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卷第八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礼念弥陀道场忏法卷第八

○求生行门第九

(夫求生行门者。念有五门。修有四方。此方白业。将熟彼土。红莲已生。盖观利钝之机。广说顿渐之教。初则量力修进。忖己功夫。乘闲暇之时。取幽静之处。或踵九品之轨。则或依三辈之规绳。或有良缘而结社。或无胜侣则孤修。须求同志深究佛乘。勿与余人空谈世务。只宜杜绝人事。屏弃尘缘。无义不言。非时不出。布衣蔬饭。护戒持斋。行愿回向。於西方事理。专修於净土。若依此法。决得往生。阎浮精进不多时。极乐逍遥无量劫)。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相与发起往生大愿已竟。次应渐依求生行门。如法修进。是以有愿无行。其愿必虚。有行无愿。其行必孤。要须行愿相符。福智相资。必得往生。疾成圣道。志意虔诚。五体投地。归依世间大慈悲父。

南无教主释迦牟尼佛  南无世自在王佛  南无西方阿弥陀佛  南无七十七俱胝佛  南无东南方现在一切诸佛  南无最上广大云雷音王佛  如是等佛如殑伽沙住在东南方广长舌赞佛土功  德摄受法门  南无文殊师利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又复归依如是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无量贤圣(一拜)。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若欲劝人求生净土。安心起行。作业修因。定得往生。今於诸经集成众行。奉劝人人。随其广略。依经修行。尽获胜果。颂曰。

初修每日晨朝时  合掌面西持圣号  各念十声复顶礼  龙舒净土文内说

(龙舒文超脱轮回捷径图略云。大藏十余经言。西方净土事。人皆莲华中生。衣食化成。长生不老。其修行法门有九品。今节出众人可通行者。□阿弥陀佛有大誓愿云。我作佛时。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十声念我名号。而不生者。我不作佛。现世可以消灾解怨。增福保寿。每朝合掌。向西顶礼。念曰。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已上名念十声。复顶礼。次念大慈菩萨赞佛。忏罪回向发愿一遍)。

(  十方三世佛  阿弥陀第一  九品度众生  威德无穷极  我今大归依  忏悔三业罪  凡有诸福善  至心用回向  愿同念佛人  尽生极乐国  见佛了生死  如佛度一切)

(复顶礼而退。此偈大有威力。能灭一切罪。长一切福教人念得福报。至诚如是。必中品生。更加精进。转以化人。使更相劝化。则上品生。罪恶人修。亦下品生。此间念佛。西方七宝池生莲华一朵。标其姓名。他日於其中托生。比阴府记姓名。待其命尽。来追者大不同矣)。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善摄心耳。渴仰谛听。天亲论曰。若有愿生彼国者。劝修五念门。五门若具。定得往生。何者为五。一者身业礼拜门。所谓一心专志。恭敬合掌。香华供养。礼拜彼阿弥陀佛。礼即专礼彼佛。毕命为期。不杂余礼故。二者口业赞叹门。所谓专臆赞叹彼佛身相光明。一切圣众。自相光明。及彼国中。一切宝庄严光明等故。三者意业臆念观察门。所谓专意念观彼佛。及一切圣众身相光明国土庄严等。如观经说。唯除睡时。恒忆恒念。恒想恒观。此事等故。四者作愿门。所谓专心若昼若夜。一切时一切处。三业四仪所作功德。不问初中后。皆须真实心中发愿。愿生彼国故。五者回向门。所谓专心自作善根。及一切三乘五道。一一凡圣。等所作善根。深生随喜。如诸佛菩萨所作随喜。我亦如是随喜。以此随喜善根。及己所作善根。皆悉与众生共之。回向彼国故。又到彼国已。得六神通。回入生死。教化众生。彻穷后际。心无厌足。乃至成佛。亦名回向门。五门既具。定得往生。随起业行。不问多少。皆名真实业也。

(大亲论云。观行四修法。用策三心。五念之行。速得往生。何者为四。一者恭敬修。恭敬礼拜彼佛一切圣众故。名恭敬修。毕命为期。誓不中止。即是常时修准甘露。疏云。恭敬修复有五种。一敬有缘圣主。行住坐卧。及便秽等。皆获西方。二敬有缘像教。设弥陀像。及持其教。三敬有缘师友。恭敬亲近故。四敬同学人。即同修净业者。玄相劝益故。五常敬三宝。是彼生胜缘故如此敬修。决定往生。二者无余修。所谓专称彼佛名。专想专礼。赞彼佛及一切圣众等。不杂余业。故名无余修。毕命为期誓不中止。即是常时修。三者无间修。所谓相续恭敬礼拜。称名赞叹。忆念观察。回向发愿。心心相续。不以余业来间。故名无间修。又不以贪嗔烦恼来间。随犯随忏。不令隔念隔时隔日。常便清净。亦名无间修。毕命为期。誓不中止。即是常时修。四者回向修。谓菩萨已免生死。所作善法。回求佛果。即是自利。教化众生。尽未来际。即是利他。然今时众生。悉烦恼系缚。未免恶道生死等苦。随缘起行。一切善根且速回愿。往生弥陀佛国。到彼国已。更无所畏。如上四修。自然任运自利利他无不具足)。

一行三昧求生门  独处空闲舍乱意  系心专念见弥陀  文殊般若如是说

(文殊般若云。欲明一行三昧。唯劝独处空闲。舍诸乱意。系心一佛。不观相貌。专称名字。即於念中。得见彼阿弥陀佛。及一切佛等。问曰。何故不令作观。直遣专称名字耶。答曰。乃由众生或业障。重观难成。就是以大圣悲怜。直劝专称名字。正由称名。易故相续。即生问曰。专称一佛。何故现多。此岂非邪正相交一多杂现耶。答曰。诸佛大悲等故。弥陀愿力深故。问曰。一切诸佛。三身同证。悲智果圆。亦应无二。随方礼念。课称一佛。亦应得生。何故偏叹西方专。礼念等有何义也。答曰。诸佛所证。平等是一。若以行愿来收。非无因缘。然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愿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以佛愿力。易得徃生。是故释迦及以诸佛。劝向西方。为别异耳。亦非是称念余佛。不能除障灭罪也)。

齐戒观想弥陀佛  观音势至二大士  身生净土坐莲华  十六观经如是说

(十六观经修持法门略云。斋戒洁已。清心净虑。面西安坐。闭目默然。观想阿弥陀佛真金色身。在西方七宝池中大莲华上坐。其身长丈六。两眉中间。向上有白毫右旋转。光明照曜。紫金色身。以停心注想於白毫。更不得妄有分毫他念当令闭目开目。悉皆见之。盖欲念念不妄也。如此久久念心成熟。自然感应。见佛。全身。此法最上。谓心想佛时。此心即是佛。又过於口念也。次观想观世音菩萨身紫金色。手掌白莲华。其天冠中。有一立化佛。次观想大势至菩萨身紫金色。其天冠肉髻上。有一宝瓶。次想自身生於西方极乐世界。於莲华中。结跏趺坐。作莲华合想。开想见佛菩萨满虚空中)。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诚心谛听。称赞净土摄受经疏云。念佛法门有二种。谓心及口。心为念体。口为念相。心念则深而难。口念则浅而易。皆是往生西方正行。随其根器。有上下故。今略指陈心口法或。即为二门。且心念者。於寂静处。随六时中。供养礼赞。行道毕已。出道场来。到所止处。若欲入观念佛之事。若坐若立。正面西向。一心合掌。十称阿弥陀佛观音势至诸菩萨众大悲名已。发是愿言。弟子现是生死凡夫。罪障深重。轮回六道。若不可言。今日遭遇真善知识。得闻弥陀本愿名号。虽复称念。冀得往生。奈以不识阿弥陀佛身相光明及观音势至二大菩萨。愿佛不舍本弘誓愿。慈悲摄受。令弟子见。或欲卧眠。亦发此愿。而於梦中。时得见之。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普为一切求生行者。相与志心。五体投地。归依世间大慈悲父。

南无教主释迦牟尼佛  南无西方阿弥陀佛  南无当来弥勒佛  南无大音赞佛  南无净愿佛  南无日天佛  南无乐慧佛  南无摄身佛  南无威德势佛  南无剎利佛  南无得乘佛  南无上金佛  南无解脱髻佛  南无乐法佛  南无往行佛  南无舍憍慢佛  南无智藏佛  南无梵行佛  南无栴檀佛  南无无忧名佛  南无端严身佛  南无相国佛  南无莲华佛  南无无边德佛  南无天光佛  南无慧华佛  南无频头摩佛  南无知富佛  南无文殊师利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又复归依如是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无量贤圣(一拜)。

三辈求生门

舍家弃爱作沙门  发菩提心修功德  佛与大众现其前  即得住生安养国

(无量寿经云。佛告阿难。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凡有三辈。上辈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临寿终时。无量寿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彼佛。徃生其国。便於七宝华中。自然化生。住不退地。智慧勇猛。神通自在。是故阿难。其有众生。欲於今世见无量寿佛。应应无上菩提之心修诸功德。愿生彼国)。

随缘修善持齐戒  悬缯散华然灯香  身随化佛生彼国  住不退转如上辈

(佛告阿难。其中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志心愿生彼国。虽不能行作沙门大修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多少修善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饭食沙门。悬绘然灯。散华然香。以此回向。愿生彼国。其人临终。无量寿佛化现其身。光明相好。具如真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化佛。徃生其国。住不退转。功德智慧。次如上辈者也)。

若人十念或一念  欢喜信乐不疑惑  临终梦佛亦往生  功德次如中辈者

(佛告阿难。其下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志心。欲生彼国。假使不能作诸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意。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愿生其国。若闻深法。欢喜信乐。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於彼佛。以志诚心。愿生其国此人临终。梦见彼佛。亦得徃生。功德智慧。次如中辈者也)。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如佛所说。无量寿经教修三辈。求生行门。相与志心。五体投地。归依世间大慈悲父。

南无教主释迦牟尼佛  南无西方阿弥陀佛  南无当来弥勒佛  南无梵财佛  南无宝手佛  南无净根佛  南无具足论佛  南无上论佛  南无弗沙佛  南无提沙佛  南无有日佛  南无出泥佛  南无得智佛  南无谟罗佛  南无上吉佛  南无法乐佛  南无求胜佛  南无知慧佛  南无善圣佛  南无纲光佛  南无琉璃藏佛  南无名闻佛  南无利寂佛  南无教化佛  南无日明佛  南无善明佛  南无众德上明佛  南无宝德佛  南无文殊师利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又复归依如是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无量贤圣(一拜)。

九品求生门

志诚深心回向愿  不杀具戒诵大乘  修行六念化佛迎  是名上品上生者

(观无量寿经云。阿难及韦提希。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得往生。何等为三。一者志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徃生。何等为三。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发愿。愿生彼国。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徃生。彼国此人。精进勇猛。故阿弥陀如来。与观世音大势至。无数化佛。百千比丘。声闻大众。无量诸天。七宝宫殿。观世音菩萨。执金刚台。与大势至菩萨至行者前。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诸菩萨授手迎接。观音势至。与无数菩萨。赞叹行者。劝进其心。行者见已。欢喜踊跃自见其身。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项。徃生彼国。生彼国已。见佛色身。众相具足。见诸菩萨色相具足。光明宝林。演说妙法。闻已即悟。无生法忍。经须臾间。历事诸佛。徧十方界。於诸佛前。次第授记。还到本国。得无量百千陀罗尼门。是名上品上生者)。

不必受持方等经  解第一义明因果  紫金台上见全身  是名上品中生者

(经云。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若解义趣。於第一义心不惊动。深信因果。不谤大乘。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行此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无量大众眷属围绕。持紫金台。至行者前。赞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义。是故我今来迎接汝。与千化佛。一时授手。行者自见坐紫金台。合掌叉手赞叹诸佛。如一念项。即生彼国。七宝池中。此紫金台。如大宝华。经宿则开。行者身作紫磨金色。足下亦有七宝莲华。佛及菩萨俱时放光。照行者身。目即开明。因前宿习普闻众声纯说甚深第一义谛。即下金台。礼佛合掌。赞叹世尊。经於七日。应时即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应时即能飞行。徧至十方。历事诸佛。於诸佛所。修诸三昧。经一小劫。得无生忍。现前授记。是名上品中生者)。

深信因果奉大乘  但发无上菩提意  闻法位登十地初  是名上品下生者

(经云。亦信因果。不谤大乘。发无上道。心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及观音势至。与诸眷属。持紫金莲华。化作五百佛。来迎此人。五百化佛一时授手。赞言法子。汝今清净。发无上道心我来迎汝。见此事时。即自见身坐金莲华。坐已华合。随世尊后。即得徃生七宝池中。一日一夜莲华。分开。七日之中。乃得见佛。虽见佛身。於众相好。心不明了。於三七日。复乃了了。闻众音声。皆演妙法。游历十方。供养诸佛。於诸佛前。闻甚深法。经三小劫。得百法明门。住欢喜地。是名上品下生者。是名上辈生想。名第十四观)。

受持五戒八戒齐  修行诸戒回向愿  见佛闻法证无学  是名中品上生者

(经云。若有众生。受持五戒。持八斋戒。修行诸戒。不造五逆。无诸过患。以此善根。回向愿生极乐世界。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比丘眷属围绕。放金色光。至其人所。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赞叹出家。得离众苦。行者见已。心大欢喜。自见己身坐莲华台。长跪合掌。为佛作礼。未举头项。即得往生极乐世界。莲华寻开。当华敷时。闻众音声。赞叹四谛。应时即得阿罗汉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脱。是名中品上生者)。

若人至心一日夜  持戒持齐无破缺  闻法即得须陀洹  是名中品中生者

(经云。若有众生。若一日一夜受持八戒斋。若一日一夜持沙弥戒。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仪无缺。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戒香熏修。如此行者。命欲终时。见阿弥陀佛。与诸眷属。放金色光。持七宝莲华。至行者前。行者自闻空中有声赞言。善男子。如汝善人。随顺三世诸佛教故。我来迎汝。行者自见坐莲华上。莲华即合。生於西方极乐世界。在宝池中。经於七日。莲华乃敷华既敷已。开目合掌。赞叹世尊。闻法欢喜。得须陀洹。经半劫已。成阿罗汉。是名中品中生者)。

孝养父母行仁慈  临终复遇善知识  化生一劫证无学  是名中品下生者

(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养父母。行世仁慈。此人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其广说阿弥陀佛国土乐事。亦说法藏比丘四十八愿。闻此事已。寻即命终。譬如壮士屈伸臂顷。即生西方极乐世界。生经七日。遇观世音大势至。闻法欢喜。过一小劫。成阿罗汉。是名中品下生者。是名中辈生想。名第十五观)。

若人虽不谤尊经  造众恶业无惭愧  化生十劫十地初  是名下品上生者

(经云。或有众生。作众恶业。虽不诽谤方等经典。如此愚人多造恶法。无有惭愧。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大乘十二部经首题名字。以闻如是诸经名故除却千劫极重恶业。智者复教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除五十亿劫生死之罪。尔时彼佛即遣化佛化观世音化大势至行者前。赞言善男子。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作是语已。行者即见化佛光明。遍满其室。见已欢喜。即便命终。乘宝莲华。随化佛后。生宝池中。经七七日。莲华乃敷。时观世音大势至放大光明。住其人前。为说甚深十二部经。闻已信解。发无上道心。经十小劫。具百法明门。得入初地。是名下品上生者)。

若有众生犯众戒  盗取僧祇三宝物  念佛忽托宝莲中  是名下品中生者

(经云。若有众生。毁犯五戒。及具足戒。如此愚人偷僧祇物。盗现前僧物。不净说法。无有惭愧。以诸恶业而自庄严。如此罪人。以恶业故。应堕地狱。命欲终时。地狱众火一时俱至。遇善知识。以大慈悲。为说阿弥陀佛十方威德。广赞彼佛光明神力。亦赞戒定慧解脱知见。此人闻已。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地狱猛火化为清凉风。吹诸天华。华上皆有化佛菩萨。迎接此人。如一念顷。即得往生七宝池中。莲华之内。经於六劫。莲华乃敷。观世音大势至以梵音声。安慰彼人。为说大乘甚深经典。闻此法已。应时即发无上道心。是名下品中生者)。

若作五逆十恶业  应堕地狱受诸苦  临终念佛亦超升  是名下品下生者

(经云。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不善业。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恶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此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佛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此志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徃生极乐世界。於莲华中。满十二大劫。莲华方开观世音大势至以大悲音声。为其广说诸法实相。除灭罪法。闻已欢喜。应时即发菩提之心。是名下品下生者。是名下辈生想。名第十六观)。

今日大众。如佛所说十六观经。劝修九品。求生行门。相与志心。五体投地。归依世间大慈悲父。

南无教主释迦牟尼佛  南无西方阿弥陀佛  南无当来弥勒佛  南无人月佛  南无罗睺佛  南无甘露明佛  南无妙意佛  南无炎明佛  南无一切主佛  南无乐智佛  南无山王佛  南无寂灭佛  南无德聚佛  南无天王佛  南无妙音声佛  南无妙华佛  南无住义佛  南无功德威聚佛  南无智无等佛  南无甘露音佛  南无善守佛  南无利慧佛  南无思解脱义佛  南无音胜佛  南无梨陀行佛  南无善义佛  南无无过佛  南无行善佛  南无文殊师利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又复归依如是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无量贤圣(一拜)。

礼念弥陀道场忏法卷第八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