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天下书楼 > 脉诀乳海

卷三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七表八里脉总论

余尝读洁古表里诸论。言言合理。字字入微。深得叔和之旨。但含蕴幽元。难以晓畅。每欲为之诠释。而捉笔无从。偶于广陵市肆中。得一写本。

捧读之。乃洁古表里诸论之释义也。亡其姓氏。不知出自谁手。而乃逐节疏钞。亦自可观。但于鲁鱼亥豕之文。未见具眼。如七表脉交变略例论中有云。夫标本者。太阴有标本之化数语。要知太阴之阴字。乃太阳之阳字传刻之误耳。释之者。纵不便为之窜改以校前贤。亦不当为之强释以误后学。且不达内经标本之旨。而以太阳属君火。太阴标寒本热等语。悖谬极矣。然而诠注之苦心。不可泯灭。余姑存之。取其长而略其短。至于分条析理。注述详明。殆有望于后之君子云。

七表者。浮芤滑实弦紧洪也。八里者。微沉缓涩迟伏濡弱也。

凡奇数。阳之数也。七道表脉皆属阳。其邪从前而外来者。谓之实邪。主发越而去之。其脉先自外。而渐传于内。初起脉见浮紧洪。发散之后。或见弦滑实。若是人素禀弱。又或有内伤者。其人迎脉必芤。此皆阳脉也。

凡偶数。阴之数也。八道里脉。皆属阴。其邪从后而内入者。又云。内踝而入者。谓之虚邪。必须温中理中之法治之。故沉脉中见迟伏缓涩濡弱也。若单见微缓之脉。此乃表里俱虚矣。

按七表脉。以浮脉先定其表。其余六道。俱在浮中见。八里脉以沉脉先定其里。其余七道。俱在沉中见。

七表阳也。八里阴也。表脉多见于左。而客随主变。(客为不应得之脉也。)

邪在外为表证。为阳。为客邪。客病为本所变者。是本经不应得之脉。因正气复。则邪气自退。本经脉复又如至。故曰客随主变。

里脉多见于右。又而主随客变。(主脉者。本脏正脉也。)

邪在内为里证。为阴。为主病。本病为客所变者。是本经应得之脉。因邪气传里。则正气为邪所制。本经为不应得之脉变焉。故曰主随客变也。

按本经脉。各藏本脉也。为主客邪。不能侵其本经。是本经正气不受其邪。则客病退矣。是主能变客。

左手三部所主温风寒也。温风寒病得于外。

温风寒。是天地时行之气。时或温气流行。时或风邪播动。时或厉气凝寒。此皆外来之邪。从表而入者。岂不为病得于外耶。

按温风寒为天地厉气。从外所感。由天之五运之气而时行者。岂不为得之于外。

右手三部所主于燥湿暑也。燥湿暑病生于内。

燥湿暑者。是阳明燥金生火。太阴湿土生湿。暑者。热邪也。天地交泰之后。令亢阳一伏。阴土湿气交蒸。而为暑。阳明为湿土相蒸。而亦为暑热也。岂不为病在于内耶。

此脉法之大概。及其互相变见。或表脉见之于右。或里脉见之于左。或阴阳更相乘。或阴阳更相伏。或一脉为十变。(一为阳。十为阴。)脉理精微。非一言可尽。

然其要不越乎阴阳五行而已。

此脉法之大概。承上文而言。见得表里三部。所主温风寒燥湿暑。互相交互。或七表证见八里脉。八里证见七表脉。此其互相变化。自是主随客变。客随主变。或邪气盛。而正气为邪气所乘。正气胜。而邪气为正气所伏。或阴证见而为阳。或阳证变而为阴。两相变化。由阴阳两相摄伏。

正谓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为少阳。地四为少阴。天五为阳明。地六为厥阴。天七为太阳。地八为太阴。天九阳极而生阴。三阴伏内。地十阴极而生阳。一阳初动。故曰一脉为十变也。天地阴阳。二气之理。生生不已。变化无穷。故阴阳相乘相伏。互相交而又互相化也。变则成天地阴阳乘伏之制。化则为阴阳五行和合之义也。经曰。脉理精微。非一言可尽者正此谓也。

按互相变见。谓表里之脉。互相传变不一。或左手得右脉。或右得左手脉。总之阳与阴气交感。在阴证得阳脉。阳证得阴脉。有阴阳相乘相伏。

以生变化故曰一脉而为十变也。非一宗脉变为十宗脉之说。举其大概之说也。当临证之时。各类而推之一脉未必一脉。可终其证也。

表脉有七里脉有八。共十五脉也。五行分之。各得三脉。三五一十五也。

五脏属五行。金木水火土也。每藏脉有三部。浮中沉三法也。浮以审其外。沉以审其内。中则内外之关。以审其表里阴阳虚实之理。各脏得三脉。五脏合而言之一十五脉也。详见下文。

浮涩弱属金。弦紧伏属木。滑沉濡属水。芤实洪属火。微缓迟属土每三部俱有轻重之分。至于五行当更相平。一有不平者。客即见焉。

此言各藏本经脉。每藏脉形有三分辨虚实。肺脉本令浮。实则涩。虚则弱。肝脉本令弦。实则紧。虚则伏。肾脉本令沉。实则滑。虚则濡。心脉本令洪实则实。虚则芤。脾脉本令缓。实则微。虚则迟。(当云实则迟。虚则微。)所以分别轻重。即分别虚实也。五行各得本令平和之脉。则无病矣。一见轻重之异。

即生病焉。

按评云。表里共十五道脉。五行分开一看。即所谓金木水火土解。注中分辨五脏虚实。在轻之中本藏。是本合正藏。但有不应得之脉。即为病也。部部要分辨。临诊详察之。

或谓内伤则善矣。谓外感莫或之当耶。殊不知天地之间。六气根据于五运。

人身即小天地。外邪所感。莫不从其内而见焉。假令外感风湿。(亦当云温)则木火有余。而土金不足。水不能制乎火矣。外感乃外邪所感。致五行不平也。

夫内伤不过五内受伤。五脏认其损益。善治者。易以治之。然或有内伤而兼外感者。则难以胜其证。岂知内以审其五行所亏。外以察其风温寒所感之邪。详其受证。在何经何脏腑。则莫不见焉。经云外感风温之邪。则木火有余。肝藏邪既胜。而脾肺二经受其制。土中金气为木所乘。

土无短水以生。则木气干上。而君火随盛。肾中源流之水。不能上升矣。

盖四脏相乘。五行损其二。何以得其安和而平也。

按评云。或谓内伤之语。言五行分辨。在内伤之病。可以易推。若或外感。

犹恐客邪之脉。或见七表。或见八里。难以推测。本合正脉之虚实。以谓莫或之当耶。此之说也。果外感之证。文中假云云。根据于五脏本脉。各类而推。则知金水木火土之理。次明虚实贼微正之邪。而又审察弦洪涩缓沉为主脉。而令本藏非弦非洪。非涩非缓非沉。是本部不应得之脉。

为客邪之标病也。非本病主脉也。以是推详。何得错乱。

内伤乃五内自伤。五行自不能平也。

五内心肝脾肺肾。是也。内伤乃五脏亏损。或七情所感。六欲所伤。五行金木水火土。相克相贼。自是不能安和而平也。

先明金水木火土之理。次察虚实贼微正之邪。更复辨其部分之浮中沉。

而又当详审乎主脉客脉之相合。何为主。弦(肝)洪(心)涩(肺)缓(脾)沉(肾)是也。

何为客。本部不应得之脉皆客也。能如是。然后内伤外感。主客标本之病。

是者是。非者非。夫何差错之有。

天地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不已。故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一有不然。则阴阳不和。五行必致。虚实不平。或又为贼微正三邪所感。如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皆贼邪也。至于微邪正邪。如夫乘妻。子扶母。母抑子之类。可审辨而推察之。须有浮中沉三看之法。而当知其本部应得之脉。是为主脉。若不应得之脉。则为客脉也。当审而明之。然后内伤何脏。何脏虚。何脏实。与两脏之相干相乘。相抑相扶。皆知轻重之分。外感是贼邪。实邪微邪正邪。或在标。或在本。则是非立见。指下了然。何有差错。

卷三

七表脉交变略例论

洁古曰。七表脉者。是客邪来伤主。乃阴乘阳也。其证若身热(外阳)恶寒。(内阴)是外阳而内阴见也。七表脉。但热而不恶寒者。(表里俱属阳)是内外皆阳也。七表证。

自汗恶风。却得八里脉者。(阳证见阴脉)当用麻黄(散其阳邪)桂枝(实其阴分)各半汤。如八里证。自汗恶风。得七表脉。(阴证见阳脉)亦用桂枝麻黄各半汤。有汗不恶风者。(腠理虚)

黄白芍汤。无汗不恶寒者。(正邪)葱豉汤。脉如浮滑而长为三阳。禁不可发汗。经曰。阳实阴虚。汗出而死。

凡外感之邪。皆为客邪也。其病自外而入。循外踝上背络颠顶。以入腹。

人身之背属阳。腹属阴。阳气被外邪所乘。而阳气不能外卫。其证发热恶寒者。是外阳而内阴也七表证。发热不恶寒者。是内外皆阳也。七表证自汗恶风。却见八里脉者。是阳证得阴脉也。主弱而客强。故用麻黄而兼桂枝各半汤。一以实其表而助阳。一以扶其标而泄阴也。八里证。

外不发热。自汗恶风。而脉是七表之脉。此为阴证见阳脉。内阳而外阴也。当扶阳而祛阴。故用桂枝兼麻黄各半汤也。有汗不恶风者。是阳中虚邪所致。要实其腠理。故用黄 白芍汤。无汗不恶寒者。或只发热。此为实邪。故用葱豉汤。脉若浮滑而长。此是三阳俱病。半表半里之证。不可发汗。恐误发汗。亡阳而死。故经曰。阳盛阴虚。汗出则死也。

按评云。此一段只体贴注解。议论会悟外。阴内阳。外阳内阴之理。内外或皆阴。内外或皆阳。脉属阴属阳。证属阴属阳。如此推测。自然不误。

仲景曰。脉浮当汗。三阳当汗者。谓阳中有阴。夫表者。是阳分也。脉浮。亦阳分也。浮脉客阴也。故当发汗。且阳中有阴者。阳乃荣卫之分。客阴自外而入居之。故宜耗出而发去之。经曰。在上者因分而越之。此说非谓阳中有形迹之阴。是阳中客邪之阴证。居其表也。

当发汗之证。是尺寸俱浮。阳中有阴也。客邪也。标病也。表之表也。客邪自外而入。在荣之外卫之间。故脉浮宜发汗而耗去之经曰。在上者因而越之是在太阳也。太阳自颠顶而上。其邪循背而行于上。可以越而去之。此所谓客邪未入于内也。是无形之阴邪。居其表者。故仲景之法。

当汗而愈焉。

按仲景论中。凡脉浮当汗。又三阳俱病。不可汗。但阳分中有客邪。即当汗。何以为客。阴在阳分中也。假如七表之脉。外证发热恶寒。又无汗或作烦渴烦躁。只审其但兼恶寒可汗。不兼恶寒。三阳中皆阳也。不可汗。

慎之慎之。

夫三阳之表。是三阳标也。无形经络受客阴。乃表之表也。乃阳中阳分也。

宜发其客阴之邪。(别本其字作去字)故前说阳中有阴当汗。

三阳者。太阳阳明少阳也。三阳之标邪。在太阳之上。尚未入阳明少阳。

其证头身背痛。为无形中阴邪也。无形经络受客邪。乃表之表。宜发去客邪。而阳分中之客阴。因汗而愈。洵不诬矣。

若是三阳之里。是三阳本也。主有形受邪。膀胱与胃是也。既受在有形之处。惟宜利小便。下大便则愈。此乃阳中之阴也。此说言主。前说言客。若不穷主客邪正之理。必伤人命。

三阳之里。谓病入阳明本也。阳中客阴传入于胃。主有形受邪。谓邪入。

于胃中糟粕也。胃与膀胱俱在有形之处。胃中饮食变化而成糟粕。其受盛之物。乃成受邪之物也。岂不为有形之邪耶。故宜下大便而利小便也。所谓阳中之阴。非客阴也。是主病也。本病也。明其主客之理。自不误治之矣。

三阴当下者。夫三阴者藏也。外无所主。内无所受。所主者皮毛血脉肌肉筋骨耳。无所受者。无所受盛也。在三阴经络中。有邪者是为无形。乃阴中之阳。可汗而已。是经络无形受客邪。当发汗去之。为三阴标之病也。

三阴属里。夫三阴受邪。必归于太阴。而复还于阳明。何也。太阴从标本而化。归于受盛之官。变化出焉。为有形迹之阴邪。自当下之而愈。若是无形中所受。乃三阴标之病也。外有所主者。谓脉尚系弦紧洪滑等。至七表之脉也。病虽传里。而经络之中。尚为客邪也。是三阴之标。未入三阴之本者。若入三阴之本。则所受盛矣。经曰。无形之邪。乃阴中之阳。故曰可汗。谓还当解表。不可擅下也。至于三阴之本。当下之证。解见下文。

三阴本者。藏也。盛则终归于胃。是有形病也。当自各经络中药入胃去之。

此乃三阴当下也。是为阴中之阴。可下而愈。此为主之阴。非是客邪之阴也夫客主共论。阴中有阳。当下去之者。阴中者主也。有阳者客邪也。言阴经中受阳邪。染于有形物中。不得出者可下。

三阴之本。本之本也。里之里也。里证若盛。则燥渴。其脉必实。是客阴归于阳明。为有形迹之阴。乃主中之阴。非客邪之阴也。经曰。经络中受阳邪。更染于有形物中。其阳邪积于脏腑不得出者。故当下之而愈也。

略说八里。乃阳乘阴也。其证身凉四肢厥。恶热。是外阴而内阳也。但寒不热不渴者。是内外皆阴也。仲景云。厥深热亦深。厥微热亦微。口伤烂赤。因发汗得之。

八里之证。病在乎内。阳邪乘于阴经。邪入三阴也。阳邪客阴也。三阴经络。主阴也。客阳传于主中之阴。故曰阳乘阴也。故证身凉不发热。四肢属阳。但阴盛阳盛。故四肢冷厥。而又恶寒者。是阴中有阳。为外阴而内阳也。若是四肢冷厥。不恶寒。不作渴。是内外皆寒。内外纯阴之证也。仲景云。热深厥亦深。热微厥亦微。口伤烂赤者。此又一阳证也。乃阳盛阴虚。因医家误发汗而致之者。内经曰。三阴可温。而不可汗者宜也。

夫七表八里。发汗吐下。治伤寒必当仔细论之。七表八里。互相交变。乃坏证。来(此节疑有脱简)理脉中。一说六脉交变。浮滑长为三阳。乃阳中有阴。沉涩短为三阴。乃阴中有阳。当审察表里。分其内外。以辨虚实。治从标本。万举万当。

治伤寒要分辨阴阳虚实标本轻重之法。七表八里。互相交变。不可不细论之。六脉交变。浮滑长为阳脉。沉涩短为阴脉。三阴三阳。两相交而两相变。有阳变而为阴。有阴变而为阳者。如七表证。而得八里之脉。此阳证见阴脉。为坏证也。八里证而得七表之脉。此阴证见阳脉。可以生也。阳中有阴。阴中有阳。变化无穷。可不认其阴阳虚实表里标本而治之也哉。

夫标本者。太阴有标本之化。少阴亦然。(阴字乃阳字之讹。)太阳标热而本寒。从此生七表。少阴标寒而本热。从此生八里。太阴标本皆阴。少阳标本皆阳。惟阳明与厥阴。不从标本。从乎中也。此举六气之标本也。

太阳标热而本寒者。太阳属君火。故标热本寒者。谓应膀胱。膀胱属水。

所以本寒。少阳胆经。禀肝木。木中有火。所以标本皆阳。阳明属胃。燥土也。谓四脏寒热之气。皆归于土。而能变化。所以无标本之应。土居中央。

故曰从乎中也。从此生七表也。太阴标寒而本热者。太阴湿土。为柔和之土也。土中有湿气而生焉。故曰标寒。而又与阳明胃之燥土。同归一经。所以本热也。少阴有标本之化者。少阴属肾。标应膀胱水。本应三焦火。水与火交。所以有标本之化。厥阴属胆。厥阴胆经。居于左胁。故不从标本。而木气只干脾胃。禀于两关。故曰从乎中也。从此生八里也。所谓六气之标本者。温风寒外来之邪。从标而入者。燥湿暑。内生之邪。从本而出者。

按六微旨大论云。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阳明之上。燥气治之。

中见太阴。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厥阴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阳。少阴之上。热气治之。中见太阳。太阴之上。湿气治之。中见阳明。所谓本也。本之下。中之见也。见之下。气之标也。本标不同。气应异象。

叔和所载者。是七表八里。九道脉诀。二十四道脉之标本也。皆有从标从本。从乎中。假令太阳少阴。各有标本之化。太阳脉浮。少阴脉沉。此乃浮沉交。

叔和所载。七表八里。时为伤寒虚实而设。又立九道脉。诸天地九九之数。共成为二十四道脉之标本也。标以明其表阴也。本以明其里阳也。

中能变化。从乎中土也。所谓太阳少阴。各有标本之化者。阳浮而动。故阳邪为天行之气。阴沉而静。故阴从中土而出。标入于本。而本能变化。

故浮与沉交。要不越乎二十四道脉之标本也。

内经曰。若从标本论之。是为长短交。长以发汗。短以下长曰阳明。短曰太阴。长者阳明。当解表利小便。短者太阴。当下。土郁则夺之。令无壅碍。故长脉发之。短脉下之者。是滑与涩交。滑居寸而热。涩居尺而寒。滑居尺而热。

涩居寸而寒。涩脉居尺寸。皆损气。滑居尺寸皆助阴阳。内经云。脉滑曰生。

脉涩曰死。此是三阴三阳。变化表里。略举数端。随脉条下。尽穷其理。有不尽者。于各部脉说内详之。

伤寒脉滑曰生。脉涩曰死。三阴三阳。表里交变。滑脉为阳。涩脉为阴。有阳证而得阳脉者。有阴证而得阴脉者。有阳证而得阴脉者。有阴证而得阳脉者。阴阳变化。则脉有滑与涩交。是为阴阳中交变。至若长与短交。是为表里中变化。浮与沉交。亦是为表里中交变。类而推之。于滑涩交。总之滑者吉。涩者凶。不过一表里虚实阴阳。互相交变而已。此论略说数端。最尽其理。学人当神而明之自然了于心矣。

七表脉

卷三

浮脉指法主病

一浮者阳也。指下寻之不足。举之有余。再再寻之。如太过曰浮。主咳嗽气促。冷汗自出。背膊劳倦。夜卧不安。

浮。阳金也。何谓阳金。谓金之有余也。凡所谓有余者。乃邪气有余。所谓不足者。乃正气不足。今于指下重手寻之。只觉其不足。谓里之正气不足也。复于重手之中。而渐举之。则又觉其有余。谓表之邪气有余也。试于举之之中。再再推寻之。而又觉其如太过。谓浮而有力也。刘氏曰。浮而有力为风。何以言之。夫寒伤营。风伤卫。营为血。卫为气。肺主气。其变动为咳。肺苦气上逆。今肺受风邪。故咳嗽气促。卫者所以卫护一身者也。卫为风邪。头伤则不能卫护。一身元府开而营气外泄。故冷汗自出也。背膊劳倦者。肺之俞在肩背。肺病故背膊劳倦也。夜卧不安者。因咳嗽气促。不得安寝也。洁古则治以小柴胡汤主之。夫叔和之所谓浮者如此。故其主病亦如此。戴起宗乃胶柱鼓瑟。滞于脉之名字。以板定后人眼目。于二十四道脉之中。或改其指法。而存其主病。或改其主病。而存其指法。至使病脉不相当。误人非浅。予今悉遵旧章。不移一字。顺其文以释之。庶免割裂之患也。以下二十四脉悉仿此。

按脉经云。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一曰浮于指下。又云浮为风。为虚。

卷三

歌曰

按之不足举有余。再再寻之指下浮。藏中积冷营中热。欲得生精用补虚。

凡脉浮以候表。沉以候里。今按之不足。是为里虚。故曰藏中积冷。举之有余。是为表有邪。故曰营中热。池氏曰。乍病见浮脉。乃伤风邪。久病合见沉弱之脉。今见浮脉。乃里寒表热。里寒而阴阳不和。阳盛则表有风热。里虚则藏中积冷。治之者。须调其营卫。补其津液。勿谓脉浮而有表邪。专事发表可也。张世贤曰。诊脉之法。在内者沉取之。按而得之。在外者浮取之。举而得之。有余为热。不足为寒。今按之不足。藏中积冷也。举之有余。营中有热也。阴不足而阳有余。治之宜地骨皮散。其说亦是。

按经云。浮而大者风。又云。浮而大者中风。头重鼻塞。又云浮而缓。皮肤不仁。风寒入肌肉。又云。浮洪大长者。风眩癫疾。又云。浮洪大者。伤寒秋吉。春成病。又云。浮而滑者。宿食。又云。浮滑而疾者。食不消。脾不磨。又云。

浮而细滑伤饮。又云。浮而急病伤寒。暴发虚热。千金方作伤暑。经云。浮而绝者气。又云。浮短者。其人作肺。诸气微少。不过一年死。法当嗽也。又云。浮而数中水。冬不治自愈。又云。浮滑疾紧者。以合百病又易愈。又云。

阳邪见。浮洪阴邪来见沉细。又云。微浮秋吉冬成病。又云微浮虽甚不成病。不可劳。

又按丹溪心法拔萃方。人参地骨皮散。治藏中积冷。荣中热。按之不足。

举之有余。此乃阴不足。阳有余也。茯苓五钱。知母石膏各一两。地骨皮人参柴胡生地黄黄 各两半。上锉每服一两。姜三片。水二钟。煎至一钟。去渣。通口不拘时服。

卷三

又歌曰

寸浮中风头热痛。

寸。阳部也。浮。阳脉也。风。阳气也。头。诸阳之会也。今两寸而见浮脉。故主风热上攻头目也。

按脉经云。寸口浮。中风发热头痛。宜服桂枝汤。葛根汤。针风池风府。向火灸身。摩治风膏。覆令取汗。又云。寸口脉浮而盛者。病在外。

关浮腹胀胃虚空。

熊氏曰。左关属肝。右关属脾。左关脉浮。主肝木生风。右关脉浮。主风不胜土。故胃气虚空而胀满也。

按脉经云。关上浮腹痛心下满。又云。腹满不欲食。浮为虚满。宜服平胃丸。茯苓汤。生姜前胡汤。针胃管。先泻后补之。又云。关上脉浮而大。风在胃中。张口肩息。心下澹澹。食欲呕。

尺部见之风入肺。大肠干涩故难通。

尺脉见浮。主大肠干涩。而云风入肺者。何也。经云。阳明之上燥气主之。

中见太阴。夫手太阴肺也。手阳明大肠也。正以大肠之络络肺。肺之络络大肠。大肠居少腹之中。尺所以候腹中者。浮为风。风既入肺。不传于脏。而传于腑。故大肠干涩而难通也。张世贤释谓风不在于命门。而在于肺大肠。所以干涩而难通。风在下焦。治之以七圣丸。方见后结脉条内。

按脉经云。尺中浮。小便难。又云。尺脉浮下热风。小便难。宜服瞿麦汤。滑石散。针横骨关元泻之。人云是脉浮。客热在下焦。

卷三

芤脉指法主病

二芤者。阳也。指下寻之。两头即有。中间全无曰芤。主淋沥气入小肠。

二芤者。阳火也。何为阳火。小肠火也。离为火。其象中虚。故指法曰。指下寻之。两头即有。中间全无。离之象也。盖以丁火。阴火也。主手少阴。丙火。

阳火也。主手太阳。手太阳。小肠也。故主病为淋沥气入小肠。其说详见前脉赋。浮芤其状相反条内参看。洁古曰。弦浮无力。按之中央空。两边有。曰芤。芤主失血。手足太阳。皆血多气少。故主病淋沥。气入小肠脱血病者。皆从太阳之说。

按脉经云。芤脉浮大而软。按之中央空。两边实。一曰手中无。两傍有。

卷三

歌曰

指下寻之中且虚。邪风透入小肠居。病时淋沥兼疼痛。大作汤丸必自除。

指下寻之中且虚。火之象也。火性本热。热则生风。故曰邪风透入小肠。

而为淋沥疼痛之病也。治之者。当大作汤丸。以泻其小肠之火。则淋沥自止。而疼痛可除矣。云岐子云。芤主血凝而不流。凡人之十二经络。以应沟渠。是荣卫气血不散。不能盈满经络。故见芤脉。主淋沥小便脓及血。当大作汤丸也。四物汤地黄丸补之。桃仁承气汤泻之。一云大柴胡汤。吴文炳云。中且虚。两头有。中间无也。芤主失血。心主血。心有热而血妄行。则芤脉见。热则生风邪。心不受邪。遂传于小肠。以致小便淋沥疼痛。须用八正散导赤散。以清邪热。

卷三

又歌曰

寸芤积血在胸中。

脉者。由营气行于十二经隧之中。流动充满。故脉道滑利和缓。何芤之有。寸所以候胸中者。胸为气海。气血壅滞于胸中。故寸口而见芤也。张世贤释治之以犀角地黄汤。血在上焦故也。

按脉经云。寸口芤吐血。微芤者衄血。空虚。血去故也。宜服竹皮汤。黄汤灸膻中。

关内逢芤肠里痈。

关内所以候中焦者。荣出中焦。今关内而逢芤。则为营血不行。留于肠胃之间。久之化为脓血。而成痈毒。张世贤释治以桃仁承气汤。血在中焦故也。

按脉经云。关脉芤。大便去血数斗者。以膈俞伤故也。宜服生地黄。并生竹皮汤。灸膈俞。若重下去血者。针关元。甚者宜服龙骨丸必愈。

又按医说云。杨介吉老者。泗洲人。以医术闻四方。有儒生李氏子。学业愿娶。其女。以授其学。执子婿礼甚恭。吉老尽以精微告之。一日有灵璧县富家妇有疾。遣人邀李生以往。李初视脉云。肠胃间有所苦邪。妇曰。

肠中痛不可忍。而大便从小便中出。医者皆以谓无此证。不可治。故欲屈子。李曰。试为筹之。若姑服我之药。三日当有瘳。不然非其所知也。下小丸子四十粒。煎黄 汤下之。富家根据其言。下脓血数升而愈。富家大喜。赠钱五十万。置酒而问之曰。始切脉时。觉芤脉现于肠部。王叔和脉诀云。寸芤积血在胸中。关内逢芤。肠里痈。此痈生肠内。所以致然。所服者。乃云母膏为丸耳。切脉至此。可以言医矣。李后以医科及第至博士。

李植元季。即其从子也。脉经云。关上芤。胃中虚。

尺部见之虚在肾。小便遗沥血凝脓。

尺部所以候肾者。今见芤脉。是为水不胜火。肾虚则门户失守。故小便遗沥。水不胜火。故脓血淋漓也。张世贤释治以抵当丸。抵当汤。或加减桃仁汤。愚谓既云虚在肾矣。理宜用凉补之剂。何为复用抵当等药也。

亦须斟酌。

按脉经云。尺中芤下血。微芤小便血。又云。尺脉芤。下焦虚。小便去血。宜服竹皮生地黄汤。灸丹田关元。亦针补之。

卷三

滑脉指法主病

三滑者。阳也。指下寻之。三关如珠动。按之即伏。不进不退。曰滑。主四肢。困弊。脚手酸疼。小便赤涩。

滑者。阳水也。何为阳水。谓水中有火也。夫滑与涩相反。荣气不足。则脉往来蹇涩。荣气有余。则脉往来流利。故其论曰。滑之体。非独阳也。非独阴也。乃纯阳正阴。和合交结然。所以然者何也。盖人身左肾属水。右肾属火。膀胱为水。三焦为火。阴阳相维。水火相济。故脉道往来滑利。而无蹇涩之患。此平人之常脉耳。今诀所谓滑者。乃水中之火太甚。煎熬腾沸。故指下寻之。三关如珠动。如珠动者。即刘氏所谓如荷叶上。水珠。言其往来流利也。按之即伏。不进不退者。即脉经所谓浮中如有力。言其不任寻按也。故所主病。为四肢困弊。四肢属脾土。困弊者。谓相火盛而乘其脾土也。脚手酸疼者。谓相火盛而煎熬其肾水也。小便赤涩者。三焦属相火。为决渎之官。今既不守本位。与前之太阳合。从阳化则热。故小便赤涩也。

按脉经云。滑脉往来。前却流利。展转替替。然与数相似。一曰浮中如有力。一曰漉漉如欲脱。丹溪心法云。滑为血实有痰。仲景书问曰。奄翕沉名曰滑。何谓也。师曰。沉为纯阴。翕为正阳。阴阳和合。故脉滑也。

又按脉经云。脉滑者。多血少气。脉涩者。少血多气。

卷三

歌曰

滑脉如珠号曰阳。腰间生气透前肠。胫酸只为生寒热。大泻三焦必得康。

其意盖曰。滑脉之体。如珠之动。往来滑利。为水中有火。乃阳水也。故曰滑脉如珠。号曰。阳火既为水中之火。宜藏而不宜动。今乃不守本位。从两肾中间生出火气。透于前肠。与太阳相合。故曰腰间生气透前肠也。

夫所谓胫酸者。何也。只为三焦之火薄所不胜。夫所不胜者水也。水为火所薄。则寒热生。寒热生则水受伤。而足胫酸矣。夫病而至足胫酸。寒热作。未有不思大补。而反思其大泻者矣。不知治病必求其本。假令其人寒热交作。足胫酸痛。其脉弦细而数。则其补益真阴也宜矣。今滑脉则不然。足胫之酸。只为寒热之煎熬。寒热之煎熬。只为水火之腾沸。治之者。必须大泻。其三焦之火。以抑其阳。阳退而阴自长矣。若止以补阴为事。如石投水。又安能必得其康健也哉。当与难经女得男脉为太过之说。互相参酌。洁古曰。腰间生气者。命门也。透前肠者。膀胱经也。命门三焦。陷于前肠。故小便不通。大便秘涩。热多寒少。故宜泻以辛寒。大承气主之。

按经云。滑为实为下。又为阳气衰。又云。滑而浮散者摊缓风。又云。滑者鬼疰。又云。滑数心中结。热盛。又云滑疾。胃中有寒。

卷三

又歌曰

滑脉居寸多呕逆。

滑主壅。多阳部而见滑脉。主上焦之气。壅滞而不行。或痰饮停于胸膈。

故多呕逆之证也。

按脉经云。寸口滑。胸满逆。又云。寸脉滑阳实。胸中壅满吐逆。宜服前胡汤。针太阳巨阙泻之。

关滑胃寒不下食。

关中所以候脾胃者也。脾胃温暖。则能清化水谷。今见滑脉。是为脾胃虚寒。不能腐熟水谷。而至食不下也。刘氏曰。池氏注关部脉滑。乃肝本克脾土者。非也。愚谓滑者。水脉脾土虚寒。不能制水。乃微邪干脾。故有胃寒不食。尺部脉滑。主脐冷之患也。

按脉经云。关上滑。中实逆。又云。关脉滑。胃中有热。滑为实热。以气满。故不欲食。食即吐。遂宜服紫菀汤下之。大平胃丸。针胃管泻之。愚按经文则曰。关滑胃中有热。至于诀。则又曰。关滑胃寒。似与经文大不相合。然延医者。亦当随证消息。如滑而数。则宜从热。滑而迟。则宜从寒。不可执一论也。又经云。关上脉滑而小大不匀。是为病方欲进不出。一二日复欲发动。其人欲多饮。饮即注利。如利止者生。不止者死。

尺部见之脐是冰。饮水下焦声沥沥。

云岐子曰。左尺主脉沉水。客脉滑水。二水相合。寒结膀胱。故脐下似冰。

聚于下。而不上济于火。故欲饮水。水停下焦。不能引于各藏。故沥沥作声。右尺主脉。相火客脉滑水。火水相合。水胜火。故脐下似冰。相火原系水中之火。不能全胜。故欲饮水。

按脉经云。尺中滑下利少气。又云尺脉滑。血气实。妇人经脉不利。男子溺血。宜服朴硝煎。大黄汤。下去经血针关元泻之。又云尺脉沉而滑者。

寸白虫。又曰。尺脉偏滑疾。面赤如醉。外气则病又云尺脉滑而疾为血虚。

卷三

实脉指法主病

四实者。阳也。指下寻之不绝举之有余。曰实主伏阳在内。脾虚不食。四体劳倦。

实者。阳土也。何为阳土。谓土中有火也。指下寻之不绝。沉而有力也。举之有余。浮而有力也。浮而有力为阳胜。沉而有力为伏阳在内。脉浮沉俱有力。而谓脾虚者何也。阴阳和则脾胃安。而脉道和缓。今伏阳在内。

是阳火炼土。坚燥而乏生化之源。脾胃因之而虚矣。四体属脾。脾虚不食。四体因之而劳倦矣。

按脉经云。实脉大而长微强。按之隐指 然。一曰沉浮皆得。

卷三

歌曰

实脉寻之举有余。伏阳蒸内致脾虚。食少只因生胃壅。调和汤药始痊除。

实脉者。寻之举之。皆有力也。今脾胃之所以虚者。因伏阳蒸内之所致耳。脾胃和则能磨谷而易饥。脾胃虚则食不消。食不消则胃口壅滞。胃口壅滞。则脉道因之而实矣。若以辛温之药治之。则反助其阳邪。若以寒凉之药治之。则伤其脾胃。若以峻补之药治之。则脾胃。愈滞。而食愈少。若以克削之剂治之。则脾胃重虚。而食不化。然则我将如之何哉。亦惟调和其汤药。如经所云。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药则如补中汤大健脾丸之类治之其疾始能痊除而愈也。

按经云。实紧胃中有寒。若不能食。时时下利者难治。

卷三

又歌曰

实脉关前胸热盛。

实脉。阳脉也。寸口。阳位也。所以候胸中者。今阳部而见阳脉。宜乎其胸中热盛也。

按脉经云。寸口脉实。即生热。在脾肺。呕逆气塞虚即生寒。在脾胃食不消化。有热即宜服竹叶汤葛根汤。有寒即宜服茱萸丸。生姜汤。

当关切痛中焦恁。

当关而见实脉。则饮食停滞中焦。而腹痛之证作矣。

按脉经云。关上实即痛。虚即胀满。又云。关脉实。胃中痛。宜脉栀子汤。茱萸乌头丸。针胃管补之。

尺脉如绳应指来。腹胀小便都不禁。

池氏曰。尺脉实。主心经实热。传于小肠。致小腹胀满疼痛。而小便淋沥也。云岐子曰。左尺主脉沉水。客脉实火。火水相合。水能胜火。治之以干姜附子汤。右尺主脉相火。客脉实火。二火相合。致令腹胀。而小便不禁。

治之以大承气汤。据云岐子之说如此。谓是两尺脉实耶。谓是各尺脉实耶。若云两尺俱实。则姜附汤与承气汤。寒热各异。若云各尺脉实。则腹胀小便不禁。其说未必皆同。云岐子之说非也。刊误又谓其小便不禁。为传写之误。而改为腹胀小便淋。不思其说更非。特未临其证消息之耳。诀所谓小便不禁者。非虚寒而膀胱不固也。乃火极而兼水化也。

肾主门户之司。相火有余。则薄所不胜。而司户失守。故小便不禁。非小便不禁也。乃欲便则痛。而不能不便。则反淋沥自出。所谓热淋者是也。

戴氏不自体认。而反以脉诀为非。可耻甚矣。

按脉经云。尺脉实。小腹痛。小便不禁。宜服当归汤。加大黄一两。以利大便。针关元补之。止小便。又云。尺中实即小便难。少腹牢痛。虚即闭涩。

卷三

弦脉指法主病

五弦者。阳也。指下寻之不足。举之有余状若筝弦。时时带数曰弦。主劳风乏力。盗汗多出。手足酸疼。皮毛枯槁。

五弦者。阳也。阳木也。何为阳木。少阳之木也。少阳主春升之令。故其春脉弦。而伤寒少阳证。其脉亦弦。是以知其。弦为阳也。说者有曰。仲景以弦脉为阴。而叔和独以弦脉为阳者。何也。不知仲景所论者伤寒。是自表渐入于里。自外而至内言之也。故以弦为阴。叔和所论者。劳证自内而渐达于表。是自内而至于外言之也。故以弦为阳。然弦则为劳。故指法则曰。指下寻之不足。阴不足也。举之有余。阳偏胜也。状若筝弦。气血收敛也。时时带数。阴虚而生内热也。故主病曰劳风乏力。夫既曰劳。而又曰风者何也。或因用力入房。则肾汗出。肾汗出则元府开。虚之所在。

邪必凑之。故成劳风乏力之证矣。阴不足则盗汗出。凡人之精血足。内则渗入骨髓。外以淖泽肌肤。今既为劳风所煎熬。内无以充实骨髓。而手足酸疼。外无以淖泽肌肤。而皮毛枯槁也。

按脉经云。弦脉举之无有。按之如弓弦状。一曰如张弓弦。按之不移。又曰沉紧为弦。经云。弦数为疟。又云疟脉自弦。弦数多热。弦迟多寒。弦为痛痹。为风疰。偏弦为饮。双弦则胁下拘急而痛。其人啬啬恶寒。又曰弦而钩。胁下如刀刺。状如蜚尸。至困死。经又云。弦急疝瘕小腹痛。又为癖病。又云弦小者寒 。又云沉而弦者悬饮内痛。又云。弦数有寒饮。冬夏难治。又云弦而紧胁痛。藏伤有瘀血。又云弦小紧者。可下之。又云弦迟者。宜温药。

又按此事难知曰。仲景论弦涩为阴。叔和言弦涩为阳何意。大抵弦涩东西也。以南北分之。故有阴阳之别。涩本燥火。弦本水少。虽有南北之分。总而言之。则不离诸数为热。诸迟为寒。仲景叔和。言本两途。非相违背。合而论之。皆是也。仲景所言。言伤寒自外而入者。叔和所言。言五脏自内而出者。伤寒从气而入。故仲景以弦脉为阴。自艮而之内。从外入。

先太阳也。位在东北。杂病从血而出。故叔和以弦脉为阳。自巽而之外从内出。先少阳也。位在东南。

卷三

歌曰

弦脉为阳状若弦。四肢更被气相煎。三度解劳方始退。常须固济下丹田。

弦脉为阳。指下如筝弦之状。则为气血收敛之候。然气血之所以收敛者。因劳风之气。煎熬气血。而四肢为之烦热矣。凡人之治劳。终不获其全愈者。是皆不知三度解劳之法耳。以其人先受风邪。病未全愈。而复加以房劳。则风邪留于元府而不退。或先有房劳。肾汗大泄。元府已开。

而邪气客之。二者皆能煎熬气血而成劳风之疾。治之者。当察其国中后而消息之。或因内虚而外邪凑之者。当先于平补药中少加调理。使外邪已去。即当易以温补之剂。而收其后效。或病已久虚。则当从劳者温之之法。俟精血相壮。即易以平补之剂。以济其前功。是在医者消息之耳。如此亦不过两度解劳之法也。其三则又不专恃夫药饼之功。在医者戒以恼怒房劳。宁心静虑。存养省察。握问调神。使心肾交而水火济。自然神可驭气。气可驭精。丹田固而劳疾瘳矣。不然。则执一不通。延绵日久。及其莫救。而委之于天。不亦深可慨哉。

按巢氏病源养生方导引法云。唯欲嘿气养神。闭气使极。吐气使微。又不得多言语。大呼唤。令神劳损。亦云。不可泣泪及多唾 。此皆为损液漏津。使喉涩大渴。又云。鸡鸣时叩齿三十六通讫。舐唇漱口舌上齿表。

咽之三过。杀虫补虚劳。令人强壮。又云。蛇行。气曲卧以兵身复行踞。闭目随气所在不息。少食裁通肠。服气为食。以舐为浆。春出冬藏。不财不养。以治五劳七伤。又云虾蟆行。气正动摇。两臂不息十二通。以治五劳七伤。水肿之病也。又云朝朝玉泉。使人丁壮有颜色。去虫而牢齿也。玉泉。口中唾也。朝未起早。嗽口吞之。辄琢齿二七过。如此者乃上。名曰练精。又云咽之三过乃止。补养虚劳。令人强壮。

卷三

又歌曰

寸部脉紧一条弦。胸中急痛状绳牵。

寸部脉弦。则宗气不行。为寒引经络。故胸中急痛。状若绳牵也。

按脉经云。寸口脉弦。心下 微头痛。心下有水气。宜服甘遂丸。针期门泻之。又云。脉弦上寸口者。宿食。又云寸口脉弦者。则胁下拘急而痛。

其人啬啬恶寒也。又曰。寸口弦。胃中拘急。

关中有弦寒在胃。

若关中有弦。主寒痰。令饮停于胃口。

按脉经云。关脉弦。胃中寒。心下厥逆。此以胃气虚故耳。宜服茱萸汤。温调饮食。针胃管补之。又云。关上弦。胃中有寒。心下拘急。

下焦停水满丹田。

若弦脉见于尺部。则丹田无暖气。而失运化之机。故水停下焦。而满于丹田也。

按脉经云。尺中弦。少腹脐下拘急。又云。尺脉弦。小腹疼。小腹及脚中拘急。宜服建中汤当归汤。针气海泻之。

卷三

紧脉指法主病

六紧者。阳也。指下寻之。三关通度。按之有余。举之甚数。状若洪弦曰紧。主风气。伏阳上冲。化为狂病。

紧者。阳木也。何为阳木。以其脉带弦长也。指下寻之。三关通度。脉道长矣。按之有余。邪气有余也。举指甚数。热邪在阳分也。状若洪弦者。洪为阳明。弦为少阳。洪弦相合。此名为紧。紧为太阳。诸紧为寒。夫既曰寒。而曰风气伏阳者。何也。如水穴论。帝曰。人伤于寒。而传为热者。何也。岐伯曰。夫寒甚则热生也。又如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是也。盖以初感其寒。伏久则化而为热也。故主病曰风气伏阳。夫既曰弦为少阳。洪为阳明。紧为太阳。则为三阳合病。重阳者狂。故曰风气伏阳上冲。化为狂病。洁古曰。此太阳少阳相合。主伏阳上冲而为狂病。治之之法。宜以黄连泻心汤。此言深为得理。学人宜玩味之。诸家言紧脉。或云如切绳。或云如转索。皆不过形容其左右无常耳。戴起宗乃摭拾诸说。以为或转在左。或转在右。且以两股三股。纠合徽 以为紧。安有是理也哉。不通甚焉。

按脉经云。紧脉数如切绳状。一曰如转索之无常。刘氏云。数而带弦为紧。脉影云。紧者。其来之且急。去之且速。按举急大如转索无常。又曰动静无常。如纫单线。诊翼曰。紧者有力而不缓也。其来劲急。按之长。举之若牵绳转索之状。为邪风击搏。伏于荣卫之间。

卷三

歌曰

紧脉三关数又弦。上来风是正根源。忽然狂语人惊怕。不遇良医不得痊。

紧脉者。三关通度。数而且弦。是为三阳合病矣。然其根源非暴受风寒。

盖由上年所受风邪。根源伏于其内。感天行时热。化为春温夏热之证矣。然重阳者狂。故曰忽然狂语人惊怕也。所谓不遇良医不得痊者。非是剩语。其意盖曰。伤寒一证。别有专门。非比寻常杂证。可以臆度。必待圆机之士。参究内经。潜心仲景。暨河间东垣节庵陶氏诸名家治法。分别经络表里。阴阳虚实寒热参考五运六气。并得名医传授。方为良医。

不致有误。岂若今世之人。勿遵古训。不经师承。几句油腔。一味杜撰。便谓吾能疗治伤寒。及乎临证。手足无措。当汗不汗。当下不下。不当汗而汗。不当下而下。至不得已。乃以杂证治法朦胧治之。其误人也。岂浅鲜哉。洁古曰。此是三阳合病。紧数。太阳也弦多。少阳也。狂言。阳明也。故实则谵语。云岐子曰。其脉洪紧而实。阳气有余之象也。主热即生风。发作狂语。可用小承气汤主之。

按经云。紧则为寒。又云。紧而急者遁户。又云紧数者。可发其汗。又云。凡亡汗。肺中寒。饮冷水。咳嗽下利。胃中虚冷等证。其脉并紧。又云。紧而数。

寒热俱发。必下乃愈。又云。紧而滑者。吐逆。又云 而紧。积聚有击痛。又云。盛而紧曰胀。

卷三

又歌曰

紧脉关前头里痛。

脉经云。寸紧苦头痛。骨内疼是伤寒。宜麻黄发汗出。又云头痛逆气。

按脉经云。寸口脉紧。苦头痛。骨肉疼。是伤寒宜服麻黄汤发汗。出眉冲颞。摩治伤寒膏。又云。寸口脉紧。如转索。左右无常者。有缩食。又云。寸口脉紧。即头痛风寒。或腹中有宿食不化。又云。寸口紧。头痛逆气。又云。

寸口脉紧。或浮。膈上有寒。肺下有水气。又云。脉紧而长过寸口者。狂病。

又云。脉紧上寸口者中风。风头痛亦如之。

当关切痛无能动。

脉经云。关紧。心下苦满急痛。脉紧者为实。宜茱萸当归汤。又大黄汤治之良。针巨阙下管泻之。脉影云。肝紧主惊风。筋脉拘挛腹痛。则紧而盛。

癖则紧而实。右关紧。脾寒腹痛吐逆紧盛腹胀伤食。

按脉经云。关上紧。心下痛。又云。关脉紧。心下苦满急痛。脉紧者为实。宜服茱萸当归汤。又大黄汤两治之良。针巨阙下管泻之。又云。关上脉紧而滑者。蛔动。

隐指寥寥入尺来。缴结绕脐常手捧。

张世贤曰。缴结。疼痛之状也。在尺主脉沉水。客脉紧木。水木相合。水中有木。土莫能制。风寒在于下焦。治之以桂枝芍药汤。不已。风寒湿在于脾肾。术附汤主之。右尺主脉相火。客脉紧木。火木相合。风热在于下焦而作痛。治法不可同左。

按脉经云。尺紧脐下痛。宜当归汤。灸关元。针天枢补之。脉影云。尺紧主为淋漓。病疝气。耳聋。齿痛。脚膝疼。命门紧。主小肠虚鸣。肠中痛。诊翼云。

左尺紧。腰脚酸。脐下痛。小便难。右尺紧。下焦筑痛。时珍曰。尺中有紧为阴冷。定是奔豚与疝疼。脉经又云。尺中紧。脐下少腹痛。

卷三

洪脉指法主病

七洪者。阳也。指下寻之极大。举之有余。曰洪。主头疼四肢浮热。大肠不通。

燥热粪结口干遍身疼痛。

洪者。阳火也。何为阳火。纯阳而无阴也。指下寻之极大。阳邪传入里也。

举之有余。客邪犹在表也。此为伤寒表邪未已。传入阳明里证。惟其邪在表。故有头疼身痛。四肢浮热之证。惟其邪入于里。故有大肠不通。燥热粪结口干之证也。治以大柴胡汤主之。洁古曰。洪脉者按之实。举之盛。洪者阳太过。阴不及。主头痛四肢热。大便难。小便赤涩。夜卧不安。治法阳证下之则愈。如下之随证虚实。有大承气汤。有小承气汤。有大柴胡汤。桃仁汤。随证用之。此证有两议。或按之无。举之盛。当解表。不可下。

经言脉浮不可下。下之则死。脉沉当下。下之则愈。脉浮为在表。脉沉为在里。

按脉经云。洪脉极大在指下。一曰浮而大。

卷三

歌曰

洪脉根源本是阳。遇其季夏自然昌。若逢秋季及冬季。发汗通肠始得凉。

洪。阳火也。宜旺于夏季。夏乃火退土旺之时。其脉宜缓。今脉犹有洪。是为当退不退。然土生长于火。故六月谓之长夏。其离母气也不远。当此之时。全赖火土合德。万物得以化生功成而退。自然之理。故曰。遇其季夏自然昌也。若逢秋季。乃建戌之月。是火归墓之时。其脉当毛。于此而见洪脉。则为当藏而不藏。冬季乃建丑之月。是火方养之时。其脉当石。

于此而见洪脉。则为不当旺而即旺。二者虽土寄旺之时。然三阴用事。

而脉犹见洪。是为阳邪乘阴。在表则有头疼身痛。四肢浮热等证。在里则有大便不通。燥粪结涩口干等证。在表者发其汗。在里者通其肠。阳邪退而身自凉矣。云岐子曰。其脉举按皆盛。本为相火之象。发汗从表。

通肠从里。从表宜麻黄汤。从里宜大承气汤。仲景云。谓身体疼痛。主夏得洪大脉。知其病瘥也。通肠七宣丸。七圣丸。大柴胡汤。大承气汤选用之。

按经云。洪则为气。一作热。又云。洪大者伤寒热病。又云。脉来洪大袅袅者社祟。又云脉洪大者。若烦满。沉细者腹中痛。

卷三

又歌曰

洪脉关前热在胸。

洪为阳火。关前所以候胸中者也。关前而见洪脉。则知其热在胸矣。故前赋中云。胸连胁满只为洪。当参看可也。

按脉经云。寸脉洪大。胸胁满。宜生姜汤。白薇丸亦可。紫菀汤下之。针上管期门章门。

当关翻胃几千重。

关所以候脾胃者也。关中而见洪脉。是为火邪于胃。攻冲而为呕吐之证矣。

按脉经云。关洪胃中热。必烦满。宜平胃丸。针胃管。先泻后补之。

更向尺中还若是。小便赤涩脚酸疼。

尺部而见洪脉。则为下焦有火。火旺则小便赤涩。火旺则水衰。水衰则脚酸疼矣。按至真要大论云。少阴在泉。客胜则腰痛。尻股膝髀 。足病瞀热以酸。腑肿不能久立。溲便变。此之谓也。

按脉影云。尺脉洪大。小便秘涩。便血脚酸。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