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天下书楼 > 汉官六种

漢官儀卷下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漢軍謀校尉應劭撰

清孫星衍校集

皇者,大也,言其煌煌盛美。帝者,德象天地,言其能行天(下號曰皇帝)道,〔一〕舉措審諦,父天母地,為天下主。太平御覽皇王部

光武第雖十二,〔二〕於父子之次,於成帝為兄弟,於哀帝為諸父,於平帝為祖父,皆不可為之後。上至元帝,於光武為父,故上繼元帝而為九代。故河圖云「赤九會昌」,謂光武也。後漢書光武紀注

皇后稱椒房,取其蕃實之義也。案:初學記、一切經音義引作「國風美其繁興」。〔三〕太平御覽引作「美其繁蕪」,在下文引詩下。詩云:「椒聊之實,蕃衍盈升。」案:太平御覽引作「蔓延盈升」。以椒塗室,取溫煖除惡氣也。案:廣韻四霄注引作「取其溫也」。〔四〕猶天子朱泥殿上,曰丹墀也。後漢書皇后紀注、初學記中宮部、藝文類聚后妃部、一切經音義十九、錦繡萬花谷九、白帖三十七、太平御覽皇親部、居處部案:文選景福殿賦注引作漢舊儀

婕妤以下,皆居掖庭。後漢書班固傳注、文選西都賦注

掖庭,後宮所處。中宮,謂諸中人。後漢書宦者傳論注〔五〕

姬,內官也,秩比二千石,位次婕妤下,在八子上。漢書文帝紀臣瓚注案:引作「秩祿令」。

姬妾數百。漢書文帝紀注

北郊壇在城西北角,去城一里所。謂方壇四陛,但存壇祠舍而已。其鼓吹樂及舞人御帳,皆從南郊之具。地祇位南面西上,高皇后配,西面,皆在壇上。地理群神從食壇下。南郊焚犢,北郊埋犢。後漢書光武紀注

祭地于河東汾陰后土宮。宮曲入河,古之祭地,澤中方丘也。以夏至日祭,其禮儀如祭天。後漢書光武紀注

馬第伯封禪儀記曰:案:封禪儀馬第伯所作,劭錄之於此書。群書注有引「封禪儀」,或引「馬第伯封禪記」者,皆此書文也。史記孝武本紀索隱:封禪儀,見應劭漢官儀。「車駕正月二十八日發雒陽宮,二月九日到魯,遣守謁者郭堅伯將徒五百人治泰山道。十日,魯遣宗室諸劉及孔氏、瑕邱丁氏上壽受賜,皆詣孔氏宅,賜酒肉。十一日發,十二日宿奉高。是日遣虎賁郎將先上山,三案行。還,益治道徒(一)千人。〔六〕十五日,始齋。案:通典引下作「諸扈從王公以下,及東方諸侯盡齋」十四字,無下文一段。國家居太守府舍,諸王居府中,諸侯在縣庭中齋。諸卿、校尉、將軍、大夫、黃門郎、百官及宋公、衛公、褒成侯、東方諸侯、雒中小侯齋城外汶水上。太尉、太常齋山虞。馬第伯自云,某等七十人先之山虞,觀祭山壇及故明堂宮郎官等郊肆處。入其幕府,觀治石。石二枚,狀博平,圓九尺,此壇上石也。其一石,武帝時石也。時用五車不能上也,因置山下為屋,號五車石。四維距石長丈二,案:通典引「二」下有「尺」字。廣二尺,厚尺半所,四枚。檢石長三尺,廣六寸,狀如封篋。長檢十枚。一紀號石,高丈二尺,廣三尺,厚尺二寸,名曰立石。一枚,刻文字,紀功德。案:太平御覽地部引作「石二枚,一是武帝時石,用五車載不能上,因置山中為屋,號五車石。一是刻號紀功德,立壇上」。藝文類聚地部引同。〔七〕是朝上山騎行,往往道峻峭,下騎,步牽馬,乍步乍騎,且相半,至中觀留馬。去平地二十里,南向極望無不睹。案:通典引「望」作「眺」。仰望天關,如從谷底仰觀抗峰。其為高也,如視浮雲。其峻也,石壁窅窱,如無道徑。遙望其人,端如行朽兀,或為白石或雪,案:太平御覽地部引作「望人如盂升,或以為小白石,或以為冰雪」。久之,白者移過樹,乃知是人也。案:通典引「遙望」至此二十七字無。殊不可上,四布僵臥石上,有頃復蘇。亦賴齎酒脯,處處有泉水,目輒為之明。復勉強相將行,到天關,自以已至也,問道中人,〔言〕尚十餘里。〔八〕其道旁山脅,大者廣八九尺,狹者五六尺。仰視巖石案:通典引「視」作「窺」。松樹,鬱鬱蒼蒼,若在雲中。俛視谿谷,碌碌不可見丈尺。遂至天門之下,仰視天門,窔遼如從穴中視天。直上七里,賴其羊腸逶迤,名曰環道,往往有絙索,可得而登也。兩從者扶挾,〔九〕前人相牽,後人見前人履底,前人見後人頂,如畫重累人矣。案:通典引「矣」作「耳」。所謂摩胸〈扌舁〉石,捫天之難也。初上此道,行十餘步一休,稍疲,咽唇燋,五六步一休。牒牒據頓,地不避濕闇,前有燥地,目視而兩腳不隨。案:通典引「所謂」至此五十一字無。早食上,脯後到天門。郭使者得銅物。銅物形狀如鍾,又方柄有孔,莫能識,疑封禪具也。得之者,汝南召陵人,姓楊名通。東上一里餘,得木甲。木甲者,武帝時神也。東北百餘步,得封所,始皇立石及闕在南方,漢武在其北。二十餘步,得北垂圓臺,高九尺,方圓三丈所,有兩陛。人不得從,上從東陛上。臺上有壇,方一丈二尺所,上有方石,四維有距石,四面有闕。鄉壇再拜謁,人多置錢物壇上,亦不埽除。國家上見之,則詔書所謂酢棃酸棗案:太平御覽果部兩引云:光武封泰山,上壇見酢棃酸棗。上問其故,主者曰:「百官上者所置」。上曰:「封禪大禮,千歲一會,衣冠士大夫何故爾也!」〔一0〕狼藉,散錢處數百,幣帛具,道是武帝封禪至泰山下,未及上,百官為先上,案:續漢志補注引無「先」字,〔一一〕通典引有。跪拜,置棃棗錢于道以求福,即此也。東山名曰日觀,案:藝文類聚天部、太平御覽地部引作「泰山東南有峰名曰日觀」。〔一二〕水經注汶水引作「東南山頂」。日觀者,雞一鳴時,見日始欲出,長三丈所。秦觀者,望見長安;案:文選顏延年詩注引此作「漢舊儀」。〔一三〕吳觀者,望見會稽;周觀者,望見齊西。〔一四〕北有石室。壇以南有玉盤,中有玉龜。案:藝文類聚禮部、雜器物部、文選張平子四愁詩注、白帖十三、太平御覽器物部、珍寶部引同。山南脅神泉,飲之極清美利人。日入下去,行數環。日暮時頗雨,不見其道,一人居其前,先知蹈有人,乃舉足隨之。比至天門下,夜人定矣。」續漢志補注、通典禮案:通典引文多刪節。

太山盤道屈曲而上,凡五十餘盤。經小天門、大天門,如從穴中視天窻矣。〔一五〕案:太平御覽居處部引「泰山有天窻」。自下至古封禪處,凡四十里。山頂西巖為仙人石閭,東巖為介邱,案:下本有「東南巖名日觀」一段,已見上,今刪。黃河去太山二百餘里,於祠所瞻黃河如帶,若在山阯。山南有廟,悉種柏千株,大者十五六圍,〔一六〕相傳云漢武所種。小天門有秦時五大夫松,見在。初學記地部、太平御覽地部

泰山東上七十里至天門。初學記地部

秦始皇上封太山,逢疾風暴雨,賴得松樹,〔一七〕因復其下,封為五大夫。〔一八〕藝文類聚木部、太平御覽木部、事類賦木部

車駕十九日之山虞,國家居亭,案:藝文類聚禮部引作「建武三十一年東巡狩。二月九日到魯。十九日國家居亭」。百官布野。此日山上雲氣成宮闕,百官並見之。二十一日夕牲時,白氣廣一丈,東南極望致濃厚。時天清和無雲。瑞命篇「岱嶽之瑞,以日為應」也。〔一九〕續漢志補注案:補注皆作「封禪儀」,下同。

建武三十二年,車駕東巡狩。正月二十八日發雒陽宮。二月九日到魯。十二日宿奉高。

十五日始齋。十九日之山虞,國家居亭。二十一日夕牲。二十二日祭〔天〕,〔二0〕日高三丈所,燔燎正北鄉。〔二一〕禮畢,百官以次上,國家時御輦,人挽升車也。北堂書鈔禮儀部案:「車」當作「山」。〔二二〕

晨祭也。日高二丈所,燔燎煙正北也。續漢志補注

百官各以次上。郡儲輦三百,為貴臣、諸公、王、侯,卿、大夫、百官皆步上,少用輦。(輦者)〔二三〕續漢志補注

國家御首輦,人輓升山。案:北堂書鈔車部引作「乘王輦以升山」。至中觀休,須臾復上。續漢志補注須臾,群臣畢就位。續漢志補注

國家臺上北面,虎賁陛戟臺下。續漢志補注

建武三十二年二月辛卯,登封太山。皇帝北面,尚書令奉玉牒檢進,南面跪。太常曰:「請封。」皇帝親封畢,退復位。太常曰:「請拜。」皇帝再拜。大行禮畢,〔二四〕群臣皆呼萬歲。命人發壇上石,尚書令藏玉牒,封石檢也。北堂書鈔禮儀部三引〔二五〕

騶騎二千餘人發壇上方石。續漢志補注

以金為繩,以石為泥,南三檢,〔二六〕案:續漢志補注、通典引無「為泥南」三字。東方、西方各二檢。案:「二」當依通典引作「三」。〔二七〕又案:續漢志、通典皆云東西各三,南北各二,此有誤。檢中石泥及壇土,色赤白黑,案:「赤」上當有「青」字。〔二八〕各依如其方色。續漢志補注、通典禮、北堂書鈔禮儀部

封禪太山,即武帝封處,累其石,登壇,置玉牒書封石此中,復封石檢。藝文類聚禮部

群臣稱萬歲,音動山谷,有青氣屬天,〔二九〕遙望不見山巔,山巔人在氣中,不知也。〔三0〕續漢志補注、北堂書鈔禮儀部、太平御覽天部案:續漢志補注引無「青」字。北堂書鈔天部引作「白氣」。

世祖封禪,久案:「久」當作「夕」。〔三一〕有白氣一丈,東南〔極望〕,〔三二〕正直壇所,有青氣上與天屬,遙望不見巔,〔三三〕瑞命之符也。太平御覽休徵部

元封封禪,書有白氣,案:「書」當作「晝」。夜有光,下天下案:此「下」字當衍。闕石門。〔三四〕藝文類聚禮部

封畢有頃,詔百官以次下,國家隨後。數百人維持行,相逢推,百官連延二十餘里。道多迫小,深谿高岸數百丈。步從匍匐邪上,起近炬火,止亦駱驛。步從觸擊大石,石聲正讙,但讙石見相應和者。〔三五〕腸不能已,口不能默。夜半後到,百官明日乃訖。其中老者氣劣不能行,臥巖石下。〔三六〕明日早,太醫令復遵問起居,國家云:「昨上下山,欲行迫前,〔三七〕欲休則後人所蹈,道峻危險,恐不能度。國家不勞,百官以下露臥水飲,無一人蹉跌,無一人疾病,豈非天邪!」泰山率多暴雨,如今上直下柴祭封登,青晏溫和。明日上壽,賜百官省事。事畢發,暮宿奉高三十里。明日發,至梁甫九十里夕牲。續漢志補注案:此條有誤字。

功效如彼,天應如此,群臣上壽,國家不聽。續漢志補注

建武三十二年,車駕東巡狩。二月二十二日祭(上)〔天〕。〔三八〕日中到山,禮畢,群臣稱萬歲。有頃詔百官以次下。明案:當有「日」字。〔三九〕問起居。二十四日發,至梁父九十里夕牲。二十五日禪祭于梁陰。〔四0〕陽者祭天,陰者祭地。始元舊禮,以高帝配天,高后配地。北堂書鈔設官部

明堂四面起土作塹,上作橋,塹中無水。明堂去平城門二里所,天子出,從平城門,先歷明堂,乃至郊祀。後漢書光武紀注

辟雍去明堂三百步。車駕臨辟雍,從北門入。三月、九月,皆于中行鄉射禮。辟雍以水周其外,以節觀者。諸侯曰泮宮。東西南有水,北無,下天子也。後漢書光武紀注

辟雍四門外有水,以節觀者。門外皆有橋。後漢書儒林傳序注

大射于曲臺。漢書藝文志如淳注〔四一〕

春三月,秋九月,習鄉射禮,禮生皆使太學學生。後漢書儒林傳序注

立春之日,遣使者賜文官司徒、司空帛三十匹,案:續漢志補注引作「四十匹」。九卿十五匹;武官太尉、大將軍各六十匹,執金吾、諸校尉各三十匹。武官倍于文官。續漢志補注、通典職官、太平御覽時序部案:續漢志補注引作「名秩」,在立秋下。

古不墓祭。秦始皇起寢于墓側,〔四二〕漢因而不改。諸陵寢皆以晦、望、二十四氣、三伏、社、臘及四時上飯。其親寢所宮人,隨鼓漏理被枕,具盥水,陳莊具。天子以正月上原陵,公卿百官及諸侯王、郡國計吏皆當軒下,占其郡國穀價四方改易,欲先帝魂魄聞之也。後漢書明帝紀注

天子東耕之日,親率三公九卿,戴青幘,冠青衣,載青旂,駕青龍,〔四三〕公卿以下車駕如常法,往出種堂。天子升壇,上空無際,公卿耕訖,天子耕于壇,舉耒三〔推〕而已。〔四四〕北堂書鈔禮儀部、藝文類聚禮部、文選藉田賦注、太平御覽禮儀部

天子升壇,公卿耕訖,嗇夫下種。凡稱藉田為千畝,亦日帝藉,亦曰耕藉,亦曰東耕,亦曰親耕,亦曰王藉。初學記禮部、藝文類聚禮部、太平御覽禮儀部

天子父事三老,兄事五更。天子親割,三公設几,九卿正履,祝哽在前,祝咽在後。北堂書鈔設官部、文選辟雍詩注、〔四五〕太平御覽禮儀部

三老、五更,三代所尊也。安車輭輪,送迎至家,天子獨拜於屏。三者,道成於天、地、人。老者,久也,舊也。五者,訓于五品。更者,五世長子,更更相代,言其能以善道改更己也。三老、五更皆取有首妻,男女完具。後漢書明帝紀注、續漢志補注、北堂書鈔設官部

伏日萬鬼所行,故盡日閉,案:太平御覽引作「故謹」。不干它事。後漢書和帝紀注、太平御覽時序部

大將軍、三公臘賜錢各三十萬,〔四六〕牛肉二百斤,稉米二百斛;特進侯十五萬;卿十萬;校尉五萬;尚書丞、郎各萬五;〔四七〕案:何敞傳注引作「尚書三萬,侍中、將、大夫各二萬」。千石、六百石各七千;侍御史、謁者、議郎、尚書令各五千;郎官、蘭臺令史二千;案:續漢志補注引「二」作「三」。〔四八〕中黃門、羽林、虎賁士二人共三千;以為當祠門戶直,各隨多少受也。後漢書何敞傳注、續漢志補注案:續漢志補注引作「名秩」。

正月旦,天子御德陽殿,臨軒。公、卿、大夫、百官各陪位朝賀。蠻、貊、胡、羌朝頁畢,見屬郡計吏,皆陛覲。宗室諸劉雜會,皆冠兩梁冠,單衣。〔四九〕既定,〔五0〕計吏中庭北向坐。大官上食,賜群臣酒食,作九賓,撤樂。藝文類聚禮部、太平御覽時序部

正月朔賀,三公案:藝文類聚引作「大將軍、三公朝會」,下文亦少異。奉璧上殿,嚮西北。太常贊曰:「皇帝為三公興!」三公伏,皇帝坐,乃前進璧。〔五一〕古語曰「御坐則起」,此之謂也。藝文類聚禮部、太平御覽時序部

元日朝賀,三公拜璧殿上,獻壽觴。太平御覽時序部

正旦,飲柏葉酒,上壽。太平御覽木部

明帝永平元年,〔五二〕光烈陰皇后葬,魂車,鸞輅青羽葢,駕四馬,旂九斿,〔五三〕前有方相。鳳皇車,大將軍妻參乘,太僕御,女騎夾轂。宋書禮志、通典禮案:「僕」下當有「妻」字。〔五四〕

天子法駕,所乘曰金根車,駕六龍,以御天下也。有五色安車,有五色立車,各一,皆駕四馬。毛詩說云:〔五五〕「四者,示有四方之志也。」是為五時副車。藝文類聚舟車部、太平御覽車部

天子出祭陵,常乘金根車。春二月,青龍居在前。〔五六〕秋八月,白虎在前。太平御覽車部

大路龍旂,畫龍於旂上也。隋書禮儀志

皇后婕妤乘輦,餘皆以茵,四人輿以行。文選西都賦注、太平御覽皇親部

孝景帝六年,令二千石朱兩音緉,千石、六百石朱轓,〔五七〕較車耳反出為藩屏也。太平御覽車部

皇帝起居,索室清宮而後行。史記孝文本紀索隱、北堂書鈔帝王部

天子車駕次第謂之鹵簿。有大駕、法駕、小駕。大駕公卿奉引,大將軍參乘,太僕御,屬車八十一乘,備千乘萬騎,案:史記梁孝王世家索隱引下有「而出」二字。侍御史在左駕馬,詢問不法者。史記孝文本紀索隱、梁孝王世家索隱、後漢書皇后紀注、班固傳注、唐六典十七、文選東京賦注

祭南郊,乘大駕,奉引如故,其餘群司百官大出。祭北郊,乘大駕,奉引如故,其餘十歲五帝雞翅埽前後,〔五八〕諸軍悉行者也。北堂書鈔儀飾部

大駕鹵簿,五營校尉在前,案:西京賦注引「漢有五營」。名曰填衛。文選藉田賦注

乘輿大駕,則御鳳皇車,以金根為副。續漢志補注案:引作「漢官鹵簿。」〔五九〕

漢乘輿大駕儀,公卿奉引,太僕御,大將軍驂乘,屬車八十一乘,備千乘萬騎。法駕儀,公卿不在鹵簿中,河南尹、執金吾、洛陽令、案:史記孝文本紀索隱引作「京兆尹、長安令。」又案:此下當有「奉引」二字,見續漢志。〔六0〕奉車都尉、案:「都尉」當作「郎御」,見續漢志。〔六一〕侍中參乘,屬車三案:續漢志「三」作「四」,誤。十六乘。史記孝文本紀索隱、留侯世家索隱、太平御覽儀式部

甘泉鹵薄有道車五乘,游車九乘,在輿前。太平御覽車部

前驅有雲,案:當有「罕」字。〔六二〕皮軒鑾旗車。後漢書楊秉傳注

清道以旄頭為前驅。後漢書儒林傳序注

舊選羽林郎旄頭,被髮案:太平御覽引作「放髮」。為前驅,〔六三〕今但用營士。後漢書光武紀注、太平御覽儀式部

豹尾過後,執金吾罷屯解圍,天子鹵簿中,後屬車施豹尾于道路,豹尾之內為省中。水經注江水〔六四〕

騎執菰。初學記樂部〔六五〕

太常駕四馬,主簿前車八乘,有鈴下、侍閣、辟車、騎吏、五百等員。唐六典十四案:以下三條,唐六典引俱作「鹵簿篇」。又後漢書周紆傳注引「鈴下、侍閣、辟車,此皆以名自定者也」。

衛尉駕四馬,主簿前車八乘,有鈴下、侍閣、辟車、騎吏等員。唐六典十六

鴻臚駕四馬,主簿。〔六六〕唐六典十八

班劍者,以虎皮飾之。文選王文憲文集序注案:儉薨,追贈太尉,增班劍為六十人。續漢志:「佩刀,虎賁黃室虎文,其將白虎文。」然則班劍者亦鹵簿中所有也。

衣裳公侯華蟲,卿大夫藻火。太平御覽職官部案:與續漢志輿服不合,此當有誤。

周冕與古冕略等,周加垂旒,天子前後垂真白珠各十二。太平御覽服章部

冕廣七寸,長八寸。左氏正義桓公

天子冠通天,諸侯王冠遠游,三公、諸侯冠進賢,三梁;卿、大夫、尚書、二千石、博士冠兩梁;二千石以下至小吏冠一梁。案:志引作「平帝元始五年,令公、卿、列侯冠三梁,二千石兩梁,千石以下一梁」。三禮圖引亦作「千石」。此作「二千石」,誤。〔六七〕天子、公、卿、特進、諸侯祀天地明堂,皆冠平冕,天子十二旒,三公、九卿、案:三禮圖引作「九旒」。諸侯七旒,其纓各如其綬色,玄衣纁裳。後漢書明帝紀注、張宗傳注、〔六八〕隋書禮儀志、聶崇義三禮圖

幘者,古之卑賤執事不冠者之所服也。後漢書光武紀注、初學記服食部、〔六九〕藝文類聚服飾部、〔七0〕太平御覽服章部

孝武時,天子以下未有幘。元帝額上有壯髮,不欲使人見,乃使進幘,〔七一〕群寮隨焉。太平御覽皇王部

幘本無巾,如今半幘而已。王莽無髮,因為施巾,故里語曰:「王莽頭禿施幘屋。」太平御覽皇王部

孔子稱:「封太山,禪梁父,可得而數七十有二。」傳曰:「封者以金泥銀繩,印之以璽。璽,施也,信也。古者尊卑共之。」月令曰「

固封璽」。春秋傳「襄公在楚,季武子使公冶問,〔七二〕璽書追而與之」是也。秦漢以來,尊者以為名,乃使避。太平御覽儀式部

子嬰上始皇璽,因服御之,代代傳受,號曰「漢傳國璽」。史記高祖本紀索隱

天子有傳國璽,文曰:「受命于天,既壽且康。」不以封也。北堂書鈔儀飾部、太平御覽儀式部

璽皆白玉螭虎紐,文曰「皇帝行璽」、「皇帝之璽」、「皇帝信璽」、「天子行璽」、「天子之璽」、「天子信璽」,凡六璽。「皇帝行璽」,凡封案:句絕。之璽賜王侯書。案:句絕。「信璽」,發兵案:句絕。徵大臣。「天子行璽」,案:句絕。策拜外國及案:當有訛脫。事天地鬼神。璽案:「璽」上當有脫,皆見漢舊儀。〔七三〕皆以武都紫泥封,青囊白素裏,兩端無縫,尺一板案:後漢書李雲傳注:「尺一之板,謂詔策也。見漢官儀。」中約署。皇帝帶綬,黃地六采,不佩璽。璽以金銀縢組,侍中組負以從。秦以前民皆佩綬,金、玉、銀、銅、犀、象為方寸璽,各從所好。〔七四〕奉璽書使者乘馳傳,其驛騎也,三騎行,晝夜千里為程。通典禮案:此段亦見漢舊儀。

金銅〔虎〕符五,〔七五〕竹使符十。文選冊魏〔公〕九錫文注〔七六〕

銅虎符發兵,長六寸。竹使符出入徵發。史記孝文本紀索隱〔七七〕

印者,因也。所以虎紐,案:北堂書鈔引作「虎劍」,〔七八〕太平御覽引作「虎細」,皆字之訛。陽類。虎〔者〕,〔七九〕獸之長,取其威猛,以執伏案:北堂書鈔引作「繫服」。群下也。龜者,陰物。抱甲負文,隨時蟄藏,以示臣道功成而退也。北堂書鈔儀飾部、太平御覽儀式部

尚書僕射,銅印青綬。續漢志補注、通典禮〔八0〕

孝武皇帝元狩四年,案:初學記引作「二年」。又上有「卿秩中二千石」六字。令通官印方寸大小,官印五分。王、公、侯金、,二千石銀,千石以下銅印。初學記職官部、太平御覽儀式部案:初學記引無末句,「銀」下有「印龜紐」三字。

千石至三百石銅印。北堂書鈔儀飾部〔八一〕

〔秩〕六百石,〔八二〕銅章墨綬。後漢書蔡邕傳注

綬者,有所承受也,所以別尊卑,彰有德也。北堂書鈔儀飾部、初學記器物部案:此下綬諸條,與續漢志輿服皆不合,亦見丁孚漢儀。

綬者,有所承受也。長一丈二尺,法十二月;闊三丈,案:廣韻四十四有注引作「廣三尺」。〔八三〕法天地人。舊用赤葦,示不忘古也。秦漢易之以絲,今綬如此。北堂書鈔儀飾部

乘輿綬,黃地案:初學記引下有「骨」字。白羽,青絳綠,〔八四〕五采,四百首,長二丈三尺。北堂書鈔儀飾部、初學記器物部

諸王綬,四采,絳地案:初學記引有「骨」字。白羽,案:北堂書鈔引作「黃地黃羽」,誤。〔八五〕青黃綠案:「綠」上當有「去」字。赤圭,〔八六〕二百六十首,長二丈一尺。侯綬,絳地,縹紺,百二十首,長二丈案:「二」當作「一」。八尺。〔八七〕北堂書鈔儀飾部、初學記器物部

公、侯、將軍,三采,案:「三」當作「二」,下當有「紫白純」三字,見通典禮。〔八八〕紫圭,長有一丈七尺,百八十首。公主、封君同。〔八九〕北堂書鈔儀飾部案:初學記器物部引「丞相、御史大夫、匈奴亦同」。

九卿、中二千石,青綬,三采,青白紅,純青圭,一丈七尺,一百廿首。北堂書鈔儀式部

二千石,綬羽青地,桃花縹,三采,百二十首,長丈七尺。〔九0〕黃綬,〔九一〕黃絲,一采,八十首,長丈七尺。民織綬皆如式,不如式,沒入官也。北堂書鈔儀飾部、初學記器物部

墨綬,白案:「白」字當衍。羽青地,絳二采,長丈七尺。初學記器物部

四百石丞、尉,皆黃綬大冠。北堂書鈔設官部

凡先合單紡為一絲,四絲為一扶,五扶為一首,五首成〔一〕文,文采純為〔一〕圭。〔九二〕首多者精,少者麤,皆廣尺六寸。北堂書鈔儀飾部

蕭何為相國,佩綠綬,公侯紫,卿二千石青,令長千石黑。隋書禮儀志〔九三〕

高祖在沛,隱芒碭山。每遊,上輒不欲令呂后知,常在深僻處,后亦常知其處。高祖問曰:「何以知之?」后曰:「君所居處,上有紫氣。」太平御覽天部

孝靈熹平〔二〕年八月辛未,〔九四〕白氣如匹練,衝北斗第四星,為大獸狀。明年,揚州刺史臧旻攻盜賊,斬首數千級。太平御覽天部

永和中,戶至千七十八萬,口五千三百八十六萬九千五百八十八。續漢志補注

景帝以來,於國學內立道館,以教學徒,不許人閒別立館舍。廣弘明集十四

高祖既登帝位,鮦陽、固始、細陽歲遣雞鳴歌士,常謳于闕下。藝文類聚居處部

王莽篡位,以劉字金刀,案:「字」下當有「有」字。罷五銖,更作小錢,文曰「貨泉」。其文反白水真人,此則世祖中興之瑞也。太平御覽資產部

不制之臣,相與比周,宮鄰金虎。案:東京賦注引「比周」下有「比周者」三字。〔九五〕宮鄰金虎者,言小人在位,比周相進,與君為鄰堅若金,〔九六〕讒言之人惡若虎。〔九七〕文選東京賦注、王元長三月三日曲水詩序注

帝室,猶古言王室。文選魏都賦注、西征賦注

凡章表皆啟封,其言密事得皁囊。後漢書蔡邕傳注、公孫瓚傳注

里語云「任智不正車生咀」。〔九八〕太平御覽人事部

肅宗賜諸尚書劍,陳寵濟南椎成。漢官儀「椎成」作「鍛成」。後漢書韓稜傳注

應劭字仲遠。漢官儀作仲瑗。後漢書應劭傳注

校勘記

〔一〕「下號曰皇帝」五字乃涉御覽卷七六引下條漢雜事之文而衍,故刪。

〔二〕「第」原作「帝」,諸本後漢書光武帝紀注均作「第」,故改。

〔三〕初學記卷一0引作「國人美其繁以為興」。

〔四〕此出處當作廣韻卷二下平聲宵第四椒注。

〔五〕後漢書宦者傳論注無此引,實出文選范蔚宗宦者傳論注。

〔六〕續漢祭祀志補注諸本「千人」上均無「一」字,故刪。

〔七〕類聚卷六「刻號」下有「石」字。

〔八〕諸本續漢祭祀志補注「尚」下均有「言」字,故據補。

〔九〕諸本續漢祭祀志補注均作「扶挾」,孫輯誤作「扶掖」,據正。

〔一0〕事類賦注卷二六有此引,並與御覽果部引同。

〔一一〕續漢志補注諸本皆有「先」字,孫案非。

〔一二〕類聚卷一引無「有峰」二字。又事類賦注卷一引作「泰山東南名曰日觀,雞鳴時見日」。

〔一三〕文選頻延年車駕幸京口侍遊蒜山詩注引「泰觀者」作「言日觀者」。又引書作「漢書儀」。

〔一四〕盧文弨續漢書志注補曰:「周觀者,望見嵩山。齊西訛。」

〔一五〕初學記卷五、御覽卷三九「如從」上均引有「仰視天門」四字。

〔一六〕「十五六圍」原誤作「五六十圍」,據初學記卷五、御覽卷三九引而改。

〔一七〕御覽卷九五三、事類賦注卷二四「賴得」下均有「抱」字。

〔一八〕類聚卷八八引作「封為大夫松也」,御覽卷九五三作「封其樹為五大夫松」,事類賦注卷二四作「因封其樹為五大夫」,均與孫輯異。

〔一九〕此引又見書鈔卷九一,孫輯脫注。

〔二0〕據書鈔卷九一引補「天」字。

〔二一〕孔本書鈔卷九一「燔燎」下有「煙」字。

〔二二〕孔本書鈔九一「升車」兩引俱作「升山」。

〔二三〕「輦者」二字乃劉昭之語,孫輯誤引,故刪。

〔二四〕書鈔卷九一「大行禮畢」引在「退復位」之下。續漢志亦曰:「尚書令以五寸印封石檢。事畢,皇帝再拜,群臣稱萬歲。」孫輯引有誤。

〔二五〕「三引」當作「四引」。

〔二六〕孔本書鈔卷九一作「南北二檢」。

〔二七〕孔本書鈔卷九一即作「東方、西方各三檢」,孫輯所據本誤。

〔二八〕孔本書鈔卷九一「色」下引有「青」字。

〔二九〕書鈔卷九一、又卷一五一、御覽卷一五「屬天」均引作「上與天屬」。

〔三0〕孔本書鈔卷九一「人在」上無「山巔」二字,末句作「不知山下人之見也」。

〔三一〕影宋本御覽卷一五天部「久」正作「夕」,孫輯脫注。

〔三二〕據御覽卷八七二補「極望」二字。

〔三三〕「巔」原誤作「此」,據御覽卷八七二引改。

〔三四〕類聚汪紹楹校本無「下」字,又「闕」作「關」,甚是。

〔三五〕「見」殿本作「無」,點校本作「旡」,此從汲本。

〔三六〕點校本續漢志補注「行」上無「能」字,「臥」上有「正」字。

〔三七〕點校本續漢祭祀志補注「明日」下無「早」字,「迫前」下有「人」字。

〔三八〕據孔本書鈔卷九一改「上」作「天」。

〔三九〕孔本書鈔卷九一引有「日」字。

〔四0〕孔本書鈔九一此句引作「禪乎泰山,祭地於梁陰」。

〔四一〕漢書藝文志如淳注引作漢官。

〔四二〕「墓」原誤作「其」,諸本後漢書明帝紀注均作「墓」,故據改。

〔四三〕書鈔卷九一、類聚卷三九均作「駕蒼馬」。惟御覽卷五三七引作「駕蒼龍」。按張衡東京賦敘及藉田曰:「乘鑾輅而駕蒼龍。」則「青」當作「蒼」為是。馬而稱其為龍,以其八尺以上神駿如龍也。

〔四四〕據類聚卷三九、文選藉田賦注引補「推」字。又此引略見於初學記卷一四,孫輯脫注。

〔四五〕辟雍詩乃班固所作,文選附其於東都賦之末。

〔四六〕後漢書何敞傳注「臘賜」二字在「大將軍」之上,「各三十萬」作「各二十萬」。

〔四七〕點校本續漢志補注作「各萬五千」。

〔四八〕此句唯見續漢志補注,汲本作「二」,殿本、點校本作「三」。

〔四九〕類聚卷三九「單衣」上引有「皂」字。又「雜會」當作「親會」。

〔五0〕類聚卷三九「既定」下引有「上壽」二字。

〔五一〕類聚卷三九引作「天子為起,住入,太常住車曰:『皇帝為群公起。』天子坐,方前進」。

〔五二〕宋書禮志作「永平七年」。又後漢書明帝紀、皇后紀均作「

七年」。孫輯舍宋書而從通典,失考。

〔五三〕宋書禮志「旂」上引有「龍」字。

〔五四〕宋書禮志引有「妻」字。

〔五五〕御覽卷七七三有兩引,皆無「說云」二字。又類聚卷七一引無「毛詩」以下十三字。

〔五六〕影宋本御覽卷七七三「青龍居」作「青安車」。

〔五七〕漢書景帝紀載中元六年五月詔曰:「令長吏二千石車朱兩轓,千石至六百石朱左轓。」疑御覽「朱兩」下脫「轓」字,「六百石朱」下脫「左」字。

〔五八〕唐類函「雞翅」作「雞翹」。續漢志亦曰:民或以為鸞旗為雞翹。孫輯從陳本,非。

〔五九〕續漢志補注實引作漢官鹵簿圖。

〔六0〕史記孝文本紀索隱引有「奉引」二字。

〔六一〕史記留侯世家索隱曰:「屬車即副車,而奉車郎御而從後。」據此則奉車郎所御乃副車,與孫案異。又續漢志曰:「奉車都尉,掌御乘輿車。」或「都尉」下脫「御」字亦未可知。

〔六二〕諸本後漢書楊秉傳注均有「罕」字,孫氏自誤。

〔六三〕後漢書光武帝紀注「郎」作「為」,御覽卷六八0「旄頭」上亦有「為」字。又御覽卷六八0引無「為前」二字,而後漢書光武帝紀注此二字引作「先」。疑此句當作「被髮先驅」。

〔六四〕水經注引作漢官序。

〔六五〕初學記所引實本宋書樂志,「菰」原作「箛」,據以正。

〔六六〕職官分紀卷二0引作「鴻臚主簿駕四馬」。

〔六七〕後漢書法雄傳注即作「千石」。

〔六八〕「張宗傳注」係「法雄傳注」之誤。

〔六九〕初學記無服食部,有器物部,然無此引。又書鈔卷一二七衣冠部有此引,孫輯脫注。

〔七0〕類聚衣冠部、服飾部均無此引。

〔七一〕影宋本御覽卷八九「乃使」引作「乃始」,是。

〔七二〕「使」原誤作「從」,據御覽卷六八二引改。又左傳襄公二十九年文亦作「使」。

〔七三〕按除「賜王侯書」漢舊儀作「賜諸侯王書」外,餘皆同。

〔七四〕漢舊儀「各從」作「各服」。

〔七五〕據文選冊魏公九錫文注補「虎」字。

〔七六〕據文選目錄補「公」字。

〔七七〕史記孝文本紀索隱引作漢舊儀,孫輯引誤。

〔七八〕孔本書鈔、俞本唐類函此引標目均作「虎紐」。

〔七九〕據書鈔儀飾部、御覽儀式部引補「者」字。

〔八0〕續漢志補注引作漢官。

〔八一〕初學記卷二六引與此同,作漢舊儀。

〔八二〕諸本後漢書蔡邕傳注「六百石」上均有「秩」字,故據補。

〔八三〕孔本書鈔卷一三一引作「濶三尺」。

〔八四〕書鈔卷一三一、初學記卷二六「綠」均引作「緣」。

〔八五〕孔本書鈔卷一三一仍作「絳地」,不誤。

〔八六〕孔本書鈔卷一三一引無「赤圭」二字。初學記卷二六作「赤采」。

〔八七〕孔本書鈔卷一三一「侯綬」下引有「三采」二字。初學記卷二六引有「三采」,但置「紺」字下。又書鈔「二丈八尺」作「一丈八尺」。

〔八八〕孔本書鈔卷一三一作「二采」,且上有「紫綬」二字,與續漢志同。

〔八九〕「公主、封君同」原誤作「公主同封君」,據孔本書鈔卷一三一、初學記卷二六引改。

〔九0〕初學記卷二六引作「長丈八尺」。

〔九一〕初學記卷二六曰:四百丞尉、三百長相、二百、百石為黃綬。疑書鈔有脫文。

〔九二〕據孔本書鈔卷一三一補兩個「一」字。續漢志亦作「五首成一文,文采純為一圭」。

〔九三〕隋書禮儀志作漢官之文。

〔九四〕據續漢天文志補「二」字。

〔九五〕文選三月三日曲水詩序注引有「比周者」三字。

〔九六〕文選東京賦注「為鄰」下引「貪求之德」四字。

〔九七〕「若」原作「如」,文選東京賦注、三月三日曲水詩序注均作「若」,故據改。

〔九八〕御覽卷四九六引作「仕宦不止車生耳」,與孫輯迥異。不詳孫氏所據為何本。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