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國表第三
〔周元王七年〕〔趙〕衞莊公飲,大夫不解履,公怒,卽攻公,公奔宋。〇按此當入魏表,詳存疑。
〔周定王十四年〕〔魏〕衞悼公黔元年。〇按悼公,蒯瞶庶弟,輒季父也。
〔周定王十九年〕〔魏〕衞敬公元年。〇按敬公名弗,悼公子。
〔周考王四年〕〔魏〕晉幽公柳元年,服韓、魏。〇按世家云:反朝韓、趙、魏之君。
〔周考王十年〕〔魏〕衞昭公元年。〇按昭公名糾,敬公子。
〔周考王十三年〕〔楚〕魯元公元年。〇按元公名嘉。
〔周威烈王元年〕〔魏〕衞悼公亹元年。〇按世家。公子亹弑昭公代立,是爲懷公。「悼」字疑誤。
〔周威烈王六年〕〔魏〕魏誅晉幽公,立其弟止。〇按世家,止,幽公子。〈按殿本史記作盜殺幽公。〉
〔周威烈王十二年〕〔魏〕衞愼公元年〇按愼公名頹,弑懷公代立。
〔周威烈王十二年〕〔趙〕中山武公初立。〇索隱曰:中山,古鮮虞國,虞姓也。系本云:中山武公居顧,桓公徙靈壽,爲趙武靈王所滅,不言誰之子孫。
〔周威烈王十四年〕〔齊〕伐魯、莒及安陽。〇按莒,世家作葛。
〔周威烈王十九年〕〔楚〕魯穆公元年。〇按穆公名顯。
〔周安王元年〕〔魏〕秦伐至陽狐。〇按諸本作伐秦,誤。
〔周安王元年〕〔楚〕楚悼王類元年。〇按世家名熊疑。
〔周安王二年〕〔魏〕太子罃生。〇按罃,武侯子。
〔周安王十三年〕〔秦〕太子生。〇按本紀,子出子生。
〔周顯王十六年〕〔齊〕敗魏桂陵。〇是年齊稱王。
〔周顯王三十一年〕〔秦〕秦大荔圍合陽。孝公薨。商君反,死彤地。〇按列傳云:殺之于鄭黽池。
〔周顯王四十四年〕〔秦〕四月戊午,魏君爲王。〇按「魏君」字誤,詳存疑。
〔周顯王四十四年〕〔趙〕魏敗我趙護。〇按此事趙、魏世家皆無。
讀六國表
讀六國表以秦爲主,周之後,漢之先,序所謂因秦紀,踵春秋後,表六國時事是也。
冠周于上,周雖衰,未亡也,至赧王五十九年卒而絶。不卽予秦者,秦未并天下也。蓋闕不書王者三十三年。〈始皇二十八年,六國皆㓕,乃書其年于上,以代周。〉
東周、西周不書,王以自貶爲君,卑若縣鄙,不成王也。
周無事可書,書齊威王朝周,兩書賀秦,書致胙于秦,書諸侯會致伯秦,秦代周之徴也。書九鼎震亡,徴也。書王子定奔晉,王室難也。書東周惠公薨,自貶也。于秦表則書曰天子致胙,曰天子致伯,曰諸侯畢賀,曰會諸侯于澤,朝天子,曰天子賀,曰天子致文、武胙,皆以傷王室而必正其名也。曰取西周王,曰呂不韋取東西周,周始亡,然不于周書者,不予秦之㓕周也。
表秦詳于六國,何也?秦自爲一代之制,故置官書,爲賦書,作上下畤書,塹河築城書,爲縣書,開阡陌書,令吏帶劍,爲縣有秩史書,行錢書,初臘書,置丞相書,初置三川郡書,初置東郡書,百姓納粟拜爵書,天下大酺書,俱在始皇并天下二十八年前。蓋先王封建井田,周官周禮,已盡湮于是矣。此太史公微意也。
秦㓕六國,以六國自相㓕也。表于攻伐、拔地,納地、助擊、助㓕俱詳載,合觀之,可以見秦并天下之大機焉。
表魏則大書云孟子來,特識也。王問利,對曰:君不可言利。載問答者,爲戰國所無也。前表文侯受經子夏同意。
魏、韓、趙三國,其始猶表晉,晉未亡也。晉定公卒,其後出公、哀公、幽公皆表元年,而無事可書,政不在公室也。趙襄子與知伯分范、中行,又與魏桓子、韓康子敗知伯于晉陽,三分其地。蓋周定王之十五、十六年事,而晉則爲哀公時也。至周威烈王二年,魏文侯斯元年,韓武子元年,〈子景侯䖍。〉趙襄子卒,弟子嘉立,爲趙桓子,元年卒,明年,國人立襄子子晚,是爲獻侯。于是三國皆紀年,而晉無年表。魏文侯五年,誅晋幽公,立其弟止爲晉烈公,亦無年表。至周威烈王二十三年,魏、韓、趙初列爲諸侯,而晉卑矣。然晉猶表孝公傾元年,又表静公元年。至周安王之二十六年,魏、韓、趙㓕晉,分晉國,晉絶無後,然後晉乃亡。
齊始平公五年,至二十五年宣公立,五十一年康公立,十九年,政皆在田氏也。田和始列爲諸侯,遷康公海上,食一城,事在周安王之十六年。又六年,康公卒,田氏遂并齊而有之,太公望之後絶祀,而威王始以齊強天下。又三年,而三晉亦㓕其君,分晉國。先是齊桓公十四年,陳完自陳來奔,田氏始此也。晉景公十二年,始置六卿,後齊政歸田氏,晉六卿强,誅公族,分其邑,各使其子爲大夫。晏嬰、叔向嘗相與語,嬰曰:齊政歸田氏。叔向曰:晉公室卑。此所謂「履霜,堅冰至」,國之大戒也。
六國附見之小國凡十,秦表之有蜀、義渠也,魏表之有衛也,韓表之有鄭也,趙表之有代也,有中山也,楚表之有魯也,有蔡也,莒也,齊表之有宋也。太史公紀其君多爲書元年,何也?蜀、義渠僻在庸、髳,邊鄙小邑,莒、代亦微,而魯、宋、鄭、衛,春秋時爲上國,蔡爲周親,中山又周公之孫,西周桓公之子,皆枝梧延息于諸雄之側。至秦㓕蜀、義渠,韓㓕鄭,趙與齊、燕共㓕中山,楚㓕魯、㓕莒、㓕蔡,齊㓕宋,惟魏屢加兵于衛,而衛君角至秦二世乃廢爲庶人。故表于此皆不没其年而附著之,猶之「皋陶、庭堅,不祀忽諸」之慨嘆也。昔周之封君蓋八百矣,而强侵弱,衆凌寡,遂至爲六國,一折而胥入秦。此戰國二百九十年之大勢也。
讀六國表補
讀六國表,見當日諸侯戰秦者,不過洩一朝之忿,媚秦者,第以偷旦夕之安,未見有能自強爲天吏者。觀漢高祖約法三章,天下歸心,則孟子「仁者無敵」之言,實可見諸事效,非迂濶也。論者不探其本,徒咎六國之不能合力以拒秦,于當日事理事情事勢均未之得也。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九鼎震。是年始命韓、趙、魏爲諸侯,晉三分而秦無敵矣。故周亡徵于此也。周表書齊威王朝周,非美威王,傷周也,故不入齊。
周顯王二十六年,致伯秦。二十七年,秦朝周。獨書致伯,不書朝周者,以空名無救于亡也。詳書秦表者,權在秦也。
秦表屢書來賂,見秦之好貨,邦交之以利也。
秦表屢書斬首數萬至數十萬,見秦以嗜殺并天下,宜乎祚之不永也。
日蝕灾異不書于周書,于秦表者,非獨見于秦分也,以周不足係天下之存亡,亦無與天戒云耳。
書五國共擊秦,不勝而還,繼書齊敗魏、趙觀津,罪齊也。
秦嗣君生,或書或不書,何也?有故則書,無則否。書生靈公,書生獻公,書惠公太子生,書孝公生。本紀載孝公之言曰:往者厲、躁、簡公、出子之不寧,國家内憂,未遑外事,諸侯卑秦,醜莫大焉。故書此見内亂也。秦至孝公用商鞅始大。
秦昭王二年,魏表書秦武王后来歸,不書秦表,何也?后無罪,不與昭襄之出也。本紀云:武王取魏女爲后,無子,立異母弟,是爲昭襄王。卽位二年,庶長與大臣、諸侯、公子爲逆,皆誅,及惠文后皆不得良死。悼武王后出歸魏云。及云皆不得良死,刑亦濫矣。云出歸,情亦忍矣。故後書宣太后薨,譏昭襄之知有母,而棄其君母也。
后薨不悉書。始皇七年,書夏太后薨,明其所自出。〈夏太后,莊襄王母。〉書華陽太后薨,明其所從立。〈莊襄以華陽故得立。〉十九年,書帝太后薨,明其旣遷而復也。〈十年書太后入咸陽。〉此外無書后薨者。
秦靈公八年,書初以君主妻河,爲後世教邪之始。
秦惠文王書初更元年,爲後世改元之始。
秦始皇四年書納粟拜爵,爲後世鬻爵之始。
於魏書孟子來,于齊不書,何也?聖賢道旣不行,特一表焉,不悉也。
魏哀王六年,書秦來立公子政爲太子,譏魏之制于人也。
魏昭王六年,書芒卯以詐見重,譏使詐也。
韓表書昭侯不出高門,見不善之可前知也。
魏獻子、韓宣子皆不紀年,獨趙襄子紀年,何也?與智伯分范、中行地,與韓、魏分智伯地,釁皆由趙氏,地分而晉亡矣,故獨入趙表紀年以著之,言與者罪襄子也。
趙悼襄王、齊王建入秦,置酒,無耻也。趙八年入秦,九年秦卽取趙九城,書此見媚人之無益也。
趙表書烈侯欲賜歌者田,徐越侍以仁義,乃止,見陳善之能閉邪也。
趙武靈王五年,書取韓女爲夫人。十六年,書吴廣入女,生子何,立爲惠后。二十五年,書惠后卒。獨詳,何也?按世家,武靈十六年,夢見處女鼓琴而歌,數言其狀。吴廣聞之,因納其女娃嬴,有寵,生子何。二十七年,乃廢太子章,立何爲王,傳國。吴娃死,愛弛,憐故太子,欲兩王之,猶豫未決,亂起,武靈餓死。書此見立寵奪嫡,爲亂之本,而猶豫更足以召禍也。且亦有命焉,初簡子夢之帝所,有曰余思虞舜之勳,將以其胄女孟姚配而七世之孫。吴娃,孟姚也。武靈,簡子七世孫也。以簡子之夢合武靈之夢,數之前定如此夫?
蘇秦說六國,獨入燕表,何也?以燕之亡國所由也。
三晉㓕其君,獨入齊表,何也?傷齊、晉之同絶也。
齊康公表載二十六年。按田世家云:康公十九年,田和立爲齊侯,稱元年。二年,和卒,子桓公午立。六年卒,子威王因齊立。則康公旣遷,田氏已紀元矣。而表猶紀康公之年,迨康公卒乃書威王元年,此史公書法也,爲後来綱目書漢昭烈、唐嗣聖之本。
秦表丞相悉書,魏表書卜相,書中山君爲相,書封無忌信陵君,韓表書盜殺相俠累,書申不害相,趙表書以公子勝爲相,封平原君,楚表書張儀來相,書黄歇爲相,齊表書以鄒忌爲成侯,書孟嘗君歸相齊,凡此見相之重也。
秦表書樗里子擊藺陽,庶長章擊楚,司馬錯誅蜀,任鄙守漢中,白起擊伊闕、擊楚、擊魏、破趙,蒙武擊齊,蒙驁擊趙、擊韓、破魏,王齮擊上黨,桓齮擊平陽,内史勝取韓,王翦拔趙、破楚,王賁虜魏、燕、齊君,魏表書齊殺将軍龎涓,書齊虜公子卬,韓表書秦得将軍申差,書虜将喜,書敗暴鳶,趙表書秦敗將軍英,書虜將趙荘,書藺相如攻齊,書趙奢大敗秦,書亷頗拒秦,書趙括代頗,白起破括四十萬,書秦敗扈輒,楚表書秦敗我將屈匄,書敗将軍唐昧,書殺景闕,書破我将項燕,燕表書田單拔我中陽,書趙破我,殺栗腹,書劇辛死于趙,齊表書田忌、田嬰、田盼將,孫子爲師,書殺騎劫,凡此見将之重也。
取地、與地必書,見土地爲彊弱之由。六國之割地請和者,真失策也。
書迎女逆婦,書夫人來,書取女爲夫人,見姻好之邦,干戈隨之,和親之不足恃如此。後之議以此和匈奴者,愚甚也。
書㓕杞、㓕莒,不叙其君之年。杞世家有云:微甚,不足數也。
秦昭王五十二年,取西周王。是年,楚考烈王取魯。秦莊襄王元年,取東西周,周絶。是年,楚㓕魯,魯絶。周、魯之相爲存亡如此也。
諸侯僭稱王,自楚外,齊威王二十六年首稱王,魏襄王元年與諸侯會徐州以相王,秦惠文王十三年稱王,韓宣惠十年稱王,燕易王十年稱王,宋君偃十一年亦稱王,中山亦稱王。〈國策:中山與燕、趙爲王。〉惟趙武靈王八年,五國相王,〈魏、韓、趙、楚、燕。〉趙獨否,曰:無其實,敢處其名乎!令國人稱君,尋亦稱王,未紀其年。至秦昭王十九年十月爲西帝,十二月復爲王。齊湣王三十六年爲東帝,二月復爲王。無其實,處其名,何取乎爾?吁!周王也,後稱君,衛侯也,貶號曰君。彊弱之勢,至易名號,可慨也。
存疑
秦惠文王十三年四月戊午,魏君爲王。按周本紀及齊世家、楚世家俱載秦惠王稱王在十三年,而秦世家獨未載稱王事,惟惠王四年言齊、魏爲王,十三年又言四月戊午魏君爲王,韓亦爲王。據此,魏稱王旣在惠王四年,不應又在十三年,韓是年亦未嘗稱王,則秦世家與表俱有誤也。還以周本紀、齊楚世家謂是年秦初稱王爲是。
魏、韓、趙始列爲諸侯,宜入周表,不應獨書楚表,疑誤。
晉世家云:出公十七年,智伯與魏、韓、趙共分范、中行地以爲邑,出公怒。表載襄子四年,與趙世家同。按襄子四年乃晉哀公三年,旣非出公時,表又但書與智伯分范、中行地,不及韓、魏,疑有誤。
趙表載衛荘公飲大夫云云。按左傳,魯哀公二十五年,衛侯爲靈臺于藉圃,與諸大夫飲,褚師韈而登席,公怒,因攻公,公奔宋。是出公事,諸本皆作莊公,誤。且當附入魏表,入趙表亦誤。
越世家云:楚威王大敗越,殺王無疆,盡取故吴地。北破齊于徐州,而越以此散。楚表但載圍齊于徐州,不書㓕越,疑闕。
周赧王五十九年,西周君奔秦,盡獻其邑。秦受獻,歸其君于周。周君王赧卒。索隱、正義皆謂西周君,卽西周武公也。通鑑綱目則書王入秦,盡獻其地,歸而卒。是西周君卽周赧王,非西周武公。按周自敬王遷都成周,號東周,至考王封弟揭于河南,都王城,是爲河南桓公,實西周之始。時則東有王,西有公,而東西之名未立。至桓公孫惠公,别封其少子班于鞏以奉王,號東周惠公,〈没亦諡惠。〉是則有東西二周公。二公雖各有食邑,而周尚爲一。顯王二年,趙成侯與韓攻周,分周以爲兩,事載趙世家。周本紀云:王赧時,東西周分治,王赧徙都西周,則爲西周王,或以其微弱,亦稱西周君。而索隱釋本紀周君王赧卒,云周君指武公,此時與王赧皆卒,故連言之。于文義未安。秦昭王五十二年表書取西周王,明指赧王,荘襄元年表書取東西周,明指二周公。又周本紀云:王赧卒,周民東亡,秦遷西周公于𢠸狐。後七歲,秦莊襄王㓕東西周,東西周皆入于秦。秦本紀則云東周君與諸侯謀秦,秦使呂不韋誅之,盡入其國,不絶其祀,以陽人地賜周君。是時西周公已遷𢠸狐,見于周本紀,故秦本紀略之也。且本紀載王赧徙都西周,旣云徙都,必有國邑。索隱寄居西周之說,亦未當也。
衛世家:昭公時,三晉强,衛如小侯,屬之。正義曰:屬趙。按世家,懷君三十一年,朝魏,魏殺懷君,更立其弟爲元君。元君十四年,秦拔魏東地,更徙衛野王,并濮陽爲東郡。則衛屬魏,不屬趙也,故附魏表。鄭附韓,中山附趙,魯、蔡附楚,宋附齊,皆爲所㓕故也。
魏表:衛出公二十一年,衛悼公立。衛世家同。索隱曰:出公初立十二年亡,在外四年,復入九年,是爲二十一年。按左傳,魯哀公十八年,衛石圃逐其君起,輙復歸。哀公二十五年,衛諸大夫攻公,公出奔,衛人立悼公,輒遂卒于越。則輒之復立僅八年。年表、世家皆誤。索隱以初立十二年,復入九年附會之,尤誤。
趙桓子元年,索隱曰:桓子嘉,襄子弟也,元年卒。明年,國人共立襄子子獻侯晚。按趙世家,襄子見伯魯之不立也,〈伯魯,襄子兄,故太子,廢。〉必欲傳位伯魯子代成君,成君死,乃取成君子浣立爲太子。襄子卒,浣立,是爲獻侯。襄子弟桓子逐獻侯自立,一年卒,國人復迎立獻侯,則獻侯,襄子兄之孫。索隱以爲襄子子,誤矣。晚,一本作脫,疑「浣」字之訛。
趙表:武靈王二十五年,惠后卒。趙世家索隱註云:謂前太子章之母,惠文王之嫡母也。按此惠后卽吴娃,惠文王之母。故下文云吴娃死,愛弛。孝成二年,惠文后卒,乃惠文王之后,孝成王之母,所謂太后不肯以長安君爲質者也。索隱誤以惠文后爲吴娃,爲惠文王之母,因以惠后爲惠文王之嫡母,乃以下書吴娃死爲誤,不亦疎乎!
燕表:君噲及相子之皆死。徐廣註世家曰:年表云:君噲及太子相子之皆死,索隐云:年表誤。按今本俱無「太子」字,將徐廣、索隱所見之本不同耶?書傳旣久,殘闕舛誤,大率可見。故信以傳信,疑以存疑,不得妄爲之說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