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侯张良者,[1]其先韩人也。[2]大父开地,[3]相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4]父平,相釐王、悼惠王。[5]悼惠王二十三年,[6]平卒。卒二十岁,[7]秦灭韩。良年少,未宦事韩。[8]韩破,良家僮三百人,[9]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10]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11]良尝学礼淮阳,[12]东见仓海君,[13]得力士,[14]为铁椎重百二十斤。[15]秦皇帝东游,[16]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17]误中副车。[18]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19]求贼甚急,[20]为张良故也。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21]
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22]有一老父,[23]衣褐,[24]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25]顾谓良曰:[26]“孺子!下取履!”[27]良鄂然,[28]欲殴之。[29]为其老,彊忍,下取履。父曰:“履我!”[30]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31]父以足受,[32]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33]父去里所,[34]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35]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36]去,[37]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38]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39]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40]后十年,兴。[41]十三年,[42]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43]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44]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45]居下邳,为任侠。[46]项伯常杀人,从良匿。[47]
后十年,[48]陈涉等起兵,良亦聚少年百馀人。景驹自立为楚假王,[49]在留。良欲往从之,道遇沛公。沛公将数千人,略地下邳西,遂属焉。沛公拜良为厩将。[50]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为他人言,皆不省。[51]良曰:“沛公殆天授。”[52]故遂从之,不去见景驹。
及沛公之薛,[53]见项梁。项梁立楚怀王。良乃说项梁曰:“君已立楚后,而韩诸公子横阳君成贤,[54]可立为王,益树党。”[55]项梁使良求韩成,立以为韩王。以良为韩申徒,[56]与韩王将千馀人西略韩地。得数城,秦辄复取之,往来为游兵颍川。[57]沛公之从雒阳南出辕,[58]良引兵从沛公,下韩十馀城,击破杨熊军。[59]沛公乃令韩王成留守阳翟,[60]与良俱南,攻下宛,[61]西入武关。[62]沛公欲以兵二万人击秦峣下军,[63]良说曰:“秦兵尚彊,未可轻。臣闻其将屠者子,[64]贾竖易动以利,[65]愿沛公且留壁,[66]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67]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68]令郦食其持重宝啗秦将。”[69]秦将果畔,[70]欲连和俱西袭咸阳。[71]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叛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72]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遂北至蓝田。[73]再战,秦兵竟败。遂至咸阳,秦王子婴降沛公。
沛公入秦宫,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樊哙谏沛公出舍,[74]沛公不听。良曰:“夫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缟素为资。[75]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76]且‘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77]愿沛公听樊哙言!”沛公乃还军霸上。[78]
项羽至鸿门下,欲击沛公,项伯乃夜驰入沛公军,私见张良,欲与俱去。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乃具以语沛公。沛公大惊,曰:“为将奈何?”良曰:“沛公诚欲倍项羽邪?”沛公曰:“鲰生教我距关无内诸侯,秦地可尽王,故听之。”良曰:“沛公自度能却项羽乎?”沛公默然良久,曰:“固不能也。今为奈何?”良乃固要项伯。项伯见沛公。沛公与饮为寿,结宾婚。令项伯具言沛公不敢倍项羽,所以距关者,备他盗也。及见项羽后解,语在项羽事中。[79]
汉元年正月,[80]沛公为汉王,王巴、蜀。[81]汉王赐良金百溢,[82]珠二斗,良具以献项伯。汉王亦因令良厚遗项伯,[83]使请汉中地。[84]项王乃许之,遂得汉中地。汉王之国,良送至褒中,[85]遣良归韩。良因说汉王曰:“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86]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87]乃使良还。行,烧绝栈道。[88]
良至韩,韩王成以良从汉王故,项王不遣成之国,从与俱东。良说项王曰:“汉王烧绝栈道,无还心矣。”乃以齐王田荣反书告项王。[89]项王以此无西忧汉心,[90]而发兵北击齐。项王竟不肯遣韩王,乃以为侯,又杀之彭城。[91]良亡,间行归汉王,汉王亦已还定三秦矣。[92]复以良为成信侯,[93]从东击楚。
至彭城,汉败而还。至下邑,[94]汉王下马踞鞍而问曰:[95]“吾欲捐关以东等弃之,[96]谁可与共功者?”[97]良进曰:“九江王黥布,楚枭将,[98]与项王有郄;[99]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100]此两人可急使。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101]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汉王乃遣随何说九江王布,[102]而使人连彭越。[103]及魏王豹反,[104]使韩信将兵击之,因举燕、代、齐、赵。[105]然卒破楚者,此三人力也。[106]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107]常为画策臣,[108]时时从汉王。[109]
汉三年,[110]项羽急围汉王荥阳,[111]汉王恐忧,与郦食其谋桡楚权。[112]食其曰:“昔汤伐桀,封其后于杞。[113]武王伐纣,封其后于宋。[114]今秦失德弃义,侵伐诸侯社稷,灭六国之后,使无立锥之地。[115]陛下诚能复立六国后世,[116]毕已受印,[117]此其君臣百姓必皆戴陛下之德,莫不乡风慕义,[118]愿为臣妾。[119]德义已行,陛下南乡称霸,[120]楚必敛衽而朝。”[121]汉王曰:“善。趣刻印,先生因行佩之矣。”[122]食其未行,张良从外来谒。[123]汉王方食,[124]曰:“子房前![125]客有为我计桡楚权者。”具以郦生语告,曰:“于子房何如?”[126]良曰:“谁为陛下画此计者,陛下事去矣!”汉王曰:“何哉?”张良对曰:“臣请藉前箸为大王筹之!”[127]曰:“昔者汤伐桀而封其后于杞者,度能制桀之死命也。今陛下能制项籍之死命乎?”曰:“未能也。”[128]“其不可一也。[129]武王伐纣封其后于宋者,度能得纣之头也。今陛下能得项籍之头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二也。武王入殷,表商容之闾,释箕子之拘,封比干之墓。[130]今陛下能封圣人之墓,表贤者之闾,式智者之门乎?”[131]曰:“未能也。”“其不可三也。发钜桥之粟,散鹿台之钱,[132]以赐贫穷。今陛下能散府库以赐贫穷乎?”曰:“未能也。”“其不可四矣。殷事已毕,偃革为轩,[133]倒置干戈,覆以虎皮,[134]以示天下不复用兵。今陛下能偃武行文,不复用兵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五矣。休马华山之阳,[135]示以无所为。今陛下能休马无所用乎?”曰:“未能也。”“其不可六矣。放牛桃林之阴,[136]以示不复输积。[137]今陛下能放牛不复输积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七矣。且天下游士离其亲戚,弃坟墓,去故旧,从陛下游者,徒欲日夜望咫尺之地。[138]今复六国,立韩、魏、燕、赵、齐、楚之后,天下游士各归事其主,从其亲戚,反其故旧、坟墓,陛下与谁取天下乎?其不可八矣。且夫楚唯无彊,六国立者复桡而从之,[139]陛下焉得而臣之?[140]诚用客之谋,陛下事去矣!”汉王辍食吐哺,[141]骂曰:“竖儒几败而公事!”[142]令趣销印。
汉四年,[143]韩信破齐而欲自立为齐王,汉王怒。张良说汉王,汉王使良授齐王信印,语在淮阴事中。[144]其秋,汉王追楚至阳夏南,战不利而壁固陵,[145]诸侯期不至。[146]良说汉王,汉王用其计,诸侯皆至,语在项籍事中。[147]
汉六年正月,[148]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149]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150]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151]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与萧何等俱封。六年,上已封大功臣二十馀人,其馀日夜争功不决,未得行封。上在雒阳南宫,从复道望见诸将,[152]往往相与坐沙中语。[153]上曰:“此何语?”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谋反耳。”上曰:“天下属安定,[154]何故反乎!”留侯曰:“陛下起布衣,以此属取天下,[155]今陛下为天子,而所封皆萧、曹故人所亲爱,[156]而所诛者皆生平所仇怨。今军吏计功,以天下不足遍封,此属畏陛下不能尽封,恐又见疑平生过失及诛,[157]故即相聚谋反耳。”上乃忧曰:“为之奈何!”留侯曰:“上平生所憎,群臣所共知,谁最甚者?”上曰:“雍齿与我故,数尝窘辱我。[158]我欲杀之,为其功多,故不忍。”留侯曰:“今急先封雍齿,以示群臣,群臣见雍齿封,则人人自坚矣。”[159]于是上乃置酒,[160]封雍齿为什方侯,[161]而急趣丞相、御史定功行封。群臣罢酒,皆喜曰:“雍齿尚为侯,我属无患矣。”
刘敬说高帝曰:“都关中。”[162]上疑之。左右大臣皆山东人,[163]多劝上都雒阳:“雒阳东有成皋,西有殽、黾,倍河,向伊、雒,其固亦足恃。”[164]留侯曰:“雒阳虽有此固,其中小,不过数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也。夫关中左殽、函,[165]右陇、蜀,[166]沃野千里,[167]南有巴、蜀之饶,[168]北有胡苑之利,[169]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天下,[170]西给京师。[171]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172]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173]刘敬说是也。”于是高帝即日驾,[174]西都关中。留侯从入关。留侯性多病,即道引不食谷,[175]杜门不出岁馀。[176]
上欲废太子,[177]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178]大臣多谏争,未能得坚决者也。[179]吕后恐,不知所为。[180]人或谓吕后曰:“留侯善画计筴,[181]上信用之。”吕后乃使建成侯吕泽劫留侯,[182]曰:“君常为上谋臣,今上欲易太子,君安得高枕而卧乎?”[183]留侯曰:“始上数在困急之中,幸用臣筴。今天下安定,以爱欲易太子,[184]骨肉之间,虽臣等百馀人何益!”[185]吕泽彊要曰:[186]“为我画计。”留侯曰:“此难以口舌争也。顾上有不能致者,[187]天下有四人。四人者年老矣,皆以为上慢侮人,[188]故逃匿山中,义不为汉臣。[189]然上高此四人。[190]今公诚能无爱金玉璧帛,[191]令太子为书,[192]卑辞安车,[193]因使辩士固请,[194]宜来。[195]来,以为客,[196]时时从入朝,令上见之,则必异而问之。[197]问之,上知此四人贤,则一助也。”[198]于是吕后令吕泽使人奉太子书,卑辞厚礼,迎此四人。四人至,客建成侯所。[199]
汉十一年,[200]黥布反,上病,欲使太子将,[201]往击之。四人相谓曰:“凡来者,将以存太子。[202]太子将兵,事危矣。”乃说建成侯曰:“太子将兵,有功则位不益太子;无功还,则从此受祸矣。且太子所与俱诸将,[203]皆尝与上定天下枭将也,今使太子将之,此无异使羊将狼也,皆不肯为尽力,其无功必矣。臣闻‘母爱者子抱’,[204]今戚夫人日夜侍御,[205]赵王如意常抱居前,上曰‘终不使不肖子居爱子之上’,[206]明乎其代太子位必矣。君何不急请吕后承间为上泣言:[207]‘黥布,天下猛将也,善用兵,今诸将皆陛下故等夷,[208]乃令太子将此属,无异使羊将狼,莫肯为用,且使布闻之,则鼓行而西耳。[209]上虽病,彊载辎车,[210]卧而护之,[211]诸将不敢不尽力。上虽苦,为妻子自彊。’”[212]于是吕泽立夜见吕后,[213]吕后承间为上泣涕而言,如四人意。上曰:“吾惟竖子固不足遣,而公自行耳!”[214]于是上自将兵而东,群臣居守,皆送至灞上。[215]留侯病,自彊起,至曲邮,[216]见上曰:“臣宜从,病甚。[217]楚人剽疾,愿上无与楚人争锋。”[218]因说上曰:“令太子为将军,监关中兵。”[219]上曰:“子房虽病,彊卧而傅太子。”[220]是时孙叔通为太傅,[221]留侯行少傅事。[222]
汉十二年,[223]上从击破布军归,疾益甚,愈欲易太子。留侯谏,不听。因疾不视事。[224]叔孙太傅称说引古今,[225]以死争太子。[226]上详许之,[227]犹欲易之。及燕,[228]置酒,太子侍。四人从太子,年皆八十有馀,须眉晧白,[229]衣冠甚伟。[230]上怪之,问曰:“彼何为者?”四人前对,各言名姓,曰:“东园公、角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231]上乃大惊,曰:“吾求公数岁,公辟逃我,[232]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四人皆曰:“陛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受辱,故恐而亡匿。窃闻太子为人仁孝,恭敬爱士,天下莫不延颈欲为太子死者,[233]故臣等来耳。”上曰:“烦公幸卒调护太子。”[234]
四人为寿已毕,[235]起去。[236]上目送之,召戚夫人指示四人者曰:[237]“我欲易之,彼四人辅之,羽翼已成,难动矣。[238]吕后真而主矣。”[239]戚夫人泣,上曰:“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240]歌曰:“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241]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242]歌数阕,[243]戚夫人嘘唏流涕,[244]上起去,罢酒。竟不易太子者,留侯本招此四人之力也。[245]
留侯从上击代,[246]出奇计马邑下,[247]及立萧何相国,[248]所与上从容言天下事甚众,非天下所以存亡,故不著。[249]留侯乃称曰:[250]“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仇彊秦,天下振动。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251]乃学辟谷,道引轻身。[252]会高帝崩,[253]吕后德留侯,[254]乃彊食之,[255]曰:“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256]何至自苦如此乎!”留侯不得已,彊听而食。
后八年卒,[257]谥为文成侯。[258]子不疑代侯。[259]子房始所见下邳圯上老父与《太公书》者,后十三年从高帝过济北,果见谷城山下黄石,取而葆祠之。[260]留侯死,并葬黄石冢。[261]每上冢伏腊,祠黄石。[262]留侯不疑,孝文帝五年坐不敬,[263]国除。
太史公曰:[264]学者多言无鬼神,然言有物。[265]至如留侯所见老父予书,[266]亦可怪矣。高祖离困者数矣,[267]而留侯常有功力焉,[268]岂可谓非天乎!上曰:“夫运筹筴帷帐之中,决胜千里外,吾不如子房。”余以为其人计魁梧奇伟,[269]至见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270]盖孔子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271]留侯亦云。[272]
* * *
[1] 张良封于留,故称留侯。留本春秋宋邑,秦置留县。故治在今江苏省沛县东南。
[2] 韩,战国七雄之一。春秋时,晋封韩武子于韩原,其后世为晋卿。至韩虔,与赵籍、魏斯分晋立国,是为韩景侯。都阳翟(今河南省禹县),得晋之南部和中部一带,有今河南省西部、中部和山西省西南一部之地,《史记》有《韩世家》。
[3] 大父,祖父。
[4] 韩昭侯,韩国第六君,在位二十六年(公元前三五八—前三三三)。宣惠王,昭侯子,始称王,在位二十一年(公元前三三二—前三一二)。襄哀王亦作襄王,名仓,宣惠王子,在位十六年(公元前三一一—前二九六)。
[5] 釐王亦作僖王,名咎,襄王子,在位二十三年(公元前二九五—前二七三)。悼惠王亦作桓惠王,釐王子,在位三十四年(公元前二七二—前二三九)。
[6] 悼惠王二十三年当公元前二五〇年。百衲本不重出“悼惠王”三字。
[7] 张平卒后二十年,当韩王安九年,公元前二三○年,韩为秦所灭。
[8] 未宦事韩,不曾仕韩为官。
[9] 张开地、张平累世为韩相,家极富有,到韩亡时,良家尚有僮奴三百人。
[10] 求客,觅取刺客。秦王即秦始皇政。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二二一)方改号称皇帝,韩灭时为王政十八年,故尚称秦王。
[11] 五世相韩,谓历相韩昭侯至悼惠王五世,并不是说张氏五世都作韩相。以……故,犹言正为……的缘故。
[12] 尝学礼淮阳,曾东往淮阳游学,学习当世通行的典章制度。淮阳故陈地,今河南省淮阳县。
[13] 仓海君,当时的隐士。想系仗义之人,故良得在他那里求得力士。
[14] 力士,勇力之士。即上云求客刺秦王之刺客。
[15] 椎通锤,铁椎即铁锤,状如瓜,用来奋击的武器。
[16] 始皇二十九年(公元前二一八)东游至阳武(今河南省原阳县),时已称皇帝,故曰秦皇帝。
[17] 狙音诅。狙击犹袭击。博浪沙在今河南省原阳县东南。
[18] 中读去声,着也。副车,随从的车辆。《汉官仪》:“天子属车三十六乘。”汉承秦制,那么属车便是副车。
[19] 大索,大举搜索,犹后世的通缉。
[20] 贼指刺客。
[21] 亡匿,逃亡躲藏。下邳已见《项纪》校释〔80〕。
[22] 从容,闲暇之状。从音葱。圯,桥梁,音怡。东楚谓桥为“圯”。圯上,指下邳地方跨沂水之上的桥梁。
[23] 老父(音甫),年老的男子,犹老丈。
[24] 褐音曷,短袍,古时为贱者之服,衣褐,穿短袍,表示他是贫贱之人。
[25] 直,恰当。直堕其履圯下,言老父走到张良所立的地方,恰把自己的鞋子掉在桥堍下。
[26] 顾谓良曰,回头对张良说。
[27] 孺子犹孩子,直呼孺子,表示他傲而无礼。
[28] 鄂通愕。愕然,惊讶之状。
[29] 殴音呕,打击。黄善夫本作“欧”。
[30] 履用作动词,穿着。履我,犹言给我穿上。
[31] 履之,为老父穿上鞋子。
[32] 以足受,伸着脚让他穿上。
[33] 随目之,随着老父的去路,注视着他。目,用作动词,就是注视。蜀本作“因”,误。
[34] 里所,里许。犹言约摸一里路。
[35] 平明,刚天亮的时候。
[36] 与老人期,与老辈相约。后,后到。
[37] 去,老父扬长自去。
[38] 有顷,犹言不久。与“顷之”、“少顷”、“俄顷”、“顷刻”等略同。
[39] 在没有写成卷子的书和刻板印成的书以前,书册都用竹简。集合相联的竹简,用皮革的条子或绳子编结起来,成为书册。故云一编书。犹后世所谓一卷书或一本书。
[40] 王者师,帝王之师。
[41] 后十年,谓今后十年。兴,发作。犹言应验。
[42] 十三年,谓今后十三年。
[43] 济北,济水之北。参看《项纪》校释〔404〕。谷城山一名黄山,在山东省东阿县东北五里。
[44] 梁阮孝绪《七录》载有《太公兵法》一袟,三卷。
[45] 异之,珍贵此书。常习诵读之,经常熟读此书,反复学习。辨析句逗,了解意义,叫“读”。熟读而背得出来,叫“诵”。经常温理,叫“习”。
[46] 互相信赖为任,同情援助为侠。任侠就是重然诺,轻死生,为人打抱不平。
[47] 项伯已见《项纪》。常当作“尝”字解。蜀本、黄本、百衲本、汲古本正作尝。从良匿,依赖张良帮助,躲过仇家。
[48] 后十年,后于博浪沙狙击的十年,恰为二世元年(公元前二○九年)。
[49] 景驹,楚国的后裔,为秦嘉所立。已见《项纪》及《陈涉世家》。此云自立为假王,盖暂假楚名以资号召。
[50] 厩将,司军马之官。厩音救,马房。
[51] 不省(音),不能领会。省,觉悟。
[52] 殆,近也,疑辞,犹“岂”。天授,言其天资高,好像早有所传授的。
[53] 薛已见《项纪》校释〔92〕。
[54] 横阳君成即韩成。横阳,封邑,今地不详。
[55] 树,建立。党,党援。益树党,言封韩之后更可以增加楚的与国。
[56] 申徒即司徒,本为掌教之官。此则相当于楚之令尹,盖执政之官。
[57] 颍川,本韩地,秦置颍川郡,治阳翟(即韩都)。约当今河南省东南大部地。往来为游兵颍川,在颍川郡境以内往来打游击。
[58] 雒阳即洛阳,已见《项纪》校释〔383〕,辕,(音还)山名,在河南省偃师县东南,接巩县、登封界。山路险阻,凡十二曲,将去复还,故曰“辕”。今其地犹称辕关。
[59] 杨熊,秦将。杨,汲古本作“扬”。
[60] 阳翟已见《项纪》校释〔384〕。
[61] 宛即今河南省南阳市。已见《项纪》校释〔497〕。
[62] 武关,秦之南关,在今陕西省丹凤县(龙驹寨)东南。
[63] 峣音尧。峣下军,峣关之下的秦军。峣关在陕西省蓝田县东南,一名蓝田关,简称蓝关。
[64] 其将,守峣关之将。屠者子,屠户的儿子。
[65] 贾(音估)竖,孳孳为利的商人,即指屠者子。惟其贪得非分,故易动以利。
[66] 且留壁,姑且留下,坚守自己的壁垒。此先严整自己的阵势。
[67] 为五万人具食,预备五万人的食粮。此预储着非常奋击时所用的军饷。
[68] 张旗帜为疑兵,乱敌人的耳目。此欲分散对方的兵力,所谓备多力分。
[69] 郦食其(音力异基),辩士,从沛公,号广野君。后说齐王田广,为所烹。《史记》有《郦生陆贾列传》。啗音淡,食也。此当作“喂”解。啗秦将,犹用饵以钓秦将。此为饵敌使懈之计。
[70] 畔同“叛”。
[71] 咸阳,秦都,已见《项纪》校释〔208〕。袭咸阳,乘秦无备,夺取咸阳。
[72] 解读如“懈”。因其解击之,乘敌懈怠之际击败他。
[73] 蓝田,秦所置县。故城在今陕西省蓝田县西三十里。
[74] 樊哙已见《项纪》,谏沛公出舍,劝沛公出居于秦宫之外。舍,止宿;居住。
[75] 宜缟素为资,言当一反秦之所为,享用朴素以为号召。资,假借;借口。
[76] 助桀为虐,当时成语,喻以恶济恶。
[77] 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见《孔子家语》。行是行为,病是疾病。
[78] 霸上已见《项纪》校释〔266〕。
[79] 自项羽至鸿门下至及见项羽后解,撮叙“鸿门宴”经过大略,具详《项羽本纪》。故下云“语在项羽事中”。按《史记》一书,把各篇汇成一个整体,所以一事详于彼即略于此。如果我们对于纪事的纪传都理解为一个单篇,是有缺陷的。
[80] 汉元年,乙未岁,当公元前二○六年。参看《项纪》校释〔412〕。
[81] 巴、蜀已详《项纪》校释〔367〕。
[82] 溢通镒。金属重二十两为镒,百镒,二千两也。黄善夫本及百衲本并作“镒”。
[83] 厚遗,厚赠。此处当作“行贿”解。
[84] 沛公之封汉王,本来但给他巴、蜀,故厚赂项伯以请汉中地。必欲取得汉中,正为可以由此窥取三秦。汉中已见《项纪》校释〔368〕。
[85] 褒中,古褒国。汉置褒中县于此。故治在今陕西省褒城县东南十里。
[86] 山路奇险之处,傍凿山岩,施架板木以通行人的道路,叫做栈道,亦称阁道。
[87] 示天下无还心,表示给大家看,没有东还的意图。以固项王意,稳住项王的心,使他不再疑虑汉王有东下之意。
[88] 行,读断。行,烧绝栈道,且行且烧,把所过的栈道都烧断。
[89] 以齐王反书告项王,详见《项羽本纪》。
[90] 无西忧汉心,与上“固项王意”相应,使他没有西顾防汉之心。
[91] 彭城已见《项纪》校释〔82〕。
[92] 还定三秦,在当年八月。参看《项纪》校释〔431〕。
[93] 成信,封号,非封邑,嘉其去楚归汉,能守信义。
[94] 下邑,秦所置县。故治在今江苏省砀山县东。已见《项纪》校释〔472〕。
[95] 古时行军,常用解下来的马鞍代床榻,故汉王下马踞鞍而问张良。不及就舍细谈,形容他的匆忙。
[96] 捐,弃也。弃,即棄字,汲古本径作“棄”。捐关以东等弃之,把函谷以东等地方捐弃掉。
[97] 谁可与共功者,谁可以与我共图大业呢?连上看,意即谁可与我共功,就把函谷以东等地给他。
[98] 枭音骁。枭将,犹猛将或骁将。
[99] 郄同郤,间隙。有郄,事详《项羽本纪》。
[100] 彭越与田荣同反项羽,亦详《项纪》。
[101] 属音烛,托付。可属大事,可以大事相托。当一面,可以独力担当一方面的重任。
[102] 随何,辩士。汉王使他游说九江王归汉。名与陆贾齐称。
[103] 使人连彭越,另派人往彭越那边约结图楚。
[104] 魏王豹反,参看《项纪》校释〔477〕。
[105] 举燕、代、齐、赵,尽得四国故地。事详后《淮阴侯列传》。
[106] 然卒破楚者,此三人力也,系史公插语,言张良所举之人,终于都能照他的说话实现。
[107] 特将,独自将兵当一面。
[108] 画读如划。画策臣,规画策略之人,犹近代的参谋官。
[109] 时时从汉王,经常随从汉王。
[110] 汉三年丁酉岁,当公元前二○四年。
[111] 荥阳已见《项纪》校释〔473〕、〔476〕。
[112] 桡音闹,曲木。引申有歪曲、屈折、摇动等意义。通作挠,汲古本正作“挠”。下同。谋桡楚权,打算怎样去削弱楚国的力量。
[113] 杞即今河南省杞县,参看《项纪》校释〔122〕。周武王克商,求夏后,得东楼公,封于杞,以奉禹祀。《史记》有《陈杞世家》。此云汤伐桀封其后于杞,盖策士随口凑说,不一定尽符史实。
[114] 周武王既灭纣,封纣子武庚奉汤祀。武庚后以三监畔,周公旦灭之,成王乃更封纣庶兄微子启为宋公,承商祀。《史记》有《宋世家》。其故都在今河南省商丘县南。此云武王伐纣封其后于宋,其失与上则所举同。
[115] 无立锥之地,没有可以插一个铁锥尖端那么大的地方。其上“侵伐诸侯社稷”之“伐”,汲古本作“我”。
[116] 对天子称陛下自秦始。此时汉王尚未称帝,而郦食其、张良都对他称“陛下”,恐非实情,当系史臣追书之辞。
[117] 毕已受印,言六国之后都已受封佩印。毕,皆也。
[118] 乡风慕义,言面对这复立六国的风声,大家都会倾慕汉王的德义。乡通“向”。
[119] 愿为臣妾,愿服属于汉为臣下。析言之,男为臣,女为妾;统言之,等是臣属也。
[120] 南乡称霸,犹言南面称尊。
[121] 敛,束也。衽音任,衣襟。敛衽而朝,言整肃衣裳,必恭必敬地朝谒汉王。
[122] 趣刻印,赶快催促刻六国王印。先生因行佩之矣,先生出发分封时可以带印前往了。
[123] 从外来谒,从外边来谒见汉王。
[124] 方食,正在进餐。
[125] 子房前,呼张良之字而使他走近前来。
[126] 于子房何如,犹云,子房!你看怎样,百衲本、汲古本并作“具以郦生语告于子房曰:何如”,则语气较直,当从蜀本、黄本及此本为是。
[127] 藉,借也。百衲本、汲古本并作“籍”,误。箸,夹取食物之具,即今之筷子。请藉前箸为大王筹之,请借汉王面前所用的筷子,为汉王指画形势。此处犹呼“大王”,更可证前后所呼的“陛下”乃是史臣的追书之辞了。
[128] 未能也,汉王答语。
[129] 其不可一也,张良接语。此下为汉王与张良的对话,直至“八不可”,乃毕其辞。彼此紧接,故略去汉王、张良字样,正所以见对话的紧张。
[130] 商容,纣时贤人,欲化纣而不能,遂去而伏于太行山。箕子名胥馀,纣之诸父,谏纣不听,乃佯狂为奴,纣囚之。比干亦纣之诸父,谏纣三日不去,纣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乃剖视其心。周武王克纣,标榜(表)商容的里门(闾),释放箕子的拘囚,修封比干的坟墓,以示与纣的行为恰相反。
[131] 圣人指比干,贤者指商容,智者指箕子。此借以喻当世所称道的圣、贤、智者。式,敬也。与“表闾”相应。
[132] 钜桥,纣积粟之仓,故址在今河北省曲周县东北,蜀本、百衲本、汲古本“钜”并作“巨”。鹿台亦名南单台,为纣储财之所,故址在今河南省淇县。
[133] 偃读烟上声,息也。革,兵车。轩,乘用之车。偃革为轩,停罢军用的车辆,改作乘人之用。
[134] 覆,覆盖;蒙罩。
[135] 休马华山之阳,承上“殷事已毕”言,把军马散放在华山之阳。华山即今陕西省华阴县南的西岳华山,亦称太华山。山南曰阳。
[136] 放牛桃林之阴,亦承“殷事已毕”言,把运输军需用的牛只都放牧在桃林之野。桃林塞在今河南省阌乡县西,接陕西省潼关县界。山北曰阴。此盖顺口言之,故与“阳”对举,不一定在山之南或山之北。
[137] 输积,运输与积聚。
[138] 游士,战国时代遗下的游说之士。故旧,有交谊的老友。咫音只,八寸。咫尺之地,方不盈尺的土地,喻其狭小。
[139] 楚唯无彊,六国立者复桡而从之,言唯当使楚不彊,彊则六国且屈而从楚了。
[140] 焉,何也。焉得与“何得”、“安得”同义。焉得而臣之,犹言怎么能够压服他们。
[141] 辍食,停止进食。吐哺,把已经在口中嚼食的东西吐出。
[142] 竖儒,谓此儒生乃竖子耳。犹直言“这小子”。而公亦作“乃公”,犹俚语“你老子”。竖儒几败而公事,犹言这小子几乎把你老子的事情弄糟了。
[143] 汉四年戊戌岁,当公元前二〇三年。
[144] 语在淮阴事中,谓良所说之辞与授印等行动,具详于《淮阴侯列传》。
[145] 壁固陵,留营于固陵坚守。固陵已见《项纪》校释〔549〕。
[146] 诸侯期不至,约韩信、彭越等共击项羽,而信等皆按兵不来会师。
[147] 语在项籍事中,谓良的说辞与韩信等引兵来会等事,具详于《项羽本纪》。
[148] 汉六年,庚子岁,汉王即帝位之第二年,当公元前二○一年。
[149] 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言坐在屋内运谋定计,可以取得胜算于千里之外。
[150] 自择齐三万户,令张良自己择取齐地三万户为封邑。
[151] 幸而时中,谦辞,言侥幸偶得料着耳。中读去声。
[152] 雒阳南官上下有道,故称复道,也叫做阁道。
[153] 相与坐沙中语,聚坐在旷野沙地之上,互相交头接耳讲话。
[154] 属音烛,近也。天下属安定,言天下近已安定。
[155] 此属犹此辈。与上“属安定”之属不同。
[156] 萧、曹故人所亲爱,言萧何、曹参等旧人,都是汉帝向所亲近爱护的人。
[157] 见疑平生过失及诛,被疑到平常时候的过失,因而牵连到遭受诛杀。
[158] 雍齿,沛人,从刘邦起兵,旋叛去,为魏守丰不下。已而复归,从战有功。故云与我故(有旧谊),又云数尝窘辱我(每以勇力困辱我)。
[159] 人人自坚,人人自以为有功可封,不复自疑见罪被杀了。
[160] 置酒,设筵大宴群臣。与下“罢酒”相应。
[161] 什方一作汁方,亦作汁防,又作汁邡,汉所置县,即以封雍齿为侯国。故城在今四川省什邡县南,俗名雍齿城。
[162] 刘敬本姓娄,齐人。因献西都关中之策,汉高祖赐姓刘氏,号奉春君。旋封关内侯,号建信侯。《史记》有《刘敬叔孙通列传》。都关中之上《汉书》无“曰”字,张文虎以为衍文,是。
[163] 时汉帝左右大臣多丰、沛故旧及齐、楚之人,故云皆山东人。
[164] 雒阳东有……固亦足恃,劝都雒阳的说辞(亦即其理由)。成皋即虎牢,已见《项纪》校释〔494〕。殽、黾,崤山与渑池水。殽已见《陈涉世家》校释〔148〕。渑池水出河南省熊耳山,流至宜阳县西,叫西度水,东南流,入于洛。倍同“背”,倍河,北背大河。向伊、雒,南面正对着伊水、洛水。四面都有山河之阻,故云其固亦足恃。
[165] 左殽、函,东有殽、函之固。殽、函已详《陈涉世家》校释〔148〕。
[166] 右陇、蜀,西有陇、蜀之险。陇指陕西省陇县以西的陇山。陇山延接甘肃省清水,镇原、静宁诸县之境,随地异名,有陇坻、陇坂、陇首诸称,向为关中西面的险要,又南连蜀中,相为掎扼,故并称陇、蜀。
[167] 沃野千里与上“其中小,不过数百里”对举,喻其宽广。
[168] 巴、蜀之饶,巴、蜀两郡的富力。巴、蜀已见《项纪》校释〔367〕。
[169] 苑,马牧,犹今牧场。关中北与胡接,依着边塞可以牧养禽兽,又可多致胡马,故云胡苑之利。
[170] 水运曰漕。同挽,引也。河、渭漕天下,言大河及渭水之利,可以供给漕运天下之粟。
[171] 西给京师,运东方之粟,西来供给京师的需要。京师即首都。京,大也。师,范也。首都规模宏大,是四方观瞻的模范,故称京师。
[172] 委输,输送军队和军需品。
[173] 金城千里,天府之国,皆当时流行的古语,言四塞之国像金城一样的坚固,而富饶便于取给,又像天然的府库。
[174] 驾,预备车马待发。
[175] 道引亦作导引,道家养生之法,谓静居行气,动摇筋骨支节也,犹今作深呼吸及柔软体操。不食谷即辟(音璧)谷,亦道家语,谓屏除谷食也,犹言不吃烟火食。
[176] 杜,绝也。杜门不出,言闭门不通宾客,亦不出外访友。
[177] 上指汉高祖。太子即刘盈,后嗣位为惠帝。
[178] 戚夫人,定陶人,高祖宠姬。高祖死,吕后杀之。赵王如意,高祖九年(公元前一九八)封。王四年(公元前一九五),亦为吕后所药死。
[179] 未能得坚决,没有得到明确的决定。
[180] 不知所为,徬徨不定,无计可施。
[181] 筴同策,汲古本正作“策”。
[182] 建成侯吕泽当作建成侯吕释之。按吕泽、吕释之都是吕后之兄,俱于高祖六年(公元前二○一)封。泽封周吕侯,释之封建成侯。然则以下所述及之吕泽皆当作释之。劫,强制。劫留侯,强迫张良为吕后画策。
[183] 高枕而卧,形容他的安闲。安得高枕而卧乎,犹言哪得自图安闲,置身事外呢?
[184] 以爱欲易太子,因宠爱之故而想要换立太子。
[185] 骨肉之间,向来难处,张良虽受汉帝信任,然涉及骨肉之情,良言未必能动听,故云虽百馀人何益。言外有“我一人更不足道”的意思存在着。
[186] 彊要即劫持。彊,蜀本、百衲本、汲古本并作“强”。按彊为弓有力,有健义,坚义,引申为勉彊。强为米谷中的小黑虫。二字本有区别,但通用已久。
[187] 顾,但也。不能致者,不能邀请得到的人。
[188] 慢,怠也。侮,辱也,慢侮人,轻易凌辱他人。
[189] 义不为汉臣,因为汉帝慢侮人,所以不愿为汉廷之臣。
[190] 高,尊也。高此四人,看重这四个人。
[191] 爱,惜也;吝也。无爱即不吝。
[192] 令太子为书,使刘盈自己写成延请四人的书信。
[193] 卑辞,谦逊自抑的语辞。其下“卑辞厚礼”之“卑”,蜀本讹作“早”。安车,舒服安稳的车辆。
[194] 使辩士固请,令能言善辩的人坚决邀请。
[195] 宜来,在这样的礼数之下,应当肯来的。
[196] 来,读断,谓四人如果肯来的话。以为客,因以为上客。
[197] 异而问之,惊怪而动问此四人。
[198] 则一助也,言如能这样做到,那么对于太子的地位是有帮助的。
[199] 客建成侯所,客居于建成侯府中。
[200] 汉十一年,乙巳岁,当公元前一九六年。
[201] 欲使太子将,意欲命太子为将。
[202] 凡来者将以存太子,言所以来到这里的用意,无非要保全太子的地位。
[203] 俱,偕同。与俱诸将,同行偕往击布的诸将领。
[204] 母爱者子抱,当时成语,言爱其母必时抱其子。《韩非子·备内篇》引语曰“其母好者其子抱”,语盖本此。
[205] 侍御,奉侍在侧,意即常在身边。
[206] 不肖子指太子,爱子指赵王。
[207] 承间,犹伺隙。承间为上泣言,抓住一个机会向汉帝哭诉。
[208] 故等夷,旧时行辈相等的人。
[209] 布闻之,黥布闻太子将。则鼓行而西耳,言无所畏忌而公然西来犯关中了。此语真能动汉帝之心。
[210] 彊读上声,勉也。蜀本、百衲本并作“强”。辎车,有帷帐蔽护的车辆。百衲本作“车”。
[211] 护之,监诸将。
[212] 自彊,自己挣扎一下。
[213] 立夜见吕后,立即于当夜进见吕后,以四人所教之言告诉她。
[214] 惟,思也。竖子固不足遣,这小子(指太子)本不够当此差使。而公自行耳,老子自己走一趟罢。
[215] 灞上即霸上,已见《项纪》校释〔266〕。
[216] 曲邮是一处行路歇脚的地方,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七里。
[217] 臣宜从,病甚,言本当从帝东征,因病得利害,只能不去了。
[218] 楚人指黥布所部。剽(读漂去声)疾,轻捷。无与争锋,不必与楚人争一日之利。是役,汉帝竟为流矢所中。
[219] 令太子为将军,监关中兵,这是张良乘机保全太子的谋略。时以三万人军霸上,一以固关中根本之地;一以安太子,为不击黥布之事找一解释。
[220] 傅,辅导。傅太子,翼护太子治事。
[221] 叔孙通,薛人,为博士,号稷嗣君。汉王为皇帝,通为制朝仪,拜奉常,徙太子太傅。《史记》有《刘敬叔孙通列传》。为太傅,即指为太子太傅之官。
[222] 行少傅事,兼代太子少傅之职。太傅不领官属,少傅却是主领东宫官属的。
[223] 汉十二年,丙午岁,当公元前一九五年。
[224] 因疾不视事,称病请假。
[225] 称说引古今,称引古今得失之迹以为劝说之辞。
[226] 以死争太子,抵死苦争,以期保全太子。
[227] 详许之,佯为应允不废太子。详通佯。
[228] 及燕,俟有宴会之时。燕通宴。
[229] 晧音昊,日出貌,引申为光明洁白之义。俗遂改“日”从“白”作皓。晧白,白得发亮。
[230] 伟有盛、大、美、奇、异诸义。此云甚伟,则专用奇古义。
[231] 东园公、角(音禄,汲古本作“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四人,避秦乱,隐于商山(在陕西省商县东),称“商山四皓”。
[232] 辟同避。辟逃我,避藏不见,逃避我的征召。
[233] 延颈,伸长了脖子,喻企望。欲为太子死者,是情愿为太子出死力的。
[234] 幸卒调护太子,好好地、始终其事地调护太子。
[235] 为寿已毕,侍宴称寿既了。
[236] 起去,起身辞去。蜀本、汲古本作“趋去”。
[237] 目送之,眼看此四人起去。召戚夫人指示四人者,呼戚夫人来前,指此四人给她看。
[238] 难动矣,正与前“一助也”相应。
[239] 吕后真而主矣,吕后真是你的主人了。补足“难动”之意。
[240] 戚姬,定陶人,故楚地,故令她作楚舞,而己作楚歌以和之。
[241] 羽翮已就即羽翼已成。横绝四海,喻往来飞越,无所阻碍。绝,径渡。
[242] 矰音曾,短箭。缴音灼,系短箭的绳。矰缴,弋射的工具,用来仰射飞鸟而可以引绳自收的。尚安所施,犹言还有什么地方可以下手呢!
[243] 阕音缺,曲终。歌数阕,唱了几遍。参看《项纪》校释〔567〕。
[244] 嘘唏通歔欷(音虚希),叹声。
[245] 竟不易……此四人之力也,司马迁插语,总结留侯计存太子的经过。
[246] 从击代,指汉十年代相陈豨反,从高帝亲征事。
[247] 马邑下,《汉书》作“下马邑”。马邑本秦之马邑城,汉置马邑县于此。故治在今山西省朔县东北四十里桑干河北岸。
[248] 时萧何未为相国,张良劝高帝立之,故云立萧何相国。
[249] 著,录也;书也。不著,不曾书写在史册上。
[250] 称,宣言。
[251] 赤松子,相传是仙人(有人说是神农氏的雨师)。“称曰”以下都是留侯委婉避祸之辞。时韩信、彭越、黥布、陈豨诸人都已被诛,故良处处表示知足,并假托求仙以期自脱。
[252] 辟谷道引轻身,即假托求仙之事。
[253] 会,适逢。天子死曰崩。
[254] 德留侯,感留侯的德惠。与计存太子事相应。
[255] 彊食之,坚劝留侯令进食也。与上“辟谷”相应。食读如饲。
[256] 白驹过隙,喻光阴迅速,如快马那样地驰过墙隙。
[257] 据《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良以高帝六年封,卒于吕后二年,距高帝之崩恰九年。此云后八年卒,岂彊而后食也费了一年的工夫么?当存疑。
[258] 按《谥法》,施德为文,立政安民曰成。留侯之谥文成,意盖取此。
[259] 子不疑代侯,良子张不疑袭封为留侯。
[260] 葆同宝。葆祠之,宝爱这块黄石而祠享它。
[261] 黄石下“冢”字当衍。《汉书》作“并葬黄石”,是。今江苏省沛县东六十里微山之侧有张良墓。
[262] 每上冢伏腊祠黄石,每逢上冢(扫墓)及伏、腊(伏日、腊日之祭)之时,并祠黄石。
[263] 孝文帝名恒,高帝中子,初封代王。吕后死,大臣迎立之。元年壬戌,在位二十三年。(公元前一七九—前一五七年。)《史记》有《孝文帝本纪》。其五年丙寅岁,当公元前一七五年。坐不敬,因犯不敬之罪。按《年表》,不疑代立十年,坐与门大夫吉谋杀楚内史,当死,赎为城旦(一种刑罚名,就是罚作筑城等苦役),国除。
[264] 太史公曰,蜀本连书不提行,当误。
[265] 物,物怪。有物犹言有精怪。
[266] 予,授与。予书,即指授《太公兵法》。
[267] 离同罹,遭遇。离困者数矣,遭到的困难不止一次了。如鸿门会,韩、彭期而不至等等,都是的。
[268] 常有功力焉,言于此等困难处,常有力量帮助解决的。
[269] 以为其人计魁梧奇伟,想来此人大概是高大雄伟足以惊人的。计是猜测之辞,近于“大概”。
[270] 见其图,见到留侯的画像。如妇人好女,谓模样娇弱,像个妇女。恰与想象相反。
[271] 子羽,孔子弟子澹台灭明之字,状貌甚恶,而有贤德。以貌取人,失之子羽,言若以貌论人,则子羽必且见恶于人了。语出《韩非子·显学篇》,太史公引来证明“以貌取人”的不是。
[272] 留侯亦云,太史公自谓于留侯也当作“失之子羽”之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