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阴沟水(卷二十三)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本篇导读

阴沟水是淮水下游北岸支流之一,又名濄水,或写成涡水,从蒗渠分出,往东南流,注入淮水。这条水道并不太大,但它流经不少历史名人的家乡。

经 阴沟水出河南阳武县蒗渠1,东南至沛,为濄水,又东南至下邳淮陵县,入于淮。

1 阴沟水:水道名,有小水的意思。

译文

阴沟水从河南郡阳武县的蒗渠流出,往东南流,到了沛县,称为濄水,又往东南流,到了下邳郡淮陵县,注入淮水。

阴沟水(濄水)源头

经 阴沟水出河南阳武县蒗渠。

注 阴沟首受大河于卷县故渎1,东南径卷县故城南,又东径蒙城北2。《史记》秦庄襄王元年,蒙骜击取成皋3、荥阳,初置三川郡。疑即骜所筑也,于事未详。故渎东分为二,世谓之阴沟水。

1 卷县:战国时魏国城邑,汉朝开国功臣周勃,先世为卷人,后迁居沛县。

2 蒙城:秦朝设县,在今安徽省北部,为古代兵家要地。

3 蒙骜:秦将,《战国策》作蒙傲,本齐人,迁秦,历仕秦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秦始皇四朝,战绩显赫,官至上卿。其子蒙武、其孙蒙恬都是秦国名将。

译文

阴沟水发源于河南郡阳武县的蒗渠。

阴沟源头在卷县承接了大河旧水道的河水,往东南流,经过卷县旧城的南面,又往东流,经过蒙城的北面。《史记》记述:秦庄襄王元年(前二四九),蒙骜攻占了成皋、荥阳,开始设置三川郡。蒙城可能是蒙骜当时所建,但事实不清楚。大河旧水道往东流,分为两条水道,民间称为阴沟水。

赏析与点评

阴沟水的源头从黄河分出,据说秦国东侵时,在水源附近修建了蒙城,至今河南省东部仍然有蒙城县。

封丘县

【】注 又东南径封丘县,绝济渎1,东南至大梁合蒗渠。梁沟既开,蒗渠故渎实兼阴沟、浚仪之称,故云出阳武矣。东南径大梁城北,左屈与梁沟合,俱东南流,同受鸿沟沙水之目。其川流之会左渎东导者,即汳水也,盖津源之变名矣。故《经》云『阴沟出蒗渠也』。

1 绝:切断。

译文

阴沟水又往东南流,经过封丘县,横穿切过济河水道,往东南流,到了大梁与蒗渠会合。梁沟开凿了之后,蒗渠的旧水道实际上兼有阴沟、浚仪两个名称,因此经文说“阴沟水出阳武”。阴沟水往东南流,经过大梁城的北面,向左转弯,与梁沟会合,一起往东南流,同样得到鸿沟、沙水的名称。那条往东流所会合的左方水道,就是汳水,这是水道源头的不同名称而已。所以《水经》说“阴沟发源于蒗渠”。

赏析与点评

战国时魏国开凿鸿沟,扰乱了济水、蒗渠一带的水道,而水道的名称因此混淆起来。

濄水源、诸袁旧墓

经 东南至沛为濄水1。

注 阴沟始乱蒗,终别于沙2,而濄水出焉。濄水受沙水于扶沟县。许慎又曰:『濄水首受淮阳扶沟县蒗渠。』不得至沛方为濄水也。《尔雅》曰:『濄为洵。』郭景纯曰:『大水泆为小水也。』吕忱曰:『洵,濄水也。』濄水径大扶城西城之东北,悉诸袁旧墓,碑宇倾低,羊、虎碎折,惟司徒滂3、蜀郡大守腾4、博平令光碑字,所存惟此,自余殆不可寻。

1 沛:秦县名,即今江苏省北部徐州市沛县。

2 别:分出。即从沙水分出濄水。

3 “悉诸”至“司徒滂”段:多位袁氏先人。《后汉书》记述:袁滂字公熙,陈郡扶乐人(今河南省太康市),袁璋之子,袁涣之父,官至司徒,为官持正不阿,受士大夫敬重。

4 蜀郡大守腾:大守即太守,汉朝一郡最高行政长官称为太守,至隋初废诸郡,以州辖县。蜀郡在今四川省成都市一带。

译文

往东南流至沛县,这条水道就是濄水。

阴沟水先流入蒗渠,之后又从沙水分出,再分出濄水。濄水在扶沟县承接沙水。许慎又说:“濄水开端承接来自淮阳郡扶沟县的蒗渠。”不应该流到沛县才称为濄水。《尔雅》说:“濄水就是洵水。”郭景纯说:“这是从大水分流出来的较小支水。”吕忱说:“洵水,就是濄水。”濄水流经大扶城西城的东北方,那里全是袁氏家族的旧墓,不少墓穴已塌陷了,墓碑倾斜、倒下,墓前的石羊、石虎破碎折断,只有司徒袁滂、蜀郡太守袁腾、博平县令袁光的墓碑,留下的就是这几块,其余已寻觅不到了。

赏析与点评

濄水最先经过的名人家乡,是东汉名臣袁滂的老家扶沟县。他是东汉灵帝时的司徒,在党争中保持中立。据《后汉书》记述,他为人“纯朴少私欲”,他的家族称为“陈郡袁氏”,与袁绍家族“汝南袁氏”没有关系。但到了南北朝时,两家袁氏后人却合成一家,以壮其政治、社会声势。

大棘、伍员(子胥)钓台

【】注 濄水又东南径阳夏县西1,又东径邈城北。城实中而西有隙郭2。濄水又东径大棘城南,故鄢之大棘乡也3。《春秋》宣公二年,宋华元与郑公子归生战于大棘,获华元4。《左传》曰:『华元杀羊食士5,不及其御6,将战,羊斟曰7:「畴昔之羊,子为政;8今日之事,我为政。」遂御入郑9,故见获焉。』后其地为楚庄所并。故圈称曰:『大棘,楚地。有楚太子建之坟10,及伍员钓台11,池沼具存。』濄水又东径安平县故城北,《陈留风俗传》曰:『大棘乡,故安平县也。士人敦蠢12,易以统御。』

1 阳夏县:汉县名,今河南省太康县,秦、汉称阳夏县,隋朝因境内有夏朝天子太康陵墓,改名太康。阳夏为东晋名臣太傅谢安及其族人谢石、谢玄、谢灵运、谢朓、谢道韫等人的祖籍,虽然世代居于南方,但仍称陈郡谢氏(即所谓郡望)。

2 隙:城外之地。郭:城外再建一圈城墙。

3 鄢:古县名。

4 获:俘获。

5 食(sì):分给食物。杀羊食士,即宰羊,把肉分给将士。

6 不及:没有分给。御:为主帅驾马车者。

7 羊斟:华元御者名。

8 畴昔:刚才。为政:指操纵、作主。

9 遂御入郑:把马车直接驶入郑人军阵之中,御者把主帅交给敌方。

10 楚太子建:楚平王之子,以伍奢、费无极为师傅。太子建喜欢伍奢,却讨厌费无极,费无极忌恨太子,在楚平王面前进谗,平王命太子建出守城父(在今安徽省亳州市),次年,费无极又诬陷太子建谋反。平王派人往城父拘拿太子,太子与伍奢的次子伍员出奔,逃往郑国。伍奢和长子伍尚都被处死。太子建在郑国,不顾伍员的规劝,谋划夺取郑国政权,事败被杀,伍员带着太子建的儿子熊胜继续出奔,逃往南方的吴国。

11 伍员:即伍子胥。

12 蠢:行动缓慢。

译文

濄水又往东南流,经过阳夏县的西面,又往东流,经过邈城的北面。邈城城墙坚固,西面有外城。濄水又往东流,经过大棘城的南面,这是从前鄢县的大棘乡。《春秋》记述:“宣公二年(前六〇七),宋国大夫华元与郑国公子归生在大棘会战,归生俘虏了华元。”《左传》说:“华元在出战前宰羊给士兵吃,却没有把肉分给为他驾马车的御者,将要开战,御者羊斟说:‘刚才分羊肉,由你作主;现在的行动,由我作主。’于是驾驶马车闯入郑国军阵中,华元因此被俘虏。”这地方后来被楚庄王所兼并。因此圈称说:“大棘,是楚地。有楚太子建的坟墓和伍员的钓台,池沼都存在。”濄水又往东流,经过安平县旧城的北面,《陈留风俗传》说:“大棘乡,就是从前的安平县。当地士民敦厚朴实,很容易统治。”

赏析与点评

濄水流经的大棘,曾经是古战场,春秋时宋国大夫华元因为曾经薄待替他驾车的车夫,车夫在战争中报复,把马车驶入敌阵。故事提醒掌握权势者,要善待身边的人。

鹿邑

【】注 濄水又东径鹿邑城北1,世谓之虎乡城,非也,《春秋》之鸣鹿矣。杜预曰『陈国武平西南,有鹿邑亭』是也。城南十里,有《晋中散大夫胡均碑》2,元康八年立。濄水之北,有《汉温令许续碑》。续字嗣公,陈国人也,举贤良,拜议郎,迁温令。延熹中立。濄水又东径武平县故城北。城之西南七里许,有《汉尚书虞诩碑》3,碑题云:『虞君之碑』,『讳诩,字定安,虞仲之后。为朝歌令、武都大守』。文字多缺,不复可寻。按范晔《(后)汉书》:『诩字升卿,陈国武平人,祖为县狱吏,治存宽恕,尝曰:「于公为里门4,子为丞相,吾虽不及于公,子孙不必不为九卿。」故字诩曰升卿,定安盖其幼字也。』魏武王初封于此5,终以武平华夏矣。

1 鹿邑:今河南省东部县名,在河南、安徽两省交界,古称鸣鹿、真源、苦县、谷阳、仙源,相传是道家、道教始创人老子李耳的家乡。

2 晋中散大夫:西汉时为宫廷侍从官职位,隶属九卿之一的光禄勋,秩六百石。无固定员额,也无固定职事,有时承担传达圣旨的任务。东汉用作大臣的加官,只有秩禄没有职务。

3 虞诩:东汉名臣,汉安帝时,为朝歌(在今河南省汤阴县西南)县令,后来迁任武都郡(在今甘肃省南部)太守,平定羌人之乱。汉顺帝时,任司隶校尉,弹劾罢黜宦官中常侍张防。因触犯权贵,曾经九次遭到斥责,三次遭受刑罚。后来官至尚书令。

4 于公:西汉丞相于定国之父。于定国出身低微,其父为狱吏。里门:即闾。古制,聚族里居,比户相连,里中有门,称为“里门”。二十五家为一里门。此处为管理里门的小吏。

5 魏武王:指曹操。曹操第一个爵位是武平侯。

译文

濄水又往东流,经过鹿邑城的北面,民间称为虎乡城,这不正确,这是《春秋》提及的鸣鹿。杜预说“陈国武平的西南面,有鹿邑亭”,就是这里。城南十里,有《晋中散大夫胡均碑》,元康八年(晋惠帝·二九八)竖立。濄水的北岸,有《汉温令许续碑》。许续别字嗣公,陈国人,取得举贤良资格,官拜议郎,迁任温县县令。碑是延熹年间(汉桓帝·一五八至一六七)竖立。濄水又往东流,经过武平县故城的北面。距离武平县城西南方七里左右,有《汉尚书虞诩碑》,碑上题字是:“虞君之碑”,“名诩,别字定安,是虞仲的后裔。曾经任职朝歌县令、武都郡太守”。碑上的文字缺损不全,已无法看清楚。查阅范晔《(后)汉书》的记述说:“虞诩别字升卿,陈国武平县人,祖父是县府的狱吏,以宽厚的恕道管治囚犯,曾说:‘于公是里巷的守门人,儿子成为丞相,我虽然比不上于公,但我的子孙不一定不会成为九卿。’于是把虞诩的别字改为升卿,定安大概是他幼时的别字。”魏武王曹操最初的封邑就在这地方,他最终以武力平定华夏。

赏析与点评

濄水流经不少古代名人家乡,名人的家族为先人立碑纪念,《水经注》记录了大量碑刻。

老子庙

【】注 濄水又北径老子庙东,庙前有二碑,在南门外。汉桓帝遣中官管霸祠老子1,命陈相边韶撰文2。碑北有双石阙3,甚整顿。石阙南侧,魏文帝黄初三年,经谯所勒4;阙北东侧,有孔子庙,庙前有一碑,西面,是陈相鲁国孔畴建和三年立;北则老君庙,庙东院中,有九井焉。又北,濄水之侧,又有李母庙。庙在老子庙北,庙前有李母冢,冢东有碑,是永兴元年谯令长沙王阜所立。碑云:『老子生于曲、濄间。』

濄水又屈东,径相县故城南。其城卑小实中。边韶《老子碑》文云:『老子,楚相县人也。』相县虚荒,今属苦5,故城犹存,在赖乡之东。濄水处其阳,疑即此城也,自是无郭以应之。濄水又东,径谯县故城北。《春秋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楚成得臣帅师伐陈6,遂取谯,城顿而还是也。王莽之延成亭也。魏立谯郡,沇州治7。

1 中官:指宫中宦官。管霸:人名。

2 陈相:东汉时,陈为王国,行政长官称国相。

3 阙:左右对立的门楼,中间为通道缺口,因此称为阙。

4 “魏文帝”两句:魏文帝曹丕去往家乡谯(qiáo)县,路过此地,为老子立碑。谯,春秋时为陈国焦邑,为楚所并,设置谯县,秦属砀(dàng)郡,汉朝改属沛郡。曹操分沛郡设置谯郡。今安徽省北部亳州市。

5 苦:苦县,《晋书·地理志》云:“苦东有赖乡祠,老子所生地。”

6 得臣:楚成王时令尹(宰相),成氏,名得臣,字子玉。领兵伐宋,晋文公救宋,与楚成得臣决战于城濮。

7 沇州:即兖州。

译文

濄水又往北流,经过老子庙的东面,庙前有两块石碑,竖立在南门之外。汉桓帝派遣宦官管霸前来祭祀老子,命令陈国丞相(王国的行政长官)边韶撰写碑文。碑的北面,有一对石阙,建造得非常端正庄重。石阙南侧的文字,是魏文帝黄初三年(二二二),文帝经过谯郡时刻上的;石阙北面的东侧,有孔子庙,庙前有一块石碑,面向西,是陈相鲁国人孔畴在建和三年(一四九)竖立;北面就是老君庙,庙东的院子中,有九口水井。又往北流,濄水的旁边,又有李母庙。庙在老子庙的北面,庙前有李母的墓冢,冢的东面有石碑,是永兴元年(一五三)谯县令长沙人王阜所竖立。碑文说:“老子生在曲水、濄水之间。”

濄水又向东转弯,经过相县故城的南面。相县城虽然很小但非常坚固。边韶的《老子碑》中说:“老子是楚国的相县人。”相县空虚荒凉,现隶属苦县,旧城还在,位于赖乡的东面。濄水从南面流过,碑文说的可能就是这座城,但已经没有可以对应的城郭了。濄水又往东流,经过谯县故城的北面。《春秋左传》记载,僖公二十二年(前六三八),楚国的成得臣率领大军攻打陈国,攻取了谯地,在顿筑城之后退兵。王莽时改名延成亭。魏朝设立谯郡,是沇(兖)州的治所。

赏析与点评

濄水流经的另一处名人家乡是当时的相县,这是春秋战国时的思想家老子的老家,老子的时代称为苦县。这地方原本是春秋时陈国属邑,陈国被楚国所灭,苦县变成楚邑,老子也成为楚人。秦灭楚之后,苦县改称相县,隶属泗水郡,汉朝泗水郡改称沛郡。因此汉朝人的说法,老子是沛郡相县人。东汉末,曹操当权时,从沛郡分设谯郡,相县隶属谯郡。时至今日,老子的家乡位于安徽省亳州市与河南省永城市交界,实际位置何在,两省仍争论不休。

曹嵩冢、曹氏族人墓冢

【】注 沙水自南枝分,北径谯城西,而北注濄。濄水四周城侧,城南有曹嵩冢1,冢北有碑,碑北有庙堂,余基尚存,柱础仍在。庙北有二石阙双峙,高一丈六尺,榱栌及柱,皆雕镂云矩,上罦罳已碎2。阙北有圭碑,题云:《汉故中常侍长乐太仆特进费亭侯曹君之碑》3,延熹三年立。碑阴又刊诏策,二碑文同。夹碑东西列对两石马,高八尺五寸,石作粗拙,不匹光武隧道所表象马也。有腾兄冢,冢东有碑,题云:《汉故颍川太守曹君墓》,延熹九年卒,而不刊树碑岁月;坟北有其元子炽冢4,冢东有碑,题云:《汉故长水校尉曹君之碑》,历大中大夫、司马长史、侍中,迁长水,年三十九卒,熹平六年造。炽弟胤冢,冢东有碑,题云:《汉谒者曹君之碑》,熹平六年立。

1 曹嵩:东汉顺帝时大宦官曹腾的养子,身世不详,有人称原本是夏侯氏之子。后出钱一亿买得太尉官职。汉献帝时,战乱频繁,曹嵩往徐州避乱,遭徐州牧陶谦手下张闿杀害。曹嵩长子就是名震千古的曹操。其后曹操以为父报仇为名出兵攻打陶谦,并且在徐州屠城。曹魏建立后,追谥曹嵩为太皇帝,故也称魏太帝。一九七三年,考古学家整理曹嵩墓,出土一袭银缕玉衣。

2 罦罳(fú si):屏障,指设在屋檐下防鸟雀的网,又指设在宫门外或城角的屏风,上有孔,形状似网,用于守望和防卫。

3 中常侍:汉代宦官高级职位,为宫廷宦官首领。长乐太仆:汉代皇太后居所为长乐宫,自有一套宫廷官署,与皇帝的未央宫相仿。长乐太仆掌管皇太后的仪仗车马。

4 元子:即长子。

译文

沙水从南面分枝流,往北经过谯城的西面,往北流注入濄水。濄水围绕谯城四周流过,城南有曹嵩的墓冢,冢的北面有石碑,碑北有庙堂,残余的基址还在,柱础仍残存。庙北有两座石阙,对峙而立,高一丈六尺,顶橼斗栱以及立柱,都雕刻了云矩纹饰,上面的围屏已经破碎。石阙的北面有一块圭形石碑,碑上题字:《汉故中常侍长乐太仆特进费亭侯曹君之碑》,延熹三年(一六〇)竖立。碑的背面又刻有诏书,两块碑文相同。碑的两旁有两尊石马,东西向互相对立,高八尺五寸(两米五到三米间),石刻工艺粗拙,比不上汉光武帝墓前隧道所排列的石象和石马。附近有曹腾兄长的墓冢,冢东有石碑,题字称:《汉故颍川太守曹君墓》,延熹九年(一六六)逝世,但没有记下立碑年月;坟丘的北面有他的长子曹炽墓冢,冢东有石碑,题字称:《汉故长水校尉曹君之碑》,他历任大中大夫、司马长史、侍中,迁任长水校尉,三十九岁逝世,熹平六年(一七七)竖碑。又有曹炽的弟弟曹胤的墓冢,冢的东面有石碑,题字称:《汉谒者曹君之碑》,熹平六年竖立。

赏析与点评

濄水流经的历史名人家乡,还有谯县,这是名震千古的曹操的老家。古代的谯县,即今日安徽省北部的亳州市,《水经注》记述了多个曹氏族人的墓冢和碑刻。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亳州附近出土了曹操父亲曹嵩等人的墓葬,为曹氏家族的背景,提供了实物的线索。

谯城曹太祖旧宅

【】注 城东有曹太祖旧宅,所在负郭对廛1,侧隍临水。《魏书》曰:『太祖作议郎2,告疾归乡里,筑室城外,春、夏习读书传,秋、冬射猎,以自娱乐。文帝以汉中平四年生于此3,上有青云如车盖,终日乃解。』即是处也。后文帝以延康元年幸谯,大飨父老,立坛于故宅,坛前树碑,碑题云《大飨之碑》。碑之东北,濄水南,有谯定王司马士会冢4。冢前有碑,晋永嘉三年立。碑南二百许步,有两石柱,高丈余,半下为束竹交文,作制极工。石榜云:『晋故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扬州江州诸军事、安东大将军、谯定王河内温司马公墓之神道。』

1 负郭:即背靠城墙。廛(chán):市廛,集市。

2 太祖:曹操。

3 文帝:曹丕。

4 “谯定王”句:谯定王司马随,字士会,西晋宗室,司马懿第六弟司马防之曾孙,封谯王,谥号为定。

译文

谯城东面有曹太祖(曹操)的故居,故居的位置背靠城墙,面向市街,旁倚城隍,前临水道。《魏书》说:“太祖任职议郎,因病告假回乡,在城外建屋,春、夏研读经籍史书,秋、冬射猎锻练武艺,自得其乐。文帝曹丕于汉中平四年(一八七)在这里出生,当时天上有一片车盖形状的青云罩在屋上,一整天后才散去。”就在这地方。后来文帝在延康元年(二二〇)驾幸谯郡,摆了盛大的筵席宴请父老,在故居设立祭坛,坛前竖立石碑,碑上题字称《大飨之碑》。碑的东北面,在濄水的南面,有谯定王司马士会的墓冢。冢前有石碑,晋永嘉三年(三〇九)竖立。碑的南面二百多步,有两根石柱,一丈多高,下半部有竹枝互相交叉的花纹,工艺非常精巧。石碑的文字说:“晋故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扬州江州诸军事、安东大将军、谯定王河内温司马公墓之神道。”

赏析与点评

谯县附近,有不少曹操早年活动的历史遗址,也有不少曹魏皇室的纪念建筑。

城父县、龙亢县

【】注 濄水又东南,径城父县故城北1,沙水枝分注之。水上承沙水于思善县,世谓之章水,故有章头之名也。东北流径城父县故城西,侧城东北流,入于濄。濄水又东径下城父北。《郡国志》曰『山桑县有下城父聚』者也2。濄水又屈径其聚东郎山西,又东南屈,径郎山南,山东有垂惠聚,世谓之礼城。袁山松《郡国志》曰『山桑县有垂惠聚』3,即此城也。濄水又东南径濄阳城北。临侧濄水,魏太和中,为濄州治4,以盖表为刺史5,后罢州立郡,衿带遏戍。濄水又东南径龙亢县故城南6,汉建武十三年,世祖封傅昌为侯国。故语曰『沛国龙亢至山桑』者也。濄水又屈而南流,出石梁,梁石崩褫7,夹岸积石高二丈,水历其间。又东南流,径荆山北,而东流注也。

1 城父县: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城父镇,春秋时陈国之地。战国时,韩国首都新郑以南,另有一城父,在今河南省宝丰县东。

2 山桑县:今安徽省蒙城县檀城镇。汉光武帝封功臣王常为山桑侯,传二世,国除为县。

3 袁山松:一作袁崧,东晋学者,出自名门世族陈郡阳夏袁氏,曾任吴郡太守,五斗米道首领孙恩起兵作乱,山松被杀于沪渎(今上海黄浦江下游)。袁山松所著《后汉书》百篇,曾被公认为不朽之作,其后被范晔《后汉书》取代。上海袁氏奉其为先祖。

4 州治:即豫州治所,州刺史驻节办公之地。刺史,汉官,汉武帝时设置,最初为皇帝使者,奉诏监察指定郡国(国即王国)官吏及地方豪强,以六条问事,无固定治所,监察范围称为州(监察首都长安、东都洛阳周围诸郡者称为司隶校尉,权力较大),西汉有十三州部。至东汉,州刺史逐渐有固定治所,并有权指导地方政务,州演变为地方行政区,东汉黄巾之乱后,部分州刺史改为州牧,拥有地方军政实权。

5 盖表:人名,姓盖名表。

6 龙亢县:汉朝龙亢县隶属沛郡。据《三国志》记述,曹操派堂弟曹洪到南方募兵,曹洪在庐江(今安徽省中部)募得上等甲士千余人,又东到丹杨(今安徽宣城县)募得数千人,与曹操会师龙亢。魏晋时,沛郡龙亢桓氏是名门大姓,东晋权臣桓温、桓玄父子,祖籍龙亢。

7 梁石:指山梁上的岩石。褫(chi):剥落。梁石崩褫,即山崩。《水经注》记录了这次山崩。

译文

濄水又往东南流,经过城父县故城的北面,沙水的一条分支注入。这条支水上游在思善县承接沙水,民间称为章水,因此称为章头。章水往东北流,经过城父县旧城的西面,靠着城边往东北流,注入濄水。濄水又往东流,经过下城父的北面。《郡国志》说:“山桑县有村庄名下城父聚。”濄水又转弯,经过这村庄以东的郎山西面,又往东南转弯,经过郎山的南面,郎山的东面有村庄名垂惠聚,民间称为礼城。袁山松《郡国志》说“山桑县有村庄名垂惠聚”’就是这座城。濄水又往东南流,经过濄阳城的北面。城紧靠着濄水,魏太和年间(魏明帝·二二七至二三二),是濄州的治所,任命盖表为刺史,后废州设郡,依水设险防守。濄水又往东南流,经过龙亢县旧城南面,汉朝建武十三年(三七),世祖光武帝分封傅昌,立龙亢为侯国,因此俗语说:“沛国龙亢至山桑。”濄水又转弯往南流,穿过石桥,石桥已塌毁,两岸堆积了二丈高的石头,水在石头之间流过。濄水又往东南流,经过荆山的北面,向东面流注。

赏析与点评

濄水的下游称为沙水,流经一连串古城,例如城父、山桑、濄阳、龙亢。

北肥水、山桑县

经 又东南至下邳淮陵县1,入于淮。

注 濄水又东,左合北肥水。北肥水出山桑县西北泽薮,东南流,左右翼佩数源,异出同归,盖微脉涓注耳。东南流,径山桑邑南,俗谓之北平城。昔文钦之封山桑侯2,疑食邑于此。城东南有一碑,碑文悉破,无验,惟碑背故吏姓名尚存,熹平元年义士门生沛国萧刘定兴立。北肥水又东径山桑县故城南,俗谓之都亭,非也。今城内东侧,犹有山亭桀立3,陵阜高峻,非洪台所拟。《十三州志》所谓『山生于邑,其亭有桑,因以氏县』者也4。郭城东有《文穆冢碑》,三世二千石5,穆郡户曹史,征试博士、太常丞6,以明气候,擢拜侍中、右中郎将,迁九江、彭城、陈留三郡,光和中卒。故吏涿郡太守彭城吕虔等立。

1 下邳(pi):战国时齐邑,秦时隶属郯(tán)郡,张良在博浪沙刺杀秦始皇失败后,《史记》说:“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在下邳圯上(圯,即桥,音yí)遇一老者,发生流传千古的取履故事。汉朝改郯郡为东海郡,东汉明帝设置下邳国,封皇子刘衍为下邳王。下邳故城即今江苏省睢宁县古邳镇。淮陵县:应是睢陵县之误。淮陵、睢陵同为东汉下邳国属县,据谭其骧教授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淮陵县在淮河以南,今安徽省明光市;睢陵县在泗水与淮河会合处。

2 文钦:三国时曹魏大将,曹操同乡,官至前将军,扬州刺史,封山桑侯。

3 桀立:高耸屹立。

4 氏:命名。

5 三世二千石(dàn):汉朝九卿、郡太守(国相)等高级官员俸禄为每年二千石米粮,因此“二千石”意思是高官。

6 太常丞:太常,汉九卿之一,秦名奉常。负责国家典礼、宗庙礼仪,皇帝亲临祭祀时,太常为副,事重职尊,位列于诸卿之首。太常丞是太常卿的副手。

译文

又往东南流,至下邳郡淮陵县,注入淮水。

濄水又往东流,左方会合北肥水。北肥水发源于山桑县西北方的沼泽,往东南流,左右两方有几条小水道分别注入,都是微不知名的涓涓细流,源头不同但最终同归一水。北肥水往东南流,经过山桑邑的南面,俗称北平城。从前文钦封为山桑侯,食邑可能就是这里。城的东南面有一块石碑,碑文都已损坏,无法辨认了,但碑背刻着的故吏(旧属吏)姓名还存在,看得出是熹平元年(一七二)义士门生沛国萧县人刘定兴所立。北肥水又往东流,经过山桑县旧城的南面,民间称为都亭,不正确。现今城内的东边,山岗上仍然有一座高高屹立的亭子,山岗陡峻,非一般的大台可以比得上。《十三州志》所说的:“城中有山,山上有亭,亭旁有桑树,县因此得名。”外城的东面有《文穆冢碑》,文穆的先人,三世担任过二千石等级的高官,文穆起初是本郡的户曹史,选拔进京试用为太学博士、太常丞,因懂得气候变化的规律,升迁为侍中、右中郎将,迁任九江、彭城、陈留三郡太守,光和年间(一七八至一八四)逝世。石碑由故吏涿郡太守彭城人吕虔等竖立。

赏析与点评

沙水的终点是淮水,沙水注入海水之前,收纳了北肥水,北肥水流经山桑邑,山桑邑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水经注》记述比较详细。

瑕陂

【】注 北肥水又东,积而为陂,谓之瑕陂。陂水又东南径瑕城南。《春秋左传》成公十六年,楚师还及瑕,即此城也。故京相璠曰:『瑕,楚地。』北肥水又东南径向县故城南。《地理志》曰:『故向国也。』《世本》曰:『许、州、向、申1,姜姓也,炎帝后。』京相璠曰:『向,沛国县,今并属谯国龙亢也2。』杜预曰:『龙亢县东有向城,汉世祖建武十三年,更封富波侯王霸为侯国,即此城也。俗谓之圆城。』非。又东南径义成南,世谓之楮城,非。又东入于濄,濄水又东注淮,《经》言『下邳淮陵入淮』,误矣3。

1 “许、州”句:以上数国都是炎帝神农氏后裔,姜姓。

2 “向”三句:向县隶属于沛国。秦时设置泗水郡(考古出土有多枚“四川太守”等秦封泥及存世“四川轻车”印章,据此应名为四川郡,因篆书字形相似而误。)汉初改为沛郡,东汉为王国,改称沛国。曹操分沛国设置谯郡,后为王国,称为谯国。

3 “又东南”至“误矣”段:汉、晋淮陵县在淮水以南,不在濄水或泗水入淮处。

译文

北肥水又往东流,积水为陂池,称为瑕陂。陂水又往东南流,经过瑕城的南面。《春秋左传》记载:成公十六年(前五七五),楚军回师途中经过瑕地,就是这城。因此京相璠说:“瑕,是楚国的地方。”北肥水又往东南流,经过向县旧城的南面。《地理志》说:“这是从前的向国。”《世本》说:“许、州、向、申,都是姜姓的封国,是炎帝的后裔。”京相璠说:“向,是沛国的属县,现在已合并于谯国的龙亢县了。”杜预说:“龙亢县的东面有向城,汉世祖光武帝建武十三年(三七),改封富波侯王霸为向侯,他的封国就是这座城,俗称圆城。”不对。北肥水又往东南流,过义成的南面,民间称为楮城,不对。又往东流,注入濄水,濄水又往东流,注入淮水,《水经》说“在下邳郡淮陵县注入淮水”,弄错了。

赏析与点评

瑕陂是北肥水与濄水之间的古代湖泊,湖泊的周围曾经有多个古代小国,但春秋战国时一一被强国兼并。瑕陂附近的水道可能有变迁,所以《水经》经文与郦道元时代的实况有异,郦道元认为《经》文错了。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