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四库全书
太平寰宇记卷四十四
宋 乐史 撰
河东道五
泽州 辽州
泽州高平郡今理晋阳县禹贡冀州之域虞舜冀州亦为冀州之地春秋时属晋战国时属韩後赵属上党本韩之别郡远韩近赵後卒降赵秦使白起破赵于常平即今州北高平县北二十一里长平故城是也秦兼天下今州即上党郡高都县之地也二汉至晋因之後魏道武帝置建兴郡理高都城孝庄改为建州北齐亦为建州及置平阳高都二郡後周并二郡为高平郡隋初郡废置泽州盖取濩泽为名【注】濩乌虢反隋为长平郡武德元年改为盖州领高平丹川陵川又置盖城四县又濩泽县置泽州领濩泽沁水端氏三县三年于今理置晋城县六年废建州自高平移盖州治之八年移泽州治端氏九年省丹川盖城贞观元年废盖州自端氏县移理泽于今治天宝元年改泽州为高平郡乾元元年复为泽州会昌四年九月中书门下奏河阳虽近制置土宇犹偏泽州全有太行之险固实为东路之藩垣将务远图所宜从便望以泽州隶河阳府诏从之
元领县六
晋城 高平 阳城 端氏 陵川 沁水
州境
东西三百三十里 南北一百五十里
四至八到
东南至东京四百六十二里 西南至西京二百二十五里 西南至长安一千里 东踰山至卫州四百一十里 南至怀州一百四十里 西至绦州四百五十里北至潞州一百九十里 东南至怀州武德县二百六十五里 西南至孟州济源县一百五十里 西北至晋州四百十六里 东北至相州六百里
户
唐开元户二万二千二百三十皇朝户主一万三千一百八客一万一百三十一
风俗
与上党同
姓氏
高平郡六姓 米 范 巴 翟 过 独孤人物无
土物
人参 紫草 白石英贡 石雄 茯苓 蜜 蜡
晋城县旧十四乡今八乡本汉高都县属上党郡後魏改属建兴?孝庄帝改属高都?周改属高平隋开皇三年改属泽州八年改为丹川县因县东丹水为名唐贞观三年改置晋城以三国分晋地後封晋君于此故曰晋城 太行山县南三十六里禹贡曰太行恒山至于碣石 五门山在县西北八里其山五似门 丹山在县北一十二里司马山俗传秦坑赵衆流血丹州故名丹山斯为不经也 司马山在县北一十二里昔晋帝巡狩北山因以帝姓为名 石人山在县东南八十八里有双石高标类人形 白水在县南二里源出河引水穿大行过与丹水合 莞谷水在县东四十八里地理志云丹水不出莞唯流在张黑水 浃石山在县东南三十里上有青莲寺下有掷笔台即远大师置湼盘经疏藏之所 天井泉在天井关之南泉有三所极大至深莫测 天井关一名太行关在太行山上汉书成帝阳朔二年秋门东大水流民欲入函谷天井壶口五院关者勿苛留也 午璧亭注经云午璧在晋城县界
高平县北八十里旧十六乡今八乡本汉泫氏县属上党郡西北在泫水之侧故名之竹书纪年谓梁惠王九年晋取泫氏县即此也汉为县属上党郡後魏改泫为立氏属建兴郡庄帝永安二年属长平郡高齐天保元年省泫氏县自长平高城移理之仍改高平县属高都郡周改为高平郡隋开皇三年改隶泽州 米山在县东一十里赵将亷颇积粮此处 髑髅山在县西五里永嘉中晋道陵迟刘聪举兵积屍为髑髅山 羊头山在县北三十五里山海经云神农尝五谷之所山形象羊头 金门山在县北五里其山崖土赤如金当赵垒门因号金门山 悬瓠山在县西南一十五里山形似悬瓠焉 泫水一名丹水在县西北四十里源出伞盖山穿太行入河内县沁源水汉书地理志云泫水出上党县唐贞元中有县令决开丹河通县城泽人谓泫水泉 絶水在县西北二十里源出髑髅山阳谷汉书地理志云阳谷出絶水又俗云秦军筑絶不令赵饮 省寃谷东西南北各十六步在县西北二十五里秦垒西面一百步即括被杀余衆四十万降白起之处起惧赵变尽坑之露骸千步积血三尺地名煞谷唐开元十年正月元宗行幸亲祭改名为省寃谷 炎帝庙在县北三十五里羊头山 头颅山一名白起台在县西北五里上党记云秦坑赵衆收头颅筑台于垒中因山为台丹水一名长平水水出长平故也 关山在县北三
十五里秦立关於此 光狼城史记云秦昭王二十一年白起攻赵拔光狼城即此也 长平关冀州图云长平关在县北五十里 秦赵二壁对距数里赵括白起相攻之所又冀州图云都向二城在今县西三十五里秦据西城赵守东城秦坑赵卒在此
阳城县西一百二十里旧九乡今六乡本汉濩泽县地属河东?因濩泽以为名今县西三十里故城即汉理墨子云濩泽舜渔於此又?国志云今邑西有地云舜田是也後魏兴安二年自故城移於今理唐武德元年於此置泽州因後周之旧名也八年移泽州於端氏县仍属不改天宝元年改濩州为阳城县 析城山在县西南七十五里禹贡曰底柱析城至于王屋应劭注汉书云析山在阳城西南即此也山领有汤王池俗传旱祈雨於此今池四岸生龙须緑草无林木 王屋在县南五十里仙经云王屋山有仙宫洞天广三千步号小有清虚洞天山高八千丈广数百里太行析山为佐命中条古锺为辅翼三十六洞小有为羣洞之尊四十九山王屋为衆山之最实不死之灵乡真人之洞境也嶕嶢山在县西三十里水经云鹿台经嶕嶢山东南即此 百眼泉在县东二十里其泉鼎沸百流争腾 沁水在县东二十三里南入濩州
端氏县西北一百四十四里旧八乡今四乡本汉旧县也属河东郡史记赵成侯十六年与韩魏分晋封晋君以端氏肃侯元年复夺晋君端氏徙处屯留汉以为县故城在今县西北三十里即汉理晋属平阳郡後魏属安平郡隋开皇三年罢郡自故城移于今理按?国县道记云今端氏所理即後魏文帝置安平郡故城之所 伞盖山在县东北九十里 沁水在县南一里 石门山在今县西四十一里安平故城後魏於此立郡废城在今县西北三十里 秦河源出县北西榆村谷南流入县合水河 纥鬛山在县西一十里
陵川县东北一百三十里旧管八乡今四乡本汉泫氏县地隋开皇十六年於此置陵川县唐武德元年属盖州贞观元年改盖州为泽州仍隶焉 析城山冀州图云析城接陵川县 九仙台县西六十五里古贤村壁立万仞三面泉流古老相传昔九仙曾会於此 石勒陵高四十尺在县西南四十里天河内 太行山在县西南一百里
沁水县西北二百里旧管六乡今二乡本汉端氏县地後魏庄帝於此置泰宁郡及东永安县高齐省郡而县在开皇十八年改为沁水县仍属泽州 黑领山在县西五十里赞皇公诗乌岭全坑跋扈臣是也周宇文讳黑改为乌岭按春秋後语鲁公七年晋侯蒐于黄公杜氏注黑壤晋地也在绦之东 鹿台山在县南三十里山海经云有鹿台之山者即此也 东辅山在县西南九十二里其山及西辅山与析山相连有若相辅之势沁水在县西东北五十六里其水出沁州绵山县界
覆甑岭经晋州冀氏县界当州端氏县 害水在县南八十里出西辅山水经云害水在县南八十里出垣曲县界 马邑城置在山上县东二十里史记白起与赵括相战於长平之时筑此城养马其处峻险南临小涧北拒大川 王离城在县东北五十六里史记秦将王离击赵筑此城阻险临岸四面悬絶
辽州
辽州乐平郡今理辽山县禹贡冀州之域春秋时其地属晋战国属韩秦为上党郡地今州即汉上党郡之湼县地也後汉於此置阳阿县属上党郡晋改为轑阳属乐平郡後魏太武时并入武乡明帝改轑阳为辽阳隋开皇十年置辽山县属并州十六年属辽州即今州理唐武德三年分并州之乐平和顺平城石艾四县置辽州治乐平其年置义兴县六年自乐平移於辽山仍以石艾乐平二郡属受州省义兴县以废榆州之榆社平城二县来属八年改辽州为箕州因辽山县界箕山为名先天元年以与元宗讳同声改为仪州因州东夷仪领为名天宝元年改为乐平郡乾元元年复为仪州梁开平三年以兖州管内有沂州仪州复为辽州
元领县四
辽山 榆社 平城 和顺
州境
东西一百五十里 南北一百五十九里
四至八到
东南至东京七百里 西南至西京七百八十里西南至长安一千六百四十里 东至磁州三百四里 西至并州三百四十五里 南至潞州三百三十一里 北至平定军乐平县一百七十里 东至潞州黎城县一百九十五里 东北至邢州三百四十二里
户
唐开元户七千九百九十五皇朝户主二千七百一十七客四千七百五十四
风俗
蕃汉相杂好武少士
人物无
土产
人参
辽山县依旧五乡河东图云和顺县晋大夫梁余子养邑秦伐阏与赵奢救之曰譬如两鼠闘穴中将勇者胜是此地也在汉湼县之地後魏於此置阳阿县俱属上党郡晋改为轑阳县属乐平郡後魏太武并入武乡明帝改轑阳为辽阳隋初改置辽山县属并州因县西北轑山为名 箕山在县西四十五里上有许由塜按伯夷列传曰余登箕山上有许由冢後魏风土记云太原郡箕山有许由冢别说又云在今洛州洛阳县不当在此其山有石室方四丈壁中文字篆书人莫能识又有鬼谷 屋騋嶝郡国志云高齐之初镌山腹写一切释经於此也 五指山在县东五十里李穆叔赵记云辽阳东北有五指山岩石孤耸上有一手一足之迹其大如箕指数俱全又郡国志云北齐宣王遣人量之长七尺又十六国春秋云石勒当生时北山上草木皆为铁骑之形矣 三台庙後魏书云武乡有三台庙 清谷水水经注云清谷口水源出东北长山清谷亦云辽山县西南黄岩山畛出也 晋大夫先轸祠在县南二里辽阳山在县东三里南入潞州黎城县界 辽阳水
从平城县西北八赋岭下出名八赋水东南流经古辽阳城南过谓之辽阳水又东过合清涪水号漳水 清漳水出太原郡乐平县界沾岭下地理志前汉上党郡有沾县注水经云汉分沾县为乐平郡治沾县 龙泉水在县东三十里山侧有穴阔一丈去地一百尺流水不絶如龙之吐故曰龙泉 辽阳川在辽阳城西东过至山东西二十里中间辽阳通流 千亩源在县东南三十二里地方千亩平原膏腴人赖其利 祝融祠在县北二里
和顺县北八十五里依旧五乡本汉沾县地即春秋阏与邑也一名榆城史记曰秦伐韩阏与赵惠文王使赵奢救之大破秦师即此地也後魏孝昌二年於此置乐平郡及乐平县隋开皇五年复移於今所属并州十年又移於沾城仍於今所置和顺县因县界内东北古和顺城以为名也 九原山在县西十一里国语赵孟与叔向游於九原即此也 梁榆水注水经云榆水出梁榆城西大嵰山卢谌征难赋云方梁榆之虚郭乃阏与之旧都是也 首阳山在县东四十里按论语郑元注首阳山在河中蒲坂城南今阳区山俗号为首阳山南万水在县西南十八里出黄岭下又有南松子水
北松岭水 九经川在九京山北东西二十里 故赵奢垒在县东五十里 清漳水在县北
榆社县西一百一十里依旧管七乡本汉湼县地晋於今县西北三十五里置五乡属上党十六国前赵石勒即此邑人後魏改属武乡移於今理南韩州武乡县隋开皇十六年於此置榆社县属韩州今潞州之襄垣县理是也因今县西北榆社故城为名大业二年省义宁元年又置唐武德三年於县置榆州县仍属焉六年废榆州以县属辽州 武乡水在县西一里源从平城县西南八赋岭下出西入武乡县 石公泉在县东四十里源发武乡岭下是石勒饮马之泉 沤麻池在县北三十里即石勒布衣时沤麻於此与李阳所争处今枯涸不知处 古榆社城在县北三十五里魏地形志云武乡县北有榆社县城 古箕城在县东南三十里地形志云太原二百一十里有箕城春秋僖公三十三年晋人败狄於箕即此也 县城即古武乡也石勒时筑前赵録曰石勒上党武乡人僭号後还令曰武乡吾之丰沛其复之三叶
平城县西北九十里依旧三乡本汉湼县地晋置武乡县地属焉隋开皇十六年於赵简子所立平都故城置平城县属辽州大业二年改属并州唐武德三年改属榆州六年省榆州改属辽州贞观八年改属箕州先天元年改属仪州 断孤山在县南一十五里其山南高於衆山西面孤絶有断谷水出焉 北八赋水在县西北一十四里出北八赋岭东流辽山县界 南八赋水在县西三十里出南八赋岭东流入榆社县界 困闷城在县南一十五里旧图经云赵简子至此病笃遂筑此城由此为名又有困闷川
太平寰宇记卷四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