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第四卷 淮安府扬州府徐州府太仓州海州通州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淮安府

东海国 今淮安府。《后汉书·东海恭王疆传》建武十九年封。

临淮国 今淮安府。《后汉书·临淮怀公传》建武十五年立。

淮陵国 今淮安府。《后汉书·王霸传》建武三十年,定封淮陵侯。

射阳故城 在山阳县东南。汉高祖六年,封刘缠为射阳侯,后为县。

柘塘城 在山阳县西南四十里。《南畿志》云:其城三座,约围一里许。隋炀帝游江都,聚粮于此。

刘王城 在山阳县东南十里运河西,世传汉吴王濞所筑。

西辽城 在山阳县东二里。唐太宗征辽时,驻兵于此,故名。

新城 在山阳县西三十五里,宋成淳间置。

山阳故城 在今山阳县南。晋义熙间置山阳县,兼置山阳郡治焉。

杏坛 在府学大成殿后。宋嘉定间,郡守应纯之植杏为坛。

转搬仓 在山阳县运河之西岸,唐江淮漕运于此转送关陕。北有运河堰,周世宗始置满浦关,以通水路。

宴花楼 在山阳县南,即旧城南门楼。其西门楼曰望云,南唐建。月波楼,在府治旧通判厅。

镇淮楼在山阳县旧城桥西北,宋镇江都统司酒楼。

刘伶台 在山阳县东北七里,临淮水。唐许浑诗云刘伶台下稻花晚,韩信庙前枫叶秋”。

水教亭 在山阳县望云门。宋太守应纯之开管家湖以教舟师,因建此亭。

望淮亭 在阳县西门外旧仁济桥侧。

南昌亭 在山阳县西三十五里。《地道记》注云韩信从亭长寄食。

枚皋宅、赵嘏宅 在府淮阴旧县南。赵嘏诗云“家住枚皋旧宅边”。

老鹳河 在山阳县西七十里。周世宗显德五年伐唐,至北辰堰,齐云舰大不能通过,遂开此水。

紫极宫画 在山阳县城西南隅。宋杨杰记云:尝有仙来游,题诗于壁,刮之不灭。又有李公麟画猿戏马,马惊而圉人鞭之。时称奇笔。

汉楚王韩信母墓 在府西四十里,与漂母墓对。 漂母墓在府西四十里。 枚皋墓,在旧淮阴县,今失其所。

唐庐国公程知节墓 在府治东南紫霄宫前。绍兴十年,韩世忠筑城,掘地得碑铭。按知节陪葬昭陵事见唐史。掘地得碑,始自宋王象之《舆地记胜》,后人皆仍其误耳。

宋少卿张来墓 在府城北七里,或云在城西旧淮阴县。 教授徐积墓,在府东三里塘,有节孝祠。 高阳郡主韩涣墓在旧城西门外。 刺史赵师旦墓在府城东三里塘。 观察使赵立墓在山阳县北辰镇。

明沐阳伯金濂墓 在府东门外五里塘。 尚书沈翼墓,在府南平河桥东岸。 侍郎杨理墓,在府西钵池山。 太子太保叶淇墓在府移风闸西岸。 侍郎叶贽墓,在府治丁十里更字铺。侍郎蔡昂墓在府治南包家围。 侍郎胡琏墓在府治西石塘。 都御史潘埙墓在府平河桥。都御史卢惠墓在府城西安乐乡。 都御史杨靖墓在府柳淮乡。 赵母墓,在府城西门外。母凤阳人,明太祖微时,母备仪物送太祖至皇觉寺为僧。太祖兴,母近百岁乃卒,谕葬漂母祠旁。

清提学佥事刘芳声墓 在府南杨家庄。 知县刘昌言墓,在山阳县城东三里塘。 阎若璩墓在山阳县治东南塔儿头学山墩。

文峰 塔在阜宁县城南。

巢城 在盐城县治北百二十里,黄巢屯兵于此。

盐城监 在盐城县南。《新唐志》云:盐城县有盐亭一百二十三所。《太平寰宇记》云:盐城监。古之盐亭也,历代海岸煎盐之所。南唐立盐城监,其后因而不改。管盐场九所,在县南北,俱临海岸,曰“伍祐”、“紫庄”、“南八游”、“北八游”、“丁溪”、“竹子”、“新兴”、“七惠”、“四安”等。

铁柱冈 在盐城县东门外。《大明一统志》云:相传秦王系马柱,或云濒海多蛟肆,以此镇之。

石人头 出土高四尺五寸,在盐城治北六十里,近海岸一里。

瓜井 在盐城县内。孙钟种瓜处。《南畿志》云:去治东北半里,旱不竭。

宋丞相陆秀夫墓 在盐城县西南。

淮阴故城 在清河县东南五里,秦置。汉封韩信为淮阴侯,后仍为县。晋永和间,荀羡镇淮阴,以地形都要,屯兵无地,乃营立城池,历代为重镇。《水经注》云:淮水东北经淮阴故城即此。

甘罗城 在清河县旧淮阴县治北,相传为秦甘罗所筑。《南畿志》云:雨后常于土中得小钱,篆文不可识,或云即甘罗葬处。

韩信城 在清河县故淮阴城东,接山阳县。《太平寰宇记》云:信,本淮阴人,宅冢处所并存。后受封为侯,因筑此城。

清河故城 在清河县东北五里,宋置。

吴城 在清河县西二十里小清河南岸。东西有二城,相隔五里。宋南渡后尝置县,绍兴二年罢县为镇。

千金亭 在清河县淮阴旧县西。漂母饭韩信,信贵,赐千金,后人因筑亭其上。又有漂母岸,

在淮阴故县南。

三亭 俱在清河县。韩亭在淮阴故县南,枚亭在淮阴故县北,步亭在淮阴故县西桥南。以韩信枚皋步陪得名。宋晁端彦诗云“韩枚步瞎建三亭,故显当时将相名”。

韩王 庄在清河县旧淮阴县西北,与庙驿铺相连,旧传韩信生于此。

宋史钦墓 在清河县北金城乡。

襄贲故城 在安东县北。刘宋泰始中,侨置,应劭曰:贲音肥。

淮浦故城 在安东县西,汉置。或曰即今县治。

涟水三城 在安东县。《南畿志》云大城、东城,二所相连,止隔一濠,谓之市河。又有西城,少远百余步。各有城濠,俱宋嘉熙四年知府萧均所筑。

沙将军城 在安东县东北五十里一帆河东。 又有营城,在县北十五里。元末董搏霄所筑。

抱月城 在安东县西二十里支家河西。城抱淮泗之水,形势似月。

金城故县 在安东县北,唐置。《元丰九域志》云:涟水县有金城镇,即故县也,或曰即襄故城。

豹隐堂 在安东县文庙前,宋时建。赵概初馆于涟水守幕,寻以学士知涟水。人名其堂曰豹隐。

佛陀矶 在安东县北五十里。世传娄道者未出家时,取鱼置船,随鱼去住,人以为异,因名佛陀矶。

九阳洞 在安东县治东一里上真观。世传徐依稀修炼于此。

赤岸 在安东县治东十里。西三十里亦有赤岸。

金刚嘴 在安东县治西南三里,当淮水之冲。筑以杀水势,为西城之护。《南畿志》云:或曰残砖上有尉迟恭字。

洗墨池 在安东县治右。宋郡守米芾去官时涤砚处。

学城 在桃源县北二十里。俗传孔子适楚驻此,邦人从学焉。

灵城 在桃源县西北十七里,相传楚灵王所筑。

桃园故城 今桃源县治。《金史》云:泗洲有淮滨县,兴定二年以桃园镇置。元光二年废。元至元十四年复置,曰桃园县。其后乃讹 曰桃源。

泗阳故城 在桃源县东,汉置《水经注》云:泗水经魏阳城北,城枕泗川,疑即泗阳故城。魏文帝临广陵所经,因以改名也。

陆城 在桃源县西五里,相传吴陆逊所筑。

古城 在桃源县西北六十里。晋石崇出镇下邳时所筑。

淮阳故城 在桃源县西北。《隋志》云:梁置淮阳郡,东魏置绥化县,后周改县为淮阳。《水经注》云:泗水东南经淮阳城,城北临泗水即此。按晋末有淮阳郡。《魏书·高闾传》 曰:去角城十里。当在今清河县界。而《水经注》泗水所经之淮阳,乃在泗阳之上,盖非晋魏之淮阳也。

扬州府

广陵城 在府东北,去江四十里,战国楚邑。《史记》:楚怀王十年,城广陵。秦置广陵县,汉吴王濞都此,后为江都国,又为广陵国,后汉为广陵郡,隋曰扬州。故城西据蜀冈,北包雷陂,外有大城,中为子城,亦 曰牙城。周显德四年,韩令坤以城大难守,筑故城东南隅为小城以治之。既而李重进始改筑于故城南二十里。宋建炎三年,郭棣知扬州,以故城凭高临下,四面险固,即遗址建筑,谓之大城。明初,于大城西南隅改筑,而故城废。

江都故城 在江都县西南四十里,汉置。《太平寰宇记》云:城临江水,为水所侵啮,无复余址。

齐陵废县 在江都县东南六十里,齐永平初置。建武五年,遏父陵湖水,立裘塘屯,移县于万岁村。

江阳废县 在江都县。《隋志》云:旧曰广陵,开皇十八年,置县曰邗江,大业初,更名江阳。

宋郊坛 在江都县南门外法云寺。建炎二年,高宗祀天南郊,筑坛在此。

隋临江宫 在江都县南二十里。大业七年,帝升钓台,临扬子津,大宴百僚,遂建此,亦曰扬子宫。宫内有凝辉殿,宫西有县镜亭、澄月亭、春江亭。又有显福宫,在城外东北,详见宋《宝祐志》赵鹤《郡乘》。

宋行宫 在江都县治。宋建炎元年,高宗奉太后至扬州驻此。

扬吴故宫 在江都县旧子城内,久废。

元镇南五宫 在府城西北六里。元世祖二十一年,封子脱欢为镇南王,居于扬州。

宋章武殿 在江都县建隆寺,宋祀太祖御容于此。

甲仗楼 在江都县新城,晋谢安建。

文选楼 在江都县太平桥北旌忠寺。大业《拾遗记》云:有梁昭明太子文选楼。王观扬州赋云:帝子久居兮,空文选之楼。

凤凰楼 在江都县广北乡凤凰池侧,《十道志》云隋炀帝建。

筹边楼 在江都县,宋郭棣知扬州建,曰筹边。又即府南门城建楼,曰镇淮。

明月楼 在江都县大街东。元富民赵氏尝宴客楼上,赵孟颊过之,乞作楣帖,题云“春风阆苑三千客,明月扬州第一楼”。主人大悦,彻酒器为寿。

江淮胜概楼 在江都县瓜洲镇。明正统十三年,周忱建,王英记。

骑鹤楼 在江都县大街内,以《太平广记》“骑鹤上扬州”句名。

彭城阁 在江都县。大业《杂记注》云:旧为彭城村,隋炀帝因地名阁。

延和阁 在江都县治内。唐高骈建,高八丈,饰以珠玉,绮窗缔户。每旦焚名香,列异宝,以祈王母之降。罗隐诗云延和阁上干云,小语犹疑天上闻,烧尽降真无一事,开门迎得毕将军”。

观风亭、溯渚亭 并在府城内。《欧阳永叔集》:景祐三年七月扬州,遇秀才廖倚及子聪于观风亭。又与集贤校理王君玉、大理寺丞许元、太常寺太祝唐诏、祠部员外郎苏仪甫会饮于溯渚亭。

玉沟亭 在江都县。唐李夷简镇淮南,于城西南见新月如钩,遂建此亭。

赏心亭 在江都县。唐李蔚镇淮南,于铁马台西建此亭。适薛阳陶至,奏芦管一曲,其声自然如来天上。蔚大嘉赏,赠以诗云“虚心纤质雁衔余,凤吹龙吟定不如”。亭未有名,因名赏心。《春明退录》云:唐成都有散花楼,河中有薰风楼、绿莎厅。扬州有赏心亭,润州有千岩亭,皆胜迹。

竹西亭 在江都县大仪乡,《宝祐志》云:官河北岸禅智寺前。唐杜牧诗:“谁知竹西路,歌吹古扬州”,因名。

风亭 在江都县治内。宋徐湛之为南兖州刺史,以广陵城北多陂泽,水物丰盛,乃建风亭、月观、吹台、琴室,并在官城东北角池侧,招集文士,极一时游玩之盛。又于城南起万岁楼,以望钟山。 无双亭,在江都县后土殿西。宋王禹偁《移琼花诗序》云:后土殿琼花,天下第一株耳。欧阳永叔牧扬州,作无双亭以赏之。彼土人别号八仙花。或 曰李卫公所赋玉药即此,非也。详见《辨讹》。又有琼花台,则元人以八仙花补植者。

美泉亭 在江都县治内,宋欧阳修建,郑兴裔重修。

斗野亭 在江都县邵伯棣,宋熙宁二年建。《舆地志》云:扬州于天文属斗野,故名。绍兴元年,郑兴裔更造于州城迎恩桥南。嘉定间,崔之改题 曰“江淮要津”。

四柏亭 在江都县。宋元丰中,教授崔浩著四柏赋以见志。淳熙中,重建学宫,教授彭方复植四柏于厅事之南,因以名亭。

借山亭 在江都县九曲池北,宋马仲甫买池筑亭,名曰借山。

劝耕亭 旧在江都县淮海堂后。每岁仲春,郡守出郊劝农,寓于上方寺。宋庆元五年,郭杲改建亭于寺前,遂移旧题额于此。

江山风月亭 在江都县瓜洲镇东南,元熊汉卿别墅,镇南王尝避暑于此。

孔融台 在江都县宝镜巷内。李文饶赋云:广陵东南有颜太师犹子宅,即孔北海故台。

斗鸡台 今失所在。按《拾遗记》,炀帝于吴公宅斗鸡台下,恍惚与陈后主相遇。杜牧扬州诗云“秋风放萤苑,春草斗鸡台”。

昆邱台 在江都县禅智寺侧,欧阳修筑。《府志》云:台名取“鲍照轴以昆冈”之句。明欧大任诗云“地轴横昆冈,上有百尺台”。

戏马台 在江都县。《桂苑丛谈》作戏马亭,《后山诗话》云其下路即玉钩斜。

吴王濞钓台 《大观图经》云在扬州城北十二里,高二丈。

四并堂 宋韩琦于郡圃建堂,取四难并之义。《府志》云:后庆元中,赵巩复建于杏花村。

康山草堂 在江都县新城东南隅,筑土为山,构堂其上。明正德中,康海去官,客扬州,与名流常晏此。董其昌题额曰“康山草堂”。

芍药厅 在江都县治内。《舆地纪胜》云州宅旧有此厅,在都厅之后,聚一洲芍药绝品于其中,今镇堂是也。

董仲舒宅 在江都县大东门之外,今两淮运司署即其地。内有董井,府志云井上有亭、有碑。

谢安宅 在江都县运司前法云寺内。晋宁康间,安镇广陵居此,手植双桧,至唐犹存。

吕僧珍宅 在府治内。时有宋季雅者,罢郡还,卜居僧珍宅侧。僧珍问宅价,答一千一百万,僧珍讶其贵。季雅曰“百万买宅,千万买邻"。

杨行密宅 即江都县之光孝院。行密于光化间,以宅施为僧院。 李昇宅在江都县春亭寺。

高丽馆,在江都南门外。宋元丰七年,诏京东淮南筑高丽馆,以待朝贵之使。绍兴三十一年,向子固重建,榜其门曰“南浦”,亭曰“瞻云”。

皂角林 在江都县瓜洲镇北。有皂角树三株,相距数里。《南畿志》云在今为递铺。宋杨万里诗有“河边落叶知何树,今古相传皂角林”之句。

万花园 在江都县堡城内。宋端平三年,制使赵葵即统制署为之。

壶春园 在江都县大市东。宋《宝祐志》云。东酒库内有佳丽楼,称郡胜处,即此。

影园 在江都县,明郑元勋别业。崇祯庚辰夏,园中黄牡丹盛开,广集名流宴赋,南海黎遂球作称第一,元勋贻以二觥,一时称盛。

唐郡圃 在江都县。唐开元间,有杏数十株,花时如锦,太守张晏立馆其下曰“争春”,后人号圃曰“杏村”。

芍药圃 在江都县禅智寺前。韩琦守郡,圃中发金带围四朵,非常种也。宴时,王圭为监郡,王安石为幕官,陈升之初授卫尉丞,过此亦与焉,各簪其一。后四公相继登宰辅。

桑里 在江都县西南二十里。宋大明三年,沈庆之攻竟陵王诞于广陵,宋主命于桑里置烽火,即此。

斗鸭池 在江都县,汉江都易王故姬李阳华常畜鸭,斗于池上。 磨剑池,宋《宝祐志》云隋铸钱监在磨剑池之西。

隋堤 在江都县。隋大业初,开邗沟入江,渠广四十步,傍筑御道,树以杨柳,时谓之隋堤。刘禹锡诗“扬子江楼烟景迷,隋家宫树拂金堤”。

龙舟堰 在江都县南二十里扬子桥西。魏主丕临江试龙舟于此,因名。

瓜步井 在江都县瓜步山,相传魏主寿所凿。又炼丹井,在古仪征观后。

王勾井 在江都县蕃厘观后。《名胜志》云昔有黄冠持画轴见守帅,画中字皆云章乌篆不可识。既去,使人尾其后,至后土祠井而殁。乃使狱囚纵下视之,见一洞,署 曰“王勾洞天”。

汉广陵王胥冢 在府城东武乡甘泉山。《郡国志》云:岁旱鸣鼓绕冢,辄致云雨。江都王建冢在府境。

三国魏将军张辽墓 在府城西北大仪乡。

南北朝齐褚澄墓 在城北三十五里陈源桥。澄用石十八片为椁,上刻所著修养方,题曰“齐褚澄方”。后冢发,为萧广得之,遗命其子渊复为椁,用石一片,刻前书其上。

陈刺史杜僧明墓 在高邮州临泽镇。

隋炀帝陵 在府城西北十五里雷塘。大业时,葬于西院。唐武德中,奉诏改葬于此。 宫人冢,在府城西吴公台下,一名玉钩斜,亦名宫人斜。

唐参军皇甫弼墓 在江都县南郊。 尚书王播墓,在江都县官河东。

五代吴将军朱瑾墓 在府城外雷塘侧 。杨行密冢,在仪征县西七十里。吴杨溥僭号,尊其父行密武皇帝,墓号兴陵。

宋侍读吕文仲墓 在府东十里。 直秘阁陈良墓、枢密张康国墓俱在府东兴宁乡。 转运使苏安世墓,在府东兴宁乡马坊村,王安石撰志。 司谏陈权墓在府西山。 学士孙觉墓在府善应乡。 直秘阁王俊墓在府善应乡。 学士秦定墓,在府西山秦家庄。观之诸父也。 光禄陈亚墓,在府同轨乡。 殿中丞徐元榆墓,在府城外,曾巩有志。 国子博士李问墓在江都县。

殿中丞王君墓,在江都县兴宁乡马坊村,曾巩有志。 聱隅先生王唏墓,在江都县扬子桥。

元总管陈允忠墓 在府姚家沙大岸,旧有庙。

明镇远侯顾成墓 在府东南三里。 尚书高铨墓,在府西十里仙人掌,李东阳撰墓表。尚书王辄墓,在府西北雷塘。侍郎叶相墓,在府北门外。光禄卿安金墓,在府城西十里。大学士李春芳墓,在府城西二十里弘恩寺侧。 总制曾铣墓,在府西金匮山。 尚书史可法墓,在广储门外梅花岭。招魂葬衣冠于此。 郑烈妇墓,在府城南新河口。 定西侯蒋云墓,在府城西金匮山庄。 赠太仆少卿房山知县郝景春墓,在府城外金匮山。

邗沟城 在甘泉县蜀冈上。《左传》杜预注云:吴将伐齐,自广陵城东筑邗城,城下掘深沟,谓之邗沟城。岁久荒芜,宋鲍照作《芜城赋》,遂称芜城。见宋《宝祐志》、赵鹤《郡乘》又谓芜城为刘宋时城。附南北朝宋鲍照《芜城赋》:“弥迤平原,南驰苍梧涨海,北走紫塞雁门,拖以漕渠,轴以昆冈,重江复关之陕,四会五达之庄。当昔全盛之时,车挂辕,人驾肩,廛闸扑地,歌吹沸天。孳货盐田,铲利铜山,才力雄富,士马精妍。故能奓秦法、佚周令、划崇墉、刳浚洫,图修世以休命,是以版筑雉堞之殷,井干烽橹之勤。格高五岳,袤广三坟,率若断岸,矗似长云。制磁石以御冲,糊颊壤以飞文。观基局之固护,将万祀而一君。出入三代,五百余载,竟瓜剖而豆分。泽葵依井,荒葛明途,坛罗虺蜮,阶斗麂鼯,木魅山鬼,野鼠城狐,风嗥雨啸,昏见晨趋,饥鹰厉吻,寒鸱吓雏,伏虣藏虎,乳血飧肤,崩榛塞路。峥嵘古馗,白杨早落,塞草前衰,棱棱霜气,蔌蔌风威,孤蓬自振,惊沙坐飞。灌莽杳而无际,丛薄纷其相依。通池既已夷,峻隅又已颓,直视千里外,惟见起黄埃。疑思寂听,心伤已摧,若夫藻扃敝帐。歌堂舞阁之基,璇渊碧树弋林钓渚之馆,吴蔡齐秦之声,鱼龙爵马之玩,皆薰歇烬灭,光沈响绝,东都妙姬,南国丽人,蕙心纨质,玉貌绛唇,莫不埋魂幽石,委骨穷尘,岂忆同辈之愉乐,离宫之苦辛哉。天道如何,吞恨者多。抽琴命操为芜之歌,歌 曰“边风起兮城上寒,井迳灭兮邱陇残,千龄兮万代,共尽兮何言”。

舆县城 在甘泉县,汉置,属临淮郡。

张公城 在甘泉县。汉桓帝时,广陵张婴所筑。张纲为郡守,单骑造垒,示以恩信,婴悦服归降,因号张公城。

新城 在甘泉县邵伯埭。晋太元十年,谢安出镇广陵之步邱,筑城邵伯埭。明欧大任诗云“谢公镇广陵,甘棠人勿剪,君见东山云,何似邵伯堰”。今堰存城废。

宝祐城 在甘泉县,旧名堡城,即隋迷楼故址。宋宝祐四年,敕大使贾似道筑。又有夹城,在西北四里,亦是时筑。

隋江都宫 在甘泉县大仪乡。大业元年,敕王宏大修江都宫,中有成象殿、流珠堂、水精殿诸处。令宫人盛饰,谓之飞仙。今为上方禅智寺。又有十宫,在城北五里阜苑内。 曰“归雁”、曰“回流”、曰“松林”、曰、枫林”、曰“大雷"、曰“小雷”、曰“春草”、曰“九华”、曰“光芬”、曰“九里”。

摘星楼 在甘泉县西北城角,即迷楼故址。宋绍圣三年,晁补之修。后为宝祐城楼。府志云:后有摘星亭,摘星台,皆其地。

卷书楼 在甘泉县西北隅。宋高宗驻跸扬州,以提点廨为尚书省。礼部程俱寓直诗有“夜寒持被卷书楼”之句。

观音阁 在甘泉县,即迷楼故址,旧传为吴绛仙梳桩台。

云山阁 在甘泉县西北隅,即环碧亭旧址。《宝祐志》云陈升之建。《名胜志》云吕公著守扬时建,落成值中秋,宴客其上,秦观即席赋诗,一座叹服。

水亭 在甘泉县北隅,唐独孤及建。南唐徐知诰,引宋齐邱画灰秘谋于此。

延宾亭 在甘泉县,南唐李昇建。以待四方之士,宋齐邱为记。

吴公台 在甘泉县。刘宋大明三年,沈庆之攻竟陵王诞时所筑。

弩台 高十丈,周二百步,陈大建中吴明彻围东广州,增筑之以射城内,故名。府志云:一名鸡台。唐武德中,葬炀帝于吴公台下,即此。其下有路,号玉钩斜,为隋宫女葬处。

时会堂 在甘泉县蜀冈,宋造,贡茶之所。梅尧臣诗云“雨发雷塘不起尘,蜀昆冈上暖先春。烟芽才吐朱轮出,向此亲封御饼新”。

平山堂 在甘泉县蜀冈上,宋郡守欧阳修建,江南诸山拱列檐下,因名。咸淳五年,李庭芝镇扬州,筑城包之。城废,堂亦为栖灵寺僧所据。清康熙二十年,郡守金镇建堂寺右,堂后增楼五楹,额 曰“真赏”,祀历代贤郡守于其上。二十三年,圣祖南巡i临幸时,御书“怡情”二字。四十四年,又御书“平山堂”及“贤守清风”四字额。又有御制平山堂诗。

谷林堂 在甘泉县,宋元祐中建。苏辙诗“深谷下窈窕,高林合扶疏”。

萤苑 在甘泉县。隋大业末,帝幸江都,大索萤火数斛,夜出游山,放之光遍岩谷,故名。唐杜牧之诗有“秋风放萤苑”之句。

隋苑 在甘泉县大仪乡,一名上林苑。唐杜牧诗“红霞一抹广陵春”,指此。

二十四桥 在甘泉县,隋置,皆以城门坊市为名。后周显德四年,韩令坤筑州城,分布阡陌,别立桥梁。所谓二十四桥者,或存或废,不可得而考矣。唐杜牧之寄韩判官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宋欧阳修诗云“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却西湖十顷秋”。

公路浦 在甘泉县。伏滔《北征记》云:袁术自九江来,奔袁谭于邳经此,因名。

九曲池 在甘泉县。隋炀帝欲幸江都,命乐人撰水调九曲,建木兰亭于池上,接节歌之,因名九曲池。宋太祖南征,驻跸池上,有龙斗于池,因建九曲亭以表之。

雷塘 在甘泉县,亦曰雷陂,汉江都王建游雷陂即此。唐武德中,改葬隋炀帝于雷陂南平冈上。元苏大年诗云“雷塘春雨绿波浓,古冢寒烟蔓草空。斜日欲沉山色近,行人无处问隋宫”。

蜀井在甘泉县蜀冈上禅寺侧。其泉脉通蜀江,相传有僧洗钵蜀江,失之,从此井浮出,僧游扬识之。水味甘冽,苏轼曾取大明泉较之,以为不如也,题 曰“第一泉”。

宋光禄少卿晁宗恪墓 在甘泉县广陵乡,曾巩有志。

左安城 在扬子县西二十里,宋治平中建。地多山溪,旁有崇邱,道出六合,盖昔时戍守处也。

扬子废县 在扬子县东南十五里,汉江都地。隋末,杜伏威置戍守于此,名扬子镇。唐永淳初,置扬子县。

太子院 在扬子县横山西,即禅证寺。梁昭明太子读书,建堂于此,后僧神坚改为太子院。

扬子江楼 在场子县,南唐时建。府志云:宋庆元中郡守吴洪再建于鉴远亭北,更名烦江楼。

烟雨奇观 在扬子县西南大江滨。宋吴机诗序谓江山一景,实仪征胜概,因建此楼,盖取叶石林“半空烟雨”之句。又建中和楼,在朝宗门上。

白沙亭 旧在扬子县白沙洲。唐韦应物有白沙亭逢吴叟歌。宋嘉定间,方信孺移于注目亭故址。

青鸾亭、白鹤亭 在扬子县西小金山。宋祥符间,诏即其地铸圣像,有青鸾白鹤飞绕炉冶之上,因立二亭。

豁阴亭 在扬子县东范氏园。宋苏轼诗云“白水满时双鹭下,绿槐高处一蝉吟。酒醒门外三竿日,卧看溪南十亩阴”。

壮观亭 在扬子县北三里北山之巅。宋政和中,郡守詹度建,米芾题额。芾诗“邀宾壮观不辞寒,玉立风神气上干”。又东有扃岫亭,宋发运使张嗣昌、杨万里有记。

鉴远亭 旧在扬子县潮闸西,宋米芾书额。后建于城西南,曰“注目亭”。庆元中,又建于江楼前,仍名鉴远。

天开图画亭 旧在扬子县西城上,取山谷天开图画即江山之句以名。宋淳熙中。郡守姚恪建,后因甃城而废,以其名揭于烦江楼。嘉定间吴机别建于朝宗门外江滨,又于其后创水竹、喜凉、涟漪、闻凯、传幽五亭。

乐游台 在扬子县北六里城子山,一名东巡台。

东园 在扬子县东翼城内。宋皇祐间,侍御许元建。中有澄虚阁、清宴堂、共乐堂、拂云亭诸旧迹。附宋欧阳修《真州东园记》:真为州,当东南之水会,故为江淮、两浙、荆湖发运使之治所。龙图阁直学士施君正臣、侍御史许君子春之为使也,得监察御史里行马君仲涂为其判官,三人者乐其相得之欢,而因其暇日得州之监军废营以作东园,而日往游焉。岁秋八月,子春以其职事走京师,图其所谓东园者,来以示余 曰:园之广百亩,而流水横其前,清池浸其右,高台起其北。台吾望以拂云之亭,池吾俯以澄虚之阁,水吾泛以画航之舟,敞其中以为清宴之堂,辟其后以为射宾之圃。芙蕖芰荷之的历,幽兰白芷之芬芳,与夫嘉花美木列植而交荫,此前日之苍烟白露而荆棘也。高甍巨桷,水光日景,动摇而下上,其宽闲深靓可以答远响而生清风,此前日之颓垣断堑而荒墟也。嘉时令节,州人士女啸歌而管弦,此前日之晦冥风雨鼠生鼯鸟兽之嗥音也。吾于是信有力焉。凡图之所载,盖其一二之略也。若乃升于高,以望江山之远近,嬉于水,而逐鱼鸟之浮沉,其物象意趣,登临之乐,览者各自得焉。凡工之所不能画者,吾亦不能言也,其为我书其大概焉。又曰:真,天下之冲也,四方之宾客往来者,吾与之共乐于此,岂独私吾三人者哉?然而池台日益以新,草树日益以茂,四方之士无日而不来,而吾三人者,有时而皆去也,岂不眷眷于是哉!不为之记,则后孰知其自吾三人者始也。予以为三君子之材贤足以相济,而又协于其职,知所后先,使上下给足,而东南六路之人无辛苦愁怨之声。然后休其余闲,又与四方贤士大夫共乐于此,是皆可嘉也,乃为之书。

梅园 在扬子县西十五里,中有古意亭。宋嘉定间,郡守吴机建。 丽芳园,在扬子县城东水汇处,内有湖光亭,宋知真州孙虎臣所葺。

白沙镇 今扬子县治。南唐徐温自金陵来朝,因改白沙为迎銮镇。

胥浦 在扬子县西十里。源自小铜山东南。流至城西人于江。旧有伍子胥庙,浦因名。俗传伍子胥解剑渡江处,见《吴越春秋》。

欧阳戍 在扬子县东北十里。《水经注》云:邗沟水上承欧阳,引江人埭六十里至广陵城,即此。梁陈间,陈霸先与侯景战屯之地。

宋屯田员外郎柳永墓 在扬子县西七里山下。新城王士祯《分甘余话》以为王安礼葬之于仙人掌,并有诗云“江乡春事最堪怜,寒食清明欲禁烟,残月晓风仙掌路,何人为吊柳屯田”。

侍郎杨汲墓 在扬子县西十里陈公塘。 侍郎王琪墓在仪征县。 待制沈铢墓,在扬子县西十五里。弟兵部侍郎锡墓附。 发运使许元墓,在扬子县甘露乡蜀冈,欧阳修撰志。 少宰吴敏墓,在扬子县北五里北山。 太常博士吴祥墓,在扬子县蜀冈,曾巩有志。 处士徵集墓,在扬子县,王安石有墓表。

元东平路教授张须立墓 在扬子县蜀冈三城里,吴澄撰铭。

明尚书单安仁墓 在扬子县旧江口。靖南侯黄得功墓,在扬子县青山。 郭贞妇墓,在扬子县西沙清水潭上,宋濂有诗。 户部员外郎孙济墓在扬子县蜀冈。

清吏部尚书王永吉墓 在扬子县踟蹰寺。 知县刘钦墓在扬子县青山。 都御史李楠墓在扬子县带子沟。

新城 在高邮州东北。宋咸淳初,扬州制置使毕再遇筑土城于东北二门外,与旧城相埒。今仅存遗址。(按再遇乃开禧时大将,距咸淳甚远,似应作开禧。)

广业废郡 在高邮州。梁析竹塘、三归二县置。

高邮废县 即今邮州治,秦高邮亭,汉置县,属广陵国。宋秦观诗云:“吾乡如覆盂,高据阳楚脊。环以万顷湖,粘天如四壁”。故亦名盂城。

临泽废县 在高邮州东北九十里,刘宋置。今为临泽镇。

龙角院 在高邮城内。《舆地纪胜》云:院藏一龙角,其色莹然,与青玉无异,风雨晦暝,则云气常覆其上。

淮春楼 在高邮州西北,宋郡守赵不惭建。

多宝楼 在高邮州北门外太平街西。商贾云集,竞售珍奇,今仅存桥,名宝楼桥。

玩珠亭 在高邮州北一十里樊良镇。宋嘉祐间,天长泽陂有一大珠,天晦多见,后转入甓社湖,或在新开湖镇,当珠往还之处,因建此亭。

文游台 在高邮州东。宋苏轼、孙觉、秦观、王巩同游载酒论文于此,因名,李公麟为图刻于石。清王贻上重修文游台记:“古来风流文来魁梧奇杰之士,其在当时或不遇,或遇矣,而以名高而取忌,守道而丛谤,至不得一日安其身于庙堂之上,甚者播迁江湖岭峤之间,而坎擦以老死。然数千百年后,学士大夫读其书,思慕其为人,至于其所尝游眺憩息之地,必且披榛棘访碑志,往往为流连、感激、太息,凭吊于荒烟断碣之中,岂其遇有幸有不幸欤,抑丰于此则歉于彼,天道乘除固然欤!昔苏长公生宋盛时,以文章而名动天下,试馆阁为侍从之臣,洊历大藩,天子至以宰相器之,不可谓不遇矣,然终以直道见尤;谢景温李定舒亶之属,继肆其弹射,卒至流离惠州儋耳穷海绝峤之滨,不究其用,为天下惜,至并所谓文章亦禁锢之,何其不幸也?考公平生踪迹多在江淮,又尝与孙莘老、秦少游、王定国辈游处最善,而孙秦二君子者皆高邮人,故邮乐得公而显。而文游台在城东北里许,即公与二三子所尝游眺者也。宋淳熙中,王调葺之。嘉泰中,吴铸重新之。其兴废之迹,大略见于应公武、王元凯二记,自明正德迄今康熙又二百余年矣。余以顺治十七年四月来广陵,文书之暇,多泛小舠往来三十六湖之上,因登是台而吊之,嗟其颓废荒落,谋诸州守吴君及州之士大夫,思所以修葺而振起之者,会吴君秩满,擢蜀之龙安守以去。继之者闽海曾君,余复告之,而曾君又以忧归。继之者铁岭李君,余告之如初。盖始辛丑迄甲辰,阅四岁三守,而台之功以成,余因是慨然有感也。方公洎三君子以直道不见容于世,放迹湖海,登是台以啸咏,发舒其无聊不平之气,亦偶然耳,岂尝计及数百年之后斯台存殁,与后之人为之太息、凭吊、感激而流连者耶?余生后公且五六百载,犹得斯登台,拜公祠宇,恨不及四公当日同其游眺登临之乐,而聆其音旨。诗曰“高山仰止,景行行之”,斯台也,亦后之高山景行也。自宋迄今,阅五六百载,所谓佥壬者,其人与骨皆已朽,而斯台岿然。公之风流照映于无穷,然则公不可谓不幸也。公尝作太息一篇送少游之弟少章,有感于孔北海之论盛孝章也。其言 曰:“英伟奇逸之士,不容于世俗久矣。虽然,自今观之,孔北海盛孝章犹在世,而向之讥评者,与草木同腐。嗟乎,昔之视古,不犹今之视昔乎!台在泰山庙后,有楼有亭,皆可以望远。登其上,则长湖水漫,风帆杳霭,稻塍柳陌,缔错而棋布,于秋高密云之时尤宜。楼与亭皆不自名而从台者。存古也。”

朱寿昌宅 在高邮州城西小街内。寿昌事母至孝,建有彰孝坊。

四达斋 在高邮州旧治内,宋郡守赵晦之建,苏轼为之铭。

众乐园 在高邮州郡圃,宋郡守杨蟠所作。堂曰“时燕”“丰瑞”“玉水”。阁曰“摇辉”。台曰“华胥”。亭曰“明珠“四香”“序贤”。庵 曰“尘外迷春”。

稽家庄 在高邮州东南十五里。宋末,嵇耸迎文天祥于家,事之甚谨,复使其子与客伴送至泰州,天祥得由通州航海达闽。天祥再至嵇家庄,诗云“小泊嵇庄月正弦,庄官惊问又何船。今朝哨马湾头出,又在青山大路边”。

三阿 在高邮州西八十里,即北河镇。在晋为三阿,谢玄破苻坚将彭超之地。唐为下阿,徐敬业屯兵于此。

玉女井 在高邮州西南。乐徐道人郏道光与一女居井傍炼丹,同日上升。

陈刺使杜僧明墓 在高邮州临泽镇。

宋安抚使陈造墓,在高邮州华村。 学士孙正臣墓在高邮州焦里村。 英烈夫人墓在高邮州城内。

元太师巴刺墓 在高邮州城西三十三里,学士姚燧撰碑。

明都指挥王观墓,在高邮州南车逻镇,赐祭葬。 邵烈女墓,在高邮州小北门外。

濯缨亭、沧浪亭 在兴化县旧税务司前,宋天圣间,范仲淹建。范诗“笑解尘缨处,沧浪无限情”。

拱极台 在兴化县北城,即玄武台故址,县令詹士龙读书处。府志云,昭阳十二景之一。

景范堂 在兴化县厅后。范仲淹尝宰是邑,后人思之,因作是堂。 古香亭,在兴化县丞署堂前。古梅一株,为范文正公手植。

莲花垛 在兴化县安仁乡。旧传有嫂姑刈稻,姑堕水,嫂援之俱溺。瘗道旁,塚忽生莲数朵,里人惊异,视之乃从口出,遂称莲花垛。

周楚令尹昭阳墓 在兴化县西阳山。

元张万益墓 在兴化县东南,学士危素撰碑。

明尚书成琎墓,在兴化县北毕家湾,后迁于城南。 大学士高谷墓在兴化县北十五里。

侍郎杨果墓、提学副使宗臣墓 并在兴化县。

安宜城 在宝应县西南,本汉平安县治,萧齐改置安宜县。

石鳖城 在宝应县西八十里。魏邓艾筑此以营田。晋永和中,荀羡镇淮阴,屯田于东阳之石鳖,即此。

金牛镇 在宝应县东南十五里孝义乡。宋熙宁间筑,土色皆黄,形状如牛。

韩王城 在宝应县东南四十里。宋绍兴间,韩世忠镇淮阴时筑。 又高黎王城,在县南八十里侯村乡,宋治平中高黎王筑。

八宝亭 在宝应县城内西南。唐上元中,尼真如于县地获宝以献,肃宗为此改元,邑人建此亭。

凫舄亭 在宝应县治,宋县令晁补之作诗记其事。又别建引月亭。

读书处 在宝应县西八十里齐兴寺内,旧传梁武帝读书处。

陈琳墓 在宝应县射阳村。

袁术墓 在宝应县治南三百步,墓门有碑。

元户部尚书梁道祐墓 在宝应县永明寺西三里沟。

明东海侯陈文墓 在宝应县治东北一里松原里。 府尹冀绮墓,在宝应县北五里。九江知府朱曰藩墓,在宝应县东五里官庄。

清翰林侍讲乔莱墓,在宝应县箕山。 鸿胪寺卿刘国黻墓,在宝应县城北。

东阳侯国 在泰州。《汉书·王子侯表》东阳节侯,清河王纲子。太始四年四月己丑封。

子城 在泰州城内东北隅。周二里有奇,表里皆甓,周刺史荆罕儒筑今地。

新城 在泰州北。宋端平中,州守许湛修州城,别筑堡城,今湖荡中去城五里,谓之新城。

海安故城 在泰州东一百二十里,刘宋置。明初,常遇春至泰州,遂东筑海客城屯兵,绝张士诚通州饷道。今为海安镇。

海陵废县 即今泰州治,汉置。《元丰九域志》云。东至海一百七里。

建陵废县 在泰州东北七十里,晋义熙中置。

宁海废县 在泰州东南一百里,晋义熙中置,今为海宁乡。又有蒲涛废县,在州东南。今蒲津乡,疑即其地。

柴墟 在泰州南七里。宋岳飞以泰州无险可恃,退保柴墟,即此。 南唐永宁宫,在泰州城内。李昇迁杨行密子孙于海陵,号其居 曰“永宁宫”。相传州治谯楼,即其宫阙故址。

淮东道院 在泰州旧治内大厅之东。宋左丞陆佃为守时,以海陵地僻事简,谓之道院。后嘉定间,郡守李拱始加淮东二字。

海陵监 在泰州东北百二十里,五代煮盐之务也。南唐异元初,于海陵置州,以辖其监,管盐场八,南四、北四。宋开宝七年,置监于如皋县。

海陵仓 在泰州,东汉吴王濞所置太仓也。枚乘传所谓海陵之仓,即此。

望京楼 在泰州,宋咸平中曾致尧建。

景范楼 在泰州迎恩门内,范仲淹旧行衙也。

清风楼 在泰州旧治内,又名清风阁。

浮香亭 在泰州旧治藕花洲之后。有古梅,秦太虚诸人唱和黄法曹梅花是也。宋绍兴初,

陈垓守泰州,镌茂陵御书额及秦观、苏轼、苏辙诗于上。垓又建亭种竹,与浮香亭对,名曰“须友竹”、“必友梅”也。又建归鹤亭,在洲东七里响林异真观内。每岁二月劝耕,坐亭中劳父老以酒果,或与客觞咏竟曰。

海屿亭 在泰州西南,宋建炎间将迎所也,米芾书额。

溪光亭 在泰州西溪镇。迎宾亭、避湖亭、奉先亭距此不远,俱宋范仲淹建。

仰止亭 在泰州西溪镇北中洲山,有宋范仲淹遗迹。

南风亭 在泰州西溪镇西南,宋晏殊建。

思贤亭 在泰州西溪镇东寺塔院。宋吕夷简植牡丹于此,后人思之,因建亭曰“思贤”。

宝丰亭 在泰州治东。明嘉靖十五年,蝗不为灾,知州邓诰筑宝丰亭以志。

三至堂 在泰州治内,宋曾肇建。肇祖志尧咸平中知泰州,父易占知如皋,肇复典是郡,因立三至堂。堂后有六咏亭、积翠亭。

文会堂 在泰州旧治内。宋天圣间,滕宗谅为郡从事建,与范仲淹、富弼、胡瑗唱和其中。

读书堂 在泰州东北八十里景德寺东廊。宋天圣中,富弼随父任,与胡瑗、周孟扬同读书于此。时范仲淹、滕宗谅俱官海陵,谓三人皆公辅器,厚遇之,后果然。

瞻衮台 在泰州北城上。宋绍兴间,韩世忠移军于楚州,命提举董畋筑于高沙。都督张浚尝次于此处,因筑台,名曰“瞻衮”。

海春馆 在泰州迎恩门外。宋范仲淹监州西溪盐税,有海角亦逢春语,后人因以海春二字名其行馆。又筑景范楼于馆内。

郭栾潭 在泰州东北十八里港口市。相传唐时有郭栾二氏居此,相为婚姻。栾于积薪下,得卵壳大如斗,以贮米、钱皆不竭。郭假之不还。一 曰,栾氏釜中跃生鱼,卜之,家当陷,晨具舟逃去,而风雷大作,惟遗一织女与郭氏俱陷,其地遂成潭。每闻潭下有织机声,后为立龙鱼庙。

澡丝井 在泰州东台场西溪镇。相传汉董永偕天女往佣时,汲此井以澡丝,水源广不竭。每蚕熟时,井有白草根长丈余,如丝然。

宋直讲胡瑗墓 在泰州东南一百五十里安定乡。瑗葬乌桓,子志正葬衣冠于此。 枢密院使晏殊墓,在泰州东北大宁原。

明侍郎储嵯墓、侍郎徐蕃墓,并在泰州。 兰州指挥使于光墓在泰州栟茶场。 孝子董永墓,在东台县西溪镇北。

徐州府

彭城 在府东南。尧封彭祖于彭城,号大彭氏。后汉有彭城王恭,三国魏有彭城王琚,皆国于此。项羽为楚王,都彭城。《水经注》云:大城内有金城,东北又有小城,小城西又有一城,大司马琅琊王所修。魏有彭城王勰,北齐有彭城王澈。《元和郡县志》云:州内城,贞观五年筑。其外城,即古大彭氏国也。

舞阳城 在府西北五十里。汉封樊哙为舞阳侯,城此,或曰即濮阳之讹。

诧城 在府北三十里,北面临泗水。《元和郡县志》云:故坨城在彭城北二十六里,或曰古崇侯国。州志云:今谓之荣城。明嘉靖末,黄河北徙,城遂为漕黄交会之冲,后河口东移,荣城乃为内险。

吕梁故城 在府东。《元和郡县志》:吕梁故城,在彭城县东五十七里,即故吕县也。城临泗水,其东二里有三城,一在水南,一在水中东上,一在水北,并高齐所筑,立镇以防陈寇。又吕城东十里吕梁洪上有二城,一 曰云梦,一曰梁王,土人谓云梦为韩信,梁王即彭越。又洪西岸有尉迟城,唐尉迟敬德督徐州,尝凿吕梁洪,因筑此城。

曹公故城 在府东南六十五里吕梁东岸。或曰曹公筑此以图吕布。西岸又有城临水,是布之所固也,号曰“吕布固”。《魏书·地理志》云:吕布自下邳与曹公相持,筑城于此,城上有战台,亦布所筑。

弥黎城《水经注》云彭城西南有弥黎城。新志云:县南太山傍有迷刘城,盖弥黎之讹也。

小市门 即府城通汴门。《北史》云:世祖至彭城,登亚父塚以望城内,遣宋队主蒯应至小市门,宣诏劳问江夏王义恭,即此。

阳平故郡 在府北。《魏书·志》云南阳平郡治沛南界,后寄治沛城。《隋志》云周并南阳平郡入彭城。

西楚故宫 在府治内,宋时犹存,俗呼为霸王殿。

利国监 在府东北盘马山下,接沛县界。汉元封初,从桑弘羊请,于沛县立铁官。唐置秋邱冶,宋初升为监,以董其事。旧志谓苏轼所建,误。

宝丰监 在府治东。宋元丰六年,置铸钱局于此,八年废。

燕子楼 《大明一统志》云:在城西北隅,《南畿志》云在州廨中。唐贞元中,徐州节度使张悟妾关盼盼所居。

黄楼 在府城东门上,宋熙宁中苏轼建。附宋苏辙《黄楼赋》:熙宁十年七月乙丑,河决于澶渊,东流钜野,北溢于济,南溢于泗。八月戊戌,水及彭城。余兄子瞻适为彭城守,水未至,使民具畚钟、畜土石、积刍茭、完窒隙穴,以为水备,故水至而民不恐。自戊戌至九月戊辰,水及城下者三丈八尺,塞东西北门,水皆自城际出,两昼夜不止。子瞻衣亵履屦,庐于城上,调急走发禁卒以从事,令民无得窃出避水,以身率之,与城存亡,故水大至而民不溃。方水之淫也,汗漫千余里,漂庐舍、败琢墓,老弱蔽川而下,壮者狂走,而无所得食,槁死于邱陵林木之上。子瞻使习水者浮舟楫、载懊饵以济之,得脱者无数。水既涸消,朝廷塞澶渊,未暇及徐。子瞻曰:澶渊诚塞,徐则无害。塞不塞,天也。不可使徐人重被其患,乃请增筑徐城。相水之冲,以堤防之。水虽复至,不能以病徐也,故水既去而民益亲。于是即城东门为大楼焉,垩以黄土, 曰土能胜水,徐人相劝成之。辙方从事于宋,登黄楼,览观山川,吊水之遗迹,乃作黄楼之赋。其辞曰:子瞻与客游黄楼之上,客仰而望、俯而叹曰噫嘻殆哉!在汉元光,河决瓠子,腾蹙钜野,衍溢淮泗,梁楚受害,二十余载,下者为汗泽,上者为沮洳,民为鱼鳖,郡县无所。天子封祀泰山,徜徉东方,哀民之无辜,流死不藏,使公卿负薪以塞宣房。瓠子之歌,至今伤之。嗟维此邦,俯仰千载。河东顿而南泄,蹈汉世之遗害。包原隰而为一,窥吾牖之摧败。吕梁龊龉,横绝乎其前。四山连属,合围乎其外。水迥洑而不进,环孤城而为海。舞鱼龙于隍壑,阅帆樯于睥睨。方飘风之迅发,震鼙鼓之惊骇。诚蚁穴之不救,分间阎之横溃。幸冬日之既迫,水泉缩以自退。栖流枿于乔木,遗枯蚌于水裔。听澶渊之奏功,非天意吾谁赖?今与我公冠冕裳衣,设几布筵,斗酒相属,饮酣乐作,开口而笑,夫岂偶然也哉!子瞻 曰:今夫安于乐者,不知乐之为乐也,必涉于害者而后知之。吾尝与子凭兹楼而四顾,览天宇之宏大,缭青山以为城,引长河而为带。平阜衍其如席,桑麻蔚乎旆旆,画阡陌之纵横,分园庐之向背,放田渔于江浦,散牛羊于烟际。清风时起,微云霪孬,山川开阖,苍莽千里。东望则连山参差,与水背驰,群石倾奔,绝流而西,百步涌波,舟楫分披,鱼鳖颠沛,没人所嬉,声崩震雷,城堞为危。南望则戏马之台,巨佛之峰,岿乎特起。下窥城中,楼观翱翔,巍峨相重,激水既平,渺莽浮空,骈洲接浦,下与淮通。西望则山断为块,伤心极目,麦熟禾秀,离离满隰,飞鸿群往,白鸟孤没,横烟淡淡,俯见落日。北望则泗水湠漫,古汴入焉,汇为涛渊,蛟龙所蟠,古木蔽空,乌鸟号呼,贾客连樯,联络城隅,送夕阳之西尽,导明月之东出。金镇涌于青嶂,阴风为之辟易。窥人寰而直上,委余彩于沙碛,激飞楹而入户,使人体寒而战栗,息淘淘于群动。听川流之荡潏,可以起舞。相命欢饮千石,遗弃忧患,超然自得。且子犹不见夫昔之居此者乎?前则项籍刘备,后则光弼建封,战马成群,猛士如林,振臂长啸,风动云兴,朱阁青楼,舞女歌童,势穷力竭,化为虚空,山高水深,草生故墟。盍将问其遗老,既已灰灭而无余矣。故吾将与子吊古人之既逝,悯河决于畴昔,以变化之无在,付杯酒于终日,于是众客释然而笑,颓然而醉,酒倾月坠,扶携而出。陈师道黄楼铭:熙宁十年,京东路安抚使臣某、转运使臣某、判官臣某稽首言:河决澶州,南倾淮泗,彭城当其冲。夹以连山,扼以吕梁.流渊不时盈溢。千里平地,水深丈余,下顾城中,井出脉发。东薄两隅,西人通洫,南坏水垣,土恧不支,百有余日而后已。守臣苏轼念惟流亡,为天子忧,夙夜不怠。以劳其人,兴发戍兵,固敝应卒,外为长桥,乘高如虹,以杀其怒;内为大堤,附城如环,以持其溃。筑二坊于南门之外,以适南山。以安危疑,发仓庾,明劝禁,以惠困穷。以督盗贼,宣布恩泽,巡防内外。吏民响化,兴于事功,法施四邑,诚格百神,可谓有功矣,宜有褒嘉以扬郡县。十月二日甲子奏京师,明年元丰正月甲子制诰谕意。臣轼惟念,祈承谟训,人神力同,敢 曰为功,以速大戾而明扬褒奖。无以报称,乃作黄楼于东门,具刻明诏以承天休而有德意,使其客陈师道为之铭。臣师道、伏惟吕尚南仲内抚百姓,外平诸侯,诗美文武。伊甫召虎,南征北伐,功歌宣王。君能使人以尽其才,君子明也。臣能有功以报其上,臣之义也。君臣各尽其道,以惠斯民,国之福也,世之幸也。臣师道又惟感而通之者,道也。行而化之者,德也。制法明教者,政也。治人成功者,事也。昔之诗人歌其政事,则并其道德而传之,声名而播之,后王有则,可举而行之。顾臣之愚,何与于此,诚乐其君臣之尽道云尔。不佞昧死上黄楼铭。其词 曰:“皇治惟戒,修明法度,协和阴阳。十有一年,天灾时行,河失其防。齐鲁梁楚,千里四达,溃乱散亡。皇仁隐忧,临遗信臣,以惠东方。赢老不穷,安慰抚养,发散积仓。流人如归,居人亡危,完聚靡伤。天叙地平,明圣成能, 入神效祥。灵平告戒,百谷丰盈,历邦乐康。郡县祗畏,允迪圣谟,终事无荒。皇功不居,归休臣民,迩昭远扬。守臣拜乎,夸大休嘉,使民不忘。改作黄楼,以临泗上,述修故常,庶民无佞。原始要终,铭之石章,以告成功,以扬德声,永永无疆。

快哉亭 在府城东南,即唐薛能阳春亭故址。宋熙宁中,李邦直持节徐州建此,郡守苏轼易名曰快哉。

放鹤亭 在云龙山西麓,宋张天骥筑。右有古井,名饮鹤泉,苏轼有放鹤亭记。

苏墨亭 在府东南百步洪洲上。明成化中,主政尹珍于洪东崖乱石问得石刻一,上书“郡守苏轼山人张天骥诗僧道潜月中游”十六字,盖轼守徐时笔也,因建亭百洪之洲,名 曰“苏墨”。嘉靖间,李汝兰葺之。

戏马台 在府城南一里,项羽因山筑台,以观戏马。晋义熙中,刘裕在彭城,九日大会宾僚,赋诗于此。今为台头寺,有故塔在焉。 逍遥堂,在府治后,苏轼为守时,与弟辙会宿于此,各有诗。

楚山堂 在府城北,元钱光弼为平江路总管时建。

彭祖宅 在府治西北隅,。宅旧有井,唐皇甫井诗“旧井莓苔近寝堂”是也。又城东为彭祖楼,《方舆胜览》云,汴泗二水经彭城县彭祖楼之侧。

大彭馆 在府西南,唐时驿传所经,亦为迎饯地,以古大彭国为名。咸通间,庞勋陷彭城,执观察使崔彦会于彭馆,即此。廉里,在府西北,有龚胜宅,汉书云龚胜居彭城之廉里。

彭城三里 彭城刘氏同出楚元王后,宋武帝时刘氏分为三里,以别帝族。左将军刘怀肃居安上里,豫州刺史刘怀武居丛亭里,宋氏帝族居绥舆里,萧县有绥舆山即其地。

孟徙里 在彭城,一名渎上,汉韦孟所居。

悬水村 在府吕梁洪。庄子云吕梁悬水三十仞,故名。

雍门村 在府东南五十里。战国时,雍门周弹琴见孟尝君,此其故居。

寒山堰 在府东南十八里。梁萧渊明伐魏,尝于此壅泗水以灌彭城。

苏堤 在府城东南。宋苏轼守郡时,河决汇城下,筑长堤障之。

楚王井 在府西楚王山之南,汉楚元王时凿,其井九十有九。

楚将范增墓 在府城南里许,一名亚父冢。

汉丞相王陵母墓 在府城西南二里。楚项羽取陵母置军中招陵,母伏剑死,因葬此。 留侯张良墓,在府北七十里留城之南。 舞阳侯樊哙墓在府城北九十里。 中垒都尉刘向墓,在府城西北二里。墓侧旧有祠,以文学名。 光禄大夫龚胜墓在府城东南三里。 华陀墓,在府城南山川坛侧,有墓碣。 楚元王墓,在铜山县西二十里楚王山。《北征记》彭城西二十里有山,有楚元王墓。又有古冢数十。相传为子孙墓。

元总管钱光弼墓 在府九里山,有碑。

明都督山云墓 在留城。云镇广西卒,正统四年敕葬于此,有神道碑。 学士权谨墓,在府城北团山之阳。 万崇德墓,在府城南太山东奎山西,子寿祺墓与相近。

曹马城 在萧县旧城西北,中有古塔,相传曹操曾驻马于此。

郭城 在萧县西南二十五里,相传后周太祖所筑。《南畿志》云方二千三百步。

扶阳城 在萧县西南五十里,汉丞相韦贤封邑于此。《后汉书》扶阳侯韩歆,建武十三年封。

萧子国城 在萧县治西北,《左传》杜预注:萧宋附庸国,城临古汴。《城邑考》云:古萧国城一名黄阳城,亦谓北城,在旧城北二十里,古县皆治此。宋时河决,徙治南城,明万历五年没于水,乃迁今治,去旧城十里。

杼秋城 在萧县西七十里,汉置。《后汉书》云杼秋县名,属梁国,光武封刘般为侯于此。

永固旧县 在萧县东南四十里永固山下。元至大间置县于此,今为永固镇。

拱翠堂 在萧县圣泉山中,窦敦礼建。

红亭乡 在萧县西北。《左传》云昭八年,大搜于红。杜预注云,萧县西有红亭,《水经注》谓之鸿沟亭,因鸿沟水为名,《太平寰宇记》谓之洪亭,皆声相通也。《汉书·王子侯表》:赢懿侯刘富,楚元王子,孝景元年封红侯。 闵子村在萧县城南。

孝感泉 在萧县旧城中。唐主薄宋思礼事继母孝,大旱,母赢疾,祷此得泉,饮之得愈。尉柳晃为刻石,颂其孝感。

周先贤颛孙师墓 在萧县南三十里,春秋致祭。 先贤闵子墓在萧县。 申详墓在萧县崛坊村。楚大夫宋玉墓在萧县西南三十里。

三国吴孱陵侯吕蒙墓 在萧县西南六十里。按萧在魏境,吕蒙不得葬此。

明郑恕墓 在萧县白茅山。明靖难兵至萧,不屈死,葬此。 谢祐墓在萧县白茅山,祐为县教谕,卒葬此。诸生每以清明 曰奠之。

狐父城 在砀山县西南三十里。《史记》云:曹参击秦将司马尼于砀东,破之,取砀狐父即此,亦名狐父聚。

梁城 在砀山县城山。汉以秦砀郡为梁国,梁孝王增筑之。今县治居其东北隅。

砀县故城 在今砀山县南,秦置。即今永城界之保安镇。

下邑故城 在今砀山县东三里,秦置。

安阳故城 在砀山县东北二十五里,春秋时麻城也。后魏置。

安阳县 《魏书志》云。安阳县治麻城是也。今为麻城集。

香城 在砀山县南,《水经注》云砀陂中有香城。

黍邱亭 在砀山县南。《左传》云:宋围曹,曹伯阳筑五色于其郊,有黍邱。《杜预注》云:下邑县西南有黍邱亭。

平台 在砀山旧县东。汉梁孝王大治宫室,为复道,白宫连属于平台三十里。唐为燕喜台,《南畿志》云:城东五十步、台上有石刻三大字,相传唐李白笔。按李白有秋夜与刘砀山泛燕喜亭池诗。

梁园 相传在砀山县平台下,梁王育养禽兽之所。李白诗作梁苑,枚乘赋作菟园,谢惠连赋、高适诗作兔园。

午沟里 在砀山县东北,接丰县界,后梁太祖始生之地,尝改为锦衣乡。

秦陈王胜墓 在砀山县。胜至下城父,其御庄贾杀胜降秦,葬砀山,汉高祖为置守冢人。

五代梁广王朱全昱墓 在砀山县北一里,梁太祖兄。

宋太尉党进墓 在砀山县南三十里。进马邑人,为太祖时名将,有碑记。

元中丞曹甫墓 在砀山县北三里。 侍御史曹伯启墓在砀山县北三里。 赠上谷郡伯成克敬墓在砀山县城东二里。

司马城 在丰县西北三十五里,汉浮阳侯司马耀所封邑,有铁碑。

邀帝城 在丰县西南二里,汉高祖征黥布过沛地,沛父老送丰西,力请复丰,高祖从之,因名其城曰邀帝,亦曰邀驾城。

偃王城 在丰县北五十里,相传宋偃王所筑。

厌气台 在丰县城内县治东。始皇东游,筑以厌王气者。附宋王禹偁厌气台铭:古之王者筑灵台,视雪物,察气候之吉凶,知政教之善恶。苟理合天道,垂休降真,则必 曰新其德以奉之;化失民心,为妖作沴,则必夕惕其躬以俱之。如是则变祸福而反灾祥,不为难矣,乌有筑高台厌王气,行巫觋之事,御天地之灾者乎?赢政之有天下也,始以利嘴长距、鸡斗六国而擅场,复以钩爪锯牙,虎噬万方而食肉,终以多藏厚敛,蚕食兆民而富国。然后戍五岭,筑阿房,驱周孔之书,尽付回禄。惑神仙之术,但崇方士,收大半之赋,则黔首崩分。用惨刻之刑,则赭衣栉比。鲸鲵国政,蝼蚁人命,原膏野血,风腥雨膻。六国嗷嗷,上诉求主,天将使民息肩于炎汉,故望气者云,东南有天子气,于是祖龙巡狩,筑台以厌之。殊不知民厌秦也,诉之于天,天厌秦也,授之于汉,秦独厌天厌民而自主呼?向使筑是台,告天引咎,迁善树德,封六国之嗣,复万民之业。薄赋敛,省徭役,销戈镕兵,最稼穑,除高斯之暴政,修唐虞之坠典,下从人望,上答天意,则王气而不厌自销矣,刘项之族何由而兴哉?某游丰沛之间,观台之旧址,思故览今,怅然有怀,洒翰濡毫为之铭 曰:台之筑兮,救秦之衰,厌之不得,为汉之基。气之厌兮,虑汉之昌,厌之不得,速秦之亡。秦之厌汉,其惟一身,汉之厌秦,乃有万民。高台巍峨,王气氤氲,秦政已矣,汉德为新。泱泱前古,茫茫后尘。故国芜没,荒台草蓁。行人环竦,恻怆斯文。

汉高祖旧宅 在丰县中阳坊。《汉书·高帝纪》云沛丰邑中阳里人,《述征记》谓在丰水东九十里,当作九里。 萧何宅,在丰县东门城下。

卢绾宅 在丰县城西北隅。绾与高祖同里,封燕王,宋建炎中改为永宁寺。

朱陈村 在丰县城西北二十里。宋苏轼有题朱陈村嫁娶图之诗。

枌榆社 在丰县东北十五里。《汉书》:高祖初起,祷扮榆社,后四年天下大定,诏令丰治枌榆社以时祀之。颜师古注云。以树为社神也。

伏道 在丰县东北城下。秦始皇东游,埋宝剑、丹砂以厌王气。至丰地,汉高祖即自疑,乘夜而潜出,遁于芒砀山,至今道中之荆棘顺生。

柳公井 在丰县西门外。公名毅,旧立庙,有碑。

试剑石 在丰县汉高祖庙内。有石高三尺余,中裂如破竹,不尽者寸余。

绛侯周勃墓 在丰县东北十二里。 丞相周亚夫墓,在绛侯墓左二里,勃次子。 什方侯雍齿墓,在丰县北九里。

宋参政李若谷墓 在丰县北五十里。

元翰林学士袁遵道墓 在丰县华山西北,墓碑赵孟书。 遵道子丞相焕墓,与父墓近。侍郎曹中墓在丰县城西。 徵士秦英墓,在丰县城东南三里许。

仲虺城 在沛县南四十里,一半属于府境,相传仲虺居于此处。晋《地道记》云:仲虺城在薛城西之三十里处,俗名谓之斗城。

逼阳侯国 陨侯国,今亦在沛县。《汉书·恩泽侯表》建成康侯吕释之。又杨乡侯国与扶德侯暨合阳国皆在沛县。

广戚故城 在沛县东五里之地,泗河之东,汉以为广戚侯国。莽居摄元年,奉孺子婴续为汉峒,改县名曰力聚。明嘉靖中叶,又于此地筑城,名 曰沽头城。此处旧有沽头闸三,今皆圯焉。

泗水旧城 在沛县治东,秦以沛为泗水郡治。

湖陵城 在沛县西北五十里,与山东鱼台县接界。故宋邑,秦置县,今为湖陵闸,去庙道口十八里,运河所经也。又有灌城,在县西北二十里,相传汉将灌婴所筑。又泗河东岸有旧城,相传张士诚所筑。

留县故城 在沛县东南五十里。《春秋》曰:襄公元年,楚子辛侵宋吕留。杜预注云:彭城郡之吕城留城也,而秦置县。汉封张良为留侯,国于此。

沛县旧治。在今沛县北,商世国。秦置县,为泗水郡治。汉为高祖汤沐邑。后以属沛县,谓之小沛。后汉有沛献王辅,魏有沛穆王林,晋有沛顺王景,皆建国。《水经注》云:泗水经沛东合黄水,又南经小沛县东,《太平寰宇记》谓微山下有故沛城,即小沛也。

沛宫,在沛县东南二十里。汉高祖宴父老于沛宫,即此。《史记》云孝惠五年,以为高祖原庙。附唐柳宗元沛上原庙碑铭:昔在帝尧,光有四海,元首万邦。时则舜、禹、稷、卨佐命垂统,股肱天下。盛德未衰而内禅,元臣继天而受命。四姓承休,迭有中邦。五神还运,炎德复起。周道削灭,秦德暴戾,皇天畴庸,审厥保承,乃命唐帝之后,振而兴之。又俾元臣之后,翊而登之。所以绍复不绩,不坠厥祀。故曲逆起为策士,辅成帝国。吐谋洞灵,奋奇如神,舜之胄也。汝阴脱帝纲,摧陷暴气,扶乘天休,运行嘉谋,禹之苗也,酂侯保绥三秦,控引汉中,宏器郭度,以大帝业,卨之裔也。淮阴整齐天兵,导扬灵威,覆赵平魏拔齐,殄楚平阳,破三秦,收魏玉,绛侯定楚地,固刘氏,皆稷裔也。克复尧绪,昭哉甚明。天意若 曰:建大德者必唐帝之胄,故汉氏兴焉。翼炎运者必唐臣之孙,故群雄登焉。是以高帝诞膺圣祚,以垂德厚,探吴穹之奥旨,载幽明之休韦占,杀白帝于大泽,以承其灵。建赤方芹于沛邑,以昭其神。假手于赢,以混诸侯,凭力于项,以离关东。奉缵尧之元命,而四代之后咸献其用,德乘木之大统,而秦楚之盛,不保其位。既建皇极,设都咸阳,抚正四方,训齐天下,乃乐沛宫。以追造邦之本,乃歌大风。以昭武成之德,乃奠旧都。以壮王业之基,生为汤沐之邑,没为思乐之地。且 曰,万岁之下魂游于此,惟兹原庙,沛宫之旧也。祭蚩尤于是庭而赤精降,导灵命于是邦而群雄至。登布衣于万乘而子孙得以缵其绪,化环堵为四海而黎元得以安其业。基岱岳之高,源洪河之长,蓄灵拥休,此焉发迹。盖以道备于是而后行之天下,制成于是,而后广之宇内。天下备其道而神复乎本,宇内成其制而心怀其旧。宜其正名以表功,用成其始,俾生灵尽其敬焉。陈本以宅神,用成其终,俾生灵尽其慕焉。故高帝定位,建兹闽宫,惠皇嗣服,爰立清庙,绵越千祀,至今血食,此所以成终而成始也。且夫以断蛇之威,安知不运其密,用佐岁功以流泽欤。以约法之仁,安知其不流其祀眷,相旧邦之遗黎欤。以绍唐之余庆,统天之遗烈,安知不奋其神化大佑于下土欤。然则展敬乞灵,乌可已也。铭于旧邑,以迪天命。其辞 曰:荡荡明德,时维放勋。登翼炎运,唐臣之孙。秦纲既离,鹿骇东夏。长蛇封豕,蹈跃中野。天复尧绪,钟韦占于刘。赫矣汉祖,播兹皇猷。扬方芹沛庭,约从诸侯。豪暴震叠,威声布流。总制虎臣,委成良畴。剿殄霸楚,遂荒神州。区宇怀濡,黔黎辑柔。表正万国,炎灵用休。定宅咸阳,以都上游。留观本邦,在镐如周。穆穆惠皇,宗禋克承。崇崇沛宫,清庙是凭。原念大业,肇经兹地。方专元命,亦举严祀。建旗衅鼓,遂据天位。魂游故都,永介丕祚。焕列唐典,严恭罔坠。勒此休铭,以昭本始。

啮桑亭 在沛县西南。《战国策》云张仪及齐楚之相会于啮桑亭,即此。徐广曰啮桑在梁与彭城间。

泗水亭 在沛县东南里许。汉高祖为亭长,即其地。附汉班固沛水亭碑铭:皇皇圣汉,兆自沛丰。乾降箸符,精感亦龙。承魁流裔,袭唐末风。寸天尺土,无俟斯亭。建号宣基,维以沛公。扬威斩蛇,金精摧伤。涉关陵郊,系获秦王。应门造势,斗璧纳忠。天期乘祚,受爵汉中。勒陈东征,剟擒三秦。灵威神佑,鸿沟是乘。汉军改歌,楚众易心。诛项讨羽,诸夏以康。陈张画策,萧勃翼终。出爵褒贤,裂土封功。炎火之德,弥光以明。源清流洁,本盛末荣。叙将十八,赞述股肱。休显运祐,永永无疆。国宁家安,我君是升。根生叶茂,旧邑是仍。于皇旧亭,苗嗣是承。天之福祐,万年是兴。

歌风台 在沛县治东南。旧有亭在泗水西岸,碑刻汉高祖大风歌。亭久圯,明成化间移于县东南。

射戟台 在沛县南门西。后汉袁术攻刘备于沛,吕布驰往救之曰,诸君观布射戟,中小枝。便当解去,一发果中,台以此名。台上有蜀先主庙。

樊巷 在沛县歌风台北,即樊哙所居,断碑犹存。又有樊井在东门外,相传屠狗处。

玻璃井 在沛县,深不可测,其味甘冽,世传汉高帝所凿。

古鼎 明万历二十八年秋,沛县北朱氏掘得。鼎中注五铢钱甚多,因舁置学宫。

石刻竹 宋苏轼笔。刻竹二枝于二小石上,今嵌沛县学宫大门东西壁上。

商相仲虺墓 在沛县南四十里虺城内。 微子启墓在沛县微山。

明知县颜环墓 在沛县城西二里。永乐时父子死节。 蔡楫墓在沛县蔡家庄。 张贞观墓在沛道东郭内。

下邳城 在邳州东三里,春秋时邳国。应劭曰,邳在薛,后徙于此,故曰下邳。秦置下邳县,汉封韩信为楚王,都此。后汉有下邳惠王衍,晋有下邳献王晃。《太平寰宇记》云:下邳有三城,大城、中城,吕布筑,小城石崇筑。

薛 本在鲁地,奚仲迁于邳。鲁庄公筑台于薛,即薛旧都,已迁于邳,又以邳为薛。后又为上邳。《汉书·王子侯表》:上邳侯郢客楚元王子葛驿、归政皆侯国,均在邳州。《史记》建元以来侯者表,葛驿侯公孙贺。《隋书》李穆传:穆子直封归政侯。

良城故城 在邳州北六十里。《春秋》云:昭公十三年,晋侯将会吴子于良是也。汉封鲁安王子文德为良成侯,国于此,后为县,北齐省。《隋志》云:有良城县,乃故武原县,非良城也。

武原故城 在邳州西北百里胜阳山西洳口社。汉侯国功臣侯表:乃故武原侯卫胺,高帝八年封。

祖口城 在邳州东北。《春秋》云:诸侯会吴于祖,是也。《水经注》云:沭水东南经祖口城,东合祖水。

余行城 在邳州北八十里受贤乡。元季平章王信筑,俗称为余行省城。

白门 即邳州大城之门。《元和郡县志》云,下邳县古邳国城,城有三重,大城周围十二里半。魏武擒吕布于白门,即大城之门也。中城周四里,吕布所守。小城累砖坚峻,周二里许,晋北中郎将苟羡、郗悟所治。西南又有一城,石崇所筑也。又徐州南门,亦号白门。《唐书·崔融传》:张玄稔攻徐州,徐吏路审中率死士应官军,启南白门,与邳州之白门为二。

高迁亭 在邳州界,后汉封尚书令周承为高迁亭侯。《十三州志》云。下邳县有高迁乡。

升仙亭 在邳州治南。相传州人刘纲于此仙去,后人筑亭立祠。

圯桥 在邳州治东南隅,年久水没。《元和郡县志》云下邳有沂水,号长利池,池上有桥,即黄石公授书之地。东楚谓桥为圯。《汉书》云张良步下邳圯上。俗呼圯桥,叠文之误也。

焦墟 在邳州东。宋泰始三年,沈修之援下邳,屯军于焦墟,即此。

葛洪井 在邳州葛峄山顶,世传葛洪炼丹于此。又旧州治西南有项羽井,州北有漆井,相传石崇所凿。

周宋偃王墓 在邳州徐山。

三国魏记室陈琳墓 在邳州。按宝应县又有陈琳墓,不知孰是。

明义士王台辅墓 在邳州城北四十五里象山巅。

下相城 在宿迁县西界。《舆地广记》云宿迁秦下相地,应劭曰相水出沛国相县,于水下流置县故曰下也。今县西七里有下相社。《史记·高祖功臣表》有下相严侯冷耳。又有项王故城在运河西三里。

凌县故城 在宿迁县东南五十里。秦置凌县,汉为泗水国。《水经注》云泗水东经凌栅南,即旧凌县治也。

宿预故城 在宿迁县东南,本周厹犹国。汉置厹犹县,晋改置宿预。

司吾故城 在宿迁县北,春秋时钟吾国,汉置司吾县,应劭曰钟吾国即司吾也。魏时讹曰峒晤。《水经注》云司吾城在司吾山东。《太平寰宇记》云峒崤镇在今县西北七十里司吾故乡。

高平侯国 在宿迁县。《汉书·恩泽侯表》齐平戴侯王逢时,皇太后弟河平二年封。

樊阶城 在宿迁县西北,亦作樊谐。《通鉴》云:宋泰始元年,沈攸之退保樊阶城是也。晋宁故郡,在宿迁县东南,晋置。

伍员里 在宿迁县北七十里桃沟崖。

项羽里 在宿迁旧县治北一里梧桐巷。

石崇闸 在宿迁县东南三十里,故址尚存。

明葛姑墓 在宿迁县治南四十里。姑明末流寓洋河镇,事母不嫁,里中奉为女师,九十余卒,众共为营葬。至今妇孺岁时往祭之。

古城 在睢宁县西北七十里,俗名瞻王城。《南畿志》云,在宿迁治西五里,相传项羽所筑。又有新城,在县西北五十里。《南畿志》云,韩平章守御邳州所筑。

蒲如商世国 在睢宁县。又淮陵汉侯国亦在睢宁县。

九成城 在睢宁县东北二十五里,有东西二城。

取虑城 在睢宁县西南,秦置县。汉志云:汝南步游张为取虑令,即此。

晋太保王祥墓 在睢宁县南二里。按祥琅琊临沂人,葬地未有确据,此地有墓者,盖因祥封睢宁公故也。

唐英公李勋墓 在睢宁县黄山社。按勋墓在陕西醴泉县,详《辨讹》。

明忠义冢 在睢宁县东南陵城集,明古达可、戴国柱墓。 双烈墓,在睢宁县东五里,正德中徐雪梅、严锐儿二女拒贼死葬。

太仓州

涂松城 在州东北三十五里七浦南,旧为涂松镇。宋元丰间,去镇为市。张士诚筑城设营于此。今废。

太仓 即今州治,相传孙吴置仓于此,旧名东仓。元至元十九年,建海运仓于此。是时海外诸番交通市易,谓之六国马头。旧无城,张士诚始筑城守御。明洪武中置太仓卫。弘治十年,始割昆山、常熟、嘉定三县地置州,即今酒库司为州治。按太仓缘始,旧说各异详见《城池》。

墨妙亭 在州淮云寺。元顾信得赵孟书,即摹石构亭覆之,名墨妙。赵书有《归去来辞》、《送李愿归盘谷序》,石刻在儒学内。

芝秀轩 在州元马廷玉所居。虞集书额,李光孝撰记,杨维贞撰歌辞,时称三绝。

团溪鱼乐 亦名乐隐园,在州沙头镇,元瞿边祥隐处,维贞记。

周氏园 在州普福寺后,周棠创。又筑七冈,在双凤。

菽园 在州城西南隅明德坊,周参政陆容所构。 相近又有锦溪别墅,明参政陆昶建。

东园 在州东门外。王锡爵家园。水石亭榭皆一时名流所布置,其孙时敏加葺焉。

梅村 在州太仓卫西。王士骐旧业。本名贲园,清吴伟业拓而新之,易今名。

归村 在州西十二里,王时敏别业。附吴伟业《归村躬耕记》:吾友王烟客奉常治西,田于归泾之上。归泾者,去城西十有二里。或 曰先有归姓者居焉,或曰以其沿吴塘而北,可归也,故名之。烟客自号归村老农,筑农庆堂以居,而以告其友人曰:吾年六十,盖已老矣,将躬耕乎此。闻者疑之曰:古之为耕者,以其有耕者之乐也。土膏陆海,亩乃一钟,芍陂 曰渠,灌及万顷,故有筑堤作塘,开田引渎,役使数千家,此美田上腴者之乐也。若夫陆军山中,褒斜谷口,平畴广野,出于孤峰叠嶂之巅,屏弃世事,隔绝人代,架幽壑以立屋,焚深林而粪田,此高山穷谷者之乐也。烟客自奉常谢政,幅巾里门,有城中赐第,以安起居,有近郊别墅,以娱杖履,图书足以供朝夕之玩,宾客足以接谈笑之乐,又何必去城市、谢朋旧,以乐此躬耕为也?烟客曰:不然,此田是先朝禄赐之所遗也,是先相国文肃所以贻子孙也。往者神庙之世海内为安,生民不见兵火。大江以南大臣之致政家居者,美田宅,盛邸舍,厚自奉养。而吾祖惟得海滨寝邱之地,以供值粥,萧闲杜门,不知家人生计。性爱田野,嗜花药,开种竹之圃于东郊,筑艺菊之亭于北郭,而犹患过客之迹我也。晚岁玺书存问,郡邑大夫执板而贺谒者车填马咽,而吾祖命小舟、携短策,逍遥于南陌北阡,遇者不知为三公也。即今三十余年,而韦相之庄,离落犹存,陆生之田桑麻如故,旧老遗民尚有过而叹息者。吾为人子孙,忍使茀而不治乎?且吾受前人之余泽,奉车省闼,陪祀陵园,以及亲郊视学,大阅耤田,无不具簪笏以从。已而持节衔命,渡钱塘、人豫章、涉沅湘、逾闽峤,足迹几半天下。世故流离,哀迟颓暮,犹得守先畴之畎亩以送余齿,退而与田夫野叟谈升平之遗事,叙生平之旧游,不已幸欤!若夫歌舞陆博,通饮食,侈游观,下至逐什一之利,竞锥刀之末者,非吾之所乐也。吴伟业闻之 曰:不忘先朝,忠也。追述祖德,礼也。保素节而出流俗,义也。其为躬耕也,大且备矣,是不可以不记。

黄姑村 在州张泾关渡东南三里。相传牵牛、织女二星降其地,织女以金簪画河水涌,牵牛不得渡,土人因立祠,俗呼织女庙。庙西有水,名百沸河。

晋瞿研先生墓 在太仓州直塘市。其地有广安寺,浚塘得古冢砖刻。瞿研先生字鹊子,广州人,隐居不仕,葬于东陵武安寺重冈之原。武安盖广安之旧额也。按史称瞿研先生隐居宜城文脊山中,其墓不当在此。

宋宋家坟 在州茜泾南一里。相传宋高宗渡海而妃卒,葬此,至今封丘高起。按《宋史》高宗驻平江三日,晚次吴江,遂幸临安,无至此地事,墓疑误。 寺丞郏直墓,在州大北门内,今呼为大夫坟。朝散大夫郏升卿墓,在州樊泾北官道东。今为民居,神道柱石犹存。

明教谕殷奎墓,在州大北门外盐铁塘之原。 尚书毛澄墓,在州城北盐铁塘东南。 庶吉士张溥墓在太仓州。 孝子瞿兴嗣墓,在沙溪镇北横沥东原,宋濂志。 兵部尚书陈洽墓,在太仓州十六都法轮寺右。其北为孝子陈河墓,王锡爵表。 孝子王在复墓,在太仓州北门外东一都。嘉庆初年,知州康基田封墓立碑。 浙江副使张振之墓,在太仓州盐铁塘西蔡泾之原,王世贞志,王锡爵表。 右都御史李继贞墓,在太仓州十二都三图。 陕西参政黄元勋墓,在太仓州沙溪镇,文震孟志。子安吉知州翼圣祔。 安道先生陈瑚墓,在太仓州二十九都六图。祔父庄介先生墓侧,汤来贺志。 孝子吕云孚墓,在太仓州二十八都。 吕云奇墓在涂松,黄与坚志。

清苏贞烈妇郁氏墓,在太仓州十五都八图,李大还志。 冯策勋聘妻王烈女墓,在太仓州璜泾定心潭上,泾县朱琦有诗。

娄曲草堂 在镇洋县武陵桥下,殷奎所居。又有春水船最胜,为奎读书处。

江雨轩 在镇洋县东北五十里茜泾,元偶桓所居。

弇山园 在镇洋县隆福寺西,明王世贞家园。广七十余亩,中叠三峰曰“上弁、中弁、下弁”,极亭榭卉木之胜。又有澹圃,世贞弟世懋所筑。

杨将军墓 在镇洋县六窑塘之北。相传宋理宗时,有杨将军战死于此,藁葬焉。后人见其墓有光怪,因立庙。

元孝子秦玉墓 在镇洋县吴塘之原。昆山知州王安贞墓,在镇洋县茜泾。安贞知州事,多德政,升饶州,治中卒,州人思之,迎葬茜泾河滨。 朱节妇茅氏墓,在镇洋县寿山桥北,知州揭奚斯表之。

明太常陆忏墓,在镇洋县盐铁塘东南。 侍郎王倬墓,在镇洋县麋场泾北。 都御史王忏墓,在镇洋县杨林塘。子尚书世贞少卿世懋祔。 孔氏始迁祖墓,在镇洋县吴泾之原。 江西按察使黄元会墓,在镇洋九都致和塘,姚希孟志。 太常少卿王时敏墓,在镇洋县二十四都三图。 尊道先生陆世仪墓在镇洋县十八都。 贞介先生盛敬墓,在镇洋县南门外章泾,沈受宏志。

清侍郎王原祁墓在镇洋县五都。大学王校墓,在镇洋县二十都三图,惠士奇志。 烈尼周凤姑墓,在镇洋县小西门内。乾隆八年,巡抚陈大绶勒石表墓,题 曰血凝白璧间。同治九年,署知州蒯德模修葺碑亭,撰记勒石。

坞城 在嘉定县南。《越绝书》云:娄门外有鸿城者,故越王城也,去吴县一百五十里。《姑苏志》谓在嘉定县南五十里吴淞江南,相传吴王所筑,鸿、坞字相类,道里亦相近,盖即一城也。

疁城 在嘉定县南门外,即唐之醪城乡也。元设教场于此,名疁塘。又避吴越王讳,遂易名曰娄塘。

沪渎城 在嘉定县西南四十里。晋隆安二年,袁山松为吴郡太守时筑,以备孙恩。今半毁江中。

后军厂 在嘉定县东南三十五里,宋韩世忠曾驻军于此。

畏垒亭 在嘉定县安定镇,归有光读书其中,名曰畏垒,自为记。

农隐堂 在嘉定县黄姑塘,龚昱与陆游、刘过吟咏唱和处。

嘉树堂 在嘉定县北三十里练祈塘,宋强氏所居。强先世斌自汴居吴,手植嘉禾如皂荚,二百余年物也。

致美堂 在嘉定县,归有光所居也。堂前有二石,归有《二石歌》。

瑞竹轩 在嘉定县集仙宫。元大德中,道士孙应元以枯竹架蔷微,竹忽丛茂成林,因名其轩曰“瑞竹”。

柜园 在嘉定县晏海门内,侯峒曾之东园也。

周公村 在嘉定县西南乡,巡抚周忱常步村舍。有老妪预知将至,治馔饷之,今遂名其村。

新丰乡 在嘉定县南三十六里。宋成淳中,里民筑土,得石刻曰“唐新丰乡”。今之黄渡即其地。

练祁市 今嘉定县治,本昆山县之春申乡也。宋嘉定间,割昆山西乡之安亭,并东乡之春申、临江、平乐、醋塘凡五乡,就练祁要会之地置县,以年号为名。

仙人踪 在嘉定县南马陆村。有池如人迹,水旱无盈缩。

鹤迹石,在嘉定县南翔讲寺。相传里人掘地,得石径丈,常有二鹤飞集其上,寺以是兴,人谓来鹤之祥。

娄塘古松 在嘉定县娄塘镇北野田中。大可十围,横互数亩,相传是宋时物。

西隐双松 在嘉定县西隐寺大殿前。有罗汉松二株,大可合抱,今殿毁,松荣茂如故。

古梧桐 在嘉定县七都浦陈氏墓。大可两合抱,高十丈,数百年物也。海船在洋中百里外即见此树。

宋宣抚使朱存仁墓,在嘉定县十一都发字圩。 邑令高衍孙墓,在嘉定县夜字圩。裔孙刑部郎中高聪祔。 朝散郎孙察墓,在嘉定县集仙宫旁。按察奉命使金,候二帝起居,死于北土,此墓疑藏衣冠之所。 郎中龚宗元墓在嘉定县南峰。

元将军苏良墓,在嘉定县横泾东岸。 总管张武墓在嘉定县大场镇东。

明都御史乐徐瑄墓 在嘉定县合浦门外。 尚书龚弘墓,在嘉定县北浦华塘之原。 都御史孙元化墓,在嘉定县赵泾之东罗泾。

钱氏义冢 在嘉定县大场。武肃王锡所建,方广数亩。附明沈辣培封古墓记:嘉靖乙未,实为滇南雯岩李公视篆之明年,政平治成,百废具举,慨然有思古之怀,遍询诸父老,考求境内古墓,乃封之、树之,而祭亨之。于是于宋墓而得其八焉,于元墓而得其二焉,于国朝墓而得其十焉。若当涂令孙岳、朝议大夫孙偁墓,则得之合浦门外护国寺后。俑为载之父,邑志皆误以为载墓。载之孙泰州司法墓,则得之邑治集仙宫西阀门。寄班祗侯洪公墓,则得之朝京门西北守信乡。濠州定远尉承节郎赵应龙墓,则得之县东北二十里萧泾之原。录判天定墓,则得之县西北吕墅泾阳。护国忠惠侯杨镃墓,则得之县西十里外冈镇西南。朝奉大夫谭公墓,则得之晏海门外三十六里月浦塘之北。皆宋墓也。文学瞿梅严先生墓,今在朝宗门外百步许。苏将军墓,今在儒学左畔横沥之东。是则元墓也。袁司训铭墓,于社稷坛右杨泾之原得之。黄太守米墓,于邑治西广储库右得之。钱太守铉墓,则于斜泾之阴得之。陆司训墓,则于练祁塘北得之。顾同知海墓,则得之于城隍庙后。彭参政慎墓,则得之于邑治南张马弄之墟。苏医士墓,邵知县墓,皆得于朝京门外剑字圩。儒士金声墓,则得之于邑治东清镜塘之原。章居士墓,则得于走马塘南孙滨之南,是皆国朝墓也。呜呼!上下四百年间,诸墓之在兹土者,湮没于荒沙蔓草,供牛羊之践履,为樵牧之踯躅者,何可胜恨!今得李侯为之增修培筑,表其姓名,是盖令名考德,固群公之懋昭,而封墓泽骨,则李公之仁政也。旷百世而相感,实所以永其传者欤。乡民杨岩董治斯事,具述其详于余,故为之记。

高邑知县金洲墓,在嘉定县漳浦,归有光志。 抚州训导唐钦尧墓,在嘉定县西城何家滨,归有光志。 尚宝少卿须之彦墓,在嘉定县张二十二图藏圩,侯峒会志,文学龚用广秀水教谕龚用圆墓,在嘉定县潜二图杨吕泾,人称双忠坟。进士黄淳耀墓,在嘉定县二十四图剑圩。弟文学渊耀祔。 陈瑚墓,乾隆五十四年邑人金以塾等捐资赎归墓田,知县于一芳给示禁止采樵侵占。

清孝子陆九韶墓,在嘉定县沙冈东三里马鞍山之阳。 文学张锡爵墓,在嘉定县光十四图火圩,钱大昕志。 少詹事钱大昕墓,在嘉定县李十五图火圩,王昶志。

谭氏园 在宝山县月浦上。亭馆卉木俱胜,朝散大夫谭友文别业。

杨泾 在宝山县西四十里。土人杨九娘性至孝,父命夜守桔槔,为蚊啮,不易其处,竞以赢死,里人伤而祀之。其地广九里,今绝无蚊。

佛耳泉 在宝山县月浦镇净信讲寺内。宋宝庆间建寺,有僧道嵩凿井,得髹木佛耳,甚异之,因名佛耳泉。今存。

菊花泉 在宝山下杨泾。泾下有泉涌出,饮之令人寿。

古桂 在宝山县侯氏宅。高数丈,大数围,可荫四五亩,花时香闻十里外。

明处士章黼墓 在宝山县项泾东。 都御史张任墓在宝山县广福镇南。 孝子沈辅墓在宝山县六和桥。 福建参政侯尧封墓,在宝山县殷行南虬江南口。子孔诏、孙给事震呖、曾孙通政峒曾、太学岐曾祔。东祔玄孙洵、演、洁、瀞及妇夏氏、姚氏、龚氏、盛氏。铭 曰节孝阡。 镇国将军张涵墓,在宝山县厂头许家桥北。涵殉难扬州,以衣冠葬此。

清孝子朱渐仪墓,在宝山县罗店西南洪五十六图。 孝子李维煌墓,在宝山县殷行周十六图。 孝子严允中墓,在宝山县大场芥十六图。 孝子黄上林墓,在宝山县杨行。子文学维章、维玉、通理祔。

崇明旧城 在崇明县治东北。本通州海滨地。唐武德间,海中涌出二洲,谓之东西二沙。所积高广,渔樵者依之,遂成田庐。杨吴因置崇明镇于西沙。宋天圣三年,续涨一沙,与东沙接。建炎间,姚、刘二姓避居之,因名姚刘沙。建中靖国初,又涌一洲于南北,即今之三沙也。嘉定中,于姚刘沙置天赐盐场。元至元十二年,升姚刘沙为崇明县,改崇明镇为西沙以属之。后县治凡五迁,其前三治城郭里居半归烟海,惟平洋沙城遗址犹仿佛云。李重发隐居在崇明县姚刘沙。

水格分涛 在崇明县大洋中。水分盐淡,淡水色白,盐水色黑。淡水自西来,盐水自东至。每潮转涛分,两水相击,声若雷霆。

蝦港 在崇明县东三沙,俗传宋高宗南渡至此。有大蝦二,涌水挟船出海,因名。按宋史高宗南渡未尝至此,疑误。

枷栲双钟 元至正中二钟随潮至崇明东沙岸旁,相击作声,土人取之,一置寿安寺,一置慈济寺。晨昏叩之,皆作枷栲音。

明都御史顾达墓 在崇明县西门沙。清嘉庆三年海坍,迁袁家沙。 御史施一德墓,在崇明县平洋沙青龙港东。 赠光禄寺丞知县唐一岑墓,在崇明县平阳沙城西。清雍正九年海坍,邑人樊鎏改葬于蟠龙镇之东皋,刘萃乾志。

海洲

朐县故城 在州东孔望山之西,秦置。《汉书志》注云。秦始皇立石海上以为东门阙。《太平寰宇记》云:古卢王城,在县西九里,即汉旧朐县。梁天监中,魏将卢昶屯据此城,故以为名。

艾不城 在州东北。田横避难,汉使艾不追横所筑。后晋移赣榆县于此,北齐天保初省。

钟离昧城 在州南。《史记》云项王亡将钟离昧家在伊卢,《后汉书·志》云朐县有伊卢乡。《元和郡县志》云在朐县南百里,其城即昧所筑。《太平寰宇记》云伊卢乡亦名中卢,卢石在东,句卢在西,故曰中卢。

古州城 在州城东。前接高山,后枕积水,其山半垒石为城,东南面海。地理新书以为即古海州。其山之巅为孔望山,明御史黄国用建亭于上, 曰“孔望亭”。《南畿志》云。下有龙洞,东有浴龙池。古今题咏石刻甚多。

海西故县 在州南,汉置。

曲阳故县 在州南,汉置,今为曲阳村。

东安故县 在州治西八十三里,汉置。

东海故县 在州治东北,古郁洲也。《水经注》云。朐县东北海中有大州,谓之郁州。《后汉书》注云:《山海经》曰鬱洲在海中,一 曰郁洲。郭璞云在县界。世传此山自苍梧徙来,上皆有南方树木。《博物记》云:县东北海边植石,秦所立之东门。刘宋泰始六年置西海郡,东魏武定七年,改曰东海。旧有大小二城,宋贾似道筑,今为东海营。

望海楼 在州治北。宋王圭诗“城外沧溟日夜流,城南山色近城楼”。后名枣香亭。

景疏楼 在州治东北。石延年通判海州,以州西北二古墓为二疏墓,刻碑其旁,后遂收入图经。建有景疏楼,皆仍延年之误也。详见辨讹。

龙且故垒 在州治东北。有大小二垒,韩信下齐,项羽遗龙且筑垒于此。

圣化亭 在州治西五十里夹谷山。

海口故垒 在州之黑土海湾口,有古营垒。

大营 在州治西五里,元阿鲁尚书攻围海州时筑。

东海大松 在州东大海中,相传三代时物。秀异奇古,宋徐积有诗。

汉丞相于定国墓 在州东海旧县。 孝妇墓在州东海新县北二里。 太傅严彭祖墓在州境。

梁刺史马仙埤墓 在州治西南八里。

元孙公墓 在州境张家店河西,相传为元时总兵,失其名。

明兵部侍郎李桢墓,在州新县村南山下。 辽东广宁参将曹杰墓,在城北临洪滩。征蛮将军王鸣鹤墓在当路村。

清安徽宁国府教授凌廷堪墓 在州泊洋河南岸墩琅庄。廷堪为歙县进士,世居海州,卒葬此。 山东平阴县知县许乔村墓,在州南埠墟庄。 举人乡贤许桂林墓在州南埠墟庄。 广东阳春县知县陶应荣墓,在朐山东陶蛎湾。 海州查都司石龙章墓,在凤凰城外东岳庙后。龙章御捻阵亡,葬此。

纪鄣城 在赣榆县东北七十五里。《左传》云齐伐莒,莒子奔纪鄣。杜预注云赣榆县东北有纪城,即纪鄣也。南北朝为戍守处。《水经注》云:游水自赣榆,又东北经纪鄣故城南,又东北 入海。

祝其城 在赣榆县西南四十二里。《水经注》云:游水自羽山,又北经祝其故城西,县东有夹谷浦。

莒城 在赣榆县西十五里。《水经注》云:游水自祝其,又左经即邱故城,莒子始起此,后徙莒,世谓此为南莒。

赣榆故城 有二,一在赣榆县东北三十里者,汉县也。 《元和郡县志》云亦名盐仓城。一在故东海县北四十九里青山之阴者,唐县也。《元和郡县志》云隋末土人臧君相筑。

利成故城 在赣榆县西六十里,汉置,《水经注》云:游水自朐县,又北经利城故城东,故利乡也。又曰武阳沟水东出仓山,山上有盐官城,即故利城也。

虎坑城 在赣榆县西南,北朝置戍处。

抗金城 在赣榆县西南五十里,宋时筑。

界墙城 在赣榆县北六十里,东际海、西连山。

武陵故城 在赣榆县南五十九里,魏置。县南有洛安镇,即故洛安县也。

义塘故郡 在赣榆县西北,近莒州界。东魏武定七年置义塘郡,治黄郭城,领义塘、归义、怀仁三县。《太平寰宇记》云:归义,在县北二十五里。怀仁,在县西二十三里,古辟阳城。

晒书台 在赣榆县西三十里子贡山,俗传端木子读书于此。

秦始皇碑 在赣榆县东。《地道记》云:海中去岸百九十步。有始皇碑,长一丈八尺、广五尺、厚八尺三寸,一行十三字。潮水至,加其上三丈,去则三尺见也。

落星石 在赣榆县北四十里。陨星化石高一丈,白如玉。

宋参政胡松年墓 在赣榆县西南一里。

中城 在沭阳县西。《左传》云成九年城中城。杜预注曰:厚邱县西南有中城,或曰即建陵县。

厚邱故城 在沭阳县北六十里,汉置。

建陵故城 在沭阳建陵山下,汉为侯国,后魏置建陵县。

阴平故城 在沭阳县西北六十里,汉置。

怀衣故城 即今沭阳县治,本汉后邱县地,东魏为沭阳郡,兼置下城、临渣、怀衣、服武等县,后改怀衣为沭阳。旧县城在沭阳县南二里。宋元嘉四年,筑土为城,即下城废县。

浮营城 在沭阳县西二十五里。 又南营城,在县东南十五里。 黄军营城,在县西南五里。 黑军营城,在县西十五里。 东营城,在县南十里。 西、北营二城,在县西北十里。新兴营城,在县西北三十里。皆元至正间筑。

升仙墩 在沭阳县治东南二里。紫阳真人升仙处。

通 州

静海故县 今通州治,本汉海陵县地。后周显德中,置通州以静海属焉。

海门故县 在州东。《续文献通考》云:海陵县东境,其地为东布洲,杨吴为东布镇,南唐置县,元明间,历经江海侵逼,三徙治所。清康熙十一年,县城圯于海,遂废 入通州。

海山楼 在州治南城上。宋大观中,州守朱彦建。前有绿漪亭,陈博古诗云“门外海涛奔铁骑,槛前山背拥金鳌发”。

望江楼 明正德中州守夏邦谟建。后郡人尚书马坤重建于州南二里许,名曰“望江”,以备倭也。

栖云阁 在州狼山西,宋咸宁中建。《舆地志》云:阁后即望仙桥,宋王觌记谓仙人吕洞宾卧于云中腾空去,州人翘望之,阁名以此。

三会堂 在州狼山东。北顾巨海,南瞰长江,吴楚胜概一览可尽。宋提刑薛球、太守臧师颜、通判吴天常三人皆旧好,会此因名。后圯,明嘉靖中同知舒缨于其址建萃景楼。

利丰监 在州南三里,古煎盐之所。宋太平兴国中升为监,管西亭、丰利、永兴、吕四、石港、利和、金沙、余庆八场。

放鹤田 在州吕四场境。相传吕洞宾四游于此,故以名场。放鹤田即其游处。

海门岛 在州东南海中。宋初犯死获贷,多配是岛。

布洲峡 在州南三十里。《舆地记》云:通州有东、西二布洲,为海沙所涨而成,尝有布机流出,因名。

唐临海丞骆宾王墓 在通州东门黄泥口。

宋兵马都监金应墓 在西门雪窖,丞相文天祥记之。清顺治十六年,知州彭士贤移葬狼山之南。

明尚书李敬墓在通州西门外。 御史戈斌墓在州永兴乡。 太常姚继严墓在州狼山乡。都御史凌相墓,在州西门外天生港南。 尚书刘坤墓在州铁线河。 侍郎崔桐墓在州海门乡。

侍郎陈尧墓在州西门外。 义勇曹顶墓,在州境狼山东路。 孝子夏旸墓在州南转水泓。尚书陈大科墓,在州境狼山东路。谕祭葬。

清闽处士刘名芳墓 在通州狼山麓。 巡按徐宗干墓,在通州盐河桥,谕赐祭葬。 赠道衔钱文伟墓,在南望仙桥,谕赐祭葬。

临江故县 在如皋县南,本海陵县地。晋安帝置,后周并入宁海县。

古郧邑 在如皋县北。《春秋》云:哀公十二年,卫侯会吴于郧,公及卫侯宋皇瑗盟。杜预注云:郧,发阳也。海陵东南有发阳口,今县北立发口盖其地。又县东十里有会盟原,相传吴楚会盟处。考春秋之世,吴楚始终不闻会盟,惟有卫侯会吴一事,会盟原当指此。

胡瑗宅 在如皋县南十里,俗名胡家庄。

芙蓉园 在如皋县南一里,宋史声奉其父逸叟居此。

万花园 在如皋县治东三里,元镇南王世子建堂,植万花于此。

水绘园 在如皋县,冒氏别业,饶水竹之胜。

集贤里 在如皋县儒学东。宋王惟熙、王观、王觌、王俊叉相继登第,乡人荣之,因名其里。

状元坡 在如皋县西北十里,宋状元王俊叉读书院前地也。

连珠池 在如皋县西北二十里,数池相接如连珠。

度军井 在如皋县西十里许,宋岳飞镇通泰,引军数千人过此,饮之不竭,因名。

三国吴大司马吕岱墓 在如皋县东南。

宋待制王觌墓 在如皋县。 知县赵昌标墓,在如皋县南门外。丁母忧,贫不能归,以毁卒,县人怜之;并其母葬焉。 司谏陈巏墓,在如皋县东十五里蒋家庄。 孝子丁天锡墓,在如皋县西北五里。

明府尹钱藻墓 在如皋县。 纪将军墓,在如皋县城西南隅。 镇国将军朱显忠墓在如皋县西芹湖。 知县冒守愚墓在如皋县南逢家湾。 孝子吴儒清墓在如皋县东白蒲镇。 赠太仆寺卿许直墓,在如皋县高家桥,清顺治间赐祭。 尚书沈岐墓,在如皋县白蒲镇东,清谕祭葬。

清尚书戴联奎墓,在如皋县江潮港,赐葬祭。 孝子卢崇孝墓在如皋县宗家庄。 孝子沈文旭墓在如皋县沈家港。 孝子徐文楷墓在如皋县徐家湾。 孝子马中骝墓在如皋县东门外。

泰兴旧城 在泰兴县西北。南唐升元初,析海陵置县,距今县治四十里。

敕书楼 在泰兴县治厅前,宋元丰中建,宣和中重修。

宋妃子墓,在泰兴县。宋南渡时,有宫嫔从行,死者葬此。 孝子顾昕墓在泰兴县黄桥。赠保义郎死难孙益墓在泰兴西城下。

明尚书李俨墓 在泰兴县姜溪河。 侍郎张翩墓在泰兴县东城外。 孝子张黻墓在泰兴县城西二里。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