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隣水縣志卷之一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目錄

天文志 星野、祥異

地輿志 沿革、疆域、形勝、山川、關隘、水利、古蹟、八景

建置志 城垣、公署、街道、市廛、津梁、義莊、義地

天文志

星野

《周禮》以星土辨九州,觀妖祥,其書久亡,惟散見於左氏。至漢司馬子長世掌天官,乃以二十八宿言分野。班孟堅《漢書·地里志》復推十二國分野之詳。皇甫氏謐又言十二國所入宿度,雖疑者甚多,然以占災祥,歷歷不爽,所謂其本在地上,發於天也。鄰祗彈丸,載籍無徵,以巴蜀參之,則庶乎其不差矣。至於占驗,則非一邑之事也。《天官書》曰:益州爲參分。《古蜀志》:成都當井、鬼之分,入參一度,爲鶉火之次。天文次舍井十度,至鬼柳爲鶉首,於辰在未。《郡志》:參井之分,鶉火之次。舊志:參、井分野,入參七度。按《史記·天官書》:觜觿、參,益州。漢書秦地,於天官東井、輿鬼之分野也。其界南有巴(今重慶府)、蜀(今成都府)、廣漢(今漢州)、犍爲,自井十度至柳三度,謂之鶉首之次,秦之分也。又自柳三度至張十度,謂之鶉火之次,爲周之分。又魏地觜觿參分野,其界在今陝西高陵縣以東及河南省。《帝工世紀》:黃帝推分星次,自井十六度至柳入度,曰鶉首之次,今秦分野,於辰在未。自柳九度至張十七度曰鶉火之次,今周分野,於辰在巳。《新唐書》:東井與鬼鶉首盡巴蜀漢中之地。《明史》:四川布政司所屬惟綿州觜分,合州參井分,餘皆井鬼分類。掖,成都、重慶、保寧、敘州、龍安、雅州、嘉定、潼川共八府,及眉、邛、瀘三州,暨陝西省西安、鳳翔、興安、延安,甘肅省鞏昌、慶陽、寧夏,雲南省雲南、大理、臨安、楚雄、澂江、曲、靖定共十五府,皆井、鬼分野。惟順慶府及山西省太原、潞安、遼州,貴州省貴陽、遵義,皆參、井分野。又松潘衛及山西省平陽、澤州二府,觜、參分野。汾州府參分野。以上與舊志大同小異。惟是馬、班、皇甫所言界限度數已有參差,而州縣改隸,伊古來復又不同。邑地自周至秦皆屬於巴,又與巴縣接壤,何以一屬果郡,遂知其爲參、井分野,入參七度,致與巴縣屬井、鬼之分入參三度,未能符合。而星經謂一度統地二千三百九十里,又何以接壤之地竟入參,相距有四度之遥耶?且順慶與保寧於秦漢時同屬巴郡,後又皆爲巴西,亦不應分野迥別。况四方八而皆四川地,其分野圴係井鬼,毫無空隙,乃獨越出川省之外,迢遥焉,與隔別之貴州、山西兩省同係參井之度,星固若是之忽斷忽連,越境以應遠乎?凡此皆理勢所難通者。再推測之法,因時而異,如月令中星與堯典不同,歲差故也。歲差之說,肇自晉虞喜,宋元明因之,其法畧備。我朝康熙十三年,監臣南懷仁撰《恆星經緯度表》,用黃赤經緯互推,乃得二十八宿度分之凖。乾隆九年,監臣戴進賢等據新測以証舊經,增星一千六百一十有四。凡黃赤經緯去極入宿之度,釐然可考,但難推之於一邑也。

祥異

舊志重修,皆列三卷末,春秋傳書:天災流行,國家代有,又曰:孤實不敬,天降之災,則附於天文類,亦倣古之意也

吉一而已,凶悔吝居其三,觀於易而知乾惕,震恐乃旡咎焉,故石隕星飛,豈無弭救之道,驅蝗走虎,必有感通之由,天人之應捷於桴鼓,惟在司牧者,能反躬修省,而編氓亦各知警懼,庶幾化災爲祥耳,至大有之年,自天降康,其休徵亦非偶然也,彼言星野者,或亦印証於斯乎〔增減原論〕

明朝

成化六年大旱

宏治元年十二月辛卯地震三日;十年大有

正德十三年正月己未隕石於東郊

嘉靖元年旱;六年旱,民大饑

隆慶二年三月戊寅地震,是歲大旱;四年大有

萬曆二十五年地震三日乃止

天啟七年大旱

崇禎十年十月乙卯地震;十四年十月大雪,山林城市間樹木皆冰結其上,如戰鬥形

國朝

康熙二十三年大旱,居民逃散

雍正元年大旱

乾隆四十三年戊戌大旱;次年道殣相望,餓斃者多;五十年乙巳大旱;五十一年五月初六午時地震;五十四年己酉四月十八日夜大雨,城內外多被淹沒

嘉慶五年庚申旱;十五年七月初二午時烈風驟起,木拔禾偃;十六年辛未大旱

道光元年大有;六年丙戌旱;七年丁亥三月初六日午時光如黑夜,久之大雨雹;八、九、十年俱大有;十一年七月十四、十七日日光綠色;十四年大有

輿地志

沿革

王者大,一統而度地,以建邑,因時創制,沿革不同,鄰雖小邑,詎忘所自,今據通志,及寰宇記,方輿紀要,類掖諸書,略爲考訂,如左夏爲。禹貢梁州之域、周爲雍州地、華陽國志武王克殷,封姬姓於巴,爵之以子,故春秋戰國,屬巴子國,今巴縣、秦屬巴郡、漢屬宕渠,今渠縣。晉屬巴西、漢獻帝初平,時以墊江以上爲巴郡,以江州至臨江爲永寧郡,後又改永寧爲巴東郡,以巴郡爲巴西郡,梁大同三年始置鄰水縣,因隣水而名,在渠州,今渠縣之東南一百三十里,並於是年在渠州東南一百里置鄰州,將邑屬州,即寄理於州城,又置鄰山縣,俱宕渠地,其故治詳後,後魏改鄰州爲鄰山郡,將邑屬焉,隋開皇元年,郡廢,隋初盡廢郡爲州,領縣又併鄰山縣入鄰水,屬渠州,邑自鄰州城移治於岳池溪,今縣北九里故城是也,義寧元年,改屬鄰州,唐武德元年,分鄰水,復置鄰山縣,三年邑還屬渠州,自故城移於今治,八年,鄰州廢,鄰山縣亦屬渠州,人視元年,未知何帝年號,析宕渠之東,界置大竹縣,屬蓬州,天寶初,以渠州爲鄰山郡,至德元年,改屬鄰山郡,乾元初,郡復爲渠州,寶歷元年,鄰水及大竹俱省入鄰山縣,大中初,復置鄰水,五代初,王建復置鄰州,並復置大竹縣,與鄰水俱隸州屬,宋初,州廢,邑仍屬渠州,乾德三年,將鄰山縣移治故鄰州城,四年將鄰水移治崑樓鎮,即岳池溪故城,在渠州東南一百五十里,景祐三年,大竹省入流江縣,今渠縣,南宋紹興三年復置,元至元二十年,省入大竹縣,改邑治爲鄰水鎮,併省鄰山縣,亦入大竹明,成化二年,復置,移治故城西,即今縣治也,將鄰山縣移治之故城,名爲鄰山鎮縣,隸順慶府,國朝因之,按邑置於梁大同三年,至唐寶歷元年,共閱三百零八年,而廢越二十餘年,至大中初復置,又閱四百三十餘年,至元朝至元二十年而廢,越二百零八年,至明成化二年復置,以迄於今,是置多廢少也,再查邑與鄰州、鄰山縣及大竹縣,多係同時並有共治處,亦有分別,邑之故治,則在岳池溪也,古鄰州故城,則在邑之鄰山里也,古鄰山縣故城,則在大竹縣東南浧水西也,攷唐置鄰山縣時,其城西南北,三面有池,廻繞東阻,浧水甚險,固俗號爲金城,又浧水在大竹縣東,在鄰山縣西北二十步,又仙門水在大竹縣南,在鄰山縣西北五十里,源出金盤山流,爲大洪江入鄰水界,是鄰山縣故治,在大竹縣境內與鄰無涉,則鄰水與鄰山顯分兩縣,斷難相混,而鄰山縣於宋時始移治古鄰州城,則鄰水非即鄰州亦,甚判然明以鄰山縣名鄰山鎮,特以宋曾移治於此,故耳原其初,則係鄰州故治也,若夫大竹縣故治,在今治北百里,人渠縣界,名鳳來鄉,更與鄰水風馬牛不相及矣。

疆域

燾二苴茅,定自王制,開郡置縣,始於嬴秦,尺地皆王土,界限有經,設,官以牧民,疆理必飭,故關津要害,防備以周,市井桑麻,經畫既正,亦王政所有事也,鄰邑星介參井地,属巖疆,宋鎮唐城,多歷年所山邱水樹,猶是名區,覽是編者能無,興陰雨綢繆之思乎,東西廣一百三十里,南北袤一百八十里,縣城東距墊江縣風門舖界一百里,南距長壽縣五華嶺界九十里,西距合州華銀山頂界九十里,西南距巴縣大面坡界九十里,西北距岳池縣西山嶺界八十里,北距廣安州西山凌雲舖界三十里,東北距大竹縣大道雲池舖界五十里,西北距省城九百三十里,距順慶三百二十里,由廣元陸路進京五千二百一十里,共五十站,由夔州府山路至宜昌進京約四十八站,惟水路較捷便耳。

形勝

蜀取岷江、沱江、黑水、白水四大川以爲名,北走秦鳳,東下荊襄,南通六詔,西拒吐畨,誠雄藩也,故紀其形勝,可另列一門,至於藐茲小邑,似可附入關隘,然由偏攬全,邑無小不可忽也,矧三山兩漕,地勢緊要,亦足稱雄乎,故仍分列之。首連夔達,尾接巴渝,通志三山橫亙,二水夾流,五華鄰谷,介在東南,海寶崑樓,聳於西北,洵果郡之,要區實西川之岩,邑舊志上通綏達,下達巴渝,東連長墊,北接廣岳,複壁重巖,不減連雲,棧道迴溪,疊嶂實爲,果𨛦名區

八景

江上清風,山間明月,成聲成色,何處不可共適?况蜀多山水,隨在皆覺,魚鳥親人,應接不暇,而各府州縣之志,顧沾沾濫觴八景,不亦拘乎?且既約之爲八,則必有適相符合處,徘徊俯仰,飛動怡神,否則易地皆然,何必情在於斯耶?邑舊志將八景附入《形勝》,曾用數語摹寫其狀,重修者刪之,殆以隨人領會,非言語所能罄。然泛爲此說,則八景之名,並可不立矣。是以仍舊添敘,若攬勝者,更爲詳細描寫,并或增添數景,尤足爲扶輿生色,富人奚囊矣。

玉屏朝墩。玉屏山形如屏障,彎環回互,峭蒨玲瓏。每當旭日初升,則晃耀翠壁,一色晶瑩,望之若琉璃,或似水蒼,洵佳景也。

書巖夜月。書巖石壁如削,秀潤光華,夜月當空,照澈林谷,則淡煙窈窕,黛靄蒼翠,尤覺濯魄水壼,倩麗無比。

華銀雪霽。華銀山,巴縣亦以此爲景。其志云:山簏四面環拱,孤峭揷天,綿亙巴、合、鄰、岳四縣之界,蓋坤輿之雄鎮也。山巓雖當金風戒嚴,而翠色蔚藍,光景如春,尤妙於冬雪之霽,碎瓊亂玉,或有或無,掩映長林翠靄間。蜀地氣暖,獨此高騫玉宇,界天一色,豈牟尼珠豔,普現三千世界耶?

海賓連雲。海寶山碧峰峻極,撐矗霄漢。蜀中多雨,往往礎澗之初,他山猶含日色,此處獨布濃雲,霮䨴矞皇,圍繞尖頂,融結不散,饒有金柯玉葉之勝。

盃池擁翠。流桮池瀠莎滌蘇,委曲洄漩。隖嶼清奇之處,時有浮翠,輕鬆鮮麗,撲人眉宇,一若薈萃於是者然。

鼎山遠眺。銀鼎山突兀亭峙,頂平圍圓,城內市廛,環繞其麓。教諭高繼允記云:山巓遠眺,華銀海寶,如數螺髻。近視城郭室廬,煙火草樹,清溪流水,皆出舄履下。

筆峰瑞彩。筆峰山秀巘鬰起,芙蓉拔地,時有祥雲繚繞,香靄霏微,里人以爲文筆之徵。麓有小溪,瀠洄蕩漾,初晴彌望,塔影浮於水面,宛宛若濡染,最爲清雅。

磁洞煙嵐。白磁洞幽邃窅深,莫測底止。洞口峭壁嵌空,天然秀拔,時有煙痕平覆,嵐影斜披,殆中涵淑氣,磅礴而成。

隣州十六景(陳嘉儒敘)

內八景

閃岡平巒。在州治北一里。由龍鼻巖閃疊曲折而南,至結穴處突起一阜,縮然而住,土色如金,形似峙鼎。

臥月迎沙。自龍鼻巖東走而南,瀠環披拂,如瓜藤映帶。結穴處一沙綿亙三里,鈎曲似新月,即隣州城基。

覆甌黛柏

雙井渫花。一名甘泉,一名凍花,相去半里,味俱醇甜,清人心脾。

渡江石虹。在州治東里許。江心石梁如帶,首尾連岸,宛然長虹,行人不舟而渡。夏月水涸,人多投罶取魚。

眠筆溪霞

月兒懸鈎。在州北三里。一阜如弦弓形,俗號月兒塆。

廻川紐絲。亦州北三里,與月兒塆連阜。前一溪如瓜蒂,五折入港口,左旋右轉,形如太極圖,與臥月沙映帶。

外八景

龍巖噴霧。在州西北五里。昂首如龍頭,遠望鼻牙森列,嘗有雲霧出入其間(詳古蹟)

赤洞飛霞

臺坪疊嶂

石堡懸嬙

谷口關鎻

蘆溪垂帶

雲屏筆彩。

巢窩乳燕。燕窩山在州北六里,形如螺髻。谷頂一窩,縱橫數畝,中有園田松竹,石峽峭璧,春燕嘗巢其中。

按以上十六景,特就隣州舊治處言之。陶靖節云:園日涉以成趣。蘇東坡云:閒者便是主人。是勝景亦在乎靜觀自得也。引而伸之,一邑中何在非景?故附錄之,以爲有勝情者式。

山川

郡縣以山川為營衛,辨地絡正界,紀本截然也。而犬牙交錯,亦彼此互見者,俱備錄以資考核。

鄰山,治東北六十里,土色如鐵,梁鄰州、鄰山縣皆由此名〔舊志〕。按通志,鄰山在縣東北八十里,接鄰山縣界。又鄰山在大竹縣西十五里,山形重疊,鄰比相次,因名。南入鄰水界,此山產鐵,鄰水出焉。據此,則鄰山距大竹甚近,而祗與縣接壤也。至鄰山縣亦係梁置,舊志誤作魏,故去之。

懷仁山,治東一里,爲聖廟後龍主山,山勢紆徐。乾隆初,有某姓建屋其上,遂六科無中式者。十五年春,知縣程英銘、教諭高繼允諭令拆徙,是科揚爾式即中式。

筆嶺山,治南一里,舊有七級浮圖建其頂,傾於明季,址基猶存。斯塔既傾,南宮從無得第者。乾隆十九年,知縣陳覲光捐俸倡修,閱兩載而落成。其制周圍七丈七尺,藝文志有記。

筆峰山,治西二里許,有文筆塔,傾𡉏已久。乾隆三年紳士等依制重修,高七八丈,形勢縹緲,遠近皆見〔詳八景〕

銀鼎山,在學署後,其色如銀,其形如鼎,康熙年間,知縣姚宏烈曾於山頂平石建草亭石几,晏飲後圮;嘉慶二年,教匪攻城,知縣楊爲龍建炮臺哨樓於其上,城賴以守;二十年,知縣吳秀良復置三面石牆八角高亭作聖廟文峰;道光三年,知縣陳之璵改修圓亭〔詳八景〕

玉屏山,在縣署後,居城外,與城內銀鼎山對峙,嘉慶二年,教匪圍城,憑據其上,城內大困;三年,知縣鍾人傑議添城垣,將此山包羅在內,因賊氛尙熾未果;道光四年,知縣陳之嶼復議,照糧派錢修此城隅,詳報府尊未果,按銀鼎、玉屏兩山相距僅十餘丈,若如所議,誠慎守之要圖也,抑或將玉屏山先築短垣,令民住札,亦能聯絡聲勢〔餘詳八景〕

金銀巖,治東四里,高十餘丈,石色黃白相間,晃若金銀,且居山之陽,晨興日出,尤覺晶光可愛

白沙嘴,治東四十里,山形挺峙,沙石皓潔,遠近皆見,春石爲泥,作磁器行遠近州縣

萬峰山,治東四十五里,崇嶐嵂崒,頂嶺極高,爲萬峰之望,嶺尖有梵殿,石壁鐵瓦皆數百年,物旁有二清泉湧出,形如龍首,土人謂兩泉爲龍眼泉,明邑人進士楊一儁講學於

老君山,治東六十里,相傳李老聃出函谷關與尹,喜約至蜀青羊市,曾駐於此,遂以名,山先有石像露坐其上,後經土人建立石廟以祀旱亁水溢,祈禱輒應,廟前有古柏對植,黛色參天,山後右偏嶺腰,萬松偃蓋,翠泛波濤,秀巘之下,平疇沃𧗠,溪流曲折,有桃源風景,下有洞,其水冬溫夏凉,儒學高繼允遊此,謂別一天地非虛語也,嘉慶初年,教匪焚廟,瓦墜傷石像之鼻,居人漫詆誹之,歸即譫語家人謝過乃已,今修建椽桷如故,外又添建廟宇供文武兩夫子像

冠子山,治東六十里。羣山拱伏,此獨高峙,如人翹首特立。頂上向有大樹,形如繖蓋,今被風吹倒,宜補栽也。

寶榖山,治東六十里。上有石屹立如廪囤,相傳有老僧擕一徙倚石建菴,後有米自罅隙出,日給二僧之食。邑舉人甘補堂補葺,題其院曰「第一名山」。里人馮鑑堂於山頂大石刻「寶榖鍾英」四字。山門下紗帽石刻「有開必先」匾。

五華山,治東南六十里許,綿亙數十里,中有五峰聳翠,高矗雲霄,秀色如華,故名〔迤北有泥杏坪、青林溝、泥家溝、富家溝,山皆雄厚〕

皛然山,治東南七十里〔通志:南二十五里〕,自宕渠山連延至此山東有石崖,下有石乳三條,呼爲石鐘,村人嘗擊之以禱神。西有高崖白色,舊名白崖。宋真宗閱圖經易今名〔廣安州亦有此山〕。

靈璧山,治南五里許,兩面絕璧如削〔見藝文志〕。

天馬山,治南二十里。形如天馬〔見舊志及通志〕。

重石寨,治南五十里。四面如削,一山聳峙,高數十丈,有巨石曡架其嶺,望之,層次宛然。

黃陵山,治南五十里。土色黃赤,崖半石窟中有泉甚微,百人飲之不竭,經年不汲亦不盈〔通志及舊志〕。

象鼓寨,治南六十里。四面平坦,突聳一山,高十餘丈,周圍圓轉,其形如鼓。

九龍山,治南七十里。羣峰突起,蜿蜒蚴蟉,形如九龍,四面皆巉崖絕璧,人跡罕到。山頂有寨曰凉傘寨,中高四下,如華蓋然,勢甚險峻,避難者多居之,獲保全焉。

宗性寨,治東六十里。巖壁如削,橫約三十丈,縱可百丈,三面俱險,惟一徑可通。順治十七年,知縣李時亨蒞任,因縣城榛蕪,寄居於此,招撫流民。康熙元年,始修邑城居焉。嘉慶二年,教匪之亂,里人復築外寨,中外住紥,保全者甚眾。

普主寨:治東南六十里,平地突起二寨,一曰公主,一曰母主,合稱普主寨。相去一里,大小屹立相望,有公母之形,四面如削,門只一徑,歷朝避亂者皆居焉。小寨容十餘家,大寨容百餘家,其險絕惟飛鴉可度,一夫持戟,萬夫難上,堅壘也。

母豬石寨,治南六十五里,平地峯巒突起,高十餘丈,頂平圍圓,勢甚險峻。昔人避姚黃亂被圍數日不克,後白蓮教匪不時滋擾,亦無恙。

公豬石寨,與母豬石對,相去一里,形如公母,左有豬兒形,次第環列,高阜視之,亦覺可人。

平安寨,治西一百二十里,平原中突起岡壟,婉蜒數里,兩面皆懸壁數仞。嘉慶二年教匪之亂,邑紳屈澤霖、廖繼儒等糾眾修寨,保全甚多。

龍虎山,治南七十里。巉崖聳峙,森然特立,如龍虎相持。

打鼓山,治南一百里。四面平遠,中起一峰,高數十丈,下則三小河匯流環繞,東名豐玉橋,南名鳴珂橋。鳴珂橋側有井,名破石缸,泉水甘美清洌,歲旱遠近咸汲,源流不絕。

石鼓山,治西南五十里。山頂有大石如鼓,擊之有聲。

九峰山,治西南六十里。羣峰峭列,其數有九。。

雷公坡,治西南六十里。頂有雷公廟。

沙平砦,治西二十里。突起一山,形勢高峻,亦昔人避寇處。

掛榜山,治西四十里。山勢排列如屏牆,鄉會試有登科者,其先則大雷雨,洗盡浮沙,其土赤色曜目,如金榜然。。

海寶山,治西四十里,高插雲表,上有菴觀,爲無際禪師成道處,俗名高登山。諺曰:高登山無雲,來朝必定晴。以常將雨而雲密布也。土人以此占晴雨〔餘見八景〕。

穿心洞,在海寶山下,崖石橫架如梁,約長數丈,道經其下,如遊亭閣,清凉幽靜,迴非凡境。土人居中貿易。

華銀山,治西一百四十里,介合、巴、鄰、岳四州縣,高二十餘里,蟠結約數十里,縹緲崇嶐,常有煙雲繚繞其上,雪積巔頂,經夏月始化,遠望如瓊瑤撒地,晶玉鋪山。相傳普賢真人成道處。知縣陳覲光有小記。按《巴縣志》:華鎣山,俗作銀,非,踞合、巴、鄰、岳四縣之界,周圍二百餘里,高十里,山勢參天,雲插半嶺,每秋得雪甚早,入春不化,爲眾山鼻祖。山頂有光明寺、鐵瓦殿云云。

香爐山。一在治北二十里,傳爲聖廟來脈,關係邑城風水。二在治西一百二十里,巨石鼎峙,如香爐然,形勝絕佳。

凌雲山,治北三十里。山峰峭拔,石磴蜿蜒,俗名楠木頂,與廣安州接壤,赴省郡路皆經此。

崑樓山,治北三十里。山巖疊峙,形如樓閣,宋崑樓鎮以此名,即縣治後龍主山。

子母石,治東北十五里。道傍大石蟠踞,蹲伏如獸,一石微小,依伏其下,形似子母。

牛心石,治東北五十里。危峰奇兀,形似牛心。

鄰水,在縣城之東,源出鄰山,南流三十里入縣境。中有大石磧,懸流十餘丈,勢甚奔激。又西南流五十里,至縣東,又一百里入長壽界,合岷江。鄰水縣以此名〔舊志〕。按通志所載與舊志同,惟於長壽界下有又名玉溪四字。又載鄰水在大竹縣西,源出鄰山,又西南流入鄰水縣界,名曰東溪。中有大磧,懸流十餘丈,勢若驚湍電瀉。輿地紀勝:鄰水有二,大鄰水出鄰山頂上,西南流逕鄰水入巴縣界。小鄰水亦出山頂上,西南流一百五十里入鄰水。查舊志止載此條鄰水,而重修之志則於水利條另載鄰水河,蓋即太、小鄰水之分也。二水同出鄰山,而邑有三山兩漕,其流則一達北漕,一達南漕,此條係南漕也。歷興仁塲西至王家塲三十里,萬峯山坎下石牛口有小河,其水北流四十里,旋轉至響水灘,仍入興仁塲。又歷八耳、水磨、平灘及豐禾塲、長灘、熊家灘,以迄於河尾青煙洞,交長壽界,入巴縣犁牛灘。河行至桶井,與自腰灘及秤沱口而下之河水合流入大江。其豐禾塲上下河身廣闊,可容舟楫,祗熊家灘有石梁橫亙,商賈議欲開鑿,未果。

青煙洞,治南一百里,鄰水之委也。懸流數十丈,水簾其門,噴霧飛騰,瀑布之聲,聞於數里。

鄰水河,發源於鄰山,北來三十里,合龍井壩河,迤入縣城,自郭而去,至西南泝流五十里,轉至縣東,與芭蕉河合。按方輿紀要:龍穴在治東,源出大竹縣界金盤山,至大洪溪合於鄰水。《通志》:仙門水在大竹縣南,源出金盤山龍穴,流爲大洪溪,入鄰水界。是此條係達於北漕者也。

芭蕉河,治南二十里。發源於雲霧山,流經柑子舖六十里至長灘渡,東流三十里合鄰水河,又一百里通臭水河,下至理民府江口,又與鄰水東河合流入大江。按此二河歷合流水罈子壩,迄於腰灘河。

腰灘河,有塲,治西南一百里,即鄰水河之委也。下流二十里,入巴縣費家沱、包家筌及筌沱等河,以達於太洪江。邑中之河,惟此可通舟楫。由太洪江入岷江,廣貨及官鹽於是運入穀米,食貨亦於是運出。塲距青煙洞數里,若青煙洞十之河能通舟楫,則由陸路運貨至此,亦不甚喫力〔增輯〕

秤沱口,與巴縣、長壽交界,下流二十里入巴縣輥子灘、桶井,至太洪江。

渠江,在治北。自廣安州流入境,經縣西合諸山溪水南流入合州界〔《方輿紀要》〕

大灘,治東二十里。水深岸闊,魚鱉充牣,亦名官潭。歲時祭用,鱻尾咸取給焉。

白龍灘,治東四十里。水險流急,有白石橫江,狀若伏龍,春夏間水動石磯,尤令人動心駭目。

老龍洞,治東六十里。山巔之旁,峭壁生成,裂開一洞,高二三丈,闊丈餘。相傅昔大旱時,有僧人入洞取水,雷雨即大作。向因洞甚幽邃,無人敢入。重修云:近有膽勇之士,篝火備糧,往探其底。約行數十丈,忽結小口,僅可容身,傴僂而入,仍闊如前。舉火燭之,兩壁花磚石几,渾如雕鏤。又清水一池,瑩可以鑑,方圓數仞,號曰龍堂。旁有石柱兩楹,圍可數尺,望之晶瑩朗澈,宛然貝闕螭宮,真非凡境。洞口塑有龍神像,每歲夏月,相連州縣居民祈年禱雨,絡繹不絕,今已成報賽之地。

筆架溪,在老君山麓之東。發源於傅家溝,至此有筆架石二,又有珠盒石一,石船二、磨盤石一,皆居水中。水之涯有石馬、書箱形石各一,皆宛肖。岸上有石牛,約長二丈餘,高五六尺,依於田畔,如側臥然。相傳夜食田禾,居人鑿其蹄乃伏。接連數武有橋,今圮。〔增輯〕

水磨灘,治東七十里。水聲遠徹,可卜晴雨。

石船灘,一名灣,治東八十里,在寶穀山下,溪中有石如船。《諺》云:石船載寶穀,以山之石隙曾出穀供僧也。

仙人跡,在石船灣上游不半里,河干石頭上有大人足跡二隻,其一長二尺,寬六七寸許,風兩不磨。里人遇小兒有災,輒寄帖於上,以祈保全,曰仙人跡。

石牛口,治東七十里黑潭溝。灘口有巨石,皎潔可愛,伏臥若牛,故名。又溝水澄明,其色如靛,停蓄於茲,故名黑潭。

鴛鴦池,治東七十里,方圓數十丈,時有鴛鴦棲止其中。

絲綸池,治東南八十里。

關門石,在治南四里。兩岸夾谷,犬牙交錯,治前水口也。中有兩石,壁立如門,下有土洲,狀若魚形。每鄉會年,觀水撲其首尾,可决登第先後。

龍潭,治南與龍虎山相近,上有龍潭峽,四山連夾,潭居其下〔《方輿紀要》〕

龍洞,治南七十里。溪中石灘數丈,下有塘,寬約三四丈,深六七丈,漁人腰纏而入,探其底止。其形如鼎,口狹腹拓,橫空數十丈,微風鼓盪,水石相激,則聲如金鼓齊鳴,可聞里許。土人呼爲龍洞,以其聲聞,疑有怪物〔重修增輯〕

醴泉池,在打鼓山之西一里許。於石嶺山渥洼一池,方廣二丈許,深四丈許,往來行人浴沭其中。里人恐致陷溺,以土填之,則牛即瘟疫。或云地形似牛,此牛眼也。上刻有醴泉二字。

白水洞,治西南五十里。兩山排列,中凹一池,水從谷口飛流直下,約高數十丈,形如白練,遠近皆見。重修志云此池一名百齡池,寬闊似金盤而深只丈餘,中多水族,居人常取利焉。

跳魚洞,治西南六十里。水勢奔騰,魚不能上。春時有大魚至此,乘霧直上,秋後乃止。

太公石,懸巖之下,一石盤中,一石不上,一石帽大十圍,高二丈,面向跳魚洞,宛似人形。俗謂魚之躍,以石之靈致之也。

漂水洞,治西三十里。懸巖十餘丈,水從石竇瀉出,其勢飛騰如瀑布。

綠水洞,形如陶屋,泉水瀉出,即成溪澗,繞城曲折,南流入於西河。

白馬洞,治西十里。相傳有白馬出洞害人,後一法師鎮塞之,乃息。

石牛灘,治東北四十里。灘有石形如牛,相傳夜牧岸上,人折其足。老君山亦有石牛,夜食禾苖,人傷其背。

瀠灘,治東北五十里,與大竹接壤,波流瀠洄,水最深闊,當秋水澄澈之時,更覺瑩明可愛。

金盤池,治東北六十里。山嶺之半,陡凹一池,闊數丈,長十餘丈,深莫測其底。相傳與海通,居民常見異物,綠水瑩明,四時平凈,不盈不竭,魚躍鳬浮,漁獵者皆不敢近。

魚鱗灘,治南七十里,中洲高數丈,不消不長,相傳係墊江縣風水,昔有漁人在洲上炊爨,墊江城遂災。

大石鼓,治南八十里。其脈自西南蜿蜒而來,陡起一峯,四面無石,有巨石三自天而降,二石墜入魚子河,一石獨豎頂上,大十圍,高二丈,叩之聲大而遠,如擊鼓然。

關隘

彈丸小邑,原可合關隘於形勝。然形勝第渾舉其大勢,而關隘則切指其要害。防寇禦盜,譚地利者尚其時嚴保障乎?

石臼城,四達之衝,平地突起一山,高數十丈,周圍石壁如城,僅一道可陟。山頂中凹如臼,內有田產,地基甚厰,可容數百家。嘉慶初,賊入境時,四處無寨,遠近避亂皆寄居焉。三年冬,賊圍寨東,守陴者齊聲吆喝,震驚數里,賊畏而去。

中城寨,與墊江接壤,高八里許,懸崖峭壁,左右兩磵圍繞,只一徑可通,周圍七八里,有樹木田地,寺院可容數百家。寺中有池,四時不涸。崖畔遙望長墊、梁山諸邑,瞭如指掌。明末流寇之變,居民築砌固守,賊不敢犯。嘉慶教匪之亂,長墊、鄰竹民人復壘石樹柵,結茅棲止,保全數千家。

石老寨,治東八十里,當鄰竹之衝,懸崖如削,高十餘丈,前後兩關逼窄,後關兩石突立如人,俗呼之曰石老公、石老婆。明末避亂,相傳張鵬翮生此,後歸遂寧教匪之亂,扎住千餘家,賊望之畏不敢逼。

仰天窩,上通廣安,周圍懸崖峭壁,中一埡口可通人行。嘉慶二年,知縣楊爲龍設關立柵,練勇守禦,賊不敢入,惜運糧維艱耳〔重修〕

李子埡,西通合州岳池,地勢扼要,兩山壁立,一道中通。知縣楊爲龍設關防守,賊不敢犯。今基址猶存〔重修〕

蔣家塘,在縣西百里,因華銀山一帶,山勢險絕,路徑盤曲,易於藏奸。乾隆十七年,議設外委一員,帶兵盤詰,汛立四達之衢,亦要地也〔重修〕

太平鎮,縣東百里,山勢峭峻,道路崎嶇,商賈往來,贔屭而上,爲自鄰達墊門戶〔重修〕。按環邑皆山也。嘉慶初年,達匪不靖,大眾議於境上設三十六團,遍守關隘,似亦不爲無見。迨其後豕突狼奔,則往來邑境,如入無人之地。猶之江油一帶,後漢時鄧艾褁氈而縋,甚爲險絕,而教匪俱橫行無阻,其故何也?《孟子》云地利不如人和。當賊眾猖獗之時,而欲防之邊圉,其爲日也甚久,其爲道也綿長。千夫防之,必須數百人運糧;百夫防之,必須數十人運糧。其運糧之人夫又需工食,勢必難乎爲繼。故同役而不同心,徒勞而罔濟也。惟各就毗近處所結柵防堵,糧由自運,即以自給。賊來則守,賊去則耕。守則各思保家,力無不協;耕則各自餬口,力無不盡,稍有收成,即貯於寨。此堅壁清野之法,祇求自全,而賊由是殲,以無食而逃散也。然則人心既合,隨處皆成關隘,豈徒恃此數處與?

天華寨,治南六十里,舊名天王山,形勢險峻。嘉慶二年冬,朱總鎮勝賊於此,易名天華,里人築寨居之。

古蹟

天地之化,往過來續;帝王之制,時易事殊,故崇城麗譙,悼歎禾黍,華林梓澤[1],憑弔坵墟,以及高賢逸士,林壑是躭,鴻爪雪泥,書題攸寄,歷年既久,強半淪湮矣,然斷甓頽瓦間傳黃初之年,泐石摩崖時留泰始之字,好古者梯磴棧、披蒙葺,一搜得之不啻頷珠刖璧,摩挲而不忍去,蓋蹟以少而彌珍,事以往而增感也,望古遥集有同情爾〔增刪原論〕

古鄰州城,在今鄰山里(興仁塲地),遺址尚存〔舊志〕

鄰水故城,在治北,隋名岳池溪,宋名崑樓鎮,元名鄰水鎮

順慶府通判署,在今豐禾塲上街,禹王宮即舊址也〔增纂〕。按舊志所載古鄰州城及鄰水故城,皆有據矣。乃於城池條內又云縣城,一建於鄰山里,是謂與鄰州有兩城也,不知梁時祇係寄治也。一建於豐禾里,址基無攷,不知豐禾里係通判故署也。通判於乾隆初年,因與岳池縣交界之華銀山,林深崖互,時藏流匪,移於山左大溪口駐紥偵緝,佐貳閒曹無城,故移後無蹟。

鹽泉廢縣,在縣南,唐武德初置,屬鄰州,八年省入鄰山縣,見《方輿紀要》,今通志載入大竹縣〔增纂〕

白磁洞,一名石蓮洞,治北三十里,洞甚幽邃,莫窮所止,石孔如乳石,色如磁煙,雲常覆其上,中有泉,味甘而不竭,石比次如蓮,上刻佛像,極工緻,丹爐井竈宛然,洞外有石碑,萬曆三十七年知縣尹愉建石坊,額其上一曰「人間天上」,一曰「白磁洞天」,字畫清奇

靈寶山,治南五里,兩面絕壁如削,中有小河,上名洗腳溪,下合流關門石河,入磬灘河。乾隆年,知縣江有本、縣尉胡延璠於水石內修一卍字,春夏常聚飲,書其石曰「曲水流觴」,又曰「中流砥柱」。嘉慶間,郡守金齊賢阿、知縣吳秀良游飲,書「愛此山川佳」字。右有廟,廟左有響泉,水聲潺潺,晴雨尤甚。

臥龍坡,治南三十里。峭壁摩霄,高峰突兀,鳥道盤空,羣山拱揖。相傳漢丞相諸葛武侯嘗經此,山頂極高,頂畔有大石,高二丈,刻臥龍坡三字,不知誰書。康熙年間,知縣徐枝芳立武侯祠以祀之。道光元年,知縣吳秀良贈匾曰「靈蹟光昭」。

書巖,治西二十里。唐杜工部遊覽寓此,見石壁秀潤光華,因刻「書巖」二字於上,字畫清勁,洵屬名筆。明隆慶元年,南充進士任山東巡撫張鑑與縣尹吳乾亨往遊其地,愛谷中和風襲人,復顏其旁曰「陽春谷」,亦邑中名勝也。又名少陵巖,亦在此。

流盃池,距書巖二里。唐陳子昂於溪流淺瀨處鑿石爲池,縱橫丈許,波流委折,狀若廻文,時與賓客晏遊其間。明萬曆三十六年,知縣尹愉同邑人馮從龍、孔宏頤等臨池晏飲,因於池岸石壁上刻「流觴曲水」四字,又刻「茂林修竹」,字畫遒勁可愛,亦大觀也。

衮繡樓,治西六十里。宋嘉定間知縣趙彥礪爲制置使安丙立,遺址尚存。安丙見省志名宦。

雪菴,治南七十里。今名觀音寺。明遜國從亡臣御史葉希賢隱於此,建一塔。菴後有白龍洞,洞旁有皺眉柑,晚熟,味極甘美。菴前有松柏灘,即葉公投楚詞處。下有沙洲,鶴常集其上〔詳僑寓〕

魁字巖,治南五十里。懸崖絕壁上書「魁」字,縱橫丈餘,旁註嘉靖乙巳年進士孔宏頤書。字畫工勁,亦名筆也。

卍字河,治南五十里有小河,明舉人劉明節昆季八人於河畔建一亭,水石中修一「卍」字,每暇日邀友集宴,曲水流杯,以盡一日之歡。

龍鼻巖,治東九十里,古隣州後山石壁上刻「龍鼻」二字。石上有竇,雲霧時出入,人號爲雲根。山頂之高,有插天峭崿之勢,雲覆其上則雨,拂其下則晴,試之不爽。山右有石硯,高闊丈餘,池可盛水,雖旱不竭。旁有三山,若筆架形。貢生馮學濬往見,書法遒勁,旁小字不可辨,命人拭刷,始知爲「甲戌嘉定七年春,前南賓郡佐武謙書」〔考南賓郡即今忠州〕

蓬萊閣,治北半里,前明馮方伯別墅也。懸崖之半有石洞,深廣丈餘,顏曰蓬萊仙境。崖下廻廊飛閣,皆倚石爲之。他則水亭花塢,逐徑斜開,嘉木叢篁,繞崖倒拂,時極其勝。今多廢弛矣。然韋曲春回,猶足動騷人逸興。

龍門沱,治東七十里之灶門灘下,沱水囦深,非可丈記。前有沙洲,號沙魚沱。右石壁間刻有「龍門沱」三字,字畫蒼勁,未著時代姓名。

白鶴寺,在古鄰州二里許。昔廟貌宏厰,有大方丈居之,凡仕宦多遊於此。宋時趙學士題詩於壁〔紹興五年丙辰冬十二月戊申,趙德載赴官宕渠,入境小雨,肩輿中戲作一絕。見藝文。後修職郎奏差隣山縣尉高匪躬、從政郎奏差隣山縣令史彥時共立石碣。廟毀辱泥塗久矣。嘉慶中,包姓於田中得之,移入興仁市川主廟〕,永垂不朽。寺前有古柏一株,榦老蚴蟉,結蓋如鸛鶴形。相傳有二石獅夜出食人禾苖,僧於樹上燃燈照之,乃止。今故址蕩廢,猶稱燃燈照白鶴焉。

黃陵寺,宋寶慶間建。治南五十里,懸巖佛像甚多,高者長丈餘,鏤刻俱極莊嚴,土人傳爲魯班遺跡。

月亮坡,在黃陵寺坎上,一石大十圍,形如磨盤,中刻月字,筆法古勁,未書姓名。

天生礄,一在黃陵寺巖畔。天生一礄,似削而成,高七丈,長五丈,闊六尺。一在帝君廟巖畔,形勢相同,均可通車輿。天地間物必有偶,觀此益信。

龍虎石,治南九十里,在帝君廟。建於明季,嘉慶十年,里人沿其舊而更新之。側有二石相對,高二丈,闊丈餘,左龍有鱗,右虎有毛,宛如生像。

多來石,治南六十五里。高二丈餘,重三層,下小中大。相傳飛來之石,藏有金銀。天順初年,有二僧建廟無貲,虔來拜禮。忽出一白蛇,揮劍兩斷,係是白銀。一取頭修廟,曰獨吼寺;一取身修廟,曰多來寺。今鄉里嬰兒有災,拜之無恙。

聖水寺,治南六十五里。成化時創修。有龍鼻,四時水從鼻出,歲旱則無禱雨者。上以香薰,下以瓶盛其鼻,滴水則雨,否則無雨。右有風洞,吹無間斷。

鳳泉寺,治南八十里。傳聞昔大殿丹墀下有一土包,後人平之,有鳳凰一雙飛去,遂成一池。今有水出,不竭不溢。

劍井,治南一百二十里。相傳建文帝至杜景賢家,問:卿有書館否?杜引至其所,帝曰:此地甚佳。杜曰:惜少井耳。帝以劍指其石旁曰:此處可井。遂令人鑿之,果得泉。今存。

清風亭,在學堂溝劍井側,係杜景賢豎,時與建文帝及程濟、王友德、葉希賢等遊玩,古蹟猶存。

石鼓石棺,治東七十里,在大魚箭坎上,右鼓左棺,形像宛然。

神仙樹,治北觀音橋畔一枇芭樹,高數丈餘,夏榮冬枯,土人以發榮早遲十年豐歉不爽,因名。

水利

鄰邑山高水急,易涸易盈,無湖澤陂陀可謀塘堰。其平衍之處,縱然修築,水勢渙散,無由瀦蓄。即有接近山坡,而田塊甚少,所漑幾何,故無水利可紀。其尚可汲引者。

龍井壩河與鄰水河合,其間科坎高處,每歲春夏,土人自相築砌,引水漑田,廣狹不一。迨流至芭蕉河,則面闊岸高,難於堵截。間有低處,槪用桔橰引灌。

青林溝泉水,雖旱不涸,可引救數十石穀之田。又凡深山坳處,每有泉水浸潤,一遇亁旱,轉勝平陸,特沾漑有限耳。然乃亦有秋,莫非瓊漿玉液也〔增輯〕

雨臺山,因康熙年間術士甘法勝在此設臺求雨,立應而名。山不甚高,勢最紆徐,下注廣濟橋溪畔左麓有洞,泉水泌潏,自上而下,洞口微高於壤,圍之以泥,即若井然。遇大旱,溪井皆枯,此仍觱沸如故,毗連田畝,資灌漑焉。相傳設臺時,議於詰朝赴五里許彭姓井內取龍。是夜龍三次托夢於彭令,即赴井汲水一盂,藏於宅內,上用米篩蓋往。迨法勝至,見井無龍,強求乃得,率眾舁至臺上,即大雨,眾各散去。法勝乃頃入此山,而彭姓之井遂遇旱則亁矣〔增輯〕

建置志

城垣

王者疆里天下畛域既定,必有建置。有建置必先城垣。《易》云:以待暴客,《禮》云:城郭以爲固。苞桑攸係,社稷所憑也。鄰城西北傍山,惟東南臨水,故無池可鑿。今特列城垣於左:

邑置於梁,寄治鄰州

隋移於岳池溪

唐始移於今治

明成化二年,知縣于福削山砌石爲城,周圍凡四里,計七百二十丈,高一丈五尺

嘉靖四十年,知縣吳乾亨創修並建四門,名迎陽、永寧、鎮安、安慶,後圮

崇禎八年,知縣韓士俊重修完固

崇禎十七年,城郭衙署俱燬,人民逃散

國朝康熙元年,知縣李時亨始即其地,除榛莽,翦荊棘,招民住居

康熙九年,知縣周世澤重建四門

康熙十三年,吳三桂之變,土寇四起,復燬於兵

康熙二十四年,知縣蔣擢招集散亡,復修四門

康熙四十三年,知縣徐枝芳復加修整,改建四門,東曰發育、南曰通陽、西曰金馬、北曰星拱,後雖加補砌,仍多殘圮

乾隆二年,知縣潘閏秋,詳請修理,列入緩工,至三十年知縣彭雲際始興工重修,周圍五里,計七百二十四丈,高一丈七尺五寸,極其堅固,重建四門,東曰景陽、南文明,西北仍之

嘉慶二年,知縣楊爲龍增修城內銀鼎山炮臺周圍墻垣十餘丈,上建哨樓一座,曰視遠樓

嘉慶十八年,知縣吳秀良增修北炮臺一座,西炮臺一座,周圍各一丈二尺,中置鐵炮二尊,蓋城外玉屏山與此山對峙,下窺通城,勢難守禦,道光四年,議添建城垣圈入城內,未果

公署

雷封百里,待治於令。出莅有堂,退食有所。非徒壯觀瞻,正體統,將以盡忠補過,職思其居也。而教諭課士,把總練兵,亦必有攸芋屋宇,期稱厥職焉。

縣署

縣署,明成化初,知縣朱瑩創建大堂、住房各五楹。東爲庫樓,下分兩廊爲六房。左爲主簿署,右爲典史署。前建儀門,右監獄,左賓館,外樵樓。繼經知縣于福削山砌石,築周圍衙墻。明末流寇盡燬。至康熙二年,知縣李時亨即其地建茅屋數間莅事。二十四年,知縣蔣擢始修大堂三間,川堂一間,儀門三間,東西兩廊共九間。曰承發,古都吏;曰吏,古功曹;曰戶,曰工,曰倉,曰鹽,古戶曹;曰禮,古議曹;曰兵,古戎曹;曰刑,古决曹、賊曹也。樵樓一座。四十三年,知縣徐枝芳重修二堂三間,內宅五間,坐樓三間。後知縣邱鏞、潘閏秋等陸續興修,頗復舊制。程英銘則增修東書房六間。張宗文修凉亭三間,門房三間、堅白亭一所。袁鍾秀在儀門右修監獄六間,左修土地祠三間,樵樓外修申明亭一間。陳崇禮增修西書房右耳房三間。吳鼎增修西書房後正房出山一間。道光六年,陳之璵修東書房出山二間。七年,劉建區重修二堂。十二年,余紹元補修西書房後三間。

其周圍衙墻年久傾圮。乾隆十六年,知縣程英銘照舊制以石補砌,矻若城墉,今如故。

主薄故署

主薄故署,明在縣署左,官有李淮等,今廢。

典史署

典史署在縣署右。明成化初,知縣朱瑩始建,計大門三間,大堂三間,二堂、住宅各三間,書房、船房各三間。乾隆二年,典史趙世鴻重修。乾隆四十五年,典史胡延璠增修。乾隆五十四年,典史顏謹補修。嘉慶十二年,典史馬宣補修。道光元年,典史李鍏建修三堂內東西廂房各二間,右邊套房一間,抱廳一座,餘俱經培補。

教諭署

教諭署在縣中街銀鼎山之麓。明嘉靖五年,知縣蔡珀、教諭樊相典、訓導何鴻高創修。明末爲流寇所燬,地址亦被人佔去。至康熙四十五年,知縣徐枝芳仍即舊址重建。乾隆五十年,教諭游文濬增修頭門儀門各一座,明倫堂三間,仰止亭一所。補修住房五間,左右廂房各一間。至明倫堂左臥碑,係明洪武頒例禁十二條於天下鐫立。其不遵者以違制論。道光十四年,教諭吳𦴤敏見字跡糢糊,延工新鐫。

把總署

把總署歷係僦民屋以居。乾隆十七年,知縣程英銘始議於禹王廟左側官基修建。三十五年,把總馬天佑建修。五十三年,外委任朝相增修。嘉慶十一年,把總馮奠邦補修。計頭門一座,正房三間,左右耳房各一間。

營房

營房在北門外,煙堆三座,營房三間,哨樓一座。知縣吳秀良捐修。

僧會司、道會司、陰陽學、醫學

僧會司、道會司、陰陽學、醫學,皆無定所。

街道

《管子》云四民不可使雜處,雜處則言哤,其事亂。故郡邑之中,宜分別士庻,不令雜居,工伎屠沽,各有攸處也。鄰邑尚存古意〔增輯〕

東街、西街、南街、北街、上街〔多居人〕、中街〔皆闤闠〕、書院街〔多廟宇〕、東北街、後街〔多居人〕

市廛

國有都鄙,邑有村鎮,因鄉分里,因里分甲,設有鄉約保正,即《周禮》里宰比長遺制。周以下土爲之。漢有三老、嗇夫、游徼,主教化盜賊之事。蓋去民愈近,則言孝言慈,引導較易,或賢或莠,鑒察能周,此漢治所以近古也。近則視保正爲賤役,前強紳士爲之,經督學郭尚先奏免,復擇里之能者充當。至日中爲市,以有易無,噬嗑於斯,起訟亦於斯,聚盜亦於斯。在地方善於安輯,嚴於偵緝,則息訟弭盜,未嘗不在斯也。邑舊分四鄉,編戶一十六里。

東爲鄰山鄉,統鄰山、新民、石船、嘉會四里。

南爲隆安鄉,統隆安、永寧、善慶、德豐四里。

西爲懷遠鄉,統豐樂、豐禾、袁市、長壽四里。

北爲復興鄉,統復興、太安、荊山、會賢四里。

明兵燹之後,孑遺無幾。國初僅編二里,上曰鄰山,下曰石船。分五鄉,每鄉二甲。東北太安,與大竹界;東曰鄰山,與墊江界;南曰懷遠,與長壽界;西曰善慶,與巴縣界;北曰復興,與廣安界。

邑在前朝時,在城曰鄰水鎮,即今治。在鄉曰榮支、長樂、廉井、龍會、樂游、安二、太平、合祿,今則易爲場。

按通志將榮支八鎮附載關隘條內,並有凜圖鎮共九鎮,均以爲出九域志,其易名爲場,亦同

冷家渡,治東三十里

大坪場,治東五十里

柳塘場,治東六十里

石稻場,治東五十里

八耳灘,治東七十里

興仁場,治東八十里

石龍場,治東六十里

王家場,治東八十里

復盛場,東南八十里

板橋場,治南三十里

梁家場,治南五十里

袁市場,治南五十里

豐禾場,治南七十里

九龍場,治南九十里

龍橋場,治南六十里

雙河場,東南五十里

乾冬壩,西南六十里

九峯寺,西南七十里

腰灘場,西南九十里

牟家坪,治西三十里

合流水,治西五十里

罈子壩,治西八十里

高灘場,治西九十里

觀音橋,東北三十里

柑子舖,東北五十里,半屬大竹

龍安場,東北六十里

古家場,東北九十里

石子灘,治東七十里

大石橋,治南八十里

普興場,東北六十里

仁和場,治南九十里,半屬長壽

稱沱場,治西南乙百里,半屬長壽

菁崗場,治北三十里

金坪場,治東五十里

金埡場,治東四十里

普安場,治東北六十里

以上共三十六場

津梁

周禮司險,知山澤之阻而達其道路。蓋盈盈一水間,輿梁既成,民未病涉,亦王政之亟務也。昔薛惠宰彭城,其父薛宣至其邑,見橋路不修,知其不能。令諸葛治蜀,於橋梁無不繕治,而民不告勞,亦在任斯職者知所當務耳。至若招招舟子,載詠邛須,俾無迷津之歎,則渡船之設,誠義舉也〔增刪原論〕

發育橋,在城東門

星拱橋,在縣北門,舊碑刻「焦公橋」

迎陽橋,南門舊碑有「鄭公橋」三字

龍頭橋,東北五十里

平灘橋,東十五里在東五十里

長安橋,東十五里

鄧家橋,東四十里

達邦橋,東四十里

甘家橋,東五十里

李三橋,東六十里

劉九橋,東六十里

郭家橋,東六十里

廣濟橋,東六十里

倒石橋,東六十里;一在治南二里

馬家橋,東六十里

李家橋,東

靈寶橋,南五里靈寶山下流〔詳古蹟〕

永安橋,南十里

高溪橋,南五十里

踏泥橋,南五十里

長灘橋,南七十里

魚鱗灘橋,南六十里

紀郭灘橋,南六十里豐禾場,往來要津,長四十餘丈,傳係紀、郭二人所修,故名。

龍橋,西海寶山下,兩山對峙,中架一石如梁,可通人行,形類伏龍,故名。

御史橋,西十五里,明御史楊一儁建

熊家灘橋,南八十里

永清橋,西二十五里

鵝項頸橋,西三十里

高橋,西門五里;一在治南一百里九龍場側;一在治西五十里近合流渡

石溪橋,西六十里

梅子溪橋,西六十里

七孔溪橋,西一百一十里,屈嗚介、艾忠勳募修。橋三空洞,長十餘丈。鳴介書「善積所德懋亭」等字。

來鳳橋,北五里

觀音橋,東北三十里;一在城西二十里

廣濟橋,北十二里旁刻有「甘公兆也橋」五字

柑子舖橋,東北四十里

倒水橋,東北五十里

官渡,南三十里

永安渡,西二十五里,渡船一隻,知縣徐枝芳設

滑灘橋,治南一百里

長安渡,知縣徐枝芳設,乾隆四年,知縣潘閏秋僱夫濟渡,眾捐貲買田一分,改爲義渡。

捲洞橋,治東南一百一十里

白水橋,治南九十里

母豬灘橋,治東十五里

黎家橋,治東南一百二十里

馬鹿橋,治東南一百三十里,相傳橋落成時上有馬鹿足跡因名

擺灘橋,治東一百二十里

斗探橋,治南九十里,橋形似斗探

魚脊橋,治南一百里

洲泗灘橋,治南八十里

黃葛橋,治西七十里,舊有石橋,根從中穿插宛如削成

義地

掩骼垂於王制,澤枯頌自周文。誠以貧乏之家,他鄉之客,遇有死喪,買地無貲,往往籲求諸人而不得,遂致暴骨堪憐,魄難歸土。故義地之置,實仁人君子匍匐救之之深心,亦足助王道送死無憾之一端也。是所望於好義者。邑玉屏山左側及北門外,明時俱有義塚,其建置之人今已無攷,特將新置者開列於左:

一在城西關外梯子巖,係兩淮運司廖寅置。

一在城北半里,一在城北一里,係監生劉佳霖置。

義莊

睦族敬宗,虞廷首重;矜孤恤寡,王政先施。疏太傅不治生產,用給親鄰。范仲淹廣置義田,大賑貧乏,積而能散,此仁人君子之行也。鄰邑義舉,前無可攷,近來則惟兩淮廖都轉始置義莊,並添置紹庭義學及鄰山書院學田、紹綵宗祠,任恤之雅,足與疏、范二公匹休矣。有開必先,願後來有力之人,胥然而胥效之。

廣惠義莊凡數處,運司廖寅所置,每年得穀三百石,以二百石入宗祠,以贍同宗之八十以上者,肉二十觔,七十、六十者各有差。讀書之子弟,歲給修脯,府院試卷貲,其實貧苦者倍給之。入學補廩及鄉會試所給各有差。寡婦則三節,各有所給,子長能養者告止,其老而廢疾無依者,照寡婦例給。又喪事初斂及出殯,均有所給。以上規條,列於紹綵宗祠,其一百石入紹庭義學,另志於後。

按義莊曾經順慶府太守程家祥勘云積俸置莊,捐貲立學,竭讓水廉泉之潤,爲興仁廣育之鄉。恤嫠矜老,期無憾於宗支;養正訓蒙,立有基於庠序。凡茲義舉,實屬可風。即如詳立案,其產業坐落畝數、義館、義莊內,俱鐫立碑文,以垂久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