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天下书楼 > 古文观止

酷吏列传序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出自:司马迁

【题解】

本文是《史记·酷吏列传》的序言。汉武帝任用了一批酷吏治理天下,而这些酷吏做事多严苛残暴,不讲仁德。此篇《酷吏列传序》正是针对当时酷吏肆虐的情况,对武帝进行了委婉的批评。

【原文】

孔子曰:“道之以政[1],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老氏称[2]:“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法令滋章[3],盗贼多有。”太史公曰:信哉是言也!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昔天下之网尝密矣,然奸伪萌起,其极也,上下相遁,至于不振。当是之时,吏治若救火扬沸,非武健严酷,恶能胜其任而愉快乎?言道德者,溺其职矣[4]。故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下士闻道大笑之。”非虚言也。

汉兴,破觚而为圜[5],斲雕而为朴[6],网漏于吞舟之鱼,而吏治烝烝,不至于奸,黎民艾安[7]。由是观之,在彼不在此。

【注释】

[1]道:通“导”,引导。

[2]老氏:指老子。

[3]滋:愈加。章:严明。

[4]溺职:失职。

[5]破觚(gu)而为圜(huán):把方形东西的棱角去掉而变成圆形。觚:指有棱角的东西。圜:圆形的东西。

[6]斲(zhuo):砍,削。

[7]艾安:民生安定,宇内承平。

【翻译】

孔子说:“用政教来引导他们,用刑罚来统一他们的行动,人民可以暂时免于罪过,却还不具备廉耻之心;用道德来引导他们,用礼教来统一他们的行动,人民不但有耻廉之心而且行为规矩。”老子说:“最有德的人不以有德自居,因此有德;无德的人天天要标榜自己是有德之人,因此没有德。法令越细密严厉,盗贼反而越多。”太史公说:这些话确实不假。法令是治理国家的工具,但不是政治清明与否的根本。从前天下的法网律令也曾是非常严密的,然而奸邪欺诈的事情频频发生,达到极点的时候,举国上下都互相包庇回避,以至于国家不能振兴。那种时候,吏治如同负薪救火、扬汤止沸,于事无补,如果不采用刚猛严厉的手段,官吏们又怎能做到胜任其职而心情愉快呢?主张以道德治理国家的,则经常是一筹莫展,无所适从。所以说:“审理诉讼,我和别人差不多。如果说有什么不同的,那就是要使人们不发生诉讼啊。”“下愚之士听见了‘道’就哈哈大笑,认为空洞。”这都不是虚言啊。

汉朝兴起之初,废除了苛刻的法律,去掉了繁琐的规章,使法制简单易行,法网宽疏得可以漏掉能吞下船只的鱼,然而吏治成绩斐然,社会秩序蒸蒸日上,人民没有邪恶的行为,生活安定兴荣。由此看来,治理国家的关键在于用德,而不在于用严厉的刑法。

【解读】

这是篇评论酷吏的论说文,它先引孔子、老子两位圣贤的话语,指出为政之道在德不在刑,接着又追述秦朝用刑严酷却收效甚微的往事。末段写汉初之时宽刑厚德,百姓安居乐业,通篇没有一字说及武帝重用酷吏之事,但讽喻之意溢于言外。此文用语委婉,以秦朝、汉初的吏治相互比较,暗中指批武帝重用酷吏,可谓旨意遥深。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