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无文学史之目。而“文史”之名,始著于唐吴兢《西斋书目》,宋欧阳修《唐书·艺文志》因之,凡《文心雕龙》、《诗品》之属,皆入焉。后世史家乃以诗话文评,别于总集后出一文史类。《中兴书目》曰:“文史者,所以讥评文人之得失。”盖重文学作品之讥评,而不重文学作业之记载者也,有史之名而亡其实矣。
自范晔《后汉书》创《文苑传》之例,后世诸史因焉;此可谓之文学史乎?然以余所睹记,一代文宗,往往不厕于文苑之列:如班固、蔡邕、孔融,不入《后汉书·文苑传》。潘岳、陆机、陆云、陈寿、孙楚、干宝、习凿齿、王羲之,不入《晋书·文苑传》。王融、谢朓、孔稚珪,不入《南齐书·文学传》。谢灵运、颜延之、鲍照、王融、谢朓、江淹、任昉、王僧孺、沈约、徐陵,不入《南史·文学传》。元结、韩愈、张籍、李翱、柳宗元、刘禹锡、杜牧,不入《旧唐书·文苑传》。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轼、苏辙、陈亮、叶适,不入《宋史·文苑传》。宋濂、刘基、方孝孺、杨士奇、李东阳,不入《明史·文苑传》。然则入文苑传者,皆不过第二流以下之文学家尔。且作传之旨,在于铺叙履历,其简略者仅以记姓名而已,于文章之兴废得失不赞一辞焉。呜呼,此所以谓之文苑传,而不得谓之文学史也。盖文学史者,文学作业之记载也;所重者,在综贯百家,博通古今文学之嬗变,洞流索源,而不在姝姝一先生之说;在记载文学作业,而不在铺叙文学家之履历。文学家之履历,虽或可借为考证之资。欧西批评文学家尝言:“人物,环境,时代,三者构成艺术之三要素也。欲研究一种著作,不可不先考究作者之人物、环境及时代。”质而言之,即不可不先考证文学家之履历也。然而所以考证文学家之履历者,其主旨在说明文学著作。舍文学著作而言文学史,几于买椟还珠矣。
文学著作之日多,散无统记,于是总集作焉。一则网罗放佚,使零章残什,并有所归。一则删汰繁芜,使莠稗咸除,菁华毕出。是固文章之衡鉴,著作之渊薮矣。昔挚虞始作二书:一曰《文章志》,一曰《文章流别》。《文章志》四卷,《文章流别集》三十卷,见《晋书》本传。今其书佚不见,而体裁犹可悬揣而知。盖志如今之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以人为纲;而流别疑如姚鼐《古文辞类篹》,以文体为纲者也。尔后作者,代不乏人:梁昭明太子之《文选》,宋姚铉之《唐文粹》,吕祖谦之《宋文鉴》,真德秀之《文章正宗》,元苏天爵之《元文类》,明唐顺之之《文编》,黄宗羲之《明文海》,清严可均之《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姚鼐之《古文辞类篹》,姚椿之《国朝文录》,李兆洛之《骈体文钞》,曾国藩之《经史百家杂钞》,王先谦黎庶昌之《续古文辞类篹》,王闿运之《八代文选》,其差著者也。然有文学著作而无记载,以体裁分而鲜以时代断,于文章嬗变之迹,终莫得而窥见焉。则是文学作品之集,而非文学作业之史也。独严氏书仿明梅鼎祚《文纪》,起皇古,迄隋,博蒐毕载,是为总集家变例,然而与史有别者;以所孜矻者,不在文学作业之纪载,而在文学作品之集录也。此只以与文史、文苑传,供文学史编纂之材料焉尔。
昔刘知幾谓作史有三难:曰才,曰学,曰识。而余则谓作史有三要:曰事,曰文,曰义;孟子谓:“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其义则丘窃取之”者也。夫文学史之事,捃采诸史;文学史之文,滂沛寸心;而义则或于文史之属有取焉。然设以人体为喻:事,譬则史之躯壳耳,必敷之以文而后史有神彩焉,树之以义而后史有灵魂焉。余以为作中国文学史者,莫如义折衷于《周易》,文裁则于马、班。《易·系辞传》曰:“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又曰:“《易》有圣人之道,……以动者尚其变;……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而文学史者,则所以见历代文学之动而通其变,观其会通者也。此文学史之所为取义也。至司马迁作《史记》,于六艺而后,周秦诸子,若孟、荀、三邹、老、庄、申、韩、管、晏、屈原、贾生、虞卿、吕不韦诸人,情辞有连,则裁篇同传;知人论世,详次著述;约其归趣,详略其品;抑扬咏叹,义不拘墟;在人即为列传,在书即为叙录。其后班书合传,体仍司马,而参以变化;一卷之中,人分首尾;两传之合,辞有断续;传名既定,规制綦密;然逸民、四皓之属,王贡之附庸也;王吉、韦贤诸人,儒林之别族也;附庸如颛臾之寄鲁,署目无闻;别族如田陈之居齐,重开标额;征文则相如侈陈词赋;辨俗则东方不讳谐言;盖卓识鸿裁,犹未可量以一辙矣。人分首尾,斯义分主从;传详著述,则文有征信;倘可取裁而以为文学史之文者也。然而世之能读马班书而通其例者鲜,读《周易》而发其义于史者尤鲜。太史公上稽仲尼之意,会《诗》、《书》、《左传》、《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之言,通黄帝、尧、舜至于秦汉之世,可谓观其会通者矣。所惜者,观会通于帝王卿相之事为者多,观会通于天下之动者少,不知以动者尚其变耳。
试翻十九朝唐、虞、夏、商、周、秦、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唐、宋、元、明、清。之史,每一鼎革,政治、学术、文艺,亦若同时告一起讫而自为段落。然事以久而后变,道以穷而始通。殷因夏礼,周因殷礼,其所损益者微也。秦燔诗书,汉汲汲修补,惟恐不逮,其所创获者浅也。六代骈俪,沿东京之流。北朝浑朴,启古文之渐。唐之律诗,远因陈、隋。宋之诗余,又溯唐季。唐之韩、柳,宋之欧、苏,欲私淑孟、庄、荀、韩以复先秦之旧也。元之姚、虞,明之归、唐,清之方、姚,又祖述韩、柳、欧、苏以追唐宋之遗也。是则代变之中,亦有其不变者存。然事异世变,文学随之,积久而著,迹以不掩;而衡其大较,可得而论。兹以便宜,分为四期:第一期自唐虞以迄于战国,名曰上古;骈散未分,而文章孕育以渐成长之时期也。第二期自两京以迄于南北朝,名曰中古;衡较上古,文质殊尚。上古之文,理胜于词。中古之文,渐趋词胜而辞赋昌,以次变排偶,驯至俪体独盛之一时期也。第三期自唐以迄于元,谓之近古;中古之世,文伤于华;而近古矫枉,则过其正,又失之野。律绝之盛而辞曲兴,骈文之敝而古文兴,于是俪体衰而诗文日趋于疏纵之又一时期也。第四期明清两朝以迄于清,谓之近代;唐之韩愈,文起八代之衰,宋之言文章者宗之,于是“唐宋八大家”之名以起。而始以唐宋为不足学者,则明之何景明、李梦阳也。尔后治文章者,或宗秦汉,或持唐宋,门户各张;迄于清季,辞融今古,理通欧亚,集旧文学之大成而要其归,蜕新文学之化机而开其先。虽然,中国文学史之时代观,有不可与学术史相提并论者。试以学术言:唐之经学,承汉魏之训诂而为正义,佛学袭魏晋之翻译而加以华妙,似不宜与宋之理学比,而附于陈隋之后为宜。而自文学史论:沈宋出而创律诗,韩柳出而振古文,温韦出而有倚声,则开宋元文学之先河,而以居宋元之首为宜。故谓学术史之第二期,始两汉而终五代,与文学史同其始,而不同其终。而第三期则始于宋而终于明,与文学史殊其终,并不同其始。盖明之学术,实袭宋朱、陆之成规而阐明之;不如文学之有何、李、王、李复古运动,轩波大起也。
民国肇造,国体更新,而文学亦言革命,与之俱新。尚有老成人,湛深古学,亦既如荼如火,尽罗吾国三四千年变动不居之文学,以缩演诸民国之二三十年间,而欧洲思潮又适以时澎湃东渐,入主出奴,聚讼盈庭,一哄之市,莫衷其是。榷而为论,其蔽有二:一曰执古。二曰骛外。何谓骛外?欧化之东,浅识或自菲薄,衡政论学,必准诸欧;文学有作,势亦从同,以为:“欧美文学不异话言,家喻户晓,故平民化。太炎、畏庐,今之作者;然文必典则,出于尔雅;若衡诸欧,嫌非平民。”又谓:“西洋文学,诗歌、小说、戏剧而已。唐宋八家,自古称文宗焉,倘准则于欧美,当摈不与斯文。”如斯之类,今之所谓美谈,它无谬巧,不过轻其家丘,震惊欧化,降服焉耳。不知川谷异制,民生异俗。文学之作,根于民性;欧亚别俗,宁可强同。李戴张冠,世俗知笑;国文准欧,视此何异。必以欧衡,比诸削足,屦则适矣,足削为病;兹之为蔽,谥曰骛外。然而茹古深者又乖今宜;崇归、方以不祧,鄙剧曲为下里,徒示不广,无当大雅;兹之为蔽,谥曰执古。知能藏往,神未知来;终于食古不化,博学无成而已。余耽嗜文学,行年六十,诵记所及,辄有撰论;不苟同于时贤,亦无矜其立异;树义必衷诸古,取材务考其信;约为是编,观其会通。治国闻者,倘有取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