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论纂要卷第四十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五台山清凉国师澄观疏钞 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论 闽鼓山私淑比丘道霈纂要

十行品第二十一(之二)

○第五离痴乱行。释相中二。先总显无痴乱。後别明无痴乱。今初。

佛子。何等为菩萨摩诃萨离痴乱行。此菩萨成就正念。心无散乱。坚固。不动。最上。清净。广大。无量。无有迷惑。

【疏】句虽有六。义乃有十。初总。余别。总云成就正念。然通三义。皆名正念。一就奢摩他品。名为正念。正念即定。以彼定心。离妄念之乱。故名为正。此从业用立名。亦隣近立称。故八正道中。正念定摄。起信论云。心若驰散。即当摄来。令住正念。二就毗鉢舍那品。亦名正念。谓不偏鉴达。明了於缘。故下经云。正念诸法。未曾忘失。三双运道。名为正念。次下经云。以正念故。善解世间等。谓於缘明了。是无痴义。不异所缘。名无乱义。即双运也。又下经云。禅定持心常一缘。智慧了境同三昧。虽有毗鉢舍那。及双运道。皆就心一境辨。名禅自性。别中初句复是无乱之总。谓不随境转。故无散乱。三障不能坏。名为坚固。四缘不能牵。故云不动。五超劣显胜.故云最上。六异世无染.故云清净。上五释无乱也。下四义释无痴。谓七称法界.故云广。八趣一切智.故云大。九引发难量。故云无量。十不舍大悲。名无迷惑。上九别句。摄为三禅。前六现法乐住。次二引生功德。後一饶益有情。(【钞】上九别句者。三禅。即瑜伽一切禅也。唯识但列。而不释名。瑜伽释广。今依摄论。无性释云。一安住静虑。谓得现法乐住。离慢见爱。得清净故。二引发静虑。谓能引发六神通等殊胜功德故。三成所作事静虑。谓欲饶益诸有情类。以能止息饥俭疾疫诸怖畏等苦恼事故。)

○第二别显无痴乱。如次释前十义。即为十段。亦初一为总。释前正念。第二复次下。别释上九。今初分二。初句结前生後。後善解已下。显正念之能。文曲分二。先双标。後双释。今初。

以是正念故。

善解世间一切语言。能持出世诸法言说。

【疏】正念有观。故能善解。正念有止。所以能持。世言无益。但须善解。出世有益.偏语忆持。出世不解.应不持义。世言不持.应无记忆。故文虽影略。义必两兼。解事解理。故名善解。

○二双释分二。先通就诸境明无痴乱。後此菩萨下。别约所持明无痴乱。今初。

所谓能持色法非色法言说。能持建立色自性言说。乃至能持建立受想行识自性言说。心无痴乱。於世间中。死此生彼。心无痴乱。入胎出胎。心无痴乱。发菩提意。心无痴乱。事善知识。心无痴乱。勤修佛法.心无痴乱。觉知魔事。心无痴乱。离诸魔业。心无痴乱。於不可说劫修菩萨行。心无痴乱。

【疏】据无痴乱。文但有九。开初为二。句亦有十。谓法义别故。初句即法无碍。合蕴成二。谓色与心。非色谓心。即余四蕴。二能持建立下。义无碍也。义有二种。自性亦二。一事。二理。事即质碍为色性等。理即无性为色等性。皆无名相中。施设建立。持言及义。即文义二持。今正觉理事。离妄分别。名无痴乱。此二释上能持。下八释上善解。义必兼具。故痴乱双举。三於五蕴生灭。得无痴乱。十地品云。死有二种业。一能坏诸行。二不觉知故。相续不绝。今此菩萨於二事理。静无遗照。故无痴乱。四偏语胎生。明无痴乱。瑜伽第二说四种入胎。一正知入。而不知住出。所谓轮王。二正知入住。不正知出。所谓独觉。三俱能正知。所谓菩萨。四俱不正知。谓余有情。前之二人。尚有痴乱也。凡夫痴乱相者。谓下者。见所生处。在於厕秽。中者。见在宅舍。上者。见处华林。若男於母生爱。於父生瞋。谓竞母故。女则反上。大集二十七。涅盘十八。二十九。俱舍第九。皆具说之。次三及十。文并可知。八九各有通别。别谓四魔十魔及业。如离世间品。及大品魔事品。起信论说。若依智论。除诸法实相.皆菩萨魔事。起心动念.悉是魔业。今以智觉察.不随其转。如人觉贼.及偷狗故。知魔界如.与佛界如.如无二故。既觉其事。即不造其业。(【钞】别有四魔者。四谓天.阴.烦恼.及死。言十魔者。一蕴魔。生取着故。二烦恼魔。恒杂染故。三业魔。能障碍故。四心魔。起高慢故。五死魔。舍生处故。六天魔。自慢纵故。七善根魔。恒执取故。八三昧魔。久耽味故。九善知识魔。起着心故。十菩提法智魔。不愿舍离故。言及业者。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根。是为魔业。二恶心布施。瞋心持戒。舍恶性人。远懈怠者。轻慢乱意。讥嫌恶慧。乃至第十增长我慢。无有恭敬。於诸众生多行恼害。不求正法真实智慧。其心弊恶。难可开悟。是为魔业。如人觉贼及偷狗者。即涅盘南经邪正品。北经亦如来性品。即第七经。如人觉贼。贼无能为。又因迦叶问依四种人。难云。世尊。魔等尚能变作佛身。况当不能作罗汉等。佛言。善男子。於我所说。若生疑者。尚不应受。况如是等。是故应当善分别知。善男子。譬如偷狗。夜入人舍。其家婢使若觉知者。即应驱骂。汝疾出去。若不出者。当夺汝命。偷狗闻之。即去不还。汝等从今。不应如是降伏波旬。应作是言。波旬。汝今不应作如是像。若故作者。当以五系系缚於汝。魔闻是已。便当还去。如彼偷狗。更不复还。下广说佛说魔说之相。此文但令觉察。【校】不应如是降伏波旬。不.应从嘉兴藏钞本作亦。与涅盘经合。)

○第二别约所持法门。明无痴乱。文有二别。先正明。後徵释。今初。

此菩萨成就如是无量正念。於无量阿僧只劫中。从诸佛菩萨善知识所.听闻正法。

所谓甚深法。广大法。庄严法。种种庄严法。演说种种名句文身法。菩萨庄严法。佛神力光明无上法。正希望决定解清净法。不着一切世间法。分别一切世间法。甚广大法。离痴翳照了一切众生法。一切世间共法不共法。菩萨智无上法。一切智自在法。

菩萨听闻如是法已。经阿僧只劫。不忘不失。心常忆念。无有间断。

【疏】文三。初结前标後。次所谓下。正显所持。三菩萨下。结无痴乱。二正显中。有十五法。一所证理体。大分深义。所谓空故。即事真故。二即体业用之法。三具德相故。四一具一切。故云种种。上四即所诠理法。五即能诠教法。义见初卷。六行法。以因严果故。七果法。上七通明门法。下八唯约地位。亦果行收。谓八即初地大愿。已证理故。名正希望决定解。断二障故。云清净。九即根本智。十即後得。此二通至七地。十一甚深广大法。即八地法。证深法忍。如法界故。十二九地。是法师位。了物机故。十三十地。知世间集共不共等故。苦无常等通色心故。名之为共。色心类殊。名为不共。又器世间名共。共业感故。众生世间不共。自业成故。此二唯约所知。又随他意行。名共。随自意行。名不共。又静虑无色四等五通。虽共凡小。菩萨无漏大悲。故名不共。十四等觉智。十五如来智。上竖明诸位。若约横配者。初一唯因。後一唯果。中间六智。通於因果。而别义相显。三菩萨听闻下。结无痴乱者。不忘。不痴。不失。不乱。心常忆下。通结相续。

○第二徵释。

何以故。菩萨摩诃萨於无量劫修诸行时。终不恼乱一众生令失正念。不坏正法。不断善根。心常增长广大智故。

【疏】释中。以因深故。不乱众生。得无乱果。不坏正法。增广大智。得无痴果。不断善根.(【校】根。纂要误作善。)得相续果。因果影响。孱然无差。

○第二别释上九。今初释前心无散乱。

复次此菩萨摩诃萨种种音声不能惑乱。所谓高大声。粗浊声。极令人恐怖声。悦意声。不悦意声。諠乱耳识声。沮坏六根声。

此菩萨闻如是等无量无数好恶音声。假使充满阿僧只世界。未曾一念心有散乱。所谓正念不乱。境界不乱。三昧不乱。入甚深法不乱。行菩提行不乱。发菩提心不乱。忆念诸佛不乱。观真实法不乱。化众生智不乱。净众生智不乱。决了甚深义不乱。

【疏】文二。初标。二所谓下。释。释中又二。前释种种音声。略列七种。言沮坏六根者。非唯引夺耳根。亦令余根不能缘境。故名沮坏。根以见等而为义故。又沮坏者。如治禅病经云。因於外声。动六情根。心脉颠倒。五种恶风。从心脉入。风动心故。或歌或舞。作种种变。此即破坏之义。既坏意身。余皆随坏。然色可冥目。触味合知。香少诠显。为禅定刺。唯在於声。故偏语之。明无痴乱。非余四尘能乱也。故上忍中。遇身加害。心无散乱。

二释不能惑乱。文亦分二。先总明长时不乱。後所谓下。别显不乱之相。句有十一。初总余别。别为五对。一境审心定。二教达行成。三忆因念缘。四观真起用。五外净他惑。自决义门。虽遇恶声。此皆无损。上皆一切种禅。谓通名义止观及二利故。(【钞】上皆一切种禅者。瑜伽四十三.一切种禅有六种七种。总成十三。言六种者。一善静虑。二无记变化。三奢摩他。四毗鉢舍那。五於自他利正审思惟。六能引神通威力功德。言七种者。一名缘。二义缘。三止相缘。四举相缘。五舍相缘。六现法乐住。七能饶益他。今云名义.即後七中一二是也。止观.即六七中各是三四。二利.即前六中五六。及後七中五六七。【校】止相缘.纂要及南藏续藏金陵本误作心相缘。兹据嘉兴藏钞本改正。与瑜伽合。)

○第二释前坚固。

不作恶业故.无恶业障。不起烦恼故.无烦恼障。不轻慢法故.无有法障。不诽谤正法故.无有报障。

【疏】坚固。谓四障不坏。是知菩萨正念坚固。亦是出前不乱之因。言法障者。於法不了。如彼牛羊。此即所知障也。三障为言。摄在烦恼。体即无明故。斯亦清净静虑也。

○第三释前不动。

佛子。如上所说如是等声。一一充满阿僧只世界。於无量无数劫未曾断绝。悉能坏乱众生身心一切诸根。而不能坏此菩萨心。

【疏】不动。谓恶缘不能牵故。悉能坏乱众生身心者。彰声之过。不能坏乱菩萨心者。对显难思。

○第四释前最上。

菩萨入三昧中。住於圣法。思惟观察一切音声。善知音声生住灭相。善知音声生住灭性。

【疏】最上.谓超劣显胜故。此下三段.亦即出前无痴乱缘。正示现法乐住之相。言超胜者。初标人拣禅。云菩萨入。异凡小故。住於已下。举法以拣。圣法即是无漏。拣於凡夫。思惟观察.拣於二乘。二乘入禅.不能缘境。故身子不觉刑害之手。迦叶不闻涅盘之音。(【钞】身子不觉者。准智论说。舍利弗当道坐禅。有大力鬼.名为刑害。以手搏之。从禅定起。微觉头痛。白佛。佛言。赖汝定力。此鬼之力.掴须弥山令如微尘。自今已後。莫当道坐。迦叶不闻者。如来二月十五日。晨朝出声。普告一切言。如来今日中夜。当入无余涅盘。若有疑者。今悉可问。为最後问。然以佛神力.其声徧满三千大千世界。万类皆至。而迦叶不闻。定起。方觉世界变异。惊怪询问。方知如来入般涅盘。上之二事。一定中不能觉触。二定中不能闻声。故知劣也。今菩萨善知。故为超胜。)善知已下。正显胜相。了性相故。相则念念不住.取不可得。性则三相性空.固无所得。不得性相.违顺何依。(相则念念等者。然三相四相.一念具足。已如初卷。今性相别明。若相融为四者。揽缘名生。生即无生。空有无碍.虚相安立.名之为住。住即无住。圆融形夺.随缘转变.名之为异。异即无异。两相都尽.各无自性.名之为灭。灭即无灭。斯则即相而性.固无所得。)

○第五释前清净。

如是闻已。不生於贪。不起於瞋。不失於念。善取其相而不染着。

【疏】即清净禅。顺违中境.不生三毒。不染善取.有定慧故。了相无相.故名善取。有斯正念。大地为鼓.妙高为椎.岂能

乱哉。(【钞】大地为鼓等者。如幻三昧经云。假使以大地为鼓。须弥为搥。於须菩提耳边打。不能生微念心乱。何以故。入空定故。)

○第六释广。

知一切声皆无所有。实不可得。无有作者。亦无本际。与法界等。无有差别。

【疏】广.谓称法界如虚空故。亦近释前。文(【校】文.纂要及金陵本误作又。兹据嘉兴藏南藏续藏改正。)有六句。初总余别。别中。无得.相空。无作.人空。无际.性空。此三相尽。故法界理现。与法界等.事如理故。无有差别.理即事故。

○第七释前大义。

菩萨如是成就寂静身语意行.至一切智.永不退转。

【疏】大者。趣一切智不退转故。即难行禅也。

○第八释前无量。

善入一切诸禅定门。知诸三昧同一体性。了一切法无有边际。得一切法其实智慧。得离音声甚深三昧。得阿僧只诸三昧门。增长无量广大悲心。是时菩萨於一念中。得无数百千三昧。闻如是声心不惑乱。令其三昧渐更增广。

【疏】无量者。谓引发难量故。文分为三。初引自利德。文有六句。初标一切门禅。次四别显。後一类结多门。则何定不摄。复云门者。三昧无量。数如虚空。今一中摄多。故名为门。如牵衣一角。如蠭王来。次增长下。引利他德。後是时下。结不为乱。非唯不乱。本定更增。如猪揩金山。风炽於火。(【钞】非唯不乱者。下出增相。猪以秽身揩於金山。非唯不污。而令山色转益明净。斯乃外境之猪。益定山之净。)

○第九释无迷惑。

作如是念。我当令一切众生安住无上清净念中。於一切智得不退转。究竟成就无余涅盘。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五离痴乱行。

【疏】迷惑.谓耽着禅味。不起大悲。是为迷惑。今悲以导禅。故无迷也。此即饶益有情禅也。住清净念。即现世乐。得智断果。即後世乐。是谓与二世乐也。

【论】第五离痴乱行。以禅波罗蜜为体。有四十九行经。分为六段。一佛子已下。至修菩萨行心无痴乱。有十行经。明以正念随於生死生中利无乱分。二此菩萨已下。至心常忆念无有间断。有九行经。明菩萨闻持正念不乱分。三何以故已下。至未曾一念心有散乱。有七行半经。明以正念於好恶音声无散乱分。四所谓正念不乱已下。至而不能坏此菩萨心。有八行半经。明闻法及利生无余障分。五菩萨入三昧中已下。至等无差别。有五行经。明观声无体堪忍分。六菩萨如是成就寂静身语意行已下。至离痴乱行。有九行经。明身口意净堪入诸法不离一性分。

○第六善现行。体即般若。(【钞】体即般若者。亦忘三轮而照也。般若三轮者。境智。众生分别。)就释相中。文分二别。先明行相。後显成益。前中亦二。先略。後广。今初。

佛子。何等为菩萨摩诃萨善现行。此菩萨身业清净。语业清净。意业清净。住无所得。示无所得身语意业。能知三业皆无所有。无虚妄故.无有系缚。凡所示现.无性无依。

【疏】前中又二。先总标。後能知下。解释。今初也。三业清净.是能示体。示於三业.正是现义。住无得现。现即无得。寂用无碍.斯即中道。可称善现。若异後有无而说中者。相待中也。(【钞】住无得现者。住无所得.即空观也。示无所得身等.假观也。故云住无得现。言现即无得。上二不二。中道观也。故云寂用无碍.斯为中道。从若异後下。结弹古人。以璎珞三慧.别配得中道慧.是相待中。非得中也。)二释中。能知三业皆无所有.是住无得义。不妄取有.离二边缚.是清净义。凡所示现.无性无依.释示无得义。以境无定性.心无所依.皆不可得也。三业皆示.故致凡言。

○二广辨行相中三。初如实随觉慧。二佛子此菩萨作如是下。於五明等善巧慧。三菩萨尔时下。能作有情义利慧。今初。如实觉於三业而现三业。於中先别明。後总结。前中三业.即为三段。今初意业。

住如实心。知无量心自性。知一切法自性。无得无相。甚深难入。

【疏】意业是二本。故首而明之。如实心者。用所依也。住者。心冥体也。知无量心等者。不碍用也。即所示意业。多心多法.皆有谛也。境既无相。心何所得。即无谛也。有无不二.故曰甚深。即中道义也。不可以次第三观而观。故名难入。唯圆机方能入故。何者。若偏观三谛。是常.是断.是相待故。若总观者。一则坏於三谛。异则迷於一实。故即一而三。即三而一。非三非一。双照三一。在境则三谛圆融。在心则三观俱运。住之与知.即是观也。

○二释示身业。

住於正位。真如。法性。方便出生而无业报。不生不灭。

【疏】正位等三.即示所依。方便已下。依体起用。由非惑业之生.故生灭即无生灭。此中正位.即真如异名。非约见道。以知契会.故称为住。无住住者.即住真如。

○三释示语业。

住涅盘界。住寂静性。住於真实无性之性。言语道断。超诸世间.无有所依。

【疏】前之三句.示之所依。言语道断。显示而无相。即言亡言。是断言道。故晋经云。非有说有.言语道断。(【钞】晋经云。非有说有者。今经无此。示言相隐。但有言语道断。即通身意。故引晋经。意在有说之言。)然上之所住.总有七种。体一名异。异从义别。一如实心者。即自性清净心。是为总相。次正位等三.即心之体性。正位者。法所住故。真如语其自体。是实是常。法性约为诸法之本。迷此真如.有诸法故。成诸法已.不失自性。故名法性。亦即因相。涅盘等三.即是果相。住涅盘界.即是真如。体圆寂故。出二碍故。故智论云。有菩萨发心。即观涅盘行道。恐此涅盘.滥唯在果。故云住寂静性。谓约真如.体无妄动。即是涅盘。如此之性.体为有无。故云无性。无性之性.即是实性。非谓断无.故举多名。方显所住之深奥。依此示现.方明所现之为善。

○二总结三业。

入离分别无缚着法。入最胜智真实之法。入非诸世间所能了知出世间法。此是菩萨善巧方便示现生相。

【疏】总结三业中。初句结心。故无缚着。次句结身。即所住真如等。三结前语。即超诸世间等。末句总结三业。皆寂用无碍。故名善巧。善现之名.从斯而立。

○第二辨五明处三聚中.决定善巧慧。故於文中.解世间法。於中分三。初以理会事。二菩萨如是下。事理无碍。三永不下。顺理起悲。今初。

佛子。此菩萨作如是念。一切众生.无性为性。一切诸法.无为为性。一切国土.无相为相。一切三世.唯有言说。一切言说.於诸法中.无有依处。一切诸法.於言说中.亦无依处。

【疏】文有六句。一众生缘生.故说无性。二法依真起.故会归无为。三国是心之相分故。四时依法以假言故。五名无得物之功故。若名在法中.见义应知名故。六物无当名之实故。若法在名中.闻名则应识义.召火应当烧口故。(【钞】名无得物之功者。若依世俗.名以召实。实以当名。故使命火不得於水。命水不得於火。今约真谛。故平等无依。此五六句.皆先标无依。後若名在法等.反以释成。如有一人.虽先知有。曾未相识。忽然见面。终不得知.此是某人。此为见义不知名耳。义即境义。六中有人虽闻其名。竟不识面。召火不烧口。明知名中无有义也。亦应云。言饭即应已饱等。故智论四十七云。凡有二法。一者名字。二者名字义。如火能照能烧.是其义。照是造色。烧是火用。二法和合.名为火也。今闻火名.不得照烧之义。故无得物之功等。)

○二明事理无碍。

菩萨如是解一切法皆悉甚深。一切世间皆悉寂静。一切佛法无所增益。佛法不异世间法。世间法不异佛法。佛法世间法无有杂乱。亦无差别。了知法界体性平等。普入三世。

【疏】文有七句。初一总显甚深。余句别显深相。然世法与佛法.实无二体。假约事理以分其二。故以五句.显非一异。一世相即空。故云寂静。二佛法平等。故无增益。三以理无不事。故佛法不异世法。事无不理。故世法不异佛法。四此全理之事。与全事之理.而事理不杂。五各全收尽。互无所遗。故云亦无差别。末句。了前诸法.同法界体。故得熔融。普入三世。横竖该摄。若约漏无漏说。为世法佛法各具事理释者。一生死即涅盘。故云世间寂静。二无有一法非佛法故。更何所增。三二法染净虽殊。同一真性。故不相异。四不坏相故无有杂乱。五皆是即理之事。而各互收无遗。即无差别也。六同一法界。总显所因。

○三顺理起悲。

永不舍离大菩提心。恒不退转化众生心。转更增长大慈悲心。与一切众生作所依处。

【疏】谓无缘之悲。以导前忘机之智。入假化物。初句为总。谓虽深入智慧。不忘本心。非如八地。心欲放舍。下三句别。一不舍愿炷。二增大悲油。三兼前智光。故堪为依处。(【钞】非如八地者。八地菩萨。证无生忍。便欲放舍利众生事。诸佛劝起。令忆本愿。利益众生。是不忘本心。不舍愿炷等。即菩提灯。)

○第三作一切有情义利慧。於中二。先建摄生志。二後己先人。今初。

菩萨尔时复作是念。我不成熟众生.谁当成熟。我不调伏众生.谁当调伏。我不教化众生.谁当教化。我不觉悟众生.谁当觉悟。我不清净众生.谁当清净。此我所宜。我所应作。

【疏】文有五句。成熟是总。或因成果熟故。或始末劝奖故。余句是别。一折伏。二摄化。三令悟本性.成大菩提。四断惑清净.得涅盘果。

○二後己先人。

复作是念。若我自解此甚深法。唯我一人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独得解脱。而诸众生盲冥无目。入大险道。为诸烦恼之所缠缚。如重病人.恒受苦痛。处贪爱狱.不能自出。不离地狱饿鬼畜生阎罗王界。不能灭苦。不舍恶业。常处痴暗.不见真实。轮回生死.无得出离。住於八难.众垢所着。种种烦恼.覆障其心。邪见所迷.不行正道。菩萨如是观诸众生。作是念言。若此众生未成熟。未调伏。舍而取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所不应。我当先化众生。於不可说不可说劫行菩萨行。未成熟者.先令成熟。未调伏者.先令调伏。

【疏】文分为四。一假设自度。二而诸众生下。观物轮回。具业惑苦。三菩萨如是下。结所不应。有二过故。一违本誓心。二堕悭贪失。此为不可。四我当下。决志先拔。(【钞】二堕悭贪失者。法华第一云。自证无上道。大乘平等法。若以小乘化。乃至於一人。我则堕悭贪。此事为不可。)

○第二显行成益。

是菩萨住此行时。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一切世间乾闼婆阿修罗等。若有得见.暂同住止。恭敬尊重.承事供养。及暂耳闻.一经心者。如是所作.悉不唐捐。必定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菩萨摩诃萨第六善现行。

【疏】於中三业不空.是为徧益。终至菩提.是究竟益。

【论】第六善现行。以般若波罗蜜为体。有四十行半经。分为四段。一佛子已下。至方便现生相。有十行半经。明知生之无性。示现方便现生分。二佛子已下.至与一切众生作所依处。有十行经。明菩萨达心境一切法无性无依。而教化众生与作依处分。三菩萨尔时已下。至不行正道。有十一行经。明念度众生分。四菩萨如是观诸众生已下。至善现行。有九行经。明度众生未尽。不取自证涅盘分。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论纂要卷第四十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