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四分律钞简正记卷第十一(从释相第三十戒毕九十戒)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吴越国长讲律临坛赐紫清凉大师景霄纂

三十舍堕

大门第四篇分二。初总标指略依。今直明。次依戒释。初云三十至相种者。三十舍堕者。总标也。对此略分为二。初标释名废立。二前后所以。初忏法如后者。指略也。大德云。此亦旁破古非。谓古师随一一戒下便出忏法极繁。今即不然。自有一篇。如下所述。直明相种者。依今直明也。既不依古出忏法。但明具缘成犯阙缘不犯之相也。种谓种类。即三十因财而生。并是贪之种类故。言尼萨耆者西梵之语也。东土译之为舍如多论云。有三种舍。一舍财。二舍相续心。三舍罪。波逸提如前篇番堕。故云三十舍堕。若论九十二拔理。亦合名舍。然不因财单悔本堕。故名舍也。二辨先后者。据其罪体义者。合同篇聚。良由财事取纳乖方。损生坏道。欲洗心悔。必须上境。方乃绝灭。相续贪心之事既舍。障业须遣。故次明罪。作法是难。故须前列。九十舍忏在别但断后犯。便成洗悔。作法是易。故次明之。欲使学者先识于难。后及于易。若约遮性而分。唯回僧物。一戒是性。余二十九俱是遮收也。

依戒释中。三十不同。即三十段。今当第一。云初长衣过限戒者。释名者。戒疏云。限分之余名长。越于分齐名为过限。此是所防(云云)。

云多至故者。坏道功德财者。谓无贪等三。能生万善功德。此之功德。能资养法身慧命。喻之财。今贪俗利。即万善无由得生。岂非坏也。余如文。

云具六缘者。总标犯缘也。

云一至说净者。问何以此戒。只总标缘。不更别列。与诸戒为果。大德云。诸戒是随难解释。此中初一离明。后五合辨。亦是制作家变通自在。更无别理。一是己长衣者。钞下自释云。谓三衣之外财也。三衣非长衣之物。故简异之。有作己字。谓是自己长衣即犯者错呼也。

四分等者。辨长衣量也。钞约周尺以论。此今唐尺。长一尺三寸四分弱。广六寸六分强也。若长广互过减。皆不结犯。要二俱过者。谓律文有九句。四句犯。五句不犯。言九句者。三三而作也。先将过为显成三句。次将如为显成三句。后将减为显成三句。且初三句者。一长中过广中过犯。二长中过广中如犯。三长中过广中减不犯。次三句者。一长中如广中过犯。二长中如广中如犯。三长中如广中减不犯。后三句者。一长中减广中过不犯。二长中减广中如不犯。三长中减广中减不犯。已上九句。今古不同。古人见律九句。四句犯五句不犯。便妄执云。要须俱如及俱过始犯。若互过即不犯。今师云不然。律云不犯者。且约不犯提非无吉。准此上来九句。四句提五句犯吉。下引多论。谈上五句。律文不犯处虽无提二。准论有吉。下遂结云。故须俱说。古记云。律制俱如二犯。何故钞文要俱过。若尔俱如无成不犯。若不犯者。岂非违律文耶。大德云不然。但举俱过自摄。俱如钞。虑繁故不能重言。非不委也。

以三衣无长可防者。谓有三衣。望余衣即有净法防长。今无三衣。即当体更无依长可防。净法即失故。若舍即须说净。以体体长故。有缘得褺指作三衣等者。此谓有失夺等缘。有人得端褺。未能制造得衣受持。恐过日犯长。且指三衣。即免长过。搜玄约令色如法之褺。今云不然。但明端褺。即依何论。染了未染等。三肘五肘外有长说净者。大德云。余有长者。截下说净。玄云。连指衣体外说净。二解并正。

云问至耳者。引此月望衣。难前得褺指作三衣。则免长过。何以月望割簪缝日过犯长簪者。细破竹叺簪刺僧㲲也。线缀曰缝。答文钞(云云)。

云以至故者。此显正科。恐违戒疏。今先依此消文。后别申解判。以上诸文等者。宝云。此是明白八分。明知是己长之衣过日不说即犯。鼻奈耶一日成者。是初缘也。彼文云。长衣一日成五条。二日成七条。四日成大衣。五日成长衣。易故一日成也。二虽知是长者。谓虽知是己长之衣。三衣体外财帛。若忘等缘无罪者。宝云。此约迷忘说也。以心迷故。虽违限不说。是不可学不制罪故。上且依科释钞竟。大德云。恐违戒疏。故彼云虽知是长。若有迷忘。或未知属己。示无长罪。所以须知属己定。彼无二字。钞文加也。若准此理从二虽知是长。此是第二科显。今不合勒。问第一料内说纵使约迷不犯。下恐自有迷忘一门别开不犯。何得于此预明(未为雅当)。大德又云。今可作结上生下意。从以上请文。直至一日所成故。此且结成上文第一缘竟。

从二虽知是长若忘等缘则无有罪故。二明属己定。齐此已来。是生下恐第二缘也。若依此释。可改科文。从别释下分二。初离释第一。二虽下合辨后五。可不顺钞。免违疏文。注文绵毛之类体非衣摄者。戒疏云。今通书长体。但是布帛毛绵量可限约者。则为衣相。自余未成。尺寸不定。如毛束绵成长。本非衣故。何得应。量故不合说也。余文可知。

云多至罪者。应量不应量衣者。应量谓尺六八寸不应量尺六八寸已下也。即说净益善者。才得衣入手来。便说最善。不如事须十日满故。至十日无咎者。未违限也。若不作净至十一日地了时等者。文云。得齐十日。若过结犯。搜玄云。何故至十一日地了时方犯。彼释云。十日明出是齐十日。若言过者。亦一约明相为过。今十一日从旦至夜。明未出前。未是过位。故不犯也。犹如同室宿者。不得过二夜至三夜者。恐约第三夜明相为过也。大德云。若准此释。既云从十一日清且至明相未出前未犯。即十二日朝方是犯位。此令不达教意。致此妄潭。又引同宿戒来。例之不等。今但第十日从旦至明未现时未犯。才至明现地了分明。是十一日限即犯。何得致迷。若一处传束一罪者。如众多衣一处收束但得一罪。若散在诸处。随物处一一别犯。所言明相者。律花开鸟鸣时也。今师云或冬月无花。或处无鸟鸣等。难以为准。若据多论。云明有相。一日照阎浮树身则黑色。若照叶则青。若照空则白。三色并并明家之相。上言地了。即地色了了分明。三相之中是白相也。今定持犯取为的。

云问至一染者。能染应量。所染云何。此问恐无。谓能染是应量。长衣至十一日犯提恐无。所染中或一应量。或不应量。若应量犯舍不疑。设有尺六八寸已下之者。为复犯提。为复但犯吉(准此偏问所染中不应量衣)。答前应不应者。谓所染中通应量衣及不应衣二俱犯提也。问。所染若是应量犯提任许。或不应量本合犯吉。何言犯提。答谓随能染判故恐犯舍也。如是食竟。正不正俱犯是者。今师以例释成也。且如朝来吃正食竟。虽未过中。或更吃饭𪌏等正食。本分定犯。设使吃细磨不正食齐犯是也。今将足食竟洲能染是应量。更吃正不正洲。所染中应量不应量并犯也。能是不应量等者。此却问能染是不应量染。所染中应量染不答意。大小虽殊者。应量为大。不应量为小。皆须舍忏。故云义一。律结大应量得提。论结小不应量得吉。故皆一染(不同云记意𪣘不叙)。

云僧祇至数者。善毗尼人为众。作净不犯者。此约多人共物。一人且与代说。余人免犯。外难曰。前句若二人共物不分。过日不说。尚乃不犯。今此多人共物。何要一人代说耶。可引注文答云。引是共活人等。祇律自难云。共畜衣财。多人共犯。一人代说。诸人不犯。亦可多人共犯罪。一人代忏。多人罪灭否。答作假属他一人代之。众免长过。忏除己罪。一人设忏。余人不灭。

律中边方开五事者。法宝云。长衣开解有三节。大德云。有四节。初阿那律。一日作衣不成。因开一日不犯。二夏竟持粪扫衣比丘。佛开受五利。有衣开五月不说净。无衣开一月。三因迦旃延弟子亿耳。在阿梨提国郡度大戒。边方少僧。三年方守得十人受于大戒。后往礼觐如来。迦旃延令亿耳。持五事白佛开听。一边方小僧。请开五人持律者。受大戒。二沙多开重着草履。三寒开皮为卧具。四尘多数数洗浴。五少僧游行长衣入手十日方说。如来依此曲开。虽边方开十日。若中国此时不开。第四节。因阿难有衣欲奉迦叶。迦叶白佛。问彼几时遂。答十日应还。佛因开十日。此之一开通一切处。准此余方者。谓将边方开。又望中国为余方也。未必手提始犯者。钞谓边方僧少。长衣要开手提。数满十日方犯。准此中国僧多。不但要手提。或膝上或肩上眼前及非眼前身上。但作己有想。日满即犯。

下引伽了论等者。证上余方未必手提也。伽论有四种得衣相。如文。明了有四句。一眼至得等者。戒疏云。如人施衣苏至比丘前目不触。作属己意。不说净随日算取罪药七衣十也。入算数者。随得衣日数。作日数名入算。第二句有物有身至得非眼至得。戒疏云。如暗中施者。彼人口云。某甲施比丘。暗故不见。以身触着彼物。作属己意。不说净入算数满犯。三有眼身至得等者。眼见触。触三至得非算数者。虽受其衣。不属比丘非算数限。何也。谓前入虽与不许比丘自受与用。置比丘边。拟施三宝。四有非二至得者。戒疏云。如暗中施。眼不见。身不触。但作己有想。随得物日。即入算数。

云四分至十日者。此约得不得门明不犯。但取不得衣日无可相染。名不犯也。四分初日得衣二日不得。乃至十一日通皆不犯之者。此文两解。初衣搜玄云。一日得衣者。举第二章第一日也。二日不得者。举第二章第二日也。谓第二章第二日。是最初不得衣日。乃至举后第十章十一日。故云乃至十一日通皆不犯。若第一章。始从一日得二日得。乃至十日得。此章既总犯。故置之不论也。钞越此章便取第二章作(已上证文)。次依古来解。唯取第十章作也。一日得衣者。举第十章第一日也。此日得衣为染。至十一日出。决定是犯。二日不得者。举第十章第二日也。乃至十一日通皆不犯者。据理合言三日不得。四日五日六七八九十并不得。钞意存略。故着乃至之词。十一日者。谓前未第二日已去中旬九日并得衣。至十一日明相出时。所染中是不犯。故云通皆不犯。通者总也。九日无衣总不犯故。非谓能染不犯。若能染不犯者。使违律文也。又云一日得衣尼萨。已上斐申两释。若诸讲士。皆依初解。破第二释。不合唯约第十章作之。则收上诸章不尽也。今法宝却扶第二解。虽乍观似局。然究理还通。既于第十章九日所染无衣总皆不犯。便及显第一章十日总得衣一日为能染。下九日为所染。并是犯也。文反显中间八章有犯不犯。举后慑前。斯为尽理。今钞正约此第十章作也。若依搜玄。却成收义不尽。既越第一章从第二章作未成。思之。此中更有转降倒钓超间作句。非急不叙。如是等类者。如是得不得十章等类也。具有八门通不相染者。第二日不得衣则无可染。第二日有说净法。故不相染。余六门或与人或忘等缘。亦不相染。余无法缘是犯者。谓上得衣无不得缘是犯。又初日得衣不净施是无净施之法缘。下六门无与人等缘。故皆犯也。二中间净施者。即第二门乃至第八门也。初日得衣不净施。二日得衣净施。恐有十章。三遣与人者。初日得衣不遣与人。准上而作。亦有十章。乃至第八忘去亦尔。不具列也。临文略然。注文中[火*句]字(厂立反晓也)。余文可解。

云律至尔者。此是当部长衣文也。若与财去等者。古人将犯长衣贪得新衣衣体。谁去畜心不断染着。后衣入手。即犯舍堕。吉者是着用吉也。今师标破云。论中不尔。谓多论中不如是也。云多至罗者。准此后衣无染者。既云此衣不忏忏先提罪。当知畜心不染后衣也。二衣不舍已入净者。此谓资得二衣。既不被染。何须用舍。故云不舍。既无有过。体是清净。故云已人净也。

云上至等者。此文有二。初申正义。二引律证成吉罗。谓前衣虽去。罪由未忏。故有堕罪。犯舍衣不应不舍而货。违佛语故得吉。不同古人云着用吉也。云不至犯者。十日内者。正是开位。故无犯。若转净净施者。作法故不犯。若送与人者。非己物故。

若贼夺等者。戒疏云。财在想去。无故不犯。如十诵后见本财。更开十日。以义曰新得故。

注文。更得十日说净更受持之者。谓上引律离衣文。有四缘。失受无罪。今此不然。若遇四缘。后却得时。如日新得。十日说净。若三衣并得。更受持之。非谓长衣受持也。思之。

取着者。戒疏云。由前受持三衣。遇缘夺失。既无三衣。有长衣在。即将受持。故云取着衣。即无过直忏前所犯之罪也。下引伽论意。证知犯长衣得作三衣衣不犯也。何故前云犯舍不得作三衣者。正欲通疑难也。谓前引律文尼萨耆衣。不应与人。乃至作三衣。今此何故得作三衣衣无犯舍耶。答此据等者。谓如此之言据有本衣。故云此据也。得着五大色者。谓约不如法色法依佛制不着。今为失衣故开暂着。人见比丘着此衣时。即知遭贼。僧祗借俗人衣受持者。衣恐约暂着被借安仞受之。以相同三衣故也。

律云他与作被不犯者。戒疏云。以财是重物。不合加净。虽过日限。不入长也。注文未见正开者。引文多释。搜玄云。若他与作被。此物被相未成。犹是疋段。即合说净。为作重故被。故不须说。今云。未见正开比丘得畜被。谓西国冬到。将三衣而盖身。下引十谈上僧及一人亦得受。更有一释云。被相未成。犹是疋段。亦须说净。下引十律。谈僧及一人得受。不言畜。已上具申三解。任情思择(云云)。

付衣远行者。谓此比丘受得已。将付前人收举。其受付者。藏在柜中远行不在。过其十日不犯。犹是隔碍非情过故。北陆道断。亦尔。

云离三衣宿戒。二者释名者。人衣异处名之为离。违其分限。约明相故名宿。此是所防(云云)。

云具至犯者。衣人异碍者。所以不言异界者。答以界中有碍。虽是周界。不免失衣。故不言界。又碍宽摄得界也。不舍会者。既不得会。又不遑舍。无因缘者。谓衣重碍法及迦提月等。

云三至本疏者。三衣五衣得波逸提者。问。何不无尼萨耆。答约衣边即有舍。今据人边结罪。故不言也。余衣突吉罗者外也。三衣之外即是长衣。恐不令离。离即结吉。遂行例云。一百是佛听。离宿故犯吉。长衣佛亦听。如何不犯吉。钞云。非谓畜长之衣等者。今师云。上言余衣者。正是百一供身之服。虽则开听。佛令受持。今违故吉。长衣虽同。是开净施。别入不开自畜。又不受持。离有何罪。不同昔人所解。

又三衣是制等者。谓佛亲制作事通三品人。今违正制。故得重罪。百一是开非制。但违受持故轻。长则下类者。下品之人。佛开方便。别施他人。自无贮畜之心。故全无罪。余如戒疏者。彼问云。三衣百一内是受持。何以三衣离宿失受得提。百一离宿不失受但吉。答三衣正制受通三品。今若离宿违制罪重。而失受法。百一之衣开于中下。有违但吉。而不失受。若尔钵亦是制离宿。何故但吉不失受法。答衣资用宽。许无暂离。故得提失受。钵但一用。复有时限。故轻不失受法。

云二至中者。如文。

云三至也者。上之三碍通界并有者。谓染隔情三。不论作法及自然。若有此三皆是失限。故云通(云云)。若论界碍彼此不通者。谓自然作法彼此成碍。故不通也。就自然中有十五种。谓僧伽蓝界等。各各不相通。若作法中戒场小界等。彼此亦别。僧伽蓝里有若干界者。具如蓝相周币。若无俗来。但出家人遍蓝无别界。是名一界。若女等入蓝。即多界起。故云若干界也。注云。无上三碍者。五分云。一界者。而于其中得自在往反。谓无三碍故也。

云初至随身者。谓律疏中。比丘留衣在村。往取衣时带解。比丘形露。乃至惭耻。因此白佛佛。言自今已去不得置衣在村。若欲结衣界。即须除村(已上律文)。大德云。村无体。但约男女往来不定。故不许此处着及。后若村去。即许仍旧。又准多论。村有五义。一村界不定。衣界是定。二止诽谤故。三除斗诤故。四护梵行故。五除淫疑故。钞中出三义。余二在等字中收也。性相乖忤者。说文云。忤者迹也。谓比丘受持禁戒为性。女人以情欲为性。二性相违。故曰性乖。比丘以禁防身口为相。女人以纵放身口为相。故云相忤也。同室等者。并如九十中明之。云二至衣涩难者。宝云。谓有八难来蹇涩。非情过故。开其不犯舍堕。但失口法。后见衣取更相受加也。不提户钥者。等门闭无户钩得入。与衣隔绝。即失衣也。若提户钩往会非隔。故不失。无十二柷梯者。彼云。比丘安衣阁上比丘下宿。有梯蹬道上下者不失。以僧祇无势分故。云三至失衣者。情碍者。谓情意有阻。故名为碍。当部律中皆约己情碍。彼恐夺衣恶兽损命等。僧祇等者。彼约兄弟分齐处。此名家界。彼文云。家内界者。若兄弟二人共家处。于中别作分齐。兄不许弟入。弟不与兄入。若比丘在兄所宿。衣在弟处。是名失衣。若是兄弟语比丘言。俗人自虽情阻。于僧不碍。任意彼此。尔时随意置衣并不失也。多论等者。彼约王幻等。即据也。情碍彼故。论云。王来入界施帐幕住。近王左右作饮食处。大小行处。尽非衣界。及作约等亦如王法者。乐人入寺近彼左右得置衣。如王不别。故云亦如王法。问。乐幻等人不妨比丘往来会衣。何名情碍。答不妨来往。为其乐幻等人。多令比丘荡逸情怀。亦得名为情碍。云曰至同界者。谓衣在自然。身在作法。衣身异处。名为界碍。此但约自然。舍树多种。身衣二处。并名界碍。通界失衣者。谓上三碍入作法界通。引法界内失衣。若自然界通自然随界失衣也。通得护衣者。谓无三碍入二界内。二界各自通界护衣。此言通者。约当界说。非谓令论。思之。下引五分证。是名别界非同衣界。同上之三碍入此二界通失衣者。此乃是染隔情来碍于界。何故却名界碍。答有此三事来碍于界。令界不得自在护衣。则众多界起。故名界碍。若无上三碍入界通一界护不名界碍也。

云若至之者。法谓作结摄衣界指下二衣。篇说云。今至十五界者。四分十一他部有曰。广如下列(云云)。

云四至也者。一僧伽蓝界者。梵语僧伽蓝摩今存略故。二村界者。村聚界也。各有四种者。如文。具列。云此至尔者。此等诸相。不同乃至若干界者。叙古也。谓律文云不失衣者。僧伽蓝里有一界。失衣者。僧伽蓝里有若干界。古师妄释云。此等诸相不周。谓四面无墙及离栅等。即蓝相坏也。树车等界藂生等者。蓝相既坏。其中有树便名树界。或有车等。亦名车界。故云若干也。此是别界。不名僧村二所者。今师破也。意道。若伽蓝相周树车诸界。则改名不显必蓝相坏。则无伽蓝界相其间有车界等。但号树车等界。各自衣别名何处。更云僧伽蓝里有若干界。若周则失别不周。则失总二不得俱故知非也。戒疏示云。若缺非蓝乎曰宜野。

今言等者。钞主自择也。谓约蓝中有此三碍。比丘不得自在往返。故云蓝里有若干界也。乃至屋令道界等。亦尔者。示准上蓝有三碍。则失衣。无则不失。亦如是也。

云三树至犯者。与人等者。起不碍须也。足荫覆等者。足得荫晚覆身也。此但明小相者。齐此陀举最小之相。若灭此即不可。

不相接树者。四面枝叶不连也。取日正中等者。辨护衣戒体也。文相可知。有人解曰。树若当道。若依此树护衣。衣须挂向枝上。不得在下地上。谓树界劣道界强。[打-丁+尒]故失也。此全未见理妄历兹言。但依文中。十诵所解。树影覆处护衣即得。若相接树等者。玄云。不相接树是树界。若相接是亦界一俱卢舍。正辨界体也。

云善见至失者。偏长等者。只是一树。于中或有一枝稍长。此枝虽长诸枝一丈二丈。由是此树界也。有人来往者。有女人等即非衣界。云上至也者。上是大林。又复无难。拘卢舍也。势非广及者。曰树之势。所覆不广。约无难说。

云僧至故者。蔓(无叹反)枷者。谓蒲桃是蔓草生。菰瓡亦尔谓于架中央。四面各取二十五肘为自然。衣界体。谓此蒲桃等架。犹若小林势非广及故。于内约肘数也。

明了论解等者。了疏云。波阇延多楼。此云胜德。是帝释楼高一千由旬。剡浮树高一百由旬。此之楼树取雨渧所及处是界所以。衣在上身在下界内宿不失衣。所以尔者。一者以上落下故。二不为人偷故。若身在上反前二义故不可也。引此文意。释成上之树架等。身衣上下也。

云四至处者。村外空静处者。谓若在村内。即没名不彰。若论护衣即随场大小是也。

云五车至犯者。并俱在陆者。此约住车也。若车船回转者。正辨护衣界也。谓衣在车船中身在。但住回转内外不失。十诵车等者。谓此人乘车御牛尽不骑中。但车上坐以杖打牛。今约此杖。有众多车。前后共行。或身在前车衣在前后车。但车车相望牛杖相及。名为一界。不限多少。纵人衣互隔千车。但使中间无难。皆名衣界也。又须知是一家车。若张王等异主。即不可畜同。载船中水等者。准祗第八云。比丘与外道同船。别有住处。外道住处坚牢。持衣寄彼宿不。有外道听自在往返者。不会不犯。谓情不碍今上江船有多房尸置衣犯不准此量也。

云七至得者。四分无相者。律中但有全界之名。与不释护衣。云相此谓村外别令者。今师约文以明此舍。今在村外。若在内者。即村强舍弱。没名何显。故云村外既辨村外曰舍。因此辨村。与聚同异。指后广明。故云后当广说。僧祇楼阁梯𨁹道外二十五肘等者。彼云。重舍即楼阁也。从梯根外曰向各取二十五肘为界体。不论楼阁大小及梯在内外也。库仓界明内为言钞准四分。库仓界。即据明内为衣戒体(明内则壁内也)。两无任得者。谓四分舍界。但有其名无他。僧祇二十五肘护衣之相。又无仓库界。明内之言。阙此二量。故曰两无。今于二中住取一种。为此舍界护衣之体。故云任得。更有非解不录。

云对至落者。前文云村聚相后广说正指此文也。谓上明舍界四分。但有其名不辨舍之所在。今师以义判云。村外别舍。与朱知村聚之相同异。云何因此便明聚落差别也。

云四分至也者。四分村界者。标举也。律中但有村名不辨如何得名为村。何者不名村等。下引外部辨相也。元市名村有市名聚者。见论解也。彼云。四相院落周备谓之村。人民共居。复呼为聚也。落者还约雕落得名。即知村与聚外相无别。所言市者。说文曰。杂性共聚交易之处。既知聚已于其聚中。更有其家两异。次引多论相对得名。若不相对。没名不显。一是聚非家者。得聚落名不得家名。即内释曰。如二聚落。各有一家。东西二聚相对。即得聚落名。一聚之内。各有一家。更无别家相对家。即无由得显。谓东聚之内。但有一张。更无王李等家。两聚之内。准有一王家。更无崖郑等家。遂没家名。显于聚落(此宜辨家聚之相并未说护衣之义)。二是家非聚者。谓有崖虚李郑等。多家相形。与得家名。以无异聚相对。故不名聚。三亦具二界等者。以有两聚相对与得聚名。两聚之中。各有多家。多家相形。复得称。第四句可知。

云聚落至界者。通与言之。但约人民共住。得聚落名。反显前善见论文约有市无以论全成狭局。若约家者。唯局一姓。父子孙姓同董共居。如前明也。

云言至界者。谓前雅名明家聚两别然护衣之相未知。须知同别二途次当辨也。别界者标也。鸡飞不及等者。谓显此界正体也。尽外别有界。皆名别界。鸡是家舍属人飞不及处。即属别人之界也。若护衣者。人衣不得互离。此鸡飞之外。即失衣也。云同至故者。同界者标也。四边聚落各有一家者。此约四聚相延。鸡飞及内。是同界也。彼论更有二边聚落。钞略不明。或可。但举四聚辨内自舍二聚例之。可车梯回转等者。一释曰。车回转相及梯曰向到墙上得炎出入。自在梯下车上服不失衣无满碍故。二释曰。梯下有轴。可以回转。名曰车梯。若准僧祇。但之车于此曰界上住。车扼及后。左右轮各在一界。置衣在车前后宿等。日先未没时去。至明相出。时尼萨耆。聚落止有一家者。以衣在家内。身在家外。车上梯下。卧不失衣。若无车梯。不得往来自在。故失衣也。注文。以无别家可对者。既言一聚止有一家。即无别家可对。论其车梯回转相及。但明持炎出入。即不失也。若自然衣界等者。谓曰聚内。或一聚内。是自然衣界外箭射。鸡飞及处是一。同一界人衣互内外皆不失。以同一界无隔碍故。若众家下。谓前约曰聚。但各一家。今若有多家。设有车梯失衣。以有情碍故。

云家至失衣者。就家界中。自论同别。一家兄弟。未分同一事业。名一界分张。毕食业者。名别界。又名族者。祖祢也。苦内今别望承遂祖之同名挨。就此挨中。自有同别。已分房舍住处。名为一界。厨井等众共同处。名为别界。身衣互在二处。皆失衣故。

云僧祇至失者。此文大意。前来引十多二文已。约聚落内外分别竟。若准聚落外。曰界相接。身衣在此曰相接。界中失不之相。未曾明委。今别僧祇曰筒聚落外界相接于曰外。身衣异处。失不之相。又引十多二。界上卧类同上义(上建大旨)。次销钞文。四聚相接者。谓四面有四聚落。中旬有空地。各是四聚同界之内。而相连接。比丘于中。须枕车卧。彼律离衣。或云。若四聚落界相接。比丘须枕在一界。两手各在一界。脚在一界。衣在头底。衣离头者。尼萨耆。若夜中手脚。暂到衣所者不犯(已上律文)。谓引律是通夜护衣。乃言夜中。手脚至衣所不犯也。问。名何通夜。今师云。谓通夜分。随于何时。手足暂至。即无犯也。古师即约从初夜时便在衣所至明相出。并不得去名无通。彼律更急曰分。但护明相犹是宽也。此全不达教意。妄致斯解。今引戒疏四句。初云。一日光未没去明相出竟来。诸律总犯。二暗去明来。唯僧祇不犯。三闇去闇来。曰明去暗来。诸律同皆不犯。准此第二句云。闇去明来。僧祇不犯。岂非初夜分会衣了去。直去明相出。后来无过。何曾制于一夜。须在衣所。故知非也。外难曰。彼律既是通夜护衣。钞文何故言明相出。衣离头犯。答古今诸记皆云。虽取他部之文。限约无依曰分。又准别序。第四门云。四分判文有限。则事不可通行还用。他部之文。以成他部之事。是以钞文。依本限约。故加明相之语也(圭斩一解盖未善自他宗也)今衣大德云。钞中明相之语。正约祇文。结犯分斋非曰关分限约之文。谓彼律通夜。护衣结罪。无依明相。若衣若夜分曾会衣竟。明相现时来则不犯。若夜分不到衣所者。当时未结离衣之罪。亦须明相出时。方结犯也。故彼文云。日光未没时去明相出时尼萨耆。又准戒疏。引祗二句。一食界比丘。初夜入中即犯。二衣界若夜不至衣夜未结罪明出方犯。故知。彼衣宽食急食。即当下结之衣。乃明相始犯。今钞文有明相字者。是依彼宗释结罪时节。诸家不达此义。但见明相二字错认为四。分限约非之矣。又难曰。祇文既是通夜护衣手足暂到衣所明出。尚犹无过。何以一夜枕卧明出头离衣成犯耶。搜玄云。若准依曰分虽一夜非明相。若离故是犯位。若准他宗通夜会义。初旦出法云。头枕衣其实未犯。至明不枕。则是离衣若也。曾枕无来无犯。今至此解二。俱非理本为明于他部通夜之义。何得却将四分明相以通。必若约彼他宗。既曾一夜枕头。何得明出成犯。又云其实未枕者。语下相违律文分明将衣枕头。今及为他<<pic>x43p0291_01.gif</pic>理便言未枕(此解误于后学)。或有释云。谓虽身衣同处而无护心手脚不暂到衣所。故明出犯也。今云大会衣者。一须有心。二必手提方成。今虽以头枕衣作意。然手脚全不暂到是以明出犯也。下文自释曰。若手脚至衣所不犯。证知不谬同日是身分。何故手足至衣即不犯。大德云。手脚有执捉之头无执捉之能。又引十多例成同义。清依此解不在疑坏所释文徒昏钞意也。外道者九十六种等是。门屋一等者。正辨分斋也。同见者。谓有一类外道同是空见。或同有见。亦有亦无非有非无。于此同中。但同一见。是名同见。同论者。有一分外道。同是言论等。名为同论。若依约作乐人等来往游行经营住处于中。即有同别界如前者。指同挨界中别堆共住乐同一部乐。而衣食别聚处等。等取造食及大小便处也。作食别取水故。即是别界人衣异处所以失衣。若同属一主者。谓戏笑人部党虽多与同属一主衣食。并同随所置衣不失。谓上失者。是情碍也。属主若多情必不一。故有碍故。多论重舍者。谓是楼阁也。辨相可知。云上至元者。问。上来如许衣界总是同分。文中何故此言四分无文。答四分虽具有名。然于辨相是无。皆引外部类例而释。以为允当。故知此言无文者。是无辨相之文也。若一向全无即同向下四界通。依外部故思之。

云八至余者。多敝露者。谓一面有壁。三面无壁是多(此二据西天<<pic>x43p0291_02.gif</pic>。若此土即不尔也)。若此堂内护衣。后面有壁。斋壁即是界。若前面及两头无壁。即斋詹际雨滴内中影覆处为界。库界者。约明内以辨衣界体也。

十一阿练若界等者。兰若无界者。然谓迥空野。无有树林。若有树处自成树界。若尔何故律文。约八树中间等耶。可引注文释。通云。假以树量大小也。八树中间者。今释空处。不知几许为界。假用树量。实非有树也。七十有余者。明此律衣界八树七间。计有五十八步四尺八寸。兼势分十三步。合有七十一步四尺八寸。故曰有余也。

云次至用者。道州井水。此曰当律名相。俱无全引他意。共成行事也。

云十二至不失衣者。十诵弟子为师持三衣在道行前后去师。遂即值明相恐失衣。白佛。佛问。相去几许。今量之得四十九寻。佛言不失过是则失。僧祇道中卧等者。亦准前文例解(玄记至此二错)。

善见等者。此谓衣在界内疑心。谓在界外。不虑失体故。不失受法也。律云。失想界外为言者。钞主简异。谓律开缘失受无罪。夫中衣实现在忘起想心。谓贼持去出于界外决。谓失体作在外心。所以失受。今则不失疑心。恐在界外。不虑失体。衣在界内。冥然不失。明出不犯。若弟子夏未满者。宝云。未满五夏。不离依止非。谓安居未满。谓此弟子本无离。师之心。以贪法味。以法如师。故开无离。师罪师衣。在界外故。得离衣罪也。

明了论等者。论云。善解三衣六怜愍诸比丘。故有六因缘。离三衣而不得失衣罪一。僧羯磨所作。此有二种。一迦絺那衣。僧和合所作。二为远行及病人。僧和合所作。此二并由和合作羯磨。虽离衣无罪。今合此二为怜愍。二依他所作如布萨界。有二种羯磨。光结布萨界。后结摄衣界。极大三由旬。令用量也。三不离所作者。以波阇延楼。及剡浮树楼。高千由旬。雨水滴所及处。是楼树界。以此例余楼树亦尔。四垣墙所作。谓伽蓝及舍中转车方便所显。如后释之。五露地所作。如比丘行路四十九与度处相对覆地。直身申臂斜衣各摄一角各相及。许不离衣。两人相逐。一人担衣。或在前后忽觉夜晓看前后担衣人相去远。心疑未知失不。即语持衣人令住。自亦住令持衣人倚处一寻一[打-丁+(林/之)]。亦弓以弓量度地。四十九弓地。齐此为限。更取三衣最长者。斜牵两角。彼时覆地。直身以脚际向弓头所及处向此人。人亦覆如前人。若相及不失衣。住处时节。所作处度。谓阿练若时。谓夏安居中住处。又恐失衣。佛令以衣寄余处。亦夜得离衣宿不失。转车者。当第曰垣墙怜愍也。了疏云。言转车方便者。比丘出界值明恐衣行至寺门数步。不知如何。佛怜愍故。方便开之。令取一杖。以随伽蓝用。何等为四相。或堑或篱墙等。随其高处。将此杖量之伽蓝。若以堑为相者。其堑必有大小深浅。若广与浅量广为量。若狭与深取深为量。若篱墙为相取最高处量之。若四向总佉浅。即随界边有树等。取极高者。用杖量与取高处为量。乃将此杖一头量车中央一头出车外置。明相出时身至之处寺门边相去之间回转。此车若杖头及墙院令此人住昨日处所倚便转车。若杖头拨着。此人则不失衣。不及此人。即失衣也。于第六中后有二。一大小便难。二他加行难。不失钞文。自引了疏。解甚分明。觉者可委也。

云十三至等者。州界者即诵也。水中可居曰州。即今水中沙洲之类。

十四肘者。正辨护衣界体。计曰步一尺二寸。有人来往者。王及作乐人女人等。是碍即失衣。故水界者。谓约浅水以辨也。钞初引见论。据水为言。与陆地别。衣在岸上。身入水即失。次引祇文。正明浅水。在此水中。不妨行李故。前后相去。得二十五肘不失衣。是护衣界体。计有七步半也。若船上入水即舍者。衣在船内身入。水中即。失此亦据深水以说也。井界者。或置衣在井栏。傍四面。各取二十五肘。计七步半。以为界体。或井内但齐内面为体四面。更无二十五肘也。要须渑连。方免其失。[宋-木+(三/日)]𡧮例之内外可委也。教仓也。

云此至是者。结也。大小如上者。谓上十五种皆据护衣界之正体如僧村二界。以四相为体。树界取日中影荫及雨时水不及处为体。乃至井界取二十五肘。或井内为体如是大小。并如上文所说。若准四分加势分者。谓随上来自然体外不论大小。一例加浮势分钞引律文是也。即曰面各十三步。

云诸部无势分者。谓四分释僧界。即无势分。自然衣界总有势分。准此文独有。若外宗衣界。并无势分。但齐戒体。体外即失。如祇文寺。门外不提户钓。即失衣等。可不例解云善至会衣者。同既云。诸部无势分。见论之中何得有耶。可引钞释云。差见中无也。若尔何故。彼云约不健不羸人掷石落处等。岂非势分。更引钞答云。彼有掷石之文。别为除事等。谓掷石虽同所为事别<<pic>x43p0292_01.gif</pic>。彼文明盗戒处所。谓兰若聚落。俱是盗处其中有物盗取。即犯云何聚落界。谓取不健不羸人尽力掷石所及处。取石落处。不取石势转处。斋此是聚落。四分中。但言掷石落处。不云不取转处等。文非明了。故不取之。见论虽为余事。与文决了故。取为准也。诸师评云等。往古诸先德。咸共评论。可有十三步也。十五自然通著者。谓此将一十三步。通向前十五界体。四面而着。虽人衣互出在体外。犹是十三步势分内。亦未失衣。必在十三步外。即成失也。准不通法界者。谓择衣界。即不通势分。但心于界体。必须入须手分。即成会衣。若但在外。亦即不得也。所以尔者。首疏云。有法故无。无法故有相。疏云。开不重开本结衣界。犹是一开。若加势分。大成疏慢。故不可也。

云僧祇至易重者。此文为谈上来法界无势分也。准祇云。比丘着上下衣入聚落有女人语比丘言。今夜欲供养形像。当助我料理。比丘助日没故。欲还殷勤百宿。余如钞文。以门屋梁界内者。谓既不得入。但住门下以手提梁即不失衣。以门有南北梁。连于门下。与衣同界。因作四句。一舍衣不得罪。谓至异处宿远舍衣借衣时故无罪。二不舍衣得罪。至他处宿。但借衣持。不舍本受者。明出后还他衣不舍受法却受。是衣得坏威仪者。三亦舍衣亦得罪。离宿犯者。以轻易重。四不舍衣不得罪。衣不离身。今钞文前段当初句。后段当第三句。思之。

云若准至犯舍者。谓虽作此投梁内手门孔中。约内无碍方得。若有三碍。不免失衣。外护不成。若有三碍衣随身也。及界外事者。水陆道断急难等缘。名界外事。故开怒舍。若不作上三事者。一谓无三碍须至掷石及处。二有情染二碍须手捉衣。三若有隔碍要须遥舍也。

云上至中者。戒疏云。僧村四相周𢯅是强。树车共界体约不立。余十三界。各不相择。故云诸界相望不论强。初然其兰若一界最弱。傥有树车。来此言处。果若之名。亦不显矣。若将僧村二界。互相望者。玄云。强村僧弱。何以得知。故结衣界云。除村村外界。若无村时现结怒除。若现有村现除怒结故知村强也(已上取文)。淮南亦云。村强僧弱彼择曰。若三五僧。在俗家中。但名村界僧界不起。才有俗人男女入来伽蓝中住。便有村界起。所以律文令除村也(与前解意同)。法宝云。上之二说俱非雅当。且如俗人。入伽蓝中。露地住时。有何四相。名为村界。今约义明。但为结人。男女在蓝。障碍取衣。不得自在。非是别有村生。律文假令除村。亦是除其妨难。何处有其村体。以此而量。故知。僧村二界相望。并无强弱。思之。树下有车界等者。乍观此文。似有强弱。以树下有车界占。即车界强车外有树。被树界占即车弱。今钞意。但取不碍义边。是无强弱(此释有理)。又树下有车。车界虽生。而无势分。以在树内故。不妨其树。却有势分。若车外是树出车属树。更无车之势分。若出树至车。亦无树之势分。若僧村二界下。明伽蓝势分中。若有树车等。界则衣树车界。护衣于树车界外去蓝边有空地。即平分势分。故云中(去呼)分势分。余皆例此可委。

若堂库有车船等者。谓堂库四面有障假有车船等。在中但名堂界。以强收弱故。若尔。前来树下有车。何故树不能择他车界。可引钞通之。不同树车等<<pic>x43p0293_01.gif</pic>谓车在树下及场上时<<pic>x43p0293_02.gif</pic>扬四面。且无障清收摴。是以两不相碍。如净地不周等者。引<<pic>x43p0293_03.gif</pic>例成上义。如伽蓝四相周便有摄食义。即须结净地。若不结者。有宿煮过。蓝相不周。段食在内亦无失。以无收摄之义。不可类解。若互错涉等者。谓库堂是强。能持车船。若余树车等。不能相枝。虽有文涉。但自是列界也。余如戒疏者。彼云。未显两相相接通成护衣。所以第三明于彼此不相收持。文云。此蓝非彼蓝。乃至此树非彼树等。虽互错涉别界所收也。

云第至种者。谓上具列六缘。此当除五缘也。有缘浮列七种者。泛广也。

云一至罗者。或对首心念者。或者不定也。有人对首无人心念住。文以轻易重者。非谓非法。开离衣一向无罪。今易离宿重提。但有缺衣之轻吉也。四分老病比丘者。文云。时有一比丘。有干痟病冀扫僧伽梨重。此比丘有因缘。欲人间游行。以此缘。即显衣病。互有不成也。注文三十已去名老者。玄云。多论文也。或准俗年三十为一世。一世既过当老位。大德曰。今约夏论。即俗年五十。可当老位不取。初解离衣法如疏者。是首疏。彼问云。离衣得几月。卷曰随乞长短。或乞一月极至九月中间。延捉一任当时。若中途病差。及衣轻限满等。则不许离。若准四分。得一月离五分得。前安居人至来年四月十六九个月。后安人得八月所以。尔者。以夏中不许游行。若准具论但以病差为限。又上所离衣。是僧伽梨。非下二衣(准此四分)。若依五分多论。开离七条。由入聚落。须大食故。五条常彼一向不许同离衣为约。得法日以论为约。离日以数答。但从离日而数也。余如文。

云就至会通者。前三得曰法离者。谓第一别人作法对首心念。二对僧老病等。三对处结不失衣界是也。后三无法离者。第五王路隔塞。六赏劳。七五分僧俗六夜兰。若何可知。得罪分别等者。初判一向无罪。二重明第五失衣不失衣。谓难忽生。隔不得会。既不得会。心即忘却会衣法式。不得往持。即断故失。不失如后者。恒怀顶受念念不断。思静即会。即不失衣。故指后开缘中也。明初在一向无罪中辨者。据其难缘。纵使忘断失受。非情过故。一向无罪。问。不料简第一缘。答第一一向是罪。以轻易重。故不料简也。对僧作法有缘时在者。病在衣重迦絺那衣未舍。是有缘一八九五月。是时在也。限满者。假使有缘为时限满。故失衣得罪。余一一准思者。除第五三二文中。明忘在外三缘。是余一一进退。皆准于此思也。知而会通者。思与。若知通舍前之三种。余不繁录。

云律至诸部。别辨不犯也。此谓失体者。四分五分失相无罪。谓决心作贼持去之想失。其衣体然衣实界内想心。谓失即失受法。即是舍心无情过。故衣不犯舍。善见言不失者。师主疑心恐在界外不虑失体。故云此谓失体也。不同见论之中。体法二俱不失。以弟子将衣。先入界故。前言失受事隔不知等者。却牒料简门中。五中隔塞。或忘断故。失衣文也。既彼示同此难。何故言失钞。通云。事隔不知。知正辨所以也。事谓难事。彼此事隔。不知思会。经明失受。由是虽故。不犯舍也。此即恒思会护。但取会无由。虽则经明。不失受法。前指不失如后。正是此文。进退者。律文之中。前明犯相。后明不犯。进向于后。即是不犯。退却向前。即是犯也。前无非摄护之人。比类二碍。退就犯位。失衣犯舍。若恒怀摄护之人北其二碍。进就不犯。失衣无罪。又有不立染碍等者。叙古也。古云。据其初缘置衣在俗女处。往取形露招讥。岂非情碍。此不通诸部者。破古也。十诵文中。具有染碍之义故。

云问至之者。如文。

云且至之者。广如注疏者。彼问云。如或开缘何分勤惰。答诸界相开。并为奉者。必有惰学根本。非是通开。羯磨疏中。衣食二缘。广有成敬。自余物略仅知与已。

云月至三者。释名者。开齐三旬悕望得之名为月望。此是所防(云云)。

云此至界者。但三衣是上根人也。畜长下根。不在此例。故云不须此戒。

云亦至犯者。列缘也。一故坏三衣者。新衣不开。二财少不足者。若衣财足。亦更不开三为换。三衣者。初戒不开一月明。须为作三衣。以贸故者。四不说净者。若说净无过。五无犯者无缘。注云。同长衣即失夺烧漂也。六过限外犯。末过无失。如下广列。

云此至长过者。初十日随得作成。若不成衣。至十一日犯故住。或云。若十日中同衣足者。截割不者。至十一日。随衣多少并犯舍。同衣者。布与布同。绢与绢同等。第二位从十一日。后随日得足须成不成。足者。明出犯舍。若未足无过。第三位第三十日。一向限之者。戒疏云。无论得衣。俱同说持。明日已后。更不开也。既云俱同说持足。则加法受持不足且持诤说(不同顺正约不得说净名一句限之也)。

僧祇等者。谓点净也。庶行(尺庚反)急竟者。即疏疏行针贵在急了。或云粗行(户明反)隐竟。即粗陈作行位也。今取上解。约当日须成。是急义故。此律下可知。

云若至也者。明三俱故。欲换三衣。各开一月。即将九十日。分为三位。有通求别求。若通求云随得衣财足。即作者。初十日常开(如上)。二从十一日。至八十九日。为第二位。随得足日。成受持不者。明出犯舍兼染余未足衣亦犯。若全未足许向后求三第九十日。若得作成。受持不作。至明犯舍。同前一向限之也。若别求者。标心乞□。布作五条。紬作七条。绢作大衣。亦如上作三作(云云)。同体未无犯。若足便须作成。若不作成兼染。余财亦犯(云云如上)。非正替者。恐人疑云。此是三衣财体。无长可防。何以犯耶。今云现有三衣。在此未作衣成未能替故。衣若不作成衣受持。即为长物故。

云余同长衣开者。净施遣与人失夺五相心。及迦提等。八缘开不犯也。

云取至四者。释名者。虚心送与领纳属己名之为取。离七世族。故曰非亲。尼者简下二众。衣者唯五衣也。此是所防(云云)。

云具五缘者。总标犯缘也。云一至无犯者。如文。

云五至俗者。虚心送与领纳属己名之为取离尼自与使人受。二使与自受。三使与使受。四自与自受四句皆犯也。既云与人何简道俗者。破古人也。古云。尼五衣外有长衣得施。下三泉不得与僧施受俱犯。今破云既云等(云云)。但使大僧先无求心得受。又据或是受持五衣。今此所施后是长物有何不许。

云律至不犯者。注文。一高祖者。七代最尊故曰高。去身四代。高祖姊妹。即高祖姑。女即曾祖姑。二曾祖者。去身三代。曾祖姊妹。即祢祖姑。女即祖姑。三称祖者。父𠪄曰祢。法宝引俗礼云。祖已后为立庙。以栗木长尺二状似书筒。于上提官衔号为木主是在庙中四时[水/王]飨。今翁之姊妹即姑婆。女即儿姑。四父五己身。父之姊妹即师姑。女即己之姊妹。六七可知。问夫论世代。合据男辨。所以约女以明。答凡明世代。合约男辨。今辨戒缘。须依女说。此皆亲尼不犯也。余可知。

云使至五者。释名者。驱役外尼曰使。非亲洗濯秽服曰浣故衣。此是所防(云云)。

云律至提者。问浣染打等三各别。合分三戒。何但制一。可引钞释通云。浣染打实是三戒(此明离意)同犹一衣生者(此今意也)。谓相由致犯用浣故染。由染有打也。此戒业重者。重互两解一。一上声呼。如下钞云。即今弟子因交致染。故二云平声呼如下引律院染打于一衣。上结三尼萨耆。即重重犯故(僧正)。

云五至戒者。如是互作五句皆堕者。一令非亲浣而亲洗。二令非亲浣。而亲非亲共浣。三令亲非亲共浣。而亲自院。四令亲非亲共浣。而非亲自浣。五令亲非亲共浣而亲非亲共浣。五句并犯。或有畜尼弟子者。是檀须弟子。非谓依止。以尼通依僧故。余如文。

云三至吉罗者。自与使与四句皆犯者。一自与尼使人受。二使与自受。三自与自受。四使与使受。四句虽殊。皆尼目浣故结也。准此无重犯者。古云。一衣之上无浣染打三尼萨耆。所以尔者。谓才浣竟此衣即是以犯舍也。假使尼更染打亦但结吉。若于三衣之上。即有三罪。谓准十诵多论之文。无重犯故。一衣无过。有重犯者。今师释也。今云。此本是清净无犯之衣。比丘将付尼时使语彼云。与浣。浣了恐色脱。即与染。染竟必致即以打。如是一时落彼彼作未竟衣。未结犯不成过。衣三事毕时三罪顿得。若令作三。但为作二决心罢者。衣得二罪后忽更打只得吉也。若但令染与不染打。此得一罪。后重染时成有过衣。亦但吉也。使尼湔者(子先反说文曰半洗也文音浅)。谓使尼湔处有罪。余不湔处虽无罪不可割破。且将合舍。

言五至罗者。比丘尼萨耆吉罗者。谓先令浣故提。未净重使浣故吉。云不犯等者。如文。

云从非亲至六者。释名者。以非七世。故曰非亲。未入道众。称之为俗。彼不请召。但自求不见。故号无衣。此是所防(云云)。

云多论至弥者。制意也。是好非好者。谓持戒破戒也。实好犯堕。是自代其功不好。云好是诳委他得物犯重。注文无戒沙弥者。谓无十戒也。以十戒中亦不许捉宝故。

云具六缘者。总标犯缘也。云一至犯舍者。非谓迦提月中开从他乞者。释疑故来恐入疑。云迦提赏劳用乞。何故要须失夺烧漂方开。钞文简滥。故云非谓也。必是无少交不济冬者。谓约贫乏总无长财。即开迦提月中乞衣。若有长财。亦不开许随量。乞衣者。随三夜量。夜量外不得。更多贮畜即是贪故(顺正记十三各随重乞不准波句通违篇本)。四肘者。七尺二寸姬尺已上可知。寒暑相者。冬月着生等。方便说法者。<<pic>x43p0295_01.gif</pic>规前利。故缘中一条者。衣曰缘中一修也。

云五至中者。如法治者。玄云。通轻重也。此是僧物虽开暂用。今不还僧须衣夷法治之。非吉罗也。如杂法中者。诸杂篇中彼有通贼方法等。

云律不犯至罪者。通前五缘者。四分开通中夺失烧漂。曰更添五分衣坏一缘成五也。非法求施施非法求二俱犯罪者。谓邪命乞求是非法。求施俗人知是非法。故与因结施物成他业果。若俗不与僧。但有心未成果也。亦要此解记中引七百结集。文太繁不叙。

云过至七者。释名者。失三受三。名为过分。从彼与受。乃曰取衣。此是所防(云云)。

云六至知足者。五过知是者。古人失三受三。即是知足。失三受四日。是过知足。今师师失三受二失二受一除。则别求失一不得受。今失三受三等。即过知足也。尼五衣例此六领受犯未受无过。

云律至别处乞者。如文。

云四分至交犯者。前戒为他不犯等者。简滥也。前戒自为己即不得。若为他不犯此。或自受得衣与他故。犯由情謟故。若尔既与前人。何故自犯。答假是为他要自受了方与。故入手时。即制与犯不犯者。钞文存略。若知足。若减知足。若依细薄不牢二三重作。不为失故施。一切不犯。

云劝增至八者。释名者。数遣。答缕名曰劝增。随缕与直。故云衣价。此是所防(云云)。

云论至犯者。虚心辨价者。灵喜之心。不从他乞也。余如文。

云四至指堕者。戒疏。问云。劝增戒中一缕便犯。乞衣戒中四肘方犯。何故不同。答本施主无心乞肘。任其多少。恼义是微。故曰肘犯。劝增之中。虚心限约不定。今乃嫌少索多。[企-止+立]恼之情最重。不问多少。同犯罪也。

云律不犯等者。如文。

云劝二家至九者。释名如前。

云制缘至得者。制缘同前者。制犯六缘同前(云云)。劝令二家为异者。谓前但一家今二家。劝令共作一衣异前也。除残文义。如戒疏述之。

云过限至十者。释名者。越三六制名为过限通迫净主。故云念切索衣。此是所防(云云)。

五至犯者。四过分索者。若准律文。三语六默未犯过即犯。又见论云。纯语往索齐六不犯。过六方犯。纯默十二未犯。十三方犯。语默相参。九反未犯。十反方犯。如是类知五语二默。七反未犯。曰语四默八反未犯。三语六默九反未犯。二语八默。十反未犯。一语十默十一反未犯。全默十二未犯。十三方犯。以一语破二默也。问。默然索者。可住几时。答祇云。如人入库取者。着店上顷。又如褁幞物顷。便须去也。见论又云默者。不得语。唤坐不得坐。与饭不受。若请说法问义总不得答。彼若问。何故至此。答居士自合知之。

云律至不犯者。即相布施者。约本施主说。非谓净主作此言。思之。应以侍者。随净主所期之时也。波利迦罗。此云助衣身也。或有难云。匆切索衣戒中。有净生生者。且净主因畜宝始有。此既未制宝戒。何故有净主耶。答此戒理合在畜宝后。但为结集家。或翻译者。安布错也。思之。

云乞至十一者。释名者。梵云高耶僧悉呾利。此云野蚕卧具绵。损命求作法衣。此是所防(云云)。

云多至故者。制意也。如文。钞阙具缘。戒疏具五。如别具列。

云四分至自入者。若杂以毳者。字林云。细软羊毛。又尚书云。鸟兽皆有三种。一大毛谓之羽。二毛管。谓之拔台肉小毛谓毳也。劫贝者。树花也。戒疏云。若据前缘。至养蚕家乞绵。看曝招讥。今论杂作纯野蚕。以疏说亲。俱令斩舍。憍奢耶为丝中诵者之名。是绵名养蚕所得也。如秦地养蚕法者。如此土养蚕所得。彼无丝绵两异。但总名绵。准如此间。则有两别。乞之皆犯舍。故下文乞缕是其事也。卧具等者。多论云。三衣总名卧具。古人云。此相难识。今师实相此是袈裟。但以三衣总号。此土先无闻说。以绵作僧伽梨。此既本无。不知何物。而广长有相。因被于教。故以翻之为卧具也。或云敷具者。三衣名也。多论六年卧具正是三衣。若非三衣。云何乞法黑白卧具。并同此也。外国亦得作三衣。只为乞得。故犯舍。若他与离煞者手。即得杂一毛便等者。取憍奢耶。如一毛长杂余物作。即便犯也。若用憍奢耶衣体。作纫处。揲垢腻处。是羊毛细揲。是憍奢耶。乃至经䌧交迦穿杂。并是犯也。非悲不破戒者。虽离煞者之手。元是损生之命也。若受之四等之中阙其悲愍众生之心。被非煞者。不乞自施故。不破戒也。今有一方禅泉者。续高僧传说。衡岳思大师。徒众在山。皆不着绵细。捣然夫以为絮。将布衭之用疑寒也。

云以至吉罗者。乞茧自作绵无罪者。谓是几了熟茧。此家无蚕不是自藏了者。比丘乞得自作绵不犯为责。有虫吉者。虫虽已死招讥结吉故。云律中至罗者。如文。云不犯至疏者。若得已成者。谓前人蚕家乞得作成施我。我不自乞作无罪。仍斩也。余如戒疏者。彼云若得已成者。亦须齐斩。此言甚切。云何可通。如五分他施已成。亦犯舍。十诵。若得已成受用不犯。有释云。但是部列不同十分诵五。若得已成者。下列灭无开文但道斩坏。如何舍制与用他开疏。又问。既云非法受持成不。答如律通制。但云五大上色不成受持。至于财体并无得不之判。今准央堀经文。僧绵成施持。或人莫受设受非悲不破戒。据此斟酌灭有余义。非急不录。

云黑毛至十二者。释名者。乞黑羊毛作三法服。此是所防(云云)。

云此至等者。此四卧具者。绵黑日六年四卧。或并是三衣。总号昔人疑之。至今未决者。义净三藏云。敷具者。谓是卧褥。一则织成。二则布体织成者。氍氀之类。布贮者。乃是𣒰褥之流。昔人闻此言之。至今疑情不决。相疏云。此相难识也。僧祇已下。引文证也。谓四分文中不了。但云卧具不言袈裟。致此疑怀不决。今引祇文栴僧伽梨迦郁多罗僧安多舍尼师坛。亦云卧具钞。越中间故。云乃至用除疑。故外难云。此四并是卧具。何不同前戒首之戒。不然则在后昔戒之。而于此戒中定之。玄云。古师见律乞为卧具。谓是卧褥前。或是绵疑稍薄后二。是毛不异于此故。于此中定境。后乃同收。前衣名同。相从总述。更有异解不正。云四缘至如且者。一纯黑毛者。非黑毛是阙缘也。僧祇云。谓此毛大贵一两直二三全钱。其体细软。触人眼精。皆不泪出。甚为难得。出四大国。一毗舍离。二弗迦罗。三刹尸罗。四难提䟦。陀国时人。往彼求此毛。或得还。或死不返。诸比丘多求令彼家破招世讥也。二作袈裟诸比丘求此作三衣坐具。准除漉囊。是开缘也。如上者。如上或自作敬他。作成犯舍不成者。自为他作犯吉等。云不至犯者。若得已成者。戒疏云。不同前或假得已成。犹令斩坏此开故。无文令坏。若截割坏者。注文自释云。无作[搬-舟+(士/日)]割。谓本作时拟坏故。若本无心坏作成。即犯也。若细薄叠作两量者。注文自释云。无意后得。戒疏云。细薄重披。谓初虽是细贵拟后作。粗贱者。相揲重叠与披。即非纯黑不犯。准此即是。元意待后。付得故者。初作纯黑未为犯也。摄热巾者。谓食器热。以巾褁手捉也。

云白毛至十三者。释名者。白毛三衣是所防(云云)。

云因至犯者。因缘者。黑白虽殊。俱非应法。讥呵义等。故曰同前也。佛制参作者。诸比丘亦见前戒不得黑故。便以白毛作之。因制三毛参也。不依敬参是以犯故。

云五至犯者。列缘也。一三毛参作者。外难曰。此列犯缘。今既依教参。何得却犯耶。法宝为通此难云。据理三毛参作是不犯缘。今可加不以两字。即成犯故。外难曰。既不以三参作。将何而作。若纯黑犯前戒。若纯白犯此戒。初缘若纯尨即无犯。今云依制参作理非可犯。因制参故。便有拒违。向下自有增好。灭恶一缘。即违教犯。今须存此正是犯缘。不须加添。不以二字。思之。四增好减恶下至一两者。欲明增减。先叙相参。如戒下文云。应用黑半毛三分白四尨也。假如四十两毛。用分为四。言二分黑者。二十两黑毛也。三分白者。十两白毛。四分尨者。十两尨毛。此谓四分泽津之人。语少不了。今准五分云。应用二分纯黑羊毛。第三一分白。第四一分尨。证知前来二十两黑毛白尨各十两也。今不依此参。致有增好减恶。谓黑色增一两犯提。约体贵重。故白毛增一两犯吉。体稍残故。尨毛增之。全不犯此耳。脚上短毛体极贱故。问。三毛俱参黑既体贵何故制以二分其数却多。答戒疏云。就同制或故黑多也。又黑色虽贵顺法服相白。是结服所以不多。尨毛粗短多即无用余文可知。

云减至十四者。释名者。作三法衣制有年限不得违越减于六年此是所防(云云)。云六缘至犯者。如文。

云僧祇至不成者。未满六年不得。更作者。谓外三律中。但未满六年。假舍故者亦犯舍。四分不尔。如下开缘中明之。白羯磨众一一不成者。谓作白不成。作羯磨不成。众僧假和合亦不成。故云一一不成也。云四分至一切得者。别开不犯可知。云不揲至十五者。释名者。剽名即是(云云)。

云五缘至犯者。若有心以故者。揲作成亦未犯。若无无揲心作成即犯也。

云此至不须揲者。后二俱句准知。谓作故如量。两戒俱持。作新过量不揲。两戒俱犯。随十种衣通得者。谓憍奢耶。劫具欲婆罗等。随一皆得。

云津不犯已下如文。

云持羊毛至十六者。释名牒钞(云云)。

云四缘者。总标犯缘也。

云一至第四者。此戒犯缘具四。今依戒疏科分二。初前二别明。次后两合释(云云)。一是好羊毛至第二己物(此前二别明也)。今释中。二初前标。后举依他部。略明二。四分下广行。当宗辨三由旬。及过犯之相(此依搜玄科钞文也)。自持至第四者。此谓前标三自持也。后举第四中间。僧祗略消二缘。上半是三由旬重担俱犯。即是过限故(云云)。齐九者。三人各持三总计九未犯重担。即过犯第四缘也(已上正释竟)。或依法宝科为前三。令辨二。第四下别释。第四所以注第四。两字者。一为简下四分。二为解上僧祗(此释违疏文益失钞意)。云四分至亦吉者。不得助持者。自担三由旬竟使他持于限外。更助他得吉。若五分但听持不许须戴背负也。若持余衣者。恂遮罗叶草。余物者。戒疏云。帽巾等吉也。云若至不犯者。毳装(去呼)者。字林云。细羊毛作也。雨中披行。古来天子大夫服之巡行邦国毳绳者。以毛为也。除处毛即耳脚上毛也。准此亦是未担之前。若曾担毛三由旬竟。更持上诸物。亦犯吉也。云使至十七者。释名牒钞(云云)。云制至中者。犯缘具五。一是比丘尼。二是非亲里。三是己故毛。四自己院染擗。五竟犯。余如疏中者。首疏广明姨母女人来。至佛所。但亦不坐。恐招讥等(云云)。如彼。

云畜钱至十八者。释名。贮用属己名畜情所珍玩为宝。钱有八种下文自须。此是所防(云云)。

云多至故者。制意如文。

云宝至罪者。八不净财者。标意也。且因等列数也。

云初中至经北者。次如上不出佛经者。谓经律论文。虽则通云八不净财。须其过患。不应受畜。无其一二之次第。今上所列。初则田宅园林。最后及诸重物。引是古来先德。如是安排前后。故云不出佛经也。

云二明至正解中者。玄云。释迦一化凡所制戒不对俗。明唯斯一戒。对俗人制。佛告大臣若见受畜如此物者。当非我弟予。沙门四患即此戒是者。经谓涅槃等。律乃诸律。佛造大臣。日月有患。曰不明不净不能有所照。亦无威神何等为日。谓阿修罗烟云尘露。是日月大患沙门。亦有四患不明不净不能有所照。亦无威神。云何为四。谓不舍淫欲。不舍金宝。不舍饮酒。不舍邪命自活。是名四大患也。所以大患准曰者。庄严论云。酒为放逸本。淫为生死原。金银生患重。邪命断善根。今此四中是其一患。故云即此戒是也。

云。二明至开畜者。禁重如后所明。如此文后引涅槃十余处文。皆极数破。不令畜等。律中事在小机等者。住着小机。名为事在。未能无苦。故号小机。先须安身。然后进道是意狭也。容有开文。意摄劣故。

云第一至得受者。别人不开者。即显僧得受也。向下引文证成一口。小房有资道。要容身小舍。别人许之为有资身长道之要也。

云二至说者。如杂法中。指下诸杂篇中僧地上种果业得一然之类也。

云三贮积数帛者。标也。

云昔至㴼者。举世梦传者。举遍也。梦虚也。余文可知。

云僧祗至法者。安囊服内者。意证上文三十六硕是虚说也。

云四至畜诸童仆者。增一至哉者。欲过罗刹等者。经曰梵志将女施佛。佛不受之语。梵云。已受汝意。但吾以离欲故。不习欲法。时老比丘摇扇扇佛。劝佛受与我。佛呵之。告老比丘言。汝过去世曾为罗刹女或。今更被此女所迷。譬如有人取罗刹女纳为其妇。其罗刹女生得子。是还自食之。食子既尽。复食其夫。爱女亦尔。煞慧命。故终堕地狱也。余文如钞。

云僧祗至如是施者。彼云。萍沙王来见尊者。自泥房因施民二百不受至于聚落。内百姓情欲供给要持五戒。终身即受善持五戒。自然得免淫欲。故守足。园寺五百人者。彼云。佛在王舍城。萍沙王往彼精舍礼佛。因问大迦叶今何所在。诸比丘答云。在耆阇崛山上踏泥。王遂往问。何故自作。答曰。谁当为我作。第二度来亦如是问。迦叶云。王频有此言。但不见与。时王惭耻遂问左右。先有此言否。答有。王问是何时。左右云。经今五百日也。王遂下山。时有捕得五百群贼到。王问其罪至何。臣言其罪至死。王问贼汝能随我语不。贼言能。王遂令与诸比丘作使。大臣白言。此是贼。能偷比丘衣钵。王言我有方便。多给田宅。倍与饮食。彼必不比丘也。离竹园寺不远。立为净人聚落等。施非法语者。即行主排说之词。花言艳语之类也。

云五畜生畜生者标也。

云律中至尔者。如文云涅槃至同者。刹利居士。皆入阿鼻者。谓不能斋食常住物故。善满五人得受者。谓五人能辨自恣。并边方受戒。佛法根本。令三宝不断也。大集亦同者。彼云。若一村一林。有法师等。如僧网篇说之。

云四分至得者。如瞻病法者。彼引僧祗。道逢病比丘应求车乘驮载令归。若病笃无所分别。不问牸牛草马等。故知病轻能分别者。即不许也。无病不合者。遗教经云。比丘骑乘车马一日除五百日齐含利弗。问。何以故。佛言比丘违禁法律人见生谤令他获罪。老病即开。开船上不犯也。

云六至解者。末利夫人施僧布萨饯等者。十诵云。佛在舍卫城时。末利夫人。为听法故。到祗洹中。问诸比丘。此有几僧。答不知。以此白佛。佛令行舍罗数知数故后。即施饯比丘不受。佛言应受准听受义应付净主也。杂含等者。律文如钞(云云)。古云。此是资要无过故听受宝。但不应自为身受。若反前自为身。即不得钞。钞意不然。此云得受者。谓得受竹木。非谓钱宝等。注文者。若疑四分言中不了上有杂含经文。亦自分明。须木直党木乃至须舍亦<<pic>x43p0298_01.gif</pic>人。若得为房舍受舍钱者。何须言其直党。余如正解者。指下解戒本中明也。

云七至得受者。重物者。或体用俱重。如床等二。体轻用重。如被褥等。氍数三肘五肘净施畜者。此约[彰-章+丰]者。有袈裟量故。过量厚重者。即不开净施铜拻(过反)。可知云八至主者。若得金宝咒愿已还主者。三解。一云咒愿施主已还付净主(此说今非)。二搜玄云。还反本施主。为贸净物。非为永还。法宝云。还反施主须得。不还不得。令他贸净衣物。以文中一向不开故(任情取舍)。

云涅槃至依者。说轻为重者。谓丰时禁约。说重为轻者。谓俭时开听。观知我等弟子下。但明一衣。是说轻为重义也。钞文从若诸已下。至依止已来。此明四依也。初据有人供给。则不听畜。二无人供给。饥馑时即听。丰时不得。三虽则饥馑。能护法者则听。不护法亦不许。四虽护法。净施则听。不净施不许。如是四法下。结也。我为肉眼说者。以肉眼不分别邪心。今为此辈说此四依。今验邪正。若有慧眼。即月解分别。何须用说。若有三藏等者。谓毗奈耶等(云云)。云又至要者。此汶钞文。是和会二经相违文也。十轮云。破戒比丘亦须礼敬。涅槃经文。制令不许礼敬。二俱是大乘教文。因何相违。钞文灭云十轮据不知持犯者说。反显涅槃约知故不礼也。亦不相违。又涅槃尊者。再释也。以此经穷尽法厚终极之教。令不礼敬破戒之徒。可以依义用不亦得者。谓不用依十轮经文。据不知持犯者说。亦不因十轮。亦是经正翻实录。何故不用依之亦得。可引钞释云。以护法故小小非要。意道。涅槃文以护佛法故。是大事。若比丘受畜不净之物。自坏坏他。必沉恶道。<<pic>x43p0299_01.gif</pic>大事。今若折拌。令彼不作是护法也。十轮经文。但以袈裟因缘。故令礼敬。是小小之事。非要依也(非由不也)。

云三至了者。如文。

云四至无罪者。受贸轻重者。标也。若以此八贸衣犯舍者。钞文全依首疏辨也。彼云若以八不净物贸十种衣。犯舍堕故(搜玄对此广明。古解与钞全乖。略不叙之。或有于此便论今义。亦未要预述。至下文自释)。以衣得亦绵氀亦舍者。首疏云。以十种衣贸八中。六七即残。及氍氀犯舍。余六但吉。若以衣宝相易堕皆。以衣贸宝宝贸衣得堕。若将衣宝贸余六种吉罗。约此六种自相夫贸得吉。若以此六贸衣宝二种亦犯舍也。此谓与俗争价等者。正明结罪之由也。谓指适来提吉二罪皆约比丘。亦不合与俗人争价增减以结。此合师正解也。问八种俱是争价增减。何故结犯有于重轻。答。田园奴婢畜生等。不应舍法。体又微。但吉。二宝应于舍法。体复贵重。故不犯提也。若五众但吉。亦据争价说。此释不违钞文。不同古记繁杂。思之。多论等者。玄云。此文因便故有。谓犯舍钱宝贸得新衣。不知此衣犯不。故引多论说净钱宝。与犯舍钱宝。贸得新衣。作三衣。百一物。并不须说净。月百一外成衣不成衣。并说净新得过无。若犯罪悔僧中者。畜钱迦吉对首忏。先畜宝迦违净法提。应僧中悔已。贸财作百一物。不须复舍。已入净故。若百一物外法衣一切说净。

云正解戒本者。是上义门。今当正解。

云此至便犯者。文言手捉别时意者。古师云。此戒为畜故提。后九十中。约直尔提。是别时意也。今云。此戒准约畜。后九十中。但据提。不论为畜及尔提等。此戒文中言提者。自是犯后九十中捉宝戒。云别时意也。列犯缘如文。

云此至滥者。准此失戒者。玄云。失受体也。谓顺敬即是佛子。今违教即舍法。佛既非师。则舍佛。乖六和义。则舍僧。既舍三宝。身则无戒(此持大过分也)。今云失者戒者。但据一戒。无表不清。举例。如畜猫狗一众无戒。不可众僧尽舍受体耶。思之。佛告大臣等者。杂含云。时有珠髻大臣问佛言。前日王集诸大臣共议。沙门释子受金银等。为是净。为是不净。于中有言。沙门不应受畜。有言应受畜。我时闻已生疑不知。此事云何。佛言若沙门释子受畜金银。得名清净者。五欲功德。应清净也。准此文意。谓世间五欲之境眼意色耳意声等。此五因贪故生。本是烦恼结意。不为清净。不名功德。今若沙门受畜金宝为清净者。上之五欲。亦是清净。五欲既非清净。反显沙门畜宝。实为不净。理非功德也。梵志书述者。增一云。昔有梵志名畜苦。从梵志师受学。既学通达。师为改名超术。受学既久。思报师恩。欲诣聚落乞物。偶诸逢婆罗门大礼论义。若得胜者。赏金钱五百金杖一枚金瓶一口端正女人一牛千头。超术自思云。诸物不要。若论得此金钱之类。报师恩德。不亦好乎。即往众中。有婆门多有皆慧。超术先以一问。问中合五百改义。举众了无知者。遂将上件诸物以赏之。超术云。诸物不须。唯五百金钱金瓶杖等。报师恩也。持物路行。逢人匆匆。定光佛出世。超术自思。佛甚难值。我今卒可持此物献。又乃思惟。我先有书。名为礼记。彼书中云。若如来者必不受宝。今贸莲花。以上于佛。并解发布泥。如来授记等(云云)。

云佛至除思者。剧者甚也。行商坐贾。才见少利。便博易之。沙门贮畜。要侍商价。更甚于彼也。信佛法烟云者。谓信知畜宝。是佛法之一患。如日月之患。患在烟云也。矜恃者。孔安国云。自修曰矜也。出此无贪无罪之言。排其法律。即是轻拨大圣也。一分(平呼)之利尚计者。谓分毫之利心亦计之。举少况多也。不及俗士高逸者。汉末魏初。青州管宰锄圃见金。挥锄与瓦石不异。王夷甫一生不言钱等。儒士尚尔。岂况高僧。而耽俗利。蟷螂拒轮等者。庄子云。蟷螂怒臂以当车辙。宁免破质于轮。问。飞蛾虽有投火之能之能反遭明之。表体法令可知。

云涅槃至油渍者。如文。

云四分至缘者。八种者。一金。二银。三铜。四铁。五铅。六白镴。七木。八胡膝也。

云僧祇至罗者。生色者。天生自然金不假因缘名生色也。似色者。似犹像似金之类。则生似是梵言。金银是汉语。或云金银生缘者。梵汉双举也。捉得提者。亦是犯捉宝也。七山者。标也。七举数。宝珍美也。一金者。说文云。金有五色。黄为其长。百练不变。久埋不生。从芊不改。西方所出也。二银者。白金谓之银。摩尼者。谓如意珠也。亦云无价(广如卷初)。真珠者。亦云赤珠。谓赤虫所出。即蚌蛛是也。珊瑚者。红赤色。说文云。石脂似树形。出海中。车渠者。青白间色也。马脑者。此宝形似马脑。亦云玉石。上之所引依多论。若准诸经论说七宝。大同小异。第三是琉璃。碧色宝。第四颇梨。即水玉。是五种取者。如下文五种受即是也。

四分是中等者。戒疏云。明舍钱方便。付净主也。钞文稍难晓。须细寻之。从若彼人取还直至掌之。齐此已来。据彼人不会比丘之意。谓言将物与他。不取顺受。却还比丘。彼既内心不解。即乖净施之法。故律云。即作彼人迷故。所以不成。物既现在。即作他物收取。令净人常护也。钞云。若彼人已下乃至受持之。齐此已来。此约彼人心中却顺解前来比丘之意。再来取此物。即令净人持与贸易衣钵受持之。钞云。若彼优婆塞。乃至持之者。此约彼人为比丘持物贸易得衣钵将来。比丘即将新贸之衣。依法加受也。不作净语得者。

云僧至之者。褁眼三施者绕也。欲令彼迷。方不记处故以。余文可知。云若施至须者。如文。

云多至弥者。僧中次第行者。谓如今时斋家行钱。即须言此不净财等。正明舍忏法则可委。余宝说净有二者。若内衣持钱宝来与比丘。比丘但言此不净物。我不应畜。若净当受。即是净法。若白衣不言。此比丘不语取犯也。

云僧祇至俦者。祇云。佛在舍卫国。时目连将专须沙弥。食后到阿耨池上坐禅。时沙弥见河边金砂便作念。今当盛取此沙着渗灌下。目连从禅觉已运通拟还。沙弥为非人所持。目连回顾唤沙弥来。答云。我不能往。目连问曰。汝有所持耶。答曰。身有金砂。告云汝应舍弃。弃已遂腾言者也。乃至老比丘等者。祇云。有比丘将一沙弥看亲里。路经旷野。中道有非人。化作龙右达沙弥。以花散上。赞言善哉。大得善利。舍家不捉金银及钱。比丘到亲里家。相看已欲还。时亲里言。汝今还去。道中之食。可持钱去市易所须。沙弥受已紧着不带而去。至中道。而非人见沙弥。在比丘后行。又化作龙来。左绕沙弥。以土坌之言。汝失善利。出家修道与捉钱行。沙弥便啼。比丘顾问。具述上缘。师令除钱。非仍旧右绕。以此缘白佛。言自今不听沙弥持金银钱。用此文证上。故不许舍与沙弥也。此犹讥类者。谓此沙弥捉宝罪轻。犹可治救。故<<pic>x43p0300_01.gif</pic>贡致责。令其舍之。罪重根除神亦置而不责也。池神者。祇云。昔有比丘。至一池边见莲花。不取手捉。恐坏生故。而但𭊴之。心中赏爱。池神呵责。比丘偷我花𭊴。须臾忽有野象来入池中皆折碎。池神嘿然。比丘语神曰。我暂𭊴香即见呵责。象今坏损何不厝言。神曰汝是沙门出家之士。合知法律。是以责之。畜类无知。何可为怪也。显戮者。如暂𭊴香尚致神责。况当违制覆罪不陈。清罪委知。无任同法。故云显戮也。颊肿之债者。百喻经下卷云。昔有痴女婿。至妻家羞不食。后为饥逼。盗食生米。其颊鼓起。妇谓之颊肿之患。问其因由。因报不语。妻乃白父。父召医人以火钻烙。颊穿米出。法合可委(云云)。

云律不犯已下。别开不犯如文。

云贸至十九者。释名者。贵物相易名为贸宝。此是所防(云云)。

云多至异者。玄云。此律不云求利。但言出家人不应。故古师云。多论与律不同。律贸得宝入手即犯。若用宝时。则得不应。宝体既无。将何以舍。故疏破云。昔人不立以财无再舍。罪不双结。今不同之。见金以钱买金而畜。初易贸后畜。缘相是异。何不双结。五种不同等者。疏云。贸宝七众俱犯。衣唯二众俗犯。二贸宝月。作教人为己同犯。除为三宝贸衣。使人不犯。三宝宝一制不开。自为衣则开。苏油相易四舍法不同。宝舍俗衣舍道。五还财不同。衣舍忏还本衣。宝舍忏后易净物也。但无衣食为异者。谓此戒但论金银钱。已下贩卖戒。衣食相易为异。

云五缘至前者。一是钱宝者。金银各三。钱唯一品。金有三种。一已成金。二未成金。三已成未成金。已成金者。钗钏等也。未成者。金梃是(不同[有]云金矿也)。已成未成者。铸写作器。未[羊*延]治者。银亦三品。例此可知。钱若据理。亦令有三。未成据未有文象者以说。既未具足。世所不行。即非贵物。故唯一种。不同金银三品俱贵。世所用也。思之。二互相易者。互结成句。则四十九。随一为须皆得七句。初已成金易已成金。二已成金易未成金。三已成金易已成未成金。四已成金易已成银。五已成金易未成银。六已成金易已成未成银。七已成金易钱。余亦例此可解。

云律不犯已下。如文。

云贩至二十者。释名者。为利卖买。称之曰贩。此是所防(云云)。

云多至故者。制意如文。

云论犯至受者。列缘可知。

云律至重结者。准余部双开者。据四分。此戒准约教。净人易贸是一开。若准僧祗十诵。俱开日贸。反与净人。但作知净语。当于价直。即道俗双开。又下四分衣法。亦开无净人时自贸等。衣药交贸者。谓四分律文。但有四药及衣相贸六余物也。准此有二十五句。初有之句。一时药易时药。二时药易非时药。三时药易七日药。四时药易尽形药。五时药易波邦迦罗衣。以将非时为头。亦准此所解。问既云准约衣药于易。已外应无犯。若无犯者。何故文中。言种种贩责。答只向适来句数之中。亦得名为种种。何必约一切物为种种也。数数上下者。增卖者。本贱卖贵。买亦如是。本贵买贱。本增直五钱。减买言直三钱。重减买者。本直五钱。言直一钱等。余文可解。

云五百至不犯者。如文。

云僧祇至罪者。相似贸相似者。玄云。谓瓶犯堕。此名相似也。若钵贸瓶亦堕。名不相似也。若可食啖口吉者。外难。十诵多论。同是一宗。何故十诵啖口口吉。前多论咽提。答多论为利故贩责得提。此十诵将上犯舍物金。未不为利。故新易物来知降违法。食体无舍。故口口吉。衣违舍法故提。四分贩责买三但为利。俱堕者。举价金高曰责。抑价令低曰买。买已规利更卖曰贩。此三事但争价上下。不作知净语。各得提也。十诵据一物为语者。谓一物上贩卖讫。方结一罪。故彼文云。若比丘为利故。买而不卖吉。若为利故卖而不买吉。若为利故买。买还已责提。约第三句责。买二业。故云据一物为语也。四分又不了者。谓上多论约僧中悔不应还。十诵约别人私责。买听七日。当部但云若悔听还。无斯两判。故云不了也。共僧贸易应陪者。准五分云。时有比丘有拘执衣。四方僧有僧伽梨。欲贸之。诸比丘不与白佛。佛言听易。若拘执价多。应治与比丘。若僧伽梨价多。应治与僧。若贫无物。即如文中所说(余一切物并准此也)。

云僧祇至准前者。四药随物重物等者。祇有八物。一时药。二夜分药。三七日药。四尽形药。五随物。谓三衣六物也。六重物。谓木床褥等。七不净物。谓钱金银等。八净不净物。谓真珠等。得触名净。不得著名不净。此八相贸语时越。得物提。食钱持博苏油等者。此约自乞向食。非常住钵中之余也。更有释不正。余如文。

云多至也者。谓是方便有罪果头无罪之物。要须物舍与僧断相续心。更不取作忏已还来。方听僧作福等用。不尔直施自得不应。僧不合受。

云律至不犯者。不得与余人贸者。谓白衣外道也。若苏油相贸无犯者。外难。何故前来引律文。以七日易七日犯提。此更开无过。答戒疏云。苏油相易不犯者。开外资也。前言犯得内资说也。准上衣法等者。谓上四分文云。贵价衣。令净人贸。据有净人言之。若无净人。开比丘自贸。准此文意。不得与余贸。若无净人。理亦开许。十诵三度者。谓三度当价作净语<<pic>x43p0302_01.gif</pic>等。余如律本及钞。

云畜至二十一者。释名者。受持之外名畜长钵。越于分齐。故云过限。此是所防(云云)。

云五缘至犯者。如法钵者。一体如。二量如。三色如等。非油[木*毘]者。[木*毘]即烧而不勋。油即烧后用荏子油之。并不应教也。

云余如长衣戒者。长衣开十日具有八。今指同彼戒疏。问。白色衣过限犯。白色钵何不犯。答。衣染必成坏色故犯。钵再熏多损坏故。所以不犯。问。衣过灭成受持。盔过减何不成受持。答。衣可截渍故成。盔无此义故不许。疏中减有数重问答。恐繁不录也。

云乞钵二十二者。释名牒钞(云云)。

云六至中者。如疏中者。彼云。须在当界好[天/皿]。夺入僧中。厨为[天/皿]本寺故。不同乞衣。资用宽故。须回本主。不用入僧。

云律不犯已下。如文。

云自乞至二十三者。释名牒钞。

云多至故者。制意可知。

云四至犯者。如文。

云十诵至吉罗者。戒疏云。十诵乞缕犯古。岂非防道。四分。开亲以离指谤之缘也。看织作繀一切吉者。律云若看织。若自织。若自作。繀者。引云津子。以管浇熊也。赵魏间。谓之历庶。方言不同。可既云自作等。非出家人之仪犯者。若尔下不犯文中。何言自织不犯。答上据织作三衣故自亦犯。下约小小物。故不犯也。

云不犯已下。如文。

云劝至二十四者。释名牒钞(云云)。

云论至吉罗者。六顺受犯者。问。前戒何以织成便犯。此戒顺受方犯。答。前戒道回织师作成即犯。此戒自求顺受始终。问前后两戒。皆由织师。如何取别。答有四不同。一前戒损织师。自得缕故。此损缕主。二前戒损织师。不与价犯。此损缕主。与偿便犯。三前戒亲不犯。后戒俱犯。损义通故。四前是己物成即犯。此本属他。入手方犯。

云不犯已下。如文。

云夺衣戒二十五者。释名牒钞(云云)。

云五缘至属己者。甄下众者。戒疏云。简下四众本非同行伴类。假夺但者。三不定与前人决定取者。正犯此戒。戒疏云。生争故犯。本作得心。今夺生恼也。四句中二句者。因此一句。便作四句简之。戒疏云。义加四句。初是向列四句之中。有二句犯。重标出。初受与俱决之至重也。疏云。此二则犯重罪。由初决舍属他已定。故文云。施已还取是重摄故。四嗔夺者。戒疏云。自夺使人。祗中自与使夺四句皆堕。谓三衣也。若减量衣但犯吉。五得属己者。僧祗四句。初合与别夺。谓一时与三衣。后随衣夺犯三提。余准知也。不藏者。犹面现前不藏举未犯。但不对面移物即犯。不假载举。戒疏云。谓对面夺也。未藏情疑属己不显。故约藏相结成堕罪。文云。若着树上者。谓非对面。随举离处。则犯正罪。以无人可争故结(已上疏文)。

云畜至二十六者。释名者。贮用属己之名。为简余三。故标七日。疗患有功。称之为药。越日期分。故言过限。此是所防(云云)。

云辨至犯者。初一行钞文是相略意也。次列犯缘中。五无缘者。律云。送与人。若失。若故坏。若<<pic>x43p0302_02.gif</pic>等是缘也。

云律不犯至也者。此约过七日犯舍与僧。后处判依教不犯。若过七日者。戒疏云。初日过限。具兼诸失。主不合受。故与俗人。第七日者。疏云。既无宿触。口法尚存。听与僧食。若未满七日者。疏云。限法不过明日。白二还主。理合说净。已越七日无眼义制身外用。文中约第八日时三种处分。若至九日舍者。初二日是过七日药。次一满正七日。后四未满者。若至十日舍者。初三日是过七日药。第四日是正满七日。后三是未满者。若至十一日作法者。初四日是过七日药。初五日是满七日者。后二日是未满者。若至十二日舍者。初五是过七日药。第六日正满者。第七日是未满者(上皆三种处分)。若至十三日舍者。前六日是过七日药。后一日正满者(但二种处分)。若至十四日舍者。于七日中得者。总名过七日药(准一种处分)。文中无户誓者。三苍云。北面窗名誓户臼中鸣。以苏油除除不鸣。誓窗泯周涂令明也。

云过前至二十七者。释名者。佛开浴服预乞前用。此是所防(云云)。注文者。若据理过前求雨衣是一戒。过前用是二戒。然是一衣。复同过前。故合一也。

云过至犯者。一是雨衣者。此衣状似漫安陀会也。二时中得者。三月十六日已去得者。皆名时中也。要是时中得。方有犯过前用。若非时得。如三月十五日前求。后若过前用但犯吉。以衣无再舍。此戒言一衣上重犯者。无重犯堕也。三过前受者。谓未至四月一日即加法。然又非过前求也。但是过前用而受也。

云四分至幕者。十种衣者。辨衣体。即憍奢耶等。如前文说之。三月十六日求者。戒本云。春残一月在。应求雨浴衣。即三月十六日已后。至四月十六日。是春残一月也。四月一日用者。戒文云。半月应用结。即四月初一日至夏初。正月半月开用也。舍勒者。是𭣋身衣。鼻奈耶云。半泥洹僧也。更有异说不正。

云诸师至洗者。今云如三衣披用。则不同古人言是戏图也。下引祇文证上披用。垢液者。谓浴未了其雨则止。垢液未尽。更得着亦着入河中浴也。上言不得着入河池者。为无此缘。则不许也。

云多论至故者。彼论从三月十六日至尽应求作。若得成衣。四月一日应畜。若不成衣。四月十五日听求作。若前安居人。至四月十六日应加法。若同三月要后三月求作。若同四月则前四月应用。今同得百二十日。彼同安居日受也。若准四分。四月一日畜用。不同十六日。若求未得。应用此文也。畜法如文。云僧祇至唱者。若至八月十五日限满不作。余三衣净施者。谓舍了须说净也。注文准此舍时通唱之文。初受之亦应通唱。今僧受雨衣。不须对首秉也。

云律不犯至者者。若舍作余用者。谓时中求舍作。余三衣等杂用。不犯过前用。若着时中求衣时中浴。有何犯失。浣举者。谓时中求。而用时未至。浣举不犯过前用也。

云过前至二十八者。释名者。十诵云。今日不取。明日则无。是名急施。七月六日已前受者。名曰过前。至八月十五。若不净施。故云过后畜。此是所防(云云)。注文者。戒疏云。此亦两戒共制。非是一衣。不同雨衣一事生二也。前一衣上有受用二罪。今此两衣合为一戒。若有过前取。则无过后畜。若有过后畜。定无过前受。谓前是顺受故生。后是违净故犯。

云过至犯者。三过前者。七月五日已前是也。四无缘者。谓失夺烧漂等缘也。后五缘者。标过后畜五缘犯也。三是十日内者。如七月六日受衣不便说净。至八月十五日。即须说不说。至十六日。是过后畜也。乃至十五日受衣。八月二十四日须说不说。至二十五日。是过后畜。中间比知。文中正是指此十日内也。

云事希至法者。急施衣事是希。其法亦隐。上之所列且约大途。戒疏文中广辨时非时法者。疏问云。何以非时受衣。一月五月外。更增九日。时中受衣。所以不增者。此约七月六日受急施衣。对时中受衣论也。答曰此中本是时衣。以急缘故。开非时受。所以时外开之。余衣本无时限。随受随说故也。问。如长衣七月十六日受。十五日前开位。十六日接。是时分。何为不同急施衣。答受长无时节。随受名非时。急施必接取。所以前后开。相疏亦云。长衣不与时衣相接者。但有前开。是以便犯。急施衣十日受者。前开入十六日。须是后开。两开相接。越此分齐。是以无罪。又戒疏云。七月十五日长衣时内。九日足须说净。更有余义。非急不叙。

云有难至二十九者。释名。恐怖迥远。名有难兰若。开寄法服。故曰离衣。此是所防(云云)。

云六至犯者。冬分非时者从八月十六日后。即是冬分。又非迦提月时名非时。何以得知。故律云。诸比丘夏安居竟。后迦提一月满。在阿兰若处住。有贼劫夺衣钵坐具等。诸比丘畏贼。皆来趣祇洹住。谓夏中不许离衣。迦提一月任运许之。又复满已。今从冬分起首。至明年四月十六日已前。并是非时。兰若有难并开离也。故云冬分非时。五无因缘者。同前失夺等缘也。

云四分至一衣者。如文。

云明两缘者。对古师。但亦一缘。故今标两缘也。古云。兰若六夜许离衣者。只为恐怖之缘。今云。准外部五分明了之文。别缘亦许。又准戒本语势。云诸比丘有缘离衣宿。乃至六夜。既曰有缘。凡是因缘。总开六夜。何为恐怖难缘独开。所以钞亦两缘。一是恐怖不作日限。二者别缘开六夜(别缘钞文同说)。

云僧祇至夜者。谓祇五见三文。皆不作日限。然祇许夏内离衣。五分不许。前言冬分非时。即同五分制。令十日一度结者。与今见论少异。祇律比丘兰若处安居。出外乞食。被采薪人偷衣去。且听寄衣不作日限。五分佛在舍卫城。八月贼常伺捕人祀失。欲煞比丘。怖皆逃走。贼中知比丘法者。云沙门不离衣必归。因兹遭难。由此佛听寄白衣家。初不作日限。被虫湿损。因制往看。又数往招讥因制。十日见论。六夜一看衣亦尔。上来诸部等者。结前第一缘。必有已下。明第二缘也。

云四分至执者。聚落起过者。镜水大德云。此言似倒。涉于聚落一宿戒。今可回。又兰若比丘寄衣。在聚落中起过。准戒疏及钞意。谓制缘许兰若。置衣村中。不作日限。后因兰若比丘别事。寄衣聚落一寄不还。因兹起过。更约缘开至六夜(古师所释与钞全乖。不更叙也)。不显缘相致令妄执者。谓四分文中。但云寄衣在聚落不还。并不说是何等缘。不显此之缘相。致使古人云是恐怖制六夜故。

云今至许者。谓四分别虽无此诸缘。今准诸部而用。故云有缘皆开。不同古师唯执四分。恐怖开于六夜。故戒疏引僧祇。因往断事衣重。故开六夜。五分塔僧和尚及他事者。皆听六夜留衣俗家。故今钞文。引五了论。皆有六夜别缘。证其四分虽不显缘相。可同诸部有缘皆开。

云律不犯至说者。掷石及处者。谓入势分由则不失也。若有情染二碍。必须手捉衣。若舍者。谓不会开对首心念遥舍。余同离衣戒说。谓失夺烧漂四想不舍。衣不捉。不至掷石及处不犯。若船济不通。道路险难。盗贼恶兽。河水瀑长。强力所执。禁命二难等。同前。

云回至三十者。释名牒举钞文(云云)。

云具至犯者。问。何以但言回僧。而不言回佛法物。答或云。许僧物者。于己有滥。回容称心。喜为制重。佛法之物。滥义是希。虽回制轻也。

云律至也者。初已许僧者。决非属己。定僧为作。众多别少。心未决故。回犯堕也。二为僧故未许僧者。虽非属己。众别未分。若回犯吉。三已许僧者。定属有主。回犯重罪。以同盗常住也。

云僧至用者。我已施僧今施尊者者。谓能施者。自是非法。受施者无过。如从贼受施之例。但不得乞。乞成回僧物也。

云四分至重者。并为未决定者。物虽行僧。由未定属。自回入己得提。回与他得吉。若决别施属主已定。若回此物。望损于他。随前犯重。回畜物者。且约畜结。回此自恣僧物与彼。应还作吉悔者。此属已定。回即犯重。何言吉悔。谓劝回与彼。即得吉也。而物实未与彼。若物与彼。即是不还此僧。便成重故。彼此一人决属故。回即犯重。准此一人是定属。无别相对辨其未分。有僧次来。当次之人。亦是定属。而回与他。望损此人。应得不得。故成重也。

云律至不犯者。许恶劝与好者。即持戒为好。破戒为恶也(已上二母段不同总是释第四篇竟)。次明九十单提。

中分二。初总标。次别释。初云九十戒。

云小妄语至一者。释名者。言非称实为妄。彰在于口为语。简异于大。故标小名。此是所防(云云)。

云此至一切堕者。谓凡在制戒在篇者。皆从恚犯居。故此徴云恚犯为先。因由何事。故牒起云。引戒人多恚犯者。良由已下。正明所以也。谓无始时来习妄语业。熏成种子。积在藏识之中。故云妄业薰积也。此妄种子服伏藏识不少。故云尤左多。故随尘境者。谓此依种而起现行。故云随尘。染等境动。则虚妄构架而造恶业也。不思反流之始者。古云。谓不思反生死流之始。归真如之原。今谓初受戒日则誓断一切恶。今是志诚时实语时。皆是反流之初。今不思量。但顺其业种。恒事妄语。顾必洛形也。以此安生者。以此虚构妄业。安于一生。要当至死方住。故云为要当死。若如是者。不能排荡藏识之中。妄业种子。出家顺生死业。信此可令人悲。故云良可悲矣。嗟叹意也(上依搜玄约句释竟)。或依法宝科钞句云。以此安生为要(是上句也)。当死定非排业(是一句)。意道。用此妄语之业。以安生之身。为其要妙。当至死时定。不能排荡此业(此解亦是一途)。加以等者。前来妄业薰修。动便成妄。故意为之。今重由约境之虚实。但违想心便结。故云加以也。犯无定境者。境通有无之无定也。但使违内想心者。如实不见张人想心。谓是见张人。后有问者。答云不见。便是远内想心。何论外缘虚实。谓不见是实。想心是虚。见则反之。余例知也。

云六缘至解者。如文。

云多论至业道者。四句。初一如钞(云云)。第二是两舌非妄语恶口。传他此语向彼说。作分离心。故是两舌。如实说故非妄语。柔软说故非恶口。第三句。是恶说非妄语两舌。传他此语向彼说。庶横说故是恶口。如实故非妄语。不作分离说故非两舌。第四句俱得三罪也。济语者。非时语。无义语皆戏调心。名济语也余曰三业或合或离。济语一种不得相离也。释云。余曰三业者。妄语两舌恶口也。此三心通有济语。故云不相离也。只如妄语说不称时。若妄语者。必是无义。或时妄语为调戏心。凡是妄语与两舌恶口。皆合济语。一种也。一时作二三四者。一时作二者。妄语即有济语。三者两舌。四者更加恶骂。十业之中越其意二。故云乃至八事。何不至十。以意地中贪等三心。不一时故。贪嗔二心相违。不同时也。若据自作二事教他为六一时戒。故得有八。若但令他唯得为六。即口四过。并煞盗身二也。淫要假于自身一支。并为无业道属痴成八。于一时中。八业成就也。

云四分至吉罗者。四分五分法师比丘者。四分因象力释子。五分因沙兰比丘。各聪明才辨。一切四众外道沙门婆罗门无能及者。遂以非为是。以是为非。知言不知。不知言知。恒以巧辨胜人。时诸比丘莫不叹伏。问言。汝论义时。意谓为是为非耶。答言。我实知非。耻堕负处故妄语。比丘举过白佛因制也。僧中妄语等者。玄云。是五分文。彼因慈地谤沓婆故。佛语慈地。若于坚信比丘前妄语。罪重于煞无数众生。于一坚法比丘所妄语。获罪过百坚信。如是展转于僧前妄语。罪重于百罗汉前也。谓四人谓前诳罪重也。何以故。凡僧受诳生信故重。圣人识非不信故轻也。前言坚信。谓是内凡已去。得四不坏信故。坚法者。谓得无漏法苦忍。初心已去。此法坚固。难可破坏。故名坚法常令推寄有本者。谓若有所能。推属于师。或推圣教。则无过失。纵有乃属前人也。不尔斧在口中者。故多论云。凡人生世间。斧在于口中。谓出语伤人犹似刀斧。儒宗云。一语伤人。犹如釰戟等。

律云。见闻触知者。萨婆多云。若境由眼识所识名所见。谓是色也。具五缘。一清净眼。二色境。三假空。四须明。五作发识意。若境由耳识所识名为所闻。谓是声。具四缘能闻。于前五中。但除明缘也。若境由鼻舌身。三识所证名所觉。谓取香味触。具三缘一三根不坏。二有触尘到根。三作发识意。若境由意识所证。名为所知。谓意知一切法。谓法境是。但具二缘。一意根。二发识意。问。何以鼻舌身三。合为触耶。答。以内取境故。要须三境逼根。方能取得。然须隔越此子。鼻根隔三分极微。舌根隔二分。身根隔一。虽尔总名合中知。谓此四是违顺之本故。八句皆犯。谓不闻触知言见闻触(成四)。或见闻触知却云不见闻触知(成八)。初约不外闻触知诳他。有二十四句。先约不见有六句。一本实不见无想心。诳他言见(此心境俱违句)。二实不见。有想心曾见。今诳他言不见(此境顺心违句)。三实不见。内心生疑。诳他言实见无疑(此心境俱违句)。四实不见。内心曾生疑。诳他云不见无疑(此境顺心违句)。五实不见。无横疑。诳他云我疑见(此心境俱违句)。六实不见无横疑。诳他云我疑不见(此境顺心违句)。余不闻。不触。不知。例此各六(成廿四句)。次就实见闻触知。亦二十四句(番上可解)。乃至所见异等者。律文更有六句。所见异者。戒疏云。定行心中见恶像。言好像。及被人问。答他异本所见。故云所见异也。所忍异者。细违安苦。名之为忍。语他乐。更同作羯磨。不忍言忍。所想异者。怨想言亲也。又有三时等者。前后根本三也。唯有八句。四提三吉一句无罪。律云作时知是。妄语之时知是。妄语竟亦知。具三时知得提。二初中知。后不知。三中后知。初不知。四正妄语时知。初后不知。此四句皆提。次三句吉者。一初后知。中间不知。二初知。中后不知。三初中不知。后即知。此三吉。第八一句三时无心不犯。若僧说戒等者。嘿妄边结吉也。

云善见至堕者。有疑心者。如见前人行过实疑。谓是张为是王。有问言已谁便定。答云。是王等。

若问不问者。不论前人来问不来问。但诳他即犯。异本音者。音声也。异本所说声如本。是汉儿子诳胡音。或作新罗等语。意欲或他令前人不解。皆成妄语也。不大见闻者。今时云不多见不多闻。破相说者。如人执有我人。今破云并无。无覆地者。谓称实而说也。异音者。前人不解也。颠倒者。此土先能后所。今先所后能。即犯。如问闻声不。答他欲不声闻。又发大声答他。又作不了语。若有下结上文也。应令看指甲者。大德云。谓是畜生蹄迹之甲。非谓令他自看手指甲也。彼问比丘。见畜去处不。若实见。答云不见。又成妄语。若答见又是示处。今但令他自看指甲。俱免二失(上正释竟)。或有引僧祗律注解云。指甲是胡音。此云不见。虽出祇文免违钞。今钞自注释云。方便引接令畜远去作是法也。必知已远。纵逐不得。然后方可语彼从此路去。若直尔便语夫处。即是示处。违于钞文。

云四分至中者。别明不犯如文。

云骂戒二者。释名牒钞(云云)。

云智论至世者。按智论云。菩萨净身口意三业。为后净国土因。自身齐净。亦净他人。何以故。但一人生国中。皆共作因缘。内法与外法作因缘。若善若不差。多恶口业故。地生荆棘。余如钞文。准论意。由内有差恶心因故。即内法感外世界有土净秽也。如唯识论。共业所感。外器不同。四句料简。一共中共。谓一切并用阿赖耶识。共变引器世间。共受用故。二共中不共。谓人与畜生等。以共变故。名共受用。不因复是不共。如鱼水为舍宅。诸天见水琉璃宝。地狱饿鬼见水。变成猛火。人见清冷水。是不共也。三不共中共。男女身根。种子各变。是名不共。与摩触细滑受用。则为共也。四不共中不共。如人五根各种。故名不共。于五根中利钝明暗。各各不同。又是不共。今文中云共作因缘者。四句之中。当初句也。乃至畜生闻毁惭愧等者。律云。时婆罗门有牛极北。而折一角。共长者牛捔力牵车。赌金千两。正捔力时。而婆罗门于众人前呼言。折角好牵角。牛生惭耻。力不能出。令彼长者获金千两。牛主输金。即语牛言。我常喂饲于汝。爱惜扪摸。何故令我失金牛。答云。不合于众中。毁骂于我。令力不出。可改前言。倍更赌金二千两。后时捔力之次。婆罗门。对众赞云。胜金端严。如法牵车。中闻心喜勇励力出。获二千金。畜生尚然。咒今人类。而兴毁呰。

云六缘至知者。如文。

云十诵至吉者。六诤本者。如文列也。或因嗔怅毁呰于他。乃至邪见。而毁前境也。四分恶法种毁呰者。恶法简善法也。种种谓种姓不同。类者于上种中各有其类也。毁呰者。正行骂也。六品者。前三约外。就姓业伎术为言。后三内报。就身心犯过以说也。一卑姓者。旃陀罗种。除粪种。皮师皮师种等。姓者谓凑拘尸婆罗堕等。行业亦卑者。贩卖猪羊作贼知狱人等。伎术者。锻金作木作瓦作簸师等。若言犯是过者。从波罗夷。乃至恶说等。前人若实犯。以此呰他亦犯。故住<<pic>x43p0306_01.gif</pic>也。五多结使者。谓嗔恚等烦恼也。六盲瞎者。及秃跛躄聋哑等也。有三行骂法者。将此六相。分为三品骂故。初面骂者。因对面说。言喻骂者。比类而说也。言比骂者。我非是某人等。二善骂者。标也。亦有三者。谓同恶法分三也。汝是业若乃至坐禅者。律文初引阿兰若乞食补纳坐禅。今云乃至越中间也。但是善法骂皆吉。余二骂皆喻比二也。例之可解。问。善法是好骂者是恶骂。如何结犯。戒疏云。以骂者心。欲相屠割。微见小失便张广大。汝是疏居。如何犹着。无学尚构瓶衣。故以微缘潜相扇作。情过非重。故结轻也(已上疏文)。

云僧祇至故者。准彼律。毁呰有七。一种姓。二业。三相㒵。四病。五罪。六骂。七结使。前三人各有上中下三品。下四唯下品无中上。今云上恶法者。却将第三下品恶甚者。转为上恶法也。下种姓者。云汝是旃陀罗种等。汝是凑拘尸婆罗堕姓也。下业者。屠猎师等。下相㒵者。瞎眼虫头等。持此下三法。毁余比丘及父母者。父母得提。以亲生色身。对比丘毁之。受辱同于己。故结提也。和上阇梨。能生法身。由如父母。但为种姓业相于己不同。降之一阶。但约业罪同师道支种性更疏。故但吉也。余有中下恶法等者。中为中容。即首陀等。是中种性。卖花纷生店肆等是中业。太白太黑太青等。是中相㒵。若以此骂父母业。和上阇梨重吉。同友轻吉。下恶者。汝是刹利婆罗门种。是上种姓。汝是踪金师业等上业。汝有三十二相等。是上相㒵。以此骂父母重吉。和尚等次吉。同友最轻吉。谓中品无提。下品无兰。故云递减一等也。面比骂外等者。注文。自解易知。地有金藏好令人斗者准祇文。恶姓戒明阐陀过去曾为长者奴。名曰阿摩由。打他婆罗门从人。诸婆罗门语令莫打。打故不上。乃吉摩由。摩由主得天眼。观见斗处。地下有金藏。令人屈之。果得其金。又彼律云。王殿前有金藏。人在上立。即云。我欲索王女。王怪遣别处立。即不敢言。后来旧处。仍前之语。遂屈。之。亦获金也。诸记中。虽相承引此文。然并未知钞意。大德云。前引十诵六诤本。全约内心。不关外境。今引祇律。纵内心能差。则诤不合生。良由外境牵之。使他令诤。谓地有金藏。薄福之者。在上不销。致其凶恶。因兹诤也。思之。迦叶举造房僧过等者。准律十三戒中。或有比丘。造大房。聚落乞求。人皆生猒。迦叶入村乞食。居士走避。追问因由。长者具答。迦叶以事白佛。佛令汝今夜出界外宿者。其夜复有非人。以事白佛。佛令汝今夜出界外宿者。其夜复有非人来白佛。比丘伐树。伤于我子支体。我以信心。不被加割害。愿佛知之。佛明旦集僧。呵造房比丘。直云。昨夜非人来白。不云迦叶。以护造房比丘之心。恐恨迦叶。举他之过。因兹毁呰迦叶。若举罪人。必不敢毁。圣人尚护人心。凡夫比丘而相毁等。余类者。玄云。即如龙鸟乞珠翅翼之例。以下况且也。今云。不知引解有何意。请思之。

云不至世者。莫嗔诤相言者。十诵云。自恣时有比丘。说他比丘罪云见闻疑。诸比丘。知举罪人。自身不净。能作淫盗。乃至坏生饮酒等。不应信此之人言。即语云。长老莫斗诤。莫相言。莫遮他自恣等。准钞意者。众僧虽知举罪之人。身业不净。亦不得出言语彼云。汝破戒不净。因何举他过。若发此言。便成毁呰。但云莫斗诤相言。即不伤道理也。

云两舌戒三者。戒疏云。二边传言破云两舌。此是所防(若准唐三藏。翻为离间语戒。今云两舌。颇为质陋也)。

云具至知者。说鄙恶事者。即除粪种置笼之类等是。

云律至一切吉罗者。彼此斗乱令他破者。传此语令分离也。某甲说汝是者。谓是旃陀罗除粪种狱子皮师卖粉人等也。无有上中下法者。祇中七种骂法。上三则有上中下。只至于犯罪。亦有升降。今斯两舌。传他之骂。不论上中下法。但作分离向己之心。不问前人离不离。俱一品提。更无兰吉之降也(有人破钞句知之)。更说堕者。传他语来重重向前人说重重犯提。

云律不犯已下。如文。

云共女至四者。释名牒钞。

云五缘至堕者。如文。

云律中至犯者。人女有知者。即简非人及畜女。无犯者。有知则简小女。未有所解。命根不断。即简死女也。注文中。准论不合者。即多见二论。下文自显。前敞无壁者。准似今明厅屋下亦犯。三虽覆而不遍者。谓周币障两头覆。中央不覆也。四虽覆遍而有开处者。上开天井取明是也。前室多开。此室但有明孔为异也。若亚卧者。邪倚也。但不正身卧。或倚东西壁绳床等。皆名亚卧。故戒疏云。或侧有所凭倚。即名为宿。更有不正解。不叙。

十诵乃至罗汉等者。彼云。佛告般律。汝虽罗汉。不应与女同宿。如熟饮食人之所贪。女人欲男。亦复如是。此律罗汉。亦那律也。比丘被适非空。女方悔过。无学尚被陵染。何况凡夫。不得强云不畏拒抗。佛之所制也。

云多至吉罗者。前来钞文注云。准论不合。正是此文也。注云并部等者。即大原诸洲多作斯屋。上不起栋平作。尽以土覆。中间开请泄水。极长十间五间。中不隔塞。共同一户。余如文。

云十诵至不犯者。有明者。虽有多人。不可闇坐。若有灯明复不睡不犯。若卧不睡亦犯。注文。不但簏床者。诸记中并不消释。大德曰。此谓防人污情故来。恐有以簏幕等。围绕于床。谓言不犯。故注简之。诸部男子自伴者。即下引五分。有知男子自伴不睡也。云不犯已下。有覆无障。都有九句。室相不成。事同露地。故开不犯。可寻文即见意也。

云共至五者。释名牒钞。云五至犯者。余义如别者。古人列缘中。但云未受具人男。简去女子。所以尔者。古云。佛制不得与女同宿。一夜尚乃不开。登得有过三夜之失。故伽论云。与女续至三夜。但有同宿罪。无过三夜罪。此文非钞所宗。不更具录。故指如别也。今师云。然以通男女。故戒疏云。昔云男犯非女犯。以制随宿。义无三夜开。今解二俱犯。故伽论云。曾前与男二夜宿。第三夜宿。随卧转侧。二波逸提。准此今师约相续犯故。是以列缘中。云男女也。古今各引论文取释意别。更有余义非急。如大记中述之。二三四缘同前戒者。二室相成。三同宿。四知同宿也。五过三夜犯者。第三夜明相未出前。是过二夜。明相才出三夜。是过犯即也。

云律至吉罗者。注文。准此不云吉罗者。此是提家方便吉也。若明相未出不避。得方便吉。即知。明相出时得过二至三果提之罪。若明未出前避去无吉。明出犯提。纵绕第三明未出避去。至第四宿。必定不开。故令自去。或使彼去。见论又云。明相未出不避者亦不犯。谓不犯非无也。注文。初夜即坐不成开者。搜玄云。谓第四夜初夜即坐者亦不得。故云不成开。谓第三夜已开其坐不犯。开不重开。故不成。要须遣去自去等。下引五分长坐不犯。明知。前二夜卧。至第四夜不成开(已是记文)。准此语。第四夜不卧。为初夜也。大德不许此解。既从第四初夜便坐。到明胁不着席。未审。何时是结犯时节。故不正也。今依法宝云。从第一夜。至第四夜便坐。至明即不犯。故云初夜即坐不成开。大德又曰。准此不成开。谓不成与未受具人。同宿开犯之理。以不卧故也。下引五分。长坐及互坐卧本分不犯。证成上义也。又注文皆四夜通夜不卧者。此显一夜通夜不卧。亦不名一宿也。转长罪者。若未忏。虽经多日。更共宿。胁胁着提。随转侧提。重重得罪。故云转长罪也。无二夜开者。释上义也。谓此比丘与沙弥宿。犯未忏悔。虽隔多日。由罪未除。无无罪隔。合夜胁着。罪则重重。何有更开二夜。共未受具人宿耶。别房宿。更得二夜者。谓悔其过。不得当日同宿。当别房一宿了。乃可更得二夜。

多论四句等者。谓此戒但约未受具者为言。不简人之与宿同异。四句虽殊。过三并犯。

云同缘同上者。同上不知。及非室相。命梵等缘。一切不犯。

云与未受具人至六夜者。释名牒钞。

云五缘至犯者。二字句味者。出教体也。字谓名字。句谓章句。味即是文。新云名句文。旧云字句味。梵云那(上声)摩庚。此云名。名者想也。想有二义。一取像名想。即心所中大地法。二契约名想。谓诸贤圣共相契约立色等名。如云深广无涯名海等。今以契约之想用释于名。旧呼为字。句者章句。梵云缚迦。此云章。梵语钵陀。义翻为句。俗书中。章多。句少。内教中。章即是句。但约诠义究竟边名句。如言诸行是名。无常是句也。文者。梵云便膳那。言文是能显义。近显名句。远显于义。且近显名句者。唯识论云。名诠自性。句诠差别。文即是字。为二所依。谓名句二法。依于文字。文字是依声建立。故对法论引织锦喻。先依文交错织成龙凤。后合为锦窠。然依丝文而起(法合可委)。远显于义者。如西天风俗。呼扇盐醋。皆云便膳那。亦是能显义。扇能显风。盐醋能显食中味。是以古来译为味者。翻之谬也。谓若于此名句等同诵。表教体不圆。钞夺前言。故犯也。

云律中至多少者。口受者。谓无经本口中授与。同声而诵。故犯也。书授者。一释云。执本授也。玄不许此解。虽执本。亦须口言。还成口受。今准下不犯中一人诵竟。一人书不犯。今诵未竟便书。恐句义不圆。故是犯也。大德破云。前云口受。但据暗中不执经本。今云口授。据有经文所执。道理自明。何劳疑惑。今决取初解为胜也。注云。决回分不了文者。谓四句但云声闻天仙等说。不言为佛印可成经者。同诵有罪。今引祇文决也。不简文句多少者。亦是不了。上引十诵。随其章段。故得堕。方为决了。

云多论至仪者。二人俱经利者。相并而诵。名句文全。教体不阙。则非犯相。消息不失威仪者。谓但自消息莫失僧仪。即得也。

云律不犯已下。如文。

云向至七者。释名牒钞文(云云)。

云多论至堕者。谓破塔坏像。但能自损。不能损他。他犹于塔敬而获论。说他粗罪。自坏坏他。令一切人。于此枝说。比丘传持正法。即不信受。以不信受法故。岂不同坏法身。

云七至知者。四无僧法者。如调达破僧。佛令众僧白二。差舍利弗。往告白衣调达非法等。

云五至有者。若已作法人问者。谓已作羯磨法差人说也。问。作法正法应说。何故倒问。答。夫得说者。须是被差之人。有法在身即得。今非被差。不合擅说。故须倒问。故云亦某处闻也。因俗女等者。谓女是犯残比丘知识。因问其故。难陀语云。汝阿阇梨小儿时戏。犹故未除。女云。我阿阇梨尚尔。遂入房掩户而说此偈(等钞)。

云律云至堕者。上二篇者。谓粗故犯提。下篇故不能破坏故吉。自说己罪轻者。以希少也。说名字者。谓于众中说某比丘犯某罪。种姓者。李比丘等。衣服者。着乾陀色衣比丘犯也。房舍者。从东第一房等。相㒵者。眼白面黑比丘犯也。

云不犯中不知者。玄约不学数人说。今恐是了教之徒。据说时心迷。不知有犯也。粗作非粗罪想者。亦据心迷。虽说前人所犯之事。我心且不粗恶之想。故不犯也。

云实至八者。释名如常(云云)。钞阙列缘。今依戒疏。具五缘。一内实得道除增上慢。二自言己证。三向未具人说。四言了。五闻解。钞为希故。略明不也。

云问至也者。制圣遮凡。圣实得道。向俗人说犯提。即是制圣。圣人奉制。然虽无犯。今由有戒者。为遮于凡。若后见说。便知非圣。以圣人奉戒。终无犯故为护。大妄语者。凡夫若言得圣。即犯大妄。今制圣遮凡。圣既不说。说即是凡。故令凡人亦不犯。故可不是。今时所要。不可不述。

云与至九者。释名牒(云云)。戒本缘起中云。姑前与儿妇耳。语说法者。大德引尔雅。释亲中云。夫之母曰姑。在则言君姑。没则曰先姑。夫之父曰舅。在则言君舅也。有人错解。今破明之。

云六缘至犯者。如文。

云若至堕者。五六语得者。解彼云。有妇女应风发。比丘不为说法。日日风发。因此白佛。佛问比丘。几语得解。比丘言。五六语得解。佛深叹之。因即制也。又僧祇。毗舍佉母病。闻阿难说五六语。便得差也。使汝速尽苦者。既说五阴六入竟。更语言。汝断诸漏。尽诸苦得提。以过限也。

云律至罗者。出家不得以事同者。谓出家人过五六犯。其事同犯。不得为证。要须得俗人。兼解好恶。言义之者。余如大疏中者。首疏云。如祇说五六语竟。送出门礼别。若言安乐住无犯。若言使汝速尽苦原。证菩提果。若无净人门面路路引不断。或在门上。人遥见闻等不犯。反上即犯。中含云等者。搜玄云。凡有人请问者。兼约男女也。思律中者。若是女请当思律中过五六语不犯。若不请问。自为说过五六语即犯。不了吉罗者。五六语未了。便止得吉。是方便罪了即犯提(已上正释)。更有解云。钞文从中含云。乃至当思。此是经文。律中已下。是四分律文也(此是妄释注自分明)。

云不犯等者。除男除请。皆是开缘。戒本略明。一开不云除请。但云除有知男子授五戒者。三归体也。五戒法者。谓说相也。八关斋者。八戒也。闭掩根门也。及说斋法者。亦说相也。八圣道者。语业命见思勤念定也。十不善者。谓身三口四意三也。或女人于适来所说未会。若问更与广说一切不犯。

云掘地戒十者。释名牒钞(云云)。

云多论至大护者。制意如文。

云五缘至堕者。如文。

云戒缘至哉者。缘即如前。侥幸者。谓掘地招罪妄营为福。故伤之也。

云律中至吉罗者。若已掘地者。简未掘地也。即天然之地故。今就已掘地中。复有二种。若经四月随触便犯。此不论雨也。二被雨渍者。谓乍掘遇雨。即与本同。故祇云。井池渎水瓶器着地死土。被雨渍使净人知自取犯堕。还如本者。谓四月约时被雨约缘地有生相故。云如本若用等者。钁(俱缚反)录(卢对反)手耕具也。掐(口冷反)扴(吉点反)若不教言看是等者。失法得吉。若被随语而掘得提。除为僧塔作摸者。僧伽蓝模样塔亦尔。向泥上作摸开无吉也。

蜀本多论者。准大周经。目中先有八卷。失译释九十尽至六十八戒。后即阙也。首师疑文不尽。常广求访。后值蜀僧字宝云到京。首疏主借问云。不委蜀中多论有几卷。彼云。有九卷。其第九卷。从坏生戒释。直至末文。首律师。恳求令归御后抄取附来。后经一年。方附到。因兹号为蜀国多论首律师。自制序具叙因由(云云)。论中约天然生地辨生非生。四月八月者。谓此两月是雨时。纵使不雨地下润势相掩。令地面润。并名生地。除此二时是无雨时日炙。地面干𤍜。风吹土起。名为非生。余文可委。云僧祇至取者。转石等者。谓有心令地乎。故犯土块。一人不胜者。谓一人担不起。即下任运与地润相连。生分多故。破者犯提。若撤者(直列反发也)。摘(涉草反手取也)两三行(户郎反)者。谓就地垒土堑为壁故。雨三行堑也。抒者(徐吕反说文云泄水也)。以雨能生地者。祇云。若新雨后比丘不得。自抒井应使净人。若净人小。先令挠。后自抑之。

云四分至不了者。当宗为护住处俱得也。余如诸部者。即三千威仪云。若火来。水风王贼等。召沙弥等。有打钟方法。前约有人。若兰若无人。如五分注。云四分文中不了者。以文中列屈内土。即自解云。此死浮土也。若使除屈内土。即得掘内地。僧祇。露处死土屈中。自掘中藏物者。得即是决四分文也。

云律不犯已下。如文。

云坏生至十一者。释名牒钞文(云云)。

云具缘如上者。一生草木。二生草相。三自坏使人。四不知净语。五伤便犯。

云四分至镜者。非人是者。谓但异于人类。总是非人。一切草木是者。谓斫神树即为戒本。所门詺草木为村。十诵云。蚊蚁诸虫以之为舍。四分神依止故如世聚落。故云村也。注文。恐无知滥行者。破古也。初有古师云。鬼神村者。即今神庙是也。次有古师云。以戒缘斫神树非庙屈。但约极大树。是非人所依。即名村也。若小小草木。及诸种子之类。坏即不犯。今简斯滥故。引诸部通解不谬也。初引十诵。既云诸虫为舍。则何简大小。次僧祇坏种子。破鬼村。亦何假大树及与广窟。注文相同。明镜者。引上二律。和会释通。相状如镜。鉴照分晓不须妄执也。

云律至吉罗者。首疏云。虽有五义。今合为三。一根生。二枝生。三种子生。就根种中。分二根中。不假节生者。作根种之名。即芋姜萝卜是。若根中假节生者。作覆罗之称。芦荜芹蓼等。亦名杂种。谓假根假节生也。就枝种亦分二。初枝中不假节生。作枝种之名。如柳榴之类。若枝中假节生者。作节种之目。如耳兹藕。皆属覆罗摄。子子种中。当体立一子。还生子故。始末差别。离成有五。釜中炒以钉钉树等。并犯。

云僧祇至吉罗者。谓前辨五种。已知。然则净法未委。故次明也。前五生种。名有净法。芽因者。在土芽。出土曰目。心种者。要也。如根种中。要根要节。合始成种故。谓此种为心种也。萝勒者。兰香也。以后赵主勒。故以避之。十七种谷者。祇云。一稻。二赤稻。三小麦。四穔麦。五小豆。六胡豆。七大豆。八豌豆。九粟。十黍。十一麻子。十二姜勺。十三阇豆。十四波罗陀。十五莠子。十六指耶。十七俱陀婆。是名十七种。火净通五种者。谓五种。若火净通得食核。五果中者。标也。下文自辨。相果核种者。注文约生热二枣热者。谓在树上热。今时日成干枣。亦须火净。二肤果。三壳果。四糩果。五角果。如文糩者(苦会反也)。准此蒿草者。钞意义。准前糩果。既云有子火净。今蒿草有子。亦须令相看火净也。寺主谷仓乃至余事类知者。引此火净谷事为证。前蒿草等含子。但令相着火净并得也。雨后举木越等者。玄云。前戒引祇。举木博瓦等经雨。若自取堕据坏地性边结。令据坏生气分故。越注文者。钞意谓。四分开举石木。今祇举木犯越二文。所以相违者。即引注文通之。朝菌者(渠殖反)。注尔雅云。木耳也。或云桑䓴(而兖反)。生相不久但得吉也。

云善见至取者。如文。

云律至时者。可解。

云五分至相者。此律一业坏多种。随多少结者。谓如比丘将一把豆一时煮随粒多少。一一结提。十诵文中。通结一罪。若坏五生种。方得五罪也。乃至前戒等者。因便以论。谓前掘地。不作净语随掘多少。一一结提。若僧祇文。取掘住持。方结一罪。故知。坏生掘地。当部甚急。他部并宽。宜须诫世也。柳榴之类。就地离地坏。皆堕者。就地即在树上也。离地即非在树也。既已离地。不合犯提。但为此树神亦得活。有生长义。故犯堕也。离地槐櫰榆柏者。准尔雅中。有三种叶。小而青曰槐叶。大而黑曰櫰。夜合尽开曰宫櫰。此等树者。若已离地。其色又萎。坏之不犯。谓无生长义也。若与地连。即是未离。有生相故堕。若虽离地。色未改者。但有坏相吉也。

云不犯已下。如文。

云身口绮戒十二者。释名如常(云云)。

云四至便犯者。口绮者。异语也。身绮者。触悭也。谓不应理。名之为绮。

云四至吉罗者。汝向离说为论。何事者。缘起因阐陀犯罪。诸比丘问汝自知犯不。彼云。将事报言。汝向谁说等。余如口绮法者。亦是未白前依得吉白竟提也。

云不犯至未文者。文有三意。初开口绮。二若欲作下开身绮。三恶心下杂约心事辨非。并如文。具委也。

云嫌骂至十三者。释名牒钞(云云)。

云六缘至阇者。如文。

云五分至吉罗者。余人者。一二三人差曰余人也。正拜人者。是羯磨所差也。此盖翻译人取意。故言拜。如今时策某人为宰相。便云拜相也。倩者。是正拜人自倩倩人更倩展转三人骂。俱犯提也。因说大莫等者。祇云。佛在䟦祇园。人间游行。与诸比丘众。至一故河边。见捕鱼人提大网。沈石浮瓠。顺水而上。岸边各二百五十人。叫唤牵网向岸。尔时众鱼。皆堕网中。有大鱼有百头。百头各异象马牛羊之类。佛见已唤之便应。又问。汝母今在何处。答在阇(音清)关中为虫。诸比丘问佛。佛言。此大鱼是迦叶佛时。三藏比丘。好恶口故。受难类头报。其母受他供给。不消利养。皆是施物作厕中虫。佛说是因缘。时二百五十人。皆止网业。出家学道。成阿罗汉。故知口业须大填之。

云不犯已下如文。

云露敷至十四者。释名可知。

云六缘至犯者。如文。

云五分至吉罗者。曝(蒲木反)僧卧具不得。禅眠恐雨来不觉得吉也。手触不举堕者。既曾经手触。即共自敷不别。春月者。即四月有雨月也。去时聚已当去者。举小况大也。通表有惭之人不属诸房游行者。亦恐暴雨不觉。故与吉也。

云四分至吉罗者。若即时还者。问。列缘中出门即犯。今此听往者何。答。前出门结据未返为言。今据暂行开兹方便也。方便悔者。律云。一足在内一足在外欲去又应去。还悔者。一切吉。二俱堕者。律云。若二人共绳床并坐下座应收下座。便作此意。准拟上座收。上座不收。下座得提。复有非威仪吉上座意中。谓言下座收。而不收。上座提。若二人不前不后俱不收。二俱提。空床九衣表里损坏易修。故但吉。入房思惟文才。恐雨不觉。亦与吉也。云不犯已下如文。

云覆至十五者。释名牒钞(云云)。

云五缘至犯者。或出界。或过三宿犯者。或者不定也。若作永去心出门便犯。若作暂去意过三宿。如犯付嘱等。缘一同前戒。

云律中至堕者。如文。

云强敷戒十六者。释名牒钞。

云律至堕者。谓随作前事合他不乐即结也。

云律中至不犯者。如文。

云牵他至十七者。释名牒钞(云云)。

云四至犯者。一春分者。西国三时分房。若春冬分房。己虽受得分。后见上座来应避与上座。故知不属己。若牵他出即犯堕。夏房不尔一分竟。后上座来不应避属己。己定牵去出犯吉也。

云律中至吉罗者。若呵叱(赤质反稍重呼)惠鼾眠者。作意恼他吉。今约无心。但为好鼾睡恐恼他。故令起经行或屏处等鼾字(胡旦反卧息声)。不喜人来者。或衣垢。或无威仪等。

云律不犯至也者。随次出者。谓僧房内人多人知一夜出宿。前是俗处者。前戒约俗家。非僧住处。不简染净。此戒是僧房恶人。无分驱出不犯。

云坐脱脚十八者。释名牒钞(云云)。

云三至犯者。若依戒疏。四缘二是薄覆钞阙此也。三在上坐卧犯者。谓若未制戒前。即约床脚脱方制。今据制了。但使是脱脚绳床坐便犯也。

云用至十九者。释名牒钞(云云)。

云四分至犯者。如文。

云律云至漉者。一一提者。戒疏云。此不就损命中制。但深防与制。若彼命断自依畜生正得一堕也。十分之一者。大德引俗书云。陆地虫极细不过𤌞蟟虫。向蚊子眼睫中为窠。水中极细莫越[酉*(蓋-去+太)]鸡虫。若非天眼。莫之能见也。百千万由延者。亦引伪书辨陆地大鱼过骐麟水中大不越鲸鱼。俗说曰骐麟斗与月蚀。鲸鱼死与彗星现。又经中目连。令弟子观往业。曾作大鱼骨似七金山高等。日日谛观者。诸记中。皆引远大师流水偈云。

谛观清水犹疑有虫。是须净漉扬兹道。风自行桂锡化物随愿为用虽少在益难穷。如人阙此忍渴而终。肉眼所见者。多论云。时舍利弗。以净天眼。观空有虫。如水边砂。如器中尘。无边无量见。已断食三日。佛敕令食。凡制有虫水者。齐肉眼所见漉囊所得不制。天眼见凡用水法应取上好。细氎纵广一肘作漉囊。令一比丘持戒多闻。深信罪福。安详审悉。肉眼清净者。令其知水如法流水置一器中。足一日用明日更看。若有虫者。应更好漉。以净器盛水向日谛观。若故有虫应二重作。若故有虫不应住此。若无漉囊不得半由旬若更无者。用衣角漉以显所为大故(大德曰上言三重漉者约三度漉有云三重绢作漉囊即得厚致者非也)。

云律至不犯者。无虫想者。据迷一切无犯。若转想结前心吉犹有犯故。

云覆屋至二十者。释名牒钞(云云)。

云曰至犯者。多论云。此是三十中大房。用三万钱作成。即崩施主生悭。比丘为说房之功德。此房未倒之之时。佛曾到此。便是无上福田等。复有一新受戒比丘。于此房经一宿。持戒暂时。受用功德。如须弥山。房今虽崩。功德已成就了。第三节未竟。不去见闻处者。所言三节即三重覆。但约一重为节。故多论中作房三品上中下也。此三品房。各有覆之齐限。若中房用上法覆。以重故胜戴不起。随用草等。一一皆提下房。例尔。今云三节未竟。不去见闻处是犯。若互离得吉。俱离无过准律文也。

四至节竟犯者。谓二节未犯。至第三竟时结堕。如与未受具同宿不别。至第三宿。明相才现即犯。有人云。过三节至四方犯。以戒本云。过者波逸提。今既未过。正齐三节。未合结犯。此未达文意。幸请思之云辄教尼至二十一者。释名牒钞。以对此待消戒本竟。略料简结下。四众罪相状。此稍难知。不类诸戒。所以尔者。若僧不差。辄住教诫结提。即不疑。且如下众。何得有辄教诫之理。便结他吉。今故明之。尼据僧不差。辄往僧寺求教诫尼下二众不白。大尼辄往僧寺礼拜。求请说法等。僧沙弥理合礼大尼。今不白僧辄往尼寺礼拜问许等。已上并结吉。故云下四众吉罗也。表又云。引戒理合在教诫。日暮戒后。诸记中。并不见评论。亲曾捡多论文来。方𡂖。是译律之家讹滥失于次第。櫢彼论云。初时比丘尼尽往僧寺中求教诫。后为人识。乃轮差五人来僧寺中。亦不免讥嫌。遂差盘特比丘往教授。但为盘特根钝。诸尼总知。至于迎逆。并不殷重。引比丘虽根钝。已于如来言下。证果竟。观是诸女。有轻心。遂现神通。诸尼并皆悔过(此第一缘)。其次差至六辟。六辟至彼。遂说世俗法。并戏调之言。不合根机(是第二缘)。时爱道尼白佛。佛令白差一比丘。须具十德者。遂差难陀。说法教授竟。嘿然与住。尼又重请说。至日暮尼𭗵祇洹而归。城门已闭。诸尼总在城濠中宿。明日守门人见遂述上缘。因为讥责(是第三缘)。后六辟见白二差难陀。既不差他乃辄往彼教诫。以此量之。故知。引戒定合在后。学者要知。莫隘繁广之。恐思之。

云四缘至便犯者。如文云。律至磨者。僧不差说法八敬俱堕者。律云。若僧不差。或非教授日。而往与说八。不可越法吉罗。若僧不差。而往与说法者提(已上律文)。

古师云。若僧不差说八敬吉。若不差说法得提。所以然者。八敬生定慧义狭。故轻吉也。说法宽故。邪正难辨。恐坏尼心行。故结重提。若日非说。二同犯吉。故戒疏云。昔人解云。日非八敬。同犯吉罗。不差说法。俱犯提罪。即二提二吉。今解不然。说法八敬无别轻重。故戒本云。教授者提。广说法者提。故知义一。文云俱堕据不差。以言所结罪。约曰非说也。曰非吉罗者。四分无文。引僧祇释。前三吉者。注文自辨是经说戒。十五日后即十六十七十八是也。后二者。注亦自辨。二十九三十日。引约黑月说。大德云。谓西天黑月有初顺钞文。须先明黑月。前三即初一二三。后二即十四十五。除却前三后二。无间黑白中间。十日恒往。余日为非也。又祇中。前三白月中。初一二三黑月。十六七八此名时未至。后二白月十四五黑月二十九三十日。祇中。名为过时。彼广列八法。繁而不述。如删补羯磨者。彼云具十德者。颂云持闻颂决说姓贝。堪家满持。谓坚持戒只闻。谓多闻诵。谓二部。戒律。决谓决断。无疑。说谓能善说法。姓谓高门大姓。㒵谓端严殊异。堪谓任说法。家谓出家。不犯重戒者。谓满二十夏已上。然于十四堪之与善不无相滥。疏云。虽能善说。未必称机故也。

云与尼至二十二者。释名牒。举钞文销戒本。后结下四众吉类。前可解思之。

云六至犯者。教诫说法者。义一也。

云律中至吉罗者。除教授者。谓除此犯提外受经已下但吉除尼者。俗女但吉也。

云不犯乃至未文者。余人者。除妇女犯外更有俗男。曰余不犯也。

云讥教至二十三者。释名牒钞(云云)。销戒本竟结下。四众罪者。大德云。尼讥大僧吉尼二众讥。当众吉沙弥讥大僧吉。

云六缘至闻知吉易解。

云不犯等者。其事实尔者。实是为食。故不犯。若问者。以心疑故。乃问脱人汝莫是为。余食不无嫉不虽如此问不犯也。

云与非至二十四者。释名牒钞文。

云四分至犯吉。如文。

云律中至不犯者。除贸易者。谓律许五众贸易不通俗也。

云与至二十五者。释名可知。

云律至罗者。安缘索线皆得吉。

云不犯已下可知。

云独至二十六者。释名牒举钞。

云四缘至犯者。一是比丘尼者。据光律明犯缘也。若据五分多论。尼三众同犯。讥染不殊。俗女不犯。二𦗚第三人者。引戒第三人。须是白衣。三屏露二处者。若本缘起中。在露地坐。戒本释相。俱明屏露。古戒本云。屏露处坐者。波逸提。

云十诵至吉罗者。我欲起者。比丘共尼坐恐犯。独坐前尼益食去时应吉坐。尼言佛不听。我与尼同坐。我今欲起者。先作如是方便。若不先告。直尔便起坐。尼心疑将。谓比丘起作非法。故云莫令彼疑作非法也。更有别解不正。

云不犯至者。如文。

云与尼至二十七者。释名牒钞(云云)。

云五缘至犯者。无缘者。无命难恐畏之缘。五度界者。从一村至一村随结提。故祇云。若经一聚落一提若无聚落。即一𤘽虑舍犯也。

云律不犯至迳者。大伴行者。戒疏中。约多比丘一尼亦犯。要待多伴。方开据理合是多尼。为大伴。或有约俗伴。男女共行。名大伴亦得。疑恐怖者。行途多难。故开疑怖。

云与女同船至二十八者。释名可知。

云四至犯者。三同乘上下者。今师戒疏。将此分。为两缘。一同乘一船不犯。二依顺流上下意。除直渡也。入船犯者。律云。双足捉一足在岸吉。

云律中至不犯者。失济者。风惊浪急吹船上下不犯。

云食尼至二十九者。释名可知。

云四至堕者。如文。

云律中至不犯者。律明叹境。先举十二头陀。从乞食至持三衣。中间越却十头陀。故云乃至。食者。从是至中。戒疏云。故知大小二食皆犯。余衬衣等者。所以衣轻者。财重难舍。又希施故。除旧檀越者。即显非因难德与食可常乞(去呼)食者。言轻故不犯。

云律中至不犯者。如文。

云与尼至三十者。释名牒钞(云云)。

云具至吉罗者。同前与尼期行。五缘犯几者(音其近也)。村内一界者。未越分齐故吉。若越即提。乃至越多村界多提。空迥处十里一提。

云不犯至者。者可知。

四分律钞简正记卷第十一

吴越国天长寺长讲律临坛崇福普济戒光大德赐紫(志贞)写此一部丁巳岁记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