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第二卷 苏州府 松江府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苏州府

吴大城 今府治是。《汉书·志》云吴本国周太伯所邑,《元和郡县志》云阖闾自梅里始迁都于此。《吴地记》云寿梦始别筑城,为宫室于平门西北二里。周敬王六年,阖闾使子胥筑大城,亦 曰阖闾城。城周四十七里,郭周六十八里。辟陆门八,水门八。《吴都赋》所谓通门二八水道陆衢是也。西北 曰阊门,又曰昌门,亦名破楚门,伐楚出此门;西曰胥门,《吴地记》谓本伍子胥宅,因名;西南曰盘门,《吴地记》云水陆萦回,故谓之盘,又名蟠门,刻木作蟠龙以镇越;东南曰蛇门,《吴郡志》云在巳方,故名。又 曰越在巳地吴作木蛇北向,示越属吴也;东曰匠门,本名干将门。《吴地记》云吴王使干将铸剑于此,后讹为匠门;又东曰娄门,《吴郡志》云秦娄县所值,又谓之醪,即今昆山也;东北 曰齐门,《越绝书》曰阖闾伐齐大克,取齐女为质子,为造齐门。又《吴越春秋》云阖闾为太子波聘齐女,女少,思齐而病,乃起北门,名曰望齐;北曰平门,《吴地记》云子胥平齐,大军从此出,故名;东北三里有巫咸坟,亦 曰巫门。此所谓八门也。又匠门南三里有葑门,《续图经》云当作封门,取封禺之山以为名。葑门相近有赤门,在城正南,今犹有赤门湾;又东南有鲂鳄门。此三门皆非八门之数。至宋惟存阊、胥、盘、葑、齐、娄六门,水陆共十二。淳熙后胥门水陆俱塞。元初城郭尽毁,至正中复缮完,仍辟水陆门十一,惟独胥无水门。清圣祖有御制吴阊诗、至阊门诗。隋开皇间,杨素徙于古城西南横山之东,俗所谓新郭也。唐初复故,又曰罗城,作亚字形,中有大河,三横四直。

吴小城 在长洲县。即子城,在大城内。《吴越春秋》云:子胥筑小城,周十里,不辟东门,以绝越也。《越绝书》云:小城周十二里,门三,水门二。楚封春申君于吴,因城吴故墟以为都邑。元末张士诚入据,建太尉府,后日王府,今俗称王府基是也。

麋湖城 在长洲县北五十里,《越绝书》云阖闾所置。又巫门外有麋湖西城,越宋王城也。《吴越春秋》云平门外麋湖西城者,麋王城也。又有太公城、章祈城,并在县东北。《姑苏志》云章祈疑即,在今二十二都。

居东城 在长洲县界。《越绝书》云:阖闾所游也,去县二十里。刘昭注讹为居巢城。

鸭城 在长洲县匠门外东南二十五里沙里中。《太平寰宇记》云:吴王养鸭所也。东五里有豨巷,是畜猪之处。又东二里有豆园,吴王养马处。

摇城 在长洲县东南二十八里,吴王子居焉,后越王摇居之,今其地名大姚。

酱醋城 在长洲平门西三里,汉刘濞筑。

东宫、路西宫 在长洲县,阖闾所建。《越绝书》云:东宫周一里二百七十步,路西宫周一里二十六步。

南城营 在长洲县干将乡长乐里。

吴宫 在长洲县长洲苑东南五十里,吴王别宫也。陆龟蒙《吴宫词序》云:甫里之乡日吴宫。今有吴宫乡。

长洲苑 在长洲县太湖北岸,阖闾游猎处,《图经》云在县西南七十里,孟康日以江水洲为苑。韦昭云在吴县东。《吴都赋》“佩长洲之茂苑”,即此。汉吴王濞嗣葺吴苑,极一时之盛。枚乘所云“上林不如长洲之苑”,是也。《元和郡县志》谓长洲县取此立名。

初阳楼 在郡治池上。唐皮日休诗“危楼新制号初阳”。

齐云楼 在郡治后子城上,即古月华楼。《吴地记》云唐曹恭王所建,白居易有《齐云楼晚望》诗。今名飞云阁。

西楼 在长洲县子城西门上,更名观风楼。自居易诗“风月万家河两岸,笙歌一曲郡西楼”。

五砚楼 在长洲枫桥袁又恺旧居。

谏草楼 在长洲县。清处士姜实节构,为其父贞毅先生埰之影堂。楼东有思敬居、改过轩、巾箱阁,为实节读书处。

竹柏楼 在长洲县枫镇西跨塘。乾隆中,袁寿阶母韩氏守节处。

劲节楼 在长洲县枫桥北。道光间,徐子云德源母陆氏守节抚孤处。

凝翠楼 在长洲县横山北西跨塘。隐士徐政与文徵明、王宠辈结吟社于此。后陈敦复新之,更名茧园。

剑楼 在长洲县石公山。一名风弄,俗称一线天。

怀劬阁 在长洲南园,清孝子丁宏度建。

池光亭 在长洲县郡宅后,即北亭,唐刺史白居易命名。《吴郡志》云:亭后有酴釄洞,郡守沈揆名之。

沧浪亭 在长洲县郡学东南,《石林诗话》云钱氏广陵王元璙别圃也。宋庆历间,苏舜钦得之,作亭曰“沧浪”。后为章悖家所有,绍兴后归韩蕲王世忠,俗名韩王园。附宋苏舜钦《沧浪亭记》:余以罪废无所归,扁舟南游旅馆于吴中,始僦舍以处。时盛夏蒸燠,土居皆褊狭不能出气,思得高爽虚辟之地,以舒所怀,不可得也。一日过郡学东,顾草树郁然,崇阜广木不类乎城中,并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东趋数百步有弃地,纵广亘五六十寻,三面皆水也。矼之南其地益阔,旁无民居,左右皆林木,相亏蔽。访诸旧老云:钱氏有国,近戚孙承佑之池馆也。坳隆胜概,遗意尚存,余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构亭北埼,号沧浪焉。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澄川翠干,光影会合于户亭间,尤与风月为相宜。余时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则洒然忘归,觞而浩歌,踞而仰笑。野老不至,鱼鸟共乐。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噫,人固动物,情横于内而性佚于外,寓于物而后遣,寓久则溺,以为当然。非胜是而易之,则悲而不开。惟仕宦溺人为至深,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至于死者多矣,是未知所以自胜之道。余既废而获斯境,安于冲旷,不与众驱,因之复能见乎内外得失之源。浩然有得,笑傲万古,尚未能忘其所寓,故用是以为胜焉。

四照亭 在长洲县北东圃,《吴郡志》云宋王涣建。为屋四合,各植花石,随时之宜。《负暄野录》云,庆元中,赵不会客,问名亭所自,铜陵主簿姚行简对曰:《山海经》云“招摇之上其光四照”。《华严经》云“无量宝树普庄严,华焰成轮光四照”。又云“光云四照常圆满”。今四面皆花故名。赵极称赏。

秀野亭 在长洲县城北,宋侍读叶道卿所居,《吴郡志》云绍兴三十一年郡守洪遵建。

黄堂 在长洲县鸡陂之侧,《郡国志》云楚春申君子假君所建。后太守居之,数失火,涂以雄黄,遂名黄堂。天下郡治名黄堂,仿此。或日春申君姓黄,因此得名。

木兰堂 在长洲县,又名木兰院。《岚齐录》云:唐刺史张博于堂前植木兰,花盛开宴客,陆龟蒙后至,博连浮以大白,索诗。陆云:“洞庭波浪渺无津,日日征帆送远人。”甫得二句,不觉颓然,他客莫知其旨。陆稍醒,援笔续之云:“几度木兰舟上望,不知原是此花身。”一时惊为绝唱。

双莲堂 在长洲县木兰堂东,旧芙蓉堂也。至和初,吕处约以双莲花开易名。

三贤堂 在长洲县木兰堂左。《南畿志》云:思贤亭祀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绍兴中重建,改为堂。

凝香堂 在长洲县思贤亭西。临北池,西南有章云亭,绍兴间洪遵命名。

招隐堂 在长洲县画锦坊,郡人胡元质所居谿溪堂也。对峙三石甚奇,传是镇蜀时移来之物。

三瑞堂 在长洲县枫桥,宋孝子姚淳所居。苏轼诗有“枫桥三瑞皆目见”之句。盖其先墓,有甘露、灵芝、瑞麦之异。

宋叶参少卿七桧堂 在长洲县天庆观东。叶尝守吴,既谢事,因居焉,作此堂以佚老。

中隐堂 在长洲县大酒巷。宋都官员外郎分司南京龚宗元所作,取白乐天诗句名之。与屯田员外郎程适、太子中允陈之奇日娱文酒,吴人谓之三老。又有都官书院在虎邱,为宗元读书处。

闲贵堂 在长洲县醋坊桥东。本萧氏双节堂,为周虎所得,遂易今名。后有台,环以古桂数千本,名曰凌霜。宅东有陂陀,立亭其上 曰“已高”。

静乐堂 在长洲县乌鹊桥南,宋知郡孔元忠所居。有楼储书万卷,叶适以诗赠之。

五柳堂 在长洲县临顿里,宋山阴主簿胡稷言所居,陆龟蒙故址也,稷言弃官归隐于此。子峄又取“老杜宅舍如荒村”句命名“如村”。孙进士百能知江山县请老,复筑堂曰“宜休”云。

万华堂 在资寿寺后,宋蓝师稷提刑所居。植牡丹至三千株,多得洛中名品。师稷字叔诚,开封人。

顾仁效 阳山草堂 在长洲县阳山下,王文恪鏊有记。

遂仪堂 在北察院前,明曹文明妻张节妇居宅。鹿城王元懋书额,子咸阳令应表明末殉难。

聚坞草堂 在聚坞山,明蔡忠恪公懋德所构,中有赐笏楼。

南坨草堂 在尧峰胡巷南,明吴公绅所筑。

万卷堂 在长洲县带城桥南,侍郎史正志所居。

如意堂 在长洲县清嘉坊,明杜琼奉母之堂也。庭生嘉草,以如母意,故以名堂。徐有贞记之。

谢鸥草堂 在齐门外,永昌王文恪公六世孙武别业。

阳山草堂 在长洲县,去浒墅可数里。花木翳然,修竹万挺,明山人岳岱结隐其中。

冯煖宅 在长洲县弹铗巷。唐人云有坟在侧,碑刻犹存,煖即客齐孟尝君之门弹铗而歌者也。

范蠡宅 在长洲县太湖包山。任昉《述异记》云:洞庭湖上有钓洲,蠡尝乘舟至此遇风,止钓于上,刻字记焉。

皋伯通宅 在长洲县阊门内皋桥,梁鸿于庑下赁舂之所。

丁令成宅 在长洲县阳山,有丹井存焉。

顾训宅 在长洲县百口桥东。汉时人,五世同居,聚族百口,因所居名桥。

陆绩宅 在长洲县临顿里。门有巨石,绩罢郁林太守,归无所装,取石以镇。舟人慕其廉,号郁石。数传至龟蒙,世保其居。龟蒙《幽居赋》云:地接虎邱,门临鹤市。

皮日休宅 在长洲县皮市街。日休为苏州从事时所居,与陆龟蒙晨夕唱和。

琴高宅 在长洲县交让渎法海寺西。

戴颙宅 在长洲县,即今北禅寺。《姑苏志》云:唐司勋郎中陆湾尝居之,有花桥水阁,见白乐天寄冯御史诗。后为北禅寺。又皮陆北禅寺联句云“敲蒸何处避,来人戴 颙宅”是也。

王珣宅 在长洲县日华里,即今景德寺。

陈之奇宅 在长洲县阊门,人呼为陈君子宅。

魏了翁宅 在长洲县南宫坊。宋端平间,都督江淮,理宗赐第吴中,复亲书“鹤山书院”四大字赐之。即今巡抚治所。

元绛宅 在长洲县带城桥东。绛尝参大政,归老于是邦,知州章岵表为衮绣坊。宋淳熙初,都丞徐本中葺居之。

郑虎臣宅 在长洲县舞鹤桥东。居第甚盛,号郑半州。宋末杀贾似道于木棉庵者。

郑所南宅 在长洲县乐桥东修坊巷。

元周上卿宅 在长洲县濂溪坊。尝作存心丹,于市南卖药,一异人过其庐,语终日,至暮留宿,时方雪积已半尺,人见其屋赫然有光赤,屋上雪独不聚,授以秘术竟委蜕云。

杨循吉宅 在长洲县南濠。致政后,居支硎山南峰,日南峰隐居。

文徵明宅 在长洲县德爱桥,其父林所构,即停云馆也。徵明孙震孟宅,又在宝林寺东。

周顺昌宅 在长洲县阊门外林家巷。

姚希孟宅 在长洲县中街路。

顾元振元新宅 在长洲县碧凤坊。

彭仁简先生珑宅 在长洲县葑门内苏家巷西,有志矩斋。先生年七十时,所名以自励者也。子侍讲定求命工写志矩斋读尽图。南昀草堂定求所葺,曾孙兵部尚书启丰辟新第于苏家巷东。自大学士文敬公以来,世居巷西旧宅。其先世康熙中,御书唐人诗,御制至阊门作诗赐在籍侍讲。雍正中,御书“东涧野泉添碧沼,南园夜雨长秋蔬”联句赐修撰彭启丰。咸丰中,御书“其难其慎匡弼和衷”匾额,御笔山水赐大学士彭蕴章。今俱谨藏于家。

孙祭酒岳颁赐第 在长洲县竹绦桥。康熙四十一年,圣祖特敕织造大理寺卿李煦,即北新局址营建,御笔其堂曰“墨云”。

百宋一廛 在长洲县悬桥,黄主政丕烈藏书处。又有荛圃在王洗马巷,丕烈举孝廉后葺。

潘太传第 在长洲县钮家巷,即顾汧凤池园西偏。孙郎中仪凤即居宅对岸筑养园,归安吴云有记。

蜗庐 在长洲县城北,宋中书舍人程俱所居。俱政和间,自监舒州茶场上书,论时政不合,来吴葺小屋,号“蜗庐”。

酉室 在长洲县,宋王伯起所居。独处一廛,匾曰“西室”,日焚香燕坐其中。

老相公衙 在长洲县干将坊。元参政周伯琦使吴,被留,张氏构此馆之,衙极壮丽。今犹仍其旧名。

吴国故馆 在长洲县。旧传吴国故馆凡三:升月馆在带城桥东,乌鹊馆在乌鹊桥,江枫馆在渴乌巷。又有全吴、通波、临顿、龙门、升羽等馆。升月馆至宋犹存。

五湖田舍 在长洲县大姚村,白阳山人陈淳所居。

石楼精舍 在弹山南,明赵宦光篆书“石楼”二字。以前为万峰台,旧有七十二峰阁,登临极胜。今已废,然春梅、夏笋、秋桂、冬茶犹占四时佳景焉。

华林园 在长洲县。《吴地记》云在华林桥。又平昌里有华池,龙潭里有石龙,皆阖闾故迹。

南园 在长洲县府学旁,吴越广陵王元璙帅吴时所置。园相近有元璙别宅。又有东庄,亦名东墅,元璙子文奉所创。

西园 有二:一在长洲县,《吴郡志》云在郡圃之西,唐时所建,今为教场;一在吴县西城桥夏驾河上,明王鏊别墅。文徵明有西园游集诗。

梅都官园 在长洲县西,祝槱《野录》云:梅挚晚年卜筑沧浪之旁,与苏舜钦为邻。今犹称其地为梅家园。

郭氏园 在长洲县饮马桥西南,本郭云大夫所居。有池号“小沧浪”。今为巡抚院后圃。

拙政园 在长洲县娄门内大弘寺西,明侍御王献臣筑(按《明史》,王献臣吴人,进士,擢御史。长洲县志、府志亦均作王献臣,旧志作宪臣,恐误,今据改)。后归里中徐氏。清海宁陈相国之遴得之。中有连理宝珠山茶,花开时烂红夺目。相国谪塞外,此园入官,为驻防将军府,又为兵备道馆,既而为吴三桂婿王永宁所有,复籍官。康熙十八年,改苏、松、常道新署。苏松常道缺裁,散为民居。后归蒋氏,名曰复园。又归海宁查比部世倓,复归平湖吴氏。咸丰庚申,为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王府,城复归官。同治十年改为八旗奉直会馆。

五亩园 在长洲县,介阊、齐两门之中,汉时为张长史植桑地。宋熙宁间,梅宜义筑亭居之,子子明判杭州,苏轼尝寄诗,有“仙人子真后,还隐吴门市,不惜十年力,治此五亩园”之句。园中有灵芝石、丈人峰诸奇石。

郡圃 在长洲县郡治后。旧多楼亭,宋建炎中毁。端平初,张嗣古补葺,易名“同乐园”。嘉定中,綦奎复立四小亭,其芍药坛每岁花开,太守宴客号为芍药会。

凌处士庄 在长洲县由姑山北,唐韦庄有诗。

就隐 在长洲县华山。宋绍兴间,张廷杰所葺,周必大《游山记》云:汉卿既得华山就隐,刓剔严窦,疏导泉源,佳花美木,四时皆有奇观。

石书隐 在长洲县,俞琰所居,因自号石 硐。中有咏春斋、端居室、盟鸥轩,皆琰孙贞木作。

小洞庭 在长洲县齐门外,刘珏累石为山,号小洞庭。徐有贞为之记。

鹤市 在长洲县阊门内,《吴越春秋》云,夫差葬女胜玉,舞白鹤于市,聚观者以殉葬。《越绝书》云,杀生以送死。今故市巷东有舞鹤桥。

专诸巷 在长洲县阊门内,旧传专诸所居,今为石塔庙。

临顿 在长洲县东,吴王尝逐东夷顿军于此,故名,今呼为临顿桥。《大明一统志》云:或云陆龟蒙尝居于此。

鸡陂墟 在长洲县娄门外二十里,《越绝书》云吴王畜鸡所也。

蠡口 在长洲县齐门北,相传范蠡泛五湖出此。《大明一统志》云,在长洲县界,一名蠡塘。

花谿 在长洲县定跨桥北。青霞居士顾凝远筑别馆间亭,颇极幽胜。

交让渎 在长洲县子城北。《续图经》云:渎因陆慧晓与张融并宅,其间有池,池上有杨柳二株。何点叹日此池便是醴泉,此水便是交让,渎因以名。今湮为民居,仅污池丈余,立交让祠于此。又有交让巷,俗讹为甘将巷。

禁蛙池 在长洲县北禅寺东。天泉禅寺说法,取池中一蛙,点其颔,群蛙遂无声。其地至今不产蛙。

石幢 在长洲县城北数里,唐徐浩书,郡守陈师锡徙置府第。乡人夜过河上者多见鬼物,乃相与请于州复置旧处,怪遂绝。

大石峰 在阳山,怪石丛出山腰,上建佛庐精舍,皆架严壁。吴文定宽称东南一奇,与史鉴、沈周诸人吟咏其地。

商相巫咸墓 在常熟县虞山,子贤亦葬此。宋王愉为县令,尝修其墓。仲雍墓亦在虞山。

周吴子章墓、先贤言偃墓并在常熟县虞山。齐女墓在虞山,吴太子所娶齐女也。

周吴王夫差墓 在长洲阳山。先贤澹台灭明墓,在长洲县澹台旁湖。庆忌墓,在长洲县齐门外,今云庆坟。

晋庐江太守阙臻墓 在长洲县齐门东北二里,今名阙村墓。

梁公主墓 在长洲县乘鲤坊,即法尼寺后大土邱。相传梁武帝女出降郡人孙,寺即 故宅。

唐平章事陆贽墓 在长洲县齐门外六里官河之西,地名陆墓,相传陆宣公葬此故名。宋淳熙间,有于墓旁得遗刻,与所传合。或谓贽生于嘉兴,宝华寺乃其故宅,自贬忠州别驾,卒即藁葬其地,今忠州至虚观三十步是其葬处。又谓贽已归葬,而忠州特虚设耳。

宋龙图大学士滕元发墓 在长洲县阳山栗坞,苏轼有志铭。元发东阳人,帅真定河东,治边凛然,威行西北。 签书枢密王伦墓,在长洲县阳山大石坞。伦字正道,萃县人,宰相旦族孙,使金,留六载不遣还,欲以为转使,不受,使人缢杀之。子述与从兄遵间入金境,得伦骨以归,官给葬事。 尚书郑起潜墓、会稽尉郑虎臣墓,俱在阳山。 安抚使魏克愚墓在阳山栗坞。

元七姬墓 在府城东北隅潘氏后园。七姬者,淮张左丞潘元绍之妾,段、程、翟、徐、卞、罗、彭其氏也。明兵围苏州,姬等虑有不虞,义不受辱,皆自经死。克志其墓。 提举葛应雷墓在长洲县望墅墩。

明起居注陈瞭墓 在长洲县阳山东。 尚书郁新墓在阳山西麓。 赞善王哕墓、侍讲王琎墓,在长洲县阳山凤凰峰下。尚书俞士悦墓,在长洲县白莲桥内陈庵西。都御史朱纨墓,在长洲县射渎桥北。 高士沈周墓,在长洲县相城西牒字圩,王鏊撰志。 尚书袁洪愈墓在葑门外。大学士王锡爵墓在来凤桥西。 员外周顺昌墓,在长洲县白莲泾马家墩。 侍郎周诏墓在长洲县小茅山。 祭酒陈仁锡墓在长洲县射渎。少詹徐沂墓在长洲县阳山。

清处士金后明墓在长洲县瓜山。 孝子金焕墓,在长洲县一都七图翔字圩。 孝子金瑞凤墓在长洲县象山。 孝子戈宙襄墓,在长洲县七都七图义字圩。 义士六十三人冢,在长洲县恩顾山下。义士,系咸丰庚申五月殉难者。 贞烈赵文龙女淑英墓,在长洲县浒关渔庄。 蒋近光妻汪节妇墓,在长洲县虎邱长泾。

巫镠城 在元和县东十五里,《越绝书》云:阖闾所置,诸侯远客离城也。又有镠溪城,阖闾所置殿宫也。

相城 在元和县东北五十里。相传子胥初筑城时,先于此相地,垒土而城之,下湿乃止,故名。

鸿城 在元和县治东娄门外,相传故越王城也。

阳城 在元和县东北三十里。环绕有湖,曰阳城湖。

后城、堵城 并在元和县东南数十里。堵城疑即赭城,今尹山乡有堵城里。

陈公楼 在元和县虎邱山。宋王晓《记略》:隆兴二年四月,敷文陈公镇吴兴,避暑虎邱寺,创楼其山。

虎邱阁 在元和县。《辍耕录》云:平江虎邱阁版上一窍,当日色清朗时,以掌大白纸承其影,则一寺之形胜悉见,而顶反居下。明文徵明有诗。

醒心亭 在元和县葑门内。水中有土阜对峙,号曰浮墩。宋熙宁间曹素建亭,其地有双松参天,今放生池即其处。

和靖读书台 在元和县虎邱山,宋尹焗读书处。后人绘像祀之,为和靖书院。

澹台灭明宅 《吴地记》:宅隐为湖,曰澹台湖。《史记》:灭明南游至江。《索隐》注谓吴国东南有澹台湖,即其遗迹。

韩雍宅 在元和县葑门内。雍既贵,归吴治宅。溪流环绕,曰葑溪草堂。时与徐有贞、祝显、冯定、刘珏为葑溪联句。

孙武子宅 在元和县枫桥西南孙武子桥侧。

陈丞相宅 在元和县东禅教寺。吴赤乌间,其宅生瑞莲,遂舍为寺。

齐何求宅 在元和县虎邱山。弟点胤亦隐此。

宋袁襄简公珦宅 在元和县东吴乡蛟龙浦之赭墩。珦官京西提刑按察使,从高宗南渡,保障东南,因家焉。

宋吕浩叟宅 在元和县虚邱,曰乐寿堂。浩叟尝使元军,抗词不屈,宋亡授淮东宣慰使,不就,隐此。

元袁易宅 在元和县蛟龙浦之赭墩。有静春堂,学者称静春先生。子平江教授泰复建福源山房。

柯九思宅 相传在元和县城东胭脂桥。

叶唐夫宅 先生生明洪武间,家元和县江村桥。

邢量宅 在元和县葑门外,今名邢家衡。从孙参亦居此,后弃去,诛茅于野。或云一在虎邱西者,为参读书所居。

钱邦彦宅 在元和县望信桥西七塔寺前巷,今名钱衡前。嘉靖戊戌,巡抚张凤为建尚书坊。

严纳宅 在元和县南仓桥西积庆寺前巷,今名严衙前。文靖筑室于兹,命长子中翰治居之,治子贡士桓构困学斋,读书其中。

陈仁锡宅 在元和县葑门内下塘。中有远耀堂、白松堂(白松河南轩胜台,故公奉使册周藩王,以白松制带赠之,取以名堂)。又有别墅,在孔副使巷,曰无梦园。中有息浪、见龙峰诸胜。康熙辛酉,次公尔兴重修,旁有又一村。

居节宅 在元和县虎邱山堂。

清徐波宅 在元和县悬桥巷。明季,弃家人鄣山读书,以其宅与外孙许眉叟。有圆峤仙馆,精雅宏敞。子陶村太史集家居不仕,以著书自娱。曾孙大 铉杜门授徒。又营来鹤亭、碧梧龛诸胜。后归诸生祝寿眉,葺为琢圉别业。

汪琬宅 在元和县阊门外陆宅巷。有城西草堂,旁为苕华书屋。又有别业在虎邱,曰邱南小隐。中有乞花场山光塔影楼,今为编修祠。

尤侗宅 在元和县新造桥。有鹤栖堂,圣祖御书赐额,园曰“亦园”,有揖青亭、水哉轩。

韩菼宅 在元和县娄门内直街。明万历中,菼祖黄岩知县治,始居此。有开云堂、寒碧斋、绀雪斋。兵燹后,菼重修筑,圣御题有怀堂额赐焉。

张检讨大受宅 在元和县新学东。大受乡举后,久不第,读书于此。韩宗伯菼题其居曰“孝廉船”。又有读书亭潮生阁,其地近古匠门,又称匠门书屋。

沈德潜宅 在元和县阔街头巷。有教忠堂,内悬御赐匾额。又有九赉阁,在葑门外竹墩庄,赐序、赐诗,并佛龛供御赐金佛。其为早年所居者 曰“竹啸轩”,在木渎。

王氏两世双节宅 在元和县唯亭上塘季泾桥西,即今关帝庙。王时亨妻张氏,弟用俊妻张氏,孙家琛妻孙氏、家琦妻陈氏所居。子孝子峋、孙孝子家瓒亦居。此后家瓒舍宅建庙。

有竹居 在元和县相城,明高士沈周宅。

姑苏馆 在元和县盘门内西城下,大德间改为驿。

塔影园 即海涌山庄,在元和县虎邱便山桥南数武。上林苑录事文肇祉所筑,后顾苓更名云阳草堂,中有倚竹山房、松风寝照、怀亭诸胜。

墨池园 在元和县葑门内。相传苏文忠公曾洗砚于此,明时孔副使营构为园,中有碧涟亭、苏公署榜,后归李氏。

洽隐园 在元和县显子巷,少微真人韩馨隐居于此。康熙间毁,同治中于其地建程忠烈公祠、淮军昭忠祠、安徽会馆。

蒋氏塔影园 俗呼蒋园,在元和县虎邱东南隅,蒋重光所筑,有宝月廊、香草亭、浮苍阁、随鸥亭诸胜。园本程氏故居,蒋氏有之,盖袭塔影之名,而非旧址也。嘉庆二年,任太守兆垌即塔影园改建白公祠,中有思白堂、怀杜阁、仰苏楼。

何仔园 在元和县尹山。种植甚繁,牡丹尤盛,宋周必大尝游之,见《南归录》。

网师园 在元和县葑门内阔阶头巷。宋廉访宗元所居,后归太仓瞿氏,同治中归李廉访鸿裔,易名曰苏东邻。

东庄 在元和县葑门内,明吴宽夫孟融所治。中有十景,为一时名胜。

唐韦应物山庄 在元和县吴淞江南。常放舟吟诗于此,故名吟浦。

韩氏山庄 在虎邱,明韩襄毅公雍别业,今废。

罗隐庵 在元和县葑门外甫里北隅。隐以龟蒙愿与之游,因结庵于此,后为魏了翁别业。

山塘小隐 在元和县虎邱,明行人姜垓寓舍。垓与兄采明亡卜隐虎邱,与叶襄、金俊明、任大任诸宿老相过从。

梅花墅 在元和县甫里。明秘书许元祐所构,选地百亩,潴水垒石,擅一时之胜,今为海藏庵。

白公堤 在元和县阊门外虎邱山塘,自居易筑。

石井泉 在剑池藏经阁后。《煎茶水记》载刘伯刍论水七等,以虎邱石井为第三。或又传陆羽品定。

点头石 在元和县虎邱山。晋竺道生说法,石为点头,今有悟石轩。

周吴王阖庐墓 在元和县虎邱山剑池。 申公巫臣墓,在元和县匠门外,一云在巫门外。吴将孙武墓在巫门外。 干将墓在匠门外。匠门本名干将门,因干将葬此故名,后讹为匠。干将与其妻莫邪俱善铸剑。

汉三老顾综墓 在元和县娄门外。 尚书朱穆墓,在元和县娄门东南二里,与顾综墓相直。

三国吴孙王墓 在元和县盘门外。孙王谓吴大帝父坚,母吴夫人及兄策也。晋元康中吴令谢询表求置守冢者五人,修护扫除,诏从之。附询表:臣闻成汤革夏而封祀,武王入殷而建宋。春秋征伐,则晋修虞祀,燕祭齐庙。夫一国为一人兴,先贤为后愚废,诚仁圣所哀悼而不忍也。故三代敦继绝之德,春秋贵柔服之义。昔汉高受命,追存六国,凡诸绝邦,一时并祀。亲与项羽对争存亡,逮羽之死,乃以公葬,若使羽位承前绪。世有哲王,一朝力屈,全身从命,则楚高不堕,有后可冀。伏惟大晋应天顺民,武成止戈,西戎有好序之人,京邑开吴蜀之馆,兴灭加乎万国,继绝接于百世,虽三王弘道,商周称仁,洋洋之美,未足以喻。是以孙氏虽家失吴祚,而族蒙晋荣,子孙量才,比肩取进,怀金侯服,佩青千里,当时受恩,多有过望。臣闻春雨润木,自叶流根,鸱鹗恤功,爱子及室,故天有罔极之恩,圣有绸缪之惠。追惟吴伪武烈皇帝,遭汉室之弱,值乱臣之强,首倡义兵,先众犯难,破董卓于阳人,济神器于甄井,威振群牧,名显往朝。桓王才武,弱冠承业,招百越之士,奋鹰扬之势,西赴许州,将迎幼主,虽元勋未终,然至忠已著。夫家积义勇之基,世传危扶之业,进为殉汉之臣,退为开吴之主。而蒸尝绝于三叶,园陵残于薪采,臣窃痛之。伏见平吴之初,明诏追录先贤,欲封其墓,愚谓二君并宜应出。故举劳则力输先代,论德则惠存江南,正刑则罪非晋寇,从坐则异代已轻。若列先贤之数,蒙诏书之恩,裁加表异,以宠亡灵,则人望克厌,谁 曰不宜。二君私人,多在墓侧,今为平民,乞差五人,蠲徭役,使四时修护颓毁,扫除茔垄,永以为常。

明卢熊《孙王墓辩》:古汉豫州刺史孙坚、妻吴夫人及其子会稽太守策三墓,并在盘门外三里,即今齐升院东南面,势据古蛇门,正与府治相向。《祥符图经》云:孙坚墩,俗称为孙王墓。按《吴书》坚死于初平三年,年三十七。策死于建安五年,年二十六。吴氏死于建安七年,合葬坚墓。黄龙元年,权追尊坚为武烈皇帝,庙曰始祖,墓曰高陵。吴氏为武烈皇后,策为长沙桓王。太元元年八月朔,风拔高陵松柏,石碑动。《晋阳秋》云,惠帝元康中,吴令河东谢询表为孙氏二君置守冢五人,修护扫除,有诏从之。其文张悛所作,今载《文选》。陆广微亦云,盘门东北二里有吴武烈皇帝并长沙桓王等三墓。前志云,宋政和六年,村民发墓,其砖侧皆有“万岁永藏”四篆字,得金玉奇器甚多。有东西银杯,初若粲花,良久化为腐土。并金搔头十数枚,金握背二,悉皆如新。一瓦薰炉如近世陆墓所制略似,而箱底灰炭犹存。碑石断缺,仅余“中平年”三字,州将遽命掩之,所得古物尽归朱勔家。洪伯《刍香谱》亦略载此事,即杨友夔所赋孙豫州墓者是也。洪氏三庚志云:盘门外大冢,绍兴二年秋雨 愤圯。牧童入其间,得铜器数种,持卖于市。乡人往视圯处,盖其隧道,有石刻篆书云“大吴长沙桓王之墓赤乌三年”凡十二字。知府沈揆亟命掩塞,仍立石表其所为记。袁席之云:策死,距赤乌三年已四十载,岂非权称制之久复改葬乎?所得之器,滕藏一小镜,其背有铭十四字。一铜小麟镇纸,无款识,以遗席之。嘉靖中,墓旁土中又得唐孙德琳墓志,云开元十年窆于十四代祖吴武烈皇帝陵东南平地。又按《丹阳图经》载:高陵在县西练塘乡吴陵港,熊以传记证之。当是坚葬曲阿,后迁于吴,史不及详载尔。滕所记,谓绍康中提举常平詹体仁尝命其属表之,题曰“先贤墓”。徐谊属 成考订,止从俗称孙王墓。盖据陈寿说,破敌葬曲阿。及言策之薨,其将周瑜、鲁肃皆赴丧,独指此为伯符之墓,亦未及谢询所表,不审三坟同域,故论说纷纭,自相抵牾。在政和知为豫州之墓,在绍兴知为长沙桓王之墓,皆不能质诸传记,以求其说。地亦尝为官窑,故旧志不复详究矣。因备载始末,传诸好事,仍录古今文词如左云。

越骠骑将军顾荣墓 在元和县黄天荡南。

唐法曹参军张从师墓 在元和县虎邱山西。 天随子陆龟蒙墓,在元和县甫里,旁有白莲寺。 真娘墓,在元和县虎邱山,临水。唐李绅诗序云;真娘吴之妓人,歌舞有名,死葬虎邱寺前,墓多花草。 幽独君墓,在虎邱山北。大历十三年,虎邱寺有鬼题诗隐于壁问,云“幽明虽异路,平昔 尜工文。欲知潜寂处,山北有孤坟”。莫详姓氏,故称为幽独居。

元参谋杨椿墓 在元和县虎邱山西华里。

明侍郎李墓在元和县陈公乡。 侍郎刘墓在元和县袁公苍。 待诏文徵明墓,在元和县武乡花泾桥 詹事姚希孟墓,在娄门外下雉渎西,金泾堰北。 处士顾麒墓,在元和县匠门塘,杨果志。 五人墓,在虎邱山塘。五人者,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也。

葛贤墓 在虎邱山塘。贤原名成,万历中,内监孙隆私设税务,市人咸怨,成倡众挚阉党,焚其家,税由是止。系十余年,遇赦得释,人呼为葛将军。

清大学士宋德宜墓 在元和县唯亭后。 检讨张大受墓在元和县娄门外。 潘文恭公世恩墓,在元和县二十三都贵字圩谭经桥北,祔赠大学士奕基兆。 诗人王昙墓在元和县虎邱山。 金氏五节墓,在元和县北街石皮衖百花庵后。五节烈为金宝书妻节孝徐氏、金廷桂妻汪氏、浙江巡检金文栋妻吴氏、汪氏女四宝、吴氏子云章,均系咸丰庚申殉难。

定错城 在吴县吴市西,属小城,北至平门。汉荆王刘贾筑。

鱼城 在吴县西南十五里横山下。《吴地记》云吴王养鱼处。《续图经》云:盖吴王控越之地,宜为吴城,方言吴鱼同音,故讹称鱼。周益公《南归录》云,鱼城在田间,基厚而方,高二丈,博倍之。为田二十亩,土极细,故久不坏。

苦酒城 在吴县鱼城西南二十里。《吴郡志》谓长老云,吴王筑以酿酒。又有酒醋城,《吴地记》云在胥门西南三里。

储城 在吴县胥门南三里,吴王储粮处。

马城、鹿城 俱在吴县洞庭西山,阖闾豢养之所。

石城 在吴县西灵岩山。《吴越春秋》谓阖闾兴筑石城,注云吴之离宫,越王献西子于是。

酒城 在吴县坛塘旁。一名檀城,夫差祭子胥处。临祭劝酒,故名酒城。《祥符图经》云在吴县东南三十五里大江边。一名陌城。

卫王城 在吴县西南界相近。又有舸城,或曰柯城。

越城 在吴县胥门外西南十八里石湖旁。越湖伐吴,筑此以逼之。城堞仿佛具在,高者犹丈余。

干城 在吴县马安溪上,越干王之城也。

马税城 在吴县洞庭西山。《震泽编》云马税为梁左金将军,将顿军于此,陈帝伐之,积水陷城。遗迹犹存。

阖闾城 在吴县,《越绝书》云在高平里。

馆娃宫 在吴县西三十里。《吴地记》云,阖闾城西有砚石山,上有馆娃宫。今灵岩寺即其地。《吴都赋》云幸乎吴娃之馆。

浒墅 在郡西二十五里。《祥符图经》云:秦始皇求吴王剑,白虎蹲于邱上,遂西走二十五里,而失剑不能得。地裂为池,因名其地曰虎醪。唐讳虎,钱氏讳疁,故改浒墅。

响履廊 在吴县灵岩山。相传吴王建廊,以楩梓藉地而虚其下,令西施与宫人步履绕之则响故名。今灵岩寺图照塔前小斜廊即其址。

敌楼 在吴县白塔桥南,规制如枫桥。《方舆纪要》云:嘉靖三十四年,官军自跨塘桥追倭贼,歼之于此。盖是楼建筑在任环平倭时,里人为保存古迹时加修缮,以其址有白塔桥,亦木渎十景之一也。枫桥敌楼建置与木渎同时,亦名铁铃关。

采娱阁 在吴县木渎山塘。清孝子周灏筑,以为其父游盼之所,沈德潜题额。

环山阁 在吴县木渎西街,清王在东故居。

望亭 在吴县西境。吴先主所立,谓之御亭。隋开皇九年,置为驿。唐常州刺史李袭誉改今名。

金阊亭 在吴县阊门外。唐陆龟蒙谓梁鸿墓,在金阊亭下一里是也。

浴日亭 在吴县阳山顶。每年九月三十日,郡人登此,观日月同升,间亦有云海之奇。

流杯亭 在吴县女婿坟西二百步。《吴地记》云阖闾三月三日游乐之地。

吴会亭 在吴县织里桥北。

胥屏亭,在吴县。《吴地记》:在花山东二里,吴王阖闾置。《图经》记:汉初有陆烈,字伯元,为令。既卒,吴人思之,迎其丧,葬于胥亭,子孙遂为吴县人。

怡泉亭 在吴县殷家弄。里人冯怡泉与殷心抑为友,尝以百金存殷所,而冯没无子,殷为起井亭,四周皆石兰,即以“怡泉亭”三字颜之,为行人游憩之所。事在崇祯三年。

姑苏台 在吴县西三十里姑苏山,一名胥台。《越绝书》云:阖闾起姑苏台,三年聚材,五年乃成,高见三百步。《续图经》云:越王得神木一双,大二十围,长五十寻。雕画文章,饰以白璧黄金,献于吴王,王乃起此台。盖基于阖闾,而成于夫差云。

郊台 在吴县横山东麓石湖之滨。《大明一统志》云吴王祀葬于此。今坛 遣 之形尚存。

琴台 在吴县西二十五里灵岩山上。台东为走马街。

射台 在吴县西南横山。《吴越春秋》云:射台于安平里。任昉《述异记》云吴王射台柱础皆伏龟,《越绝书》云射台二,一在华池平昌里,一在安阳里。

般若台 在吴县西二里,晋穆侯何准舍宅建。其东北有般若桥,今呼为朱明寺桥。

墨佐君坛 在吴县缥缈峰北一里。汉延平元年,墨佐君于此求仙。

毛公坛 在吴县洞庭西山,汉刘根得道处。今有石坛、丹井在神景观旁。根既成仙,身生绿毛,人或见之,故名。

三卯堂 在吴县东洞庭山查湾。明贺泰建,成化癸卯举人,泰祖廉中永乐癸卯榜,父元忠成化辛卯榜,故以名堂。

香雪草堂 在吴县邓尉山,潘侍讲遵祁筑。堂西隙为西圃堂,东有小阁,藏宋杨逃禅四梅花卷,颜曰“西梅阁”。

易老堂 在吴县西洞庭西。李弥大知平江府,罢政归居此。

汉蔡经宅 在吴县朱明寺西。《神仙传》云,后汉王方平得道过吴,住蔡经宅,今蔡仙乡是其隐处。《大明一统志》云在胥门。

葛洪宅 在吴县西洞庭绿石山下,洪于此立坛炼丹。

朱买臣宅 在吴县穹窿山,相传寺基其故址也。

三国吴夫人宅 在吴县,孙权之母所居,即府城开元寺基。

周瑜宅 在吴县雍熙寺西。建安三年,孙策为瑜治第于吴,今所称周将军巷是也。

晋陆玩宅 在吴县,灵岩山寺其故居也。

何准宅 在吴县西朱明寺桥。宅舍为寺,般若台即其故址。

唐李嘉祐宅 在吴县姑苏台侧。嘉祐罢兖州刺史居此。见僧皎然酬李员外诗。

宋闾邱孝终宅 在吴县马步桥北。苏轼谪黄州,孝终为太守,往来甚密,轼尝云苏有二邱,不到虎邱,即到闾邱。今犹名闾邱巷。

范仲淹义宅 在吴县。元《楼钥记》云:范氏自唐时居于灵芝坊,今在雍熙寺之后。皇祐中,文正公访求宗族,买田千亩,作义庄以赡之。宅有二松,堂曰“岁寒”,阁曰“松风”。因广其居为义宅。中更兵毁,五世至良器,始悉复故地。周一千四百八十丈,结屋十楹,寖复旧观。附宋钱公辅《义田记》: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方贵显时,于其里中置负郭当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丧有赡。择族之长而贤者一人主其计,而时其出纳焉。日食人一升,岁衣人一缣,嫁女者五十千,取妇者三十千,再嫁者三十千,再娶者十五千,葬者如再娶之数,葬幼者十千。族之聚者九十口,岁入粳稻八百斛,以其所入给其所聚,沛然有余而无穷。仕而家居官者罢弗给。此其大较也。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乃力未之逮者二十年。既而为西帅,乃参大政,于是始有禄赐之入而终其志。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虽位高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殓,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仁,遗其子而已。昔晏平仲敝车赢马以朝,陈桓子觞之日,是隐君之赐也。晏子曰:自臣之贵,父子族无不乘车者,母之族无不足于衣食者,妻之族无冻馁者,齐国之士待臣以举火者三百余人,如此而谓隐君之赐乎?彰君之赐乎?于是齐侯以晏子之觞觞桓子。余尝爱晏子之好仁,齐侯知贤,而桓子服义也。又爱晏子之仁有等级,而言有次第也。先父族,次母族,次妻族,而后及于疏远之贤。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晏子为近之。今观文正公之义田,贤如平仲,其规模远举又疑过之。呜呼!世之都三公位,享万钟禄,其邸第之雄,车舆之饰,声色之多,妻孥之富,止乎一己而已。而族之人不得其门而入岂少也哉,况于施贤乎?其下为卿,为大夫,为士,廪稍充,奉养厚,止乎一己而已。而族之人操壶瓢为沟中瘠者又岂少哉,况于他人乎?是皆公之罪人也!公之忠义满朝庭,事业满边陲,功名满天下,后必有史官书之者,余可略也,独高其义,因以遗其世云。

贺铸宅 在吴县。铸字方回,越人,卜居于府东升平桥,尝作吴趋曲。黄庭坚诗云:解道江南断肠句,只今惟有贺方回。

范成大宅 在吴县西范村北。中有重奎堂,奉宋孝宗御书。又有石湖别墅,因越来溪故城为亭榭,内有天镜阁,孝宗赐御书“石湖”二大字。周必大题壁云:紫微舍人别墅,登临之胜甲于东南。

丁谓宅 在吴县吴王郊台后丁家山下。大中祥符九年,谓为苏州节度,真宗为治第。

程师孟宅 在吴县南园旁。公少而轩辟,有才志。因过隙地,右开元、瑞光二寺,左南园,尝曰:此可以为宅也。及稍显,遂得其地卜居焉。知州晏知止赠诗云:衣冠虽盛皆侨寄,青琐仙郎独我乡。盖公实吴人也,晏公又名其地曰画锦坊。

高启宅 在吴县吴城东北。

徐有贞宅 在吴县治北。盖自谪所归此,号天全翁,建堂曰“天全”。后为祝允明所居。

陈镒宅 在吴县东北铁瓶巷。镒以师保致政归,作小园,辟地得蔡襄所书画锦堂石碑,复有芝产于堂柱间,人以是为完名全节之徵。

二卢宅 在吴县石湖中。卢雍、卢襄兄弟所居,有芝秀堂,见李东阳铭。

王敬臣宅 在吴县兵马司桥东,今称大儒巷。

徐汧宅 在吴县吴趋坊。宅后有二株园,汧读书处也。

明吴宽宅 在吴县乐桥西尚书巷,巷之得名以此。旧有园亭久废。庚申兵燹后,归顾方伯文彬,因其址筑为怡园,并拓旁地建立家祠义庄焉。

王鏊宅 在吴县东洞庭山。又得月亭在湖滨。

刘缨宅 在吴县定光讲寺西。曾孙中允城亦居此。今犹名刘家浜。

徐缙宅 在吴县西洞庭山堰下,有介福堂。公致仕归,构以奉母。

袁帙它 在吴县宝林寺东,子学宪尊尼亦居此。帙晚年居横塘,有列岫楼,俯临河山之胜。又构黄山草堂。

王守贡士宠宅 并在吴县南濠。宠有越溪庄,在石湖山中。有采芝堂、御风亭、小隐阁,后垣即越城废址。

皇甫汸宅 在吴县三太尉桥北。汸有月驾园,在县治西北麒麟巷,后为词人钱允言寓。有亭沼林石之胜。

申时行宅 在吴县黄鹂坊桥东,中有宝纶堂。后裔孙继揆筑蘧园,中有来青阁,魏禧为之记。飞云泉在申衙前。先为景德寺,后改学道书院,再改为兵备道署,又废而为申文定公宅。乾隆间刑部侍郎蒋揖居之,后归太仓毕尚书沅,继为孙建威伯宅。道光末归汪氏为耕荫义庄。(或云即宋时乐圃)

缪国维宅 在府治西北太平桥之南,其子孙世居之。清康熙间参政孙侍讲彤于宅旁构志圃,以奉亲。其中有双泉草堂、白石堂(石旧在郡治双瑞堂,为唐刺史白公遗物。有宋嘉定庚辰郡守綦奎镌宅,见彤自为志圃记。先是申文定公时行营南园,郡守以石归之,至是得之申公孙惟宁云)红画亭、梅洞、莲子湾诸胜。

清宋德宜宅 在吴县黄鹂坊桥东,有凝远堂。公子大业为翰林侍读时,圣祖仁皇帝御书赐额。

宋骏业宅 在西百花巷,有静永堂。骏业为兵科给事时,圣祖仁皇帝御书赐额。

何焯宅 在吴县金狮子巷。中有赉研斋,以尝得陶隐居赉研故名。

王鸣盛宅 在吴县洞泾桥。中有颐志堂,鸣盛晚岁著书于此。

陈揆一宅 在吴县桃花坞杨树园。舍北叠石疏池,中筑室曰藕舫,藕舫南有南埭草堂。

周隐遥庐 在吴县西洞庭山。《仙传拾遗》云:周隐遥洞庭道士,自云角里先生之孙。学太阴炼形术,死六年更生,十六年又死如前,更七年复生,如是三度。附唐令狐楚《周先生住山记》:先生姓周氏。名隐遥,字息元,宗其道者号为太元先生。汝南人也。抱天和冲淡之气,含至精洁朗之质,玉冷泉润,松高鹤间,韬精守道,冥得真契。谷神既存而长守,元关无键而不开。贞元初,游苏州吴县之包山林屋洞。秋八月,始于洞西得神景观。讯其居者,曰距此数里,世传毛公坞。毛公道成罗浮,居山三百余岁,有弟子七十二人,聚石为坛,遗迹犹存。尔能勤求,吾请导之,既行而萝蔡迷路,不知所往。先生暝目久之,逢一物焉,双眸尽碧,毛色紫而本白,高数尺余,随而行之,视乃鹿也,须臾乃跪止,若有所告,先生默记之而还。至十九年冬,刎木须茅,奠厥攸居,得异石一方,上有虫蠡,验之即毛公镇地符也。既而凿户牖以为窦,有鹤衔弄冠裳戏舞于庭。砌后得一井,香白滑甘,溢为白泉。其旁得石池焉,深广袤丈,阳验阴伏,湛如也。初先生尝息于洞之南门中,神化恍惚,往往失其所在。遇好风日,亦来人间。将至,必先之以云鹤。其弟子洒扫香室,俄而至矣。嗟乎!先生之体同乎无体矣,不以昼夜更动息,不以寒暑易纤厚,不食而甚力,走及奔马,全乎气者也。虽饮而无漏,止如灵龟,外乎形者也。鹿以导步,神柔异物也。符以存视,道契先躅也。井泉去厉,昭乎仁也。池水不枯,齐其虑也。仙云灵鹤之验,去来仿佛之状,其必神行而智知乎。余叔服膺先生之门,二纪于兹,录先生本起命为记,凝神遐想,直而不遗。元和十三年八月华州刺史兼御史中丞令狐楚记。

汛香居 在吴县邓尉吾家山,或作马驾山。清时,里人陈玉亭建。依林傍,窗楞阑槛,制同湖舫,为看梅最盛处。汪琬题其额 曰“云壑藏舟”。

梅福隐居 在吴县。《姑苏志》云在西市坊铁瓶巷口。

张籍故居 在吴县胥门。籍赠陆畅诗有“胥门旧宅今谁住”句。

甦香室 在吴县东洞庭山通德里,郑茂讷建,茂讷字理斋,旧宅有母施氏手栽桂树,宅不戒于火,桂亦焦死,理斋昕夕抚桂而泣。逾年复花,因颜其室曰“甦香”。

休寓室 在吴县洞庭西山。宋建炎间,知府孙觌罢政侨居。

灵岩山馆 在吴县灵岩山。两湖总督镇洋毕沅筑。中有御书楼、九曲廊、澄怀观、画船、云壑、砚石山房诸胜。嘉庆间,归虞山蒋氏,咸丰中兵毁。

抚松观 在吴县桃花坞。乾嘉间,姚逸亭所居,藏碑版甲吴中。有奇松一株,明代物也。

寒山别业 在吴县支硎山,明高士赵宦光所居。

石湖别业 明高士张献翼寄傲之所,中有稽花斋。

思翁别业 在宝华山坞,明董其昌读书处。

复轩 在吴县黄村,处士章宪,贮书之所。其后圃又有清旷堂,咏归、清秘、遐观三亭,各题以诗。

西坞书舍 在吴县东洞庭山。明贺宪副元忠庐墓,构此读书。中有亭馆,植松竹花卉甚茂。

梧桐园 在吴县馆娃宫侧,夫差园也。一名鸣琴川,《乐府》云:梧宫秋、吴王愁。

辟疆园 在吴县,晋时顾辟疆之园也。唐顾况尝假以居,郡守赠诗曰:辟疆东晋日,竹树有名园,年代多更主,池塘复裔孙。又陆龟蒙诗云:吴之辟疆园,在昔胜概敌。前闻富修竹,复说纷怪石。不知清景在,尽付任君宅。盖又为任晦宅也。

范家园 在吴县雍熙寺后,范周所居,有石刻三大字。

绿水园 在吴县织里桥西。明高启序云:吴城南陬有曰朱家园者,父老言宋朱勔故墅也。庐山陈寅氏得之,更名曰绿水,以园中有池,且用杜子美诗语也。

真适园 在东洞庭王鏊别墅。

归田园 在吴县东北,明司寇王心一家园。中有兰雪堂、泛红轩、竹香廊诸胜。

乐饥园 在灵岩山麓,韩璟即明司寇王元珠秀墅园改建,是升洽隐园。文钞乐饥园记云:园为一枝园,在阊门概桥,段玉裁居于此,中有经韵楼。

慕家花园 在吴县黄鹂坊桥南。康熙间巡抚慕天颜所筑,后归河南人绍兴太守席春,其后毕尚书沅割其半。今归刘氏,易名遂园。

悟园 在吴县木渎下沙塘。乾隆初邑人陶筑别墅。

一榭园 在斟酌桥。任太守兆垌构薛文清公祠废址改筑,后为孙观察星衍所得,改名忆啸园。

壑舟园 在吴县洞庭东山,明王文恪公仲兄盘所筑。盘隐居不仕,取藏舟于壑之意,以名其园,后废。裔孙金增奕组购朱氏之缥缈楼,仍名壑舟。

水木明瑟园 在上沙。初,吴江高士徐介白隐居于此,郡人陆稹增拓之,遂为胜地。后为毕秋帆尚书营兆地。

遂初园 在吴县木渎镇。清康熙间,吉安太守吴铨字容斋所筑,中有补间堂,后为葛氏有。咸丰间,归洞庭西山徐氏。

耐久园 在皋峰之麓,双泉老人缪彤所筑。

药圃 在吴县重元寺。唐末,僧元达年逾八十,好种名药,多自远方致之,皮日休过访,题诗以赠。

乐圃 在吴县清嘉坊北,朱长文所居,故钱氏金谷园也。长文自为之记。附宋朱伯原《乐圃记》:大丈夫用于世,则尧吾君虞吾民,其膏泽流乎天下,及乎后裔,与夔契并其名,与周召偶其功;苟不用于世,则或渔或筑、或农或圃。劳乃形、逸乃心,友沮溺、肩绮季,追严郑、蹑陶白,穷通虽殊,其乐一也,故不以轩冕肆其欲,不以山林丧其节。孔子曰:乐天知命故不忧。颜子在陋巷不改其乐,可谓至德也已。余尝以乐名圃,其谓是乎!始钱氏时,广陵王元璙者实守姑苏,好治林圃,因隙地而营之,为台、为沼,今城中遗址颇有存者,吾圃亦其一也。钱氏去国,圃为民居,更数姓矣。庆历中,余家祖母吴夫人始构得之,先大父与叔父或游焉、或学焉,每良辰美景则奉板舆以观于此。厥后稍广西壖以益其地,凡广逾三十亩,余尝请营之以为先大父归老之地。熙宁之末,新筑外垣尽覆之瓦,方将结宇,而亲年不待,既孤而归,于是遂卜居焉!月葺岁增,今更数载,虽敞屋无华,荒庭不甃,而景趣质野。若在岩谷,此可尚也。圃中有堂三楹,堂旁有庑,所以宅亲党也。堂之南又为堂三楹,名之曰“邃径”,所以讲论六艺也。邃径之东又有米廪,所以容岁储也。有鹤室所以畜鹤也。有蒙斋所以教童蒙也。邃径之西北隅有冈,命之曰“见山冈”。上有琴台,西隅有永斋,此余尝拊琴赋诗于此,所以名云。见山冈下有池,水人于坤维,跨流为门。水由门萦纡曲引,至于冈侧东为溪薄于巽隅。池中有亭,曰“墨池”,余尝集百氏妙迹于此而展玩也。池岸有亭,曰“笔溪”,其清可以濯笔。溪旁有钓渚,其静可以垂纶也。钓渚与邃径堂相直焉,有三桥。渡溪而南出者谓之昭隐寺池,至于墨池亭者谓之幽兴。循冈北走,度水至于西圃者,谓之西硐。西圃有草堂,草堂之后有华严庵。草堂西南有土而高者谓之西邱,其木则松、桧、梧、桐、黄檗、冬青、椅桐、柽柳之类。柯叶相蟠,与风飘飏,高或参云,大或合抱,或直如绳,或曲如钩,或曼如附,或偃如傲,或参如鼎足,或并如钗股,或圆如盖,或深如幄,或如蜕虬卧,或如惊蛇走,名不可以尽记,形不可以殚书也。虽霜雪之所摧压,飚霆之所击撼,槎枒摧折而气象未衰。其花卉则春繁秋孤,冬苞夏蒨,珍藤幽花高下相映,兰菊猗猗,蒹葭苍苍,碧藓覆岸。慈筠列砌,药录所收,雅记所载,得之不为不多。桑柘可蚕,麻苎可缉,时果分蹊,嘉蔬满畦,标梅况李,剥枣断瓠,以娱宾友、约亲属,此其所有也。余于此圃朝而诵羲文之易,孔氏之春秋,索诗书之精微,明礼乐之度数,夕则泛览群史,历观百氏,考古人是非,正前史得失。当其暇也,曳杖逍遥,陟高临深,飞翰不惊,皓鹤前引,揭厉于浅流,踌躇于平皋,种木旧园,寒耕暑耘,虽三事之位、万锺之禄,不足以易吾乐也。然余观群动无一物非空者,安可拘于此以自傲耶?异日子春之疾瘳,向平之累遣,将扁舟桴海,遨游山岳,莫知其所终极。虽然,此圃者,吾先光禄之所遗,吾致力于此者久矣,岂能忘情哉。凡吾众弟若子若孙尚克守之,毋颓尔居,毋伐尔林,学于斯,是亦足以为乐矣,余岂能独乐哉!昔戴 颙寓居,鲁圣归隐,遗迹迄今犹存。千载之后吴人犹当指此相告曰:此朱氏之故圃也。元丰三年十二月记。

隐圃 在吴县灵芝坊,宋枢密蒋堂所筑。堂两守苏,因家焉。自赋隐圃十二咏,绘为图。皇祐间,圃中溪馆产灵芝,知州李仲偃集宾僚赋诗为寿,因立灵芝坊。

适适圃 在吴县乐圃坊内,即古乐圃地。明申时行所筑,中有赐闲堂。

宁极斋 在吴县饮马桥,宋郡人方士姚安世所居。安世能诗文,亦辨博,自号丹元子。元祐末,往来京师,与王定国游,自言日接上清诸仙。苏子瞻一见奇之,以为异人,又称其诗有谪仙风采,屡赠以诗。

萧萧斋 在吴县木渎。明诗人黄习远所构,申文定为之题额。

邓尉山庄 在吴县光福,刑部郎中海宁查世倓购得徐达耕渔轩故址,复扩治之。有御书楼、思贻堂、竹居等处。今改建一仁养堂。

寒碧山庄 在吴县城西花步里,刘观察恕即明徐 同 卿泰时东园故址建。园之东北有东园弄,聚奇石为十二峰。同治十三年,改建二程夫子祠,其外园归盛方伯康,改名留园。园有奇石,日冠云峰。张相国之万得之以赠康者。

天平山庄 明范参议允临所筑,在其先文正公高祖柱国丽水丞隋墓侧。清乾隆七年,前大同知府范瑶与参议曾孙兴禾、兴谷重葺之,更名赐山,山半有白云亭。

虹隐山房 在吴县木渎虹桥堍,徐士元故宅。高庙四次巡幸,词臣随扈必信宿于此。刘石庵相国曾两寓之,手书程子四箴以赠士元。因写虹隐山房图合装成卷,子孙世宝焉。

竹坞山房 在穹窿山南之竹坞,明文文肃公读书处。国变后,点隐居于此。

春草闲房 在卧龙街西双林巷,清金孝章所构书斋也。孝章高蹈不仕,日与四方名流歌咏其中,以终其身。乾隆初,里人郭黻雯即其故址重新之,沈德潜为之记。今为吴大澄宅。

支遁庵 在南峰,古号支硎山,晋高僧支遁尝居此。剜山为龛,甚宽敞。相传有村妇生子于中庵,顶遂中裂。道林又尝放鹤于此,今有亭基。道林喜养骏马,今有白马,饮马处也。庵旁石上有马足,云是道林飞步马迹。

菰芦小隐 在吴县东洞庭山,明隐士金德甫所居。

筠谷 在吴县西馆桥西,宋待制荣薿所居,自号筠谷。知临安,引年乞辞,上以琉璃壶贮丹桂花,且绘之便面题诗二十八字,并金带为赐,复书“筠谷”二大字。宠其归。

桃花坞 在吴县城西北隅。《南畿志》云:在阊门内北城下,宋时为枢密章楶别业,后为蔬圃,明唐寅于其地筑桃花庵,庵中有梦墨亭。

吴市 在吴县,春申君辟两城以为市。

胥口 《吴地记》云在姑苏山北三十二里,因胥山得名。《吴郡志》云在木渎西十里,出太湖之口,上有胥山,舟出口则水光接天,洞庭东、西山峙银涛中景物胜绝。周必大游山记云太湖东旁两山对峙,南曰胥山,北曰香山,中有水,曰胥口。

南村 在吴县越家溪西吴山下,寺簿庐瑢所居,匾曰吴中第一林泉。

东村 在吴县凤凰山南一里,县志云东园公所居园。明葛一龙诗:“曾闻东园公,住此不复出。年年开白花,犹是汉时橘。”

干隧 在吴县西北。《战国策》云越王以散卒三千擒夫差于干隧,《史记正义》云干隧在万安山西南一里。

头即里 在吴县洞庭西山,汉里先生所居。《史记·正义》云太湖中洞庭山西南有禄里村。

夏驾湖 在吴县西城下。吴王寿梦避暑驾游于此,故名。今城下犹存外濠,即运河也。有湾亦名夏驾。

女坟湖 在吴县西北六里,相传阖闾葬女处,以水绕坟因名,白居易诗:女坟湖北武邱西是也。

百花洲 在吴县西城下胥、盘二门之间,《大明一统志》云在姑苏山上。

采香径 在吴县香山旁。《吴郡志》云吴王种香于香山,使美人泛舟于此采之。又名简泾,一水直如矢也。

吟浦 在吴县吴淞江南韦应物山庄,韦尝放舟吟咏于此,故名。

锦帆泾 在吴县盘门内,《南畿志》云即旧子城濠也。世传吴王尝作锦帆以游。宋嘉定间,郡守赵彦楠疏此以通连河。

采莲径 在吴县东南运河之阳。《南畿志》云上有采莲泾,桥下可通舟,传是种莲故处。

香水溪 在吴县西南吴故宫,俗传西施浴处。一云吴王宫人洗妆于此,故又呼为脂粉塘。古诗云“安得香水泉,濯郎衣上尘”,即此。

越来溪 在越城东南,与石湖通。相传越侵吴自此入,故名。溪上有越城桥。

练渎 在吴县太湖鸿雁山之西。旧传吴王所开以练兵,王充《论衡》云阖闾尝试士于五湖之侧。

木渎 为吴邑首镇,其名始见于元丰《九域志》。相传昔时吴王得贡神木,将筑姑苏台,积材三年。

连沟塞渎 木渎之名由此始。其地有十景,曰:法云古松、白塔归帆、南山晴雪、斜桥分水、虹桥晚照、下沙落雁、山塘榆荫、灵岩晚钟、姜谭渔火、西津望月。

石射堋 在吴县灵岩山百步街之前。有石鼓,大者三十围,小者半之。又有石马,如人骑。

可盘湾 在吴县西洞庭山下。《洞庭记》云。吴王游太湖,顿军于此,曰此可盘桓也,遂名。

消夏湾 在洞庭西山缥缈峰之南湾。旧传吴王避暑处。

走狗塘 在吴县西南跨塘桥。《越绝书》云,阖闾走犬长洲,即此。雉塘,在吴县练渎西一里。《吴郡志》云,晋琅邪王彪女于此为雉所惊,固禁之,雉遂绝,故名。

洞庭西山西小湖寺 有一池,池中水能与太湖波涛同涌,故名小湖。唐乾符中,有沈香观音像泛湖来寺,僧供奉之。草绕佛足,投之小湖,生千叶莲花。

投龙潭 在吴县龟山下。《林屋纪遗》云,嘉定初民采藻于此,猎吴越王所投金龙玉简。简以银制,长九寸,篆文隐然,填以朱漆。题云太岁壬戌,时宋建隆二年也。

白马 在吴县南二十五里,《大明一统志》云晋僧支遁养马处。

顾家青山 在吴县大石左麓,顾元庆贮书所也。山中名胜有八。

悟道泉 在洞庭东山天衣禅院。《震泽编》云,昔雪窦演法,有天衣禅师于此汲水供众,折担悟道,故名。

越公井 在吴县上方山治平寺中。唐广明元年修,记云隋开皇十年越国公杨素筑城,穿此井,其径一丈,有奇石栏,如屏绕之,上有刻字。

柳毅井 在吴县洞庭东山道旁,相传其地即橘社,毅与龙女寄书处。

周孝子井 在西大营门。同治癸亥,吴兴程烈女季玉殉节其中,易名孝烈泉。

罗汉松 在吴县洞庭山福源泉寺,旧传萧梁时植。

古松 在吴县天平山狮子岩下,自地崛起,甚怪。正中一干耸拔如幢,延袤二亩,号眠松。张即之书“卧云”二字匾之,谓即范文正读书处。

周王僚墓 在吴县岞崿山。

吴女墓 在吴县阊门外,吴王阖闾女也。 专诸墓,相传在吴县盘门内伍员庙侧。 要离墓,在吴县阊门南傍城。

汉蜀郡太守张康墓 俗名凤凰墩,在吴县界。按张康不见载籍,唐宰相表载蜀郡太守张睦,康或即睦也。 高士梁鸿墓,在吴县要离墓西。 议郎皋伯通墓,在吴县胥门外,号伯通塾(府志塾作墩)。 都尉陆烈墓,初为吴令,后为豫章都尉,吴人思之,迎葬于胥亭。或云墓在长洲县秦余杭山。

三国吴郁林太守陆绩墓 在吴县阳抱山。 将军朱桓墓在吴县横山。 丞相步墓,在吴县东北三里。

晋司空何充墓 在吴县岞崿山东一里。 东曹椽张翰墓,在吴县横山东五里。

南北朝宋青州刺史郁泰元墓 或谓今元墓山即其地。泰元性仁恕,葬曰燕数千啣土,今冢犹高大异他坟,村乡岁时祭祀,见苏冢墓记。

齐太常陆倕墓 在吴县绶山乡。墓石,从子襄为序,湘东王绎为铭,普通六年立。 雅儿墓,在吴县至德乡,湘东太守张济女也,今讹雅宜山。

梁黄门郎陆云公墓 在吴县横山,俗称陆墓山,旧图经讹为陆云墓非。 公主墓,在长洲县乘鲤坊,即法尼寺后大士邱。相传梁武帝女出降郡人孙埸,寺即埸故宅。

陈黄门侍郎顾野王墓 在吴县楞枷山下。 干将军墓在吴县东洞庭山俞坞。 莫厘将军墓,在吴县东洞庭山灵祐庙前。

唐鸾台侍郎颜崇墓 在吴县泰伯庙西。 宰相陆象先墓在光福山西。 节度使归融墓,在吴县城西二十余里。 尚书姚绍之墓在吴县西五里。 宰相范履永墓,在天来山左麓,仲淹远祖。

五代吴越广陵王钱元璙墓 在吴县横山,其子中吴军节度使文奉墓亦在此。

宋驸马石端礼及陈国长公主墓 在吴县横山法云寺,公主哲宗女。 范氏祖墓,在吴县天平山三让原。仲淹曾祖梦龄、祖赞时、父墉并葬于此,俱赠官太师,今称三太师墓。又范直方纯仁之孙、正己纯礼之子,二墓俱相近。 参政范仲淹墓,在吴县天平山麓(按仲淹葬于河南尹樊里万安山下,见欧阳修所撰神道碑,此处俗称谓衣冠墓)。 尚书李堪墓在至德乡洞泾西。 节度使郑戬墓在横山感慈坞。 学士叶清臣墓在横山宝华寺旁。 待制沈起墓在长山乡三顾原。 侍郎蒋堂墓在横山鲁坞。 侍郎陈质墓在华山。 同知枢密滕康墓、廉靖处士滕宬墓,并在吴县华山。 正字朱长文墓在支硎山。 给事中程师孟墓,在横山下,苏舜钦铭。 集贤校理林暨墓在横山。 赠特进卢文秀墓、太子宾客卢革墓、直学士卢秉墓、学士卢法原墓,俱在吴县穹窿山。 学士钱藻墓在天平山。 三司副使沈师道墓,在天平寺西,赵忭志。 学士范良器墓在楞枷山下。 尚书范之柔墓在燕巢山。 太子中舍旁珣墓在蒸山。 学士徐林墓在灵岩山。 制置使胡元质墓在吴县横山。 蕲王韩世忠墓,在吴县灵岩山西麓。高宗御书墓碑,碑大而方厚,甚阔。 节度使赵希怿墓在穹窿山。 参政范成大墓在天平山上沙村。 参政范定子墓在包山。 签书枢密魏了翁墓在高景山金盆坞。 处士王楙木墓在吴县横山。

元参政王都中墓 在吴县金井坞,欧阳元撰神道碑。按都中福宁州人,父积翁宣论日本遇害,世祖悯焉,赐平江田八千亩,宅一区。都中年十七授平江路治中,多异政,历仕四十余年,政事之名闻天下。 魏国公宁玉墓在横山丹霞坞。 先儒俞琰墓在盘门外尹山乡。 处士王鉴墓,在灵岩乡横山。至正二十六年有司买山营葬,陈基志。 儒士邵光祖墓、耿烨墓、姚辨墓,俱在邓尉山。光祖字弘道,饶州人。烨字叔昭,辨字叔雅,郡人。皆笃学无嗣,先后死无所归,郡士徐达佐收葬。 先儒陈深墓在灵岩乡朱墩。 照磨陈训、徵士陈廉墓,在天平山,陈基志。待制于文传墓在阊门西雁荡村。 编修朱德润墓在吴县阳抱山。

明武毅将军蔡良瑞墓 在吴县西洞庭山,即祗园寺旧址。 检讨陈继墓在横山茶坞。 尚书杨翥墓在吴山长旗岭下。 尚书滕德懋墓在吴县横山。 尚书金问墓在吴县横山。 少保陈镒墓在吴山西麓。 武功伯徐有贞墓在吴县贞山 都御史韩雍墓,在吴县雅宜山奇禾岭。修撰施槃墓在吴县东洞庭山。 侍郎孔镛墓在吴县九龙山。 少卿马绍荣墓在吴县楞枷山。尚书吴宽墓在吴县荐山。 大学士王鏊墓在东洞庭梁家山。 大学士顾鼎臣墓在吴县潭山。都御史毛珵墓、都御史陈璚墓,并在华山。 解元唐寅墓在吴县横塘王家村。侍郎徐缙墓在吴县灵岩山。 尚书徐学谟墓在吴县弹山。 尚书杨成墓在吴县吴山。 都御史盛应期墓在吴县九龙山感慈坞。 尚书刘缨墓在吴县羊肠岭。尚书董份墓,在吴县青芝山。份乌程人,其墓有游观之胜。 侍郎韩世能墓在吴县岐龙山。 大学士申时行墓在吴县吴山。 侍郎毛堪墓在天池山。 高士赵宦光墓在吴县寒山。 徵士王樨登墓在白马。 通政徐如珂墓在吴县跨塘。 参议范允临墓在吴县清流山。 尚书申用懋墓在吴县化岩山西。 都御史蔡懋德墓,在吴县妙明山西。 知州孙士美墓在吴县。士美青浦人,官深州殉难。

清侍讲尤侗墓 在吴县官山坞。 都御史慕天颜墓,在吴县穹窿山。天颜静宁人,卒葬此。 吏部尚书吴一蜚墓在吴县凤凰山。 刑部尚书徐乾学墓在吴县光福镇西, 礼部尚书韩菼墓在吴县。 侍郎顾藻墓在官山坞。 佥事申穟墓在吴县长山乡。 侍讲学士何焯墓在尧峰北麓。 孝子唐肇虞墓,在吴县吴山桃花坞二都二十七图。 翰林院编修缪 曰芑墓,在吴县皋峰山北饮马池上。 赠通奉大夫工部侍郎乡饮大宾顾俊章墓,在吴县穹窿山下三家村。 孝子朱墓,在五都六图伤任圩,孝子莆田令岳寿祔。 太仆寺少卿严虞悖墓,在吴县穹窿山福泉坞,祔其祖信阳州知州泽兆。 翰林院编修杨绳武墓,在吴县吴山下郁阳官圩。 徵君惠栋墓,在吴县倪家巷士桥头。 处士彭绩墓在吴县九龙坞。 赠通奉大夫孝子顾墓在北坞。子广西布政使济美祔。 兵部侍郎蒋元益墓在吴县二十二都五图龙山。 两湖总督毕沅墓在吴县上沙。 进士彭绍升墓,在吴县下二十都二图师字圩。孝子顾廷楷墓在吴县弹山。 孝子沈仁业墓,在吴县远祖杰竺山墓次。 孝子蔡来信墓在灵岩山下陆家村。 内阁学士钱棨墓在香山嘴九曲港口。 山东按察使石韫玉墓在西碛山。 刑部侍郎韩葑墓,在香山小晏岭下祖墓西。文学顾广圻墓,在一云山东麓神台墩下。 布衣钮树玉墓在东山古坞山麓。 孝子杨有贞及妻孝妇唐氏墓在吴山麓。 孝子褚逢椿墓在福寿山北麓。 两代孝子、赠 曰讲起居注宫、翰林院撰文吴仁荣子恩熙墓,在十一都四图寒山邻下。 孝子吴其相墓,在吴县一都十五图花山下。徵士陈奂墓在上沙。 礼部侍郎吴钟骏墓,在画船浜,谕葬。 孝子程宗海墓在西跨塘南。右中允冯桂芬墓在吴县北竺坞。节妇贝启祚妻陈氏墓在奈子圩。 烈妇袁七妻陈氏墓在吴县香山塘村。 顾烈妇墓在吴县东山黄泥磡。 沈烈妇墓在吴县武山。 节母袁永安、侧室韩孺人墓,在吴县玄墓山奉慈坞。 贞节王叔基聘室赵氏墓,在吴县渔庄桥。 增贡生吴重熙妻烈妇朱氏墓,在吴县五都四图九龙坞亭子头。 孝女陆吴氏墓,在吴县支硎山南峰下。吴氏为孝子恩熙女。 褚孝女墓在吴县凤凰池。 徐烈女墓在东山湖沙。

娄县故城 在昆山县治东,吴子寿梦所筑。《吴地记》云,长洲东百里秦时古疁,王莽改为娄。《吴郡志》云,娄县今谓之昆山县,县东北三里有村 曰娄县,盖故县所。《三国志·张昭传》:魏黄初三年封昭由拳侯,后孙权改封娄侯。《陆逊传》:建安二十四年进封为娄侯。

南武城 在昆山县西北。《汉书》娄县注云:有南武城,吴王阖闾起以御越者。《越绝书》云:娄北武城,去县三十里。今为乡。

金城 在昆山县东三里,相传吴王所筑,基址犹存。

东城 在昆山县东三百步。《南畿志》云:今桥巷犹以东城名,耕者于东寺后多得古城砖及铜箭镞。

西鹿城 在昆山山下,有卜将军庙碑云葬于昆山西鹿城。

巴城 在昆山县西十八里,其地有巴王冢、巴城湖。

雉城 在昆山县西北十八里,今雉城湖即其地。

昆山旧县 即今治,在郡东七十里,本汉娄县地。《吴地记》云:地名全吴,水名新阳,梁大同初置昆山县,因县界昆山为名。

信义旧县 在昆山县西二十里。《太平寰宇记》云:梁天监六年,以娄县地分置。《旧唐书》志云:梁分信义县置昆山县,取县界山名,今昆山信义村即其故址。

范公亭 在昆山县荐严寺后圃,宋参政范成大读书寺中,游息于此,遂名。

四贤堂 在昆山县治。宋李衡为御史,与谏官王希吕相继论张说不报,给事中莫济不书敕,直学士周必大不草制,四人同时去国。布衣庄治赋四贤诗以纪之,后衡孙潜作堂于家,画四贤像并祀之。

喜廉堂 在昆山县治。宋陈世昌自郡守召对,理宗有一廉可喜之语,因名其堂。

半隐堂 在昆山县治,宋莫仲宣所筑。又有西园,其别墅也。韩侂胄当国,仲宣闲居十年,号西园居士。

玉山草堂 在昆山县西界溪,上元顾德辉筑,颜名玉山佳处。附元杨维桢《玉山草堂》记:昆山隐君顾仲瑛氏,其家世在昆之西界溪上。既与其弟为东西第,又稍为园池别墅治屋庐其中。名其前之轩 曰“桃源”,中之室曰“芝云”,东曰“可诗斋”,西曰“读书舍”,后之馆曰“碧梧翠竹”,亭曰“种玉”。合而称之,则曰玉山佳处也。余抵昆,仲瑛必居余佳处所,且求志榜屋颜。按郡志,昆山县华亭陆氏祖所窆,生机云,时人因以玉出昆而名山。昆邑山本号马鞍,出奇石似玉,烟雨晦冥,时有佳气如蓝田焉,故人亦呼曰“玉”,又曰“昆”。而仲瑛氏之居,去玉山甚远矣,奚以佳名哉?山之佳,在去山之外者得之,山中之人未知也。如唐之终南,隐者与司马道人指山之佳,身固在山数百里之外也,虽然终南之佳,终南之隐者未知也。借佳为捷仕之径,千古惭德。至于今,山无能掩焉,若仲瑛氏之有仕才而素无仕志,幸有先人世禄生产,又幸遭逢盛时,得与名人韵士日相优游于山西之墅。以琴樽文赋为吾弗迁之乐,则玉山之佳,非仲瑛氏不能领而有之,与终南隐者可以辨其佳之诬不诬矣!

卫泾宅 在昆山县石浦。其第有友顺堂,宋宁宗书额。

叶盛宅 在昆山县东城桥西,内有箓竹堂。

顾鼎臣宅 在昆山县鳌枫桥。

归有光宅 在昆山县酒坊桥南。

卢熊隐居 在昆山县治西南鹿城。

问潮馆 在昆山县西驷马桥下。《吴郡志》云,昆山虽近江湖,自古无潮汐。宋绍兴间,有道人云:潮过夷亭,出状元。是时潮忽大至,知县叶子强乃筑问潮馆于水宾。明年,邑人卫泾魁天下。

北园 在昆山县漳潭,陈氏园也。石湖范成大书额,东浦黄简为记。

乐庵 在昆山县圆明村,宋李衡归老之地。

乌夜村 在昆山县城南,晋穆帝何皇后父淮寓此。产后之夕,有群乌夜惊于村落,自后有乌夜呜,必邀恩赦。

寒翠石 在昆山县顾德辉玉山草堂前,德辉自撰拜石坛记。

宋仁宗御书碑 在昆山县清真观内,即放生池碑也。县令项公泽跋。

阴阳柏在昆山县永怀寺内,高丽国所进。高宗以赐王绹,绹种于寺大殿左右,高与殿齐,左花则右实,右花则左实。遇仙树,在昆山县信义村。宋龚猗遇异人,为植银杏,后繁衍至七十余颗,乡人称日过仙树。

唐卜将军墓 在昆山县西鹿城乡。尝有人得断碑,其略云:将军姓卜,名珍,字文超,西河人。伟异有大志,敬宗时纪纲顿委,藩镇骚然,将军奋孤忠,勋业为世所重,宝历中卒,葬此。

五代吴越秘书郎姜希业墓 在昆山县姜里村凤凰墩下。明嘉靖中,村人取土得石,志云:希业字可大,吴中人也。仕吴越为观察巡官,以秘书省校书郎,宋乾道中卒,葬此。

宋参政王绹墓 在昆山县童桥南。 侍御史王葆墓,在昆山县东南新漕里。 孝子周津墓,在昆山县小虞浦杨巷村。 侍御史李衡墓,在昆山县东南圆明村。 陈墓,在昆山县五保湖水中,当锦溪之口有墩,相传宋高宗之妃陈氏葬此。 处士刘过墓在昆山县马鞍山东。 太师卫泾墓,在昆山县东南石浦镇。

元高士顾阿瑛墓在昆山县。 训导郭翼墓在马鞍山之阴。 高士顾权墓在马鞍山北麓。

明太常黄子澄墓 在昆山县马鞍山阳。子澄死后,子彦修潜充县里正,收骸骨藏焦山,至洪熙元年乃葬于此。邑人侍郎刘琏为志,万历初裂出于土,载遇难事甚详。 孝子陆安墓,在昆山县荐岩寺南,烈妇钟氏祔。处士张伯英墓,在昆山县川乡萧野之西原。 尚书顾礼墓在昆山县马鞍山北麓。 侍郎刘琏墓在马鞍山麓。 布政盛颐墓在昆山县北。 太常夏,在昆山县东南迎钟浦。 处士龚诩墓在昆山县儒学后。 府尹高敞墓在昆山县东南门外。 侍郎叶盛墓在昆山县南湓渎里。 孝子支琮墓在昆山县虞家巷。 侍郎周广墓在昆山县东北蔚州村。 府尹柴奇墓在昆山县庙墩。 副都李宪卿墓在昆山县一保。 侍郎顾章志墓在昆山县六保。 知县张振德墓,在昆山县东南蔡巷村。

度城 在新阳县东南七十里,相传为黄巢所筑,旁有度城湖。

颜县城、瓦浦城 并在新阳县东南,皆古经所载。

虹月楼 本名红月楼,在新阳县通阅桥西。元人朱君璧善画,尝作紫雾龙宫图,十年始就,妙人神品。末年兵乱,君璧抱图坐楼中,遥望虹气贯月,疑有至宝,踪迹而至,裂之而去。杨铁崖易其名 曰虹月楼,并记。

郑氏园 在新阳县马鞍山前,宋郑竦所筑,叶梦鼎题曰“玉山佳处”。

明侍郎虞祥墓 在新阳县南金涧里。 尚书周伦墓,在新阳县县新洋江东车塘里。 寺丞归有光墓在新阳县治金涧里。

扈城 在常熟县北五里石城东。《南畿志》云世传吴王建离宫扈跸故名。今有扈城村。

石城 在常熟县北王里,《越绝书》云阖闾所置美人离城也。《吴地志》云:越献西施于吴王,王择虞山北麓以石甃城,为游乐之所。今其地有石城里。

九里城 在常熟县北九里福山塘东岸,直九折塘口。世传吴王牧马于此,俗呼拦马城,有洗马池,今存。

莫城 在常熟县东南十二里,相传莫邪铸剑处,亦谓之剑城,又谓之莫邪城,《太平寰宇记》云汉莫宠筑以壮海防者。

海虞旧城 在常熟县治,东晋太康四年分吴之虞乡立县。

利城 在常熟县北。《舆地志》云,晋元帝以海虞北境之土山立利城,以处流民。

陶城 在常熟县东三十里,相近闾城郭城,而陶城尤大,与莫城等。合县境共有十二城,盖唐广明中诏诸州州县于村堡置城,集民自卫。

金凤城 在常熟县西北四十八里,唐天祐中吴越所筑,在金凤山下,故名,即金福山城址。

尚墅城 在常熟县北十八里,张士诚入福山港修此城以屯兵。

南沙废县 在常熟县西北三十里。宋书志云,本吴县司监都尉署,吴时名沙中。《琴川志》云,东晋分海虞县置南沙,咸康七年立以为乡。今县西北五十里濒江奚浦一带地,犹名南沙乡。

海阳废县 在常熟县北。萧齐置海阳县,属毗陵郡。盖今县东北滨海之地。

兴国废县 在常熟县东四十五里,梁置。

救虎阁 在常熟县兴福寺左。旧传宋僧彦偁为虎拔箭,故以名阁。其桥名伏虎。

雅集亭 在常熟县治东,县令计宗道偕名流觞咏处,沈周为绘雅集园。

城南佳趣堂 在常熟县虞山东芝溪上。《南畿志》云,邑人虞子贤尝得朱子和张忠献《城南佳趣杂咏》真迹,遂筑堂焉。

巫咸宅 在常熟县虞山,《越绝书》云:虞山巫咸所居。

言公宅 在常熟县治北子游巷。《吴地记》云宅有圣井二,旁有浣纱石,梁时为太子萧正德持去,巷东有言子桥。

夏统宅 在常熟县崇德山,相传晋处士夏统所居。

大公石室 在常熟县虞山东二里。室凡十所,《中吴纪闻》谓太公隐东海居此。

鹿园 在常熟县北七十里,世传吴王豢鹿所。

拂水山庄,在常熟县岩湾东,钱谦益所构。中有耦耕堂、明发堂及花信楼、秋水阁、朝阳榭、红豆庄诸名胜。

东皋 在常熟县东。明少参瞿汝悦之别业。子式耜增浣溪草堂、贯清堂诸胜。

小辋川 在常熟县虞山之麓山塘泾南,明御史钱岱创。取王摩诘辋川诸胜,绘景十二于聚远楼东壁,人呼小辋川。

空心潭 在常熟县兴福寺潭上,有通幽轩,皆以常建诗得名。

沁雪石 在常熟县鸥波亭前,海虞县旧署也。有二石:一镌“沁雪”二字,赵孟八分书。钱允言得之,沈周绘图,系以诗;一曰“垂云”,史不可考。

宋郎中陆绾墓 在常熟县破山。 防御使周虎墓在常熟县邵家湾。 观察使周兴裔墓,在常熟县虞山积善乡。兴裔字克振,道州人敦颐四世孙,以和州观察使扈跸南渡,建炎三年授武功大夫,镇守沿海,死节常熟之福山,赐葬于此,子孙悉祔焉。 司徒参军姚嘉言墓在常熟县河阳山。 龙图虞衡墓,在当常熟县顶山白龙祠左。 孝子周容墓在虞山北麓报慈里。 丞相曾怀墓在虞山兴福寺北。

元万户徐珵墓在常熟县邵舍。 郎中陈基墓在常熟县凤凰山。

明给事中黄钺墓在常熟县报慈里。 都御史吴讷墓在报慈里。 知府鱼侃墓在报慈里。学士李希润墓在常熟县宋家湾。 贤良方正邓彦章墓在北外。 尚书程宗墓在常熟县邵家湾。 员外程式墓在报慈里,式死土木之难,衣冠葬此。 尚书李杰墓在常熟县兴福寺北。 都御史章律墓在虞山朱家湾。 御史蒋钦墓,在常熟县西山,墓上松皆北向。 知县唐天恩墓在虞山东麓。 侍郎陈瓒墓在常熟县桃源涧。 尚书瞿景淳墓在常熟县宝岩。 侍郎徐恪墓在常熟县北门外。 大学士严讷墓在常熟拂水岩下。 侍郎赵用贤墓在常熟县罗墩。 知县王铁墓,在常熟县拂水岩之麓。铁顺天人,筑城御倭死难。

清学士钱谦益墓 在常熟县虞山拂水岩下。 修撰孙承恩墓在常熟县河阳里。 尚书翁叔元墓在常熟县仁塘里。 知县于宗尧墓,在虞山西麓。宗尧常令,有善政,民至今思之。

鵧城 在昭文县东北十五里。隋大业末,诏村坞皆筑城自保,此其故址也。又有朗庄,亦在县境。

极目亭 在昭文县西最高峰上。宋时建,米芾书额,后改名达观亭。万历中,以形家言更名辛峰亭。

朗吟亭 在昭文县丹井东北。明永乐中,道士林复真建,邑令傅良玉记有“季篪有几年不到朗吟亭,亭上风光学倍增”之句。

凌虚堂 在昭文县。《琴川志》云,致道观西北岭上有凌虚堂,下瞰平湖,先名望湖,后易今名,盖取“仲殊凌虚万象闲”之句也。

影娥川 在昭文县治,东晋有见仙娥泛舟者,故名,琴川发源于此。

兴贤池 在昭文县乾元宫。宋庆定中,浚池得石刻“兴贤池”三大字。

昭明洞天 在昭文县乾元宫后。相传徐神翁栖息于此,俗呼仙人洞。其上有篆刻四字。

雪井 在昭文县虞山乾元宫旁。宋元祐,申元道南游,其师徐神翁诫之曰:逢虞则止,无雪则开。遂构井于虞山无雪之处,故名。

丹井 在昭文县治虞山南岭下。明宋濂铭序云:梁天监初,汉天师十二代孙张道裕来隐其下,建招真之地,凿丹井焉。宋淳熙中,道士李正则浚井,得藏丹石,缄启之,化为双红鸰飞入尚湖。迩年井且废,莫知其所,周尊师元真穷日力寻获之,重加以甓,构亭覆上,时洪武元年也。

七星桧 在昭文县致道观,相传梁天监中物。奇古特甚,今尚存其三,余则庆历中补植者。沈周绘三株图。

汉孝子黄香墓 在昭文县梅里镇。宋乾道初,人于此得古碑,舁归家,有光怪,弃之昆承湖中。

清少詹归允肃墓 在昭文县双泾。

前宫、后宫、西宫 在吴江县沈张湖之西,皆吴王夫差离宫也。今村名犹沿其旧。

吴江亭 在吴江县东门外,唐时建。宋县令赵令即其址建如归亭,以待使客,叶清臣为记。朱鹤龄《文类》云:松江亭即古松陵驿,古亭即驿,后人则别置一亭于江上,为游观之所。

鲈乡亭 在吴江县,宋熙宁中县令林肇建,盖取陈瓘“秋风斜日鲈鱼乡”之句。

垂虹亭 在吴江县长桥上,宋庆历中县令李问建。杨备诗“松陵雨过船头望,一道青虹两岩头”。

顾野王宅,在吴江县三里桥西,野王著书处也。后人立庙祀之,今名顾墟。

顾荣宅 在吴江县南荒浦村。陆龟蒙诗注云:陆云为荣赠妇诗“我在山川阳,子居五湖阴”是也。今为永定寺。

万玉清秋轩 在吴江同里镇,元宁昌别墅,张可观为绘图。

漫庄 在吴江县,宋处士顾禧所居。禧弃官高隐,乡人重之。

臞庵 在吴江县淞江之滨,《南畿志》云王份故居。圜江湖以入圃,有兴间堂、烟雨阁、聚远楼。

盘野 在吴江县,宋状元黄由之别墅,宁宗赐名。内有墨、庄、胡夫人真迹,三清阁、共乐堂,由自作诗。

小潇湘 在吴江县长桥南,元宁伯让所居。林、亭、台、沼,烟雨时可入画图,故有是名。

南村 在吴江县绮川,元末隐士张铸所居。

睡龙湾 在吴江县黄家溪,相传宋高宗南渡时驻跸于此,有泉涌出因名。

松陵 即今吴江县治。《吴越春秋》云越追吴入于江阳松陵是也。

斗鸡栏 在吴江县长桥北,相传陆龟蒙养鸭于此。一名鸭漪亭。

仙人洞 在吴江县东门外仙里桥下。深黑莫测,旧传通太湖,约七十里可出林屋洞,宋陈昉于此仙去。

明御史周宗建墓 在吴江县二十七都。

吴城 在震泽县界,今吴溇村。

望仙亭 在震泽县平望镇,相传唐张志和于此仙去。

褚家林亭 在震泽县之西,见《松陵倡和集》。

陆孝子故居 在震泽县,宋陆十七所居,宝祐中,郡守赵汝历旌其门。

震泽别业 在震泽县,唐陆龟蒙所构。朱鹤龄《文类》云:先生所居一在临顿桥,一在甫里,一在震泽镇。集中自遣诗多震泽别业所作,有云“更感卞峰颜色好,绕云才散便当门”。

定轩 在震泽县,宋杨绍云所居。有桃源洞,广数亩,异石林立,刘爚、真德秀曾游此。

汉会稽太守严助墓 在震泽县东南百里,今名严墓村。

明尚书吴洪墓、尚书吴山墓、孝子吴璋墓 俱在震泽县梅里。 尚书周用墓,在震泽县旧十八都西。

清大学士金之后墓 在震泽县。

松江府

华亭侯国 在华亭县。《三国志·陆逊传》建安二十四年封华亭侯。

阖闾城 在华亭县南六十五里夹江,又有城二,相传阖闾所筑以备越。《汉书志》注云:娄县有南武城,阖闾所起以备越,当即此城。

袁松城 在华亭东三十五里,旧图经云晋左将军袁崧筑此以备孙恩。又名筑耶城,疑即此。

前京城 在华亭县东八十五里,萧梁析娄县地置,近浙江海盐县东北境。

白苎城 在华亭县南十里,俗名白苎汇。《大明一统志》云:地生野苎,周围如城。

烽楼 在华亭县东南,《太平寰宇记》云吴时望海处。

折桂阁 在华亭县尉厅。宋李夔以右文殿修撰谪华亭,生子纲于此,又呼相公阁。

三贞堂 在华亭县东,明成化间旌中书舍人张骏家为三贞之门,因以名堂。三贞者,骏母胡氏、世母瞿氏、杨氏也。

玉恩堂 在华亭县西普照寺右,明太仆林景呖宅。后有翼文阁,高敞可眺九峰,其上藏书数万卷。

终慕堂 在华亭县南龟蛇庙左。明张璃自名其居,寓思亲也,钱溥作记。

占星堂 在华亭县北艾家桥东,明宗伯唐文献宅,今为学士沈荃宅。二公俱谥文恪,郡人以为美谈。

陆机宅 在华亭县谷阳门内,今普照寺。相传寺为陆氏园亭,后舍为寺。

柳约宅 在华亭县北。今柳家巷。

顾野王宅 在华亭县亭林镇北。有湖曰顾亭湖,南有林曰顾亭林,今宝云寺其址也。

钱溥宅 在华亭县东三里汀西。

陆树声宅 在华亭县西南沙家桥。

徐阶宅 在华亭县南门内。今督帅府。

冯恩宅 在华亭县薰漕厅旁。

谷阳园 在华亭县西湖上,宋朱之纯退休地。

北花园 在华亭县通波门外。其西即采花泾,其北为夜游泾,皆以园得名。今废为丛冢。

适园 在华亭县北,明尚书陆树声别墅。

芝园 在华亭县东北马寺西,明何三畏所构,中有观濠堂、歌风馆诸胜。

孙家园 在华亭县披云门外,明孙克弘墅。今遗有坊柱,而读书楼危峙将圯,奇石卧荆棘中。

傲园 在华亭县南,明翰林孔目何良俊别业。园有四友斋,谓维摩诘、庄周、白居易与良俊而四。

熙园 在华亭县积善桥左,明光禄丞顾正心别墅。附明张宝臣记:昔胜国时,玉峰顾仲瑛氏园池甲天下,至今人能追其桃溪金粟菊田之室之美,宛在眉睫,则铁史如椽之记存焉尔。吾松顾氏熙园脍炙海内,凡结绶宦游携筇云集者,靡不载酒相过,恣情搜讨,以为江左之丽瞩、遐之夸谈。今秋观潮浦口,适集兹园,得详览焉,遂为之记。园距东郭三里许,面水而门,门内为四美亭。启左扉而北,落落长杉,潇潇疏竹,夹植径中。行数十武而危楼翼然,榜曰“熙园”,是园之启途也。东入山径,苍苔碧藓,似武陵道中。折而北,俯仰盘旋,陡入深壑,嵌空中,时闻淙淙声,疑山背有龙湫焉。复折而南,逾峻岭、下层峦,豁然天门开,则流觞曲水在其下。驾水为听莺桥,花时趺坐,晥盈耳,可当数部鼓吹。倚桥面南而临者,芝云堂也。其阳则奇峰万叠,古树千章,苍茫云际。而下则华沼一曲,荷香十里,恍忆太液池头。好事者每欲穷其幽致,则入西麓、出东隅,如登九折坂。入五溪洞,快石咙、林薄阴翳、幽崖晦谷、隔离天日。自午达晡,始得穿窦出,客外坐方饥疲欲卧而出者争目眩汗浃,魂摇摇不得吐一语也。噫,奇观哉!其阴则菌阁药房,霓连云蔓,复道相属,行者每失故步。商周之鼎彝,唐宋之图画,纷披阗骈其中,不可更仆数,则主人安神思道之所,非酌霞枕香之友弗能到也。凭楼西眺,旋台飞观,隐隐树杪间,冠以玉树琼花罨映下方,令人可望不可即。堂之左为长廊响 屧,隔岸土阜蜿蜒,杂植梅杏桃李,春华烂发,白雪红霞弥望极目,又疑身在众香国矣。绕廊而北,渡飞虹桥,桥平广滑泽,可坐邀月。大士阁兀立桥畔,题曰“水月如来”。稍东为池上亭。又东渡板桥为与清轩,前临广池,灏漾潢漾,绣尾银鳞,出没无算,巨者赍浪飞涎。客至举纲击鲜,称快事。遥睇南岸,皓望绮疏,隐现绿杨碧藻中,其壶瀛宫阙,幻落尘界乎!繇是陟彼北下,平冈逶迤,高梧修竹荫蔽左右。西达齐青阁,北望平畴绿净,款乃四起,人疑下有朱陈村,第少鸣鸡吠犬耳。阁前周绕广除,可驰骏足。对面翠屏壁立,峭萼郁盘。玄裳之客、斑衣之友,时游娱其上。累数级下,依水而屋,雕栏绣楹,虹飞霞属,歌声时出帘箔中,则小秦淮也。南遵回廊数十盘,鼻间微闻旃檀气,则罗汉堂峙焉。堂供簿伽像三,傍列五百应真,金碧庄严,钟梵俱设。堂后小阁三楹,藏贝叶书甚富。时倩高缁翻阅,铎声琅琅出牖外,俨然古招提也。当前一巨石,高十丈余,四面玲珑,真襄阳谱中物。初得是石,未有盘,载至泖泾舟覆石沈,牵挽而出先得盘,次乃得石,合之,其旧偶也。珠还剑合,独神千古哉!构堂时掘地得古铁缸,大可容十斛,今以作焚炉,亦异物也。堂左经关壮缪祠,度灌锦梁,并步虚廊,寻石窦而出,则为芝云堂之右,旷然广庭,而园之观止矣。是园也,石第一,水第二,亭台花木桥梁之属第三。梓泽平泉遐哉邈矣。以余耳目所睹记,如娄水之王,锡山之邹,江都之俞,燕台之米,皆近代名区。顾有其巨丽者,不必有其间旷;有其清秘者,不必有其广平。盖清宇先生掷数十万金钱,救两邑疮痍,其胸次真可吞云梦八九,故规模位置轶前哲无两。而嗣君原之文孙元庆大雅亢宗,又皆以绘事擅长,胸臆间具有邱壑,增修点缀,俱从虎头笔端、摩诘句中出之,宜其胜绝一代也。余不揣芜陋,聊述梗概如此,岂能若铁史之铺飚乎?

东庄 在华亭县车墩东,明孙承恩别业。有读书堂,丛桂、吸月、悠然三亭,聊璧池、玉虹轩、翠云屏、香雪林诸胜。

一峰小隐 在华亭县北柳家巷,黄可望隐居处。今福泉庵是其遣址。

凤山书屋 在华亭县东,明朱应祥读书处。旁有点易台、洗心亭诸胜。

乐琴书处 在华亭县东北,明学士沈度所居。

云窝 在华亭县东,明太学生张正宗讲学授徒之所。著有《大学说》,门人侯荩为之传。

小湖 在华亭县西城湖,已湮涸。谷阳门内德风桥有堤,泽汇城下疑其遗迹。

水陆池 在华亭县兴圣寺。昔有龟数枚,闻讲经声则缘砌而上,讲吧则去,后以其地为棠溪书院,池在院中。

吴王猎场 在华亭县东南。旧图经云:吴王猎所有五茸,茸各有名,在华亭县谷东。又云:陆逊生此,子孙常所游猎,后人呼陆机茸,今其地为桑陆。

读书堆 在华亭县亭林宝云寺后,陈顾野王读书于此。堆高数丈横亘数十亩,林樾苍然。野王墨池在其侧。

罗汉井 在华亭县南禅寺。《大明一统志》云:宋崇宁中,僧普愿凿井得罗汉像,故名。井泉甘冽。

五色泉 在华亭县西湖道院内《大明一统志》云:相传葛稚川炼丹湖上,丹成投水中,后常涌五色泉,士人见者必擢高第。

黄耳冢 在华亭县南二里。旁有普宁寺,俗讹黄泥寺。《述异记》云:陆机有快犬曰黄耳,慧黠,解人语,机仕洛,为书置竹筒,系犬颈,犬能往还驰报。犬死葬其村南一百步,曰黄耳冢云。刘贡父诗话又以黄耳为仆。

石幢 在华亭县署。地有涌泉,云是海眼,大中十三年立此镇之。

吕公樟 在华亭县北道堂内。相传宋时有回先生过此,手植樟一株于云堂后。数年复来,问章公何在?时樟已枯瘁,乃取瓢中药一丸瘗根下,樟复荣,每叶俱有瓢痕,人始悟吕仙也。

汉颖川太守陆闳墓 在华亭县西北四十里。

三国吴大司马陆抗墓、尚书陆瑁墓、左丞相陆凯墓俱在府城外。 海盐侯陆祎墓在华亭县昆山。

晋左光禄大夫陆晔墓在府城西四十里。 平原内史陆机墓,在华亭县西北二十五里。又青浦县治北三十里有高邱,旧传云陆丞相墓。明嘉靖间,士人见墓上有一金蛇,盗伐其冢,得古器甚多。后闻于官,悉捕治,命封其茔地。

唐朝散郎顾谦墓 在北亭乡崧子里。

五代前蜀丞相潘葛妻李氏墓 在潘店北杏泾之左。碑上有“天汉四年葬”五字。按:潘葛为丞相,不见五代史,天汉仅一岁,何忽称四年,时松江为吴境,何以葬此。殊不足信。

元义士夏椿墓 在华亭县细林山。

明尚书张蓥墓、尚书张悦墓、尚书孙承恩墓 俱在华亭县盘龙塘。 修撰钱福墓在府东华阳桥。 太常卿夏衡墓在府城南彭家庄。 赠大学士徐黼墓在景家堰西。 尚书顾清墓在唐桥。 太仆卿沈恺墓在北城濠土。 侍郎徐陟墓在府城西南。 尚书陆树声墓,在北城濠北,子刑部侍郎彦章祔。 寺丞冯恩墓,在古浦塘,子通判旌表孝子行可祔。 给事中杨允绳墓在叶谢河西。 副使周思兼墓在蔡成泾。 布政莫如忠墓在华亭县御史泾。 尚书唐文献墓在府城北。 赠佥都御史杨枢墓,在任淇浜,徐阶铭。 副使杨道亭墓,在修竹乡,太仓王世贞铭。 副使龚恺墓,在御溪东,陆树声志铭。 太仆卿林景旸墓在府城外。 赠侍郎董体仁墓在望海塘。 太学士钱龙锡墓在府城外。 侍郎董传策墓在新河。

清总兵张仕杰墓 在华亭县三十九保。仕杰西安人,入籍华亭。

胥浦城 在娄县西四十里,相传梁大通间筑,以城接胥浦故名。

秦始皇驰道 在娄县西北昆山南四里。相传有大路西通吴城,即驰道也。《舆地志》云始皇东游至会稽句章经此。贾山至言云:秦始皇驰道遍天下,南极吴楚,此其一也。按昆山南四里即古浦塘,然则驰道即塘之岸也。山之北,又有秦皇走马塘。

小蓬台 在娄县,元末杨维桢寓楼也。踞百花潭上,明贝琼为志。别有拄颊楼、草元阁。阁近迎仙桥西北,明成化间犹存。附贝琼志记:按东方朔《三岛记》,蓬莱在东海北,周五千里。秦皇遣徐福往求不死药,至辄有风引帆而返,俗疑其妄。会稽为东南大郡,旧称小蓬莱,则以其地似之也。铁崖杨先生族出会稽,而老于松上,即七者寮之东偏,葺楼一所颜曰“小蓬台”,示不忘越也。台俯大川,别二支,其一南流,其一北折而东,中汇为百花潭。有三石梁跨川上,南曰“金鳌”,北曰“铁龙”,东曰“玉虹”。是松之胜毕效于兹。而为小蓬台所有,江云海雨、山红野绿、举在几席之下,则视会稽之蓬莱大小不同其超乎埃,不啻真在云气中矣。先生晨兴披鹤氅,冠铁冠,燕坐其上,客至不下台,好事者就见之,相与高谈大噱。或出桃核杯酌酒,酒半,取铁笛作长短弄,旁若无人,观者以为谪仙人也。琼惟先生早擢高第,宰天台,后去而客钱塘、姑苏者久之。州郡兵起,往依元帅刘九九于建德。九败,挈家东下,松之通守顾逖具舟楫迎之。盖去会稽三十年而息于是,非蓬莱而蓬莱矣。

光节堂 在娄县西吉丽桥南。明福建参政任勉之致仕归,杨士奇赠以“登科、致仕、恩荣、始终”八大字,周忱为刻石树堂下。

七松草堂 在娄县西,张氏别墅。水木清美,老松七株,尤奇古,故名。

二陆草堂 在娄县千山,即今之圆智寺,陆机与弟云读书处。

南村草堂 在娄县泗泾北,元陶宗仪耕读之所。

顾清宅 在娄县东。

秀甲园 在娄县秀野桥北,清少傅王文恭项龄别墅。康熙乙酉,圣祖南巡,临幸其地,时藤花盛开,御赐“蒸霞”二大字。越岁复幸园中秋水轩,项龄绘图记恩。

锡金园 在娄县谷阳门外,尚书王鸿绪别墅。康熙乙酉,圣祖南巡幸之,赐御书“松竹”二大字匾额。丁亥,复驻跸焉,鸿绪有诗恭纪。

小山招隐 在娄县小横山下,元孙稷别业。有仙圣馆、凝翠轩诸胜。

云间洞天 在娄县东南里仁坊,宋参政钱良臣园。《南畿志》云:今钱家巷其遗址也,有御书“云汉”“昭回”之阁及东岩堂。巫山下十二峰、观音岩、桃花洞、雪窗云榭、来禽渚、流杯亭、桃蹊、杏村、龟巢橘坞、明月湾、檐卜林诸胜,后渐废。明成化间,郡守辇数峰置署圃,至今存焉。

平原村 在娄县机山下,陆机曾为平原内史故名。

养鱼池 在娄县西,晋陆瑁养鱼处,《大明一统志》云:一名瑁湖。

唳鹤滩 在娄县西三里,《大明一统志》云在养鱼池旁。旧有亭,今废为接官厅。

八角井 在娄县西南,与张泾桥近。其水通海,相传岁旱投铁简于中能致雨,俗谓陆氏外厨井。《大明一统志》云在陆氏宅旁。

瑞光井 在娄县西南超果寺西庑下,《大明一统志》云:宋太平兴国中,僧庆依奉吴越钱王宫中观音像至松,像舒祥光如虹贯于此井,因名。后复睹金馒之异,邦人病者多汲饮焉。东一井尤甘冽。

石鱼 在娄县干山之巅,相传风雨时每化去,其胁有泉,游人掬以颒面,云能明目。

汉卢江太守陆康墓 在娄县西北二十里。

三国吴丞相陆逊墓 在娄县西北二十三里。

晋西阳亭侯陆监墓 在娄县。

元三高士墓 在娄县干山东麓。三高士者,杨维桢、陆居仁、钱维善也。 贞素先生曹知白墓,在娄县千山,子永祔。 兰溪知州章梦贤墓在崧宅里。 夏世泽墓在娄县订贤乡。 松江训导王文泽墓在娄县横云山。

明御史袁凯墓 在东门外贤游泾。 宜城伯卫炳墓在府城内北禅寺右。 赠尚书张璚墓在城南龟蛇庙侧。 府尹吴玘墓在府东六磊塘。 布政夏寅墓在娄县西白龙潭。 都御史唐珣墓在娄县北荷祥泾。 给事中张承宪墓在娄县天马山东南。 给事中夏时墓,在娄县古浦塘,陆树声志铭。 太常寺卿张明正墓在泖港吴泾,太仓王锡爵铭。 知府彭应麟墓在浦南龙溪,徐阶铭。 谕德张以诚墓在朱桥镇。 布政使杜乔林墓在娄县二里泾。 张烈妇姚氏墓,在娄县天马山之阳,董其昌书碣。 御史徐宗鲁墓在娄县秀野桥。

清娄县令李复兴墓 复兴滨州人,留葬钟贾山。 太子太保尚书张祥河墓,在娄县四十三保二十二图。

双寿堂 在奉贤县蒨泾,明光禄少卿周详奉亲之所。尝迎养京邸亦揭是名。缙绅题咏甚富。

曲水草堂 在奉贤县百曲港上。明宣德末,姚蒙与弟临隐居之所。

卫泾宅在奉贤县萧塘,今为崇福寺。按泾生于萧塘,后乃迁石浦,居民尝于古井得巨砖无数,皆有卫仲英三字。仲英肤敏之子,与泾为从兄弟也。

阅耕轩 在奉贤县南桥镇,明参政陈贞父士杰田居,方孝孺有阅耕轩诗序。

司马庄 在奉贤县白沙里,明张辅别业,张弼有记。

古冈身 在奉贤县西南,曰沙冈、竹冈、紫冈,南属于海,北抵松江,长百里。入土数尺皆螺蚌壳,世传海中涌三浪而成,其地高阜,宜菽麦。《吴郡图经》云:滨海之地,冈阜相属,谓之冈身,此天所以限沧溟而全吴人也。

三女冈 在奉贤县南桥。旧图经云吴王葬三女于此,《枢要》云葬妃于此。相近有明行寺,今寺北二里有高冈,是其处。

三国吴宛陵侯诸葛瑾墓 在奉贤县坍石桥西。雍正九年,知县舒慕芬于其地得残碑因重为立石。

元朱柯墓 在奉贤县横泾。

明四隐墓 在奉贤县陶宅。杨仁寿、李障、华瑾,一人逸姓名。 祭酒陈询墓在奉贤县瑶泾。 侍郎蔡汝贤墓在奉贤县望河泾。

清处士王光承墓 在奉贤县蔡家桥。

金山城 在金山县。旧图经云:周康王南游筑此城镇大海,南接金山,故名。又相传吴越钱氏筑此为戍守处。

鲁般殿 在金山县洙泾法忍寺,相传为般所造。齐柱累枅为眷,鸟雀不栖,殿庭双柏亦甚,古云般所植。病心者掇其皮煮服之。今萎。

不碍云山楼 在金山县张溪,元杨谦隐居处。附元杨维桢记:余尝北渡扬子记金山之胜,而不知松之南又有所谓大金小金出没于云海之中,如壶峤之在弱流外也。至正九年春,余抵松之张溪,溪之东有大族为杨竹西氏居之,南扁其楼曰不碍云山。竹西宴于楼之上,窗户四辟,万顷之云,两鳌之岛,皆自献于眉睫之下。竹西风日佳时,岸巾楼上,手挥五弦之余,与一、二解人谈至理。既以八窗无碍者辟于目,复以八荒无碍者洞于心,云山之观尽矣备矣。竹西怃然若有得,起举酒而自歌曰:“海之云兮油油,雨我田兮有秋。海之山兮离离,障我流兮东之”。又歌曰,“云之动兮跹跹,吾与云动兮,动而不迁。山之静兮层层,吾与山静兮,静而不停”。并录其歌,以为记。

乐全堂 在金山县泖泾,元黄宗武宅。附元虞集记:华亭黄君宗武隐居长泖之湾,植耕桑乎衍沃,艺卉木乎幽胜。上以奉乎百岁之父母,下以长其奕叶之子孙,优游焉。诵诗读书于太平之日,盖厚德之致也。而时未有闻焉,其季子璋举进士,贡于京师,而大夫士始知其家有所谓乐全之堂者,皆欣然称道之。璋来求文以为记。夫黄氏之乐如前所云者,信乎其可谓全也。己亲之寿也,身之康也,子之文也,甘旨之充也,藏修游息之有其所也。遭夫时之无虞而不见外事,将天锡之以全也与。噫,求全焉则志荒,有其全则意肆,善保其全者,知止而不自足者也,长泖之乐盖如是乎!若夫圣遇之所至,与天地同流而无所亏欠间断,而后乐生焉,是又全而乐者也。璋归,试诵余言于家庭之间乎?

来德堂 在金山县,元末吕良佐、杨维桢作记。

瑞芝堂 在金山县,明卫指挥西宁宅。有芝生楣间,因名。张弼作记。

秦望山庄,在金山县张堰西,清尚书王日藻别墅。亭台树石为郡南胜区。

柘湖 在金山县新连盐河北,东邻徐浦塘、张堰。《大明一统志》云:湖中有小山生柘树,因名。秦时有女子入湖为神。

鹦鹉洲 在金山县界海中金山下。山北古海盐洲,后沦为海。元末湖 契 北岸,下瞰桥井,犹见一碑曰“鹦鹉洲界”。

钓滩 在金山县洙泾。《大明一统志》云在府城南三十里,唐船子和尚垂纶之地。今为法忍寺,又有松泽四亭,是其维舟咏歌处。

周公墩 在金山县捍海塘外墩,距金山城不十里,当潮势奔猛处。疑古人所筑以戍兵防海者,或因周康王金山城得名。又有白茅墩、逢陈墩,皆旧烽堠。

元处士殷澄墓 在金山县胥浦乡,杨维桢铭。

明怀远将军侯端墓 在金山县秦山麓。 主事徐三重墓在金山县三保。 佥都御史陆树德墓在金山县秀州塘。 通政使许乐善墓在金山县吕冈泾。大学士方岳贡墓在金山县掘挞泾。

清尚书王日藻墓 在金山县寒字圩。 大学士王项龄墓在金山县宙字圩。 太常少卿高层云墓在金山县张堰。

丹凤楼 旧在上海县天妃宫内。后楼毁,明秦嘉楫修拓城楼,因以旧额移置其上,即以为丹凤楼云。

归雁亭 在上海县城东。元费用和畜双白雁及二雏于园池,以环着其足,后去而复还,毛羽光洁,足环俨然,时构园适成因名。

讲经台 在上海县静安寺。宋嘉定间,寺僧仲依筑土台,聚其徒讲习于此。遗址犹存。

三寿堂 在上海县城南。明潘恩年八十时,华亭徐阶、嘉兴吴鹏咸以同榜来称寿,宴于堂,故名。

勤织堂 在上海县城东,明蒋性中作堂以奉母。母以生平勤织教之,性中拜受,遂以名堂。

后乐园 在上海县黄浦东澳,明陆深宅。

豫园 在上海县城内,明潘方伯允端别墅。中有玉华堂,允端藏父恭定公恩所宝奇石,曰玉玲珑者,故以名堂。

笔议轩 在上海县何溪,元末彭汝器评《宋史》之所。

古村居 在上海县城南,明曹迪隐居之所。中有清概轩、瓢乐山房、宝古斋。

芦子渡 在上海县静安寺西旧沪渎旁。俗呼为芦子城,亦晋虞潭防海寇处。

文翚洲 在上海县界黄浦中。元末始广寻丈,后延袤至数十亩,王逢携里叟门生共登,适鸣雉群集,作诗纪之,因名。

沪渎垒 在上海县,旧有东西二城,尽于江。《吴郡志》云:松江东泻海为沪海,亦曰沪渎,渎旁有垒,晋虞潭所筑。《通鉴》云:隆安四年,吴国内史袁崧筑,以备孙恩。

涌泉 在上海县静安寺前。昼夜腾沸,甃井作亭其上,后亭废、井湮于港中。又有绿云洞,僧寿宁栖息之所。桧竹桐柏,层阴叠翠,落人衣帽,游者疑为华阳小有之境。赵孟颜之,杨维桢为记。

赤乌碑 在上海县旧静安寺。吴赤乌中,天竺僧创重元寺,勒碑纪事。宋祥符间,敕名静安。嘉定中迁寺,而碑没于江。元钱岳诗云“悲凉断刻三江里,想像雄文六代前”。又有陈朝桧,唐陆龟蒙、皮日休有重光寺双桧诗即此。宋政和中,朱勔绘图以进,中使取之,雷碎其一。而殿石者尚存,后寺迁亦没。

元秦裕伯墓 在上海县二十一保。

明詹事陆深墓 在上海县黄浦东。 副都御史唐瑜墓在上海县周泾北。 大理寺卿王霁墓在上海县陆家浜。 右通政赵灼墓在上海县五里桥。 侍郎顾彧墓在上海县二十二保。孝子顾文敏墓在上海县西门。 侍郎张电墓在上海县淡井里。 都御史潘恩墓在上海县陈泾。 大学士徐光启墓在上海县徐家汇。 光禄少卿顾从礼墓在上海县日赤桥北。 侍郎董羽宸墓在上海县。 都察院佥事俞汝为墓,在上海县龙华寺西,长洲文震孟铭。

清侯氏节孝阡 在上海县圆沙。 尚书张照墓,在横泾,门人沈德潜铭。 副都御史陆锡熊墓在上海县二十七保四图。 户部主事赠光禄寺少卿赵文哲墓,在上海县二十二保十七图。

尚夷斋 在南汇县鹤沙里。元末朱听作诗好奇,杨维桢名其斋曰“尚夷”,以规之,有铭。

石笋滩 在南汇县界下沙捍海塘外,到海三十余里。每二三丈辄有石如笋,植立沙中,潮汐至此分流,又名分水港。

鹤陂 在南汇县下沙镇,其地产鹤,俗又呼鹤窠。

晋左将军袁崧墓 在南汇县长人乡。崧为贼害,其下李祥收骨归葬。

宋诗人储泳墓 在南汇县周浦镇。

元孝子徐诚墓 在南汇县长人乡。 转连使瞿霆发墓在南汇县下沙。

清总督施维翰墓 在南汇县闸港。 赠工部侍郎叶映榴墓在南汇县。侍郎张集墓在南汇县北四灶,太仓王掞铭。 工科给事中曹一士墓在南汇县横沔上。

来青楼、揽辉楼 在青浦县青龙江上,俱元都水监任仁发延赏之所。杨维桢诗云“大江如龙入海口,青山似凤来云间”。

翡翠碧云楼 在青浦县杜村,元杜元芳构。以其庙出林表,故名。中贮书万卷,下有苍碧湾及竹深荷净、晴好、雨奇诸斋轩,凡七十二所。其别业在东南云林,池尤胜。

知乐亭 在青浦县大小蒸之间。宋邵桂子凿池养鱼,筑亭其上,以知者乐水、知鱼之乐二义名之。

醉眼亭 在青浦县青龙江上,宋僧行中无悔所筑。苏轼名之,有诗。

升仙台 在青浦县青龙江隆福寺前。有石刻云王可交仙坛,遗迹具存。

心远堂 在青浦县钟贾山寿安寺。山人钟子鸣先世与贾姓同隐寿安山中,人以钟贾名其山。此堂疑钟此遗迹,栖雪楼半云亭皆名胜。

厚堂 在青浦县蒸溪,元曹知白居。虞集有记。

居竹书堂 在青浦县元曹和甫宅。方回记,赵孟书。今碑石在府学内。

乐静堂 在青浦县蒸溪,元教授曹泽之休坐处。又有园亭曰“息影”,泽孙植竹千竿,颜曰“居竹”。元方回有记,赵孟书碑,在府学内。泽之从孙知白筑古斋厚堂等八十余所,虞集有记。

孔宅陾在青浦县治北九里。宋淳熙间,居民浚河得碑,云天宝六年黄池县令朱氏葬于昆山县全吴乡孔子宅之西南。其地有夫子庙,在慧曰院侧。院僧疏庙陾渠,得宝玉六事,璧三,环二,簪一,今藏县库。旧图经云:夫子未尝适吴,以阙里谱系考之,孔子二十二代孙潜,后汉太子少傅避地会稽,遂为郡人。二十九代滔梁海盐令,三十二代嗣哲隋吴郡主簿,三十四代贞隋苏州长史。意孔氏子孙有侨寓宦游于吴而遂居此者,即所居立先圣庙耳。今庙侧又有梁纥庙,其为子孙奉祀之地明矣。所瘗璧、簪、环、珮之属,真孔堂之遗宝,得非葬先圣衣冠宝璧于是地乎?其旁有宰我墩、颜渊井,则因孔宅之名而迁合附会者也。宅后侵于慧 曰院,今在孔宅经北,夫子庙在泾南,相去颇远,梁纥庙西去益远,疑后人改作也。康熙乙酉春,圣祖南巡,赐御书“圣迹遗徽”四字扁额。又“泽衍鲁邦四海人均化育,裔分吴会千秋世永烝尝”对联。

袁崧宅 在清浦县泗泾塘崧宅镇。晋隆安中,崧为郡太守,子孙遂居于此。今其地曰崧子里,水曰崧塘。

西园 在青浦县富林,明曹泰别业。

安雅斋 在青浦县,元教谕曹庆孙藏修地。

万卷轩 在青浦县青龙江,元庄肃聚书其中。

三味轩 在青浦县,元张麒以菰米、莼菜、鲈鱼三味奉亲,故名。附元张维贞记:松江之集贤乡有隐者张氏曰麒,字国祥,自幼清修谦谨,长称鞠躬君子,丁兵变,晦迹祥泽,日与古渔老樵为山水伴。人劝之仕,则曰:余世力农,素非食肉人也。且藩服尚武,又非吾仕之时,子独不闻吾步兵之仕乎?出赴齐王冏辟,秋风改衣,径决去。捷如脱兔,不顷刻留,卒不与沓禄者同铁锧。而甘豢者,乃故乡菰饭、莼羹、鲈绘三味而已耳。余幸不违亲于异乡千里外,田有菰米无歉年,水有莼菜鲈鱼无馑岁。日以三味为吾菽水之奉,而余以覃吾宾友,其乐充然也,奚以仕为?故颜其轩 曰“三味”,虽大贵人方丈食前,五鼎九牢不以易也。东维叟舟过通波塘,麒不远水陆程,延致于三味所。治酒食,张桐弄竹为叟欢。叟兴酣,为秋声琴,抚鹤南操以高之。辞曰“骥北逝兮鹤南旋,松之庐兮八世其延。鲈有段兮菰有田,羹我莼豉兮酿我泽泉。诵有书兮歌有弦,归与归与,乌知金罂之瘁口兮,玉羜梗咽。

就麓山居 在青浦县西佘山,明施绍莘别业。

白石山寮,在青浦县东佘山,明徵君陈继儒栖隐处。

悟溪精舍 在青浦县表龙江上,元江阴王逢避地之所。中有萝日山房、冥鸿亭、小草轩。

骆驼墩 在青浦县簳山北,又呼落弹墩。相传宋理宗妃林氏葬此。

绫锦墩 在青浦县盘龙江上,元钱全袞种桑之所。全袞尝于此修郡志,并韵书。

十井 在青浦县钟贾山寿安寺。环有十井,水极清冽,盖十道庵遗迹也。

沈光碑 在青浦县青龙镇胜果寺。有鬼自称有汉烈士沈光书迹刻石,宋许尚谓之鬼书。

试剑石 在青浦县北簳山东壁,相传干将试剑于此。一石中剖,宛如剑截。

汉濮阳王墓 在青浦县小蒸西四里。(按《汉书》,无濮阳王,且不应在此,存疑俟考。)

宋赠太子少保朱承进墓 在青浦县佘山。 将仕郎卫公佐墓在青浦县佘山。 乐静先生曹泽之墓在青浦县小蒸。

元卫谦墓 在青浦县佘山。 江夏公费墓在青浦县陆宝原。 宣慰副使任仁发墓在青浦县骆驼墩。

明侍郎王钟墓、训导邵亨贞墓、尚书钱溥墓、府丞朱孔昉墓 并在青浦县佘山。 知府张弼墓在青浦县凤凰山。 大理卿朱奎墓在青浦县奈山。 张节妇姚氏墓在青浦县凤凰山。 杨烈女墓,在青浦县淀山寺侧,华亭知县郑友元立传。 徵士陈继儒墓在青浦县佘山。 学士沈度墓在青浦县薛山西麓。

清侍郎沈荃墓 在青浦县朱家庄。 河南巡抚胡宝珠墓在青浦县兰笋山。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