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惠言类”一章所讲的内容并没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而是赠人佳言,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给人以指导和告诫。无论修身持家、读书治学、为人处世等都包括其中,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前面几章的一个总结。所以,本章仍是告诫人们在自身修养方面要品行方正、注重道德修养;在处理家庭事务方面要勤俭持家、谦虚忍让;在为人处世方面要坚持操守、待人平和、办事谨慎、圆融通达。并且,面对世事变迁、命运好坏都要坦然面对、知足常乐。虽然这一章也谈及了忠君爱国、勤政爱民等思想,但相对而言,更侧重于指导人们对自己内心和性情的修养。因为,一切好的行为都源自好的念头,好的念头都源自善良的内心与温和的性情。在看似平淡的日常生活中,懂得修养自己的内心和性情,并做到持之以恒,这才是人生修为的理想境界。
圣人敛福[1],君子考祥[2];作德日休[3],为善最乐。
【译文】
圣人教化民众积聚福祉,君子考察自己的过往以预知吉凶;积德行善日子就会一天比一天好,处处为善生活就会变得无比快乐。
【源流】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一“山谷八字”条:“余家藏山谷八大字云:‘作德日休,为善最乐’摘经史语,混然天成,可置座右。”按,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格言联璧》“作德日休”二句当本于宋代黄庭坚之语。
开卷有益,作善降祥[4]。
【译文】
读书有好处,行善得吉祥。
【源流】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十四“太宗太平兴国八年”条:“上曰:‘朕性喜读书,开卷有益,不为劳也。’”按,太宗即宋太宗赵匡义,《格言联璧》“开卷有益”当本于赵匡义之语。
《尚书·伊训》:“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按,《格言联璧》“作善降祥”当化用《尚书·伊训》之文句。
崇德效山[5],藏器学海[6]。群居守口[7],独坐防心[8]。
【译文】
培养德行提升品质要学习高山的稳重敦厚,增长才干谦虚内敛要学习大海的幽深宽广。很多人在一起要说话谨慎,自己一人独处要谨防杂念。
【源流】
清钱仪吉《碑传集》卷二十四“又附《程功录》条”:“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崇德学山,藏器学海,学之而至,必能负九州之重,受众流之规。”按,《程功录》为杨名时撰,《格言联璧》“崇德学山”句当本于清代杨名时之语。
清尤侗《艮斋杂说》卷四:“陈缑山云:‘群居守口,独坐防心。’”按,陈天祥,号缑山。《格言联璧》“群居守口”句当本于元代陈天祥之语。
知足常乐,能忍自安。
【译文】
知足的人常常快乐,能忍的人自然平安。
【源流】
《老子》第四十六章:“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论语·卫灵公》:“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穷达有命[9],吉凶由人[10]。
【译文】
困顿与显达自有命运安排,吉祥与凶险全由自己把握。
【源流】
《文选》卷五十二“汉班彪《王命论》”:“穷达有命,吉凶由人。”按,《格言联璧》此句当本于汉代班彪之语。
以镜自照见形容[11],以心自照见吉凶[12]。
【译文】
用镜子照自己看见的是面容;用内心反省自己,预见的是未来的祸福吉凶。
【源流】
《后汉书·朱晖传》注:“《镜铭》曰:‘以镜自照,看见形容;以人自照,看见吉凶。’”
唐张九龄《曲江集》卷之十三“《进千秋节金镜录表》”:“以镜自照见形容,以人自照见吉凶。”按,《格言联璧》此句当本于张九龄化用《镜铭》之文。
善为至宝,一生用之不尽;心作良田,百世耕之有余[13]。世事让三分,天空地阔;心田培一点,子种孙收[14]。
【译文】
善良是最宝贵的东西,一生都享用不完;把内心当作良田,子孙世代都耕种不完。凡事让人三分,自然关系和谐前途广阔;多培养一点内心的善良,世代传承定会收获福气。
要好儿孙[15],须方寸中放宽一步[16];欲成家业[17],宜凡事上吃亏三分。
【译文】
要想为儿孙造福,就要内心宽容大度一些;要想使家族兴旺,就要事事谦让不争。
留福与儿孙,未必尽黄金白镪[18];种心为产业[19],由来皆美宅良田。
【译文】
给儿孙留福分,没必要全都是黄金白银;把修养身心作为事业,从来都会使家族兴旺有良田美宅。
存一点天理心[20],不必责效于后[21],子孙赖之[22];说几句阴骘话,纵未尽施于人[23],鬼神鉴之[24]。
【译文】
自己心存一点天理良心,没必要苛求以后会收到成效,子孙会从中受益;对人说几句积德的话,即便没有尽力给予帮助,世间的神明也会看在眼里。
非读书,不能入圣贤之域[25];非积德,不能生聪慧之儿。
【译文】
不读书,就不能达到圣贤的境界;不积德,就不能生养聪慧的儿女。
多积阴德,诸福自至,是取决于天。尽力农事,加倍收成,是取决于地。善教子孙,后嗣昌大[26],是取决于人。事事培元气[27],其人必寿;念念存本心,其后必昌。
【译文】
多积德行善,各种福气自然会到来,这是由上天决定的。努力耕种,加倍收获粮食,这是由大地决定的。好好教育子孙,使家族昌盛人丁兴旺,这是由人决定的。处理每件事情都注意养护精神,这样的人一定长寿;考虑每件事情都心存善念,这样的人后代一定昌盛。
【源流】
清汤来贺《内省斋文集》卷二十三《何碧塘七十序》:“陆平泉先生云:‘世有自然之利而人不言及,何也?多积阴德,诸福自至,是取之于天。稼穑维宝,如崇如墉,是取之于地。善教子孙,后嗣昌炽,是取之于人。斯三者,正大光明而可以传之于久远。’至哉!斯言也。”按,陆树声,号平泉,《格言联璧》此句当化用明代陆树声之语。
勿谓一念可欺也,须知有天地鬼神之鉴察。勿谓一言可轻也[28],须知有前后左右之窃听。勿谓一事可忽也,须知有身家性命之关系。勿谓一时可逞也[29],须知有子孙祸福之报应。
【译文】
不要有一点欺骗的心思,要知道这世间有天地神明的监督。不要觉得可以随便说一句话,要知道周围会有他人在偷听。不要觉得可以粗心对待一件小事,要知道任何事情都可能关系到自己的身家性命。不要只图一时放纵,要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和子孙的祸福存在因果报应。
人心一念之邪,而鬼在其中焉,因而欺侮之,播弄之[30],昼见于形象[31],夜见于梦魂[32],必酿其祸而后已。故邪心即是鬼,鬼与鬼相应,又何怪乎!人心一念之正,而神在其中焉,因而鉴察之[33],呵护之,上至于父母,下至于儿孙,必致其福而后已。故正心即是神,神与神相亲,又何疑乎!
【译文】
人的心中只要产生一点邪恶的念头,那么魔鬼便在你心中了,进而欺负、捉弄你的内心,白天表现在你的精神气质上,夜晚出现在你的梦境里,必定要酿成大祸才会停止。所以邪恶的念头就是魔鬼,并且魔鬼和魔鬼之间是相互呼应的,这又有什么奇怪的呢!人的心中只要产生一点正直的念头,那么神明便在你心中了,进而监督、保护你的内心,上至父母双亲,下到儿女子孙,必定都受到福佑才算完满。所以,正直的念头就是神明,并且神明与神明之间是相亲近的,这又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呢?
【源流】
清魏象枢《庸言》:“人心一念之邪,而鬼在其中焉,因而欺侮之,播弄之,昼见于形象,夜见于梦魂,必酿其祸而后已。故邪心即是鬼,鬼与鬼相应,又何怪乎!人心一念之正,而神在其中焉,因而鉴察之,呵护之,上至于父母,下至于子孙,必致其福而后已。故正心即是神,神与神相亲,又何疑乎!”
终日说善言,不如做了一件;终身行善事,须防错了一件。物力维艰[34],要知吃饭穿衣,谈何容易;光阴迅速,即使读书行善,能有几多[35]。
【译文】
整天说好话,不如做一件好事;一辈子做善事,却要防止做一件错事。衣食日用来之不易,要知道吃饭穿衣,哪有那么容易;时光飞逝,即便用来读书行善,又能做多少。
只字必惜[36],贵之根也;粒米必珍,富之源也。片言必谨[37],福之基也;微命必护[38],寿之本也。
【译文】
再有限的知识和文化也要珍惜,因为这是显贵的根本;再少的粮食也要珍视,因为这是富裕的源泉。再简短的话也要小心谨慎,因为这是福祉的基础;再卑微的生命也要尽力去保护,因为这是长寿的根本。
【源流】
明刘宗周《人谱类记》:“司马温公尝有言:‘只字必惜,贵之本也;粒米必珍,富之源也。’”按,司马光逝后获赠太师、温国公,《格言联璧》“只字必惜”句当本于宋代司马光之语。
作践五谷[39],非有奇祸[40],必有奇穷[41];爱惜只字,不但显荣[42],亦当延寿[43]。
【译文】
浪费粮食,即便没有突发的灾祸,也会生活困顿;爱惜知识,不仅会显达荣耀,还会使人长寿。
茹素[44],非圣人教也;好生[45],则上天意也。
【译文】
吃素食,并不是圣人的教诲;但珍惜生命,却是上天的意愿。
仁厚刻薄,是修短关[46]。谦抑盈满[47],是祸福关。勤俭奢惰,是贫富关。保养纵欲,是人鬼关[48]。
【译文】
仁厚还是刻薄,这是寿命长短的关键。谦虚还是自满,这是命中福祸的关键。勤俭还是奢侈,这是生活贫富的关键。保养还是纵欲,这是人命生死的关键。
【源流】
明吕坤《呻吟语》卷二:“仁厚刻薄,是修短关。行止语默,是祸福关。勤惰俭奢,是成败关。饮食男女,是死生关。”
造物所忌,曰刻曰巧[49]。万类相感[50],以诚以忠。做人无成心[51],便带福气。做事有结果[52],亦是寿征[53]。
【译文】
上天造物忌讳的,就是造作和取巧。世间万物互相联系,靠的是诚实和忠正。做人没有成见,便会带来福气。做事有始有终,便是长寿的征兆。
【源流】
清张廷玉《澄怀园文存》卷十五之《先考予告光禄大夫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谥文端敦复府君行述》:“居常训不孝等:‘惟以读书立品,安分守拙,戒诈伪,绝奔竞。’故书室对联曰:‘万类相感以诚,造物最忌者巧。’”按,张廷玉之父为张英,《格言联璧》“造物所忌”句当化用清代张英之语。
清陈弘谋《五种遗规》之“史搢臣《愿体集》”:“做人无成心,便带福气。做事有结果,亦是寿征。”按,《格言联璧》“做人无成心”句当本于清代史典编撰之文句。
执拗者福轻[54],而圆通之人[55],其福必厚;急躁者寿夭[56],而宽宏之士,其寿必长。
【译文】
固执的人福气少,而圆融通达之人,福气必定很多;急躁的人寿命短,而宽宏大量之人,寿命必定很长。
《谦》卦六爻皆吉[57],恕字终身可行[58]。
【译文】
《谦》卦的六爻都是平安吉祥,“恕”字的含义终身都可以奉行。
【源流】
清梁章钜《楹联丛话》卷八:“通行楹帖有云:‘《谦》卦六爻皆吉,恕字终身可行。’”
作本色人,说根心话[59],干近情事[60]。
【译文】
做真真正正的自己,说真心实意的话,做合情合理的事。
【源流】
明吕坤《呻吟语》卷二:“作本色人,说根心话,干近情事。”
一点慈爱,不但是积德种子,亦是积福根苗,试看哪有不慈爱底圣贤;一念容忍,不但是无量德器,亦是无量福田,试看哪有不容忍底君子。
【译文】
一点慈爱之心,不仅是积累德行的种子,也是为后人积累福分的幼苗,试看哪有不慈爱的圣贤;一个容忍念头,不仅是德行气度的广大,也是培养福分的广大,试看哪有不忍让的君子。
好恶之念[61],萌于夜气[62],息之于静也[63];恻隐之心[64],发于乍见[65],感之于动也。
【译文】
善良的念头,萌生于夜深人静之时,生长于平静的内心之中;怜悯的念头,产生于突然看到的那一瞬间,是因看到他人的遭遇而有所感动。
塑像栖神[66],盍归奉亲[67];造院居僧[68],盍往救贫。
【译文】
塑造神像供奉神明,不如回家奉养父母;建造寺院供养僧人,不如去救助那些贫苦之人。
费千金而结纳势豪[69],孰若倾半瓢之粟以济饥饿[70];构千楹而招来宾客[71],何如葺数椽之茅以庇孤寒[72]。悯济人穷,虽分文升合[73],亦是福田;乐与人善[74],即只字片言,皆为良药。
【译文】
花费大把的金钱来结交豪强,哪里比得上拿出半瓢粮食去救助饥民;大量修建房屋馆舍来招揽宾客,怎么比得上搭几间简易的茅草屋去庇护那些孤苦受冻的人。怜悯救助他人的贫困,哪怕只有很少的金钱和粮食,也是给人造福;愿意与人为善,即便只是简单的几句话,也是化解矛盾温暖人心的良药。
谋占田园[75],决生败子[76];尊崇师傅,定产贤郎。
【译文】
一心谋划着广置田产,必定会出现败家子弟;尊敬老师注重教育,必定会教养出贤德的儿孙。
【源流】
清陈弘谋《五种遗规》之“陈希夷《心相编》”:“贱买田辕,决生败子;尊崇师傅,定产贤郎。”按,陈抟,号希夷,《格言联璧》此句当本于宋代陈抟之语。
平居寡欲养身[77],临大节则达生委命[78];治家量入为出[79],干好事则仗义轻财[80]。
【译文】
平时清心寡欲养护身体,而面临重大事件则淡然面对顺应命运安排;治理家务量入为出勤俭节约,而做好事则注重道义轻视钱财。
善用力者就力[81],善用势者就势,善用智者就智,善用财者就财。
【译文】
善用力量的人借助力量,善用时势的人借助时势,善用智慧的人借助智慧,善用钱财的人借助钱财。
【源流】
明吕坤《呻吟语》卷三:“善用力者就力,善用势者就势,善用智者就智,善用财者就财。”
身世多险途[82],急须寻求安宅[83];光阴同过客,切莫汩没主翁[84]。
【译文】
人生多有艰难险阻,急需找个安身之所;时光如同匆匆过客,切莫埋没了自己。
莫忘祖父积阴功[85],须知文字无权[86],全凭阴骘;最怕生平坏心术[87],毕竟主司有眼[88],如见心田。
【译文】
不要忘记先辈们积累下的阴德,要知道在科举考试中文章并不起多大作用,一切全靠积累的阴德;人最怕平生坏了心思,毕竟科举考试的主考官能辨别人的好坏,就好像能看透人的内心。
天下第一种可敬人,忠臣孝子;天下第一种可怜人,寡妇孤儿。孝子百世之宗[89],仁人天下之命[90]。
【译文】
天下最值得尊敬的人,是忠臣孝子;天下最可怜的人,是孤儿寡妇。孝子是百世之人学习的榜样,有德之人是天下道义的根本。
【源流】
清陈弘谋《五种遗规》之“魏环溪《庸言》”:“世间第一种可敬人,忠臣孝子;天下第一种可怜人,寡妇孤儿。”按,魏象枢,字环溪,《格言联璧》“天下第一种可敬人”句当化用清代魏象枢之语。
《晋书·何曾传》:“初司隶校尉傅玄著论称曾及荀曰:‘……孝子百世之宗,仁人天下之命。’”按,《格言联璧》“孝子百世之宗”句当本于晋代傅玄之语。
形之正[91],不求影之直而影自直。声之平[92],不求响之和而响自和。德之崇[93],不求名之远而名自远[94]。
【译文】
只要形体端正,即便不去追求影子是否正直,影子终究还是正直的。只要声音平和,即便不去追求回响是否和谐圆润,回响终究还是和谐圆润的。只要德行高尚,即便不去追求声名是否远播,声名终究还是会传遍天下的。
【源流】
晋杨泉《物理论》:“形之正,不求影之直而影自直。声之平,不求响之和而响自和。德之崇,不求名之远而名自远。”
有阴德者,必有阳报[95];有隐行者[96],必有昭名[97]。
【译文】
能够积累阴德的人,必定会获得回报;暗中做好事的人,必定会有显赫的声名。
【源流】
《淮南子·人间训》:“夫有阴德者,必有阳报;有隐行者,必有昭名。”
施必有报者,天地之定理[98],仁人述之以劝人;施不望报者,圣贤之盛心[99],君子存之以济世[100]。
【译文】
给他人施以恩惠必定会收获回报,这是天地间不变的道理,有德之人讲述这个道理来劝导世人;给他人施以恩惠而不期待得到回报,这是圣贤之人深沉美好的志向,君子心存这种志向来救助世人。
面前的理路要放得宽[101],使人无不平之叹[102];身后的惠泽要流得远[103],令人有不匮之思[104]。
【译文】
对待自己面前的境况心胸要放宽些,使他人不要对你有命运不公的慨叹;对待身后留给后人的恩泽要使之持续得长久些,使后人对你有不尽的思念。
【源流】
明洪应明《菜根谭》:“面前的田地要放得宽,使人无不平之叹;身后的惠泽要流得长,使人有不匮之思。”
不可不存时时可死之心[105],不可不行步步求生之事[106]。作恶事,须防鬼神知;干好事,莫怕旁人笑。
【译文】
不能不心存随时为捍卫道义而慷慨赴死的念头,不能不做到处处要遵守道义而谨慎求生。做坏事,要提防鬼神知道;做好事,不要怕旁人笑话。
【源流】
清徐文弼《寿世传真》:“《虚斋语录》曰:‘盖人固不可不知虚生之忧,亦不可不知有生之乐,不可不求步步求生之事,尤不可不存时时可死之心。’”按,《虚斋语录》为明代大儒陈紫峰长子陈敦履所作,《格言联璧》“不可不存时时可死之心”句当本于明代陈敦履编撰之语。
吾本薄福人,宜行惜福事。吾本薄德人,宜行积德事。薄福者必刻薄,刻薄则福愈薄矣。厚福者必宽厚,宽厚则福益厚矣。
【译文】
我本是福分少的人,应当做珍惜福分的事。我本是德行薄的的人,应当做积累德行的事。福分少的人必定刻薄,并且越刻薄则福分越少。福分多的人必定宽厚,并且越宽厚则福分越多。
【源流】
明刘宗周《人谱类记》增订五:“陈眉公曰:‘吾本薄福人,宜行厚德事。吾本薄德人,宜行惜福事。’数语使人寻味不尽。”按,陈继儒,号眉公,《格言联璧》“吾本薄福人”句当本于明代陈继儒之语。
清张培仁《静娱亭笔记》卷八《眉公语录》:“薄福者必刻薄,刻薄则福益薄矣。厚福者必宽厚,宽厚则福益厚。”按,陈继儒,号眉公,《格言联璧》“薄福者必刻薄”句当本于明代陈继儒之语。
有工夫读书,谓之福。有力量济人,谓之福。有著述行世[107],谓之福。有聪明浑厚之见[108],谓之福。无是非到耳,谓之福。无疾病缠身,谓之福。无尘俗撄心[109],谓之福。无兵凶荒歉之岁,谓之福。
【译文】
有时间读书,这就是福气。有能力救助他人,这就是福气。有著作刊行,这就是福气。有聪明质朴的见解,这就是福气。听不到是是非非,这就是福气。身体没有疾病困扰,这就是福气。没有世俗琐事打扰,这就是福气。没有赶上战乱灾年,这就是福气。
从热闹场中,出几句清冷言语[110],便扫除无限杀机[111]。向寒微路上[112],用一点赤热心肠,自培植许多生意[113]。
【译文】
在混乱复杂的场合中,说几句冷静理智的话,便能化解许多麻烦。对待贫寒卑贱的人,用一点热心肠,就能培养出许多生机。
入瑶树琼林中皆宝[114],有谦德仁心者为祥。
【译文】
进入美玉成林的地方遍地都是宝贝,有谦逊之德和仁爱之心的人永远都会平安吉祥。
谈经济外[115],宁谈艺术[116],可以给用[117]。谈日用外[118],宁谈山水,可以息机[119]。谈心性外,宁谈因果,可以劝善。
【注释】
【译文】
谈论国家大政之外,宁愿谈论各种实用的技能,因为这些可供实用。谈论日常生活之外,宁愿谈论山水自然,因为这些可以消除心机。谈论良心本性之外,宁愿谈论因果报应,因为这些可以劝人向善。
【源流】
明刘宗周《人谱类记》增订五:“谈经济外,宁谈艺术,可以给用。谈日用外,宁谈山水,可以息机。谈心性外,宁谈因果,可以劝善。”
艺花可以邀蝶[120],垒石可以邀云[121],栽松可以邀风,植柳可以邀蝉,贮水可以邀萍[122],筑台可以邀月[123],种蕉可以邀雨,藏书可以邀友,积德可以邀天[124]。
【译文】
种植花草可以招来蝴蝶,堆砌假山可以引来云雾,栽种松柏可以招来清风,种植柳树可以引来鸣蝉,修池蓄水可以引来浮萍,兴建高台可以招揽明月,种植芭蕉可以招来细雨,广藏书籍可以引来朋友,积德行善可以得到上天的眷顾。
作德日休,是谓福地[125];居易俟命[126],是谓洞天[127]。
【译文】
修养德行每天都能收获福祉,这就叫做进入了幸福天地。生活平静听从命运安排,这就叫做过上了神仙日子。
心地上无波涛,随在皆风恬浪静[128];性天中有化育[129],触处见鱼跃鸢飞[130]。
【译文】
如果能够内心平静,无论他在哪里都是风平浪静;天性如果得到教化培育,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能自得其乐。
【源流】
明洪应明《菜根谭》:“心地上无风涛,随在皆青山绿树;性天中有化育,触处皆鱼跃鸢飞。”
贫贱忧戚,是我分内事,当动心忍性,静以俟之,更行一切善,以斡转之[131];富贵福泽,是我分外事,当保泰持盈[132],慎以守之,更造一切福,以凝承之[133]。
【译文】
贫穷、卑贱、忧虑、悲伤,这些都是我的分内事,我应当使内心得到触动、性格得以坚韧,平静地等待时机,而后要更严格地要求自己,以此来扭转处境。富有、高贵、福祉、恩泽,这些都是我的分外事,我应当保有安泰,操守功业,谨慎地加以守护,而后要更尽力去造福后人,以此来实现长久地传承。
世网哪能跳出[134],但当忍性耐心[135],自安义命[136],即网罗中之安乐窝[137];尘务岂能尽捐[138],惟不起炉作灶[139],自取纠缠[140],即火坑中之清凉散也。
【译文】
社会上的种种束缚哪里能跳得出去,只要能有所忍耐,安守本分,便已在这社会之网中有了自己的安乐窝;尘俗繁杂之事哪能全部抛弃,只要自己不另起炉灶,自寻烦恼,便已在这燥如火坑的世间得到了一剂清凉散。
热不可除,而热恼可除[141],秋在清凉台上[142];穷不可遣[143],而穷愁可遣[144],春生安乐窝中[145]。
【译文】
炎热无法去除,但因炎热而产生的烦恼却是可以去除的,凉凉的秋意就在心中的清凉台上;贫穷无法排遣,但因贫穷而产生的愁苦却是可以排遣的,暖暖的春意就产生在自家的安乐窝中。
【源流】
明洪应明《菜根谭》:“热不必除,而除此热恼,身常在清凉台上;穷不可遣,而遣此穷愁,心常居安乐窝中。”
富贵贫贱,总难称意[146],知足即为称意;山水花竹,无恒主人,得闲便是主人[147]。
【译文】
富贵贫贱,总难令人称心如意,只要懂得知足,一切便都称心如意;山水花竹,并无永恒的主人,只要谁有空去观赏,谁就是它们的主人。
【源流】
清梁章钜《归田琐记》卷六:“又《聪训斋语》一条云,圃翁尝拟一联悬草堂中云:‘富贵贫贱,总难称意,知足即为称意;山水花竹,无恒主人,得闲便是主人。’其语虽俚,却有至理。”按,《聪训斋语》为张英所作,《格言联璧》此句当本于清代张英编撰之文句。
要足何时足[148],知足便足;求闲不得闲[149],偷闲即闲[150]。
【译文】
想要得到满足,然而什么时候才能得到满足,其实只要心里知足就能得到满足;想要得到空闲,然而却怎么也得不到空闲,其实只要学会忙里偷闲就能得到空闲。
【源流】
明沈佳胤《翰海》卷十二“陈眉公《杂纪》”:“待足何时足,知足便足;求闲何时闲,偷闲便闲。”按,陈继儒,号眉公,《格言联璧》此句当本于明代陈继儒汇编之文句。
知足常足[151],终身不辱;知止常止[152],终身不耻。
【译文】
懂得知足才能常常感到满足,这样终身都不会受到侮辱;懂得适时停止和退却才能常常有所节制,这样终身都不会蒙受耻辱。
【源流】
明高濂《遵生八笺》卷之二:“(《景行录》)又曰:‘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当止,终身不耻。’”按,《景行录》为史弼所作,《格言联璧》此句当本于元代史弼之语。
急行缓行,前程总有许多路[153];逆取顺取[154],命中只有这般财[155]。
【译文】
无论是快走还是慢走,前面的路总还有许多;无论是不该得的还是应该得的,命中就有这么多钱财。
理欲交争[156],肺腑成为吴越[157];物我一体[158],参商终是弟兄[159]。
【译文】
公理与私欲的斗争,会使心腹之人成为仇敌;外物与自己融为一体,即便关系疏远的人也会成为兄弟。
以积货财之心积学问,以求功名之心求道德,以爱妻子之心爱父母,以保爵位之心保国家。
【译文】
用积聚财货的心思去积累学问,用求取功名的心思去追求道德,以关爱妻子儿女的心思去关爱父母,用保护官位的心思去保卫国家。
移作无益之费以作有益,则事举[160]。移乐宴乐之时以乐讲习[161],则智长。移信异端之意以信圣贤[162],则道明。移好财色之心以好仁义,则德立。移计利害之私以计是非[163],则义精。移养小人之禄以养君子,则国治。移输和戎之赀以输军国[164],则兵足。移保身家之念以保百姓,则民安。
【译文】
把花在没有意义事情上的钱财用到有意义的事情上,那么事情就可以办成。把用来享受宴饮作乐的时间用到研究学问上,那么才智就会增长。把迷信异端邪说的心思用到信仰圣贤上,那么世间大道就会得以明白。把贪恋美色的心思用到推崇仁义上,那么道德节操就会树立。把计算利害得失的心思用到判断是非上,那么道义就会得以明晰。把供养小人的俸禄用到奉养君子上,那么国家就得到了治理。把输送给敌国用来求和的物资用在保家卫国上,那么军力就会充足。把保护自己身家性命的心思用到保护百姓上,那么百姓就能获得太平。
做大官底,是一样家数[165];做好人底,是一样家数。
【译文】
做大官有做大官的方法,做好人有做好人的方法。
【源流】
明吕坤《呻吟语》卷二:“做大官底,是一样家数;做好人底,是一样家数。”
潜居尽可以为善[166],何必显宦[167]!躬行孝弟[168],志在圣贤,纂辑先哲格言[169],刊刻广布[170],行见化行一时[171],泽流后世,事业之不朽,蔑以加焉[172];贫贱尽可以积福,何必富贵!存平等心,行方便事,效法前人懿行,训俗型方[173],自然谊敦宗族[174],德被乡邻[175],利济之无穷[176],孰大于是。
【译文】
隐居乡间一样可以做善事,何必非要做官!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立志达到圣贤的境界,编纂先哲的格言著述,并加以出版使之广为流传,自己的行为虽然只是一时施行教化,但恩泽却能够流传后世,这便是不朽的事业,再没有什么能超过的了。贫贱也可以积累福分,何必非要富贵!做到心中平等待人,办事多给他人方便,学习前人的善行,教化改善世俗风气,家族自然和睦友爱,德行广及乡邻,带来了莫大的帮助,还有什么会比这更好呢?
一时劝人以口,百世劝人以书。
【译文】
用言语来劝导人们,只能劝导一时;用书本来劝导人们,则可以劝导百世。
【源流】
明袁了凡《了凡四训》:“韩愈云:‘一时劝人以口,百世劝人以书。’”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入则笃行[177],出则友贤。
【译文】
用平静修养身心,用俭朴培养德行,在家时为人敦厚质朴,外出时结交贤明之人。
【源流】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读书者不贱,守田者不饥[178],积德者不倾[179],择交者不败[180]。
【译文】
用功读书的人不会品行卑贱,辛勤耕田的人不会挨饿,积德行善的人不会遭遇灾祸,谨慎交友的人不会身败名裂。
【源流】
清陆以湉《冷庐杂识》卷八:“桐城张文端公英《聪训斋语》有云:‘读书者不贱,守田者不饥,积德者不倾,择交者不败。’”按,张英谥文端,著有《聪训斋语》,《格言联璧》此句当本于清代张英之语。
明镜止水以澄心[181],泰山乔岳以立身,青天白日以应事,霁月光风以待人。
【译文】
内心澄清要如明镜止水般宁静自然,树立人格要如泰山般高大雄伟,处理事情要如青天白日般光明磊落,对待他人要如明月清风般胸怀广阔。
【源流】
明耿定向《耿天台先生文集·都邸迩言》:“同年诸南明、胡庐山暨罗近溪聚晤都邸,寓壁间揭有:‘明镜止水以存心,泰山乔岳以立身,青天白日以应事,霁月光风以待人。’”
省费医贫,弹琴医躁,独卧医淫,随缘医愁,读书医俗。
【译文】
节约花销可以医治贫穷,专心弹琴可以医治烦躁,独自睡眠可以医治淫欲,顺其自然可以医治忧愁,用功读书可以医治庸俗。
【源流】
明徐树丕《识小录》卷之一“《国手医》”:“省费医贫,弹琴医躁,安分医贪,量力医斗,参禅医想,独寐医淫,痛饮医愁,读书医俗,此之谓国手。”按,《格言联璧》此句当化用明代徐树丕汇编之文句。
以鲜花视美色,则孽障自消[182];以流水听弦歌[183],则性灵何害[184]?
【译文】
将美色比作鲜花来看,贪恋与痴迷自会消除;将音乐比作流水来听,本心本性又如何会受到伤害?
【源流】
明郭良翰《问奇类林》卷九:“《翼学编》:‘人能以明霞视美色,则业障自轻;人能以流水听弦歌,则性灵何害?’”按,《翼学编》为朱应奎所作,《格言联璧》“以鲜花视美色”句当化用明代朱应奎编撰之文句。
养德宜操琴[185],炼智宜弹棋[186],遣情宜赋诗,辅气宜酌酒[187],解事宜读史[188],得意宜临书[189],静坐宜焚香,醒睡宜嚼茗[190],体物宜展画[191],适境宜按歌[192],阅候宜灌花[193],保形宜课药[194],隐心宜调鹤[195],孤况宜闻蛩[196],涉趣宜观鱼[197],忘机宜饲雀[198],幽寻宜藉草[199],淡味宜掬泉[200],独立宜望山,闲吟宜倚树,清谈宜翦烛[201],狂啸宜登台[202],逸兴宜投壶[203],结想宜欹枕[204],息缘宜闭户[205],探景宜携囊[206],爽致宜临风[207],愁怀宜伫月[208],倦游宜听雨,元悟宜对雪[209],辟寒宜映日[210],空累宜看云[211],谈道宜访友,福后宜积德[212]。
【译文】
培养德行应当弹琴,锻炼心智应当下棋,抒发情感应当赋诗,调养气血应当饮酒,了解世事应当研读史书,顺心得意应当练习书法,独自静坐应当燃点沉香,睡醒时应当喝茶提神,体察物性应当观赏绘画,安逸悠闲应当伴乐高歌,观察时节应当种植花草,保养身体应当学习药理,远离尘嚣应当调养仙鹤,孤独寂寞应当静听虫鸣,观景品趣应当赏玩游鱼,忘却烦恼应当饲喂鸟雀,寻访幽静应当踏青远游,品味清淡应当捧饮甘泉,独自站立应当远望高山,闲暇吟唱应当寻荫倚树,清谈论道当在夜深人静时,纵情放歌应当登临高台,放松心情应当宴饮游戏,心中有事应当倚枕静卧,断绝来往应当闭门不出,探寻美景应当携囊远足,体验清爽应当迎风站立,心中愁苦应当独自望月,厌倦尘俗应当聆听雨声,获得感悟应当独自赏雪,祛除寒气应当多晒太阳,身心疲倦应当抬头望云,谈论事理应当拜访朋友,造福后人应当积德行善。
* * *
[1] 敛福:此处指教化民众积聚福祉。敛,积聚。《尚书·洪范》:“敛时五福,用敷锡厥庶民。”唐孔颖达正义:“当先敬用五事,以敛聚五福之道,用此为教,布与众民,使众民慕而行之,天下众民尽得中也。”
[2] 考祥:考察过往的善恶以预知未来的吉凶。《周易·履卦》:“上九,视履考祥,其旋元吉。”唐孔颖达正义:“视其所履之行善恶得失,考其祸福之征祥。”
[3] 作德日休:积德行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作德,积德行善,做好事。日休,一天比一天好。休,吉庆,美好。《尚书·周官》:“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
[4] 作善:行善,做好事。降:降下。此处指获得。
[5] 崇:高。此处指提升。效:效法,学习。山:高山。此处指高山所代表的稳重敦厚。
[6] 藏器:怀藏才能。此处指增长才干谦虚内敛。《周易·系辞下》:“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7] 群居:一群人相处。守口:闭口,指说话小心谨慎。
[8] 独坐:独处。防心:此处指谨防那些不好的念头。
[9] 穷:困顿。达:显达。有命:此处指自有命运安排。
[10] 由人:此处指由自己把握。《左传·僖公十六年》:“吉凶由人,吾不敢逆君故也。”晋杜预注:“积善余庆,积恶余殃,故曰‘吉凶由人’也。”
[11] 形容:面容。《管子·内业》:“全心在中,不可蔽匿,和于形容,见于肤色。”
[12] 自照:照自己。此处指反省自己。见:看见。此处指预见。
[13] “心作良田”二句:把自己的内心当作良田,子孙世代都耕种不完。此句意在说明,存养好自己的良心本性,子孙后代从中受益无穷。
[14] “心田培一点”二句:多培养一点内心的善良,世代传承定会收获福气。子种孙收,世代传承收获福气。种,此处指传承。收,此处指收获福气。此句为互文,当作“子孙种、子孙收”,即子孙后代传承这种传统,那么子孙后代定会收获福气。
[15] 好:此处指造福。
[16] 方寸中放宽一步:内心宽容大度一些。方寸,内心。
[17] 家业:此处指家族兴旺。
[18] 白镪(qiǎng):白银,银子。
[19] 种心:修养身心,培养品德。产业:事业。
[20] 天理心:天理良心。
[21] 责效:苛求收到成效。
[22] 赖:仰赖,从中获益。
[23] 施:此处指给予帮助。
[24] 鉴:察,看。
[25] 入圣贤之域:达到圣贤的境界。
[26] 后嗣:子孙后代。
[27] 培元气:养护精神。
[28] 轻:此处指随便说。
[29] 逞(chěng):放纵,放任。
[30] 播弄:捉弄。
[31] 见:同“现”,表现,呈现。形象:外貌。此处指精神气质。
[32] 梦魂:梦境,梦乡。
[33] 鉴察:监督。
[34] 物力:指衣食日用。维:表判断,是。艰:艰难。此处指来之不易。
[35] 几多:多少。
[36] 只字:一个字。此处指少量知识和文化。
[37] 片言:只言片语,简短的话。
[38] 微命:卑微的生命。
[39] 作践:糟蹋,浪费。五谷:说法不一,通常指稻、麦、黍、稷、菽五种作物,泛指粮食。《孟子·滕文公上》:“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
[40] 奇祸:突发的灾祸。奇,此处指突发的,意外的。
[41] 奇穷:困厄,困顿。
[42] 显荣:显达荣耀。
[43] 延寿:长寿。
[44] 茹素:吃素。茹,吃。
[45] 好(hào)生:珍惜生命,即好生之德。《尚书·大禹谟》:“皋陶曰:‘……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好生之德,洽于民心,兹用不犯于有司。”
[46] 修短:此处指寿命长短。
[47] 谦抑:谦逊,谦虚。盈满:自满。
[48] 人鬼:此处指生死。
[49] 刻:矫揉造作。巧:投机取巧。
[50] 万类:世间万物。相感:互相感应。此处指互相联系。
[51] 成心:个人成见。明胡广《性理大全书》卷五:“成心忘,然后可与进于道。”注:“成心者,私意也。”
[52] 有结果:此处指做事有始有终。
[53] 寿征:长寿的征兆。征,征兆,迹象。
[54] 执拗:固执。
[55] 圆通:圆融通达。
[56] 夭:此处指寿命短。
[57] 《谦》卦:《周易》六十四卦中的一卦。该卦的主旨是告诫人们要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平安吉祥。《周易·谦卦》:“谦,亨,君子有终。”唐孔颖达正义:“谦者屈躬下物,先人后己,此待物则所在皆通,故曰‘亨’也。小人行谦则不能长久,唯君子有终也。”
[58] 恕:推己及人,发自内心地理解他人,即孔子的“忠恕”之道。《论语·里仁》:“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宋邢昺疏:“忠,谓尽中心也;恕,谓忖己度物也。”
[59] 根心:真心。
[60] 近情:合乎情理。
[61] 好恶之念:即好的念头,善良的念头。此处为偏正结构。
[62] 夜气:儒家孟子提出的概念,指夜深人静不受外界打扰时,内心中自然产生的良知和善念。《孟子·告子上》:“梏之反覆,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也。”
[63] 息:滋生,生长。
[64] 恻(cè)隐:怜悯。《孟子·公孙丑上》:“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65] 乍:忽然,突然。
[66] 栖神:此处指虔诚供奉神明。
[67] 盍(hé):何不,不如。归:回家。奉:奉养,孝敬。亲:父母双亲。
[68] 院:寺院,寺庙。居僧:供养僧人。
[69] 结纳势豪:结交豪强。结纳,结交。势豪,豪强,有钱有势的家族。
[70] 孰:哪里,表选择判断。若:比。倾:此处指拿出,花费。粟:小米,代指粮食。饥饿:此处指饥民。
[71] 构千楹(yíng):大肆修建房屋馆舍。构,修建。千,此处指多。楹,房屋堂前的柱子,代指房屋。
[72] 何如葺(qì)数椽(chuán)之茅以庇孤寒:怎么比得上搭几间茅草屋去庇护那些孤苦受冻的人。葺,用茅草搭房。椽,搭在房屋梁上的木檩。此处指房屋的单位“间”。茅,此处指茅草屋。庇,庇护。孤寒,孤苦受冻的人。
[73] 分文升合:很少的钱和粮食。分文,即分、文,都是古代较小的货币单位,形容钱数少。升合,即升、合,都是古代用来计算粮食的容积单位,形容粮食少。
[74] 与人善:与人为善,善待他人。
[75] 谋占田园:一心谋划着广置田产。占,置,购买。田园,此处指田产。
[76] 决:一定,必定。
[77] 平居:平时,平日。
[78] 大节:重大事件。达生:通达人生,即淡然面对一切。《庄子·达生》:“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知之所无奈何。”委命:听从命运安排。
[79] 量入为出:根据家庭收入水平来决定支出的多少,即支出不超过收入,引申为勤俭节约。《礼记·王制》:“以三十年之通制国用,量入以为出。”唐孔颖达正义:“量其今年入之多少,以为来年出用之数。”
[80] 仗义轻财:注重道义,轻视钱财。
[81] 就:此处指借助,利用。
[82] 身世:此处指人生。险途:路途艰险。
[83] 安宅:平安之处,安身之所。
[84] 汩(gu)没主翁:埋没自己。汩没,埋没。主翁,自己。
[85] 祖父:此处指先辈,先人。
[86] 文字无权:文章是不起多大作用的。文字,文章。此处代指科举考试。无权,没有权力,即不起作用。
[87] 生平:平生。
[88] 主司:指科举考试的主考官。有眼:有眼力,即分辨是非好坏的能力。
[89] 宗:此处指众人学习的榜样。
[90] 仁人:有德之人。命:此处指根本。
[91] 形之正:形体端正。此处指人作风正派。形,形体。此处指人的行事作风。
[92] 平:此处指音色平和。
[93] 崇:此处指德行高尚。
[94] 远:此处指声名远播。
[95] 阳报:在人世间得到回报。
[96] 隐行:犹阴德,指不为人知的善行。
[97] 昭名:显赫的声名。昭,显著,显赫。
[98] 定理:永恒不变的真理。
[99] 盛心:深厚美好的志向。
[100] 济世:救助世人。
[101] 面前的理路:此处指自己面前的境况。
[102] 不平之叹:因命运不公而发出慨叹。
[103] 惠泽:恩泽。
[104] 不匮之思:不尽的思念,即因感念恩泽而思念。匮,尽。
[105] 时时可死:随时会为捍卫道义而慷慨赴死。
[106] 步步求生:处处要遵守道义而谨慎求生。
[107] 行:发行,刊行。
[108] 浑厚:质朴,敦厚。
[109] 撄(ying)心:扰乱心神。
[110] 清冷言语:冷静理智的话。
[111] 扫除无限杀机:化解许多麻烦。扫除,除去,化解。无限,许多。杀机,此处指麻烦。
[112] 寒微路上:此处指出身贫贱的人。
[113] 生意:此处指生机,意在说明给寒微之人以帮扶,使其得以发展。
[114] 瑶树琼林:比喻到处是宝贝的地方。琼与瑶,皆为美玉。
[115] 经济:经世济民。此处指治国安民的国家大政。
[116] 艺术:泛指古代各种实用技能。“艺”即“六艺”,指儒家培养人才的六项科目:礼、乐、射、御、书、数,即懂礼仪、通乐律、会射箭、能驾车、善书法、明算数。“术”即“术数”,指医、方、卜、筮,即医药,方术和占卜等一系列古代相对实用的技能。
[117] 给用:可供实用。
[118] 日用:此处指家庭日常生活。《诗经·小雅·天保》:“民之质矣,日用饮食。”
[119] 息机:消除心机。《楞严经》卷六:“息机归寂然,诸幻成无性。”
[120] 艺花:种植花草。
[121] 垒石:堆砌假山。
[122] 贮水:修池蓄水。
[123] 筑台:兴建高台。
[124] 邀天:此处指得到上天的眷顾。
[125] “作德日休”二句:积德行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这就叫做进入了幸福的天地。福地,与下句中的洞天合称“福地洞天”,指神仙居住的处所。此处泛指生活幸福。《尚书·周官》:“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
[126] 居:此处指生活。易:此处指平静,淡然。俟命:听从命运的安排。《礼记·中庸》:“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汉郑玄注:“易,犹平安也。俟命,听任天命也。”
[127] 洞天:道教神仙所居之所,即“洞天福地”,与上文福地相对。
[128] 随在:到处,处处。风恬浪静:风平浪静。
[129] 性天:天性,本性。化育:教化培育。
[130] 触处见鱼跃鸢(yuān)飞:无论在何处都能自得其乐。鱼跃鸢飞,鱼儿在湖水中跳跃,鸢鸟在天空中翱翔,指世间万物顺其自然,自得其乐。
[131] 斡(wò)转:扭转,改变。
[132] 保泰持盈:此处指保持安泰,操守功业。
[133] 凝承:长久地传承。
[134] 世网:此处指社会上法律礼教对人的束缚。三国嵇康《答难养生论》:“奉法循理,不世网,以无罪自尊,以不仕为逸。”
[135] 忍性耐心:克制性情,耐住心性。《庄子·列御寇》:“忍性以视民,而不知不信。”
[136] 义命:本分。唐吕岩《吕子易说》:“祸福成败一听于天,而无所期望,无所设想,安于义命之自然,即所谓无妄也。”
[137] 安乐窝:安闲舒适之所。《宋史·邵雍传》:“(邵雍)初至洛,蓬荜环堵,不庇风雨,躬樵爨以事父母,虽平居屡空,而怡然有所甚乐,人莫能窥也。及执亲丧,哀毁尽礼。……雍岁时耕稼,仅给衣食。名其居曰‘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
[138] 尘务:尘俗繁杂之事。捐:弃。
[139] 起炉作灶:即另起炉灶,指自己另搞一套。
[140] 纠缠:烦恼。
[141] 热恼:因炎热而产生的烦恼。
[142] 清凉台:相传原为汉明帝刘庄幼时读书避暑之处。后来两位印度僧人摄摩腾、竺法兰来到洛阳,被安排在此居住并译经传教。
[143] 谴:排遣。
[144] 穷愁:因贫穷而产生的愁苦。
[145] 春:暖暖的春意。
[146] 称意:称心如意。
[147] 得闲便是主人:谁有空闲去观赏谁便是主人。得闲,有空闲。此处指有空去观赏。
[148] 要足:想要得到满足。
[149] 求闲:想要得到空闲。
[150] 偷闲:忙里偷闲。唐白居易《岁假内命酒赠周判官萧协律》:“闻健此时相劝醉,偷闲何处共寻春。”
[151] 知足:懂得满足。《老子》第四十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汉河上公注:“知足之人绝利去欲,不辱于身。知可止则财利不累身,声色不乱于耳目,则身不危殆也。”
[152] 知止:懂得适时停止和退却。
[153] 前程:此处指前面的路。
[154] 逆取:不该得的,以不正当手段取得的。顺取:该得的,以正当手段取得的。
[155] 这般:这些,这么多。
[156] 理欲交争:公理与私欲的斗争。
[157] 肺腑:心腹之人,极其亲近的人。吴越:春秋时的吴国和越国,两国相邻且经常打仗,后多指仇敌。《国语·越语上》:“夫吴之与越也,仇雠敌战之国也。”
[158] 物我一体:外物与自己融为一体。
[159] 参(shēn)商:参星和商星,二星不同时出没,后多指关系疏远的人。唐杜甫《赠卫八处士》:“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160] 举:成。
[161] 宴乐:宴饮作乐。
[162] 异端:古时的非正统思想和学说。《论语·为政》:“攻乎异端,斯害也已矣。”宋邢昺疏:“言人若不学正经善道而治乎异端之书,斯则为害之深也。”
[163] 私:私心,心思。
[164] 移输和戎之赀(zi)以输军国:把输送给敌国用来求和的物资用在保家卫国上。和戎,与敌国求和修好。《左传·襄公四年》:“公曰:‘然则莫如和戎乎?’对曰:‘和戎有五利焉。’”赀,同“资”,物资和钱财。军国,此处指保家卫国。
[165] 家数:方法,手段。
[166] 潜居:指隐居。《后汉书·李恂传》:“潜居山泽,结草为庐,独与诸生织席自给。”尽:同样,一样。
[167] 显宦:官位显赫。此处指做官。
[168] 孝弟:即孝悌,孝敬父母,友爱兄弟。《论语·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69] 纂(zuǎn)辑:编纂著述。
[170] 刊刻广布:出版印行,流传甚广。刊刻,指刻板印刷书籍,泛指出版书籍。广布,流传得很广。
[171] 化行:施行教化。
[172] 蔑:无,没有。加:超过。
[173] 训俗型方:使世俗风气得到教化改善。
[174] 谊敦:即敦谊,和睦友爱。
[175] 被:及。
[176] 利济:帮助,施恩泽。
[177] 入:此处指在家。
[178] 守田者:耕田的人。
[179] 倾:此处指遭遇灾祸,遭遇危险。
[180] 败:此处指身败名裂。
[181] 澄心:内心清净澄明。《淮南子·泰族训》:“凡学者能明于天人之分,通于治乱之本,澄心清意以存之,见其终始,可谓知略矣。”
[182] 孽障:此处指贪恋与痴迷。
[183] 弦歌:音乐。此处指市井间流行的俗乐。原为弹奏琴瑟、吟咏诗歌以教化百姓。《史记·孔子世家》:“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 《武》 《雅》 《颂》之音。”
[184] 性灵:此处指人天真质朴的本性。
[185] 操琴:抚琴,弹琴。
[186] 弹棋:下棋。
[187] 辅气:调养气血。
[188] 解事:了解世事。
[189] 临书:临帖,练习书法。
[190] 嚼茗:饮茶。
[191] 体物:体察物性。展:展开。此处指观赏。
[192] 适境:安逸悠闲。按歌:伴乐高歌。
[193] 阅候:观察时节。候,时节,节气。
[194] 保形:保养身体。课:学习。药:此处指医药常识。
[195] 隐心:使内心隐逸,即远离尘嚣。
[196] 孤况:孤独寂寞。闻蛩(qióng):听虫鸣。蛩,蟋蟀。此处指昆虫的叫声。
[197] 涉趣:观赏景致,体会乐趣。
[198] 忘机:忘却烦恼。唐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机,心机。此处指因心机而产生的烦恼。
[199] 幽寻:即寻幽,寻访幽深静谧之处。藉草:踏青远游。藉,踩,踏。草,代指草木丛生的幽静之处。
[200] 淡味:即味淡,品味清淡。
[201] 翦烛:即剪烛,剪掉烧焦的灯芯,使灯火更加明亮。此处指深夜。
[202] 狂啸:纵情放歌。狂,纵情。啸,此处指放歌。
[203] 投壶:古时宴会中的游戏,大家轮流将箭矢投入壶中,投中少的人被罚饮酒。《礼记·投壶》:“投壶之礼,主人奉矢,司射奉中,使人执壶。”
[204] 结想宜欹(qi)枕:心中有事应当倚枕静卧。结想,念念不忘。此处指心中有事。欹枕,倚着枕头。欹,靠着。
[205] 息缘:断绝往来。
[206] 探景:探寻美景。
[207] 爽致:即致爽,体验清爽。
[208] 愁怀宜伫(zhù)月:心中愁苦应当独自望月。愁怀,心中愁苦。伫,长久站立。
[209] 元悟:开悟。
[210] 辟寒:祛除寒气。辟,同“避”,祛除。
[211] 空累:身心疲倦。
[212] 福后:造福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