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弥陀经疏钞演义定本卷四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疏。

感应道交者。念佛功成。众生机熟。为感。无心扳缘众生。而于众生自然现益。为应。道交者。即所谓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尽。菩提影现中也。

钞。

前有将谢四句。凡人命未终时。善恶之境未现前者。以宿业未完。今业未熟。故现果未尽。当果未现也。临命终时。则夙业已尽。今业已熟。当果现前矣。唯识云。由诸业习气。二取习气俱。前异熟既尽。复生余异熟。是也。

大本法藏下。是引二部证佛力。言诸经者下。是引诸经双证二力。一心信乐。是自力。与诸比丘住其人前。是佛力。能正受持。是自力。阿弥陀佛住其人前。是佛力。专心忆念。是自力。佛现其前。是佛力。

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是观经第九佛观中文。摄取不舍者。以无缘慈。摄诸众生。众生不念佛则已。念则为佛所护。终得离苦。永得安乐。释论云。譬如鱼子。母若不念。子则烂坏。众生亦尔。佛若不念。善根则坏。

能正受持者。凡人念佛。心带异计。或杂余想。不名正受持。正受持者。离乎四句。不杂余缘。是名正受持也。本有佛性力者。真如内熏力也。真如内熏。人人皆然。今不得此力者。如木有火。不假钻燧。火终不现。虽具真如。不藉师友教诲。真如亦不现也。

钞。

六十万亿是报身。亦名尊特身。亦名胜应身。丈六。亦名劣应身。亦名常身。化佛。是随类化身。

登地方见报身者。十信三贤菩萨。不断无明。不证真如。但见应身。登地已去。分断无明。分证法性。乃见报身。展转细妙。若无明已尽。位穷妙觉。则无佛可见。以菩萨机忘。如来应息。诸佛无有彼此迭相见故。故曰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也。

又起信论云。一者依分别事识。凡夫二乘心所见者。名为应身。以不知转识现故。见从外来。取色分齐。不能尽知故。二者依于业识。谓诸菩萨从初发意。乃至菩萨究竟地心所见者。名为报身。身有无量色。色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离分齐相。常能住持。又为凡夫所见者。是其粗色。非受乐相。故说为应。初发意菩萨等所见者。以深信真如法故。少分而见。知彼色相庄严等事。然此菩萨。犹自分别。以未入法身位故。若得净心所见微妙。其用转胜。乃至菩萨地尽。见之究竟。若离业识。则无见相。

前说依别教。起信依圆教。圆教十住。即别教十地故。别十地见报身。展转细妙。圆十地见报身。更展转细妙也。

钞。

楞严止观辨之甚悉者。楞严开五十种阴魔。而受想二阴。是鬼神魔。天魔。止观开十境。三障。四魔。而魔事境。是业障天魔。

不与修多罗合者。修多罗中谓。应身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报身有八万四千相。相有八万四千好。若相好之数。或多寡不定。悉为魔事。

不与本所修合者。如本所观西方之佛。今佛从东来。唯观坐相。今见卧相等。

如幻非实下。是永明语。此乃如来下。是大师出从真起化之意。

如镜中形非内非外者。若言形在镜内。不妨当体全空。若言形在镜外。不妨镜中显现。佛现亦然。若言佛在心内。不妨实在西方。若言佛在心外。离心实无有佛。

如梦中事不有不无者。若云梦事是有。及至于醒。了无所得。若云梦事是无。正当梦时。原有梦境。佛现亦然。若言是有。自心显现。当体全空。若言是无。感应道交。不坏幻相。

水清。则月自来。心净。则佛自现者。谓水虽清。天上无月不能现。如心虽净。无佛悲愿为缘不能现。又如月虽明。地中无水不能现。如佛虽有悲愿之缘。众生心垢不能现。执佛从心现。不信西方有佛。执佛西来。不信自心显现。皆邪见也。

钞。

华严十五下。是释文载圣经。疏云西域下。是释法传西域。神游大方下。是释不应疑阻。

华严颂者。经云。又放光明名见佛。此光觉悟将殁者。令彼随念见如来。命终得生其净国。见有临终等。

钞。

幽幽绵绵。即是第五颠倒微细精想。所谓如急流水。望如恬静。流急不见。非是无流也。命根未断者。若识阴尽。则能超越命浊。识阴未尽。则十二类之命元未断也。

又幽幽绵绵命根未断者。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百尺竿头人也。人亡家破。烟灭灰飞者。人空法空。空空亦空。百尺竿头重进步也。此约断惑证真说。

然而下。谓佛体本然不因断显。时时显现。物物全彰。但人自不觉尔。此约本然性德说。

是故下。古偈云。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是也。

疏。

暖尽识去者。众生息暖识三缘和合。假立命根。识。即赖耶见分。息暖。即赖耶相分。此八识者。来为先锋。去为后殿。暖尽识去。正八识离体时也。

钞。

心神惶怖动止挥霍者。沩山云。临行挥霍。怕怖慞惶。前路茫茫。未知何往。

未免憎爱父母者。经云。见明色发。明见想成。异见成憎。同想成爱。流爱为种。纳想为胎。交遘发生。吸引同业。

小圣初心不能正知出入者。古云。菩萨有隔阴之昏。声闻有出胎之昧。是也。

随业受生者。七贤女经云。雀来入瓶中。以縠覆其口。縠穿雀飞去。识心随业走。谓业识成形。依四大住。四大分张。业识随业转也。

一切国土唯想所持者。起信云。一切诸法。唯依无明妄心而得住持。若离妄心。则无一切诸法自相可得。楞严云。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等。

彼国边地即是疑城在九品之外者。以其无真实信心故也。

在定之心即是净土。此据寂光而言。然亦不妨实有事相。

钞。

非以欲爱为因四大为体者。经云。一切众生。皆以淫欲而正性命。又云。爱欲为因。爱命为果。众生爱命。还依欲本。西方上善。皆承净因力。随愿往生。若有若无清虚微妙之身。岂此因此体耶。

指端出乳者。北洲男女。左右分行。其男女夙有缘者。路傍树林下垂覆之。成夫妇事。事毕树起。即分散去。无复相认。妇乃有孕。产子道傍。不顾而去。其往来者。以指端置儿口中。指即出乳。须臾长大。

钞。

上之三品有生彼即得陀罗尼者。此乃从空出假。即十回向。道种性人。及圆教十信满心人。陀罗尼者。一能持善。二能遮恶。是总持也。

经一小劫得无生忍者。此乃侵断尘沙。已入别十行。已得性种菩提。及圆教八九信人。到彼一劫。始入圣种性。证无生忍。无生忍。言登别圆初地初住也。

经三小劫得百法明门者。此乃初破见思。已入别十住。已得习种菩提。及圆教第七信人。到彼三小劫。始入圣种性。得百法明门。言百法明门者。于相宗百法。皆证三谛。乃以百法。而为明达三谛之门。三谛若明。则了一切。心大欢喜。名欢喜地也。

中之三品有生彼国即得阿罗汉者。乃小乘退失大心之内凡忍位。及世第一人。于临命终时。闻赞方等。回心向大。得生净土。因无漏道熟。便证小果。然回向心。须至别教七信以上。圆教观行。四五二品。方是中品上生人也。

生彼半劫得阿罗汉者。是小乘之暖顶二位人。其回向心。能至别教六信以下。圆教观行二三两品。方是中品中生人也。

生彼一劫得阿罗汉者。乃小乘之外凡。其回向心。能至别教初二两信。圆教观行初品。方是中品下生人也。

下三品人。若论阶位。全未伏惑。但闻法称佛。能灭业障。而得往生。乃名字人也。随功浅深。分于三品。

问。何中三品生。皆是小圣。下三品生。乃云得入初地。发无上道心。发菩提心者。岂中品。乃皆劣器。下品反皆大根耶。答。中品往生行人。德行有余。智力不足。皆在此土勤修戒定。不发大心。特于临终。发大乘心。乃得往生。故顺其先习。但证小果。若下品行人。则五逆十恶。乘急戒缓凡夫。特由临终。善友开发。而得往生。由戒缓故。生居下品。由乘急故。后皆不经小果。直入大乘也。如龙女八岁成佛。广额屠儿。放下屠刀。千佛一数。是也。

钞。

约法下诸无起作之理。即不生灭性本觉理也。慧心。即离垢出缠始觉智也。安此者。以始觉之智。契本觉之理。如智不二也。忍者。如忍事人。心不怀疑。亦不说出。心中了了。吐露不出意也。

约行下。报行对集行说。集行者。念念勤修。心心趣入。加功用行。乃有功用道。属前七地之行也。报行者。不必举心运意。任运流入萨婆若海。无功用道。乃第八地之行也。智冥于理。出行体也。行无别体。以智为体。无相三句。明行相也。理无相无功。故行亦无相无功。理旷若虚空。湛如渟海。故行亦旷若虚空。湛如渟海。心识下二句。明用。行体如日。妄惑如暗。报行现前。妄惑不起。故经云。八地菩萨。离一切心意识分别。始名真得无生法忍。如前所说。

钞。

孤山三辈齐观经六品者。以大本三辈。纯明善行。不及恶人。观经下三品人。皆五逆十恶人故。

灵芝三辈对上三品者。以大本三辈。皆发菩提心。观经后六。皆未及故。

克实而论下。谓前三说。乃据行据位。取义不同。非克实之论。若克实而论。则烦恼菩提。皆无实法。烦恼之性。即菩提性。前念是恶。后念是善。又何碍也。恶人既已成善。岂不贤圣同科。如阿阇世弑父害母。应堕阿鼻。后因重悔。得无根信。即上品摄是也。况中下耶。

钞。

随念浅深佛应称之者。事一心念则浅。理一心念则深。浅则以事识见佛。但见应身之劣。深则以业识见佛。乃见报身之胜。

钞。

正观默照本心者。以一心三观。照三谛一境。如智相应。随流识性也。古云。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随流认得性。无喜亦无忧。是也。

助行备修万善者。虽照本心。不修万善。则性亦不朗。如论云。如人但念摩尼宝珠。不加种种磨治之功。珠亦不净。但念真如。不假种种万行磨治。真如亦不明净。故虽了知自性本无悭贪。不妨随顺无贪修檀波罗蜜以修行万行。自然随顺真如故。

二事俱得了达四净土者。如此正助双修。事理双备。先伏见思。生同居净。次断见思。生方便净。次断尘沙无明。生实报寂光净。

如止得事善者。谓不修正观。徒修事行。能伏见思生。同居净。远作三土因耳。

故知净土下。寻常以净土一门。唯摄钝根凡夫。禅宗圆顿法门。乃究理菩萨境界。若如上论。则净土正究理菩萨境界。悠悠众生乃兼容耳。

圆机体道最上净业者。圆闻妙理。起圆信解。解入寂光。苟加愿力导之。如轻帆得遇顺风。上品上生何疑焉。愚朴之辈。不明理性。但信心称名。发愿往生。亦得生彼。故知净土一门。上及不退菩萨。下及悠悠凡夫。三根普被。上下兼收。无不度也。

正观通上中者默照本心。能断见思尘沙。即上品。但伏不断。即中品。

助行通中下者。修万行时。能伏见思即中品。全未能伏。带惑往生。即下品。

钞。

自经论所明。至确有明证。三引大本。三引诸经。皆证上品。从莲华生也。

自果尔则上上文中至义必周也。是反覆辩明。无莲华二字之意。错杂不伦。进退无据者。若曰莲华之类。不应下有台字。则进从莲无据。若曰金刚台。紫金台之类。不应上有莲华二字。则退从莲又无据。

愚意至前后互显耳。详明文缺义周。十如。即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一切诸法。不离此十。亦各具此十也。如是者。指法之辞。谓诸法有如是之相。如是之性。乃至如是而穷尽。无非实相也。报者。答果曰报。

但上上品下。是明上品殊胜之义。华开渐晚二句。上品中生。经宿华开。即得见佛。上品下生。经一日一夜。莲华乃开。七日之中。乃得见佛。乃至下品上生。经七七日。华开见佛。下品中生。经于六劫。华开见佛。下品下生。经十二大劫。华开见佛。证道渐远者。上中。经一小劫。上下。经三小劫。得无生忍。住欢喜地。乃至下上。经十小劫。得入初地。下中。经于六劫。发无上道心。下下。十二大劫。发菩提之心。

问极乐九品下。是释明妙宗钞或有差误。

钞。

不了佛智志意犹豫者。若了佛智。则知非净非秽。净秽历然。无彼无此。愿生彼国。以不了故。半信半疑。依违不决也。又犹豫者。利根执自性弥陀。唯心净土。不信十万亿外。有世界极乐。钝根执事。不信自性唯心之旨。皆犹豫也。

临命终时方悔己过者。直至四大分离。空无所获。方悔平日。不修净业。故云。看教参禅逐外寻。未曾回首一沉吟。前程黑暗路头险。始觉从前错用心。是也。

才入边地见七宝城即便止住者。修诸功德。愿生彼刹。兼了佛智。则径生极乐。不修功德。愿生彼刹。又不了佛智。则竟滞娑婆。今因修诸功德。又临终自悔。故得入边地。不滞娑婆。以不了佛智。志意犹豫。故见七宝城。即便止住。

亦有自然快乐如忉利天者。古云。华中快乐如忉利。不比人间父母胎。是也。

故名胎生者。胎在生藏之下。熟藏之上。不见不闻。今不得见佛闻法。故名胎生。

如刹帝利下。喻胎生也。犯法。喻信力不坚。幽之内宫等。喻疑城自然快乐。阎浮金锁。系其两足。不得自在。喻五百岁不见佛闻法。如处胎也。

识其本罪。谓志意犹豫之罪。能了佛智。方名深自悔责。

钞。

是最后心者。此心之后。更无余心故。

名为大心者。以垂死之人。必知不免。谛心决断。胜百年愿力。是心名为大心。以舍身事急故。如人入阵。不惜身命。名为健人也。

又复大心。亦可即是菩提心。以此心之后。更无余心。则是顿入无心三昧。即是顿离念相。岂不为大。岂不即是菩提心。盖以九品行因。行行通乎九品。如五逆罪。临终十念为能消功。属下下品。若能伏惑。即中品。若根器大利。顿能断惑。如阇王重悔。得无根信。即是上三所摄。岂非五逆随于忏功。自分九品也。且十念得生。皆是夙有灵根者。十疑论云。临终遇善知识。十念成就者。并是宿善业强。始遇知识等。妙宗钞云。此虽造恶。已曾修观。故使临终。善友劝称十念。定心则成。亦是法行。乘急戒缓人也。由乘急故。得值善友。纵现世不修三昧。亦是宿种今熟。故得往生。故今大心。说即是菩提大心。亦无不可。况本钞文。当知即是一心不乱。若事一心。犹未为大。若理一心。岂不即是菩提心。是故名为大心。

疏。

以生于自心故。不往而往者。既云自心则无往。既云生于自心。则无往而往。无往而往。生则决定生。往而无往。去则实不去也。今之往生。与昔人何碍耶。

钞。

华严重重法界。不出一心者。重重法界不出四法界。四法界不出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即当人自性也。

心无界限等者。此心广大。无有方所。无有彼此。去至何所。释上不往。

状其易秽等者。乃离秽往净。离旧往新之往。非离此往彼之往也。释上而往。

解脱所说者。善财童子。第六于住林城。参解脱长者。长者即入普摄一切佛刹三昧。次从三昧起。告善财言。我见如是等。十方各土佛刹微尘数如来。彼诸如来。不来至此。我不往彼。乃至随意即见等。以佛来去随心现故。经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惟心造。是也。

疏。

兜率内院。昔人亦愿往生者。兜率乃欲界第四天。分内外院。外院是天人所居。内院是菩萨所居。三灾亦无所损。昔人愿生者。如白香山云。海山不是我归处。归则须归兜率天。是也。

钞。

必智断功德。堪与圣流者。智断。即证智断惑功德。内院皆证智断惑圣人所居。无此功德。不堪与会故。

极乐求生无论惑业者。求生净土。但得事一心功成。即带惑业往生。仗弥陀不思议愿力。如载巨石。不至沉渊。如上所说。

奘师谓内院易生者。奘师为相宗师德。而弥勒为相宗之祖。故奘师常于定中见弥勒圣相。临终归于兜率。常劝人修唯心识定。故谓内院易生也。

弥勒犹居等觉者。以尚在因位。未为极果。犹清辩谓今弥勒未是遍知。俟龙华道后。方复问津。即其事也。后生龙华者。弥勒下生经云。弥勒菩萨。即于出家之日。便得成佛。坐于龙华树下。华林园中。三会说法。第一会。度九十六俱胝众。乃释迦佛法中造佛像者。第二会。度九十四俱胝众。乃释迦佛时。五种法师读诵大乘经者。第三会。度九十二俱胝众。乃释迦佛法中供养僧者。

华严较论国土者。心王菩萨。于众会中告诸菩萨言。佛子。此娑婆世界中。释迦牟尼佛刹一劫。于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刹。为一日一夜。极乐世界一劫。于袈裟幢世界金刚坚佛刹。为一日一夜。袈裟幢世界一劫。于不退音声轮世界。为一日一夜。佛子。如是次第。乃至过百万阿僧祇世界。最后世界一劫。于胜莲华世界贤胜佛刹。为一日一夜。普贤菩萨。及诸同行大菩萨等。充满其中。

钞。

不得戒。而得增益受戒者。梵网云。千里内无能授戒师。许佛菩萨像前受戒。要须忏悔得见好相。即便得戒。见好相者。佛来摩顶。见光见华等。若不见好相。虽忏无益。然虽不得戒。而得增益受戒。

一闻千悟者。如胁下施拳。隔江招手。诵药王而亲见灵山。逢吹镫而顿传心印。是也。

疏。

自性无形。是不颠倒义者。形者。相也。一切诸相。皆倒心妄境。今真如自性。非一相。非异相。非非一异相。非一异俱相。离一切法差别之相。有何倒妄。

自性无垢。是生极乐义者。垢者染也。一切染法。皆苦因苦果。今离垢法身。出烦恼碍。智碍。离和合相。纯净明故。成法出离镜。宁非极乐。

钞。

是则求于正相。尚不可得等。正者对倒而言。若有正相。与倒何异。无正无倒。是名真不颠倒。

是则求于净相。尚不可得等。净者对垢而言。若有净相。与垢何别。无净无垢。是名真净土。

钞。

指掌者。论语云。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注云。言易见也。

钞。

灵知体上。弥陀圣众终日现前者。自性寂即无量寿。自性照即无量光。慈即观音。智即势至等。

常寂光中无时不往者。常即法身。寂即解脱。光即般若。三德秘藏。行住坐卧不相离故。奈何下结劝。

钞。

人天希有历劫难逢者。佛未出世。人间止有轮王说十善法。天上止有帝释说出欲论等。皆有为因果。不出轮回。纵佛出世。亦先说人天小教。直至方等时。方有此超生死。出轮回之妙法。故经云。诸佛出于世。悬远值遇难。假使出于世。说是法亦难等。

出世间因。指小乘四谛十二因缘法。此法能超三界。不堕轮回。但依事识修行。心外见法。不悟唯心故犹可思议也。

又通教无生四谛。别教无量四谛法。此法能超二乘。不堕偏空。但道后方证。因果不融。净土则理外修成万法乃不由心具。虽尘劫修道。广游佛刹。指彼净土。但是体外方便。未为了义故犹可思可议也。

出世间上上因者。以回神亿刹。实生乎自己心中。孕质九莲。匪逃乎刹那际内。是十方净秽。卷怀同在刹那。一念色心。罗列遍收法界。苟或事理攸隔。净秽相妨。安令五逆凡夫。十念便登于宝土。二乘贤辈。回心即达于金池也哉。是则大乘中大乘。了义中了义。佛法之妙。过此以往。不知所裁。是不思议功德。出世间上上因也。

钞。

无量寿。无量光。三宝道品种种等。此指所施之法也。此法或出音敷演。或现相指陈。以彼土众生。六根清净。得大总持。六尘皆说。六根皆闻。法法头头。无非妙法故。

水鸟树林下四句。此弥陀神变也。众生皆具相好神变等。此众生神变也。以彼国种种妙用。虽弥陀神变所成。若众生不得神变。不能受用。经云。方便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于一切法方便无碍众生来生其国。是也。

难信之法三句。经云。若不往昔修福慧。于此正法不能闻。已曾钦奉诸如来。故有因缘闻此义。般若云。若人一念生净信者。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而种善根等。

同居即寂光者。在下品往生。但见同居。圆心大士。即是寂光。池阁莲华无非般若。栏网行树尽是真如。所谓道人缘虑尽。触目是心光也。

应身即法身者。在中下往生。但见应身。圆心大士。即见法身。一一光明俱是三德秘藏。一一相好何非圆极一心。所谓微妙净法身。具相三十二也。

空寻文疏劳身心者。四十二章经云。博闻爱道。道必难会。守志奉道。其道甚大。永嘉云。吾早年来积学问。亦曾讨疏寻经论。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是也。

疏。

自性离心言相者。以一切法不可说不可念。故名为真如也。

钞。

无记者。冥冥昏住。于善不善无所记别。曰无记。今缄口忘机。正是无所分别。故落无记。是思之不得。议之不得。不思不议亦复不得是真不可思议也。古云。不可以有心求。不可以无心造。不可以语默通。其斯之谓与。

钞。

不生不灭者。本无有生。焉得有灭。无去无来者。无所从来。何所至去。无增无减者。果佛圆明之体。即众生性德之佛故。湛然常住者。寂而常照。照而常寂故。如如不动者。上如是智。下如是境。心境符合。得不动空有等法故。有无断常。皆是妄心计度。若离妄心。自无一切法差别之相也。

东属春生。于卦为震者。易曰。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又曰震为雷。其究为健。又曰震动也。

即动即静。应万变而常寂者。不迁论云。不释动以求静。即求静于诸动。是故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也。

钞。

百福所成者。世尊因地修行百福果位感一种相好。修无量福。感无量相好。百福者。如大千众生悉瞽不见。悉皆医治复明。乃称一福也。

钞。

七金者。一持双。二持轴。三担木。四善见。五马耳。六象鼻。七鱼嘴。皆有金色光明。七重环绕须弥山外。高广形量。次第减半。如须弥高八万四千由旬。持双即四万二千由旬。是也。

名称高远。逾于须弥者。自有高而不远。远而不高者。今兼二者。竖出三土。横遍沙界。仰之弥高。望之弥远。法界众生莫不瞻仰也。

疏。

佛光广照。兼身智二光。智光者。如经云。我以智慧光。广照无央界。身光者。如光明觉品。放光照一世界。十世界。乃至不可说世界。不可穷尽等。

钞。

净极光通者。无明荡尽。般若圆彰故。此即智光。光明无量即身光。

钞。

举因该果二句。因不该果。果不彻因者。权乘因果也。非一乘因果也。一乘因者。诸法实相是。一乘果者。亦诸法实相是。

智而不悲二句。智而不悲。小乘偏真之智。悲而不智。凡夫爱见之悲。非大乘一切种智。即悲之智。无缘之悲。即智之悲也。

行非愿起二句。行非愿起伪行也。愿不行成虚愿也。非菩萨无作妙行。称性之愿也。

尧仁者。通鉴云。尧仁如天。舜孝者。舜父顽。母嚚。象傲。克谐以孝。禹俭者。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汤宽者。伊尹赞汤曰。代虐以宽。

钞。

外求智慧可尽二句。古云。从门入者。不是家珍。向自己𮌎中流出。方始盖天盖地。是也。又香严闻一答十。问十答百。而死于父母未生前句下。及问击竹。方云。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等。

钞。

常为真实等四句。各有事理。永嘉云。正直语者有二。一称法说。令诸闻者信解明了。二称理说。令诸闻者除疑遣惑。柔软语者亦二。一者安慰语。令诸闻者欢喜亲近。二者宫商清雅。令诸闻者爱乐受习。和合语亦二。一事和合。见斗争人谏劝令舍。不自称誉。卑逊敬物。二理和合。见退菩提心人。殷勤劝进。善能分别。菩提烦恼。平等一相。如实语者亦二。一事实者。有则言有。无则言无。是则言是。非则言非。二理实者。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如来涅槃常住不变。

钞。

十无尽藏者。谓信藏。戒藏。惭藏。愧藏。闻藏。施藏。慧藏。念藏。持藏。辩藏。其说法时。以广长舌充满世界者。即第十辩藏也。

菩萨且然者。以圆教菩萨。初住即得普现色身三昧故。

疏。

证小。谓人天小果漏无漏因。大事。谓开示悟入佛之知见。

钞。

色身三昧。即普现一切色身三昧。得此三昧。现一现多。现小现大。随意自在。

是为大事同法华者。法华神力品。佛出广长舌相。上至梵世。赞叹法华。证一大事因缘也。今六方诸佛。现此舌相。赞叹净土。岂小因缘也。

钞。

诸佛相同。则心同等者。经云。十方诸如来。同共一法身。一身一智慧。力无畏亦然。今外相既同。内心何不然耶。

又心智愿。即法报应三身。即法身般若解脱三德。

钞。

溪声即是者。东坡诗云。溪声即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是也。

情与无情融成一舌者。是法界一相。毕竟平等。平等之中。何分生佛。及与万象。

舌即法界法界即舌者。以趣举一尘无法不具故。所谓舌为法界。一切法趣舌也。所谓华藏世界所有尘。一一尘中见法界也。所谓一时顿现非隐显。一切圆成无胜劣也。说遍覆时。岂不两橛。

钞。

令其安隐无诸障难者。观经疏云。若为佛慈所护。终得离苦。永得安乐。是也。

令其精进无有退堕者。释论云。譬如鱼子。母若不念。子则烂坏。众生亦尔。佛若不念。善根则坏。是也。

念佛佛念感应自然者。首楞严云。十方诸佛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等。

钞。

八地菩萨。常为如来护念者。以此菩萨已入无功用地。住于报行。若如来不护者。彼时即入究竟涅槃。弃舍一切利众生业。故诸佛亲现其前说种种法。与此菩萨无量无边起智门。常为如来之所护念也。

钞。

普眼法门遍乎法界者。普眼有二。一大智普眼普照法界。二大悲普眼普照众生。今虽兼二者。意重大悲众生遍法界。则大悲遍法界。大悲遍法界。则此法门亦遍法界。一说一切说也。

钞。

纯真绝妄四句。谓真如本无妄染。此真诚实也。外教以六识不起虚伪。一味专诚。便为诚实者。非也。以此识因尘而有。离尘则无。全体是妄故。

一视一听等者。古云。日用事无别。唯吾自偶谐。头头非取舍。处处勿张乖。朱紫谁为号。邱山绝点埃。着衣并吃饭。运水及搬柴。是也。

又视听言动莫不与俱者。所谓吾人食息起居。无不承他恩力也。亘古亘今常护常念者。所谓真如内熏无有间断也。行住坐卧不离者个者。所谓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也。

上约自性出缠说不离。此约自性在缠说不离也。

钞。

大智无尽有二释。初一义约竖穷横遍释。第二义约三德三智释。

德智相对者。以一切智。即观空之智。般若扫荡诸法故。道种智。乃观俗之智。解脱乃建立诸法故。一切种智。观中道之智。法身迥出二边。绝诸对待故。

钞。

实大声宏等。名者实之宾也。佛于僧祇劫海。修无量行。故名称普遍闻于十方。

钞。

权智照事者。广行万行。广度众生。知法知机。观根授法。炽然分别等。

实智照理者。正念真如。不生分别。言语道断。直契无为。如智不二等。

事理炳然双照不昧者。正权智照事时。即实智照理。炽然分别一切法。于第一义而不动。正实智照理时。即权智照事。心外无法。满目青山。

荷担一切佛法者。一切佛法。不出二谛。二智能担。曰大𦦨肩佛也。

钞。

南方为离者。易云。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

火内暗而外明者。离丽也。一阴丽于二阳之中。其象为火。体阴而用阳也。

本光。是众生本来有此光明也。

钞。

导引众生。令生胜意者。众生智浅不知佛境。若不赞扬。胜意不生。故欲引导众生。令生胜意。必须自赞也。如释迦世尊。亦自赞云。我是如来应供者。我是知道者。开道者。说道者等。亦普召群机。令生胜意也。观音师观音者。楞严云。我于过去。遇观世音如来。彼佛教我。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

唯我独尊者。悉达太子初降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顾四方。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钞。

志公现十一面者。梁武帝。尝召画工张僧由。写志公像。志公以指分披面门。作十一面观音相。或慈或威。或定或慧。僧由竟不能下笔。

钞。

建立义者。上以大智建立菩提。下以大悲建立众生故。

钞。

佛光映蔽一切者。天人之光但蔽日月。声闻之光兼蔽天人。支佛之光兼蔽声闻。菩萨之光兼蔽支佛。唯佛光明。映蔽一切之大光也。

钞。

见思惑者。见者。若云见理时。能断此惑。即从解得名。若云见祇是假。假者不实为义。即当体受称。思惑入修道位。重虑缘真。此惑即除。名思惟惑。此从解得名。若云思假及爱惑者。此当体受称。然见惑从法尘起。能障真理。思惑从五尘起。能牵三界。此皆约欲界多分说。细论不拘。

尘沙惑者。谓众生见思数多如尘沙。乃他人分上之惑。菩萨之行。专为化他。若令众生能断见思之惑。于菩萨即是断尘沙惑。亦名别惑者。别在菩萨所断故也。

无明惑者。谓于一切法无所明了。故曰无明。此惑乃业识种子烦恼根本。声闻缘觉不知其名。别在大乘菩萨。定慧双修。万行具足。方断此惑。故亦名别惑也。在法内名。外法外名。能知能解。名一切智。

能知一切道种差别。分别无谬。名道种智。

佛智中必双照三智具足。名一切种智。

此三智是果。三观是因。始终心要云。空观者。破见思惑。证一切智。成般若德。假观者。破尘沙惑。证道种智。成解脱德。中观者。破无明惑。证一切种智。成法身德。然非智不断。非断不智。心要先言破惑。后言证智。是非断不成智也。今钞先言智证。后言破惑者。是非智不能断也。

钞。

八万四千清净宝目者。楞严云。由我获得妙妙闻心。故我能现众多妙容。乃至二目三目。四目九目。八万四千清净宝目。或慈或威。或定或慧。救护众生得大自在。

毫相如琉璃筒者。如来现相。初生时牵长五尺。苦行时长一丈四尺。成道时长。一丈五尺。中空外明。如琉璃筒。

钞。

有染之智。不发妙光者。外道邪智。二乘偏智。皆无明为体。不发妙光。佛乃五住究尽。净极光通达也。

疏。

自性清净者。以性离惑染。从本以来。一切染法不相应故。

钞。

湛若虚空者。如实空中。离一切法差别之相。无虚妄心念故。曾何涯际者。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故。

钞。

八音者。一二如文。三和适音。四尊慧音。五不女。六不误。七深远。八如文。吴其沼乎者。子胥言。越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二十年后吴其沼乎。

止遏者。佛证法身。得无尽藏。所有神通妙用。不可止遏也。

上义约体。此义约用。

钞。

譬如日天子下。日轮普照喻也。喻遇恶不息利益。经中合法云。不以众生其性弊恶。邪见瞋浊。难可调伏。便即弃舍。不修回向。不以众生不知报恩。退菩萨行。不以凡愚共同一处。舍离一切如实善根。不以众生。数起过恶。难可忍受。而于彼所生疲厌心。释曰。弊恶合生盲。邪见合乾闼婆城。令人妄谓为实故。瞋浊合修罗手。日为帝释先锋。彼瞋故覆障也。不知恩。合阎浮树崇岩䆳谷。凡愚共同一处。合尘雾烟云。以云雾能遍虚空。犹彼凡愚同一处住故。众生数起过恶。合时节改变。谓频起过忒。乍善乍恶。如彼昼夜阴阳易度等。

钞。

梵网千珠者。大梵天宫有网罗幢。红光互射。彩色交辉。时佛观诸罗网。因为说无量世界。犹如网孔。各各不同。别异无量。佛教门亦复如是等。

又种种法门互相融彻者。一门涉入无量门。无量门涉入一门也。

上义约遍覆说。此义约交融说。

疏。

自性含摄不可尽者。净法满足无有所少。杳莫边涯。绝诸分量也。

钞。

万物之所成终成始者。于时。则为群阴剥尽。一阳复生。于物则为实理具备。生育之原。于人。则为智而为众事之干。

百千法门是般若德。无边德用是解脱德。同归方寸总在心源。是总一法身德也。

觅之则无相无形者。以自性非有相。非无相。非非有非无相。非亦有亦无相。非一相。非异相。非俱非相。非一异俱相。远离一切诸相故。

出之则无穷无尽者。此圆觉性。本有过尘沙之妙用。潜兴密应。无有休息。无有穷尽故。

本来具足。不假他求者。妄心外念求之不尽。净德性满无假外求也。

众生心。即凡夫本具性德。如来藏。是果佛圆明之体。而众生性德之佛。非自非他。非因非果。即是圆常大觉之体。故即名如来藏。

又众生心者。即是生灭门中不觉义。依一念无明。遂成业识。复从业识。转起事识。以随事扳缘。分别六尘。是众生心相也。又如来藏者。即是生灭门中觉义。谓心体离念。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是即名为如来藏也。而众生心。即名如来藏者。以不觉心不离本觉故。论云。若离觉性。则无不觉。若离不觉之心。亦无真觉自相可说。又云譬如种种瓦器。皆同微尘性相。如是无漏无明种种业幻。皆同真如性相。是也。

钞。

出入三界自在无碍者。凡夫入三界。为生死缚。不得自在。二乘出三界。为涅槃缚。不得自在。佛悲智双行。往来自在故。

师子一吼。百兽畏惧者。永嘉云。师子吼无畏说。百兽闻之皆脑裂。香象奔波失却威。天龙寂听生欣悦。

五种怖者。一不活。二恶名。三死。四恶道。五威德。

四无畏者。一一切智无畏。二漏尽无畏。三决疑无畏。四说苦尽道无畏。

轨持义者。若理法则能轨生物解。任持自性。如学人从缘一念。得悟自性。即此悟由。乃从性轨生。非外得故。若教行等法。则能轨正身心。持令不失也。

钞。

余乘说法。是为杂染者。轮王说戒善。帝释说出欲。实有善当行。有恶当止。二乘说四谛。十二因缘法。亦实有生死可厌。涅槃可欣。皆杂无明之染。而不清净。若佛说一乘之法。则染污清净。总属空华。生死涅槃无非梦幻。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所谓纯一不杂。具足清白梵行之相也。

觉非迷类者。凡夫三谛俱迷。二乘不迷真而迷俗。菩萨不迷真俗而迷中。佛乃三谛齐觉。超九界众生故。佛即众生者。若依生佛对说。则九界为生。佛乃大觉。今言佛即众生者。经云众生无上者佛是。则佛乃无上众生也。

佛在异类者。对九界云。佛为异类。若十界皆生。则佛为同类也。

五分法身。通大小乘。今云五分。乃大乘转五阴身心。得五分法身。

一切人天修罗外道二乘之香者。人天有戒善香。修罗有下品十善香。外道亦有邪定邪慧之香。二乘有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香。

疏。

断智二德者。如来果上有智断恩三德。今略恩德也。

钞。

止能灭恶。有体无用者。声闻虽断烦恼证涅槃。不能从空出假。广度众生。但有五分法身之香。而无大用之光。有体无用也。佛则内断烦恼。具功德之香。外度众生。出大用之光。体用双彰也。

以法身本具性德者。虽云万德严身。然此万德属修。修无别修。皆从性起修。以有恒沙性德。方有恒沙修德。不然修不从性。乃有作之修。无干性体。云何能严法身耶。

佛之四德。翻破凡夫无常计常等四倒。二乘常计无常等四倒。

佛证三德秘藏。不为四相所迁曰常。犹如宝华。不以春生。不以秋瘁。具无上菩提觉法乐。无上涅槃寂静乐。曰乐。犹如宝华。珍奇粹美。适悦人心。具八自在我。不待于外曰我。犹如宝华。不假阳和。不资雨露。不为五住所染。二死所累曰净。犹如宝华。精金美玉。净无纤尘故。

钞。

世出世间诸法无量。则义无量者。世间之法。是阴入处界等。世间之义。则积聚涉入等。出世之法。是谛缘六度等。出世之义。则逼迫招感等。

凡夫知近不知远。但知世间法。不知出世间法故。

二乘知偏不知圆。厌有着空。不知空有无碍故。

初心菩萨。知总不知别。但悟涅槃心。不知差别义故。知实不知权。但知真如界内。不知佛事门头故。

佛乃五眼圆明。三智圆显。无不见也。

钞。

体绝攀缘者。谓般若如大火聚。众生之心处处能缘。独不缘于般若之上也。

净名上方取香饭者。经云。时维摩诘。即入三昧。用神通力。示诸大众。上方界分过四十二恒河沙国土。有国名众香。佛号香积。今现在。其国香气。比于十方诸佛世界人天之香。最为第一。彼土无有声闻辟支佛名。唯有清净大菩萨众。佛为说法。乃至居士。遣化菩萨到彼。请香饭曰。愿得世尊所食之余。当于娑婆世界。施作佛事等。

疏。

观音耳根。此方教体者。文殊选圆通偈云。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离苦得解脱。良哉观世音。

势至念佛不与圆通者。偈云。诸行是无常。念性元生灭。因果今殊感。云何获圆通。

钞。

耳根不摄念佛。念佛能摄耳根者。若论法门。念佛有事持理持。理持则反佛自佛。即是反闻自闻。是念佛能摄耳根也。而耳根则无事持之法。是耳根不摄念佛也。若论摄生。念佛则普摄利钝诸根。下自地狱鬼畜悠悠凡夫。上至具闻思修入三摩地者。皆生彼国。是念佛能摄耳根也。而耳根圆通。则下机绝分。是耳根不摄念佛也。

今此耳根如诗礼者。耳根独被此方之机。不通余方。如习诗礼。据一邑言非合国故。

今此念佛如周易者。念佛遍逗十方之机。不局一方。如彼周易通合国言非一邑故。

钞。

以理夺事门者。真如界内不立一尘。有何净秽。何必愿求。欲显真如之理。故夺净秽愿求之事。非真无净秽往生之事也。

直指单传者。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单传心印。不立文字。

此道无佛无众生者。此道佛来也杀。魔来也杀。上无佛道可成。下无众生可度故。

此道举心即错。动念即乖者。古云。莫动着。动着即头角生。又云。才拟议时白云万里等。

此道心境俱寂者。古云。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又云。出息不涉众缘。入息不居阴界等。易地则皆然者。六祖处净土诸师之时。六祖亦赞西方。净土诸师处六祖时。净土诸师亦单弘直指矣。

钞。

灵光独耀二句。灵光对妄识言。妄识即八识之光。八识各缘自境。故不离中边也。灵光即真性之光。真性绝乎对待。故迥绝中边。

真照无私二句。真照对妄照言。妄照即六识之照。六识对境之照。故不离彼此。真照即自体之照。自体本无能所。故曰不分彼此。

迥绝中边故一佛即多佛。多佛即一佛。一多无有障碍。以一多尽妄识分别。灵光非妄识故。

何分彼此故弥陀主即诸佛伴。诸佛伴即弥陀主。主伴交相成就。以主伴皆妄照安立。真照无妄照故。

无碍。则千差虽隔而非殊。如帝网千珠重重涉入故。交成。则万法不期而自会。如万象森罗不离太虚空故。

今者此经当在何处者。六方为能赞。此经为所赞。能赞之佛。不离咫尺毫端。所赞之经。当在何处。咦。不离当处常湛然。觅即知君不可见也。

钞。

答弥陀功德下有二义。前义乃卷多归一。后义乃展一为多。虽有二义。实一多相即。展卷无碍。以诸佛同一法身故。

疏。

菩萨欲闻而不得闻者。或问云。今博地凡夫。闻者甚多。将超菩萨耶。答。闻经大有差等。凡夫耳虽闻名。心不餐采。或心虽思惟。不踊跃笃行。此但耳听言诠。心不得旨。如不闻也。今所谓闻者。因诠得旨。悲喜交集。笃信力行。乃心闻也。岂不超凡小耶。

疏。

自性自轨等者。经有轨持义。自性本自轨持。即是真经。更于何处寻经。

佛有觉照义。自性本自莹照。即是真佛。更于何处觅佛。若离自性别求佛法。大似骑牛觅牛。抛家浪走也。

钞。

是真般若者。终日转经。不知经转。以非真经也。今无说无闻。方是真般若。所谓常转如是经。百千万亿卷也。

是名如来者。外求有相佛。与我不相干。以非真佛也。今无名无相。方是真如来。所谓真佛屋里坐。时人自不识也。

既知真般若。则处处弥陀说法。故历历分明。

既识真如来。则时时诸佛现前。故轰轰在耳。

历历分明。则阿难所未闻经。无不闻之。说信已成两橛。何况有疑。

轰轰在耳。则夜神所事诸佛。一一承事。说不空早已相乖。况有空过。

钞。

究竟极果者。道穷妙觉。位极于茶。证一切种智。圆观第一义谛。对等觉而言名之无上。以等觉菩萨犹有微细无明未断。名有上士故。

正观真谛者。二乘修一切智。正观真谛。对外道邪见而言。名之曰正。以九十六种外道。各执异计。皆邪见故。

等观俗谛者。菩萨修道种智。等观俗谛。对二乘偏观而言。名之曰等。以二乘弃有观空。堕偏见故。

正觉兼正等二义者。以二乘对外道名正。若对菩萨弃有观空。亦名邪故。

良以下出上所以。

佛与众生本来无二者。谓本觉之体。因心果证。无二无别也。

无明所覆遂成迷妄者。谓不知真如法一故。不觉心起而有其念。遂成三细六粗也。

是则邪觉。不名为正者。谓凡夫虽具有灵觉。而全皆是妄。非为正故。

声闻辟支止破见思者。声闻观四谛。辟支观十二因缘。虽行门不同。而所断者。同是三界见思。缘觉但侵习气。居声闻上耳。

虽得菩提其道未中。不名为等者。菩提谓一切智。但能从假入空。不能从空入假。故其道未中。但悟偏真理。故是偏觉。未修平等观故不名为等。

一切菩萨已尽尘沙。未尽无明者。别教自十回向。十地至等妙二觉。圆教自第十信至等觉。是一切菩萨。别十向已尽尘沙。未断无明。初地始断一品无明。乃至妙觉断十二品无明。故未尽。圆十信已尽尘沙。未断无明。初住始断一品无明。乃至等觉断四十一品无明。故亦未尽。

虽得正等菩提。佛地犹远。不名无上者。菩提。谓道种智分证一切种智。以能双遮双照。心心趣入萨婆若海。故得正等菩提。华严说十地菩萨。充满微尘国土。于那由他劫修菩萨行。所生智慧比一如来智慧。百分不及一。乃至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故云佛地犹远。无论诸位菩萨。即至等觉。尚更有过者。名有上士。故不名无上。

惟佛一人妄尽觉满者。如菩萨地尽。满足方便。一念相应觉心。初起心无初相。远离微细念故。名为妄尽。究尽诸法实相。边际智满。种觉顿圆。名为觉满。

如望夜月。更无有觉过于此者。观经疏云。无上士者。名无所断。无上士者更无过者。如十五日月圆满具足。众星中王。最上最胜。威德特尊。是也。

钞。

灵灵独照下。妄照有照。故有所不照。真照无照。故无所不照。妄知有知。故有所不知。真知无知。故无所不知。此知此照。无明地无所减。般若地无所增。悟时无得。迷时无失。

菩提即我下。菩提者真觉也。我者妄宰也。若迷时有减有失。悟时有增有得。则真觉非妄宰。妄宰非真觉。今既迷时无减无失。则妄宰全是真觉。悟时无增无得。则真觉全是妄宰。若真觉妄宰是二。则以我之妄宰。退彼之真觉。今既一矣。求其进相了不可得。云何有退耶。

钞。

累言不置者。如信无垢浊心清净。信能悉施心无吝。信能欢喜入佛法。信能增长智功德。信能必到如来地等。

于实德能深忍乐欲者。谓于实则深忍。于德则深乐。于能则深欲也。八识规矩云。深忍者。于诸法实事实理。深信冥契。忍可于心。不为虚妄事理之所转故。深乐者。于三宝清净法身般若解脱。真净德中。深信好乐。不为妄染邪德之所惑故。深欲者。于一切世出世善。深信有力。能得善报。能成道果。起希望心。求必得故。于中忍可是信因。乐欲是信果。知之必好之也。

心净为性者。以心胜故。唯言于心兼心所也。谓此因果信。不独自体清净。复能清净一切心及心所。如极香物。不独自香。复能熏香一切余物。如水清珠。不独自清。复能澄清一切浊水。其力最胜。故云。信为道源功德母。流从此出。而善从此生也。信能必到如来地。余或难必而信可决也。

何言心净下四句。是正释心净为性。

又诸染法下九句。是反明心净为性也。

诸染法。即贪等六烦恼。无惭等二十随也。

各自有相者。如贪心所。即于有有具染着为性。能障无贪生苦为业。无惭。即不顾自法。轻拒贤善为性。能障于惭。生长恶行为业等也。

唯有不信者。不信即不信心所。谓于实德。能不忍乐欲。心秽为体。能障净信。惰依为用。

自相浑浊复能浑浊余心心所等者。以不信不但自体染秽。复能秽浊一切心心所法。如极臭物。复能熏诸一切。是也。是故不信之力。胜诸染心。

信正翻彼者。今信心所。正翻彼不信心所。不信既自秽秽他。则信自自净净他。故净为相也。

主乎心净者。维摩云。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钞。

全以果觉为自信心者。以彼果佛为我因心。若离觉体。别言信者。是名邪信。非大乘圆顿之正信也。众生心中念念常有佛成正觉者。经云。应知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觉。何以故。不离此心。成正觉故。

疏。

自性非去来今。是已生今生当生义者。若言过去已生。现在今生。未来当生。此则三际迁流。四相流转。非生净土。乃生娑婆也。唯自性不落三际。乃已生今生当生义也。

钞。

万年一念者。十世古今。始终不离当念故。万年为古。一念为今。万年一念。何古而非今。

一念万年者。一念普观无量劫也。一念为今。万年为古。一念万年。何今而非古。

何古非今。以今夺古也。何今非古。以古夺今也。互夺两亡。则古今空矣。坐断三际。当处西方。谁非往生者。此出三际时也。

过去下。三际求心心不有。心不有处妄元无。妄元无处即菩提。生死涅槃本平等。则谁是往生者。此空三际心也。又谁是往生者。生而无生也。谁非往生者。无生而生也。生而无生。无生而生。是名已生今生当生。

钞。

火车相现者。观经下品文云。或有众生。偷僧祇物。不净说法。无有惭愧。以诸恶业。而自庄严。如此恶人。命欲终时。地狱众火。一时俱至。遇善知识。教令念佛。寻得往生等。

劫石可磨者。有石方圆大一由旬。以诸天六铢衣。过五百年乃拂一次。磨此石尽。名为一劫。

钞。

真实不虚之如为信者。信有真实义。以若无有信。万事皆虚诳故。出生无尽之智为愿者。愿有出生义。以万德万行。皆从乐欲故。

钞。

一身即法身。一智慧即般若。力无畏即解脱。

钞。

恩逾慈母二句。慈母之恩。慈及一生。他生未必能慈。旻天之仁。仁止一界。他界未必能仁。佛之慈仁。无处无时而不慈仁。故云逾也。粉骨碎身二句。古云。假使顶戴经尘劫。身为床座遍三千。若不传法度众生。毕竟无能报恩者。

钞。

善权方便。曲就机宜。度生之才也。至德洪恩。普沾万类。度生之德也。有才无德。失度生之本。不能度生。有德无才。失度生之用。亦不能度生。才德兼备。体用同施。乃能度生也。

澄然不动。顿息万缘。心行处灭也。漠尔忘言。永离戏论。言语道断也。有一未忘。则狂心未歇。命根未断。不能证理。思议双亡。乃能证理也。

以悲即智下。以大悲故。往来三界。出没四生。终日度生。以大智故。一切众生即寂灭相。无生可度。

以智即悲下。以大智故。了法皆空。不起一念。不居生死。以大悲故。不住空寂。常度众生。不证涅槃。

偏举二字者。以悲即智。能仁即兼寂默。以智即悲。寂默即兼能仁。

乃至一言者。能即兼仁。用即体故。仁即兼能。体即用故。寂即兼默。心行处灭。自然语言道断。默即兼寂。言语道断。乃曰心行处灭故。

钞。

独证自誓三昧者。证者忍也。自誓三昧。即如来因地四弘誓愿。愿成佛道。愿度众生。愿断烦恼。愿修法门。今已成佛。断无明成佛道。转法轮度众生。故为独证。此从如来得名。依出世之主得名也。

劫初梵王名忍者。空劫以前。此界未有人民。自梵王降生始有人类。劫初梵王名忍。遂名忍界。此从梵王得名。依世间之主得名也。

楞严譬之清水等者。经云。阿难。譬如清水。清洁本然。即彼尘土灰沙之伦。本质留碍。二体法尔。性不相循。有世间人。取彼土尘。投于净水。土失留碍。水亡清洁。容貌汩然。名之为浊。汝浊五重。亦复如是。

当有无五浊之善世者。以人寿二万岁前。邪见不起。烦恼轻微。四趣空虚。寿命久远。时分清净之善世也。

钞。

执我我所者。内执为我。外执我所。或五阴中。执一阴为我。余阴为我所。

执断执常者。或执诸法是无。而起断灭之见。或执诸法是有。而起常住之见。中道即第八识。以八识恒转如瀑流故。恒则不断。转则不常。今执断常是失中道。非因计因者。非涅槃因。计以为因。或拔发熏鼻卧棘投灰。或持牛狗等戒。种种无益苦行。

执粗为胜者。唯执己见为是。余皆是非。纵遇佛来。亦不信受。如担麻为宝。弃金不顾等。担麻弃金者。昔有二人入山。各担一担麻。偶于中路见无数布帛。一智者云。吾弃麻担布。一愚者云。吾担来路多。即是担麻。往前不远。又见无数白银。智者弃布担银。愚者依旧担麻。前往又见无数黄金。智者弃银担金。愚者依旧只是担麻。自负所见。不肯从人者。大率如是。

拨无因果。堕豁达空者。不信造善为乐。造恶为苦。而言善恶苦乐一切皆空。不知无我无作无受者。善恶之业亦不亡。堕豁达空。起断灭见故。

色等五阴各具四句。三世迭之。则成六十者。如色阴者。谓色大我小。我在色中。我大色小。色在我中。或即色是我。离色是我。色既如是。四阴亦然。五四共成二十句。三世迭之。成六十句。

钞。

较前稍为重滞者。以此五使。与境相对。方得生起。不同五利才触即生。几微迅疾故。

分之为九十八者。见惑有八十八。以前十使。历三界四谛下增减不同。成八十八。谓欲界苦十使具足。集灭各七使。除身见边见戒取。道谛八使除身见边见。四谛下。合为三十二。上二界四谛下。余皆如欲界。只于每谛下除瞋使故。一界各有二十八。二界合为五十六。并前三十二。合为八十八。更加思惑十使。谓欲界贪瞋痴慢。上二界贪痴慢。共为九十八也。

细推则八万四千者。以十使互具成一百。历十法界成一千。身口七支为七千。三世共成二万一。四心各具二万一。共成八万四千数。以八万四千律仪对治之。则成八万四千法门。

三灾感召者。一小三灾。初饥馑。人寿减至三十岁时。天不降雨。由大旱故。草菜不生。思欲见水尚不可得。何况饮食。以是因缘。世间人民饥馑死者。其数无量。

二疾疫。人寿减至二十岁时。有大疾疫。种种诸病。一切皆起。以是因缘。世间人民疾疫死者。其数无量。

三刀兵。人寿减至十岁时。诸人各起斗争。手执草木即成刀枪。互相残害。以是因缘。世间人民刀兵死者。其数无量。

二大三灾者。一火灾。谓于劫坏时。有七日出现。大地须弥渐渐崩坏。四大海水渐渐消尽。大千世界。及初禅天。皆悉洞然无有遗余。是名火灾。

二水灾。谓初禅以下。七番火灾。坏于世界之后。世界复成。又于坏劫之时。渐降大雨。滴如车轴。更兼地下水轮。涌沸上腾。大千世界乃至二禅天。水皆弥满。一切坏灭。如水消盐。是名水灾。

三风灾。谓二禅以下。七番水灾以后。世界复成。又于坏劫之时。从下风轮有猛风起。兼以众生业力尽故。处处生风。大千世界乃至三禅天。悉皆飘击。荡尽无余。是名风灾。

又复当知。火烧初禅。有五十六番。水渰二禅有七番。风刮三禅有一番。合之共六十四番也。

皆以类从者。瞋感火灾。贪感水灾。痴感风灾。

钞。

横计主宰为见我者。横计谓横生计度。主宰即我执也。此即分别我执。唯识云。分别我执。是由现在外缘力故。非与身俱。要待邪教。及邪分别然后方起。故名分别。唯在第六意识中有是也。见我如计即色是我。离色是我。我大色小。色在我中。色大我小。我在色中等。此从邪师训诲。而成分别我也。

俱生主宰为慢我者。俱生对分别而言。与生俱生。非强思计度起故。主宰者。我执也。此即俱生我执。唯识云。俱生我执。无始时来。虚妄熏习内因力故。恒与身俱。不待邪教。及邪分别。任运而转。故名俱生。此复二种。一常相续。在第七识。二有间断。在第六识。是也。慢我有七。一我慢。二慢。三过慢。四慢过慢。五增上慢。六卑劣慢。七邪慢。此七种皆依我相而生。皆为慢我。此则不用教诲。生来即有。俱生我也。

钞。

第八识。即黎耶本识。种是种子。谓本识中亲生自果。功能差别者。释云。亲生自果者。从自种子亲生现行果故。功能差别者。显此种子非一种故。

然此种子。与第八识。及所生果。不一不异。体是本识。果是现行。识体望种为用。现果望种为因。故此三法。理应不一不异也。宗镜云。本识是体。种子是用。种子是因。所生是果。此三理应不一不异。

依业所引者。谓随宿因力生善恶等。功能决定方成种子也。

外色即息暖。属第八亲相分。内心即第八现行识。属第八见分。由种子业力。此三相持不散。名命根不断。一不相持。或暖气离身。或出入息断。或见分离体。名命根断也。

疏。

此之五浊。且据果言者。谓上文所解五浊。且一往就果边说。非若楞严所说。通乎因果也。

或配三细者。是诸师以三细六粗释五浊也。或配五阴。是孤山。约五阴妄想为五浊也。

义亦不异者。谓法相虽不同。而义理则无别也。

钞。

三细等者。起信论云。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不觉心起而有其念。依不觉故。生三种相。一者无明业相。以依不觉故心动。说名为业。觉则不动。动则有苦。果不离因故。

二者能见相。以依动故能见。不动则无见。

三者境界相。以依能见故境界妄现。离见则无境界。

以有境界缘故。复生六种相。一者智相。依于境界心起分别。爱与不爱故。

二者相续相。依于智故。生其苦乐觉心起念相应不断故。

三者执取相。依于相续缘念境界。住持苦乐。心起着故。

四者计名字相。依于妄执。分别假名言相故。

五者起业相。依于名字。寻名取着。造种种业故。

六者业系苦相。以依业受报。不自在故。

以劫浊配业相者。劫者时也。心性本净。由无明初动时即浑浊。故曰劫浊。今业相亦然。无明初起成业相故。

次以见浊配转现者。见者能见所见也。前业相能所未分。次成转现。虽无分别。能所宛然。心境具足。故以见浊配转现。

次以烦恼配智相。相续相。执取。计名者。烦恼不出我法二执。我法复分俱生分别。今智为俱生法。相续为分别法。执取为俱生我。名字为分别我。四相皆属烦恼道故。

次以众生配起业相者。众生者。众法相生。亦处处受生。故曰众生。以由造善恶不动等业。方感众法。处处受生故。

次以命浊配业系苦者。命浊即八识命根。为一期众生之总报主。为业所系。住时决定不得解脱故。

以劫浊配色阴者。楞严云。汝见虚空。遍十方界。空见不分。有空无体。有见无觉。相织妄成。是第一重名为劫浊。此即是以劫浊配色阴也。以相织妄成。是空与见相织。而妄成色阴。此即名为劫浊。岂不是以劫浊配色阴。

盖四大根尘同名色阴。而空见不分之时。根尘浑乱。非劫浊而何。

分空分见。本无边畔。故云空见不分。以无体之空。织无觉之见。以无觉之见。织无体之空。乃妄见空而两无其实。此湛圆明心。为顽空所浑。而成劫浊。是性为浑浊。

次以见浊配受阴者。楞严云。汝身现抟四大为体。见闻觉知壅令留碍。水火风土旋令觉知。相织妄成。是第二重名为见浊。此即是以见浊配受阴也。以相织妄成。是六根与四大相织。而妄成受阴。以其见境领纳。浑浊真性。即名见浊。岂不是以见浊配受阴。

次以烦恼浊配想阴者。经云。又汝心中忆识诵习。性发知见容现六尘。离尘无相。离觉无性。相织妄成。是第三重名烦恼浊。此即是以烦恼浊配想阴也。以相织妄成。是知见与六尘相织。而妄成想阴。既取着所领。则扰乱甚前。既浑真性。即名烦恼浊。岂不是以烦恼配想阴。

次以众生浊配行阴者。经云。又汝朝夕生灭不停。知见每欲留于世间。业运每常迁于国土。相织妄成。是第四重名众生浊。此即是以众生浊配行阴也。以相织妄成。是知见与业运相织。而妄成行阴。而去留假合。浑浊真性。即名众生浊。岂不是以众生浊配行阴次以命浊配识阴者。经云。汝等见闻元无异性。众尘隔越无状异生。性中相知。用中相背。同异失准。相织妄成。是第五重名为命浊。此即是以命浊配识阴也。以相织妄成。是一同一异。如经纬密织。而成识阴。而识住命存。识去命谢。浑浊真性。即名命浊。岂不是以命浊配识阴。

为说稍殊。而义则大同者。离九相无五阴。离五阴无九相。名殊而体一也。

疏。

浊恶不善者。浊者五浊。不善即十不善。五苦谓五道非乐故。

钞。

五道之苦者。地狱烧煮苦。饿鬼饥虚苦。畜生屠割苦。人间八种苦。天上五衰苦。此初以五道非乐。释五苦也。

或五痛五烧五恶等者。五恶谓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五痛即五恶之现在华报。五烧即五恶之三涂果报。此次以五罪招报。释五苦也。

身属四生者。卵因想生。胎因情有。湿以合感。化以离应。情想合离更相变易。所有受业逐其飞沈。

疏。

始觉冥乎本觉等者。诸佛久成。是本觉义。释迦今成。是始觉义。始觉在缠曰本。本觉出缠曰始。始本不二。是佛佛互赞义。

释迦乃大悲利生是照义。牟尼乃大智冥理是寂义。寂照同时。是能仁寂默义。

五浊是染义。菩提是不染义。随缘不染。不染随缘。是五浊菩提义。

钞。

因该果海等者。因该果海。始即本也。果彻因源。本即始也。用不离体。能仁即寂默。体不离用。寂默即能仁。

故知下。既云始本二觉。为此佛彼佛。寂照自心。为释迦牟尼。不独此佛是寂照自心。此佛彼佛同归寂照自心。始觉本觉。即寂照之体故。既云不染而染。是菩提五浊义。染而不染。是五浊菩提义。则烦恼菩提不出悟迷一念。既此佛彼佛同归自心。烦恼菩提不离一念。则本师即我。我即菩提。既我即菩提。则得菩提。孰为能得。孰为所得耶。

钞。

十种难信。大约不出狂愚二病。前八系愚者高推圣境故不信。第九系狂者蔑视西方故不信。第十双兼二者。以愚者闻理之无。故疑不信。狂者闻事之有。故疑不信。

钞。

欲令众生。皆得闻知一切世间难信之法者。是文殊告弥勒之辞。谓四十年前所说。乘是三乘。性有五性。人皆易信。若说三乘是一乘。五性是一性。人所难信。寻常但说唯佛一人独得正觉。今曰小乘罗汉皆当作佛。人所难信。寻常但说修行三祇方始成佛。今曰即心是佛。人所难信。今欲说此难信之法。欲令众生得知即心即佛。无二无三之旨。故现斯瑞耳。

此经难闻。信受亦难。是法师品。佛告药王之辞。盖以行菩萨道者。得见闻读诵是经。乃能善行菩萨之道。求佛道者。若见若闻是法华经。闻已信解受持者。得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闻说此经。心即狂乱狐疑不信者。此经非大乘根器。不能持诵。所感功德。非常人可闻。闻必狐疑不信。盖此经之义趣。与其果报不可思议故也。

以不惊不怖不畏为希有者。大乘之法。本自难信难解。非大乘根器。卒闻是法。未免惊愕疑怕畏惧。能闻是法。而不畏惧者。实为希有。

钞。

不可以有心求等者。自性非有。有心则堕增益执。自性非无。无心则堕损减执。自性离言说相。语言则堕妄想。自性离心缘相。寂默则堕无记。

灵山上德。终成败北者。灵山会上五千退席。及华严会上不见舍那之辈。败北者。军战败曰北。

汉地金刚。始欲灭南者。德山号周金刚。不信南宗单传直指之说。作青龙钞。径往南方。欲灭南宗。路逢婆子卖点心。婆子问云。所担者何物。答曰。金刚经青龙钞。曰。金刚经云。三心不可得。尊者欲点何心。山无对至龙潭往复叩击。恍然大悟。乃曰穷诸𢆯辩。若一毫置于太虚。竭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巨壑。乃焚青龙钞云。

钞。

谓尽说余经。手掷须弥。足动大千等者。是多宝品。如来普告大众之辞。尽说余经如恒河沙。固是难事。然皆称机之谈。人亦易信。不足为难。若以手掌接须弥而掷方外。又以足指动大千而掷他国。虽皆难事。然有神通道力者。即能为之。犹未为难。唯于恶世宣说此经。最为难事。人不信故。生怨嫉故。招骂詈故。加杖木故。若无大愿。生退屈故。

今经难说亦复如是者。众生我慢心高。无明坚厚。不肯信受。多生怨嫉。亦犹是也。

刚强难伏者。法华云。是娑婆国中人多弊恶。怀增上慢。功德浅薄。瞋浊谄曲。心不实故。净名云。此土众生刚强难化。故佛为说刚强之语。而调伏之。言是地狱。是饿鬼。是畜生。乃至云。譬如象马。𢤱悷不调。加诸楚毒。然后调伏。如是刚强难化众生。故以一切苦切之言乃可入律。

疏。

心境双融。是行此二难义者。得道乃彻悟内心。说法乃化他外境故。心者得道义。境者说法义。今性中心境双融。是二难并运义。

钞。

心逐等者。心逐境生。则心无自性。心体本寂也。得道乃彻悟内心。今心体本寂。则无所得者。名得菩提。境随心现。则境无自性。境体自空也。说法乃化他外境。今境体自空。则无法可说者。是名说法。内心外境。互夺两亡。自觉觉他。二觉俱泯矣。

钞。

菩萨真俗双融。随类应机者。凡夫着俗不通真。二乘耽真不涉俗。如徐六担板。各执一边。菩萨则真俗双融。不滞生死。不住涅槃故。或现二乘同真。或现六凡同俗。随类应机。不独比丘中摄也。

修罗详有四种者。一从卵生。鬼趣所摄。二从胎生。人趣所摄。三因变化有。天趣所摄。四因湿气有。畜生趣摄。

疏。

究竟圆满。是说经已者。若言如来将罢法座。为说经已。此文字教经。非自性真经也。自性真经。则首尾圆照。无欠无余。未召当机说法已竟。

周遍含容一切世间义者。若云天龙八部为一切世间。此有情世间。非正觉世间也。正觉世间。凡圣该罗。千足万足。未击犍槌人天毕集。

钞。

妙首白槌者。世尊一日升座。文殊白槌云。谛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世尊便下座。天童颂云。一段真风见也么。绵绵化母理机梭。织成古锦含春象。无奈东君漏泄何。

双林抚尺者。梁武帝。请傅大士讲金刚经。大士上座抚尺一下。便即下座。帝愕然。志公问云。陛下还会否。帝曰不会。志公云大士讲经竟。

钞。

念诸佛念诸法者。诸佛谓究竟理。即所谓平等法身遍一切处也。诸法谓究竟智。即所谓圆满秘密藏。无量妙法门也。初地证遍满法身。与妙觉法流水接。故能念诸佛法。生大欢喜也。

转离一切境界故生欢喜者。初地菩萨证三无性。永离人执。不着外境。法执分别亦不现行。故云转离一切世间境界。

亲近一切佛故生欢喜者。初地得无分别心。与诸佛智用相应。唯依法力自然修行。熏习真如灭无明故。故云近一切佛。又此地菩萨。于一念顷。能至十方无余世界。供养诸佛。请转法轮。故云亲近一切佛。

初行亦名欢喜者。此位菩萨多行施度。内外一切悉皆惠施。见来乞者心大欢喜。我得善利。彼受施者。亦复欢喜故。

初住亦云获无边欢喜者。以初住菩萨。信知一切法。从本以来自涅槃故。又此位能八相成道。自觉觉他。故获无边欢喜。

随其分量得法喜者。初心下凡。不能入理治惑。及与生善。闻世界悉檀。亦得欢喜益也。

钞。

发无上正觉心。是圆初信也。得法眼净。是圆初住。外远见尘。内离垢染。则法眼圆明绝诸瑕翳矣。阿那含者藏第三果。约圆是第六信。漏尽意解是藏第四果。约圆是第七信。

得不退转者。不退有三。破见思名位不退。破尘沙名行不退。破无明名念不退。今四十亿菩萨所得。亦合随其分量也。

六种震动者。动起涌震吼击也。三种是形。三种是声。于形声中各举其一。故言震动也。摇播不安之谓动。自下升高之谓起。忽然腾举之谓涌。隐隐出声之谓震。雄声猛烈之谓吼。砰磕发响之谓击。共有十八相。一方动谓之动。四方齐动名遍动。八方齐动曰普遍动。余五亦然。又直动为动。四天下动为遍动。大千界动为等遍动。下五亦然。

不退忍。即柔顺忍也。位在圆十信。此约净土三法忍说。若约教道说。通教三法忍。此不退忍。亦即是柔顺忍。以此忍属性地。性地方得不退故。别教五忍。则此不退忍。即是信忍。以信忍属十住。十住已得不退故。圆教四忍。此不退忍。亦即是顺忍。而圆七信正属不退故。

未曾发意。今始初发。亦即是圆初信。或是圆初住。以下文有次第成佛。同名妙音故。

得授记法忍。是圆初住。得无生法忍光明故。或是八地。是名真得无生法忍故。

疏。

嘱累者。谓将此法门。嘱于汝。累汝宣传也。古德云。你若不是此等人。自然不来仰及你之意。又嘱者。是如来金口付嘱。令彼流通。累者。今菩萨悬系于心。永无忘失也。

钞。

为他开示当令书写执持者。法华开五种法师。一受持。信力曰受。念力曰持。即今执持是也。二读。三诵。对文曰读。不忘曰诵。此二亦摄在今执持中。四解说。宣传曰解说。即今为他开示是也。五书写。即今书写是也。

钞。

以总持持余尊法。为教理流转之因者。此同易卦之乾元义也。盖世间出世间。初无二理。世间法。则始自乾元资始。贞德收藏。为将来发育之机。出世间法。则始自华严初谈。终至弥陀后灭。为后劫流传之本。非乾贞则世间之生机尽灭。非弥陀则出世之慧命皆残。则此经此理。为诸佛相传慧命。为众生出世之本源。其关系岂小因缘耶。

疏。

自性无恼。是欢喜信受者。若云闻法而喜。领法而受。是为外随境界所迁。非真欢喜信受也。自性具有过恒沙等烦恼之义。是真欢喜信受也。

自性无住。是作礼而去义者。若云翘勤而礼。退席而去。是为妄缘风力而转。非真作礼而去也。自性无住了无根本。是作礼而去也。

钞。

烦恼本寂者。上云无恼是喜义。尚有喜在。喜非乐土也。今则烦恼本寂。欢喜亦空。则苦土谁非乐土。上云无住是去义。尚有去在。去非往生也。今则来实无来。去亦何去。则往生毕竟无生。以有生生彼土者。是生彼土。非生自心也。以无生生彼土者。非生彼土。实生自心也。然后无问自说。世尊免付空谈。此上不负弘法之主。独任当机身子不孤重托。此下不负受嘱之人。虽然理非事外。性即相边。若其外极乐九莲之土。别说唯心。舍弥陀万德之名。别求自性。是当渡问津。对灯觅火矣。故曰不识彼关津。隔江犹问涉。早知灯是火。饭熟已多时。

钞。

仙陀婆者。是梵语。有盐水马器四名。惟有智臣乃能辨识。如王食时。呼仙陀婆。则知要盐。如王洗盥。呼仙陀婆。则知要水。如王作众务时。呼仙陀婆。则知要器。如王出游。索仙陀婆。则知要马。

余可例知者。一心不乱。断无明见自性。大明咒也。往生彼国究竟成佛。无上咒也。证无生忍。回入娑婆。普度众生。无等等咒也。

疏。

自性空。即空如来藏。所谓一空一切空。无假无中无不空也。自性有。即不空如来藏。所谓一假一切假。无空无中无不假也。自性不有不空。即空不空如来藏。所谓一中一切中。无空无假无不中也。

钞。

觅心了不可得者。二祖参初祖。时当隆冬。积雪至膝。坚立不动。初祖问欲求何事。二祖曰。乞师为我安心。初祖曰。将心来为汝安。二祖云。觅心了不可得。盖已得心空。已到觉心初起。心无初相地位也。

即心无所不具者。所谓自体有大智慧光明义故。遍照法界义故。真实识知义故。自性清净义故。常乐我净义故。清凉不变自在义故。具足如是过于恒沙不思议佛法。乃至满足无有所少义故。名为法身如来之藏也。

当总持而不立纤尘者。妙有即是真空也。故有是即空之有。无根本而出身万法者。真空即是妙有也。故空是即有之空。即有则不空。是如实不空也。即空则不有。是如实空也。而如实不空。与如实空。不离一真如心。而一真如心。正是寂光净土。故曰唯是一心。是名净土。

弥陀经疏钞演义卷四(终)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