱半)

上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服。有热加黄芩二两。脉大来迟。腹不满自言满。为无热。不加黄芩也。

【生地黄汤】治鼻衄昏迷不省。以生地黄三五斤。不暇取汁。使患衄者生吃。吸汁一二斤许。又以渣塞鼻。须臾血止。取汁服尤佳。一妇人病经血半年不通。因见涂中余渣汁。以为弃去。

言可惜。辄饮数杯。其经即通。乃知地黄之治血。其功如此。

【地黄散】治衄血往来久不愈。

生地黄熟地黄枸杞子地骨皮(各等分)

上四味。焙干为末。每服二钱。蜜汤调下。日三服。不拘时。

【三黄补血汤】治六脉俱大。按之空虚。必面赤善惊上热。乃手少阴心之脉也。此气盛多而亡血。以甘寒镇坠之剂泻火补气。以坠气浮。以甘温微苦酸补其血。此药补之。以防血溢止渴。

生地黄(三钱)熟地黄(二钱)川芎(二钱)当归柴胡(各钱半)升麻黄牡丹皮(各一钱)

芍药(半两)上咀。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稍热服。食前。凡两寸脉两头则有中间全无曰芤。以血在上焦。或衄血。或呕血。以犀角地黄汤则愈。

【清肺饮子】治衄血吐血久不愈。服此药。以三棱针刺气冲穴出血。立愈。

五味子(十个)黄(一钱)当归身麦门冬(去心)

生地黄人参(各半钱)

上为粗末。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温服。不拘时候。治鼻衄不止。或素有热而暴衄。诸药不效。以白纸一张。作八叠或十叠。极冷水内浸湿。纸置项中。以热熨斗熨至一二重纸干。立愈。

【寸金散】治鼻衄不止。

甘草(生)土马(墙上有者是。各一两)黄药子(半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新汲水调下。未止再服。立止。

【麦门冬饮子】治脾胃虚弱。气促气弱。精神短少。衄血吐血。

人参(去芦)麦门冬当归身(各五分)五味子(五个)

黄甘草芍药(各一钱)紫菀(一钱半)

上咀。分作二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温服。食前。

【丽泽通气汤】治鼻不闻香气。服之。忌一切冷物。及风寒处坐卧行立。

黄(四钱)羌活独活防风升麻葛根苍术(各三钱)甘草(炙三钱)

白芷麻黄(不去节)川椒(各一钱)

上咀。每服五钱。水二盏。姜三片。枣二枚。葱白三寸。煎至一盏。去渣。稍热。食远服之。

【轻黄散】治鼻中肉。

轻粉(一钱)雄黄(半两)杏仁(一钱。汤浸之。去皮尖。并双仁)

麝香(少许)

上于乳钵内。先研杏仁如泥。余药同研细匀。瓷盒盖定。每有患者。不问深浅。夜卧用骨箸或竹箸。点如粳米大在鼻中肉上。隔一日夜。卧点一次。半月取效。

【铅红散】治风热上攻阳明经络。面鼻紫赤刺瘾疹。俗呼肺风。以肺而浅(一作泄)在皮肤也。

舶上硫黄白矾灰(各半两)

上为末。入黄丹少许。染与病患面色同。每上半钱。津液涂之。洗漱罢。及临卧再上。兼服升麻汤。下泻青丸服之。除其本也。

卷十

耳中诸病并方

黄帝针经云。精脱者则耳聋。夫肾为足少阴之经。而藏精气通乎耳。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若精气调和。则肾脏强盛。耳闻五音。若劳伤气血。兼受风寒。损于肾脏而精脱。精脱则耳聋也。然五脏六腑十二经脉。有络于耳者。其阴阳经气有相并时。并则脏逆。名之曰厥。气搏于耳之脉。故令聋。其肾病精脱耳聋者。其候颊颧色黑。手少阳之脉动。其气厥逆而耳聋者。其证耳内辉辉也。手太阳厥而耳聋者。其候聋而耳内气满也。

【烧肾散】治耳聋。

附子(炮。去皮。一两)川椒(一两。去其目)磁石(一两。醋淬七遍。研。水飞)

上为末。用猪肾一枚。去筋膜细切。葱、薤白各一分。入药末一钱。盐花一字。和令匀。以十重湿纸裹于溏。灰火内烧熟。空心细嚼。酒解薄粥下之。十日效。

【犀角散】治风毒热壅。心胸痰滞。两耳虚聋。头重目眩。神效。

犀角屑甘菊花前胡(去芦)枳壳(麸炒黄)

菖蒲泽泻羌活木通生干地黄(各半两)麦门冬(一两。去心。或作二两)甘草(二钱炙)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五分。去渣。食后。温服。

【茯神散】治上焦风热。耳忽聋鸣。四肢满急。胸膈痞满。昏闷不利。

茯神羌活蔓荆子防风菖蒲薏苡仁黄五味子(各半两)

麦门冬(去心。一两)甘草(二钱。炙)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中盏。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渣。食后。温服。

卷十

耳卒聋诸方

夫卒耳聋者。由肾气虚为风邪所乘。搏于经络。随其血脉上入耳。正气与邪气相搏。故令耳卒聋也。

【蒲黄膏】治卒聋。

细辛蒲黄(各一分)曲末(三分)杏仁(三分。汤浸去皮尖双仁)

上为末。研杏仁如膏。和匀。捻如枣核大。绵裹塞耳中。一日一易。以瘥为度。

【龙脑膏】治卒聋。

龙脑(一钱二分研)椒目(半两)杏仁(二钱半。浸去皮尖双仁)

上为末。研杏仁膏。和如枣核大。绵裹塞耳中。日二易之。

卷十

耳诸方

夫耳者。宗脉之所聚。肾气之所通。足少阴之经也。若劳伤气血。热气乘虚入于其经。邪随血气。

至耳热气聚。则生脓汁。谓之耳也。

【禹余粮丸】治耳。有脓水塞耳。

禹余粮(烧醋淬七遍)乌鱼骨釜底墨伏龙肝(各二钱半)

附子(一个。去皮脐)

上为末。以绵裹如皂角子大。安耳内。日再易之。如不瘥者。内有虫也。

【松花散】治耳脓水不绝。

白矾(半两。枯)麻勃木香松脂花胭脂(各二钱半)

上为末。先用绵净拭脓尽后。以药满耳填。取效。

【白连散】治耳。出脓汁。

白矾(枯)乌贼鱼骨黄连龙骨(各一两)

上为末。以绵裹枣核大塞耳中。日三易之。

【红绵散】治耳出脓。以白矾枯成白灰。每用二钱。入胭脂二字。研匀。用绵杖子拭去耳中脓及黄水尽。即用别绵杖引药入耳中。令到底。糁之即干。如壮盛之人。积热上攻。耳中出脓水不瘥。用局方无忧散、雄黄丸、泻三五次瘥。

卷十

耳中生疮诸方

夫耳内生疮者。为足少阴肾之经。其气通于耳。其经虚则风热乘之。随脉入于耳。与气血相搏。故令耳内生疮也。

【曾青散】治耳内有恶疮。

雄黄(七钱半)曾青(五钱)黄芩(二钱半)

上为末。每用少许纳耳中。如有脓汁。用绵杖子拭干用之。

【黄连散】黄连(半两)白矾(七钱半)

上为末。每用少许。绵裹纳耳中。

【黄丸】治肾虚耳鸣。夜间睡着如打钟鼓。觉耳内风吹。四肢抽掣疼痛。

黄(去芦一两)白蒺藜(炒)羌活(各半两)黑附子(一个。大者)

羯羊肾(一对。焙干用)

上为末。酒面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空心食前。煨葱盐汤下。

【菖蒲挺子】治耳中痛。

菖蒲(一两)附子(半两。炮。去皮脐)

上为末。每用少许。油调滴耳中。立效。

【又方】耳痛。食盐不以多少。炒热。用枣面蒸物。青花布包定枕之。其效如神。

【通耳丹】治耳聋。

安息香桑白皮阿魏(各一两半)朱砂(半钱)

上用巴豆七个。蓖麻仁七个。大蒜七个研烂。入药末和匀枣核大。每用一丸。绵裹纳耳中。如觉微痛。即出之。

【治蚰蜒入耳方】湿生虫。研如泥。摊在纸上。捻成纸捻。安耳中即出。

【又方】蜗牛虫去壳研烂。滴水五七点再研匀。灌耳内。无活者。干者研亦可。

【治蜈蚣入耳】炙猪肉掩两耳即出。

【又方】用生姜汁灌耳中即出。

【治飞蛾入耳】酱汁灌入耳即出。

【又方】击铜器耳边即出。

【治蚁入耳】以大蒜捣取汁。灌耳中。

【又方】鲮鲤甲烧灰水调滤清者。滴耳中。即出。

【又方】猪脂一指大。炙令香。安耳孔边。即出。

【一切虫物入耳】用口气尽力吸出。最妙。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