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金刚三昧经论卷中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新罗国沙门元晓述

无生行品

论曰。菩萨观行成就之时。知自观心顺理修行。非有生心非无生心。亦非有行亦非无行。但为离增益边故假说为无生。不于有生生心。不于无生生心故。为离损减边。亦假说为行。虽非有有行之行。而非无无行之行故。是故立名无生行品。

经曰。尔时心王菩萨闻佛说法出三界外不可思议从座而起叉手合掌以偈问曰。

论曰。别显观行有六分中。第一遣诸境相显无相观竟在于前。此下第二泯其生心明无生行。就文有三。一者正说。二者赞说。其第三明闻说得益。初正说中有其四分。一者往复问答。二者反征问答。三者菩萨领解。四者如来述成。初中有六。一问二答三难四拒五请六释。初中有二。先经家序。心王菩萨者。从体立名。然心王之义略有二种。一者八识之心御诸心数故名心王。二者一心之法总御众德故名心王。今此菩萨入无生行证一心王故。从所体以立名也。今此品中明无生行。所以心王菩萨发问出三界外不可思议者。是出所闻之法以为发问之本。其所闻者谓前品说。今且举后以摄其前。谓最后颂言。超然出三界乃至所成故。

经曰。如来所说义出世无有相可有一切生皆得尽有漏断结空心我是即无有生云何无有生而有无生忍。

论曰。此二颂是问辞。于中初颂领前所说。上半领前一味法印。下半领次一乘所成。后一颂正发问。于中上半牒无生义。下半问无生忍。既无有生。应无忍心故。

经曰。尔时佛告心王菩萨言善男子无生法忍法本无生诸行无生非无生行得无生忍即为虚妄。

论曰。是第二答。答意有二。先示无生忍相。后显有得过失。无生法忍者。达法本无生。是则定慧诸行亦无有生。非于无生。有能忍行。故言非无生行。于中有得能忍之行则乖真忍无住无行。故言即为虚妄。

经曰。心王菩萨言尊者得无生忍即为虚妄无得无忍应非虚妄。

论曰。是第三难。难意而言。若谓有得有忍是虚妄者。则谓无得无忍应非虚妄。反虚妄故。诸学大乘无所得者。作如是计。自谓非妄。为显彼妄故作是难。

经曰。佛言不何以故无得无忍是则有得有得有住是则有生有生于得有所得法并为虚妄。

论曰。是第四拒。于中有二。不者直拒。何以故下第二释拒。拒意而言。若彼意谓无得无忍则虽不得有得有忍之有而犹得其无得无忍之无。既得于无者则心住于无。心既有住即是有生。谓有心生于有所得故。亦违于无生无得。是故说言并为虚妄。

经曰。心王菩萨言尊者云何无忍无生心而非虚妄。

论曰。是第五请。追难路穷意不能诣。故须仰咨。请为将导。

经曰。佛言无忍无生心者心无形段犹如火性虽处木中其在无所决定性故但名但字性不可得欲诠其理假说为名名不可得心相亦尔不见处所知心如是则无生心。

论曰。此下第六为释。于中有四。先开无得道理。次示无生道理。三者举非。四者明是。初中有三。谓法喻合。初言无忍无生心者。是牒正在法忍之心。言心无形段者。显心无所得。形之言体。段之言分。就诸缘中求心体分。若即若离皆无所得。由是道理故无形段。非谓无色形段相也。喻中火性虽处木中者。喻于忍心。虽处理中。其在无所者。就此木中有诸极微。于中都无火性所在。如是理中有恒沙法门。于中求心永无所在。如是火性无处道理。有佛无佛法性常尔。故言决定性故。火性名下义不可得。如是火性虽不可得而其木中非无火性。欲诠此理说火性名。推析此名但有诸字。转求诸字皆无所得。忍心名相当知亦尔。故次合言。心相亦尔。得忍菩萨知心如是。何得于中能取心生。以之故言则无生心。

经曰。善男子是心性相又如阿摩勒果本不自生不从他生不共生不因生无生何以故缘代谢故缘起非生缘谢非灭隐显无相根理寂灭在无有处不见所住决定性故。

论曰。此下第二明无生理。于中有二。先喻次合。喻中有二。先明四不。后显八不。言四不者。待缘故不自生。自种故不他生。无作故不共生。有用故不无生。又复未生时无自故不从自生。已生时已有故不须自生。自既不成。待谁有他。自他既无。何得有共。有因而生。既不可得。何况得有无因而生。如是求生皆无所得。言不因生无生者。明不无因而生。谓不能生因无而果得生也。何以故下次释伏疑。疑者意曰。三不可尔。第三云何。意谓果生种子为亲因。地水为疏缘。此二共合故有果生。云何而言不共生耶。是故问言何以故也。缘代谢故者。明彼二缘先代后谢不得暂停。停时既无则无功用。功用无故俱不生果。如偈说言。诸行皆刹那。住尚无况用。故又求代谢。无生无灭。所以然者。既无暂住则无有生。生无有故。则无有灭。故言缘起非生。缘谢非灭。如是推求隐显皆无。隐者种子在土下故。显者芽茎出地上故。根理寂灭者。推其树根及树干理求生果因毕竟无起。故言寂灭。在无有处不见所住。所以然者。决定性故。决定性义如前所说。

经曰。是决定性亦不一不异不断不常不入不出不生不灭离诸四谤言语道断无生心性亦复如是云何说生不生有忍无忍。

论曰。次明八不。非直法尔。唯前四不亦乃具绝一异等八。所以然者。果种不一。其相不同故。而亦不异。离种无果故。又种果不断。果续种生故。而亦不常。果生种灭故。种不入果。果时无种故。果不出种。种时无果故。不入不出故不生。不常不断故不灭。不灭故不可说无。不生故不可说有。远离二边故不可说为亦有亦无。不当一中故不可说非有非无。故言离诸四谤言语道断。阿摩勒果如是绝言。法忍之心亦不异此。故言无生心性亦如是等也。

经曰。若有说心有得有住及以见者即为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般若是为长夜。

论曰。此是第三举非。谓有说言无生忍心心体可得住于无生。及与能见无生理者。不了心性。直是妄执能障菩提及其般若。是明不得性净菩提能证般若。又菩提者。始起菩提。言般若者。菩提之因。不得觉因故为长夜。无始妄想是大梦故。

经曰。了别心性者知心性如是性亦如是无生行。

论曰。此是第四显是。言了别心性者。即以自心了自心性。如经言。若能以其能取作意还能通达能取作意。如是方乃能缘所缘平等平等。无漏智生通达圣谛故。知心性如者。知自观心体性平等故。是性亦如者。是能知用。用性平等故。如是观心体用平等。无生无灭无始无终。以之故言是无生行。上明四不之无生者。显无生理。理通凡圣。今明知如之无生者。明无生行。行别在圣。在圣之行与理一味。遍通之理与智平等。平等一味故圣人所不能异也。有通有别故圣人所不能同也。不能同者即同而异也。不能异者即异而同也。同者辨同于异。异者明异于同。明异于同者非分同为异也。辨同于异者非销异为同也。良由同非销异故不可说是同。异非分同故不可说是异。但以不可说异故可得说是同。不可说同故可得说是异耳。说与不说无二无别矣。

经曰。心王菩萨言尊者心若本如无生于行诸行无生生行不生不生无行即无生行也。

论曰。此下第二反诘问答。于中有八。一举行难理。二反诘有证。三仰报无证。四反诘有得。五仰报无得。六述无证得。七更陈所疑。八决其所疑。此即第一举行难理。言心若本如无生于行者。举前所说行无生义。谓即前言知心性如是性亦如是无生行。谓无生于生灭之行。即是正举无生行相。言诸行无生者。举理无生。谓诸众生五阴诸行本来无生。生行不生者。明理无生异行无生。谓生起行即空不生非由证理灭心不生。言不生无行者。显理不生类行无生。谓不生门亦无心行。如无生忍无分别行故应即是无生行耶。若如是者一切凡夫莫不证得无生忍矣。

经曰。佛言善男子汝以无生而证无生行耶。

论曰。此是第二反诘有证。诘意而言。汝于入观无生忍时以依诸行无生之理而得无生行耶。所以如是反诘问者。彼以理无生别异行无生而难理无生亦是行无生故。今诘言。汝入观时理行别异。有能所耶。

经曰。心王菩萨言不何以故如无生行性相空寂无见无闻无得无失无言无说无知无相无取无舍云何取证若取证者即为诤论无诤无论乃无生行。

论曰。此是第三奉答无证。于中有三。初明无证。二者举非。三者显是。初中亦二。前标后释。如无生行性相空寂者。是总标句。言性空寂。谓观心体性离生灭相。即前所说知心性如也。相空寂者。观心知用。用相亦如。即前是性亦如之谓也。下以十无释此总句。无见无闻者。心性希夷。夷故绝色非像所表。希故绝声非教所诠也。无得无失者。显空而无所得。遣生而无所失故。如是四无释性空寂也。无言无说者。心行既寂不起言说故。无知无相者。心行寂灭远离二分故。无取无舍者。既无分别无性可取无相可舍故。如是六无释相空寂也。无生行中如是空寂。云何于中而有取证。作是答时自知前难不成难也。举非显是。攻即可知。

经曰。佛言汝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

论曰。此是第四反诘有得。问曰。菩萨未得阿耨菩提。如来何故问汝得耶。解云。此虽未得究竟菩提。而已证得初地菩提。如法华论曰。八生乃至一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谓证初地菩提故。以离三界中分段生死。随分能见真如佛性名得菩提。非谓究竟满足如来方便涅槃故。案云。是约真如佛性说名菩提。能证见故名得菩提。如经言诸法性空即是菩提。此之谓也。

经曰。心王菩萨言尊者我无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菩提性中无得无失无觉无知无分别相无分别中即清净性性无间杂无有言说非有非无非知非不知诸可法行亦复如是何以故一切法行不见处所决定性故本无有得不得云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论曰。此是第五仰报无得。于中有三。谓标.释.结。释中有二。先明所得菩提无所得性。后显能得诸行无能得相。初中言菩提性者。谓真如性虚通无碍性离闇弊故名菩提。于中本无真性可存。亦乃本无妄想可亡。故言无得无失。如是本觉远离思构之觉亦亡率尔之知。故言无觉无知。既无分别之见亦离所行之相。故言无分别相。由如是故非惑所浊。本性离染故言即清净性。纵非生灭所间横非能所所杂。故言性无闲杂。无有言说者。能言所言无不绝故。非有非无者。虽非有如而非无如故。非知非不知者。虽非本觉而非不觉故。菩提性然无可得义。诸可法行已下次显无能得行。如前品说六度之行无非真轨故。言可法亦如是者。同前无得故。一切法行者。六度等行。不见处所者。不见得失觉知乃至有无知不知等所可行处故。与菩提平等平等。所以本无有能得不能得也。云何已下总结无得。

经曰。佛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言一切心行不过无相体寂无生。

论曰。此下第六如来述成。于中有三。一者正述。二者举非。三者显是。初中亦三。总述.别述.后还结成。初言如是如是者。述前无证及后无得。一切已下第二别述。先述无生后述寂灭。言无生者。是无生行。述无能证能得。言寂灭者。是寂灭理。述无所证所得。初言一切心行者。所有出世无分别智相应心行不取诸相证会无相故。言不过无相体于空寂冥然无生故言体寂无生。

经曰。可有识识亦复如是何以故眼眼触悉皆空寂识亦空寂无有动不动相内无三受三受寂灭耳鼻舌身心意意识及以末那阿梨耶亦复如是皆亦不生寂灭心及无生心。

论曰。此是第二述寂灭义。谓诸世间八识空寂。于中有二。一者例前。二者广释。初言可有识识。总摄所有世间八识。如言处处。摄一切处故。亦如是者。空寂之理同前出世心之无生故。何以故下第二广释。眼者眼根。眼触即是遍行中触。依三和生。令三和合欲明散空故偏举之。识亦空者。眼触既空眼识不生故。无有相续迁动亦无刹那不迁故。言无有动不动相。言内无三受者。三受生起本来寂灭故。诸心数中触受相近。有大胜能故举此二通遣余法也。耳鼻舌身者。谓耳耳触耳识等也。心意意识者。是第六识。未来名心。过去名意。现名意识。依随转门举此三名。为显三世皆空寂故。末那梨耶第七第八皆同眼识故亦不生也。广释文竟。次言寂灭心者。近结八识空寂之文。及无生心者。远结体寂无生之文。

经曰。若生寂灭心若生无生心是有生行非无生行内生三受三行三戒。

论曰。此是第二举非。谓有所得。大乘学者不空八识违其寂灭。故言生寂灭心。不知出世心之无生。谓有心生证无相理。故言生无生心。直是世间流转之行而乖出世无生忍行。故言是有生行等也。言三行者。身口意作通善不善。言三戒者。身口意止唯取其善。生此三行三戒为因而生三有具受三受。如是流转不得解脱。

经曰。若寂灭生心不生心常寂灭无功无用不证寂灭相亦不住于无证可处无住总持无相即无三受等三悉皆寂灭清净无住不入三昧不住坐禅无生无行。

论曰。此是第三显是。言若寂灭生心不生者。反前若生寂灭心句。遣诸生心不取生故。心常寂灭无功无用者。反前若生无生心句。离诸生灭起动之相亦无作意分别功用故。不证寂灭相者。虽遣生起之心。不存寂灭相故。亦不住于无证者。虽无取寂灭相不堕无证过故。可处无住者。总明离住著过。诸可住处皆无所住故。可住处者。若遣生起则可住寂灭。若遣有证则可住无证。如是可处皆无住故。总持无相者。总显具功德。谓无生心持诸行德而同一味无差别相故。则无三受等三者。反前内生三受等句。远离流转因果相故。悉皆寂灭者。达三受等本来空故。清净无住者。能达之心无住空故。不入三昧者。能亡世间入定心故。不住坐禅者。亦遣世间住禅静故。若能如是则无生起之心亦无分别之行。故言无生无行也。

经曰。心王菩萨言禅能摄动定诸幻乱云何不禅。

论曰。此是第七陈疑。疑意而言。凡诸禅定能摄掉动之念令定散乱之心。云何出世无生行心亦不入住于禅定耶。如其不禅则应是动。有如是疑故乘彼问也。

经曰。佛言菩萨禅即是动不动不禅是无生禅禅性无生离生禅相禅性无住离住禅动知禅性无有动静即得无生无生般若亦不依住心亦不动以是智故故得无生般若波罗蜜。

论曰。此是第八决疑。言禅即是动者。谓世间禅虽非散乱而取境相。取相心生生起动故。能离如是生动之禅乃能得入理定。故言是无生禅。如是理定性无生动。故言禅性无生。非直无生亦无住寂。故言禅性无住。若有生则是相。有住著则是动。今即反此故言离生禅相。离住禅动。上来诸句明理定相。知禅性下显理智相。唯就一体义分为二。知禅性无有动者。知禅性无生故。无有静者。知禅性无住故。即得无生者。得理无生故。无生般若者。得行无生故。亦不依住者。谓无生智不依理住离能所故。心亦不动者。虽不依理住而非生心动故。由如是智能到彼岸。故言般若波罗蜜也。上来八分合为第二反诘问答。

经曰。心王菩萨言尊者无生般若于一切处无住于一切处无离心无住处无处住心无住无心心无生住如此住心即无生住尊者心无生行不可思议不思议中可不可说。

论曰。此是第三领解。一切处者。一切真俗动寂等处。言无住者。于此一切无所得故。言无离者。于此一切无所不得故。所以然者。彼一切处悉皆非然非不然故。心无住处者。无所住处故。无处住心者。无能住心故。无住无心者。合前二句。以无有处有住之心故。心无生住者。不无无生无住之心故。如此住心者。结前于一切处无住乃至无离。无离之义假说住故。即无生住者。结前心无住处乃至心无生住。住即无住。无住即住故。心无生行不可思议者。离言绝虑故。不思议中可不可说者。以离言亦离离言故。以离言故言不可说。离离言故亦可得说。言可说者。非不然故。不可说者。非是然故。故总说言可不可说。如说言说有可不可。当知其思亦有可不可。但举一边影显之耳。

经曰。佛言如是如是。

论曰。此是第四述成。如前领解非直契当道理。亦乃仰称佛说。所以重言如是如是。长行正说竟在于前。

经曰。心王菩萨闻如是言叹未曾有而说偈言。

论曰。此下第二以偈赞说。于中有二。先序后颂。闻如是言者。闻此一品之内佛言也。

经曰。满足大智尊广说无生法闻所未曾闻未说而今说。

论曰。此下三颂非别颂文但是总叹。于中有四。法喻合结。此是第一法说。赞叹未说而今说者。虽前广说。而今此经言略义丰文省理详。若斯之妙未先说故。

经曰。犹如净甘露时时乃一出难遇难思议闻者亦复难无上良福田最上胜妙药为度众生故而今为宣说。

论曰。此下二句是第二喻。言甘露者不死之药。以喻此经能出生死。次有四句。是第三合。无上良福田者叹能闻者。最上胜妙药者合所闻法。下之二句第四结也。

经曰。尔时众中闻说此已皆得无生无生般若。

论曰。此是第三时众得益。地前凡夫闻说此品能得初地无生忍故。

本觉利品

论曰。一切有情无始已来入无明长夜作妄想大梦。菩萨修观获无生时。通达众生本来寂静直是本觉。卧一如床以是本利利益众生。此品显是道理故名本觉利品。

经曰。尔时无住菩萨闻佛所说一味真实不可思议从远近来亲如来座专念谛听入清白处身心不动。

论曰。别明观行六分之中此下第三明本觉利。依无生行能会本觉。方得普化饶益一切。由是义故次演说之。就文有三。一者广明本觉利益。二者以偈赞颂。三者时众得益。初中有二。一者因动明静略标本利之宗。二者从微至著广说本利之义。初中有三。一者寄身移动以标本利。二者因言往复以标本利。三者放光赞颂本利。初中言无住菩萨者。此人虽达本觉本无起动。而不住寂静恒起普化。依德立号名曰无住。无住之德契合本利。故因此人以表其宗。言一味真实不可思议者。则前品说心无生行不可思议等也。从远近来亲如来座者。其先座处去佛座远。闻前品已迁至近处。表其先时未闻深法。位在凡愚去佛果远。今闻佛说得本觉利。自知当得佛果在近也。专念谛听入清白处身心不动者。已近佛座时专念于谛听。入本清净明白之处。随本觉静身心不动。因此即表入本觉时达本无动得无所得也。

经曰。尔时佛告无住菩萨言汝从何来今至何所无住菩萨言尊者我从无本来今至无本所。

论曰。此下第二因言往复。于中有三。问.答.述成。第二答意明从凡位来至圣位。至圣位时顾寻古今。古在凡位始发趣时自信己心本无起动。起动之本不可得故。今至圣位得无生时证知自心本来无生。生起之本无所得故。故知始从无本处来。今所至处亦无本所。既举无本。当知无末。无末无本者。无来无至矣。但仰顺佛问之辞假寄来至之言。虽复不有来至而非都无来至故。故因来至显无来至。至所来处同无本故。

经曰。佛言汝本不从来今亦不至所汝得本利不可思议是大菩萨摩诃萨。

论曰。此是述成。述成意言。来处至处既同无本。无本处同则无来至。所以然者。来处不异于至处故。本无从来。至处既同于来处故今无所至。又复来处既无本故无来不来。今所至处亦无本故无至不至。既无来无至本来寂静。故言汝得本利不可思议。既得本利自利利他。故言是大菩萨摩诃萨也。

经曰。即放大光遍照大千界而说偈言大哉菩萨智慧满足常以本利利益众生于四威仪常住本利导诸群庶不来去去。

论曰。此下第三如来放光表赞菩萨。于中有二。先经家序。所以放大光明照大千界者。为表得大智慧光明照世间闇令得光明故。证成如来前所赞故。大哉菩萨者。别赞无住菩萨。智慧满足者。以无所知无所不知故。于四威仪常住本利者。如前所序从远近来亲如来座。因此示现本觉利故。不来去去者。寂而恒化故。言不来者。随所导化令得出世不退还故。言去去者。随得不退展转出离而善逝故。

经曰。尔时无住菩萨而白佛言尊者以何利转而转众生一切情识入唵摩罗。

论曰。此下第二广演本利之义。于中有二。一者直广。二者重演。初直广中先问后答。以何利转者。是问能化转利义。问前导诸之句。而转众生等者。是问所化转诸识义。问前去去之句。一切情识即是八识。唵摩罗者。是第九识。真谛三藏九识之义依是文起。如彼章说。

经曰。佛言诸佛如来常以一觉而转诸识入唵摩罗何以故一切众生本觉常以一觉觉诸众生令彼众生皆得本觉觉诸情识空寂无生何以故决定本性本无有动。

论曰。是答正广本利之义。于中有二。先标后释。诸佛如来常以一觉者。是标能化之本。而转诸识入唵摩罗者。是标所化之转。释中有二。正释转释。正释中言一切众生本觉者。释前能化之本一觉。一切众生同一本觉故言一觉。诸佛体此乃能普化故言常以。以此本觉令他觉故。故言常以一觉觉诸众生。令彼众生皆得本觉者。是释所化转入之句。本觉正是唵摩罗识。得本觉者。是释入义。入本觉时觉诸八识本来寂灭。觉究竟故诸识不生。故言诸识寂灭无生。是句正释转诸识句。此文具显本始二觉。谓一切众生本觉等者。是本觉义。觉诸情识寂灭无生者。是始觉义。是显始觉即同本觉也。何以故下第二转释。释前始觉所觉寂灭。虽诸八识随缘动转。而求定性皆无所得。故言决定本性本无有动。本无动故本寂灭也。

经曰。无住菩萨言可一八识皆缘境起如何不动。

论曰。此下第二重演。于中有二。先演始觉。后演本觉。初中亦二。一演诸识空寂。二演诸识无生。前是始觉之所觉。后是能觉之始觉。初中即有六番问答。于中有三。一者前二问答正明空寂。二者第三问答明不同相。三者后三问答明不异相。此初问答明无起动。言可一者。一切之谓。谓一切众生所有八识。皆缘境起者。四缘之中且举缘缘以难不动。

经曰。佛言一切境本空一切识本空空无缘性如何缘起。

论曰。且遣境缘显识无起。

经曰。无住菩萨言一切境空如何见佛言见即为妄何以故一切万有无生无相本不自名悉皆空寂一切法相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身亦如是身尚不有云何见。

论曰。此下第二问答明见是妄。妄故真空。谓境空故见有境即是妄。见亦空故计有见亦是妄。释中有二。总明别显。总明者。阴界等有本不自名我为色等。但由妄心名为色等。是故一切悉皆空寂也。别显中言一切法相亦如是者。谓外山河等六尘法相。一切众生身亦如是者。内色受等五阴之身。身体尚无。何有见用故。

经曰。无住菩萨言一切境空一切身空一切识空觉亦应空佛言可一觉者不毁不坏决定性非空非不空无空不空。

论曰。此下第三番明觉不觉之不同相。问意言觉亦应空者。从缘生识既空。从缘起觉亦空。识既空故其见是妄。觉亦空故其觉亦妄也。佛答意言一切觉者。不坏道理故非可空。不存自性亦非不空。是故觉中无空不空。诸识不尔。妄取诸法违反真理。可空可遣。如是不同。何得相类也。决定性者。谓真如性不可破坏。性自尔故。言不毁者。不取有相。以伤空故。言不坏者。不计无性。以损真故。谓不毁坏于决定性也。

经曰。无住菩萨言诸境亦然非空相非无空相佛言如是彼可境者性本决定决定性根无有处所无住菩萨言觉亦如是无有处所佛言如是觉无处故清净清净无觉物无处故清净清净无色。

论曰。此下三番明不异相。于中前二番明觉与境同相。后一问答显觉与识同相。初中前番明境同觉。谓诸妄境本来不有。既无其有。何有空相。既非有空。何得无空。故言非空相非无空相。以此而言则不异觉。答中言性本决定者。明本不有故非空相。无有处所者。明非有空故非无空也。后番问答明觉同境。觉亦如是者。觉亦缘生。本性空故。答中言清净无觉者。觉空之理离一切相故曰清净。觉性既空空中无觉。如色空中无色相故。前明境同觉者。以境非空非不空义同于前觉非空非不空义。今明觉同境者。以觉性空无相之理同于境空无相之义。二文不同应如是知。

经曰。无住菩萨言心眼识亦复如是不可思议佛言心眼识亦复如是不可思议何以故色无处所清净无名不入于内眼无处所清净无见不出于外心无处所清净无上无有起处识无处所清净无动无有缘别性皆空寂。

论曰。此第三番明识同觉。心眼识者。谓眼识种子积集之心及此种子所起眼识。略举此二标其性空。下就四缘明眼识空。色无处所者。色性自空故。清净无名者。空中无色故。不入于内者。不与眼根作境界故。是明所缘缘空也。眼无处所清净无见者。眼性空中无眼根故。不出于外者。无能行于色境界故。是明增上缘空也。心无处所清净无上者。种子空中无种子故。四缘之内为上首故。无有起处者。无亲起识之处所故。是明因缘空也。识无处所清净无动者。既无三缘眼识不起故。无有缘别者。以无缘色了别识故。是明等无间缘及眼识空。缘者前灭之缘。别者后生了别。此二皆空故言无有。如是四缘及识皆空故。总结言性皆空寂。如说眼识四缘皆空乃至意识应如是说。谓法无处所清净无名不入于内。意无处所清净无见不出于外。心无处所清净无上无有起处。识无处所清净无动无有缘别性皆空寂。此中意者是第七识。此中心者是第八识。是明八识。皆悉空寂所以同于一切觉空也。

经曰。性无有觉觉则为觉善男子觉知无觉诸识则入何以故金刚智地解脱道断断已入无住地无有出入心处无在决定性地其地清净如净琉璃性常平等如彼大地觉妙观察如慧日光利成得本如大法雨入是智者是入佛智地入智地者诸识不生。

论曰。是第二明诸识不生。欲明本随无明诸识生起。今随始觉还归心源。归心源时诸识不起。识不起故始觉圆满。于中有二。略标广释。标中亦二。初言性无有觉觉即为觉者。是标始觉圆满章。觉知无觉诸识则入者。是标诸识不生章。言性无有觉者。谓空性中非但无识亦无始觉。觉知无觉之理则为始觉之智故言觉则为觉。言觉知无觉者。牒前始觉。始觉圆时八识不起。随觉无觉无诸识故。随觉究竟归心源故。故言诸识则入。何以故下释中有二。先明因满。后显果圆。金刚智地者。谓等觉位始觉因满。金刚喻定义如前说。今约觉因名金刚智。解脱道断者。不生因满。然此中断有其二义。若对生得无明住地。即金刚心为无间道。妙觉初心为解脱道。无间道时与无明俱。解脱道起方能正断。若对诸识戏论种子。则其前心为无间道。与彼种子俱起俱灭。最后一念金刚喻定是解脱道。正断种子。今约断其种子义门故言金刚解脱道断。此时现有异熟识者。由其前念种子所生。生起因果不同时故。此后异熟不更生者。此时已断一切种故。故知此言解脱道断正是诸识不生之因。次显其果。于中有二。先明觉圆满。后显识不生。初中言断已入无住地者。金刚解脱断种子已即入妙觉无住之地。二谛之外独在无二故言无住。无住之心双泯二谛故无出俗入真之异。既无出入不在空有故言心处无在。无在之处唯是一心。一心之体本来寂静故言决定性地。一心显时八识皆转。故于是时四智圆满。所以然者。即此一心离闇成明。明白清净无影不照故言其地清净。如净琉璃。是显大圆镜智之义。即此一心远离二边通达自他平等无二故言性常平等。如彼大地。是显平等性智之义。如是一心无所观故于诸法门无不观察。故言觉妙观察。如慧日光。是明妙观察智之义。如是一心无所作故于利他事无所不作。故言利成得本如大法雨。雨润万物令成果实。此智亦尔。利他事成令得本觉。是明成所作智之义。四智既圆是始觉满也。入是智者已下次显诸识不生。得是四智正是妙觉之位。故言是入佛智地。是时既归一心之源。八识诸浪不更起动故。入智地者诸识不生也。上来二分演始觉竟。

经曰。无住菩萨言如来所说一觉圣力四弘智地即一切生本根觉利何以故一切众生即此身中本来满足。

论曰。此下第二演本觉义。于中有二。一者正明。二者遣著。初中亦二。先明本觉无二之理。后示除障入证之门。初中亦二。先问后答。问中言一觉圣力四弘智地者。领次前说四智之义。始觉圆满即同本觉。本始无二故名一觉。无所不为故言圣力。一觉之内俱四大智持诸功德。故言智地。如是四智同一心量皆无不周。故名弘智。如是一觉即是法身。法身即是众生本觉。故言即一切生本根觉利。本来具有无量性德熏众生心作二种业。故名本利。由是本觉无二义故无一众生出法身外。故言即此身中本来满足。

经曰。佛言如是何以故一切众生本来无漏诸善利本今有欲刺为未降伏。

论曰。是答述许所问。明本觉中无量性德不为三漏之所染动。故言本来无漏。以此为本生诸善利。故言诸善利本。虽有本觉而由客尘欲刺所覆故。今未得自本觉耳。

经曰。无住菩萨言若有众生未得本利犹有采集云何降伏难伏佛言若集若独行分别及与染回神住空窟降伏难调伏解脱魔所缚超然露地坐识阴槃涅槃。

论曰。此下第二示其除障入证之门。于中有二。先问后答。问中言采集者。明三有欲取生死果故言采。此诸烦恼与心相应故言集。从无始来现行不绝故言难伏。治道方生其力微劣。云何能伏。如是疑也。答中有三。先出所伏。次明能伏。后显降伏所得胜利。若集若独行者。众生心行粗细不定。或时烦恼相应故集。或时离惑心行故独。离烦恼时犹有法执分别。烦恼俱时即为烦恼所染。故言分别及与染也。次明能伏。谓。依佛经回其心神。遣人法相住二空理。故言回神住空窟。此心方起而顺道理。故有胜能。彼惑无始而逆道理故不能敌。故言降伏难调伏。是明地前伏除二障。由是伏道入断道位。渐拔种子乃至永尽。永尽之时远离四魔。故言解脱魔所缚。次明降伏所得胜利。胜利有二。谓菩提果及与果果。菩提果者。超出有漏五阴聚落坐于道场得无上觉。故言超然露地坐。言果果者。以无上觉证大涅槃。觉知无觉诸识皆入。故言识阴般涅槃也。

经曰。无住菩萨言心得涅槃独一无伴常住涅槃应当解脱。

论曰。此下第二遣著。于中有二。先明无住以遣有住之著。后示无得以除有得之执。初中有二。先问后答。问中言独一者。八识转时成一觉故。言无伴者。人法二执斯远离故。无伴之觉常住于涅槃。常住之智解脱一切缚。有作是执故作是问也。

经曰。佛言常住涅槃是涅槃缚。何以故。涅槃本觉利。利本涅槃。涅槃觉分即本觉分。觉性不异涅槃。无异觉本无生涅槃。无生觉本无灭涅槃。无灭涅槃本故无得涅槃。涅槃无得。云何有住。善男子。觉者不住涅槃。何以故。觉本无生。离众生垢。觉本无寂。离涅槃动。住如是地。心无所住。无有出入。入唵摩罗。

论曰。是答正遣有住之执。于中有二。初略破执。后广显理。初中言常住涅槃是涅槃缚者。设有常觉住于涅槃即是执著缚于涅槃。云何常住是解脱耶。何以故下广显道理。理无住故有住违理。违理之心非缚是何。释意如是。于中有二。先约本觉以明无住。后约始觉以显无住。初中约无异义以明无得无住。此无异义有其四种。一者本理无异。如经涅槃本觉利。利本涅槃故。是明涅槃。是本觉利。此本觉利是本涅槃。其始觉者即同本觉。所以无异故无得也。二者觉分无异。如经涅槃觉分即本觉分。是明涅槃众德。即是本觉之德。无异无得如前说也。三者一味无异。如经觉性不异涅槃无异。是明觉性一味无差别相。即是涅槃之无差别。四者无二无异。如经觉本无生。涅槃无生觉本无灭涅槃无灭。是明本觉本无生灭。即是涅槃之无生灭。由是四种无异道理本无异故无得涅槃。是明无能得涅槃觉。次言涅槃无得者。是明涅槃无所得义。既无能得所得。何有能住所住。以之故言。云何有住。即显常住不应道理。次约始觉以明无住。先标后释。言觉者者。谓始觉者。释中言觉本无生者。觉知生死本来无生。所以离著生死之垢也。言觉本无寂者。觉知涅槃本无寂静。所以离入涅槃之动。心无所住者。不住生死及涅槃故。无有出入者。不见俗有及真空故。入唵摩罗者。一心之体离二边故。归此心源故名为入。如是无住方得解脱。故住涅槃不离缚也。

经曰。无住菩萨言唵摩罗识是有入处处有所得是得法也。

论曰。此下第二遣有得执。于中有四。一者正明无得。二者重遣疑情。三者领解。四者述成。初中有二。先问后答。依前入言如言取义。谓无垢识有所入处。入时证得故有所得。有作是疑故作是问。

经曰。佛言不。何以故。譬如迷子手执金钱而不知有。游行十方经五十年。贫穷困苦。专事求索。而以养身。而不充足。其父见子有如是事。而谓子言。汝执金钱何不取用。随意所须皆得充足。其子醒已。而得金钱。心大欢喜。而谓得钱。其父谓言。迷子汝勿欣怿。所得金钱是汝本物。汝非有得。云何可喜。

论曰。是答正明无得之义。于中有三。谓法.喻.合。初言不者。总非有得。何以故下喻显无得。于中有四种喻。一者迷子不知有金钱游行贫苦喻。二者其父示子有金钱令得充足喻。三者喜得金钱喻。四者告非有得喻。初喻中言迷子者。谓诸众生迷自心源。如来大悲如视一子。故喻迷子。法华穷子局喻声闻。此中迷子通喻群生。手执金钱者。喻诸妄识。五缚烦恼执著分别。覆自净心不知有故。游行十方者。遍计五相及五事故。经五十年者。受五阴生五十恶故。贫者少有世间善故。穷者都无出世财故。困者或堕三途受剧苦故。苦者或生人天受轻苦故。专事求索者。求世间乐作福业故。而以养身者。受人天乐而受用故。而不充足者。受世间乐弥增渴爱盛必有衰无义利故。第二喻中其父见子者。佛归心源同体大悲。为诸众生作慈父故。有如是事者。有如初喻所说事故。而谓子言者。为众生说大乘教故。汝执金钱何不取用者。示有净心应信解故。随意所须皆得充足者。若用净心本觉胜利法身慧命得圆满故。第三喻中其子醒已者。闻大乘教而生信解。位在地前故。而得金钱者。得入初地正通达位。证见佛性本觉利故。心大欢喜者。后得智中念当现得生极喜故。而谓得钱者。出观失念有漏心中故起法执。谓有得故。第四喻中所得金钱是汝本物者。示其所证本觉之利本来属汝非始有故。汝非有得云何可喜者。既本属汝非今始得。不宜于得生著心故。汝勿欣怿者。遮其分别。谓有所得于中生著而欣怿故。

经曰。善男子唵摩罗者亦复如是本无出相今则非入昔迷故非无今觉故非入。

论曰。是第三合。于中有二。总合别合。总合中言唵摩罗者。此云无垢。本觉本净性无改转似彼金钱性无改故。又金有四义喻。本觉中常乐我净通合四喻中金钱也。别合中有四句。本无出相者。合初喻中手执金钱故。今即非入者。合第三喻而得金钱。昔迷故非无者。合第二喻。汝执金钱何不取用。是昔迷故不用。而手执故非无也。今觉故非入者。合第四喻。是汝本物汝非有得。今觉本物不出自心。既本不出何得有入。非有入故非有得也。

经曰。无住菩萨言彼父知其子迷云何经五十年十方游历贫穷困苦方始告言佛言经五十年一念心动十方游历远行遍计。

论曰。此下重遣疑情。三番问答次第遣疑。此初番者。问依喻疑。答就法遣。答意而言经五十年。喻于一念心动。十方游历。喻于远行遍计。斯则一念之顷遍计诸法。即于此念其父告言。告言之时即得醒悟。念究竟时得无所得。如觉金钱而无所得。所以父告非为经久。但为显一念具五十恶故。喻中说经五十年耳。答意如是。是义云何。谓由无明力而起四相。四相无明和合力故。能动一心生住异灭。一心既动带此四相。是故说名一念心动。如起信论云。自性清净心因无明风动。乃至广说。于中委悉。如彼记说。

经曰。无住菩萨言云何一念心动佛言一念心动五阴具生五阴生中具五十恶。

论曰。是第二番遣第二疑。显所治恶。欲明一念四相摄诸生死故具五阴有五十恶。云何五阴具五十恶。谓识阴有八。即是八识。受想二阴随识各八。行阴有九。八是相应。一不相应。色阴十七合为五十。言十七者。能造四大。所造十三。谓五根.五尘.法处所摄有三种色。如显扬说。谓律仪色.不律仪色.及定自在所生色故。且就一门立为五十。如是五十是真实恶。皆是流转违涅槃故。对彼涅槃真实善故。

经曰。无住菩萨言远行遍计游历十方一念心生具五十恶云何令彼众生无生一念佛言令彼众生安坐心神住金刚地静念无起心常安泰即无一念。

论曰。是第三番遣第三疑明能治道。令彼众生者。十信已前一切众生故。安坐心神者。十住已去安心三空决定不退名安坐故。住金刚地者。初地已上证得法身。离诸灭坏如金刚故。静念无起者。等觉位中觉其动念本来寂静令不起故。心常安泰者。至妙觉位得见心源无起无灭。本无动念。无始无终。无起灭故常。无动念故安。无始终故无不泰然。如是修行得究竟觉。即无生死一念四相。以之故言即无一念。为显是义故。起信论说言。初发意菩萨等觉于念异念无异相。以舍粗分别执著相故名相似觉。如法身菩萨等。觉于念住念无住相。以离分别粗念相故名随分觉。如菩萨地尽满足方便一念相应。觉心初起心无初相。以远离微细念故。得见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觉。案云。此中得见心性心即常住。即释此经心常安泰之句。余句准释如前应知。上来大分演本觉竟。

经曰。无住菩萨言不可思议觉念不生其心安泰即本觉利利无有动常在不无无有不无不无不觉觉知无觉本利本觉觉者清净无染不变不易决定性故不可思议佛言如是。

论曰。此是第三领解第四述成。不可思议者。总领叹深。下别领解。于中有二。先领言句。后领义理。言觉念不生其心安泰者。领前静念无起心常安泰之句。此是始觉之究竟处。下领义理云。即本觉利者。领无始觉异本觉义。如论说云。若得无念者。即知心相生住异灭以无念等故而实无有始觉之异。以四相俱时而有皆无自立本来平等同一觉故。案云。实无始觉之异者。是释经中即本觉利之句。四相俱时而有皆无自立本来平等者。是释经中利无有动。如是始觉觉知无异故。以能得常在不无。言常在者。直谓不无。然此中言常而无当有。故言无有不无。既无当于有始觉故。虽不无觉而不有觉。故言不无不觉。觉知如是无觉道理。即知始觉不异本觉故。觉知无觉本利本觉。如是究竟觉知之者。远离无明所覆故清净无染。清净者。本来净故。无染者。今离染故。永无生住异灭故不变不易。不易者。无生住故。不变者。无异灭故。若如是者。即同真际等于法性。故言决定性故。既同平等离言绝虑。故言不可思议。前已言不思议。今重言不思议者。亦不可思议于不可思议故。佛言如是者。第四述成文。如前所领解。不违道理故。

经曰。无住菩萨闻是语已得未曾有而说偈言尊者大觉尊说生无念法无念无生心心常生不灭一觉本觉利利诸本觉者如彼得金钱所得即非得。

论曰。此是第二以偈赞颂。颂中有三。初之二句总赞能说。次有四句颂前法说。后有二句颂彼喻说。初言说生无念法者。说诸众生成无念法究竟觉故。无念无生心者。无生死念成无生心故。言心常生不灭者。略颂演文。彼言心常安泰乃至常在不无故。生之言在。灭之言无。故一觉本觉利利诸本觉者者。彼诸众生无无本觉。是故说言诸本觉者。下之二句颂前四喻。总颂可知。

经曰。尔时大众闻说是语皆得本觉利般若波罗密。

论曰。此是第三闻法得利。随所说义随得利故得本觉利。始觉般若平等无异。如前说故。

入实际品

论曰。言实际者。离虚之称。究竟之义离幻究竟故名实际。依教修理。理入行入。故名为入。然实际以无际为际。二入是无入之入故名入实际品。

经曰。于是如来作如是言诸菩萨等本利深入可度众生。

论曰。别明观行六分之中第三依本利物分竟。此下第四从虚入实。又前品明心生灭门。今此品显心真如门。就文有四。一者略标大意。二者广显道理。三者身子领解。四者时众得益。初中有二。先开令入方便。后示所入实际。开方便中总标别开。此文总标令入大意。

经曰。若后非时应如说法时利不俱顺不顺说非同非异相应如说引诸情智流入萨般若海无令可众挹彼虚风悉令彼庶一味神孔。

论曰。此是第二别开方便。于中即开四种方便。一者知时方便。二者识机方便。三者引入方便。四者出离方便。知时方便者。如经若后非时应如说法时利不俱故。后有三义。佛灭度后故。正法灭后故。五重五百中后五百岁故。言非时者。非纯熟时故。非易悟时故。异见盛兴相非时故。若于如是非时直应真如说法不当彼时无所利益。时利不并故言不俱。是为知时方便。识机方便者。如经顺不顺说非同非异相应如说故。顺不顺说者。若直顺彼心说则不动邪执。设唯不顺说者则不起正信。为欲令彼得正信心除本邪执故。须或顺或不顺说。又复直顺理说不起正信。乖彼意故。不顺理说。岂生正解。违道理故。为得信解故顺不顺说也。若诸异见诤论兴时。若同有见而说则异空见。若同空执而说则异有执。所同所异弥兴其诤。又复两同彼二则自内相诤。若异彼二则与二相诤。是故非同非异而说。非同者。如言而取皆不许故。非异者。得意而言无不许故。由非异故不违彼情。由非同故不违道理。于情于理相望不违故言相应如说。如者而也。引入方便者。如经引诸情智流入萨般若海故。诸情者。大小情欲差别故。诸智者。空有知见差别故。引接此辈皆顺道流。令入一觉一切智海。无上菩提深广义故。如百川流同入大海。大海深广同一味故如是名为引入方便。出离方便者。如经无令可众挹彼虚风悉令彼庶一味神孔故。挹者斟也。是取纳义言虚风者。谓游空风。能起诸浪。喻诸境界动诸识浪。可度众生挹境界风故。从前来诸识浪转。今无令挹识浪静息也。庶者庶几。是希望义。言神孔者。谓神仙窟。远离城邑无事闲静长生之处。喻大涅槃不死之宅。圆寂平等故名一味。令彼众生希大涅槃。止诸识浪出离流转。如是名为出离方便。

经曰。世间非世住非住处五空出入无有取舍何以故诸法空相法性非无非无不无不无不有无决定性不住有无非彼有无凡圣之智而能测隐诸菩萨等若知是利即得菩提。

论曰。是示所入道理。于中有四。一者略明。二者重释。三者偏执不当。四者达者胜利。初中言世间非世者。世间五法无所有故。住非住处者。常住涅槃无所得故。修观行者达五空时。出有入空故言出入。入空之时不取空性。虽不取空而不舍空。以之故言无有取舍。既入五空。何故不取。若无取者如何不舍。为答是问故。第二释诸法空相法性非无。故说入空。非无不无不无不有。故无取舍。言非无者。谓法性理。不同免角故。言不无者。谓观行者而不遣故。不遣之者非无理故。言不有者。谓观行者亦不存故。不存之者非有理故。法性如是非定有无。是故达者不住二边。故言无决定性。不住有无。由是道理故无取舍。第三中言非彼有无凡圣之智者。凡夫存有而背于空。二乘背有而趣空寂。如是不离有无之智而能测量安隐法性者。无有是处故言非也。第四中言诸菩萨者。地前菩萨若知法性不有不无者。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故切言即得菩提。谓即发心知法性时。是时即得无上菩提。是义出华严经发心功德品也。上来诸文每言决定性故。何故此中乃言无决定性是不相违。所以然者。无决定义无改定故。

经曰。尔时众中有一菩萨名曰大力即从座起前白佛言尊者如如所说五空出入无有取舍云何五空而不取舍。

论曰。此下第二广显道理。于中即以四门分别。一显实际义。二明趣入义。三开入之阶位。四示入之方便。初中亦四。一名五空。二明三空。三明空是真。四明真是如。初中有二。先问后答。问者名大力者。此人得入实际法门。遍周法界。无所不为得大自在。故名大力。故于是门开发显扬。言如如者。佛所说言契当如理故。前如是当义。后如是道理。先领后问。问其二义。一问五空法门。二问无取舍义。

经曰。佛言菩萨五空者三有是空六道影是空法相是空名相是空心识义是空菩萨如是等空空不住空空无空相无相之法有何取舍入无取地即入三空。

论曰。如其次第答前二问。五空即显三种真如。何等为三。一流转真如。二实相真如。三唯识真如。是义具如显扬论说。此中前二空即前二真如。后三空是第三真如。是义云何。初三有是空者。由三有爱流转三界。三界流转无前后性。刹那无住空无所得。即是流转真如门也。第二六道影是空者。由善恶业各二品故。六道果报似本现影。影无离本空无所得。即是实相真如门也。后三唯识真如门者。前二是遣所取义名。名义互客不成实故。后一是遣能取心识。能所相待不独立故。唯识道理最难可入。故开三空遣其能所。能所空故得无分别。菩萨已下答第二问。如是等空者总举五空辨其理智。空不住空者。空智无住与理平等故。空无空相者。空理无相与智平等故。理智平等无能所相。何容取舍于其间哉。所以入中即入三空。无取地者。谓十地也。

经曰。大力菩萨言云何三空佛言三空者空相亦空空空亦空所空亦空如是等空不住三相不无真实文言道断不可思议。

论曰。此一问答是明二空。空相亦空者。空相即是遣俗显真。平等之相亦空。即是融真为俗。空空之义如销真金作庄严具。如涅槃经言。是有是无是名空空。是是非是是名空空。是明俗谛有无是非差别之相是空空义。空于平等空显俗差别故。故此差别名为空空。空空亦空者。空空即是俗谛差别。亦空还是融俗为真也。如销严具还为金瓶。第三中言所空亦空者。谓初空中空所显俗。第二空中空所显真。此二无二故言亦空。是融一谛显一法界。一法界者。所谓一心。然初空门内所遣俗者是所执相。第二空中所融俗者是依他相。俗有二种相故所遣所融非一也。又初门内遣俗所显之真。第二空中融俗所显之真。此二门真唯一无二。真唯一种圆成实性。所以遣融所显唯一。第三空者非真非俗非二非一。又此三空。初空显俗谛中道。次空显真谛中道。第三空显非真非俗无边无中之中道义。言如是等空者。总举三空。不住俗相。不住真相。亦不住于无二之相。故言不住三相。如是不住究竟显实故言不无真实。虽不无实而非有实。由如是故文言道断。道断之言亦不可寄故亦说言不可思议。

经曰。大力菩萨言不无真实是相应有。

论曰。此下第三明空不无真而不有真义。先问后答。问意而言。凡言有无必也相对。不有必无。不无即有。若言不无真实之理则应是有真实之理。凡诸学者每作是计。为遣彼执故作是问。

经曰。佛言无不住无不无不有不有之法不即住无不无之相不即住有非以有无而诠得理菩萨无名义相不可思议何以故无名之名不无于名无义之义不无于义。

论曰。答中有二。一者正答。二者叹深。初中言无不住无者。先言不无真实句中谓无之名不住无义。是故不无之名亦不当于有义。以之故言不无不有。是明无名之名不当有义之义不有之法不即住无者。虽融俗为真而不守真无之法故。不无之相不即住有者。虽融真为俗而不守俗有之相故。以真俗不住有无故。不无真实无二之理。真俗不无二谛故。不有真实无二之理。故言非以有无而诠得理。是明无义之义不称有名之名。菩萨已下第二叹深。于中有二。直叹释叹。无名之名不无于名者。佛所说名不当有义之义故为无名之名。而当无义之义故言不无于名也。无义之义不无于义者。佛所体义不称有名之名故为无义之义。而称无名之名故言不无于义也。如是不有名义而亦不无名义。由是道理不可思议也。

经曰。大力菩萨言如是名义真实如相如来如相如不住如如无如相相无如故非不如来众生心相相亦如来众生之心应无别境。

论曰。此下第四明真不有如而无不如义。于中有二。先问后答。问中亦二。先立道理。后问所疑。言如是名义者。如前所说不可思议之名义相。名义相称无倒无变故名真实。如是名义远离能所一味平等故名如相。如是名义平等如相诸佛如来所体故言如来如相。如不住如者。是明无名之如名当于无如之如义。如无如相相无如故者。无如相之如相称于无名之如名。如是称当能所平等故。若名若义非不如来也。相无如者。如相无如。如相正是无相为相。当知如无如相是明不有如之无相。相无如者。是明不有无相之如。如之体相虽是不有而亦不无如之体相。如是无如相之如相方称无名之如名也。众生心相相亦如来者。谓诸众生分别心相相即非相无不平等。是故彼相亦是如来。上来正立平等道理。次言众生之心应无别境者。是问所疑。众生心相既是如来。则众生心应无别境。无别境者。即无分别。无分别故应无染污。无染污故即无三界。有作是疑故作是问。

经曰。佛言如是众生之心实无别境何以故心本净故理无秽故以染尘故名为三界三界之心名为别境是境虚妄从心化生心若无妄即无别境。

论曰。是答所疑。先与后夺。与者就自性净。本无染故。夺者约随他染。有别境故。自性净者。如宝性论引经说言。善心念念灭不住非烦恼所染。不善心念念灭不住非烦恼所染。烦恼不触心心不触烦恼。云何不触法而能得染心。乃至广说故。即是染而不染门也。随他染者。夫人经言。自性清净心难可了知。彼心为烦恼所染亦难可了知。即是不染而染门也。心本净故理无秽故者。自性净心本觉之理非诸尘秽之所入故。以染尘下夺其所问。于中先显不觉染尘。后对不觉略示始觉。不觉中言以染尘故名为三界者。住地烦恼略有三种。谓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以此住地起三界爱。三界爱故三界心生。由是妄心。变作虚境。以之故言从心化生。次明始觉。心若无妄者。依理观行妄心不生故。即无别境者。妄作境界随心灭故。上来四门合为第一广实际义。

经曰。大力菩萨言心若在净诸境不生此心净时应无三界佛言如是菩萨心不生境境不生心何以故所见诸境唯所见心心不幻化即无所见。

论曰。此下第二广趣入义。于中有四。一者总明趣入。二者别显趣入。三者入之离过。四者入之离边。初中有二。先问后答。问中言此心净时应无三界者。初地已上证见本净故。随所应得三界灭无。三界事相者。或于初地或第八地而得灭无。三界自性者。等觉位中而得灭无。三界习气至妙觉位方得灭无。此义具如二障章说。答中总许故言如是。三界灭无时心境不相生。所以然者。唯心妄见变作境界。心无妄时则不作境。境界无故不生心也。

经曰。菩萨内无众生三性空寂则无己众亦无他众乃至二入亦不生心得如是利即无三界。

论曰。此下第二别明趣入。于中有二。一者总标举数。二者问答别显。此是初文。内无众生者。谓十住位得内人空故。三性空寂者。十行位中得内法空故。则无己众亦无他众者。十回向位得平等空遍遣自他人法众故。所言众者。众生名众。五阴之法亦名五众故。是相似空未得真证。乃至二入者。通举地前地上入数。

经曰。大力菩萨言云何二入不生于心心本不生云何有入佛言二入者一谓理入二谓行入理入者深信众生不异真性不一不共但以客尘之所翳障不去不来凝住觉观谛观佛性不有不无无己无他凡圣不二金刚心地坚住不移寂静无为无有分别是名理入。

论曰。此下问答别显。问中有二。先问后难。答中亦二。先答后通。答中有三。牒数列名次第辨相。此中理入者。顺理信解未得证行故名理入。位在地前。行入者。证理修行入无生行故名行入。位在地上。理入文中有其四句。深信已下乃至翳障。是十信入。不一者。谓众生相不异真性而非一故。不共者。非亦一亦异故。第二句言不去不来凝住觉观者。是十住入。悟众生空故不来去。于人空门静住其心觉察佛性无去来故。第三句言谛观佛性不有不无者。是十行入。已得法空依法空门谛观佛性。不有法相不无空性故。第四句言无己无他凡圣不二等者。是明十回向位。理入已得自他平等空故心如金刚坚住不退。梵网经中名十金刚。仁王经中名十坚心。是十回向之异名也。

经曰。行入者心不倾倚影无流易于所有处静念无求风鼓不动犹如大地捐离心我救度众生无生无相不取不舍。

论曰。是明地上证入之行。心不倾倚者。如理智心不攀缘故。攀缘之心不生起故。影无流易者。如理之境离三际故。流变境像不复现故。所有一切世间福乐乃至菩提大涅槃果。于是一切皆无愿求。通达平等无此彼故。故非境界风所鼓动。是明自利行入。捐离己下令他入行。以证二空离人法相故。能普遍救度一切。虽心无生亦无境相。而不取其寂灭之性恒不舍于一切众生。以之故言不取不舍。如是二行名为行入。

经曰。菩萨心无出入无出入心入不入故故名为入。

论曰。此是第二通彼所难。证理之心远离生灭无始无终故心无出入。无出入已亦无昔日出入之心故无出入心。去昔有出入心。入此不出入心故言入不入故故名为入。如是前难得善通也。

经曰。菩萨如是入法法相不空不空之法法不虚弃何以故不无之法具足功德非心非影法尔清净。

论曰。此下第三能入离过。于中有二。略明广释。此即略明。如是入法者。谓入实际无出入法。是不无法能所平等离诸过患具诸功德。非心非影者。心境平等离能所故。法尔清净者。无始无终离诸相故。

经曰。大力菩萨言。云何非心非影。法尔清净。佛言。空如之法。非心识法.非心使所有法.非空相法.非色相法.非心不相应法.非心无为相应法.非所现影.非所显示.非自性.非差别.非名.非相义。何以故。如故非如之法亦无无如无有无如非无如有。何以故。根理之法非理非根。离诸诤论。不见其相。菩萨如是净法。非生之所生生。非灭之所灭灭。

论曰。此下第一广释离过。先问次答三领四述。答中有二。先释非心非影之句。后释法尔清净之句。初中亦二。先明入法离诸心影。后明心影无非如理。初中言空如之法者。入实际时远离诸相曰空。能所平等曰如。如是入法离诸心影。心影差别略有六双。一者心及心所为双。二者虚空与色为双。三者不相应行及诸无为为双。四者影像及与本质为双。五者自性差别为双。六者名言及与相义为双。此六双中初之一双能缘心类。后五双者所缘影类。离此六双故非心影。如其次第有六双句。非心识法者。以离八识心故。非心使所有法者。以离六位心所有法故。非空相法者。离无色相虚空法故。非色相法者。离显形表三种色故。非心不相应法者。离二十四不相应行故。非心无为相应法者。离余七种无为法故。依心所显故名心无为。三种无为之相相应法故名相应法。亦离三种真如法者。入证门中无三别故。非所现影者。离方便观之所显现本法同分之影像故。非所显示者。亦离影像之所显示本质之法骨锁等故。非自性者。离色心等之自性故。非差别者。离无常等差别相故。非名者。离名句文能诠相故。非相义者。离名所诠相当名之义故。何故离此六双相者。能所平等无差别故故言如故。非如之法已下第二明心影法无不如理。非如法者。谓前所非六双法相。亦无无如者。如理遍通故。无有无如者。无一有相之法而无如理者故。非无如有者。设有无如之法可得为有。既非非如之法不得为有故。何以故下释非有义。根者。树根喻于种子。理者。木理喻于现法。如前庵罗果喻中说。离诸诤论不见其相者。觉慧求之无所得故。上来二分广非心影。如是净法已下次广法尔清净。非生之所生生者。离生相故体非生故下句亦尔。离灭相故体非灭故。如是净法离有为相无生无灭无始无终。由是义故法尔清净也。

经曰。大力菩萨言不可思议如是法相不合成不独成不羁不伴不聚散不生灭亦无来相及以去相不可思议。

论曰。此是第三领解。不合成者。非心非心所。心与心所别体相应故。不独成者。非自性非差别。是二义别无二体故。不羁者。非名非义故。名义互为客故。不伴者。非影质故。影质相类而为伴故。不聚散者。非空非色故。聚集为色散坏为空故。不生灭者。非不相应非无为故。不相应行是生起故。诸无为法灭所显故。此领前说离六双义。亦无来相者。非生之所生生故。及以去相者。非灭之所灭灭故。是领后说法尔清净。初言不可思议者。非如之如离心言故。后言不可思议者。离心之心亦离二故。

经曰。佛言如是不可思议不思议心心亦如是何以故如不异心心本如故。

论曰。此是第四述成。如其次第述彼二种不思议句。所言心者。谓入证心。无心之心入于不入故不思议。如不异心者。释前不思议。心本如故者。释后不思议也。

经曰。众生佛性不一不异众生之性本无生灭生灭之性性本涅槃性相本如如无动故。

论曰。此下第四所入离边。于中有二。先明佛性离一异边。后显如如离有无边。初中有二。略明广显。此即略明。此中亦二。先离一异。后释离异。离一异者。谓众生与佛性不一亦。不异故。言佛性者。真如佛性。如涅槃经言。佛性者名第一义空故。若一若异皆有过故。众生之性本无生灭者。此下释离异义。不一之义易可见故。此句明人不异佛性。生灭之性性本涅槃者。是明生死不异涅槃故。性相本如如无动故者。众生人性生灭法相本来是如故不异也。

经曰。一切法相从缘无起起相性如如无所动因缘性相相本空无缘缘空空无有缘起一切缘法惑心妄见现本不生缘本无故心如法理自体空无如彼空王本无住处凡夫之心妄分别见。

论曰。此下第二广显。此中唯广离异边义。一切法相从缘所生。一切果法从缘有故即无生起。起相性如如无所动也。下明能起诸缘亦空。因缘性相相本空无者。种子因缘无所有故。缘缘空空无有缘起者。所缘缘法非一众多莫不皆空故曰空空。是故无缘之能起也。一切缘法惑心妄见者。谓增上缘等无间缘唯心妄见故亦空也。现本不生缘本无故者。结成二空。缘所现果本来不生。能起诸缘本来无故。心如法理自体空无者。前说因果是所取法。所取法无故能取心亦空。如说所取法空道理。能取心体亦如是故。上来法说。下引譬喻。言空王者空有二。一者空界谓明暗色。二者空王谓虚空法为一切色之所依故。如王为诸民之所依故说虚空名为空王如是空王本无住处。而凡夫心妄计分别。此处虚空彼处虚空唯是妄见。无此无彼。因果诸法当知亦尔。妄心所取无因无果。是约遍计所执因果。而作是喻妄见处故。

经曰。如如之相本不有无有无之相见唯心识菩萨如心之性不无自体自体不有不有不无菩萨无不无相非言说地何以故真如之法虚旷无相非二所及。

论曰。此是第二明如如法离有无边。于中有四。初句正明如如离边。次句反举有边是妄。三者引心离边为例。四者还明如如离言。第三中言如心之性者。犹如一心之体性也。不无自体者。谓离无自体边如兔角故。自体不有者。谓离有自体边如牛角故。非谓他相无故不有故言自体不有而已。不有不无者。不有即是不无。不无即是不有。由是义故更合明也。如一心法不有不无。如如之理亦同是说。是故句首曰如心也。无不无相非言说地已下第四还明如如离言道理。无不无相者。明初句中本不有无。非诸言谈安足处故。非二所及者。非寻伺二之所行故。寻伺二法是语言足。非此二所行故非言说之地也。

经曰。虚空境界内外不测六行之士乃能知之。

论曰。此下大分第三入之阶位。于中有四。一明所入甚深。二举能入位行。三者别显阶位。四者核明入心。初中言虚空境界者。谓如如之法虚旷无相故名虚空。内外不测者。谓内道中二十八圣及外道中九十五种。此等凡圣不能测量也。第二中言六行之士乃能知之者。是举菩萨二入阶位也。

经曰。大力菩萨言云何六行愿为说之佛言一者十信行二者十住行三者十行行四者十回向行五者十地行六者等觉行如是行者乃能知之。

论曰。此是第三别显阶位。唯显行位除其果位。所以不取妙觉之地。此六行中前四位是理入阶降。后二位者行入差别。于中略义在本业经。广分别义出华严教。

经曰。大力菩萨言实际觉利无有出入何等法心得入实际佛言实际之法法无有际无际之心则入实际。

论曰。此是第四核明入心。问中言实际觉利无有出入者。举后二位得二利行与理相称无出入义。何等法心得入实际者。正问于中能入心法。答中言实际之法法无有际者。举所入法。法尔无际纵无前后际无始无终故离三世时故。横无此彼际无中无边故离六方所故。甚深无际无边不离故。广大无际无所不遍故。具此四义故言无际。能入之心亦具四义。故于实际无所不入。当知实际离能所边。心亦如是离能所际。即无其入乃能得入。是谓不可思议义也。

经曰。大力菩萨言无际心智其智无涯无涯之心心得自在自在之智得入实际如彼凡夫软心众生其心多喘以何法御令得坚心得入实际。

论曰。此下大分第四入之方便。入方便者。位在地前四位。理入门内方便观也。于中有二。先明能入方便。后显方便胜利。初中亦二。先略后广。略中先问。问中亦二。一领于前。二问于后。领中言无际者。心体无际故。无涯者。智用无涯故。

经曰。佛言菩萨彼心喘者以内外使随使流注滴沥成海天风鼓浪大龙惊骇惊骇之心故令多喘菩萨令彼众生存三守一入如来禅以禅定故心则无喘。

论曰。答中有二。先出所治障相。后示能治方便。初中言心喘者。惊心不安其出入息急速曰喘。以喻六识掉动不停。内外使者。末那四使内缘自我故。意识六使外缘诸境故。随使流注者。谓忿恨等小随烦恼。其沉掉等大随烦恼。及无惭愧中随烦恼随使等流集注现识故。滴沥成海者。本使随惑一切现行皆熏本识积集深广故。天风鼓浪者。业力所感六尘境界任运现行故名天风。鼓随眠海起七识浪故曰鼓浪。大龙惊骇者。无明住地其力最大住在本识随眠海底故名大龙。如是无明违反寂静常能增长粗动之心故曰惊骇。由是诸缘令心多喘。此是令知所治障相。自下示其能治方便。存三者。能遮天风方便。守一者。能伏大龙方便。入如来禅者。正治多喘之方便也。

经曰。大力菩萨言何谓存三守一入如来禅佛言存三者存三解脱守一者守一心如入如来禅者理观心如入如是地即入实际。

论曰。此下第二广显方便。有三问答。此初番中举数总标。守一心如者。一心法中有二种门。今先守其心真如门。为伏无明大龙势故。无明正迷一心如故。此中守者。入时静守一如之境。出时不失一味之心。故言守一。如本业经十行中言。十为自在转大法轮故。所谓菩萨三宝。菩萨尔时于第一中道智为觉宝。一切法无生动与则为法宝。常行六道与六道众生和合。名僧宝。转一切众生流入佛海故。案云。三时不失中道一味即是此观守一之用。此观在于十行位也。余门后显此中不论。

经曰。大力菩萨言三解脱法是何等事理观三昧从何法入佛言三解脱者虚空解脱金刚解脱般若解脱理观心者心如理净无可不心大力菩萨言云何存用云何观之佛言心事不二是名存用内行外行出入不二不住一相心无得失一不一地净心流入是名观之。

论曰。此二问答别显观行。初答中言三解脱者。则是三慧摄八解脱故名解脱。如本业经十住中言。六为诸佛所护。所谓八解脱观。闻慧得内假外假二相不可得故一解脱。思慧内五阴法外一切法不可得故二解脱。修慧六观具足色界五阴空三解脱。四空五阴及灭定观皆不可得故。五解脱如相故。案云。八解脱观略有二门。若就事相唯修慧观。是共二乘。如余处说。若就三慧观人法空。是大乘观。如此文说。初解脱者。内有色相外观色等。谓内存色等。五阴法相观内我空。外存色等观众生空。是空易入闻慧所得。故言闻慧得内假外假二相不可得故。不遣色等以观空故。有似虚空不遣色相故。说是为虚空解脱。第二解脱者。内无色相外观色等。内遣色等五阴法相。外观一切山河等空。欲界诸法无所不空。是空难解思慧所观。故言思慧内五阴法外一切法不可得故。推求析破内外诸法。如似金刚破诸色法。是故名为金刚解脱。后六解脱皆是修慧。观上二界一切法空故言修慧。六观皆是修慧依定所发。是故总名般若解脱。于中六种差别相者。第三名净解脱。身作证色界五阴光洁寂静观悉空故名净解脱。自内所证名身作证故。言具足色界五阴空三解脱。第四名空处解脱。观空处五阴空故。乃至非想解脱亦尔。观灭定法亦不可得。故名灭尽解脱。皆从所遣以立其名。故言四空五阴及灭定观皆不可得故。五解脱如相故。如是三慧观人法空。伏离二执现行二缚故名解脱。既遣内外一切假法能遮诸境天风吹鼓也。理观中言心如理净无可不心者。顺理无相心无分别故。后答中言心事不二是名存用者。是名存三之用胜能。若人未得存三之用。静心观空涉事失念。取我我所著违顺境。天风所动心事各异。若能熟修三解脱者。出观涉事观势犹存不取我他之相。不著好恶之境。由是不为天风所鼓。入出同忘心事不二。如是乃名存三之用也。是观始修在十信位。存用得成在十住位。如本业经十住位中立此观故。内行已下答第二问以明观相。内行者。入观寂照行。外行者。出观化物行。若出若入不失中道故言不二。如本业经十向中言。十以自在慧化一切众生。所谓中道第一义谛。般若处中而观。达一切法而无二。其慧转转入圣地故名相似第一义谛观。而非真中道第一义谛观。乃至广说故。不住一相者。二谛观故。心无得失者。平等观故。依此二种方便观故。进入初地法流水中。故言一不一地净心流入。如彼经。言三观者。从假入空名二谛观。从空入假名平等观。是二观方便道。因是二空观得入中道第一义谛观。双照二谛心心寂灭进入初地法流水中。乃至广说。案云。此中二谛观者。遣俗观真故。即是正体智之方便。平等观者。融真观俗。即是后得智之方便。观俗如幻不取得失无适无莫故名平等。言一不一地者。初地之异名。所以然者。初地即是十地。一时顿入十重法界故。十地即是初地。直以遍满为初门入故。良由十地即初地故名一。初地即十地故不一。是故名为一不一地。依二方便以净其心。由是流入一不一地。以之故言净心流入。此中唯广初后二观。中间一观准可知故。

经曰。菩萨如是之人不在二相虽不出家不住在家故虽无法服不具持波罗提木叉戒不入布萨能以自心无为自恣而获圣果不住二乘入菩萨道后当满地成佛菩提。

论曰。此下大分第二方便胜利。于中有四。一者得果胜利。二者得供胜利。三者无患胜利。四者无住胜利。此即第一得果胜利。初中亦有四种胜利。一者离边胜利。不堕道俗二边相故。如经如是之人不在二相。虽不出家不住在家故。二者自在胜利。不为教门戒律所制。能以自心决判道理。萧然无为而无不为故。如经虽无法服乃至而获圣果故。三者入道胜利。如经不住二乘入菩萨道故。四者得果胜利。如经后当满地成佛菩提故。

经曰。大力菩萨言不可思议如是之人非出家非不出家何以故入涅槃宅著如来衣坐菩提座如是之人乃至沙门宜应敬养佛言如是何以故入涅槃宅心起三界著如来衣入法空处坐菩提座登正觉一地如是之人心超二我何况沙门而不敬养。

论曰。此下第二得供胜利。得三胜德堪作福田。一切道俗所应供故就文有三。先明菩萨福田。次显二乘不见。后显菩萨能见。初中即现三种福田。入涅槃宅心起三界者。是三解脱存三之用。三界空寂名涅槃宅。安心栖托之净处故。三解脱观入三界空而不取证。还起俗心普化三界故言心起三界。起三界心而不染著即是存用。著如来衣入法空处即是守一心如之观。谓涉三界普化之时。著忍辱衣而不疲倦。还入法空守一心如。如法华经言。柔和忍辱衣故。坐菩提座登正觉一地者。是如来禅理观之心。谓坐法空。进修方便得登初地正觉真观。如法华经言。诸法空为座故。如是三位皆观二空。人我法我二执伏灭故言心超二我。超二我故断德具足。修三观故智德亦备。故能堪作道俗福田也。

经曰。大力菩萨言如彼一地及与空海二乘之人为不见也佛言如是彼二乘人味著三昧得三昧身于彼空海一地如得酒病惛醉不醒乃至数劫犹不得觉酒消始悟方修是行后得佛身。

论曰。此下第二二乘不见。于中有二。先问后答。问中言一地者。谓所登地。十地即初地名为一地。空海者。谓前三观所入之空。甚深广大故名为海。答中言如是者。许不见也。下释二乘不见所由。味著三昧者。乐著静定而趣寂故。得三昧身者。如所乐趣入灭心定。因入涅槃灰身灭智。智心灭处灭定体生遮心心法。如是名为得三昧身故。乐寂熏习在本识中。因是不悟空海一地。如得酒病惛醉不醒乃至数劫犹不觉者。须陀洹人八万劫住。乃至罗汉二万劫住。辟支佛者十千劫住。住于涅槃而不觉悟。今总相说乃至数劫。酒消始悟方修是行者。随其乐著熏习厚薄。著气消息得还起心。起心之时回心入大。方修如前三种观行。如楞伽经颂曰。譬如惛醉人。酒消然后悟。得佛无上体。是我真法身。乃至广说。

经曰。如彼人者从舍阐提即入六行于行地所一念净心决定明白金刚智力阿鞞跋致度脱众生慈悲无尽。

论曰。是明菩萨种性之人。从舍阐提不信之障。即入六行之初十信。于修行地之所即发一念净心。即是十住之初发心。决定明白者。谓十行位众行明净故。金刚智力者。谓十回向坚固智力故。阿鞞跋致者。谓初地已上真证无退故。度脱众生慈悲无尽者。即于前位利他行故。为别二乘不能行故。

经曰。大力菩萨言。如是之人应不持戒。于彼沙门应不敬仰。佛言为说戒者不善慢故海波浪故如彼心地八识海澄九识流净风不能动波浪不起戒性等空持者迷倒如彼之人七六不生诸集灭定不离三佛而发菩提三无相中顺心玄入。深敬三宝。不失威仪。于彼沙门不无恭敬。菩萨。彼仁者不住世间动不动法。入三空聚。灭三有心。

论曰。此是第三离患胜利。谓离凡夫因果患故。于中先问应不持戒者。如前说言不具持波罗提木叉戒故。于彼沙门应不敬仰者。既不持戒故不须敬持戒者故。答中有二。先许前问。次夺后问。初中言为说戒者者。所为说戒之人即是诸声闻也。恃自持戒懱诸破戒。故言不善慢故。是人未得诸法空故。随眠海中七识浪转。故言海波浪故。是举持戒之人过失。如彼心地者。谓菩萨心证诸法空入大地故。第八识内二执随眠分别起者皆已灭尽。故言八识海澄。澄者澄也。无分别智证入本觉地地增长离诸杂染。故言九识流净。本觉正是第九识故心无分别非境所动。故风不能动。不能动故染七不生。故言波浪不起。是人既证一切法空。七支戒性达皆空寂。故言戒性等空。而声闻人不达法空。执有戒性恃自能持。故言持者迷倒。是答初问明不持戒而非过失。如彼已下次答后问以明无慢。七六不生者。末那四惑不现行故见惑种子已断灭故。诸集灭定者。诸生起识心心所集皆灭尽已入理定故。不离三佛而发菩提者。明发心来普敬心生。如来藏佛是诸众生依彼发心不轻慢故。三无相中顺心玄入者。得行入时拔无明根。如前所说三解脱中顺一心法而深入故。由是义故深敬三宝。谓形像佛。纸素等法.四种僧等。无所不敬。故于沙门不无恭敬。以依三佛而发心故拔憍慢根无明种故。上来明其离诸因患。自下显其离诸果患。不住世间动不动法者。欲界人天富乐之果名为动法。散善果故。色无色界寂静之果名不动法。定善果故。于彼不著故曰不住。入三空聚者。如前所说。展转增入故名为聚。非直不著亦令不生。以之故言灭三有心。

经曰。大力菩萨言彼仁者于果满足德佛如来藏佛形像佛如是佛所而发菩提心入三聚戒不住其相灭三有心不居寂地不舍可众入不调地不可思议。

论曰。此是第四无住胜利。于中有二。先领上说。后显无住。领中二句.先领不离三佛之句。果满足德佛者。始觉究竟万德圆满故。如来藏佛者。一切众生本来本觉故。形像佛者。金铜泥木能表尊像故。因果理事无所遗故。入三聚戒不住其相者。是领前戒性等空之句。入戒四缘。不著戒相故。三聚四缘后品当说。自下正显无住胜利。虽复入三空聚。灭三有心而不住寂地。普涉六度多喘众生所居之处名不调地。由所留惑依不系业于彼受生故名为入。言留惑者。谓不速尽。如小乘人于三无数大劫时中渐次而断。得菩提时方灭尽故。不谓金刚已还一向不断故名为留。

经曰。尔时舍利弗。从座而起前。说偈言具足般若海不住涅槃城如彼妙莲华高原非所出诸佛无量劫不舍诸烦恼度世然后得如泥华所出如彼六行地菩萨之所修如彼三空聚菩提之直道。

论曰。此下第三身子领解为令小众发大心故。于中有二。一者领解。二者述成。初中亦二。在前三颂颂前所说。其后二颂陈自发心。初中有三。一前二颂颂无住道。次有二句颂六行位。后之二句颂三空聚。初中言具足般若海者。谓三解脱具三慧故。不住涅槃城者。灭三有心不居寂地故。高原非所出者。如彼二乘离烦恼泥。八万劫等不发心故。不舍诸烦恼者。不如二乘二二生中速断尽故。如泥华所出者。由所留惑入不调地。于中具修菩萨行故。因是能证菩提果故云行三聚。在文可知。

经曰。我今住不住如佛之所说来所还复来具足然后出复令诸众生如我一无二前来后来者悉令登正觉。

论曰。此是第二陈自发心。于中有二。初之二句陈今发心之位。后一颂半表其后修之行。我今住不住者。今闻佛说已发大心即住不住寂地之心故。来所还复来者。无始流转之来之处我先所离。今还复来来入三界度众生故。边际定力延所受身随其所宜而示现故。具足然后出者。具足菩萨一切行后出离此身得佛身故。言前来者。过去善根已成熟者也。言后来者。于未来世方成熟者也。穷未来际不休息故。

经曰。尔时佛告舍利弗言不可思议汝当于后成菩萨道无量众生超生死海。

论曰。第二述成。印其所说。

经曰。尔时大众皆悟菩提诸小众等入五空海。

论曰。此是大分第四时众得益。言大众者。是大乘众。悟菩提者。悟入一地菩提心故。诸小众者。谓声闻众。得入三种真如门故。

金刚三昧经论卷中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