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释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没有了](快捷键→)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出南北藏

唐周罽宾沙门佛陀波利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又与诸大菩萨僧。万二千人俱。

尔时三十三天。于善法堂会。有一天子。名曰善住。与诸大天。游于园观。又与大天。受胜尊贵。与诸天女。前后围绕。欢喜游戏。种种音乐。共相娱乐。受诸快乐。尔时善住天子。即于夜分。闻有声言。善住天子。却后七日。命将欲尽。命终之后。生赡部洲。受七返畜生身。即受地狱苦。从地狱出。希得人身。生于贫贱。处于母胎。即无两目。尔时善住天子。闻此声已。即大惊怖。身毛皆竖。愁忧不乐。速疾往诣天帝释所。悲啼号哭。惶怖无计。顶礼帝释二足尊已。白帝释言。听我所说。我与诸天女。共相围绕。受诸快乐。闻有声言。善住天子。却后七日。命将欲尽。命终之后。生赡部洲。七返受畜生身。受七身已。即堕诸地狱。从地狱出。希得人身。生贫贱家而无两目。天帝云何令我得免斯苦。

尔时帝释。闻善住天子语已。甚大惊愕。即自思惟。此善住天子。受何七返恶道之身。尔时帝释。须臾静住。入定谛观。即见善住。当受七返恶道之身。所谓猪狗。野干。猕猴。蟒蛇。乌。鹫。等身。食诸秽恶不净之物。尔时帝释。观见善住天子。当堕七返恶道之身。极助苦恼。痛割于心。谛思无计。何所归依。唯有如来应正等觉。令其善住。得免斯苦。

尔时帝释。即于此日初夜分时。以种种华鬘涂香末香。以妙天衣。庄严执持。往诣誓多林园。于世尊所。到已。顶礼佛足。右绕七匝。即于佛前。广大供养。佛前䠒跪而白佛言。世尊。善住天子。云何当受七返畜生恶道之身。具如上说。

尔时如来。顶上放种种光。遍满十方一切世界已。其光还来绕佛三匝。从佛口入。佛便微笑。告帝释言。天帝。有陀罗尼。名为如来佛顶尊胜。能净一切恶道。能净除一切生死苦恼。又能净除诸地狱阎罗王界畜生之苦。又破一切地狱。能回向善道。天帝。此佛顶尊胜陀罗尼。若有人闻。一经于耳。先世所造一切地狱恶业。皆悉消灭。当得清净之身。随所生处。忆持不忘。从一佛刹。至一佛刹。从一天界。至一天界。遍历三十三天。所生之处。忆持不忘。天帝。若人命欲将终。须臾忆念此陀罗尼。还得增寿。得身口意净。身无苦痛。随其福利。随处安隐。一切如来之所观视。一切天神恒常侍卫。为人所敬。恶障消除。一切菩萨同心覆护。天帝。若人能须臾读诵此陀罗尼者。此人所有一切地狱畜生阎罗王界饿鬼之苦。破坏消灭。无有遗余。诸佛刹土。及诸天宫。一切菩萨所住之门。无有障碍。随意游入。

尔时帝释。白佛言世尊。唯愿如来。为众生说增益寿命之法。尔时世尊。知帝释意心之所念。乐闻佛说是陀罗尼法。即说咒曰(此咒最后别翻)。

那谟(引)薄伽䟦(无可反)(下同)帝(引)(一)啼隶(二合)(引)(转舌)路迦(二合)(稽㖿反)钵啰(二合)底(丁以反)毗失瑟咤(二合)(引)㖿(余何反)(下同)(长声)勃陀(引)耶(一云皈命圣尊三世胜觉)(二)薄伽跋底(引)(三)怛侄他(引)(四)唵(长)(五)毗输(引)䭾(音太)耶娑摩三漫(音曼)多皤婆娑(六)婆破啰拏揭底伽诃那(七)婆婆皤输秫(输律反)(下音同)地阿鼻诜(去声)者苏揭多伐折那(引)(八)阿[晥-元+(癸-天+虫)]㗚(二合)(转舌)多毗囇鸡(反罽)(平声)(九)阿(上声)诃啰(去声)阿(引)诃啰(下同)(十)阿(去)(引)瑜散陀(长声)罗尼(十一)输(舜入)䭾(音太)(下同)耶输䭾耶(十二)伽伽那(去声)毗秫提(十三)乌瑟尼沙(二合)(引)毗逝耶秫提(十四)娑诃娑啰(二合)喝啰湿弭(二合)珊珠地帝(十五)萨婆怛他揭多地瑟咤(二合)(引)(长声)那頞地瑟耻(二合)帝(丁你反)慕(音母)𭉐隶(音梨)(十六)䟦折罗(二合)迦(长声)耶僧诃多那秫提(十七)萨婆(引)伐罗拏毗秫提(十八)钵罗(二合)底(丁你反)你伐(晚发反)(转舌)怛耶阿(引)(去)瑜秫提(十九)萨末那(引)阿地瑟(二合)耻帝(音低)(二十)末祢末祢(二十一)怛闼多(去)(引)部多俱胝钵唎秫提(二十二)毗(音弭)萨(音悉)普(二合)吒勃地秫提(二十三)社耶社耶(余何反)(下同)(二十四)毗社耶毗社耶(二十五)萨末(二合)啰萨末啰(二合)勃陀頞地瑟耻多秫提(二十六)䟦折啰揭鞞(二十七)䟦折滥婆伐都(二十八)么么(受持者于此自称名)萨婆萨埵𡃂迦(长声)耶毗秫提(二十九)萨婆揭底(丁你反)钵唎秫提(三十)萨婆怛他(去)(引)揭多(去)(引)三摩湿婆娑遏地瑟耻帝(低字呼)(三十一)勃陀(地耶反)勃陀(同上)蒱䭾(音太)耶蒱驮耶三漫多钵唎秫提(三十二)萨婆怛他揭多地瑟咤(二合)(引)(长声)那(引)頞地瑟耻(二合)帝(三十三)娑婆诃(引)

佛告帝释言。此咒名净除一切恶道佛顶尊胜陀罗尼能除一切罪业等障。能破一切秽恶道苦。天帝。此陀罗尼。八十八殑伽沙俱胝百千诸佛同共宣说。随喜受持。大如来智印印之。为破一切众生秽恶道苦。故。为一切地狱畜生阎罗王界众生得解脱故。临急苦难堕生死海中众生得。解脱故。短命薄福无救护众生乐造杂染恶业众生故说。又此陀罗尼。于赡部洲住持力故。能令地狱恶道众生。种种流转生死薄福众生。不信善恶业失正道众生等。得解脱义故。

佛告天帝。我说此陀罗尼。付嘱于汝。汝当授与善住天子。复当受持读诵。思惟爱乐。忆念供养。于赡部洲一切众生。广为宣说此陀罗尼。亦为一切诸天子故。说此陀罗尼印。付嘱于汝。天帝。汝当善持守护。勿令忘失。

天帝。若人须臾得闻此陀罗尼。千劫已来。积造恶业重障。应受种种流转生死地狱饿鬼畜生阎罗王界阿修罗身。夜叉罗刹鬼神。布单那。羯吒布单那。阿波娑摩罗。蚊虻龟狗蟒蛇。一切诸鸟及诸猛兽。一切蠢动含灵。乃至蚁子之身。更不重受。即得转生诸佛如来一生补处菩萨同会处生。或得大姓婆罗门家生。或得大刹利种家生。或得豪贵最胜家生。天帝。此人身得如上贵处生者。皆由闻此陀罗尼故。转所生处。皆得清净。天帝。乃至得到菩提道场最胜之处。皆由赞美此陀罗尼功德如是。

天帝。此陀罗尼名吉祥。能净一切恶道。此佛顶尊胜陀罗尼。犹如日藏摩尼之宝。净无瑕秽。净等虚空。光焰照彻。无不周遍。若诸众生。持此陀罗尼。亦复如是。亦如阎浮檀金。明净柔软。令人喜见。不为秽恶之所染着。天帝。若有众生。持此陀罗尼。亦复如是。乘斯善净。得生善道。天帝。此陀罗尼所在之处。若能书写流通。受持读诵听闻供养。能如是者。一切恶道。皆得清净。一切地狱苦。悉皆消灭。

佛告天帝。若人能书写。此陀罗尼。安高幢上。或安高山。或安楼上。乃至安置窣堵波中。天帝。若有苾刍苾刍尼。优婆塞优婆夷。族姓男族姓女。于幢等上。或见或与相近。其影映身。或风吹陀罗尼山幢等上尘。落在身上。天帝。彼诸众生。所有罪业。应堕恶道地狱畜生阎罗王界饿鬼阿修罗身恶道之苦。皆悉不受。亦不为罪垢染污。天帝。此等众生。为一切诸佛之所授记。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天帝。何况更以多诸供具。华鬘涂香末香幢幡盖等。衣服璎珞。作诸庄严。于四衢道。造窣堵波。安置陀罗尼。合掌恭敬。旋绕行道。归依礼拜。天帝。彼人能如是供养者。名摩诃萨埵。真是佛子。持法栋梁。又是如来全身舍利窣堵波塔。

尔时阎摩罗法王。于时夜分。来诣佛所。到已。以种种天衣。妙华涂香。庄严供养佛已。绕佛七匝。顶礼佛足。而作是言。我闻如来演说赞持大力陀罗尼者。我常随逐守护。不令持者。堕于地狱。以彼随顺如来言教而护念之。

尔时护世四天大王。绕佛三匝。白佛言世尊。唯愿如来。为我广说持陀罗尼法。尔时佛告四天王。汝今谛听。我当为汝宣说受持此陀罗尼法。亦为短命诸众生说。当先洗浴。着新净衣。白月圆满十五日时。持斋诵此陀罗尼。满其千遍。令短命众生。还得增寿。永离病苦。一切业障。悉皆消灭。一切地狱诸苦。亦皆解脱。诸飞鸟畜生含灵之类。闻此陀罗尼。一经于耳。尽此一身。更不复受。

佛言。若人遇大恶病。闻此陀罗尼。即得永离。一切诸病。亦得消灭。应堕恶道。亦得除断。即得往生寂静世界。从此身已。后更不受胞胎之身。所生之处。莲花化生。一切生处。忆持不忘。常识宿命。

佛言。若人先造一切极重罪业。遂即命终。乘斯恶业。应堕地狱。或堕畜生阎罗王界。或堕饿鬼。乃至堕大阿鼻地狱。或生水中。或生禽兽异类之身。取其亡者。随身分骨。以土一把。诵此陀罗尼二十一遍。散亡者。骨上。即得生天。

佛言。若人能日日诵此陀罗尼二十一遍。应消一切世间广大供养。舍身往生极世界。

若常诵念。得大涅槃。复增寿命。受胜快乐。舍此身已。即得往生种种微妙诸佛刹土。常与诸佛俱会一处。一切如来。恒为演说微妙之义。一切世尊。即授其记。身光照曜一切佛刹土。

佛言。若诵此陀罗尼法。于其佛前。先取净土作坛。随其大小方四角作。以种种草花。散于坛上。烧众名香。右膝着地。䠒跪心常念佛。作慕陀罗尼印。屈其头指。以大拇指压。合掌当其心上。诵此陀罗尼。一百八遍讫。于其坛中。如云王雨华。能遍供养八十八俱胝殑伽沙那庚多百千诸佛。彼佛世尊。咸共赞言。善哉希有。真是佛子。即得无障碍智三昧。得大菩提心庄严三昧。持此陀罗尼法应如是。

佛言。天帝。我以此方便。一切众生应堕地狱道。令得解脱。一切恶道。亦得清净。复令持者。增益寿命。天帝。汝去将我陀罗尼。授与善住天子。满其七日。汝与善住。俱来见我。

尔时天帝。于世尊所。受此陀罗尼法。奉持还于本天。授与善住天子。尔时善住天子。受此陀罗尼已。满六日六夜。依法受持。一切愿满。应受一切恶道等苦。即得解脱。住菩提道。增寿无量。甚大欢喜。高声叹言。希有如来。希有妙法。希有明验。甚为难得。令我解脱。

尔时帝释。至第七日。与善住天子。将诸天众。严持华鬘涂香末香宝幢幡盖。天衣璎珞微妙庄严。往诣佛所。设大供养。以妙天衣。及诸璎珞。供养世尊。绕百千匝。于佛前立。踊跃欢喜。坐而听法。

尔时世尊。舒金色臂。摩善住天子顶。而为说法。受菩提记。佛言。此经名净一切恶道佛顶尊胜陀罗尼。汝当受持。尔时大众。闻法欢喜。信受奉行(读咒法。注平上去入者。从四声法借音读。注半音者。半声读。注二合者。半上字连声读。注重字者。带㗋声重读。注长者。长声读。注反者。从反借音读。罗利卢栗黎蓝等字傍加口者。转声读)。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次念 补阙真言)。

曩谟喝啰怛那。多啰夜耶。佉啰佉啰。俱住俱住。摩啰摩啰。虎啰吽。贺贺。苏怛拏。吽。泼沫拏。娑婆诃

(后举赞云)。

天帝启请。佛顶放光。宣说尊胜总持王。救苦妙难量。灭罪生方。诸佛尽称扬。

南无尊胜。会上佛菩萨。

(三称)。

(末结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诵毕。三礼而退)。

no. 445-d

○音释

婆罗门

(翻云净行)。

佛陀婆利

(唐云觉护)。

仪凤

(唐。高宗年号)。

文殊师利

(唐云妙吉祥。菩萨名)。

(音一。礼也)。

(音但。惧也)。

(音渠。勤也)。

陀罗尼

(此云总持亦云遮持。咒也)。

(音丞。救拔也)。

(音壑。惶恐也)。

曰照

(梵名地婆诃。罗)。

(音绢。舍也)。

(音易。翻也)。

(音恣。审决也)。

(音看。考对也)。

(音鸡)。

薄伽梵

(唐翻圣尊。释迦佛也)。

室罗筏

(唐言丰德。城名)。

誓多

(此云战胜。太子名)。

给孤独

(梵语须达多。长者名)。

苾刍

(罗汉。僧也。喻香草。含。五德义)。

菩萨

(此翻觉有情)。

赡部

(翻胜金。南洲名)。

(音异。至也)。

阎罗

(翻遮。或静息。地狱王也)。

(音加)。

(音辣)。

(音吒)。

(音耶)。

(音但)。

(波婆二音)。

(音术)。

(音弥)。

𭉐

(音迭)。

𡃂

(音泻)。

(音葡)。

殑伽

(恒河名)。

俱胝

(翻百亿)。

阿修罗

(此云无端正。又云非天)。

夜叉

(翻云暴恶)。

罗刹

(此云可畏)。

布单那

(此云臭饿鬼)。

羯吒

(此云奇)。

阿波娑摩罗

(此云青色鬼)。

刹利

(王种也。秦言田主)。

菩提

(翻觉)。

摩尼

(翻离垢。珠宝名)。

(音床。旗幡属)。

窣堵波

(塔也)。

苾刍

(出家男僧也)。

苾刍尼

(出家女僧也)。

优婆塞。夷

(出家近住男。女。亦名善宿男。女)。

族姓男。女

(在家近事男。女亦名净信士。女)。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华言无上。正等正觉)。

摩诃萨埵

(秦言。大道菩萨)。

舍利

(此云坚固子)。

(音勺。旋绕也)。

宿命

(六通之一)。

阿鼻

(此云无间)。

涅槃

(此言灭度)。

那庚多

(此云万亿)。

三昧

(此云正定)。

踊跃

(音涌瀹。足蹈意)。

○法数

先序分(分二)

一证信序

二发起序

善住殁后三报

(一七返畜生 二受地狱苦 三贫胎目瞎)。

七返畜报

(一猪 二狗 三野干 四猴 五蟒 六鸟 七鹫)。

次正宗分(开四)

△一帝释会(又分二)

△初咒前略显

帝释四供

(花 鬘 香 衣)。

说咒二瑞

(一放光 二微笑)。

咒含五益

(一净恶道 二除生死 三离鬼畜 四破地狱 五𢌞善道)。

闻咒三益

(一先恶业消 二当得净身 三生处不忘)。

读诵咒二益

(一三恶道苦破灭 二佛土天宫随人)。

命𣧩忆咒十益

(一还增寿 二三业净 三无苦痛 四随福利 五处安稳 六佛观视 七天神护 八人所敬 九恶障除 十菩萨覆)。

二咒后详明

咒开四名

(一名净除恶道 二名佛顶尊胜 三名吉祥 四名大力)。

净除咒名二益相

(一除一切罪业等障二破一切秽恶道苦)。

佛顶咒名三益相

(一如摩尼宝 二净等虚空三光焰。彻照)。

吉祥咒名一益相

(清净一切恶道)。

大力咒名二益相

(一阎王守护二地狱不堕)。

八十八佛传咒四相

(一同共宣说 二互相随喜 三皆各受持 四一切智印)。

为八众生

(一为破一切秽恶道苦众生 二为脱一切畜类。阎罗王界众生 三为解临急厄难堕苦海中众生 四为短命薄福无救护众生 五为乐造杂染恶业众生 六为地狱恶道众生 七为种种流转生死众生 八为不信善恶业失正道众生)。

为三人天

(一为善住天子 二为一切诸天 三为赡部洲一切众生)。

授付六法

(一受持 二读诵 三思惟 四爱乐 五忆念 六供养)。

闻离二障益

(一离千劫恶业障 二离种种苦报障)。

闻咒果报十益

(一不落三途 二不受鬼神 三不堕畜生 四诸如来处 五菩萨补处 六婆罗门生 七刹利种生 八豪贵家生 九生处清净 十菩提场处)。

受持二益

(一令人喜见 二得生善道)。

书读二益

(一净诸恶道 二灭地狱苦)。

供养幢塔山楼四益

(一离恶道苦 二罪垢不染 三诸佛受记 四得三菩提)。

香花幡络供礼四胜名称

(一名摩诃萨 二真是佛子 三持法栋梁 四即佛全身)。

二阎王会

阎王设三供养

(一天衣 二妙花 三涂香)。

持咒二法

(一顺佛言教 二护自心念)。

持者二益

(一现在冥王拥护 二当来不令堕狱)。

三四天会

所为五根众生各益

一。望斋千遍。为短命众生。令得四益

(一增寿命 二离病苦 三消业障 四脱狱报)。

二。持令人闻。为恶病众生。令得六益

(一大疾离 二诸病消 三恶道断 四生净界 五莲花生 六得宿命)。

三。土散亡身。为极重罪恶命终众生。令得二益

(一离三途苦 二生天受乐)。

四。日诵廿一。为受人广大供养众生。令得二益

(一现得消受 二当生乐土)。

五。常时诵念。为一切循常众生。令得八益

(一得大涅槃 二增延寿命 三受胜妙乐 四往诸佛刹 五常与佛会 六佛为说法 七受佛记莂 八身光遍照)。

禽兽虫蚁蜎蠕含灵。闻声二益

(一尽此一身 二更不堕畜)。

母陀罗印

(此翻手印。应云。合二手掌。屈二头指。二大拇指压上。当其心前。诵咒百八。一名最胜王印。二名尊胜幢印)。

结印想诵六益

(一空雨花云 二遍共诸佛 三佛赞奇善 四真是佛子 五得无碍智 六大心庄严)。

四善住会

七日夜持三益

(一解脱地狱 二净诸恶道 三增延寿命)。

善住六日夜受持四益

(一一切愿满 二脱恶道苦 三住菩提道 四增寿无量)。

叹四希有

(一如来 二咒法 三明验 四解脱)。

善住天设八供

(花 鬘 香 幢 幡 盖 衣 珞)。

佛与善住天三益

(一摩顶 二说法 三受记)。

后流通分(亦二)

一结名敕持

二众喜奉行

○问答

居士问。咒可释耶。余答曰。前后法益名相。咸佛释咒义也。曰。前后何重说耶。曰。一者。法义无尽故。二者。互不相滥故。

若以清凉十门。判释此经。所为五根二十二益。第一教起因缘门也。

三藏中经。四藏中咒。三乘中大。四乘中佛。十二分中。授记因缘未曾有修多罗。佛顶放光微笑。说此尊胜咒经。授记善住天子者也。此即第二藏乘分摄门也。经文显教也。闻咒十报中。一二三六七八。小教义。五四九十。始终顿圆教义。又常念八益中。一二三。小教义。四五六。始终顿义。七八。圆教义。

咒语密教也。咒开四名。

净恶。小教义。大力。始教义。吉祥。终教义。佛顶。顿教义。合四。圆教义。佛言。此名净一切恶道佛顶尊胜陀罗尼。是也又母陀罗印。手结印也。成佛报身。诵百八遍。口持咒也。成佛化身。缘念句益。心。观想也。成佛法身。三业相应。即瑜伽尊胜三昧。不空如来藏心观也。归无所得。即无障碍智三昧。空如来藏心观也。有无不离一心中现。即佛大菩提心庄严三昧。空不空如来藏心观也。此是第三教义分齐门也。

为三人天。为八众生。第四所被机宜门也。

诸佛传持四相善住叹四希有。宣说咒法。随相义。受持明验。唯识义。随喜解脱。归性义。如来智印。无碍义。第五教体浅深门也。

善住六日受持四益。即是净一切恶道满一切智愿。住菩提道增无量寿。以为宗趣。第六宗趣通局门也。

唐之六译。同部也。宋后四译。同类也。

第七部类差别门也。

余诸前后因果法益第八传持感通门也。

佛言。天帝。有陀罗尼。名为如来佛顶尊胜。第九总出名题门也。

经分三分。如是我闻去。序分也。

中有二。初。六种证信序。尔时三十三天下。二。二缘发起序。分二。一。善住闻声求救。尔时帝释闻下。二。天帝观见恳佛。尔时帝释即于去。正宗分也。内开四。一。帝释会。佛委开悟。尔时阎摩下。二。阎王会。设供赞持。尔时四天下。三。四天会。愿说法要。佛言天帝下。四。善住会。受持功果。佛言此经去。流通分也。亦分二。一。结名传持。尔时大众下。二。众喜奉行。此即第十别释文义门也。

孟不云乎。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斯乃法海观澜也。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吾故表而出之。习斯文者。毋疑议焉。此亦约多字陀罗尼以说。若无字陀罗尼请向佛顶未放光前去参。

东林老行者续法录记

日本国黄檗山僧友书

慈云七辛朽老续法合十白言(时八月初一日也。余情缕缕。不及烦琐。但望海东云日。瞻想不尽而已)。

七月十八。寄来尊胜经钞。细详精粹。末法流通。诚人天之眼目。苦海中之光明幢也。所钗八译。与余序中十译。咒中翻梵成唐。与余𦦨口摘释尊胜咒内华梵。并皆小异大同。如是注经。真佛门之法将。如是出家。真僧林之龙象。非彼颟顸之说。儱侗之谈可比。如摩尼帝网。难尽赞扬。

又寄深密二部。藏秘玉函。逮今显现。即金字二图。如优昙花。难逢遇者。第密部理趣最奥。梵字义旨幽深。余在咒藏。经书翻阅百十余部。留心已历多载。见此□图。尚不晓了。况余不寻密部。不研咒语。岂知梵字音画。真言微妙也哉。今将□□高共经厨。二图精裱玉轴。客常瞻礼细考。当为毗卢佛眷。三十七圣法子也。谢谢。

余新刻华严别行六卷。计十四品。缘起详述序中。近今发心。作䟽钞演义记。到菩萨住处品内。海中有金刚山。菩萨名曰法起。清凉疏曰。海东人相传。此山往往有圣人出现。菩萨即昙无竭。常啼菩萨之友也。当麻寺记。略而未详。但云化役行者。是法起再来。寺与金刚峰。相去五十里。今烦访 法起菩萨山上道场神圣灵迹。祈详载寄来。已便钞记万万。

尊胜佛顶真言持念法

按南北藏尊胜经有五译预译名氏并附。

沙门佛陀波利。唐言觉护。北印度罽宾国人。亡身徇道。遍观灵迹。闻文殊师利在清凉山。远涉流沙。躬来礼谒。以 天皇仪凤元年景子杖锡五台。䖍诚礼拜。悲泣雨泪。望睹圣容。倏焉见一老翁。从山中出来。作婆罗门语。谓波利曰。师精诚恳恻。何所求耶。波利答曰。闻文殊大士。隐迹此山从印度来。欲求赡礼。翁曰师从彼国。将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来不。此土众生。多造诸罪。出家之辈。亦多所犯。佛顶神咒除罪秘方。若不将经。徒来何益。纵见文殊。何必能识。师可还西国。取彼经来。流传此土。即是遍奉众圣。广利群生。拯济幽冥。报诸佛恩也。师取经来至此。弟子当示师。文殊师利菩萨所在。波利闻此语已。不胜喜跃。遂裁抑悲泪。向山更礼。举头之顷。忽不见老人。波利惊愕。倍增䖍敬。遂返归本国。取得经来。既达 帝城。便求进见。有司具状。闻奏 天皇。赏其精诚。崇斯秘典。遂 诏鸿胪寺典客。令杜行顗。及日照三藏。于内共译。译讫衬绢三十疋。经留在内。波利因乃垂泣奏曰。委弃身命。志在利人。请布流行。是所诚望 帝愍其专至。遂留所译之经。还其梵本。任将流布。波利得经。不胜喜跃。将向西明寺。访得善梵语僧顺贞。共翻译 帝允其请。遂对诸大德。共贞翻出。名佛顶尊胜陀罗尼。与前杜令所翻之者咒韵经文。大同小异。波利所愿已异。持经梵本。入于五台。于今不出。莫知所之。比诸众译。此最弘布(此文出唐开元释教录卷第九)。

谨按 国初时。云栖耆宿广彰。过祥符寺。睹宝幢上供斯经咒。不胜庆赞。焚香录出。摹刻于张居士佐平。张因俗务羁迟。未能刊印。至庚辰六月。课诵耳室。忽闻震声。移座趣视。见户内电光一熌之状。惊疑数日。睡梦间忆昔老僧所劝。早起检经笥中。得遘尊胜经咒。不觉惶悚。急为刊施。间遇友人。送一 文殊圣像至家。居士倍生敬仰。矢愿装金礼供。忆昔波利尊者。遇见化身。与斯亲觐圣容。同一感应也。至信于持诵感通。依经所说。法益实多。当信 佛语。

尊胜佛顶真言持念法

此善住天子。受快乐后。夜分有声告言。知七日后。命将欲尽。生赡部洲。受七返畜生身。即受地狱苦。从地狱出希得人身。生于贫贱。处母胎时。即无两目。诣天。帝释所。悲号啼哭。冀免斯苦天帝释即与俱往佛所具以白佛佛为说此真言。使其先世恶业。消灭无余。寿命增延。受菩提记。(印相二手合掌屈二头指甲相背以大二指押二顶指头如弹指势)真言曰。夫建尊胜菩萨。曼荼罗者当以绳絣九位。中央安毗卢遮那佛位。右边安观自在菩萨位。观自后安慈氏菩萨位。毗卢遮那佛位后安虚空藏菩萨位。此菩萨左边。安普贤菩萨位。毗卢遮那佛位左边。安金刚手菩萨位。金刚手位下安文殊师利菩萨。文殊师利右边。安除盖障菩萨位。除盖障右边。安地藏菩萨位。是名九位。行者作曼荼罗。如法供养已。次想自身于心中有圆明月。轮了了分明。于月轮上。想khaṃ欠字白色。放大光明。遍照十方一切世界。思惟欠字实相义。所谓一切法等。同虚空离诸色相。离诸障碍。则于真实理中。观自身作金刚波罗密。佛母菩萨像。左手执莲华。华上有五股金刚杵。右手仰掌。垂手为施愿势。其头冠璎珞。面貌慈愍。拔济一切众生势。念诵时常作此观想一切所愿。无不成就。若有四部弟子等。为供养故书此真言。安七宝塔中。若金刚台中。若高幢头。若有造十恶五无间业一切重罪。应生阎魔罗界。乃至六趣。是罪人等。若于此真言。塔边往来。塔上微尘。落其身上如上诸罪。悉皆除灭。或有风过。吹其塔寺。而复吹人。少沾身分。即得生天。受胜妙药亦随意乐。往生净土。若有持是真言者。适欲洗手。以水灌掌。其水堕地。沾洒虫蚁。是诸虫等。即得生天。若有苦难众生。知罪极重。常于白月十五日。洗浴清净着净衣裳。受八戒斋。于菩萨像前。正心在跪。诵此真言一千八遍。是人所有诸罪业障。悉皆消灭。当得总持陀罗尼门辩才无碍。清净解脱。或虽未诵持。但得闻此真言音声。一经耳者。即能熏其赖耶。为佛种子。譬如小许金刚。堕于地上。即能穿入其地。虽厚不能留碍。决至本际方。乃当住。此真言亦尔。一经耳者。即能熏其习性。要成正觉。烦恼虽重。亦不障蔽。设复堕于饿鬼地狱畜生。终不为诸业报。令其沉没。要当乘真言力。任运增修至于佛地。若人初亡及亡已久。有人以此真言。加持黄土一把。满二十一遍。散其骸上。而是亡者。即得往生十方净土。若亡者魂识已入地狱。畜生饿鬼阎罗趣者。其土沾骨。便能解脱即舍恶趣。而得生天。若有短命众生。欲求长寿者。于白月十五日。洗浴斋戒。诵是真言。满千八遍。令短命者。还得长寿。一切业障。悉皆消灭。若复有人就于一切畜生耳中。诵是真言。唯一遍者。而是畜生耳根。以闻是真言故尽此一形。不复更授禽畜之身。如是佛顶真言。于末法时。若有依法。作曼拏罗。清净涂地。若以土以水以香水及瞿摩夷。而严饰之。散花烧香。幢盖幡灯。种种珍宝。饮食供养之者。是即名为施波罗密。奉手动足。不失律仪。是即名为戒波罗密。营坛之时。有恼不瞋。是即名为忍波罗密。修坛勤勇。不懈不怠。是即名为进波罗密。专明法则。一心不乱。是即名为禅波罗密。布置端正。不喎不邪。善至分斋。可与不可。是即名为般若波罗密。

附记过去毗婆尸佛时。善住天子。为婆罗门子。早丧其父。其母孤养。年渐长大。向田营种。贫母为之处处求食。未得之间。食时稍晚。其子饥渴。明心恚母。便出恶言。今日何缘不来送。食我母今日不如畜生。我见猪狥野干猕猴乌鹫之类。养育儿子。为怜念故。犹尚不令饥渴如是未久之间。母持食来。适坐饮食。忽于空中。见一辟支佛。飞从南来。其子欢喜。心生敬仰。头面作礼。邀屈临降。敷白茅座。献净妙花。减其食分。持以奉上比丘食已。为设法要其子于后出家。而作维那。时有施主。送多酥油。时诸客僧。在于寺食。向维那索酥油食。维那不与。复骂之曰。汝等何不啖屎啖尿。索酥油耶。汝眼盲耶。见有酥油。我匿之乎佛言三界慈爱。唯有父母。三世福田。不过众僧由其恚言。将畜比母。今招七返作畜生身。又由作维那时。出食秽言。令其常食不净。骂盲瞎故得无目报。由供养辟支佛。故令受天福。其空中神预报之者。即是善住守殿神也。

真寂大师柬闻启祥居士及诸护法建尊胜幢书

初九抵暮。接手书。谕令刘原明即日进城。因冯懋远公嘱刻 护国仁王经。急欲散诸丛林劝持。以报 国家。将完。只欠四五日工夫。所以担阁。非彼故违。前尊胜幢因缘。诸公任劳任怨。不识曾结此案否。昨承皋亭金台兄。到真寂。说吾兄以此事切嘱之。且出兄手书观之。已知兄认真宏护。直欲东南太平。全仗率睹波尊胜陀罗尼加被也。弟即与觉海法师。再三劝担当此缘。伊固辞。固请。乃至稽首作礼。伊即发愿担当。弟辈助之。顾今四十年。各处干戈横起。涂毒伤残。可怜可怜。独我两浙。安如磐石。岂我生民带来福报。若是深厚耶。恐是我 佛无缘慈悲冥被。亦是生民善根发现。戒杀放生所致也。况此经此咒。专为援救业重众生。千有余年。藏匿墙壁间。忽然出现。岂非 佛力法力。舍利威神。使两浙生灵。终不受被蟊贼搀枪耶。如五代有永明定光佛。诸大宗师。善知识得道。乃至放生修净业。兴隆三宝。加被众生。遂感钱氏外护。保守十四州。五十余年中。安静如乐国。不曾伤一生。竟不知有五代之烦煎虽云外护实三宝威神所加也。故此胜缘。极当着力。金台兄虽是承当。还乞诸公。合力出一公书请之。万全之计也。何如深酌之。弟诚退槽之马。彼诚倔起英雄。可不尽心尽礼哉。弟见兄劝伊书云。举笔一字如千斤。弟正闪腰极楚间。篝灯草此。亦一字不啻千金也。统祈菩提心中鉴照。

按大师明季人闻子将乃杭州名士。

法藏禅院诺庵师。与予言及岁夏秋间。弥通师在四明鄮山董葺舍利殿事。暇则礼舍利塔。一日于故纸堆中。检出尊胜经。及尊胜咒。见注释载明明季兵戈。所在皆遭荼毒。而两浙独全。岂非浙省为七佛地。善信居多。戒杀放生。诵经持咒。故我 佛慈恩加佑欤。师以礼塔精诚。悲愿所格。忽现此无上法宝。因亟谋印送。而板已无存。师归杭出示达成师。师遂力任剞劂。其徒定法普明。亦忻然乐从。呜呼 佛法不可思议。持诵功德。亦不可思议。惟有敬祝善信诸君。广印流通。俾得家持户诵。兼之戒杀放生。自然民安物阜。浪静波恬。盖此经此有二善焉。一则可以超度阵亡军民人等。藉生净域。一则可以保护现生贵官长者。居士良民。增福延年。消灾度厄。功固无涯矣。镌既竣。属予以述其巅末云。

咸丰癸丑 嘉平 叶龙光谨识

白香山居士。记苏州重元寺石壁经云。摄四生九类。入无余涅槃。实无得度者。莫先于金刚经。怀罪集福。净一切恶道。莫急于尊胜陀罗尼经。夫经之来自西域。其迹甚奇。其事甚难。文殊菩萨一言。佛陀波利。遂䟦涉数万里。舍命担经而来五台。波利殆尊者再生欤。抑 诸佛密咒。至此时而始得行于中国也。尝考观妙斋金石金文字记。言唐时尊胜经幢。凡数十处。此独以张少悌之书而存之。是是经固盛行于唐时矣。而明季真寂大师。柬闻居士书。言此经藏匿墙壁间。千有余年。忽然出现。

国初时。云栖老僧广彰。观祥符寺宝幢经咒。不胜喜幸。叹为生平所未见。噫尊胜经咒。何唐时之盛行。而数百年来之阒寂无闻也。叶君龙光云。禅人弥通。曾见注释本于鄮山阿育皇寺。仆所见者。祇四明钱塘二刊本。课诵之余。忽感于香山居士之言。遂将两经合刻。俾诵金刚经者。并诵尊胜经咒。消障入道之胜因。一时并进。庶几金刚经广播。尊胜经亦广播。岂非缘之绝胜者欤。敬祝后之君子。翻刻印行。无将此本拆而为二。此则仆之苦心。愿作礼于诸善信者也。至于捐募刻资。则吾邑宋君之力为多。宋君名鈊佐。字宝卿。

同治壬申岁季秋净业学人蛟川沈开祥敬识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