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治小儿里症。亦惟宜忌二字而已。要在辨之明而见之确耳。夫小儿元气无多。脏腑脆若夫当下而不下。则津液消烂。所谓急下以救胃中津液是也。不当下而下。则里气受伤。邪反乘虚内陷。其祸更甚。今将宜忌诸形症。辨晰于左。如禀气素实。汗不解。发热谵语。舌苔黄浓。渴而引饮。大便秘。小便赤。腹满拒按。手足心热。脉沉而实此为阳邪入里。宜下之。虽二三日。若见上项诸症。亦宜下之。如调胃承气汤。四顺清凉饮之类。少少与之。贵在与病相值。恐多下亡阴也。不可拘于庸医下不厌迟之说。谬称稳当。必待至七日之后始下也。
如太阳证。表未罢。脉浮大恶寒者。此邪在表。虽十余日。亦不宜下。呕多者不可下。太阳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恶水者。不可下。禀赋虚者。不可下。逆厥者。不可下。
仲景先生云。日数虽多。但有表证而脉浮者。犹宜发汗。日数虽少。若有里证而脉沉者。即宜下之。此不可不知也。此外有因气虚阳脱而谵语者。乃大虚之症。当用参附之剂。不得认为实症。而误下之也。慎之慎之。至于伤食停积。小儿虽间亦有之。然皆必由脾虚不运而致。经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者是矣。每见庸医肆行克伐。或遇表证。亦云有里。以致小儿外邪未解。里气已伤。往往变症蜂起而不可救。受此害者。不知凡几。殊堪痛恨。曾不知下者。下其邪耳。非饮食积滞之谓也。世人阴受此害者比比矣。故特表而出之。兼详实论。
【附方】
调胃承气汤 治太阳阳明。不恶寒。反恶热。大便秘结。日晡潮热。(凡阳明病有二证在经者当解肌。入腑者当攻下。)
大黄 芒硝 甘草(各等分)。
上 咀。每用一二钱。量儿大小。水煎消息服之。
四顺清凉饮 治大人小儿血脉壅实。脏腑生热。面赤烦渴。睡卧不宁。大便秘结。
大黄 当归 芍药 甘草(各等分)
上 咀。量儿大小。每服一二钱。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