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八识规矩颂注

(快捷键←)[没有了]  [回目录]  [没有了](快捷键→)

续藏经 八识规矩颂注

清 行舟注

八识规矩颂注

○五识颂

性境现量通三性(只为真性不明。便生许多妄性)。眼耳身三二地居(谁能少得这个五识)。徧行别境善十一(果然许多妄想)。中二大八贪嗔痴(妄想到这极处)。五识同依净色根(本来元自清净)。九元七八好相邻(争奈被他所扰)。合三离二观尘世(除非就向五根中看破他根的用处)。愚者难分识与根(却谁晓得这个)。变相观空唯后得(若能使识不着缘扰。还只救得一半)。果中犹自不诠真(佛果位中不说他到极处)。圆明初发成无漏(这个才是转识成智)。三类分身息苦轮(将五识还他妙用度生矣)。

奘师五识之颂。其大意言。五识落于六根门头。而照境处。此时比非二量犹未行。不过现量分别。偶尔现起。然非悟人境界。便随缘惑。所以才动念。便要走入八万尘劳网里。徧行别境及二十烦恼等。不俟六七八识比非横行而已。知其现量时。无数心头起灭。阿谁能免。先佛云。汝暂举心尘劳先现是也。此时药以针病。如何下手。亦就五识中。观他三何以合。二何以离。且识在根中。根在识中。识毕竟向甚处起。向这里着得一眼。分得清楚。这便是悟的消息也。若只变想观空。犹被观门缚定。纵有见识。亦止是后得智。不是根本智。到不得妙觉田地。只是悟一悟。使五识初发时。便悟得圆明初发。岂但起过二地。吾知三类分身的道理。即今直下承当而有余矣。

性境现量通三性

这个三性。政是不觉境界。善性着落在白业。恶性着落在黑业。即被因果所束。不得自在。即非善非恶。似乎凝寂然。政堕在无知迷闷中。无记之病。第一可悲者。顽空断见无想三报。每每无记者受之。故净智妙圆。体自空寂。方为究竟。若单单空寂。便是无记也。这三性虽通于现量。而现量实因于性境。何以说境是性境。良以欲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故。净明移界地。于指端月光现。清水于室内。乌刍瑟摩之。徧身是火。琉璃光之满体皆风。岂非境是性境乎。但未曾向境中彻底悟破。则对境而忽生善生恶。皆被境转。即嘿嘿对境。不知境之落处。人在三界中。不知三界是甚物。未思出离。似鳖在瓮中竟不知瓮是何物。纵能痴痴较量。总无智慧。堕在无记性而已。若能如灵云之觑破桃华。洞山之悟影于流水。何至被现量作主。而通三性乎。

眼耳身三二地居

这五识与五尘合。谁人能免。此欲界内。有五趣杂居地。即第一地也。其中人有睡眠。有饮食。有淫欲。五识俱全也。惟色界初禅。曰离生喜乐地。即二地也。其中天人常多在定中。厌此段食故。虽有鼻实不着香。虽有舌实不着味是五识减臭舌二识也。然鼻舌二识实在。进之而色界中。还有三地。所谓三禅也。进之而无色界中。还有四地。所谓四空也。以上共九地。而初地天人五识犹浊。自二地以至九地。五识渐清。终未至识性无漏也。然天人作佛。如菜作齑。切勿以我辈下劣之凡愚。而反轻游戏天宫之菩萨。

徧行别境善十一

徧行有五。以无量劫来迷成业识种子。譬如潜渊鱼。鼓波自涌。是为作意。引心趣境。是名为触。含受不舍。是名为受。能令前尘影子恍然面前。是名为想。微细不断苦心搜索。是名为思。此乃造善造恶的。这一念最为微细处也。总从着一境处。动念作意。便触境受境想境思境。无不至也。此个着境。徧于八识九地一切时。故云徧行也。别境有五。谓於所乐境。希望欲作。名曰欲。於境决定知其可作。不能已也。名曰胜解。於可作境。令心分明记取。名曰念。於所观境。专注一心。名曰定。与禅定之定不同也。於所作境。了然不疑。名曰慧。与般若之慧不同也。总从着一念处。这一个念。断然放不过。便为欲。为胜解。为念。为定。为慧。成识性之窠。此与境所缘者不同。故云别境。善十一者。上言徧行别境。此乃起业之心。犹未造作。至于善十一。则竟成业矣。一曰信。二曰惭。三曰愧。四曰无贪。五曰无嗔。六曰无痴。七曰勤。八曰安。九曰不放逸。十曰行舍。十一曰不害也。五识现量。似未造作。然业性纯熟。即偶尔动一念处。不动在善边。定动在恶边。动在善则十一之善业。凡具五识者。必不能免故。并及此令悟唯识性者。知得善业分数。方不离善。却不着善。则行一善业。非行梵天之功积。直是转普贤之悲愿耳。

中二大八贪嗔痴

此政是作恶之业也。恶业共有二十六。根本烦恼有六。谓贪。嗔。痴。慢。疑。不正见。从根生枝者。随烦恼有小随十。谓忿。恨。恼。覆。诳。謟。骄。害。嫉。悭。无惭。无愧。此二为中随。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举。失正念。不正知。散乱。此八为大随。言小中大者。以其作一业。止成一业。名小。如惭必近于愧。是一业而兼引二业也。名中。作一业而能徧诸染心。名大。是以小随之业重。而反以为小。大随之业小。而反以为大。盖因根本。才生枝叶。兹惟识所重。在念虑上看耳。今五识略小随。而止言中二大八者。以五识相应。独此亲也。是对二十六种烦恼中。有中二大八。并贪嗔痴。共一十三种。若能悟明识性。婆须之善淫。无厌足之善嗔。调达之善妬。以至三车之善贪。南泉之善杀。佛耶魔耶。善耶恶耶。其为不思议之境界耶。

五识同依净色根

根有浮尘根。四大色也。胜义根潜于四大之中。而愚者难见也。如眼盲矣。而见性在。耳塞矣。而闻性在。名为胜义根。故论本来圆明身元空寂。所谓究竟涅盘也。智变为识。识滞为根。所以被无明拘碍。结色成根。而无明识体还栖托。其中下凡。固不能离浮尘根。即中阴身。亦有形状。无想天终有寿命。推之无色界天人。直至四空地者。仍有色质。盖能空识业。不能空识性。即形根有粗重者。有轻安者。有非有非无能变动者。然终不能出九地之界。以其带无明之识。而以识蕴根也。唯大悟大士。其报化二身。亦是净色根。却三身一体。面目难寻。故普眼不见普贤之身。文殊不觌迦文之面。以至普化之摇铃。腾骧何地。达磨之携履。栖泊何天。其月穿潭底水无垠乎。是谓五识同依净色根也。乃愚者仅认眼如葡萄朵。耳如新卷叶。为可笑耳。

九缘七八好相邻

五识同依净根。而缘以染之。遂觉八识次第。各有所缘。故颂云。眼识九缘生。耳识唯从八。鼻舌身三七。后三五三四。若加等无间。从头各增一。如眼识具九缘。一空。喜空隙之空也。二明。乃日月灯也。三根。即本根也。四境。即所见者也。五作意。即徧行五中之作意也。六分别依。乃第六识也。七染净依。乃第七识也。八根本依。即第八识也。九种子缘。谓眼识亲生种子也。人祇知眼能见耳。不知所以见者由诸缘所引。而实由六七八识妄见分别之所生。故一识迷。而识识尽迷。一根悟而根根齐悟。即此义也。迦叶之觑着莲华。雪钦之刺破古栢。其缘起无生乎。耳识唯从八。除去明缘也。鼻舌身三七。俱除空明二缘也。后三五三四。言后六七八识。有五缘三缘四缘也。第六识具五缘。一根缘。即末那七识。二曰境缘。即十八界也。三曰作意缘。即徧行中之作意也。四曰根本缘。即第八藏识也。五曰种子缘。即本识亲生种子也。七识具三缘。一曰种子缘。即本识亲生种子也。二曰作意缘。徧行中之作意也。三曰根境缘。即第八藏识。为七识之根。而由此缘于五尘之境也。八识具四缘。一曰根缘。即末那识也。二曰境缘。即种子根身器界也。三曰作意缘。即徧行中之一也。四曰种子缘。乃第八亲生种子也。若加等无间从头各增一者。言前念已灭。后念复生。是谓无间缘。九缘加这一缘。是九缘者。为十缘。余缘例此。大意此识性似人之血脉。周流于肢体。呼吸而诸脉皆转。所以道。徧现俱该沙界。收摄在一微尘。何忍使至宝汩没缘性间也。

合三离二观尘世

尘世境也。三二根也。以根照境说离合。如鼻舌身。合中取境。以合方知。眼耳二根。离根取境。以合坏根故也。一喜合。一喜离。根之应用不同耶。识之应用不同耶。毕竟以合而观世之尘耶。毕竟以离而观世之尘耶。合离之间。可以会取自家屋里事。岂可日用而不知。且那律无目而见。贤喜无耳而听。殑伽非鼻闻香。骄梵无舌知味。空神无身觉触。还离耶合耶。根耶识耶。吾深有望于智者。

愚者难分识与根

根乃色法。即第八之相分。识乃心法。即第八之见分。此色心不同也。又根能照境。识能缘境。此根识之用不同也。外五尘为八识之踈相分。内五根为八识之亲相分。故第八与五根。同是无记性。所以五识有随念分别。而无计度分别。故常混淆而难辨。此根识之性不同也。小乘愚法声闻。祇知根识互生。不知根之与识。各有种子现行。谓根为生识之缘。则可谓生识。则不可以识。自有能生之种子故也。余谓。离根则无以显识。离识则无以托根。根识如交芦。各无自性。则又似分不得。因根有相。因相有见。此识起于根也。因识有根。因根有见。此根起于识也。又似不分不得。故楞严辨识性。非他生。非自生。非因缘生。非无因生。毕竟向此生处。悟彻根底。是谓能分识与根也。

变相观空唯后得

上明五识之有漏。至此转识成智。则能变八识亲分之相。而使之空。亦一分后得智也。盖以顽空则全无智。偏空则少有慧。所以昔人道。二十空门都不着。一性如来体自同。兹能变相。则眼不着于色。便将二十烦恼等粗惑已无。故非根本智。而有后得智。后对根本而言也。后得智中。即有辨才定力。而实有修证门头。法见未尽也。

果中犹自不诠真

根本智依心根能亲缘真如。后得智依色根有分别。佛果位中。犹隔一尘也。人祇知泰师注。以安慧师言后得智。在前五识。因中既成无漏。变相缘如矣。护法师破之言。见相二分。犹自徧计性。至佛果位。自证分方能亲缘真如。岂能变相缘如乎。人即死执因果之分。以为见道。不能证道也。殊不知果熟蒂悬。原以究竟处言也。悟不彻底。岂为究竟。亦岂为悟。悟者即将唯识性。看破十分五识现量。至于徧行别境粗细惑业俱由不觉所染能一觉。而使千年暗室一灯能破。则因即该果海。果即彻因源。是即果中证真也。岂真将心待悟。岂真舍悟觅证。岂真俟化佛来迎。后报易形。打坐入定。方能入果位。得神力耶。故证即摄于悟。真悟即真证。不必执他证位。余祇恐世无悟人也。

圆明初发成无漏

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圆。今五识起于第八识含藏种子。元无世累。所谓宿根厚也。由是寄於五根门头。能令眼识见相时。如迦叶之看破拈华。耳根闻声时。如观音之悟破亡所俱不着。修证研摩。第向初发处。忽尔圆明。则即为成所作智。同大圆镜。一了百了。更无有漏处也。

三类分身息苦轮

化身三类。大根者现大身。中根者现中身。小根者现小身。化身摄于报身。报身摄于法身。但能自见己性。即具足一切身。试问。五识见处。其为三量三性。其为徧行别境。具众烦恼者。毕竟是个什么。非可认为相宗法数之所定也。非可认为八识见分之所起也。不可认为累劫无明之所现也。岂不闻。众生种种幻心。皆生如来圆觉妙心中。向此直下悟破。则是贪嗔起而涅盘现。妄想生而佛道成。不离壳漏。现无量身。度生息轮矣。

○六识颂

三性三量通三境(若人能了心大地无寸土)。三界轮时易可知(毕竟境从心造)。相应心所五十一(都在里许)。善恶临时别配之(各从其类)。性界受三恒转易(念念不停)。根随信等总相连(一机所转)。动身发语独为最(这是魁首)。引满能招业力牵(便受感报)。发起初心欢喜地(能破烦恼)。俱生犹自现缠眠(法执犹在)。远行地后纯无漏(心花粲发)。观察圆明照大千(无法不悟)。

奘师言。六识大意不过一念。明了心似无力量。不能如五识之与相实耦也。然第六识具五识。一定中独头意识。二散位独头意识。三梦中独头意识四明了意识五乱意识。识又具五缘。一根缘。二境缘。三作意缘。四根本缘。五种子缘。以五识五缘。本于三量三性三境。而无业不受。将五十一心所。收括殆尽。是外五根之所见者。俱到六之意头上。其所见者。分别未止。而七之所执。八之所藏者。又向六之意头上。分别复来也。则胸中似轴辘一般。转转不停。况相续不断。则岂能剎那清净乎。故由三性造三受。善受善果之报。恶受恶果之报。非善非恶平平受无记之报。是造引业满业。俱六为之根也。除非无想与灭尽。睡眠与闷绝。意识偶不行。然而根终在也。必须初获圣性。具证二空。到初极喜地。而由此具净戒至离垢地。具胜定至发光地。生妙慧至焰慧地。俗难夺至难胜地。住缘起智。至现前地。离功用越二乘。至远行地。则初地俱生我执。到此尽破。是举三量分别者。反成妙观察智。而觅三受业报。了不可得。岂非行人大受用境界也。要之如何是观察圆明。莫非观门对治乎。是仍法执也。莫非使一念不起乎。是仍意根卜度也。作种种见解。搜索意根。是谓船横野渡含秋碧。棹入芦花照雪明。

三性三量通三境

三性三量易解。而三境细推之。境以性者。如功德之净水。随身之宫殿非性所造乎。性境有二。一根尘实定果色。由八识同分妄业所造。二智由根本能缘如。亦是此境。所谓凡圣同居土也。带质境有二。质主也。外境质中。如茶是水。为主之类也。带者言此非有。从彼带过来见。是外染者也。带到身上。浑身造作。如为一个青蚨。百千奔驰。凡身所着之境。俱名带质。故带质通情本。以为有情之所粘滞者也。一似带质。即此六识能将前尘境。一一明了在方寸。是假相在前。由第六见分所起。是谓似带质见非真也。故云以心缘色似带质。中间相分一头生。一头生者。言六识体本来清净无物。今以妄见所起相分论之。似有一个带质境。在里头生也。二真带质。指七识而言也。因七识执八识之见分为我。便向五根门头。一一运为出来。如贪色运出贪色境质来对六。则非似矣。故云以心缘心真带质。中间相分两头生。两头生者。非单单两念生也。亦非七识八识两头现也。言念念着在色上。自然诚於中形於外。一头生者。犹是有头无尾。今则有头有尾。经传送识。无不作用殆尽矣。所以云两头生也。独影境有二。一无质独影。第六缘空花兔角。及过未等所变相分。二有质独影。即第六缘五根种现。是皆托质起其相分。然不能亲尝。不过兴见分同种生。亦名独影。此言六通三境者。五识所见者。六意识不作解时。得境自相。是为性境。缘心心所。乃带质境。缘无体法。是独影境。境为所缘。识为能缘。各有其体。性境以不假名言。造作为体。能缘者。除末那识。余六皆用自心心所为体。独影境。以第六见分所变假相分为体。能缘即自心心所为体。带质境。即变起中间假相分为体。能缘者。惟六七二识心心所为体。故颂云。性境不随心。独影唯从见。带质通情本。明此三境。庶几尘消觉净。不但不着境。并不着质。并不着影。方是微尘剎海唯心镜。遍界花开白玉莲也。

三界轮时易可知

见分既不清。染成善恶二性所感。将来定受苦乐二报。纵迷昧无知。政出不得这三界的瓮子也。定三界之因。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妄想凝而成国土。知觉出而生众生。若现量既空。比非不生。则三界心尽。是名涅盘。故知三界非能拘我也。我自造三界。其奈之何。善被善业所束。不得自在。恶被恶业所制。不得自在。纵至非非想处。寿尽时仍被劫瞒。何不拶碎虚空。令前后际断。作出头天外哉。

相应心所五十一

心本空寂。元无处所。无如觉性不澄。从三量三性中。现出徧行五法。别境五法。善有十一法。根本烦恼六法。随烦恼二十法。不定四法。是五十一心所也。余识不能全具。独大识意。根分别时。即生许多分别之念。是谓别境。其分别者。必生于九地一切境。一切时中之所念。是谓徧行。分别而善也。出不得十一种之善法。分别而恶也。亦出不得二十六种之恶法。纵善而恶也。恶而善也。或愚迷而无知也。或惺惺而有觉也。亦出不得不定之四法。是总在三性三量中发起。亦总在一念不觉时具涵。故见宫女之捧足。便知其失通。闻钏声之触耳。便知其破戒。因便知其该果。本便知其摄末。所以意根未悟。岂可轻易动念。先佛云。切莫信汝意。汝意不可信。谓此故也。根本烦恼六者。谓贪嗔痴慢疑不正见。此六乃二种我法之根本。断慧命者。唯此为甚。不定四者。谓悔眠寻伺悔。不定者。如作恶之人改悔为善。眠则心极暗昧。此非善恶。名不定也。寻者必作善之心。意言筹量。粗转为寻。入细为伺。如赞菩萨。初寻后伺。方得妙辞也。如刁讼之人。亦由寻入伺。方得成算。此二法或善或恶。盖不定也。

善恶临时别配之

既具业种。於心所自然逢缘便发。每见吉人心善。则语亦善。视亦善。种种俱善。恶人三种俱不善。是善恶诸法。各随人自己配合也。若是有智主人。功德天黑暗女。二俱不受。

性界受三恒转易

受虽有三。其实有五也。谓苦受。乐受。忧受。喜受。舍受是也。逼悦身曰苦乐。逼悦心曰忧喜。忧喜苦乐不行时名为舍受。今第六识中。或由黑业而恒转於欲界招苦受。由白业恒转于色无色界招乐受。盖有身苦固为苦。即娱乐之天人。终归五衰相现。岂真为乐也。有心忧固为忧。即福尽之梵辅。自然烦恼顿起。岂真为喜也。况升沉速转。芥子虚空。皆我舍命处。是脱骨过须弥山犹未尽。其恒转之数也。必念起念灭。不离圆寂。世出世间。总是涅盘。其庶几不为舟行岸移也。

根随信等总相连

根谓根本烦恼也。随谓随烦恼也。信谓十一中之信也。等谓徧行别境不定等也。总相连者。谓身虽受报之不同。未免改形易相。而此业识在五十一心所者。至今不换。或善而善法仍现。或恶而恶法仍现。所谓习惯成自然。不觉不知。堕入魔网中也。

动身发语独为最

论云。由外发身语。表内心所思。譬如潜渊鱼。鼓波而自涌。此识有三思。一审虑思。二决定思。三动发胜思。余识所无。故最胜也。然此发语离舌不发。舌又不能自发声性。究竟向甚处生也。故因识可以识性。因声可以悟道。如空潭之月。捞摭方知也。

引满能招业力牵

引者能牵引业也。满者能完满业也。有以一业招一果者。有以一业引多果者。报有总别二果。总者如此界总得人身。别者如人身贵贱不同也。夫以六识三量。而现五十一心所。无论下劣凡夫被缘埋没。学人犹堕结业。菩萨尚隔蕴界。真所谓定业难逃也。除非大悟者。向境缘逆顺中。以般若消之。则烦恼菩提。结业解脱。无二般也。

发起初心欢喜地  俱生犹自现缠眠

缠目现行。眠目种子。以六识见分与烦恼。打作一团。虽到得初心欢喜地。而俱生我执。俱生法执。犹伏在第六意根中。如眼珠之未离眶也。到得所知障空。俱生犹在。今人通身习气。自称悟道。岂非狂禅乎。

远行地后纯无漏  观察圆明照大千

俱生我法二执。乃七识所执者。七识无力断惑。亦仗六识。以双空观。破诸执也。兹以悟明见分。历离垢发光焰慧难胜现前。至此远行。使所证不浅。则俱生有漏。永伏不起。相应心所。转为妙观察智。能说法利生。具大辨才。头头上显。物物上明。其在此乎。今人堕在无记中。得尘劳暂息。自云意根清净。岂知偷心未死。系驹伏鼠死水呆禅。何足云也。

○七识颂

带质有覆通情本(捏怪多般)。随缘执我量为非(听人穿鼻)。八大徧行别境慧(诸业俱生)。贪痴我见慢相随(四惑尤固)。恒审思量我相随(果自俱生我执)。有情日夜镇昏迷(安得不堕生死)。四惑八大相应起(业性不停)。六转呼为染净依(牵连六根)。极喜初心平等性(不是带质有覆)。无功用行我恒摧(不是恒审思量)。如来现起他受用(传送俱妙)。十地菩萨所被业(法云普覆)。

奘师大意言。此七识名为末那。以其思量为性相。又名为传送。以其运动为作用。又名为执持。以其着我为坚固。又名染净依。以其六识为依仗。所以境非性影。但带质有覆。所作所用。每为情本之痴。量非比现。第随缘无记。通根通识。俱为非量之计也。故烦恼有二十六法。而此识惟以现运染秽为性。故与八大相应。不信懈怠放逸。与有覆相合也。无堪任性昏沉也。多嚣动掉举也。多流荡散乱也。能起烦恼。现前失念不正知也。又与徧行之作意触爱想思五法相应也。又与别境中之慧相应。以慧即我见也。以此识任运合境。无所希望。故拣欲。此识缘所定事。故拣胜解。此识恒缘现所受境。无所记忆。故拣念。此识任运剎那别缘。既不专一。故拣定。我痴我见我慢我爱。名为四惑。与此相应。忿等十随行相粗动。此识审细。故非彼俱。中随二者。唯是不善。此无记故。非彼相应。善十一是净故。此识染污。非此识俱。此识具三缘。具种子缘作意缘根境缘故。以带质为境。思量为性。我执为本。则有情日夜不堕昏迷乎。且以有藏识得有末那。有末那故。为六之转识所依。有六之转识故。五之现识得依之行也。是七之通根境缘。依彼转缘彼也。所以六转呼为染净依。见七虽有我执。实无我性。可以通六通五。可以随染随净。惟悟之者。善用之也。苟六识能悟入。我法俱除之双空观。是於初地初心。转成无漏者也。此时证得平等智。所作所为。无一法堕于世谛。是带质有覆。随缘执我者。俱消释于平等智矣。则岂不能说大法利群机哉。

带质有覆通情本

带质何以通情本也。试观身之着色境者。念念在兹。不是心为盖覆。而通情本乎。故无论此界凡夫身为色牵。地居二天则形交。焰摩则勾抱。兜率则执手。变化则对笑。他化则相视。皆是带质通情本也。然此七识之着情本者。直是带八识爱根之本质。而生起者也。故盖覆真性实已弥甚。一说因谓以心缘心真带质。中间相分两头生。一是七识所转。一是八识所蕴。故云两头生也。

随缘执我量为非

现比二量。恒审中亦所起者也。然五根识之所引者。七识为之任运。内六与八识之造者。七识又为之传送。则随缘执我者。非量为多矣。如人叫我本名。我即应之。即应之时。口耳身俱动。非传送识乎。呼我我应。非我执乎。因呼即应。非依彼转缘彼乎。然此时不着比量计较。非非量乎。由呼而应。非我作主。岂现量乎。

八大徧行别境慧  贪痴我见慢相随

慧属别境中之慧。贪痴为根本烦恼之二法。我痴我见我慢我爱名四惑。又名四烦恼。据此识祇管执持传送。属非量无记所摄。因何具足诸惑。盖以此识具恒审思量。能为作意故。亦能着境缘。而为徧行别境。净法与恶法。无不俱造。不比五识各属一根。而不能俱转。不比六识止能空空分别。而不能亲尝境界也。是思惟甚细。力量甚大矣。

恒审思量我相随  有情日夜镇昏迷

前五识由现量缘境不常故非恒。由不执我故非审。六识审恒。亦有间断。唯七识恒常审察。第八识之见分为我。而相应随从也。如静坐时。五识现境不打起而无故。静中忽动一境缘者。此由八识所藏所现之影子也。乃第七识执之而常想。非恒审乎。即以其想者。为散乱为掉举。不连累六根乎。故六反依此。为主人也。凡此皆以其我相坚固故。恒常审察。即其思量。思量即其我执。我执即七识妄见之识性也。乃迷者不悟。认执我之识神。以为自性。真日用沉迷。无剎那之慧根矣。

四惑八大相应起  六转呼为染净依

夫此七识。具足四惑八大。是真染污识也。然而迷悟由人。苟一念妙悟。使藏识澄清。则七识之思量执持者。俱净而不染。并六识依此净而不染也。是七识终无自性。任悟者一转之矣。

极喜初心平等性  无功用行我恒摧

每每七识。与我执俱生。执有我。而与无我差别。执有法。而与忘法各殊。是不平等也。今从初地发心时。不假思惟。不着觉观。祇将末那之意根一悟破我。直忘功用。尽透法执。是以空合空。以水灌水。觅徧行别境一切心所。了不可得。岂非平等智哉。

如来现起他受用  十地菩萨所被机

我七识之所运转。既通身是平等智。则不惟利己。还能利他。能令见者闻者。俱得受用十地菩萨根性。上品者。亦受我所被之机矣。如佛现百丈身。坐百叶莲华。为初地说施度。现千丈身。坐千叶莲华。为二地说戒度是也。然缩大为小。化多为一。则即今一微尘。皆为宝王。转大法轮矣。是时时处处。俱为十地所被之机也。

○八识颂

性唯无覆五徧行(好个记性)。界地随他业力生(又却无记)。二乘不了因迷执(不悟八识)。由此能兴论主诤(具眼方知)。浩浩三藏不可穷(流注生灭)。渊深七浪境为风(无尽因缘)。受熏持种根身器(身世由他)。去后来先作主翁(这是生死)。不动地前才舍藏(一悟方了)。金刚道后异熟空(悟后境界)。大圆无垢同时发(还他无垢)。普照十方尘剎中(才了唯识)。

奘师大意言。八识之性。能含藏过去未来缘谢影子。岂是盖覆遮掩得底。且本无善恶性。又属无记。无奈具四缘。能为徧行作意。遂以一念之妄见者。蕴而为本识之种子。故三界九地性本非有。兹以识造境。还以境眩识。识境相因。牢不可破。皆此识业力成之耳。乃二乘不信有八识。因致大乘论主之诤。岂知论八识之体用。一为能藏之识。以其能含藏善恶种子。二为所藏之识。以其受现行习气所熏。三为执藏之识。能执七识为我。能执四大不坏。具此三藏。以御根境之缘。是八识为渊。七识为浪。而境风吹浪。则五六七成风浪者。渊岂得清静乎。境风者众生之妄见也。若妄见不生。则浪息渊平。八识有何过也。唯境风吹浪。则渊即为波。波波无尽。然则八识受熏。持种而致受根器之界。生死去来之报。非八识谁为之乎。大悟之人。从初地至不动地。其有漏之习气。看破已透。从作意时。便消释俱尽。则念念入金刚之定。藏识之舍。异熟之空。由此眼中无色识。识中无色眼。眼识俱清净。是名无生义。由此耳鼻身意。一一俱转。打作一个。照前照后。大圆无垢之镜。则眼政可以见。耳政可以闻。鼻政可以嗅。舌政可以尝。身政可以触。意政可以分别。末那政可以任用。赖耶政可以摄受。以其为成所作智也。见何曾是眼。闻何曾是耳。嗅何曾是鼻。尝何曾是舌。触何曾是身。分别何曾是意。任用何曾是末那。摄受何曾是赖耶。以其为妙观察智也。即见非见非不见。即闻非闻非不闻。即嗅非嗅非不嗅。即尝非尝非不尝。即触非触非不触。即分别非分别非不分别。即任用非任用非不任用。即摄受非摄受非不摄受。两头坐断。是平等智也。即三智浑沦脱化。绝无心迹。收来总一无垢圆镜而已。是悟四智于一心。了万法于八识者之第一义也。

性唯无覆五徧行  界地随他业力生

原此识性。实无善恶。不过无记无覆者而已。所以缘非带质独影。而染净诸法。俱不相应也。无奈能作意。引心趋境。则五徧行之中。无垢不藏。所以此识为总报主趣生体。而三界九地。俱由他业力生耳。如乾土不能相握。自成一聚。由水胶等。和彼乾土。方成无记之法。不能成器聚。由善恶业力。方成界地也。

二乘不了因迷执  由此能兴论主诤

解深密经云。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我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阿陀那唐言执持。以第八能持种子不坏。亦名执持也。小乘坚执六识。不信八识为因缘用。又不信八识为流转还灭。作依持用耳。由此大乘论主。以十证颂辨之。十证颂曰。持种异熟心。趣生有受识。生死缘依食。灭定心染净。无始时来。以此识与一切法为依止故。与现行法又为依止。此证持种心也。又云。有善恶心。累劫熏习。名为异熟心。招善恶业感。若无此识。彼异热心不应有故。此释异熟心也。有情流转五趣四生。若无此识。彼趣生体不应有故。以前五识业所感者。不徧趣生。以无色界中。全无此故。意识业感。虽徧趣生。而不恒有。唯异熟心。及彼心所。是政趣生也。又契经云。有色根身。是有执受。若无此识。彼能执受不应有故。此能受心唯异熟心。转识无如是义。此释受也。契经云。寿暖识三。更互依持。得相续住。以转识如声风等。无恒持用。惟异熟有恒持用故。立为持寿暖识。此释识也。契经云。诸有情类。命终必住散心。非无心定。且生死时。身心惛昧。如睡无梦。极闷绝时。明了意识。必不现前。六种转识。行相所缘。必不可知。是散去有心。名生死心。别有一类微细意识。行相所缘。俱不可断。应知即是第八识。又将死时。由善恶业。下上身分。冷触渐起。若无此识。彼事不成。转识不能执受身故。此证第八识心为生死也。又说识缘名色。名色缘识。如是二法。展转相依。譬如束芦。俱时而转。彼诸转识。无力恒时执持名色。恒与名色为缘。缘者此第八识。此释缘也。契经云。一切有情。皆依食住。转识不能执持身命。唯其熟识。是胜食性。此释依食也。契经说住灭定者。身语心行。无不皆灭。而寿暖犹在。根不变坏。识不离身。由斯理趣。住灭定者。决定有此流注八识。无想等位。类此可知。此释灭定心也。契经说。心杂染故有情杂染。心清净故有情清净。若无此识。染净心不应有故。谓染净法。因心而生。依心而住也。此识心净染也。大意这一念不悟。便为染净种子。种子或染或净。差别不同。而念念常不断。即名异熟。异熟必定趣生。落于界地所摄。即便有执受。不能离身相也。而所以致受必定。以地水火风。搏成息气之呼吸。名持寿暖因。所以有生相死相也。当其投胎定缘名色。如睹日光而生天。见淫火而生人。名色缘识。识缘名色。两不离也。及其受根。决不能离食。是始终成就根缘者。俱八识为之首尾也。所以念念不能离此藏识。即住灭定。而心之在染净者。根何能空。识何以除也。小乘悟不及此。岂能全证涅盘乎。

浩浩三藏不可穷

执种义为执藏。受熏义为所藏。持种义为能藏。颂云。诸法於识藏。识与法亦尔。更互为果性。亦常为因性。此因缘法之无穷者也。然佛法无多子。久远难得。人直下会取。直下具足。万古碧潭摸新月。回头。还在旧楼间。

渊深七浪境为风

浪波元相依。境风所击。则多波生。五六七皆依八识。为见分所迷。则染净法。从此无尽。则一识迷。而识识之种子俱不净矣。何异七浪为境风所击也。一说八识现种如波。境等四缘如风。若四缘之风。恒击第八现水。则常起八识现种之波矣。如第七识缘于藏识。即第七识为境缘之风。触动八识现行之波浪也。若以前七识之现行。熏此藏识。即此现行为境界风。触动藏识种子。生起现行之波浪也。波浪无尽。故云不可穷。若悟此八识之性。则为华藏界帝网珠矣。

受熏持种根身器

第八识为总报主。能持诸法漏无漏种。所以持种能受前七识所熏。以其具四性故。一坚住性。二无记性。三可熏性。四与能熏和合。根身器界。原为八识所变相分之境故。以心缘心。即此根界。是其所熏所持者也。若以净眼视之。则此根不啻如唾余。所以道。见闻如梦幻。三界若空华。

去后来先作主公

人将入胎时。此第八识先来。然后前七种识次第生来。前七种识所造善恶业因。总于八识受其果报。如偈云。顶圣眼生天。人心恶鬼腹。旁生膝盖离。地狱脚板。出此八识后去之象。从染净而分也。昔人云才出。胞胎又入胎。圣人观此动悲哀。幻身究竟无香洁。打破画瓶归去来。旨哉言乎。

不动地前才舍藏

藏即阿赖耶。兹八识以清净等觉。历暖地。顶地。忍地。世第一地。欢喜地。离垢地。焰慧地。难胜地。远行地。历诸地。悟真如心。名不动地。则诸漏俱尽。破诸结使。现量比量。带质独影俱空。则内生之我执不行。即证第九白净识。而藏才舍也。然必执此阶级。方破藏乎。奘师言。前五识曰圆明。初发成无漏。六云发起初心欢喜地。七云极喜初心平等性。八云大圆无垢同时发。曰初心曰同时。是大乘人一念悟入。超过等觉位之阶级也。岂真许多淘汰所致乎。

金刚道后异熟空

异熟者。是善恶所引果故。或变异而熟。或异时而熟。异类而熟。名异熟性也。如本来共是佛。我却与佛不同。是业识纯熟也。业至熟甘作众生。不甘作佛。所以八种子一段贪痴。千佛难救耳。惟自肯承当。能信本分事。纯以金刚智。破我破法。则烦恼一除。并忘钻火。将净法执者。亦与之空矣。

大圆无垢同时发  普照十方尘剎中

舍藏空异熟。则五识与八识。剎那成清净觉。更不待第二时矣。良以现识转识藏识。即一而三。即三而一故。为如意珠。即念宛然。似神通藏。绝无隔碍。所以有时以现而引起藏。有时以藏引起转。有时以转引起现与藏者。是识识各有种子。而能俱现。是识识各共一种子。而能互现也。余故谓体同用别。即此义也。然根即属相分。识即属见分。由见分而相生。由相分而见生。见相无根。同于妄想。妄想本空。原是净觉。所以明不离暗。识不离性。亘古亘今。人人具足无垢镜也。唯识颂云。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不透顶说破乎。唯识不明。反认是相宗为自性设障。岂不可深悲耶。

据识论。眼前立不得一物。则以多知汉说心说性。何○含血喷人也。当知识识皆有悟门。密以金针。引我合笋。如所谓徧行别境。并善十一。烦恼二十六者。放眼看来。毕竟是个什么。不得以法尘影子。便认作自己茶饭也。如以为胸中似有一物相似。毕竟舍不得。亦须放开眼。看他体段。毕竟存躲在甚处。一一看破。真不值我一笑矣。故余谓。百亿尘劳及微细命根。何殊网中吹气。匣里藏声。乃愚者执等妙二觉。以修汰死法。束制行人。纵令有悟。不缚手缚脚耶。虽空心不空境。破执不破法。终为醍醐毒药。只是秉金刚剑打头。在千佛顶上。截取其头。是与庆喜尊。出冤气矣。不然多打葛藤。定为奘大师所唾弃耳。

八识规矩颂注(终)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