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城
(一名婁城,即昆山故城。吳子壽夢所築,其橋巷猶沿其名。耕者於東寺後輒得古城磚及銅箭鏃。)
橋巷猶沿壽蘿名,千秋雉堞霸圖傾。
村分婁縣田禾熟,水碧吳江野望晴。
西鹿東城編地誌,斷磚殘鏃出春耕。
薦嚴寺後尋遺址,一片荒榛照月照。
烏夜村
(在縣南。晉穆帝何后父淮寓此。生后之夕,群烏驚鳴,明日大赦。自後烏鳴必遇赦,因名其地為烏夜村。)
荒村啞啞烏夜啼,何以應之后與妃。
朝聞肆赦遍村里,烏頭未白郎先歸。
由來佳讖感婦孺,況當生女正母儀。
丈人之屋今何在,獨有群烏飛不改。
憑將遺愛話前朝,振翼一鳴惟汝待。
陰陽柏
(高麗所進,共二株,高二三尺。宋高宗以賜王,種於永懷寺大殿前。寺即祖審琦香火院也。今柏與殿齊,每歲左花則右實,右花則左實。)
聞道雙株柏,移根自海東。
冰霜磨鐵幹,左右護琳宮。
律順陰陽轉,天教雨露公。
年年花實異,靈氣萃洪蒙。
問潮館
(在駟馬橋西。宋李樂庵聞道人誦讖曰:「潮過唯亭出狀元。」紹興中潮忽至,李憶讖言,告知縣葉子強築問潮館待之,潮遂大湧。明年,衛文節涇大魁天下。明弘治初,連歲潮至,毛文簡澄、朱恭靖希周、顧文康鼎臣相繼及第。後復建候潮館於東關外。)
玉峰科目由來久,佳讖忽傳道人口。
潮過唯亭出狀元,駟馬橋頭水聲吼。
江流海流河伯趨,問潮候潮館人守。
甲第名高千佛經,丁沽水溢雙龍首。
累潮才俊盛東南,江鄉舊是人文藪。
登科屈指數鼇頭,功業文章炳杓斗。
可知地脈秘靈樞,留輿偉人共不朽。
年來潮信更頻通,故館臨流回虛牖。
川瀆神靈翊聖朝,毓取明珠獻元後。
馬鞍山
(在城內。廣袤三里,高七十餘丈,孤峰特秀,極目湖海,百里無所蔽,形如馬鞍,故名。)
馬鞍山,山高百丈通仙寰。
形如馬鞍色如玉,玉峰奇石挺秀珍瑤環。
上有琳宮梵宇二十有餘所,緣崖倚嶂間架淩孱顏。
就中樓閣最勝處,月華隱玉高聳青冥間。
俯視長陽抱玉諸洞壑,或疑仙人來往群峰巔。
相傳陸氏之先曾葬此,機雲遜抗發跡非偶然。
天鍾其秀蔚才俊,豈徒名基勝跡憑弔供流連。
秦柱山
(在縣南三十里千墩浦南帶海上。有烽火樓遺址,孫吳時以望海寇。《吳錄》云:一名秦望山,始皇嘗登此望海。)
山高無百尺,誤沿望祭名。
曾憶始皇時,觀海停雙旌。
防禦記三吳,烽火嘗夜驚。
戍樓沒遺址,海上三山橫。
歸帆渺天際,極目連滄瀛。
東山
(在車塘里能仁寺後,高二丈餘,宋范良遂讀書於此,亭曰墨莊。)
誰與鞍山作附庸,一卷削出碧芙蓉。
墨莊舊憶高人跡,靈脈遙通文筆峰。
趙靈山
(在縣西南六十里,高一丈五尺,積土所成,特起子壤,隆若岡阜,四望皆水環之,有寺據其陽,曰興福。)
山高無片石,四面飲湖光。
秋影紅蕭寺,春風綠土岡。
林深隱叢薄,野曠帶斜陽。
不盡登臨興,煙波入混茫。
巴城湖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以巴城得名,其地有巴王廟。)
巴王殿前秋雨深,巴城湖上秋雲陰。
漁舟散綱不知處,一雙鷺立荒江潯。
淀山湖
(在縣南八十里。北岸屬昆山,南屬華亭、青浦。彙蘇湖秀三州之水,由西南趨東北入吳凇江以達海。)
湖光山色此間多,一棹秋風萬頃波。
三泖魚龍衝白浪,九峰煙雨疊青螺。
潮迎別浦春如海,月滿回塘鏡似磨。
記是鐵崖吹笛處,書船簫管正高歌。
陽城湖〈和沈石田《晚歸陽城湖》韻〉
(在縣西北,與巴城湖、傀儡蕩合為一,所通之浦凡十。申文定公有《陽城八詠》。)
明湖蕩雲氣,曠朗瀉胸臆。
百里分浦漵,遠近淨如拭。
一水貫通津,帆影峭風植。
別派達諸涇,水清少堙塞。
北望南陵寺,疏鐘被寒勒。
西出巴城湖,煙波渺難即。
八詠記陽城,風景從頭憶。
秋高正落楓,木葉隨流急。
千墩
(在縣東南三十六里衝川鄉。水曰千墩浦,自淞江吳門東下至此。江之南北凡有千墩,故名。一云地名木瓜,有墩九百九十九,合此為千墩。)
千墩小市㳌川鄉,鵝鴨群歸粳稻香。
煙水極天迷鷺堠,江湖滿地夢漁梁。
人來別浦荒村暮,湖落平沙斷岸長。
記取木瓜名自美,斜陽十里話耕桑。
界溪
(西接長洲縣界。元末顧仲瑛居此,所謂玉山佳處也。)
鹿城西去界溪橫,千古風騷屬仲瑛。
蚤日豪華傾北海,暮年意氣病南征〈(明初以故元遺臣例徙濠)〉。
玉山筵上詩兼酒,金粟堆中死亦生〈(瑛於界溪築生壙,名金粟堆)〉。
為指當時埋骨處,五陵裘馬不勝情。
信義
(在縣南二十里。本信義縣地,俗稱真義者,訛。)
小市臨江口,猶留故縣名。
估帆斜日暮,村店野風輕。
潮過唯亭渡,春回壽夢城。
六朝多建置,懷古不勝情。
六直
(與甫里接壤,有大直、小直之名,南北凡通六處。俗稱角直者,非。)
六角鄉音久轉訛,誰從角里問吟窩。
門臨笠澤湖頭水,棹轉松陵驛口波。
大直支流分浦漵,小園遺構蔓藤蘿。
秋風杞菊開尊日,記否當時舊釣蓑。
范公亭
(在薦嚴寺後。宋范成大讀書其中,十年不出,後以范公名之。)
石湖養望此山居,參政當年舊讀書。
花塢紫藤今不見,夕陽紅上寺僧裾。
水雲千頃亭
(在全吳鄉江上姚申之家。)
雲水蒼茫一色俱,小亭風景又吾廬。
江鄉別有煙波興,千頃潮回落日餘。
墨妙亭
(在元顧信西園,藏趙子昂書。)
我愛顧善夫,法書嗜承旨。
縑素富搜羅,手跡窮摹擬。
勒石陷壁間,墨妙共欽企。
有亭翼然臨,當作碑林視。
俯仰趙宋時,書名有緣起。
蘇黃及米蔡,四家溯前軌。
松雪故王孫,家法宣和紀。
姿致仿鍾王,風格超時史。
遂令寸楮留,不啻兼金比。
我欲登斯亭,響拓盡白紙。
氤氳古墨香,結轅空餘子。
六法溯淵源,雙鉤得神似。
豈獨盤谷書,為首屈一指。
綽山亭
(元顧仲瑛建。相傳黃番綽葬此,因名。)
樂府開元盛南內,梨園絕藝傾流輩。
番綽承恩更野狐,同時領袖優伶隊。
相傳槁葬此山墩,弦索淒清忍再論。
往日笙歌紅燭院,至今風雨白楊村。
白楊蕭槭棲雅暮,一曲西風向誰訴。
絕調猶留故國春,昆腔獨展江東步。
須知一技亦稱神,曾是華清內直人。
白髮舊題長恨傳,青山也著善財名。
玉山老子風流在,嗜曲耽吟有真宰。
剃草荒原辟作亭,亭名肯為斯人改。
不盡蒼茫吊古心,紫雲曲罷幾知音。
昭陵鳧雁今何處?按到霓裳感不禁。
玉山草堂
(在界溪。元顧仲瑛所築。園池亭榭餼館聲伎之盛甲於天下,日與高人俊流置酒賦詩。其亭館之最勝者曰玉山佳處。)
元綱日淪棄,伏處多俊奇。
即有命世才,不屑仕宦羈。
家居好結客,輕擲千金資。
連雲起甲第,別墅開園池。
聲伎妙群選,列侍環雛姬。
酒酣一起舞,纖步歌來遲。
勝流占高會,擊缽催吟詩。
西園仿雅集,北海街深卮。
面山卻非山,山容宛在茲。
不入終南徑,不受草堂移。
脫屣埃壒外,榮利兩不知。
挾此猗頓富,免彼阿堵嗤。
高寄慕禪悅,晚節通聞思。
裘馬五陵市,俠少誇當時。
返身皈淨域,萬念成支離。
所以玉山翁,談笑傾豪貲。
野航亭
(元姚文奐所構。文奐字子章,博涉經史,辟浙東帥閫掾,吟詠不輟,自號婁東先生。)
我慕野航叟,戛然逃利名。
作亭俯婁曲,高風如此清。
不覺野航小,但見野水橫。
野水常極目,野鷗無限情。
半繭園
(在城內。葉文莊盛別業,今改邑廟。)
舊是平泉水竹莊,春風無復詠流觴。
尚餘池館停遊屐,剩有林巒吊夕陽。
青草別開盤馬路,朱扉特敞祀神坊。
水東記就談天寶,欲問南宮事渺茫〈(著有《水東日記》,所言多復辟遺事)〉。
碩園
(舊名頤園,明中丞澄川王公置以養親,廣袤數畝。元徵士朱均璧墓在焉。乙酉,中丞殉難,長君石元移家園中,以故宅都廢,園如碩果,故名。園有聽松閣、萬竹樓諸勝,今為享室。)
舊是循陔地,今同碩果論。
中丞開別墅,高士瘞精魂。
虹月〈(徵士樓名,鐵崖有記)〉滄桑古,煙雲松竹存。
攀髯人已去,香火影堂昏。
傳是樓
(為徐健庵司寇藏書處,後毀於火。)
孝穆園亭沒草萊,況堪重問舊書堆。
百年鴻爪留題額,一代龍門閱劫灰。
華國文章三館重,遺經風雨九原哀。
誰知鄴架飄零久,尚向塵埃拾燼來〈(近晤蓀池令裔,云:《通志堂經解》雕板已贖歸大半矣)〉。
三益園
(在馬鞍山老人峰下。國朝康熙間,徐季重、葉九來、吳扶風三人醵金築此,背溪臨池,奇崎,稱西巖勝景。)
西巖勝境開三益,小築閑園供日涉。
面山奇石鬱嵯峨,矯首丈人峰可揖。
修廊曲檻洗俗塵,拄笏看雲排歷歷。
喬松婉蜒如虯龍,澗水下飲苔紋濕。
蘿月溪煙送暮朝,十里鞍山湛深碧。
戶外晴巒擁白雲,窗中遠岫飛黃葉。
醵金曾此買山來,邱壑生平抱奇癖。
坐對郎嬛小有天,瞬息煙雲鋪四壁。
樂庵
(在圓明村。宋侍御史李衡歸老處。旁植修竹,經史圖籍滿室,日與門人講解經義,學者稱樂庵先生。孝宗朝以論張說致仕,時給事中莫濟不書敕,直學士周必大不草制,諫官王希呂相繼論奏,四人同時去位。布衣莊治賦《四賢詩》以美之。)
抗疏歸來日,清風直節兼。
雲深藏竹塢,庵古覆茅簷。
南郭先生隱,西臺舊夢淹。
經師開講席,筮易恰宜潛。
同時四君子,去國各翩然。
此老湖山樂,終歸解脫禪。
風波平宦局,松菊了塵緣。
倘擬朱雲事,誰將折檻傳。
南郭新居〈用范石湖韻〉
(在南城外,宋樂備築。備字順之,有學行,能文章,與范成大、馬先覺結詩社。)
幽人閱喪亂,到處住薜蘿。
春郊換新綠,秋風摧殘荷。
菀枯亦何病,隨意尋煙波。
樂史古儒者,風雅良足多。
獨惜記寰宇,海內紛干戈。
避兵向南郭,卜宅猶西河。
近交石湖叟,抗手成高歌。
故鄉豈不懷,荊棘叢荒莎。
濫竿豈不恥,隻手無斧柯。
抱此遲暮感,道遠傷如何。
聊用寄蝸角,比似蟭螟窠。
簷卜堂〈和楊廉夫韻〉
(元新安寺尼明海所居。明海能詩,葉西澗弟子。)
翠微樓閣俯遙岑,日暮雲棲祇樹林。
天女散花來丈室,老僧入□定元音。
香參簷卜三生果,夢落優曇一院陰。
衣缽幾人通妙偈,清修傳遍阿潘吟。
綠竹堂
(在東城橋。葉文莊第。公元孫舉人恭煥建,藏公遺書,承文莊未竟之志也。王世貞有記。)
鄴架牙簽累葉存,肯堂終竟屬文孫。
百年祖澤遺書富,一代文章舊德尊。
業紹青緗宏甲第,名高綠竹煥朱門。
郎嬛記出弇山手,不作乎泉草木論。
從吾館
(在西門內。明葛龍仙讀書處。葛名芝,少負才名,鼎革後幅巾野服匿跡山中,晚歸是館。臨以大池,長廊環之,北向看山,為夏月觀魚納涼最勝處。)
館向西河築,山從北牖看。
閑披新草服,試把舊魚竿。
事業江湖老,風花歲月殘。
稚川今不作,遺跡夢闌珊。
景德寺
(在城西南隅,晉司空王瑉舍宅建。初名寶馬,宋景德中賜今額。後又重建涅盤正殿。)
六朝象教崇縉紳,舍宅又見司空瑉。
虎邱山中白華里,阿兄舊第轉法輪。
莊嚴寶馬拓梵宇,宏施豈便稱能仁。
唐時宰相喜施舍,佞佛或是公雲礽。
蕭公舍身向同泰,濫觴乃使輕至尊。
我來城西撫殘碣,名基歷劫興衰頻。
景德賜額始趙宋,涅槃改建資傳薪。
華香大會盛疇昔,四方觀者常兼旬。
嗚呼!
琅琊右族冠江左,烏衣門巷懷前塵。
乃今變遷及蘭若,雖有遺跡同湮淪。
園亭池館偶然事,興衰那不悲先民。
薦嚴寺
(在城東南隅。唐天祐中,吳越鎮遏使劉璠舍宅建。宋大中祥符間賜今額,奉成穆皇后香火。有普照堂,高宗御書。又建七石塔於寺外。後徙官河之南。寺有昆盧閣,巡撫周忱建。又有范公亭,為范成大讀書處,有紫藤塢,人稱范公藤。)
古刹興衰閱廢置,殘碣猶題天祐字。
吳越開藩象教尊,舍宅曾聞鎮遏使。
布上黃金寶相成,資福因緣辟講寺。
慧嚴署額記宋興,香火奉安傳敕賜。
普照堂開寶御書,昆盧合啟藏經笥。
文襄遺愛召棠留,參政留風古藤誌。
列代莊嚴禮法王,琳宮紺宇韜靈合。
七塔門前選佛場,三吳節下掄才地。
瑣院風清接比鄰,靈光曜處文光蔚。
題壁曾留拂面塵,探懷未減書名刺。
粥飯生涯會有緣,魚龍變化空緘志。
近市緇塵沈法筵,淨界喧哄雜闤肆。
夕陽紅亂寺門煙,遍野黃花散金翠。
慧聚寺〈和孟郊張祜韻〉
(在馬鞍山下。梁天監中,僧慧響寓山之石室,二虎幸側,忽有神現,請助千工建寺。是夜,風雨暴作,遲明,殿基成。事聞,命建寺賜額,敕張僧繇畫龍於柱。後遭雷火,柱有天書「績溪火」三字,若符篆。)
龍虎開山夕,枯禪證石床。
水清花供缽,鐘定鳥收香。
風雨驚神助,雲巒借佛光。
天王堂已古,寂寞講經場。
百尺崇基建,煙雲互吐吞。
峰排虛閣外,綠遍遠山根。
畫壁看初地,歸僧望隔村。
無端績溪火,餘燼落空門。
隨磬揖上方,古佛尊匡床。
山靜證常寂,僧定聞空香。
誰假誇娥力,圓此寶相光。
畫龍久無跡,莫問內道場。
古殿蔽林麓,雲橫勢欲吞。
幾人通慧業,何處悟塵根。
秀揖鞍山色,閑尋練水村。
響師曾掛塔,普護屬禪門。
聖像寺
(在縣東南滬瀆。晉建興間,有迦葉、維衛二石像泛海止此,光彩七晝夜,眾迎像至開元寺,里人趙罕舍宅建寺,移像奉之。後寺焚,仍徙開元寺。)
廢壘荒原古,名山石佛尊。
靈光浮海角,法像斫雲根。
再徙開元寺,長懷般若門。
西來詛無意,寂滅不須論。
清真觀
(在城西北隅,即宋放生池也。乾道中,道士翟守真募建,又得民家樟木,鋸出聖像,裝繪供奉,遂賜今額。明初清理道教,為正一叢林。後建玉皇閣、太乙、三清、真武、三元諸毀,又建竹洲館、放生池。石梁名飛虹。)
吾聞清真觀,創自乾道時。
斫木現法像,度地臨廣池。
舊是放生界,今為棲雲資。
飛閣起層疊,古殿紛參差。
明初厘道教,正一賴主持。
香火盛東南,建置費不貲。
中有竹洲館,萬綠披風枝。
又有古石梁,兩界飛虹垂。
琅環□福地,苔徑通雲墀。
翩然控鶴遊,仿佛佺與期。
太乙降壇應,列真驂龍馳。
丹經闡元要,白雲護名基。
一笑問羽流,何術誇黃紽。
婁侯廟
(在婁縣村。祀吳張昭、陸遜、張休於此。)
風颭靈旗故國秋,三分鼎業抗曹劉。
孫吳宿將無雙士,張陸高門第一流。
廟貌特崇賢父子,冠紳未改漢公侯。
華亭別有桐封境,可惜功名入洛休。
卜將軍廟
(將軍名珍,字文超,西河人。唐季藩鎮騷然,紀綱頹委。將軍生有大志,奮孤忠,樹偉績,為世所重,卒葬西鹿城鄉卜山。明嘉靖中,倭寇薄城,將軍顯靈斃賊,城賴以完。)
西河派衍本崇文,武略偏高野戰勳。
舊夢戈鋌唐保障,殘碑名姓卜將軍。
千秋廟食龍岡柏〈(碑有「森森古柏、宛轉龍岡」等語)〉,一夜魂歸石馬雲。
還與鹿城資捍禦,靈光長照古榆。
安節先生祠
(在儒學西。祀明處士龔翊。翎十七為金川門卒。燕兵入,詡大哭,後還鄉,安貧績學。巡撫周忱兩薦為昆山、太倉教官,辭曰:「詡仕無害於義,恐負往日城門一慟耳。」)
燕王馬蹶險不驚,長驅竟入長安城。
王師星散敵甲鳴,誰與門者龔先生。
先生弱齡初籍兵,眼見骨肉元黃爭。
臨城一慟血淚並,地維東折夭西傾。
剝皮揎草菹醢烹,先生漏網先歸耕。
歸來讀書自課程,君臣大義用晦明。
江湖耿耿懷舊京,永棄戎伍逃編氓。
文襄持節兩見徵,潛夫久已無宦情。
金川門外清流清,豈容晚節逮生平。
此言不愧介石貞,黌宮合與薦特牲。
叢祠俎豆千秋榮,安得如君建百旌。
登陴完守輸精誠,皇皇勳戚帶礪盟。
昔為帝拒今王迎,開門揖賊巨蠢成,
徒令曹賊當其名。
黃番綽墓
(在綽墩村。唐伶人黃番綽葬此。里人至今能作三反語。)
一曲琵琶海青死,眼底何曾有安史。
慷慨猶聞罵賊聲,血汙遊魂竟如此。
累累古塚綽山墩,獨有黃郎朽骨存。
同是華清內承直,殘骸偏得歸鄉國。
當時駕幸劍州門,樂籍飄零委路塵。
馬嵬槁葬匆匆去,何物梨園得死處。
色藝能令官禁傳,姓名翻借溪山助。
遂令南曲擅新聲,小部昆腔列坐傾。
土人三反能成語,荒隴千秋總臭名。
王文毅墓
(在新漕里。文毅諱葆,字彥光,宋宣和六年進士。紹興初,疏陳十弊,兼請建儲。屢遷監察御史。時秦檜柄政,公揚歷中外,特立不阿。晚好經學,尤邃《春秋》,卒謐文毅。)
太原遷東吳,文毅始著錄。
南渡數名臣,惟公操行篤。
揚歷遍中外,守正式其鵠。
不避權貴鋒,不罹塵網酷。
老學邃春秋,沙隨辦香續。
獎勵及後進,同館賴忠告。
儒行懋官箴,宜可秉鈞軸。
何哉小朝遷,卒以宮觀辱。
用不稱其才,何所展蘊蓄。
埋骨白雲鄉,荒塋亂樵牧。
光祿抱遺經,搜訪遍巖谷。
墓表及祠堂,曾此議修復。
豈徒科名係,謂是傳序屬〈(西莊先生曾欲搜訪宋儒說經諸書,采摭文毅緒言。又以墓表未修、祠堂未立為憾。見予所藏《與令弟鶴溪先生書》)〉。
我來新漕里,殘碑洗苔綠。
未見鼎新時,空餘懷舊躅。
外氏流風長,雲護鞍山麓。
陳墓
(在五保湖水中,當錦溪之口有墩,相傳宋孝宗妃陳氏葬此。有蓮池院在墓傍,命僧守祀,今廢。)
埋香何處訪佳人,五保湖頭水似銀。
回首玉鉤春寂寂,蓮池香火久成塵。
姓氏曾符漢上宮,長門一賦感應同。
六陵無樹空啼鳥,剩有名花吊碧叢。
未央恩寵占春多,誰遣飛霜斷愛河。
一曲哀蟬人不見,玉魚金碗奈愁何。
德壽中興儉德崇,肯將禮節假昭容。
漆床絹褥溫成物,未必仁宗勝孝宗。
三沙舊憶婕妤莊,荒塚梅妃委道傍。
比似錦溪明月夜,芳魂猶染白蓮香。
劉龍洲墓
(劉名過,字改之,廬陵人。宋南渡後,以詩俠名。串相周必大欲客之,不就。嘗疏請過宮與時宰陳恢復大略,卒不用。以故人潘友文招至昆山,卒葬馬鞍山東。楊維楨表其墓,比之羅昭諫雲。)
先生古俠者,湖海詩名傳。
大節在抗疏,直諫開禧年。
慷慨論恢復,永懷祖狄鞭。
稼軒亦人豪,羅致恐不專。
拂袖蹈東海,庶幾魯仲連,
□來鹿城鄉,潘令能招延。
航海尚無日,招魂空有篇。
埋骨此山中,祠宇頹荒煙。
後人議修復,阡表還墓田。
竊以先生才,不減嵇阮賢。
謂比羅昭諫,輕重猶失權。
挾策掎時命,痛哭難回天。
中原幾喪亂,何地能安禪。
千秋一抔土,此恨長綿綿。
□來鹿城鄉,潘令能招延。
黃子澄墓
(明建文初,建議削藩。燕兵起,微服至蘇州,與知府姚善倡義同死。壬午,購公急。既至,上將用之,稱殿下,不屈死。子彥潛收骨藏焦山。洪熙初乃得葬馬鞍山陽。)
七國紛紛資貪戾,強幹弱枝亦本計。
太常慷慨論削藩,殉國殘骸此山瘞。
此山風雨悲忠魂,萬古綱常賴公係。
太孫孱懦燕王驕,叔父尊親竟反噬。
戎馬南來誅錯名,雪盡中朝賈生涕。
翩然微服竄海東,倡義無成勢不濟。
一紙書陳浩氣伸,臣死何慚建文帝。
倉黃函骨急渡江,馬鬛崇封已易世。
於嗟乎!
方齊景鐵皆奇忠,惟公智略尤稱雄。
倘假公兵重公寄,馬蹶未必無成功。
因循國事坐貽誤,金川門外車隆隆。
鼎湖龍去神樂遁,獨餘此塚埋秋風。
雷霆嗬護若靈契,雲旗來往空山中。
歸太僕墓
(在東南門內。)
畏壘亭荒宰木枯,墓門落日掩平蕪。
文章獨出扶輪手,經濟虛傳相馬圖〈(在太僕時,曾上馬政諸書,不果用)〉。
偶掇巍科當晚歲,僅將薄宦話陪都。
雙峰舊是先生物,遺跡應教比鑒湖〈(文武二峰今在白鶴江徐氏園中)〉。
王司業墓
(司業諱同祖。外王父西莊先生八世祖墓為他姓盜葬,先生復之,並建祠焉。)
舊塋重整復新祠,丙舍依然繼昔時。
松柏一林留祖蔭,衣冠八葉長生枝。
漢廷折檻旌遺直,太學揚幡慶得師。
王屋歸來傳別集,書名記取有佳兒〈(子逢年善書,有《王屋山人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