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第十一章  超百品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一〇一 超百本生因缘 (〔菩萨=婆罗门〕)

瞑想百年而尚愚昧者.  纵使多至一百人以上.

远不及一度听闻.  即能领悟真相的一个智者。

此本生因缘.其故事、文章、结构皆与超千本生因缘〔第九九〕完全一样。所不同的.只是上面的偈语而已。

一〇二 蔬菜商本生因缘 (〔菩萨=树神〕)

序分

此本生因缘.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就一个卖蔬菜的优婆塞说的。他住在舍卫城.以卖蔬菜与瓠瓜等为生。有一个女儿.是个可爱的美人.德行兼备.纯洁无瑕.只有一个缺点.就是始终露着笑容。那时有门当户对的人家前来说亲.要想娶她。父亲心里忖道.『这孩子已非出嫁不可.但她始终作着笑容。若是女儿品行不端而嫁了人.则势必玷污父母的面子。且一试这孩子品行是否端正吧。』

一日.他叫女儿拿了篮子.带她到森林中去摘野菜。他为了试女儿的心.故意装出欲火中烧的样子.低声说着甘言蜜语.用手臂去把女儿抱住。女儿急得大声哭泣起来.说道.『爸爸.这真是意想不到的事.如水中起火一般使人惊奇。请不要这样。』父亲道.『女儿啊.我用手将你搂抱.只不过想试试你看。喂.你快告诉我.你究竟是不是品行端正的孩子。』女儿道.『爸爸.当然端正。我见了男人.为爱欲所燃的事.一次都不曾有过呢。』

於是父亲对女儿安慰一番.陪她回家料理喜事.把她嫁到丈夫家里去。然後拿了香水、华鬘等物到祇园精舍来礼佛.向佛拜毕.献上赠物.坐在一旁。佛道.『长久不见了。』他即向佛讲述前面的情形。佛道.『优婆塞啊.你女儿在好久以前已德行兼备了。你试探她并不始於今日.前生也曾如此。』接着就应他的请求.讲起过去之事来。

主分

从前.当梵与王在波罗奈城治国时.菩萨生为森林中的树神。那时波罗奈有一个卖蔬菜的优婆塞住着.发生了与刚才所述同样的事件。他试用臂将女儿抱住。女儿哭着唱出了下面的偈语。

我父应为我作救苦之盾.   却在森林中作狎行。

我为何在林中哭泣.  就为了那应为我作盾的人施加暴行。

於是父亲安慰着她.问道.『女儿啊.你是处女吗。』女儿道.『爸爸.我确实是处女啊。』父亲遂伴她回家.设了喜宴.把她嫁至夫家。

结分

佛作此法话後.说明四谛。说毕四谛.这优婆塞得了预流果。佛乃把本生的今昔联结起来道.『那时的父女二人即今之父女。那目覩此事的树神则就是我。』

一〇三 仇敌本生因缘 (〔菩萨=商人〕)

序分

此本生因缘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就给孤独长者说的。长者到他所管领的村落去.归途中遇到盗贼。他想.『不可在路上停留.非立刻回舍卫城去不可。』於是便火急地驱牛回到了舍卫城。次日.他到寺中来.以此事告佛。佛道.『居士啊.在前生贤人也曾在途中遇盗.於路上不停片刻.终於回到了自己家中.』接着就应他的请求.讲起过去之事来。

主分

从前.当梵与王在波罗奈城治国时.菩萨是个富有资财的商人。他因应人之招往某村赴宴.归途遇见了盗贼。他在路上毫不耽搁.火急地赶回自己家中.吃了种种的美肴.躺下精美的卧牀去.叫道.『我居然从盗贼手中脱出.回到了安乐的家中了。』感激之余.唱出下面的偈语来。

贤者见有敌人.   不在彼处停留。

若一夜或两夜与敌同在.  则必将受苦。

菩萨感激地这样唱了以後.积布施等善行.依其业报.投生於应生之处。

结分

佛作此法话後.把本生的今昔联结起来道.『那时的波罗奈商人就是我。』

一〇四 知友比丘本生因缘 (〔菩萨=天子〕)

序分

此本生因缘.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就一个堕落的比丘说的。这已见於前面知友本生因缘〔第八二〕中。惟此处所述者.是迦叶佛时代的事。

主分

那时.有一堕落地狱的男子.顶着铁的车轮受刑。他向菩萨问道.『尊师啊.我究犯了甚麽罪。』於是菩萨答道.『你犯如此这般之罪。』接着就唱出下面的偈语来。

欲由四增至八.   由八增至十六、三十二。

铁轮压逼贪欲无厌之人.  对断欲者却只在头上空转。

菩萨後来自往天界去了。那个堕落地狱的人也於恶尽时.依其业报.投生於应生之处。

结分

佛作此法话後.把本生的今昔联结起来道.『那时堕落的比丘即弥多文达迦.天子则就是我。』

一〇五 弱树本生因缘 (〔菩萨=树神〕)

序分

此本生因缘.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就一个怯懦的比丘说的。相传.他是舍卫城某家之子.曾闻佛说法而出家.可是非常怕死。不论在日间或是夜间.只要听到风声、鸟兽声、或是见到枯木的摇颤.就会感到死的威胁.发出大声四处奔逃。原来.他不曾想到自己也总有一日非死不可的。假使他知道自己不久也会死.就不该怕死.正因他还未曾仔细对死作过瞑想.所以怕死而无可如何。他怕死的事.不久即为别的比丘们所知。一日.他们在法堂上谈论道.『法友啊.比丘某为死所胁.十分怕死。做比丘的人不是都应确信自己非死不可.仔细瞑想死之一事的吗。』那时佛出来问道.『比丘们啊.此刻会集於此.作何谈论。』比丘众答以『是在作如此的谈论。』佛就把那比丘唤出来.问道.『听说你很怕死.真的吗。』他回答道.『世尊啊.那是真的。』於是佛道.『比丘们啊.不可对这比丘动怒。他之非常怕死并不始於今日。在前生也是如此。』接着就讲起过去之事来。

主分

从前.当梵与王在波罗奈城治国时.菩萨生而为雪山的树神。时波罗奈王将御用的宝象交给饲象者.叫他施以不动术的训练。於是人们将象吊在木椿上.使之不能动弹.然後持枪将四周围绕起来.开始不动术的训练。象忍不了受训练的苦.毁了木椿.冲开了人们.奔入雪山去。人们捕他不住只好回来了。象到了山中.就怕死起来.听了风声也会战栗着怕死.拚命地逃来逃去.好像仍被缚在木椿上.受不动术的训练似的。他这样地失了身心之乐老是战栗着在徘徊。树神见了他那情形.就在树丛中唱出下面的偈语来。

弱树在林中被风吹折.   亦非稀有之事。

象啊.你若对此恐惧.  无疑会瘦损而死。

树神这样地与以激励之语.因此他後来也不恐惧了。

结分

佛作此法话後.说明四谛。说毕四谛.那比丘就证得预流果。佛又把本生的今昔联结起来道.『那时的象就是这个比丘.树神则就是我。』

一〇六 汲桶女本生因缘 (菩萨=仙人)

序分

此本生因缘.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就一个肥胖姑娘的诱惑说的。这事件在第十三编小那罗陀苦行者本生因缘〔第四七七〕中亦将讲到。佛向那比丘问道.『比丘.你真的害着相思吗。』比丘答道.『世尊.真的。』佛问.『牵引你的心的是谁呢。』比丘禀告说.『是一个肥胖的姑娘。』於是佛道.『比丘啊.那是使你入迷的恶姑娘。前生你也曾为她之故而破戒.怯怯地在四处旁徨.後来幸而遇到贤人.得入幸福的生活。』接着就讲起过去之事来。

主分

这事件发生於梵与王在波罗奈城治国之时.在小那罗陀苦行者本生因缘中也要讲到。那时菩萨於黄昏时拿了果子回到仙居.推开了门以後.就对儿子小苦行者说道.『爱子啊.你平常总是给我搬柴、取饮食物、燃火.然而今日却一事不作.只坐在这里叹息.究竟是为了甚麽缘故呢。』儿子道.『爸爸.当你出去拾果子时.有一个女子走来.诱我与她同去。但我想向你拜别後再走.所以不曾去.只叫她在如此这般的地方等着我。待你来後再去。』菩萨知道无法使儿子断念.就许其离家.说道.『爱子啊.那麽你就到那里去吧。但那女人如果想吃鱼肉.想要牛油、盐、米等物.她就会说「把这拿来.」「把那拿来.」使你疲於奔命吧。那时你可想起我的住处.逃回到这里来。』於是他与那女人一同出发到村里去了。可是当那女人到了自己的家宅时.却说『拿肉来.』『拿鱼来』凡有所欲.不论何物.都叫他拿给她。他觉得那女子竟把自己当作奴隶、仆人而役使.於是逃回父亲的地方.与父亲招呼毕.就站着唱起下面的偈语来。

我本幸福度日.   那汲桶般的女子使我受苦。

她是以妻的美名作掩护的窃贼.  向我要油、要盐求索不伏。

菩萨安慰他道.『爱子啊.在这里修习慈、修习悲吧。』於是就为他说四梵住.又为他说遍处定。他不久就获得了神通与等至.修习梵住.与父同生於梵天界。

结分

佛作此法话後.说明四谛。说毕四谛.那比丘就证得预流果。佛乃把本生的今昔联结起来道.『那时的肥胖姑娘即今之肥胖姑娘.小苦行者即那烦恼的比丘.其父亲则就是我。』

一〇七 投掷术本生因缘 (菩萨=大臣)

序分

此本生因缘.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就一个击落白鸟的比丘说的。他是舍卫城的良家之子.精於投弹术。某日.听佛说法.遂归依了佛教.出家受具足戒。然而他不好学问.品行也不好。一日.他带了一个年青的比丘.到阿契罗婆底河去洗浴.当站在堤岸时.有两只白鸟正在空中翱翔。他就对年青的比丘道.『用石子投击那後面的一只白鸟的眼睛.使他堕在脚下吧。』年青比丘道.『怎样击落他呢。能够把他击落吗。』比丘道.『且慢.试从这一只眼睛击穿另一只眼睛.使他堕下吧。』年青的比丘道.『甚麽.你在说痴话哩。』比丘道.『怎麽.那麽你看着就是。』说着就拾起一块三角形的石子.撮在指上.向那白鸟掷去。那石子发出声音.白鸟心想.一定有甚麽灾祸了.就停住了耸耳倾听。在这间不容发之际.他又拾起一块圆石.巧妙地击中了那停住着向四周环顾的白鸟的眼睛。石子从另外一只眼睛穿过.白鸟发出惨叫声.恰好落在他们的脚下。比丘众於他归来後.责备他道.『你实在做了不德之事了.』就把他带到佛的地方来.禀告说.『世尊.他做了这样的事。』於是佛把那比丘谴责了一顿.说道.『比丘们啊.他擅长此术.并不始於今日.在前生他也很擅长的。』接着就讲起过去之事来。

主分

从前.梵与王在波罗奈城治国时.菩萨是他的大臣。那时王的祭司是大饶舌家.常好辩论。他一饶舌起来.别人就无插嘴的余地。王心里疑惑着.不知有没有这麽一日.有人出来使他减短宂长的话语.以後王就巡行各处.秘密寻访这样的人才。

这时.波罗奈城有一个跛者.工投弹术。街上羣儿把他载在车里.拉到波罗奈城门口一株苍郁的大榕树下.围绕着他.给以小钱.叫他在树叶上造出象形.造出马形。於是他连续投砾.在榕树的叶上现出各种形状来。所有树叶都破碎.满是洞了。那时王在赴御苑的途中.经过那里.羣儿因恐惧故.一齐逃走了.只有跛者留在那里。王到了榕树的根边.坐在车上.见树影已比平常稀疏.再一仰视.但见所有树叶都已破碎.便问.『这是谁做的事。』从者道.『大王.是跛足的人。』王想.『如果靠了这人的力量.或能减缩婆罗门宂长的话吧。』於是问道.『那跛者在甚麽地方呢。』从者探出他在树间.禀告说.『大王.他在这里。』於是王召唤他出来.屏退左右.问道.『我身边有一个饶舌的婆罗门.你能使他沈默吗。』跛者道.『大王.有一那利山羊粪就能成功。』

於是王带跛者入宫.叫他坐在幕後.在幕上穿一孔.又设了婆罗门的坐席与那孔相对.在跛者旁边放置一那利的乾山羊粪。侍候之时一到.婆罗门来了.王叫他坐在坐席上开始谈话。婆罗门与王讲起话来.不容他人有插嘴的机会。这时跛者从幕孔中将山羊粪连续掷入他口中去.宛如蝇飞一般。那羊粪一入他口中.便从喉头下去了。每当羊粪飞掷过来之时.婆罗门就囫囵地吞下去.好像饮油似地。一那利的山羊粪如数入了他的胃里.其量约半阿拉加。

王晓得羊粪已完了说道.『师啊.你因饶舌之故.吞食了一那利的山羊粪.而毫不自知。要消化他当然不容易。快回去吞点稗与水.把羊粪清除了使健康恢复吧。』

嗣後.婆罗门就守口如瓶.即使有人与之谈话.也紧守不言。王以为『我得耳朵清净.全是跛者的功劳.』遂将有十万金收入的四方的四村赐给跛者。菩萨来到王的旁边.说道.『大王.贤人在世非修得学艺不可。跛者只赖投掷之术.赢得如此的成功。』接着便唱出下面的偈语来。

技艺实可赞.   试看那跛者.

只因有投弹术.  也居然获得四方的村邑。

结分

佛作此法话後.把本生的今昔联结起来道.『那时的跛者即那比丘.王即是阿难.贤大臣则就是我.』

一〇八 村女本生因缘 (〔菩萨=大臣〕)

序分

此本生因缘.是佛在毘舍离附近大林中重阁讲堂时.就一个离车族的王说的。这离车王虔敬而富有信心.邀请以佛为首领的比丘团至自己的邸宅.行大布施会。他的夫人身体非常肥胖.看去好像肿胀似的.服装亦极肮脏。佛食毕道了谢.回到寺中.向比丘众赐训戒後.退入香室去了。比丘众在法堂上互相谈论道.『法友啊.那位离车王的夫人真丑得无话可说.身体那样臃肿.衣服那样龌龊。王居然能与她同居.而感到满足哩。』这时佛出来问道.『比丘们啊.你们会集於此.有何谈话。』比丘众道.『在作如此的谈话。』佛道.『比丘们啊.这事并不始於今日。在前生王也曾与肥胖的女人同居而满足。』接着就应他们的请求.讲起过去之事来。

主分

从前.当梵与王在波罗奈城治国时.菩萨是他的大臣。那时有一个身体肥胖、衣服粗恶的村女.因事被差到御苑附近来.不巧要出恭了.遂用所着的衬衣掩蔽了身子.坐着大便.完毕後立即站起。那时王恰从窗口眺望御苑.见了这女子.想道.『那女子虽在御苑内出恭.亦顾虑到羞耻与危险.用衬衣掩住身子.事毕马上站起。那女子一定是健康的。若娶了她.家里也会清洁吧。生在那洁净人家的孩子.也会成纯洁、有德的人吧。我就以她为正夫人吧。』於是他先去调查.及确知她非有夫之妇以後.便娶为正夫人。她颇得王的宠爱.不久就生下一子。这儿子後来成为转轮圣王。菩萨目击她的荣达.把下面的话禀告国王.『大王啊.凡是值得学习的技术.不可学的理由是绝对没有的。试看那有大福运的女人.只因出恭时顾虑到羞耻与危险.用衬衣蔽身.遂获得了这样的显达。』又说及值得学习的事物的性质.唱出下面的偈语来。

应该学习的当努力学习.   纵使那是顽固的。

不见那生於乡村的女子.  因出恭的巧技博得王的宠爱吗。

大萨埵〔菩萨〕如是说学习价值的功德。

结分

佛作此法话後.把本生的今昔联结起来道.『那时的夫妇即今日的夫妇.那贤大臣则就是我。』

一〇九 粉糕本生因缘 (〔菩萨=树神〕)

序分

此本生因缘.是佛在舍卫城时.就一个穷人说的。在舍卫城.供养对以佛为首的僧团.有时由一家举行.有时则由三四家联合举行.有时由若干人会集举行.有时由全街举行.有时由全城举行。那时正是由全街供养.人们在街上走着谈论『对以佛为首的僧团施与米饭或献呈糕饼』的事。那条街上住着一个做短工的、非常贫穷的人。他想.『我不能献呈米饭.只好献些糕饼吧。』於是他把柔滑的赤粉搓成圆形.加了水.用挨加草的叶包好.在热灰中烤熟.拿了站在佛前.预备进呈给佛。一听到『将糕饼献上来.』他就第一个上去.把他的粉糕放入佛的鉢中。佛不取食别人所进的糕饼.而独吃他的粉糕。立时.『等正觉者〔佛〕吃着穷人所献粗恶的糕.毫无嫌恶之色』的话.传遍了全城.自国王、大王以至门卫.都来了.向佛礼拜.然後走近穷人面前.说道.『喂.给你食物吧.奉送二百金吧.给你五百金吧。请将功德分给我们。』他觉得此事须问过佛才行.即走到佛的旁边.禀告此事。佛道.『可领受施物.把功德回向一切众生。』因此他把人们的施物都收受了。他想.也许有人会出两倍於前数的财物吧.结果却有人出了四倍的财物.甚至有出八倍的财物的.一转瞬间.他就得了九千万金。佛对他们道谢.回寺.就比丘应禁与应为之事授了善逝之教.就退入香室去了。到了傍晚.王召那个穷人入宫.授以宫庭出纳官之职。比丘众在法堂上互相谈论道.『法友啊.佛取那穷人所进呈的粗糕来吃.如饮甘露.毫无嫌恶之色。那个穷人也领受了许多施物.并且得了出纳官的职位.飞黄腾达了呢.』等等的话。这时佛出来问道.『比丘们啊.你们此刻会集於此.作何谈论。』比丘众答道.『在谈着如此的话。』佛道.『比丘们啊.我不厌他的糕粗而取来吃.并不始於今日。当前生为树神时也曾吃过。那时他也因我做了出纳官。』接着便讲起过去之事来。

主分

从前.当梵与王在波罗奈城治国时.菩萨生为蓖麻树的树神。某时.村人正在祭神.一时迎神的行列来了.村人对於各自所奉的树神.供献祭品。那时有一个穷人.见人们在礼拜树神.也就向一株蓖麻树拜了起来。别人都替各自所奉的神带来了各种华鬘、薰香、涂香与嚼食、噉食等物.而他只带来了粗糕与盛在椰子器皿中的一杯水.因此他站在蓖麻树旁边.想道.『神一晌吃天界的嚼食的.恐怕我的神也不会吃这种粗糕吧。徒然损失粉糕有甚麽意思呢。还是由我自己吃吧。』他正将回去。那时菩萨在树干的繁茂处站起来道.『啊.你这个人啊.如果你是富人.就会把如蜜的嚼食献呈给我吧。然而你是贫穷之人.若连你那糕都不领受.那麽另外还能受点甚麽来吃呢。别将供物拿回去。』说着.就唱出下面的偈语来。

人的食物.   也就是神的食物。

把那粉糕拿来.  别将我的一分取去。

他回头来.见了菩萨.就供呈供物.菩萨吃毕.问道.『你拜我有何目的。』他道.『我很穷困.想靠你的助力脱离贫困的境遇.所以对你礼拜的。』菩萨道.『啊.你不要忧虑。你对知恩施惠者作了供养了。在这蓖麻树的四周.接连都是宝瓶。所以你可告诉国王.用车运去.堆积在御苑中。这样.国王一定非常欢喜.当任你为出纳官。』说毕.菩萨就不见了。那穷人遵命而行.王遂授以出纳官之职。他因菩萨之助而荣达.後来依其业报.投生於应生之处。

结分

佛作此法话後.把本生的今昔联结起来道.『那时的穷人即今之穷人.蓖麻树的树神则就是我。』

一一〇 全总括问

此全总括问.全部当在大隧道本生因缘〔第五四六〕中叙述。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