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汉有焦延寿、京房之推灾祥,阴阳家之占验也。魏有王弼、韩康伯之黜象数,道家之虚无也。宋有陈抟、邵雍之演图书,方士之修炼也。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炼火,皆可援《易》以为说;而好异者又援以入《易》。语曰:“群言淆乱衷诸圣。”而欲籀明《易》道,莫如折衷孔子。《易》本为卜筮之书,而孔子推天道以明人事;《易》只有卦爻之画,而孔子玩爻象而系之辞,曰:“我于《易》则彬彬矣。”《易纬·通卦验》云:“苍牙通灵昌之成,孔演命,明道经。”则是孔子之有大造于《易》也。费直治《易》亡章句,以《彖》、《象》、《系辞》十篇《文言》解说《上下经》。而荀爽传费氏学,著《易传》,据爻象承应阴阳变化之义,以十篇之文解说经意。此千古读《易》之准的也。姑以鄙意,粗发读例:
第一,明《易》之学 窃以为善读《易》者,必祛四蔽明一谛而后可以辟理障,阐《易》学。何谓四蔽?一曰以阴阳占验言《易》,《易》之为书,推天道以明人事者也。孔子说《易》见于《论语》者二事:一勉无过,一戒无恒。皆切人事。而战国《荀子》、《吕览》及汉初贾谊《新书》、董子《繁露》、《淮南鸿烈解》诸子书引《易》,亦皆切人事言之,而不主阴阳灾变,去古未远也。一变而为焦、京之阴阳灾变,入于祥;再变而为陈、邵陈抟、邵雍。之河图、洛书,务穷造化;《易》遂不切于民用。逊清学者于陈、邵之图书辞而辟之,而复理焦、京纳甲卦气之说,是去一障又生一障,宁必此之为是而彼之为非哉!一曰以老子明《易》。自何晏善谭《易》、《老》,见称《魏氏春秋》;谈者每以《老》、《易》对举,而王弼注《易》亦杂老氏之旨。不知老子知常,《易》道观变;老子守归根之静,《易》道见天下之动;老子阐旨于重玄以明天之道,《易》道假象于阴阳以察民之故;一无对,一有对。论旨之不同如此,而谭者皮傅枝辞。此孙盛所为讥弼“以附会之辩而欲笼统玄旨,虽有可观,恐泥大道”者也!《魏志·钟会传》裴松之注引。但汉末《易》道猥杂,卦气爻辰纳甲飞伏世应之说,纷然并作;弼乘其敝,扫而空之,颇有摧陷廓清之功!而以清言说经,杂以道家之学,汉人朴实说经之体,至此一变。然则弼注之所以可取者,在不取术数而明义理;其所以可议者,在不切人事而杂玄虚。一曰以禅参《易》:宋儒杨简承其师陆九渊之学,为《易传》,略象数而谈心性,多入于禅。王宗传与之同时,而作《童溪易传》,力排象数而不免涉于虚无,大旨与简相类。逊清《四库全书提要》录存其书,见以佛理诂《易》,自二人始;著经学别派之由也。不知以禅参《易》,极盛南朝。孔颖达论之最为宏通,其序《周易正义》,以为:“江南义疏十有余家,皆辞尚虚玄,义多浮诞。原夫《易》理难穷,虽复玄之又玄;至于垂范作则,便是有而教有。若论住内住外之空、就能就所之说,斯乃义涉于释氏,非为教于孔门也!”诚哉是言!兹不复赘。一曰以进化论《易》:欧通以还,进化论兴,而谭《易》者亦以进化为应运。不知“易”而名“周”只是化而非进。言世运之变同,而所以为言者不同。《周易》之所明者天道,无往而不复;进化之所论者,群治有进而无退。然英哲家赫胥黎论天演,而终之以《进化》一篇,曰:“万化周流,有其隆升,则亦有其污降宇宙一大年也,自京垓亿载以还,世运方趋上行之轨;日中则昃,终当造其极而下移。然则言化者谓世运必日亨,人道必止至善,亦有不必尽然者矣。”则是万化之循周流,世运之不日亨,赫氏何尝不凿凿言之也。四蔽既祛,当明一谛。夫六十四卦大象,皆有“君子以”字以征验人事。“君”者,群也。“君子”之言善群者也,圣人之情见乎辞矣。然则《易》之为学,群学也。“群学者何?用科学之律令,察民群之变端,以明既往,测方来也。”严复译斯宾塞尔之《群学肄言序》。福劳特曰:“今世所谓科学者,非但即物穷理已也;于先后因果之间,必有数往知来之公例,而后副名实。”严复译《群学肄言·倡学第二》引。斯宾塞尔曰:“科学者,所以穷理尽性,而至诚者可以前知。”《群学肄言·倡学第二》“群学之事,所重者,不在今日群种治化之已然也;在即其已然,推所必至。天生烝民,德不虚立。于其身有性情才力之可指,于其群即有强弱衰盛之可指。是则群学所以为学而已矣!”《群学肄言·喻术第三》吾观于《易》,彰往而察来,显微而阐幽,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籀乾坤阖辟二例以立天演之本;衍六十四卦以网群治演变之赜。如《屯》之言难,《蒙》之言教,《需》之言养,《师》之言众,皆以一卦言群治之一事,它可类推。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极天下之赜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傥有合于所谓“群学者用科学之律令,察民群之变端,以明既往,测方来”者耶。昔司马迁论《易》本隐而之显,而侯官严复则以为与欧儒外籀之术有合,允矣而未尽也!《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夫易者,阴阳变化之谓。阴阳变化,立爻以效之。皆从乾坤而来。乾生震、坎、艮三男,坤生巽、离、兑三女,而为八卦;变而相重,而有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所谓“推而行之谓之通”也。此易道之外籀也。然传不云乎:“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吉凶悔吝者,生乎动者也。刚柔者,立本者也。变通者,趣时者也。吉凶者,贞胜者也。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日月之道贞明者也。夫乾,确然示人易矣。夫坤,然示人简矣。故曰:“乾坤其易之门耶?”乾以易知,坤以简能。万变虽殊而归于一。此《易》道之内籀也。夫执一衍万之谓外籀;会异统同之谓内籀。为术不同而用相资。外籀者,所以尽《易》之变;内籀者,所以穷《易》之蕴。二者,欧儒即物穷理之最要途术也。岂非合于所谓“群学者,用科学之律令,察民群之变端,以明既往,测方来”者耶!吾闻德国学者蓝德莱教授之言曰:“谭群学者,有探原立论,谓群治演变,有其大经大法,而俟之百世不惑,放之四海皆准者,谓之哲家之群学。有籀史实以察群治之嬗变至赜,日新又新者,谓之史家之群学。推此而往,群学之所以籀群;有谓群治之演变虽赜,而往复循环,阖辟有常,可以籀其大例者;有谓世变何常,察史可知,一往不复而日进无疆者。”氏在国立自治学院演讲题曰《社会学研究方法上之争辨》,有记录,载《东方杂志》第十卷第二十二号,今隐括其指以便征引。而《易》者,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原始要终,而籀群治演变之大经大法者也。傥所谓“哲家之群学”非耶?必明乎此而后可与言读《易》。
第二,读《易》之序 孔子之于《易》也,《序》、《彖》、《系》、《象》、《说卦》、《文言》各自为篇。而王弼注以《彖》、《象》、《文言》分附其卦当爻之下,以解说经意,而明爻象承应阴阳变化之义,或者有改经之讥。然以《彖》、《象》、《系辞》十篇《文言》解说《上下经》,费直家法如此。今以相合,学者寻省易晓,未为非计也!惟是不读《说卦》,无以明八卦之法象德业;犹之读代数书者不明正负号之用法,读几何书者不知点线面之界说,而欲演数作图,胡可得也。不读上下《系辞传》,无以知一经之全体大例;犹之读代数书者不熟记公式,读几何学者不明白定理,而欲演算作图,亦不可也。是故读《易》者宜先读《说卦》,次读上下《系辞传》,然后读《上下经》之《系辞》、《彖》、《象》、《文言》;则于卦位爻位象义及彖象爻之材德已略有头绪,以读经文,自可触类而通,无虞扞格。而《序卦》则序六十四卦先后相次之义,以见消长之迭倚;《杂卦》则举六十四卦彼此反对之例,以明刚柔之相杂。错综其义,言非一端;是非旁贯全经不能通晓也。当以殿于末焉。
第三,籀《易》之例 《易》之发凡起例,尽于《说卦》及上下《系辞传》。然而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有据辞籀推,可以意会者;有发于他经,不见《易》书者。观其会通,籀为大例:有画卦之例,有系辞之例,有玩占之例。
(甲)画卦之例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然言位者有二义:“列贵贱者存乎位。”二三四五在上位者为贵,在下位者为贱。二四,则四贵而二贱;三五,则五贵而三贱。而初上为无位之爻,初为未仕之人;上则事外之地;皆不当位也。故《乾》之上曰贵而无位。《需》之上曰不当位。王弼注:《需》上六曰:“处无位之地不当位者也。”若以一卦之体言之,则皆谓之位,故曰“《易》六位而成章。”《易纬·乾凿度》曰:“初为元士,二为大夫,三为三公,四为诸侯,五为天子,上为宗庙。凡此六者,阴阳所以进退,君臣所以升降,万民所以为象则也。”后来注家多据以为说。然亦有以四为三公、三为诸侯者。如《系辞下》:“二与四同功而异位。”崔憬曰:“二主士大夫位,佐于一国;四主三孤、三公、牧伯之位,佐于天子;皆同有佐理之功也。二主士大夫,位卑;四孤公牧伯,位尊。故有异也。”又“三与五同功而异位”。崔憬曰:“三诸侯之位,四天子之位;同有理人之功,而君臣之位异也。”则是四为三公、三为诸侯矣!此亦不可不知也。虽然犹有疑第一位言初,第六位当言终,第六位言上,第一位当言下。所以文不同者,盖下言初,则上有末义。故《大过彖》云“栋挠本末弱”,则是上有末义。六言上,则初当言下故《乾小象》云:“潜龙勿用,阳在下也。”则是初有下义。互文相通,一也。且第一言初者,欲明万物积渐,从无入有。所以言初,不言一与下。而六言上者,欲见位居卦上,故不言六与末。二也。此画卦之大例。然而犹有可论者:
(一)卦爻有主 卦主之说,汉宋之儒皆用之。欲明卦主,宜籀《彖辞》。而《彖辞》之系,盖统观六爻以立义者;如《屯》则以初为侯,《蒙》则以二为师,《师》则以二为将,《比》则以五为君,其义皆先定于彖。爻辞不过因之而随爻细别耳。其爻之合于卦义者吉,不合于卦义者凶。
(二)爻有当位不当位 凡阳爻居阳位,阴爻居阴位者,曰“当位”。反之而阳爻居阴位,阴爻居阳位,曰“不当位”。而二四为阴位,三五为阳位。六为阴爻,九为阳爻。如《履》六三:“履虎尾,咥人凶。”《象》曰:“咥人之凶,位不当也。”九五:“夬履贞厉。”《象》曰:“夬履贞厉,位正当也。”《临》六四:“至临无咎。”《象》曰:“至临无咎,位当也。”《大壮》六五:“丧羊于易,无悔。”《象》曰:“丧羊于易,位不当也。”如此之类,大抵当位者吉,不当位者凶。
(三)爻有比应 “应”者,上下体相对应之爻也。“比”者,逐位相比连之爻也。如《师彖》曰“刚中而应”,指九二与六五应。《同人彖》曰“中正而应”,指六五与九二应。此之谓“应”。又如《比》六三“比之匪人”,指三上比六四,下比六二,皆阴柔不正,故以“匪人”为言。六四“外比之贞吉”,《象》曰:“外比于贤,以从上也。”孔颖达疏:“外比九五,居中得位,故称贤也。”此之谓“比”。然阳之所求者阴,阴之所求者阳。比与应,必一阴一阳,乃相求而相得;而六爻之中,惟四与五比、二与五应为最重。盖以五为尊位,四近而承之,二远而应之也。然近而承者,则贵乎恭顺小心,故刚不如柔之善;远而应者,则贵乎强毅有为,故柔又不如刚之善。以此例推之:《易》中以六四承九五者皆吉,以九四承六五者多凶,以九二应六五者皆吉,以六二应九五者不能吉。其它四与初,犹或取相应之义;三与上,则取应义者少矣;五与上,犹或取相比之义;初与二,二与三,三与四,则取比义者少矣。若其爻为卦主,则群爻皆以比之应之为吉凶焉。
(四)卦内为互 凡卦爻二至四、三至五两体交互各成一卦,谓之互体;权舆《左氏》庄公二十二年,陈侯筮,遇《观》之《否》,曰:“风为天于土上,山也。”杜预注:“自二至四有☶《艮》象,四爻变故。艮为山”是也。大抵八卦之中,《乾》、《坤》纯乎阴阳,故无互体。若《震》、《巽》、《艮》、《兑》分主四时,而《坎》、《离》居中以运之,是以下互☳《震》而上互☶《艮》者,《坎》也,下互☴《巽》而上互☱《兑》者,《离》也。若《震》、《巽》分《乾》、《坤》之下画,则上互有☵《坎》、☲《离》;《艮》、《兑》分《乾》、《坤》之上画,则下互有☵《坎》、☲《离》;而《震》、《艮》又自相互,《巽》、《兑》又自相互。斯阴阳老少之交相资也。惟《易》书未尝明言之;而爻辞多有取象互体者《屯》六二:“女子贞不字。”盖《屯》二至四互☷《坤》。《坤》道成女,故称“女子”。二居《坤》初,故曰“不字”也。《履》六三:“眇能视跛能履。”盖《履》二至四互☲《离》,三至五互☴《巽》。《离》为目,故能视。《巽》为股,故能《履》。其下卦☱《兑》也;兑为毁折,故眇且跛也。此其例也。然古人互体之法但于六画中求两互,是正例也。汉人说《易》如剥蕉,于是又有从互体以求重卦之法谓之连互。盖取两互卦与两正卦参错连之,下互连外体,上互连内体,各得一卦,所谓五画之连互也。下互连内体,上互连外体,又各得一卦,所谓四画之连互也。虞翻解《豫》曰:“《豫》初至五互体《比》,故利建侯。”是五画连互之说也。又曰:“三至上互体师,故利行师。”是四画连互之说也。王弼尚名理,讥互体。然注《睽》六二曰:“始虽受困,终获刚助。”《睽》自初至五成《困》;此用互体也。即卜筮家占法亦用之。宋人或筮取妻,得《小过》,不知其说,质之沙随,则曰:“大吉。”盖内卦兼互体为《渐》,《渐》女归吉。外卦兼互体,则《归妹》也。是诚曲而中矣。
(五)卦外相之 凡以两爻交易而得一卦者,谓之之卦;言之卦者亦始《左氏》。庄二十二年,陈侯筮,遇《观》之《否》,谓遇《观》卦,以四爻动当变,故以六四变九四,以《巽》变《乾》,而为《观》之《否》。闵元年,毕万筮,遇《屯》之《比》,谓遇《屯》卦,以初爻动当变,故以初九变初六,以《震》变《坤》,而为《屯》之《比》。“之”之为言往也。虞翻说《易》,大抵取之卦者为多焉。
(六)卦无不对 六十四卦之相比者,无不两两相对。但有正对,有反对。《乾》之与《坤》,《坎》之与《离》,《颐》之与《大过》,《中孚》之与《小过》,八卦正对也。正对不变,故反复观之,止成八卦。其余五十六卦,皆反对也。反对者皆变,故反复观之,共二十八卦。以正对卦合反对卦观之,总而为三十六卦。《上经》三十卦,不变卦凡六,《乾》、《坤》、《坎》、《离》、《颐》、《大过》是也。自《屯》《蒙》而下二十四卦,反之则为十二;以十二而加六,则十八也。《下经》三十四卦,不变卦凡二,《中孚》、《小过》是也。自《咸》《恒》而下三十二卦,反之则为十六;以十六加二,亦十八也。上下经之卦数,岂不适相均哉!
(乙)系辞之例 圣人设卦观象。卦有小大,象有往来。大抵上卦曰外,下卦曰内;内卦为主,外卦为客;自外曰来,自内称往。《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朱子《本义》:“《震》动在下,《坎》险在上,是能动乎险中;能动虽可以亨;而在险则宜守正而未可遽有所往耳。”《复》“朋来无咎”。虞翻注:“《兑》为朋,在内称来。五阴从初,初阳正息而成《兑》;故朋来无咎。”殊为曲说;而曰“在内称来”,尤乖《易》例。不知同道曰朋。五阴在外,一阳在内;五阴同志来从初阳,故曰“朋来”。阴之所求者阳,何咎之有!《井》“往来井井”。虞翻注:“泰初之五也;往谓之五,来谓之初。”此往来之说也。阳卦为大,阴卦为小。《泰》“小往大来”。虞翻注:“《坤》阴诎外为小往,《乾》阳信内为大来。”朱子《本义》:“小谓阴,大谓阳;言《坤》往居外,《乾》来居内。”《否》“大往小来”。孔颖达疏:“阳气往而阴气来,故曰‘大往小来’。阳主生息,故称大;阴主消耗,故称小。”此小大之说也。卦有小大,辞有险易。《系辞》焉而明吉凶。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无咎者,善补过也。然而不可不知者:一诸卦及爻,亦有不言吉凶者,义有数等:或吉凶据文可知,不须明言吉凶者;若《乾》“元亨利贞”及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之属,寻文考义,是吉可知,故不须云吉也。若其《剥》“不利有攸往”,《离》之九四“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之属,据其文辞,其凶可见,故不言凶也。亦有爻处吉凶之际,吉凶未定,行善则吉,行恶则凶,是吉凶未定,亦不言吉凶。若《乾》之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若《屯》之六二“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是吉凶未定,亦不言吉凶也。又诸称“无咎”者,若不有善应则有咎,若有善应则无咎,此亦不定言吉凶也。诸称吉凶者,皆嫌其吉凶不明,故言吉凶以明之。若《坤》之六五“黄裳元吉”,以阴居尊位,嫌其不吉,故言吉以明之;推此余可知也。亦有于事无嫌,吉凶灼然可知,而更明言吉凶者。若《剥》之初六“剥床以足,蔑贞凶”,六二“剥床以辨,蔑贞凶”;此皆凶状灼然而言凶也。或有一卦之内,一爻之中,得失相形,须言吉凶。若《大过》九三“栋挠凶”,九四“栋隆吉”;是一卦相形也。《屯》九五“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是一爻相形也。亦有一事相形,终始有异,若《讼》卦“有孚窒,惕中吉,终凶”之类是也。大略如此。二言“无咎”者有二:有善补过,故无咎者;亦有祸自己招,无所怨咎,如《节》之六三“不节之嗟,又谁咎”者;但如此者少,此据多者言之,故云“无咎者,善补过也”。此《系辞》之大例。但辞,有卦辞,有爻辞,有释卦辞、爻辞之辞。
(一)卦辞 卦之《系辞》,多曰“元亨利贞”,是谓四德。但余卦四德,有劣于《乾》,故《乾》卦直云“元亨利贞”,余无所言,欲见四德《乾》所固有,而无所不包。其余卦则四德之下,更有余事,以四德狭劣,故以余事系之,如《坤》“元亨利牝马之贞”之类,是也。亦有四德之上,即论余事;若《革》卦云“己日乃孚,元亨利贞悔亡”,由“乃孚”之后,“元亨利贞”,乃得“悔亡”也。有四德者,即《乾》、《坤》、《屯》、《临》、《随》、《无妄》、《革》七卦,是也。然其中亦有不同:或其卦当时之义,即有四德;如《乾》、《坤》、《屯》、《临》、《无妄》,此五卦之时,即能四德备具。亦有其卦非善而有四德者,以其卦凶,故有四德乃可也,如《随》卦有元亨利贞,乃得无咎;无此四德,则有咎也。与前五卦,其义稍别。其《革》卦“己日乃孚元亨利贞”;若不己日乃孚,则无四德;又与《随》别。然则四听具者其卦未必善也。亦有三德者,即《离》、《咸》、《萃》、《兑》、《涣》、《小过》言“亨利贞”者凡六卦。就三德之中,为文不一。或总称三德于上,更别陈余事于下:若《离》“利贞亨,畜牝牛吉”,《咸》“亨利贞,取女吉”之属是也。就三德之中,上下不一。《离》则云“利贞亨”,由利贞乃得亨也。亦有先云“亨”,更陈余事,乃始云“利贞”者,以有余事乃得利贞故也。有二德者:《大有》、《蛊》、《升》云“元亨”,《困》云“亨贞”,《大畜》、《渐》、《中孚》云“利贞”,凡七卦。其言二德,或在事上,或系事后,以先有事乃致此二德故也。亦有一德者:若《蒙》、《师》、《小畜》、《履》、《泰》、《谦》、《噬嗑》、《贲》、《复》、《大过》、《震》、《丰》、《节》、《既济》、《未济》凡十五卦皆一德,并是亨也。或在事上,或系事后,如《履》卦云“履虎尾不咥人亨”,由有事乃得亨也。以前所论德者,皆于经文挺然特明德者乃言之也。其有因事相连而言德者,则不数之也。若《需》卦云“需有孚光亨贞吉”,虽有亨、贞二德,连事起文,故不数。《遁》卦云“亨小利贞”,虽有三德,亦不数。其它可以类推也。亦有卦善而德少者,若《泰》与《谦》、《复》之类,虽善,惟一德也。亦有全无德者,若《豫》、《观》、《剥》、《蹇》、《夬》、《姤》之属是也。亦有卦善而无德者,《井》、《解》之属是也。凡四德者,亨之与贞,其德特行。若元之与利,则配连他事;其意以元配亨,以利配贞。如《乾》“元亨利贞”,虽系四德,实只两意。何则?元,始也。亨,通也。利,宜也。贞,正而固也。乾元者,始而亨者也。人能至健,自始即通,然必宜于正固;是只两意也。但《易》之中,有言“小亨”者矣,有言“不可贞”者矣。一时之通,其亨则小;惟自始而即亨焉,所谓慎图之于始者,而后其亨乃可大可久也。是元在亨之先也。硁硁之固,固则非宜;惟有宜者在焉,而后可以固守也。是宜在贞之先也。其在六十四卦者,皆是此理。故其言“元亨”者,合乎此者也。其但言“亨”或曰“小亨”者,次乎此者也。其言“利贞”者,合乎此者也。其言“不可贞”、“勿用永贞”,或曰“贞凶”“贞厉”“贞吝”者,反乎此者也。元虽配亨,亦配他事。故《比》卦云“元永贞”、《坤》六五“黄裳元吉”是也。利亦非独利贞,亦所利余事多矣;若“利涉大川”、“利建侯”、“利见大人”、“利君子贞”,如此之属,连事起文,不数以为德也。此四德,非惟卦下有之,亦于爻下有之;但爻下其事稍少。
(二)释卦辞 释卦辞者有《彖》、有《象》。
《彖》者,断一卦之义,先释名,后释辞。其释名,则杂取诸卦象、卦德、卦体。有兼取者,有但取其一二者,要皆以传中首一句之义为重。如《屯》则“刚柔始交而难生”,《蒙》则“山下有险”,皆第一义也。释辞之体尤为不一:有直据卦名而论其理者,有杂取卦象卦德卦体者。盖辞生于名,就卦辞观之,则据卦名而论其理者正也。然名既根于卦,则辞亦不离乎卦:杂而取之,一则所以尽名中之蕴,以见辞义之有所从来;一则以为二体六爻吉凶之断例,而见辞义之无所不包也。惟《乾》、《坤》、《坎》、《离》、《震》、《艮》、《巽》、《兑》八卦不释名者,八卦之名,文王无改于伏羲之旧,而其德其象,相传已久,不待释也。惟《坎》加习字,有取于重卦之义,故特释之。其释辞则亦杂取卦德、卦象与其爻位。如释《乾》“元亨利贞”之辞,则以天言之者,其卦象也;以九五言之者,其爻位也。释《坤》辞以地,释《坎》辞以水,释《震》辞以雷,则皆卦象也。释《坎》以“刚中”,释《离》以“柔中”,释《艮》曰“上下敌应,不相与也”,释《巽》曰“刚巽柔顺”,释《兑》曰“刚中柔外”,则皆爻位也。大抵爻之为卦主者,必见义于《彖》。而辞例亦不一:有发首则叹美卦者:《乾彖》云“大哉乾元”,《坤彖》云“至哉坤元”,以《乾》、《坤》德大,故先叹美之,乃后详说其义。或有先叠文解义而后叹者:则《豫彖》之终曰“豫之时义大矣哉”之类是也。或有先释卦名之义,后以卦名结之者:则《同人彖》曰“柔得位得中而应乎乾,曰同人”,《大有彖》曰“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应之,曰大有”之例是也。或有特叠卦名而称其卦者:则《同人彖》曰“《同人》曰‘同人于野亨’”。王弼注:“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非二之所能也,是《乾》之所行,故特曰‘《同人》曰’。”此等之属,为文不同,唯《同人》之《彖》,特称“《同人》曰”。其余诸卦之《彖》或详或略,或先或从,故上下参差,体例不同。
《象》者,说一卦之象。六十四卦不同:或总举象之所由,不论象之实体;又总包六爻,不显上体下体;则《乾》、《坤》二卦是也。或直举上下二体者:若云雷《屯》也,天地交《泰》也,天地不交《否》也,雷电《噬嗑》也,雷风《恒》也,雷雨作《解》也,风雷《益》也,雷电皆至《丰》也,洊雷《震》也,随风《巽》也,习坎《坎》也,明两作《离》也,兼山《艮》也,丽泽《兑》也,凡此一十四卦,皆总举两体而结义也,取两体俱成。或有直举两体,上下相对者:天与水违行《讼》也,上天下泽《丽》也,天与火《同人》也,上火下泽《睽》也,凡此四卦,或取两体相违,或取两体相合,或取两体上下相承而为卦也,故两体相对而俱言也。虽上下二体,共成一卦,或直指上体而为文者:若云上于天《需》也,风行天上《小畜》也,火在天上《大有》也,雷出地奋《豫》也,风行地上《观》也,山附于地《剥》也,泽灭木《大过》也,雷在天上《大壮》也,明出地上《晋》也,风自火出《家人》也,泽上于天《夬》也,泽上于地《萃》也,风行水上《涣》也,水在火上《既济》也,火在水上《未济》也,凡此十五卦,皆先举上象而连于下,亦意取上象以立卦名也。亦有虽意在上象而先举下象以出上象者:地上有水《比》也,泽上有地《临》也,山上有泽《咸》也,山上有火《旅》也,木上有水《井》也,木上有火《鼎》也,山上有木《渐》也,泽上有雷《归妹》也,山上有水《蹇》也,泽上有水《节》也,泽上有风《中孚》也,山上有雷《小过》也,凡于十二卦,皆先举下象以出上象,亦意取上象共下象而成卦也。或先举上象而出下象,义取下象以成卦义者:山下出泉《蒙》也,地中有水《师》也,山下有风《蛊》也,山下有火《贲》也,天下雷行《无妄》也,山下有雷《颐》也,天下有山《遁》也,山下有泽《损》也,天下有风《姤》也,地中有山《谦》也,泽中有雷《随》也,地中生木《升》也,泽中有火《革》也,凡此十三卦,皆先举上体,后明下体也。其上体是天天与山则称下也。若上体是地,地与泽则称中也。或有虽先举下象,称在上象之下者:若雷在地中《复》也,天在山中《大畜》也,明入地中《明夷》也,泽无水《困》也,是先举下象而称在上象之下,亦义取下象以立卦也。所称之象,有实象有假象。实象者:若地上有水《比》也,地中生木《升》也;皆非虚,故言实也。假象者:若天在山中,风自火出,如此之类实无此象,假而为义,故谓之假也。虽有实象假象,皆以义示人,总谓之象也。《彖》释名,或举卦象,或举卦德,或举卦体。而《象》则专取两象以立义,而德、体不与焉。
(三)爻辞 六爻相杂,惟其时物也。其初难知,其上易知,本末也;初辞拟之,卒成之终。若夫杂物撰德,辨是与非,则非其中爻不备。二与四同功而异位。二多誉,四多惧,近也。柔之为道不利远者,其要无咎,其用柔中也。三与五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其柔危,其刚胜耶?大约初上虽无位,而为事之始终。自二至五,则居中而正,为用事之位。其间有为主爻者,则系之辞曰我,《蒙》九二、《小畜》六四、《观》九五、《颐》初九、《小过》六五、《中孚》九二也。独《需》三、《解》三、《鼎》三、《旅》四以本爻称我耳。玩辞者拟其初竟其终,参合其物理以辩其是非而求其备,此学《易》之法也。
(四)释爻辞 释爻辞者亦称“《象》曰”,以别于卦辞下之《象》,谓之小象。惟《乾》、《坤》德大,别系《文言》。大抵阳爻居阳位,阴爻居阴位,而位与爻相当者称“正”;如《坤》六二《文言》曰:“直其正也。”《履》九五《象》曰:“位正当也。”《遁》九五《象》曰:“以正志也。”此其例也。凡初爻称“始”,亦称“下”。《坤》初六《象》曰:“阴始凝也。”《恒》初六《象》曰:“始求深也。”此称“始”之例也。《乾》初九《象》曰:“阳在下也。”《屯》初九《象》曰:“以贵下贱。”此称“下”之例也。所以称“下”者,盖初位六爻之下,爻辞多以“足”“趾”“履”“尾”取象;如《剥》初六“剥床以足”,《鼎》九四“鼎折足”,此取象于“足”也;《噬嗑》初九“屦校灭趾”,《贲》初九“贲其趾”,此取象于“趾”也;《坤》初六“履霜”,《离》初九“履错然敬之”,此取象于“履”也;《遁》初六“遁尾厉”,《既济》初九“濡其尾”,此取象于“尾”也。凡画卦自初爻始,故初为本,上为末。《大过》中四阳,上下两阴,有栋挠之象,故《彖》曰“本末弱也”。以画卦言之,则初始而上终。而以重卦言之,则初卦而上上。《易》例阳称贵,阴称贱。《屯》以初九下六二,故曰“以贵下贱”。其它可以类推也。凡九居二、六居五者称“中”,亦称“中行”。《坤》六五《象》曰:“文在中也。”《小畜》九二《象》曰:“牵复在中。”此称“中”之例也。《师》六五《象》曰:“以中行也。”《未济》九二《象》曰:“中以行正也。”此称“中行”之例也。凡六居二、九居五者称“中正”,如《需》九五《象》曰“以中正也”、《豫》六二《象》曰“以中正也”是也。亦有称“正中”者,如《乾》九二《文言》曰“龙德而正中者也”,但与称“中正”者微有别。盖称“中正”者,二事也,二五为中,阴阳当位为正。称正中者一事也,但取其正得中位,非以当位言也。凡三四爻称“际”,亦称“疑”。《泰》九三《象》曰:“无往不复,天地际也。”《坎》六四《象》曰:“刚柔际也。”此称“际”之例也。《乾》九四“或跃在渊”《文言》曰:“或之者,疑之也。”《损》六三《象》曰:“三则疑也。”此称“疑”之例也。盖卦以下为内,上为外。而三爻者内卦之终,四爻者外卦之始,故称际。而疑于进退可否之间;《乾文言》之说九四曰“上下无常”,曰“进退无恒”,故曰“或之者疑之也”;以为六十四卦之发凡起例;而疑之谊起焉。凡上爻称“终”,亦称“穷”。《比》上六《象》曰:“无所终也。”《剥》上九《象》曰:“终不可用也。”此称“终”之例也。《乾》上九《文[3]言》曰:“穷之灾也。”《坤》上六《象》曰:“其道穷也。”此称“穷”之例也。盖上位六爻之上,与初居一卦之下者不同。初取象于“足”“趾”“尾”以最下体也,故称“下”,上取象于“首”“顶”“角”,以最上体也,故称“穷”。《比》上六“比之无首”,《离》上九“有嘉折首”,此取象于“首”也。《大过》上六“过涉灭顶”,此取象于“顶”也。《晋》上九“晋其角”,《姤》上九“姤其角”,此取象于“角”也。大抵上戒其不终,初教以防渐,谨小慎微,而贵于中以行正,无过不及。此作《易》之微意也。
(丙)玩占之例 昔有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朱子曰:“《易》只是为卜筮而作,故《周礼》分明言‘太卜掌三《易》’,《连山》、《归藏》、《周易》,古人于卜筮之官立之,凡数人。秦去古未远,故《周易》亦以卜筮得不焚。”又曰:“圣人作《易》本是使人卜筮以决所行之可否,而因之以教人为善,故卦、爻之辞只是因依象类虚设于此。”参天两地而倚数。孔颖达曰:“两为耦数之始,三为奇数之初,不以一目奇者。”张氏云:“以三中含两有一以包两之义明,天有包地之德,阳有包阴之道。”以五乘十,大衍之数也,而道据其一;《汉书·律历志》不用而用以之通,非数而数以之成,斯《易》之太极也。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天于左手,地于右手。有天地,则人生焉。于是挂一以象三。而挂者,当取左一蓍挂右手之小指;象天施而地生成之也。然后先置右手之蓍于一处,而以右手四四而数左手之蓍;又置左手之蓍,而以左手四四而数右手之蓍;是之谓揲。揲,间而数之也。揲之以四者,象四时也;其左右手交揲者,象天地交泰,而四时序,岁功成也。所揲之余曰扐,不一则二、不三则四也;扐并合,以挂左手之小指,为一扐;不四则八也。已一扐,复取前过揲之蓍,分而为二,揲之以四如初而求其所揲之余,是为再扐。而归以所挂之一,是谓“归奇于扐以象闰”。闰,积月之余日以成月者也。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所得之数,不五则九也;以并于扐而挂左手之小指。又取前过揲之蓍而三揲之如初,而求其扐;左右手并合,仍不四则八,如初扐也;仍以并挂左手之小指,而一爻之阴阳以定。三扐所并之数共十三;即初扐四,再扐五,第三扐四之和。则存蓍三十六,四十九减十三之余。以四揲之适九;老阳也。三扐所并之数共二十五;即初扐八,再扐九,第三扐八之和。则存蓍二十四,四十九减二十五。以四揲之,适六;老阴也。若三扐之并数二十一,初扐八,再扐九,第三扐四。或初扐四,再扐九,第三扐八。或初扐八,再扐五,第三扐八,所并之和。则存蓍二十八,四十九减二十一。以四揲之,适七;少阳也。并数十七;初扐四,再扐五,第三扐八。或初扐八,再扐五,第三扐四。或初扐四,再扐九,第三扐四之和。则存蓍三十二,四十九减十七以四揲之,适八;少阴也。阳之进者为老,退者为少,故九为老,七为少。阴之退者为老,进者为少,故六为老,八为少。是故三揲而成爻,十有八揲而成卦以动者尚其变。以卜筮者尚其占。爻之老阴老阳者,谓之动爻,皆变也;然一爻动则变,乱动则不变。而考之《春秋左氏传》载春秋君卿之以《周易》占者:一爻变,则以变爻辞占。《庄二十二年传》:周史有以《周易》见陈侯者。陈侯使筮,遇《观》之《否》,曰:“是谓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此《观》六四爻辞也。《僖十五年传》:晋献公筮嫁伯姬于秦,遇《归妹》之《睽》,史苏占之曰:“不吉!其繇曰‘士刲羊’,亦无也。‘女承筐’,亦无贶也。”“士刲羊,女承筐”,《归妹》上六爻辞也。此其例也。数爻变,则以卦辞占,如六爻皆不变之例。《襄九年传》:穆姜薨于东宫。始往而筮之,遇《艮》之八。史曰:“是谓《艮》之《随》,《随》其出也,君必速出。”《艮》不能变《随》,必《艮》之五爻俱变,独第二不变,则为《随》。姜曰:“岂《随》也哉!必死于此,弗得出矣!”盖《艮》卦辞曰“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故曰:“必死于此。”而《彖》则曰“《艮》其止,止其所也”,故曰“弗得出”是也。以爻辞占称九六,以卦辞占称八。九六皆变而八不变。不变之卦,不云七而云八者,盖蓍圆而神,七也;卦方以知,八也;六爻易以贡,九六也。七七四十九,蓍之数;八八六十四,卦之数;九六变成三百六十四,爻之数。神以知来,知以藏往。知来为卦之未成者,藏往为卦之已成者,故不曰七而曰八。《春秋内外传》从无筮得其卦之七者。以七者筮之数,未成卦也。筮之以钱代蓍,出于《火珠林》,犹是汉人遗法;盖其法亦有所本。《仪礼·士冠礼》注曰:“所卦者,所以画地记爻。”疏云:“所卦者,所以画地记爻者。筮法,依七八九六之爻而记之。但古用木画地,今则用钱。以三少为重钱,重钱则九也;三多为交钱,交钱则六也;两多一少为单钱,单钱则七也;两少一多为拆钱,拆钱则八也。”按贾公彦为唐初人,而其疏《仪礼》自称本于北齐黄庆、隋李孟悊二家。是则齐隋与唐初皆已用钱,重交单拆之名,与今不异也。但古人先揲蓍,而后以钱记之。其后术者渐趋简易,但以三钱掷之,两背一面为拆;此即两少一多,少阴爻也。两面一背为单;此即两多一少,少阳爻也。俱面者为交,交者拆之;此即三多,为老阴爻也。俱背者为重,重者单之;此即三少,为老阳爻也。盖以钱代蓍,一钱当一揲矣。
第四,说《易》之书 说《易》之书,《四库全书》著录一百五十八部一千七百五十七卷,附录八部十二卷;而存目无书者,又不啻三倍焉;可谓伙颐沈沈者矣!大抵汉学明象数,宋儒阐义理。而王弼之注,则扫汉学象数之理障,而开宋儒义理之先河者也。粗举数家,以备观览:
(甲)汉学
《易汉学》八卷 清惠栋撰。两汉《易》说之存于今者,无一完书。虽有唐李鼎祚采子夏《易传》以下三十五家之说,然东鳞西爪,初学者苦不能贯串,不如栋此书之明其宗派,得其会通。凡《孟长卿易》二卷;《虞仲翔易》一卷;《京君明易》二卷,干宝附焉;《郑康成易》一卷;《荀慈明易》一卷,其末一卷,则楝发明汉《易》之理,以辨正宋儒河图洛书先天太极之学。而陈寿熊《读易汉学私记》举正其失,语有据依,足为惠氏之诤友!均刊入《皇清经解续编》。
《周易姚氏学》十六卷 清姚配中撰。其书主发挥汉儒之学,不名一家;而详加以案,精研古义,自出机杼,视惠栋《周易述》后来居上矣!刊入《皇清经解续编》。
《周易虞氏义》九卷《消息》二卷 清张惠言撰。唐李鼎祚《周易集解》搜采汉《易》,虞注为多;而惠言求其条贯,明其统例,释其疑滞,补其阙遗,为《虞氏义》九卷;又表其大指,为《消息》二卷;用功至深。汉学颛家,存此一线!刊入《皇清经解》。
(乙)宋学
《周易注》十卷 魏王弼撰。其《系辞》以下,则韩康伯注也。汉儒《易》学,皆明象数;至弼究爻位之上下,辨卦德之刚柔,乃发得意忘象之指,黜象数而言义理。程子谓学《易》先看王弼;及为《易传》,不论象,不论卦变,皆采弼注。录存其书,见以义理说《易》,自斯人始;著经学别派之由也。刊入《四部丛刊》附《略例》。
《周易折中》二十二卷 清康熙五十四年,大学士李光地等奉敕撰。其书主发挥宋儒之学,以朱子《周易本义》为主,而《上下经》、《十翼》篇次,一依《本义》。宋儒言《易》学者,邵康节明图书,程子崇义理,各有所主;而朱子则参程、邵两家以作《本义》,自谓“所作《本义》简略,以义理程传既备故”也。是书以《本义》为主,而以程传次其后;其有不合者,则稍为折中其异同之致。程传、朱义之外,汉晋唐宋元明诸儒,其有所发明,足以佐程、朱所未及者,又参合而研核之,庶几备宋学之要删。又以朱子图书、象数之学,备于《启蒙》,敷畅厥旨而具载书后,为《御纂七经》之一。浙江图书馆有刻本。
(丙)非汉非宋而自名其学
《周易集注》十六卷 明来知德撰。其说《易》非汉非宋,专取《系辞》“错综其卦”之说论易象。每注一卦,先释象义、字义及错综义,然后训本卦、本爻正义,反复周详,惟恐读者之不解。与貌为艰深、故意令人无从索解者,殊有上下床之别!坊间多有刻本。浙江萧山来氏宗祠亦尚有存书。
《周易禅解》十卷 僧智旭撰。昔虞翻注《易》,引《参同契》。王弼《易注》,多杂老氏以道家说《易》,盛于汉魏;而以禅参《易》,则起南朝。孔颖达《周易正义序》称:“江南义疏十有余家,义涉释氏。”书皆不传,独传宋儒杨简《杨氏易传》二十卷、王宗传《童溪易传》三十卷。简为陆九渊弟子;宗传与同时。其说《易》力排象数而不免涉于虚无,若有同契,然是义涉于释氏,而非诂《易》以禅理也。乃智旭此书,以禅诂《易》,亦以《易》明禅,触类而通,即禅即《易》;自序曰:“吾所由解《易》者,无他,以禅入儒,务诱儒以知禅耳。”可谓教下之别传,《易》学之旁通者矣!金陵刻经处有刻本。
(丁)通论
《易通释》二十卷 清焦循撰。清儒说《易》,张惠言为颛门。而焦循则为通学;其说《易》不依傍古人门户,独辟町畦,以虞氏之旁通,兼荀氏之升降,意在采汉之长而去其短。所为《易通释》一书,六通四辟,比例齐同,通于九数;假借转注,本之六书,立说咸有据依。刊入《皇清经解》。亦有单刻本。
(戊)占筮书
《春秋占筮书》三卷 清毛奇龄撰。其书备采《左氏春秋内外传》所载占筮之事,求其条贯,明其统类,以见古人观象玩占之法。刊入《皇清经解续编》。
《京氏易传》三卷。 汉京房撰。房传焦氏之学,故言术数者称焦京;而房之推衍灾祥,更甚于延寿。其书凡十四种,今佚十三;惟传此书。其中飞伏世应五行顺逆之法,春秋占筮之所不言,而为后世卖卜言术数者之所昉焉。刊入《汉魏丛书四部丛刊》。
《火珠林》一卷 无名氏。今卖卜掷钱占卦,尽用此书。坊刻本。
(己)书不涉易而义有相发者
赫胥黎《天演论》 严复译
斯宾塞尔《群学肄言》 严复译
柏格森《创化论》 张东荪译
右三书,商务印书馆印行,人所知见,兹不赘。
咫闻尺见,差有采获。揭而布之,庶绵绝学!
注解:
[1] 象,当为“彖”。
[2] 象,当作“彖”。
[3] “文”字原缺,据《易经》补。