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三国协商成立后之国际形势
德意志之旧政策
从德意志帝国建设之时以至20世纪开始,德政府之外交政策,无论是在毕士马克或威廉二世主持之下,其性质是平和的。毕士马克竭全力巩固新帝国在中欧之地位,利于保持平和。威廉二世虽表现侵略的精神,但亦无意轻于从事战争。为德意志经济的发展,商业的扩张,及其海军的建设,平和实为必要之条件。
德意志之新地位
迨及20世纪初年,德意志渐觉其平和政策不能继续。1898年至1907年之间,国际关系之变动,根本的影响于德帝国之地位。英国放弃其光荣孤立政策,而与法兰西携手,已不利于德意志之地位;而1907年英俄之妥协更以破坏德国之优势。实则法兰西的新外交倾向随即引起德国政治家之不安。1904年英法协商之成立表示法兰西在外交上取独立的行动,而且进于主动的地位。在短时期中,法国与意妥协之后,继以对英协商及与西班牙之协定;法国殖民地发展政策受有几重的保障。
德意志态度之变更
德意志鉴于新成立之国际协定,有害德国势力之发展,自然深抱不安。而其最感痛切者,则为德意志在大陆上威望之减削。欧洲列强协定国际事情,似乎全置德帝国于度外,甚且团结起来对付德国。德意志政治家至此觉得欧洲已脱离它的支配;他们急须一举以恢复德帝国之威望,使世人知道任何国际事情非得德国参加与认可,不能进行。
德意志为应付新变动的国际情状,觉得不能不变动其对外的态度,而由调和的、联络的态度变为挑斗的态度,其结果则其后十年间欧洲生息于外交紧张之空气中,发生许多危机。
德意志之高压手段
1904年英法协商成立以后,德意志曾三次在外交上行使高压手段;每次相去皆只三年。第一次在1905年,为摩洛哥事件而起。第二次行于1908年,为援助奥大利合并波赫两州。第三次行于1911年,系第二次干涉摩洛哥事件。此数次外交举动虽终未引起战祸,然因此而发生之国际危机,已极重大,关系后来的国际政局之变化不小。
第二节 第一次摩洛哥事件
德意志对于英法协商之态度
在1904年,德意志政治家当已企图有所举动,以恢复权势,打破法兰西之主动的新外交政策,而同时以暴露英法协商之弱点。不过起初德政府对于英法协商表面上仍表示友谊之态度,他们宣言德意志不敌视英法之协定,而至于摩洛哥,则德国于此仅有商业的利益,此则亦未因英法协定受何侵害。同时大德意志主义派人士则公然表示不满意于政府之态度,而要求在摩洛哥扶植德国势力,但一时德意志政府未取何行动。
德意志态度之变更
法兰西取得英国同意,并与西班牙协定后,转而从事于摩洛哥之改革事业。法兰西政府于1904年年终派定一特使,携有改革案前赴摩洛哥。此特使于1905年2月抵菲仔(fez)。依此改革案,法国军官当助摩洛哥王训练警兵,保持秩序;摩洛哥须设立国家银行。法使与摩洛哥王谈判未决,而德意志突来干涉。
德政府闻法国使节携改革案赴菲仔,即时变更态度。在摩洛哥之德国代表昆尔曼(kühlmann)对法国代表提出抗议,说法国与英西协定摩洛哥问题,将德意志置诸度外;德意志政府不承认受此等协定之拘束。在法国使节赴菲仔之时,德国政府中已有人提议劝德皇亲赴摩洛哥,而宰相毕罗(bülow)赞成此计划。此项示威运动之目的在德国宰相毕罗对议会(3月29日)之演说中已经表出;他说,德国有经济的利益,德国利于维持门户开放主义。法国驻德大使曾报告法政府(3月22日)说,德意志要求商业的均等及摩洛哥王之独立。最后居然有德皇亲到摩洛哥之突飞的举动。
德皇之赴摩洛哥
德皇依毕罗等之意思,亲赴摩洛哥为一种政治示威运动;他于3月31日在塘吉尔(tangier)上岸。他对德意志侨民演说,宣言德帝国在摩洛哥有重大的利益;列强当有均等的权利,而当尊重摩洛哥之独立;且明言他此行即为承认摩洛哥之独立。德皇对摩洛哥王之特使宣言,他之此行在表示他拥护德国在摩洛哥的利益之决心;他承认摩洛哥王是绝对独立的,愿与之讨论保全此等利益之方法;至于改革,则他以为当出以极慎重之步骤,而顾及宗教的情感。德意志公表的目的是在拥护摩洛哥之独立,主张各国商业机会之均等。实则德皇此举,根本的否认英法协定,否认法兰西在摩洛哥之地位,此是给法兰西之摩洛哥政策一个致命的打击。而就其一般的政治意义说,则德皇此项示威运动是宣告一个外交的战斗,对于英法协商挑战;因为如其容许德国阻害法兰西在摩洛哥之发展,便是破毁德格赛之全盘政策,抛弃法国新外交的独立,而暴露英法协商之无实际的效用。
德意志在1905年何以决然出此突飞之举?此有其特殊的理由,亦有其一般的动机。
1904年之密约
德政府在摩洛哥示威运动之特殊理由,在防止摩洛哥落于法国之手。当时法国新闻公然主张将摩洛哥变成第二突尼斯,德人以为如他们不出来干涉,摩洛哥或将被法侵并。此项疑虑,不是全无根据的,1904年之密约可以为证。
在1904年8月,兰斯顿与法使在伦敦缔结英法协商之际,同时即签有一密约。密约第1条规定,彼此有变更关于埃及或摩洛哥之政策之可能;第2条规定,两政府互约不反对取消此两地之领事裁判权;第3条所载则更重要,即说直布罗陀(gibraltar)对岸之地中海沿岸(从美拉meilla 至舍部河the sebu river)一带之地,如值摩洛哥不在此行使权力之时,即当置于西班牙的势力范围,而由西班牙治理之。当西班牙在同年9月中承认英法宣言,而声明它确实尊重摩洛哥国领土保全之时,它与法国签定有类似的协定,公然预备瓜分摩洛哥国土。此两个密约至1911年始公布出来;但因为此等约章既为伦敦、巴黎、马得里方面许多人知道,而且通告了圣彼得堡政府,其条文随即为柏林政府所探知。德意志的理由是,如它自己不早动作,摩洛哥将完全为他国所支配,德国商业于此将至无立足之地步。
国际情势
1905年国际情势之有利于德意志,是为德意志挑起摩洛哥事件之一般的动机。在法国则当时的孔白(combes)内阁似受制于社会党与平和主义派,对外失其活动之自由;而德意志深知德格赛虽在发展其积极的殖民政策,究未备有为执行此政策必要的海陆军备。法兰西不能抵抗德国之强硬的要求。而从英国方面,德意志亦无可顾虑之处。英国保守党内阁基础动摇,自由党已有起执政权之势。德国不信自由党首领如康倍尔-巴那门(campbell-bannerman)与鲁意·佐治(lloyd george)之流,素抱内政改革及对外平和主义者,能决然为摩洛哥事件给法国以有效的援助。德意志之所最要顾虑者为法兰西同盟国之俄罗斯。而此则至1905年3月已受有辽阳、奉天之大败,势不能于欧洲方面以实力援助其同盟国。在此种国际情势之下,德意志之敢于对法国行使高压手段,不能谓为冒险之举。4月11日,德相毕罗决然对列国提出开国际会议之案。而法国特使在菲仔从事之谈判,最后于5月28日依摩王之拒绝法国提案而停顿。
法兰西的地位
法兰西对于德意志之行动取何态度?德政府提出两个要求:其一是开一国际公会以处决摩洛哥问题,其二是法国外交总长德格赛须辞职。换句话说,法兰西当受欧洲会议之公判,而排德的外交家当负责引退。此于法兰西当为莫大的屈辱。法兰西其忍受此等条件乎?德格赛恃有英俄之援助与意西之同情,力主拒绝开会议。但其同僚所见不同。最后决议的内阁会议,开于6月6日,在此次阁议,惟有总统鲁倍赞成德格赛之强硬态度,而其他阁员均反对。德格赛力言法兰西不可赴会议受屈辱,而说他已从英国得有实力援助的提议。法国内阁总理鲁耳(rouier)则谓如承受英国之提议,必致战争;他表示愿开国际会议。各阁员均赞成总理之说,德格赛乃辞职。法兰西自知军事上准备不充分,其同盟之俄国困于远东战事,不能抵抗德意志,不敢激起战争。7月1日法国总理自兼外务,8日他与德国大使交换宣言,承认开国际会议。在此宣言中,法国声明它赴会议之条件,而德国大使正式宣言德国不反对1904年之英法协定。
阿耳吉西拉斯会议
新外交政策之主持者德格赛去职,法兰西承认开会议讨论摩洛哥问题,德意志之高压手段完全成功,法兰西完全屈辱。德意志对于世界可以表示它的外交优势仍不可打破。然而德意志此次之胜利,究竟是暂时的、表面的。它初想在国际会议中主张德意志之霸权,后来乃知它不能以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其他各国。
德政府要求的国际会议,延至1906年1月16日始正式开会于西班牙海岸之阿耳吉西拉斯(algeciras)。到会者除欧洲列强外,尚有比利时、西班牙、瑞典、荷兰、葡萄牙、美国及摩洛哥。在此会议中,摩洛哥王之主权,摩洛哥之领土保全,商业的自由,视为公认之原则,屏诸讨论之外。而在各种议题之中,以警察管领问题为最重要,成为争论之中心。德国要求将摩洛哥警察置于国际管领之下,而法国则要求由法国独管或由法西共管。双方争持不下,卒以美总统罗斯福之调停,依奥大利的提案,决定由法西共管,而任命一瑞士人为检阅长。主要的难题既经决定,最后条约乃于4月7日签字。
阿耳吉西拉斯会议的结果
阿耳吉西拉斯会议是法德一场外交的大争斗。前者公然为俄、英、西班牙所袒助,而美国亦暗中为之援助。而在他方面,德意志虽主张国际责任之原则,而不仅不得一般到会列国的同情,即便从其友邦亦获得很少的助力。意大利不愿为德国政策之工具,且先已有关于摩洛哥、托里波里的秘密协定之拘束;它明白表示不能为德意志的利益牺牲它对英对法之妥协。即使就奥大利说,虽则后来德皇表示感谢它在会议中对于德国之尽力,实则它有时亦取独立的态度,不一定为德国的工具,因为它是决定不与法国冲突的。其结果是,虽则德国争定了此原则,说:摩洛哥问题是列国共同关系之事,然而德意志之根本重要的要求皆被会议否决,而欧洲实际承认法兰西之膨胀政策。法兰西取得与西班牙共管摩洛哥警察之权利,它在摩洛哥之一切重要的利益因此得着保障。大德意志主义的论者至谓阿耳吉西拉斯会议为德意志之败北。但德国政府则自谓甚满足。实则德意志在1906年之外交失败为德国一般新闻所公认,德政府表面上虽表示对于会议结果之满足,而其实德意志衷心未见得愿承受此局面。德意志虽强迫法国到会议,然而未能阻止法兰西之膨胀;英法协商并未解散,而反因此更加紧固。而且因为德国要求开国际会议解决摩洛哥事件,英俄两国外交家获一合作之机会,此实开1907年英俄协商之途径。
第三节 波、赫两州事件
德意志活动之新机会
德意志之政策在阿耳吉西拉斯会议受一挫折,是不可否认之事实。然而德皇及其手下之帝国主义的政治家,肯安于此局面乎?德皇始终要保持德意志在大陆之优势,增高其威望。20世纪初头成立之新外交团结摇动德国地位;德政府凡遇有可以恢复它的地位之机会,决不肯任其过去。即1907年成立之英俄协商并未减弱它的决心,而反有以坚其决心。适1908年在近东方面有奥国合并波、赫两州之事件,发生危机,德意志以为它所需求的机会到来,又可以行一猛举,重树德国的威望。
波、赫两州问题
波赫两州问题,当溯源于1878年之柏林会议。依柏林会议条约,奥大利取得占领并治理波斯尼亚、赫洛仔果维那两州之权,而奥大利且得占据洛维巴扎区域。《柏林条约》缔结后,奥国实行收管此两州,而抱有完全取得此两州主权之希望。在1881年之三皇同盟协定中,奥大利保留随时合并波、赫两州之权利。但奥国政府未即时利用此权利。在1897年之俄、奥秘密协定中,奥国欲重申此权利,而俄国挟疑问。实则因为此两州中住有多数不平的斯拉夫人,即时的合并,究不适宜。但以此两州关系之重要,不能任其落于塞尔维亚之手,亦不能令土耳其恢复其完全主权。以奥帝国内斯拉夫人民族主义的精神之盛,如令塞尔维亚取得此两州,势将侵逼奥帝国之安宁与其领土保全,及其在巴尔干半岛之政治的经济的势力。而在他方面,土耳其在此两州之主权亦不容其复旧,虽则德、奥与土耳其政府亲善,然而土耳其之政策亦非奥国所能全然信任的。
青年土耳其党革命
1908年在土耳其有青年土耳其党革命之事,此事实促起奥大利取最后手段之决心。青年土耳其党抱有革新土耳其外交政策,恢复其在巴尔干的权力之志。德奥利于有一强有力的政府在君士坦丁堡为它们监护鞑靼雷斯海峡。然而土耳其之支配巴尔干半岛全部,则非奥国所愿,因为此将侵逼奥大利达亚得里亚海与爱琴海之通路。青年土耳其党执政,以恢复国权为职志,似不免要求奥国交出波、赫两州;此两州在法律上本隶属土耳其主权,土政府固有收回此两州统治之权利。
奥大利之合并政策
在此种情势之下,奥大利决计为先发制人之举,而实行破毁《柏林条约》。奥政府不先商诸《柏林条约》之其他缔约当事国,而在1908年10月3日宣言合并波、赫两州。同时奥大利自愿撤退洛维巴扎之驻军。
奥大利此举直接侵害土耳其权利,登时引起土政府之抗议及土耳其人之排斥奥货运动。波、赫两州之合并于奥,并且对于塞尔维亚为一个大打击,而有害斯拉夫人在巴尔干之利益。塞尔维亚愤慨,预备诉诸武力。俄国政府提出坚决的抗议,要求开国际会议解决此问题。英法两国亦表示抗议。然奥国之背后有德意志之赞助,土耳其之抗议无效。俄政府所以执行其抗议之实力,亦不为奥大利所重视。俄国败于满洲,元气未复,加以俄政府财政紊乱,无力发展军备。则似俄政府决无诉诸武力之勇气。奥国外交家耶列达尔(aehrenthal)敢于出此旁若无人之举,当然是想到俄国此等弱点。于是俄国召集欧洲会议之要求,不见纳于奥政府。奥政府固不绝对的反对开公会,但须俄国先承认波赫两州合并为既成的事实。一时俄国依英法两国之援助,坚执其要求,此危机益形重大。此事已不是纯然近东局部的事件,而成为欧洲全部的关系,表示三国同盟与三国协商之冲突。
德意志之干涉
德意志于此危机得着第二次行使高压手段,大显德帝国威望的机会。德国欲使俄国受屈辱以惩其对英协商之举,此其时机。法国在1905年受有教训,同样的教训当施于俄国。德国在此方面之政治的经济的利益与奥国相合。即令无此关系,德意志为其更大的外交利益,亦将竭全力援助其同盟国。
德政府的手段首在使奥大利与土耳其妥协,因为德虽要助奥合并波、赫两州,同时亦仍欲牢笼土耳其。奥大利令土耳其承认波、赫两州之放弃,而奥国自己退出洛维巴扎,而且放弃奥大利以前在土耳其之若干特权。奥大利后且愿意给土耳其以金钱的赔偿,偿其领土之损失。以德国驻土大使之斡旋,土耳其卒与奥国妥协,而于1909年2月26日决然承认波、赫两州之合并,而取得赔款5400万奥币了事。
德国既解决了奥、土间之争执,乃决然取高压手段对待俄国,打破协商方面之阻力。德皇于3月21日明白的通告俄政府说,如果它定要袒助塞尔维亚,与奥冲突,须知在奥大利之背后尚有德国在。此项宣言明明是对三国协商挑战。如果它们退让,自然是俄国之屈辱,德国威望之增高,三国协商之败北。然而协商遇着德国之此项威吓,究不敢冒战争之危险。
协商国之退让
英、法两国视波、赫两州事件单是东方问题之争执,而不计及其更远大的关系,不肯为俄国冒险。后者则以友邦援助之不力,而又战争之准备不充分,不敢对于奥国或其友邦挑战而随即让步。3月末俄国声明承认波、赫两州之合并为既成的事实,随后塞尔维亚亦忍辱声明,不再反对奥国合并波、赫两州,而愿与之维持和好关系。《柏林条约》当事者之列强承认废弃该条约第25条。
1908年危机之结局,完全为德、奥政策之成功。德、奥之威望提高,它们在近东之政治的商业的利益巩固,而土耳其之离叛亦卒以免。意大利之不满于奥国波、赫两州,诚表现三国同盟之破绽,然而三国协商之无力或无意取共同行动,似足以抵消此弱点而有余。俄国之弱点全然暴露,大斯拉夫主义之潮流受一重大的阻退。更可注意者,德意志徒以一片宣言,表示它援助奥大利之高压政策,即能强欧洲服从它的意思。则似德意志在欧洲之霸权重行树立。
德意志之优势
波、赫两州事件了结后,一两年间德意志的外交家似觉得彼敌对德意志之势力已经败溃。德意志在欧洲仍立于支配的地位,三国协商无如之何。德意志曾压迫法兰西,而英国不能助法兰西以抵抗到底。它为其同盟威吓俄国,而俄国完全降服。奥大利今于巴尔干为有最大的利益关系之国,而德意志则支配土耳其帝国。在俄国保护下之塞尔维亚完全失了发展之望。德意志此时在外交上似再无表示敌视态度之必要,一时它的态度渐变成温和。它首先与其旧敌之法兰西表示妥协,而依1909年2月8日之协定,德意志承认法兰西在摩洛哥之特别地位,而承认法兰西在此方面之政治的利益,给法兰西以特殊的权利。而在别一方面,德意志似谋与俄妥协,以巩固其外交地位。
1910年之俄、德协定
1908年波、赫两州危机之结果,于俄国为屈辱,而它的势力受一大挫折。但德皇之外交手段,究将有以消除俄皇之恶感。在1910年11月,俄皇尼古拉斯亲访德皇于德国之波仔塘(potsdam),而关于国际事情交换意见之后,卒成立一个协定。俄皇承诺不反对德意志之八各达铁路计划,而且允诺使此铁路与波斯路线相联络,而在他方面,则德意志承认俄国在波斯有特殊利益。德、俄两国政府且约定彼此皆不缔结有害他方利益之任何协定。如是则三国协商不仅一遇德国之威吓而即动摇,并且其中一个分子又似依此特殊的协定,离叛它们,而入德国势力圈中。
德意志之不安
1908年之胜利与1910年之协定,究不能永久满足德意志的野心,至1910年之初,德意志政府又思再依一个外交的胜利,以增固德帝国的威势。德意志之敌人及三国协商似日益关系紧固,而觉得它们之相互援助更确实可靠。尤其英法两国着着充实它们的军备,似表示决计再不屈服于德意志之前。在法国自信力与勇气既日增长,而且国家主义的精神复盛。英国则日益感知德意志帝国之侵逼,而决计戒备,不使法国独当此强敌,为其所压倒。惟有俄国此时似不直接侵逼德国,其政策较暧昧,而依俄皇自身为转移。然而俄国最大的野心今已移到巴尔干,则是明白之事,如是则俄国势力又将在近东与德、奥利益相冲突。并且日、俄战后之损伤,今将渐次恢复。加之,意大利之政策今正与奥大利冲突,同时而意大利与法国重缔亲交,因而德、奥将来如从事战争,不能再恃意大利之援助。此种种的因素皆有以致德意志政治家不安,而于此后发生的事变有极大关系。
第四节 第二次摩洛哥危机
法兰西之摩洛哥政策
第三次国际危机见于1911年,此次又发端于摩洛哥问题。此次之事,又为德国与三国协商之一场外交的争斗。
在阿耳吉西拉斯会议以后,法国锐意从事于摩洛哥之经营。1908年法政府为在摩洛哥拘捕德籍兵士之事(casablanca incident),与德政府发生争议。在1907年,法政府为因法国人民在摩洛哥之卡萨布兰卡(casablanca)地方被杀,派兵入内地恢复秩序。此举已为德政府所嫉视,实则使无英、西、俄诸国之默许,法国未必敢出此举;至1908年,法国军队尚驻于卡萨布兰卡附近地方,而在9月25日,有属于法国客籍军团(légion ètrangére)之逃兵五人(二人属德籍)向德领事求保护,德领事给以通行状。然他们仍被法国当局拘捕。此举引起德政府抗议,发生所谓casablanca incident,一时似两国交涉几濒于决裂。
然而此事件究属太轻微,不值得为此开衅。11月24日法、德两政府承受海牙法庭之仲裁。此事件之结局,有法德之协定;它们声明尊重摩洛哥之独立,一切商业利益之均等,及法兰西之特殊政治的利益(1909年2月8日)。此项协定在德意志方面似为慷慨之举,而将有以增进摩洛哥之平和。然至1911年,却发生一更重大的危机。
1911年之摩洛哥事件
依1909年之法、德协定,两政府当使彼此的人民共同经营在摩洛哥之经济事业。而在其后两年中发生困难,在一方面,德意志务图利用此项权利,而在他方面,则法国极力避免成一法、德经济的共管之局面。同时摩洛哥内部秩序日坏,法国军队继续占领卡萨布兰卡及其背地。而至1911年之初头,形势更非,摩洛哥王被叛徒围困于菲仔城,法国利用此机会,于4月中派军队赴摩洛哥,打平叛徒,占领菲仔(5月21日)。法军成功之后,卒自行撤退。然而摩洛哥固已迫而承受法兰西之保护。摩洛哥之独立于此实际告终。
在菲仔被围、法军赴救之时,德意志政府已表示不安。德国外务大臣曾对法国大使示意,谓《阿耳吉西拉斯条约》不复存在。法使康盘(jules cambon)谋探知德政府意之所在,而德政府不肯明说。随后法国内阁更迭,开约(caillaux)新组内阁。在此关头,德政府忽出其惊人之举动。
德舰之赴阿格的
法兰西新外交总长赛尔佛斯(m.de selves)刚才接任,随即受德国大使之访问(7月1日)。德使朗读一个照会说,鉴于摩洛哥地方之暴动,侵逼德国商人之安全,帝国政府决计派一军舰赴阿格的(agadir)恢复秩序。此即表示德国决然否认法兰西对于摩洛哥秩序之保持有特殊利益。于是有德国炮舰判退(panther)开抵摩洛哥之事。德意志此项行动之意义甚明白,即:法国于使德意志获得满足,而经德国之认可以前,须停止其膨胀政策。
谓德国商民受危险,明明是一个口实。阿格的并不是一个通商口岸,在此地域之德意志人的利益极轻微。德意志在摩洛哥全体之商业亦甚小,更不必取此重大的举动。人皆知德舰之派赴阿格的,不出于德意志的商业利益,而实为谋增强德意志之地位,而且以破坏三国协商。德政府从1908年以来采行一种妥协政策,此时它对于此项政策似已失去信任心,而决计再使用威压手段。然而因此而发生之危机,则几激成列强间的战祸。
德意志此举之动机
1911年之国际情势,于德意志似为执行它的政策之好时机。直接有关系之敌手法兰西,正为内政问题所苦。铁路大罢工之运动才依军事上非常手段而打破,而工人之反抗尚未消弭。内阁更迭频繁,政府似不巩固。英国此时亦忙于内政,国内表现工业界一般的不安。加以两大政党正从事于宪法改革之争斗,其激烈为1832年议院改革案通过以来所未见。至于法兰西同盟国之俄罗斯,则最近才与德国结有《波仔塘协定》,它对于三国协商之态度已不可恃。无论如何,它于摩洛哥关系极浅,似决不会为此问题与德决裂。在此种情状之下,德国行使高压手段,似可望收得完全的胜利,而确立德国之霸权。
德意志之要求
在此危机起始数星期中,德意志之要求,实际等于瓜分摩洛哥于它自己及法、西之间。此项瓜分可以满足大德意志主义者之殖民的欲望,而陷法兰西于屈辱,以达德政府之目的。此项问题成为三国协商与三国同盟间之一个大决斗,尤其是德国与英法之争斗。在法、德两政府之间,开始磋商,而法国同时谋探知英国至何程度可给以助力。在此危机中,法国开约内阁始终取冷静之态度。法兰西政府自己实际已漠视《阿耳吉西拉斯条约》,然究可说德意志之行动公然侵犯此协定;而在他方面,德意志声明法国已漠视此约,而在新情状之下,德意志当取有摩洛哥之一部分,否则(依德国外交家之暗示)亦须于他处取得补偿。
法、英之利害关系
德意志之要求根本的与英法利益不相容。自法兰西视之,德意志在摩洛哥立足,必为纷扰之祸源,于法国殖民帝国为危险。德国由此容易攻击在北阿非利加之法兰西殖民地,而可以时常煽动阿耳吉(algeria)及突尼斯之土人叛乱。而在英国方面,英政府亦深知德国在海上已为英国的强敌,如今占有摩洛哥一部分,其危险将更大;此非洲北岸一隅之地接近直布罗陀海峡,而位于南非洲海路之侧面,若落于一敌国之手,势不免危及英国与东方之通路。
加之,德意志此举带有更大的一般的政治目的;此对于三国协商为挑战,它们如果退让,是不啻承认德意志有号令欧洲之权,而自坏三国协商之团结。如是则就利害关系上看来,协商国家,尤其英、法两国,无可以承认德国要求、自甘退让之理由。
国际情状
德意志在1911年究竟算错了国际情状;在摩洛哥危机中,它的敌方抵抗之决心与力量出乎它的意料之外。
德意志以为法兰西仍如1905年然,可以威服;而不料德舰派出及德意志极端的要求提出之消息一达法国之后,激发法国国民之抵抗的精神。各党一致决心对于伤及国民名誉之要求,严行拒绝。法国政府允磋商德国提出的要求,但决不肯退让,而明白表示法兰西决不肯忍受像俄国在1908年所受之耻辱。
而在英国方面,法兰西获得强有力的援助,更令德国政府吃惊。英国政府决计不令德国在摩洛哥获得海军根据地。英国朝野两党虽正在为议院改革问题争执不下,而对外则一致。内阁总理爱斯葵斯(asquith)公然宣言,英国决不许德国欺压法兰西;而反对党之首领巴尔福(balfour)则亦随即为政府声援,宣言在对外关系上无容党争之余地。
英、法两国之态度既如此,德国政府所期待的容易的外交胜利,已不成问题。法兰西国民精神之唤起,及英国对于德国野心之疑忌,破坏了德意志威吓之效用。如果德国内部情势顺利,欧洲大战是否已在1911年开始,是一个问题。实则在危机之经过中,有数次似将发生战事。
法、德之谈判
法国之开约内阁对于德国之高压手段,在举国人心激昂之中,始终处之以冷静之态度,而从事于平和交涉。法政府一面征得英政府援助之保证,一面继续与德国交换意见。从7月9日起,法国驻德大使康盘(jules cambon)与德政府开始谈判,一直继续至四个月之久。德国外务大臣吉迭连(kiderlen-wächter)声明,他愿放弃对于摩洛哥之领土的要求,而要求在公果取得补偿。在7月16日吉迭连示意割让法领公果,从散格河(sangha)至海为止。法国大使拒绝此提案。法国政府表示割让至此限度,势不可能,但法国愿改定国境。同时法国大使与德国外务大臣之间,关于两国政府所取之态度,有激烈的争论,在此争论中,法国大使维持其坚强不让的态度。
英国之干涉
在法、德两国政府之谈判进行中,英政府始终注意监视。7月21日英国外务大巨古雷(edward grey)会见德国驻英大使,他声明英政府之守沉默并非不注意摩洛哥问题之利益,他知德国对法的要求实在不是改定国境,而是割让法领公果,而此则明明为法国所不能让步者;他知法、德谈判仍在进行,他希望其成功,然如果失败,则他以为将发生极纷纠之情势,英国更有取保护英国利益的手段之必要。德国大使报告次日达柏林,而从柏林方面,登时发出保证的回答。但在德使与英国外务大臣会见后数小时内,英国政治家忽公然发表英国的政策;此项举动殆于原来困难之局面中,加上一重新危险的因素,英国财政大臣鲁意·佐治在伦敦市会厅(guild hall)演说,宣布英国维持其地位与威望之决心,明明对于德帝国为直接之警告。此项宣言之意义经伦敦《泰晤士报》之社论道破,更加严重。
鲁意·佐治为英内阁重要人物,而在外交政策上向以平和消极主义著名者,乃忽出此惊人之举,更显示英政府有意袒助法国。鲁意·佐治此举引起德人激昂,其转移德、法交涉局面之力甚大。法、德两政府方在磋商摩洛哥问题,而法国政治家尚无何等危急的表示,忽然有一附条件的宣战来自北海彼岸。自德人视之,此明明是英国极力阻害德意志殖民的商业的野心,而鼓励法国野心之证。大德意志主义者大为愤怒,有主张对答以宣战者。
鲁意·佐治之演说虽激怒了德国舆论,但改变了德国要求。7月24日,法国驻德大使已可以报告本国;说:德国外务大臣之论调大变。吉迭连仍要求从公果河至海之地,而愿提供托哥兰(togoland)及加美伦(cameroon),及绝对放弃摩洛哥。法国大使仍旧声明不能割让法领公果。及至8月1日,妥协之谈判更见进步,则时以吉迭连于谒见德皇之后,宣言切要的要求是在使德领加美伦接近公果河,而他不反对法国之收摩洛哥为被保护国。法政府承认此原则,而吉迭连放弃其对于公果海岸之要求。但虽则两国主张已稍见接近,然而两方去妥协尚远,而在8月14日,吉迭连撤回其提供托哥兰之议,因为德国舆论反对。危险仍然存在,法国大使且报告本国说,德政府正计议使军队在阿格的上岸。
8月30日,法国大使康盘由巴黎回柏林任,(在8月17日后,法国驻英、意、德各国大使应开约内阁之召,回国共商外务,)携有两道训令,其一关于摩洛哥,其他关于公果。关于后者之让步,必俟法国已收得摩洛哥保护权后,方可磋议。9月4日当吉迭连与康盘的谈判再开之时,吉迭连实在承受关于摩洛哥之提议,而所要求之赔偿则较法国所提供者为大。9月8日吉迭连关于摩洛哥提出一对抗的提案,他自己以为是在防止德国工业被驱逐,而法国大使则以为德意志谋于经济的保障之下,保持其在摩洛哥之地位。双方谈判方达于最危急的阶段,而德国财政恐慌发现。
德国金融上的恐慌
此时德意志之财政状态不满足。法国的银行家渐开始收回其在德国之资金;德国银行准备金减少,提款风潮发生;股券落价;德国顿现一般金融恐慌之象。银行家宣言德国财政准备未完,不能开战。此时财界人士一般反对战争。
德国之退让
鲁意·佐治之演说在英国及大陆上发生有深大的印象。此为英法联带关系之第一次公示的宣布。此是说如果此时德法间发生战事,英必助法。德国遇着此坚决的抵抗,不得不敛其锋。它之派军舰赴阿格的,原不料英国如此的反对,英法之团结如此的坚固。德意志识者于此深感德国欲得摩洛哥,必须与英法两国开战;所得不偿所失。及至财政恐慌发现德国政治家对于成功之自信力,完全破坏。在德国经济的弱点暴露之后,德国外务大臣之态度益趋于妥协方面。
内外情势如此,德意志政府决计退步,而从9月初旬以后,竭力谋取得相当的报偿,了结摩洛哥事件。而在他方面,法政府亦表示愿给德国以相当的领土报偿,使柏林的外交家能在本国辩护他们的政策。在此种情形之下,康盘与吉迭连继续其谈判,而卒于11月4日签定两个协约,其一关于摩洛哥,其他关于公果。依第一个协约,德国承认法国在摩洛哥为军事的占领,及为摩洛哥政府主持外交关系之权利;换句话说,即许法国在摩洛哥行使保护权。而依第二约,法国割让法领公果约一半之地域于德国。于是继续四个月之德法谈判,屡次濒于决裂之摩洛哥危机,于此结局。
1911年协约之效果
1911年摩洛哥问题之协定,于法政府为满足。法国在摩洛哥确定其政治的地位,而在经济方面,它仅允诺维持关税的平等。此处发挥法兰西政治家的手腕,他们不用诉诸战争,而得对于摩洛哥问题下一有利于法国之总解决,同时仍依殖民地之割让,至少在表面上满足了德意志政府之膨胀政策。1911年之协定,实于法国为胜利,它因此巩固其在非洲之殖民帝国的地位。(依1912年3月之《菲仔条约》,摩洛哥王承受法国之保护权。)
至于德国,则对于此协定一般表示不满足。德意志在公果方面殖民地之扩张,不能隐蔽其摩洛哥政策之失败。德国政府尽管在公示的布告上盛夸德国所得的利益,然而柏林新闻则不禁表示失望,而责难外交当局。德意志国民在1911年诚尚不愿有战争,然而对于最后协定之不平,则是极普遍的。德国之初意在对于法国争得外交的胜利,解散英、法团结;柏林的政治家实使大德意志主义派人信以为德国可于摩洛哥得一海军屯煤地或一势力范围。但法国不肯屈退,它且与英国联系更加紧固,而决然不使德意志在摩洛哥占何政治的地位。
摩洛哥危机之一个主要的结果,为英国与德国之敌视益深,则以英国于此危机中力助法国。自德意志人视之,英国之助力实使法国能给德国以至大的外交打击。德国各方面从此表现有一种决心,即:如值第二次危机发生,德国务有充分的准备,决不退步;德国遇有相宜的机会,当再行使1905年、1908年、1911年之类似手段,一举以恢复德国之威望。而此机会则适见于19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