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四分律钞简正记卷第八(从说戒篇毕自恣篇)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吴越国长讲律临坛赐紫清凉大师景霄纂

○次约法辨事说戒篇

中大分为二。初牒名。二依篇释。初言说戒至十者。先辨来意。前来师资之行既成。理合䇿修道业。道业住持之本。勿过说戒为先。故立此篇。次明法则释名者。宣传圣旨目之为说。警禁身口名之曰戒。广由轨度。故号正仪。轨则规模。称之为法。余如常解(云云)。

注文分两科(云云)。初云布至和合也者。布萨此云净住。古外难曰。标篇云说戒。下注云布萨。其意云何。答大意。为破古也。古云。布萨与说戒分别。谓说戒防未起非。布萨除已起罪。是次一问执布萨为净住。净住者。忏条义也。今云不然。布萨盖是梵音。说戒是此方之语。唐梵语殊义味不异。若论布萨义。不唯净住。更有多种。不妨含于净住。不可偏局也。所以注云布萨。反显即是说戒其体元一。此云净住者。谓清净共住。便显有犯者未忏洗。不合共住。

出要律仪者。梁帝准律撰集。律中要务。以为今师行事之仪也。是憍萨罗国语者。蜀云有二憍萨罗。一南。二北。今此指南憍萨罗也。谓出要仪中。指上来布萨。既是西上之者。即彼国语也。六卷泥洹者。准南云所以标六卷者。为此经有二卷成文者。有六卷成部者。今恐有监故。将卷数以简之。长养二义者。谓数上布萨是长养义也。下自释云。一清净戒住者。[生*(首-目+(一/勺))]释上来养义。谓已生之善。不污不失。名清净戒住。能资养法身慧命。二增长。增长功德者。释上来长义。谓未生之善。由体净故。无作功德续续而生。即是长养。杂食等者。布萨陀婆亦是梵语也。正本音优补陀婆。谓且中天正梵故。故云正本音也。下自释云。优言断者。一切诸恶皆止断。令不污体也。补陀婆言增长者。谓恶既已离事。须修善令善法功德生故。外难云。前言布萨。或云布萨萨陀。又云优补陀婆。何得不定耶。可引下注文。答云。国语不同。谓上梵音。广略奢切。盖是五天陀国之语。呼召不同也。亦呼集有二种。一者众僧共集一处。二集诸功德。为知者。亦有二义。一则识知五篇戒相轻重。二识知己身有罪无罪。为宜者。亦有二种。一此布萨法。半月一说。是比丘所宜。二无八难缘。宜为广说。有难因缘。宜令略说。为同者。亦具二。一则十方凡圣共遵曰同。二受体是同。为共住相者。亦有二。一或有犯则非共住。二戒净故。可与共住。为转者亦二。一者转恶。即是回秽。二转胜。以净法故。乃至涅槃为常相者亦二。一则三世诸佛。不改此法为常。二半月说我无容改易也。三千威仪等者。秦言净住。谓秦朝呼为净住也。义言长养者。同前解也。和合者。僧具六和也。

次会说戒布萨不殊。玄记。更科为二。初约所受之法。会名不殊。二律云下约能诠文会名无异。云俱至也者。俱舍云。旧俱舍论也。名(云呼)八戒云布萨护者。八戒者八种戒也。彼云。波罗提木叉护有八种。一比丘戒。二比丘尼戒。三式叉戒。四沙弥戒。五沙弥尼戒。六优婆塞。七优婆夷戒。八优婆波娑戒。即八关戒。是上之八种。皆詺为布萨护也。明了论多者。反释上布萨护也。谓适来虽云。布萨护未委二义。云何故引了论解说也。在心名护者。解上护义也。谓但护者。地未起名护。亦号为根。律仪等在身口。名戒者。解布萨义也。谓流到身口七支。制令不至犯位名戒。既将戒以解上布萨。故知布萨即是戒。但东西二土呼召别耳。又护与布萨。总号为戒。即彼文中。呼名此八。为布萨护者。是八种戒也。律云等者。是四分五百结集文也。彼云。集比丘事在一处。名比丘律。乃至集一切布萨法一处。名布萨揵度。意显说戒。便是布萨。如毗尼与律二名不并。文如五分说戒单白中。但云布萨。不言说戒。即存梵言也。又律云。身口意清净尔。乃应布萨。又云。清净出家和合布萨心。岂可身口意清净。又言忏罪耶若子。何相律云布萨曰说戒。答布萨本是。外道会坐说法之名。准律。王请诸比丘集会说法。佛许之。乃日日说戒。未免疲劳。佛令布萨曰说戒。谓八日十四十五日本是。外道半月三受布萨日。令取前二为俗说法受归。后一为僧说戒。故知布萨仍是本名。故羯磨疏云。外道但得其事。未随法相而行。佛随后制乃穷理本。是知布萨即说戒。不妨含于忏罪。但破吉师定执故(云云)。

次依篇释中。初总意者。云说戒至矣者。说戒仪轨者。如来清禁半月。恒宣名说戒也。僧众集香。水舍罗偈呗。告令并是仪轨。佛法大纲者。谓此说戒。是佛法寿命根本。故曰大纲也。摄持正像等者。摄护也。持谓任持。正谓正法。像是像法。匡者正也。维者持也。此明正像之时。欲匡正僧务佼维持不断者。又由说戒故也然凡情易满等者。然字多训是也。今云相违意也。上明戒法功高。即令遵崇仰重。今却猒患。是相违义。故云然也。凡下之情一门便。是故云易满。义是佛法寿命。凡情不作此。是故曰见。无深重希作钦贵数为贱薄者。谓今僧尼若一年中。一二度作说戒。由似贵重。若半月常为便乃恶贱淡薄也。比虽行此法者。比丘也。近代今时。虽事不获。已行此说戒之法。多生慢怠者。无□略说为慢。有□不说曰怠。良由曰染屡闻等者。良者实也。由谓因曲染者。染习谓日日染于六尘。便随此染习之心。轻昧说戒之法也。以此论情情可知者。以此论量忻恶猒善之情。应是自知行违于戒。闻僧热恼。只应如此。不欲闻之。故云情可知矣。

云昔至益者。齐文宣王者。齐谓南齐。亦云竟陵。王即萧子良也。其王夜梦见天王如来。令修布萨之事。故立名净住子。二十卷。明在家布萨仪。普照沙门道安开士尊相普照是人。沙门是出家通号。道安是人。开士是号。谓本号道上。即修道之上。后被黄巾。窃此名称。出家者恶之。乃弃而不认。时前秦主符坚。别赐号曰开士。即开阙之士也。此二大德撰出家人布萨法也。并行于世者。在家出家。二种仪轨。双在世间行用故。但意解不同心相各别者。在家布萨诵菩萨戒。出家人诵声闻戒。名为不同也。又菩萨是大乘戒。防护于心。声闻是小乘戒。约身口之相。故云各别。已上依宛陵解也。诸记中。并不释此事。致多妄说。直得承用者。谓上普安二师。出家布萨之仪直尔。便得依承行用也。若子今钞何故。更着此篇。明出家布萨法耶。下句集云。之据莫凭。谓昔人所制述之时。经论来此方束足行事。无于凭据。如下钞文。行事一一引经论。香水净水受等。等方为有据。今求以经意者。标今异也。求谓搜经文意者也。恭以所闻者。参杂也。参杂普。照道妄布萨之所闻粗重撰次者。粗略也重再也。以今望者。为重撰求次第也。备如后列者。备者周备。如后十科一一行列。

然生居像末等。有□是也。像谓像法也。末法将益也。法宝钞云。文制作是唐武德九年以甲子。推之得一千五百七十四年矣。玄记云。一千七百余年者非也。又有人云。像是像法。未是末法。此令不达意。致此谬解也浇薄也。漓但也。情不敦重。对遇此法。即无益也。云故先引至证者。结上生下意也。可云。

云善至义者。说戒法不坏者。玄云。犹比丘行成。故戒法不坏也。舍诸恶不善法者。舍谓弃背也。诸恶即十不善是也。及诸烦恼有爱者。折中记云。彼论第十六卷。明其有爱无爱。爱谓结谓也。舍诸烦恼有爱。既尽漏原。即成无爱。若准玄记。作受字释。谓除烦及与业障。不向三有受生。又彼科钞句破也。今时讲者。相承云。及诸烦恼为一句。将有受二字在下句。头全无道理。思之。证得白言究竟等者。所云白法。为对里法得名也。然里法亦通善恶。未必一向是恶。便彰里法之称。今依法宝。广引分别。若相而论。俗人名为黑业。出家人号为白法。此则道俗相望也。若就俗中。五逆十恶。名为黑业。士农工商号为杂业。唯佛法中。禅定无漏。得名白业(俱舍中如此释)。又于佛法中。约小乘中。自分别者。一黑法。即七方便人。二白法。从初果至阿罗汉是。或于大乘中。分黑白者。地前爪心为黑法。初地至十地为白法。已上总约道俗大小以论。今伽论中云。证白莫非取禅无漏。近至四果。远趣涅槃方成究竟梵行也。若舍恶不善名黑法。即唯取俗中。十恶逆根为随烦恼说为黑法。应须弃舍。若小乘七方便。大乘地前。虽于当体分别云是黑法。今对俗及恶业边。总白法摄也思之(如是细说方为雅当)。若依华严记。取精专不化为第一白法。犯已能悔第二白法。然不无此理。但恐违文。更有古解不正不叙。又云半月半月者。辅篇记云。一月之中。含其黑白半月。故重言之。问何以克取黑白两半月说戒耶。答白月十五日。已圆满故。表善法备足作持成。就黑月是月尽之日。表诸恶法灭尽。即止持行成就。故佛世尊。制令半月半月为之。即显上依两行成就也(律文中如此说有意也)。余如文(云云)。

云就至别者。开两章门也。云初至法者。如文。

一时节不同者。于四科内。第一时节中。故云初中。又分四节。莫非并是说戒时也。

云前至故者。前三出十诵者。谓十四五六三日。食前后及昼夜三也。四分如上列者。准说戒法中日则有三。谓八日十四十五。此三本是外道三受布萨日也。萍沙王诸佛。同外道布萨。故制同处道三日。前二为俗说法受归。后一为道众净心说戒。与此稍别。今文云。如上列者。如何耶。谓四分增三中。有此三日。十四五六。与十诵同故。指如上也。又云布萨日应说等者。又云等者。亦说戒法中文也。佛听诸比丘说戒。不知何日说。佛言。听布萨日。说此布萨者。由是外道聚会之本名也。王请已后。佛用则别。下引五分文是也。八及十四说法十五布萨者。即是说戒。为佛已制。不同外道也。不得晨起布萨等者。僧祇制其太早。不制食前。彼云。聚落有比丘晨起布萨。有客来语旧住人。长老共作布萨。答云我已作了。以此白佛。佛言。应妇塔院具香水等。待客比丘来。若早起布萨。得越毗尼等(云云)。昼夜者。此二时诸部当宗无妨。故不释也。

云四分至不说者。增减者。向后曰增。向前名减。十四日来十三日说等者。故律遮法中云。时有斗诤比丘来。取十四说。令闻他来。乃十三日说。本十五日说闻来。十四日说。此化释向前名灭也。入俗者。恶比丘既已到来入界。乃告语云。大德行来。身体垢秽。可洗浴。不具人用语。若入俗僧即疾。疾出界外。结小界说也。若不得者。谓前比丘不用语不肯入浴。即别无方便乃白僧。后十五日当说又不去更增等者。此但释后为增也。强和合说者。镜水大德云。谓劝喻彼令同不得作留难。虽前人不肯。应须强劝令和合故。古来解云。既云强和合者。众坐彼立即不和合。今令有力之人。抑令他坐。即得和合。故云强也。此解非甚。但云二度。不云三度等。有古人云。若三度不说佛法即灭。是以须强和合。不许更近于后也。今云说戒更由后增至四五。理实亦得。今不许者。恐自恣家。执此为例。说戒既许由近。我今自恣亦得。若至八月十六日。便入冬分。今说戒若不许更增。即自恣亦不敢取例处。以但云二度。至三心强和合说也。亦无三度不说法灭等者。反行古人所立全非也。律云俱睒弥门等者。彼云。诸比丘斗争。口如刀釰。既不和合六法灭等者。反斥古人所立全非也。律云俱睒弥诸比丘斗争。口如刀釰既不和合。六年不说。此时由佛在世故。妨一国斗争等者。玄曰。此谓救上法灭之言。谓上不说戒法灭者。不妨应是斗争。不得道果。名法灭耳。阿难疑高胜等者。律云。时高胜比丘。与长者为一师。长者有宝藏。临已之日。即委高胜。我有二子。待后长大好者。将付高胜。后时付第二子。大者不得便生怨慊。至伽蓝中。在阿难前。啼哭言。高胜将我大物并与一人。阿难闻了。即咡高胜。经大布萨。不同说戒。时高胜与。罗云有友。罗云。遣姨母将小儿。住阿难前。小儿若啼。必遣汝将去。以阿难不耐故。汝即告云。大德若与高胜语。我即将儿者。阿难慈心。即云高胜汝灭云何。高胜其所说火所嘱。长子不省我故不与。阿难言汝去。乃至不犯突吉罗罪。我意谓。汝犯盗六个布萨不集。将来同移法灭。不成杂化。还如不作法。由不灭等(云云)。相慊二十年不说戒者。祗云。弗迦罗聚落比丘。共集同一布萨。时兰若比丘。有大名称聚落比丘。比丘生嫉妒心。时兰若比丘。十四日来。语聚落比丘言。长老共作布萨。聚落比丘言。小五日当作。兰比丘便去。去后聚落比丘即说戒。至明日来。欲共布萨。答言已作了。聚落比丘。却语兰若比丘言。汝叛布萨。我不复与汝共法食。从是已后兰若比丘。每至十四十五日便来。如是经二十年。不得布萨。时有一善神。敬重兰若比丘。往波提山中。树提婆陀比丘。所具陈上事。尊者树提闻已。即列聚落善神。还白兰若比丘。树提今在聚落。可往问许已。尊者问云汝叛布萨。答云我二十年十四日布萨。十四日来。十五日布萨。十五日来。为是叛不。树提言。汝顺佛法。但聚落比丘二十年所作羯。羯不成耳。上来所引。亦是为破古执也。

云四分至故者。斗争来久者。律云。尔时俱睒弥国众僧破为二部诸比丘。欲移舍卫和合。佛言。自今已去。听作白。然后和白云。大德僧听所由争事令僧斗争。彼此不和。彼人犯罪。为作举已。还为解罪。僧尘已灭。若传时到僧忍听僧。今和合白如是。白已作和合。随何日争灭即日和说者。谓随黑白月中。是何日争灭。即于此日。作白和了。便说不须至十五日也。镜水大德云。然三宗行事。于单白中。增减不定。如白月三日四日已去。或黑月一日二三日已去等。作白依南山。加黑白字。如初三日争灭便说戒。即须言今白月三日或四日等。黑月例知。若准新旧两疏。不许加黑白字。但云三日四日等。大德破云。且如十六十七已去。不着黑月。但云一日二日三日。云何简监少道理也。今依南崇。一一须添黑白二字。知之。余如文。

云二明杂法众具者。玄云。前来序中云。文据莫凭。即显教文未足。又云。今求以经意。参以所闻。即准教为据。此中所引一一凭也。大德又云。此一全是今师持。并有人云。此门说其虽。法众具了第三门。又说一遍莫是剩长不。此求达意也。谓前云求以经意等。正生起此第二门。此则广别经论等。叙述一期之事。各有准凭。至第三正说仪轨门中。但一向平立行事。不更一一引教名也。举例由如忏篇中。先引成文。即准教为凭。后显格义。但一向平立忏仪行事之式。此亦然。钞虽分明。见意殊少。思之。

云五至中者。如文。云十诵至故者。彼律云。诸白衣为问。说戒时几人。诸比丘不知数惭耻。佛言听数(上声)。犹复忘。佛言。当令行筹。沙弥亦尔。云四至他者。为受供通沙弥者。玄云。约曾受十戒沙弥也。又是证上五分。五沙弥亦得云文也。若未受十戒等。约未曾受沙弥戒者。以说亦得受施。下引涅槃经。释上证文义也。

云五分至处分者。并五指者。据佛五指。指阔二寸即长一尺。非谓人五指也。一肘者尺八也。准此姖□非余四也。出家者。出三界家。拟求泥曰简异在家人。和合者。表背别也。舍罗者。西天单名也。四分恶行舍罗。即将此章为筹。盖存梵语。十诵五分并云筹。有是此方言也。

五分白衣散华佛开之者。初比丘不敢受白衣讥言。不解受人供养。以此白佛因开。云比丘不得者。律缘中比丘散华于高坐上。白衣讥言。如王大臣。不异佛言。比丘不得等(云云)。无苦者。即无罪也。

云诣毗尼时杂碎文句数难持等者。准僧祇二十七。布萨法中。佛语波离。汝诵毗尼不。答言。杂碎文句难持。佛言当作筹数之。后又问。汝作筹数。诵比尼不。答云。杂碎文句虽筹数犹难。佛言。自今后作二种。一者五百。二者七百也(已上律文)。注文。以通僧尼戒本者。今师释也。此段古今取解不同。今且依一家正说者。谓适来律文。既云作二种筹一五百二七百。未委因何作此二数。是以今师释云。以通僧尼戒本。谓佛本意。令波离忆持毗尼大藏。记其数目。恒知科要□有欠遗。此盖是闲祯之时。亦非半月高坐正说之时也。作二种数也者。记僧尼二部戒律制重制。事条不少。五百说尼律制数。七百记大僧制数目也。作斯二数。各置一处。若僧有犯。制戒竟。随制烻于僧犯筹数之内。捡增其数。后或忆持诵时。烻捡已犯者。筹数过。及至诵了。便知遗忘数目。尼亦准之。若不作此筹数者。悬记是虽。都缘末上贝叶文墨之上。致有遗失。问尼制数多。筹亦合多。何得却少。僧制戒少。筹何故多。答据理尼筹数合多。今但五百者。但记与僧不同处。若同者在僧律数中摄也。故知注文通字。含其两位。五百以通尼戒。七百以通僧戒本故(上且申一解竟)。或依玄记中解云。五百约尼律。以七百据僧尼律通说。又云。若言通者。尼五百戒。僧二百五十。都七百五十。今但云七百。欠五十者。大约通举。未必依戒条数也(今人多依此任。解情酌量)。外难曰。准律初缘。据未上文墨。恐波离记忆稍难是以作此二种筹。又是寻常诵习。非关半月高座念时。今佛涅槃后既结集。于上贝文。终□遗欠。纵座上遗忘。亦同指授。即何用明之。今南山更引彼文。四繁之中。莫不全成繁长不。答有人通云。恐新受戒者。屏处诵时。要记遍数。若四重十三戒文难记。即七百筹。三篇已下易。故但五百(此不成解)。今释云。谓前文已明筹之长短大小。然于多少。全未论之。故引此来定其筹数。如今僧中。虽有三千五千人集。不越七百之筹。若尼中亦不出五百。必更向上。恐有无穷之过。今师密意。唯在于兹。迷旨既多。致有妄解之思。谁应咒耶者。即今唱白维那也。故五分云。白衣布萨合维那咒愿等。上坐处分者。四分中初缘。并是上座自辨。后因疲极故。令处分年少为之等。

言僧祇至错谬者。为未受且说五篇名得罪者。谓分别言。是波罗夷。六友吉罗名犯吉也。以彼起中。固为白衣说五篇名。彼遂轻云。此是波罗姨比丘等。准四分得语一切犯者吉罗者。即显祇文。由是未了。四分戒之下。皆结吉罗。但不说说上四篇名也。然亦更须分别。若对在家白衣。即五篇名总说。若约出家人中下三众。但不得说上四篇名也。

若诸缘起等者。受戒□日等是也。此诸羯磨。并在说戒前作。准五分。比丘先说戒。后作羯磨。六群说戒了便去。不僧和合。因此制前也(云云)。应直说戒不得歌声者。大德云。此是相从引文。非谓取易行事。霅水仲平座主云。五分是能废。四分是所废。取后为定。若尔即同第四师。背宗永异。岂非失即。若有缘难。参取不妨。必是闲预之时。不可全依部也。

知布萨供养者。即戒说也。以无佛时等者。释所以也(云云)。

云三至十种者。正明说仪者。即一席行事之仪也。准律不具者。玄云。四分中无闻钟偈及清净妙偈等。今通取祇律及阿含华严经等。如下自述(云云)。删补者。删当部说戒法不急之文。补即引诸经律论共成行事也。十种者。标举数也。

云一至量法者。理须准承等者。须唯西土说戒堂。彼以草遍布。此则背须席地也。中国有用绳床类者。玄云。类谓上埵及小床子等。多以草布地者。多分将草布地也。此间古为床者。上据西土以言。今就此方。古来多分是席地也。虽则为床。大夫以上有官位。即得登之。已下总皆席地。东晋之后等者。谓晋时尚书省定考堂中。有八行(胡郎反)床。即五品已上夫及州牧得坐。又云。堂有八床。名名八座。即六尚书。二仆射。至东晋已后。直至唐代已来。一例北坐于座。无升降尊卑也。今寺所设率多者。设者安设。率由例也。一例多是床座。如今讲食堂中并是。亦得双用者。谓床前席地。即行事者往来。僧在床坐。是双用也。然于本行事多不便者。玄云。然者应也。应于西国本事。以草布地。此方行事之时。多有不稳也。此方讲食二堂。例是长连床座。必依西国有草。每至半月。皆须出移。此是不便。又西土草。皆是净香茆绝虫等类。此今非净草刍多患虫。却损物命。复是不便。又净敷坐具于上。众礼不可。若触敷者。行事着履。又违佛制。具上诸缘。故不便也。随处量法者。随其处所量宜作之。若堂内无床。可以准承。若为长床。不必移改。但双用也。

云二至辨者。如文。

云三至中者。众网中北众主点捡健病乃至诱喻等(云云)。云四至事北沙弥有缘。依法与欲者。有多数。初依玄记云。沙弥说欲词。与大僧少异。应云诸大德。余词并同也。今难云。纵有欲词。是何时说。且如戒师遣未受具人出了。方问不来。北与欲沙弥既随次出后。不可再入堂内传词。殊无理也。二依法宝云。但约沙弥嘱大僧与受等。谓西土每至布萨时。有俗人施物故。今云。欲者非关欲词也。准此但释得受筹之意。未明得欲之道理。今准东阳悲阇梨解云。弥理合僧赴堂听五字僧序。及明人戒经等。但为有缘。不遂怜欲。故嘱大僧。与受一筹。虽则初缘为受供行筹。今嘱受之。以表悕须义也。何妨分得欲名。故下文次沙弥筹时。令唱白人。僧中遍告。恐有时沙弥欲来等。钞甚分晓也。犹有闻疑之相等者。见有衣盔。或门户开。有人语声。便须唤召。故律云。见相便求之等(云云)。应说闻钟偈者。此偈理合打三通时说也。有云。初闻钟时即太早。复有云。𣫍钟声时即太迟也。下引阿含经明词句。如文。就中云露地击揵槌者。大德云。西土钟台。多在露处。准祗桓有楼屋覆之本。今据多分为言也。有云。迦叶结集时。将铜揵捶。往须弥顶上击之。是露地。今准此意故(此解非也)。云集此者。有解云。火界内为此。或云堂内为此。并是偏局也。今云此者。通而言之。不局堂中及堂外也。知之。

次入堂说偈等者。法宝云。或在僧前。或佛后说偈。后方往本坐。但今时便于本位床前说亦得也。极教所遗等者。佛令灭度。阿难问佛。如来在日以佛为师。乃至我不灭度。半月一来等(云云)。摄僧根本者。说戒是本。有说戒法。方有余羯磨法典。余是枝条。望前为根本也。诸余法事。即受忏等是。

云五至观者。槃(奇竟檠反)盛花钵。贮香水净水。三器五器等。余文可委。

云六至事者。正明一席行事法也。云应至叟者。今时行事多不依法。故略明之。其钟声才断。维那秉白者。即依本坐。或佛僧前䠒跪亦得。即唱云。时众已集。众人闻此。一时本床前。各各䠒跪已。又唱云。各乞欢喜。上座即说偈。偈中初句云。大众忆念我某甲。不须言大德一心念。多有此类。知之。如是三人说了。即唱云。大众一时。各乞欢喜。或云一时各乞喜欢亦得。余如常(云云)。唱此白时。维那合在位床前䠒跪也。年少三五人。各修威仪者。或依江西行事。三五人相助者。依次第一时来佛前席上。礼三拜了。然后行水巾等。或两淅即不承指。但合维那。自从本位具仪。佛前礼三拜竟。却来净香水处。洗掌了。往佛前取筹。其相助人。只从本位上经来。取瓶行水等。已上两般行事。各是一途。随时量用。不失大理。罗汉圣僧集等者。玄云。谓维那唱时。众僧亦须随维那口法声。说此偈词也。若不尔者。如何云各说偈耶。所云罗汉者。举极果之人集也。谓此说戒凡圣同遵。岂唯凡夫须集。问何故今时。但是凡人集。不见圣人来。答圣众来时。隐显难测。何以得知。大德引续高僧传。隋朝洛阳融觉寺。昙无最法师。往邯郸崇尊寺讲坐列子僧。每至半月。法师亲登座诵戒。至日数筹疑多。遂将数之。别六十人。及问四𦖠远处。背见有异僧。远远而来。或有问其因由。答云。我往邯郸。看昙而最法师说戒等。故知不谬也。

净水偈中八功德水者。准华严经说。阿耨达池有八功德水。言八者。一轻。二耎。三清。四冷。五香。六美。七不臭。八饮之无患也。言功德者。功勤是因。德者德能。是果因合说。又解。此水但有八功之能。非是功德。后人加功字耳。余如常(云云)。

行巾法中。左手执巾上。右手持下者。其行巾人。将净巾中(去声)摄竟。以手把两头。各出五六寸已上。急捉莫令宽。左手执巾上。右手持下行之。其众僧将巾拭手。须知触净。但得拭手掌。今人并手背一时拭。全不分染净也。河北行巾法。由縒为绳了行之等(云云)。

香水偈中。五分充者。婆沙云。谓死漏五蕰。即戒定慧。是充足也。般若圆照等者。谓摩诃般若二智圆明。解脱法身。三德圆满。廓周法界。皆是一如也。

愚叟者。齐鲁之间。以老者为叟。以年老无智。号愚叟也。

云其至萨者。槌柄亦须香水净者。以恐手执时触故。净水不用净槌柄也。品中者。指下卷诸杂篇也。

众中谁小小者收护三说者。三遍并须广说。今时相承。将三广说。作二广一略。至第三遍。但云小者收护。法宝云。此全非也。并供养收筹者。古来今时。两京行事如此也。钞意云。上来既云小者收护。言包已尽。不须更唱云并供养收筹之语。是以注云。唯上文中已具等。

外有清净大沙门入三说者。亦三遍广说。今时至第三遍。但云大沙门入者非也。

有解大沙门宾头卢也。古人所解。专召圣人故。准律已下等者。今师释也。但恐有别众不来。使互相捡挍。非局宾头圣人也。故曰不局贤圣。

有云前加一白等者。谓古来行事。增加一白。云未受具戒者出。又云及不清净者。于以不净人。不合闻戒。与未受具人同出也。以戒本自唱令出者。今师意也。以四分与他部不同。说戒师自唱云。未受具者出。若五祗十律。皆维那唱出。

不须道及不清净等者。今师云。若简秽者。当宗他宗。俱不须道。处以尔者。戒师说时。序中自述云。有犯者应忏悔。又有三问。是等清净不等。若至此时。由开心念发露。即得闻戒。何须别唱出也。

又白云此众小者已收护。外有清净大沙门已入。无为字不合加。此是结文。三说者。从愿上中下座。便须三遍广说。今亦二广一略者非也。

便至上座前䠒跪者。至三人也。其收筹者。亦唯此。有云。一床若有十人二十人。总须一一䠒跪等。恐非也。复有处行筹。兼着憍陈如上座手中。乃至香汤净水。亦洗泥上座手中。此是无知。不可言怪也。受筹偈中。金刚无畏解脱等者。此筹坚固。喻若金刚也。佛有四无畏。不生怯惧。故云无畏。此依发正记数。若搜玄。作碍字解。意云。金刚解碎坏一切诸物。更无障碍。大德云。然碍字与畏字相滥。抄写错误。致令妄解。今依前说为正也。如今果者。谓布萨是净住仪。即当解脱得预僧筹。是难逢遇而今得。故言今果也。以此难遇之筹。宜须敬重。故云顶戴等(云云)。

亦同威仪者。谓收筹䠒跪等。与行筹人威仪不异。故云同也。还偈中坚固喜舍者。见戒清净。其心喜欢。心常远离诸破戒垢。故云舍也(云云)。又白次行沙弥筹。北行沙弥筹。北时无大德僧听。大为俗问行施筹。数之续前白。故不合也。今多有宝亦愚叟三说。北三广说也。今时至第三遍。不着次行二字亦非也。

各清净和合布萨者。此依钞宗直诵。不可增加。若相疏云。各于佛法中清净出。彼云为简滥故。外道亦名出家。亦有布萨。今加佛法中。即知非外道也。今破云。下句既知。上顺佛教亦自分明。何须添足良不可也。上顺佛教者。佛制半月半月布萨也。中报四恩者。经云。一国王。二父母。三师僧。四施主。清净妙偈等者。准祇二十七。调达破僧。向伽耶城。别布萨自恣羯磨。我等已作布萨竟。阿难云。知言奇哉已破僧了。以此白佛。佛告阿难言。非法人已布萨。如法人应说戒。说戒时念此偈等(云云)。

云若沙弥至别法者。指沙弥别行篇也。

云七至升座者。具修威仪合掌白者。但躬身次口白不合作礼。准五百问论。对佛礼人犯提等。复有解云。论中犯提。约常途以说。今请念戒。替补如来。便同新佛。同故不许。今东阳阇梨举例。由如新王入旧王庙之中。不合受拜。以所敬别故。引彼证此理显也。今或但䠒跪不礼。道理由通。然直依文。合掌而请。方为雅当。大德慈悲为僧说戒者。或云。上座慈悲等并得。但依文中。即成不得将朝来白众之词。今黑月十四日。众僧和合。足语添安于此。即非法事也。今多有之。盖未究其意。此说戒事任当某甲者。诸家云。任者。合也依也从也。并皆不正也。大德云。蒿本中是位字。意云。位当某甲。后人抄错云为任字。全无理也。亦不须云坐君僧首自代其功也。又不得云戒文生涩违圣旨也。依文即得不在增减。思之。令次座说者。若依五分。但令上座若不能者。直至能说人处。今令次座。是祇文也。自文中僧差律师。某甲诵律者。举能舍也。若云戒师某甲诵戒。举所舍也。今时改为说戒者。大德云。说字。九避国讳。戒字即举所诠。向下戒师说偈一切。准此回改。今行事时。云大众此轻脱也。或云。差比丘相。全是不达意也。高座者。今师简卑座也。大凡所坐者。总得名座。今说戒即登于高坐。新章但云升座无高字。相疏亦然。似有滥也。如前已说。又初读戒师。及梵㕨人时。先请戒师。至彼坐前。合掌躬身云。僧差说戒。然后却来。读作梵人。今时先请梵师。后请戒师。又请时总不陈词。返生调弃等。非法也。诫之。然后文白之。如上述也。

云八至法者。标也。

云若至也者。梵呗作之相。法宝云。梵者从处彰名。以五天同是梵地故。谓生彼之人。并从梵天来故。声相加法。凡所赞咏。呼为梵贝也。此郁鞞国语者。来上呗一匿二字。是西土郁鞞国梵语也。番就此方云止断也。呗番为止。匿番为断。断诸恶虑。又云止息等者。凡欲听戒。佛令摄耳。一心缘于呗一匿之声。外缘自然止息。故经云。梵音深妙。令人乐闻等。大德云。此土梵元因。永平十四年。腾兰二尊者。与五岳道士。捔试得胜。遂乃涌身空中。作大神变。乃以梵音说偈云。孤非师子类等(云云)。亦号嵩山梵。今时作者。少得其本。玄记中。约鱼山梵以明者。错也。鱼山梵国。此土魏时。陈思王曹植字子远。土步成章。夜因在鱼山宿。闻空中神仙。作梵音声。遂乃记得。解节法式。后传于诸德。诸德乃准经律立法。即今云何波离梵偈等是也。

云彼至本位者。香汤及香华。亦同水法者。谓僧前左右洒留。中间行路。名空处也。缘有中间是别留处。使及初洒左右两边。行香偈中。不言慧香。戒定自摄也。不言解脱知见。即为光明云台也。又此五分法身。能离诸缚垢秽。故称香也。余文易知。不更繁述。

云九问答法者。标也。云彼至耳者。当准上法诵之者。准戒本。上诵文云。和合僧集会。未受大戒者出。戒疏云。先和合者。将欲广说情事相违。仪须先和方应后集。故云和合僧集会。广说和白。非僧不行。前虽送和。未成僧法。必须戒见闻利三名。表圆成之相。故云僧集。僧以先行筹。表和集竟。今但云和合僧集会。专意为简沙弥。如今念戒以僧集居初。和合在后。违戒疏也。仪式如别法者。五几德十数之仪。如沙弥篇显。

答言无说欲者。钞存略也。问时须云。不来诸比丘说欲及清净。答时亦准此双答。但云说欲者。失法之𠎝也。以无别德可明。玄云。教诫尼。总具十德。今此人纵具上之九德。然未满二十夏。亦不可也。此第十德。于十中别是一德。下座未满。即无此别德可明。是故不过下座也。

何啻(音施也)者。谓总能教诫。良由惜自业等。此亦是浆善之词也。注文云。示相(去呼)帖合者。五祇二律。是两文。五分标其无人。僧祇出其略教。二文相当。合聚一处。帖合共成行事。余并有明据等者。上但明尼来僧中请教诫。僧领意为请。自余尼归本寺。传僧略教。乃至彼尼鸣钟集僧等事。传上座语如此。余文当律虽无。准僧祇文。故云并为明据。此全未论。至尼别法方显故。读此一部上下练也。余如文。云说至云云者。注文云。以言通用。不了彼此相。戒疏云。或有答云。布萨说戒者。布萨西音。说戒东语。二名体一。不可重言。羯磨名通。说戒事别。故陈此二。则表众仪尽。谓双标布萨说戒之言。用之则不了布萨此彼西梵之音。说戒是此东土之语。故云了不了彼此。维那复本座等者。此约维那敷座具在槌边答法以说。今时例在位。即不然也。余文可知。

云十至礼敬者。若至略敬口者。谓诵七佛戒经竟。当鸣钟等者。堂中先打磬。楼上即鸣钟。沙弥闻钟声便集堂中。听明人戒经也。问今或无沙弥莫不须打磬鸣钟不。答有解云不用者。今恐不然。虽无沙弥赴堂规则。元须揩定。不得不用。或有云。说戒夜。即须打钟。便当初夜。若早竟即不用。此总非说。不可依之。作神仙五通等者。其偈词中。是于字有改。云造说诸咒术者错也。作此二番梵呗。本意何可同。钞答云。为令说者。纵容具仪辞逊等(云云)。显商来神仙梵词。同是律席文也。

众僧各说自庆偈者。此是俱全偈也。旧论文云快。新云乐。镜水大德云。此偈词本合在戒师说辞了。各于床上说。今时唱三归竟。在地前念者。全无揩式。故下注云。便作礼散。请观文势。思之。

云就中杂相者。谓杂相料简。前戒之中。未了事等(云云)。

云若至等者。界外来者。谓持来赴说戒也。经至说处者。便往戒堂中。不得更向私院等。纵使堂头正康秉法比丘入界。亦不犯别众。以一心为闻戒故也。来诵序清净等。戒师未诵广教序。亦未作第一三问。但依夏便坐。更不告净。若清净后来者。谓念广教序。并作三问竟。方从外来也。戒师见来即须止住者。不得更诵。且暂经少时。待彼告净。不肯住。呵令住相。谓戒师不会。即上座呵止。令戒师且住待坐竟。䠒跪告净等(云云)。

若外界比丘乃至如法治者。准说戒法中。主客相望。有同日异日。若异日主客互相望。即有强弱。若同日主客相望。即无强弱。今且明异日者。分二位。初以客望主。二以主望客。初中客十四日外戒。曾说戒了来别此界。此界主人十五日方说。即有三句。一客来少。从主十五日更说。二客来等。亦从主十五日更说。三客来多。主应求客说。若顺至十五日更说益善。客不肯重说。主自出外说。第二位。以主望客者。主十四日已说。客十五日方列客说。未曾布萨。亦有三句。一客来少。求主十五日再说。主不肯。客自出外说。二客来等。亦求主十五日更说。主不肯。客亦出外自说。三客来多。主应从客十五日更说。已上约十四日十五日分二位。其十五十六日亦尔。可以例之。二约同日者。同是十四日。或十五十六也。亦分二位。初主已说。二容己说。今且明主已说三句。一容来少告清净。二客等主更说。三客多主更说。第二位客已说三句。一主少告清净。二主等客重说。三主多客重说。律文有此同异二位。今钞阙于异日多少等句。但出同日句法。是以钞云。若多等纵说等竟。皆令重说。不者如法治。此即主客相望。更无强弱。但等多总须再说。若不说不论。主客并犯告。钞正约此说也。

毗尼母等者。约净秽料简也。如文。

云若主意者。各列寺尼号名者。即云某寺某寺等僧。差比丘尼比比丘等。后便总结请意者。即云半月半月顶礼等是。云若至子者。注云如阿含中者。玄。是中含也。阿难答迦叶言。一偈之中。便日三十七品。何者是耶。即诸恶莫作是戒学。诸善奉行是定学。自净其意是慧字。是诸佛教总结属人。即九十六种外道。无此法也。

并是佛之累嘱者。于事阶降重重。名为累嘱。即如上文。初令诵经。又无诵者。令说一偈。又不能者。但云莫放逸。如是阶降重重。即累嘱也。住寺轻是教网者。按僧传云。有法师僧云。时大小仪。在于上坐。夏初说戒。乃白众曰。戒本防非。人非非念得。何劳烦众。今一夏内。暂停说戒。可论义等。至七月十五日。将欲自恣。忽失云师。四乃求之。于数里外。古冢间寻见。遍体血流。人问其故。彼云。有一丈夫。执三尺大刀。励也嗔云。改变布萨。以刀脍身。苦痛难忍。轻说戒教网。现世得报也。故违不说者。不半月寅传也。染污净识者。初受时无犯名净。随中有犯。是染污也。大法者戒法也。此是无上菩萨之本。名为大也。余如文。

云若至露者。可知。

云四明略说杂法者。举标也。云四分至戒者。王难者。军马[應-心+云]寺行(胡郎反)也。贼难者。暴贼突入闻戒。比丘止住。便加损害。水难者。能飘荡也。火者性能焚爇也。病人者。戒师忽患也。非人者。恶鬼神也。䖝者。蛇蝎等也。人难钞文自辨(云云)。余缘者。除八难外有总。号余缘也。众多病者。听戒人多分病。久坐不得。布萨多夜已久者。注文自解。问此既许布萨。是忏罪仪。前文何故破之。答不妨含于忏罪仪。今师不定执。古人一向执。前文破者。只为破他定执也。思之。

云十至莫绝者。引诸部文也。共伴行者。宛陵云。彼约随商人行为伴故。广说者。谓商人住。即念广戒略说。约暂吕即略戒。此是缘也。此二并据结界秉单白小说也。三语说者。谓商客亦不暂住。比丘行不法。不秉单白。但三五说也。虽有多人。但互陈词。作别法故。彼约不结法界以论也。知之。五分等者。彼律云。兰若处说戒有贼来。比丘见来便上。贼问何故如是嘿然。答云。我所说者。不得白衣闻。贼嗔比丘故。乃夺衣盔。以此白佛。佛言自今已去贼来。应连声诵经等(云云)。

云若至说者。小事嘱授。即是传欲。小小之事。不是正缘也。显露处者。简隐处。以客来不见。

云第至类者。一略取八篇题首者。标其从急向缓十五日略也。二略却随篇种类者。标其从缓向急七略一直也。镜水大德云。若准新章旧疏。局前略取。即十五略为余缘。不通八难。后略却即土略一直。为八难。不通余缘。今南山不然。如此二种。俱通缘难。故羯磨含注疏云。八难余缘。五分僧祇。并皆略说。但随缘难。有移兼缓。广略说之(已上疏文)。若言前略约缘。后略约难。即恐逗机不定。思之。

云说至法者。量事后急等。即量度八难。余缘之事缓急也。观情进不者。观察人情。缓为进兼为不。说前方便如广说法者。秉白行事。一切如常。即不可略也。若未秉白。未戒说戒。但入增减中。不名为略。

云至序至也者。序至竟者。谓诵广教序竟。问清净已者。第一度序后三问也。应言诸大德乃至僧常闻者。此段正明八难。余缘稍闲。后者略取中间。诸篇题首。两类须广。即是五十略戒也。法宝云。今唯钞文。但举初五略中。第一略中头。至第三五中。第五略来。中间十三略。即越却故。着乃至字也。宝又云。此十五略。据容有说。须约一十五遍诵戒。非谓一遍念时。有斯十五也。律文既约三五以论。今且叙其方轨(云云)。初五略者。谓说戒日预知有缘难。众僧共评章云。今夜念戒。只可到广教序。后登座念时。正到序竟。有人报难缘欲至。便略取四种乃至众学八篇题首。此是初五中第一略也。二略者。本意。今夜说戒拟至序。戒师诵彻。难由远。更诵四重。四重竟难欲至。便略十三已下七篇题首等(云云)。三略者。本意。今夜念戒只到序。序竟难缘由奢。更念四重。四重竟难由未。更念十三。十三竟难欲至。便略取二不定已下六篇题首(云云)。四略本意。今夜念戒只到序。序竟难由未。更念四重十三。念了难亦未。更念二不定。二不定彻难近。便略取三十已下五篇题首(云云)。五略本意念序。序竟难未至。更念四重十三二不定。难亦未至。更念三十。三十竟难近。便略取九十已下四篇题首等(今时略戒是此略也)。第二五略者。至说戒夜。众僧共评量。恐有难缘。不得广说。但可至于四重。后至登座。诵至四重。难来近寺。便略取十三已下七篇题首等。此谓为一略也。二略者。本意。今夜念戒。只到四重。四重竟难未至。更念十三。十三竟难近寺。便略取二不定已下六篇题首(云云)。三略者。本意。念欲至四重。四重竟难未至。更念十三。十三竟难亦未。更诵二不定。二不定彻难近寺。便略取三十已下五篇题首(云云)。四略者。本意。欲念至四重。四重竟难未至。更念十三二不定。难由未。更念三十。至三十彻难近寺。便略取九十已下四篇题首(今时略戒是此一略也)。五略者。本意。欲念至四重。四重竟难未至。更念十三二不定三十。由未至。念九十。九十竟彻难近寺。便略取四提舍尼已下三篇题首也。第三五略者。至说戒夜。众僧商量。恐难缘至。不得广取说。只可诵至十三。后戒师登座。念至十三。其难将至。便略取二不定已下五篇题首。此为一略。二略者。本意。今夜欲念至十三。十三竟难由未至。卑念二不定。二不定彻难近寺。便略取三十已下四篇题首。三略者。本欲念戒至十三。十三竟难未至。更念二不定。难亦未。更念三十竟难近。便略取九十已下三篇题首(今时略戒是此一略也)。四略者。意欲念至十三。十三竟难未至。更念二不定及三十。由未至。更念九十。九十彻难近寺。便略取四提舍下二篇题首。五略者。本意。欲念至三十。三十竟难未至。更念二不定。及三十九十。由未至。更念四提舍尼彻。将难至。便略取众学一篇题首。已上名为十五略。皆名略取。并是从急向缓也。诸记中。并不作此次第略法。人皆迷意者。今虽广云。不妨稍繁。方显得从急至缓道理。思之。外难此三五略。何不至众学耶。法宝云。戒有五篇。若诵众学。即不名略也。一一各题通结者。玄记中申两释。一云。举起诸篇名目是各题。末后。都着一个僧常闻。是通结。二解云。随诸篇首。各各着僧常闻。今言通者。但望僧常闻语是通也。法宝云。克取后解。初释略戒定非不成略戒。今此通字。即约七处共成用名通。何劳妄说。今时更有人。都标一诸大德下。便列诸篇首。亦成非法。今应各各标诸大德。各各着僧常闻。方为允当。此行事急处。故繁述之。七灭诤下广说。必不许略也。外难七灭诤。何故必广说。而不许略耶。答古今不同。大德云。首疏及相部并云。略之亦得。但不及相承耳。今南山及东塔。并不许略。然二家虽同。判不得略。及至解仪。即又不同。东塔云。谓七毗尼。能殄四诤。僧免七吉。尼免七提。是以不许。大德难云。若尔众学一百条戒。百个吉难。何不广诵。故无理也。今师云。但为律文。只有十五略。始从四弃。终至众学。略唯至于众学。不收七诤。若许略者。便成十六略。即违他律文。自然非法。故制广诵也。诸记中。并不见叙述。此最急仪。学人知之。四分不了者。律文具有三五略说。随缘远近。文非明了。适来所说依母论文。如此分明也。

云若至去者。此段文明一略一直。从缓向急。号为略却。前来略取从前向后。今云略却。从后向前也。谓本拟广诵。今不意之事忽生。先既不知。才有水火盗贼急难缘来。不可久停法席。随念到何篇。所所随其四重。及三毒种类之戒条。便直散去。不能更取得篇目之徒也。若难缘九十至者。标急不意之事也。至说序已云余者僧常闻者。此七略中。举第七略也。

若不得说序已下。但诫敕词句。一时散也。此举一直也。上且依一家释竟。并据诸记中。云若难缘九十(为土句也)。至说处已去余者。共意云于五篇中念至何处随此处所难别便略却向下也。钞文多作处字(作情思之)。上略消文。今更明行相。谓今是半月。并不知有缘难。盖依常规欲念广戒。戒师登座。念至提舍尼。忽有难排。一即云余者僧常闻。此为一略。二诵至九十难来。三诵至此难至。四诵至二不定难起。五诵到十三难到。六诵至四重有难。七诵广序了难起。钞引此一句。一直未说序。但诫敕了便去也。已上七略。既云从缓至急。度一标心。皆拟广诵。是缘。但为中间有难。不得名如广名急。须约前后七通。非谓一度。便有此七略等。大德云。通许前来总有二十二略。若兼一直二十三遍。约大僧说也。尼众无二不定。于前略取中。只有二五略。一是序。二是八重。三是十七僧残。四是三十舍堕。五是单提。二五略者。一是序及八重。二是残。三是三十。四是单提。五是八提舍尼。若论略却。但有六略一直易知。今时多。有人云。尼众亦有十五略取者。未曾看律文。总是臆说也。

云上至之者。一事有违者。若难违缘。余但言余者。僧常闻。则非急卒。即违毗尼母论文也。并结正罪不应吉也。并可准前者。可准前来母论法式。不得之已说也。并通治罪者。既有略缘。与他略说。今全不说。举众皆有违教之罪。故云并通(云云)。

云二至法者。以上即二三人也。别法即简僧也。

云律至来者。如文。

云若至三说者。羯磨疏云。僧说戒者。一人秉说。余皆嘿坐。至下对首。皆各表净。何以不同。答僧法强成辨少别人少弱但表内净(上是疏文)。

云若至法者。文相易也。

云若至断者。或云发露者。律云。有一比丘。于罪有疑及识。不得闻戒。佛言。应发露得闻戒。或云待人者。律云应对一清净比丘。听发露也。

律无明断者。意道。今忽有独住之人。为但心念。发露了念戒。为复要待人。对首发露。无此分明决断之文。故云律无明断也。云今本家。谓今师准五百内论。通四分律。共而解释。律云发露对清净比丘。论云。先向四方僧忏悔。准此二文。故云通解必须先心念发露也。疏云。若无容者作念。若得清净比丘罪。如法除作念已。当心念口言。三说布萨。此即向四方僧发露。次引五百问论。即表内净偈诵戒也(已上说戒戒篇竟)。

○次释约界对人辨事安居篇

大分二。初牒名释。初云安至附者。先辨来意。玄云。上既宣传戒本。识犯从持。理宜托处精修。䇿进三业。偏制忧者。息世讥嫉。前所未论故。此方辨释名者。羯磨疏云。形心静摄曰安。要期此住曰居。警觉三业为䇿。力进四勤为修。篇如常解。云受曰法附。来意释名。如后例也。

依篇释中总意中。云夫至业者。静处思微者。静者寂静也。处者充吕反。谓息诸缘名者为静处。思谓惟。微谓微妙。外缘既静。即内心思惟微妙真理故也。道之正轨者。轨则也。寂静思惟。是修道之正则。理须假日等者。道理非一朝一夕之功。故要假藉积日。追遂功夫也。䇿进心行者。勤勤不堕名曰䇿。修定习慧。谓之进心。戒学逾坚。自为䇿行。随缘托处志。准上益者。随缘即假资养之缘。抂处即夜闲静之处。志者意也。准者专也。尚益即增上圣果。是利益更无过者。名为上益。不许驰散等者。随顺而逝。谓之身驰。外事于情。全心散乱。即不能修道。妨于上业也。

云故律至坐者。通制三时者。安居犍度文中。制春夏冬三时无事。不许游行犯吉。意存据道者。意令行人据于道业故。外难曰。律既三时总令安居。何故文中。但云夏安居。不见说春冬耶。可引钞。答云。夫偏约夏月情在三过也(云云)。一无事等者。谓说出家僧尼。是三界贵客。拟取七大。若不修出家之业。促事游行。故曰妨修出业。二损伤等者。谓初受时。于一切众生上。立誓要期。离于煞害。今若损伤物命。违本慈心不少。故曰寔深。三所为既非等者。准律缘中。六群夏月游行。踏煞生命。请居士等。咸六讥何沙门释子。不知惭愧。踏生草木。断他命根。诸外道法。尚乃三月安居。至于虫鸟。皆有巢窟。以吒白佛。佛制安居。又夏外道俗人。谓草木有命根。见比丘践伤。皆云与煞生不别等。

然诸义不无者。然是也。是春冬安居。不无直制与罪□指归损命者。今于三时中偏制夏者。谓约亦夏中所归损命也。故夏中方尺地者。正明夏内多虫。制令偏护。正法念经等者。玄云。准西域。高人坐夏之法。食唯一乞。坐则方周。故知唯除大小便也。云故至云者。必反圣言者。不顺律文。结夏是反圣言也。罪在不请者。违制之罪。可依篇忏之。煞害性罪。不可忏除。故云罪在不请。故经云。唯有宿殃不请耳。结业自缠者。结煞害之业。以自业缠。永流苦海者。永长也。践伤物命。制与提罪。复有业道。夏不安居。又他吉罪生泥梨。何时见出。故云永海苦海极诫等者。今师结劝也。

言初至非者。初中分五者。外难曰。前后诸篇开章。皆云就中。何故此篇。独言初中分五。法宝云。良有深旨。谓诸篇中。但有一大段。纵有法附者。亦二大段。今此篇有三大段。一安居。二受日。三杂料简。所以剩有料简门者。谓安居通自然作法。受日即不定。若僧法受日。即唯局作法。若对首受日。通于二界。是以更立第三门。简上二门。安居受日通局之意。今于此科之中。下二未至且向安居正篇之中。故曰初中。自有五段之文。故云分五也。如文具列。又须和诸篇中。有法附处。皆于篇题下。分出此篇。先明总意了。将受日法。附于篇内科之。故知。列诸记中。并未委此意。搜玄。淮南兼错。科第三大段。勒为子科。如下对文自破也。

云初至促者。如文。

云初中至安居者。树上者。准律缘中比丘。树上安居。以大小便。浇渎树神。欲断命白佛。佛言不得树上安居。乃至不得绕树左右大小便。若干枯树听在上无罪。时诸比丘。欲树下安居白佛。佛听起不碍头。枝叶足荫一坐。即得乃至欲向小屋。小窟中安居皆听。但不得头。头胜等即得也。足障水雨者。玄云。此谓足得免其水两处。非谓手足之定也。若依放牛等者。四分安居诸比丘。依牧牛人。斫材人。押油人。船上安居。佛皆许之。中间移徙随处去应去。又诸比丘。依聚落安居。若聚落分作二分。随处供给。所须具足处住安居。移徙随处去。处去律文。如此。律文不了者。谓望五分有二义故不了。一者四分但云得依放牛人等安居。且不说先任意。二者于移徙中。但云随处去。处去不说得夏不随得夏。及信乐丰足等。下列五分文决之。方[孕-子+(一/火)]晓了。注云不言先夏者。彼亦是安居法文。时有估客营住。诸比丘欲依安居白佛。佛言听依估客安居。居内忽有缘。须玄。诸比丘不知云何白佛。佛言听随去。又诸估客分作二部。比丘不知云何。佛言一部信乐所。须丰足随去。若依放牛人作竹杆筏人等。亦如是。钞既注云不言失夏。理亦应得也。若在无护处等者。彼云时有比丘。在无护处。安居为贼。劫夺下更引无投处为露地。安居被[利-禾+尒]脱等是也。

云明至大同此论者。有覆者。谓有屋宇。若无含宇。即不可住。夏初十六成前后安居日者。谓前夏初是四月十六。后夏初是五月十六日也。若东方等者。彼律文。即不如此促是。古人制疏有兹异说。要须令十五日夜。在安居处宿。明日加法结之得成。若夜不及界。至十六日明相已后。方始来者。结不成也。今师云。十五日由是春分。未属夏分。春夏各别。何须预来全成妄述。今钞云东方赤者。牒起了论也。谓十五日夜分尽即东方赤者。是十六日限。引了疏自释也。谓真谛造疏解于了论疏去东方赤。明知。是十六日。得成安居也。即破十诵疏家义。故诸记中。并未委此意。搜玄淮南。兼错科第三大段。勒为子科。如下对文自破也。四若在前住起安居心者。疏文自解(云云)。五在处无五过等者。玄云。羯磨中。具释此五。文势相似。不能具录。五无施主者。身非匏依。岂得不食。故须食药。用济饥虚足夕。若无则不可住等。

云十诵至云者。准彼律云。憍萨罗国。有一比丘。深山林中偈住。时有非人女来。唤比丘行不净行。比丘不与作如是。女言汝若不顺我。则为汝作衰恼。比丘言随汝所作。后时比丘睡时。鬼女便和纳衣抱比丘。着王内宫夫人边。王忽觉。问汝是何人。答云比丘王。又问何得至此。比丘具述云云。王言何用向此深山。为他娆恼。我敬佛法。不以为事汝速出者。以此此白佛。佛因制约。如钞述之。

毗尼母大明安居方便法用者。论云安居上座。当问大界标相处。又问摄衣食界布萨处差说戒人。咒愿人差营事人。差僧诤人。又巡房看敷具。谁如法受用。谁不如法。应不教利喜等。文广不具叙录。乃安居上座等者。上座应安慰云。大众觉察无常。日月遄迈。无常潜至。可勤修道。生死可畏。无宜放逸。如此上座。号僧父母。亦号僧师等。云云者。盖是未尽之词也。

言二结至罗者。问安居修道。何时不须。何故父中偏约于夏可引钞。答云由夏中已下是也。春冬过少者。坏行招讥之过稍劣。无事不依同结告者。若三时无事。游行大僧通得吉。尼不后安居得提。

云问至成者。何为但结三月者。为者故也。意云。夏有四月。何故律文听三月安居耶。一生死待形等者。形是身形。待者业之形也。开后一月或供身衣服者。谓迦提月是也。则四月十六日得成者。释上文若四月总结为夏者。唯局四月十六日。即成安居。若有差脱不得者。或有缘差忽不遂加法结。即明日已去。并不成故。教法太急等者。宝云。若四月总结者。安居自恣俱楷定故。今于四月中。但结三月。留后一月不结忽。于前三月内。不及前安居。即有中后。可望相续结成。故云曲顺物情乃至续结今成等(云云)。

云上至时者。上总三时分别者。结前文也。上文约一年有春夏冬三时。皆制安居。无缘游行。并得吉也。就中多过偏制夏中。适来已说今故结前。今但就夏亦有三时者。标今异昔也。今师只于夏安居内。自分前中。后三种差别。即生下之意也。

云初至后法中者。四月十六是前安居者。唯局一日十七已去。至五月十五。中间二十九日名中安居。五月十六口。亦局此一日。名后安居。此是今师立三也。故律云。等增三文也。证上三种不谬。

前安居住前三月等者。此是安居揵度文也。据此文中。但有二种故。古师或立二。或立三者。据增三文也。又者。古师云。决定有二。不许有三。所以尔者。古人引犍度文云。时舍利弗目连。欲共世尊安居。四月十五日。从所住处往。十七日至彼不知云何佛言听结后安居。若云十七日已去名中安者。即违他律文也。今难云。若尔何故。增三文中。有前中后三种耶。若言但有二者。莫违他增三文。不古师通云。彼是三种调心之法。谓佛令比丘。于安居中。观歌如哭。观儛如狂。欢戏笑如小儿。非谓是三种安居法也。今又难云。但二者增二文中。何不列出。彼却难云。若立三有。何故捷中十七日。佛令作后安居。又但云前安居住前三月。后安居住后三月。并不见说中安居。住中三月耶。可引钞答。通云虽不云中三月。然文中具明前后日数等。是今师答通。成立三种道理也。意云。虽律中不言中三月。既来前后。自摄中间也。于理自明者。于中安之道理。即自分明。纵十七日到一住处。佛言令作后也。结文各别者。结三种安居。文各差别。如后法中者。下文举钵量制上下定中间不显而知。而知已上。并依法宝消文。不同诸记杂乱(云云)。

云因至三十日受岁者。因泛明前后者。泛者广也。不取别解。谓因辨三种安居。即广辨三种。前后文势。相从不明。可不述也。

一赏罚中四月十六日是前者。得五利名赏也。十七日已去。即十八九等是后。并不得利。故名罚也。二得中五月十五日前名前者。谓四月十六日。直至五月十五日。一月日总名前也。有缘不结无犯者。有难因缘。非谓怠随。名如法也。未得加法。结成未犯罪。若无缘文中。结吉十六日者。即五月十六。局此一日名后也。缘与无缘一罪者。有缘无缘。并结吉罪。谓只有此一日急故。准除难事者。即开无犯。准有堕别者。古德解云。尼不前安居犯吉。有后可望故。不后安居犯堕。无后可望也(玄同此解)。今难云。僧不后安居。亦无后可望。何故但犯。今恐是根报强弱。故罪有重轻耳。思之。三难事中。从夏初有难不得结者。四月十六。是夏初日。从此日中间累累有难事。不得对人加法也。不出本界者。虽有难未遂加法。而且不曾出外宿等。至后夏来名前坐者。五月十六日是后夏。至此日难静拟对人加法。虽是五月十六日。但作前安居说偈。故云并名前坐是名三十日安居者。从四月十六日至。岂非三十日耶。同至七月十五受岁者。随众七月十五日得夏。十六日更出界无过。已上既是难事。开成前也。唯得一日结者。释上五月十六日。岂非一日。十七已去。不成夏也。七月半有难者。谓此日受欲自恣。忽有难缘不得也。可随无难日者。从七月半后十六七八九。乃至八月十五日已来。随其中间难静。日间即自恣也。是名一日安居者。詺五月十六日。为一日也。三十日受岁者。从七月半。至八月半。三十日也。八月十六日。入冬分不成故。就中此段文。难见其意。欲知文旨。前段即约初结夏时逢难。后段即据自恣时逢难。若安居中逢难。待难静加法。得至五月十六。若自恣时过难待难静。自恣得至八月十五。如是思之。

云三夏闰延促者。有闰依之一百二十日名延。不依促数九十日满名于也。

云依至也者。无有正文者。三藏教中。并无说处。法宝云。不准无文。兼无其义。即文义俱阙也。比于萨婆多等者。此类也。谓多论受雨衣含闰而受。故彼文云。若有闰者。从四月十六日受至七月十五。于其中间一百二十日当畜(已上论文)。彼衣开法尚依夏闰者。今师反显释成也。意云。彼多论雨衣是开听之敬尚一百二十日受畜。夏是制教理宜通护者。谓夏法是佛亲制之教。道理。宜应通而防难。若有闰须依也。此则举一例诸故。举彼雨衣开教是缓尚依闰受畜。例今夏法。是制教急故。可不依而护持。今夏未满闰中出界者。明古师所立也。古人云。如闰五月者。若前五日。是本分之月。便须护之。若后五日。是闰非开正数。促出界宿。不在防护。若闰六月亦尔。故云闰非中出界也。即非相续是以破者。今师斥古之非也。谓于闰月中出界。闰是夏故。设过闰已夏护无益。即非相续而满。是以破夏。

云若至两文者。若不依闰数满自恣者。此文两解。初依诸家云。谓虽知有闰。比丘要心。不取促数。九十日满。即得出界。或诸结时。虽未知有闰。预生要期。恐后有闰。我亦不依。此解不成也。必明白心中。预知有者。即洹准多论两衣之例。依闰安居。不可以自要心。妄数日满出界。此则定破夏也。又云。诸虽不知预前生心。云我不依。亦无此理。不以预要。而成结夏也。次依法宝正解云。谓初结夏时并不知。今夏有闰月故。要期九十日。已定至安居了。方知有闰。即依文中。促九十日满。便自恣出界。必若预知。须依多论。不在此例也。外难曰。夫有夏闰春初即知。何得前言初安居时。未知结夏了。方知委有闰耶。可引钞。答云。摩得伽云。安居已依闰月等(云云)。蜀云。西土制历日。与此不同。此方遂年出历正月。便知有闰无闰等。西土三时。遂年制历。故致差殊。如从十二月十六。至四月十五日。由是春分处摄一番。历术已尽。至四月十六日。是夏初一日。新历未出。比丘结夏。此以有闰不知故。数九十日异。便得自恣。已上依文正解竟。若依霅川着座主云。此据深山处所。初不知有闰。后方委之。已要期九十日定故。数日满不依闰也。此释与钞相违。思之。受迦絺那衣者。五利贵劳夏竟受也。此衣成受不成受等者。此文多释。今依淮南。准彼解。方为雅当。彼论之中。因辨比丘受衣戒不。故有此段。今钞云。即此衣成受不成受。是论中徴词也。意云。九十日满。比丘受衣。为成受。为不成受。下句云。谓依闰不依闰者。此是论中释也。谓若夏初。并不知有闰。已要期九十日定。纵后出历。方知有闰。促数九十日竟。自恣已受衣。即此衣成受。若夏初必知有闰。便合从急含闰安居百二十日住。今便数九十日定。自恣已受衣。即此衣不成受也。欲知受衣成与不成。促据依闰不依闰以释。若诸记中所解。并未穷论旨。思之。或有约一界。有一半人。依闰即不成受衣。更一半人。不依闰即成受。此解亦不正。知之。外难云。前文既言依闰安居。无有正文。今伽论所说。岂非正文。大德云。伽论正明功德衣成受不成受。据依闰不依闰以解。若夏内有闰月安居。为不要依。此既不说。亦是无文。今人多迷此意也。既二文兼具者。多伽二论之文。相兼具足也。至时随缘者。至有闰安居时。一切随于前缘也。夏初已下。辨随缘之义理。若夏初知有闰月。决定须含闰。即准多论。两衣之例。不得依伽论文。若反前者。谓夏初未知要心。九十日结夏。即准伽论。是反前也。此促反于知及不知。非谓反他要心不要心也。通二论两文者。通多论依闰文及伽论。不依闰两种论文也。已上依宝解也。玄云。伽论之中。有二种论量。若安居已上作闰。即数九十日满。是一种论量。若夏初知有闰。必须百二十日住。是二种论量也。解恐非取也。

云问至法者。先辨大意。后消文。外难曰。此是安居文。何故预明受日。答受日因安居。安居既许含闰。我今受一月之法。亦准安居得含闰。不此盖因便相从。致生此问也。消文钞云。受一月日者。如闰五月。前五月一日请法摄。得后五月。共成六十日不。答不得等者。谓安居是制教。在于界内。䇿进修行。寂静止住。利益不少。答令摄闰受日是开教。又出界外。身驰心散。以乱道业。今计受日。由是曲开。不可更含后闰。促限一月。不得过也。

第二重问答中。亦先辨大意。然后消文。外难去。五利赏劳。是下文事。何得然此预明。答赏劳因安居有功故。开五月一月等。汝安既含闰。我今赏劳月中有闰。亦合摄不。盖是相从因便辨也。次消文云。含闰二六者。法宝云。如无功德衣。本分迦提。一月利今有闰。莫得二月不。如有功德衣。本是五月利。今既有闰。莫得六月不。故云二六也。搜玄。取无衣两月。成六十日为一六。有衣六月为二六。此释似周遮。今促取前解。约二月六月。为二六妙也。答中由是开奢法者。谓五月之利。以是开奢。何得更开摄于闰月。故十诵云。受功德衣已。官作闰月。随安居竟日数满。即不得摄闰。故不闰也。

云今至疏钞者。进不三例者。四月住名进。三月住名不。三例即三位也。约其夏闰延促有于三位。钞文纵若闰五月。乃至并四月住。是一例也。从若闰月二日已后。乃至成正结故。是二例也。从若五月一日已下末文。是三例也。初例定四月。二例多少不定。三例定三月住。已上且捡点三位之例竟。

以依三例消文。其第一例。如文易知。莫非并是一百二十日住故。

第二例中。若闰月二日已后者。谓闰四月二日也。已后即三日四日并是也。渐渐转少者。谓闰月二日。由得一百十九日住。三日结者。一百十八日住。如是日数渐文也。以越闰月过者。谓越闰四月过。五月实夏等者。既过闰月。即成实夏成正结也。若五月一日后结等者。并是三月住。钞文约数取日足故。可知。

若闰七月等者。有二意。一定三月住。二五月二日下。定四月住。五月二日。结入由欠。一日未满。便入闰七月蹋灵。不成实数。至八月二日。方得满也。余如疏钞者。疏即首疏。钞即义钞。今准羯磨疏。有三句。前二句约闰四月。后一句约闰七月。疏云。或有安居隔一月。自恣降一日。谓前四月三十日。结安居人。与五月一日。结安居人。中间隔闰四月一个月。故云安居隔一月也。其四月三十日结夏人。至七月三十日出界。云五月一日结夏人。至八月一日去。故云降一日也。第二句云。或有安居。安居隔一月自恣同时去。即前人是闰四月一日结。后人是五月一日结。故名隔一月。此二人至八月一日。一时出界。谓前人至八月一日。百二十日满。后人九十日满。故云同时去也。第三句。或有安居隔一日。自恣隔一月。谓前人是五月一日结。后人是五月二日结。故云隔一日。前人至闰七月一日得出界。后人至八月二日。方得出界。故云隔一月。所以尔者。以入闰月。蹋虚不成。数五月二日结。至前七月三十日。始得八十九日。由欠一日。便须含灵闰一月竟。八月方去也。

云二至法者。凡欲安居具三义故。于中修治房舍。当其一数。若一世不修。即三世不续。既开修治。先须分故(云云)。

云四月持有。准律日时。有比丘。于住处。不看房舍卧具。便得不好房。嗔旧住人。心不平等。喜者与好。不喜与恶。以此白佛。佛言。自今后自住看房。然后差人分之。羯磨文如钞(云云)。

云彼至之者。不得住处有余物者。此约私属身之物。不得有余。若本来随房物。即不得移改。先问经营房主等者。祇律云。自己衣钵钱造得房。得十二年住。以营房有功。故先付之。若断理故。房听六年住。若暂修治。开四月住。开客比丘住者。恐是分房了来。不合得房。今既剩为何妨与住。若正分房时。何简主客。一例而分也。余如文。

云问至选者。美好不同限日非促者。玄云。谓逐人意乐各别。或有上座。有事乐静。欲须边小等房。或有上座。欲近食堂佛殿处等。不许房之好恶。或有乐修福者。欲住恶房方便修补。或恐废业。不能修补。促恶好房。不论远近。故云美好不同也。夏一时长。故限日非促。所以住选也。

问至云取者。此现前等分(平呼)通有一分(去呼)者。此物随于人数。平等分也。具二义故。一永属也。二资道亲缘故。不类房舍也。投䇿云者筹也。即掷筹操钩而取等。

云僧祇至去者。具通二与者。一受用故与。二持事故与。不同古记云一大僧二沙弥也。不得分宋集处者。即食堂茶堂等类。若有别房好窟等者。准律缘中。诸比丘。见阿练若处有好窟。彼言我当于此处住。后更为比丘言。我当于此安居。夏初十六日。众多比丘。共集在窟内住处。进獛多病。以此白佛。佛言。若欲在此处安居。先须依相书名字云。某甲来此安居等。后比丘书名占之。夏了却去。不除名字。后人敢□住。佛言。不应不灭。名而去云此多是施主。于僧地上别造房。或是兰若处作别房。不是僧家房。是以许预占题名。若是僧房。须三时分。何须预占也。

云三至齐者。设教对缘者。有人对首缘无人心念缘。乃至忿一切开一足忘成等缘。二用法分齐者。约时约人约处。以辨各有分齐也。

云初中律判四种者。于设教对缘中有四。即对首等(云云)。

云初至界者。此通诸界者。谓自然作法。作法各有众多不同。故云诸也。云今至问者。羯磨疏云。初对首中。自所依人。是前对证也。羯磨疏云。佛亦安居而不对人。以得一切智四无畏故。不从他妄说成也。此准多论文也(已上疏文)。

镜水大德云。今多有人云。大乘安居。通释迦一化境。便不护夏者。此是愚教妄说也。今准大乘圆觉了义经两卷。成文第二卷末。广明大乘安居。有于三等。一八十日。二九十日。三百日。结道场修行。除大小便之外。不许暂往外行。更急于小乘咒菩萨持息。世讥忆与性重不别。何文开许夏内游行等(云云)。次作法分八句。一大德一心念告处对人。令无余想。二我某甲简非他人。三依某伽蓝者。定所据处。四前者。简中后。五三月者。除后一月开成资养也。六夏者。简非春冬。七安居者。简非游行也。八房舍修治者。料理资具也。三说者。简一说也。彼人云。告知者。前证须答也。莫放逸者。诫来词也。答受持者。领解意也。义加等者。以夏必须有所依处故。下文制依第五律师也。有疑往问者。善通塞也。

云若至也。必在林野聚落俗家。即无修治之语也。不同昔愚等者。等往昔愚流云。依南阎浮提。大唐国。李家皇帝。某州县。某卿。某里聚落。某伽蓝等。今不同之。

云问至吉罗者。三世不续者。过未现在不相续故。此约一期三世也。随日结成者。结成中后也。制依第五等者。玄云。律增五文。夏中不依第五律师得提。春冬过少得吉。

云中至字者。有名无法者。谓增三文中。有三种安居之名。而不出中安居之法。世中通用后安居者。谓今时世中。从四月十七日已去。五月十六已来。事用此一月为后安居法也。然律列三时等者。今师云。是增三文中。有三时分明。今今显别也。准义三法不无者。准此三义。其中安居之法。不无既明前后等者。意云。律文既有前后之欠。中间易知。是故不出。注文等者。举例显成中安也。某严等者。出法且约严穴也。即无修治之语。林野准之。必用旧法应成者。古人不立中安。即从四月十七日已去。总是后安应无妨。

后安居等者。同前所对之法。谓对首词句。与上不殊。但改后之一字。若在寺宇。即有修治之词。必林窟山岩。亦无此语(云云)。

云二明至二改者。律中无所依人有。呼对首比丘。为所依人。今无此人。故开心念。住处多种者。谓止住之处。或聚落小野不定。故云多种。准前对首者。可准对首中。临时加改修治之词也。余文可知(云云)。

云三至也者。谓先要期此界者。如夏前要心克期来此界安居内心定。心境相应者。心谓能要期心。境谓处所。是所要之境也。虽忘开成者。约彼到后心中迷忘。总不加法。至四月十七已去。方忆未曾结夏。故开便成前安居也。律云已下。证上文也。故知。住人等者。约不预要心说即不开。必若有要者。却料简。先有要期心许。外来已下。虽是客比丘。元意不要期。此界别为事故。佛尔四月十六到来。既忘加法。十七日已去忆者。不开成前夏也。

云四至疏者。玄云。准律。时有比丘往余处安房。一廊入园及界。便明相出。如是双脚入园及界。便明相出。佛言。并成安居。钞文隐略也。一脚入内显有双足入园及界有四种也。余如疏者。今准羯磨疏云。所言界者。摄僧界也。园者僧伽蓝园也。即给孤独园。今由取彼号也。疏又问云。前来一都入界明相出。以匆速故。无暇加法。开不结成前安居。我今双是入界。双单在园。入界已久。容预得结。未过明相。应非前夏。佛判十六日夜分未尽入界。虽不说偈。亦成前也。问一足入界。及□故开得成。或一足出界。未审破夏不。答必须双足。方为破夏也。一足未破。利益比丘也。已上并依疏文出之。

云二明至也者。分齐者。四法各各不同。名为分齐也。上四法安法者。对首心念。忘成及界也。约时通三位者。前安居及中后也。约处通二界者。作法自然也。约人通五众者。比丘乃至沙弥尼也。准钞所立。今师有一百二十种安居。如何配属。谓前安居有四。对首心念。忘成及界。前中后各四。即三四成十二。将此十二配二界。自然十二。作法十二。成二十四。将引又配五众。一众二十。五众一百。更有四五二十。岂非一百二十(此据钞文)更通羯磨疏。今师有二百一十种安居。如何配属。谓一是对首。二是心念。三忘成。四一脚及界。五双脚及界。六一脚入园。七双脚入园时。此七配三时前中。故各三七成二十一。将此又配界。自然二十一。作法二十一。成四十二。将此又配五众。一众四十二。五众岂非二百一十(云云)。佛制五众安居等者。相疏问云。五中二众有戒沙弥。任许安居。无戒之徒。合安居否。答出家位同。机不别故。律制三时。不许游行。皆事五众也。外难曰。适来约五众分别。皆□四法。只如尼众有伴。促令对首。何用心念耶。天台所禀云。此约容有说。未必尼中。总开心念。若有伴促令对首。或为缘难伴死等。开无犯独。既无所对。何妨心念。若不虑之备。机不足也。思之。外人更难。今师钞内。有一足及园。一足及界。疏有双足及园及界。于作法自然二处。俱过有之。且如自然界上。双单及园。即不在疑。如何得有双单及界。既云及界。是摄僧。岂非作法所收。又作法界中。有双单及界。即不未在疑。如何得有双单及园。园是僧伽蓝。岂非自然所摄。二彼交互。混乱何多。有此疑情。如何通妨。今云。此据蓝界等说。谓客从外来。未委自然作法二种界之分齐。一足才及门蓝。二相既等不分。虽强弱。又是及园。兼是及界。若不互说。教相不周。章记谍人少见叙述。除此释外。别未有理。思之。约法者。谓约四种安居之法也。对首心念始终三十一日者。从四月十六日。至五月十六。是三十一日也。六十一日者。约闰四月说。古今并同也。忘成及界标人云者。谓相疏已前人也。古人所解与今不同。故先举也。唯得前后二日者。前是前安居。后是后安居。此前后二日。即开忘成及界也。中间二十九日者。即四月十七已后。至五月十五日。不得用此忘成及界也。后二曲开畏失前后者。后二即忘成及界是也。曲开者。是佛望外更开。以怜愍利益比丘故。畏失前后者。古云。前安居。若不开他忘成等。便不获五利。后安居不开。便失于一夏。损处不轻。是故开也。中间之中已不及前何畏失后者。谓中安居二十九日。望前不及。则已失五利。何畏失后。则夏岁由成。进退商量。故不开也(上且错钞)。次明分齐。此古人有一百种安居。前安有四。后安有四。中安但二成十也。约处者。自然十。作法十。成二十也。将此配人。一众二十。五众一百等(云云)。又云者。叙第二古师解也。唯在后夏一日者。前安及中不开。唯后安开忘成及界也。若不结一夏便失者。以急故恐失一夏。此以诵开。余随忆作以时容预者。余者外也。除□安外。即前中也。随忆作者。随彼比丘记忆之时。便须觅人作法。对首结成。不得开忘也。以时容预。即日数长远冤奢。任运记忆随得时。即对首。无人即心念(上清钞文)。次辨分齐。此古师有八十种。前安居二。中安亦。后安有四成八。约处通二界。自然八。作法八。成十六。将此配人。一众十六。五众八十也。并非圣言以意用者。今师通许古义也。上来二种。古人为并所立之理。不开典据。非圣言也。皆是师心臆见而用。故云以意用也。今依镜水大德。先破第一师者。若言中间二十九。不开他忘成。如四月十七到。便忘成加法。乃至五月十六已来。若忆得即唤人对首。或无人则心念可尔。设若五月十七已去。方忆得者。对首心念。云何得成。既是心迷。不可不开成夏。故知无理。又古师中安居不同及界者。大德云。如闰七月者。五月一日明相前及界。若此日不开。便废一月日住。岂不损减。何不开耶。次破第二师者。若前安居。不开此二。失五利故。恼处非轻。若中安居不开。即同适来所破也。若依诸记。破古义未尽。思之。

云四至不者。失谓不失也。云初至难者。开两章也。云初中者。先明移夏。故云初中也。外难曰。夏法为随处为随人(此范𦵺发问也)。淮南答。亦不依处。亦不依人。只似今日安居。是法俱得。缘是散心中法故。无法前得。若安居了。或有难起已前之日。是法后得。若现在反已后日。被非得来替处故。大德不许此释。恐违钞文。如有难缘。佛听移去。勤觅安身处。至彼处后。起安居心。此夏法随起。若言被非得来替者。即全无法。如何续起。莫须对首加法。不必更作法。不名移夏。又下文云。若得住处。夏法随身。何得安致此解。兼前所问。俱不应理也。大德又云。今别申问答。以除疑妨。应作此问。其安居夏法。为与人相应。为与处相应。答设尔何失。难曰。二俱有过。若与处相应。即一向不得。离此处何得受日出界。并移往别界等。理合破夏已。若与人相应。有缘但去。不要请日。亦合成夏。答若无缘法即依处。所以无事。不许出界宿。出即破夏也。若有请召缘及与命梵难。法便随人处。以有缘即受日。有难即移夏。故不破也。下文云。夏法随身等(此问此答妙尽其原也)。云至去者。二难者。命为一。梵为二也。梵行者。先释梵难。法宝云。西土之中。若外道修行节操。乃呼为梵志。梵由净也。佛法中。比丘修行精真守素。亦呼为梵行。即净行也。因于染爱。或致犯重。不成道果。障处不轻。说之为难。此是因中障果也。背因人来者。总释上意。诱调比丘者。诱引调哢故。律文各有缘起。如彼具述也。二鬼神等者。解命难也。五蕴假者。命根连持。鬼等恶兽毒虫。能断彼命。不得如意饮食者。有持之命。依饮食存。食不如意。命将不久名难也。已上二缘。故佛听去。

云准至也。准此结戒者。准此二难移夏。依本结成也。有人妄释云。移夏更须加法。以文中云准此结成等。命难云。既云加法。呼为何等安居。若作前安。前已结成了。何劳重加。若云中安。即不名移夏。无理甚也。若得住处夏法随身者。但起安居心。即夏法续起。并不见说更加法也。本界无难。亦不得反来者。比为此界有难。移往彼界。今此难静。不可更回。已在彼依本结成也。须有缘及法者。须有生善灭恶。请唤之缘。即作受日之法。方得再来此也。

云五分至夏者。食不足者。五分云。时有比丘分。粗食不足。作念云。我在此安居食不足。以此白佛。佛言听去无罪。苦乐等者。乐谓眷属聚会。去处受宫等。苦谓被贼遭官死亡等。以此白佛。皆许去也。八难者。若王夺住处差出家人名难。贼谓失衣钵等(云云)。

二处随半受衣者。四分衣法云。有一外道弟子。于佛法中出家。诸外道亲族言。云何舍罗汉道。于沙门释子中出家者。还取□。复作是念。彼若闻之。必能逃避。我闻沙门释子。不破安居。待夏中往取。必得不疑。彼知已。未审如何。遂乃白佛。佛言听破安居。彼便从此住处往彼。后分施衣。不知云何。佛言若住日多处应受分。若二处住日平等。随半受衣也。破安居人等者。今师立理证上移夏。听二处受衣。乃至自恣处取衣。以十律中破夏人。不得衣分。今既听取分。故知成夏。

次三重问答中。第一云问至返者。三悔者。一夏之内。不得过三也。准此语一夏为一座故。

第二云问至夏者。此问与前不同也。前即本拟受日。遂迷忘故不受。引约因事出界。比拟即日回。乃值水陆道断。因而经宿。不知破夏不破耶。高齐十统(他粿反)者。玄曰。高谓高洋。洋姓帝也。齐谓北齐国也。以齐号多故。标姓简异。以齐主崇重佛法。立十员大德。号曰僧统。统天下僧尼。刊定佛法。此时十大德共评章。坏于慈济。判不失夏。诸德意旨。亦准受日逢难。道理判得也。

第三云问至不得者。谓本意暂出。即日却还。还时至门明相欲出。得会夏不。答中准祇护衣界。以类例故。然隔大墙。理须入显手足方得。以表有身分故。

次对界料简。云若衣至出者。此文总有四意。初云若依大界安居乃至入中间相破夏者。此谓要心依大界安居也。入戒场者。为隔自然故。及余小界等。玄云。由是摄僧大界。以在围轮大界之由。望围轮故名小。此即从外向内失。亦为中隔自然故。第二段若依大界外伽蓝乃至在后者。此约蓝大界小处。依外蓝安居。总是要心处故。注文者。和会下文之意也。故下料简门中。云若本结大界小于伽蓝便依伽蓝坐者。以佛制依界故有者。不成受日。不得止得。缩取于界相(是钞本文)。准此蓝中。有界不许依蓝。只合依界。今此文何故通往彼此二界不失。却许依蓝。莫与下文相违不。是以注曰。谓结夏在前。结界在后也。意道。若先有界。只得依界。不许依蓝。今既夏初未有界。但有伽蓝。是以许依蓝护夏也。法宝云。此亦且依古谈。若据今师。不局于界。但一切临时简宽处即依也。故羯磨疏中。许随蓝界。但据要心故。无确执篇三段。若依大界内蓝乃至亦尔者。谓作法界大伽蓝小。依蓝安居。出蓝门便破夏。小界亦尔者。引有两释。若依玄云。是反上句也。谓上界大蓝小。依蓝安居。出蓝门即破夏。今约界小蓝大。依界结。出界处便破夏也。即回文取义。应云界小亦尔也。或依法宝。谓于大界中。有小摄僧界。依此小界安居。出小界即破夏。故云亦尔(此解胜也)。第四段若根本通依等者。谓初结时。不知此大界内有戒场。小界等别。但随本要期处皆不失。若尔何故前云。入场等破夏耶。钞答云。皆谓与本心相违等是也。谓本心依大界。今入戒场。及余小界。即与本初心之心相违。义张两失者。于上四句之中。第一句入戒场等为一失。第三句依大界内蓝。今出门破夏。是两失。并缓依法界者。结前四句中。初大界。二蓝内大界。三蓝外大界。四根本通依大界。皆是从缓而断也。急随房处者。如三间房。初要心我依中间。后出两边。便成破夏。以从急故。对缓立名也。

四分等者。以律缘中。有坛越请与安居。后见有难欲者。须自檀越求移。若听者善。若不听者。应自者等(云云)。

云二至破夏者。至意留者。或父母病患生善灭恶等缘。若苦邀留。圣开且住。不名破夏。若泛尔人情相留。即不可。八难。过限不还。亦同于此。

准此等者。祇云。若受日依断诤事人。晨起受晡时者。晡时受晨时者。不得迂回。应从真道。若道有难无罪。至彼断处。继时断了。欲还经时。准此违时。即破夏也。因回迂违时。亦破夏迂回。不违时吉。

云五至法者。如文。云初至后法者。前开两章。今当第一。故云初中。自恣后法者。指功德法附处广述。或有云衣一月号曰迦提。有衣五月号迦絺那者。谬之甚也。

云次至二缘者。入解。有言破夏者。叙古师释也。以佛令夏竟结解者。古云。以律中安居竟。四事应作。一自恣。二解界。三结界。四受功德衣。今夏未满故。又本依界安居。若解本界失所依故。便失夏也。此妄引圣言者。破古也。律文令夏竟解结界者。谓诸界同受功德衣。令解结界。非开破各舍。谓各自解本界也。通结。为都结为一大界也。同受。为俱受五利。共解。谓受已共解也。别结。谓仍高各自结取大界也。广文十诵者。彼云。夏竟众多僧坊。共结一界。受功德衣已。舍是大界。诸比丘。皆名功德衣不。答一切皆得受之。又疏中者。首疏也。彼亦云。夏中解界不破夏也。新章亦同南山。彼破古人云。若言依界安居夏中解界失所依者。如依蓝安居。或蓝塔崩倒应破夏不。古人等者。将自恣来难解思也。如有难缘。即许减日自恣。是安居未竟。自恣既听。何得不许夏中解界。故云文兼会二须两相通。有记中。立夏中解结界是有法。定不破安居故。宗。因云。是僧法故。喻如夏未竟自恣。自恣是僧法。自恣不破夏。解结界是僧法。同紴自恣不破夏。今言无妨者。羯磨疏云。然安居之法。不局法界。随处并得。不离本要之处。解界结界。何得有妨。情限不同。故分别者。若情限。在于法界。夏中解结。大小不同。故分别也。若情限在于自然。夏中或结作法。或宽狭。于情限之处。故须分别。无难依本处者。依本情限之处。有难准僧祇开者。祇律第八云。前安居已。忽有难生。欲至余处。三由旬内。若彼坊寺有比丘者呼来。若出界者。已自二结之后欲就余处者。当舍已更结。如是舍后结前等适意处故。有难得三由旬也。若后作法狭于本自然者。即但依本自然宽狭后结。若宽本自然者。无难依本。是一仪。有难开近新结处。是二缘(已上释正篇竟)。

次明法附。大分二。初牒名。次释。初云二明受日法者。先来意。然三日静处。九夏时长。或有生生善灭恶之缘。理须极救。佛既听许。合附此明。次释名者。牒彼请意。咨告僧别。纳法在己。称之为受。对首众法。许往有期。约明相分。称之为日。各轨范。名之为法也。外难云。未审四月十六日。才结夏了。有请唤缘便受日出云得不。有人云不得必须经宿。方得受日。法宝云。得律文夏中听受。今既十六日结。岂非是夏。不在怀疑也。

云夏至焉者。自诳心者。以非为是名自诳也。虚损信施者。如有施主。数比丘夏腊施物。受日不成。其夏既破。妄数为岁。冒受利。故为虚损。善见云。自长己夏受施犯重等(云云)。故委示者。生下文意。委细显示也。

云就至解者。如文。云初至同者。三种者。七日半月一月也。有曰者。对界先后相摄为日也。

云一至受者。从五众受者。佛制五众安居。各自相对受日。非谓比丘对下曰众。既互不相足。何得从受。今钞文且约一期出法也。

云二至知者。如文。

云三至磨者。古云。凡受日法。先受七日。次半月。后一月。如此次第。顺于律文。若已受半月。在前不得。更至七日。以长收短。秉七日法。亦不起也。余例由如功德衣。五月摄得迦提月等(上叙古也)。今师云。不尔。功德衣就时揩定。又俱五利。是故以长收短。今此受日。约缘事别。缘有短长。前后不定。□得定他。先短后长。不可例也。今云受日三品。遂缘长短。若长缘先来。先羯磨受戒。短缘先来。先对首受。纵律文排次第者。盖是云法。何得固执律文。

云问至也者。问意者。适来既云随缘长短先后请日。何得羯磨词中。云受过七日法。若先曾受七日法。用了后半月。即可言过。若长缘先来。便先请半月等。既从前未曾请七日。即不合云过。引是今师自为除疑故。生兹问答。文意者道。羯磨是僧处秉胜故。七日是对首别人之法劣故。不如此据胜劣之边者。过非约己。用七日了云过也。思之。羯磨疏又问云。如受一月法词中。何不言受过十五日一月出界。答半月一月。虽长短不同。莫非总是僧法。白二更无胜劣。不可言过。不同七日法劣也。疏又问云。今受半月一月法者。若值小月。如何数之。依律文也。半月如法。依十五日。即不问大小。但数取日足还。及如十诵中三十九夜等。若受一月。依大小不得数日。如律云住三月等。小月摄在内也(上且依疏)。法宝又释云。如小月十五请日接着。后月即数取三十日令足。此约受日时月大小也。

云四明至也者。此门全是首疏古义。稍难领解。今一往依古义消文了。然后略指出。今师与古少别耳。若准受七日用竟。羯磨受随得者。宝云欲明相摄。先明不相摄也。若七日未用者。谓有施并请七日礼念。今对首请七日法了。未曾往彼檀越舍。故云未用也。或用未尽者。约请日往到其家已得四日。由有三日在。故云未尽也。更有异缘者。别为三宝缘。或可请说法受归戒缘等。或是七日过者。今回文应云。或是过七日缘。即半月一月法是。今文中且举半月日法。是羯磨受也。前法谢者。谓指前来七日法。或全未用。或可用未尽者也。已落谢也。由羯磨法强等者。释相摄义也。羯磨能摄七日列人之劣法故。不得二法相续者。一身之中。不可七日与半月二缘。相续起耶。律云已下。古师自引文证也。必有等者。即定七日之法。必定坏也。

若前羯磨受日等者。谓先受半月。或一月法在身。为三宝等事。今或檀越。请七日礼念。要须待前半月缘竟。方可许受七日。若半月法在己。即对首请七日。自然不成也。比受有言。乃至良不可者。首疏自破古也。如有事缘一月不足。便羯磨受一月法。又对受七日相霟。成三十七日。良者实也。实不可故。以月法在身。不可更请七日。自是非法也(已上一向作古师义消文了)。若据今师一半许他。古人一半即不许。只似前来七日法未用。或用未尽。更有列缘。半月法等。若是同缘。即成相摄。同是施主礼念。或可同三宝等缘。不许一身二法相续。理实不可。此即半许也。若是异缘。两不相摄。前是施主请召。后是三宝等缘。古人若不许□则无理也。此则半破今师。羯磨疏中举例。如患须服苏油。两缘未差口法。随在事列。受日三品不同。并约众缘。不可随受等(云云)。准此。今师但同缘不许。异缘开许。古人不论同异。并皆不许。律云。不及即日还。若作今师引证。但证同缘不得。乃至三十七日相帖。今师亦约异缘相帖。无爽如句。三宝请一月。为施主请七日。何得不成。若是同缘。良不可也。必依古释。全阙逗拭。但为未达律文。致斯滥述。

云二至八者。玄云。依缘受得名进。若非缘受日不成。为不也。分八。如下钞述(云云)。

云定缘是非者。三宝病患生善灭恶名是。破戒求利等缘为非。

云凡至后同文者。施犯重者。如有人将物施僧。不见十夏人。此比丘实是九夏。而言十夏。望他应得不得。故重也。

广如后文者。玄云。指随相贩卖戒中云。此贩卖物作塔像。不得向礼。乃至作卧具。随转转坠等(云云)。

云就缘分五者。一三宝乃至第五和僧护法等(云云)。

云一至罪者。佛法僧事者。准四分中。波斯匿王为证[彳*予]有不信乐大臣。嫉妒恶心。欲凿祇桓寺通渠。比丘欲往白。念路远不及即日还。佛听受七日者。此是三宝缘也。五分亦尔者。彼律所解大同。但云俗人拟通水。不言不信乐大臣也。大寺者。一说云。诸多寺也。二解云。即一寺之中。诸多缘事。并皆许请日也(前释为正)。玄云。今时有人。为寺家相许受日得不。答即如四分。波斯匿王。边国人民叛乱。王领军征罚。先所供养佛及僧衣饮食所须之物。有不信乐大臣夺之。诸比丘往欲白王。自念路远不及即日还。佛言。有是事听受七日去。验此文意。为佛法僧言许平之事。受日总得。余可知(云云)。

云二至不应去者。十诵问为护受等者。此波离问佛也。答云。为七众典𧚔受。即七众为请主。文列二百四十二缘。并是七日缘也。遣使不遣使者。前人来请。名遣使得往。纵前不来请。名不遣使。既是生善等缘。自往亦许。此是他宗如是。居四分不遣使不得去。中路闻死等者。准十诵云。比丘僧来。与忆念不痴毗居尼。佛言应去。若中道闻彼比丘尼命终。反戒入外道众八难中。随一一难起。则不应者者犯吉也。

云三至往者。大父母养育恩重。大臣有力损益。虽无信乐须往。若先信乐故宜去也。余俗人信乐。往不信不许。必有力者。进退解也。谓约比丘有道力能化导他。今虽不信。到彼后诱重令信。若如此亦得往也。

云四至不成者。安命难中说者。谓移安居中。五云。必为我命作留难。佛言听者。羯磨疏云。若自病重。不堪受日。即是命难。直者亦得。失三受三等者。谓随相中。失三衣戒。今师云。先三受二。未过知足。若受三犯。此举急况后也。舍制取听者。制是三衣。听是长物。今三衣却阙。是舍制。长衣绝多。是取听。不依圣教之文。故云未随佛化。准夺衣戒者。谓随相失。夺三衣戒。谓随阙随无不[腠-天+貝](以证反)也。余如文(云云)。

云五至故者。和僧护法者。谓和僧即是护法。若不护法。内成破坏。外生不善。损灭佛法也。四分等者。同界安居。律有四句。一云见比丘方便。求欲破僧。二闻比丘方便。求欲破僧。尼亦为二句。同上。并因我在此。若去彼即和合。佛并听直者。若准东塔疏。断此四句。但移夏缘。今依受日缘。若依移夏之意。后得处处。僧作安居止。纵此难静。亦不得更反。即属前文意。若作暂去心。后随至处。不起安居心也。专待难静却反。即是此文之意(云云)。外界。律有四句。一闻彼有比丘。方便欲破僧。二闻彼已破僧。尼亦有二句同上。佛并听者。彼界有此。须我和之并许。东塔云。此四句但待难静。便须返界。不及破夏也。然和灭之相难知者。若据古师。皆云和僧大事。律听直去。不言受日。良由和灭分齐难知。知用何法受日者得。今师云。然和灭之相难知。然字纵夺意也。纵之即直云。夺之须受日。故云然也。约缘不妨文理者。谓约和僧之缘。道远争事大。可依僧祇事说受者。譬如律藏未分之前。通而行用。今虽分了。约此用之。亦未违大途道理。故羯磨疏云。必有和限。依受听者。事无限有。可准僧祇事讫文也(上是疏文)。

律无正断者。准四分文中数段破僧之文。皆云即以此事者。且不须受日等。故羯磨疏云。律且显缘未明受也。

云上至也者。乞麦者。玄云。此尼律因六群尼乞生𥼆。麻豆米麦。为世讥慊。故尼制提。僧犯吉。并是正罪也。曲命别情者。谓嘱俗人。令蚕熟时。作疏来请。贫道要乞绵绢等。此则非法也。绵本分犯堕。嘱请理必不成。自诳净心。徒消施物也。律中诸请者。或比丘沙门弥檀越等。一一遣信别请云。大德来为我受戒忏罪布施等。要遣使来。反显嘱求请命。成非法也。父母余人同十诵者。律云。若父母信乐不信乐听往余人者。即是前来文云。泛尔俗人。生福信乐听者。不信不许。四分如此。今钞主意。若父母及余人。即同十诵中。为七众兴福。间疑请者。乃至遣不使遣。但不为利己俱得也。即显曲命别债。便是为易利。良可不故。

云二对至也者。对事离合者。事谓所对之事也。约缘别受为离。多缘一时牒入名合。今文中。但明合受也。应法缘者。简非法也。随为多少者。随所为缘。或多或少。三家两家之类也。得合受日者。羯磨疏云。或张王两缘。各是七日不可合为半月受也。以两个七日缘事。各是别人行。只得前后诵七日也。如是例之(上是疏文)。

若一是三日。缘一是四日。缘已上。两缘都用七日。即合受之。如忏僧残等者。举例释也。谓忏罪亦为离合。约同篇罪说。但忏一罪曰离。或三罪五罪一时行覆六夜出罪等合也。具衔者例也。律文中具足而列出。应云已出法示合请之规摸也。如文已上。且约钞文。据七日别法说。离合意竟其僧法离合列知。然钞虽不明。今亦略述。只如檀越请半月礼念。或为三宝境界。须受半月不可。两遍秉法。今既同是羯磨。但都请一月之法。牒两缘人文中即得。此是合意也。若论一月法者。大德约日夜两般分之为三宝句。刃三十日是日中。为施主礼。合一月是夜内。都受一月法。被得两缘。大德云。羯磨疏中。有此义也(准此约缘有二不妨为合意约法元来是一谓都用一月日故)。

云三至故者。所为缘现牒事为受者。或檀越请召。或三宝等缘。是所为也。现者。约缘显现。且如檀越请召。今已送疏因等。是也。牒事为受者。牒前处为事。与七日半月。大德云。有两种悬受。且举半月僧法释者。如施主取。今月二十日。起首转念。此比丘于十五日布萨时。因僧集。次便受半月法也。虽未往讣。然所为缘已现预受法在也。至时方名悬受也。又释或今日受法了。便欲往讣。但为檀越家。别有事缘。未遂礼念等。却来由延。更过旬日等。比丘既受法在身已后者。时不须更受。其一月及七日法准说也。此义最急。请记明今。故略论用。消文意思之。虚构成缘者。谓其事未实悬虚构置。或言七日半月一月等。或倚傍昔言者。如有欲人春间泛说云我村中。有一王家。每至夏内。常施僧物。和尚剧此时可来不。比丘至夏。忆春中之说。便欲往彼。故云仿像未实者。谓仿像其事。未得的实。便辄受日也。事虚限𧭗者。前事既虚。今复隐约作限。取法即成谬。𧭗日数妄置者。由前事虚限𧭗其缘。未可论于长短。今或受七日半月一月。如是日数。皆虚妄置僧别之法。不相授也。

云四至应得者。便通余用者。忆古义也。首律师云。本意为佛家受七日。已用三日。其事既毕。复有余之四日。更有法及僧家缘事。便将此残日用无过。所以得者。准十诵文。有白余残夜用。故知得也。故不得也者。今师破也。谓初标心之时。元为佛受七日。且不为余缘。今句当佛事因缘。既周其法即谢。设有余日。以无法故何用之。是以不得。必有本缘。何爽通用者。今师自释也。谓元讠之时通为三宝及病等。缘受七日。今佛事。用三日了。更有四日。便通余用即无爽。爽由失也。古人反诘云。若尔何以十诵律中。有白余残夜用耶。令钞通云。十诵中。白余残夜用。谓同是一事等(云云)。准十诵律云。诸比丘受日。到聚落中。七夜未尽。作事未竟。来还白佛。佛因听受余残夜者。云我受七夜二夜已过余有若干夜往出界者。律文如此。既云所作未竟。明知本缘在法不谢。故白残夜何失。非谓异事者。钞重破古人不了。律文云。意羯磨疏云。本无心受何得白行等。

若本并因三宝等者。羯磨疏云。若三宝。但须经营。作法之时。文中合摄。是俱有心法。后通用也。若三宝事后生等者。于中更料简也。淮南云。本为造释迦佛法花经及常住(云云)。事受七日已用四日。作前事并说。今或为造弥勒佛涅槃经。十方常住事。将前余日。用亦不可。故云不是前缘三宝也。杂缘者。受戒礼念等也(云云)。

一家通缘准心得者。进退解也。谓张家太请七日。不准受施。兼请受戒忏悔等。即受日时。便有心故得也。

云问至故者。弥是生善者。弥者。广也大也。不合作微小字释也。律制二请者。一僧次。二别请。既的请受日。亦得不同。大乘梵网经也。以非施主元心者。谓檀越元心请前人。今见后人来。竟不悦。故不许。然钞文且大约论也。或施主虽元请某比丘。今既不来。替代亦得。不生恼者。理可□之。

云五重受者。于三宝中重重受也。此据今师义标也。云昔至局者。昔云一夏开三法等者。羯磨疏叙古云。安居立行修道为宗。缘急开三。以济时要。何许重受。无此理也。故十诵云。为破僧故。听受一七夜。不得二七夜。乃至听受三十九夜。尽应破安居者。故知不许重也。

今云得重者。今师所解听许重重全异古也。如疏述者。首疏也。今依羯磨疏云。如前檀越。召受七日。后有三宝。要须经营。何得不开。又如官事。须二三日何能者。夏制本意。无事游行。今有缘来。依法受往非专檀者。何得不开。但如法缘。一切开往。余文与钞不异(云云)。律列二十余缘者。四分广列二十三缘。并是七日缘。由事未现。佛未听者。且不云不得去也。且约为事信乐父母四重者。尔时有信乐父母。请比丘云。大德我欲相见佛未听。我有如是事者。遂白佛。佛听者。二有信乐父母遣信唤召亦如是。三尔时有母请比丘。亦如上。四尔时有父母请比丘亦尔。如上则是四重佛。一一皆言听者。况余等者。举上父母前后。尚乃得于四重。岂况檀越三宝等。不可限局。不开重也。

云五至乎者。五分有请无请等者。引佗部也。五分云。优陀迎信乐佛法。于安居中。为僧作房。设入舍食。以房于比丘不受。长者生慊言。我用财为食。比丘不受。以此白佛。佛听受请也。无请者。比丘有疑问。须出界者。佛一切听受七日往。今师云。岂有前疑便开往问。后疑不可开。

十诵列多七夜者。彼云。波离白佛。为谁受七夜。佛言。为七众兴福受。广列二十三缘。为优婆塞。列二十三。乃至沙弥尼。一一并是七夜。皆听者也。古师反难云。若尔何故十诵文中。但听一七夜。不听二七夜。可引钞。通云。听一七不听二七。谓一时双牒二七日。前后重用。今师云十诵不许者。或约一事上。不得二七。岂制异事。不许受耶。又云不许二七夜者。彼受日法。但有二位。一是七夜。二三十九夜。故于对首七夜。何得重加。故云不得二七夜。何妨前后去者。皆开古人。不达文意。但见云。不听二七夜。便妄解云。不开重受也。古人更反难曰。若尔既一事上开重。何故和僧灭净。彼律听破安居者。可引文。通云。若准和僧。似一事上。不许重受。准十诵云。时有异界僧争起。请僧断重。若前安居竟。应受七夜者。若七夜尽应受三十九夜。尽听破安居去。古人将此为凭。不许一事上重受。今师云。似一事上。不许重受。既云似未必全判。不得彼律意者。据和灭难期故。听破安居者。若可期约。无亦开重。搜玄广引羯磨疏。繁而录也。然彼有不请文宽于四分者。彼律为七众兴福。设供受戒问疑。但使前人见我生善。纵不遣使。亦得受日。四分。遣使方许彼既宽于部。重受不开文非明了者。只为翻译之者。不解回文语势诸含故。非明了理须通明者。彼既不请之文。更宽重受之文。则不合急二意通练。其理自显。然不可偏执一文。致失诸缘重请也。

五百问等者。文中既云满七日。已乃后重受。故知许也。此虽非重。文且是重义也。

明了论等者。玄云。今引论疏。真谛三藏。自解别请七日事了。还至八日出界。引是异缘得重受。前事已了。更有别缘。亦须更受。既文中云更受。岂不开重。准此虽非重受。文且是重义。思之。因此便今时行事。此论既言前请七日事了还界内。第八日更请七日出界者。今人行事。至七日满归界。便请七日出界并不宿。不知成不。有人约义。通云。谓受日之法身在界内。法在不失如七日用三五日。其余之日。未用身归本界。更作前事本法。由在不须更受法在不失。今纵七日满。归于本归界。至明出时。虽然经宿残法。亦许在于重请。亦带前法。故知。七日才满归界请之。理无失也。纵使了论中第八。更请七日出界。亦是部如不同。今师但取彼证前重受。不依他行事也。虽有此有此解未可依。幸不准论疏。如然律亦有于明制。故文云。及七日还也。又前来立义。立如受七日。用三五日。余日未用。身归本界。便作前事者。此是未满之文。不可例于已满之事。标心为满。归寺其法。经明即失。不同未满。暂回缘在。法何得失。今但依玄。七日反界。定须经宿。戒律从急。岂不然耶。何假徒繁成立义。请思之。余文知之(玄记对此引论解三千界量今意在随相中明之)。

云余至疏者。羯磨疏中。引了论释都为九句。皆是重受。以破古人也。疏引论云。七日有难。随意行善解三种九品类。释曰三种者。即七日等。九品类者。将期三种互而为头历之成九也。应云初成七缘。后成七日缘。后成有难缘。初成七日缘。后成随意缘(成三)。第二将有难为头云。初成有难。后成有难。初成有难。后成七日。初成有难。后成随意(成六)。第三随意为头云。初成随意。后成随意。初成随意。后成有难。初成随意。后成七日(成九)。诸记中。虽略举名字。然迷意由多。今依镜水大德引疏略释云。初成七日后成七日者。解初虽请七日事证。不还破安居。得小罪事。若未了极得六夜。第七夜必须还界。至八日更请七日出界宿。先为师病受七日出界。三宿病差。便须还本处。别有施主。仍请得用后三日住界外。若后仍未了。更请七日。即先后俱成七日(大德释此中开互用者由师病时施主清至故兼云也)。二先成七日后成有难者。解云。谓先为施主请七日用三日竟。还于本处。闻有大起之难。仍往诸处也。三先成七日后成随意者。解云。先为施主请七日前事竟即合还来。今缘住处无好件知友等。多喧闹妨修道。又乏食药。今不更回别拣静处。慕好知友。兼有食药等处。随意便云。若晓此三。余句例解。不更繁叙也。

云六至日者。唯二一日二日皆须七日者。羯磨疏云。以法收缘也。律云已下。证文可知。外难云。夏中可尔。如七月十五日有缘情七日。至十六日已去。既不是夏。又复如何。钞答云。夏末一日在。亦得作七日法。余云六日。虽非夏限。以无受一日法故。问安居护明相。未出外在。不外犯明相出后。既当十六日。本是出界时。何假更受日。答谓明相正出时。身须在界内。若不得法明相出时。身在界外。便成破夏。又如七月九日请七日出界。至十五日。亦须反界。以十六日明相正出时。身须在界内故(云云)。

云七至缘者。尼律开七日不云多者。谓三时游行戒中。准有口受不云多日僧祇尼三十乃羯磨受者。准祇云。比丘尼安居中。无求听羯磨法。为僧塔等。但听受七日去。

比有滥同僧法者。叙古仪也。古云。僧既开三法受日。尼便准之。不更领列(新章扶于此解)。四分已下。今师破也。

所以(已下)今师释不多之道理也。但开七日亦济别缘者。有三十半月之缘。但七日满已。随时更请。亦被得生善灭恶之缘也。

云八至之者。羯磨疏云有人云。事讫不来。亦不破夏以法在。故知。七日药与欲[者*頁]同狂病。得法病差不来等。例今解不同。事讫法谢。以受日法牒事。加之缘谢法。先不[者*頁]与欲。亦如药法病止无用。不[者*頁]狂解。须乞法也(上是疏文)。十诵明文。不许往者。一诵中有尼病清。为说法中道。闻死反戒。皆不应去。去即是往也(有本错出经字)。僧祇同之者。祇中和僧不得迂回。至彼中前和了。中后须还。若停失夏。十律不许往。祇文不许住。文少异。皆恐破夏。故意同也。

云三加法者。谓加于僧别之法也。云前至别法者。五种人者。一独住。二兰若。三远行。四长病。五饥时。依亲里住故。开心念也。堪来不待者。谓清净人。堪来足我对首之数。今不召他。此是别众。心念不成。今时多有无识之徒。至结夏日。向佛前自说偈者。愚痴甚也。若待不得等者。即开自心念也。余文可委(云云)。大德云。十诵中对首法。既通心念。半月一月众法例此。亦合通心念。但今时无人敢行。道理无损。知之。

云二对首至消者。词句出法。如文因说。今时行事不同。有人言。对首比丘。须是当界。同安居人。又须在界内。为我任持此法。若一时总出。即不得向他边受。受即不成。先须委问。然后作法。大德云。若尔且如请半月一月法时。当界无人秉法。请外界人来。秉法了去。不教他外处僧就僧此界与我守法耶。今此对首。亦后但据对首作法之边。更互请日了。一时去并得。谁论他界内界。及同去不同者。等无此道理。盖是意言也。仪准无失者。羯磨牒依对僧请日。今对首心念。准向文牒之。请日理通。有何失也。

若受日未受过七日用亦得等者。与前悬受文意同也。前则约缘辨非此中约未用分别。亦不重也。不同七日等者。玄药满七日纵病未差法亦失也。病精者。谓病已差。纵日未满亦失。故双牒也。外难。既病差则任许法失。

若尔病住法应在(钞文自徴)。由佛制等者。释也。以制七日揩定。论云。坚病消者。是也。玄云。论是成多二文。名有此说也。云问至法中者。此约四分请七日。得兼第七夜不。答中不许以律文制。第七夜及界。故知不兼夜也。不同十诵者。乍观文势。似尽七夜。至第八日明出后。还据羯磨疏。亦须及第七夜还界。与四分不别。亦护第八日明相现明故。又疏云。十诵七夜及七日还同于四分不兼夜也(已上疏文)。如此分明。至今尚有未知之者。妄释云。十诵夜得法。纵明相时身在外者日不破夏也。以请日晴云七夜故。四分既不言夜。但得至第七日护。第八明相。以无法故。若作此解。纵依彼律。亦成破夏。与疏有违也。外难。若尔十诵与四分。日夜之语虽殊。防护不异。今四分律师。请七日法时。改云七夜得。不可引钞。答云。又得已下。是部别不同。须依宗呼召也(云云)。僧祇事讫者。彼云但随前事长短了日。即还名事讫。其事讫是外宗法。具在诸部篇。明之。

云三至释者。所为之缘者。一三宝缘乃至第五和僧护法是也。同前通用者。心念对首。同用此缘。故云通用。今但缘事稍长。即用半月一月等法也。不同存单等者。斥破也。一夏之中。但存三度。初单七日。次单半月。后单一月。故云存单也。遂引七日令长者。玄云非谓引缘令长。但用长法也。受既不成破夏。得罪是罚也。余同前释者。指第五重受一中解也。

云今至之者。有四不同者。第一曹魏时。昙谛所出羯磨是也。

第二即姚秦时。觉明。所出羯磨。钞主云。曾一度见。后不逢之。故云少见。

第三等者。北齐光律师。出本增加乞词。虽加乞词。准乞覆藏。两遍牒事时。列已前增加乞词。忍听已后。略事而作此。光师当世盛行也。故彼云。大德僧听比丘某甲。此处安居。受过七日法。十五日出界外。为某事故。还此中安居。今从增乞受过七日法。十五日羯磨。若僧时列僧忍听。今与比丘某甲。受过七日。十五日羯磨白如是。此且举白文羯磨例。准止可随其纲网者。只可随于律文受日四句。成白缘骨之纲教网也。

云问至失者。问意可知。答中虽增乞词。大宗无失者。牒缘牒乞词等。但是第二第四句。望羯磨宗骨无失。故羯磨疏云。有人定判依受破夏。今解不然。俱顺教故。僧乞灭乞。各有所凭。大途规献在故不失(上是疏文)。云第四至十五日者者。第四人是法愿律师。出文更不增加。今钞准此用也。羯磨文如钞(云云)。

准前着之者。谓准着十五日处。或一月日。一切肴缘。准而着也。不得双诵十五日者。今准此意。恐人不达律文。依文谨诵律本云。受过七日法。若十五日。若一月日出界外。今若受十五日。即不用着一月。或受一月法。即除却十五日。不得双牒而诵也(已上释第二文段受日法附竟)。

大段第三料简云。三料简杂相者。都有三家。此一段初依玄记。于第二受日法附中。就僧法受日中分三。初通明长缘。便斥古失。二今加法下。正出受法。三即此杂料简之。羯磨受日。是时非之处。故云杂相也。或依淮南顺正记。亦于受日中科为三。初牒。二释。三杂料简。若尔今此中大科三字配上。义科不着。已上两家并是错科。破钞文殊。非雅当也。今依法宝云。准前文意去。初中分五。即是第一大段安居正篇也。第二大段。即云一明受日。今此第三大段便云。三杂料简。岂不应得前来。初二两字。此盖是钞主自科。后人心粗不达文旨耳。又此名为杂料简者。谓料简受日。与安居处。相围涉故。须立此简之。若云但料简僧法受日。何以下文。更说安居依蓝依界等别。思之。

释中云若至开之者。热极者。此约余缘也。同缘者。同是半月一月等也。二人三人者。不得至四也。由如受戒。无缘一人为一番羯磨。有缘二人三人故开也。此亦如然依十诵许也。

云若至衣者。及余小界者。还是摄僧大界。今望围轮大界。得于小名。谓本依外大界要心安居。戒场小界不是本要云处。不得于中受也。

后结二界者。一是大界。二是戒场。即许受日。真非已下。钞文自释也。纵入场不破夏而离衣者。戒场本是我要心处。入中故不破夏。由中隔自然地故。是以离衣此亦据结摄衣界为言若不结衣界依蓝护衣亦不离衣也。

云若本至之者。谓据初结夏时。本有大界。不许依蓝。佛制依界故。有者不成者。有依蓝安居。安居不成。受日不得者。谓蓝中既是自然之地。但作七日之别法。秉羯磨受半月一月法。因然不得止得缩取于界者。一解云。从内缩至外本界小。既今更解了通结令大。二解云。从外缩至内。即须来界上。安居。不得依蓝而住。谓界中受日三法。并通也。余广如疏者。首大疏者。彼叙二师立理。一去安居必须依界不可依蓝。以佛制定。故文云。双单反界也。二师云。蓝大界小但蓝依不依戒故。文云。依某僧伽蓝等。准斯二解。各报一边。今钞文。从急且叙初师仪。由是了。若据羯磨疏中。亦不定执。但宽处即依也。若蓝宽界小依蓝。即与第二师同。若界大蓝小即令依界二文兼备至时[酉*夕]量。外难云。界小蓝大依蓝安。居今向界中请日得不。答得此是蓝内。内界本是所要之地。入不破夏。受日何畏不成。故前文本依伽蓝。后界二界。随界受日。尚判得成。今蓝内大界。岂可不得。更难。若尔蓝界戒场。亦合得下。答戒场虽在蓝内。即非本要入中。破夏离衣失。依上法即不类后结也。上是仪决非文有之者。有人不会钞意。乃云上是南山仪决者错也。谓本师指前来文中云。由佛制依界。及缩于界相者。此是古师约仪决判也。下句斥云。非文有之。谓不是律文。有此说也。谓界本为摄僧不为安居。安居约人标心。何局于界。但宽处即护也。更有异说云。今师恐人疑云。我今依蓝安居。不依界。或受半月一月之法。不可向他界上。便于自然蓝内。秉羯磨受日。此受日不成。以文中释云。佛制依界故。有向自然蓝上。秉白二法。冥然不成受日。固冥不得。止得缩向界中受也。此但是制受日依界。非谓制安居依界。若准此解。违于疏文。昏迷钞意也。思之。上解第十二篇竟。

○第四约法对人辨事即自恣篇

大分为二。初牒名。二释。初云自恣至附者。先辨来意。上篇一夏安居。九旬同住。恐有𠎝过。不自见知。故须自陈三业。恣僧纠举。故安居后。有此篇来(玄记对此列缘起恐繁不缘也)。释名者。自陈三法之词。恣举七聚之罪。摧黑业之宗主。成白法之枢键。欲使知必改。省已增修。皎洁尸罗。凝清海。法宝又释。宗是宗主。要者要务。即行草差人等。是宗家之要务。篇等如常(云云)。注文来意释名。如后具例。

次依篇释中篇希总意者。云然至故也者。然九旬修道者。然者诸记中。多训是也。镜水大德。作相违意解也。谓夏修䇿励。身口无瑕。夏满功圆。理合腾空而去。以显成果位也。今令且修。未许随方。却自云恐僧治罚。岂非相违。故云然也。九旬者数也。搜玄。旬历也。支神有十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神有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以支十二历干神十昼。名为一旬。一夏九遍历之。故曰九旬也。大德不许此解。若云旬历也。合作此巡字。今文中是由旬。旬假等字也。今准法宝解云。十日为旬也。如国家立一百二十司。每司给十日为旬。九之中勾当官事。中后归舍勾当私事。脱又入司勾当官。若列第十日。即旬假一日。停诸事务歇泊也。今佛制比丘九十日结夏。故云九旬。加行䇿励。故云修道也。精练身心者。警[(木*歹*木)/木]身口是练身。即戒学也。修定习慧是精练心。即余二学也。人多迷己等者。法律三昧经云。世人但见佗非多迷己过。故藉纠治。方得清净。故云理宜仰凭等也。纵宣己罪恣僧举过等者。谓自说三根恣他陈举。内彰无私隐者。我既纵宣。即表不隐其罪故。外显有瑕疵者。殊有损为瑕玉有颖(卢对反)疵。文云。大德长老哀慜故语我。即显外有𠎝犯也。身口詑于佗人者。谓七支之过。全托五德纠举也。所以但云身口不言心者。谓小乘不制心犯故。

不孤独者。犯罪不除。不应僧法。弃在众外。不入僧数名孤独。今忏竟仍旧。名不孤独也。又解犯罪不忏。当来入于恶趣。名孤独。今悔除竟。免招恶道。即不孤也。若言调伏者。依法治罚名。若言依教不违。名调伏。自喜脱者。既洗条竟。七支皎洁自欢喜悦乐。知无有罪也。

云所以至自恣者。将同期[款-士+止]者。说文云期[款-士+止]者。是情欲也。期谓克定也。[款-士+止]谓[款-士+止]会也。夏初情欲克定圣会同住九旬立要等者。共立要期。九十日中修行。趣于上果超三界也。若逆相举者。若初结夏后便互纠举。即无心修道。反成怨仇。诤竟之本也。各随方诣者。方所也。诣至也。障道过深者。尸罗不净三昧。不显犯吉罗罪。九十千岁。坠泥梨中也。

毗尼母下。证文可知。

云此至行者。非谓自恣为恶也。破昔愚也。昔人云夏中即须专志捡察。不得施为作恶。今夏竟即许放纵恣情造罪也。今师云。非谓自恣为恶。此虽相显者。此自言恣举之相状。虽则分明。有此一类愚人。无知监述也。

云就中至行有如文云。初中分二。于前第一段中。更分二别。如下列也。

云前至恣者。若依国者。国四五六月前安居。人定百二十日住。取七月十五日自恣。中后二安。则不定也。不依闰至九十日自恣者。但数满也。若间至自恣者。非前夏则是中后人也。若五月一日已前安居者。至闰七月一日得去。若五月二日已后。至后夏结。皆越闰月。过至八月二日等已后。数满九十日自恣。

云二至中者。谓如前说戒篇。引四分外界斗争比丘来。佛令增减说戒。若知十四来十三说。若知十五日来十四日说。若已入界。当令入浴。比丘出界说。若不肯者。白僧言今不得说。待后十五日当说。不得过三度。应强和合说。今时自恣亦尔。唯改说戒为异。余文并同。故指如彼也。向前日为减。待后月为增也。

云三至日者。准律自恣法中。云时有住处。众多比丘结安居。精勤行道。得增上果。诸比丘作念。我曹今日自恣者。便须移往余处。恐不得如是安乐。白佛。佛言若有住处。有如上事。应作自增益因恣。白言大德僧听。若僧时到僧忍听。今不自恣。四月满当自恣。白如是。谓初安居人。至八月半。是四月满也。

云然至自恣者。准自恣犍度中。但云十四十五两日自恣。急施衣中。有十六日。次第增中。亦明十六日也。所言急施衣者。律云。有王大臣。为僧作安居赏劳衣。夏竟拟施。有缘急远行。预将施僧。诸比丘念云。夏未竟不敢受。以此白佛。佛问。夏有几日在。答云十日。佛言有此缘者。自今日后。开前十日受。故云急施衣也。准此即是七月六得开受。若未是七月六日。便名过前受。犯提。钞意云。既言自恣有十日在。故知十六日。是自恣日也。次第增者。大德云。准律有九重增文。搜玄云。十重如七月六日得衣。至十六日也。满十日便合说净。由迦提月。落开通中不犯。至八月十五日。方要说也。若七月七日得。越迦提。增得一日。即八月十六日方说。若八日乃至十五日衣得。越迦提月。增得九日。名次第增也。谓将后时非日。添前得衣。满十日也。若有功德衣。过五月后。增亦如是。钞引此者。次第既有十重增文。皆至十六日。云越迦提。数满十日说净。明知。十六日是自恣时也。增三文中。亦有三日。则十四五六也。上广引律诸文。有三不同。未审的定何日是自恣时耶。钞云。律安居竟。自恣三日之中。取十六日。是安居竟日也。外难曰。既云十六日是安居竟自恣。何故律文。僧十四日自恣。尼十五日耶。钞文牒上难词了。下遂释通云。此谓相依问罪。故制异日。谓尼要先来僧中自恣。后还尼中自恣。若先自恣。后入僧中。便成非法。反论尼作相依问罪之法。三日通用总得。不必要须十五日也。玄又释云。反论作自恣法。三日通得。约其咸论。即取十四日。故云通用。今克取十六日自恣为定。故律云。夏竟应自恣。受迦絺那衣。若十五日。受衣不得。但呼为非时衣耳。故取十六日。若尼来时。且暂停住。何必要须十五日也。若有难者。如文可知。

云二至足者。如文。

云二明至也者。即三人者。法宝云。即三类人也。不是单三人。谓初是五人已上。直至百千万等。是一类人也。二四人已下。是一类也。三一人心念别是类。故云三人也。

云就至事者。就五人已上分四者。宝科为总标二种僧法章一也。五人是一。已上即六人。乃至百千人等分四者。即钞列也(云云)。外难曰。钞科云就五人已上分四者。已上是六人。乃至百千等。分四可尔。既五人自恣。差五德之法。与六人及百千人。行事秉法。条然不同。莫须除却五人。但就六人已上分四不。答法宝云。良有深致。谓五人自恣时。亦其此四门。与六人及百千人不别。但第二进不门中。差法之时。不得双牒二人名入法。与六人等稍别。今但就五人。便分四科。前后三科并同。只有第二五德进不一科有异。向下路略点出异处即得。若不作此科者。六人百千人。既分四门。其五人僧法。不可不具。虽则第二门稍异。下自明之。今但就五人已上分科。便收得两种僧法。亦是巧用文势。贵免周遮。略指相从。岂非钞用。思之。

云初中至明者。要五人已上得白差者。谓反显四人虽成僧。但作展转对首法也。处床慢相不绝者。今在席地。以表位卑。显身在罪。大德云。如以众人有犯着白私褁帽子在席地。或虽有床。亦是传脚下床。亦表我身有罪也。此亦如是。不得在床者。谓床坐也。证上文故。不得在地者。谓不可便于地上坐也。下引五分布草而坐。即证上不得在地故。𦼁裎表敬。古顺吉祥。着地表卑。合掌表心专一也。

乃至沙弥亦须赴堂者。钞云。乃至则越却中间尼等。在别处行自恣者。钞据有别处为言。若无别处待意。还来僧中。对僧自恣也。别法明者。指沙弥篇也。

云二五德至法者。初六人已上法者。齐六人已上。即百千人。五德进不。并皆不异也。后五人法者。即五德差法。与上不同故。此科出也。余仪如下更述(云云)。

云初中至式者。如文。云初中至也者。一不爱者。谓于众僧无别亲爱等。二不恚者。谓于恐不嗔吹毛觅过等。三不怖者。前比丘有王臣之力势。既有过罪。我心不怖于佗。亦须纠举等。四不痴。谓解了羯磨如非等。五知自恣等者。知无难广自恣。知有难用略法。又知善两人即自恣。十三难体坏等。不合自恣等。律文又差知时。不以非时等者。此五钞文自释也。意令和合无争者。释上知时。不以非时也。谓举过。若不知时。反生争本也。有罪非谬者。释上如实不以虚妄也。谓犯有三根名。如实三根不乐。故云非谬也。欲使前忏悔乃至外难者。彰释上和益不以损减也。故能劝喻等者。释上柔耎不以粗犷也。劝喻即是耎言。刃之便是粗犷也。愍物与乐不欲非法者。释上慈心不以嗔恚也。反此即是嗔恚也。已上五种。钞自解之。不劳别释也。不同古记(云云)。

四分文不了者。自恣法中。但言听差受自恣人。不云二人。是一不了。羯磨词中。但僧差比丘某甲。无差二人处。不着第二某甲字。是二不了也。十诵等者。十诵僧祗并云。差二人为佛。五分差二人。更差多人为法。已上三律。虽言二人及多人。仪由未了。且十诵差二人。为更互作法。祗亦同之。五分中差多人。且不言数。或差十人为五对。两两入法。若困互歇息。还差二人交替。如钞注文辨也(并未了故)。三千威仪等者。钞取此文。方为决了(云云)。

人人别差别者。古来行事家。见四分中。单差一人。乃秉两番羯磨。差先一人了。又差一人。故云人人别差也。未通诸部者。通者达也。未达十诵五分僧祗。一时差二人文也。若五人自恣。即要别差。若至六人已上。何须各各差。云但一番中。牒二人名字入法故。余文可委。

云二至持者。欲词如文。就中并须言自恣。今往往说。云清净者非也。钞更出文。本恐迷意。知之。此律开与不同他部者。为简僧祗不开欲。彼云初令扶来。二恐增剧僧往彼作。若病多僧自出界作自恣也。搜玄云。欢其文意。由是举罪。必须现前。若制达心。恐叛其罪。故不开也。亦有通别如上者。若云自恣羯磨。即是通答。云差受自恣人。或云差五德羯磨。即是别答。至后五德行事。秉单白时。更须重和也。羯磨文如钞(云云)。

出三至从之者。至上座前者。今时例向佛前。有人云。不得违钞文。今亦可通之。未伤大理也。单白中羯磨文中加僧字。钞文无僧字。不知成不。答有即是增。无即是减。有无并得。今时无识之者。见欠僧字。呵云不成。此是欢事。乃同于法之辈也。不得通用后法者。意道。不得通用此和。秉于后之单白法也。直尔通和二法者。指上通答。并是自恣事。已后不要更和。此一度便通二羯磨法也。令年少次第行之者。玄云。其草莫使五德行。应年少行也。大德云。今多是五德自行。违文甚也。其五德和了。且在僧前。待年少行草遍。五德始要白僧也。其年少行草法。至上座前三人。亦须䠒跪等(云云)。注云僧皆依唱从之者。谓五德既白僧就草座。僧即一一依之。大德云。初行草时。受了且安坐具上。至此时。便将草安坐具下。合掌各说偈云。吉祥童子施耎草。如来受已成正觉。我等比丘效佛故。坐草自恣净三业(出无量寿经上卷也)。玄记。于行草时。才受了。便令说此偈。今时总如此。盖是未达教文本意行事。无所表彰也。

云四至中者。新岁经者。玄云。别译五纸。今且引增一经云。如来于讲堂内。就草座已。告诸比丘。汝等各就草座。我欲受戒岁。无我咎犯于众人乎。又不犯身口意乎。如是至三。诸无对首者。时舍利弗。从坐而起白佛。诸比丘众。欢于如来无身口意过。所以尔者。世尊今日未度者。未解脱者。令得解脱。未涅槃者。令得涅槃。为盲者作眼。为迷者迳路。以此事缘。而无过咎众于人。亦无身口意犯也。次舍利弗白佛言。我向如来自陈三业。我无咎于如来及众僧乎。佛言。汝今都无身口意犯。所以尔者。汝智慧无量。总持三昧。戒定慧解脱解脱智见成就。所作如法。未曾违理。如是五百比丘。各各受岁。亦复如是。今准此经意。经佛及声闻。圣人尚尔。岂况我辈凡夫。仿此规模。各令草坐也。

云次至也者。注文云。僧祗文者。彼文云。若二人作自恣者。一人受上座自恣。一人下座前立。上座说已。下座次说。如是展转。但为四分文不了故。取祗文一坐一立也。问莫犯别众不。答此别对五德一人。纵宣己罪。复是法差。坐立虽乖。无别众也(已上正义)。今有人云。钞引僧祗差二人为法。显四分不了之文。若行时之时。并须䠒跪。不得一座立。若依此坐立者。即用他文他部事。是以今师注文简滥。故云此僧祗文。若全取彼一坐立白。即合言僧祗云。其一五德至上座前等(云云)。既子注出密意不取也。今恐不然。制表不作变通。何局于注。审而思之。穿凿太甚也。应加提足之言。羯磨疏云。十律并差二人最上座者。作五德也。下座来至上座前。执足口言求听。若是下座。不用乖仪式也。作法中。钞加一心念字。律文及羯磨本中既无。所以加添者。钞唯僧祗。有一心念之语。意道。对五德别人。着一心念。亦有何损。其词句文分五。一大德者。正告前人求听说也。二众僧今日自恣者。牒僧自恣时也。三我某甲亦自恣者。下应上法。纵陈过咎恣僧举也。四若有见闻疑。乃至语我者。表有三根垂慈诲示也。五我若见罪。乃至牒者。成我自行念清净也。三说者。表师嘱之勤。非是滥托也。就第四句中。云大德长老者。古人云。出法之词。不可双牒。若大者。云大德。即除长老之言。若小者。云长老。即不用着大德。若尽牒二名。即是重也。今师不然。并须双牒。故钞义云。昔云召僧中大德者。为大德。小者为长老。今难之云。若尔上座呼谁为大德。最下座唤谁为长老。今云皆呼五德。行解具足名大德。年德高远为长老。谈名有异。显德亦殊。故不重呼。若尔何不先呼长老。答若无先呼。又疑云何不在后。今随言稳便皆得。见论之中。约大小分者。且是一期之言。未为尽理。如经云。长老舍利弗等。以为良证(上依义钞正文)。今行事时。亦有说此偈了问成不。又有人云。说词了。五德答云可尔者。并非也。

随身所安者。律云。时有病比丘。䠒跪合掌时久。病增剧白佛。佛言。听病人随身所安。不必预依上座䠒跪。待到坐位前说时。方要䠒也。注云准此等者。唯上文。约病曲开。今或无病比丘。即须依上座䠒跪。待至座前。说偈了复坐。故云讫也。有解。待一切了。总方可复坐。名为说者。此非解也。

即破十诵家法者。彼云。从上坐至下座说自恣竟。二五德自相向自恣。今祗不然。各至本位。相向自恣。即与四分。一一次第。从上座自恣。义势相开。必依十诵之文。即太缓故不取也。若众僧说已。事讫文也。依次十诵可知。

云若至说者。举得六聚者。钞意。令先治。然后自恣。若举四重有覆。与灭摈治。不覆与学悔治。第二篇有覆不覆。令发露竟自恣。三篇已下。皆忏了自恣。恐稽留法事。皆发露了自恣。别人举者。已听许治之。然后自恣也。举根不了者。实犯夷言残。或闻云疑。不能辨也。了即治谤罪。注云如众网中者。彼云若明不成者。律云。若不举不作忆念。不伏首罪。或无犯。犯不应忏。

罪已悔竟。不现前非法别众。二十七非。并非法不成也。五德举过等者。文相易解(云云)。

进不如四人中说者。彼云。若犯提已下罪。莫问自言举来。并前忏已自恣。名之为进。若犯四人已上偷兰乃至残等。僧数既少。无治犯罚差。彼引十诵。白亭后待众满。如法治之。不得㝵自恣。名之为不。指同于彼。故云四人法中讫也。

云三尼请出过法者。标也。外难曰。钞文于第二进不门。首开科云。初明六人已上法。次指。后辨五人法。适来既明六人已上五德进不之法竟。依科便合辨五人法。今此却标第三尼来请罪。可不违于前科耶。答若向六人五德行事进不门。后便明五人法者。况新学致迷。前文标云。就五人已上分四。今若于其内。复出五人。恐有斯亲也。若尔前来分科。何不就僧法中分二。初明六人已上法。次辨五人法。岂不便耶。何得总标就五人已上分四。如此科之。答若合下作此分科。便有繁略之失。进退不可。只如就五人法中。若但出差法及五德行事法。更不述。第一门并第三门又太略。新学之人。将谓五人自恣。不具初一后二之三门。若于五人法中。更出前后三门者。前六人中已辨讫。今后重述。又是太繁。今但于六人已上法中时。总出却四门了。然后略辨。五人之法与六人。稍似异处。若初一后二同者。一如前文辨也。是以此中。不叙五人之时。为此深旨。不须同说戒。向尼有无者。玄云。谓戒时向谁。遣比丘尼等。此制令向拟差人往教使尼众清净。彼此有益。今之自恣。自是尼来请僧举过。圣不制向来与不来。故不须也。

若尼来等者。此且据同光说也。量时早晚令尼还者。若日早即且待僧自恣竟。若日晚恐尼回寺不得。即上座敕五德。且暂住待尼自恣。其二五德。且各归本位。今时多见在僧前者非也。当命之者。请令人唤召尼入于僧中也。问召入后未说自恣前。更要和僧。今有人云不用者。不达意也。大德云。更须重和。谓前和自是为僧。今此为尼。岂不和也。僧普有举罪义。一人不和。尚由不得。又如隔日尼来。说三事见闻疑。僧中亦须索欲问婿不例解(云云)。外难。设有传欲。欲词中为复言自恣。为重清净。大德云。但云清净。此和为尼。但将清净来。应前知为僧。即云自恣。乃至异日亦然。僧已自恣。不可重言也(思之)。此谓白日法者。即同日法也。

云今至示者。余同前示者。如前云。大众良久等(云云)。

云问至故者。问意云。蹑前文不来者索欲等。此是尼说自恣。不是僧法无别众。因何传欲等。答文可知(云云)。故律云等。引证也。不得如广自恣法。但礼拜等。不得说三事见闻疑。名为广法。不同诸家释云。僧既不满。或不和。尼众亦不得归寺中。作尼自恣法。只但礼拜问讯等。此是错解。思之。僧祇教诫中等者。祇云。明日尼来僧中。请教诫人。传大僧中上座教敕。使尼归本寺说。尼中有不来人。亦令传欲。二彼俱是僧法。道理是齐。不可偏颇各别。但唯此行用请。无疑请也。犯重罪者。十七残中。独行不许。望下篇为重。非谓波罗夷重也。

云四明略说杂行者。牒名也。云言至等者。八难余缘如戒中者。指前已辨。是略缘也(云云)。

者若至唱等者。僧多时热迮狭等者。此余缘开略也。窃语者。律中因六群窃语。疾疾语自恣。佛言非法。

双头者。二五德各对一人时说自恣。是非法也。十诵应从上座自恣等者。玄云。此是僧祇二十七卷文。钞指十诵。是笔误也。逆作次第者。谓记解云。从下至上颠倒为逆也。大德云。左转作次第为逆也。如今时食堂中。东头为上。今自恣时不然。缘自恣是出罪。与常途有别。如面南寺。门在大殿前架铺设。即从殿中门东狭边。为上座位。五德行事时即右绕。由如礼佛行道时。若依寻常排位。即是左转。故云逆也。行行(胡郎反)置人如益食法者。诸记云。有人。十行人坐。一行着一五德自恣。如益食法也。大德云。此释有二不了。既言如有十行人者。夫自恣出罪。羯磨疏。须两向长铺廗。众僧面相向坐。中间一行廗。不坐人留。与五德行事。今若十行五行排坐。自是非法也。此一不了。又云一行着一五德者。且五德只有二人。何处有十人五德。且二不了。今准法宝云。行行置人者。由如食堂内坐人作十行。五行前行背后行。遽互背面坐也。如益食法者。二五德取自恣时。巡诸行内。如今时堂内。益食不殊也。超越者。不依次第。从第一人。越过取第三人等。总唱者。淮南云。如一行有三十人。行首一人说云。我比丘某甲等若干人亦自恣。余二十九人。便不说偈也(此不成解)。今依玄记云。一切大德僧见闻疑自恣。准彼律文抄出也。等者。更等取余非法事也。

云四分至直尔去者。不可闲缓者。前来虽有缘。难由缓。则可对五德略。今难既排门是急。故不可也。各各相对三说者。如一百人。作五十对。各各人别三说。文同前法。词句之文。与前对五德说不别。难事转近者。等作白再说。或更急作白一说。此有三单白。一三说。二再说。三一说。成三也。此并不对五德。法宝云。须知此三约三遍论。非谓一度。因恣一时。作此三白。迷意者多。不类前略者。谓不可比类先前来对五德略也。

四分六种略说者。初对五德有二。一再说。二一说。二一说钞文。前来𨵗再说也。二不对五德略有四。一白僧对首三说。二白僧对首再说。三白僧对首一说。四不得说应直去。都成六略也。第六惊急直尔去者。宝云。据作自恣单白了说。但未说自恣。难便急至即入。此第六略数。若五德。未秉和僧单白前。难至。未成自恣。略法之数。但在增减中摄也。诸记中。但云难事惊急直去。便是第六略。并不约其单白前后者。莽卤甚也。思之。

云二至如上者。律云。恶比丘作留难。而且入令浴。以同师善友疾疾出界等。结小界作之事时。希少用故。钞指略也。

六人僧法如上者。谓六人直至百千人。总具此四门无异。亦是结文也。云次至法者。恐滥行故者。谓此五人僧法自恣。于前四门之中。前一后二即同。唯第二五德进不门差法。反行事法。与六人有异。恐人不晓。将谓六人等同。故此更辨。即前来第二门首开科云。二指后辨五人法。即是此人也。余同前法者。第一僧集缘起。第三尼来请罪。第四杂法出诸相等。并与六人中同也。

云二四人至也者。四人已下对首法者。四人未成僧法。由是对首已下。即三人二人也。若犯四人已上偷兰等者。谓一人犯罪。余但三人。即忏不得。此唯十诵。四人为小众。即中品兰已上。无治罚义。若准四分。灭争中小众。通二三人。即中品兰小罪忏亦得。今云四人已上者。即上品兰也(此依玄解)。

但入偷兰说中者。此谓犯其偷兰罪。举来至僧。未及治罚。因难惊起。名(去呼)入偷兰说中。谓犯事已彰。教中说故也。乃至僧残说中等者。谓越却夷罪。故云乃至也。以众不足更无治义故也。不应碍自恣者。谓举得重兰僧残等罪。僧数不满。不得忏悔。且向停悔罪之事。既举得罪了。众人具知。类同发露。便得自恣也。四分说戒中等者。举例数通也。说戒发露竟。罪虽未悔。且得闻戒。自恣中举罪虽未悔。亦得自恣。既俱是净行等者。说戒防未起非。自恣妨已起罪。防过既同故。俱是净行。又说恣俱是众法。摄僧功齐。约界尽集。治罚功齐。有犯不得闻戒。有犯不得自恣等。已自恣准说戒用之。有何妨也。理须牒其所起等者。亦同说词也。二人三人自恣。或举得残罪者。应云。二大德一心念。我某甲比丘。犯某僧残。以众不满。未得治之。余者清净。此准说戒形势也。不同说戒嘿妄随罪结吉者。实不净对他称净。是故妄语。前境有三。便结三坠。不同说戒嘿妄表净。但得吉也。

云若至前者。不应(去呼)自恣者。玄云。重吉已上无人可对。即无悔义。独自又不得发露故。不应自恣。约义如此。余依前者。钞意准前心念说戒中。彼文云。或云发露。或云待人者。僧祇云。若无客来作念。若得清净比丘。此罪如法除也。念已心念心口言三说。布萨犍度。又引五百问论。合掌向四方僧发露。然后广诵戒本。彼此俱是净行众法。摄治功齐。复应牒其犯。余者清净。然后心念口言。三说自恣故。

云三大明杂相者。数重问答。置是料简。前文未尽之义。以决情故也(云云)。

问答中。初云问至僧者。问意可知答中通有治举义者。此约僧法自恣。举得夷罪即摈弃。若举得残罪有覆。即行覆藏六夜出罪等。乃至恶作恶说。皆得治之。加法容得具足数满二十人。并得治之。此一向得具足也。若但有六七人出残罪。不得弃重兰。准十诵。须足八人。此即未足。故云容有也。即不定也。故别人虽有治举摄治未尽者。若是提吉。即得治罚。若夷残重兰。人少不可忏治。未能得尽故。但云清净。

二云问至也者。问意可知。答中先说戒后自恣者。彼云。若五人自恣。先诵木叉戒竟。次一人起。䠒跪合掌。请为说罪主。说见闻疑罪。请他不见。见闻疑也。引即五德之异名(准此论文久说戒也)。四分自恣即说戒者。律初缘中。自恣已说戒疲极。佛言不应自恣后更说戒。自恣即说戒也。外难。说戒为知戒相。防未起非。自恣净身口。除已起罪。对治既异。云何言自恣即戒说耶。答已未殊。虽意令清净不别。

三云问至所明者。如前所明者。如上四人法中云。诸大德一心念。乃至清净三说也。

四云问至还者。离衣者。谓前安居人。约迦提五利。今夏未尽。置衣出界。未入迦提。是离衣也。余文易知。

五云问罪者。玄云。四分。此处安居受日往余处。自恣亦得。祇中不尔。彼云。此处礼安居。余处自恣。越毗尼。若受日。若一月乃至后自恣应还。亦得越罪。若道有难畏失命者。于彼自恣无罪。

六云问至也者。玄云。此是中时僧得施物。不简安居前后彼此之界。皆施通一化僧也。若僧现前物。一向不合。以时现前物。具四义也。一时定。同是七月十六日。二处定。局此界安居人。三人定。局现前同住前安居人。四法定。不须羯磨。直尔据数分之。故知后安居人。不合得此物也。为未来受者。律文以前安居人。夏满游人。因自恣时。便分房舍。后安居人未满。亦得分不。佛知听为未来故受。望身由是坐夏。不得辄受。今时分冬房。后安人。亦得为冬。分房时受望冬。名未来也。

七云问至之者。言不出唇。是私窃语。是非法不合。虽语疾合。人不解置。名非法也。阿难摄众无法等者。此谓僧网中引意同。今但例前左者。不解即是举少。何得不教(云云)。

八云问至等者。谓戒中有前后安居人。不知前人。从后人从前义。约从多为之。如律中僧自恣竟。更有客来多者。更须自恣。以少从多。此亦尔也。

九云问至德者。母论等者。彼云。檀越请安居。安居竟比丘尼。为饮食故。不云檀越生厌倦。以此白佛。佛言。安居竟过一宿提僧吉。又五分尼单提中。受请安居竟不去。尼亦提。若不局夏中谩心。而请无犯。又寺中岩穴等处。一切无犯增一等。有证上安居竟。不去久住。在此心有过患。如文(已上释自恣正篇竟)。

次明功德衣法附中。云迦絺那衣法。先辨来意。由前安居进业夏坐有功自恣无𠎝美向遐有表里清洁。感动物心。对此时中。分招福施圣开五利赏德。资功儒尽。亦云有功赏。故次辨也。次注文番名释义。梵云迦絺那下。引了论番为坚实也。次释坚实之义。能感多衣。衣无败坏道。若受此衣。便五利感其众多。长衣不说净。不犯罪。名无败坏。若不受此衣畜。长过衣时。即犯舍故。名为败坏也。难活者。论疏云。贫人资生短阙。取活为难故。能抽割少。物入此衣。功德甚胜也。如次须弥大衣聚施者。谓释上难之处以。若富有之者。减少许施何难。但为贫人。虽减少财极难。以须弥之大施也。佛令作此衣时。偏就贫人乞求。此从所劝施物处彰名也。坚固者。不破义也。若尔与前坚实何别。答前云坚实。唯能感多衣。衣无败坏。则约衣无犯。今云坚固者。约戒无犯。以因衣受利而不犯五种之戒。故祇云。以因受衣。不破五戒。名坚固也。荫覆者。以受此衣。能覆荫于五利故。十诵中。詺此为荫覆衣也。赏善罚恶者。钞自解也。功德衣者。亦如前文释(云云)。

云就至相者。如文云。初至摄闰者。四分安居竟。夏功德衣者。律缘中十五自恣竟。十六日。持粪扫衣。及持新衣。往见佛。道逢天雨疲极。以此白佛。佛因集僧告云。安居竟四事应作。谓自恣解界结界。受功德衣也。

前安居人。七月十六受者。简滥也。文云。安居竟受衣。亦安居前后故。所以简也。齐冬四月舍者。佛言不受衣。则一月受衣。既云齐冬四月。即十二月十五日也。如是乃至八月十五日日亦得受衣者。引为破古非也。古云。唯局七月十六日。已外不许。何以得知。故律云。即日来不经宿。谓七月十六日。即日得衣来便受。尚犹不许隔宿。岂得更开七日去已耶。今师云不然。从七月十六日已去。直至八月十五日已来。于此一月之中。日日开受也。法宝云。此言日日得受者。谓约容有而说。虽开一月。是受衣时。其衣只得一度受。非谓三十日。三十日得受也。古人却反难云。若言一月之内。开其受衣争。奈律云。即日来不经宿耶。钞文却牒他所执之文。故文云。即日来不经宿者。下句为古释云。即谓得衣日即受。不得经宿。今师云。谓律约一月之中。随于何日得衣来便受。不许经宿。非局七月十六日。为即日也。古来不达文旨。致斯滥述。问何故律制。不许经宿耶。答玄记云。况成染触。作法不成。由如净地经宿。不得作处分法等。此亦约施僧了说。若未施经宿。不犯同他物净也。此释全非。不可将衣以例于食。食有触染衣即不然。时人相承。多依此说。今依蜀云。具三义也。一恐有慢衣之过。二损比丘五利。三损施主五功德。是以随日来时。便令受也。思之。

故十诵若月一日者。钞文自注解云。犹是七月十六日也。此即黑月一日故。得衣即受。约当日说也。二日三日者。谓十七十八也。乃至八月十五日亦尔者。越却中间诸日。故云乃至。随得衣日便受。故云亦然。此引文者。转证前来三十日开衣也。

五分受有三十日舍亦三十日者。从七月十六日。至八月十五。岂非受三十日。前安居人。七月十六日受。至十一月十五日舍。若七月十七日受。至十一月十六舍。乃至八月十五日受。十二月十五日受。舍。问七月十六受本合。至十二月十五舍。何得云十一月十五日舍。钞文答云。彼但得四月利。不同四分五月利。若依四分五月利。则至十二月半楷定。谓五分四月利。是以舍通后一月故。又五分。后安人亦得五利。四分不得。今此中但取他受有三十日。为破古人。不取他舍三十日。但因便引也。

毗尼母等者。亦证上文也。过是不得者。谓八月十五日去。即不合受已。落冬分故。舍中亦齐五月者。十二月十五日也。十六已去。任运自舍。中间转降可以比者。谓极多是一百四十九日。极少一百二十日。中间降下即不定。或一百四十八七六五。共可以比类知也。不得摄闰者。谓开不重开也。

云二至成受者。衣体者。即此功德之体也。粪扫衣中。有二种。案律文。若是新衣。若是故衣。故衣以新物揲作净。院以纳作净也。邪命者。四邪五邪等。是謟曲者。心贪财利。謟诈少欲。曲顺人情等。是不以相得者。冬披暑服。夏着冬衣。悕望人得物之类。共激发者。于张人前说五人得物意图张人亦得他。不舍堕者。己长物也。净者应法者。简上诸类已外。如法之名。净乃应此衣体也。若过是条故者。玄云。此明衣相。前云五条十隔。且约下者为言。准得中二衣。七条大衣。皆得受作搌者(尼展反)。亦有展音也。五大色者。律文因六群。作五大色衣。佛言听用袈裟色。即青黄亦白黑。名大色。青黑木兰。名袈裟色。此云不正色也。若不割截者。是摄叶不许也。故烂坏者。大德但据寻常。多举烂坏。破衣是也。覆死人衣者。钞自释云。到冢取来者。大德据西土说。彼云人死并无。材衬。但和床移往尸陀林中。或与鸦鸟。或土埋等。去时所将衣服。盖覆尸上。才到冢所。不除却回来。即施与比丘。俗家忌讳。不更收也。已上正解竟。若依搜玄。将故烂坏及覆死人衣。却作一收解。谓此衣覆死人。多时烂坏故。到冢取者。约改葬换尸上衣。取来施比丘。引非解也。必若烂坏。约改卜之衣。亦不堪施比丘也。又此十诵。但据西天以论。彼方亦无改葬之事。思之。外难曰。既云覆死人衣不得作者。何故前文粪扫衣。许得为如法衣体。可引注文。通云。四分粪扫衣等(云云)。前四分粪扫。约道途中。人弃不用之者。比丘收得后。十诵。据勇盖尸者。即不可也。是以注文。为简斯滥故。及勇受作迦絺那者。谓去举曾作了。今更重作不得。若揲叶衣得成者。释疑故来也。前文云不割截不得。恐人疑云。揲叶衣亦不得。故简出也。此衣连条。但揲叶作隔也。

及故衣不成者。下至一经身着。名故衣也。如不揲坐具戒云。下至一经身坐。即名为故。不要揲也。急施衣者。若本受时。拟后作功德衣者。即不得。今文中得者。约他受时。本无心故。后见无即将作功德衣成受也。时衣者。即夏末有人。施坐夏僧衣也。亦约初受时无心者。得有心不合。未曾受用三衣者。祇中据虽作了。未加法受持。或至此日见别无衣得作。反显前文。死比丘三衣。是己受用了。一向不合也。若贪利养故舍者。谓约比丘见。今年无俗人施功德衣。我便不得五利。今自舍己衣。与僧受作。据理比丘施衣。即是施主合得成受。今云不成者。约为利边不合也。五事皆不成者。五事即五利。皆者也。俱一例不成也。反上成者。无心贪利。即许成受也。善见七众衣成受证上文比丘施衣。便是于主不为利。总得不局白衣施主也。随受一二者。意通三衣并得受作功德衣。不必如十诵。要须是僧伽梨。下三衣不得四分编者(必绵反又步殄反)。线次第织绕边也。钩细即面前背上䩙细条也。不着此不成也。

云三至人者。简人者。简择受衣人。简选持衣人也。

云四至不成者。注云与欲人者。此人既在私房。即非僧前。不合得五利也。有难者。十三难人不合受。下十诵中学沙弥。尚乃不得。例此可知也。无僧伽梨者。律缘中本为大衣重故。令受功德衣。获五利。今既无大衣。不合下二衣。阙不妨问。既开正大衣。今将下二衣。当大衣处。得成受衣。不玄记云。律无明决然衣通正从理文合得。复有解云。从衣当正衣。受戒尚开。今亦例此也。今云。不得律开下二衣。替处且免一期阙衣。坏威仪之失。已是一重开。不可更开也。如有闰受日。但得一月。不可更含闰受。亦是开不重开。可不例解(思之)。彼在界外住者。前在界内。与欲上乃不成。况今身在界外。固宜不可。

若住处有四比丘等者。外难曰。沙弥始受戒。成新戒比丘。未解羯磨是非。何得足数受衣获五利等。法宝。约旧比丘解法人教伊。但斋久而已即得也。一比丘四沙弥者。外难曰。夏初由是沙弥。夏内方始受戒。何故得于五利。可引注文。答云。以沙弥等(云云)。若住处等者。据此五人。并不解法。得请外界人来为受。但外人不合得利也。

十诵诸异界僧等者。须知此文大意。谓前来许外界僧。为此界比丘。秉法足数受衣。唯自己不合五利。以异界者不得。今未审还许异处。僧同受此利不。所以钞引此文。亦有许之道理也。唯十诵云。波离问佛。诸比丘安居竟。众多僧坊。共诸一界受衣受已。一切比丘。名舍衣不。答随舍者。舍不舍者。依准此约后解界时。若本要心舍者。即解界时失五利。若不要心舍者。虽解界。不出五利依利。若依法宝。约持衣人数。若衣持衣人在界内。不离宿众僧。即不失五利。故云依利。若离衣宿众僧。犯僧残已下等。如文。

云二至不须许之者。持衣人者。五德也。守衣亦然。呼召别知。得受不得受了了分明者。破安人。不安人。后安人。无大衣人。犯残等人。不得受。反上成受也。

应受一衣者。谓约一施主衣也。词一施主或三衣来作功德。为简取大衣。为下二衣亦得作。答十诵。唯是僧伽梨。下二不许受。令依四分。并得不局大衣也。余同轻物者。玄云。此据功德。是时中得故。轻重两属也。重物入常住者。淮南记云。引约施主多𫌏。及价直衣。即受持钱。物入常住。如无衣总是钱。即将钱买绢帛。作衣受之。已外剩钱入常住。此是时中施故。若七月十五日。但名非时得施。不合分轻重。纵有金银钱等。亦须易取轻物。羯磨分之。若羯磨分重物。即是䟦阇妄法也。玄记。又进退数。由施主衣。若言施此界。前安居人。即名时中现前。不用羯磨。四义定故。一时。二处。三人。四法。如前已述也(云云)。若言通施一切安居人。不同前后者。即名时中僧得故。须羯磨限约。轻重两分等。断章同此说。相疏不作羯磨者非也。若施主言持三衣作者。宝云。谓施主作得三衣来。意中欲得总作功德衣。即合须缝着同一衣之相也。更有淮南东阳释。非正不述也。尽与持衣人者。谓三衣尽与五德。谓施主本意。将三衣作功德。随施人意。不可违越。今既受利曰足。此衣即与持衣人。准羯磨疏中。持衣人并不得五利。故将此赏之。淮南云。但不得离衣。余四总得者。错释也。羯磨迦絺那衣与衣坏者。此约持衣人不受。即与众僧之中。僧伽梨破坏之人。若众中多人衣坏。即如钞文分别(云云)。如此分明说衣处去有人不达妄释云。钞文不明功德衣。去处已后。但作非时僧得物分之等。

初安居时欲受迦絺那者。此约持衣人。于初结夏时。自僧我情愿守衣。不受五利。僧须观察如法。即许反上为非。不许持也。

云四至法者。开二章也。如文。云四至出者。

不得说道德作难留者。谓不得云。彼大德。是三藏郢匠。莫唤他为作留住。不许佗去唤。故名难也。若自述道德。便是自代理。不合一万六千等者。彼论云。法师云何以于迦絺那衣。如是殷勤。为佛处赞故。往昔有佛。名莲华如来。有声闻弟子。名须阇多。作迦絺那未成。莲花如来一万六千比丘围绕。共作此衣故。所为所重也。

云二至上者。如是五缀。恐有解散故。合四摄五缀也。玄云。若五衣六衣总受者。并须横摄相连合五缀之。若留置不受此衣。则不生五利。不名功德。但名时中僧得。若不便分。入于非时。亦须作非时僧得。若但作现前分者。终不达教也。

云二至上者。如文。云二至磨者。大德云。受衣之时。铺陈坐位。与自恣时不同。若自恣即五德右绕。如殿前架。即中门东狭。作上坐位。今受衣五德行衣是左绕取殿中门西狭。铺上座位也。所以尔者。若依右绕。则行衣不便。亦无别理。此事最要。故须委之。

云上至之者。上座白言等者。单白文钞如(云云)。

注云某甲能持者。约五德也。应作羯磨等者。差人白二如文(云云)。问如自恣。先白二差五德。秉单白和僧。今此受衣。何故单白先和。后方白二差遣。答自恣是制作故。前差后白受衣是开听。有人不受。且无过咎。今未审受衣。为后不受。是以先和后差五德也。云大至持者。付衣之法也。于此住处持者。戒疏云。为彰此人。不得衣利为重。此衣羯磨付彼也。余如文(云云)。

云彼至竟者。当受今受已受三说者。准功德衣法中。波离问佛。为以过去三句。未来三句。为现在三句。受功德衣。佛语波离。为满足语。故说九句。以不以过去三句受。功德衣。亦不以未来三句受。但以现在三句受也。所以尔者。过去已灭。未来未至。是以为现在受。功德衣。上云当受是未来。次云今受是现在。已后云已受是过去。其受者已善受者。相疏云。此约众僧受领。为彰持衣。故云已善受。此中功德属我者。五利称为功德。美向外彰。故曰名称。利不在他。故云属我。答尔者。持衣人发言许顺也。受功德衣竟者。事毕端恭。告竟而退。即礼散也(云云)。

云五至相者。牒章也。舍者出也。多种不同。故云杂相。

云四至也者。齐冬四月竟者。十二月十五也。又广明要心失舍者。玄云。准揵度中。有八因缘。舍功德衣。一去。二竟。三不竟。四失。五望断。六闻。七出界。八共出。前六是要心。后二作法舍。所言要心者。据初受衣时。约人心久近。故曰要心。失此衣利。故名为舍。一去者。谓本受衣时。要心云。我若住此。即受利。若去即舍功德衣。今遂本心去时。即舍也。二竟者。谓受衣时作念。我作下二衣竟。当舍功德衣。今作下二衣既了。已遂本心故舍。三不竟者。谓此人留下二衣财置界内。后时出界要心云。我若不作衣。亦不更还所留衣处。既至界外。内心思惟。我亦不能作衣。妨修道业。既绝心不作。即不还来本处。故云不竟舍。四失者。谓彼受衣时。要心云。我为作衣故。受作功德衣。我若失下二衣。即舍功德衣。今遂本要。故名失舍。五望断者。彼受衣时。要心云。至前家求衣。若不得。至后家求。今至前家不得。后无后家可续放失。六闻者。谓彼受衣已要心。出界外作衣。若闻众僧。作舍衣时。我亦舍衣。后闻僧舍。遂本要心。故云闻失。七出界者。彼受衣已出界外作衣。闻僧在界内。和合出衣。彼在界外。冥然不知。亦失衣也。或有释云。知即失。不知不失。无此理也。八作法共出者。共和合舍也。过时不舍犯吉。

僧祇多种者。彼律有要心舍。乃至作法舍等。至腊月等者。明过时任运自舍。八种十种者。五分有八。十诵亦有八事舍。了论有八。大同四分。祇有十。大同小异。非急不明也。

云次至说者。五利通塞者。有多通塞。若约戒辨者。五条戒开是通。余戒不开是塞。若据此解。犹是各就一边说也。若约时者。一解云。有衣五月是通。无衣一月是塞。大德不许此解。脱令云有衣五月得受利为通。五月已外不得为塞。无衣一月为通。已外不得是塞也。若约人辨者。大德云。受衣人得五利是通。持衣人不得为塞。有云。后安不安破安等人不得利是塞。非也。法宝又云。众僧得五利。不得衣是通。持衣得衣不得利。玄记中。不解通塞义。亦成不了。思之是塞。准此。亦是据一边说。今不依之。次注文释五利者。审长财者。若寻常十日内说净不说。至十一日。地了时犯。今受衣竟。一百五十日内。开不说也。二离衣者。但离僧伽梨。下二衣不得。约缘如此。三背请者。或背前向后。背后向前皆许。四别众者。四人主同一处而食。别他不同。亦得无犯。五前食后食至他家者。亦开不白辄往并得。各如前随相者。畜长离衣如三十中。余三戒九十中辨也。其畜长十二月十五一时说净者。此约七月十六日。及已后得衣。至十二月十五日。总须便说。不得更待明日也。不同急施衣。次第增至后二十日。恣有此迷。故此明示也(相疏更近十日取急施衣例不达教也。纵依例亦但九日况不可也)。余有时非时相摄者。谓若有功德衣。从七月半后。至冬末来。皆名时。七月十六日。向前十二日半已后。皆号非时。云相接者。时自𧙕时功德衣。接迦提月。有三义故。一同是时位。二俱得五利。三本末相因。迦提为本。功德衣是末也。相因者。因开一月不足。更添四月。共成五月。非时自摄非时。亦具五义。一同非时位。二同防长罪。三本末相因。十月是本。一月一末也。相因者。因开十日。不足更添二十日。共成一月。并以长收短。故得相摄。因便更明不相摄。迦提一月。不摄十日衣。亦有三义。一时非时别。二宽狭别。三本末相因。便十日亦具三义。如上宽狭者。迦提宽。十日唯开一长是狭。并如随相者。指下三十舍堕急施衣中明也。或有钞本。后引思益经文等者。大德云。此是后代留流妄加。不可解释。若有者。请除也(已上法附竟)。已上有二不同。总是释第四约法就人办事自恣篇竟。上来有四等收科(云云)。

四分律钞简正记卷第八

吴越国天长寺长讲律临坛崇福普济戒光大德赐紫志贞写此一部焉丁巳三月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