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引言

(快捷键←)[没有了]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原典

闻如是1:一时,佛住王舍城2,在鹊封竹园3,与诸大比丘、菩萨摩诃萨及诸八部4三万六千人俱。

是时,会中有异学梵志五百人,俱从座而起白佛言:“吾闻佛道洪深,无能及者,故来归问,唯愿说之。”

佛言:“甚善!”

问曰:“天下为有为无?”

答曰:“亦有亦无。”

梵志曰:“如今有者,云何言无?如今无者,云何言有?”

答曰:“生者言有,死者言无,故说或有或无。”

问曰:“人从何而生?”

答曰:“人从谷而生。”

问曰:“五谷从何而生?”

答曰:“五谷从四大5火风而生。”

问曰:“四大火风从何而生?”

答曰:“四大火风从空而生。”

问曰:“空从何而生?”

答曰:“从无所有生。”

问曰:“无所有从何而生?”

答曰:“从自然生。”

问曰:“自然从何而生?”

答曰:“从泥洹6而生。”

问曰:“泥洹从何而生?”

佛言:“汝今问事何以尔深?泥洹者,是不生不死法。”

问曰:“佛泥洹未?”

答曰:“我未泥洹。”

“若未泥洹,云何得知泥洹常乐?”

佛言:“我今问汝,天下众生为苦为乐?”

答曰:“众生甚苦。”

佛言:“云何名苦?”

答曰:“我见众生死时,苦痛难忍,故知死苦。”

佛言:“汝今不死,亦知死苦。我见十方诸佛不生不死,故知泥洹常乐。”

五百梵志心开意解,求受五戒7,悟须陀洹果8,复坐如故。

佛言:“汝等善听,今为汝广说众喻。”9

注释

1闻如是:释典多作如是我闻。如是,指结集之时这经是这样的;我闻,表示亲自从佛处听闻而得。又,如是还有表示信顺的意思,信,那么所说的道理就顺,也才能进入佛法的大海,从而有大收获。

2王舍城:《大唐西域记》卷九所称的曷罗阇姞利呬城(rājagriha)。这座城在频毗娑罗王时已经奠基,阿阇世王时进行扩建,并迁都于此,繁华异常。佛教徒的第一次结集就在此城举行,佛陀也常住在此地,因而是佛教的一个圣地。此城故址在今印度东北部比哈尔城(bihār)西南约十五哩处的腊季吉尔(rājgir)。

3鹊封竹园:迦兰陀竹园()。迦兰陀是王舍城的长者,曾将一座大竹园施给外道,后来改信佛法,便驱逐了外道,以园奉佛。这是天竺僧园的嚆矢。

4八部:一天,二龙,三夜叉,四乾闼婆(此神身体凭嗅香而长养),五阿修罗(此神常与天帝释战斗),六迦楼罗(金翅鸟神,以龙为食),七紧那罗(歌神),八摩睺罗伽(大蟒神)。

5四大:指地、水、火、风这四大元素。本质为坚性,而有保持作用者,称为地大;本质为湿性,而有摄集作用者,称为水大;本质为暖性,而有成熟作用者,称为火大;本质为动性,而有生长作用者,称为风大。

6泥洹:涅槃。意译作灭、无生。原指吹灭,或表吹灭之状态;其后转指燃烧烦恼之火灭尽,完成悟智(即菩提)之境地。此乃超越生死(迷界)之悟界,亦为佛教终极之实践目的。

7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8须陀洹果:脱去凡夫的意识,初步进入圣道的法流,所以也叫预流果。

9这段引言《丽藏》阙,今据宋、元、明三藏补入。

译文

以下这些是我亲耳从佛听闻的:那时,佛居住在王舍城,在迦兰陀竹园和众多大比丘、大菩萨及天龙等八部众神总共三万六千人聚集在一起。

这时法会中有五百学习《吠陀》的青年婆罗门,都从座席上站起来,对佛说道:“我们听说佛道洪大玄深,其他诸说没有能及得上的,所以来这儿请教几个问题,深切希望佛为我们宣说。”

佛说:“很好。”

青年婆罗门便问:“世界是存在的还是虚无的?”

佛答道:“也是存在的,也是虚无的。”

婆罗门问道:“如果世界现今是存在着的,却为何说是虚无的?如果世界现今是虚无的,则为何说是存在着的?”

佛答道:“生者说是存在着的,死者说是虚无的,所以说成也是存在的,也是虚无的。”

婆罗门问道:“人是从什么东西中产生出来的?”

佛答道:“人是从五谷中产生出来的。”

婆罗门问道:“五谷是从什么东西中产生出来的?”

佛答道:“五谷是从地、水、火、风中产生出来的。”

婆罗门问:“地、水、火、风从什么东西中产生出来的?”

佛答道:“是从空而生。”

婆罗门问:“空从什么东西中产生出来?”

佛答道:“从本无自性的因缘而生。”

婆罗门问:“本无自性的因缘从何而生?”

佛答道:“从自然而然的状态而生。”

婆罗门问道:“自然而然的状态从何而生?”

佛答道:“从泯灭了生死因果的无为状态而生。”

婆罗门问道:“泯灭了生死因果的无为状态从何而生?”

佛答道:“你们今日问的事情为何这般深入呢?泯灭了生死因果的无为状态是不生不死之道。”

婆罗门问:“佛进入这泯灭了生死因果的无为状态没有?”

佛答道:“我还没有进入。”

“若是这样,怎么能知道那无为的状态是常乐的呢?”

佛说道:“现在我反问你们,天下众生是苦还是乐?”

婆罗门答道:“众生很苦。”

佛问道:“为何说众生苦呢?”

婆罗门答道:“我们见众生死时,苦痛难忍,所以知道死苦。”

佛说道:“你们眼下还未死,也知道死苦。而我见到十方诸佛不生不死,所以知晓这泯灭了生死因果的无为状态是常乐的。”

五百青年婆罗门心开意解,求佛让他们受持五戒,进而悟得须陀洹果,便又坐回原席,听讲如故。

佛说:“你们好生听着,而今我为你们广说种种譬喻。”

解说

这则引言涉及世界的本质、人的源起、四大元素、空、泥洹之类的问题,问题的提法和内涵具有浓厚的婆罗门思想色彩,即寻求着宇宙之所以形成的一个根本的原因,也就是说,竭力面对现实,试图了解现实。问题环环相扣,渐次进入佛教教义的核心——泥洹,从而显示了要寻求的并不是事物的源起和本质,因为一切都是互为因果、互为条件的,没有什么根本的原因,这样,事物就没有自性,没有质的规定性。人执着于其中的某一端,都必然是一种妄见,诸种烦恼也由各类妄见而生。认识到这一点,便烦恼消散,欲望湮灭,入和平宁静之境,出离了生死轮回,处于不死不生之道。佛陀的学说战胜了与他同时代的其他各派学说,这是由于他不去追究事物的原因,而是致力于给烦恼的心带来安宁。

引言借助于问答,正面阐述了佛陀的观念,含摄了《百喻经》的要义,此后的一连串譬喻则自反面去破各种妄见。引言中对诸类问题的回答形式,可参见本经第五十八则《二子分财喻》说及的四种论门。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