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护国司南抄卷第一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没有了](快捷键→)

□…□摄彼十字皈於一字,从广至略,渐减渐深。一字现前,同於法界,性相平等,至究竟故。

内供奉僧、崇圣寺主、义学教主、赐紫沙门玄鉴集

叙曰:般若宝经,义崇护国。仁王遵奉,道侣任持。故得三宝光生,七难氛息。疏主三藏,业称内外,学洞古今。翻译文润於斯经,习共赞义皎乎?兹疏文约而诣,理邃而彰,聪岫之鸡,冠贯沧溟龙颔。至如释文体广括群,鉴讲习之流,卒难寻究。今因演次,检而录之。缮写既周,勒成五卷。防泣路,备迷方,故目之云《护国司南抄》耳。并《校勘录》一卷,附第五末。但集经论岂述怀?幸诸忘鉴,莫我瑕矣。时安国圣治六载甲寅岁朱夏之季月也。

良贲

音秘。《易》曰:贲,饰也。《补阙钞图》云:良贲,俗姓王氏,太原人也。博通经论,薄闲庄老。遭逢众难,息静隐居。後於大明宫诏令修疏,时年八十二。钻研讽味,期岁方毕。

诏述

《切韵》云:诏,谓敕书也。述,修也。

稽首下据《补阙钞图》释皈敬序分二:

初显所敬境(「稽首」下至「尽敬礼」)分二:

初别明三宝,分三:

一佛宝(「稽首」已下至「无与等」),分三:

一法身(「稽首无上觉」)

二应身(「体遍相圆明」)

三化身(「应现」下至「无与等」)

二法宝(「所说」已下至「不可测」),分二:

一教体(「所说」下至「修多罗」)

二教用(「巧济」下至「不可测」)

三僧宝(「住果」下至「圣凡」),分三:

一小乘僧(「住果胜果道」)

二中乘僧(「麟喻部行尊」)

三大乘僧(「五忍诸圣凡」)

後总结敬礼(「我今尽敬礼」)

後请威加护(「三宝悲智力」下至「利含识」)

稽首无上觉

稽首,郑玄注《周礼》云:稽,至也;首,头也。以头至地,故云稽首。此表敬之极也。《金刚经道智抄》云:西国有三种礼,下者揖,中者跪,上者稽首。

体遍相圆明

下经云:「同真际,等法性」。疏云「真言真际,即是法身。若云同者,智同理也」,是智德身,「此与法身非即非离,俱遍法界,常安乐故」名体遍也。

所说甘露法

如下经云:「此经名为《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亦得名为《甘露法药》。若有服行,能愈诸疾。」《显隐词》云:诸天以种种名药投於大海,四天王十宝山研之,遂出精华,状如凝苏,食之长生,曰甘露。

住果胜果道

《三乘入道疏抄》云:住果谓四果也,胜果道谓四向也。向谓趣求,果谓克获。道类忍前十五心名须陀洹向,第十六心道类智处立为初果,进断修或一品至五,皆得名为第二果向,即此名为胜果道也。唯有初向不背於前後之三向,皆有二义。一胜前果得名胜果,名胜果道,道是因义。

麟喻部行尊

《显隐词》云:麟喻即独觉出者,喻如麒麟唯有一角,即出无佛世界,入末法中不见佛,不覩教。此由过去宿习种子故。佛出世,天作是言:「佛欲出世,各当灭度。」麟角闻已涅盘,佛方出世也。部行即是众出者,出有佛世,见佛闻法部类而也。

五忍诸圣凡

《显隐词》云:圣是如理僧,十地菩萨也;凡是信解僧,资粮加行也。资粮是外凡,加行是内凡故。

赞真文

《切韵》:赞,明也,助也。

粤真理

下释名起序分二:

初明能说教主三身,分二:

初通赞三身(「真理」下至「尘刹」)分三:

一法身(「真理」下至「之表」)

二应身(「智镜」下至「之源」)

三化身(「德海」下至「尘刹」)

後别彰化体(「牟尼」下至「摩尼照物」)

後明所说法利用难测,分三:

初赞略八品(「所以」下至「窒诸欲者矣」)分二:

初别(「所以」下至「深诫」)分八:

一明序品(「所以」下至「法雨」),分二:

初总陈序品(「所以」下至「岩谷」)

後略彰二护(「遂得」下至「法雨」)

二观如来品(「宗陈」下至「俱寂」)

三菩萨行品(「启五忍」下至「在目」)

四二谛品(「谈二谛」下至「唯心」)

五护国品(「帝释」下至「之悟」)

六不思议品(「花彰」下至「难思」)

七奉持品(「十三法师」下至「寰区」),分二:

初明十三法师奉持(「十三法师」下至「指掌」)

後明十六国王奉持(「七难」下至「寰区」)

八嘱累品(「恐季叶」下至「深诫」)

後总(「若非大明」下至「窒诸欲者矣」)

次翻译由缘(「皇唐八叶」下至「真风永扇」)

後造疏所以(「良贲」下至「庶照玄造矣」)

音越。《华严音义》云:发语之端也。

德海扬波,汩清流於尘刹

从真智德海,扬俗智恩波。如下经云:「二利自在,如水与波。」疏云:「水喻本智,波喻後智。」汩音骨。《周语》曰:汩决九流。注云:汩,通也。清流,喻化身也。谓从本智德海,起後得恩波。通清流化身尘刹中也。故经云:「乘一切智乘来化三界。」动而寂,若清月淩空。《宗密疏抄》中据经颂云:譬如净满月,影现一切水。月影虽无量,本月未曾尔。

语而默等摩尼照物

下经云:「如摩尼宝,体具众德。乃至若於闇夜置高幢上,光照天地,明如日出。此般若波罗蜜多,亦复如是。」疏云:「此则能为生死长夜、大黑闇中宝炬智灯,令受持者发生三惠,破无明闇,如日出故。」

住定兴悲

经云「初年月八日入大寂静」等,住定也。经云「从三昧起」乃至「吾知十六诸国王等」,兴悲也。

光驰聚日

经云「身诸毛孔放大光明,普照十方」等。《最胜王经》云:身光朗耀,如百千日。

波斯匿王等雾集烟凝

经云:「复有十六大国王、波斯匿王等,各与若干千万眷属俱」等。

乱坠天花

经云:「是时欲界无量诸天雨众妙花,色界诸天亦雨天花,……时无色界亦雨香花」等。

坦夷岩谷

《广雅》曰:坦夷,平原也。经云:「香如须弥,花如车轮。」故诸岩谷花香填之,坦然无高下也。

宗陈护国

下疏云:「意明护国为经之主。」

乃理事双彰

经云:「以诸法性悉皆空故,」是理;「由世谛故」下,是事。

则境智俱寂

经云:「智照实性,非有非无。」疏云:「明能照智,称境而观;非有非无,通境智矣。」又云:「故圣人以无心真智,照无相虚宗。内外两冥,境智俱寂。即其照也。」

启五忍而行位在目

《菩萨行品》启五忍为四忍,广明行位。如经文云:「依五忍法以为修行」等。

谈二谛而迷悟唯心

《二谛品》经云:「於解常自一,於谛常自二。了达此一、二,真入胜义谛。」《楷疏》云:真俗有二。初约心者,迷情妄执皆是俗谛;圣心语解,皆是真谛。後约境者,一切诸法为四相所迁,无问有漏、无漏,皆亦俗谛。真如法性不为四相所迁,皆是真谛。此约心而言,故云「迷悟唯心」。

帝释却顶生之军,普明开斑足之悟。

《护国品》经云:「往昔过去释提桓因为顶生王」等。又云:「昔天罗国王有一太子名曰斑足」等。

花彰令德,力现难思

《不思议品》经云:「一花入无量花,无量花入一花」等。令(去音),美也,善也。

十三法师,文昭昭乎指掌

《奉持品》经云:「从初习忍至金刚定,如法修行十三观门,皆为法师依持建立」等。昭昭,明白见也。

七难氛息,光炅炅乎寰区

下经云:「是诸国中若七难起,一切国王为除难故,受持解说此般若波罗蜜多,七难即灭」等。炅炅,《切韵》:古顶反;光也。

恐季叶雕残,故永言深诫

《嘱累品》经云:「今诫汝等,吾灭度後」等。《文选注》:季,末也。叶,代也。

窒诸欲

《切韵》:窒,塞也。

皇唐八叶

《切韵》:皇,大也。《文选注》云:叶,代也。《帝王目录》云:高祖,讳渊。太宗,高祖第二子,讳世民。高宗,太宗第九子,讳治。则天,讳华命。中宗,高宗第七子,讳显。睿宗,高宗第八子,讳旦。玄宗,睿宗第三子,讳隆基。肃宗,玄宗第三子,讳亨。代宗,肃宗长子,讳豫。

无垠

《切韵》:五根语,斤二反;岸也。

正形有截

《孝经注》云:形,法则也。《毛诗传》云:有截,整齐。言四海之外率服截尔。率,整也。

震颓纲

《唐韵》:震,起也。《切韵》:或作振举也。

黔庶

《众经音义》云:上黑也,下众也。谓黑青众人也。

先哲

《切韵》:哲,智也。

有点清流

《切韵》:点,枉也。清流谓诸硕德名贤。故《西域记》中诸少年僧轻胁尊者曰:「滥迹清流,徒知饱食。」

叨接

《切韵》:叨,忝也,辱也。

谬膺

《切韵》:膺,当也。

幸扬

《切韵》:扬,对也。

天阙

《书》云:阙,缺也。阙在门两旁,中间缺,各为道。

窃玄珠於贝叶

是译经时润文兼笔受。又修疏时此经也。

捧白壁

等,是修疏时捧此经也。或捧诏书也;故上云:「幸扬天阙,亲奉德音。」又《春秋》语曰:赐黄金百溢,白壁一双。

庶昭

《切韵》:庶,望也。昭,明也。

五常之首

《论语疏》云:谓仁、义、礼、智、信。好生恶煞,博爱不愚曰仁;举动合宜,除乱不害曰义;疏通知远,逆覩未来曰智;上下彰明,恭俭不烦曰礼;举事无怨,语无翻覆曰信。「此五德者,不可造次而亏,不可须臾而废。王者履之以治国,君子奉之以立身。用无暂替,故云常也。」又云:就五行而论,则木为仁,火为礼,金为义,水为智,土为信。人禀此五气而生,则备有仁、义、礼、智、信之性。人有博爱之德为仁,有严断之德为义,有明尊卑敬让之德为礼,有照了之德为智,有言不虚妄之德为信。此五者,人性之恒,不可暂舍,故谓之五常。又《弁正论》云:此五常,「在天为五星,在地为五岳,在处为五方,在人为五藏,在物为五行。」「不煞曰仁,主肝,木之位。春阳之时,万物尽生。正月二月少阳用事,养育群品,好生恶煞;煞者无仁。不邪淫曰义,义主肺,金之位。七月八月少阳用事,外防嫉妒危身之害,记忆体性命竭精之患,禁私不淫;淫者无义。不饮酒曰礼,礼主心,火之位。四月五月太阳用事,天下太热,万物发狂,饮致醉,心亦发狂,口为妄语,乱道之本,身致危亡,不尽天命,故禁以酒;酒者无礼。不盗曰智,智主肾,水之位。十月十一月太阳用事,万物收藏,盗者不顺天,以得物藏之,故禁以盗;盗者无智。不妄语曰信,信主脾,土之位。三月六月九月十二月中央用事,制御四域,恶口伤人,祸在口中,言出则殃至,气发则形伤,危身速命,故禁以舌;舌者无信。」

仁正月二月  春   义七月八月  夏

礼四月五月  夏   智十月十一月  冬

信三月六月九月十二月  中央

三才

《文选》云:体三才之茂。注云:三才谓天地人也。

阃城

《切韵》:阃,苦本反;门限也。

识浪

《楞伽》云:「藏识海常住,境界风所动。种种诸浪识,腾跃而转生。」业境界风动,生诸识浪也。

烦笼

有本作「樊」字。《毛诗注》云:樊,藩也,藩篱也。《庄子音义》云:樊,笼离之所。

连缀

以教诠义,「如线贯花」。

摄持

以教被理,「如经持纬」。

区分

《显隐词》云:区,别也。又区域也。区域不同,种类各别,故名区分。

序者

如宅无墙,一客来则不内外宅之浅深也。

彚聚

《显隐词》云:上云贵反,於也,亦云品别。无差别中差别而说。

第一

《显隐词》云:第者次第,即非色心;一者一二,即为数识。第之与一,并不相应行法摄也。

人法双彰

仁王,人也,护也。

宗体

《止迷记》云:宗,尊也,崇也,主也,族也,首也。意如客有十国,即一人为世尊。今说般若即以般若为宗,如法师归分别,鸟归林薮,人归屋宅,佛归涅盘,百川归大海。

根缘

根纯缘熟。

感赴

如《最胜王经》:「譬如日月无有分别,亦如水镜无有分别,光明亦无分别,三种和合得有影生。」「众生有感现应化身」,亦复如是。

处会

如说般若,处即四处,会即十六会也。

各对宜闻

对须菩提说般若空教,以须菩提解空第一故。对虚空藏菩萨说三身品,疏云:以表佛身如虚空藏,随众生意行财法施故。今对国王「广陈二护」,是通闻也。

十四王

下经云:「世尊善说十四王」。疏云:三贤、十地及等觉菩萨,为十四也。

有圣有凡

圣即十地,凡即三贤。

黎元

黎,众也。元,善也。

全身尚轻,半偈斯重

义如下第五卷中具释。

菩提涅盘,从生了因

《玄开疏》云:报化二身相同,有为经能为生因,如种等芽,芽始生故。法身实性名诸佛,觉法体是无为,经但为了因,如灯照物,物先有故。四智菩提是报身,从生因所感;涅盘是法身,从了因所感。

凝然相续

者,牒上菩萨涅盘也。菩萨是报身,是相续常;涅盘是法身,是凝然常。故《显隐词》云:法身是凝然常,所谓真如法性,湛然常住,无变无迁也。报身是相续常,谓无量劫中修行六度万行,得四智菩萨,於得土中为登地已上菩萨说法,相续不断名相续常。化身是不断常,谓虽示生王宫,现灭双树,只为众生根性未熟,化身即来,喻如盆水,若清月影即现,常应有缘不断,名不断常。

谅在

《切韵》:谅,力让反;信也,实也。

重昌尧化

《帝王略论》云:陶唐氏名放勋,黄帝之孙,姓伊祁。聪明文思,允恭克让。以尹寿为师,许由为友。堂高三尺,茅茨不剪,土阶三等。夏日葛衣,冬日鹿裘。有草生阶,以月初一日生一叶,至十六日落一叶,至三十日尽。若月小则一叶厌而不落,名蓂英,尧观之以知旬朔。又生莆(音晡)於厨,其形如萐,名莆萐,署月厨内常凉。《切韵》:萐(山辄反),瑞草也。又《玉编》云:孝德至萐莆,出尧厨,树名也。其叶不摇自扇,於饮食中清凉助供养。甘露降,醴泉出,朱草生,凤凰上逢。故仲尼云:唯天为大,唯尧则之。时有老人击壤於路,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何力於我哉?

革弊

《切韵》:革,改也;弊,毙也,困也。

救焚

《液疏抄》云:拯溺救焚。往时万姓如火焚烧,如泥沈溺,苦之甚也。武王再诏,天下万姓昭苏如救焚溺也。

社稷

《白虎通》:土神曰社,谷神曰稷。非土不居,非谷不食。土地广博,不偏敬;五谷众多,不可一二而祭。故封土立社,必有土尊;五谷之多,故封稷而祀之。

仙驾归天

《释词》云:天子崩亡,褒之曰仙驾。谓若群仙承龙驾鹤者也。

礼乐惟新

《白虎通》云:王者制礼作乐,节民之喜怒也。乐以法象天,礼以法象地。人无不含天地之气,有五常之性者,故乐所以荡涤反其邪恶也,礼所以防淫佚(音逸。淫,乐过也),节其侈靡(《切韵》:上尺氏反,上声;奢也。下文彼反;亦奢侈也)。礼以安上治人,乐以移风易俗也。

明白四达

《老子》云:明白四达,能无知乎?注云:人君能为雌静则万姓乐,推其德明白四照,犹须忘功不宰,故云能无知乎?

恭嗣

《切韵》:恭,敬也,奉也。嗣,继也。

惠洽

《切韵》:洽,沾也,知也。

融通

《切韵》:融,明也。

寇盗

《尚书注》云:群行攻劫曰寇。

允穆

《切韵》:上信也,诚也;下和也。

旷劫

《切韵》:旷,远也。

月朔

《易》曰:月一日为朔。朔,苏也,死而复苏;朔,始也,言更有终始也。

月望

《易》曰:望,月满之名也。日在东,月在西,犹君臣之相望也。

一辙

《切韵》:车迹也。

如《维摩经》不思议为宗

经文广显不思议理,所以为宗。疏云:只如三千大千变现微盖之内,得土秽土回护品指之间;命高屋於东方,取香饭於上国;纤毫吞於巨海,小芥纳於须弥;呼吸风云,掷弄日月。擎大会於掌内,还论庵园;接妙喜於指端,远安此国。

《法华经》以一乘为宗

经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显隐词》云:乘有四种,一理二空真如,乘之性故。故《无性摄论》云:或乘大姓,故名大乘。二教音声,名句文诠,显大乘故;三行无偏六度,能运载故。《无性摄论》云:亦乘亦大,故名大乘。四果菩萨涅盘,乘家果故。此之四种,对彼二乘名为一乘。二既非二,一亦非一,非一之一,名为一乘故。

高祖

讳渊,在位九年。年七十。隋朝义宁二年戊寅五月二十日受恭帝禅位,改为武德元年。

太宗

高祖第二子,讳世民。在位二十三年。年五十二。武德十年初改为贞观元年。

高宗

太宗第九子,讳治。在位三十五年。年五十四。贞观二十三年太宗崩,皇太子治即帝位,号高宗天皇大帝。至贞观二十四年正月一日改为永徽元年庚戌。永徽六年正月七日改为显庆元年乙卯。显庆七年三月十七日改为龙朔元年。龙朔五年正月一日改为麟德元年。麟德三年正月五日改为乾封元年。乾封三年二月三日改为总章元年。总章二年三月三日改为咸亨元年。咸亨五年八月五日改为上元元年。上元三年十一月十八日改为仪凤元年。仪凤四年六月三日改为调露元年。调露二年八月三日改为永隆元年。永隆二年十一月十七日改为开耀元年。开耀二年二月十九日改为永淳元年。永淳三年十二月四日改为弘道元年。

则天

讳华命。在位二十一年。年七十八。弘道二年正月一日武氏监国,改为嗣圣元年乙酉。,至二月七日改为文明元年,至九月三日改为光宅元年。光宅二年正月一日改为垂拱元年。垂拱五年正月一日改为永昌元年,至十一月二日改为载初元年。二年九月九日革命,国号大周。圣母临朝称皇帝,改为天寿元年。天寿三年四月一日改为如意元年,至九月九日改为长寿元年。长寿三年五月十一日改为延寿元年。延寿二年正月一日改为证圣元年,至九月九日改为天册万岁元年,至腊月十一日改为万岁登凤元年。万岁登凤二年四月一日改为万岁通天元年。万岁通天二年九月九日改为神功元年。神功二年正月一日改为圣历元年。圣历三年五月五日改为久视元年。久视二年正月三日改为大足元年,至十月二十三日改为长安元年。此非八叶所也。

中宗

高宗第七子,讳显。在位五年。年六十。长安五年正月二十五日中宗即位,改大周还为大唐,改为神龙元年丙午。神龙三年九月五日改为景龙元年。

睿宗

高宗第八子,讳旦。在位三年。年五十五。景龙四年六月四日,温王重茂即皇帝位,韦氏监国,改为唐隆元年,至六月二十四日温王让位於叔相王,睿宗即位,七月二十六日改为景云元年辛亥。景云三年正月十九日改为太极元年,至五月十三日改为延和元年,至八月七日又改为先天元年。

玄宗

睿宗第三子,讳隆基。在位四十四年。年七十一。先天二年七月二十七日睿宗上室号与太子,为开元神武皇帝,十一月一日改为开元元年甲寅。开元三十年正月一日改为天宝元载。

肃宗

玄宗第三子,讳亨。在位六年。年五十。天宝十五载七月二十七日即皇帝位,至八月十五日改为至德元年丁酉。二帝。至德三年三月改为乾元元年。乾元三年四月改为上元元年。

代宗

肃宗长子,讳豫。在位一十七年。年六十。上元三年五月改为宝应元年癸卯。宝应二年八月改为广德元年。至广德三年正月一日改为永泰元年。永泰二年十二月改为大历元年。

南天竺

《西域记》云:详夫天竺旧云身毒,或曰贤豆,今从正音,宜云印度。印度者,唐言月。其犹白日既隐,虽有星光言照,岂如朗朗言明!良以其土圣贤继轨,导凡御物,如月照临,故谓言印度。五印度境周九万余里,三垂大海,北背雪山。北广南狭,形如半月。《涅盘经音义》云:印度名月。月有千名,斯其一称。

执师子国

《唐三藏传》云:国周七千余里,都城周四十余里,人户殷稠,谷稼滋实,黑小急暴,此其俗也。国本宝渚,多有珍奇。其後南印度有女聘邻国,路逢师子王,侍送之人怖畏逃散,唯女独在车中。师子来见,负女而去,远入深山,采果逐禽以用资给。岁月既淹,生育男女,形虽类人,而性暴恶。男渐长大,白其母曰:我为何类?父兽母人。母乃为陈昔事。子曰:人畜既殊,何不舍去而相守耶?母曰:非不有心,但无由免脱。子後逐父登履山谷,察其经涉。他日伺父远去,即担携母妹,下投人里,至母本国。访问舅氏,宗嗣已绝,寄止村闾。其师子王还,不见妻子,愤恚出山,咆吼人里,男女往来多被其害。百姓以事启王。王率四兵,简募猛士,将欲围射师子。师子见已,发声瞋吼,人马倾坠,无敢赴者。如是多日,竟无其功。王复赏告令,有能煞师子者,当赐亿金。子白母曰:饥寒难处,赴王募如何?母曰:不可。彼虽是兽,仍为汝父,若其煞者,岂复名人?子曰:若不如是,彼终不去,或当寻逐我等,来人村闾。一旦王知,我等还死,亦不相留。何者?师子为暴,缘娘及我,岂有为一而恼多人?二三思之,不如应募。於是遂行。师子见已,驯伏欢喜,都无害心。子遂以利刀开喉破腹。虽加此苦,而慈爱情深,含忍不动,因即命绝。王初闻欢喜,怪而问之:何因尔也?竟不实言。种种穷迫,方乃具述。王曰:磋乎!非畜种者,谁办此心?虽然,我先许赏,终不违言。但汝煞父,悖逆之人,不得更居我国。敕有司多与金宝,逐之荒外,即庄两船,多置黄金及资粮等,送着海中,任随流逝。男船泛海至此宝渚,见丰奇玩,即便止住。後商人将家属采宝,复至其间,乃煞商人,留其妇女。如是产育子孙,经无量代,人众渐多,乃立君臣。以其远祖执煞师子,因为国称。女船泛海至婆剌斯西,为鬼魅所得,生育群女,今西大国是也。

竹林园、白鹭池

《止迷记》云:即迦兰陀长者施此竹林以为精舍。迦兰陀者,云好鸟,类以鹄,群飞,多栖竹林。昔有国王出城游观,息此竹下。王时正睡,有蛇来,欲螫王。鸟见蛇来,一时惊飞以寤王睡。王因鸟觉得免蛇灾,便以竹林将养此鸟,乃命林主以时散食养鸟。

迦兰陀鸟

故林主以养迦兰陀鸟,时人谓之迦兰陀长者。林侧有陀曰鹭栖集其中,谓鹭陀长者。於此池侧建立精舍,亦是如来说经之处。又依唐三藏说云:长者先以林将施以外道,後生悔心,欲以施佛。是时地神知长者意,乃於林中现龙蛇等种种怪异惊之,欲令出去。外道惶怖仍不出,地神显形而怒之曰:汝宜速出,不得住此,主人以林欲将施佛。外道怀惭,舍之而去。外道去已,便将施佛。

最胜天王

《止迷记》云:他化自在天王,亦名最胜。

曼殊室利

《止迷记》云:此云妙吉祥,亦云妙德。是过去平等龙种上智尊王佛。

那伽室利

《止迷记》云:那伽,此云龙。室利,此云吉祥。

荡洋

《切韵》:上绪朗反。荡,涤除也。非此之意,合作「荡」字。《切韵》:荡,大摇放动也。又广远也。水在河内也。下指音,水流音也。

渤澥

海别名也。

佛果久近,握镜融心

时久成佛者,如下经云:此十四忍「若佛菩萨不由此门得一切智者,无有是处。」又如疏云:「大果难感,故经五忍;万行难备,渐次而修。从因至果为十四忍」,时近成。如下经云:「但断三界无明尽者即名为佛。」握,持也。融,明也。修行之人若遇此经,即知成佛久近。加持明镜,心中明白也。

净信则福越河沙

如经云:「若有人於恒河沙三千大千世界满中七宝以用为施,大千世界一切有情皆得阿罗汉果,不如有人於此经中,乃至起於一念净信。」

持读乃灾殃雾卷

如下经云:「若国欲乱,鬼神先乱。鬼神乱故,即万人乱。当有贼起,百姓丧亡。国王太子,王子百官,互相是非。天地变怪,日月众星失时失度。大火、大水及大风等,是诸难起,皆应受持讲读此般若波罗蜜多」,乃至「无量过咎,悉皆消灭。」

现迹王宫

现八相:生天、降神、纳妃、出家、苦行、成佛、转法轮、入涅盘。

教理行果

教谓音声言教,理谓法界,行谓般方便,果谓净土法身。

如意宝

者,《维摩疏》云:此四天下有一金翅鸟,食四生龙,名曰正音,寿八千岁,日食一龙。命欲终时,诸龙吐毒,不复能食。罪於金刚山顶,毒气发火。难陀龙王恐烧宝山,降雨浇之。身肉消尽,唯余其心,大如人髀,纯琉璃色。帝释得之,为髻中珠。

三宝於是现世间

疏云:觉道既成,佛宝也;法轮即转,法宝也;五人出家得道,僧宝也。

因犯制戒

如律中云:时阿那律迂行,有一女人随那律後。女人夫智求妻不得,复见阿那律後行。夫言那律共其女人,其遂乱打那律。从此佛制比丘,不得共女人同道行也。

梗概

《切韵》云:谓大略也。

鸡薗

《西域记》云:王舍城东南「有屈吒阿滥摩僧伽蓝唐言鸡园,无忧王之所建也。无忧王初信佛法也,式遵崇建,修植善种,召集千僧,凡圣两众,四事供养,什物周给,」造此伽蓝所居之也。

无忧王

者,如来入涅盘後第一百年,有阿输迦,唐言无忧。旧曰阿育者,讹也。

阿[少/兔]楼豆

阿那律,或云阿奴侯反楼豆。

《大术经》

《大术经》即是《摩诃摩耶经》。是佛亲生之母有大幻术,故名大术。

扬摧(音崔)

《庄子音义》云:粗略法门也。又云:摧,略也。而扬,显之也。

因或具阙

众生因中具有实相性,阙观照用。具实相性者,如下经云:「一切有情,此为觉性」等。阙观照用者,有全阙者,有得者。若十信已前,有退有进,如轻毛等。全阙观照用,若十住已後,依五忍法以为修行。疏云:「经说五忍,即是慧故。」分得观照用也。

谅在

上信也,实也。

周星隐耀

客准《周书异记》云: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岁四月八日,神光五色贯入太微,先遍西方,渐入东夏。问太史苏由曰:是何祥也?由曰:有大圣人生在西域,一千年外声教被此。镌石理之,在於西郊。佛生时也。《普曜经》云:普放大光,照三千界。即《左传》说恒星不现夜明也。

汉日通津

《法本记》及《释迦方志》云:後汉明帝永平三年夜梦金人,身长丈余,项佩日月光,飞行殿前。帝问:何瑞?傅毅答曰:臣闻西域有神名佛,陛下所梦,将必是乎?敕遣郎中蔡愔(上七盖反,下於淫反)博士秦景等,从雪岭南西入天竺,图佛形像,寻访沙门。摩腾法兰同届东洛。佛灭至今大唐大历十二年丁巳岁,计有一千七百五十六年。

勿怀取舍而欲指南

若取空舍有,须道一边,非契中道。如车上人常指南方,便着一边也。《书》云:如□□□□郊谒太清太庙。用指南车将引天子东西南北行,时车上人常只指南。既知南已,即知三定所也。

仁王则请主,彰广敬之令暮

仁王则请主者,下经云:「时波斯匿王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合掌长跪而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云何护佛果?云何护十地行?』」疏云:「三业至诚利乐故问」。问:仁王何须为请主耶?答:是彰广敬之令暮也。故下疏云:「上行下化。」令,去声;善也,美也。又暮计有作谋、谟,皆同。

护国则所为陈博爱之鸿业

据《法华疏》,为去声,求也。护国则所为者,下经云:「世尊大慈,普皆利乐。我等诸王,云何护国?」此护国之法,是仁王所愿求者也。故下《观如来品疏》云:「次为外护,满本所求。」又《护国品疏》云:「遂诸王愿,有此品故。」又《嘱累品疏》云:「此令三宝久住,非王不能建立诵读之所。满请主所为,故嘱付非余。」问:仁王何须求护国法耶?答:是陈博爱之鸿业也。博,广也。鸿,大也。

有恩亲故

亲,爱也。

拱揖

《尔雅》云:两手持为拱。又《论语疏》:拱,宗也。拱,崇敬也。揖,让也,谓让位也。

逊接

逊(苏困反),惧也。

《音义》:严也。又果敢也。

儒者

儒者,濡也。夫习学事久,则濡润其身,故谓久习者为儒也。

《说文》王字德贯三才

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而中贯之为王。三者,天地人也。有德者道贯此三,名为王矣。

兆庶乂安

万万亿曰兆。庶,众也。乂,康也。《词》云:天子曰兆民、兆庶,诸侯曰万民。

序者因由也

东西墙谓之序。此人作舍宅,先作东西墙弁其内外,而为堂宇之由渐,又序别内外也。何者?如宅无墙,客来则不别内外宅之深浅也。学者非览序,终不测作者之意、次第深浅也。故知见墙方委宅之内外,披序方知作者之意。

由致

致谓引而至之。又到也。

鸿卢卿

九卿中一卿也。九卿者,太常卿主礼乐,卫尉卿主甲仗,光禄卿主酒食,鸿卢卿主僧尼宾客,司农卿主薗苑,正卿主宗室,大理卿主囚,太仆卿主马,太府卿主库藏。

东夏西天,处虽悬旷

道安法师在东夏,亲光菩萨在西天,故云悬旷。悬,远也。旷,广也。

北首而卧

首,向也。

娑罗树

者,此云坚固林,表示如来真身坚固不可破坏。《涅盘经》三十七云:佛告诸弟子:「我今时至,举身疼痛,」「於七宝床右胁而卧。头枕北方,足指南方,面向西方,後背东方。」「娑罗树林四双八只,西方一双在如来前,东方一双在如来後,北方一双在佛之首,南方一双在佛之足。」

梵坛治之

梵谓梵王,坛是宗法。默摈为是,梵坛治也。为梵子有过,令诸梵众默不共语。佛令比丘学梵王法,故云梵坛治。又《显隐》中有二解:一云梵王治恶性人法,作坛令恶人坛中独坐,不令共语;二云约二禅已上,广如《司南》第二中说。

梁武帝

姓萧名衍,在位四十九年。虽亿兆务繁而卷不释手,内外典籍皆为训解。受佛得戒,崇信日增。自与僧讲《涅盘经》,制五时论,常供千僧。内并行六斋八戒。三度舍身入常住,群臣奉赎。日止一食,永绝辛膻莒。蜀进藕芋,言似肉味,制不得进。敕天下绫锦不许作鸟兽文,裁剪之时,实所不忍。太庙祠祀,以苏麦为三牲。

阿难过去作长者时,供养诵经沙弥

《金藏要集》云:昔过去久远,有一比丘畜一沙弥,常令诵经,昼夜诫勅,无有休废。若诵经少,即被呵责。至欲中时,复遣乞食。若稽留诵经不充,恐师瞋责,此沙弥甚为愁恼。为师乞食,且诵且行。时有长者怪而问之。沙弥尔时具以事答。长者闻之即语沙弥:勿生忧恼!从今已後,常相供给。宜常精勤诵习经典。时此沙弥赖此长者,不复乞食。专心诵经,常得充足。尔时师长乃往过去光佛是,诵经沙弥今释迦佛是,施食长者今阿难是。由过去时常施诵经沙弥食故,有大功德,智惠渊广,多闻博达,佛所咨嗟,总持第一。

能自开智

开者,显也。此本智起,显真理二障,云亡能自生起故。

如睡觉智

如人梦中作梦,唯自知故,余人不了。此智亦尔,唯佛自知,十地不了。

写瓶有寄,故嘱传灯

《涅盘经》第二十八云:师子吼言:「阿难,比丘受持读诵十二部经,为人开说正语正义,犹如写水置之异器。阿难,比丘亦复如是,从佛所闻,如闻转说。」

菩萨形异处疎

疎,远也。佛剃发染衣,菩萨宝冠璎珞,故云形异;菩萨随缘利生,故云处疎。

羯尼迦树

此云黄金花树,似此方槐树。其花稍似花。又金花树花色如金,含异香。将此花和巨胜押油涂身,逆风五十步闻香。八戒中不得香油涂身者是。

频毗娑罗

此云影肩,即阿闍世王之父。阿闍世此云未生怨。其子名阿输迦,又云阿育,此云无忧。

罹灾

上音离,忧也。又罹者,被也。

以手御人。又却。

乃命太子

即阿闍世知东宫之事。命,嘱也。

监摄

监临,察明也。

法也。

时吠舍离主

吠舍离城去王舍城二百余里。

戎装欲袭

戎服。戎,武,军也,兵也。袭者,有钟鼓曰伐,无曰讨,掩其不备曰袭。

边侯闻命

命,告也。

本也。

音止。足也。

即鵰也。鹫鸟黑色多子也。

释迦菩萨化受鹫身

如来过去为鹫鸟,多取水谷米,於此山中养育父母。今日成佛,於此说法,报昔日恩尔。

接北山之阳

山南曰阳,山北曰阴。若是河,南岸曰阴,北岸曰阳。

孤标特起

近有诸小山,象头山、毗富罗山等,此鹫峰山最高,故云孤标。

垂五十年

垂,近也。

自麓(音鹿)之峰

麓者,山脚也。之,往也。山顶曰峰。

跨壑淩岩

跨,越也。又逾阴曰跨,登峻曰淩。

一为下乘

「即王至此下乘」,彼法重人显为後轨。

二谓退凡

一云凡者凡庶。意者是皇亲帝戚即得同往,不是者即简退。二云凡者凡夫。有经说王宫总是初果圣人,简凡夫不令用往。

大军

万二千五百人为军,五百人为旅。

如共一船,忧喜同故

《易》云:同舟而济,则胡越何患乎异?

印玺(斯尔反)

玺,印也。又曰天子之玺,以玉为之。古者尊卑通用,自秦以来唯天子得其称也。

法谓轨持

轨谓轨则,令生解故;持谓任持,持自性故。

待众缘故

待,藉也。

大蟒(摸朗反)

大虾蟆也。或长二十里,或三十里,或四十里,准下经长五百由旬。

田蛗

正作蛗(房久反)。蛗螽音终,秋虫也。《法华疏》作田蚥(扶宇反)。《玉烛》云:即旱地虾蟆。虫蛇水蛤等,皆是腹行之类。此等皆上山听经来。

悭俭(巨险反)

去奢纵约谓之险。

或眉间流照表示一乘

是《法华经》第一云:「尔时佛放眉间白毫相光,照东方万八千世界,靡不周遍。下至阿鼻地狱,上至阿迦尼乇天。於此世界尽见彼土六趣四生,又见彼土现在诸佛,得闻诸佛所说经法。」

或合盖现奇,彰难思德

是《维摩经》:尔时毗耶离大城有长者子名曰宝积,与五百长者子俱持七宝盖,来诣佛所,头面礼足,各以其盖,共供养佛。佛之威神,令诸宝盖合成一盖,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皇唐御历,建寅为正。西国三际,际各四月。即同往古,建子为正,黑半标元

《书》云:周统天,以建子之月为正者,其时万物养根於黄泉之下,色尚赤。赤主太阳,太阳者天也,故称天统。以夜半为朔。殷统地,以建丑之月为正者,其时万物始萌牙,色尚白。白者阴气,阴气者地也,故称地统。以鸡鸣为朔。夏统人,以建寅之月为正者,其时万物敷甲而出,革变人眼目,色尚黑。人得加功,故称人统。以平旦为朔。《最胜王疏》云:三际者,谓寒、热、雨际。从十一月十六日至三月十五日为寒际,从三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为热际,从七月十六日至十一月十五日为雨际。

间错

错杂也。

为经之主

主,谓宗主也。

明其报得

谓天帝释、斑足王讲读般若。又「过去复有五千国王常诵此经,现生获报」等。

此兼人法,云观如来

此《观如来品》据罗什译本,云《观空品》。

初一善哉,赞他心德

「吾知十六诸国王等咸作是念」等。

次一善哉,赞起悲深

「吾今先为诸菩萨摩诃萨」等。

涉有未始迷空

始,曾也。

於恒河沙三千大千世界

且观阿耨池革竿大千界。又云摩竭陀国西北有黑山,三大六小九黑山。北有雪山,雪山北有香醉山。何云香醉山?香气芬馥,人闻即醉。春夏秋时人不得过,冬月方得,香气歇故。

阿罗汉受变易身

《最胜王疏》第五卷云:双贤法将以前导,群圣象子而後随。迦叶入鸡山而不皈,阿难蹈恒水而长往等,不入无余涅盘,皆是变易身也。

双贤法将以前导

者,《论》云二月十五日临般涅盘时,舍利弗不忍见佛涅盘,辞佛於罗阅城,於摩庾村本生处入涅盘。目连见舍利弗入涅盘,亦辞佛於摩庾村本生处入涅盘。此二尊者并才识明敏,位望崇高,夙契兰芳,终尝露味。加以侍佛,即各居一面,和僧即共号双贤。

群圣象子而後随

者,《智度论》第二云:佛灭度後,迦叶召千罗汉会耆闍山,将集法藏,时夏三月初十五日。说戒时坐定,诸罗汉议云:谁能结集毗尼法藏?阿泥卢豆言:憍梵鉢头能知毗尼法藏。今在天上尸利沙树园,住三十三天上合棔树,遣使请来。迦叶差下座比丘名善觉往召。彼憍梵见来,非常怪异,问彼使曰:何事得来阎浮提中?不有魔事,乃至佛灭不耶?我师和尚舍利弗在不?我同和尚目乾连在不?使言:并不忍见佛涅盘,於先灭度。更问使言:佛已灭度,更有何事?应尽说之。答言:佛已涅盘,结集三藏。故请尊者,传受律文。唯愿慈悲,降临彼众。彼闻佛及本师舍利弗、目连等已入涅盘,遂叹无常。化火焚身,应时灭度。火中流乳,乳中有声,说伽他曰:憍梵鉢提稽首礼,妙众第一大德僧。闻佛涅盘我亦尔,如大象去象子随。时使从天收三衣鉢,还至石室。

迦叶入鸡山而不归

者,《贤劫章疏》云:迦叶在鸡足山入灭尽定,待弥勒下生。将三衣鉢及十八种物现见弥勒龙华会,助佛扬化。鸡足山者,何云鸡足山?三峰仰如鸡足,迦叶以神力入此山坐,还合此山。其十八种物,定力任持。

阿难蹈恒水而长往

者,《付法藏传》云:大迦叶以法付阿难,阿难承命广宣正法。有一比丘妄说《法句》,阿难示教,彼不从命,因此感叹,往毗舍离恒河中流入般涅盘。又《西域记》第七云:阿难到殑伽河昇空入灭,化火焚骸,骸中又析舍利,分为二分。一堕南岸与摩竭陀王,一堕北岸与吠舍厘王。

帝释往昔有三十二人以为同伴,有善法夫人、欢喜园生人欢喜夫人、设支夫人同修胜业,故生天中。有善法堂、园生树、欢喜园、设支夫人,此等因缘,如余处说

帝释过去名茧儿,即是贱人。曹主艰贫,令其与人家作,为他守狱。其性多慈,每见狱囚,心生不忍,方便安隐,令常欢喜。诸囚贺鬼,如得出已,各留一事衣赏。不经年内财物盈家。曹主见喜,遂放从良。其人得放已後,与朋友三十二人因兹结会,同修胜业。相谓曰:宿种盗因,今为仆隶,从□宜阪修尊胜业。每见险道,往来效力,平治修饬,日陪功多,不经岁月,险路皆平。後有相君行此国境,至此县境,见道平坦,裁莳蒙密,便问县令宰君。答云:此县有一贱人,结人引修结善,非其□□。闻□己,乃为奏闻。得为本郡县令。後为本部县令,遂聘一妻,目为善法夫人。胜心不止,又纳一妻,渐取至三。谓欢喜、园生、设支夫人。置立一堂,善法夫人施宝瓶,须云善法堂。第二夫人种树,名花异果供养,感遂目为欢喜园。第三夫人复买地栽树,既蕴清凉,林木繁密,号为生树。第四夫人唯事娇妍,不修胜福。三个谓曰:汝何不修福乎?第四夫人云:汝三个夫人既被轻贱,曲求其意。所以修福,欲贪宠爱。我自得宠,何用福乎?其县令生忉利天中殊胜殿内,三十二人亦同生彼。於城西面各有八宫,为帝臣释,辅翼而住。即有善法法堂、欢喜园,园生树。时帝释观天眼,见设支作水札鸟,在於池边,食诸水族。时帝释化其身为水札鸟同居,此鸟其後即将水札鸟上天,安其架上。未盈暑夕,三介夫人同见,各述往因。禅鸟笑弄,鸟惭无措,因即欲归旧居。帝释与三皈五戒言:第一不煞生,是水札鸟或能持不?答言:能持。乃至四戒亦尔。既受戒已,後帝释礼之於上士,变化身为死鱼,随流而下,至於鸟薮,如是忍饿不食七日,遂致命终。若持戒时心生念言:我若生天,不如三界中□。为此之愿,不生天中,乃於修罗宫中。时帝释观察,见不昇天,生於何处?後乃於修罗宫中生作美女,为帝释夫人。余家释修罗女最妖娆。天帝闻之,遣使求索。修罗云:帝释福德,令我得座七宝宫殿,我女与之。帝释以宝冠拟海,即成宝殿,修罗欢喜,遂即嫁与。因以帝释修罗相战。

言修罗亦云执日

者执者,障也。修罗名曰非天。四天王天先与其战,日月天子放盛光明,射非天之眼。此为非天前锋,以手执日,障蔽其光,故曰执日。日月薄蚀,自此而兴。此事广如《司南》第三内释。此是略抄□□。

三焦(咋焦反)

音顀。

侥(五聊反)

国名也。人长一尺五寸。音尧。

阿难结集

今略陈纲要,以作五了。一结集时,二结集主,三结集处,四结集众,五结集人。

初时者,为佛涅盘,大地六种震动,江河倒流,暴风卒起,百兽哮吼命尽,诸天人神号咷悲泣哽咽,法大圣人亦皆灭度。佛灭度後,第一七日造棺椁成。第二七日佛在棺中,於俱尸那城四门出入,一切大众随後往来。第三七日棺在香台,人天共烧,不能令燃。至第□七日,迦叶方来。更洗佛身,千叠缠裹。入棺已後,内火自燃。一日之间,烧之都尽。舍利八分,八国分之。将至本国中,各令起塔。比丘自收烧佛灰烬,以为一塔;烧佛床座,以为一塔。後至四月十五日,十塔一时成就。至十六日,安居结夏。总量舍利有八石四升,香姓婆罗门,众遣量之也。

二主者,如来涅盘,六欲诸天乃至遍得诸天,心自念言:象王既去,象子亦随。法商已过去,从谁求法宝?至迦叶所,礼拜而说。先自年欲恚慢已除,其形譬如紫金柱。上下端度妙无比,眼目清得犹莲花。说偈赞已,白迦叶言:人者不知,法城已頠,法海已竭,法幢已倒,法灯已灭,行道者少,恶人转盛。愿以慈悲,建立佛法。时大迦叶心大如海,证得不动,默然受请。遂即答言:我正欲作,汝今复请。汝等今者且还所止。诸天奉命,各各而退。时大迦叶便更念言:若结集者,应须施主。我今应往未生怨王所,令彼具办。迦叶进路,正逢王来。王见迦叶,从象坠下。迦叶神力接之,令王免堕地。复闻佛灭,闷绝而死。迦叶先作七木叶槽,知王闻佛灭,必定闷绝。以王於槽,周回七返,王方醒悟。因说结集,具备皆足。

三处者,《西域记》云:摩竭陀国古先君王所都之处,城名矩奢揭罗,此云上茅,为此域中,多出胜上吉祥茅草,故云上茅。崇山四周以为外廓。西通狭迳,北辟山门。东西长,南北狭。周一百五十余里。内宫子城周四十里。城北门外行一里余,至迦兰罗陀竹林园。园西南上行五六里,南山之阴,北山之阳,未生怨王为结集僧造斯石室。其室宽广,受千余僧。四事所须,并皆充足。饮食百味,无一不周。

四众者,《智度论》云:迦叶受请为结集故,至须弥山顶,击金揵槌而说偈言:诸大弟子,若念於佛,当报佛恩,莫般涅盘。十方世界皆闻此语。诸大弟子飞来集会,至石室所。迦叶告言:未来众生深可怜愍,诸圣且待,莫入涅盘。结集事讫,方可随意。於时总得九百九十九人。唯除阿难犹在学地。众人白言:结集之人,事须无学。憍梵现在忉利天上,应可嘱之。一则数满千人,二则堪受律藏。众差一小罗汉飞往命之。憍梵见来,非常怪异,问彼使曰:何事得来阎浮提中?不有魔事乃至佛灭尽不耶?我师和尚舍利弗在不?我同和尚目乾连在不?使言:并不忍见佛涅盘,於先灭度。更问使言:佛已灭度,更有何事,应尽说之?遂答之言:佛已入灭,结集三藏,故请尊者,传授律文。唯愿慈悲,降临彼众。憍梵波提遂叹无常,化火焚身,应时灭度。火中流乳,至石室门。乳中有声,说伽他曰:憍梵鉢提稽首礼,妙众第一大德僧。闻佛涅盘我亦尔,如大象去象子随。时使从天收三衣鉢,还至石室。是时一切国王四众,围遶石室十二由旬。魔出畏声,四众惊怖。阿难迦叶,摄伏魔来,负以三屍,人、狗、蛇等。魔被降已,结集方成也。

五人者,所谓庆喜及优波利。由庆喜身先住学地,迦叶众内先罚阿难如来在时五踈失事。一者佛意不度女人,由汝请开,以是正法坏五百年,汝应须告罪忏悔。阿难答言:三世诸佛,皆有四众。二者如来俱尸耶城中背痛而卧,言我须水,何不汲取?阿难答言:五百乘车截流而过,令水浊故,由是不耶。迦叶复言:正使水浊,佛有神力,能令大海水浊还清,汝何不取?是汝之罪,应告罪忏悔。三者迦叶复言:佛问汝云:若有能修四神品者住寿一劫,若减一劫,我今好修。而不答。如是三问,而汝默然。由此令佛早取灭度。阿难答言:由魔蔽故。四者踩僧伽梨衣,何故足迹?阿难答言:风吹堕地,非懈怠故。五者佛涅盘後,以阴藏相示诸女人,是为五见。阿难答言:彼诸女人等求署相故。忏悔之中,一一如前。护度女人、不汲水、开修神足、足迹袈裟、以阴藏相示诸女人五过,应须告罪忏悔。以出向外,令修无学。阿难至外,徐步经行。初夜之间,见修都尽。既得罗汉至石室门,迦叶令从钥孔而入。入众奉命,即令垂座集修多罗藏。次差优波利结集律藏,复集论藏。罗汉有为阿难。从是已来,圣教相续。界内结集,名上座部,迦叶为上首故。界外结集,在後来者无别标首,但名大众部也。或云阿难一身,有三名别:阿难陀、阿难贤、阿难海,如次结集毗尼、阿毗达摩、修多罗也。或声闻、缘觉、菩萨藏藏等,阿难如其次第结集也。已上明小乘三藏。大乘三藏,《智度论》第二云:弥勒文殊将彼阿难於铁围山结集大乘菩萨三藏,阿难主经,富楼那掌论,优波利守律。两处结集,各有三藏。所集之主,不离四人。小乘藏法,迦叶集也。

疮疣

《显隐词》云:身上疮,高出者为疣,为坎臼者名疮。又随疏云:疮疣,烦恼之异者。疮是疮疾;疣者赘,谓剩肉也。烦恼中五钝便名疮,五利便名疣。或可分别名疮,俱生名疣也。

就命时到

命,尽也。又《贤愚经》云:就死时至也。

因缘俱胜

因谓发心,缘谓闻法也。

出家为道

为去音。,求也,证也。

如《法华经》彼龙女故

《法华经》第四云:文殊师利言:我於海中唯常宣说《妙法华经》。智积问文殊师利言:此经甚深微妙,诸经中宝,世所希有,颇有众生勤加精进,修行此经,速得佛不?文殊师利言:有裟竭罗龙王女,年始八岁,智惠利根,能至菩提。智积菩萨言:我见释迦如来於无量劫难行苦行,积功累德,求菩萨道,未兼止息,观三千大千世界乃至无有如芥子许,非是菩萨舍身命处为众生故,然後乃得成菩提道。不信此女於须臾倾便成正觉。时舍利弗语龙女言:女谓不久得无上道,是事难信。所以者何?女身垢秽,非是法器,云何能得无上菩提?佛道悬旷,经无量劫勤苦积行,具修诸度,然後乃成。又女身犹有五障:一者不得作梵天王,二者帝释,三魔王,四者转轮圣王,五者佛身。云何女身速得成佛?尔时龙女有一宝珠,价直三千大千世界,持以上佛,佛即受之。龙女谓智积菩萨、尊者舍利弗言:我献宝珠,世尊纳受,是事疾不?答言:甚疾。女言:以汝神力观我成佛,复速於此。当时会众皆见龙女忽然之间变成男子,具菩萨行,即往南方无垢世界,坐宝莲花,成等正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普为十方一切众生演说妙法。

违前二科三等无咎

《不思议品》须弥芥子何得相容?须弥平无相,学体是空,以空纳无相,何得不相容?又须弥芥子相入如何?如碰不吸忏瑚珀舍草,卑麻油燃,燃蛇影自现等。又科为二(依内外违前二科):即前三品明其内护,後之三品明其外护。又科为三(依然引三等无咎):前三为内,第四为外,下二为总。总彰经德,总明前二。又科为四(依总中引):别如二文,总中分二。先显经德示不思议,後总彰前具明二护。又科为五(依别中总):初二为内,内彰胜劣,次弁总依,通前及後。次为外护,满本所求。次因散花,表经奇特。後总前四,内外依持。十三法师从因至果,十六国王等无上宝故。又科为六(依胜显):开初因别果,别为六,合为一故。依二判中,内非无外,外非无内,各依胜显,彰内外故。

加行资粮二乘异生见有异也

《最胜王疏》第五卷云:又变化分略有二种:一者小化王,一四洲异生二乘资粮所见;二者大化王,三千界四加行位菩萨所见。

我今卢舍那

等者,《梵网经疏》云:「若依此经,莲华台藏世界之中,坐花台上实身成佛,名卢舍那。其千花上千释迦,则是千摩醯首罗天上各有一释迦,此千释迦一一各化作百亿释迦故,有千百亿释迦於千百亿国中菩提树下一时成佛。」

自受用身

者,能令自他受用种种法乐□。自即是自受用身,受用力无畏等,种种法即乐故。唯佛即佛,乃能知之。菩萨二千子,非可知也。他即他受用身,为十地[企-止+仁]便令他菩萨受用法乐故也。

住解脱位

「望菩萨果名资粮,望涅盘果故名解脱。」「解脱分故名解脱位。」「伏忍圣胎三十人,十住十行十回向,三世诸佛於中学,无不由此伏忍生」。四曰种性菩萨。

习种铜轮二天下

修十住行,结为显曰发心,治修行生,贵具方便正心,及不退童真王灌顶。

三练磨心

《三乘入道疏抄》云:第一菩提广大,屈引他况已练,闻修大乘行,经三无数劫,不如三生六十劫,四生一百劫取二乘因果也。引他况已练者,颂云:十方世界诸有情,念念已发善逝果。彼既丈夫我亦尔,三何自轻而退屈。第二万万行难修屈省增修练,闻修施等心,便退屈谒修施等万行时,须头与头,须眼与等,极以难行,应求小果。省已增修练者,颂云:汝已恶道经多劫,无益受苦省能超。少行苦得菩提,大利不应生退屈。第三转依难证屈引粗况妙练者,颂云:薄比凡夫初发心,省拟欲求菩提果。汝已精进经多劫,云何退屈苦沈沦?

性种性菩萨

「银轮三天性种性」。十行结为颂曰:「欢喜饶无违,无屈离痴乱,善现无难得,善法真实行。」无着无缚等法界。

虚诳

谓妄语也。

离间

谓两舌也。

粗恶

谓恶口也。

杂秽

谓倚语也。

由多荆确(学为二音)

确谓地瘦而硬,多诸石也。

果多辛辣(来遶反)

辛,甚也。

灭尽定

遶行地。随疏云:即心、心所法,一聚悉皆灭尽,故云灭尽也。

转依义别略有四种

「一能转道,二所转依,三所转舍,四所转得。如彼第十广分别故。」

十三法师奉持文

者,「从初习忍至金刚定,如法修行」,至「具一切智。」

十六国王奉持文

从「佛告波斯匿王言我灭度後」至「信受奉行」。

对翻

咒何不讲?凡诸咒法皆是密言。以此密词能含至理,加行念惠,勤而诵持,却祸集福,革成圣故。无翻对,亦不解释。

火字二现喻一现业种

火字二不见,业种子不可见。何以为喻?奉已见边显不见故。《因明论疏》云:谓以所见边与未见边和合而说。所见边者,谓以显了分明;未所见边者,谓未显了分明。以显了分明显未显了分,令义平等。顺现法受者,谓此生造即此生熟;顺次生受者,谓此生造第二生熟;顺後次受者,谓此生造从第三生後次第熟。又业有三业,於时分定、异熟、不定,谓顺现等三非定得异熟。一者有业於异熟定时分定,谓不定业定得异熟。二者有业於二俱定,谓顺现等定得异熟。三者有业於二俱不定,谓不定业非定得异熟。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