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谱说
【题解】
本篇主要介绍作者收集及自己试验的一百个粥方的制法及功效。
在列举粥方之前,作者首先讨论了做粥要注意的事项及步骤:
择米第一。作者认为,米用粳,以香稻为最,晚稻性软,亦可取,早稻次之,陈廪米则欠腻滑;秋谷新凿者香气足,脱谷久,渐有故气,须以谷悬通风处,随时凿用;用炒白米、焦锅巴,腻滑不足,香燥之气能去湿开胃。
择水第二。初春雨乃春阳生发之气,最为有益;梅雨湿热熏蒸,人感其气则病;夏秋淫雨为潦,或利热不助湿气,但未必然;腊雪水甘寒解毒,疗时疫;春雪水生虫易败,不堪用;长流水四时俱宜;山泉随地异性;池沼止水有毒;井水清冽,平旦第一汲,为井华水,其色天然微绿,味添香美,亦颇异凡;缸贮水,以朱砂块沉缸底,能解百毒,并令人寿。
火候第三。煮粥以成糜为度,火候未到,气味不足,火候太过,气味遂减;火以桑柴为妙,栎炭火性紧,粥须煮不停沸,则紧火亦得;煮时先煮水,以勺扬之数十次,候沸数十次,然后下米,使性动荡,则输运捷;煮必瓷罐,勿用铜锡。
食候第四。老年人有竟日食粥,不计顿,饥即食,亦能体强健,享大寿,此不常见。就调养而论,粥宜空腹食,或当晚餐亦可,但勿再食他物加于食粥后;食勿过饱,虽无虑停滞,少觉胀,胃即受伤;食宁过热,即致微汗,亦足通利血脉;食时勿以他物佐食,恐不能专收其益;如嫌太淡,可使咸味沾唇,少解其淡即可。
随后作者介绍了一百个粥方的制法及功效。这一百个粥方,主要采自古籍,少部分为作者自己试验之品。其分类,据作者说,“不论调养治疾功力深浅之不同,第取气味轻清、香美适口者为上品,少逊者为中品,重浊者为下品”,颇具特点。同时作者还注明出自何书,以为征信,更详兼治。又希望使用者知方有定而治无定,治法亦可变通,足见作者之良苦用心。
古代中医方剂中也有以药和粥一同服用来治疗疾病的,粥能补益脾胃,又不增加肠胃负担,极易消化。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煮粥时淀粉大分子物质转化为小分子糊精,而且产生许多有助于消化的酶。老年人消化功能弱,牙齿咀嚼无力,喝粥则有助于健脾养胃、生津润燥。虽然喝粥益处甚多,但也不能顿顿喝粥,应当适当配合蔬菜、水果、肉类食用,以维持人体各种营养平衡。“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古代先贤们早已为我们指明了饮食养生的大方向。
前文所提到的应璩《三叟诗》似乎能概括老年人的养生之道,“古有行道人,陌上见三叟,年各百余岁,相与锄禾莠。住车问三叟,何以得此寿?上叟前致辞:内中妪貌丑。中叟前致辞:量腹节所受。下叟前致辞:夜卧不覆首。要哉三叟言,所以能长久。”读者当细心体会。
粥能益人,老年尤宜,前卷屡及之,皆不过略举其概,未获明析其方。考之轩岐家与养生家书1,煮粥之方甚夥,惟是方不一例,本有轻清重浊之殊。载于书者,未免散见而杂出。窃意粥乃日用常供,借诸方以为调养,专取适口,或偶资治疾,入口违宜,似又未可尽废。不经汇录而分别之,查检既嫌少便,亦老年调治之缺书也。爰撰为谱,先择米,次择水,次火候,次食候。不论调养治疾功力深浅之不同,第取气味轻清、香美适口者为上品,少逊者为中品,重浊者为下品,准以成数,共录百种,削其入口违宜之已甚者而已。方本前人,乃已试之良法。注明出自何书,以为征信,更详兼治。方有定而治无定,治法亦可变通。内有窃据鄙意参入数方,则惟务有益而兼适于口,聊备老年之调治。若夫推而广之,凡食品药品中,堪加入粥者尚多,酌宜而用,胡不可自我作古耶2?更有待夫后之明此理者。
【注释】
1轩岐:黄帝轩辕氏与大臣岐伯的并称,他们被视作中国医药的始祖。故用轩岐家指医药家。
2自我作古:谓由我创新,不循旧法。
【译文】
粥能补益人体,老年人特别适合,前面几卷中屡次提到它,都只不过略举其概要而已,没能够清楚地阐明煮粥的方法。参考医学家和养生家的书籍,煮粥的方法很多,只是方法不一致,煮的粥本来就有轻清重浊的区别。记载在书里的,未免分散而且杂乱。我认为粥是日常生活中经常吃的食物,用各种粥方来调养身体,主要是取其适合口味,有的偶尔用来治疗疾病,吃后不顺口,但似乎也不可以完全废弃。如果不经过汇编录入而分门别类,查检既嫌不太方便,也是老年人养生所缺少的书籍。于是撰写成粥谱,先是择米,再是择水,再次是调节火候,最后是服食的时间。不管调养治病功效强弱的区别,只取气味轻清、香美适口的作为上品,稍微差一点的为中品,重浊的为下品,以整数为准,一共记录一百种,只是删削了入口后感觉非常不爽口的而已。这里所选的粥方来自前人,但都是我已经试验过的良方。注明了它出自哪本书,是为了让人们考核证实,也是为了让人们更详细地了解它的兼治。粥方有固定的内容,而治疗疾病却没有固定的法式,治法也可以变通。这里面有我根据自己的想法加入的几个粥方,只是为了对身体有益而又适合口味,姑且作为老年人调养的备选。如果推广这种方法,凡是食品和药品中,能够加入粥里的还有很多,选择适宜的使用,为什么不可以从自我开始呢?更有待于后来明白这些道理的人来做了。
择米第一
米用粳,以香稻为最,晚稻性软,亦可取,早稻次之,陈廪米则欠腻滑矣。秋谷新凿者香气足,脱谷久,渐有故气,须以谷悬通风处,随时凿用;或用炒白米,或用焦锅巴,腻滑不足,香燥之气,能去湿开胃。《本草纲目》云:“粳米、籼米、粟米、粱米粥1,利小便,止烦渴,养脾胃;糯米、秫米、黍米粥2,益气,治虚寒泻痢吐逆。”至若所载各方,有米以为之主,峻厉者可缓其力,和平者能倍其功,此粥之所以妙而神与?
【注释】
1粳(jing)米:粳稻碾出的米。米粒短而粗,米质黏性较强,胀性小。籼(xiān)米:籼稻碾出的米,黏性小。粱米:谷物之一种。
2秫(shú)米:粱米、粟米之黏者。
【译文】
煮粥的米用粳米,以香稻为最好,晚稻较软,也可取用,早稻就更差一点,陈廪米则缺少腻滑感。秋天新舂的稻谷香气充足,舂完后放置的时间过久,慢慢地就有了陈旧的味道,应该把稻谷悬挂在通风的地方,需要吃的时候去舂;或者用炒白米,或者用焦锅巴,二者腻滑感不足,但香燥之气能去湿开胃。《本草纲目》说:“粳米、籼米、粟米、粱米粥,利小便,止烦渴,养脾胃;糯米、秫米、黍米粥,益气,治虚寒泻痢吐逆。”至于书中记载的各种粥方,有了米作为主要成分,药性猛烈的药物可以缓和药力,药性平和的药物可以使其功效加倍,这就是粥之所以奥妙神奇的地方吧?
择水第二
水类不一,取煮失宜,能使粥味俱变。初春值雨,此水乃春阳生发之气,最为有益。梅雨湿热熏蒸,人感其气则病,物感其气则霉,不可用之明验也。夏秋淫雨为潦,水郁深而发骤,昌黎诗:“洪潦无根源,朝灌夕已除1。”或谓利热不助湿气,窃恐未然。腊雪水甘寒解毒,疗时疫;春雪水生虫易败,不堪用。此外,长流水四时俱宜,山泉随地异性,池沼止水有毒。井水清冽,平旦第一汲,为井华水,天一真气2,浮于水面也,以之煮粥,不假他物,其色天然微绿,味添香美,亦颇异凡。缸贮水,以朱砂块沉缸底,能解百毒,并令人寿。
【注释】
1洪潦无根源,朝灌夕已除:出自韩愈《符读书城南》:“木之就规矩,在梓匠轮舆。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欲知学之力,贤愚同一初。由其不能学,所入遂异闾。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少长聚嬉戏,不殊同队鱼。年至十二三,头角稍相疏。二十渐乖张,清沟映污渠。三十骨骼成,乃一龙一猪。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一为马前卒,鞭背生虫蛆。一为公与相,潭潭府中居。问之何因尔,学与不学欤。金璧虽重宝,费用难贮储。学问藏之身,身在则有余。君子与小人,不系父母且。不见公与相,起身自犁。不见三公后,寒饥出无驴。文章岂不贵,经训乃菑畬。潢潦无根源,朝满夕已除。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行身陷不义,况望多名誉。时秋积雨霁,新凉入郊墟。灯火稍可亲,简编可卷舒。岂不旦夕念,为尔惜居诸。恩义有相夺,作诗劝踌躇。”
2天一真气:此指化生水的真气。据《周易·系辞传》郑玄注:“天一生水于北,地二生火于南,天三生木于东,地四生金于西,天五生土于中。地六成水于北,与天一并;天七成火于南,与地二并;地八成木于东,与天三并;天九成金于西,与地四并;地十成土于中,与天五并也。”一与六共宗居北方,因此说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译文】
水的种类不一,选取煮粥的水失当的话,会使粥的味道完全改变。初春的时候碰到了下雨天,这种雨水是春阳生发之气形成的,对人体最为有益。梅雨湿热熏蒸,人体感受了它的湿热之气就会生病,物品感受了它的湿热之气就会霉变,不可用梅雨熬粥,这已经是明确验证的了。夏天秋天的暴雨为潦水,水郁滞深而下得突然,韩愈的诗说:“洪潦无根源,朝灌夕已除。”有人说潦水消除热气而不助长湿气,我认为恐怕不是这样。腊月雪水甘寒解毒,治疗一时流行的传染病;春天雪水易生虫子也易腐败,不能使用。此外,一直流动的水四时都可以使用,山泉因不同的地理位置而性质不同,池沼里停滞的水有毒。井水清澈寒冷,早晨井里的第一桶水是井华水,是化生水的真气,浮在水的表面,用它来煮粥,不用借助其他东西,粥的颜色自然微绿,味道更加香美,也和一般水煮的粥不一样。用水缸贮存水,把朱砂块沉到缸底,这样的水能解百毒,而且能令人长寿。
火候第三
煮粥以成糜为度,火候未到,气味不足,火候太过,气味遂减。火以桑柴为妙。《抱朴子》曰:“一切药不得桑煎不服。”桑乃箕星之精1,能除风助药力。栎炭火性紧,粥须煮不停沸,则紧火亦得。煮时先煮水,以杓扬之数十次,候沸数十次,然后下米,使性动荡,则输运捷。煮必瓷罐,勿用铜锡。有以瓷瓶入灶内砻糠稻草煨之2,火候必致失度,无取。
【注释】
1箕星:二十八宿之一。东汉蔡邕《独断》:“风伯神,箕星也。其象在天,能兴风。”
2砻(lóng)糠:稻谷碾磨后脱下的外壳。
【译文】
煮粥以烂熟为度,火候没到,气味就不足,火候太过,气味就减弱。烧火用桑柴为最好。《抱朴子》说:“所有的药物不用桑柴煎煮,就不服用。”桑树是感受箕星精气形成的,可以除风邪、助药力。栎炭火性紧,煮粥应该滚沸不停,则紧火也可以。煮粥的时候先煮水,用勺子扬水数十次,等候沸腾数十次,然后下米,使水性动荡,则人体消化吸收也容易。煮粥一定要用瓷罐,不要用铜锡制成的罐。有的人用瓷瓶放入灶内,点燃稻糠稻草来煨粥,火候一定不合法度,这种方法不可取。
食候第四
老年有竟日食粥,不计顿,饥即食,亦能体强健,享大寿,此又在常格外1。就调养而论,粥宜空心食,或作晚餐亦可,但勿再食他物,加于食粥后。食勿过饱,虽无虑停滞,少觉胀,胃即受伤。食宁过热,即致微汗,亦足通利血脉。食时勿以他物侑食2,恐不能专收其益;不获已3,但使咸味沾唇,少解其淡可也。
【注释】
1常格:常度,常理。
2侑:佐助。
3不获已:犹不得已。
【译文】
有的老年人整天喝粥,不计顿数,饿了就吃,这样也能使体格强健,享尽天年,这又在常理之外。就调养而论,粥应该空腹食用,或者作为晚餐也可以,只是不要在喝过粥之后再吃别的食物。食粥不要过饱,虽然没有停滞的顾虑,但稍微感觉胀满,胃就受伤。宁可喝热粥,即使马上会使身体微微出汗,也足以通利血脉。喝粥时,不要用别的食物佐助,如果搭配别的食物,恐怕就不能完全收到粥的益处;如果不得已,只要使咸味沾到嘴唇,稍微缓解淡味就可以了。
上品三十六
莲肉粥1
《圣惠方》2:“补中强志3。”按:兼养神、益脾、固精,除百疾。去皮心,用鲜者煮粥更佳。干者如经火焙,肉即僵,煮不能烂,或磨粉加入。湘莲胜建莲4,皮薄而肉实。
【注释】
1莲肉:即中药莲子、莲子肉。味甘、涩,性平。归脾、肾、心经。能补脾止泻,止带,益肾涩精,养心安神。用于脾虚泄泻、带下、遗精、心悸失眠。
2《圣惠方》:即《太平圣惠方》。宋代官修方书,全书共一千六百七十门,方一万六千八百三十四首。包括脉法、处方用药、五脏病证、内、外、骨伤、金创、胎产、妇、儿、丹药、食治、补益、针灸等。该书所搜集的医方,较能反映北宋前期的医学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研究参考价值。
3补中强志:谓增强脾胃及肾的功能。中,指中焦脾胃。志,这里指肾,因为肾藏志。
4建莲:我国莲子的一个品系,一般是指历史上生产于建宁府,即今福建闽北地区上贡宫廷的优质莲子,与产于湖南的湘莲、浙江的宣莲共称中国三大历史名莲。
【译文】
《圣惠方》记载:“莲子补益脾、胃、肾。”按:莲子还能养心神,补脾胃,固精血,治疗许多种疾病。去掉莲子的皮和心,用新鲜的莲肉煮粥效果更好。干的如果经过微火烘烤,肉质就僵硬,不能煮烂,或者可以把干的莲肉磨成粉末加入。湘莲比建莲好,湘莲皮薄而肉实。
藕粥1
慈山参入2。治热渴,止泄,开胃消食,散留血,久服令人心欢。磨粉调食,味极淡,切片煮粥,甘而且香。凡物制法异,能移其气味,类如此。
【注释】
1藕:味甘,性寒。生用可凉血散瘀,治热病烦渴、吐血、热淋等;熟用能通便止泻,健脾开胃。
2慈山:作者自号慈山居士,故以慈山自称。
【译文】
我自己创制,录入本书。藕能治疗发热烦渴,止泄泻,开胃消食,散瘀血,久服令人心情愉悦。把藕磨成粉末调入粥里食用,味道非常清淡,切片煮粥,甘甜而且香美。凡是食物烹制的方法不同,就能够改变其气味,大致如此。
荷鼻粥1
慈山参入。荷鼻即叶蒂,生发元气,助脾胃,止渴,止痢,固精。连茎叶用亦可。色青形仰,其中空,得震卦之象2。《珍珠囊》3:“煎汤烧饭,和药治脾。”以之煮粥,香清佳绝。
【注释】
1荷鼻:即荷叶的蒂。味苦,性平。归肝、脾、胃经。能清暑化湿,升发清阳,凉血止血。用于暑热烦渴、暑湿泄泻、脾虚泄泻、血热吐衄、便血崩漏。
3震卦之象:震卦是八卦之一,卦象为。
3《珍珠囊》:金张元素编著。本书是一部本草类中医著作,对药物的气味、升降浮沉、归经、补泻均有所述。原著已散佚。张元素,字洁古。金之易州(治今河北易县)人。中医易水学派创始人。著有多部医学著作,其中《医学启源》与《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等最能反映其学术观点。
【译文】
我自己创制,录入本书。荷鼻就是荷花叶蒂,生发元气,补益脾胃,止渴,止痢,固精。连同茎叶一起用也可以。青颜色,形态朝上,中间空心,应震卦的卦象。《珍珠囊》载:“荷叶可以用来煎汤烧饭,调和诸药,治疗脾胃病。”用它来煮粥,非常香甜可口。
芡实粥1
《汤液本草》2:“益精强志,聪耳明目。”按:兼治湿痹、腰脊膝痛、小便不禁、遗精白浊3。有粳、糯二种,性同,入粥俱需烂煮,鲜者佳。扬雄《方言》曰4:“南楚谓之鸡头5。”
【注释】
1芡实:味甘、涩,性平。归脾、肾经。能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脾虚久泻、白浊、带下。
2《汤液本草》:元王好古撰。药学著作,共三卷。卷上为药性总论,选辑李杲《药类法象》《用药心法》的部分内容并作了若干补充。卷中、卷下分论药物,分草、木、果、菜、米谷、玉石、禽、兽、虫等九部,共收二百余种药物。王好古,字进之,一作信之,号海藏。赵州(治今河北赵县)人。王好古以儒者而习医,特别喜好经方。其造诣很深,又尽得张元素、李杲二家之传,成为易水学派又一名家。其学术思想,尤以阴证学说为独到,并受到后世医家重视,有较大影响。王好古一生著述较多,可考者达二十余种,其中《医垒元戎》《阴证略例》《汤液本草》《此事难知》乃王氏代表作,备受后世医家推崇。
3白浊:尿液浑浊不清,色白如泔浆,或初尿不浑,留置稍长,沉淀呈积粉样。
4《方言》:全称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西汉扬雄著。本书是我国第一部方言比较词汇集,共十三卷,总汇了从先秦到汉代两个时代的方言。
5南楚:古地区名。北起淮汉,南至江南,约包括今安徽中部、西南部,河南东南部,湖南、湖北东部及江西等地区。
【译文】
《汤液本草》记载:“补益肾精,增强记忆,使人耳聪目明。”按:也可以治疗湿痹、腰部脊柱膝盖的疼痛、小便失禁、遗精白浊。芡实有粳、糯两种,性质相同,加入粥里都需要煮烂,新鲜的更好。扬雄《方言》里说:“南楚称芡实为鸡头。”
薏苡粥1
《广济方》2:“治久风湿痹。”又《三福丹书》3:“补脾益胃。”按:兼治筋急拘挛,理脚气,消水肿。张师正《倦游录》云4:“辛稼轩患疝,用薏珠东壁土炒服即愈5。”乃上品养心药。
【注释】
1薏苡:即中药薏苡仁。味甘、淡,性凉。归脾、胃、肺经。能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毒散结。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脾虚泄泻、湿痹拘挛、肺痈、肠痈、赘疣、癌肿。
2《广济方》:医方著作。又名《开元广济方》《玄宗开元广济方》《明皇开元广济方》等。唐李隆基主持编纂,颁行于开元十一年(723)。今佚,其佚文可见于《外台秘要》《医心方》《证类本草》等。
3《三福丹书》:明龚居中著。为《福寿丹书》之一。成书于明天启四年(1624)。内容包括:一福安养篇,主要阐述衣、食、住、行、宜忌与长寿之关系;二福延龄篇,载诸仙修炼图势及秘诀;三福服食篇,录有关抗老防衰、益寿延龄之食疗、食养方;四福采补篇,介绍吕祖采补延年秘箓与房中养生至要;五福玄修篇,授气功、炼丹之术,乾坤交媾之法;六寿清乐篇,宣传清乐之乐;脏腑篇,论述脏腑对人体之重要性与保护之方。龚居中,生卒年不详,1630年前后在世,别号如虚子。江西金溪(今属江西)人。明代医家。精医术,擅长内、外、妇、儿诸科。著《痰火点雪》又名《红炉点雪》,详论肺痨病之证治。
4《倦游录》:又作《倦游杂录》,宋张师正撰。本书是杂记见闻的笔记,今已散佚。张师正,字不疑。邢州龙冈(今河北邢台)人。宦游四十年不得志,乃推变怪之理,参见闻之异,著《括异志》。又有《志怪集》《倦游杂录》。或以为三书均魏泰托名作。
5东壁土:古旧房屋东边墙上的土。味甘,性温,无毒。治霍乱烦闷、泄痢温疟,疗下部疮、脱肛、小儿脐风等。
【译文】
《广济方》记载:“薏苡仁治疗风湿痹痛日久。”又《三福丹书》记载:“薏苡仁补脾益胃。”按:薏苡仁又能治疗筋急拘挛、脚气病、水肿病。张师正的《倦游录》里说:“辛弃疾得了疝气,用薏苡仁和东壁土一起炒服,马上痊愈。”薏苡仁是上等养心的药物。
扁豆粥1
《延年秘旨》:“和中补五藏。”按:兼消暑、除湿、解毒,久服发不白。荚有青紫二色,皮有黑、白、赤、斑四色,白者温,黑者冷,赤、斑者平。入粥去皮,用干者佳,鲜者味少淡。
【注释】
1扁豆:现多用白扁豆。味甘,性微温。归脾、胃经。能健脾化湿、和中消暑。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溏泻、白带过多、暑湿吐泻、胸闷腹胀。
【译文】
《延年秘旨》记载:“扁豆能调和中焦脾胃,补益五脏。”按:扁豆又能消暑、除湿、解毒,久食头发不白。扁豆荚有青紫两种颜色,皮有黑、白、赤、斑四种颜色,白皮的性温,黑皮的性凉,红皮、斑皮的性平。扁豆入粥去皮,用干的更好,鲜扁豆味道稍微淡些。
御米粥1
《开宝本草》2:“治丹石发动,不下饮食。和竹沥入粥。”按:即罂粟子3。《花谱》名丽春花4。兼行风气,逐邪热,治反胃、痰滞、泻痢,润燥固精。水研滤浆入粥,极香滑。
【注释】
1御米:即罂粟的种子。味甘、淡,性寒,无毒。能养胃润肺,利二便,治痢。
2《开宝本草》:北宋开宝年间刘翰、马志等取《新修本草》《蜀本草》加以详校,参以《本草拾遗》撰写而成,共计二十卷,名曰《开宝新详定本草》。本书早已散佚,但其内容还可从《证类本草》《本草纲目》中见到。
3罂粟:可制鸦片,含吗啡和其他生物碱,有镇痛、镇咳和止泻作用,但常用能成瘾。
4《花谱》:宋游九言著。游九言(1142—1206),初名九思,字诚之,号默斋。建阳(今福建南平)人。其著作后人辑为《默斋遗稿》。
【译文】
《开宝本草》记载:“罂粟子可以治疗服用丹砂后发作的疾病、吃不下东西。与竹沥相配做粥。”按:御米就是罂粟子。《花谱》里称作丽春花。御米又能疏散风邪,清泻热邪,治疗反胃、痰饮停滞、泻痢,润燥固精。把加水研磨过滤后的御米浆加入粥里,非常香滑。
姜粥1
《本草纲目》:“温中,辟恶气。”又《手集方》2:“捣汁煮粥,治反胃。”按:兼散风寒,通神明,取效甚多。《朱子语录》有“秋姜夭人天年”之语3,治疾勿泥。《春秋运斗枢》曰4:“璇星散而为姜5。”
【注释】
1姜:即生姜。味辛,性微温。归肺、脾、胃经。能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解鱼蟹毒。用于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鱼蟹中毒等。
2《手集方》:又名《薛弘庆兵部手集方》《李绛兵部手集方》《兵部手集》。唐代李绛传方,薛弘庆撰。李绛(764—830),字深之。赞皇(今属河北)人。唐朝中期政治家、宰相。
3《朱子语录》:朱熹的语录。其弟子李道传编辑。
4《春秋运斗枢》:纬书。作者不详。
5璇星:亦作“璿星”。北斗第二星。
【译文】
《本草纲目》记载:“姜能温中焦脾胃,驱除邪气。”又《手集方》载:“生姜捣汁煮粥,治疗反胃。”按:生姜还能散风寒,通神明,功效非常多。《朱子语录》里有“秋天的姜危害人体寿命”之类的话,治疗疾病时不要拘泥于这种说法。《春秋运斗枢》里说:“璇星散而为姜。”
香稻叶粥1
慈山参入。按:各方书俱烧灰淋汁用,惟《摘元妙方》:“糯稻叶煎,露一宿,治白浊。”《纲目》谓“气味辛热”,恐未然。以之煮粥,味薄而香清,薄能利水,香能开胃。
【注释】
1香稻叶:即水稻叶。
【译文】
我自己创制,录入本书。按:各种方书中都把稻叶烧成灰,调汁使用,只有《摘元妙方》记载:“糯稻叶煎汤使用,汤液露天放置一晚,治疗白浊。”《纲目》里说“稻叶气味辛热”,恐怕不正确。用它来煮粥,味道淡薄而清香,淡薄能利水,清香能开胃。
丝瓜叶粥1
慈山参入。丝瓜性清寒,除热利肠,凉血解毒。叶性相类。瓜长而细,名马鞭瓜,其叶不堪用。瓜短而肥,名丁香瓜,其叶煮粥香美。拭去毛,或姜汁洗。
【注释】
1丝瓜叶:味苦,性微寒。能清热解毒,止血,祛暑。用于治疗痈疽、疔肿、疮癣、蛇咬、汤火伤、咽喉肿痛、创伤出血、暑热烦渴。
【译文】
我自己创制,录入本书。丝瓜性质寒凉,清热通便,凉血解毒。丝瓜叶的性质与之相类似。但瓜形长而细的,名叫马鞭瓜,它的叶子不能用。瓜形短而肥的,名叫丁香瓜,它的叶子煮粥味道香甜可口。把毛擦去,或者用姜汁清洗。
桑芽粥1
《山居清供》:“止渴明目。”按:兼利五藏,通关节,治劳热,止汗。《字说》云2:“桑为东方神木。”煮粥用初生细芽,苞含未吐者,气香而味甘。《吴地志》3:“焙干代茶,生津清肝火。”
【注释】
1桑芽:此处指桑树的嫩叶。味微苦、微甘,性寒。归肺、肝经。能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
2《字说》:宋王安石著。王安石认为汉字以音、形包含着万事万物之理,以此为出发点来写作《字说》,单纯从通行字形出发而对字义作非造字本意的解释,因此其中有许多穿凿附会之处。
3《吴地志》:或为《吴地记》,唐陆广微撰。本书多记古国吴地之事。陆广微,唐代学者。吴(今江苏苏州)人。
【译文】
《山居清供》记载:“桑芽能止渴明目。”按:桑芽兼通利五脏,疏通关节,治虚劳烦热,止汗。《字说》里说:“桑是东方神木。”煮粥用初生细芽,芽苞还没有开放的,气香味甜。《吴地志》说:“桑芽焙干代茶,生津清肝火。”
胡桃粥1
《海上方》2:“治阳虚腰痛,石淋五痔3。”按:兼润肌肤,黑须发,利小便,止寒嗽,温肺润肠。去皮研膏,水搅滤汁,米熟后加入,多煮生油气。或加杜仲、茴香,治腰痛。
【注释】
1胡桃:即核桃仁。味甘,性温。归肾、肺、大肠经。能补肾,温肺,润肠。用于肾阳不足、腰膝酸软、阳痿遗精、虚寒喘嗽、肠燥便秘。
2《海上方》:又名《海上名方》《海上仙方》《孙真人海上方》。托名唐孙思邈撰,据《郑堂读书记》记载,当为宋钱竽撰。书中列常见一百二十余种病证的单验方,每病编成七言歌诀,便于习诵。
3石淋:小便涩痛,尿出结石。多因下焦积热,煎熬水液所致。五痔:病名,肛门痔五种类型之合称。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五痔》:“夫五痔者,一曰牡痔,二曰牝痔,三曰脉痔,四曰肠痔,五曰血痔。”
【译文】
《海上方》记载:“胡桃能治疗阳虚腰痛,石淋五痔。”按:胡桃兼能滋润肌肤,使须发变黑,通利小便,止寒嗽,温暖肺脏,滋润肠道。将胡桃去皮研磨成膏状,用水搅拌再滤出汁,米熟后加入粥内,煮的时间久了会产生油气。或者加入杜仲、茴香,可以治疗腰痛。
杏仁粥1
《食医心镜》2:“治五痔下血。”按:兼治风热咳嗽,润燥。出关西者名巴旦,味甘尤美。去皮尖,水研滤汁,煮粥微加冰糖。《野人闲话》云3:“每日晨起,以七枚细嚼,益老人。”
【注释】
1杏仁:此处指甜杏仁。味甘,性平。能润肺养胃,祛痰止咳,润肠通便。适用于肺虚久咳或津伤、便秘等症。
2《食医心镜》:唐昝殷著。本书一名《食医心鉴》,集录食品治病之方,详载用量、服法,多切实用。原书佚,《证类本草》《医方类聚》等书均引录其书。日本多纪元坚有辑佚本。昝殷,成都(今属四川)人。唐代名医,擅长妇产科和药物学。他精通医理,将数十年治疗妇产科常见病证的临床经验,仿孙思邈《千金方》体裁,撰著成书,名《经效产宝》,是我国现存最早、流传最广的妇产科专著。他对摄生、食疗也颇有研究。
3《野人闲话》:宋景焕撰。书中记载孟蜀时朝野杂事,如首篇《颁令箴》一事,常为人称引。书中也有一些方士道术的奇迹异闻,含有志怪性质,但故事性不强,且缺乏文采。景焕,《宋史·艺文志》作耿焕,“景”字或因宋人避太宗名讳而改,成都(今属四川)人。
【译文】
《食医心镜》记载:“杏仁治疗五痔下血。”按:杏仁兼治风热咳嗽,润燥。产自关西的杏仁叫巴旦,味道甘甜,特别香美。去掉皮尖,加水研磨,过滤取汁,煮粥时稍微加入一点冰糖。《野人闲话》里说:“每天早晨起床,细嚼七枚杏仁,对老人身体有益。”
胡麻粥1
《锦囊秘录》2:“养肺,耐饥耐渴。”按:胡麻即芝麻。《广雅》名藤宏3。坚筋骨,明耳目,止心惊,治百病。乌色者名巨胜。仙经所重栗色者,香却过之。炒研加水,滤汁入粥。
【注释】
1胡麻:即黑芝麻。味甘,性平。归肝、肾、大肠经。能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用于精血亏虚、头晕眼花、耳鸣耳聋、须发早白、病后脱发、肠燥便秘。
2《锦囊秘录》:又名《冯氏锦囊》。清冯兆张撰。分别辑取《内经》等基础理论及所涉临床各科的精要,涉及内、外、妇、儿各科,于脉诊、药性等方面,亦多有论述。全书内容丰富,收集民间效方亦较多。冯兆张,字楚瞻。海盐(今属浙江)人。清代医家。十三岁习医,尤擅儿科。
3《广雅》:魏张揖撰。中国最早的一部百科词典,收字一万八千一百五十个,相当于《尔雅》的续篇,篇目也分为十九类,各篇的名称、顺序、说解的方式,以及全书的体例,都和《尔雅》相同。张揖,字稚让。清河(今属河北)人。魏明帝太和年间博士。博学多闻,精通文字训诂。
【译文】
《锦囊秘录》记载:“胡麻养肺,耐饥耐渴。”按:胡麻就是芝麻。《广雅》里叫藤宏。能强健筋骨,聪耳明目,止心惊,治百病。乌黑色的叫巨胜。道家经典里所重视的紫黑色胡麻,味道却比乌黑色的香。翻炒研磨加入水,过滤后的浆汁加入粥里。
松仁粥1
《纲目》方:“润心肺,调大肠。”按:兼治骨节风,散水气、寒气,肥五藏,温肠胃。取洁白者,研膏入粥。色微黄,即有油气,不堪用。《列仙传》云2:“偓佺好食松实3,体毛数寸。”
【注释】
1松仁:味甘,性温。能养阴熄风,润肺滑肠。用于风痹、头眩、燥咳、吐血、便秘等。
2《列仙传》:西汉刘向撰。本书是我国最早且较有系统的叙述神仙事迹的著作,记载了七十余位仙家的姓名、身世和事迹,时代跨度较大。刘向(前77—前6),字子政,原名更生,世称刘中垒。沛郡丰邑(今江苏徐州)。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是我国最早的图书分类目录。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战国策》《列仙传》等书,其著作《五经通义》有清人马国翰辑本。《楚辞》是刘向编订成书,而《山海经》是他与其子刘歆共同编订成书。
3偓佺(wò quán):传说中的仙人名。汉刘向《列仙传·偓佺》:“偓佺者,槐山采药父也,好食松实,形体生毛,长数寸,两目更方,能飞行逐走马。”
【译文】
《纲目》方:“松仁能润心肺,调大肠。”按:松仁兼治骨节风,散水气、寒气,补益五脏,温通肠胃。取洁白的松仁,研磨成膏,加入粥里。色泽微黄的松仁含有油气,不能使用。《列仙传》里说:“偓佺好食松实,体毛长数寸。”
菊苗粥1
《天宝单方》2:“清头目。”按:兼除胸中烦热,去风眩,安肠胃。《花谱》曰:“茎紫,其叶味甘者可食,苦者名苦薏,不可用。苗乃发生之气聚于上,故尤以清头目有效。”
【注释】
1菊苗:即菊花苗。味甘、微苦,性凉。能清肝明目,用于头风眩晕、目生翳膜。
2《天宝单方》:即唐《天宝单方药图》。作者不详。
【译文】
《天宝单方》记载:“菊花苗能清头面眼目之热。”按:菊花苗兼能消除胸中烦热,祛除风眩,安和肠胃。《花谱》里说:“菊苗的茎紫色,叶片甘甜的可以食用,味苦的名叫苦薏,不能食用。苗是植物的生发之气汇聚的最上部,所以对清头面眼目之热最有效。”
菊花粥1
慈山参入。养肝血,悦颜色,清风眩,除热解渴,明目。其种以百计。《花谱》曰:“野生单瓣,色白开小花者良,黄者次之。”点茶亦佳2。煮粥去蒂,晒干磨粉和入。
【注释】
1菊花:味甘、苦,性微寒。归肺、肝经。能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疮痈肿毒。
2点茶:犹泡茶。
【译文】
我自己创制,录入本书。菊花能滋养肝血,和悦面色,清风眩,除热解渴,明目。它的种类数以百计。《花谱》里说:“野生的菊花单片花瓣,白色开小花的较好,黄的较次。”用来泡茶也很好。用来煮粥要去掉花蒂,晒干磨成粉末再加入粥里。
梅花粥1
《采珍集》2:“绿萼花瓣,雪水煮粥,解热毒。”按:兼治诸疮毒。梅花凌寒而绽,将春而芳,得造物生气之先。香带辣性,非纯寒。粥熟加入,略沸。《埤雅》曰3:“梅入北方变杏。”
【注释】
1梅花:味微酸,性平。归肝、胃、肺经。能疏肝和中,化痰散结。用于肝胃气痛、郁闷心烦、梅核气、瘰疬疮毒。
2《采珍集》:又名《留青采珍集》,清陈枚著。陈枚,字载东、殿抡。娄县(今上海)人。清代画家。官内务府郎中。
3《埤雅》:宋陆佃撰。专门解释名物,以为《尔雅》的补充。陆佃(1042—1102),字农师,号陶山,赠太师,追封楚国公。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陆游祖父。著有《陶山集》。
【译文】
《采珍集》记载:“梅花绿色的花萼和白色的花瓣,取雪水煮粥,有清解热毒的功效。”按:梅花兼治各种疮毒。梅花在寒冷的时候绽放,春天将要到来的时候散发出芳香,最先得到自然界的生发之气。梅花芳香而且辛辣,不是纯寒之品。粥熟的时候加入,略微沸腾一下即可。《埤雅》里说:“梅到北方变化为杏。”
佛手柑1
《宦游日札》:“闽人以佛手柑作菹2,并煮粥,香清开胃。”按:其皮辛,其肉甘而微苦。甘可和中,辛可顺气,治心胃痛宜之,陈者尤良。入粥用鲜者,勿久煮。
【注释】
1佛手柑:味辛、苦、酸,性温。归肝、脾、胃、肺经。能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燥湿化痰。用于肝胃气滞、胸胁胀痛、胃脘痞满、食少呕吐、咳嗽痰多。
2菹(zu):腌菜。
【译文】
《宦游日札》记载:“福建人用佛手柑作腌菜,而且也用来煮粥,清香开胃。”按:佛手柑的皮味辛,果肉味甘而微苦。甘味可以调和中焦,辛味可以顺气,治疗心胃疼痛很适宜,存放时间长的效果更好。煮粥用新鲜的,不要长时间煮。
百合粥1
《纲目》方:“润肺调中。”按:兼治热咳、脚气。嵇含《草木状》云2:“花白叶阔为百合,花红叶尖为卷丹。卷丹不入药。”窃意花叶虽异形,相类而味不相远,性非迥别。
【注释】
1百合:味甘,性寒。归心、肺经。能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用于阴虚燥咳、劳嗽咳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
2《草木状》:全称《南方草木状》,晋嵇含编撰。记载生长在广东、广西等地以及越南的植物。计上卷草类二十九种,中卷木类二十八种,下卷果类十七种和竹类六种,共八十种,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植物志。嵇含(263—306),字君道,因居住于巩县亳丘(今河南巩义),自号亳丘子。谯国铚(今安徽濉溪)人。西晋时期的文学家及植物学家。
【译文】
《纲目》方:“百合能润肺调中。”按:百合兼治热咳、脚气。嵇含《草木状》说:“花色白,叶状宽阔的为百合;花色红,叶状尖锐的为卷丹。卷丹不入药。”我认为花和叶的形状虽然不同,但都属于同类植物,味道差别不是很大,药性不会完全不同。
砂仁粥1
《十便良方》2:“治呕吐,腹中虚痛。”按:兼治上气咳逆胀痞3,醒脾,通滞气,散寒饮,温肾肝。炒去翳,研末点入粥。其性润燥。韩懋《医通》曰4:“肾恶燥,以辛润之。”
【注释】
1砂仁:味辛,性温。归脾、胃、肾经。能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用于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2《十便良方》:全称《近时十便良方》,宋郭坦撰。包括药物、炮炙、辨药、临床各科疾患和单方、简要方、群方共二千余方等。郭坦,字履道。汾阳(今属山西)人。南宋医家。因本人患病而学医试药,久有所获,用药简当,便于应用。
3上气:肺气上逆。痞:中医指胸腹间气机阻塞不舒的一种自觉症状,有的仅有胀满的感觉,称“痞块”“痞积”。
4韩懋《医通》:明韩懋所撰综合性医书。上卷分绪论、六法兼施、脉诀、处方、家庭医案共五章;下卷列悬壶医案、药性裁成、方诀无隐、同类勿药计四章。韩懋(1441—?),字天爵,号飞霞子,人称白飞霞,武宗赐号抱一守正真人。泸州(治今属四川)人。医术精湛,重脾胃中和之气。
【译文】
《十便良方》记载:“砂仁治呕吐,腹中虚痛。”按:砂仁兼治肺气上逆、咳嗽、胀痞,可醒脾,通滞气,散寒饮,温肾肝。炒去表皮,研磨成粉末点入粥里。这粥能滋润干燥。韩懋《医通》说:“肾脏厌恶干燥,用辛味的药物滋润它。”
五加芽粥1
《家宝方》2:“明目止渴。”按:《本草》:“五加根皮效颇多。”又云:“其叶作蔬,去皮肤风湿。嫩芽焙干代茶,清咽喉。作粥,色碧香清,效同。”《巴蜀异物志》名文章草3。
【注释】
1五加芽:即中药五加原植物的嫩叶,可食用。
2《家宝方》:全称《卫生家宝方》,又名《卫生家宝》,宋朱端章辑,徐安国补订。本书为作者历年所收集和试用效方的汇编。朱端章,生卒年不详,长乐县(今福建福州)人。生平喜好方书,将所藏医书中有关产科验方辑成《卫生家宝产科备要》,于淳熙十一年(1184)刊刻印行。
3《巴蜀异物志》:三国蜀谯周撰。记载巴蜀新异物产的典籍。已佚。谯周,字允南。巴西郡西充(今属四川)人。魏晋之际的著名学者。
【译文】
《家宝方》记载:“五加芽能明目止渴。”按:《本草》载:“五加根皮功效很多。”又说:“它的叶子用作蔬菜,可祛除肤表的风湿。嫩芽在火上烤干代替茶叶,清利咽喉。用来煮粥,颜色碧绿,味道清香,效果相同。”《巴蜀异物志》叫做文章草。
枸杞叶粥1
《传信方》2:“治五劳七伤3,豉汁和米煮。”按:兼治上焦客热、周痹风湿4,明目安神。味甘气凉,与根皮及子性少别。《笔谈》云5:“陕西极边生者大合抱,摘叶代茶。”
【注释】
1枸杞叶:味甘,性凉。祛风热,明目安神。
2《传信方》:唐刘禹锡撰。所收方药大都符合验、便、廉的原则,所载方剂,涉及内、外、妇、儿等多方面。原书已亡佚,现存版本为明清医书中所辑录而成。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刘梦得文集》。
3五劳:出自《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后也指志劳、思劳、心劳、忧劳和疲劳。七伤:大饱伤脾,大怒气逆伤肝,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形寒饮冷伤肺,忧愁思虑伤心,风雨寒暑伤形,恐惧不节伤志。
4上焦:中医谓六腑中的三焦之一。一般指胃的上口到咽下胸膈这一部位,主要包括心肺。主要功能是呼吸和血液循环等。客热:外来的热邪。
5《笔谈》:为宋沈括《梦溪笔谈》的一部分。《梦溪笔谈》,内容丰富,集前代科学成就之大成,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沈括(1031—1095),字存中,号梦溪丈人。杭州钱塘(今属浙江)人。北宋政治家、科学家。沈括一生致志于科学研究,在众多学科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和卓越的成就,被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
【译文】
《传信方》载:“枸杞叶治疗五劳七伤,用豆豉汁和米煮。”按:枸杞叶兼治上焦热邪、风湿之邪引起的周身痹痛,明目安神。味甘气凉,叶和根皮以及子药性稍有不同。《笔谈》里说:“陕西偏远地方生长的枸杞树大得可以双臂抱拢,摘取树叶代为茶饮。”
枇杷叶粥1
《枕中记》2:“疗热嗽,以蜜水涂炙,煮粥去叶食。”按:兼降气止渴,清暑毒。凡用,择经霜老叶,拭去毛,甘草汤洗净,或用姜汁炙黄,肺病可代茶饮。
【注释】
1枇杷叶:味苦、微辛,性微寒。归肺、胃经。能清肺止咳,降逆止呕。用于肺热咳嗽、气逆喘急、胃热呕逆、烦热口渴。
2《枕中记》:据《本草纲目》所引为叶天师《枕中记》。叶天师,唐中期术士叶静能,经历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三朝,曾出任国子监祭酒。撰有《天真皇人九仙经》《北帝灵文》等。
【译文】
《枕中记》载:“枇杷叶能治疗热咳,用蜂蜜调制的水涂到叶子上炙烤,粥煮好后去叶食用。”按:枇杷叶兼能降气止渴,清解暑毒。凡是用来煮粥,都应该选择经过霜打的老叶,擦去毛,用甘草煎好的汤液清洗干净,或者用姜汁烤炙成黄色,有肺病的人可以用来代替茶饮。
茗粥1
《保生集要》2:“化痰消食,浓煎入粥。”按:兼治疟痢,加姜。《茶经》曰3:“名有五:一茶,二槚4,三蔎5,四茗,五荈6。”《茶谱》曰7:“早采为茶,晚采为茗。”《丹铅录》8:“茶即古‘荼’字。《诗》‘谁谓荼苦’是也9。”
【注释】
1茗:即茶叶。味苦,性凉。能清利头目。
2《保生集要》:清张文邃撰。张文邃,字振凡。善医,尤工于胎产。
3《茶经》:唐陆羽著。我国现存最早、最全面介绍茶的专著,综合论述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陆羽(733—804),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等,又号“茶山御史”。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唐代著名的茶学家,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
4槚(jiǎ):茶树的古称。
5蔎(shè):茶的别称。
6荈(chuǎn):茶的老叶,即粗茶。
7《茶谱》:明朱权撰。朱权(1378—1448),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封宁王,号臞仙,又号涵虚子、丹丘先生。封地为大宁(今内蒙古多伦)。在靖难之役中被朱棣绑架,共同反叛建文帝,朱棣即位后,将朱权改封于南昌,并加以迫害,朱权只好将心思寄托于道教、戏剧、文学,郁郁而终。
8《丹铅录》:明杨慎著。
9谁谓荼苦:出自《诗经·邶风·谷风》:“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不远伊迩,薄送我畿。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昏,如兄如弟。”
【译文】
《保生集要》载:“茶叶能化痰消食。茶叶浓煎,加入粥里。”按:加入生姜兼治疟疾、痢疾。《茶经》说:“茶的名称有五种:一茶,二槚,三蔎,四茗,五荈。”《茶谱》说:“早采的叫茶,晚收的叫茗。”《丹铅录》:“茶就是古代的‘荼’字。《诗经》说‘谁谓荼苦’的荼就是指茶。”
苏叶粥1
慈山参入。按:《纲目》:“用以煮饭,行气解肌2。入粥功同。”按:此乃发表散风寒之品,亦能消痰、和血止痛,背面皆紫者佳。《日华子本草》谓3:“能补中益气。”窃恐未然。
【注释】
1苏叶:味辛,性温。归肺、脾经。能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呕恶、妊娠呕吐、鱼蟹中毒。
2行气:使气血畅通。解肌:即解除肌表之邪,是对外感证初起有汗的治法。
3《日华子本草》:全称《日华子诸家本草》。著作年代、作者不详。本书是将诸家本草结合当时所常用的药物编纂而成。对每味药的性状、功用叙述比较全面。本书早已散佚,其部分内容,可从《证类本草》《本草纲目》中见到。
【译文】
我自己创制,录入本书。按:《纲目》记载:“苏叶用来煮饭,可以行散气滞,解除肌表之邪。加入粥里功效相同。”按:苏叶是发表散寒的药物,也能消痰、和血止痛,背面都是紫色的更好。《日华子本草》说:“苏叶能够补中益气。”我怀疑它并不是这样。
苏子粥1
《简便方》2:“治上气咳逆。”又《济生方》3:“加麻子仁,顺气顺肠。”按:兼消痰润肺。《药性本草》曰4:“长食苏子粥,令人肥白身香。”《丹房镜源》曰5:“苏子油能柔五金八石6。”
【注释】
1苏子:味辛,性温。归肺、大肠经。能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用于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
2《简便方》:即《简便单方》,明杨起著。杨起,字远林,号长病老人。明代医家。
3《济生方》:又名《严氏济生方》。宋严用和撰。原书共十卷,分类辑录内、外、妇科方论,辑录方剂四百余首。现在版本为辑复本。严用和,字子礼。庐山(今属江西)人。临证数十年,积累了极其丰富的临床经验。
4《药性本草》:作者附《引用书目》谓唐甄权著。甄权为隋唐年间著名针灸医家,许州扶沟(今属河南)人。著有《药性论》,以讨论药物性能为主,对君、臣、佐、使及禁忌等论述最详。未著《药性本草》。今传《药性本草》为明薛己著,二卷,载药二百八十七种。
5《丹房镜源》:炼丹家本草著作。唐独孤滔著。独孤滔,生平事迹不详。
5五金:指金、银、铜、铁、锡。八石:古代道家炼丹所常用的朱砂、雄黄、雌黄、空青、云母、硫黄、戎盐、硝石八种石质原料。
【译文】
《简便方》记载:“苏子能治疗肺气上逆、咳嗽。”又《济生方》说:“苏子再加麻子仁,顺气顺肠。”按:苏子兼能消痰润肺。《药性本草》说:“经常食用苏子粥,令人肥白身香。”《丹房镜源》说:“苏子油能使五金八石变软。”
霍香粥1
《医余录》2:“散暑气,辟恶气。”按:兼治脾胃、吐逆霍乱、心腹痛,开胃进食。《交广杂志》谓:“霍香,木本。”《金楼子》言3:“五香共是一木,叶为霍香。入粥用南方草本,鲜者佳。”
【注释】
1霍香:即“藿香”,现多用广藿香。味辛,性微温。归脾、胃、肺经。能芳香化浊,和中止呕,发表解暑。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吐、暑湿表证、湿温初起、发热倦怠、胸闷不舒、寒湿闭暑、腹痛吐泻、鼻渊头痛。
2《医余录》:作者不详。
3《金楼子》:梁萧绎撰。本书为札记、随感,或引名言成句,或记述史实、或追叙往事等。萧绎(508—555),即梁元帝,字世诚,小字七符,自号金楼子。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南北朝时期南朝梁皇帝,梁武帝萧衍第七子,梁简文帝萧纲之弟。
【译文】
《医余录》记载:“霍香能消散暑气,除秽浊之气。”按:霍香兼治脾胃、呕吐气逆、霍乱、心腹痛,能开胃增进饮食。《交广杂志》说:“霍香,木本。”《金楼子》说:“五种香都在一种树上,叶是霍香。煮粥用南方草本,新鲜的更好。”
薄荷粥1
《医余录》:“通关格2,利咽喉,令人口香。”按:兼止痰嗽,治头痛脑风,发汗,消食下气,去舌胎。《纲目》云:“煎汤煮饭能去热,煮粥尤妥。”扬雄《甘泉赋》作茇葀3。
【注释】
1薄荷:味辛,性凉。归肺、肝经。能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用于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头痛、目赤、喉痹、口疮、风疹、麻疹、胸胁胀闷。
2关格:中医学病名。“关”为大小便不通,“格”为饮食即吐,并称“关格”。
3茇葀(bá kuò):即薄荷。
【译文】
《医余录》记载:“薄荷能治疗大小便不通、食入即吐,还能清利咽喉,令人口中生香。”按:薄荷兼止痰饮咳嗽,治疗风邪上袭头部引起的疼痛,发汗,消食下气,去腐腻舌胎。《纲目》说:“煎汤煮饭能清热,煮粥更好。”扬雄《甘泉赋》称作茇葀。
松叶粥1
《圣惠方》:“细切煮汁作粥,轻身益气。”按:兼治风湿疮,安五藏,生毛发,守中耐饥。或捣汁澄粉曝干,点入粥。《字说》云:“松柏为百木之长,松犹公也,柏犹伯也。”
【注释】
1松叶:味苦,性温。归心、脾经。能祛风燥湿,杀虫止痒,活血安神。用于风湿痹痛、脚气、湿疮、癣、风疹瘙痒、跌打损伤。
【译文】
《圣惠方》记载:“松叶细切煮汁作粥,可以轻身益气。”按:松叶兼治风湿疮,安五脏,生毛发,守中耐饥。或者捣取浆汁澄清为粉末后晒干,点入粥里。《字说》说:“松柏为百木之长,松如同公爵一样,柏如同伯爵一样。”
柏叶粥1
《遵生八笺》:“神仙服饵。”按:兼治呕血便血、下痢烦满。用侧柏叶随四时方向采之,捣汁澄粉入粥。《本草衍义》云2:“柏木西指,得金之正气,阴木而有贞德者。”
【注释】
1柏叶:即中药侧柏叶。味苦、涩,性寒。归肺、肝、脾经。能凉血止血,化痰止咳,生发乌发。用于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下血、肺热咳嗽、血热脱发、须发早白。
2《本草衍义》:宋寇宗奭编著。前三卷为药物总论,后十七卷为药物各论,分记药物五百余种,分类均依《嘉祐本草》。寇宗奭,宋代药物学家。
【译文】
《遵生八笺》记载:“柏叶粥是神仙服用的药物。”按:柏叶兼治呕血便血、下痢烦懑。所使用的侧柏叶要随四时变化在不同的方向采取,捣成浆汁,澄清为粉末,加到粥里。《本草衍义》说:“柏木指向西方,得金之正气,阴木而有坚贞的德操。”
花椒粥1
《食疗本草》2:“治口疮。”又《千金翼》3:“治下痢腰腹冷,加炒面煮粥。”按:兼温中暖肾,除湿,止腹痛。用开口者,闭口有毒。《巴蜀异物志》:“出四川清溪县者良,香气亦别。”
【注释】
1花椒:味辛,性温。归脾、胃、肾经。能温中止痛、杀虫止痒。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虫积腹痛。外治湿疹、阴痒。
2《食疗本草》:唐孟诜撰。本书是唐代食物药治病专书,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食疗专著。该书集古代食疗之大成,为我国和世界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原书早佚,仅有残卷及佚文散见于《医心方》《证类本草》等书中。孟诜(621—713),唐代汝州梁县(今河南抚州)人。被誉为世界食疗学的鼻祖。
3《千金翼》:唐孙思邈撰。全书三十卷,计一百八十九门。合方、论、法共二千九百余首。作者集晚年近三十年经验,以补早期巨著《千金要方》的不足,故名《千金翼方》。
【译文】
《食疗本草》记载:“花椒能治口疮。”又《千金翼》说:“花椒治下痢腰腹冷,加炒面煮粥。”按:花椒兼温中暖肾,除湿,止腹痛。使用开口的花椒,闭口的花椒有毒。《巴蜀异物志》说:“出产于四川清溪县的花椒较好,香气也与众不同。”
栗粥1
《纲目》方:“补肾气,益腰脚,同米煮。”按:兼开胃活血。润沙收之,入夏如新。《梵书》名笃迦2,其扁者曰栗楔,活血尤良。《经验方》3:“每早细嚼风干栗,猪肾粥助之,补肾效。”
【注释】
1栗:即板栗。味甘,性温。益气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消肿,止血。
2《梵书》:解释婆罗门教吠陀圣典的文献,是古印度的一种宗教文献。
3《经验方》:即《瑞竹堂经验方》。元沙图穆苏撰。分为诸风、心气痛、疝气、积滞、痰饮、喘嗽、羡补、头面、口眼耳鼻、发齿、咽喉、杂治、疮肿、妇女、小儿共十五门,采方三百一十余首。选方较为精要,或选自各家方书,或采录见闻中经验效方。沙图穆苏,字谦斋,号竹堂,蒙古族。元代医药学家。平时留心医药,根据古阿拉伯医药经验,积累单验效方,撰成《瑞竹堂经验方》。
【译文】
《纲目》方:“栗能补肾气,益腰脚,和米一起煮。”按:兼开胃活血。用湿润的沙子收藏,到夏天依然如新。《梵书》称为笃迦,扁形的叫栗楔,活血效果特别好。《经验方》记载:“每天早上细嚼风干的栗子,再配合猪肾粥服用,有补肾效果。”
绿豆粥1
《普济方》2:“治消渴饮水3。”又《纲目》方:“解热毒。”按:兼利小便,厚肠胃,清暑下气。皮寒肉平,用须连皮,先煮汁,去豆下米煮。《夷坚志》云4:“解附子毒。”
【注释】
1绿豆:味甘,性凉。归心、胃经。能清热解毒,解暑除烦,利水消肿,明目。用于暑热烦渴、里热、小便不利、水肿、皮疹、食物及药物中毒等。
2《普济方》: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方剂书籍,广泛辑集明以前的医籍和其他有关著作分类整理而成。载方达六万一千七百三十九首。明代朱、滕硕、刘醇等编。朱(1361—1425),明朝宗室,医学家。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明成祖朱棣的胞弟。朱好学,能词赋,曾作《元宫词》百章,又组织编著有《救荒本草》《保生余录》《袖珍方》和《普济方》等作品,对我国西南边陲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消渴:中医学病名。口渴,善饥,尿多,消瘦。包括糖尿病、尿崩症等。
4《夷坚志》:南宋洪迈辑。南宋笔记小说集。全书原分初志、支志、三志、四志,每志按甲、乙、丙、丁顺序编次。洪迈(1123—1202),字景卢,号容斋,又号野处,谥文敏。封魏郡开国公、光禄大夫。饶州鄱阳(今属江西)人。主要作品有《容斋随笔》《夷坚志》等。
【译文】
《普济方》记载:“绿豆治消渴饮水。”又《纲目》方:“绿豆解热毒。”按:绿豆兼通利小便,充实肠胃,解暑降气。绿豆皮性寒,肉性平,使用必须连皮一起,先煮取汁液,去掉绿豆,下米煮粥。《夷坚志》说:“绿豆可解附子之毒。”
鹿尾粥1
慈山参入。鹿尾,关东风干者佳。去脂膜,中有凝血,如嫩肝,为食物珍品。碎切煮粥,清而不腻,香有别韵,大补虚损。盖阳气聚于角,阴血会于尾。
【注释】
1鹿尾:味甘、咸,性温。能益肾精,强腰膝。
【译文】
我自己创制,录入本书。鹿尾,关东风干的品质好。去掉脂膜,中间有凝血,像嫩肝一样,是食物中的珍品。切碎煮粥,清淡而不腻,香气别有一番味道,大补虚损。因为阳气汇聚于鹿角,阴血汇聚于鹿尾。
燕窝粥1
《医学述》2:“养肺化痰止嗽,补而不滞,煮粥淡食有效。”按:《本草》不载,《泉南杂记》采入3,亦不能确辨是何物。色白治肺,质清化痰,味淡利水,此其明验。
【注释】
1燕窝:味甘,性平。归肺、胃、肾经。能养阴润燥,益气补中,化痰止咳。用于久病虚损、肺痨咳嗽、痰喘、咯血、吐血、久痢、久疟、噎膈反胃。
2《医学述》:清吴仪洛著。吴仪洛,字遵程,澉浦(今浙江海盐)人。清代医家。幼习举业,旁览医籍,后改研岐黄。行医四十年,名噪乡里。著有《本草从新》《成方切用》《伤寒分经》等。
3《泉南杂记》:明陈懋仁撰。所载山川、古迹、禽鱼、花木以及郡县事实,颇为详具。陈懋仁,字无功。嘉兴(今属浙江)人。
【译文】
《医学述》记载:“燕窝养肺化痰止嗽,补而不滞,煮粥淡食有效。”按:燕窝《本草》不载,《泉南杂记》采入,也不能正确辨别是什么东西。色白的治疗肺病,质地清稀的化痰,味道清淡的利水,这些都是明显的证验。
中品二十七
山药粥1
《经验方》:“治久泄。糯米水浸一宿,山药炒熟,加沙糖、胡椒煮。”按:兼补肾精,固肠胃。其子生叶间,大如铃,入粥更佳。《杜兰香传》云2:“食之辟雾露。”
【注释】
1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能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
2《杜兰香传》:东晋曹毗撰。写神女杜兰香的故事。曹毗,字辅佐。谯国(今安徽亳州)人。善词赋,有文采,《晋书·文苑序》称他“中兴之时秀”。《隋书·经籍志》收录其文集十五卷。今存《涉江赋》《秋兴赋》《箜篌赋》等,收录于《艺文类聚》及《初学记》。
【译文】
《经验方》记载:“山药治久泄。糯米水浸泡一晚,山药炒熟,加砂糖、胡椒煮。”按:山药兼补肾精,固肠胃。山药子生在叶的中间,像铃一样大小,加入粥里煮效果更好。《杜兰香传》说:“食用山药粥可以避免雾露的寒气伤及人体。”
白茯苓粥1
《直指方》2:“治心虚、梦泄、白浊。”又《纲目》方:“主清上实下。”又《采珍集》:“治欲睡不得睡。”按:《史记·龟策传》:“名伏灵,谓松之神灵所伏也。兼安神,渗湿,益脾。”
【注释】
1白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能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2《直指方》:全名《仁斋直指方》。宋杨士瀛撰。本书为论述内科杂病证治的临床综合性医书,据证释方,参以家传经验。杨士瀛,字登父,号仁斋。南宋三山(今福建福州)人。出身于世医之家,自幼习医,对《内经》《难经》《伤寒论》等研究颇深,在脉学、伤寒、儿科及内科杂病方面有一定成就。
【译文】
《直指方》记载:“白茯苓治心虚、梦泄、白浊。”又《纲目》方:“主清利上焦,补益下焦。”又《采珍集》记载:“白茯苓治疗想睡又睡不着。”按:《史记·龟策传》:“白茯苓名伏灵,意思是松树的神灵所伏。兼安神,渗湿,益脾。”
赤小豆粥1
《日用举要》2:“消水肿。”又《纲目》方:“利小便,治脚气,辟邪厉3。”按:兼治消渴,止泄痢、腹胀、吐逆。《服食经》云4:“冬至日食赤小豆粥,可厌疫鬼5。”即辟邪厉之意。
【注释】
1赤小豆:味甘、酸,性平。归心、小肠经。能利水消肿,解毒排脓。用于水肿胀满、脚气浮肿、黄疸尿赤、风湿热痹、痈肿疮毒、肠痈腹痛。
2《日用举要》:作者不详。
3邪厉:疫疠邪气。
4《服食经》:即《彭祖服食经》。作者不详。
5厌(yā):用迷信手法镇服驱避鬼邪。疫鬼:散布瘟疫的鬼神。
【译文】
《日用举要》记载:“赤小豆消水肿。”又《纲目》方:“赤小豆通利小便,治脚气,驱避疫疠邪气。”按:赤小豆兼治消渴,止泄痢、腹胀、吐逆。《服食经》说:“冬至日吃赤小豆粥,可厌疫鬼。”即驱避疫疠邪气的意思。
蚕豆粥1
《山居清供》:“快胃和脾。”按:兼利藏府。《本经》不载。《万表积善堂方》2:“有误吞针,蚕豆同韭菜食,针自大便出。”利藏府可验。煮粥宜带露采嫩者,去皮用,皮味涩。
【注释】
1蚕豆:味甘,性平。入脾、胃经。能补中益气,健脾益胃,清热利湿,涩精止带。用于中气不足、倦怠少食、高血压、咯血、衄血、妇女带下等病症。
2《万表积善堂方》:即《万氏积善堂集验方》,明万表撰。卷上收男女服药论、调元、调经、安胎等医理短论,卷中载补益剂五十首,卷下录各科杂方六十余首。万表(1498—1556),字民望,号九沙山人、鹿园居士。浙江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好读书,通经术,著书亦富,有《灼艾集》《玩鹿亭稿》等。
【译文】
《山居清供》记载:“蚕豆健胃和脾。”按:蚕豆兼利脏腑。《神农本草经》没有记载。《万表积善堂方》记载:“如果有误吞针的,蚕豆和韭菜一起食用,针就会从大便排出。”蚕豆通利脏腑由此可以验证。煮粥宜带露水采嫩的蚕豆,去皮用,因为皮的味道苦涩。
天花粉粥1
《千金月令》:“治消渴。”按:即栝楼根。《炮炙论》曰2:“圆者为栝,长者为楼,根则一也。”水磨澄粉入粥,除烦热,补虚安中,疗热狂时疾3,润肺降火,止嗽,宜虚热人。
【注释】
1天花粉: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肺、胃经。能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用于热病烦渴、肺热燥咳、内热消渴、疮疡肿毒。
2《炮炙论》:即《雷公炮炙论》。南朝宋雷敩撰。我国最早的中药炮制学专著,原载药物三百种,主要记述药物炮制的火候、水浸、生熟、煎熬等加工方法,如炮、炙、煨、炒等。原书已佚,其佚文多存于《证类本草》中。雷敩,南北朝刘宋时著名药物学家。生平里居不详,其名最早见于《隋书·经籍志》。
3时疾:季节性流行病。
【译文】
《千金月令》记载:“天花粉治消渴。”按:天花粉即栝楼根。《雷公炮炙论》说:“圆形的是栝,长形的是楼,根的药性则相同。”加水研磨,澄清晾干为粉末后加入粥里,可以消除烦热,补虚安中,治疗热狂及季节性流行病,润肺降火,止嗽,适合有虚热的病人。
面粥
《外台秘要》1:“治寒痢、白泻。麦面炒黄,同米煮。”按:兼强气力,补不足,助五藏。《纲目》曰:“北面性平,食之不渴;南面性热,食之发渴:随地气而异也。”《梵书》名迦师错。
【注释】
1《外台秘要》:唐王焘辑录。本书是一部综合性医书,汇集了初唐及唐以前的医学著作,对医学文献进行大量的整理工作,将前人的理论研究与治疗方药全面系统地结合起来。全书共一千一百零四门,均先论后方,载方六千余首。王焘(?—755),唐代著名医学家。
【译文】
《外台秘要》记载:“面能治疗寒性的痢疾,以及泻下白浊。麦面炒黄,和米一起煮。”按:面兼增强气力,补益虚损,助五脏。《纲目》说:“北方的面性平,食用后不会口渴;南方的面性热,食用后会口渴:随地理气候而有所不同。”《梵书》里称作迦师错。
腐浆粥1
慈山参入。腐浆即未点成腐者,诸豆可制,用白豆居多。润肺,消胀满,下大肠浊气,利小便。暑月入人汗有毒。北方呼为甜浆粥,解煤毒,清晨有肩挑鬻于市2。
【注释】
1腐浆:即北京地区的传统小吃豆汁,以豆子为原料,将淀粉滤出后的剩余残渣进行发酵,具有养胃、解毒、清火的功效。
2鬻(yù):卖。
【译文】
我自己创制,录入本书。腐浆就是还没有做成豆腐的浆汁,各种豆类都可以制作,用白豆的居多。具有润肺,消胀满,下大肠浊气,利小便的功效。腐浆粥如果暑天掺入人体的汗液就会产生毒性。北方叫甜浆粥,解煤毒,清晨有人肩挑腐浆粥在市场叫卖。
龙眼肉粥1
慈山参入。开胃悦脾,养心益智,通神明,安五藏,其效甚大。《本草衍义》曰:“此专为果,未见入药。”非矣。《名医别录》云2:“治邪气,除蛊毒,久服强魂,轻身不老。”
【注释】
1龙眼肉:味甘,性温。归心、脾经。能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用于气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血虚萎黄。
2《名医别录》:简称《别录》,三卷。辑者佚名,一作陶氏。约成书于汉末,除秦汉医家对《神农本草经》一书药物的药性、功用、主治等内容有所补充之外,又补记三百六十五种新药物。由于本书系历代医家陆续汇集,故称为《名医别录》。梁陶弘景撰注《本草经集注》时,在收载《神农本草经》三百六十五种药物的同时,又辑入本书的三百六十五种药物,使本书的基本内容保存了下来。
【译文】
我自己创制,录入本书。龙眼肉开胃悦脾,养心益智,通达心窍,安五脏,它的功效很多。《本草衍义》说:“龙眼只作为水果,没有见过当药材使用的。”这句话是不对的。《名医别录》里说:“龙眼肉祛除邪气,消除蛊毒,长时间服用可以强魂,轻身不老。”
大枣粥1
慈山参入。按:道家方药,枣为佳饵,皮利肉补。去皮用,养脾气,平胃气,润肺止嗽,补五藏,和百药。枣类不一,青州黑大枣良,南枣味薄微酸,勿用。
【注释】
1大枣:味甘,性温。归脾、胃、心经。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用于脾虚食少、乏力便溏、妇人脏躁。
【译文】
我自己创制,录入本书。按:道家方药中,枣是很好的服食之品,枣皮利消化,枣肉补益脾胃。去掉枣皮使用,养脾气,平胃气,润肺止嗽,补益五脏,调和百药。枣的种类不一样,青州黑色大枣较好,南方的枣味道淡薄微酸,不能使用。
蔗浆粥1
《采珍集》:“治咳嗽、虚热、口干舌燥。”按:兼助脾气,利大小肠,除烦热,解酒毒。有青紫二种,青者胜。榨为浆,加入粥。如经火沸,失其本性,与糖霜何异?
【注释】
1蔗浆:即甘蔗汁。味甘,性寒。归肺、胃经。能清热解毒、生津止渴、和胃止呕、滋阴润燥。用于口干舌燥、津液不足、小便不利、大便燥结、消化不良、反胃呕吐、呃逆、高热烦渴等。
【译文】
《采珍集》记载:“蔗浆主治咳嗽、虚热、口干舌燥。”按:蔗浆兼助脾气,利大小肠,除烦热,解酒毒。有青紫两种颜色,青色的较好。榨成水浆,加入粥里。如经过火煮沸,则失掉了蔗的本性,和蔗糖有什么区别呢?
柿饼粥1
《食疗本草》:“治秋痢。”又《圣济方》:“治鼻窒不通。”按:兼健脾涩肠,止血止嗽,疗痔。日干为白柿,火干为乌柿,宜用白者。干柿去皮纳瓮中,待生白霜,以霜入粥尤佳。
【注释】
1柿饼:味甘、涩,性寒。能润肺,涩肠,止血。用于吐血、咯血、血淋、肠风、痔漏、痢疾。
【译文】
《食疗本草》记载:“柿饼治疗秋天痢疾。”又《圣济方》说:“柿饼治鼻阻塞不通。”按:柿饼兼健脾涩肠,止血止嗽,疗痔。太阳晒干为白柿,火烘干为乌柿,应该选用白色的。干柿去皮放到陶瓮里,等到生出了白霜,把霜放入粥里效果更好。
枳椇粥1
慈山参入。按:俗名鸡距子,形卷曲如珊瑚,味甘如枣。《古今注》名树蜜。除烦清热,尤解酒毒。醉后次早,空腹食此粥颇宜。老枝嫩叶,煎汁倍甜,亦解烦渴。
【注释】
1枳椇(zhi ju):又称拐枣、鸡爪子等。味甘,性平。入胃经。能解酒毒,止渴除烦,止呕,利大小便。用于醉酒、烦渴、呕吐、二便不利。
【译文】
我自己创制,录入本书。按:枳椇俗名鸡距子,形状卷曲如珊瑚,味道甘甜如枣。《古今注》称枳椇为树蜜。除烦清热,尤其能解酒毒。醉后第二天早上,空腹食用枳椇粥更适合。老枝嫩叶,煎汁更加甘甜,也可以消解烦渴。
枸杞子粥1
《纲目》方:“补精血,益肾气。”按:兼解渴除风,明目安神。谚云:“去家千里2,勿食枸杞。”谓能强盛阳气也。《本草衍义》曰:“子微寒,今人多用为补肾药,未考经意。”
【注释】
1枸杞子:味甘,性平。归肝、肾经。能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痿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
2去:离开。
【译文】
《纲目》方:“枸杞子补精血,益肾气。”按:枸杞子兼解渴除风,明目安神。谚语说:“去家千里,勿食枸杞。”说的是枸杞能强壮人的阳气。《本草衍义》说:“枸杞子微寒,现在的人多用为补肾药,这是没有考察经典的意思。”
木耳粥1
《鬼遗方》2:“治痔。”按:桑、槐、楮、榆、柳,为五木耳3。《神农本草经》云4:“益气不饥,轻身强志。”但诸木皆生耳,良毒亦随木性。煮粥食,兼治肠红5,煮必极烂,味淡而滑。
【注释】
1木耳:味甘,性平。归肺、脾、大肠、肝经。能补气养血,润肺,止血。用于气虚血亏、四肢搐搦、肺虚久咳和各种出血症状、跌打损伤等。
2《鬼遗方》:即《刘涓子鬼遗方》。晋末刘涓子撰,南齐龚庆宣整理。据说为晋末刘涓子在丹阳郊外遇“黄父鬼”所遗留,故又称《神仙遗论》。本书是现存最早的外科专著,全书以对痈疽的辨证治疗为主。刘涓子,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东晋末为彭城内史。
3楮(chu):落叶乔木,树皮是制造桑皮纸和宣纸的原料。
4《神农本草经》:简称《本草经》或《本经》,撰人不详,“神农”为托名。本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全书分三卷,载药三百六十五种,其中植物药二百五十二种,动物药六十七种,矿物药四十六种,分上、中、下三品。原书早佚,现行本为后世从历代本草书中集辑。
5肠红:指大便出血。主要因为湿热瘀毒留注大肠或脾阳不振、统摄失司所致。
【译文】
《鬼遗方》记载:“木耳能治疗痔疮。”按:桑、槐、楮、榆、柳,生五种木耳。《神农本草经》说:“木耳益气不饥,轻身强肾。”但是各种树木都生木耳,有毒无毒也随树木的本性。煮粥食用,还能治疗大便出血,必须煮得非常烂,味道淡而滑。
小麦粥1
《食医心镜》:“治消渴。”按:兼利小便,养肝气,养心气,止汗。《本草拾遗》曰:“麦凉曲温2,麸冷面热3。”备四时之气。用以治热,勿令皮拆4,拆则性热,须先煮汁,去麦加米。
【注释】
1小麦:味甘,性凉。能养心,益肾,除热,止渴。用于脏躁、烦热、消渴、泄利、痈肿、外伤出血、烫伤。
3曲(qu):酿酒或制酱时引起发酵的东西。
3麸(fu):小麦磨面过箩后剩下的皮。
4拆:同“坼(chè)”。裂开。
【译文】
《食医心镜》记载:“小麦治消渴。”按:小麦兼利小便,养肝气,养心气,止汗。《本草拾遗》说:“小麦凉性,曲温性,麸寒凉,面温热。”其备受四时之气。用来治疗热病,不要让皮裂开,裂开则性热,必须先煮汁,然后去掉麦加入米。
菱粥1
《纲目》方:“益肠胃,解内热2。”按:《食疗本草》曰:“菱不治病,小有补益。”种不一类,有野菱生陂塘中,壳硬而小,曝干煮粥,香气较胜。《左传》“屈到嗜芰”即此物3。
【注释】
1菱(líng):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果实有硬壳,有角,称“菱”或“菱角”,可食。味甘、涩,性凉。能补脾益气健脾,强腰膝。一说此物易伤阳气。
2内热:与外热相对,指热邪入里,或阴虚生热,而致热势明显的病理变化。
3芰(jì):即菱角。
【译文】
《纲目》方:“菱益肠胃,解内热。”按:《食疗本草》说:“菱不治病,只有很小的补益作用。”菱的品种各不一样,有一种野菱生在池塘里,壳硬而小,晒干煮粥,香气比较浓烈。《左传》里说“屈到嗜芰”的“芰”就是这个东西。
淡竹叶粥1
慈山参入。按:春生苗,细茎绿叶似竹,花碧色,瓣如蝶翅。除烦热,利小便,清心。《纲目》曰:“淡竹叶煎汤煮饭,食之能辟暑。”煮饭曷若煮粥尤妥!
【注释】
1淡竹叶:味甘、淡,性寒。归心、肺、胃、膀胱经。能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利尿通淋。用于热病烦渴、小便短赤涩痛、口舌生疮。
【译文】
我自己创制,录入本书。按:春天生长出苗,细茎绿叶像竹子一样,花碧绿色,瓣如蝶翅。淡竹叶可以消除烦热,利小便,清心。《纲目》说:“淡竹叶煎汤煮饭,食用后能避暑。”煮饭怎么能比得上煮粥更妥当呢!
贝母粥1
《资生录》2:“化痰止嗽、止血,研入粥。”按:兼治喉痹、目眩及开郁。独颗者有毒。《诗》云:“言采其虻3。”虻本作莔4。《尔雅》:“莔,贝母也。”《诗》本不得志而作,故曰采虻,为治郁也。
【注释】
1贝母:味苦,性寒。归肺、心经。能清热化痰止咳,解毒散结消痈。用于风热咳嗽、痰火咳嗽、肺痈、乳痈、瘰疬、疮毒。
2《资生录》:宋王执中撰有《针灸资生经》,未闻有《资生录》。待考。
3言采其虻(méng):出自《诗经·鄘风·载驰》:“陟彼阿丘,言采其虻。女子善怀,亦各有行。许人尤之,众稚且狂。”虻,通“莔”。
4莔(méng):即贝母。
【译文】
《资生录》记载:“贝母能化痰止嗽、止血,研碎入粥。”按:贝母兼治喉痹、目眩及开郁。独颗的贝母有毒。《诗经》说:“言采其虻。”虻本字作莔。《尔雅》说:“莔,就是贝母。”《诗经》这篇本是因为不得志而创作,所以说采虻,用来治疗郁证。
竹叶粥1
《奉亲养老书》2:“治内热、目赤、头痛。加石膏同煮,再加沙糖,此即仲景竹叶石膏汤之意。”按:兼疗时邪发热,或单用竹叶煮粥,亦能解渴除烦。
【注释】
1竹叶:味甘、淡,性寒。归心、肺、胃经。清热除烦,生津,利尿。用于热病烦渴、小儿惊痫、咳逆吐衄、小便短赤、口糜舌疮。
2《奉亲养老书》:宋陈直撰。本书广泛搜集老人食治之方、医药之法、摄养之道,专门论述老人养生及防病、治病的理论和方法。陈直,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曾任承奉郎、泰州兴化县县令。
【译文】
《奉亲养老书》记载:“竹叶治内热、目赤、头痛。加石膏同煮,再加砂糖,这就是张仲景竹叶石膏汤的方意。”按:竹叶兼疗时邪发热,或单用竹叶煮粥,也能解渴除烦。
竹沥粥1
《食疗本草》:“治热风。”又《寿世青编》2:“治痰火。”按:兼治口疮、目痛、消渴,及痰在经络四肢,非此不达。粥熟后加入。《本草补遗》曰:“竹沥清痰,非助姜汁不能行。”
【注释】
1竹沥: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等的茎经火烤流出的汁液。味甘、苦,性寒。归心、肝、肺经。能清肺降火、滑痰利窍。用于中风痰迷、肺热痰壅、惊风、癫痫、热病痰多、壮热烦渴、子烦、破伤风等。
2《寿世青编》:又名《寿世编》,清尤乘撰。尤氏博采《黄帝内经》《老子》《庄子》、孙思邈等各家的养生论述,自饮食起居、四时调摄至劳逸情志、气功、按摩等均详尽阐发,并总结了病后的食疗方和饮食宜忌。尤乘,字生洲,号无求子。吴门(今江苏苏州)人。自幼习儒,喜欢涉猎医书,遍访名医,并诣京城名师学习针灸,曾出任太医院御前侍直三年。辞官返乡后,复与同窗蒋仲芳共设诊所,广施针药,救治甚众。著有《寿世青编》《勿药须知》《喉科秘书》《食治秘方》等。
【译文】
《食疗本草》记载:“竹沥能治风热疾病。”又《寿世青编》记载:“竹沥治痰火。”按:竹沥兼治口疮、目痛、消渴,及痰在经络四肢,除了竹沥别的药物都不能治疗。粥熟后加入。《本草补遗》说:“竹沥清痰,非用姜汁佐助不能清痰。”
牛乳粥
《千金翼》:“白石英、黑豆饲牛,取乳作粥,令人肥健。”按:兼健脾除疸黄。《本草拾遗》云:“水牛胜黄牛。”又芝麻磨酱,炒面煎茶,加盐,和入乳,北方谓之面茶,益老人。
【译文】
《千金翼》记载:“用白石英、黑豆喂养牛,取其奶作粥,令人肥健。”按:牛奶兼健脾除黄疸。《本草拾遗》说:“水牛奶比黄牛奶好。”又芝麻磨酱,炒面加水煮成糊状茶点,吃时加盐,和入牛乳,北方称之为面茶,对老人有益。
鹿肉粥1
慈山参入。关东有风干鹿肉条,酒微煮,碎切作粥,极香美。补中益气力,强五藏。《寿世青编》曰:“鹿肉不补,反痿人阳。”按:《别录》指茸能痿阳,盖因阳气上升之故。
【注释】
1鹿肉:味甘、咸,性温。归脾、肾经。能益气助阳,养血祛风。用于虚劳羸瘦、阳痿腰酸、中风口僻。
【译文】
我自己创制,录入本书。关东有风干鹿肉条,用酒微煮,切碎煮粥,味道非常香美。可以补益中焦,增强气力,强健五脏。《寿世青编》说:“鹿肉并不补益人体,反而使人阳痿。”按:《别录》指鹿茸能使人阳痿,大概是因为吃了阳气上升的原因。
淡菜粥1
《行厨记要》2:“止泄泻,补肾。”按:兼治劳伤、精血衰少、吐血、肠鸣、腰痛。又治瘿3,与海藻同功。《刊石药验》曰4:“与萝卜或紫苏、冬瓜,入米同煮,最益老人,酌宜用之。”
【注释】
1淡菜:贻贝的肉经烧煮曝晒而成的干制食品。味佳美,以煮晒时不加盐,故名。味甘、咸,性温。归肝、肾经。能补肝肾,益精血,消瘿瘤。用于虚劳羸瘦、眩晕、盗汗、阳痿、腰痛、吐血、崩漏、带下、瘿瘤。
2《行厨记要》:冯耘庐著。作者生平不详。
3瘿(ying):指多因郁怒忧思过度,气郁痰凝血瘀结于颈部,或生活在山区因水中缺碘而生的病。可分为“气瘿”“肉瘿”及“石瘿”等。
4《刊石药验》:作者不详。
【译文】
《行厨记要》记载:“淡菜能止泄泻,补肾。”按:淡菜兼治劳伤、精血衰少、吐血、肠鸣、腰痛。又治瘿,和海藻功效相同。《刊石药验》说:“淡菜和萝卜或紫苏、冬瓜,加入米里一起煮,对老人最有益,挑选适宜的使用。”
鸡汁粥
《食医心镜》:“治狂疾,用白雄鸡。”又《奉亲养老书》:“治脚气,用乌骨雄鸡。”按:兼补虚养血。巽为风为鸡,风病忌食。陶弘景《真诰》曰1:“养白雄鸡可辟邪,野鸡不益人。”
【注释】
1《真诰》:道教上清派经书。南朝齐梁间陶弘景撰。记载传道之事、修道养生之术,还介绍了一些修仙之地。
【译文】
《食医心镜》记载:“鸡能治癫狂疾患,应选用白雄鸡。”又《奉亲养老书》说:“鸡可治疗脚气,要选用乌骨雄鸡。”按:鸡汁兼补虚养血。八卦中巽卦为风为鸡,风病忌食鸡。陶弘景《真诰》说:“养白雄鸡可避邪,吃野鸡对人体没有好处。”
鸭汁粥
《食医心镜》:“治水病垂死1,青头鸭和五味煮粥。”按:兼补虚除热,利水道,止热痢。《禽经》曰2:“白者良,黑者毒;老者良,嫩者毒。野鸭尤益病人。忌同胡桃、木耳、豆豉食。”
【注释】
1水病:即水肿病。
2《禽经》:传为春秋师旷撰,晋张华注。当系伪托。全文三千余字,作者在参阅前人有关鸟类著述的基础上,总结了鸟类的命名、形态、种类、生活习性、生态等知识内容。
【译文】
《食医心镜》记载:“鸭能治疗水肿病垂死,青头鸭调和五味煮粥。”按:鸭兼补虚除热,利水道,止热痢。《禽经》说:“白鸭较好,黑鸭有毒;老鸭较好,嫩鸭有毒。野鸭对病人特别有益。鸭不能和胡桃、木耳、豆豉一起食用。”
海参粥1
《行厨记要》:“治痿,温下元。”按:滋肾补阴。《南闽记闻》言捕取法:令女人裸体入水,即争逐而来,其性淫也。色黑入肾,亦从其类。先煮烂细切,入米加五味。
【注释】
1海参:味咸,性温。能补肾益精,养血润燥。用于精血亏损、虚弱劳怯、阳痿、梦遗、小便频数、肠燥便艰。
【译文】
《行厨记要》:“海参能治疗痿证,温补下元。”按:海参滋肾补阴。《南闽记闻》说其捕取的方法:让女人裸体进入水中,海参就争相追逐过来,这是海参性淫的缘故。海参色黑入肾,也属于同类相应。先煮烂切细,放入米中的时候再加入五味调和。
白鲞粥1
《遵生八笺》:“开胃悦脾。”按:兼消食,止暴痢腹胀。《尔雅翼》曰2:“诸鱼干者皆为鲞,不及石首鱼,故独得白名。”《吴地志》曰:“鲞字从美下鱼,从者非。”煮粥加姜豉。
【注释】
1白鲞(xiǎng):剖开晒干的黄鱼。
2《尔雅翼》:宋罗愿撰。解释《尔雅》草木鸟兽虫鱼各种物名,作为《尔雅》辅翼,所以名为《尔雅翼》。罗愿(1136—1184),字端良,号存斋。歙县(今属安徽)人。其人博学好文,长于考证,文章精炼醇雅,有秦汉古文之风,曾为朱熹称重。
【译文】
《遵生八笺》记载:“白鲞能开胃悦脾。”按:白鲞兼消食,止暴痢腹胀。《尔雅翼》说:“各种鱼干都是鲞,但比不上石首鱼,所以只有石首鱼叫白鲞。”《吴地志》说:“鲞字是从美下面是鱼,从不对。”用白鲞煮粥的时候加入生姜和豆豉。
下品三十七
酸枣仁粥1
《圣惠方》:“治骨蒸不眠2。水研滤汁,煮粥候熟,加地黄汁再煮。”按:兼治心烦,安五藏,补中益肝气。《刊石药验》云:“多睡生用,便不得眠;炒熟用,疗不眠。”
【注释】
1酸枣仁:味甘、酸,性平。归肝、胆、心经。能养心补肝,宁心安神,敛汗,生津。用于虚烦不眠、惊悸多梦、体虚多汗、津伤口渴。
2骨蒸:虚热的一种,临床常称作“骨蒸潮热”。形容阴虚潮热的热气自里透发而出。骨,表示深层的意思。蒸,熏蒸的意思。
【译文】
《太平圣惠方》记载:“酸枣仁治骨蒸失眠。加水研磨过滤取汁,等到粥煮熟的时候,加入地黄汁再煮。”按:酸枣仁兼治心烦,安五脏,补中益肝气。《刊石药验》说:“嗜睡用生的酸枣仁,就不会睡得过多;炒熟用,治疗失眠。”
车前子粥1
《肘后方》2:“治老人淋病,绵裹入粥煮。”按:兼除湿,利小便,明目。亦疗赤痛,去暑湿,止泻痢。《服食经》云:“车前一名地衣,雷之精也,久服身轻,其叶可为蔬。”
【注释】
1车前子:味甘,性寒。归肝、肾、肺、小肠经。能清热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明目,祛痰。用于热淋涩痛、水肿胀满、暑湿泄泻、目赤肿痛、痰热咳嗽。
2《肘后方》:全称《肘后备急方》,原名《肘后救卒方》。东晋葛洪著。后经南朝齐、梁间陶弘景增订为《补阙肘后百一方》。金代杨用道再次增补方成今本《肘后备急方》,收录了历代民间多种验方、验法。
【译文】
《肘后方》记载:“车前子能治老人淋病,用丝绵包裹放到粥里煮。”按:车前子兼除湿,利小便,明目。也治疗红肿热痛,祛除暑湿,止泻痢。《服食经》说:“车前又叫地衣,是雷的精气,久服身轻,它的叶子可作为蔬菜。”
肉苁蓉粥1
《陶隐居药性论》:“治劳伤,精败面黑。先煮烂,加羊肉汁和米煮。”按:兼壮阳,润五藏,暖腰膝,助命门相火2。凡不足者,以此补之。酒浸,刷去浮甲,蒸透用。
【注释】
1肉苁蓉:味甘、咸,性温。归肾、大肠经。能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阳痿不孕、腰膝酸软、筋骨无力、肠燥便秘。
2命门相火:即命门之火。《难经》认为人体有左右二肾,右肾为“命门”。肾主水,同时亦藏火,此火即命门之火。相火,相对心为君火而言。
【译文】
《陶隐居药性论》记载:“肉苁蓉治虚劳内伤,精败面黑。先将肉苁蓉煮烂,再加入羊肉汁和米一起煮。”按:肉苁蓉兼壮阳,润五脏,暖腰膝,助命门相火。凡是人体有虚损的病症,用这个粥来补益。用酒浸泡,除去漂浮的外壳,蒸透使用。
牛蒡根粥1
《奉亲养老书》:“治中风,口目不动,心烦闷。用根曝干,作粉入粥,加葱椒五味。”按:兼除五藏恶气,通十二经脉。冬月采根,并可作菹,甚美。
【注释】
1牛蒡根:味辛、微甘,性凉。归肺、心经。能清热解毒,疏风利咽。用于风热感冒、咳嗽、咽喉肿痛、疮疖肿毒、脚癣、湿疹。
【译文】
《奉亲养老书》记载:“牛蒡根治中风,口目不动,心烦闷。把根茎晒干,研磨成粉末加入粥里,再加入葱椒五味。”按:牛蒡根兼除五脏恶气,通十二经脉。冬天采集牛蒡根,还可以制成腌菜,味道非常可口。
郁李仁粥1
《独行方》2:“治脚气肿,心腹满,二便不通,气喘急。水研绞汁,加薏苡仁入米煮。”按:兼治肠中结气,泄五藏膀胱急痛。去皮,生蜜浸一宿,漉出用。
【注释】
1郁李仁:蔷薇科植物郁李、欧李、长梗扁桃的种仁。味辛、苦、甘,性平。归脾、大肠、小肠经。能润肠通便,下气利水。用于津枯肠燥、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水肿、脚气、小便不利。
2《独行方》:即《集验独行方》。唐韦宙撰。内容可能涉及多种疾病,对岭南脚气病的治疗十分重视。韦宙,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通医术。
【译文】
《独行方》记载:“郁李仁治脚气肿,心腹满闷,二便不通,呼吸喘急。加水研磨绞取汁液,加入薏苡仁和米一起煮。”按:郁李仁兼治肠中结气,泄五脏膀胱急痛。去皮,生蜜浸泡一夜,滤过取出使用。
大麻仁粥1
《肘后方》:“治大便不通。”又《食医心镜》:“治风水腹大2,腰脐重痛,五淋涩痛。”又《食疗本草》:“去五藏风,润肺。”按:麻仁润燥之功居多,去壳煎汁煮粥。
【注释】
1大麻仁:又名火麻仁。味甘,性平。归脾、胃、大肠经。能润肠通便。用于血虚津亏、肠燥便秘。
2风水:水肿病的一种。多由风邪侵袭,肺气失于宣降、不能通调水道、水湿潴留体内所致。
【译文】
《肘后方》记载:“大麻仁治大便不通。”又《食医心镜》说:“治风水引起的腹脘肿大,腰脐重痛,五淋涩痛。”又《食疗本草》说:“大麻仁去五脏风,润肺。”按:麻仁主要是润燥的功用,去掉外壳煎煮取汁煮粥。
榆皮粥1
《备急方》:“治身体暴肿,同米煮食,小便利,立愈。”按:兼利关节,疗邪热,治不眠。初生荚仁作糜食,尤易睡,嵇康《养生论》谓“榆令人瞑”也2。捣皮为末,可和菜菹食。
【注释】
1榆皮:又名榆白皮。味甘,性平。归胃、大肠、小肠经。能利水,通淋,消肿。用于小便不通、淋浊、水肿、痈疽发背、丹毒、疥癣。
2《养生论》:三国魏嵇康作。我国古代养生论著中较早的名篇,论述了养生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主张形神共养,尤重养神;提出养生应见微知著,防微杜渐,以防患于未然;要求养生须持之以恒,通达明理,并提出了一些具体养生途径。
【译文】
《备急千金要方》记载:“榆皮能治疗身体突然肿胀,和米一起煮粥食用,小便通利,马上痊愈。”按:榆皮兼利关节,疗邪热,治失眠。刚生出的荚仁做成烂稀粥食用,对睡眠特别有益,正如嵇康《养生论》说:“榆树的皮让人安眠。”把皮捣成粉末,可以加入蔬菜、腌菜食用。
桑白皮粥1
《三因方》2:“治消渴。糯壳炒拆白花同煮。”又《肘后方》治同。按:兼治咳嗽吐血,调中下气。采东畔嫩根3,刮去皮,勿去涎,炙黄用,其根出土者有大毒。
【注释】
1桑白皮:味甘,性寒。归肺经。能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肺热喘咳、水肿胀满尿少、面目肌肤浮肿。
2《三因方》:宋陈言著。陈言行医济世,除从事医学理论研究之外,并著书立说,穷研受病之源,阐发“三因学说”,著成《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十八卷,简称《三因方》。陈言(1131—1189),字无择,号鹤溪道人。宋代处州青田(今浙江景宁)人。儒、医兼通,精于临证,在当时极有影响。
3畔:边。
【译文】
《三因方》记载:“桑白皮能治消渴。糯米壳炒裂开成白花状一起煮。”又《肘后方》治疗的病症相同。按:桑白皮兼治咳嗽吐血,调理中焦,和降逆气。采集树东边的嫩根,刮去皮,不要去汁液,炙黄使用,根部露出土外的有大毒。
麦门冬粥1
《南阳活人书》2:“治劳气欲绝。和大枣、竹叶、炙草煮粥。”又《寿世青编》:“治嗽及反胃。”按:兼治客热口干心烦。《本草衍义》曰:“其性专泄不专收,气弱胃寒者禁服。”
【注释】
1麦门冬:味甘、微苦,性微寒。归心、肺、胃经。能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
2《南阳活人书》:宋朱肱撰。本书对伤寒各证和其他一些杂病予以详细论述,对张仲景的学说颇多发明,是一部较早全面系统研究《伤寒论》的著作。朱肱,字翼中,号无求子。吴兴(今浙江湖州)人。还著有《内外二景图》《北山酒经》等。
【译文】
《南阳活人书》记载:“麦门冬能治劳气欲绝。和大枣、竹叶、炙草煮粥。”又《寿世青编》说:“麦门冬治咳嗽及反胃。”按:麦门冬兼治邪热壅盛,口干心烦。《本草衍义》说:“麦门冬药性只泻下不收敛,气虚胃寒者不能服用。”
地黄粥1
《臞仙神隐书》2:“利血生精,候粥熟再加酥、蜜。”按:兼凉血生血,补肾真阴3。生用寒,炙熟用微温。煮粥宜鲜者,忌铜铁器。吴旻《山居录》云4:“叶可作菜,甚益人。”
【注释】
1地黄:此处指鲜地黄。味甘、苦,性寒。归心、肝、肾经。能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咽喉肿痛。
2《臞(qú)仙神隐书》:亦称《神隐》,明朱权撰。上卷记述了养生法与家政之术,其中部分是有关农事的记载。下卷题为“归田之计”,记述了农家的活动。
3真阴:中医学名词。亦称“肾水”“元阴”。与“真阳”相对而言。真阳寓于命门之中,为先天之真火,是肾生理功能的动力,亦可说是人体热能的源泉。真阴则与真阳相对而言,指肾的阴液,包括肾所藏的精,是真阳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4吴旻:据《本草纲目》引书及本书所附《引用书目》,当为“王旻”。王旻,唐朝人,生平不详。《山居录》:主要记载药物栽培的古农书,也可以称作现存最早的种药专著。
【译文】
《臞仙神隐书》记载:“地黄利血生精。等粥煮熟后再加酥、蜜。”按:地黄兼凉血生血,滋补肾中真阴。生用寒凉,炙熟用微温。煮粥应该用新鲜的地黄,忌用铜铁器煮。王旻《山居录》说:“叶可以作为蔬菜,对人体非常有益。”
吴茱萸粥1
《寿世青编》:“治寒冷、心痛、腹胀。”又《千金翼》:酒煮茱萸,治同。此加米煮,检开口者,洗数次用。按:兼除湿、逐风、止痢。周处《风土记》2:“九日以茱萸插头,可辟恶。”
【注释】
1吴茱萸:味辛、苦,性热,有小毒。归肝、脾、胃、肾经。能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
2周处《风土记》:西晋周处编。本书是记述地方风俗的名著,今人查考端午、七夕、重阳等等习俗,所依据的便是这一部《风土记》。周处(238—299),字子隐。吴郡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年少时纵情肆欲,为祸乡里,后来改过自新。吴亡后仕西晋,刚正不阿,得罪权贵,被派往西北讨伐氐羌叛乱,遇害于沙场。
【译文】
《寿世青编》记载:“吴茱萸能治寒冷、心痛、腹胀。”又《千金翼》说:酒煮茱萸,治疗功效相同。煮粥需要放米煮,选取开口的吴茱萸,清洗数次再使用。按:吴茱萸兼除湿、逐风、止痢。周处《风土记》说:“九月九日用茱萸插在头上,可以驱邪避灾。”
常山粥1
《肘后方》:“治老年久疟。秫米同煮,未发时服。”按:兼治水胀、胸中痰结,截疟乃其专长2。性暴悍,能发吐。甘草末拌蒸数次,然后同米煮,化峻厉为和平也。
【注释】
1常山:味苦、辛,性寒,有毒。归肺、肝、心经。能涌吐痰涎,截疟。用于痰饮停聚、胸膈痞塞、疟疾。
2截疟:治疟疾方法之一。在疟疾发作前的适当时间,使用内服药或针刺等方法,以制止疟疾的发作。
【译文】
《肘后方》记载:“常山能治老年人久疟。和秫米一起煮,在疟疾没有发作的时候服用。”按:常山兼治水胀、胸中痰结,截疟是它的主要功效。常山药性峻猛,能够催吐。用甘草末拌常山蒸数次,然后和米一起煮,可以化峻厉为和平。
白石英粥1
《千金翼方》:“服石英法,捶碎水浸澄清,每早取水煮粥,轻身延年。”按:兼治肺痿、湿痹、疸黄,实大肠。《本草衍义》曰:“攻疾可暂用,未闻久服之益。”
【注释】
1白石英:味甘,性温。归肺、肾、心经。能温肺肾,安心神,利小便。治肺寒咳喘、阳痿、消渴、心神不安、惊悸善忘、小便不利、黄疸、石水、风寒湿痹。
【译文】
《千金翼方》记载:“服用石英的方法,把石英敲碎,用水浸泡澄清,每天早晨取浸泡的水煮粥,服用后可以轻身延年。”按:白石英兼治肺痿、湿痹、黄疸,实大肠而止泄。《本草衍义》说:“攻伐邪气可以短时使用白石英,没有听说过久服有补益的效果。”
紫石英粥1
《备急方》:“治虚劳惊悸。打如豆,以水煮汁作粥。”按:兼治上气、心腹痛、咳逆邪气,久服温中。盖上能镇心,重以去怯也;下能益肝,湿以去枯也。
【注释】
1紫石英:味甘,性温。归肾、心、肺经。能温肾暖宫,镇心安神,温肺平喘。用于肾阳亏虚、宫冷不孕、惊悸不安、失眠多梦、虚寒咳喘。
【译文】
《备急方》记载:“紫石英治虚劳惊悸。把紫石英打碎成豆子大小,加水煮取汁液煮粥。”按:紫石英兼治肺气上逆、心腹疼痛、咳逆邪气,长时间服用温补中焦。因为紫石英上能镇定心神,重镇以祛除怯弱;下能补益肝脏,滋养以祛除枯燥。
慈石粥1
《奉亲养老书》:“治老人耳聋。捶末绵裹,加猪肾煮粥。”《养老书》又方同白石英,水浸露地,每日取水作粥。气力强健,颜如童子。按:兼治周痹、风湿2,通关节,明目。
【注释】
1慈石:即磁石。慈,通“磁”。味咸,性寒。归肝、心、肾经。能镇惊安神,平肝潜阳,聪耳明目,纳气平喘。用于惊悸失眠、头晕目眩、视物昏花、耳鸣耳聋、肾虚气喘。
2周痹:病名。痹证之及于全身者。为风寒湿邪乘虚侵入血脉、肌肉所致。
【译文】
《奉亲养老书》记载:“磁石能治老人耳聋。把磁石捣成粉末,丝绵包裹,加猪肾煮粥。”《奉亲养老书》里又有一种制作方法和白石英粥一样,用水浸泡,露天放置,每天取水作粥。服用后使人气力强健,颜面娇嫩如童子。按:磁石兼治周痹、风湿关节疼,又有通关节、明目的功效。
滑石粥1
《圣惠方》:“治膈上烦热。滑石煎水,入米同煮。”按:兼利小便,荡胸中积聚,疗黄疸、石淋、水肿。《炮炙论》曰:“凡用,研粉,牡丹皮同煮半日,水淘曝干用。”
【注释】
1滑石:味甘、淡,性寒。归膀胱、肺、胃经。能利尿通淋,清热解暑;外用祛湿敛疮。用于热淋、石淋、尿热涩痛、暑湿烦渴、湿热水泻;外治湿疹、湿疮、痱子。
【译文】
《圣惠方》记载:“滑石治膈上烦热。滑石煎水,加入米一起煮。”按:滑石兼利小便,荡涤胸中积聚,治疗黄疸、石淋、水肿。《炮炙论》说:“凡是使用滑石,必须研磨成粉末,和牡丹皮一同煎煮半天,用水淘洗晒干使用。”
白石脂粥1
《子母秘录》2:“治水痢不止。研粉和粥,空心服。”按:石脂有五种,主治不相远,涩大肠,止痢居多。此方本治小儿弱不胜药者,老年气体虚羸,亦宜之。
【注释】
1白石脂:味甘、酸,性平。归肺、大肠经。能涩肠,止血。用于久泻、久痢、崩漏带下、遗精。
2《子母秘录》:《本草纲目》谓张杰著。张杰,生平里居不详。本书已佚。另文献载有唐代医家许仁则《子母秘录》,十卷,亦佚。此处不详究系何书。
【译文】
《子母秘录》记载:“白石脂治水痢不止。把白石脂研磨成粉末加入粥里,空腹服用。”按:白石脂有五种,主治相差不大,以收涩大肠、止痢居多。这个粥方本来治疗小儿体弱不能喝药,老年人气虚体弱,身体羸瘦,也适宜服用。
葱白粥1
《小品方》2:“治发热头痛。连须和米煮,加醋少许,取汗愈。”又《纲目》方:“发汗解肌,加豉。”按:兼安中,开骨节,杀百药毒。用胡葱良3,不可同蜜食,壅气害人。
【注释】
1葱白:味辛,性温。归肺、胃经。能发汗解表,散寒通阳。用于外感风寒、阴寒内盛、格阳于外、脉微、厥逆、腹泻;外敷治疗疮痈疔毒。
2《小品方》:又名《经方小品》。东晋陈延之撰。本书早佚,其佚文散见于《外台秘要》《医心方》中。陈延之,生卒年不详。
3胡葱:为葱科,葱属,二年生草本植物,别名火葱、蒜头葱、辫子葱等。胡葱以嫩叶做调料,鳞茎为腌渍原料。
【译文】
《小品方》记载:“葱白治发热头痛。连同须加入米里一同煮,再加少许醋,发汗后病愈。”又《纲目》方:“葱白粥发汗解肌,加入豆豉。”按:葱白兼调和中焦,疏通关节,消除百药的毒性。用胡葱较好,不可以和蜜一起食用,食用后会使气机郁滞,伤害人体。
莱菔粥1
《图经本草》2:“治消渴。生捣汁煮粥。”又《纲目》方:“宽中下气。”按:兼消食、去痰、止咳、治痢、制面毒3。皮有紫、白二色,生沙壤者大而甘,生瘠地者小而辣,治同。
【注释】
1莱菔(lái fú):即萝卜。味辛、甘,性凉。入肺、脾、胃、大肠经。能消积化痰,下气宽中,解毒。用于食积胀满、痰热咳嗽、肺痨咯血、呕吐反酸等。
2《图经本草》:宋朝政府命苏颂等组织编撰的图谱性本草学著作,对《嘉祐本草》补充附图,与《嘉祐本草》同时颁行。全书在六百余种药名下,附本草图九百余幅。描绘植物的类别、形态,形象逼真,图文并茂。《图经本草》原著已经佚失,现在只有辑本。
3面毒:谓食面后胃脘胀闷烦渴。
【译文】
《图经本草》记载:“莱菔治消渴。生莱菔捣汁煮粥。”又《纲目》方:“宽中下气。”按:莱菔兼消食、去痰、止咳、治痢,制食面中毒。莱菔皮有紫、白两种颜色,生长在沙地里的大而甜,生长在瘦瘠地里的小而辣,但治病的功效相同。
莱菔子粥1
《寿世青编》:“治气喘。”按:兼化食除胀,利大小便,止气痛。生能升,熟能降,升则散风寒,降则定喘咳。尤以治痰、治下痢,厚重有殊绩。水研滤汁加入粥。
【注释】
1莱菔子:味辛、甘,性平。归肺、脾、胃经。能消食除胀,降气化痰。用于饮食停滞、脘腹胀痛、大便秘结、积滞泻痢、痰壅喘咳。
【译文】
《寿世青编》记载:“莱菔子治气喘。”按:莱菔子兼化食除胀,利大小便,止气分疾病导致的疼痛。生的能升发气机,熟的能降泻逆气,升则散风寒,降则定喘咳。特别是用来治痰、治下痢,味道厚重而有特殊的功效。加水研磨滤汁加入粥里。
菠菜粥1
《纲目》方:“和中润燥。”按:兼解酒毒,下气止渴,根尤良,其味甘滑。《儒门事亲》云2:“久病大便涩滞不通,及痔漏,宜常食之。”《唐会要》3:“尼波罗国献此菜4,为能益食味也。”
【注释】
1菠菜:味甘,性平。归肝、胃、大肠、小肠经。能解热毒,通血脉,利肠胃。用于头痛、目眩、目赤、夜盲症、消渴、便秘、痔疮。
2《儒门事亲》:金张从正撰。全书各卷由诸篇论文汇编而成,注重阐发邪实为病的理论,倡导汗、吐、下三法治疗疾病。张从正(1156—1228),字子和,号戴人。睢州考城县郜城乡(今河南民权)人。金代医学家。张从正私淑刘完素的学术观点,对于汗、吐、下三法的运用有独到的见解,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扩充了三法的运用范围,形成了以攻邪治病的独特风格,为祖国医学的病机理论和治疗方法做出了贡献,被后世称为金元四大家之一,又称为“攻邪派”的代表。
3《唐会要》:北宋王溥撰。本书是记述唐代各项典章制度沿革变迁的史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断代典制体专著。王溥(922—982),字齐物。并州祁县(今属山西)人。著名史学大家,还编撰有《五代会要》等。
4尼波罗国:今尼泊尔。
【译文】
《纲目》方:“菠菜能和中润燥。”按:菠菜兼解酒毒,下气止渴,根的效果特别好,味道甘滑。《儒门事亲》说:“久病大便涩滞不通,及痔漏,应该经常食用菠菜粥。”《唐会要》说:“尼波罗国献这种菜给朝廷,因为它能增进食欲。”
甜菜粥
《唐本草》1:“夏月煮粥食,解热,治热毒痢。”又《纲目》方:“益胃健脾。”按:《学圃录》2:“甜本作菾,一名莙荙菜,兼止血,疗时行壮热3。诸菜性俱滑,以为健脾,恐无验。”
【注释】
1《唐本草》:又称《新修本草》,唐高宗显庆四年(659)由苏敬等二十余人集体编撰,由官府颁行,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药典。载药八百五十种,新增一百一十四种新药,其中不少是外来药物。附有图经七卷、药图二十五卷。现仅存残卷。
2《学圃录》:金受昌著。作者生平里居不详。
3时行:病名。又名时气,为感冒四时不正之气所致的流行性疾病。壮热:高热,高烧。
【译文】
《唐本草》:“夏月煮甜菜粥食用,解热,治热毒痢。”又《纲目》方:“甜菜益胃健脾。”按:《学圃录》说:“甜本作菾,一名莙荙菜,兼止血,治疗流行性疾病引起的高热。各种菜都具有润滑之性,认为可以用来健脾,恐怕没什么凭证。”
秃菜根粥1
《全生集》2:“治白浊。用根煎汤煮粥。”按:《本草》不载。其叶细皱,似地黄叶,俗名牛舌头草,即野甜菜,味微涩,性寒解热毒,兼治癣。《鬼遗方》云:“捣汁熬膏药贴之。”
【注释】
1秃菜根:又名牛舌头。味苦、微甘,性微寒。能清热解毒。用于阑尾炎、痢疾、痔疮、遗精、白浊、乳腺炎、烫伤等。
2《全生集》:全称《外科证治全生集》。清代王维德整理祖传秘术及生平经验而成,后经清末马培之重新分卷并作评注。本书先总述痈疽病因、证候、诊法。按人体上、中、下三部分论外科病证治疗,并兼以内、妇、儿各科病证治疗经验,计列证四十八种,外科效方七十五首。王维德(1669—1749),字洪绪,号林屋散人,又号定定子。吴县(今江苏苏州)人。通内、外、妇、儿各科,尤擅长外科疾患之诊治。
【译文】
《外科证治全生集》记载:“秃菜根治白浊。用根煎汤煮粥。”按:《本草》书没有记载。秃菜叶细皱,像地黄叶,俗名牛舌头草,即野甜菜,味微涩,性寒解热毒,兼治癣。《刘涓子鬼遗方》说:“秃菜根捣汁熬制成膏药,贴到患处。”
芥菜粥
《纲目》方:“豁痰辟恶。”按:兼温中止嗽,开利九窍。其性辛热而散耗人真元。《别录》谓“能明目”,暂时之快也。叶大者良,细叶有毛者损人。
【译文】
《纲目》方:“芥菜豁除痰饮,避除邪气。”按:芥菜兼温中止嗽,开利九窍。它的药性辛热而耗散人体的真元。《别录》说“芥菜能明目”,不过只是暂时取效。叶大的较好,细叶有毛的对人体有害。
韭叶粥1
《食医心镜》:“治水痢。”又《纲目》方:“温中暖下。”按:兼补虚壮阳,治腹冷痛。茎名韭白,根名韭黄。《礼记》谓韭为“丰本”,言美在根,乃茎之未出土者。治病用叶。
【注释】
1韭叶:味辛,性温。归肝、胃、肾经。能温中,下气,补虚,调和脏腑,令人能食,益阳。
【译文】
《食医心镜》记载:“韭叶治水痢。”又《纲目》方:“温补中、下二焦。”按:韭叶兼补虚壮阳,治腹冷痛。茎叫韭白,根叫韭黄。《礼记》说韭为“丰本”,意思是韭菜之美在其根部,是茎没有出土的部分。治病用韭叶。
韭子粥1
《千金翼》:“治梦泄遗尿。”按:兼暖腰膝,治鬼交甚效2,补肝及命门,疗小便频数。韭乃肝之菜,入足厥阴经。肝主泄,肾主闭,止泄精尤为要品。
【注释】
1韭子:即韭菜子。味辛、甘,性温。归肝、肾经。能温补肝肾,壮阳固精。用于肝肾亏虚、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白浊带下。
2鬼交:心理学上叫梦交,我国传统医学称之为鬼交。古人认为凡是梦与鬼交的人,气弱神衰是重要的内因。
【译文】
《千金翼》记载:“韭菜子治梦泄遗尿。”按:韭菜子兼暖腰膝,治鬼交效果很好,补肝及命门,治疗小便频数。韭是归属于肝的菜,入足厥阴肝经。肝主疏泄,肾主闭藏,是止泄精特别好的药物。
苋菜粥1
《奉亲养老书》:“治下痢。苋菜煮粥食,立效。”按:《学圃录》:“苋类甚多,常有者白、紫、赤三种,白者除寒热,紫者治气痢2,赤者治血痢3,并利大小肠,治痢初起为宜。”
【注释】
1苋菜:味甘,性微寒。归大肠、小肠经。能清热解毒,利尿除湿,通利大便。
2气痢:有实证和虚证之分。实证为粪便如蟹沫稠黏,有里急后重感,腹胀,大便时排气多,其气臭秽。或兼肠鸣、小便不利等。是由于湿热郁滞,气机不得宣畅所致。虚证为腹胀排气时大便即随之而下,是由于中气下陷、肠虚不固所致。
3血痢:又称赤痢,即泄下物为血色黏液。
【译文】
《奉亲养老书》记载:“苋菜治下痢。苋菜煮粥食用,效果迅速。”按:《学圃录》说:“苋菜种类很多,常有白、紫、赤三种颜色,白色的除寒热,紫色的治气痢,红色的治血痢,并且通利大小肠,适合治疗下痢初起。”
鹿肾粥1
《日华本草》:“补中安五藏,壮阳气。”又《圣惠方》:“治耳聋。俱作粥。”按:肾俗名腰子,兼补一切虚损。麋类鹿,补阳宜鹿,补阴宜麋。《灵苑记》有鹿补阴、麋补阳之说2,非。
【注释】
1鹿肾:味甘、咸,性温。归肝、肾、膀胱经。能补肾精,壮肾阳,强腰膝。用于肾虚劳损、腰膝酸痛、耳聋耳鸣、阳痿滑精、宫寒不孕。
2《灵苑记》:又名《灵苑方》,北宋沈括著。
【译文】
《日华子本草》记载:“鹿肾补中安五藏,壮阳气。”又《圣惠方》说:“鹿肾治耳聋。都把鹿肾作粥食用。”按:肾俗名腰子,兼补一切虚损。麋很像鹿,但补阳用鹿,补阴用麋。《灵苑记》有鹿补阴、麋补阳的说法,这种说法不正确。
羊肾粥1
《饮膳正要》2:“治阳气衰败、腰脚痛。加葱白、枸杞叶,同五味煮汁,再和米煮。”又《良疗心镜》:“治肾虚精竭,加豉汁五味煮。”按:兼治耳聋、脚气。方书每用为肾经引导。
【注释】
1羊肾:味甘、咸,性温。能补肾气,益精髓。用于肾虚劳损、腰脊酸痛、足膝软弱、耳聋、阳痿、尿频。
2《饮膳正要》:元代饮膳太医忽思慧撰。古代营养学专著,卷一讲饮食诸般禁忌、聚珍异馔。卷二讲各种汤煎、食疗诸病及食物相反中毒等。卷三讲米谷品、兽品、禽品、鱼品、果菜品和料物等。忽思慧,一译和斯辉。曾被选充饮膳太医一职。
【译文】
《饮膳正要》:“羊肾治阳气衰败、腰脚痛。加葱白、枸杞叶,和五味一起煮取汁液,再加入米煮粥。”又《良疗心镜》:“羊肾粥治肾虚精竭,加豉汁和五味一起煮。”按:兼治耳聋、脚气。方书里经常把羊肾作为肾经的引经药。
猪髓粥1
慈山参入。按:《养老书》2:“猪肾粥加葱,治脚气。”《肘后方》:“猪肝粥加绿豆,治溲涩,皆罕补益。肉尤动风,煮粥无补。”《丹溪心法》3:“用脊髓治虚损,补阴兼填骨髓,入粥佳。”
【注释】
1猪髓:味甘,性寒。归肾经。能补精髓,益肾阴。用于肾阴不足、阴虚内热、骨蒸盗汗、遗精或腰脊酸软、下肢痿弱。
2《养老书》:即陈直《奉亲养老书》。
3《丹溪心法》:此当指《丹溪心法类集》,明代太医院御医杨珣著。本书已佚。
【译文】
我自己创制,录入本书。按:《寿亲养老书》记载:“猪肾粥加葱,治脚气。”《肘后方》说:“猪肝粥加绿豆,治溲涩,都很少听说有补益的效果。猪肉特别能引动肝风,煮粥没有补益效果。”《丹溪心法》:“用猪脊髓治虚损,补阴兼填骨髓,入粥效果更好。”
猪肚粥1
《食医心镜》:“治消渴饮水。用雄猪肚煮取浓汁,加豉作粥。”按:兼补虚损,止暴痢,消积聚。《图经本草》曰:“四季月宜食之,猪水畜而胃属土,用之以胃治胃也。”
【注释】
1猪肚:味甘,性温。归脾、胃经。能补虚损,健脾胃。用于虚劳羸弱、泄泻、下痢、消渴、小便频数、小儿疳积。
【译文】
《食医心镜》记载:“猪肚治消渴饮水。用雄猪肚煮取浓汁,加豆豉作粥。”按:猪肚兼补虚损,止暴痢,消积聚。《图经本草》说:“四季最后十八天的时候适合食用猪肚,猪属水畜而胃属土,用它以胃治胃。”
羊肉粥1
《饮膳正要》:“治骨蒸、久冷。山药蒸熟,研如泥,同肉下米作粥。”按:兼补中益气,开胃健脾,壮阳滋肾,疗寒疝2。杏仁同煮则易糜,胡桃同煮则不臊,铜器煮损阳。
【注释】
1羊肉:味甘,性温。归脾、肾经。能补气养血,温补脾肾。用于肾虚腰疼、阳痿精衰、形瘦怕冷、病后虚寒、产妇产后大虚或腹痛、产后出血、产后无乳或带下。
2寒疝:中医指疝气的一种。症见阴囊肿硬而冷,睾丸痛,喜暖畏寒或形寒足冷等。
【译文】
《饮膳正要》记载:“羊肉治疗骨蒸潮热、长时间虚寒。山药蒸熟,研磨成泥一样,和肉一起下到米里煮粥。”按:羊肉兼补中益气,开胃健脾,壮阳滋肾,治疗寒疝。和杏仁一起煮更容易煮烂,和胡桃一起煮则不腥臊,用铜器煮羊肉损伤阳气。
羊肝粥1
《多能鄙事》2:“治目不能远视。羊肝碎切,加韭子炒研,煎汁下米煮。”按:兼治肝风虚热目赤,及病后失明。羊肝能明目,他肝则否,青羊肝尤验。
【注释】
1羊肝:味甘、苦,性凉。归肝经。能养肝明目,补血,清虚热。用于血虚萎黄、消瘦、肝虚目暗、视力减退。
2《多能鄙事》:托名明刘基撰。明代初期的类书,共十二卷。该书分门别类收录了日常生活中必备的知识。其中卷一至卷四与饮食有关,卷二记述基本烹饪方法,卷四记述老年人的食疗养生方法。
【译文】
《多能鄙事》记载:“羊肝治目不能远视。羊肝切碎,加韭菜子干炒研磨,煎取汁液,下米煮粥。”按:羊肝兼治肝风虚热目赤,及病后失明。羊肝能明目,其他肝不能,青羊肝效果特别好。
羊脊骨粥
《千金·食治》方1:“治老人胃弱。以骨捶碎,煎取汁,入青粱米煮。”按:兼治寒中羸瘦,止痢补肾,疗腰痛。脊骨通督脉,用以治肾,尤有效。
【注释】
1《千金·食治》:见《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六,主要论述一些常见食物如何治疗疾病。
【译文】
《千金·食治》方:“羊脊骨治老人胃气虚弱。用骨头把羊脊骨捶碎,煎取汁,加入青粱米煮。”按:羊脊骨兼治脾胃虚寒,身体瘦弱,止痢补肾,治疗腰痛。脊骨通督脉,用来治疗肾脏疾病,特别有效。
犬肉粥
《食疗心镜》:“治水气鼓胀。和米烂煮,空腹食。”按:兼安五藏1,补绝伤2,益阳事,厚肠胃,填精髓,暖腰膝。黄狗肉尤补益虚劳,不可去血,去血则力减,不益人。
【注释】
1五藏:即“五脏”。
2绝伤:指骨折之类损伤。
【译文】
《食疗心镜》记载:“犬肉治水气鼓胀。犬肉和米一起煮烂,空腹食用。”按:犬肉兼安定五脏,促进骨折愈合,增强性功能,完善消化吸收功能,补益精髓,温暖腰膝。黄狗肉对虚劳的补益作用特别强,不能把血去掉,去血则补益力量减弱,对人体没有好处。
麻雀粥
《食治通说》1:“治老人羸瘦,阳气乏弱。麻雀炒熟,酒略煮,加葱和米作粥。”按:兼缩小便2,暖腰膝,益精髓。《食疗本草曰》:“冬三月食之,起阳道。”李时珍曰:“性淫也。”
【注释】
1《食治通说》:宋娄居中撰。此书论饮食疗法,原书佚。明穆世锡《食物辑要》中尚存其少量佚文。娄居中,生卒年不详。宋代东虢(今河南荥阳)人。
2缩小便:即缩尿止遗。用具有益气补肾、收敛固涩作用的方药治疗肾气不固所致遗尿、小便失禁的治法。
【译文】
《食治通说》记载:“麻雀治老人羸瘦,阳气乏弱。将麻雀炒熟,加酒略煮,加葱和米作粥。”按:麻雀兼缩尿止遗,暖腰膝,益精髓。《食疗本草》说:“冬三月食用麻雀粥,增强男性性功能。”李时珍说:“这是麻雀性淫的原因。”
鲤鱼粥1
《寿域神方》2:“治反胃。童便浸一宿,炮焦煮粥。”又《食医心镜》:“治咳嗽气喘,用糯米。”按:兼治水肿、黄疸,利小便。诸鱼惟此为佳。风起能飞越,故又动风,风病忌食。
【注释】
1鲤鱼:味甘,性平。归脾、肾、胃、胆经。能补脾健胃,利水消肿,通乳,清热解毒,止嗽下气。可用于各种水肿、浮肿、腹胀、少尿、黄疸、乳汁不通。
2《寿域神方》:即《臞仙寿域神方》。明朱权撰。朱权,字臞仙。
【译文】
《寿域神方》记载:“鲤鱼治胃气上逆。用童便浸泡一个晚上,将鲤鱼炮炙焦黑煮粥。”又《食医心镜》说:“鲤鱼治咳嗽气喘,选用糯米。”按:鲤鱼兼治水肿、黄疸,利小便。各种鱼只有鲤鱼最好。起风的时候鲤鱼能飞越,所以又能动风,风病忌食。
上煮粥方,上中下三品,共百种。调养治疾,二者兼具,皆所以为老年地,毋使轻投攻补耳。前人有食疗、食治、食医,及《服食经》《饮膳正要》诸书,莫非避峻厉以就和平也。且不独治疾宜慎,即调养亦不得概施。如人参粥亦见李绛《手集方》,其为大补元气,自不待言,但价等于珠,未易供寻常之一饱。听之有力者,无庸摭入以备方1。此外所遗尚多,岂仅气味俱劣之物?亦有购觅难获之品。徒矜博采,而无当于用,奚取乎?兹撰粥谱,要皆断自臆见,合前四卷,足备老年之颐养。吾之自老其老,恃此道也。乃或传述及之,不无小裨于世。谬妄之讥,又何敢辞!
是岁季冬月之三日慈山居士又书于尾2。
【注释】
1无庸:不用。摭(zhí):摘取。
2季冬:冬季的最后一个月,农历十二月。
【译文】
以上各种煮粥的方法,上、中、下三品,一共一百种。调养身体,治疗疾病,两种功能都具备,这都是为老年人所准备的,不要轻易地使用攻补的药物。前人有食疗、食治、食医,以及《服食经》《饮膳正要》之类的书,没有不是避免使用峻厉的药物而使用平和的药物的。不仅治疗疾病要谨慎,就算是调养身体也不能一概而论施治。比如人参粥也见于李绛《手集方》,人参是大补元气的药物,自然不用多说,但价格等同于珍珠,非常昂贵,普通老百姓哪里吃得上呢!因此听起来虽然是有用的粥方,本书也没有选入备用。除此之外,遗漏的还有很多,哪里是说那些都是气味很低劣的食物?也有些是很难寻找购买到的食品。仅仅炫耀自己搜采广博,而不适合实用,又有什么可取的呢?现在我选取的这些粥谱,主要都来自我自己的主观看法,与前面的四卷,足够老年人用来养生了。我自己的养老都是依赖这些方法。以后如果能流传开来,对世人也并不是没有一点小的用处的吧!就算有些错误荒唐的地方招人讥笑,我又怎么敢推辞!
这一年十二月三日慈山居士又写在书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