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忏悔品第六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原文:时,大师见广韶洎四方士庶,骈集山中听法,于是升座告众曰:“来,诸善知识,此事须从自性中起,于一切时,念念自净其心,自修其行,见自己法身,见自心佛,自度自戒,始得不假到此。既从远来,一会于此,皆共有缘。今可各各胡跪,先为传自性五分法身香,次授无相忏悔。众胡跪。”

释义:那时,大师看到广州、韶州以及四方学者、庶民都来山中听闻佛法,于是上法座告大众说:“各位善知识!修行必须要从自性中做起。在任何时候,念念都能清净自心,努力实践,见自己法身、见自己佛性,始终自己度自己、自己持戒才能得到,不枉此行。大家远道而来,同在此聚会,都是有缘人。现在请各位就地胡跪,我先为你们传授自性五分法身香,再传无相忏悔。大众依言各自胡跪。”

原文:师曰:“一戒香,即自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嗔,无劫害,名戒香。二定香,即睹诸善恶境相,自心不乱,名定香。三慧香,自心无碍,常以智慧观照自性,不造诸恶,虽修众善,心不执著,敬上念下,矜恤孤贫,名慧香。四解脱香,即自心无所攀缘,不思善,不思恶,自在无碍,名解脱香。五解脱知见香,自心既无所攀缘善恶,不可沉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和光接物,无我无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脱知见香。”

释义:大师说:“一是戒香,即是自己心中没有是非、善恶,没有嫉妒心,没有贪婪、急躁心,没有不善心,这即叫作戒香。二是定香,即是看到一切善恶事物,自心不乱,这即叫作定香。三是慧香,即是自心没有障碍,常以智慧观照自己本性,不造一切恶,虽修各种善,心不执着。尊长爱幼,怜悯孤苦救济贫穷,这即是慧香。四是解脱香,即是自心不攀缘一切,不思善,也不思恶,身心自在没有执着,这即是解脱香。五是解脱知见香,即自心对于善恶都不攀缘,也不求空求静不加思考。应广学多闻,认识本心,通达佛法义理,待人要谦虚和善,做到无我无人,直到菩提,真如自性不变,这即是解脱知见香。”

原文:善知识,此香各自内熏,莫向外觅。今与汝等授无相忏悔,灭三世罪,令得三业清净。善知识,各随我语一时道:‘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愚迷染,从前所有恶业愚迷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善知识,以上是为无相忏悔。云何名忏?云何名悔?忏者忏其前愆。从前所有恶业,愚迷、骄狂、嫉妒等罪,悉皆尽忏,永不复起,是名为忏。悔者,悔其后过,从今以后,所有恶业,愚迷、骄狂、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悔,故称忏悔。凡夫愚迷,只知忏其前愆,不知悔其后过。以不悔故,前罪不灭,后过又生。前罪即不灭,后过复又生,何名忏悔?

释义:善知识!此香需向内用功,不要离心向外寻求。现在我为你们传授无相忏悔,灭除三世罪业,使身、口、意三业清净。善知识!大家一起随我念: ‘弟子等,从前念、现在念、一直到后念,念念都不被愚迷所污染,以前所作一切恶业以及愚迷等罪,现在全部忏悔,誓愿从此消除灭尽,永远不再生起’。善知识!以上说的即是无相忏悔。什么叫作忏?什么叫作悔?忏就是忏自己以前所犯错误,从前所作的一切恶业、愚迷、憍狂、嫉妒等罪,现在全部反省,今后永不再犯,这就是忏。悔即是警惕以后可能会再犯错误,从今以后,所有恶业、愚迷、憍狂、嫉妒等罪,现在已经觉悟,全部永断,永不重犯,这就是悔。所以称忏悔。凡夫愚迷,只知道反省自己以前所犯错误,不知道警惕以后的错误再犯。是因不知悔改原因,所以从前罪业未能灭除,以后错误又重生。即然以前的罪业不能灭除,后来的错误又再生起,还谈什么忏悔?

原文:善知识,即忏悔已,与善知识发四弘誓愿,各须用心正听:“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自心烦恼无边誓愿断!自性法门无尽誓愿学!自性无上佛道誓愿成”!

释义:善知识!无相忏悔传授完了,再给你们讲四弘誓愿,大家用心谛听:“自心众生无边我誓愿度!自心的烦恼无边我誓愿断!自性里的法门无量我誓愿修学!自性佛道无上我誓愿成!”

原文:善知识,大家岂不道‘众生无边誓愿度’?恁么道,且不是惠能度。善知识,心中众生,所谓邪迷心,狂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如是等心,尽是众生。各须自性自度,是名真度。

释义:善知识!大家不是都说“众生无边誓愿度?”凭什么说,是慧能来度你们。善知识,其实心中众生,即是自己的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如是等等不善之心,都是自己心中的众生,众生必须改变自己错误心态,才是真度。

原文:何名自性自度?即自心中邪见烦恼愚痴众生。将正见度。既有正见。使般若智打破愚痴迷妄众生。各各自度。邪来正度。迷来悟度。愚来智度。恶来善度。如是度者。名为真度。

释义:什么是自性自度?即是自己心中的邪见、烦恼、愚痴等众生,用正确思想来解决。即然有了正确的认识,即能用般若智慧打破自心中愚痴、迷妄众生,使它们各各自度。邪时用正度,迷惑时用觉悟度,愚痴时用智慧度,恶用善度,这样度自己心中众生,即是真度。

原文:又烦恼无边誓愿断。将自性般若智,除却虚妄思想心是也。又法门无尽誓愿学。须自见性。常行正法。是名真学。又无上佛道誓愿成,既常能下心,行于真正。离迷离觉,常生般若。除真除妄。即见佛性。即言下佛道成。常念修行是愿力法。

释义:还有烦恼无尽誓愿断。需用自性般若智慧,除去虚妄思想。还有法门无量誓愿学,必须见自本性。常用正确方法,这才是真学。还有无上佛道誓愿成,需常下决心,用正确方法指导自己行为。远离迷妄不执着觉悟。内心常生般若智慧,真妄俱除,即能见到自己佛性,也即能当下悟道成佛。坚持不断这样修行即是发心立愿方法。

原文:善知识,今发四弘愿了,更与善知识授无相三皈依戒。善知识,皈依觉,两足尊,皈依正,离欲尊,皈依净,众中尊。从今日起,称觉为师,更不皈依邪魔外道。以自性三宝,常自证明。劝善知识,皈依自性三宝。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自心皈依觉,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离财色,名两足尊。自心皈依正,念念无邪见,以无邪见故,即无人我贡高、贪爱、执著,名离欲尊。自心归依净,一切尘劳爱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名众中尊。若修此行,是自皈依。凡夫不会,从日至夜,受三皈戒,若然皈依佛,佛在何处,若不见佛,凭何所皈,言却成妄。

释义:善知识!现在已经发四弘誓愿了,再给各位善知识传授无相三归依戒。善知识!归依觉,就是福慧具足的至尊;归依正,就是远离尘欲的至尊;归依净,就是众生敬重的至尊。从今以后,应当称觉者为本师,再也不去归依其它邪魔外道,常常以自性的佛法僧三宝来为自己证明。奉劝各位善知识,要归依自性三宝:所谓佛, 就是觉者;所谓法,就是正;所谓僧,就是清净。自心归依觉,则邪迷之念不生,少欲知足而能远离财色,所以叫作福慧具足的至尊。自心归依正,念念都无邪见,因为没有邪见的原故,就没有人我、高傲、贪爱等执着,所以叫作远离尘欲的至尊。自心归依净,在一切尘劳爱欲的境界中,自性都不被染着,所以叫作众生敬重的 至尊。如果能如此修行,就是自性归依。一般凡夫不能理解无相归依,所以从早到晚求受形式上的三归依戒;如果说归依佛,佛在那里呢?如果见不到佛,凭借甚么来作为自己归依的对象呢?所以说归依佛反成为虚妄。

原文:善知识,各自观察,莫错用心,经文分明言自皈依佛,不言皈依他佛,自佛不皈,无所依处,今既自悟,各须皈依自心三宝,内调心性,外敬他人,是自皈依也。

释义:善知识!你们要自己去体会观察,不要错用心思!经文上分明说自归依佛,不说归依他佛。自性佛不归,即没有所归依处。现在即然已经自己理解,你们必须各自归依自性三宝。向内要善调自己心性,向外要恭敬他人,这即是自归依。

原文:善知识,既皈依自三宝竟,各各志心,吾与说“一体三身自性佛”。令汝等见三身,了然自悟自性。总随我道:‘于自色身皈依清净法身佛,于自色身皈依千百亿化身佛,于自色身皈依圆满报身佛’。

释义:善知识!即然已经归依自性三宝了,各位再专心谛听!我为你们再说“一体三身自性佛”,使你们都能见到自性三身,明白理解自己的真如自性。大家跟随我念:“在自己的色身中归依清净法身佛,在自己的色身中归依千百亿化身佛,在自己的色身中归依圆满报身佛。”

原文:善知识,色身是舍宅,不可言皈,向者三身佛在自性中,世人总有,为自心迷,不见内性,外觅三身如来,不见自性中有三身佛。汝等听说,令汝等于自身中见自性有三身佛。此三身佛,从自性生,不从外得。

释义:善知识,色身如我们自己的住宅,不可说归依。刚才所说的三身佛,都在我们的自性之中,世间上每个人本都具有。只因自己的心性被妄想覆盖,不能认识自己内在自性,而总是向外去寻觅三身如来,却看不见自性中的三身佛。你们听我说,能使你们在自身中,见到自性所具有的三身佛。这三身佛,是从自性中产生,不是从外面得到。

原文:何名清净法身佛。世人性本清净,万法从自性生。思量一切恶事,即生恶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如是诸法在自性中。如天常清,日月常明,为浮云盖覆,上明下暗,忽遇风吹云散,上下俱明,万象皆现,世人心常浮游,如彼天云。

释义:什么是清净法身佛?世人自性本来清净,万法都由自性而生。如果自己思量一切恶事,便会产生恶的行为;如果心中思量一切善事,便会产生善的行为。这样一切法在自性中。如同天空清明、日月明亮,只因被浮云遮盖,云上明亮云下昏暗,忽然一阵风来把浮云吹散,这时候天空上下全明,万象都会显现出来。世人心性经常浮游不定,如同天空浮云一样。

原文:善知识,智如日,慧如月,智慧常明。于外著境,被妄念浮云盖覆自性,不得明朗。若遇善知识,闻真正法,自除迷妄,内外明彻。于自性中,万法皆现。见性之人,亦复如是,此名清净法身佛。

释义:善知识,智如同太阳,慧如月亮,智慧如日月常明。向外执着尘境,既会被妄念的浮云遮盖自性,自性不能明朗。如果能遇到善知识,听闻佛法真理,自己能除去心中的迷惑妄想,内外即会光明澄彻,在自性中,万法显现。见性之人,也是如此。这即是清净法身佛。

原文:善知识,自心皈依自性,是皈依真佛。自皈依者,除却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谄曲心,吾我心,诳妄心,轻人心,慢他心,邪见心,贡高心,及一切时中不善之行。常见自己过,不说他人好恶,是自皈依,常须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见性通达,更无滞碍,是自皈依。

释义:善知识,自心归依自己本性,即是归依自心真佛。自归依者,除去自性中的不善心、嫉妒心、谄曲心、吾我心、诳妄心、轻人心、慢他心、邪见心、贡高心,以及任何时间不善行为。经常反省自己过失,不说别人好坏是非,这即是自归依。常怀谦下心,普遍对人恭敬,即是见性通达,没有滞碍,这是自归依。

原文:何名千百亿化身,若不思万法,性本如空,一念思量,名为变化。思量恶事,化为地狱,思量善事,化为天堂。毒害化为龙蛇,慈悲化为菩萨,智慧化为上界,愚痴化为下方,自性变化甚多,迷人不能省觉。念念起恶,常行恶道,因一念善,智慧即生,此名自性化身佛。

释义:什么是千百亿化身呢?如果不思一切,自性本如空。如果一念思量,即为变化。思量恶事,自心即变为地狱;思量善事,自心即变为天堂。有毒害之念变为龙蛇,有慈悲之念变为菩萨,有智慧心即变为上界诸天,自性愚痴变化为下方三途。自性变化非常多,愚迷的人不能反省察觉,常怀恶念,即会在恶道中行走。若能转恶为善,智慧即生,这即是自性化身佛。

原文:何名圆满报身,譬如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莫思向前,已过不可得,常思于后,念念圆明,自见本性。善恶虽殊,本性无二。无二之性,名为实性。于实性中,不染善恶,此名圆满报身佛。自性起一念恶,灭万劫善因,自性起一念善,得恒沙恶尽。直至无上菩提。念念自见,不失本念,名为报身。

释义:甚么叫做圆满报身呢?譬如一灯能破除千年的黑暗,一智能灭除万年的愚痴。不要经常回想以前的事,已经过去的事不可复得,要常思量以后的行为,念念圆明,自然能见到自心本性。善与恶虽然不同,但是本性并没有两样,这无二之性,就叫作实性。在实性中,善恶无染,这就叫作圆满报身佛。自性若起一念之恶,便能消灭万劫以来所修的善因;自性若起一念之善,便可灭尽多如恒河沙的恶业。从初发心一直到成就无上菩提,念念之间自见本性,不失正念,这就叫作报身。

原文:善知识,从法身思量,即是化身佛,念念自性自见,即是报身佛,自悟自修,自性功德,是真皈依,皮肉是色身,色身是宅舍,不言皈依也。但悟自性三身,即识自性佛。吾有一《无相颂》,若能诵持,言下令汝积劫迷罪,一时消灭。颂曰:

迷人修福不修道 只言修福便是道 布施供养福无边 心中三恶元来造

拟将修福欲灭罪 后世得福罪还在 但向心中除罪缘 各自性中真忏悔

忽悟大乘真忏悔 除邪行正即无罪 学道常于自性观 即与诸佛同一类

吾祖唯传此顿法 普愿见性同一体 若欲当来觅法身 离诸法相心中洗

努力自见莫悠悠 后念忽绝一世休 若悟大乘得见性 虔恭合掌至心求

释义:善知识,从法身思量,即是化身佛。念念见自性清净,即是报身佛,自己觉悟自己修行,自性是功德,即是真归依。皮肉是色身,色身是住宅,不说归依。但能了悟自性中本具三身,即能认识自性佛。我有一首无相颂,如果能读诵实践,现在即使你们累劫因迷惑所造的罪业,当下消灭。颂说:

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

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但向心中除罪缘,各自性中真忏悔。

忽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学道常于自性观,即与诸佛同一类。

吾祖唯传此顿法,普愿见性同一体。若欲当来觅法身,离诸法相心中洗。

努力自见莫悠悠,后念忽绝一世休。若悟大乘得见性,虔恭合掌至心求。

释义:师言:“善知识,总须诵取,依此修行,言下见性。虽去吾千里,如常在吾边。于此言下不悟,即对面千里。何勤远来。珍重好去。”一众闻法,靡不开悟,欢喜奉行。”

原文:大师说;“善知识,大家应读诵这首《无相颂》,依此颂修行,即能现在见性。虽然离我千里,也如常在我身边一样。若听了以后不能觉悟,即使在对面,也如同相隔千里。又何必辛苦远来求法。望大家各自珍重。” 大众闻六祖说法,无不开悟,欢喜信受实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